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说课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说课稿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2687f9671fe910ef12df810.png)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恒定电流的这一章的重点,是在学生学习了部分电路的基本规律知识后而编排的,它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延伸,也是复杂电路分析的基础.高中电流知识与初中电流知识的最大区别就在这一节,在整个电流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好本节知识是学好高中电流知识基础。
同时,通过本节的学习,能使学生会用能的转化观点分析有关电路问题.因此,本节是本章乃至整个电路部分的中心内容,更是本章教学的重点.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理解各物理量及公式的物理意义和图象.(2)会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外电压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及原因.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和用逻辑推理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利用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3、德育目标:使学生理解外电阻(R)的变化对电路影响的相互联系、制约的关系.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用定律讨论外电压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及原因.2、难点:定律的理解和利用公式分析实际问题的推理过程.四、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实验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等方法五、讲授过程设计(一)利用实验导入新课1、让学生动手联接图示电路,并测量E1=3V,E2=9V.两电源的电动势. (实验E1用新的两节干电池,E2用一个旧的9V层叠电池。
)并读出灯泡的额定电压是6V2、电源的电动势就是电源两端的电压吗?让学生猜测:开关扳至1处的现象.让学生分析开关扳至2处时的现象,多数学生的结论是:更亮或烧毁.之后动手实验,现象与结论不符.先接1,正常发光,接2如何?预期现象:开关接2时灯反而比接1时暗,电压表读数也较小。
结论:电池接外电路与不接外电路,电池两端的电压是不同的3、告诉学生在学习过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后,就可解释这一现象.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实验出发引入,演示出未知现象,激发学生要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使学生带着问题听课,以便达到最佳授课效果.(二)教学过程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1).介绍什么是闭合电路、内电路、外电路通过分析在闭合电路中静电力移动电荷和非静电力移动电荷的特点,理解内电路和外电路电荷移动过程的不同。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案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9042639b6648d7c1c74642.png)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并能熟练地用公式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
2、理解端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并能用来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会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端电压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
(三)道德目标通过分析端电压变化的原因,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复习:RU部分电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I=U / R闭合电路导入:那么在闭合电路中I又由哪些因素决定呢?教学内容:一、闭合电路欧姆定律:1、内容:闭合电路中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2、数学表达式:二、端电压:内电路外电路1、定义:电源两端的电压叫端电压.推导:(参上图)因为:I=E/(R 0+R )所以: E= I R 0 +I R 因为: U =I R2、公式: (所以:) U = E - I R 0讨论:实验:1、按下图连接电路:0 (1(22、实验结果:3、两个特例: (1)外电路短路时:(2)外电路断路时:课堂练习:1、在闭合电路中,当外电路的电阻减小时,端电压就 减小;当外电路短路时,端电压就等于 0 ;当外电路断路时,端电压就等于 电动势E 。
R=0 I=E/R 0 IR 0=E U=0 I=0IR 0=0U=E R∞2、见下图,R=2 Ω。
当s 至于位置2时,电压表示数为9V ;当s 至于位置1时,电流表示数为3A 。
则电源电动势为 9 V ,电源内阻为 1 Ω。
3、 已知某车用电源的电动势为12V,内阻为1.2m Ω,试问当该电源在搭铁瞬间的短路电流为多少?会产生什么后果? 解: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到: I=E/(RO+R) 因为:R=0 所以:I=E/RO代入数据解得:I=10000A答:短路时: I Q 热量的积累易烧毁电路,甚至引发火灾。
电源短路的危害:【ezIT 新闻】据国外知名媒体报道,今年二月,美国知名快递空运公司 UPS 的一架货运飞机,在飞行途中,由于笔记本起火导致整个货舱起火,让该货机不得不迫降,造成三名机组人员轻伤。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说课稿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8af240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ac.png)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说课稿欢迎大家参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学习课程,本课程将主要介绍欧姆定律这是一种描述闭合电路中电阻的基本物理定律。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欧姆定律以及它如何影响电路。
欧姆定律指出,电路中相邻的两段线路(称为“电阻”)之间存在一种关系,即它们的电压和电流之间的比值一定是电阻的值。
换句话说,欧姆定律指出,电压和电流的比值等于电阻的值。
例如,如果一个电路中有5Ω的电阻,那么在这个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比值将等于5。
欧姆定律的表示可以用下面的方程式表示:V = IR,其中V代表电压,I代表电流,R代表电阻。
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表示方法,称为“电动势定律”。
欧姆定律能够帮助我们简化式电路计算。
例如,假设我们想要计算一个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比值。
为了计算,我们只需要知道电路中存在的电阻,然后用欧姆定律求出电压和电流之间的比值。
除了上述用途外,欧姆定律也还有其他用途。
例如,我们可以用它来测试电路的功能,例如,在一个受损的电路中,如果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不等于电阻的值,我们就可以推断出这里存在某种故障。
此外,欧姆定律也可以用于解释电路中的一些现象,例如电阻的增加对电流的影响。
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出,当电阻增加时,电流会随之降低,因为它们之间存在一种相反的关系。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如何使用欧姆定律解决电路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一个电路图,然后根据电路中的电阻、电压值和电流值来计算我们想要的比值。
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电路问题:逐步解决法和整体解决法。
首先,我们介绍一下逐步解决法。
这种方法需要将电路分解为几个部分,然后分别计算每一部分的电压和电流,再综合起来即可得到我们想要的比值。
另一种解决电路问题的方法是整体解决法。
这种方法需要根据电路图中各节点的电压和电流值来计算所有电阻之间的电压和电流比值。
因此,该方法比逐步解决法更加普遍。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欧姆定律是如何帮助我们在实际中运用电路的。
欧姆定律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电路的功能,还能够计算出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从而更好地操作和调试电路。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说课课件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c2b280d1f34693daef3e53.png)
实验研究
V
第六节 研究闭合电路 二.内外电路的认识
外电路: ——电源的外部叫做外电路,其电阻称为外电阻,R 内电路: ——电源内部的电路叫做内电路,其电阻称为内电阻,r
内电路
几个概念
内电路 外电路
r:内阻
R:外阻
I
E 内电阻
U内
外电阻 U外
E=U外+U
内
E:电源电动势 U外:路端电压
第六节 研究闭合电路 三.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定值电阻R=7.0Ω 。在电键S未接通时,电压表的 读数是6.0V;电键S接通后,电压表的读数变为
5.6V。那么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分别等于
( A)
A.6.0V 0.5Ω
B.6.0V 1.25Ω
C.5.6V 1.25Ω
D.5.6V 0.5Ω
解:开路电压就是电源电动势,E=6.0V
内阻和外阻是串联关系流过的电流相同 则有
解:
R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I E 1.5 1A
R r 1.38 0.12
E,r
路端电压为
U=IR=1.38V
6、把两节“电动势是1.5V,内阻是1Ω”的干电 池串联,给标有“2.4V,0.3A” 的灯泡供电时,通
过灯泡的电流是_0_.3_A,灯泡两端的电压 是 _2._4 _V,灯泡消耗的功率是_0_.7_2 W
说课人:袁 慧
思考
1、欧姆定律表达式 I=U/R
2、此公式的适用条件
纯电阻电路
3、电源的作用
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使 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各 种 电 池
第六节 研究闭合电路 一.电动势 1.要在电路中维持电流,电路中必须接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课件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c09b00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21.png)
I短 3
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由图(丁)知电源的最大效率为η=80%,由η= UI = R , EI R r
解得 R=8 Ω;变阻器的滑片 P 在右端 B 时,分别对应 c,b,d 三点.当输出功率达到最大
时 R=r=2 Ω,此时路端电压为 U= ER = 6 2 V=3 V,功率 P= E 2 = 62 W=4.5 W,a 点坐
②两个特殊状态:当外电路断开时(R=∞),I 变为零.Ir=0,U=E;当电源两端短路时 (R=0),电流 I 短= E (短路电流).
r
[例2] (湖北宜昌期末)(多选)如图所示为两个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电源在同一坐标系中
的U-I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D
A.电动势E1>E2,内阻r1<r2 B.电动势E1=E2,内阻r1>r2 C.电动势E1=E2,短路电流I1>I2 D.当两电源的工作电流变化相同时,电源2的路端电压变化较大
正确.
(1)导体的U-I图象与电源的U-I图象比较
导体
电源
U-I 图象
研究 对象 图象的 物理 意义
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电流 成正比关系
反映导体的性质 R= U ,R I
不随 U 与 I 的变化而变化
电源的外电压随电流的变化关系
反映电源的性质,电动势、内阻不变,路 端电压随电流(或外电阻)变化而变化
(3)路端电压与R之间的关系(纯电阻电路) ①当R增大时,电流I 减小 ,内电压Ir 减小 电路 断开 ,I=0,此时U= E .
,路端电压U 增大 ;当外
②当 R 减小时,电流 I 增大 ,内电压 Ir 增大 ,路端电压 U 减小 ;当
外电路 短路 时,R=0,I= E ,U=0.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上课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上课](https://img.taocdn.com/s3/m/d0ef32d5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8e.png)
U
t
W=IUt=I2Rt=
U2
t
R
教学目标
1、能够推导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公式,知道电源 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电势降落之和。
2、理解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 表达和图线表达,并能用来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3、掌握电源断路和短路两种特殊情况下的特点。知道 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 压。
1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 =6.00V,其
内阻可忽略不计.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1=2.4KΩ、
R2=4.8KΩ,电容器的电容C=4.7μF.闭合开关S,待
电流稳定后,用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其稳定值
为
1
.
5
0
V
(1)该电压表的内阻为多大?
(2)由于电压表的接入,电容器的带电量变化了多少?
已知滑块质量为m,弹簧劲度系数为k,电源电动势为 E,内电阻为r,滑动变阻器总阻值R=4r,有效总长度 为L.当待测系统静止时,滑动臂P位于滑动变阻器的中 点,且1、2两接线柱输出的电压U0=0.4E.取AB方向为 参考正方向. (1)写出待测系统沿AB方向做变速运动的加速度a与 1、2两接线柱间的输出电压U间的关系式. (2)确定该“加速度计”的测量范围.
v=1.0m/s时,人骑车的加速度大小.
(1)电源电动势为多大? (2)电键断开,电压表的读数为多少?
4、如图,电源电动势为12V,内电阻r=1Ω,电阻 R1=R4=15Ω,R2=R3=3Ω。求:
(1)开关S断开时,A、B、D三点的电势;
(2)开关S闭合时,流过开关S的电流。
5、如图,直线A为电源的U-I图线,直线B为电阻R的U
《探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说课稿
![《探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6db27d876eeaeaad1f33037.png)
《探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说课稿榆林第二实验中学闫明一、说教材1、本节内容《探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高二物理选修3-1第四章《探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电功和电功率基础上进行的,可说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延伸,是分析各种电路(感应电动势的电路、交流电的电路)的基础,是电学的基本规律之一,也是本章的教学重点。
本节我打算共用两个课时完成,这里我要说的是第二课时。
2、在教材中的地位《探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高二物理选修3-1第四章《探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电功和电功率基础上进行的,可说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延伸,是分析各种电路(感应电动势的电路、交流电的电路)的基础,是电学的基本规律之一,也是本章的教学重点。
而且,本节教材展示了物理学科的特点――实验科学,体现了用实验手段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3、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根据以上对该节在教材中地位、作用的理解,高二学生经历了一年多的高中物理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实验观察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在知识储备(初中学习过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实验技能、思维方法方面等都得到一定锻炼,因此教师的恰当引导和师生间默契配合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实验探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4、教学目标①、基础知识技能方面:A.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B.通过实验得出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和图线表达,并能从中得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公式。
②、能力方面:A.通过路端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分组随堂实验,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研究,得出结论的探究物理规律的科学思路和方法。
B.通过研究路端电压与电流关系的公式、图线及图线的物理意义,培养学生用多种方式分析物理问题能力。
③、思想及情感方面:通过亲身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实验探索和科学推理的物理思维品质;通过能力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学习的思维品质,能够变换、创设问题,从中理性地体会物理思维方法。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公开课教案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36427d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32.png)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公开课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了解闭合电路的基本概念理解欧姆定律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闭合电路的定义和组成欧姆定律的表述和意义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引入闭合电路的概念通过实验演示欧姆定律的应用1.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闭合电路和欧姆定律的理解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和理解程度第二章:闭合电路的基本概念2.1 教学目标掌握闭合电路的定义和组成理解闭合电路中电流的产生和流动2.2 教学内容闭合电路的定义和分类电源、负载和导线的功能和作用2.3 教学方法通过示例和图示讲解闭合电路的组成利用实验电路演示电流的流动过程2.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闭合电路的定义和组成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电流流动情况第三章:欧姆定律的表述和意义3.1 教学目标理解欧姆定律的表述和意义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和计算方法3.2 教学内容欧姆定律的表述和公式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3.3 教学方法通过示例和图示讲解欧姆定律的表述和意义利用实验测量电阻、电流和电压的值,进行计算和验证3.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欧姆定律的表述和意义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计算和验证过程第四章:实验演示欧姆定律的应用4.1 教学目标掌握欧姆定律实验的操作和步骤能够通过实验数据计算电阻的值4.2 教学内容欧姆定律实验的原理和步骤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方法4.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指导学生进行数据记录和计算4.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实验操作和数据的记录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和理解程度第五章:总结和拓展5.1 教学目标总结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拓展5.2 教学内容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总结和回顾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和拓展5.3 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和回顾分享实际应用的例子和拓展信息5.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总结和理解观察学生对实际应用例子和拓展信息的了解程度第六章:电阻的测量6.1 教学目标理解电阻的测量原理和方法能够使用欧姆表进行电阻的测量6.2 教学内容电阻的测量原理和方法欧姆表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6.3 教学方法通过示例和图示讲解电阻的测量原理和方法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使用欧姆表进行电阻测量6.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电阻测量原理和方法的理解观察学生在实验中使用欧姆表的操作和准确性第七章:串并联电路的欧姆定律应用7.1 教学目标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能够分析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分布7.2 教学内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公式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分布规律7.3 教学方法通过示例和图示讲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应用利用实验电路演示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分布7.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应用的理解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电流和电压分布分析第八章:欧姆定律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8.1 教学目标了解欧姆定律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能够分析实际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8.2 教学内容欧姆定律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实例实际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分析8.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讲解欧姆定律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分析实际电路图,让学生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8.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欧姆定律在实际电路中应用的理解观察学生对实际电路图中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的分析第九章:拓展练习和讨论9.1 教学目标巩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9.2 教学内容针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知识点进行拓展练习分组讨论,分析实际电路问题9.3 教学方法提供拓展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解题过程和思路9.4 教学评估检查学生拓展练习的完成情况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度和问题解决能力第十章:总结与反馈10.1 教学目标总结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主要内容和应用收集学生反馈,提高后续教学效果10.2 教学内容回顾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关键知识点和实例学生反馈和建议收集10.3 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总结课程内容发放反馈问卷,收集学生对课程的看法和建议10.4 教学评估评估学生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分析学生反馈,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第六章:电阻的测量理解电阻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学会使用欧姆表进行电阻测量6.2 教学内容电阻的定义和单位欧姆表的使用方法和步骤6.3 教学方法通过示例和图示讲解电阻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使用欧姆表进行电阻测量6.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电阻的定义和测量方法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第七章:串并联电路的欧姆定律应用7.1 教学目标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学会分析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分布7.2 教学内容串并联电路的定义和特点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7.3 教学方法通过示例和图示讲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应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分布提问学生关于串并联电路的定义和特点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分析和解释能力第八章:欧姆定律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8.1 教学目标理解欧姆定律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学会分析实际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8.2 教学内容欧姆定律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实例实际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的分析8.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讲解欧姆定律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实际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8.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欧姆定律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实例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分析和解释能力第九章:拓展练习和讨论9.1 教学目标巩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知识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9.2 教学内容针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知识点进行拓展练习分析实际电路问题,应用欧姆定律进行解决9.3 教学方法提供拓展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解题过程和思路9.4 教学评估检查学生拓展练习的完成情况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度和问题解决能力第十章:总结与反馈10.1 教学目标总结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主要内容和应用收集学生反馈,提高后续教学效果10.2 教学内容回顾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关键知识点和实例学生反馈和建议的收集10.3 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总结课程内容发放反馈问卷,收集学生对课程的看法和建议10.4 教学评估评估学生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分析学生反馈,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说课稿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4622e49a76e58fafab003f4.png)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高二物理必修加选修《恒定电流》第六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电功和电功率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以说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延伸,是分析和理解部分电路和全电路的交汇点。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又为后继内容的学习做出了铺垫。
电动势是电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贯穿于“恒定电流”、“电磁感应”和“交变电流”三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又是电学的基本规律之一,因此本节课是本章教学的重点。
由于本节课内容较多,授课时可分为两个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重在对电动势概念的理解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推导。
第二课时分析路端电压和负载的关系以及闭合电路中的功率。
1.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地位和作用,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安排,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①知道电动势的概念及物理意义;②知道电动势和内、外电压的关系;③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并能熟练地用来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②培养学生用逻辑推理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③培养学生利用类比法理解物理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探究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科学推理的物理思维品质。
2.教学重点①电动势和内、外电压的关系;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3.教学难点①电动势的概念;②电动势和内、外电压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过闭合电路,在高中又已经学习了电势差和电势、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实验分析以及逻辑推理能力,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由于本节内容,电动势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
三、教法分析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和高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中可以以实验为探索问题的基础,通过课堂演示实验,辅之于引导发现法、问题讨论法、类比分析法和动画模拟法,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公开课教案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341efe964bcf84b8d57b65.png)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公开课教案(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三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过程1、认识闭合电路情境引入:问题1:最简单的闭合电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问题2:在闭合电路中电流如何流向及电源在闭合电路中起什么作用?根据电路图分析电流形成的原因以及电源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电源的工作过程类似于如图所示的抽水机的工作过程。
电源的作用不是产生电荷,而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将堆积在负极的正电荷移到正极,在电源的两极产生并维持一个恒定的电势差(电压),从而在电路中形成恒定的电流。
分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在外电路中,在静电力的作用下,正电荷由电源正极移动到负极,电流方向由正极流向负极,沿电流方向电势降低。
在电源内部(即在内电路中),通过非静电力做功使正电荷由负极移到正极,所以电流方向为负极流向正极。
内电路与外电路中的总电流是相同的。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电动势:1)物理意义:反映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本领的物理量。
2)电源的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不接用电器时电源正负两极间的电压。
3)符号与单位:符号:E 单位:伏特(V)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推导过程:由以上分析可知:闭合电路外电路和内电路两部分,如图所示。
问题1:电源电动势与外电路电压及内电路电压有什么关系呢?方法一:实验法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其中,电压表V 1示数为电源的外电压U 外,V 2示数为电源的内电压U 内。
(2)测量过程和方法:①S 1闭合,S 、S 2断开时,V 1示数为电源电动势E 。
②S 1、S 、S 2闭合,V 1示数为电源的外电压U 外,V 2示数为电源的内电压U 内(3)结论:改变滑动变阻器R 的阻值,多测几组电压,均满足内外U U E +=而U 外=IR ,U 内=Ir, 可得:Ir IR E +=方法二:能量转化法问题:如图,若外电路两端的电势降落,即,即电势差为U 外;内电路中的电势降落,即电势差为U 内;电源电动势为E ;当电键闭合后,电路中的电流为I ,通电时间为t 。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说课稿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4db1e7276a20029bd642dff.png)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本节内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的第7节内容,教学大纲是B级要求.(二)在教材中的地位:在学生学习了"欧姆定律","电功"等内容之后编排的,是分析和理解部分电路和全电路的交汇点,也是复杂电路分析的基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又为后继内容的学习做出了铺垫。
因此,本节是本章乃至整个电路部分的中心内容,更是本章教学的重点.(三)教学重点和难点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明确这一关系是分析复杂电路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它是本节的重点;又因这一关系涉及到的物理量较多,寻找这一规律需要理论推导,学生要掌握这一推导过程,理解这一关系,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它也是本节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能熟练地用来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2、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和图线表达,并能用来分析、计算有关问题.培养学生用多种方式分析问题能力.(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推导,和路端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的推导,让学生掌握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和逻辑推理的方法.(三)情感目标1、通过外电阻改变引起电流、电压的变化,树立学生普遍联系观点2、通过对闭合电路的分析计算,培养学生能量守恒思想三、教学过程(一)实验引入新课提出问题:连接如图1所示的电路。
(用多媒体展示电路图)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的过程中,伏特表的读数会不会发生变化?先让学生猜想,然后做演示实验。
在初中时一般认为电池两端的输出电压不变,所以大家认为滑线变阻器的滑片在向左图2图1移动的过程中,伏特表的读数不变。
可是在滑动滑片时,伏特表的读数在变小。
当大家感到迷惘时,及时引导:“伏特表的示数在减小,这就说明电池的输出电压在变化,这是为什么呐?学完今天的内容,大家自己就可以解释。
欧姆定律说课稿(通用3篇)
![欧姆定律说课稿(通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f177e64431b90d6d85c7e6.png)
欧姆定律说课稿(通用3篇)欧姆定律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欧姆定律》一课,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高中必修本(下册)安排这节课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再次增加感性认识;体会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即通过实验来探索物理规律);学习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的两种常用方法——列表对比法和图象法;再次领会定义物理量的一种常用方法——比值法.这就决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
这节课不全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实验结论及定律的内容,重点在于要让学生知道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在得出结论时用了什么样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过程中是如何控制实验条件和物理变量的,从而让学生沿着科学家发现物理定律的历史足迹体会科学家的思维方法。
本节课在全章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是重要的,它一方面起到复习初中知识的作用,另一方面为学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奠定基础。
本节课分析实验数据的两种基本方法,也将在后续课程中多次应用。
因此也可以说,本节课是后续课程的知识准备阶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记住欧姆定律的内容及适用范围;理解电阻的概念及定义方法;学会分析实验数据的两种基本方法;掌握欧姆定律并灵活运用。
本节课的重点是成功进行演示实验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这是本节课的核心,是本节课成败的关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
本节课的难点是电阻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尽管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在高一物理和高二电场一章中已经接触过,但学生由于缺乏较多的感性认识,对此还是比较生疏。
从数学上的恒定比值到理解其物理意义并进而认识其代表一个新的物理量,还是存在着不小的思维台阶和思维难度。
对于电阻的定义式和欧姆定律表达式,从数学角度看只不过略有变形,但它们却具有完全不同的物理意义。
有些学生常将两种表达式相混,对公式中哪个是常量哪个是变量分辨不清,要注意提醒和纠正。
二、关于教法和学法根据本节课有演示实验的特点,本节课采用以演示实验为主的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教师边演示、边提问,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教案 说课稿 教案设计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教案 说课稿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5d6aced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55.png)
电压与外电阻(电流)的关系电路图如图4所示。
提问:实验现象如何?
理论分析:
U=E-Ir
结论:对某个电源来说,电动势E和内阻r 是一定的。
当外电阻增大时,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当外电阻减小时,电流增大,路端电压减小。
2)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提问:路端电压与电流关系能否用图象来分析,能否作出U —I图象?
从图象中能否得出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直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什么?
直线与纵轴的交点表示的物理意义?当外电路断开时,R →∞,I=0,U风=0,U=E,直线与纵轴的交点表示电源的电动势。
直线与横轴的交点表示的物理意义?回答问题得出结论。
学生作U—I图象,
当外电路短路时,R=0,,U=0,直线与横轴的交点表示短路时的电流。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说课稿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3551f8e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73.png)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名称和内容简介本说课稿是针对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的教材内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进行的教学设计和说课。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闭合电路中欧姆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闭合电路的定义和基本要素,理解欧姆定律的含义和数学表达式,能够根据欧姆定律解答与电流、电阻、电压相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引导学生探究电流、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演示和数学计算,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重点和难点•重点:欧姆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难点:如何将欧姆定律的实际应用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概述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闭合电路的定义和基本要素•欧姆定律的概念和数学表达式•欧姆定律的应用2. 学法学时安排本节课计划用时2个课时,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实验探究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第一课时:通过引入问题、展示实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闭合电路和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
•第二课时:继续进行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计算,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并引入一些实际应用案例,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3. 教学步骤第一节:闭合电路的定义和基本要素1.引入问题:老师将一个简单的电路板和电池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电路是如何工作的,什么是闭合电路。
2.学生讨论:学生自由发言,分享对电路概念的理解和闭合电路的要素。
3.概念解释:教师对闭合电路的定义进行解释,并介绍电流、电阻和电压的概念。
第二节:欧姆定律的概念和数学表达式1.引入实验:教师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演示(例如,通过改变电阻或电压大小,观察电流的变化),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闭合电路欧姆的定律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闭合电路欧姆的定律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6684a33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f9.png)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课前准备教学媒体小灯泡(2.5 V,0.3 A)一个,单刀双掷开关一个,新干电池一节,旧干电池两节,导线,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保护电阻,单刀单掷开关两个。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知识准备电源的作用,电动势和内电阻,电路中电流做功,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事件1]教学任务:创设情景,激发疑问,导入新课。
演示实验:新干电池一节(1.5 V),旧干电池两节(3.0 V)(若没有旧电池,可用新电池短路放电后使用),分别对同一小灯泡(2.5 V,0.3 A)供电,电路连接如图。
单刀双掷开关分别与1、2接通。
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当开关与1接通,小灯泡发光较亮,当开关与2接通时,小灯泡很暗。
问题引导:为什么电动势大的电路中,小灯泡反而更暗?产生疑惑,引起探究欲望。
知识链接:220 V,15 W和220 V,40 W的灯泡串联在220 V的电源上,额定功率小的更亮一些。
原因是他的电阻更大,串联后分得的电压更大,而电流相等,所以它的实际功率大。
讨论探究:由同学讨论出现此现象的原因。
同学们可以各抒己见,有的认为是由于旧电池的电动势变小,有的同学认为连旧电池时灯泡中电流一定变小了,却不一定能说明其根本原因。
教师应在恰当的时机给学生的回答以肯定,鼓励学生。
并确定研究思路:灯泡的明亮程度应该由它的实际功率来决定,对同一灯泡,应研究其电流。
引入新课:分析电路中的电流,要在整个闭合电路中来研究。
推进新课[事件2]教学任务:闭合电路的组成。
复习回顾:1.电动势的有关知识:电源是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而单位正电荷由负极移到正极非静电力所做的功在数值上等于电源的电动势。
2.内电阻。
3.电流流过电阻的电势降落为电阻两端的电压。
4.电场中,电场力对正电荷做正功时,电势降落,电场力对正电荷做负功时,电势升高。
问题引导:下面图1中闭合电路中沿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电势如何变化?出现疑问:电流经过电阻时,电势降落,但流过电源时电势如何变呢?师生活动:演示:连接电路如图,先断开S,闭合S0,读出电压表的读数;再闭合S,观察电压表读数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电动势的概念;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理解
a
4
分教 析学 教 教 教 板
析学 情 学 法 学 书
任 分目学过 设
务
标法程 计
a
5
二、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理解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电功 和电功率
起点能力: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 物理现象的能力,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积累了一些有关电路分析 的基本方
a
18
新合
知作
二环 探 节究
建
构
认
探
欧姆定律
归
例
a
19
新合
知作
二环 探 节究
建
构
认识电路 探究1
欧姆定律
归
例
a
20
环节二内外电路认识
一、闭合电路
外电路
Rs
内电路
Er
1.闭合电路的结构: 用导线把电源、用 电器连成闭合电路. 外电路: 电源外部的电路 (用电器和导线构成).
1、在时间t内外电路中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内
能?
E外=I2Rt
证理
2、当电流通过内电路时,也有一部分电能转
论
化为内能,是多少?
验
E内=I2rt
3、电流流经电源时,在时间t内非静
电力做多少功?
W=Eq=EIt
4、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以上各能量
之间有什么关系?
a
30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非静电 力做的功应该等于内、外电路中 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总和.
R1=14 Ω,R2=9Ω。当开关处于位置1时,电流表读数
I1=0.2A;当开关处于位置2时,电流表读数为I2=0.3A.求电源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物理组 梁丽华
2013-9-15
a
1
分教 析学 教 教 教 板
析学 情 学 法 学 书
任 分目学过 设
务
标法程 计
a
2
分教 析学 教 教 教 板
析学 情 学 法 学 书
任 分目学过 设
务
标法程 计
a
3
一、教学任务分析
在教材体 系中的地 位
在教材体 系中的作 用
在高考中 的地位
证理 论
验 W E 外 E 内 即 E ItI2R tI2rt
EIRIr
a
31
总结路端电压随负载的变化
• 由实验二总结再结合理论推导 R减小,I_增_大,路端电压U_减_小 R增大,I_减_小 ,路端电压U_增_大
a
32
应例
用题
三环 分 节析
拓
展
认识电路 探究1
欧姆定律
归纳 例题
a
33
例题一:
等于电动势的大小(I=0 时,U=E)。
E
(3)有电流时,内、外阻都要分压。
(4)外电阻越小,电流越大,输出电压
越小。
0
U 外 EIr
I
设计意图: 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图象法,这是物理学中分
析问 题的一种基本方法. a
27
新合
知作
二环 探 节究
建
构
认识电路 探究1
欧姆定律
归纳
例题
a
28
归纳总结: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出内阻对输出电压、电流的关a系。
16
环节一
步骤: (1)先测量开路电压, (2)接入灯炮, (3)再测量灯炮电压, (4)撤去电阻再试?
R
a
17
<实验一电路图>
环节一
器材:电池组( 9V )、电阻(100Ω)、电压表、小灯泡(2.5V)、
导线若干
方式:演示实验(6分钟)
设计意图:从实验出发,从设疑入手,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
环节一
知识回顾 实验引入
环节二
合作探究 建构新知
环节三
例题分析 拓展应用
a
创设情境,建构概念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创设情境,实验探究
14
环节一
知识回顾 实验引入
a
15
环节一
知识回顾:欧姆定律 和电功率
有针对性地复习,提 高学习新知识的效率。
实验 引入
演示实验一: 内电阻对输 出电压影响
目的:设疑,引起学生探究欲望, 引入关键量——内阻, 得
a
10
分教 析学 教 教 教 板
析学 情 学 法 学 书
任 分目学过 设
务
标法程 计
a
11
四、教法学法
教法设计
启发探究 实验演示
学法设计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主导与主体作用。
a
12
分教 析学 教 教 教 板
析学 情 学 法 学 书
任 分目学过 设
务
标法程 计
a
13
五、教学过程
实验二:外电阻对输出电压影响
器材:滑动变阻器(小阻值)、电压表、电流表、 干电池、导线
方式:学生分组操作(15分钟) 目的:引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得出外电阻(电流)和输出电压的关系。
a
24
步骤: ⑴先测量开路电压 ⑵接入变阻器 ⑶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观
察并记录电流和输出电压
问题:
⑴闭合后电压表示数如何变化? ⑵外电阻与两电表示数变化的关系?
a
8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具体实验, 感悟探究物理规律的科 学思路和方法 【2】通过电路问题的 分析,感悟逻辑推理的 方法
a
9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示范作用,培养 学生实验探索和科学推理 的物理思维品质,由此进 一步认识物理思维方法; 通过能力训练,培养学生 创造性学习的思维品质, 能够变换、创设问题,从 中理性地体会物理思维方 法。
本节难点:电动势的概念,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电阻) 的关系。
a
6
分教 析学 教 教 教 板
析学 情 学 法 学 书
任 分目学过 设
务
标法程 计
a
7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电动势的概 念,知道电源的电动势 等于外电压和内电压之 和 【2】理解闭合电路欧 姆定律及其公式,并能 熟练地解决有关的电路 问题
内电路: a 电源内部的电路.21
2、闭合电路中的电势变化
ab
在外电路,正电荷在恒定电场作用下:
正极 负极
电势降低
在电源中,正电荷在非静电力作用下:
负极 正极
电势升高
电源内阻上
电势降低
a
22
新合
知作
二环 探 节究
建
构
认识电路 探究1
欧姆定律
归纳
例题
a
23
探究1:闭合电路中的电流I 和哪些因素有关
a
25
<实验二电路图>
步骤: ⑴先测量开路电压 ⑵接入变阻器 ⑶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观
察并记录电流和输出电压
设计意图:学生分组实验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 析问题的能力。
a
26
<实验二电路图>
图像研究输出电压与通过U—I电流的关系
(1)引导学生用描点的方法画出U-I图象。
(2)图象的纵轴截距物理意义:数值上 U
1、公式 EU外Ir(任何电路)
I E (纯电阻电路) Rr
2、内容:闭合电路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 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设计意图:由学生自己推导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让学
生在自主活动中真a 正提高能力。
29
设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外电路的用电 器都是纯电阻为R,闭合电路的电流为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