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用礼貌原则跨文化交际运用探析

合集下载

浅析英汉问候语对比及跨文化交际策略探究的论文

浅析英汉问候语对比及跨文化交际策略探究的论文

浅析英汉问候语对比及跨文化交际策略探究的论文论文关键词:问候语礼貌原则跨文化交际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中英问候语中语言和文化差异,并对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提出相关策略。

问候语是日常会话交际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问候别人时,首先考虑的就是礼貌问题。

那么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互相交际时所赋予这些准则的重要性是否会有差异?因为跨文化交际在很大程度上与交际者对这些准则和策略的恰当选择有关brown和levinson(19871认为,在社会交往中,人们用语言所体现出来的礼貌是有原则的,也是有差异的。

这些原则要求交谈者符合总的礼貌行为;同时,由于人们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同,对礼貌的衡量和评估标准也不尽相同,而这些不同的衡量标准也会影响交际者在谈话策略上的选择。

为了解释英汉两种不同文化对于礼貌原则选择的差异,以克服跨文化交际障碍,本论文以leech(1983)的礼貌原则和顾日国(1992)的礼貌准则为基础,对英汉问候语进行调查和研究。

一、中英相同的问候语结构、通过考察我们发现,中英文化中的问候活动通常是先开始接触,然后互致某些问候客套,表示欢迎或乐意会面,再作寒暄。

因此,问候语的结构一般包括以下组成部分:招呼、问候、欢迎辞语、表示高兴、寒暄。

但是在许多情况下,随着问候情景的不同,问候活动中许多成分会随时发生变化,某些成分被省略。

一般见面时常用以下问候用语:“go0dmorning(早安)!”、“goodevening(晚安)!”、“howdoyoudo(你好)!”、“howareyou(身体好吗)?”“what’sgoingonwithyourecendy(最近如何)?”、“how’severythinggoing(一切都顺利吗)?”、“longtimenosee.howareyou(好久不见了,你好吗?)”、“iseverythingallifghtiwththechildren(孩子们都好吗)?”、“haveyoubeenonholiday(最近休假去了吗)?”二、中英问候语的礼貌原则对比结合顾日国的礼貌准则与leech关于礼貌的论述对英汉问候语语料进行比较,对问候语的研究结果证明了顾日国的观点——贬己尊人是中国特有的礼貌准则,并且是中国现代礼貌观念的核心。

英汉语用礼貌原则跨文化交际运用探析

英汉语用礼貌原则跨文化交际运用探析

英汉语用礼貌原则跨文化交际运用探析礼貌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必须遵守和维护的准则,但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具有不同的礼貌准则。

本文通过对比利奇和顾曰国分别提出的礼貌原则,分析两者的差异及成因,指出在跨文化交际中应遵循文化认同的原则。

标签:跨文化交际礼貌原则语用失误文化认同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礼貌是各民族广泛使用的文明手段,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它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要遵守的一种社会行为准则。

从这层意义上讲,礼貌具有普遍性。

但是,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阶层具有不同的礼貌准则,所以,礼貌又具有文化差异性。

我们有必要了解英汉两种不同文化体系下的语用礼貌差异,这是进行积极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的前提。

一、中英文化礼貌准则比较(一)英语文化礼貌准则及应用在西方学者有关礼貌准则的论述中,人们较为熟知的是格莱斯(Grice,1975)的合作原则,利奇(Leech,1983)的礼貌原则,布朗和列文森(Brown&Levinson,1978/1987)的面子保全论以及Lakoff(1973)的礼貌准则。

1.格莱斯指出,所有的谈话者都要遵循“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它包括四项准则:1)数量准则:所提供的信息量要符合谈话的要求。

2)质量准则:所说的话要真实。

3)相关准则;所说的话要与前面的内容相关。

4)方式准则:说话要简洁、清楚,有条不紊,不含糊其辞。

[1]2.利奇(1983)在格莱斯的理论基础上从修辞学、语体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以弥补合作原则的不足。

利奇认为,合作原则只能要求我们遵循合作原则下的质量关联方式准则,约束我们在交际中说什么和如何理解对方有意违反某项准则而获得言外之意,但不能解释人们为何要拐弯抹角地说话,即为什么有如此大量的间接语言行为。

利奇的礼貌原则共有六条准则,每条准则又包含两条次准则:[2]1)得体准则(tact maxim):a.尽量使他人少吃亏;b.尽量使他人多受益。

中英礼貌用语的跨文化研究综述

中英礼貌用语的跨文化研究综述

中英礼貌用语的跨文化研究综述中英礼貌用语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表达礼貌的方式。

虽然两种文化区别较大,但礼貌用语是交流的基础,因此跨文化研究中英礼貌用语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中英礼貌用语的跨文化研究——文化差异、社会等级、语境和年龄。

一、文化差异中英两国的文化差异很大,这导致了两种语言中的礼貌用语存在差异。

例如,中文中对对方年龄、职位的称呼非常重要,而英文中对个人信息的强调不如中文,更多的是通过称呼方式来表达礼貌。

与此同时,西方社会中提倡直白、开放的交流方式,人们较为直接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而中国文化则更加注重面子和优雅,更倾向于使用婉转的措辞表达。

二、社会等级在中国文化中,社会等级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工作用语中使用合适的称呼也受到了极大的重视。

例如,某些职位,如老板或领导,在不同的场合下有不同的称呼,这取决于场合、人际关系和年龄等因素。

而英国文化对社会等级的关注不如中国文化那么细致入微。

在普通社交场合,英国人可能会使用比较随便的称呼,例如名字或者对方的职业,而不会像中文中一样直接使用对方的职务或称呼。

三、语境语境是指用语所处的情况或环境,它可以影响礼貌用语的具体表达。

在不同的语境中,人们可能会使用不同的礼貌用语。

比如,在欧洲英语文化中,"please"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礼貌用语,在英国人的日常交流中十分常见。

而在中国文化中,虽然"请"也是表示礼貌的重点用语之一,但它的使用情境却与英语不尽相同。

除了称呼外,还需要关注听众的年龄、社会地位、性别等细节。

因此,在不同的语境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用语来表达礼貌至关重要。

四、年龄在中文文化中,对长辈的尊重是非常重要的传统,在怎么称呼一个人和如何表达谦卑方面有很多特别的用语和习惯。

年轻一代的中国人已经开始跟进西方的潮流,开始变得更加开放和直接,但在家庭环境中,尊重长辈的惯例仍然得到遵守。

而在英文文化中,虽然老年人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但在称呼方式和用语表达中,没有那么强调对长辈的尊重。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差异分析]跨文化交际礼貌原则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差异分析]跨文化交际礼貌原则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差异分析]跨文化交际礼貌原则语言学习涉及到很多方面,其中包括的不仅是语言学层面的对等,不可忽视的是两种语言间的文化差异。

研究语言和文化的结合已经有很长时间了,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礼貌以言语行动所表现的谦虚恭敬,广泛体现在各种语言中,但是由于民族形成时不同的社会背景和风俗习惯的差异,导致不同的人对礼貌的界定有着不同的见解。

礼貌原则所维护的是“面子”(face)。

中西方文化中对于面子的认知因历史、社会、宗教等原因不尽相同。

汉文化中因儒家所倡导的“中庸”而使大家在维护面子时更注重维持个体在公众面前的形象,希望获得赞同、夸奖。

而西方文化因受宗教文化的影响主张个性解放,注重个人自由,而使大家在维护面子上更偏向于个体独立,不受外界干涉。

礼貌的存在是客观的,但是礼貌的内涵和意义却是因文化而异的。

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同时,为了达到最好的交际效果,一定要对文化差异有所认识,以免引起误解。

一、中英文化中的礼貌原则(一)英语文化中的礼貌原则任何交际主体之间都有各种差异,但是任何交际都是为了沟通交际主体,是双方共同实施完成的行为。

美国语言学家Grice提出了合作原则,他认为,只有交际双方遵守一些共同的基本原则,不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可能会造成对方的误解。

他提出的合作准则如下:1.量的准则:指在言谈交际的过程中,要提供对方所需信息,但不提供多余信息。

2.质的准则:指在言谈交际的过程中,要说真话,提供可靠证据而不是个人看法。

3.关系准则:指说话内容要切题,注意使话语与正在交谈的内容有关,不要将没有联系的事物扯在一起。

4.方式准则:指话语要有关联。

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利奇(G. Leech)(1983)根据英国文化的特征,效法Grice的合作原则,提出了六条礼貌准则,简述如下:1.得体准则(The Tact Maxim):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

因此要尽量少表示有损于人的意见,多表示使人有益的意见。

英汉礼貌差异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探析

英汉礼貌差异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探析
对礼 貌有不 同 的理 解 和侧 重 。各 国在 地理 环 境 、 历 史文化 背景 和思维 方式 上的不 同形成 了 风格各异 的
g o byu dd ” 容 易 被 人 接 受 的 , “ a a odj o i ! 是 o 而 Wh t b djbyudd ” 是 很 不 巾 听 的话 。当人 们 被 迫 a o i 普 遍 性 的 社 会 现 象 , 各 种 文 化 背 詈 的 人 都 必 须 维 护 和 遵 守 的 准 则 。 文章 通 过 对 比 Leh和 顾 礼 是 ec ’
日 国提 出的 礼 貌 原 则 , 析 了英 汉 礼 貌 用语 的 差 异和 成 因 , 出在跨 文 化 交 际 中 应 该 尊 重 并 重视 礼 貌 差 异 , 确 使 分 提 正 用礼貌原则 , 免语用失误 , 避 以保 证 跨 文 化 交 际的 顺 利进 行 。
1 英 汉 礼 貌 原 则 比较
1 1 英语 文化 中的礼 貌原则 . 18 9 3年 , 国语言学 家 l c ( .N e c ) 英  ̄eh G .L eh 在
( ) 同准 则 ( gem n Mai : 量减 少 不 5赞 A re e t xm) 尽
同意 见 , 尽量 增加 相 同意 见。如 :
少受益 , 尽量 让 自己多吃 亏 。发 提 供性 的动作 时 , 说 话人越 诚恳 直 接 , 越 能表 现 出 礼貌 。 如招 呼 客 就
l, o aepse lea n t n ) y yuh v asda xmi i . l ao
第2 1卷
第 5期







VO . No 5 j 2l .
Ma 011 v2

英汉礼貌原则与跨文化语用失误的研究

英汉礼貌原则与跨文化语用失误的研究

中 国 文化 中 的 礼 貌 原 则 与 其 传 统 的 “ ” 制 有 着 密 切 关 礼 系 . 际 上 。 国社 会 中 的 礼 貌 原 则 是 “ ” 约 下 的 行 为 。 实 中 礼 制 包 括 言 语行 为方 面 的具 体 表 现 。 国 社 会 中 “ ” 概念 , 西 方 中 礼 的 在 是 根 本 不 存 在 的 。 在 传 统 上 是 以差 序 格 局 为 主 要 取 向的 社 会 结 构 并 以 群体 和他 人 为 主要 取 向 的 中 国社 会 ,礼 ” 的 基 本 精 “ 神 是 天地 人伦 的上 尊下 卑 。 因 此 , 礼 的 制 约 下 , “ ” 接 在 与 礼 直 相 关 的“ 子 ” 面 子 功 夫 是 一 种 扮 演 社 会 角 色 、 给 别 人 看 面 或 做 的功夫 . 一种印象“ 饰 ” 。 是 装 l 3 二 、 文 化 语 用 失 误 的 研 究 跨 各 民族 都 有 其 独 特 的礼 貌 原 则 或 准 则 . 有 各 的 讲 究 , 各 尽 管 礼 貌现 象 在 各 种 文 化 里 都 是 普 遍 的 。但 是 , 不 同 文 化 里 , 在 讲 究 的 礼 貌 或 遵 循 的 礼 貌 原 则 可 能 大 相 径 庭 , 中 西 文 化 而 就 言 中国 人 眼 里 被 看 做 是 礼 貌 的言 语 行 为 . 西 方 人看 来 却 在 在 是不 礼貌 的 。比如 在 中国 , 际 交 往 要 “ 气 ” 番 。“ 气 ” 人 客 一 客 一 词英 语 中没 有 相 应 的词 . 很 难 翻译 礼 貌 周 到 . 人 请 吃 饭 也 别 要 “ 气 ” 番 . 声 “ 麻 烦 ” 干脆 说 “ 过 了 ” 得 需别 人 请 客 一 说 太 或 吃 . 几 遍 方 才 接 受 邀 请 , 西 方 人 似 乎 无 暇 “ 气 ”接 受 邀 请 与 否 而 客 , 直截 了 当 。这 在 跨 文 化 交 际 中 , 生 误 解 就 很 自然 了 。跨 越 不 产 同 文 化 背 景 交 际经 常 会 发 生 障 碍 ,这 些 障 碍 不 仅 同发 音 、 语 法 、 汇 有关 , 重 要 的是 与 不 同 文 化 背 景 的 人 们 的说 话 方式 词 更 有密 切 的关 系 。 就 是 语 言学 家 所 说 的跨 文 化 语 用 失 误 , 用 这 语 失 误 是 跨 文 化 交 际 中 常 有 的 现 象 。 …它 是 由英 国 语 言 学 家

跨文化交际中英汉礼貌语言的语用差异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英汉礼貌语言的语用差异分析

0 rg t Df rne o P i L g aei n l a dC iee .P ama c i ec f O t aU g nE g s n hns i e s le n i h d r glt cl rl o ui n rut a C mmu i t n n e u nci ao
CUIL i
乙: 干嘛这么客气啊, 你能来我就很高兴, 下次可别这么破费了!
( 称呼语的语用差异 三)
汉语称呼系统极为丰富和复杂, 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礼貌习惯。如中国文化提倡“ 尊老爱幼” 的美 德, 体现在称呼语中就是把人的年龄、 辈份带人称呼语, 老王” “ 如“ 、老先生” “ 、老师傅” 等。在许多情况 下,老” “ 字常常委婉地表示资深历练, 有威望地意思, 听来既亲切可人又文雅有礼。英美人却很避讳 “l 一词, 。” d 通常借用其它的词来婉转地表达“ 老年” 这一概念, Hm f au ( 如 oe r l 养老院)a au c - od t s 、 dl o n t m mn ( ui 老人区)s i cin( y t 、 n ri es资深公民)E eH sl老人团) eo t z 、l r o ( d t e 等等。另一种汉语的称谓形式用在人 的头衔、 管制或职位上, 如黄经理、 王处长、 陈主任、 马局长等。但人们几乎听不到西方人会称呼别人 B - u
立的英美人的饭桌上却常常遭到一句“ e y r ” 冷遇” H p os 的“ l u e r i 。在西方人看来, 中国人的宴客方式干预
了个人自由, 而他们简洁随意的招待却是真诚的友善和礼貌。
2收受馈赠 、
中国自古就注重礼尚往来。中国人送礼很有讲究, 礼物通常名目繁多且较为贵重。西方人一般不 送重礼, 多注重礼物的纪念意义和文化品位, 且包装精美。当得到了朋友精心准备的礼物的时候, 东西 方人的反应同样是截然不同的。英美人接受礼物时其话语多为表示对礼物的赞美之情。如 :

基于礼貌原则的英汉感叹句跨文化语用对比分析

基于礼貌原则的英汉感叹句跨文化语用对比分析

1策略准则 ( ) 用于指令和承诺 ) a 使他人受损最小 b使他 人受 惠最 大 2 宽宏准则( ) 用于指令和承诺 ) a 自身受惠最小 使 b使 自身受损最大 3赞扬 准则 ( 于表情 和表 述 ) ) 用 a 尽力缩小对他人的贬损 b尽力夸大对他人的赞扬 4谦虚准则 ( ) 用于表情和表述) a 尽力缩小对 自身的赞扬 b尽力夸大对 自身的贬损 5赞同准则 ( ) 用于表述) a 尽力缩小 自身和他人之间的分歧 b尽力夸大 自 身和他人之问的一致 6 同情 原则 ( 于表述 ) ) 用 a 尽力缩小 自身对他人的厌恶 b尽力夸大 自 身对他人的同情
人具 有 的某种 优 势 的积 极 评价 , 种 优 势可 以是 这
各个方面的。赞扬语是说话人 给予 听话人的“ 言
收稿 日期 :0 5 6 3 2¨ 一O —1 0
作者简介 : 陈艳芳 (9 5 , , 1 7 一)女 湖北黄梅人 , 徐州师范大学讲师 , 硕士生 , 研究方 向为英汉语言文化对 比。
a e e t s a pr s n .
甲( 国人 ) ( mb rasd 美 :E arse )
中国学 生善 意 、 好 地提 出将 扇子送 给 对方 , 友
性” 协同的功能相吻合 , 而且也 占相当大 的比例 。 在两种 文化 中, 扬 语 在 这 一 功 能 上 取 得 一 赞
[ 关键词] 礼貌原则; 感叹句; 跨文化语用
中图分类号 : H1 5 3 9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7 —10 (0 6 O —0 5 一O 6 2 3 6 20 ) 2 ¨ 9 5 0
礼貌在语言学研究 中占有重要地位。“ 社会 语言学致力于探讨社会契约、 文化等对语言 的影 响, 而礼貌则是这些因素的直接反映。[‘ ”1 礼貌原 ] ‘ 则就是在其他条件相 同的情 况下 , 把不礼貌 的信 念减弱到最低限度 。“ ” 礼貌原则具有更高一层的 调节作用 , 它维护了交谈双方 的均等地位和他们 之间的友好关系。[[ 。 ”] 英 国 学 者 L eh 提 出 的 礼 貌 原 则 如 ec

跨文化交际中的英汉礼貌语言差异【文献综述】

跨文化交际中的英汉礼貌语言差异【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英语跨文化交际中的英汉礼貌语言差异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1.写作目的:礼貌原则是人们在社会言语交际中必须遵守的原则。

然而中西方文化价值、自我观以及语言间接程度的差异导致了礼貌原则差异的存在,从而影响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在社会言语交际中,必须遵守一条原则——礼貌原则。

礼貌是各社会、各群体共有的普遍现象,是人们交际活动的基本准则,是维系人际和谐的工具和手段,是实现人与人之间成功交际的基本条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但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国度有不同的礼貌表达方式,深刻理解中西礼貌原则的差异及其渊源,有利于跨文化交际双方增进文化交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2.相关概念:早在20 世纪50 年代, 美国学者戈夫曼(ErvingGoffman) 就从戏剧的观点提出了“面子行为理论”(贾玉新,1997),建立了礼貌模式。

他认为,人们的行为分为前台行为和后台行为二种。

“脸面”是人类行为准则之一,渗透于人际行为之中。

很显然,“面子功夫”是作给其他人看的“前台”行为。

Goffman 同时指出,面子对于每个人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人们在交际中都很关注的重要因素。

面子的需求是相互的,一个人要想自己不丢面子,最保险的办法是不去伤害他人的面子。

美国语言哲学家Grice (1975)提出:所有的谈话者都必须遵循一条原则,即“合作原则”。

它包括四个准则:( 一) 数量准则:所提供的信息量要符合谈话的要求, 不多不少。

( 二) 质量准则:所说的话要有根据, 要真实。

( 三) 相关准则:所说的话要与前面的内容相关。

( 四) 方式准则:说话要简洁、清楚、有条不紊,不含糊其词。

koff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礼貌三规则:规则一:不要强加于人;适用于交际双方权势和地位不均等的场合,如学生和老师,雇主和雇员之间;规则二:给对方留有余地和空间;适用于交际双方权力地位平等;但社会关系不密切的场合,如商人与顾客;规则三:增进双方的友情;适用于好友,恋人之间。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英汉礼貌语的语用差异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英汉礼貌语的语用差异

英汉礼貌语的语用差异摘要:使用礼貌语是不同的社会群体共有的普遍现象,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

然而由于受不同文化的制约,英汉礼貌用语也有所不同。

本文试从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的礼貌原则入手,通过对英汉礼貌用语的语用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期望减少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误解和文化冲突,使说话者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礼貌语、语用差异、跨文化交际Pragmatic Discrepancies of Politeness in Chinese and Englishfrom the Point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Abstract:The use of politeness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various societies and groups, and it is the mark of human social civilization.However, affected by different cultures, politeness has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Aiming at reducing misunderstanding and cultural conflict and promoting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different principles of politeness, contrasts the pragmatic discrepancies of politeness and analyzes the causes for the differenc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Key words:politeness;pragmatic discrepancies;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1、英语礼貌原则美国语言学家Grice提出了言语交际中的合作原则。

浅析礼貌原则在英汉跨文化交际中的日常运用

浅析礼貌原则在英汉跨文化交际中的日常运用
认为不能完 全涵 盖会话 中的各种形式 。因此英 国学者 利奇
在 中国文化中礼貌价值观念 的具体形式 是 “ 。 礼” 也就
是 “ 知书达理” 。中国人在交际 的过程 中往往也 注重 面子 的
( e h 从社会 心理 学角度对合作原则做 出了补充 ,提 出了 Le ) c
系统的礼貌原则 ( oi ns r c l) P le esPi i e 。这样合作原 则与礼 t np 貌原则相辅相成 ,共同制约着人们的会话 活动。礼貌原则包


英汉两种文化 的礼貌原则对 比
在英语语用 学研究 中 , 对礼貌的认知是 与间接语 言的使 用 密切相关 的 。在一 定程度上 ,间接与委婉的表达 被认 为是
礼貌的 。95 1 年格莱斯 ( f e提 出了合作原则 ( o pr i 7 G c) i C oe t e av Picp ,C 。 r il P) 解释 了交 际中会话含义是如何产生的 。这一 n e
维普资讯
第 l 3卷 第 3期 20 0 6年 6月
琼州 大 学 学报
Ju a o in z o nv ri or l f o gh u iesy n Q U t
、 1 3 r .1 .No 0 .3 J n .2 0 u e 0 6
浅析礼貌 原则在英汉跨 文化交 际中的 日常运用
括 以下六个准则 :
问题 。一个 人的面子不但关 系到 自己的声望 和尊严 , 也关系 着 自己家族 的荣誉 ,是 自己 获得社会 尊重的体现 。 rw 和 Bo n L v sn ei o 也认为 . 多言语行为本 质上 是威胁面子的 , n 许 讲究
礼貌就是要减轻某些行为给面子带来 的威胁 , 满足人 们的面 子需求 。然 而 B wn和 L vno o r e isn所提 出的面子则包括积极 面子和消极面子 以及 采取相应 的积极策 略和消极策略来满足 这 两方 面各 自的需求 。 虽 然利 奇 ( ec )和顾 日国先生 在对礼貌原则 的论述 L eh

跨文化交际中英汉礼貌用语之比较

跨文化交际中英汉礼貌用语之比较

跨文化交际中英汉礼貌用语之比较摘要: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英语和汉语在礼貌用语中对扬升抑降的使用有所不同。

在跨文化交际中,只有了解对方语言特点,才能使用合适的礼貌用语,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

关键词:礼貌用语;扬升;抑降不同的国家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习惯和行为准则而有着不同的交际方式。

尽管使用的语言有所不同,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都希望能贯彻礼貌原则、使用礼貌用语,以创造良好的交际氛围,使交际顺利进行,达到所要追求的交际目的。

只有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才能使用合适的礼貌用语,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对方的语言特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礼貌原则是指制约语言行为的礼貌规范。

英国语言学家leech根据英语的特点列出了六条礼貌原则:(1)得体原则(tact maxim):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增大对他人的益处;(2)宽容原则(gen-erosity maxim):尽量减少对自己的益处,增大自己付出的代价;(3)赞扬原则(approbation maxim):减少对他人的批评,增强对他人的赞扬;(4)谦逊原则(modesty maxim):减少对自己的赞誉,增大对自己的批评;(5)赞同原则(agreement maxim):缩小与他人的不同意见,增大与他人在观点上的共同点;(6)同情原则(sympathy maxim):减少对他人的反感,增大对他人的同情。

可以看出,这些原则与汉语中“贬己尊人”、“彬彬有礼”、“求同存异”、“讲求面子”的礼貌准则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

这里我们仅对英汉礼貌用语中的扬升抑降进行一些比较,了解它们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不同特点,以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误解。

所谓扬升抑降是指说话者相对于听话者或听话者相对于说话者位置的升高或降低。

扬升或是抑降会给对方一种礼貌还是不礼貌的信息。

举个例子,小张对小李说“做别的运动我还可以,打篮球我可不行,比起你来差远了。

”或说“你打篮球的技术可真好。

从跨文化交际视角看中西礼貌用语的差异.doc

从跨文化交际视角看中西礼貌用语的差异.doc

从跨文化交际视角看中西礼貌用语的差异一、前言语言是人们交际的重要工具。

学者徐一平在《英汉礼貌用语的文化迁移》中指出,礼貌是一种社会现象,不仅体现在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之中,更反映了深刻的民族底蕴和民族特点。

而礼貌用语,是在人们长久以来普遍遵循的礼貌原则的基础上形成的,既是维系人际关系的必不可少的食粮,也是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文明素质。

[3]基于对礼貌用语的研究,有利于了解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和人们的心理特征,对言语交际活动的实际、顺利完成具有积极意义,由此人们的交际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3]他认为等级观念与平等观念、隐性文化与显性文化、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等是文化迁移在礼貌用语上的作用因素。

另外,礼貌用语凝聚了民族的生命力,反映了民族的风俗历史、思维方式、生活背景等。

因此,跨文化背景下礼貌用语的对比研究具有提高交际质量和效率、避免语用失误的重要价值。

[3]孙静,肖建安在《汉英礼貌用语的文化理据探析》一文中同样指出了: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选择、使用礼貌用语的差异,因此针对其语用差异具有相当深厚的文化根源。

他们认为,面对这种情况,应当采取适当的策略,确保跨文化交际的进行过程。

礼貌语言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修养与素质,尤其在跨文化背景下,我们不自觉的会采用礼貌语言表达,所以真正懂得如何学习语言的人,不仅学习语言知识,还会自觉深入体验其背后文化。

尤其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来讲,探讨不同语言背后的文化心理及礼貌用语的使用具有实用价值。

[4] (一)、中西方礼貌原则随着语言学家们对于礼貌原则、礼貌规约的研究深入,中西方学界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其中以格莱茨的合作原则、利奇的礼貌原则、布朗和莱文森的面子理论、顾曰国的礼貌原则为代表。

本文基于这些原则,针对跨文化背景下关于礼貌用语的语用差异展开分析。

1. 西方的礼貌原则(1). “合作原则”合作原则是美国语言学家格莱茨(H.P. Grice)于1975年提出的。

1数量准则:所说的话应该满足并且不超过交际所需的信息量。

英汉文化中的礼貌与语用策略比较分析

英汉文化中的礼貌与语用策略比较分析

英汉文化中的礼貌与语用策略比较分析1. 引言礼貌和语用策略是语言交际中的重要问题,涉及到社会文化、语言学和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英语和汉语是世界上两大重要的语言,文化、历史、社会习俗等因素对其礼貌和语用策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现代语用学的角度出发,比较分析英汉文化中的礼貌与语用策略,并探讨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合理运用。

2. 礼貌与语用策略概述2.1 礼貌礼貌是指在相互交往中的表现和态度,包括言语、行为和态度等多个方面。

礼貌原则涉及到严肃和生活中的所有场合和活动,包括日常生活、工作、交际、商务、外交等领域。

礼貌语言是表达尊重、关心、友好、信任等情感的一种方式,常常通过语调、用语、语气、举止等方式表现出来。

礼貌语言的含义和用法视文化、社会地位、性别、年龄、关系等多方面因素而异。

2.2 语用策略语用策略是指人们在特定语境中运用符合语境要求的语言形式和语言行为的方式,目的是达到交际目的和交际效果的最佳化。

语用策略包括语言实际意义和社交功能的问题,不仅是语言表面信息的传递,还涉及到语言交际的心理和社会成分。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策略尤为重要,需要根据语境和文化背景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应用。

3. 英汉文化中的礼貌与语用策略比较3.1 礼貌比较英国人文化中崇尚规则、礼仪和秩序,讲究独立、自由和个人隐私。

英国人在交往中注重直接、坦率、明确的表达,同时也很注重社交礼仪和风度。

英国人的实至名归是讲究实际成果和功劳,不过是透过优秀的表现自然而然地得到肯定。

在商务交际中,英国人通常会通过渐进式推销、试探和逐步协商的方式达成交易。

中国文化中强调家庭、集体和社交上的尊重,注重备足礼品、前往,及礼节。

中国人在交往中注重含蓄、委婉和稳健的表达方式。

懂得尊重对方的面子与尊严,注重感性体验、不喜欢直接拒绝他人,在表达意见时常采用转弯抹角、委婉的表达手法。

在商务交际中,中国人通常会通过长期交往建立信任和感情基础,而非像英国人那样注重短期利益和直接利用关系。

浅析礼貌原则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

浅析礼貌原则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
交际受 阻。 管 志、 尽 赞扬 升级、 评价性接受 、 历史评价 、 转移 、 回 ec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 ,礼貌 ” “ 对有效交际 的 Leh的礼貌原则具有 一定的普遍性 ,但各社 敬 、 怀疑 、 贬低 、 修饰 、 同意、 不 无视 、 求解释 请 实现起着举足轻重 的作用。它是人际交往中极 会群体在遵循礼貌原则上所使用 的具体准则 、 等。 T ak yu 是英美社会提倡使用的回复言 “ hn o ” 为重要 的社会规范 ,约束人们在言语交际过程 实施方略因其文化差异而各有区分 。 语, 以示受恭维者的礼貌 与修养。 与英美习俗相 中要充分考虑他人 的感受。尽管 Leh提出了 ec 3中西社会之礼貌原则差异 反, 中国人 习惯拒绝或贬低恭维语的语义 内容 。 具有 相对普遍 性的礼貌原则 , 但在对 “ 礼貌 ” 的 礼貌是各社会群体普遍存在 的现象 。 但在 因此就出现了笑话中“ 里哪里” 哪 的答语 。 内涵解读上 , 不同文化背景 的人们存在不 同的 不同文化背景下 , 内涵大相径庭 。 其 中华 民族是 除上述恭维语外 ,中西在隐私 、称呼 、 谦 理解 。因此 , 礼貌是个程度 问题 , 礼貌原则 的应 礼仪之邦 , 重视伦理道德。 中国社会是一个以群 虚、 邀请 、 接受及拒绝等言语行为中均体现出巨 用与文化背景及语境 密切相关。 体为主要取 向的社会 , 这是长久以来 封建社 会 大的差异 , 这就要求英语学习者要充分 了解中 2礼貌原则提出的背景及内容 “ 身份制” 和差序格局影响的结果 。正如礼记中 西文化 ,在达到双语能力的同时提高文化交际 言语交 际过程 中, 人们总要遵循一定 的会 所述“ 夫礼者 , 自卑而尊人 ”显然 , 。 中国式的“ 卑 能力 , 避免语用迁移 。 话原则 , 以保证达到有效交际的 目的。 美国哲学 己尊人” 与西方的礼貌原则基础有着本质 区别 。 4结 论 家及语 言学家 Gi 提 出了系统 的合作原则 : 对西方 而言 , re e 人们追求 自我实现与 自由平等 , 重 Toa hm s曾指出( 93 , 19 )语法错误可能使人 包括 数量 准 则 ( uni x 、质 的准 则 视个人权力及隐私 , Q aty Mai t m) 追求人际间的平等一致。 不愉快 , 当意识到说话人 的语言能力时 。 但 是可 ( ul “ )关 系 准则 ( e t n M x , Q at M . , i y 岫 R li ai ao m) 由于中西礼貌原则的社会文化 内涵不 同, 以容忍的。然而语用错误 可能反应出说话人的 及方式准则( anrM x 。然而 。 M n e ai m) 在实 际的 因而在礼貌原则采取的方略 , 礼貌在言语行为 粗鲁和无理 , 会被视为人格缺陷。 礼貌的表象是 言语交际中 , 存在着大量违背合作原则的语 言 方面的分布 , 相同情景中礼貌方略 的选择 , 积极 社会深层文化折射 的结果 。只有在把握 中西文 现象 。为此 ,ec 提 出礼貌 原则 , Le h 合理 的解 释 和消极面子, 礼貌与人际间社会地位的关 系 , 涉 化内涵 、 夯实言语交 际能力基础上 , 礼貌原则才 了言外之意和间接言语行为等问题 。挽救 了合 及 的话 题 等 方 面 中 皆体 现 出不 同 的 应 用 特 点 。 能更 好 的 应 用 于跨 文 化 交 际 过程 中 ,规 避 语用 作原则。 现 仅 就 中 西不 同文 化 背 景 下恭 维 言 语 行 为及 反 失 误 , 到 有 效交 际 之 目的 。 达 从本质上讲 , 貌是非对 称性 的, 礼 从听话 应 方 略 进行 对 比分 析 ,阐释 跨 文 化交 际 中礼 貌 参考 文献 人角度感受到的礼貌言语对说话人而言可能是 原则的不 同应用。 []ec .. r cpe fPan i 【 . I 1LehGN Pi ilso rgmts M】 l n c - 不礼貌的。因此 , 说话人为了表达礼貌言语 , 就 根据美 国学者 Hebr oie ret l s和 Wosn d n L n ma r s , 9 3 ,H n l o :o g n P es1 8 o 必须有所付出 . 反之亦然。 礼貌 概念 中又存在积 等的调查 , 英语恭维语除了表示欣赏外 , 主要用 【]ere Y l rgmt s . : 2G og uePan i [ 北京 上海外语教 c M1 极礼貌和消极 礼貌 (oi e ad ngte p— 于协同交往双方关系的“ psi n e i o t v av 一致性 ” 加强 巩固交 育 出版社 .0 0 , 20. lees。积极礼貌可能包括承诺性 ( ins) t 许诺 、 帮 往者间的平等性关系。受我国社会差序格局的 【 何 自然. 用 学讲稿[ 】 3 】 语 M. 南京: 南京师范 大学 20. 助、 保证等 ) 和表情性( 感谢 、 祝贺 、 抱怨等 ) 言语 影 响, 汉语恭维语主要用于使对方感觉 良好 、 欣 出 版 社 . 0 7 行为。借由积极礼貌, 拉近与他人 的关系 , 使他 赏 、 利用他人 , 这是受中国文化及和谐取向的必 [J 文 仲 . 文 化 交 际 学概 论【 -b : 语教 4胡 跨 M】 京 外 | 人把 自己当做同一群体 的一员 ,以达 到寻求共 然结果。恭维语所涉话题包含两方面 , 一是 “ 相 育与 研 究 出版社 ,9 9 19 . 识 的目的。 消极礼貌常包括指示性言语行为 ( 命 貌 ” 所有物” 二是“ 及“ , 成就 ” 能力” 和“ 。 【I 5 贾玉 新 . 文 化 交 际 学【 . 海 : 海 外 语教 跨 M】 上 上 令、 指示、 请求 、 建议等 )涉及到打扰他人之时 , , 英美社会视评价女性外貌为普遍现象 , 是 育 出版 社 .9 7 19 . 并尽量委婉或策略地表达 自己对他人的尊重。 促进平等性关系、 拉近距离的有效话题 。 但在 中 f1 定芳 . 论 G o ryl eh的 语 言 观 和人 际 6束 试 efe ec f L eh ec 仿照合作原则 ,列举 如下礼貌原则 国 , 尤其在正式场合 中, 恭维女性外貌会被视为 交 往 修 辞理 论 f1 J 外语 研 究 ,9 0 4 . . 19 ( ) ( ot es Pic l) ( ) 得 体 准 则 ( at 禁 忌话题 ; Pla s r i e 。 一 i n np Tc 西方人喜欢变化和差异, 暗含某种新 m xm)尽量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 的观点。 ai : 尽量 意的变化都会受到恭维 ,而中国侧重相 同与和 ( 上接 1 9页) 4 了知识 的广度 , 掘了知识 挖 少让别人吃亏, 尽量多使他人受益 ;二) ( 慷慨 准 谐 , 对变化的恭维远低于西方 ; 在成就和能力方 的深度 ; 培养 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 则 ( e eoi x : 量减少 自己的受 益 , 面上 ,英美社会通常是社会地位较高者对 较低 G nrsy Mai 尽 t m) 数 学 课 堂 上 , 时 地 设 置 一些 一题 多 解 的 适 尽量增大 自己付 出的代价 ;三 ) ( 赞誉 准则( D 者或上级对下级进 行评价 。 A— 对西方人而言 , 评价 例 题 ,通 过 一题 多 解 ,能 激 发学 生 学 习 的积 极 poao a :尽 量 缩 小 对 别 人 的 贬 低 。 rbt n M ̄ m) i 尽 个 人 的能 力 与 成 就 是极 严 肃 的 事 ,因 此 对能 性,激发学生 的创新意识 ;有利于学生沟通知 量增多对别人的表扬 ; 四)谦 虚准则( dsy 力与成就 的恭维言语只能 由具有评价能力 的人 ( Moet 识之问的联系; 有利于发展学生 的创造性思维 ; Mai : 量 减 少 对 自己 的 表 扬 , 量 贬 低 自 来 进行 。 xm)尽 尽 而在 中国 , 对他 人 能 力 与 成 就 的恭 维 言 可 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帮助他 己 ;五 ) ( 一致 准则 ( g e etMai : 量缩 语通常发生在下级对上级的交际过 程中,其 目 A r m n xm)尽 e 们真正理解 和掌握基本 的数学知识 与技 能、 数 小 自己与别人的分歧 。尽量增加 自己与别人 的 的是获取上级的好感 , 取悦他 人。 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泛 的数学活动经验 。 共识 ; ) ( 同情准则( y p t ai ) 尽量减 六 S m a yM x : h m 有这样一则笑话 : 一对中国夫妇和一名美 少 自己与别人在感情上的对立 ,尽量增 加对别 国朋友碰面 ,美国友人对中国男士说道 :Y u “ or 人 的同情。 W i S euid” 中国 男 士 回 答 到 :“ 里 s O bat .。 i f 哪 不 同文化背 景下的言语 规则与交 往规则 哪 里 。 ” 国友 人 对其 回答 感 到 很 诧 异 , 索 片 美 思 均不同, 包括说话人开 口说话的时机 , 说话 的内 刻 后 回答 到 “ vrw ee vrw ee 。 上 则 笑 E ey hr,ee) hr” , 容, 开始和结束会话 的方式等等。 如果忽 略语境 话 隐 含着 中 西方对 恭 维 语 反 应 方 略 的 不 同 。 根 及文化背景等因素,语用规则迁移往往导致语 据 H ret eb r总结 ,恭 维 语 反 应 方 略 包 括 欣 赏 标

浅谈中西会话礼貌原则与跨文化交际

浅谈中西会话礼貌原则与跨文化交际
作 为人 类文 明的 标志和 文化 的重要 组成 部分 , 在 跨文 化交 际中 显得 你 羽毛球 打得不错 时 , 你 应该说 “ 谢谢 ” , 夸 你长得 漂亮也 应该说 “ 谢 。但在 中 国面对 别 人 的恭 维或 称赞 时 , 人们 习惯 用 否认 或 自贬 尤 为重 要 。礼 貌 的得体与 否 关系着在 现 实生 活中 , 人t l i d e 否使 交流 谢 ” 顺 利 进行 。在 跨文 化 交际 中 了解 中西 方关 于礼 貌文 化 的特 性对 于 的方式 。例如 : “ 你抬 举我 了 ” 、“ 不 敢当 ” 、“ 哪 里哪 里 ” 、“ 过 奖了 ”
浅谈中西会话礼貌原则与跨文化交际
他 山 之石
浅谈 中西会话礼貌原则与跨文化 交际
王峰 灵
( 昌吉 学院外语 系 新 疆昌 吉
【 摘
8 3 1 1 0 0)
要】 文章介绍 了中西方在跨 文化交际活动 中的礼貌原 则, 对 比分析 了因为文化的差异 , 导致 汉英在礼貌用语方 面存在 的一些不
随着 改革 开放 的不 断深入 和经济 贸 易的增 长 , 中国和 世界 各国 第一 ,“ 贬 己尊人 ”是 一个 非常 具有 中国文 化特 色 的礼貌 语用 之 间的交 流 日益 增多 。 由于不 同 国家 、 民族 之 间的 文化 背景 、 生活 现 象 , 中英 为 了表 示礼 貌都 会表 示谦 逊 , 不 过 中国人 常 用贬 低 自 己 习俗 、 价值 观 念和 社会 规 范存 在着 差异 , 文 化 冲突不 可 避免 。礼 貌 的方法来 表示 谦逊 , 英美 人则 欣然 接受别 人 的赞美 。例如 别人 夸奖

跨 文化 交际具有 非同寻 常的意义 。 中西 方礼 貌研 究在西 方较 早形成 体 系, 国外 学者 分别从 社会 语 言学、 心理学、 语用 学 等 角度 提 出 了不 同的 理论 模 式 和研 究 方 法 。 美 国学 者 戈 夫 曼 ( E . G o f m a n )在 2 0 世纪 5 O 年 代 从 社 会 学 角 度 提 出了 “ 面 子 行为 理 论 ”( t h e t h e o r y o f f a c e w o r k ) , 建 立 了礼 貌 模 式 。L a k o f提 出了避 免冲 突的礼 貌用 语观 , 将礼 貌定 义为 减少社 会 活动潜 在的 冲突 , 使交流 顺畅 进行 的人际 关系 ( L a k o f,1 9 7 3 : 2 4 ) 。 L e e c h 提 出 了礼貌 准则 论 , 分别 是得 体 、 慷慨、 赞扬 、 谦虚、 赞 同和 同 情六 条礼貌 准则 , 较为 全面地 解释 了交流 活动 过程 中出现 的各种 现 象 。( L e e c h ,1 9 8 3 : 1 2 1 ) 。 美 国语言 哲学 家格莱 斯在 《 逻辑 与会 话 》一文 中指 出 , 谈话 是 受一 定条件 制约 的 , 人们 的 交谈之 所 以不 至成 为一连 串互 不连贯 的 话 语 是 因为谈 话 人都 遵循 一个 目的 , 相 互 配合 , 从而 使 谈话 目的得 以实现 。他把这 种共 同遵守 的原则 称为合作 原则 ( G r i c e , 1 9 7 5 : 4 5 . 4 8 ) 。它是人 们在会 谈中 需遵循 的一 般原贝 0 。 在 会谈中 , 合作 原则起 着 调 节说话 内容 的作 用, 它使 说话 人在假 设对 方愿意 合作 的 前提下 进 行 交际并 避免 由于语 言粗 鲁而 引起不 必要 的误会 、 摩擦 。上 世纪 8 O 年代 , 英 国语 言学 家利奇从 语用 学和人 际修辞 的角度对 交 际活动 中的 礼貌 原则 进 行 了新 的归 纳和 分类 。第 一 , 策略 准则 , 减 少表 达 有 损他 人的观 点 。第二 , 慷慨 准则 , 即尽 量少使 自己 得益 , 尽 量多 让 自己 吃亏 。第 三是 赞扬 准 则 , 即尽 量少 贬低 别人 , 尽 力夸 大 对他 人 的 赞扬 。第四 是谦 虚准则 , 尽 力缩/ J 、 对 自己的 赞扬而 夸大对 自身 的 贬 损 。第 五是 一致 准则 , 减少 自己与 别人 在观点 上的 不一 致 。第 六 是 同 情准 则 , 即减 少与 对方 的 情感 对立 , 尽 量增 加双 方 的谅 解 。利 奇 的上述 礼貌 原则 更符合 言语 交际的 实际 , 在强 调会话 双方 的彼 此 尊重 、 理解与 合作 。 礼 貌 在一 定 程度 上反 映 了一 个 民族 的文 化 素质 和修 养 。作 为 各 社会 群体 共 有的 一种 普 遍现 象 , 由于 各民 族文 化 背景 、 文化 心 理 的差异, 人 们 在 礼 貌用 语 和礼 貌 行 为 的选 择 上也 存 在 着较 大 的 差 异 。不 同的 文化 对礼 貌 理解 和看 法与 其 文化 背景 及 社会 环境 密 切 相 关 。被 称 作礼 仪之 邦 的 中国 历来 重视 待人 接 物 以礼相 待 。在 跨 文化交际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 如何在日常交际中避免出现误解, 如何 使用恰 当 、 得体 的语 言显得 尤其重要 。 北京 外 国语 大学 的顾 日 国教 授总 结 了一 套 更适 合 中国 文化 环 境 的礼 貌 准则 , 即贬 己 尊人 , 称呼, 文雅, 求 同和德 言 行 的礼貌 准则 ( 顾 日 国, 1 9 9 0 : 2 4 5 ) 。贬己 尊人 是中 国社会 礼 貌原 则的 核心 , 这与 l e e c h建立礼 貌 准则论 中的 谦虚 准则相 关 , 但l e e c h的礼 貌原则 不含 道德伦理 的 因素 。 综上 , 根据 利奇 关于 礼貌 的论述 和顾 日 国教授 的五 条汉语 言文 化 礼貌 准则 的比较 , 我们 会发现 , 因为文 化的 差异 , 导 致汉 英在礼 貌 用语 方面存 在的一 些不 同, 可主 要概括如 下 :

英汉语用礼貌原则跨文化交际运用探析

英汉语用礼貌原则跨文化交际运用探析

英汉语用礼貌原则跨文化交际运用探析作者:孟庆涛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9年第02期摘要:礼貌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必须遵守和维护的准则,但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具有不同的礼貌准则。

本文通过对比利奇和顾曰国分别提出的礼貌原则,分析两者的差异及成因,指出在跨文化交际中应遵循文化认同的原则。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礼貌原则语用失误文化认同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礼貌是各民族广泛使用的文明手段,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它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要遵守的一种社会行为准则。

从这层意义上讲,礼貌具有普遍性。

但是,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阶层具有不同的礼貌准则,所以,礼貌又具有文化差异性。

我们有必要了解英汉两种不同文化体系下的语用礼貌差异,这是进行积极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的前提。

一、中英文化礼貌准则比较(一)英语文化礼貌准则及应用在西方学者有关礼貌准则的论述中,人们较为熟知的是格莱斯(Grice,1975)的合作原则,利奇(Leech,1983)的礼貌原则,布朗和列文森(Brown&Levinson,1978/1987)的面子保全论以及Lakoff(1973)的礼貌准则。

1.格莱斯指出,所有的谈话者都要遵循“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它包括四项准则:1)数量准则:所提供的信息量要符合谈话的要求。

2)质量准则:所说的话要真实。

3)相关准则;所说的话要与前面的内容相关。

4)方式准则:说话要简洁、清楚,有条不紊,不含糊其辞。

[1]2.利奇(1983)在格莱斯的理论基础上从修辞学、语体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以弥补合作原则的不足。

利奇认为,合作原则只能要求我们遵循合作原则下的质量关联方式准则,约束我们在交际中说什么和如何理解对方有意违反某项准则而获得言外之意,但不能解释人们为何要拐弯抹角地说话,即为什么有如此大量的间接语言行为。

利奇的礼貌原则共有六条准则,每条准则又包含两条次准则:[2]1)得体准则(tact maxim):a.尽量使他人少吃亏;b.尽量使他人多受益。

语用学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应用———英汉礼貌原则与策略的对比思考

语用学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应用———英汉礼貌原则与策略的对比思考

2018-08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语用学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应用———英汉礼貌原则与策略的对比思考尹素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北京100029)摘要:礼貌是全世界共同的语言,礼貌用语的应用直接关系到日常的交际活动的效率,任何一种礼貌用语都能准确的反映出它所处社会的文化内涵,所以,如何克服地域文化差异以及语言障碍成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本文就英汉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克服文化差异,树立正确的礼貌原则提出相关的策略。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英汉礼貌原则;策略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8)23-0082-02一、前言貌原则是存在于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共同的交际方式,但是它的实质却随着文化之间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性,甚至会大相径庭,如果不能充分的认识到这种差异,那么身处各社会群体的人们之间的交流会显得不知所措,只要合理的分析存在的差异,才会有效的避免错误应用的现象,进而促进跨文化之间的交流。

二、中华文化的礼貌原则我国相关的著作中明确的指出了在中华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人应该牢记的礼貌原则:“自卑与尊人”的尊敬原则、“长幼有序”的称呼原则、“礼贤下士”的文雅原则、“面子”与“脸”的兼顾原则以及“德行兼备”的德行原则。

这几个原则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我国独特的礼貌原则体系。

三、英语文化的礼貌原则英国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以本国的文化特色为依据,同样列举出如下的礼貌原则:(1)在减少他人付出代价的基础上,为他带去更多的益处的“策略原则”;(2)在减少自己益处的前提下,让自己付出更大的代价的“慷慨原则”;(3)在缩小对他人批评的同时,给予他人赞美的“赞美原则”;(4)不以自己为标榜,增强自己的自我批评意识的“谦逊原则”;(5)尽可能的减少自己与他人不同意见的同时,夸大与他人的相同意见的“赞同原则”;(6)消除对他人的憎恶心理,转而为对他人的同情的“同情原则”。

礼貌用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_英语论文

礼貌用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_英语论文

---------------------------------------------------------------范文最新推荐------------------------------------------------------ 礼貌用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_英语论文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正如人们所知礼貌用语是跨文化交际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普遍性的社会现象,是各种文化背景的人必须维护和遵守的准则。

在跨文化交际中,讲英语或汉语的人,常常会使用带有母语的文化特征和审美情趣去表达各自不同的礼貌用语,这样就很容易造成语用差异。

本文试分析了英汉礼貌用语的原则,举例分析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并粗略地指出了造成这种语用失误的原因及其对策。

11825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礼貌用语;应用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eople’s ordinary life. As we all know, politeness1 / 8language is an inpisible part in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t is a university social phenomena which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e background have to vindicate and abide by.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people who speak English or Chinese often us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aesthetic sentiment of their own language to express different politeness language, thus, it is easy to make pragmatic difference. In this paper, we are trying to analysis the principle and difference of politeness language in Chinese or English. And point out roughly the reas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pragmatic failures.Key words :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oliteness language; application;Contents摘要ⅰAbstract.ⅱⅠ. Introduction1---------------------------------------------------------------范文最新推荐------------------------------------------------------3.3 Different Values. .113.4 Different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s. . .12Ⅳ. The Way to Improv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124.1 Learning Cultural Backgrounds of Western Countries..124.2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English Teaching134.3 Avoiding the Cultural Prejudice.134.4 Respecting others’ culture14Ⅴ. Conclusion143 / 8Bibliography.16Acknowledgments.17 The Application of Politeness Language in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I.Introduction“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lso known a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whose cultural perceptions and symbols are distinct enough to alter the communication event” (Dai 132). It is frequently used to refer to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which implies a comparison between cultures.” from the definit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re is a conclusion that culture and language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In modern times, with the increasingly frequent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it is essential to explore the pragmatic failure between the Western and China, thus,---------------------------------------------------------------范文最新推荐------------------------------------------------------which can reduce the pragmatic failure and help speakers to achiev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s.Ⅱ.Background Knowledge of Politeness LanguageThrough different study background,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oliteness language caused the differences. Politeness languages are mainly expressed in the forms of greetings, address, compliments and taboo.2.1 Principles of Politeness LanguagePoliteness is the common phenomenon existing in social and group which is the symbol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the tool of maintaining interpersonal harmony. People should comply with the politeness principles in order to avoid the failures that cause by different politeness.5 / 82.1.1 Politeness Principles of Western CountriesPoliteness is an important symbol in human civilization. In order to avoid pragmatic failures caused by speech misunderstandings, we should abide by principles of politeness language. On the basis of careful study of politeness, the British famous linguist Leech (G. Leech) follows Grice cooperative principles, putting forward the following six norms.(120).The Tact Maxim: speakers should try to avoid the ideas which are bad for others, and give benefits to others as much as possible.The Generosity Maxim: speakers should try to lessen their own benefit and to make their own benefit smallest.The Approbation Maxim: speakers should not belittle others and praise other people as much as possible.The Modesty Maxim: speakers should not praise---------------------------------------------------------------范文最新推荐------------------------------------------------------ themselves as much as possible.The Agreement Maxim: speakers should reduce disagreement of both sides and try their best to reach agreement with others.This is the main content of Leech’s politeness principles. For example, the maxim of tact and the maxim of generosity, maxim o f approbation and maxim of modesty, which is the same, have two different aspects. The maxim of tact is referring to how to treat others which is applied to causative Verbal Behavior “request”. But the maxim of generosity refers to how to treat self which is applied to commitment Verbal Behavior “promise to help”. Analogously, Approbation maxim is referring to how to treat others while Modesty maxim is referring to how to treat self. The Agreement maxim points out that it is not suitable to express directly the persity viewpoint with other person. The last maxim, sympathy, stresses out that one should express common mood with others when people7 / 8are in bad mood.。

汉英礼貌准则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差异浅析

汉英礼貌准则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差异浅析

汉英礼貌准则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差异浅析
杨琴
【期刊名称】《皖西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23)3
【摘要】礼貌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必须遵守和维护的准则,但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具有不同的礼貌准则,这种文化差异性往往构成跨文化交际的障碍.通过对比分析英语和汉语礼貌准则的差异性, 分析英汉语礼貌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成因及避免对策.
【总页数】3页(P84-86)
【作者】杨琴
【作者单位】皖西学院,外语系,安徽,六安,237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04
【相关文献】
1.汉英礼貌用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差异 [J], 邓高峰
2.跨文化交际中汉英语用差异及其文化背景 [J], 陈桂琴
3.跨文化交际中礼貌语言的语用差异及策略——以汉英语言为例 [J], 曹成志
4.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对比汉英禁忌语语用差异 [J], 薄淑艳
5.跨文化交际视野下的汉英寒暄语语用差异 [J], 闫文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语用礼貌原则跨文化交际运用探析礼貌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必须遵守和维护的准则,但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具有不同的礼貌准则。

本文通过对比利奇和顾曰国分别提出的礼貌原则,分析两者的差异及成因,指出在跨文化交际中应遵循文化认同的原则。

标签:跨文化交际礼貌原则语用失误文化认同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礼貌是各民族广泛使用的文明手段,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它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要遵守的一种社会行为准则。

从这层意义上讲,礼貌具有普遍性。

但是,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阶层具有不同的礼貌准则,所以,礼貌又具有文化差异性。

我们有必要了解英汉两种不同文化体系下的语用礼貌差异,这是进行积极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的前提。

一、中英文化礼貌准则比较(一)英语文化礼貌准则及应用在西方学者有关礼貌准则的论述中,人们较为熟知的是格莱斯(Grice,1975)的合作原则,利奇(Leech,1983)的礼貌原则,布朗和列文森(Brown&Levinson,1978/1987)的面子保全论以及Lakoff(1973)的礼貌准则。

1.格莱斯指出,所有的谈话者都要遵循“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它包括四项准则:1)数量准则:所提供的信息量要符合谈话的要求。

2)质量准则:所说的话要真实。

3)相关准则;所说的话要与前面的内容相关。

4)方式准则:说话要简洁、清楚,有条不紊,不含糊其辞。

[1]2.利奇(1983)在格莱斯的理论基础上从修辞学、语体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以弥补合作原则的不足。

利奇认为,合作原则只能要求我们遵循合作原则下的质量关联方式准则,约束我们在交际中说什么和如何理解对方有意违反某项准则而获得言外之意,但不能解释人们为何要拐弯抹角地说话,即为什么有如此大量的间接语言行为。

利奇的礼貌原则共有六条准则,每条准则又包含两条次准则:[2]1)得体准则(tact maxim):a.尽量使他人少吃亏;b.尽量使他人多受益。

电话铃响了,人们往往说“Could you possibly answer the phone?”而不是“Answer thephone.”。

显然,说话人遵循“得体准则”,语言越委婉,就越有礼貌。

2)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a.尽量使自己少受益;b.尽量使自己多吃亏。

如果实施的是有益于听话人的行为和动作,那么说话人则会遵守“慷慨准则”。

此时说话人的表达方式越直接,态度越诚恳就显得越有礼貌。

如招呼客人时,人们会说“Do have another apple!”,而不是“Will you please have another apple?”。

3)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a.尽量少贬低别人;b.尽量多赞誉别人。

这条准则会很好地解释为什么“What a marvelous meal you cooked!”是可以接受的,而“What an awful meal y ou cooked!”这句话别人不爱听,即便是万不得已,非得指出批评时,人们也会不情愿地说“Her composition was not so good as it might have been.”。

4)谦虚准则(modesty maxim):a.尽量少赞扬自己;b.尽量多贬低自己。

如犯了错误时,多数人可能会自嘲地说:”How stupid of me !”,即使取得了点成绩,也极少有人当众洋洋自得地说“How clever of me!”,否则,就违反了谦虚准则。

5)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a.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b.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

试比较:A:The book is well written.B:Yes,well written as a whole, but there are some rather boring patches,don’t you think?从上面例句中,我们不难发现受一致原则的支配,人们往往会首先寻求甚至夸大交际双方的一致,哪怕双方的立场存在较大的差异。

6)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a.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b.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

受“同情准则”的制约,英美人士几乎都把A句理解为向听话者祝贺,而把B句理解为慰唁。

A:I am delighted to hear about your dog.(most likely the dog has just won a prize in the dog show.)B:I am terribly sorry to hear about your dog.(probably the dog has just died.).[3] (P107-108)(二)汉语文化的礼貌原则及运用中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礼仪之邦。

中国学者顾曰国总结了中国文化礼貌中四个基本要素,即:尊敬他人、谦虚、态度热情和温文尔雅,进而归纳了五条礼貌准则,顾曰国在《礼貌、语用与文化》(1992)一文中指出这五条礼貌准则是:1.“自卑而尊人”与贬己尊人准则,指对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要“贬”,要“谦”;对听者或与之相关联的事物要“抬”,要“尊”。

这条准则被认为是中国式礼貌最显著的特点。

2.“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与称呼准则,指人们出于礼貌,在相互称呼时应按“上下、贵贱、长幼”有别的传统来体现人际关系中的社会关系。

3.“彬彬有礼”与“温文尔雅”准则,指出言文雅,文质彬彬往往被人们认为是懂礼貌、有教养。

选用雅言,禁用秽语;多用委婉语,少用直言。

4.“脸”和“面子”与求同准则,指交际双方在诸多方面力求和谐一致,尽量满足对方愿望,尊敬对方的“面子”和身份。

5.“有德者必有言”与德、言、行准则,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他人的益处,在言辞上夸大别人给自己的好处,尽量缩小自己付出的代价。

[4] (P10-17)(三)汉英文化语用礼貌原则差异及成因1.汉英文化语用礼貌原则差异英语文化把礼貌看作处理人际关系的策略手段,在很多情况下,它要求言语是真实的。

而中国文化则把礼貌视为道德修养问题,礼貌主要表现为“仁者爱人”,也就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重视伦理关系和人情变化,比如人与人之间的关心体贴之情或欣赏与鼓励的友善态度。

因此,有人主张可将英汉礼貌准则的语言差异简单概括为“求真”与“求情”的文化差异,下面以“邀请”这一语言行为实现模式为例来说明两种文化之间的这种差异。

(1)A: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dinner tomorrow evening?B:I am afraid I can not come that time.A:Well,how about Friday evening?B:No problem.A:Good,see you then.例(1)表明:在英语文化中“邀请”这一言语交往是一个协调过程,通过交换真正的信息以确定一个彼此都适合的时间。

(2)A:请你明天来我家吃一顿便饭吧。

B:不用了吧,怪麻烦的。

A:麻烦啥,在自己家,挺方便的。

B:你不用客气,真的。

A:你可一定得来啊,就这么定了,不来我可生气了啊。

B: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例(2)表明,在中国文化中,“邀请”这一言语交往模式更多地为了表明关心对方的态度。

邀请的话语越具有强迫性,就越能体现邀请人的真诚和热情,也就显得越礼貌。

2.英汉礼貌准则差异的成因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往往是由一些隐性因素决定的,在跨文化交际中,这些因素往往被人们忽略。

首先,英汉两种不同文化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是一种民族文化区别于另一民族文化的关键之所在。

西方文化的线性思维模式,表现在语言上,便是其语言具有直接、坦率、讲求实效、强调语言内容的特征。

在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取舍上,西方人总是先考虑合作原则,即如何用最佳方式和渠道向听话人传递足够的信息。

出于交际的考虑,他们会为了真实性而舍弃礼貌性。

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相比,中华民族的圆式思维模式带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表现在语言上,便使得语言具有简洁、含蓄、委婉,强调语言形式的特点。

在合作原则上与礼貌原则发生冲突时,人们首先考虑的是礼貌原则,是如何尽量不损害对方的面子,至于话语中的意义表达,只能靠听话者自己去揣摩了。

造成英汉两种文化语用礼貌原则差异的另一原因是两种文化不同的价值取向。

长期以来,汉民族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文化在价值取向上逐步形成了群体相互依存的特征,人们以集体利益为重,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一切,他们的言行必须符合社会和群体的期望,因此“贬己尊人”和“谦虚”的礼貌行为备受推崇。

而西方文化由于受到古希腊思想和基督教的影响,人们追求平等、自由、独立,逐步形成了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

这种价值观在言语交际中表现为突出自我,主张个体价值至上,尊重个人权利和行动自由。

二、启示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人们用英语进行交流和交际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也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

托马斯(Thomas)指出,外语学习中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语用失误可分为两类:(一)语用语言失误:通常是由于外语学习者使用的目的语不符合本族语语言习惯或套用其母语的表达方式而造成的。

(二)社交语用失误:通常是因为外语学习者不了解或忽视交际双方的社会、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语用失误。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由礼貌引起的语用失误属于社交语用失误。

要想避免这种语用失误,交际双方必须取得文化上的认同。

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的共识与认可,这种共识和认可是人类对自然认知的升华并形成的支配人类行为的思想准则和价值取向。

需要指出的是,文化认同不仅维持自己的文化,使自己的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而且还应认同他人的文化,使人类文化不断融合,共同发展。

因此,文化认同可以被看作是指导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原则。

综上所述,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只有了解中西方礼貌原则的侧重,看到在此背后渗透的文化因素,对双方的文化采取认同的态度,才有可能避免语用失误,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1]Grice,H.P. Logic and Conversation.In Cole,P.&Morgan,L(eds)Syntax and Semantics.V ol.3:Speech Acts [M].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5.[2]Leech,G.N.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M].London:Longman,1983.[3]曹春春.语篇分析[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4]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孟庆涛济南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50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