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轼山水诗词中的理趣和禅趣

合集下载

论苏轼词的佛禅意趣

论苏轼词的佛禅意趣

论苏轼词的佛禅意趣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作品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内在的佛禅意趣而著称。

苏轼词作品主要反映了他对自然、人生、情感的独特感悟和思考。

这种感悟和思考与佛禅哲学的思考方式有很多共通之处,因而具有佛禅意趣。

1.苏轼词中倡导无为而治的佛禅思想无为而治是佛教思想的核心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的重要思想。

苏轼在他的词中也倡导这种思想,比如在《赤壁怀古》词中,他写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这里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等描述了壮阔磅礴的自然景观,但在这种景观面前,苏轼强调自己只是“欲说还休”,不去管闲事,这种宁静的态度,正是佛禅思想中无为而治的表现。

2.苏轼词中强调人生短暂和无为而化的佛禅思想佛禅哲学强调人生短暂,一切皆无常,因而提倡凡事看淡,不要贪恋过去,不要执著未来,不要忧虑现在。

苏轼在他的词中也反映了这种思想,比如在《江神子·次黄鹤楼》词中,他写到“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现了人生短暂易逝的态度。

在《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词中,苏轼更是表现出了无为而化的态度,写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现了诗人希望人们能够超脱尘世,归于大自然之中的心态。

3.苏轼词中唤醒自我和平和达的佛禅思想佛禅思想重视个人内心的平和和达,以此去应对外在环境的挑战。

苏轼在他的词中也强调这种内心的平和和达,情感上不卑不亢,仿佛超越了情感的起伏,比如在《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他写道“豪情还似那年,美酒不销人头。

又逢明月清风,共君别后情。

”词作品中的美酒、明月、清风等美景,皆被苏轼作为世间美好的事物,以其平和的态度来面对,这正是佛禅思想所倡导的应对环境的方法。

总的来说,苏轼词作品所表现出的佛禅意趣,在其作品中涵盖了佛禅思想的多个方面,包括对于无为而治的倡导、对于人生短暂和无为而化的思考,以及对于个人内心平和和达的追求等。

这些都表现了苏轼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

试论苏轼诗词中的禅思与禅趣

试论苏轼诗词中的禅思与禅趣
的 智 慧 碰 上 印度 佛 教 所 引 起 的 反 应 ” , 是“ 出 世 之 学” 4 _ 。 李 孝本 表 示 : “ 中国 的禅 , 是起 信 论 的 ‘ 一心 不
供一 份 精神 安慰 , 因而禅 宗 在宋代 倍 受文 人欢 迎 , 王 安石 晚年便 曾 与苏轼 “ 闲即俱 味禅悦 ” [ 8 ] 5 4 5 。
庄 思想 的 中 国化 了 的 “ 学” , 甚 至道 家 思 想才 是 其 根 本, 所 以有 “ 庄禅” 一说。 “ ‘ 本心 ’ 、 ‘ 迷失 ’ 、 ‘ 开悟 ’ 、 ‘ 境界 ’ 基本 上 囊括 了佛教 禅 宗 的要 义 。 ” [ 6 ] 同 时道 家 的“ 无我 ” 、 “ 无为” 亦 是其 精义 。 可见 , “ 禅” 带 上 了道
苏 轼便 是 生活 在这 样 一种 文 人士 大夫 尚禅 的社 会风 潮 下 。 以诗 禅 的角度 来说 , 中唐 南宗 禅 以降 即有
二’ 的教理 与维 摩经 的 ‘ 语默 不二 ’ 、 ‘ 破斥 ’ 的态度 结 合, 更 加 上 老庄 的洒 脱 而生 出禅 味 , 而 其 所 求者 , 是
佛 教 的大 理想 ‘ 法’ 。 人 与 法打 成一 片 , 通过 人 格而 表
庄禅 合 流 的现象 , 东 坡处 于北 宋 五家 七宗 的环 境 中 ,
仍属 南宗 禅余 绪 , 自然不 能 免于 这种 特质 [ 7 ] 1 4 1 — 1 6 6 。 开 创南 宗 禅 法 的六 祖 惠 能对 《 金刚经 》 十分 推 崇 , 尊 其
家老 庄 “ 洒脱” 的味 道 , “ 洒脱” 便 是 禅 味 的一种 外 在 表现 。 中 国的禅 “ 通过人 格 而表 现佛 法” , 是 故 研究 苏
轼 诗 词 中 的禅 思 和禅 趣 , 可从 研 究 苏轼 诗 词 中 的人

浅论苏轼哲理诗词思想意蕴

浅论苏轼哲理诗词思想意蕴

浅论苏轼哲理诗词思想意蕴“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东坡如此具有豪迈气魄的诗句,拥有的这样一种博大宽广的胸怀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千百年来为世人所传诵。

一代诗豪苏轼的一生饱尝宦海浮沉,朝廷任官时同时受到新、旧两党的排挤,一生处新旧党争之中,他的一生,毫无夸大其说,是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一幕悲剧。

然而,尝尽生活与其的各种打击,长期处于逆境之中的苏轼渐趋表现出了一种豪迈、旷达的胸襟,以一个无比广阔的心境品读人世万物,拥有令人钦佩的处世哲学智慧。

这一点,反映在苏轼的创作中,则让我们看见了一批超凡脱俗的哲理上品诗。

本文通过对苏轼部分哲理诗的解读,提炼其哲理诗具有的三方面思想意蕴,即禅的思想、旷达的人生态度、思辨的认识论等,以期对苏轼哲理诗进行合理解读,浅论其哲理诗具有的思想意蕴。

一、禅的思想苏轼出入儒道,濡染佛禅,思想兼容并包,宏博复杂。

在其贬谪黄州时期,他“归诚佛僧”,隔一两日便到安国寺焚香默坐,参加佛事;又倾心道家的养生术,曾到天庆观道院去养炼,其佛、道思想有了发展。

在惠州、儋州时期为解脱人生苦恼,超然物外,随缘自适,已成为他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宦海沉浮,漂泊无定,深品世态炎凉,苏轼对禅学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禅的精神陶冶着苏轼,也滋润着他的诗歌创作,尤其是他写的那些脍炙人口的哲理诗。

如《独觉》:倏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里的“独觉”,暗指禅语,一语双关,即一个人只要悟透世界,了然于心,那么对于人生的凄风苦雨也就能安然处之,恬然对待了。

再如《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首诗讲了一个弹琴的道理:一支乐曲的产生单靠琴不行,单靠指头也不行,还要靠人的思想感情和技术的熟练。

琴不难掌握,指头人人有,但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和弹琴技术的差异很大,演奏出来的乐曲是否悦耳可就大不一样了。

诗里用了两个提问,让读者去思考。

其实这是一个复杂的美学问题:产生艺术美的主客观关系。

苏东坡的经典哲理诗诗词鉴赏

苏东坡的经典哲理诗诗词鉴赏

苏东坡的经典哲理诗诗词鉴赏苏东坡的经典哲理诗诗词鉴赏11.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好玩的国学:前两句是实写,整个诗歌的重点在后两句,为什么看不清楚庐山的真面目呢,是因为自己就在这个山中。

从哲学意义上来说,苏东坡是在告诉我们两个道理,第一,屁股决定脑袋,你的想法往往和你所处的环境有关,但绝不会永远正确,因为你会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所以做人还要能够换位思考推己及人。

第二,高度决定眼界,眼界决定境界。

人生就是要努力站在高点,提高自己的境界。

2.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好玩的国学:这个类似于屈原的天问了。

苏东坡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琴声和弹奏的人的手指到底是什么关系。

其实这是一个禅机,也是一个高深的哲学问题。

苏东坡崇尚佛学,且对佛学有很高的造诣。

佛家认为,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事物与事物之间有了因缘才得以存在。

《圆觉经》说:“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

”用今天的话说,大家都是互相依存的存在,没有谁是一座孤岛!3.慈湖夹阻风宋代:苏轼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

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

好玩的国学:前两句说躺在船上,看到天边月落的地方云横千丈,天将破晓了,老船工急急爬起来,呼唤得半帆清风,加紧开船。

后两句是诗的重点,意思是说暂且傍着临江的小村,倾斜摇荡地驶过险段,这当然有一定的风险,但是,人世间又有何处不是峭壁危岩呢!苏东坡曾经遭遇过常人难以承受的磨难和挫折,但他始终对生活充满期待,该吃吃该喝喝,管它命运怎么说。

苏东坡认为,人生有艰险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以何种心态去对待。

在另外两首词中,苏东坡告诉我们了答案。

一是也无风雨也无晴,二是心安之处是我乡。

用一种达观的、随遇而安的态度,去对待挫折。

这对我们来说,绝对是人生的大智慧。

可以说,莫说人生风波恶,只是未懂苏东坡!苏东坡的经典哲理诗诗词鉴赏2读完这本爱的教育之后给我的感受很深,而全文的故事组成一个人字就是爱。

诗词意境解析山水间的禅境体验

诗词意境解析山水间的禅境体验

诗词意境解析山水间的禅境体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词一直被视为一种表达情感和描绘美景的艺术形式。

山水画则是中国画的一大流派,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表达了中国人对自然与人文的热爱和追求。

而禅境,则是一种超脱尘世、达到心灵宁静的境界。

本文将从诗词的意境、山水画的表现和禅境的体验三个层面深入探讨山水间的禅境体验。

一、诗词意境:韵味的点缀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通过点缀山水描写,赋予了作品更深的意蕴。

例如李白的《登高》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描绘山河的壮丽景象,展现出作者的豪情壮志。

而苏轼的《赤壁赋》中写到:“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通过叙述人物的情感,配以山水背景,抒发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之情。

诗词所描绘的山水意境,使人们在阅读时仿佛亲临其境,感受到山水的美妙与禅境的宁静。

二、山水画的表现:意境的体现山水画是中国画的重要流派之一,通过对山水的绘画,表达了中国人对于大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

山水画常常以崇山峻岭、奔流急水为主题,凭借墨韵与笔墨技巧,展现出山水的雄奇和大自然的壮丽。

山水画的意境主要通过构图、笔墨和用色等方面来营造。

例如,通过点染法和线描法,刻画出了山峦和水流的曲线之美;通过淡墨、浓墨的运用,表现出山水的远近和立体感。

山水画的描绘手法,使人们在欣赏时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宁静深远的禅境。

三、禅境体验:超越尘世的静谧禅境是一种心灵的归宿,是超越尘世的境界。

在山水间感受禅境,需要清心寡欲、净化心灵。

当一个人站在山巅远眺,面对连绵的山峦和奔腾的江河,内心会慢慢平静下来,尘世一切的烦忧都被抛开。

这种宁静的感觉来自于山水之美以及人与大自然的交融。

无论是登山望岳还是在湖畔徜徉,都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与美好,进而达到内心的安宁与清虚。

这种超越尘世的感受,正是禅境体验的核心。

综上所述,诗词意境、山水画和禅境体验三者相互交融,为山水间的禅境体验提供了美妙的表达方式。

诗词以其凝练的表达和深入的意境,带领人们融入到山水之中;山水画则通过构图与笔墨的技艺,将人们带入到山水的世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而禅境体验则需要借助诗词意境和山水画的引导,从而达到超脱尘世的宁静。

浅谈苏轼诗文的禅佛意趣

浅谈苏轼诗文的禅佛意趣

浅谈苏轼诗文的禅佛意趣苏东坡人称“坡仙”,这主要是指他的诗文空灵潇洒、清旷逸放,具有浓厚的禅佛意趣。

其禅佛意趣具体表现在“非有非无,体用一如” 的禅佛式思维方法、“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的顿悟式审美至境、“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随缘自适式般若之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静而达”式的自我超越。

本文通过对苏轼诗文具体篇目的分析,以期深入揭示其中的禅佛意趣,从而提升对苏轼诗文赏析的审美境界。

标签:苏轼;诗文;禅佛意趣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这是他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

44岁,时值壮年,正如苏轼在《西江月》中所说“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虚凉?”突如其来的致命打击使他更加感到人生的虚幻无常,在黄州过着近似流放的生活,痛苦、彷徨自在其中。

“顺意的时候是儒家,失意的时候是道家,痛苦的时候是佛家,苏东坡就是这样善于自我调节、自我解脱的。

”[1]P2精神上的痛苦让他把目光转向了禅佛,这让他一次次从痛苦中释然,获得心灵与精神的超脱,形成了“静而达”的禅宗式人生哲学。

王士祯在《古夫于亭杂录》中说:“然则子瞻之文,黄州已前得之于庄,黄州已后得之于释。

”[2]P95黄州期间,也是苏轼诗文创作的“珠穆朗玛峰”,禅佛式的人生哲学无疑会渗透到其诗文的创作中,使其诗文流溢出浓厚的禅佛意趣。

人教社课标版中学语文教材选取了苏轼的很多诗文,其中黄州时期的占了绝大部分,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则全部选取苏轼在黄州期间创作的诗文。

从禅佛的视角去观照解读苏轼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诗文,无疑会更加透彻地理解其作品的内涵,从而大大提升审美的境界。

一、“非有非无,体用一如” 的禅佛式思维方法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是苏轼被贬谪黄州之后的第三年,这一年三月他写下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中调词。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浅谈苏轼诗词中的“理趣”

浅谈苏轼诗词中的“理趣”

浅谈苏轼诗词中的“理趣”浅谈苏轼诗词中的“理趣”摘要:在宋代文坛中,苏轼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在继承盛唐诗歌的辉煌成就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开拓诗境和诗的表现手法,有意识地以议论入诗,将对事物的形象感受与哲理思考结合起来,开辟出宋诗的新生命。

而在词的创作上,苏轼更是摆脱了花间词婉转绸缪之态,无论是豪放词还是婉约词,都开始充分表现出作者的个性。

关键词:苏轼诗词理趣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他是宋代最有影响的作家,是宋代文化孕育出来的旷世奇才,历经磨难而笑对人生,思想自由,品格坚贞、坦荡、旷达。

他的诗,如天地奇观,于境无所不收,于情无所不畅;他的词,如天风海雨逼人,指出向上一路。

他学博才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豪放派词的开山祖,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苏轼的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又兼纳了道家和佛教的学说,显著特点是“杂”,他所倡导的蜀学就是融合佛、道、儒三家的杂学。

各家思想似乎对他都有吸引力,然而,他是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的,又大致以“外儒内佛”的形式把二者统一起来。

儒家的淑世精神与佛道化解人生苦难的虚幻意识互补,使他的人生观没有发展到对社会人生的厌恶和伤感,他在以佛老庄禅超物我齐生死的空无思想化解人生忧患的同时,也含有一种儒家士大夫在恶劣的社会政治环境中追求道德人格挺立的意味。

他援佛道入儒,又始终保持做人的气节,佛老的静达放旷用儒家道德人格的浩然正气来支撑,成就虚静高洁的心灵和淡泊超逸的人格。

宋代美学思想的一大特点,便是开拓诗的境界,追求诗中蕴涵的哲理内涵,即所谓诗的“理趣”。

在这方面取得最大成功的可以说是苏轼。

苏轼具有思想自由,旷达敏锐,性格豪放开朗,富于创新精神的特点,加之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这在其诗歌创作中成为一种艺术追求审美的理趣色彩。

作为政治家他有洞察世事的头脑和治世才干,作为诗人又有诙谐幽默机智风趣的气质。

一方面常有沸腾的儒家志士的报国热情,一方面却有顺乎自然,随缘自娱的佛老“看穿”态度,这种进退出处的复杂心情加上他升降浮沉的生活经历,形成了勤于和善于思考的性格特征,从而也使他的作品显示出更加深厚的艺术底蕴和耐人咀嚼的哲理内涵。

浅谈苏轼山水诗词中的理趣和禅趣

浅谈苏轼山水诗词中的理趣和禅趣

浅谈苏轼山水诗词中的理趣和禅趣[摘要] 苏轼在山水意境的营造上,注重哲理和诗情、理趣和韵致的融会贯通,由六朝以来强调的“以形写神”、“气韵生动”发展为神、形、情、理的和谐统一,主要表现为:在山水寓理中超越山水和理寓山水中,将山水理化。

部分诗或是富有禅意,或是把儒、释、道三家融于一炉,并借禅宗的思维方式来表达他对人生的体味和感受,主要表现为:借山水说禅理,从山水中感悟禅理,禅意与山水合一。

苏轼走出了自然,在自然诗化的走向上进行了一次超越性的回归,谱写了非同一般的哲理与禅机理趣。

[关键词] 苏轼山水诗词理趣禅理苏轼的山水诗在自然诗化的走向上表现出与前人迥然不同的总体倾向。

这里所说的走出自然,是指苏轼的山水诗不再把山水当作体道之物,媚道之形,或看作是情感的载体,而是将自然化作了自己求诸内心的媒介。

苏轼首先把人从与自然合一的状态中独立出来,将自然化作了自己求诸内心的媒介,真正走出了自然。

他一生“身行万里半天下”,所以他的山水诗也因其坎坷的人生经历而表现出不同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一)羁旅乡愁。

(二)入世与出世、现实与物外的矛盾。

(三)与民同亲、与民同忧、与民同乐。

(四)纯粹的山水美感体验。

在这些山水诗中,蕴含了不同的理趣佛学对苏轼的影响以及苏轼的佛学思想[2]。

而理趣主要是指诗中蕴含或意在阐发某种人生哲理,读者也能从中得到某种人生的感悟。

[1]苏轼山水诗的哲理奇趣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山水诗词中的哲理奇趣苏轼对山水自然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辨力,在常言中蕴含新意妙理。

他的山水诗词充满了艺术魅力,主要表现为:1、在山水寓理中超越山水。

宋人山水诗超越了对现实的干预进入对宇宙人生的理性沉思,表现了强烈的哲理意味;而苏轼山水诗的主体性的突出使哲理性得以增强,即他对山水进行审美时了理性,开辟了新的山水境界——理趣意境。

2、理寓山水中,山水与理化。

苏轼把姿态万千的自然景色与微妙精深的哲理情趣相结合,不失诗的趣味。

浅谈苏轼诗词中的理趣

浅谈苏轼诗词中的理趣

浅谈苏轼诗词中的理趣作者:闫影影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45期【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5-0120-01苏轼是亘古少有的全才,精通诗词文,擅长书法与作画。

他的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座后人难以超越的高峰,他的诗词题材广泛,从质朴的反映民生疾苦之作至写景抒情理论之作,丰富的人生感受化入诗句,显示了其超人的才华。

其中他的理趣诗词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内容,不仅是以文人之笔写就,更是以哲人之眼观照人生后的感悟之作。

其中韵味隽永的悲旷意蕴,心物交融的艺术境界,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结晶,共同构造了和谐深沉的理趣之美。

他的理趣诗词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重在阐趣,从“理”入手,理贯全篇苏轼的《满庭芳》(蜗角虚名)上片全是说理,直抒胸臆,体现词人心声。

它显示出强烈的个性探索色彩,具有逻辑思辨力,“筋骨”壮,“思理”深,词上升为一种生命哲学的表达,与理学家的乏味说教不可同日而语。

然而作者并未满足局限于此,下片继续深化,引入了景物描绘,全词由至景,以江南清风皓月、苔茵云幕的美景、好酒佳曲为结尾,以景现情现理,更为深沉的痛苦掩于幕后,扬弃悲哀,达到人格的解放。

理入词中,情韵、理致妙合无垠,犹如音乐中的休止符,余韵不止,哲理意味继续深化,理趣也在这种绵邈无尽中显示出它独有的魅力。

第二,由叙事设问入手,“缘事而发”苏轼非常著名的《水调歌头》这首词,由“月”起问,以问入手,道出词人欲“乘风归去”的想法,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庄子“吾身非吾有,是天地之委形”,主体彻底回归自然的思想对苏轼的影响。

随即词义一转,以“高处不胜寒”为由,最后还是“在人间”;伴着月光推移,词人进一步探索生命幽韵,“月有阴睛圆缺”,自然引导开解人,得出“人有悲欢离合”的了悟,反复探索,“斗折蛇行”至此“豁然开朗”,终于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达观歌唱,前后呼应,用笔曲折,螺旋式上升,理性意味由隐到显,愈来愈深,体现出作者苦苦探索的心路历程:苦难——体悟——超脱,词中历程合于词人的人生经历。

从“山为翠峰涌”谈起——谈苏轼山水诗中的动静观、理趣和安畅的情怀

从“山为翠峰涌”谈起——谈苏轼山水诗中的动静观、理趣和安畅的情怀

否定理学。理学作为北宋最兴盛的社会思潮 ,其影响是方方
面面的。
山栖 鸟惊 ”,描 写 奇 崛惊 心 。 后人 将 韩 愈 、苏 轼 并称 为 “ 韩
海苏潮 ”_ ,谓其文如潮 如海 、波澜壮 阔。苏轼 “ 4 ] 以文为
对苏轼 山水诗研究较有代表 的有陶文鹏和冷成金两位先 诗 ”诗 作 也 同 样 气势 磅 礴 。 生。陶先生 以苏轼诗文、创作理论研究苏轼 ,贴切专精而无
丈高,天寒 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 陀,古来
出没随波涛。试登绝顶望 乡国,江南江北青 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 留看落 日。微风万顷靴纹 细,断霞半空鱼尾赤。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
深黑。江中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怅然归卧
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
次 分 明” _ 。 3 l 另 外 , 苏轼 也承 袭 韩 诗力 “ 奇重 势 ”的特 点 。如 “ 求 是
内心并无圣人之德 。苏轼因这一弊端 故 “ 深疾之 ”。但他对
程 颐 的不 满 仅在 于 程 颐 处处 效 仿 古礼 ,不 近人 情 ,并 没全 面 时江 月初 生 魄 ,二 更 月落 天 深 黑 。江 中似 有 炬 火 明 ,飞 焰 照
羊 ”, “白雨 跳 珠 乱入 船 ” 。

但苏轼的 “ 尚动”是 由 “ 静观 ”而来的 “ 尚动 ”。 《 送
参 寥 诗 》 中他 说 : “ 令 诗 语 妙 ,无 厌 空且 静 。 静 故 了群 欲
动 ,空故纳万境 。”在 《 朝辞赴定州论事状》中也言 : “ 处 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 ,则万物之情毕陈于前。”他还将 自 己的书斋取名为 “ 静常斋 ”以 “ 趋寂之指南 ”_。他在 《 6 _ 苏

赏析北宋诗人苏轼的山水诗创作及思想

赏析北宋诗人苏轼的山水诗创作及思想

赏析北宋诗人苏轼的山水诗创作及思想引言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先生,是中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

他对山水诗有着突出的贡献,其作品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将详细赏析苏轼的山水诗创作及其中蕴含的思想。

苏轼与山水诗苏轼自幼酷爱山水,他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个人情感与人生哲理。

他既字字珠玑地揭示大自然神奇之美,也凭借细腻入微之笔墨,展示了人与自然的融洽关系。

1. 山水意象苏轼在他的山水诗中经常使用各种意象来揭示自己心境。

例如,“层峦叠嶂”代表着苍茫壮丽之感;“江河滚滚”象征着激流勇进之勇气;“流云飞瀑”则表现出快意自然之心。

这些意象的运用使得苏轼的山水诗更加生动形象。

2. 情感表达苏轼的山水诗不仅体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也融入了丰富的情感。

他以人与自然的互动为切入点,将个人悲喜、欢愉、思念等情感与山水相结合。

通过这种方式,他传递了自己对自然界与人类命运交融的深刻认知。

苏轼山水诗中的思想苏轼在他的山水诗作品中不仅展示了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还融入了一些深刻哲学思想和社会观察。

1. 大自然至上苏轼将大自然视为无比庄严而伟大的存在,他反复强调人类应该顺应自然,从中寻找内在的平静与宁静。

在他眼中,大自然是智慧和真理源泉,而人类应该学会借鉴自然界万物之道。

2. 温故知新苏轼主张通过对历史遗迹和文化传统的温故知新,以提高个人修为和思想境界。

他在山水诗中不仅展现了对自然景观的艺术表达,还通过动情之笔引入历史事件和文化符号,从而传达出对过去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望。

3. 忧国忧民苏轼是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在他的山水诗作品中也融入了关于社会现实和政治观察的思考。

他常常借助山水诗表达他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忧虑,同时呼唤社会正义与公平。

总结苏轼在北宋时期以其卓越的才华成为众所瞩目的文学家,他创作了众多精美绝伦且情感丰富的山水诗。

苏轼词中的自然山水与哲学思考

苏轼词中的自然山水与哲学思考

苏轼词中的自然山水与哲学思考1.引言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和艺术评论家。

他的诗词作品以其深厚的情感、超凡脱俗的艺术表达和对自然山水及哲学思考的独特见解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讨苏轼词中表达自然山水之美以及其中蕴含的哲学思考。

2.自然山水描绘苏轼的词作中常常运用丰富多样的描写手法来表现自然山水之美。

他以文字为画笔,生动地描绘了江河湖海、高山峻岭、花草树木等景物。

他通过感官细腻地描述了大自然的瑰丽壮美,给人以强烈地视觉和情感上的冲击。

例如,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苏轼通过描述长江之美、纷飞落霞和远山如黛,展现了壮丽景色背后深邃悠久的历史底蕴。

他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美丽而富有思考的世界。

3.自然山水与人生哲学苏轼的词作不仅表现了自然山水之美,更展现了其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对人生的思考。

他通过对大自然景物的描绘,引发了对生命、时间、传统文化及人情世故等方面的沉思。

例如,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苏轼以“此时无声胜有声”来描述冬日雪景。

这句简洁而深远的词句突显了静默胜过喧嚣的哲学观点,呼唤人们在喧嚣和纷扰中保持内心的宁静。

同时,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苏轼还探讨了权力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他以险恶环境下狩猎为背景,通过荒凉与孤寂之感反衬出政治腐败和道德沦丧。

这种以自然山水为载体进行社会批判并反思人性弱点和社会问题的手法,在苏轼词作中屡见不鲜。

4.结论苏轼词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对自然山水与哲学思考的独到见解而受到广泛赞誉。

通过细腻描绘自然山水之美、探究人生哲学,苏轼的词作引导人们审视自然与社会、生命与文化等核心问题。

无论是欣赏其优美的艺术表达还是深入思考其中隐含的哲学意义,都能获得独特的体验和启迪。

注:以上内容为我根据主题所写,遵循了精简明了、逻辑连贯和用词准确的原则。

如需更详细信息,请提供相关要求进一步补充。

苏轼诗中的哲理趣味

苏轼诗中的哲理趣味

苏轼诗中的“哲理趣味”在苏诗中,有一类耐人回味无穷的诗体,就是他的富含哲理趣味的诗。

所谓“理趣”表现在苏诗中就是指在诗歌中能够发人深省和耐人寻味的诗意,一种审美体验。

在苏诗中,这种哲理趣味往往是通过自然现象和人生感悟体现出来的。

或是自然现象直接上升为哲理情趣的思考;或是把人生感悟转化为理性的反思。

“将对宇宙人生的思考、社会人生的深刻体察都写入诗、词、文中,从而外显为‘理趣’之美。

”①就是这种精神和处理方法,使苏诗在坎坷贬谪不断的生旅当中能得心应手,荣辱不惊。

苏诗的哲理情趣往往是借助自然现象表现出来的。

如《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乍看是对庐山的神态描摹,其实细读,真正打动内心的是诗中的“自我”与万物的关系。

世态人情不可消去,人就是深处在其中的,但是能在其中谈笑自如的,往往需要“大隐隐于市”的精神。

又如《和子由渑池怀旧》中的“人生到处如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记东西?”这种自然而然的流露正是高超笔法的体现,说理简单,但是有饶有趣味。

飞鸿横过雪泥,留下爪印,有对时间的思考,更主要的是苏诗把人生遇到的荣辱看得如此自然,大彻大悟,绝不含糊。

这种趣味的自然流露加上趣味性的譬喻使诗歌表达十分的完美而有感染力。

这样的例子苏诗中很多,《饮湖上初晴后雨》、《慈湖夹阻风》、《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等都是妙趣横生的。

苏诗中哲理趣味的表达有赖于生动的比喻。

《诗人玉屑·卷十七》说,东坡是“长于譬喻”的。

的确是这样,生动的比喻能让说理变得生动自然,表现力和说服力更强。

苏试这方面用得得心应手,给诗增色不少。

如《和子由渑池怀旧》中的“飞鸿雪泥”、《慈湖夹阻风》中的“水半扉”、《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西子”等,这些巧妙的比喻不仅使诗中的意象一下子呈现在我们眼里,还使诗的说理变得轻松省力。

我们喜欢苏诗,这方面也有很大的原因。

苏诗中“理趣”的阐发也往往和儒、释、道三家的思想联系在一起。

结合作品对苏轼诗的艺术特点分析

结合作品对苏轼诗的艺术特点分析

结合作品对苏轼诗的艺术特点分析苏轼诗歌的艺术特点苏轼作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其诗歌有着鲜明的特点。

其一、说理中显趣味一理趣取胜。

宋代诗歌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说理,而苏轼却是一说理大家。

所谓理趣,大体上就是诗中所含之理富于生机与灵气,即宇宙、社会、人生的哲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诗人眺望庐山,看到山岭连绵,峰峦环列,高低巍峨的景象,横看、侧看、远看、近看,视觉不同,看到的情况各不相同。

于是作者想到,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就因为身在庐山之中,只看见庐山的一个局部,或被某中现象所迷惑。

这也就告诉我们:凡是主观片面,各执一端,都不能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想见到真相,需要走出自身局限,从搞出全面洞察。

全诗融景物、感情、哲理于一体,是一首不朽的哲理诗。

苏轼诗的理不是直截了当的说出来,而是通过形象表现出来,让读者通过作品的形象去感受、联想后,然后悟出一些新颖而深邃的哲理。

又如他的《和子由渑池相会》: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首诗表达对人生来去无定的怅惘和往事旧迹的深情眷念。

前四句比喻生动奇妙,单行入律,一气呵成,后四句再以所闻所见所忆的情景深化雪泥鸿爪的感触,使前后两部分紧密相连、虚实相生。

全篇带有普遍性的人生体验,蕴涵深邃的人生哲理,古能动人深情又发人深思。

其二、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

苏轼的诗既具有杜甫诗的现实主义精神,又具有李白豪放不羁的浪漫主义风格,其现实主义精神首先表现在他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对穷奢极欲的统治者的不满。

他的《李氏园》揭露了官僚贵族兼并土地的罪行,他们为了建筑美园圃不惜夺民田,破千家。

苏轼的《荔枝叹》揭露了官僚为了宫中美人一破颜,不惜造成惊尘溅血流千载的丑态与罪行。

苏轼的现实主义精神其次表现在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心上。

苏轼山水诗比喻的谐趣、奇趣和理趣

苏轼山水诗比喻的谐趣、奇趣和理趣

苏轼 山水 诗 比喻 的谐 趣 、 趣 和 理趣 奇
夏 霞
( 宁波 城 市职 业技 术 学 院 图 书馆 , 江 宁 波 3 5 0 ) 浙 1 10
摘 要 : 苏轼 一 生 喜 好 游 山玩 水 , 下 了 不 少 山水 诗 作 品 。 在 他 的 山 水诗 中 , 留 出现 了大 量 新 奇 、 妙 、 绝 富含 哲 理 . 前 d - 未道 的 比 喻 。和 前人 多侧 重 于客 体 的 比喻 相 比 , 些 “ 道 .C所 . 这 东坡 式 比 喻 ” 很 大 一 部分 更 侧 重 于 对 有
主 体进 行描 摹 , 动 的 比 喻 不 但 蕴 含 了 苏轼 本 人 强 烈 的 主 观 思 想 情 感 , 且 充 满 了调 侃 幽默 的 谐 趣 、 落 窠 生 而 不 臼 的 奇趣 和 思 索 感悟 酌 理 趣 。 本 文便 通过 对 苏轼 山 水诗 比喻 中谐 趣 、 奇趣 和 理趣 的分 析 , 一 步 挖掘 苏轼 的 进

苏轼 山水 诗 比喻 的 谐 趣
说 苏轼 山水诗 的 比喻 富 有谐 趣 , 实完 全 是 其
源 于 苏轼 思 想 的 旷达 通 脱 , 襟 开 阔 , 性 气 质 胸 个
诙 谐 幽默 , 趣机智 。释 惠洪在 《 斋夜话 》 风 冷 卷五 中评 价东坡 说 :此 老 滑稽 , 文 章亦 如此 ” 同 书 “ 故 ,
震 林 也 说过 “ 文 之道 有 四 : 、 、 、 而 已 , 诗 理 事 情 景
语, 随事 而发 , 此东 坡 之独有 千古 也 ” 。的确 , 翻 在
中 国古 典 诗史 上 。 有不 少诗 人 的诗作 都 充满 了谐 趣 , 是 像 苏 轼 这 样 , 诗 中 随时 以游 戏笔 墨 自 但 在 嘲 自足而谐 趣百 出 , 却是 不多见 的 。

感悟苏轼水调歌头豪放与洒脱中的人生态度

感悟苏轼水调歌头豪放与洒脱中的人生态度

感悟苏轼水调歌头豪放与洒脱中的人生态度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文化名人,他的诗文作品广泛传播,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苏轼的《水调歌头》被誉为传世之作,展现了他豪放与洒脱的人生态度。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苏轼水调歌头中蕴含的人生态度,旨在从中挖掘人生的智慧和哲理。

一、自由自在的豪放在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豪放和洒脱。

他自由自在地描绘了自己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困境和人生辛酸的超然态度。

例如诗中的“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表达了人生短暂与无奈的体验,但苏轼并未沉溺其中,而是以豪放的心态超越了这些,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一样,他选择了放下痛苦,敢于面对人生的现实。

二、心境超脱的洒脱苏轼在诗中借用了流水不绝的比喻,将自己的人生境遇与水流相对照,表达了一种洒脱的心态。

对待困境和逆境,苏轼选择了积极向上的态度,他不畏挫折,不沉浸于失败和痛苦之中,而是以一颗洒脱的心去看待人生的种种,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展现了他超越生死的境界。

三、面对人生的态度苏轼的《水调歌头》中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只愿当年长不老,河山永寿”、“明月随风转,轻云何处觅?”,他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展望未来,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他不为社会的规条所束缚,敢于追求自我,敢于展现自己真实的情感,这种对自由和独立追求的态度,让我们看到了苏轼内心深处的不屈和坚持。

四、人生的教益和智慧苏轼的《水调歌头》中透露出的人生态度,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和教益。

无论是面对人生的磨难还是享受人生的美好,我们都应该放下束缚和困扰,以豪放和洒脱的心态去面对,超越痛苦和困境,积极向上地生活。

犹如苏轼所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生活中的困境并非不可跨越的难关,只要我们保持豪放和洒脱的心态,就能积极应对,寻找到更多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苏轼的《水调歌头》所表达的人生态度,是他对于生活境遇和人生困境的超然态度。

浅析苏轼诗中的禅趣

浅析苏轼诗中的禅趣

禅宗 主 张 的是 “ 立 文字 ”认 为 语言 是一 种 困扰 . 当向灰 尘 不 。 应
l 宗思想 对苏轼 的影 响 弹
苏轼 多 才多 艺 , 文 俱佳 , 法绘 画 无 不精 通 , 又旷达 , 诗词 书 人 成 为 中国后 期 封建 社 会 人们 最 喜欢 的 文人 偶 像 。他 出生 在 一个 信佛 的家 庭 , 小 受到 佛教 的 熏陶 , 他并 没 有 沉溺 于此 。他 学 习禅宗 从 但
导 言
佛教 自从传 人 中 国大 地 以后 , 了 寻求 在 中土 的发 展根 基 , 为 与 儒 、 时 而对 抗 , 融 合 , 此过 程 中不断 进 行 自我的 理论 调整 , 道 时而 在 发 展 到唐 代 , 成 了禅 宗 。 宗是 印度 佛学 与 中 国传 统 思想 结合 的 形 禅
底 了悟 。
切都 是短 暂 的 。 或 失败 皆 为过 眼云 烟 , 成功 因此 , 必过 分欣 喜 , 不 不 必过 分痛 苦 。 随缘 才能得 到 解脱 。 种运 用禅 宗思 想求 得解 脱 一切 这 的心 理机 制 , 了 苏轼旷达 自放 的性格 。 造就 第 二 . 特 的审 美趣味 。 独 中国传 统 的诗 学讲 求遵 从儒 家 的伦 理道 德 观念 ,写 作 是为 了
浅析 苏轼诗 中的禅趣
岳之 渊
( 南 大 学 文学 院 , 庆 4 0 1) 西 重 0 7 5
摘 要 : 宗思 想在 苏轼 的人 生 中有 着重要 的 作 用 , 禅 它不 但造 就
了苏轼 旷然 达观 的人 生 态度 和独 特 的 审美趣 味 .同 时也 时他 的诗
普遍 心 态 ,世 事一 场 大 梦 , 生几 度 凄 凉 , 来风 雨 已鸣 廓 , 取 “ 人 夜 看 眉 头鬓上 … … ”《 (西湖 ・ 黄州 中秋 》。这 样 的一种 人生荒 漠 感 , ) 苏轼

文学论文:刍议苏轼诗中的玩趣

文学论文:刍议苏轼诗中的玩趣

文学论文:刍议苏轼诗中的玩趣引言苏轼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苏轼的诗中常常流露出一种独特的玩趣,通过与生活形态的巧妙碰撞,成功地创造了一种文学的畅快感。

本文将从苏轼诗歌的题材、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三个方面,来探讨苏轼诗中的玩趣。

苏轼诗的题材苏轼的诗歌作品题材丰富多样,既有咏史抒怀之作,也有山水田园之作。

然而,不论是哪一类题材,苏轼都能在其中融入自己独特的玩趣。

以咏史抒怀为例,在描写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时,苏轼往往通过运用夸张和幽默的修辞手法,以及细腻的描写,将苍凉的历史与幽默的现实相结合,从而达到的深入人心的效果。

在山水田园之作中,苏轼则善于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相融合,通过游玩自然景色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无论是描写历史人物还是自然景色,苏轼都能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去处理,给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

苏轼诗的修辞手法苏轼的诗歌作品中运用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夸张、反转和比喻。

苏轼常常通过夸张手法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例如在描写风景时,他常用“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等形象独特的词句,来表达美景的壮丽和绚烂。

同时,他还善于使用反转手法,通过对比和对立的手法,使作品更具张力和新意。

此外,苏轼的诗中也经常出现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将抽象的东西用具象的形象来描绘,使作品更加形象生动,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苏轼诗的表达方式苏轼的诗歌作品在表达方式上也具备独特的玩趣。

他常常采用幽默和轻松的口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例如,在他的《赤壁怀古》中,他以一种戏剧化的方式来描绘三国时期的战争场面,使整首诗具有一种戏剧化的效果,读者不仅能够感受到其中的英雄壮丽,还能体验到作者的机智和幽默。

此外,在他的山水诗中,苏轼经常通过写游玩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以开放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起伏,这种表达方式给人以一种开阔和畅快的感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苏轼山水诗词中的理趣和禅趣
[摘要] 苏轼在山水意境的营造上,注重哲理和诗情、理趣和韵致的融会贯通,由六朝以来强调的“以形写神”、“气韵生动”发展为神、形、情、理的和谐统一,主要表现为:在山水寓理中超越山水和理寓山水中,将山水理化。

部分诗或是富有禅意,或是把儒、释、道三家融于一炉,并借禅宗的思维方式来表达他对人生的体味和感受,主要表现为:借山水说禅理,从山水中感悟禅理,禅意与山水合一。

苏轼走出了自然,在自然诗化的走向上进行了一次超越性的回归,谱写了非同一般的哲理与禅机理趣。

[关键词] 苏轼山水诗词理趣禅理
苏轼的山水诗在自然诗化的走向上表现出与前人迥然不同的总体倾向。

这里所说的走出自然,是指苏轼的山水诗不再把山水当作体道之物,媚道之形,或看作是情感的载体,而是将自然化作了自己求诸内心的媒介。

苏轼首先把人从与自然合一的状态中独立出来,将自然化作了自己求诸内心的媒介,真正走出了自然。

他一生“身行万里半天下”,所以他的山水诗也因其坎坷的人生经历而表现出不同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一)羁旅乡愁。

(二)入世与出世、现实与物外的矛盾。

(三)与民同亲、与民同忧、与民同乐。

(四)纯粹的山水美感体验。

在这些山水诗中,蕴含了不同的理趣佛学对苏轼的影响以及苏轼的佛学思想[2]。

而理趣主要是指诗中蕴含或意在阐发某种人生哲理,读者也能从中得到某种人生的感悟。

[1]苏轼山水诗的哲理奇趣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山水诗词中的哲理奇趣
苏轼对山水自然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辨力,在常言中蕴含新意妙理。

他的山水诗词充满了艺术魅力,主要表现为:
1、在山水寓理中超越山水。

宋人山水诗超越了对现实的干预进入对宇宙人生的理性沉思,表现了强烈的哲理意味;而苏轼山水诗的主体性的突出使哲理性得以增强,即他对山水进行审美时了理性,开辟了新的山水境界——理趣意境。

2、理寓山水中,山水与理化。

苏轼把姿态万千的自然景色与微妙精深的哲
理情趣相结合,不失诗的趣味。

如《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诗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诗人没有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深入浅出,故而亲切自然,并且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在一起,互为因果。

二、山水诗词中的禅趣
青年时期的苏轼在王安石变法后,其诗风发生了变化,特别是迭遭贬谪时的山水诗。

这些诗或是富有禅意,或是把儒、释、道三家融于一炉,并借禅宗的思维方式来表达他对人生的体味和感受。

苏轼把自己的整个身心投射到山水自然之中,臻于“嗒然遗其身”的心物合一的化境。

他用“智渡”的方式“返照”于自身,使自己的心灵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3]按照这种划分方式,苏轼的山水诗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借山水说禅理,即从静态和动态的自然山水中感悟禅理。

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句和感悟禅理的诗句往往分开。

如《百步洪》:“长虹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

……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写出了百步洪的奇妙景观,触发了岁月流逝、世俗纷争、人世沧桑的冥思遐想,继而以禅理解脱,用棒喝收尾。

人的生命随着光的推移而流逝,如逝水不分昼夜地奔流着。

但人的意念却可以任意驰骋,不为时间空间所限制,转念
的瞬息之间,就可以超过遥远的新罗。

苏轼以禅意的目光去审视自然,让禅机理趣寓于其中,借以表达他对人生的体味和感受。

(二)从山水中感悟禅理。

即除眼观耳闻以外,尤其注重心灵的感受,表现在诗句中较少以议论的形式出现,往往以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以《行琼、儋间……》为突出代表。

全诗按心灵感悟顺序分为三个境界:先是执着生计,梗塞未通,然后是神与天谐,霎时悔悟,最后是对自己的彻悟进行审美体验。

他对自己的合天音、诗语为一体的“妙声”深为赞美,因为它以审美的方式搭起了通向永恒的桥梁。

(三)禅意与山水合一。

在这个层次中,往往很难分清哪是山水自然,哪是诗情禅意,二者冥然合一。

山水自然,禅理诗情,互相融通,相互生发。

山水自然完全成为心灵的外化,而心情意绪又以山水自然为形式,最终指向人的心灵。

如《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人以一颗无往而不在的禅心去体味自然,触处皆宜,无所不可,达到了“身与物化”的心物合一的境界。

在这首诗中,分不清哪是山水自然,哪是心情意绪,其实根本就无需分辨,因为山水自然、诗意禅理、心情意绪三者都在审美的深处统一起来,山水自然早已不是外在的客观存在,成为超度人的另一种方式。

在审美领域中,苏轼首先把人从与自然对立、与自然合一的状态中独立出来,把自然看作人的附属物,把人看作自然的支配者。

由于祛除了自然作为人的心灵屏障而发挥的消解作用,人就必然产生了上述的空漠感。

也正是由于这种空漠感,才使人重新思考一切现实存在,不再沉溺于传统的价值观念中,而是重新寻找人自身、发现人自身、确立人自身[3]。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前人走入了自然,苏轼走出了自然,在自然诗化的走向上进行了一次超越性的回归,谱写了非同一般的哲理与禅机理趣,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巨大转变,其根本的意义在于在更高的层次上回归到人自身。

参考文献:
[1]陈友冰.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理趣——《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四.[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何翔宇.苏轼的山水诗.[D].内蒙古民族大学,2007.
[3]苏轼的山水诗与苏轼的哲理化人格.[DB].2008.
[4]佛学对苏轼的影响以及苏轼的佛学思想.[D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