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源流之一(中国部分)

合集下载

设计概论2.3.2中国设计源流2 - 中国设计源流2

设计概论2.3.2中国设计源流2 - 中国设计源流2

清代家具在结构和造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计上继承了明式家具的传统,造型虽沿袭“
明式”的造型,但造型已趋向追求富丽华贵,体量显得更加庞大厚重。
在装饰设计上,宫廷与达官显贵使用的家具为了追求富丽堂皇、华贵气 派的效果,滥用象牙、玉石、陶瓷、螺钿等多种材料,对家具进行不厌其 烦的繁琐堆砌,往往只重技巧,忽略效果。
四 .家具设计
战国时期,在河北平山出土的铜方案,便是早期铜制家具中的一件珍品。具有 很高艺术性、技巧性与实用性的家具设计佳作。商周是中国建筑的一个大发展时 期,周代遗留的一个铜器上,表现出了当时建筑的局部形象,尤其是战国中山王 墓中出土的一件铜案,四角铸出精确优美的斗拱形象,并已有简单的组合形式。 由此可知,周代建筑上已经使用斗和拱。
明式官帽椅
明代圈椅
Design Introduction
明式家具的最大特点,是将材料选择、工艺制作、使用功能、
审美习惯四方面结合起来,达到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明式家具的制作工艺严格精细,结构科 学,构件粗细厚薄的适度,与合理的使 用铆榫。明式家具多用榫,而少用钉或 胶。
工巧指对器物形态进行加工制作的高超熟练技艺。这也是中国古代工艺设 计中的一个要求,代表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精工细作是达到产品实用与审美相结 合的一个重要的保证。人们对事物形成正确的认识之后,在造物过程中只要把最 为本质的品行发挥出来,这就是“巧工”之作,是对工艺技术的把握,是巧妙的 运用技术经验,使材料的优美处更好的展现。
龙凤铜方案
唐代家具的品种和样式,正经历着自古以来人们席地而坐到垂足而
坐的过渡阶段。中国家具形式大变革的时期是唐到五代,唐末五代的室内
陈设家具,可以从五代顾宏中所绘《韩熙载夜宴图》为例说明,图中有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 考试大纲 知识重点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 考试大纲  知识重点

考核要求:《设计学概论》通俗地讲解了设计的性质、定义、概念、研究范畴,以及中西方发展的历史概况。

其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进入专业前的理论修养平台,增强其对设计的抽象认识为其专业课上的实践奠定一定的基础。

按照这一目的,本人对《设计概论》的考核要求的标准及原则有以下点:(1)考试成绩考察应体现学生对设计这一概念,性质的理解与掌握,通过考试体现出学生的掌握程度和理解度。

(2)考试不仅要检测学生对基本常识的熟记,更重要的是以考试促进学生利用基本历史事实和设计观点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提高。

(3)考试内容比例分配应为:历史常识,定义概念为35% 分析能力点25%综合及组织能力20% 自由发挥(个人观点)20%(4)考察的形式视《设计概论》课的课时数而定!通常分两种形式,一是命题论文,这一内容包括对设计观点,设计家设计批评进行特定的分析。

二是,以填空名词解释,做为基本阐释的论述题的组成标准化试卷,这是针对课时为64课时的班级而它的视学校的具体要求而定!考核内容与形式:(1)命题论文的写作,内容涉及到设计理论,设计家,设计作品,题目有:选择现代功能主义建设大师的作品及风格进行了阐释,谈谈你对形式与功能,装饰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这必须使学生课后进行努力搜集资料,在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并写出完整的论文。

(2)命题作文的写作一般要有以下几个要求a、字数在2000~2500之间,行文流畅,主次突出。

b、要求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阐释。

要求所求的例证和文献资料均有出处和注释。

c、虽然强调个人观点,但必须在参照大量事实的基础上进行论述,杜绝空谈。

(3)标准试卷在学习教材《设计概论》中各知识点比例的分配为:第一章: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考试重点及所占比例:第一章: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现状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1)设计史:代表人物(2)设计理论(重点)西方现代设计理论的发展趋势(3)设计批评——设计批评的类型第二节:设计学的研究现状(1)对西方设计思潮的看法(重点),设计思潮的发展状况(2)对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初步研究,中国古代经典理论占15%第二章设计的多重特征占15%第一节:设计的艺术特征:(1)设计与艺术的渊源(2)设计的艺术含量(3)设计的艺术手法(重点)有哪些?(4)不同设计的艺术特征(重点):不同类型的特征(5)艺术推动设计第二节:设计的科技特征(1)设计与科技进步(重点)科技进步如何促进设计的发展?(2)设计与科技理论(3)设计是科学技术商品化的载体第三节:设计的经济特征(1)设计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2)经济作为价值法(重点)(3)经济体的管理手段(4)设计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重点)第三章设计源流之一(中国部分)占20%第一节:原始社会时期设计课程重点:(1)陶瓷工艺——彩陶类型、彩陶装饰风格、彩陶技法(2)石器工艺(3)原始社会的建筑第二节:奴隶社会时期的设计课程重点青铜工艺:(1)装饰风格(2)造型特征(3)历史演变过程(4)代表作品分析第三节:封建社会时期设计课程重点:一、建筑设计宫殿、城市、民居的建筑特征代表作品二、园林设计代表作品中国私家园林的主要特点?三、家具设计“明式家具”的装饰风格,造型特点中国家具发展的概论!宋、明、元、明清时期的代表瓷器种类及代表作品。

=设计的源流 中国

=设计的源流 中国

Design Introduction
设计的源流(中国)
隆兴寺摩尼殿
Design Introduction
设计的源流(中国)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Design Introduction
设计的源流(中国)
元代宫殿建筑开始
元大都
Design Introduction
设计的源流(中国)
塔刹
华盖
相轮
塔身
塔座 北京妙应寺白塔
春秋时期:铜制、漆木家具发展(造型古拙,装饰繁缛)。
商周时期至三国时期:起居主要是跪坐,床(榻)与席为主要家具。 东汉末期:胡床由西域传入中原(宋以后称交椅或太师椅);胡床在南
北朝普及民间,发展成扶手椅、方凳、圆凳等。
隋唐时期:垂足而坐(为主) 席地而坐
Design Introduction
设计的源流(中国)
青龙(东)
朱雀(南)
Design Introduction
设计的源流(中国)
魏晋南北朝----佛寺、佛塔、石窟盛行
这个时期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是佛寺、佛塔和石窟。梁武帝时,建康佛寺达 500多所,僧尼10万多人,各地郡县也都有佛寺。北魏统治者更是不遗余 力地崇佛,建都平城(山西大同)时,就大兴佛寺,开凿云冈石窟。 迁都洛阳后,又在洛阳伊阙 开凿龙门石窟。到北魏末年, 北方佛寺达3 万多所,其中
设计的源流(中国)
湖北随县曾乙侯墓出土。案面较宽,下有六条腿,脚下有横木承
托;漆面装饰华丽而庄重,时代特色浓厚。
漆案 ·战国·
Design Introduction
设计的源流(中国)
湖南长沙楚墓出土。此几的造型延用至魏晋时期,是最典型的凭
几。几面以黑漆为底,略绘彩色花纹。

10-11《设计学概论》复习资料

10-11《设计学概论》复习资料

10-11《设计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1.古代中国先哲撰写的《考工记》(约成书于公元前476年)和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活跃于公元前46―前30年),都可视作设计学的萌芽和起点。

(P2)2.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各自的研究范围。

(P3)3. 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立一门新的学科。

(P4)4.就美术史研究的基础而言,最重要的两位巨人是森珀和里格尔。

(P5) 5.在西方,一般以荷加斯的著作《美的分析》为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

(P8) 6.设计批评的任务便是以独立的表达媒介描述、阐释和评价具体的设计作品;设计批评是一种多层次的行为,包括历史的,再创造性的和批判性的批评。

(P12) 7.目前在符号理论研究领域普遍认为可以将符号区分出以下三种不同的类型,同时也是符号的三个层次:图像性符号、指示性符号、象征性符号。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符号由能指(表达层)和所指(内容层)两部分组成。

(英国曼联队:图像性符号;红色队服――指示性符号;红魔鬼――象征性符号)(玫瑰:花――能指;爱情――所指)8.符号学理论: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交往都离不开符号,而人的意识过程就是一个符号化过程,思维无非是对符号的一种组合、转换、再生的操作过程。

(P19) 9.绿色设计:“绿色设计”起自于旨在保护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运动,目前,已成为一种及其重要的新趋向。

它源于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反消费运动。

这场反消费运动是由记者帕卡德猛烈抨击美国汽车工业及其带来的废料污染问题而引发的。

(P26)第二章设计的多重特征1.大艺术:绘画、建筑、雕塑;小艺术:所有的工艺。

2.设计的艺术手法主要有:借用、解构、装饰、参照和创造。

(P40) 3.借用:在设计中借用某句诗、某段音乐或者某个镜头、某一雕塑或其它艺术作品,借用艺术创作的思想与风格、技巧等,是设计的一种手法。

设计概论2.2.2中国设计源流1 - 中国设计源流1

设计概论2.2.2中国设计源流1 - 中国设计源流1

造物之美-青铜时代
(1)形状的象征性; (2)材料的象征性; (3)装饰的象征性;
四羊方尊
青铜爵
造物总是以人的需要为导 向的,它首先把为满足人 的生存基本需要放在第一 位。为适应人的不同层次 的需要,又导致造物生产 中诸如审美、装饰之类的 情感和精神文化因素的发 生和形成。
• 三千多年前出现的中国青 铜工艺,它的突出成就表 明了中国奴隶社会手工业 发展的最高水平。青铜是 红铜和锡的合金,有时根 据特殊需要也掺一点铅; 加入锡铅以后,熔点降低, 硬度增高,可以铸造需要 坚硬的制品,如武器或工 具;另外熔铸时减少汽孔, 使装饰花纹清晰;增加光 泽度。
• 饕餮纹是商周青铜器的主 要纹样。饕餮纹,又称兽 面纹,采用抽象和夸张的 手法,有人认为饕餮是由 双鸡相对组成一个羊头, 鸡羊谐音,有“吉祥”之 意;有人认为是“通天地 (亦即通生死)”;有人 认为是“辟邪驱鬼”;有 人认为是“象征威猛、勇 敢、公正”。
• 饕餮纹,采用抽象和夸张 的手法,结构严谨,外貌 凶猛而庄重,气氛神秘, 充满神话般的宗教色彩, 给人一种恐怖的感觉。这 种艺术效果显现着当时奴 隶主阶级的威严,表明殷 商的青铜艺术带有明显的 阶级特征。
• 甗(yǎn)是两用的,上蒸下
煮,类似现今的蒸锅。有方、 圆两种。
• 鬲(lì)是指煮食器,《尔雅》

“(鼎)款足者谓之鬲”。
鼎、甗、鬲都是三足器,这
是我国特有的造型,在世界上是首
创的,它便于在器体下用火加温。

酒器有爵、斝( jiǎ )、角( jué)、觚(gū)、觯
(zhì)、壶、卣(yǒu)、觥(gōng)、盉(hé)、
造物之美-青铜时代
古代青铜器工艺说明中国工艺美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

中国设计史,一、中国设计艺术起源,第二章青铜时代设计

中国设计史,一、中国设计艺术起源,第二章青铜时代设计

―北京人”的尖状器
旧石器时代人们使用燧 石、鹿角和骨头所制成 的各种工具
•新石器时代
鹿角制成的鱼叉
石器设计的审美法则:
• 1.宜人性
• 2.形式感 • 3.实用性
为什么说石器是人类早期的设计活动? • 一、它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标准化,这既是为了适应使 用要求,也是由于要适应当时的技术和材料所限定的 条件。 • 二、它表明了原始人类对于石料的特点以及打制成形 方法的清楚认识。精致石器显示了卓越的美感和制作 者对于形的控制能力。
①用漩涡纹组成装饰 ②用葫芦形纹作面的分割,使装饰面区分数个单位。 ③流行运用锯齿纹,彩绘的线条红、黑相间。
旧石器时代人们使用燧石、鹿角和骨头所制成的各种工具
生 产 力
人 类 改 造 自 然 的 能 力
谁来改造
劳动者
利 用
怎么改造
人的因 素
生产工具
加 工 改造什么
劳动对象
生 产 资 料
物的 因素
人类最初只是使用天然的石块或棍棒为工具,后来经过无数次的经验 积累,渐渐学会了选择石块,这种选择必不可少地需要他们进行观察、 判断、比较等自觉的思维活动,并逐步掌握了改进的简单加工技术,出
陶器的用途——器型
• 多数情况下,日常生活用。 • 但在仰韶文化遗址中,曾发现用两瓮对合埋葬小孩的例子, 瓮上凿一小孔,表达了原始人对再生的向往。
尖底瓶
• “彩陶文化” 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 色或棕黄色的陶器。 • 彩陶的做法 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矿物质原料彩 绘,然后入窑烧制,烧制成型的彩陶呈现出赭红、 黑、白诸种颜色图案。
陶器图案的几大类型
• ⑴.半坡型
– 以西安半坡、临时漳姜寨、宝鸡北首岭为代表 – 底式平底钵、平底盆、彭腹罐、细颈瓶等施彩 – 花纹绘在口沿、器肩、上腹等醒目位置

设计学概论笔记(中国源流部分)

设计学概论笔记(中国源流部分)

设计学概论设计源流之一(中国部分)一、原始社会时期的设计1、石器是人类最主要的生产工具,石器工具的设计成为原始社会最早和最主要的设计内容。

发展:云南元谋(17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50万年前)→陕西“丁村人”和“河套人”(20万年前)打制→磨制粗糙→精细光洁单独→多零件、多材料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史称“新石器革命”2、在不断观察、揣摩实践过程中,人们的造型能力和对形式感的把握能力逐渐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得到萌启和发展,发现掌握了对称、节律、均匀、光滑等多种形式美的规律。

例:湖北江陵——新石器石铲南京——七孔石刀3、陶器(“火为精灵土为胎”的产物)工具是新石器时代的另一设计领域。

意义:陶器的设计发明不仅改变了原材料的化学性质,还是人类与自然斗争中获得的划时代的创造,标志这人类设计由原始设计阶段进入了手工设计阶段,从而揭开了中国设计史上崭新的一页。

4、几种不同的陶器(主要)①发现最早的陶器资料(中国):湖南道县玉蟾岩出土的釜形陶器残片,距今10,000年。

②彩陶:以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为中心仰韶文化回纹、两眼纹半坡文化变体鸟纹盘和三角纹钵(秦安),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尖底瓶(对重心有认识)马家窑文化圆形、线结合网鱼尾纹(兰州)③黑陶:以黄河下游龙山文化为中心素有“蛋皮陶”之称,以雕刻形式存在④几何纹印陶:长江以南东南广大地区5、陶器用具多为汲水器、储藏器、饮食器、炊煮器等在造型上有共同特点:在最大限度内适应生活的不同需要而设计制作6、彩绘:我国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中最为成功的一种装饰设计手法7、新石器时代陶器图饰①动物纹样②几何形图案:由线的粗细、疏密、长短、横竖、曲折、交叉和各种圆点、圈等相互有规律的排列组成,如正三角形、倒三角形、方格纹、网纹、旋纹、锯齿纹、圆圈纹等,以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和适合纹样进行构图。

③图案特点:黑白格自成形,阴阳相关、虚实相生,不同视角相同表现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常见以并列斜线和三角组成反复连续马家窑半山类型彩陶:双关图案⑤图案形式法则:节奏、韵律、对称、呼应、均齐、平衡、对比、调和、比例、权衡等8、祖先居住方式有两种:利用天然岩洞或构巢而局黄河流域:在黄土层为壁体的土穴上,用木架和草泥建造其穴居和半穴居的建筑,后来逐步发展成为地面上的木架房屋。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完整版)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完整版)

内容简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设计学的产生是20世纪以来的事件;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它毫无疑问有着它自己的研究对象。

由于设计与特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这使得设计学本身具有自然科学的客观性特征;而设计与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之间所存在的显而易见的关系,(全国百家知名出版社全国特约经销商-文乔图书专营店整理资料)又使得设计学在另一方面有着特殊的意识形态色彩。

本书希望引起中国设计界对理论问题的关注进而对设计教育的关注,并最终使设计学成为一门真正登载教育和实践两方面都得到落实的学科。

目录第一章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设计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被学者们作出思辨的归纳和伦理的阐述,是20世纪以来的产物。

简单说来,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物质文化行为;而设计学则是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特色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

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设计史必须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一、设计史1.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大学里美术史系也将设计史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向学生们提供。

1.美术史学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正是这两位大师通过在美术史领域作出的卓有成就的研究,而给20世纪的学者最终将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奠定了坚实的设计史研究基础。

2.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家:佩夫斯纳和吉迪恩,他们同时又是极有贡献的美术史家和建筑史家。

佩夫斯纳通过其1936年出版的《现代设计的先锋》开创了设计史研究的先河,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部著作在公众心目中创造了有关设计史的概念,进而影响了公众对于设计的趣味和观念。

中国设计史,一、中国设计艺术起源,第二章 青铜时代的设计

中国设计史,一、中国设计艺术起源,第二章  青铜时代的设计

二、玉器
• 由石器演变而来,主要用于装饰品,其最早主要用于宗教 活动 • 良渚文化——玉琮
随着历史的发展,对石器工具的加工制作技术也不断进步,由打 制到磨制,石器光滑的外表,对称的造型以及锋利的实用价值,体
现了人类早期的审美追求和对实用功能的理解,把实用性与审美结
合起来,赋予设计物以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功能意义,是人类设计活 动的基本特点。 虽然审美追求较之实用的目的性追求从自觉的角度来说要晚些, 而且有着本质的不同,但当这种意识经过漫长的历史阶段得以升华 为自觉的追求时,人类的设计文明便进入了新的时期。
• ⑺.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高足杯
彩陶图案设计
这既是早期陶器中 编织物纹印以及鱼 网、水涡、树叶等 图案的延续和变化, 同时也是原始人内 心音乐涌动和视觉 表现
彩陶的象形图案
• 彩陶的象形图案多种 多样,最基本的主题 是生殖主题。有大量 的鱼、蛙、 植物果 实、花朵的描绘 • 对人类的象征意义
特殊图案
陶器的用途——器型
• 多数情况下,日常生活用。 • 但在仰韶文化遗址中,曾发现用两瓮对合埋葬小孩的例子, 瓮上凿一小孔,表达了原始人对再生的向往。
尖底瓶
• “彩陶文化” 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 色或棕黄色的陶器。 • 彩陶的做法 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矿物质原料彩 绘,然后入窑烧制,烧制成型的彩陶呈现出赭红、 黑、白诸种颜色图案。
旧石器时代人们使用燧石、鹿角和骨头所制成的各种工具
生 产 力
人 类 改 造 自 然 的 能 力
谁来改造
劳动者
利 用
怎么改造
人的因 素
生产工具
加 工 改造什么
劳动对象
生 产 资 料

中国设计源流(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特征)

中国设计源流(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特征)
屋身部分时建筑的主体,正面一般很少做墙壁,多数为 花格木门窗。
台基除了普通的石台基外,重要建筑上多用有雕刻装饰 的须弥座,并配以栏杆、台阶。有的做到两三层,使建筑物 愈显雄伟、壮观。
三、在布局设计上:
中国建筑特有的院落式布局形式已经形成。 中国古代建筑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就是以“间” 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 ,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 院”,进而以庭院为单位,组成各种形式的组合。
住宅的色彩设计,多用青灰色的砖墙瓦顶,或粉墙瓦檐、 木柱,梁枋门窗等多用黑色、褐色或者木面本色,形成素雅 的格调。
装饰主要集中在梁枋、斗拱和檀掾部分,综合运用了各 种工艺以及雕刻、绘画、书法等艺术加工手法。所谓“雕梁画 栋”就是形容这一设计
瓦当
挡片
瓦当俗称瓦头,是古建筑的构件。 瓦当可以遮蔽屋檐、防止漏水,保护木质飞檐; 还可以美化屋面轮廓、增加建筑物的牢固和美感。
主要建筑材料--砖、瓦--已能大量生产。
穿斗式是用穿枋把一排 排的柱子穿连起来成为排 架,然用枋、檩(lin)斗接 而成,故称作穿斗式。多 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
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 梁上又抬梁,所以称为 “抬梁式”。宫殿、坛庙、 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 用这种结构方式。
它们以立柱和横梁组成骨架,建筑的全部重量 都通过柱子传到地下,由于墙不承重,故能到“墙 到屋不塌”。
庭院以院子为中心,四周建筑物面向院子, 并在这一方向设置门窗,北京四合院是典型的例子。
由若干庭院组成的建筑群,一般都有显著的中轴线,在 中轴线上布置主要建筑,两侧次要建筑对称布置,以廊子联 接各建筑个体,并以围墙围绕四周,通常建筑组群的前部分 还有门、阙、牌坊、照壁等附属建筑构成建筑组群的序幕, 以导向和衬托主体建筑。北京故宫、明十三陵等都是采用这 种布局设计的典范。

中国设计源流

中国设计源流

龙的体现
• • • • • • 青铜器 武 器 建 筑 服 装 书 画 雕 塑
青铜器的龙纹饰
• 龙纹是在青铜器上流行时间 最长的装饰纹样之一。龙是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动物,是 殷人卜问的对象之一。龙的 形象起源很早,但作为青铜 器纹饰,最早见于商代二里 冈时期,以后商代晚期、西 周、春秋直至战国,都有不 同形式的龙纹出现。青铜器 上的龙纹,一般在反映其正 面图像时,都是以鼻为中线 ,两旁置目,体躯向身侧面 延伸。
龙纹案所表达的意义
• 作为神兽,龙是神仙的坐骑,可乘龙飞天;四灵之首的龙,具有通天 的能力,掌管着一方天际;作为帝王的象征,龙纹充分发挥其装饰性 与艺术性,传衍出的龙之九子更与龙一起装饰着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作为民间的吉祥瑞兽,龙掌管着人间的风风雨雨,祈龙降雨这一古 老的崇拜自原始农业生产阶段沿用至今。龙的形态从诞生至定型历经 千年之久,其寓意最终与君王的威严相合,而成为令人顶礼膜拜的圣 物。 • 随着汉代以后龙纹的大量出现,人们将对龙的诉求与祈盼描绘于 各种器物之上,龙纹的载体不同,往往具有不尽相同的特定含义,而 这些含义也随着信仰的传承逐渐形成了龙文化的内核。

皇 宫 龙 宫 —
服装与龙文化
中国是礼丝绸是中古老文化的象征,中国古老的丝绸业为中华民族 文化织绣了光辉的篇章,对促进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 贡献。 仪之邦、衣冠古国。孔孟儒家学说对于中国礼仪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完 善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丝绸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煌煌礼制的一个 缩影。可以说,中国古代的丝绸服饰是“分尊卑、别贵贱”的礼仪制度工 具之一,是封建宗法制度的物化表现。 古代帝王所穿戴的服饰具有特殊的标记,需要有一套正规的服饰制 度来加以规定,而且必须严格执行。皇帝是万民仰视的真龙天子,拥有 极其尊贵的身份,其衣裳配饰,从一串珠玉、一块冕板、一个图纹、一 种颜色到一件配饰,大到衣服的形制色彩,小到丝线的长度、衣料,都 与礼制相关。因此,帝王服饰是整个服饰制度的准绳和基石

中国设计源流

中国设计源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园林设计



由于受儒道两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人自古崇尚自然,热爱自然中的 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这种人与自然谐和统一的思想,在绘画史上表现为描绘山 水景色的山水画,而在设计史上,则表现为集居住休息和游览欣赏双重目的为一 体,因地制宜,掘池造山,布置建筑,花木,并利用自然环境,组织借景,构成 富于自然情趣的,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自然风景园林设计。 中国园林设计发展简介:我国古代园林的出现可以上溯至公元前16 世纪的商周。 汉代在囿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园林形式——苑。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家园林设计 形成追求自然野逸的风气,是中国园林设计的转折期,也是山水园林的奠基时期。 唐宋时期,中国文学和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转折时期,园林设计也被推向更高 的审美层次,“诗情画意”逐渐成为中国园林设计的主导思想。明清两代是中国 古代园林设计的顶峰时期,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超出前代的辉煌创造。保 存至今的园林尤以清代最多,设计成就也最高,代表了古典园林设计的高峰期水 平。明末清初的计成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著成《园冶》一书。这是我国古代 最系统的园林设计论著,在设计史和美学史上都有极其宝贵的价值。 著名的明清私家园林主要有苏州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怡园,无锡寄畅园,上 海的豫园。
封建社会时期的设计
建筑设计 园林设计 家居设计 陶瓷设计 仿制品与服饰设计 工具设计 兵器设计

建筑设计


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工商业的初步繁荣,使建筑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高台榭美宫室”继续兴建,同时出现了许多街道纵横、规划齐整的工 商业大城市。 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第一个高潮 .例如筑长城、修驰道、开 灵渠、建阿房宫和骊山陵等 . 。 汉代的统治者进一步营建大规模的宫殿、苑囿和陵墓。宫殿有长乐、未 央,苑囿有乐游、宜春等。由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经发展成一个完 备的体系 .当时的木结构技术已渐趋成熟,后世常见的抬梁式和穿斗式 两种主要木结构已经形成 .并且能够建造多层木建筑,主要建筑材料--砖、 瓦 .砖石结构技术也成长起来,拱券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中国建筑特 有的布局形式已经形成,建筑已经能够满足社会生活的各种需要,成为 后来两千年中国建筑发展的基础,后来的发展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使它更 加丰富完美。

《设计学概论》课程标准

《设计学概论》课程标准

《设计学概论》课程标准开设学期:第三学期总学时:32课时(2学分)编制人:审核人: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辅助课、理论课。

(二)课程作用普及设计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大学生的设计艺术修养,通过鉴赏中外优秀设计艺术作品,吸收前人成果,拓展设计思路。

二、课程理念与设计思路(一)课程理念以艺术设计行业的人才需求为前提,以岗位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建构教学内容,了解设计艺术的演变和脉络,吸收历史文化精华,借鉴传统文化的经验和技巧。

(二)设计思路以学生为主体,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营造开放式的多元化学术氛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能独立解决问题。

形成对专业设计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专业的热忱,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三、课程目标(一)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真、善、美,提高审美情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职业应具备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拥有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精神;具有培养良好的协作精神。

(二)知识目标了解设计的基本涵义,设计的本质与特征;掌握设计形态、设计思维、设计美学、设计风格学、设计与科学技术、设计心理学、设计的历史、设计与教育。

较系统地了解设计历史发展的过程,熟练掌握各历史阶段出现的代表作品,设计现象和设计流派。

(三)能力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对设计的新鲜和兴趣,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作品的设计制作的“学以致用”能力,逐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艺术设计创造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四、课程内容五、课程实施建议(一)师资要求教师应具有本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方法,具备先进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念。

(二)教学方法建议理论教学实施过程中,灵活运用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及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资源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

第三章 设计源流之一

第三章 设计源流之一

第三章设计源流之一(中国部分)园林设计由于受儒道两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人自古崇尚自然,热爱自然中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

这种人与自然谐和统一的思想,在绘画史上表现为描绘山水景色的山水画,而在设计史上,则表现为集居住休息和游览欣赏双重目的为一体,因地制宜,掘池造山,布置建筑,花木,并利用自然环境,组织借景,构成富于自然情趣的,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自然风景园林设计。

16 世纪的商周。

汉代在囿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园林形式——苑。

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家园林设计形成追求自然野逸的风气,是中国园林设计的转折期,也是山水园林的奠基时期。

唐宋时期,中国文学和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转折时期,园林设计也被推向更高的审美层次,“诗情画意”逐渐成为中国园林设计的主导思想。

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顶峰时期,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超出前代的辉煌创造。

保存至今的园林尤以清代最多,设计成就也最高,代表了古典园林设计的高峰期水平。

明末清初的计成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著成《园冶》一书。

这是我国古代最系统的园林设计论著,在设计史和美学史上都有极其宝贵的价值。

著名的明清私家园林主要有苏州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怡园,无锡寄畅园,上海的豫园。

首先,中国园林设计注重自然美还原自然。

中国园林以山水、植物和建筑作为基本的设计因素,这些因素的设计构成只有“因借”之法而无固定程式。

所有园林虽大都人工造成,但却力图摆脱人工雕琢的痕迹,使之恍若天成,造成“虽为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建筑也是园林重要组成部分,但园林中的建筑不追求过于人工化的规整格局,而是根据不同的山水之景设计出亭,榭,廊,桥,舫,厅,堂,楼,阁等,与山水自然融合,与整个园林谐调。

其次,中国园林设计十分强调曲折多变。

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都追求“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

在设计布局上常常划分为若干景区,各景区面积大小和配合方式力求疏密相间,主次分明,幽曲和开朗相结合。

园林风景设计上的复杂多变,同时达到了“体宜”的效果,而无丝毫杂乱无章之感。

设计学概论第三章 中国设计溯源 PPT课件

设计学概论第三章 中国设计溯源 PPT课件

3.4 陶瓷设计
设 计 概 论 | 第 三 章 中国设计溯源 3.从秦代到晚清
元代瓷器: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 心。元瓷的突出成就,是烧成了青花和釉 里红瓷器。元代青花瓷器,被称为“白地 蓝花瓷”,属釉下彩绘,多为白地蓝花, 色调清新明丽,风格纯朴雅致,与民间蓝 印花布形同双壁,深受广大人民喜爱。
3.4 陶瓷设计
设 计 概 论 | 第 三 章 中国设计溯源 3.从秦代到晚清
釉下彩是瓷器釉彩装饰的一种。又称“窑彩”。釉下彩是陶瓷器的 一种主要装饰手段,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即半成品)上绘制 各种纹饰,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一次烧成。烧成后 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显 得晶莹透亮。
胎骨较薄,施釉均匀,
釉色青翠莹润,。白瓷
以北方河北的“邢窑”
为最佳,邢窑与越窑齐
名,因而有“南青北白” 之说。
唐代瓷器装饰以花 卉纹为主,装饰方法繁 越窑青瓷
多。其中釉下彩是先在
素胎上画彩,然后上釉,
这是迈向彩绘装饰的开 创性的一步。
南方越窑的精益求精,
北方越窑的尽善尽美,
代表了南北不同瓷系的 烧造水平。
石器是人们最主要的生产工具,石器工具的设计是原始社会最早和 最主要的设计内容。
以打制石器为主的旧石器时代和以磨制石器为主的新石器时代。▲
北京猿人使用的打制石器
福建漳平出图的磨制石器
1.2 陶器
设 计 概 论 | 第 三 章 中国设计溯源 1.史前时期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设计,除了石器工具的设计以外,另一个重要的 设计领域就是陶器用具的设计。
2.1 青铜器
设 计 概 论 | 第 三 章 中国设计溯源 2.商、周和战国时期

设计概论-中国原始设计

设计概论-中国原始设计

繁彩、内彩
旋动 流畅 约5000
半山 类型
马厂 类型
直颈鼓腹壶
漩涡纹、 葫芦纹、 锯齿纹
多效装饰法、
秀丽
双关手法(形体双关)、 精巧
黑彩、红彩并用
小口双腹耳罐、 四大圈纹
有提梁、双连、 人形纹、回 带流单把杯 纹、网格纹
注意大效果,盛行陶衣 浮雕发达、嵌骨珠
刚健 粗圹
约4500 约4000
黑陶:
山顶洞发明陶器为主要标志的新石器时代,是古代社会文化发 展的新起点。我国陶器的起源很早,1962年,在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出土了 距今8000多年的陶器,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陶器资料。
摩尔根曾把陶器的发明和使用,作为人类由野蛮状态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陶器,是人类第一个改变了物质的化学成分而创造的物品。
• 燧人氏
• 《韩非子五蠹》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 胜禽兽虫蛇;……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 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悦)之,使王 天下,号之日燧人氏。”
• 黄帝
• 《古史考》载:“黄帝时有釜甑,饮食之具始备” ;“黄帝始蒸谷为 饭,烹谷为粥。”
• 《新语》说:“黄帝乃伐木构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 • 《汉书》载:“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 • 《古史考》记:“黄帝作车,引重致远。”
• 3.石器工具凝结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目的性
和实用能性,显示出原始时期人类的设计能力和 水平,它标志设计的发生
石器工艺
艺术起源于劳动。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人类在生产劳动中创造了劳动工具。 工具是最早的人工制品,并贯穿于原始的始终。 旧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四五十万年前,北京猿人已经能够打制简单的砍 砸器、刮削器及三棱大尖状器等不同的器形。 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二十万年前,山西丁村人。打制技术进步,类型 和品种多样,说明用途和打制手法有所提高。 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18000年以前。山顶洞人。骨角器、骨针、细石 器、细长石等复合工具。

设计源流之一(中国部分)

设计源流之一(中国部分)
的尖底瓶汲水器,其基本 形状为小口、尖底,腹部 置有双耳。双耳除了系绳 之用,还具有平衡重心的 作用,使注满水后的容器 能自动在水中直立,底尖 便于下垂入水,也易于注 满,造型设计可谓轻巧实 用。
漩涡纹尖底瓶 甘肃陇西出土
马厂型彩陶
菱形纹彩陶罐 甘肃永昌出土
龙山文化黑陶
龙山文化黑陶是继仰韶文 化彩陶之后的优秀品种, 是距今4千多年前我国新 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 它以黑色陶器为其特征, 所以称之为“黑陶文化”。 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 章丘龙山镇的城子崖,所 以又称“龙山文化”。
细柄高足镂孔黑陶杯 山东日照出土
• 几何印纹陶的装饰因纯系印压的几何纹而得名
• 新石器时代的器物在造型设计上从日常生活的实 际需要出发的,常见的有汲水器、储藏器、饮食 器和炊煮器等
• 新石器时代的器物有多种不同的装饰设计手法, 如拍印、刻划、堆贴、镂孔、彩绘等。其中彩绘 是我国新时器时代制陶中最为成功的一种装饰设 计手法。彩绘是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 天然的矿物为材料进行描绘,经过彩绘的陶胎入 窑烧制,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赭红、黑、白 诸色的美丽图案。
第二节 奴隶社会时期的设计
• 商代和西周早期的青铜礼器通常以抽象和半抽象 的动物纹样为主要装饰。最突出的是饕餮纹(又 称兽面纹)和夔纹,饕餮纹采用抽象和夸张的手 法,造成狰狞恐怖的视觉效果,充分体现着奴隶 社会的精神意义。
• 商代后期的司母戊方鼎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作品, 鼎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850多 公斤,雄伟高大,并饰有饕餮纹和夔纹,是目前 所见世界上最大的青铜铸鼎。
“北京猿人”使 用的砍砸器和刮 削器
第一节 原始社会时期的设计
新石器时代(陶器时代)
1、 陶器 • 彩陶 (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仰

设计源流│中国部分

设计源流│中国部分

设计源流——中国部分一原始社会时期的设计1、石器设计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

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挑选石块,打制成石斧、石刀、石铲等各种工具。

由于石块粗笨,器形短小,为了使用方便,人们又在石器上安装木头或骨角的把柄,设计出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制成的复合工具和复合武器。

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

不只是为了使石器光滑美观,且能使之工整、锋利。

最后有的还进行钻孔,以便于装柄或便于携带,以提高实用价值。

石器是人们最主要的生产工具,石器工具的设计是原始社会最早和最主要的设计内容。

狩猎工具与武器的设计中,石块和木矛一直是最主要的器具。

以(打制石器为主的旧石器时代)和以(磨制石器为主的新石器时代)。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设计,除了石器工具的设计以外,另一个重要的设计领域就是陶器用具的设计。

2、原始“彩陶”的设计所谓原始“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

这个时期的文化,称之为“彩陶文化”。

因为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仰韶文化”。

原始彩陶设计有下列几种:1 、半坡型:鱼形花纹,由写实逐渐演变为抽象,可以分为草体鱼纹和复体鱼纹。

人面鱼身盆和尖底瓶汲水器。

2 、庙底沟型:装饰多用直线和曲线结合,构成曲边三角形。

鸟纹的应用更多,而纹饰的黑白双关是它的特色。

3 、马家窑型:点和螺旋纹的运用,艺术风格可用旋动、流畅来形容。

4 、半山型:图案组织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用旋涡纹组成装饰;二是用葫芦形纹作面的分割,是装饰面区分为数个单位,并流行运用锯齿纹。

5 、马厂型:以人形纹(或称蛙纹)最有特色。

原始彩陶,还有典型的“龙山文化”,是以山东为中心,薄而光的蛋壳陶大量出现,是这类设计的突出特征。

彩陶的装饰设计,基本上是以几何纹的形式出现的。

彩陶图案设计中形式法则有:立对比法、分割法、多效装饰法、双关法。

陶器的设计发明则不仅改变了原材料的化学性质,而且是人类与自然斗争中获得的划时代的创造,标志着人类设计由原始设计阶段进入了手工设计阶段,从而揭开了中国设计史上崭新的一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另铸,再与器体嵌铸成一体并加以焊接,造 型更加丰富。 • 春秋战国以后,出现了焊接术、刻模印花、 细线刻纹,以及镶嵌红铜丝等新技术。 • 其中最伟大的发明是失蜡法源自第二节 奴隶社会时期的设计
失蜡法 到春秋晚期和战国时代,人们开始用失蜡法制作铜器,也称蜡 模法。能浇铸出复杂多变的造型体,它是用蜡来制造模型,然后在 模型内外敷泥,成为泥范,再制为陶范,最后再浇入铜熔液进行铸 造,蜡则熔化流失。蜡模比起泥模,可以进一步精雕细刻,失蜡法 可以制造极为精细或镂空和各种造型的装饰。甚至鸟兽象形的容器 也铸造得十分准确生动。湖北随县战国时期曾候乙墓出土的铜尊盘, 上有玲珑剔透的装饰,就是用失蜡法铸造的。所以用失蜡法制造的 铜器,层次丰富,精巧细致,具有特殊的立体装饰效果。
长信宫灯 汉代河北满城出
土的著名的长信宫灯, 灯体成圆形,有两块 瓦状的罩板,可以任 意调节光照的方向。 一优美的仕女塑象, 左手托灯,右手提灯 罩,以手袖为虹管, 处理得十分自然。又 例如卧羊灯,整个灯 为羊形,羊背为活动 的盖,翻开即为灯盘, 可平置在羊头上。
设 计 概 论 | 第 二 章 中国设计艺术源流
第二节 奴隶社会时期的设计
饕餮纹是商周青铜器的主要纹样。饕餮纹,又 称兽面纹,采用抽象和夸张的手法,造成狰狞恐怖 的视觉效果,有许多学者曾作过不同的解释。有人 认为饕餮是由双鸡相对组成一个羊头,鸡羊谐音, 有“吉祥”之意;有人认为是“通天地(亦即通生 死)”;有人认为是“辟邪驱鬼”;有人认为是 “戒之在贪”;有人认为是“象征威猛、勇敢、公 正”;还有人认为是“祭神”等等。夔纹。这是一 种近似龙纹的怪兽纹,常见于商代铜器纹饰中。
云冈石窟第12窟中 的平棋藻井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中的庑殿顶饰
云冈石窟第39窟 中的塔柱,柱的 四壁雕有佛龛、 佛像
北魏统一中国北方, 所建宫殿在魏晋洛阳 宫基础上又吸收了东 晋、南朝建康宫的特 点。
北魏洛阳宫城平面示意图
第三节 封建社会时期的设计
• 隋唐时期,隋代时期采用图纸和模型相结合的 建筑设计方法。
• 春秋中期莲鹤方壶,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壶高 122厘米,腹部佩饰一对龙形双耳,圈足下伏有咋舌 双兽,壶盖顶部饰有双层莲花瓣,中间力一仙鹤正振 翅欲飞,引吭鸣叫,恰好体现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 争鸣”的时代精神。
莲鹤方壶
第二节 奴隶社会时期的设计
青铜器的制作理论 • 《考工记》 我国最早一本关于工艺的专著,详细记载
“北京猿人”使 用的砍砸器和刮 削器
第一节 原始社会时期的设计
新石器时代(陶器时代)
1、 陶器 • 彩陶 (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仰
韶文化”。 ) 黄河中上游的仰韶文化——半坡型、庙底沟型、马家窑
型、半山型、马厂型 黄河下游和淮河下游有大汶口文化和青莲冈文化 长江中下游有河姆渡文化和屈家岭文化
第二节 奴隶社会时期的设计
• 奴隶制时代又称青铜器时代,三千多年前出现的 中国青铜工艺,它的突出成就表明了中国奴隶社 会手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
• 按照物器的用途和性质归类,青铜器可以分为礼 器、农具、工具、兵器、烹饪器、食器、酒器、 水器、乐器和杂器等
• 青铜器更多地作为礼器而存在,这类礼器的设计, 大都造型威严,文饰丰富,制作精美。
庙底沟型彩陶
彩陶钵 山西垣曲出土
鹳衔魚纹彩陶缸 河南邓汝出土 蜥蜴纹彩陶瓶 甘肃武山出土
马家窑型彩陶因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 晚于庙底沟类型。马家窑型彩陶采用泥条盘筑法制作, 造型有侈口长颈双耳瓶、卷缘鼓腹盆、敛口深口瓮、 侈口有肩尖底瓶等。
彩陶底以飞橙黄为主,常绘黑彩,也有黑白两色 和黑绘中加绘红彩的。仿生花纹仍多鸟纹及鸟纹变形 纹,波纹线很多,螺旋线最为出色,具有柔和均匀, 流利生动,结构巧妙和强烈的动感。另外,有不少彩 陶的通体画满花纹,又有内彩,内彩即在广口的器皿 里面饰彩。
细柄高足镂孔黑陶杯 山东日照出土
• 几何印纹陶的装饰因纯系印压的几何纹而得名
• 新石器时代的器物在造型设计上从日常生活的实 际需要出发的,常见的有汲水器、储藏器、饮食 器和炊煮器等
• 新石器时代的器物有多种不同的装饰设计手法, 如拍印、刻划、堆贴、镂孔、彩绘等。其中彩绘 是我国新时器时代制陶中最为成功的一种装饰设 计手法。彩绘是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 天然的矿物为材料进行描绘,经过彩绘的陶胎入 窑烧制,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赭红、黑、白 诸色的美丽图案。
了熔铜的火度,以及各种不同的铜锡配方比例,以制造 各种不同用途的器物 • 《荀子》中所说的“刑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 得”,正是青铜器设计制作技术的小结。
青铜器的铸造方法 • 青铜器最早是浑铸法,即器体、耳、足等附
件均一次铸成,造型单纯质朴,变化不多。 • 以后是分铸法,即器体单铸,耳、足等附件
饕餮纹
饕餮纹
夔紋青銅鼎
卷体夔纹罍
司母戊方鼎
• 西周早期承袭了商代的风格,中期以后,设计风 格开始 反映周代统治者“礼治”的需要,神秘色
彩淡化,造型有了固定的规格,纹饰趋向简化, 多采用富有秩序感和韵律感的窃曲纹,有的还有 很长的铭文。
• 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青铜器由原来的主要作 为礼器作用,而成为统治阶级日常享用的生活用具, 造型设计由原来的厚重威严转变为轻灵奇巧,纹饰设 计手法由抽象趋向写实,纹饰内容由神秘变得易于理 解。
第一节 原始社会时期的设计
经过不断地观察、揣摩和实践,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得到了初步的萌启和发展, 发现并掌握了诸如对称、节律、均匀、光滑等多种形式美的规律,并自觉地 应用于设计活动中。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石器的设计上,是经过艺术思考的。 他们具有朴素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手法。诸如对称、节律、均匀、光滑等多种 形式美的规律,并自觉地应用于设计活动中。
•新石器时代的器物装饰图案有动植物纹样和几何 形图案(主要由线的粗细、疏密、长短、横竖、 曲折、交叉和各种圆点、圈点等相互有规律的排 列组成,如正三角、方格纹、网纹、旋纹、锯齿 纹圆圈纹等。这些几何纹样通常又按二方连续、 四方连续和适合纹样等各种不同的构成方法进行 图案构成)
二方连续
四方连续
适合纹样
漩涡纹、葫 多效装饰法、双关手
芦纹、锯齿 法(彩体双关、黑红

彩合用)
锯齿纹
浮雕嵌骨珠
约7000~ 6000 约6000~ 5000
约5000
4500
4000
半坡型 人面魚纹彩陶盆 陕西西安出土
半坡型彩陶的鱼形花纹, 起先的写实的手法,逐 渐演变为鱼体的分割和 重新组合,例如,“人 面鱼身”盆纹是人面与 鱼形合体的花纹,在一 个人头形的轮廓里面, 画出一个鱼花纹,具有 “寓人于鱼”的特殊意 义,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装饰纹样。
半坡型彩陶因在西安半坡村新石器文化遗址的发现 而得名。人面与魚形的组合是它的代表性纹饰。常 见的器形有卷唇平底和圆底盆,此外还有小口尖底 瓶、敛口束腰葫芦形瓶等,诸如杯、钵、罐、瓮、 盉、甑、釜、壶等也都烧制。
几何纹彩陶盆
网船形彩陶壶 陕西宝鸡出土
第一节 原始社会时期的设计
庙底沟型彩陶是因在河南陕县庙底沟发现而得名, 它晚于半坡型彩陶。器型以大口鼓腹小平底钵为 最典型。此外还有敛口浅腹盆、敛口罐、长颈罐、 重唇尖底或平底瓶等。彩绘主要用黑或紫黑色, 纹饰有几何形图案,如圆点、勾叶、弧线、三角 带状纹、平行条纹、回旋钩连纹、网格纹等。同 时也有仿生纹和植物纹等。
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特点,可归纳为以下特点:点 和螺旋纹。点的运用,成为这个时期装饰的特点。在 点的外面装饰螺旋纹,有动的感觉。因此,马家窑型 彩陶的艺术风格可用旋动、流畅来形容。
马家窑型彩陶
舞蹈纹彩陶盆 青海大通出土
波折纹有流彩陶壶 青海乐都出土
旋纹双耳彩瓶 甘肃永靖出土
马家窑型彩陶
仰韶文化马家窑类型
• 黑陶 黄河下游龙山文化 • 几何印纹陶 长江以南东南广大地区
彩陶分类表:
类型
装饰特点
手法
距今年代
仰 半坡型 韶 文 庙底沟 化型
马 马家窑 家型 窑 半山型 文 化
马厂型
鱼纹、人面 由写实到抽象、直边

三角形
鱼纹、变体 双关手法(色彩双 鸟纹、花瓣 关)、曲边三角形 纹
点、螺旋纹、 繁彩、内彩 波纹
• 赵州桥,建于1300多年前的隋朝,是一座敞肩式 单孔圆弧石拱桥,比欧洲19世纪兴建的同类拱桥 早了1200多年。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更展示了我国古代能工巧匠的惊人智慧。
汉长安未央宫遗址。 未央宫是西汉王朝的政治统治中心
河北阜城出土的 汉代明器陶质塔楼
第三节 封建社会时期的设计
•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的传入和统治者的大 力提倡,大批佛寺、佛塔、石窟等佛教建筑被兴 建起来,南北朝时期达到了极盛。 云冈石窟、龙 门石窟、敦煌石窟、天龙山石窟、麦积山石窟等。 河南登封嵩岳寺砖塔是现存我国最早的佛塔。
汉代薰炉 汉代薰炉和宗教意义联系 起来,烧香料用,通称博山炉。 盖高而尖,雕镂成山形,象征 仙山“博山”。炉体呈豆形。 博山炉盖上的山峦群峰,穿插 在云气之间。山间有孔,当香 料在炉中燃烧时,烟气可从镂 孔冒出。秦汉时期,都相信海 上有仙山的这类神话,炉座成 盘形,用以盛水,以助蒸香气。 烟雾飘渺,如同仙境。
洛阳龙门石窟浮雕的北魏建筑形象
开凿石窟源于印度,自西域传 入中国,经敦煌、武威传至北 魏首都平城,再传到洛阳、邯 郸等地。云冈石窟主要为北魏 皇家所建,大体分三期:第一 期建于公元460~466年间, 有五大窟,仿草庐内部形式, 作穹顶,内凿大佛,最高者近 17米;第二期多仿佛殿,前有 三间面阔的敞廊,廊后壁正中 开门,通入矩形后室,室内修 佛像,廊及后室顶上雕天花藻 井,表现的是一座有前廊的佛 殿的形象;第三期为矩形平面, 中心雕一塔形中柱,四壁雕佛 龛、佛殿,表现的是以塔为中 心的佛寺庭院内的景观。
第二节 奴隶社会时期的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