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古汉语词汇的构成特点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古汉语是汉字的一个历史阶段,主要流传于汉朝以前的时间。
在这个时期,古代汉语的词汇组成有一些系统的特点。
古汉语的词汇来源主要有两大类,即原始词和派生词。
原始词是指最早期的词汇,在古代汉语中往往具有象形、指事或会意的特点,表达具体的人、物或动作。
派生词则是通过对原始词的加工和组合形成的新词,包括了假借、合成、转化、引证等方式。
这两类词汇的组合丰富多样,使得古代汉语的词汇系统更加丰富和复杂。
古汉语的词汇构造上具有明显的形声义结构。
形声义结构是指字形、字音和字义之间的关系。
古代汉语中的大部分汉字都是由形声字构成的,即通过一个表意的部分和一个表示声音的部分来表示一个字的意思。
这种形声义结构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字的含义和发音。
古汉语的词汇系统还体现了很强的时代特点。
在古代汉语中,有很多词汇是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科技等方面密切相关的。
农业词汇和社会礼仪词汇在古代汉语中占据很大的比例,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农耕经济和礼仪文化的重要性。
古代汉语中也有很多描述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的词汇,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自然和社会的观察和认识。
古代汉语的词汇系统还具有严格的音韵和字形规律。
在古汉语中,字音和字形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以通过音韵学和文字学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归纳。
这种规律性的存在有助于人们理解和分析古代文献中的词汇,对于古代汉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主要包括词源的多样性、形声义结构的复杂性、时代特点的显著性和音韵字形规律的存在。
这些特点使得古代汉语的词汇系统不仅富于表现力和创造力,同时也给人们研究古代汉语和理解古代文献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工具。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
1.单音节词的多样性:古汉语中存在很多单音节的词语,这些词语可
能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并且可以通过组合形成新的词语或词组。
2.词义的广泛性和多义性:古汉语中的一些词语具有非常广泛的词义,一个词可以表示多种不同的含义,其具体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断。
3.多音字的普遍存在:在古汉语中,存在很多的多音字,一个字可以
有不同的读音和发音,这增加了阅读和理解古文的难度。
4.词形变化的规律性:古汉语中的词语可以通过加前缀、后缀、修改
声调等方式进行词形变化,例如添加“之”、“者”等后缀,以及进行音
韵调整等操作。
5.字义的义项分类:古汉语中的字义通常可以分为多个义项,每个义
项具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运用。
综上所述,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包括单音节词的多样性、词义
的广泛性和多义性、多音字的普遍存在、词形变化的规律性以及字义的义
项分类等。
这些特点使得古汉语词汇具有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和适应不同
语境的能力。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
古汉语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语言,其词汇系统具有独特的特点。
古汉语词汇的组成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系统特点:
1. 单字词的构成:古汉语的单字词多为形音义结合的表意文字,即字形和发音往往能够暗示该字的含义。
古汉语单字词的构成主要包括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等几种基本形式。
这些字形的组合形成了古汉语的丰富词汇系统。
2. 复合词的构成:古汉语的复合词主要有合成词和派生词两种形式。
合成词是由两个或多个单字词组合而成的词语,如“天文”、“地理”等。
派生词则是通过在单字词的前缀或后缀上加上特定的字或词语,从而派生出新的词语,如“美丽”、“聪明”等。
3. 字义的丰富性:古汉语的词汇系统中,许多单字词具有丰富的字义,一个字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这些字义的丰富性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被广泛运用,使得古文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表达方式。
4. 词汇的灵活性:古汉语词汇系统的词汇灵活性较强,同一个字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含义。
古汉语的词汇系统也具有一定的变通性,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词汇的使用方式和含义可能会有所不同。
5. 词汇的演变和丰富:古汉语词汇系统的词汇源远流长,积累了大量古代和近世汉语的词汇,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词语体系。
古汉语的词汇不断地通过演变和借词,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丰富的古代汉语词汇系统。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古汉语词汇是指古代汉民族使用的汉语词汇,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汉语词汇的形成和演变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过程,其系统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字形规范化古汉语词汇在字形上比较规范,字的形状和结构相对固定,字形的结构和笔画的搭配有一定的规则。
古汉语中的字通常都是由左右结构组成,左边部分称为“偏旁”,右边部分称为“声旁”。
而且,字的笔画一般也比较简单,很少涉及繁复的笔划。
二、音韵系统严谨古汉语词汇的音韵系统较为严谨,音节结构相对简单。
古汉语的音节结构主要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
古汉语的声母以单辅音为主,韵母以简单的单元音为主,而且古汉语只有四个声调。
古汉语的音韵系统相对较为稳定,这也是古汉语词汇传承和演变的基础。
三、词义丰富多样古汉语词汇的词义丰富多样,一个词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意思。
古汉语词汇的词义往往是通过象形、指事、会意等方式来表示,这种方式使得古汉语的词汇表达更加形象、生动。
由于古代文化的丰富性,古汉语词汇里也融入了大量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使得词义更加深邃、抽象。
四、词法规则严谨古汉语词汇的词法规则相对严谨,词法构造基本上是通过字的组合实现的。
古汉语的词法构造主要有一字冠、两字冠、三字冠等,即一个词可以由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等组成。
古汉语的词法还有一些特殊的构词方式,如合并、借用、衍生等,这些构词方式丰富了古汉语词汇的形态。
五、句法结构灵活多变古汉语词汇在句法结构上比较灵活多变。
古汉语的句子结构一般是主语 + 谓语 + 宾语的结构,但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调整。
古汉语的句法结构相对自由,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词类和句法成分的转换,表达方式比较灵活。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主要包括字形规范化、音韵系统严谨、词义丰富多样、词法规则严谨和句法结构灵活多变等方面。
这些特点不仅反映了古汉语的语言特点,也体现了古代汉民族的智慧和文化素养。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
古汉语词汇是汉语的基本组成部分,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形声字构词法:古汉语词汇的构词法主要是形声字构词。
形声字是指汉字中既有意义的“形”部分和表示发音的“声”部分的字。
在古汉语中,许多词汇是由两个或多个字组合而成,形成一个完整的词语,这种构词法是形声字构词,即通过组合不同的形和声部分来表达不同的含义。
形声字构词法为古汉语词汇的丰富多样提供了可能。
象形字和指事字:古汉语词汇的一部分是象形字和指事字。
象形字是通过对事物的形态进行简化再加以表达的文字,而指事字则是通过对事物抽象属性或概念性的描绘而得到的文字。
这些象形字和指事字构成了古汉语中丰富的词汇资源,在古代的汉字使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多音字和同音字:古汉语中存在许多多音字和同音字。
多音字是指一个字具有多种不同的读音,而同音字则是指不同的字具有相同的读音。
这种多音字和同音字的存在使得古汉语词汇在表达和理解上更加灵活丰富,同时也增加了词汇的复杂性。
字义的延伸和演变:古汉语词汇的字义具有延伸和演变的特点。
许多古代的词汇在语义上有着不同程度的延伸和演变,这种现象在古文献和古典文学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这种延伸和演变現象使得古汉语词汇的含义更加复杂和深刻,也为文学创作和语言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摘要】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非常复杂而丰富。
古代汉语词汇的来源主要包括古代汉字、外来词和合成词等。
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方式主要有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两种形式。
古代汉语词汇的音韵规律受到声、韵、声调以及词音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古代汉语词汇的语义转变是词汇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常常受到历史、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古代汉语词汇的书写方式主要通过汉字书写,同时还存在着一些特殊的书写规则和字形变化。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体现了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
【关键词】古代汉语词汇的来源、构成方式、音韵规律、语义转变、书写方式、系统特点。
1. 引言1.1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是指古代汉语词汇在词源、构成方式、音韵规律、语义转变和书写方式等方面所体现出的系统性特征。
古汉语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词汇系统,具有其独特的规律和特点。
在古代汉语词汇的来源方面,古代汉语词汇主要来源于古代汉民族的生产生活、社会制度、思想文化等方面,深受当时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方式主要包括单音词、叠音词、复合词和派生词等形式,其中每种构成方式都有其独特的规律和特点。
古代汉语词汇的音韵规律则是指古代汉语词汇在音韵结构上的规律和特点,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的规律。
古代汉语词汇的语义转变是指古代汉语词汇在语义上的变化和演变,受历史、文化、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词汇的含义也会发生变化。
古代汉语词汇的书写方式则包括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等不同的书写体系,每种书写方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
2. 正文2.1 古代汉语词汇的来源古代汉语词汇的来源主要可以分为四大类:原始词、借词、构成词和音变词。
原始词是指最早的、最基本的词汇,在古代汉语中很少。
这类词一般代表具体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如“人”、“天”等。
这些词往往是最原始的词根,构成了后来更多的词汇。
借词是指从其他语言中借用的词汇。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古汉语是指古代汉民族所使用的汉语,主要泛指从古代华夏民族的文字开始演化直到隋唐时期的一系列汉语形态。
古汉语词汇的组成有以下几个系统特点。
一、假借现象:古汉语中的词汇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与其他民族发生文化交流而借来的。
例如:“礼”原本是指周朝的“祭祀仪式”,后来被借指为“重视”、“需要注意的事情”;“肉”原本是指动物的肉,后来被借指为“物品”、“东西”;“家”原本是指家庭,后来被借指为商业组织。
“假借”现象丰富了古汉语的词汇,使其能够更准确地表达丰富多样的意思。
二、叠字现象:古汉语中的很多词汇使用了叠字的形式,即将两个相同或相似的字放在一起组成一个词。
叠字能够增强词汇的表达力和形象感。
例如:“弹弓”、“哗啦”、“糊涂”等都是使用了叠字形式。
叠字的运用使得古汉语的词汇更加具有韵律感和节奏感。
三、合成现象:古汉语中有很多词汇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独立的字合并而成的。
合成词汇的使用方便了表达,使古汉语的词汇量大大增加。
例如:“乌云”、“昨夜”、“清晨”等都是通过合并两个字而成的词。
合成词汇能够更直观地表达事物之间的关系,使古汉语更富于表现力。
四、衍生现象:古汉语中的词汇有很多是通过字义的衍生而形成的。
例如:“明亮”一词原本指天亮、光亮的意思,后来也被用于形容思维清晰、明察事理等;“厚”一词本指物体的厚度,后来也被用于形容人情深厚。
通过衍生,词汇能够更准确地描述事物的特性和属性。
五、借代现象:古汉语中的词汇有时会出现借代的情况,即将一个词汇的字义借用到其他领域。
例如:“山”原本指自然环境中的山,后来也被借代为人才、技术过硬的意思;“江”原本指河流中的江,后来也被借代为山之间的通道。
“借代”现象使得古汉语的词汇具有了多义性,能够更丰富地表达事物的内涵。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包括假借现象、叠字现象、合成现象、衍生现象和借代现象等。
这些特点丰富了古汉语的词汇,使其具有多样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内涵。
古汉语语法特点(一)
古汉语语法特点(一)
古汉语语法的特点
古汉语是指中国古代时期所使用的汉语,其语法体系与现代汉语
有一定的差异。
以下是古汉语语法的一些特点:
1.多音字的使用:古汉语中存在很多多音字,即一个字
有多种不同的读音。
这使得古汉语的词汇表达更加丰富多样。
2.字序灵活:古汉语中的字序相对较为灵活。
主语、谓
语、宾语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但一般来说句子的谓语
动词位于句子的中心位置。
3.重视平仄和韵律:古汉语的写作注重平仄和韵律,即
句子的音韵和节奏。
平仄是指字音的轻重音节配合,而韵律则是
指句子中的韵母的配搭。
4.严谨的词性变化:古汉语中的词性变化相对较为严谨。
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在不同的语境中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如单
复数、时态、语气等。
5.虚词的频繁使用:古汉语中虚词的使用非常频繁,如
助词、介词、连词等。
虚词起到连接句子成分、修饰其他词语等
作用。
6.语气词的丰富:古汉语中的语气词非常丰富,可以用
来表达不同的情感、语气和语态。
其中包括感叹、疑问、肯定、否定等多种语气词。
7.动补结构的使用:动补结构在古汉语中使用频繁。
动
词和补语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密,补语可以是形容词、名词、副词等,用来补充说明动词的意思。
8.兼用性的词语:古汉语中存在很多兼用性的词语,即
一个词可以同时作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多种词性。
这使得古汉语的表达更加灵活多变。
以上是古汉语语法的一些特点,通过对这些特点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和古代汉语作品。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古汉语词汇是中国语言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具有独特的系统特点,反映了古代汉语的语言特征和文化内涵。
古汉语词汇的系统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形式上的特点1. 单音词和复音词并存古汉语词汇中既有单音词,也有复音词。
单音词一般由一个字构成,如“天”、“地”、“人”等;而复音词由两个或多个字组合而成,如“山水”、“风雨”、“日月”等。
这种单音词和复音词并存的特点,丰富了古汉语的词汇形式,使其表达更加丰富多样。
2. 多音字的存在古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多音字,即一个字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发音和意思。
这些多音字的存在,使古汉语词汇表现出相对灵活的特点,同时也为语言使用者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3. 通假字和谐音字的应用在古代汉语中,通假字和谐音字的应用非常普遍。
通假字指的是不同的字可以相互通用,如“白”和“伯”可以互换使用;谐音字指的是不同的字具有相近的发音,如“菜”和“猜”、“官”和“棺”等。
通假字和谐音字的应用,增加了古汉语词汇的灵活性和表达力。
1. 多义词的丰富2. 借义词和合成词的应用在古代汉语中,借义词和合成词的应用非常普遍。
借义词指的是通过借用其他语言的词汇来表示新的意义,如“沙发”、“饮料”等;合成词指的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词组合而成新的词汇,如“明天”、“礼物”等。
借义词和合成词的应用,丰富了古汉语词汇的资源,为表达复杂、丰富的意义提供了便利。
1. 虚词的独特用法古汉语词汇中存在许多虚词,其在语法上具有独特的用法。
虚词在古汉语中除了具有原始的词义之外,还可以用来表示语气、语态、时态等语法功能,如“也”、“乃”、“兮”等。
这些虚词的应用,丰富了古汉语语法结构,使其表达更加丰富多样。
2. 句法结构的丰富古汉语词汇具有丰富多样的句法结构,如“动+宾”、“主+谓”、“定+状”等,使其构成复杂、灵活的句子结构。
这种句法结构的丰富性,为古汉语的表达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灵活性。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古汉语是中国古代使用的一种语言形式,其词汇组成具有一定的系统特点。
以下是古汉语词汇组成的一些主要特点:1. 字形规律:古汉语的字形非常规整,各个字的形状和结构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古汉语的字形往往是由一些基本的笔画构成,并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成字。
2. 字音变化规律:古汉语的字音变化规律比较复杂,常常涉及到声调、音韵等方面的变化。
在古汉语中,同一个字的读音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会发生变化,甚至有些字的读音在不同的地区也会有所差异。
3. 词义的丰富性:古汉语的词义较为丰富,一个字常常有多个不同的意思。
这种丰富性既可以体现在同一个字的不同读音对应的词义上,也可以体现在一个词的多义和引申义上。
4. 词组的组合性:古汉语中的词组组合形式多样,词组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字组成。
有些词组在古汉语中具有特定的结构,由动词和宾语组成的动宾结构,由主语和谓语组成的主谓结构等。
5. 词组的固定性:古汉语中很多词组是固定的,不容易改动。
这些固定的词组有时可以体现出一定的文化特点和历史背景。
“庙堂”、“皇帝”、“神仙”等词组,都是古代社会中政治、宗教等方面特定概念的表示。
6. 形声字的使用:古汉语中大量使用了形声字,即字形和字音两个方面的意义都与词义有关。
“木”字的左边是一个表示“木”的象形部分,“目”字的右边是一个表示音的部分。
7. 特定的词汇系统:古汉语中存在一些特定的词汇系统,如“律呂”、“辞章句读”、“字音官话”等。
这些词汇系统是古代文人对于词汇使用的规范和要求,通过这些系统,词汇的使用更加规范和精确。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主要体现在字形规律、字音变化规律、词义的丰富性、词组的组合性与固定性、形声字的使用以及特定的词汇系统等方面。
这些特点反映了古汉语词汇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也是我们理解和学习古汉语的重要基础。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古汉语是指汉语在古代的使用情况,形成于公元前七世纪至公元五世纪,是中国语言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
在古汉语中,词汇的组成有着独特的系统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古代汉语言的发展历程、文化传统和语言规律。
本文将从古汉语词汇组成的形态、义素、词类等方面,探讨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形态多样,常见的形态包括单音词、双音词和复合词。
单音词是词汇的基本形态,是由一个单个的音节组成的词。
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词在语音上有着丰富的变调和变调规律,如平仄、上声、去声等音调形式,这些音调规律对于词汇的发音和辨析起着重要的作用。
古代汉语中的双音词是由两个音节组成的词,它们的构成方式较为简单,常常是由两个单音词组合而成,在古代文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是由多个音节组合而成的词,它们的构成形式多种多样,常常是由两个或多个单音词、双音词组合而成,或者由前缀、后缀和词根组成。
在古代汉语中,复合词的构成形式丰富多样,有着很高的创新性和灵活性,为古代文学的表达提供了丰富的语言资源。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义素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常见的义素包括实义义素和虚义义素。
实义义素是指词汇中具有明确实际含义的基本意义元素,它们常常是词汇的实际载体,对于词汇的语义表达起着重要的作用。
古代汉语中的实义义素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包括具体事物的名称、动作和状态的描述等。
虚义义素是指词汇中具有抽象、虚拟或模糊的意义元素,它们常常是词汇的语义辅助,对于词汇的语义的拓展和丰富起着重要的作用。
古代汉语中的虚义义素具有丰富的隐喻性和象征性,常常通过比喻、描绘和象征手法来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词类种类丰富多样,常见的词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量词、连词、助词、叹词等。
名词是古汉语中最基本的词类之一,用来表示人、事、物的名称和概念。
名词的构成形式多样,包括单音词、双音词和复合词等。
动词是古汉语中最活跃的词类之一,用来表示动作、状态和变化等。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讲义
古代汉语讲义第一章绪论和工具书第一节绪论讲授主要容:明确学习古代汉语的目的,掌握古代汉语课程的学习要求。
一、古代汉语的概念1、广义的古代汉语:广义的古代汉语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是指古代汉族人民使用的语言。
古代汉语有两种书面语,大致说来分为两个系统:一是以先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言”;一是唐宋以来以北白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
2、狭义的古代汉语:狭义的古代汉语即指“文言”。
是古代汉语课学习的主要对象,即上古的文学语言以及历代模仿它的典作品。
重点是先的典作品。
二、古代汉语课的性质和目的1、工具性古代汉语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获得打开中国古代文化宝库的金钥匙。
2、基础性古代汉语课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之一,乃传统国学,又被称为“小学”、“朴学”,也是就其基础地位而言的。
3、综合性古代汉语课以古代文献典籍为学习对象,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面面。
三、学习古代汉语的意义1、是批判继承中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需要;2、是提高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能力的需要。
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博古通今、古为今用”四、古代汉语的历史分期为了研究的需要,罗常培先生把古代汉语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上古汉语(两汉)2、中古汉语(唐宋)3、近古汉语(明清)五、古代汉语的教学目的和要求1、教学目的: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讲授中学文言作品(主要是语言面)的能力。
2、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能借助工具书阅读一般的没有今人注释和标点的文言作品,并且能解决中学文言作品中的语言文字面的问题。
本课程主要由文选及通论两部分组成,文选以先两汉散文为主,适当兼顾唐宋散文,常用词不单讲,要结合文选学习。
六、古代汉语的学习法1、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相结合;2、系统掌握通论知识,精读文选,积累常用词;3、大量阅读古代文献典籍,记诵、熟读一定数量的文选。
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古代汉语?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2、古代汉语的教学目的要什么?第二节古汉语常用工具书一、字典辞书的编排、注音与释义1、编排式:(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部首的概念,部首的数目);(2)按音序排列:平水韵106韵,古汉语声母,注音字母与拼音字母;(3)按排列:通常使用的是四角。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古汉语是汉语族语言中的一种,它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词汇系统。
古汉语词汇的组成具有一定的系统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古汉语的语言特征和文化传统。
本文将从古汉语词汇的构词方式、词汇类别和词汇意义等方面探讨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
一、构词方式1. 合成古汉语词汇的构词方式之一是合成,即通过两个或多个独立的词语组合成一个新的词语。
这种构词方式反映了古代汉语族民族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红颜”、“明月”、“长空”等词语都是由两个单字合成的新词,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词汇。
2. 假借古汉语词汇的构词方式之二是假借,即从别的语言中借用词素或词汇,并加以汉化。
在古代,随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一些外来词汇被纳入古汉语词汇系统中,如“茶”、“酒”、“官”等。
这些外来词汇在与汉语词汇相互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古汉语词汇特点。
3. 联想古汉语词汇的构词方式之三是通过联想来产生新的词汇。
古代人们借助于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创造和发展了许多具有独特意义和形式的词语,如“山水”、“云雾”、“金银”等。
这些词语通过联想的方式,使古汉语词汇系统更加的完善和丰富。
二、词汇类别古汉语词汇系统中包含了丰富多样的词汇类别,这些词汇类别对古代文化和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并且反映了古汉语的语言特征和文化传统。
1. 形容词形容词是古汉语词汇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来描绘事物的特征和状态。
古代人们通过形容词来描述世界的美丽、丰富和多彩,如“明亮”、“漆黑”、“宏伟”等形容词,都体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观察和理解。
三、词汇意义古汉语词汇的意义丰富多样,它反映了古代汉语族民族的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思想内涵。
1. 象形义古汉语词汇中的一部分具有象形义,即它们的意义与它们的形象相符合。
“山”、“水”、“人”、“木”等字,它们的意义与它们的形象相符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直观地表达事物的特征和形象。
古汉语词汇特点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太后曰:“丈夫 亦爱怜其少子乎?”《战国策》
辨析复合词与短语:
左右以君贱之,食以草具。《战国策》 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左传》 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 耳目聪明,四枝坚固。《管子》 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 《孟子》 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战国策》 趋走不足以逃利害。《列子》 时有满虚,事有利害。
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易》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诗经·生民》 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辞。《白头吟》 建大将之旗鼓。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乎。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大夫不得造车马。《墨子》
杨行密入宣州,诸将争取金帛。《资治通鉴》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 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因览足下去通州日所留新旧文二十六轴,开卷
得意,忽如会面。《与元九书》 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战国策》 我有亲父兄。《孔雀东南飞》
2、单音词向双音词发展
秦汉时期,单音词占绝对优势。秦汉后双音词逐 渐发展。唐宋以后双音词占绝对优势。
3、一词多义的现象极为普遍。
解——《辞源》收了三个读音。列21个义项: 1剖开、分割肢体。2分散,分裂。3解开,消散。
4脱去,排除。5分析,解释。6晓悟,理解。7 值得,知道。8通达。9排泄……(四册,2865 页)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因览足下去通州日所留新旧文二十六轴?因览足下去通州日所留新旧文二十六轴开卷得意忽如会面
古汉语词汇特点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一、古汉语词汇的构词法非常丰富多样。
古汉语中的词汇形式多样,包括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多音节词等。
而且,古汉语中还有许多不规则的构词形式,如假借、合成等。
这些构词形式使得古汉语词汇更加丰富多样。
二、古汉语词汇的构词方式独特多样。
古汉语中的构词方式主要有合成法、转注法、借用法等。
合成法是古汉语最常见的构词方式之一,即将两个或多个词组合成一个新词,构成新的词义。
转注法是指将一个词的词义转移到另一个词上,使其产生新的词义。
借用法是指将其他语言的词汇借用到古汉语中,成为古汉语词汇的一部分。
三、古汉语中的许多词汇具有象形意义。
古汉语中的一些词汇具有象形意义,即其形状或音形与其表示的事物有一定的相似性。
“日”表示太阳,“月”表示月亮,“山”表示山脉等。
这种象形意义的词汇使古汉语更加生动形象,具有较强的视觉效果。
四、古汉语中的词汇造字灵活多变。
古汉语中的造字方式非常灵活多变。
古人创造了大量的新字,以适应新事物的表示。
“飞”字由“风”和“非”两个部分组成,表示迅速移动的意思。
这种灵活多变的造字方式使古汉语词汇更加丰富多样。
五、古汉语中的词汇有一定的同义反义关系。
古汉语中的一些词汇之间存在一定的同义反义关系。
同义关系是指两个或多个词汇表示相同或相近的意义,如“美丽”与“漂亮”、“高兴”与“快乐”。
反义关系是指两个或多个词汇表示相反的意义,如“黑”与“白”、“大”与“小”。
这种同义反义关系使古汉语词汇之间的搭配更加灵活多样。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非常丰富多样。
这些特点使得古汉语词汇更加生动、准确、富有表达力,也为我们理解和研究古代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依据。
10月15日—张玉金—文言文的词汇与古今词义的差异
文言文的词汇与古今词义的差异第一节古汉语词汇的构成特点第二节古今词义的异同第三节词的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第四节同义词和同源词第一节古汉语词汇的构成特点张玉金教授语言有三个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律。
词汇是语言中所有词的总汇。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虽然有直接的传承关系,但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系统,因此,其词汇的构成情况并不相同。
在本节里,我们就谈谈古汉语词汇的构成特点。
一、划分古汉语词的结构的标准1 语素、词和字的关系要了解古汉语词汇的构成特点,首先要搞清古汉语中语素、词和字的关系。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表义单位。
一个语素最少有一个音节,也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
语素不能单独使用,它必须组合成词,才能独立运用。
词则是语言中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单位,它由语素组成。
一个词最少有一个语素(单纯词),也可以有两个语素(合成词)。
语素和词都是语言的基本单位。
而字则不同,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一般来说,一个汉字只记录汉语中的一个音节。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对语素、词和字的关系,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a.如果一个词由一个语素构成,而这个语素只有一个音节,那么,记录这个音节的汉字,既表示一个语素,也表示一个词。
b.如果一个词由一个语素构成,而这个语素有两个或几个音节,那么,记录这两个音节或几个音节的两个或几个汉字,只有合在一起才表示一个语素、一个词;如果把这两个或几个汉字拆开来,则每个汉字既不代表原语素,也不代表原词。
c.如果一个词由两个语素构成,根据古汉语的实际情况,它通常是一个双音词,也就是说,它是由两个单音节语素组成的;那么,记录这两个音节的汉字,分别代表一个语素。
2 划分古汉语词的结构的标准对古汉语词的结构,可以从两个角度、用两个标准进行划分:音节数和语素数。
以音节数为标准,古汉语的词可以分为单音词(如“天”、“地”、“人”)、双音词(如“社稷”、“窈窕”、“足下”)和多音词(如“赤条条”)。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古汉语的词汇组成注重发音和意义的结合。
古汉语的词汇多采用形声字和会意字,这些字在形式和意义上通常都能够相互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词汇系统。
形声字是指一个字在形式上有所变化,但是在发音上保持一致,而且它的意义通常也与其原字有着一定的联系。
比如"木"与"林","水"与"河"等,它们在形式上有所变化,但在发音上都保持一致,而且它们的意义也都与原字有着一定的联系。
会意字是指一个字由两个或者多个独立的字组成,通过组合形成一个新的字,这种字通常能够通过构词法推导出相应的意义。
比如"众"字由"亻"和"中"组成,"仁"字由"亻"和"二"组成等。
这种组合形式使得古汉语的词汇系统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古汉语的词汇组成注重义和音的结合。
古汉语的词汇大多采用单音节词和叠词构成,单音节词在词义上通常比较简单明了,而且它们的发音也相对容易记忆和使用。
比如"山"、"水"、"明"等,它们在意义上和发音上都比较简洁和清晰。
叠词是指两个或者多个字构成一个词,通常表示重复或者程度加强的意义。
比如"忐忑"、"红红"、"高高兴兴"等,它们在意义上具有一定的程度和强调,而且在发音上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规范性。
这种词汇组成方式使得古汉语的词汇系统具有一定的鲜明特色和独特风格。
古汉语的词汇组成具有一定的系统特点,主要包括发音和意义的结合、义和音的结合、形义和音义的结合、声音和意义的结合等。
这些特点使得古汉语的词汇系统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鲜明特色,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望通过对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古汉语的魅力和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古汉语词汇的构成特点语言有三个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律。
词汇是语言中所有词的总汇。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虽然有直接的传承关系,但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系统,因此,其词汇的构成情况并不相同。
在本节里,我们就谈谈古汉语词汇的构成特点。
一、划分古汉语词的结构的标准1 语素、词和字的关系要了解古汉语词汇的构成特点,首先要搞清古汉语中语素、词和字的关系。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表义单位。
一个语素最少有一个音节,也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
语素不能单独使用,它必须组合成词,才能独立运用。
词则是语言中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单位,它由语素组成。
一个词最少有一个语素(单纯词),也可以有两个语素(合成词)。
语素和词都是语言的基本单位。
而字则不同,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一般来说,一个汉字只记录汉语中的一个音节。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对语素、词和字的关系,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a、、如果一个词由一个语素构成,而这个语素只有一个音节,那么,记录这个音节的汉字,既表示一个语素,也表示一个词。
b、如果一个词由一个语素构成,而这个语素有两个或几个音节,那么,记录这两个音节或几个音节的两个或几个汉字,只有合在一起才表示一个语素、一个词;如果把这两个或几个汉字拆开来,则每个汉字既不代表原语素,也不代表原词。
c、如果一个词由两个语素构成,根据古汉语的实际情况,它通常是一个双音词,也就是说,它是由两个单音节语素组成的;那么,记录这两个音节的汉字,分别代表一个语素。
2 划分古汉语词的结构的标准对古汉语词的结构,可以从两个角度、用两个标准进行划分:音节数和语素数。
以音节数为标准,古汉语的词可以分为单音词(如“天”、“地”、“人”)、双音词(如“社稷”、“窈窕”、“足下”)和多音词(如“赤条条”)。
以语素数为标准,古汉语的词可以分为只含一个语素的单纯词(如“刀”、“口”、“参差”)和包含两个语素的合成词(如“天下”、“寡人”、“爪牙”)。
将以上两种标准结合起来,我们发现: a、、单音词只能由一个语素构成,必定是单纯词;b、双音词可以由一个语素构成,也可以由两个语素构成;前者叫“单纯双音词”,后者叫“合成双音词”。
(古汉语中三音节词极为罕见,这儿不讨论。
)二、古汉语的单音词1 古汉语词汇以单音词为主在古代汉语中,单音词占绝对优势,与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的情况很不相同。
只要翻阅任何一篇文言作品,我们就能发现这一特点。
例如:《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这篇短文共140个字,其中双音词仅12个,即:河伯(出现2次)、欣然、天下、北海、面目、望洋、以为、且夫、仲尼、伯夷、大方。
其余都是单音词,共116个。
如果译成现代汉语,这些单音词中有许多词就必须用双音词来表示。
2 古汉语单音词与现代汉语双音词的比较拿古汉语的单音词同现代汉语的双音词进行比较,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a、、从古代单音词到现代双音词,换了完全不同的词:至——到来以——认为视——观看殆——危险b、利用古代的单音词作语素,再加上一个实义语素,合成现代的双音词:秋——秋天流——水流灌——灌注道——道理叹——感叹c、利用古代的单音词作语素,再加上词头或词尾:虎——老虎果——果子石——石头3 不要把古代连用的两个单音词误认为双音词古汉语中连用的两个单音词,有时候在形式上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相同,如果以现代双音词的意义去粗粗解释,而不细加推敲玩味,似乎也讲得通,但实际上却错解了古书的含意。
对于这种情况,必须细加辨别。
例如:a、虽然——《墨子·公输》:“王曰:‘善哉!雖然,公输般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句中的“虽然”是“尽管这样”、“虽然如此”之意,是个词组,“虽”是转折连词,“然”是代词,不同于现代的转折连词“虽然”。
b、然而——《孟子·梁惠王上》:“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句中的“然而”是“这样 却…… ”、“如此,可是……”之意,“然”是代词,“而”是连词,不同于现代的转折连词“然而”。
c、所以——《荀子·议兵》:“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
”《左传·成公三年》:“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
”《孟子·梁惠王》:“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在上述三个例句中,“所以……”分别表示行为的工具、行为的方式和行为的原因,“所”是个辅助性代词,“以”是介词。
现代的“所以”是用在因果复句中表示结果的连词,与古代的单音词“故”的含义相当(如:《论语·先进》:“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d、可以——《左传·庄公十年》:“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句中的“可以”,是“可以用来”、“能够凭借”的意思,“可”是能愿动词,“以”是介词(它的宾语“之”省略),不同于现代的能愿动词“可以”。
e、其实——《孟子·滕文公上》:“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
”句中的“其实”是“它们的实质”之意。
《后汉书·黄琼传》:“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句中的“其实”是“他的实际情况”之意。
“其”是代词,“实”是名词,“其实”是偏正词组,不同于现代的副词“其实”。
f、非常——《史记·项羽本纪》:“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句中的“非常”表示“不同平常的意外变故”之意。
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
”句中的“非常”表“非同寻常”之意。
现代“非常”则是程度副词。
g、于是——《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
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雠也。
将立之而卒。
又问焉,对曰:‘午也可。
’于是羊舌职死矣。
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
’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
”句中前一个“于是”,是介宾词组,含意是“在这个时候”;后一个“于是”也是介宾词组,意为“在这种情况下”,但其用法与现代连词“于是”比较接近。
现代连词“于是”,表示后一件事紧接着前一件事,后一件事往往是由前一件事引起的,它是由后一个介宾词组“于是”发展而来的。
h、城市——宋张俞《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诗中的“城市”是两个连用的单音词,“城”是“城市”之意,“市”是动词,意为“做买卖”。
i、母亲——《三国志·魏书·董卓传》:“(袁)绍母亲为婢使,绍实微贱。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袁绍的母亲亲自做过婢仆,袁绍实在是出身低微卑贱的人。
句中的“母”是“母亲”之意,作主语;“亲”是“亲自”之意,作动词“为”的状语。
j、树木——《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
”句中的“树木”是个动宾词组,意为“种植树木”,现代的名词“树木”与句中的“木”字含意 相当。
k、禁止——《荀子·王制》:“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
”句中“令行禁止”是“号令一发就能施行,禁令一下就停止”之意,“禁止”实际上是条件复句的浓缩,与现代动词“禁止”不同。
l、指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璧有瑕,请指示王。
”这句话意思是:白璧上有一个小斑点,请允许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指示”是两个动词连用,不同于现代的双音词“指示”。
m、地方——《孟子·梁惠王上》:“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
”句中“地”指“土地”,“方”指“……见方”(“方千里”即“千里见方”),与现代名词“地方”不同。
n、知道——《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句中的“知道”是动宾词组,意为“懂得道理(事理)”,与现代双音动词“知道”不同。
o、生理——方苞《狱中杂记》:“吾辈无生理矣。
”句中的“生理”为“活下去的理由(可能性)”之意。
晋嵇康《养生论》:“是以君子知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悟生理之易失,知一过之害生。
”句中的“生理”意为“养生之理”。
杜甫《北征》:“新归且慰意,生理焉得说。
”句中的“生理”意为“谋生的方法”。
上述“生理”与现代表示“机体的生命活动和体内各器官的机能”的双音词“生理”不同。
p、身体——《淮南子·氾论训》:“故圣人以身体之。
”句中的“身”指“自己的身体”,“体”指“体验”。
成语“身体力行”指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现代“身体”是双音词。
q、责备——《淮南子·氾论训》:“尧有不慈之名,舜有卑父之谤,汤武有放弑之事,五伯有暴乱之谋,是故君子不责备于一人。
”句中“责备”是动宾词组,意即“要求完美”(“责”表“求”义,“备”表“完美”义)。
成语“求全责备”中,“责备”与“求全”义近。
现代“责备”是动词,义为埋怨、指责。
r、故事——《汉书·楚元王传》:“是时,宣帝循武帝故事,招名儒俊材置左右。
”句中的“故事”是“先例”、“旧日的典章制度”之义,与现代“讲故事”中的双音词“故事”不同。
s、放心——《孟子·告子》:“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句中“放心”义为“放纵恣肆之心”,是偏正词组,不同于现代表“心情安定,没有忧虑和牵挂”之义的双音词“放心”。
t、睡觉——白居易《长恨歌》:“云髻半偏新睡觉。
”“新睡觉”是“刚刚睡醒”的意思,“睡觉”是两个单音词。
u、后悔——《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韩)非。
李斯使人遣非药,使自杀。
韩非欲自陈,不得见。
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句中的“后悔之”是“后来懊悔这样做”之义,“后悔”是两个单音词组成的偏正词组。
等等。
正确地区分和理解古汉语中连用的单音词,对于正确掌握古书的含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切切不可掉以轻心。
三、古汉语的双音词古汉语的双音词可以分为单纯双音词(只含一个语素)和合成双音词(含有两个语素) 两类。
1 单纯双音词古汉语单纯双音词包括重言词和连绵词。
重言词。
重言词,也叫“重言形况词”,又叫“叠音词”,是重叠两个音节组成的词。
例如:《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句中的“夭夭”、“灼灼”都是重言词。
《诗经·周颂·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