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农业建设成就与模式

合集下载

我国“三农”工作的新成就、新思路和新举措

我国“三农”工作的新成就、新思路和新举措

我国“三农”工作的新成就、新思路和新举措三农”问题是中央非常重视的问题,也是非常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

“三农”问题涉及面广,异常情况这里简单介绍三个方面的情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边远地区成就,解决我国“三农”环境问题的新思路和我国农村改革环境污染问题发展的新举措。

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成就我国的跨越改革开放首先从边远地区突破,农村改革则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突破。

这项突破使亿万农民成为市场经济的以使主体,焕发出巨大的热情和活力,推动我国解决有效地解决了自给问题,进而开始向小康目标迈进。

我国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1%的人口,这是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取得这个成就的根本支撑是农产品大幅度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粮食产量从6000亿斤连续登上7000亿斤、8000亿斤、9000亿斤、10000亿斤四个台阶。

棉花产量从4000万担连续登上5000万担、6000万担、7000万担、8000万担四个台阶,高速增长其他农产品也就大幅度增长。

目前,我国粮食、棉花、油料、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1978—2003年,世界主要农产品增长量20%以上来自我国。

我国农产品的供应已经实现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与此同时,亿万农民上捷尔萨不但加以解决了吃饭问题,生存环境条件也有很大改善。

197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33元,2004年达到2936元,增长20多倍。

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最快、农民生活变化最大的时期。

但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逐渐的发展不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

为了促进和农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党中央、国务院依循采行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2004年,在宏观调控中加强农业,实行了“两减免、三补贴、四保障”,即减免农业税、取消特产税,发放种粮单独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严格保护耕地、严控农资价格、加大农业投入。

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及启示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许多地方在农村改革与发展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本文将从改善农民生活、发展乡村经济、保护农村环境、培育新型农民等方面探讨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并对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进行总结。

一、改善农民生活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一方面,稳定农民收入是关键,通过发展农村现代农业、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方式,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提升农业产值。

另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非常重要,包括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完善。

通过稳定收入和改善生活条件,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二、发展乡村经济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发展乡村经济,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和转型。

传统农业已经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包括特色农业、有机农业等,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

此外,发展乡村产业,比如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能够为农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增加乡村居民的收入。

三、保护农村环境农村环境保护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土壤污染、水资源短缺等。

要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一方面需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采取科学的农业生产方式,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培育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培育一支素质较高的新型农民队伍。

这些新型农民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还应具备一定的经济、管理和创新意识。

因此,培育新型农民需要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同时,要鼓励农民创新,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研发等活动,推动农村创业创新。

五、加强乡村治理乡村治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系,是建设新农村必须要做的工作。

政府应加大对乡村的政策支持力度,同时,要加强农村社会组织建设,引导农民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共同推动农村的发展。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也是人民生活的保障。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农业现代化的现状与趋势。

一、农业现代化的现状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农业机械化得到了迅猛发展,大量的农业机械设备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率。

其次,在农业科技方面,我们取得了众多的创新成果,如转基因技术、遥感技术等的应用,使农业生产更加高效和节约资源。

再次,在农业产品供给方面,我国粮食、棉花、蔬菜等农产品的供给能力大幅提升,实现了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

然而,农业现代化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农业生产环境的污染和退化是一个严重问题。

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导致了土壤污染,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水资源的短缺,这些都是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其次,农业基础设施的相对薄弱也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有的地方农村供电不稳定,灌溉设施不完善,这些都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再次,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时有发生,一些农产品过度施用农药、兽药,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二、农业现代化的趋势1.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科技创新。

目前,我们正迈向更加智能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如物联网技术、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将带来农业生产模式的革新。

同时,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也将助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2.可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种植业方面,推广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耕地质量。

在养殖业方面,加强环境管理,推广循环养殖模式,减少养殖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3.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当前,我国农业供给存在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是富余产能过剩,一方面是一些农产品供给不足。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通过调整农产品的种植结构、养殖结构,提升农业供给的质量和效益,满足市场需求。

4.农产品加工与营销农产品加工与营销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中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及原因—初中历史

中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及原因—初中历史

中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及原因—初中历史
中国现代化农业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大规模使用化肥、农药、机械化作业等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农村合作社等形式,推动循环农业、绿色农业和现代农业服务业的发展,打破传统小农经济格局,提高农民收入,推进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农村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民生产和生活的便利性,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

4. 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加大投入,加强农业科研,引进国外的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科技指导,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这些成就的实现主要得益于以下原因:
1. 政策支持: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包括加大对农业的投入、鼓励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农业科技支持等。

2. 农民积极性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经济地位有所提高,预期收益增加,使得农民更愿意投入资金和努力进行现代化农业生产。

3. 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改变,农业现代化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引发了广大农民对现代化农业的追求和投入。

4. 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多元化经营: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农民可以与企业合作,获得更多的利益。

同时,农户也能够通过农村经济的多元化经营来提高收入。

改革开放后农业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后农业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后农业取得的成就引言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在经济和制度改革的推动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改革开放后农业取得的成就,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拓展农业面积和提高耕地利用率1. 积极开展土地革命•分配农民土地使用权•鼓励土地流转和土地承包•稳定农民土地权益2. 增加耕地面积•实施水利工程,开垦荒地•灌溉设施和排水系统建设•山地和沙漠地区的土地开发3. 提高耕地利用率•推广高效农业技术•流转土地利用优化•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多种植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1. 引入现代农业技术和方法•推广新品种和新农艺技术•农药和化肥的合理使用•推动农业机械化进程2.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产品品质提升•构建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推动农产品出口3. 实施农村综合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支持和扶持政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4. 加强农民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农民培训计划的实施•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农业大学和职业学校的建设农产品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1. 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种植结构优化调整•农产品质量监管和检测•灾害预防和农业保险制度2. 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发展农村旅游和乡村文化•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农村电商和农产品直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民生活改善1. 加强农村教育和文化设施建设•农村学校和幼儿园建设•图书馆和文化广场建设•农民文化活动的丰富多样性2. 提高农民收入和社会保障•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农民工收入保障和权益保护•农村医疗和养老保障3. 构建和谐农村社会•农村社区自治和参与•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农民权益维护和农民代表制度结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通过拓展农业面积,提高耕地利用率,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促进农产品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改善农民生活,农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同时,这些成就带来了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农民生活的显著改善。

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中国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国家,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发展迅速,以有限的耕地养话了占全世界22%的人口,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一、中国农业发展与成就从5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国民经济每5年制定一中短期发展计划。

可以说,每一个发展计划的实施都使中国国民经济的实力,也包括农业和农村经济,得以重大发展。

2001年是中国实施第10个五年发展计划(即"十五"计划)的第一年。

1、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1999年,中国粮食产量5.08亿吨,比1978年增加两亿多吨,生产能力已稳定在5亿吨以上;成为世界最大产粮国。

1978年以来;畜产品和水产品产量每年都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

1999年,肉类产量5953万吨,蛋类产量2080万吨,奶类产量790万吨,分别是1978年的5倍、7倍和8倍;水产品产量4100万吨,是1978年的8倍多。

目前,中国人均粮食、棉花、油料蔬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已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2、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78年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

1978-1999年;非农产业占农村经济的比重由30.5%上升到75%。

1999年,乡镇企业有2000多万家,从业人员I.3亿人,增加值25000亿元,是1978年的110多倍;实现利润5580亿元,上交税金1750亿元,分别是1978年的63倍和80多倍。

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财政收入的1/4、创汇的I/3、工业增加值的1/2、农村社会增加值的2/3、农民收入的1/3来自乡镇企业。

3、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1978-199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2210元,扣除物价因素增长374%;贫困人口由2.5亿下降到3400万:贫困发生率26%下降到不足3%;农村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0.68下降到0.55。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概述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之一,在农业现代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农业现代化是指通过引入新的科学技术、改革农业管理体制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升级。

本文将探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主要特点以及取得的成就。

发展历程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开始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引入市场机制,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政府提出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目标,并组织了一系列农村改革试点项目。

这些试点项目主要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型农田托管经营和农业产业园区建设。

这些试点项目的成功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并为未来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在90年代,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持力度。

1997年,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加快。

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农民投资发展农业产业,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这些政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随着进入21世纪,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更加加快。

中国政府把农业现代化作为重要决策,提出了“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的振兴战略,旨在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农业支持政策,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投入。

同时,加快农村人口转移和城市化进程,为农村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主要特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产业结构调整: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传统的粮食种植业仍然占据了重要地位,但畜牧业、水果种植业和特色农产品种植业等新兴农业产业也正在迅速发展。

2.科技创新引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持。

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并积极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合作,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中国农业发展的成就

中国农业发展的成就

中国农业发展的成就
中国农业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中一些主要的方面包括:
1.粮食生产增长:中国实现了粮食生产的持续增长。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以及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等,这些措施共同推动了粮食产量的增加。

2.减贫与增收:农村地区贫困人口数量显著减少。

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和项目,包括农业技术培训、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持等,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水平。

3.农业现代化:中国加速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农业科技的应用不断提升,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精准农业等,提高了农作物产量、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率。

4.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极大改善,包括道路、电力、通信网络等,这有助于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和市场化,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5.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政府实施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高农产品质量、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供给侧改革,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提高农业竞争力。

6.生态环境保护:近年来,中国政府开始重视农业可持续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发展。

这些成就表明了中国在农业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

然而,也要意识到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如农业现代化水平不均衡、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需加强、农业产业结构待优化等。

因此,中国继续致力于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发展,以应对挑战并实现更高水平的农业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总结

农业现代化的总结

农业现代化的总结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支撑,而农业现代化则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了显著成就。

下面,我将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行总结和评价。

一、农业现代化的成就1. 科技进步的应用农业科技的进步对农业现代化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新品种选育、高效耕作技术和现代农机具的应用,农作物产量得到显著提高。

同时,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施改善了养殖业的效益。

2. 农业产业升级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使得我国农业产业不再停留在粗放型发展阶段,而是逐渐实现了升级转型。

特色农产品的兴起,带动了农产品加工业的飞速发展,拓展了市场空间。

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崛起,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3. 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绿色生态农业得到了广泛推广。

有机农业的发展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了生态环境。

农田水利工程的改造与建设,提高了农业的灌溉效率。

农业生态化发展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农业现代化的问题与挑战1. 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个别地区存在滞后的情况。

农村交通、水电、通讯等方面的不完善,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提升。

需要加大力度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现代农业与城镇经济的无缝对接。

2. 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尽管农业现代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部分农民缺乏现代化农业技术和管理理念,导致产量增长的效果不明显。

需要通过农业技术培训和引进农业合作社等方式,提升农民的技能和收入水平。

3. 高质量农产品供给不足虽然农产品供需总体平衡,但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供给相对不足。

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施相对滞后,导致部分农产品在加工环节流失了较大的附加值。

应加强农产品加工业的创新与升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及市场竞争力。

三、农业现代化的展望与建议1. 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需要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力度,加强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2023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范文4篇

2023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范文4篇

文章一:2023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2023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成就,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环境改善和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推动农业现代化2023年,新农村建设工作通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数字化、提高农业品质和安全、推进农业标准化等措施,不断推动农业现代化。

特别是,在粮食生产、农产品深加工、绿色有机农业、农村旅游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二、产业提质增效新农村建设工作通过实施产业扶贫、拓展农村金融领域、构建多元化农业经营体系等举措,要求农民从“务农”向“经营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效益。

同时,积极推进以农村电商、互联网农业等数字产业为引领的农业转型升级,开辟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农民增收致富新农村建设工作通过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扶持家庭农场等措施帮助农民获得更多经济收入。

同时,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民教育素质和文化水平,培养农民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让农民真正实现增收致富。

四、农村环境改善2023年,新农村建设工作通过实施村庄整治和农村环境治理等措施,提高农村环境质量,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促进农村新型城镇化的加快发展。

五、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工作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点等举措,让农村成为人们生活的理想之地。

总之,2023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成绩斐然,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技术和实施土地制度改革等方面力度,全面推动中国农村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进一步提升。

文章二:2023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2023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体现,通过积极推动农村改革,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除贫困、保民生,让农民有更高的获得感和自豪感,让农业从传统工业转型为现代化产业。

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23年新农村建设工作特别重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电力、电信、水利、教育、医疗等领域。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29
▪ 方法: —创意发散。让历史变得时尚,让文化变得轻松,
让自然变得可亲,让一切吸引元素变成可以销售 的产品。在创意方面就需要我们研究各种各样的 方式,开拓各种各样的领域。创异、创议、创艺、 创亦、创翼、创忆、创义、创遗、创益 。
—生态融合。自然自然大自然,生态生态深生态, 文化文化活文化,生活生活真生活 。到了乡村, 我们体会到了深生活。所以大、深、活、真,这 是我们发展休闲农业的根本。如果我们按照这样 一个发散型的思路来培育一个发散型的产业,这 个产业就会做得更实。
指导农业,用标准化的思路抓现代农业。
4
2、农业标准化与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 系
▪ 从前提看,农业标准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 的关键
▪ 从过程看,农业标准化是传统农业加快向 现代农业转变的源动力
▪ 从结果看,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 要保证
5
3、标准化服务现代农业发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战略 目标任务
▪ 通过以高新技术标准化带动传统农业技术升级,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持续提高农业综 合生产能力。
▪ 休闲农业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工业化的发展方
式。休闲农业的要求,第一是自然;第二是在享
受自然的过程之中形成一系列的延伸性要求,自
然而然就形成了多样化的休闲农业。休闲农业的
好处是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为主导,农业保本、
休闲取利。到现在为止,全国休闲农业市场的盈
利能力非常强。目前休闲农业已经形成了规模大、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1
一、现代农业
2
1、现代农业的特征
▪ 现代农业是相对传统农业而言的概念,传 统农业以”生产型”为特征,现代农业是以 “经营型”为特征的大农业。靠的是现代 科技,走的是生态之路,搞的是以人为本、 多功能发展。

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及发展策略分析

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及发展策略分析

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及发展策略分析一、前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实现了从原始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但仍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本文将从农业现代化的概念、意义、发展现状等方面,分析当前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策略建议。

二、农业现代化概念及意义农业现代化是指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设备、管理方法和市场化运作等手段,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安全、优质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现代化进程。

农业现代化对提高农业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意义不可低估。

三、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现状1.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政策文件,包括《国家农业现代化规划(2015-2020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

2.技术创新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我国先后实施了一系列科技攻关和科技创新工程,例如玉米、小麦、棉花等农作物新品种育成工程、现代化畜禽养殖技术研究和推广等,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3.市场化经营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市场化程度逐年提高,一些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品牌效应,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1.生产方式单一农业生产方式仍然以单一的“大而粗”的高产农业为主,粗放型农业经营方式还没有完全得到彻底改变,存在技术落后、效益不高、资源浪费等问题。

2.农业科技能力不足虽然我国农业科技投入逐年增加,但农业科学家的数量和质量仍然不足,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面临困难。

3.土地利用效率低下我国土地资源的局限和低效利用,造成了生产成本的不稳定和农民收入水平的下降,同时也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五、发展策略建议1.加强政策引导政府需要出台更加有力的政策,推动和引导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和升级,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让土地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现代化建设。

我国乡村建设发展历程、成就、今后重点

我国乡村建设发展历程、成就、今后重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同时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

这表明既要建设现代化繁华城市也要建设现代化繁荣乡村,促进城乡发展水平不断缩小。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建设发展历程1、起步阶段(1978-1994)改革开放后,农村地区积极推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升,剩余劳动力逐渐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入非农部门,实现了经济繁荣和资本积累,为乡村基础设施和房屋建设提供了经济基础,掀起一股农房建设的热潮。

农民建了新房,解决了住房面积短缺的问题,但房屋结构不合理、功能不完善、耕地被占用等问题随之出现。

为规范农村房屋建设,中央成立了乡村建设管理局,指导和协调全国农村房屋建设工作。

1982年全国第二次农村房屋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将乡村及周边环境进行综合规划,“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成立。

并依据中央文件进行村镇规划编制工作,截止到1986年底,全国有 3.3万个小城镇和280万个村庄编制了初步规划。

乡村建设逐步走上有规可循的道路,乡村规划的理论基础、方法、技术和标准也初现雏形。

2、探索阶段(1992-2004)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使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的资金、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大量流向城市,城乡发展不均衡,二元结构现象突出。

为此,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将“统筹城乡发展”摆在国家全面发展战略构想中“五个统筹”的首位。

为保障乡村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1993年国务院发布《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7年原建设部发布《1997村镇建设工作要点》和《村镇规划编制办法》,2002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与原建设部联合印发《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

随后,皖南4个古村落成功申报世界遗产,政府与学术界开始重视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相关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农产量稳步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明显加强,生产条件大大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了跨越式提高。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解决了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对世界农业也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

一、农业生产快速发展,主要农产品供求呈现新格局我国农村改革突破人民公社制度、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终结了延续2600多年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对种粮农民进行“四补贴”(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对主要粮食品种实行保护价收购政策,农业生产持续稳步增长。

(一)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以及人均占有量均大幅度增加(二)农产品品种优化(三)主要农产品供求总体基本平衡二、农业生产条件大幅改观一是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

二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

三是以设施农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发展加快。

三、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的成就为了适应新阶段变化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更加注重改善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生产质量,为农业生产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实现农业增长方式从数量增长到质量和效益增长的转变。

(一)农林牧渔业结构不断优化(二)主要农产品生产专业化分工和区域化生产格局基本形成四、农村居民收入大幅提高,生活水平持续改善改革开放初期,农民生产经营活动单一、收入来源单一,农民收入以农业收入为主体、以粮食收入为主体,实物收入占很大比重。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农村就业结构的变化和体制改革深化,农民收入来源市场化、多元化和非农化的趋势明显,农民收入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

(一)农民收入大幅提高,收入结构呈现新的特点(二)农村居民生活持续改善(三)农村贫困状况大幅改善五、农村基础建设不断加强改革开放前,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市场体系建设滞后,农业和农村基础建设百废待兴。

现代中国的农业发展

现代中国的农业发展

现代中国的农业发展一、引言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农业发展一直是国家经济稳定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重要基石。

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成就。

本文将探讨现代中国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以及政府应对这些挑战所采取的措施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现代中国农业的发展现状1. 农业生产水平提升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农作物种植技术的改进和现代化农业设施的普及,使得作物产量大幅增加。

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也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2.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大量农民涌向城市,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

这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减少,但也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机会。

农村经济逐渐向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转型。

3. 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发展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加大了对农业科技研究和发展的投入。

通过培育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和改进农业管理,有效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例如,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在提高作物抗虫性和产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现代中国农业面临的挑战1. 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是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

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土地、水资源的供给越来越紧张,导致土地沙化、水源污染等问题。

同时,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带来了大量的农药、化肥的使用,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了污染。

2. 农民收入不均衡问题尽管农业生产水平提高了,但农民收入不均衡的问题依然存在。

一方面,一些发达地区的农民收入相对较高,但在贫困地区和山区,农民的收入依然十分有限。

另一方面,农产品的价格受市场波动和中间链条过长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民难以获得合理的利润。

3. 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随着年轻一代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

这不仅影响了现代农业的生产效率,也给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挑战。

四、政府应对农业发展挑战的措施为了应对现代农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农业现代化建设总结发展成果与展望总结

农业现代化建设总结发展成果与展望总结

农业现代化建设总结发展成果与展望总结农业现代化建设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通过不懈努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就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与展望进行总结。

一、成果总结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业生产水平显著提高。

农业生产方式日趋多样化,机械化程度不断提升,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产量达到历史新高。

其次,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我国农业科技水平逐步提升,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层出不穷,有效提升了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再次,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推动了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最后,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农业现代化建设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和繁荣。

二、展望农业现代化建设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未来的发展需要继续努力。

首先,要继续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其次,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推动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农民土地经营权益保障。

再次,要加强农业产业发展,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最后,要注重农村农民生活品质提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打造美丽乡村,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农业现代化建设在取得显著成果的同时,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各级政府、农业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愿未来农业现代化建设在各方的努力下走上新的台阶,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申论概括我国在农业发展中取得的成就

申论概括我国在农业发展中取得的成就

申论概括我国在农业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自1978年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经过长期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农业产业已经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就。

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稳步提升。

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我国农业生产实现了规模化、精细化和智能化发展。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化肥农药的使用更加科学合理,农作物品种也不断更新换代。

这些举措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确保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我国农产品供给能力明显增强。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和人民的生活需求,我国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扶持农民,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

现在,我国的主要农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足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我国农村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农民的生产水平和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水平。

农民也逐渐从单一的种植和养殖业转向多元化经营,开始涉足农村旅游、乡村振兴和电商销售等领域,拓宽了收入渠道。

我国农业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升。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之一,我国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

出口大米、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产品,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

我国还加强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合作,推动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在农业发展中取得的成就是不可忽视的。

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探索,中国农业已经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为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我们还需要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坚持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现代化,努力实现农村全面振兴。

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农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字数: 479】第二篇示例: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农业现代化概述

我国农业现代化概述

二、以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 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形式
(一)基本含义和定义
其基本含义是:由作为集体土地所有者代表的村集体经济 组织向其所属农户,根据国家法律政策规定和双方协议签订承包 合同,将集体所有的土地分散承包给农户经营。
这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是把发挥集体统一经营优越性和调 动农民家庭个体劳动积极性有机结合,符合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 ,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稳定和完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业 的一项长期政策。
2.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 日本、荷兰等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稀少。因此,侧重通
过育种技术改良品种、加强水利建设扩大农田灌溉面积、发展农 用化学工业,以提高单位土地生产率,在此基础上发展农业机械 化。
3.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并重 以法国、德国等西欧国家为代表,既注重发展农业机械化、
(二)建设现代农业的历史经验
1.自然条件
荷兰位于欧洲西部沿海地带,气候温和,但纬度 较高、光照不足,四季多风,大部分耕地和草场位于 平原低洼地带,易受涝灾。1993年人均耕地面积仅 0.06公顷(0.9亩),人均农用地0.138公顷(约2亩)。
2.农业生产水平 点。
高投入、高产出、外向型是其典型特
20世纪80年代初,每公顷耕地的农业固定资本额就 位居世界第一,高达1953美元,相当于美国的12倍。
美国是拥有丰富多样的高质量农业自然资源的国家, 美国的农用地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和亚热带,雨量充沛,土地平坦 、肥沃,60%的耕地为灌溉农田。 另外,美国农业区域分工明显,形成了玉米带、棉花带、小麦带 、牧草乳酪带、烟草和综合农业带、山区放牧带、太平洋沿岸综合农 业带、亚热带作物区等8个专业化农业带。
2.农业生产水平 美国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5%,生产的粮食占20%

中国农业新发展与现代农业建设

中国农业新发展与现代农业建设
变 革 , 从 不 同视 角 展 示 了 中 国 农 业 前 所 未 有 的 巨 大 发
展。


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得 到了优 化
改革开放初
期 ,17 年 中 国农 村 的一 ,二 、三产 业 在 农 村 产业 结 构 98
维普资讯
专 家 论
管理 方 式 的农 业 综 台 体 系 。
20 年农村 二 、三产业 的增 长速度仍 大夫 陕于第一产 01
业,据统计.20 年全 国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是 28 01 一 . ‰. 而二 、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分别达到了 8 ‰ 和 7 ‰ . 7 . 4 就农林牧渔总产值 的结构来看,经过 2 0多年 的不 断调整越 来越趋于台理 。9 8 17 年全国农林牧渔 的比例分
维普资讯
中国农业新笈 展 与现 代农 址 建设
卢 良恕
国 家食 物 与营 养 咨 询 委 自会 北京 10 8 0 0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 国 农业在 国民经济 巾占有熏要的基础地位 。 9 9 自14 年新 中国成 立以来. 尤
中所 占比例分 别 为 6 _ 、 61 、 . , 过近 2 年 的 8 0 2、 6 % 53 经 % 0
别 是 8 %、 3 % 、 l%、 1 ,到 2 0 0 . 4 5 . 00年 ,农 业 ( 种
植业 ) 占比例 降低为 5 . 所 5 %,而林牧渔各业均有所增 7
长, 林 业 占 45 、 牧 渔 业 有 了 长 足 发 展 , 比例 分别 达 . %
到 了2 . 和 1 ‰。2 0 年统计结果表明,粮食 、油 97 % 01 01
( )中国农业发展取得 了巨大成就 一
中国农业发展所取得 的巨大成就, 有赖于政府一系 列 正确 的路线力针政 策的贯彻实施 ,有 赖于农业科 技 ( 主要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 )的发展和普及推 广,有 赖于广大农民的艰苦奋斗 。 农村 的经济结构变化 农 民 的生活水平提高 、 农业的 国际合作开拓 和农村经济体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农业建设成就与模式蒋和平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摘要:目前中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及时地总结我国现代农业的建设成就与模式,对于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分析了现代农业的内涵、特征以及其定义,归纳了中国现代农业建设成就与运行模式。

关键词:现代农业建设成就运行模式The Achievements and Modes of Construction ofChina’s Modern AgricultureJiangheping(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 , China Academy of AgriculturalScience, Beijing 100081)Abstract: At the transitory period from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rue to modern agriculture in China,it is significan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dern agriculture by summarizing the achievements and modes of construction of our national modern agriculture in time.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meanings, the characters,and the defini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e, and concludes the achievements and the modes of construction of China’s modern agriculture.Key words: modern agriculture; achievements; modes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2亿多中国人民不仅解决了温饱,而且总体上达到小康并向更高水平迈进。

目前,中国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农业转变。

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史上的新阶段,探讨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成就和模1作者简介:蒋和平,男,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式,把握现代农业的着力点,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作用。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与特征(一)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特征比较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考察,一般把农业的发展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

原始农业是指以采集和游牧为基本特征,使用石器工具来从事简单农事活动的农业。

传统农业是指开始于石器时代末期和铁器时代初期,并且在发达国家一直延续到18世纪60年代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传统农业主要有以下特征:在传统农业中,农民以传统的直接经验技术为基础,使用手工制造的铁木农具和人力、畜力以及水力和风力进行生产,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很低,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由于粗放式耕作与劳动密集型精耕细作相结合,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技术进步缓慢。

与传统农业相比较,现代农业是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设施装备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

现代农业是在采用大机器生产的现代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大体上是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完成的。

从总体上看,现代农业主要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第一,现代农业是科技支撑型农业。

随着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和推广,农业生产中大规模采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法,使农业生产和经营的科学化程度空前提高。

近年来的基因技术、生物工程技术、遥感遥测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激光技术等最新科学技术方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使各国的现代农业生产水平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第二,现代农业是生产领域广阔的农业。

现代农业将由动植物向微生物、农田向草地森林、陆地向海洋、初级农产品生产向食品、生物化工、医药、能源等多种产品生产方向拓展。

单细胞蛋白、海洋农牧场、生物能源、农副产品综合和多层次开发、生物反应器等都将成为农业新的生长点和蕴含极大潜力,传统农业的领域和内涵在拓展,工农业将融入一体,其界限渐趋模糊。

第三,现代农业是以高素质的农民和企业家为经营主体的集约型产业。

现代农业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

因此,必然要求农业劳动者掌握大量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劳动者有较高的现代文化、科技素质和经营管理知识。

在大机器生产的基础上,劳动生产率普遍得到了相当幅度的提高,大量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工业以及涉农工业部门,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在总人口和总劳动力中所占比重一般都在10-15%。

第四,现代农业是高生产率和高效益的农业。

如在实行农业现代化的西方发达国家,农业从业人口不到5%。

法美农民人均产粮和产肉分别为我国的50倍和100倍。

人均耕地只有0.06公顷的荷兰,农产品出口总值仅次于美国,人均创汇8万多美元,而大大超过美国。

农业生产条件很差的以色列,1991年出口创汇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6%。

高生产率和高效益以及工业化社会人们对自然的趋近心理,使现代农业越来越引起社会和投资者的关注。

第五,现代农业是以生产、生态、生息为目标的可持续产业。

即在发展农业经济以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又切实注意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做到农业可持续发展,使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改善实现协调发展。

近年来,世界各国在发展现代农业中,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重视土地、肥料、水资源、农药和动力等生产资源投入的节约和资源利用的高效化,在应用农业科技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出“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

(二)现代农业的理念和定义一是创新的理念。

创新是现代农业的核心,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创新的主体,尤其是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农业高新技术正在加速现代农业的建设进程。

除农业科技创新之外,现代农业的创新还包括农业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生产方式、营销方式的创新。

二是市场化的理念。

现代农业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大部分来自外部系统。

如农业机械、化肥、农膜、饲料、生物激素等来自工业系统,而生产的产品大部分通过市场出售到其它部门。

不仅大部分农产品成为上市的商品,而且进行农业生产所必需的各种生产要素也成为商品,农产品市场和农业生产要素市场空前发达。

三是集约化经营的理念。

现代农业本质上是集约农业,农业发达国家在推进集约化经营的实践中,因要素禀赋的差异而采取了不同的模式,有的实施资本和技术集约,有的实行劳动和技术集约。

四是适度规模经营的理念。

现代农业是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客观上要求投入的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金和管理技术,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整合,达到最佳比例,产出效益最大。

五是标准化的理念。

现代农业是一种标准化农业,农业标准化融技术、经营、管理于一体,把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应用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已成为商品生产和农业科技推广的一种有效的形式。

农业标准化为现代农业生产的规范化、产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撑,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只能对现代农业的定义作一个简单概括:所谓现代农业,实质上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较高水平的农业生产能力和较强竞争能力的现代产业,它是不断地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和先进经营管理方式,用现代科技、现代工业产品和现代组织制度和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生态化的农业,是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

二、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成就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能力和效率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业经济增长的速度不断提高,科学技术不断用于农业建设中,农业经营理念不断创新,农业发展趋势强劲。

但是,从整体水平上看,中国农业发展的科技水平还不高,经营效率还很低,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农业的经营模式,农业生产中传统的生产要素多,现代农业生产的因素显然不足,显然,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转轨期。

(一)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成就1.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初步形成转基因技术、设施农业技术、新型肥料及施肥技术、农业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农业防灾减灾技术、农业信息技术、高效节水技术构成现代农业技术体系。

在转基因技术上,我国商品化生产和正在研究的转基因植物涉及50多个植物种类和120多个功能基因。

在新型肥料及施肥技术上,平衡施肥技术和微生物技术得到普及,化学控释肥料技术开始用于生产。

在农业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上,我国自行研制和生产的Bt可湿性粉剂,对抗性小菜蛾的防治效果与美国最新产品Xentari相当,优于法国产品Bactospeine。

在农业防灾减灾技术上,干旱、低温冷害、霜冻、涝渍灾害、农业地质灾害和森林火灾等防御和控制技术及其机理,人工降雨和消雹,沙尘暴发生危害规律和沙漠化综合治理等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应用于生产实践。

在农业信息技术上,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利用农业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3S技术(GPS、GIS、RS)、专家系统(ES)、决策支持系统(DSS)等技术,在农业资源利用、环境监测与保护、灾害控制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2、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上,截至2005年,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720亿元,其中各级政府投资1163亿元,农民群众投资1302亿元,投劳380多亿个工日,完成土石方529亿方。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万平方公里;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3.6亿亩;新增改善除涝面积788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3亿亩;解决5000多万人饮水困难。

在农机装备数量上,2005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68397.8万千瓦,比1978年增长了5.82倍;拖拉机(大中小拥有量1666.5万台,增长8.63倍);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226.20万部,增长89.77%。

3、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现代农业技术体系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种植业上,超级稻研究与推广成交显著,育成了28个超级稻新品种,有10个品种百亩连片亩产超800公斤。

目前超级稻累计推广2亿亩,增产稻谷250亿公斤。

小麦品种的改良和更新,使单产增长20%以上;玉米杂交育种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其农作物新品种、新组合6000多个,粮、棉等主要作物品种在全国范围内更换了5~6次,每次更换增产10%以上。

目前,育成46个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27亿亩,增收节支约220多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