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寓言文言加翻译
《韩非子·三虱争讼》全文、注释和鉴赏
《韩非子·三虱争讼》全文、注释和鉴赏
展开全文
三虱相与讼,一虱过之,曰:“讼者奚说?”三虱曰:“争肥饶之地。
”一虱曰:“若亦不患腊之至而茅之燥耳,若又奚患?”于是乃相与聚嘬其母而食之。
彘臞,人乃弗杀。
(《说林下》)
【鉴赏】三只吸食猪血的虱子相互之间争吵起来。
另外一只虱子从旁边经过,问道:“你们为什么要争吵呢?”三只虱子说道:“为了争夺肥美血多的地方。
”从旁边经过的虱子忠告他们说:“腊祭的日子就要到了,到时杀猪后将用茅草烧掉猪毛,这样的事情你们都不怕,还有什么好担忧的呢?”于是三只虱子停止争吵,聚在一起吸食猪血。
猪变瘦了,腊祭时主人因此而没有杀它。
吸食他人血肉的虱子,其损人利己的行为也许会为人所不齿,但从另一角度来说,当面临种种矛盾时,外部矛盾往往会缓解内部矛盾,而使人们团结一致。
理解这则寓言,不能仅仅从正义与非正义的角度来看待,更要深入地发现当中所蕴含的生存哲学,譬如说长远的眼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而使利益最大化等。
这则寓言中的三只虱子,在没有被路过的虱子提醒前,为了争夺眼下的利益,而吵得不可开交,却没有察觉到腊祭之日马上就要大难临头。
像这三只虱子一样,只能看到眼前利益,而不能做长远规划的人,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经常都可以发现。
他们的命运通常都会比这三只虱子更悲惨,因为三只虱子在同类的提醒下幡然醒悟,提前采取了必要的应对措施;而他们只有等到危机已经到来、不可避免之时,才惊恐地等着不幸结局的出现。
从这则寓言中,还可以得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竞争的关系,更可以在竞争的同时,通过相互合作而使彼此的利益达到最大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双赢。
韩信子中的寓言故事文言文加译文加道理
韩信子中的寓言故事文言文加译文加道理【文言文】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铏,必将犀玉之杯。
象箸玉杯,必不盛菽藿,则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必锦衣九重,广室高台。
吾畏其卒,故怖其始。
居五年,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丘,临酒池,纣遂以亡。
故箕子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
故曰:“見小日明。
”(本选自韩非子喻老》)【译文】从前,商纣王喜欢用象牙做的筷子来吃饭,大臣箕子对此忧心忡忡。
箕子认为,大王既然使用象牙做的筷子吃饭,那么他一定不会将这样的筷子和普通的土碗一起搭配使用,而是会想办法弄来犀牛角和美玉做成杯盘碗盏来与之搭配。
同时,如此精美的餐具肯定不会用来盛装粗劣的蔬菜汤羹,肯定会弄来珍禽异兽的胞胎做菜肴。
那么,如果大王吃着上乘的珍禽异兽的胞胎,应该不会穿着粗布短衣坐在贫民的茅屋里就餐了,必定会大兴土木,广设宫殿,这样就可以穿着层层叠叠的锦衣华服,坐在富丽堂皇的琼楼玉宇里尽情享受。
因此,箕子害怕将要出现那样的结果,所以现在就对大王使用象牙筷子而感到担忧。
过了五年之后,商纣王真的建起了挂满肉的林子,设立了可怕的炮烙之刑,登上酒糟堆成的山丘,流连于酒池旁边,最后招致身死国灭。
【道理】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联系的,箕子正是把握了事物之间的联系,从商纣王使用了一双象牙筷子,就能以小见大,预知到纣王因骄奢淫逸而亡国的未来。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通过纣为象箸的故事我们可以知道,成就任何大事都是从做好小事积累起来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在每天的生活中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人生的每个转角做好正确的选择,即使有不良的嗜好,错误的决定,我们也能时时省察,防微杜渐,不至于误入歧途。
韩非子寓言故事
韩非子寓言故事6则很多的是有教育意义的,但是,却很少有人会认真的去体会其中的具体含义,尤其是韩非子故事中的寓意更是深厚,下面就来介绍一下!一、欢以失日【原文】纣为长夜之饮①,欢以失日②,问其左右,尽不知也。
乃使人问箕子③。
箕子谓其徒曰④:“为天下主而一国皆失日,天下其危矣⑤。
一国皆不知而我独知之,吾其危矣。
“ 辞以醉而不知。
⑥(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上》)【注释】①长夜:整夜。
②失日:忘记时间。
③箕子:名胥余。
纣王的叔父,官太师,封于箕(今山西太谷,榆社一带)。
箕子是殷末著名贤臣,因其品行高尚,被孔子誉为殷之“三仁”之一。
因纣王无道,于是,箕子佯狂而独自一人隐居在箕山,当纣王闻知箕子情况,遂囚禁在“箕子台”。
④徒:随从人员。
弟子。
⑤为,治也。
—《小尔雅》。
天下主:指国家的君王。
其: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一定”。
⑥辞:推托,借口。
以:通“已”,已经。
故事解读;商纣王欢乐无度,却有嫉妒心,箕子即使知道也不敢说出来。
所以商朝败亡在他手上。
忘记时间尽心欢乐是很多富二代的表现,他们这样做很快就会败家。
二、鲁人救火【原文】鲁人烧积泽①。
天北风,火南倚,恐烧国②。
哀公惧,自将众趣救火③。
左右无人,尽逐兽而火不救,乃召问仲尼。
仲尼曰:“夫逐兽者乐而无罚,救火者苦而无赏,此火之所以无救也。
”哀公曰:“善。
”仲尼曰:“事急不及以赏。
救火者尽赏之,则国不足以赏于人。
请徒行罚。
④”哀公曰:“善。
“于是仲尼乃下令曰:“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逐兽者比入禁之罪。
⑤”令下未遍而火已救矣。
(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上》)【注释】①积,聚也。
——《说文》。
按,禾谷之聚曰积。
倚:偏,这里指蔓延的意思。
恐:这里表示估计,相当于“大概”、“也许”。
国:国都。
③将众:率领众人。
趣,疾也。
—《说文》。
急,赶快。
④请:请,告也。
—《尔雅·释诂》。
又《类篇》受言也。
韩非子寓言文言加翻译
韩非子寓言文言加翻译五十五. 兹郑引辇【原文】兹郑子引辇上高梁而不能支①。
兹郑踞辕而歌②,前者止,后者趋,辇乃上。
使兹郑无术以致人③,则身虽绝力至死,辇犹不上也。
今身不至劳苦而辇以上者,有术以致人之故也。
(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注释】① 辇(niǎn):古时用人拉或推的车。
高梁:山谷之间的延绵高地。
踞:蹲,坐。
辕:拉车的把手。
③使:假如。
致人:调动人,招引人。
自注;证明此人会动脑子,会想办法,比一般人聪明,他能借力用力而不是单靠自己,这样的人是能做成别人做不到的事而成为人上人。
五十六. 留有余地【原文】桓赫曰①:“刻削之道②,鼻莫如大,目莫如小③。
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
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
”举事亦然,为其不可复者也④,则事寡败矣。
(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下》)【注释】①桓赫:战国时代著名的雕刻家。
②道:原则。
③莫如:不如。
为其:认为。
④复:还原,重来。
自注;艺术家雕刻要留有余地才能雕出好的东西,许多人在作画,刻写时没有余地而使作品效果很勉强而不自然。
做事也要留有余地不然后面就难了,两个人吵翻撕破脸就很难再恢复关系了。
五十七.杨布打狗【原文】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①,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②,其狗不知而吠之。
杨布怒,将击之。
杨朱曰:“子毋击也,子亦犹是。
曩者使女狗白而往③,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下》)【注释】①杨朱:战国时期魏国(今河南开封市)人,反对儒墨,主张贵生,重己,称为杨朱学派。
②衣缁衣:衣,动词‘穿’的意思。
缁(zi)衣:黑色的衣服。
《说文》:“缁,帛黑色也。
”③曩者(nǎng zhě):刚才,过去。
使女:使,假如。
女,即你。
自注;杨布做事情就这样将一切错误算在狗身上,其实他自己也有问题。
他的所为就像一些人自己摔了一跤,就打桌子,椅子,其实是自己造成的却将所有问题怪在别人身上。
这样的人做事情那肯定会出问题,而且是一出再出,因为他不知道最大问题在自己身上。
韩非子的寓言10则
韩非子的寓言10则韩非子还善于用大量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说明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地体现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
在他文章中出现的很多寓言故事,因其丰富的内涵,生动的故事,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至今为人们广泛运用。
一. 見小曰明(原文)昔者,纣为象箸①,而箕子怖②。
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铏③,必将犀玉之杯。
象箸玉杯,必不盛菽藿④,则必旄象豹胎⑤;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必锦衣九重,广室高台。
吾畏其卒,故怖其始。
⑥ 居五年,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丘,临酒池⑦,纣遂以亡。
故箕子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
故曰:“見小曰明。
”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喻老》(注释)①象箸zhù:亦作“象櫡”。
“象笋”。
象牙制作的筷子。
②箕子,名胥余。
是纣王的叔父,官居太师,封于箕今山西太谷,榆社一带。
曾劝谏纣王,但纣王不听,反而把他囚禁了。
周武王灭商后,命召公释放箕子。
武王向箕子询治国之道,记载于《尚书•洪范》。
传说箕子晚年前往朝鲜居住,死后追谥為大圣王。
③加于:放到。
土铏:铏xíng古代盛羹的鼎,两耳三足,有盖,常用于祭祀。
《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一件像个黄沙大碗,説是帝舜当日盛羹用的,名曰‘土鉶’。
”④菽藜shūhuò:豆和豆叶。
泛指粗劣的杂粮。
菽,豆子。
藿,豆叶。
旄象豹胎:未生出的牦牛、大象和豹的幼胎。
旄mào:旄牛即牦牛。
⑥卒zú:终了,结局。
⑦肉圃:各种肉类装点的园子。
炮烙:古代烤肉用的铜格子。
俞樾《诸子平议•韩非子》:“盖为铜格,布火其下,欲食者於肉圃取肉,置格上炮而食之也。
”《博雅》临,大也。
故事解读;从小处知大处,家具是讲究配套效应,一张好的地毯就要与好床好桌椅配套。
这样总共要花很多钱,人的习惯也如此,一个小的习惯就要与其生活配套。
所以由俭入奢易,反之则难。
所以人要注意这一点。
二.舜耕历山(原文)历山之农者侵畔①,舜往耕焉,期年,甽亩正②。
韩非子文言文翻译4篇
韩非子文言文翻译韩非子文言文翻译4篇韩非子文言文翻译1原文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无论用什么矛都无法穿破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无论用什么盾都不能不被它穿破!”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被问得哑口无言。
什么矛都无法穿破的盾与什么盾都能穿破的矛,不能同时出现在一起。
注释(1)楚人:楚国人。
自相矛盾图片(2)鬻(yù):出售。
(3)誉之:夸耀(他的)盾。
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4)吾:我。
(5)坚:坚硬。
(6)陷:刺破,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
(7)利:锋利。
(8)无不:没有。
(9)或:有人。
(10)以:用。
(11)弗:不。
(12)应:回答。
(13)夫:句首发语词,那(14)子:你的启示不要夸过头,免得喧宾夺主。
韩非子文言文翻译2人主①人主之所以身危国亡者,大臣太贵,左右太威也。
所谓贵者,无法而擅行,操国柄而.便私者也。
所谓威者,擅权势而轻重者也。
此二者,不可不察也。
夫马之所以能任重引车致远道者,以筋力也。
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威势者,人主之筋力也。
今大臣得威,左右擅势,是人主失力,人主失力而能有国者,千无一人。
虎豹之所以能胜人执百兽者,以其爪牙也,当使虎豹失其爪牙,则人必制之矣。
今势重者,人主之爪牙也,君人而失其爪牙,虎豹之类也。
宋君失其爪牙于子罕,简公失其爪牙于田常,而不蚤夺之,故身死国亡。
今无术之主,皆明知宋、简之过也,而不悟其失,不察其事类者也。
②且法术之士与当涂之臣,不相容也。
何以.明之?主有术士,则大臣不得制断,近习不敢卖重,大臣左右权势息,则人主之道明矣。
韩非子的古代寓言故事及翻译
韩非子的古代寓言故事及翻译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本文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韩非子的古代寓言故事及翻译,仅供参考,如果觉得不错,欢迎评论。
韩非子的古代寓言故事及翻译篇11.宋人疑邻原文: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家皆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翻译:宋国有个有钱的人。
有一天下大雨,把他家的墙壁冲塌了一块。
他的儿子说道:"不赶快修补起来,一定会有小偷爬进来的。
"邻家的老大爷也这样警告他。
当天夜里,他家果真被盗贼偷走了大量的财物。
这个有钱人的一家人都夸他的儿子有先见之明,却怀疑邻家的老大爷可能是个盗贼。
寓意:以亲疏来判断是非是非常有害的。
生活中的一些误解和恩怨,就是由此而来。
2.螳螂捕蝉原文:园中有榆,其上有蝉。
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后,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
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
黄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子挟弹丸在榆下,迎而欲弹之。
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
此皆贪前之利,而不顾后害者也。
翻译:园中有一棵榆树,树上有一只知了。
知了鼓动翅膀悲切地鸣叫着,准备吮吸些清凉的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正在它的背后。
螳螂伸出两只像砍刀一样的前臂,打算把知了逮住吃掉。
它正要捉知了的时候,却不知道黄雀就在它的后面。
黄雀伸长脖子,想啄死螳螂吃掉它。
它正想啄食螳螂时,却不知道榆树下面有个拿着弹弓的小孩,把皮筋拉得长长的,正在瞄准它。
孩子一心想射杀黄雀时,却不知道前面有个深坑,后面还有个树桩子。
这都是贪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隐藏着祸害的表现呀!寓意:目光短浅的人在追求眼前利益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后面隐藏着的危险。
3.守株待兔原文: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
翻译:宋国有个种田的人,他的田里有棵树。
有一次,一只兔子跑过来,由于跑得太急,一头撞到树上,把脖子撞断死掉了。
中国寓言小故事(韩非子)
《智子疑邻》韩非〔先秦〕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文】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
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
”他们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
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郑人买履》韩非〔先秦〕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先用尺子度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前往集市,却忘了携带量好的尺码。
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
”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后郑国人没能买到鞋子。
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你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滥竽充数》韩非〔先秦〕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译文】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的合奏。
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拿数百人的粮食供养他。
齐宣王去世后,齐湣王继承王位,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的演奏,南郭处士听后便逃走了。
《曾子烹彘》韩非〔先秦〕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汝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译文】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跟随着她在她后面边走边哭。
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杀猪给你吃。
”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想抓只猪准备杀了它。
韩非子寓言故事
韩非子寓言故事韩非子寓言故事1一:讳疾忌医原文: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读音còu,皮肤表面的纹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còu)理,汤熨(中医用布包热药敷患处)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中医用针或石针刺穴位)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中医汤药名,火齐汤)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故良医之治病也,攻之于腠理,此皆争之于小者也。
夫事之祸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圣人早从事焉。
”(节选自《韩非子·喻老》)译文:名医扁鹊,有一次去见齐桓公。
他在旁边立了一会儿对桓公说:“你有病了,现在病还在皮肤的纹理之间,若不赶快医治,病情将会加重!”桓公听了笑着说:“我没有病。
”待扁鹊走了以后,桓公对人说:“这些医生就喜爱医治没有病的人把这个当做本身的功劳”十天以后,扁鹊又去见桓公,说他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假如不治,还会加重。
桓公不理睬他。
扁鹊走了以后,桓公很不愉快。
再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见桓公,说他的病已经转到肠胃里去了,再不从速医治,就会更加严重了。
桓公仍旧不理睬他。
又过了十天,扁鹊去见桓公时,对他望了一望,回身就走。
桓公觉得很奇怪,于是派使者去问扁鹊。
扁鹊对使者说:“病在皮肤的纹理间是烫熨的力气所能实现的;病在肌肤是针石可以治疗的;在肠胃是火剂可以治愈的;病若是到了骨髓里,那是司命所掌管的事了,我也没有方法了。
而今在骨髓,我不再恳求了。
五天以后,桓公浑身疼痛,赶忙派人去请扁鹊,扁鹊却早已经逃到秦国了。
桓公不久就死掉了。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5则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韩非子的寓言既有趣而引人入胜,又益智励志二健康向上,快来看看吧!一、鲁患不救【原文】鲁穆公使众公子或宦于晋①,或宦于荆②。
犁鉏曰:“假人于越而救溺子,越人虽善游,子必不生矣③。
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
今晋与荆虽强,而齐近,鲁患其不救乎!”(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注释】①鲁穆公:战国初鲁国国君,即姬显,是鲁国第二十九任君主。
鲁元公之子,在位33年。
注重礼贤下士,曾隆重礼拜孔伋(子思),咨以国事;容许墨翟在鲁授徒传道、组织学派,使鲁国一度出现安定局面。
公子:《仪礼.丧服》:“诸侯之子称公子。
” 宦:学习官吏的事务。
“宦,仕也。
…犹今试用学习之官也。
”—《说文》。
② 荆: 春秋时楚国别称。
③犁鉏(jū):一作犁且,鲁国上大夫,曾在齐为官。
假,借也。
—《广雅》。
凭借,借用。
于:可译为“从”“由”“自”等。
故事解读;鲁国有难因为齐国来攻,晋楚是强国但离鲁远,所以远水不救近火,所以徒劳无功。
做事情要讲究就近原则不要从大老远过来,这很费时力。
关键还是要自己强,处理好近邻关系不是到老远地方拉关系。
清末求救西方来逼迫日本也是不现实的。
二、醉寐亡裘【原文】绍绩昧醉寐而亡其裘①。
宋君曰:“醉足以亡裘乎?“对曰:“桀以醉亡天下②,而《康诰》曰:毋彝酒③。
彝酒者,常酒也。
常酒者,天子失天下,匹夫失其身④。
(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注释】①寐(mèi): 进入睡眠状态。
亡:丢失。
裘,皮衣也。
—《说文》。
②以: 因为,由于。
③《康诰》:是周公封康叔于殷地时作的文告。
周公在平定“三监”(管叔、蔡叔、霍叔)及纣王的儿子武庚所发动的叛乱后,便封周武王同母少弟康叔于殷地。
为了使年幼的康叔顺利地进行统治,周公先后写成《康诰》、《酒诰》、《梓材》三篇文告,作为法则送给康叔。
这里的'《康诰》应为《酒诰》。
《酒诰》是康叔在卫国宣布的戒酒令。
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
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韩非子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他的思想是法学。
关于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你了解多少?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准备的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一:宋人疑邻宋国有个有钱的人。
有一天下大雨,把他家的墙壁冲塌了一块。
他的儿子说道:"不赶快修补起来,一定会有小偷爬进来的。
"邻家的老大爷也这样警告他。
当天夜里,他家果真被盗贼偷走了大量的财物。
这个有钱人的一家人都夸他的儿子有先见之明,却怀疑邻家的老大爷可能是个盗贼。
寓意:以亲疏来判断是非是非常有害的。
生活中的一些误解和恩怨,就是由此而来。
想到安徒生的《赛跑》,评价标准因人而异,实际生活也会因个别人的意图为指挥棒,话同人不同,结果也不同。
韩非洞察力甚厉害!原文: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家皆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二:画鬼最易有个人给齐王画画,齐王问他:'画什么东西最难?' 客人回答说:'画狗画马最难。
' 齐王又问:'画什么最容易?' 客人回答:'画妖魔鬼怪最容易。
' 齐王问:'这是什么原困呢?' 客人说:'狗和马是人人都知道的动物,从早到晚随时都可以看到,不能任意虚构,要想画得像是很困难的;而妖魔鬼怪这些东西,都没有具体的形象,谁也没有见过它们,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所以画起来最容易。
'寓意:胡编乱造,胡写乱画,这里最简单的事;但要真正认识客观事物,并恰如其分地表现它,就不是一件容易事了。
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三:曾子杀猪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她的孩子跟在后面,哭哭啼啼地闹着也要去。
她就哄孩子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了杀猪给你吃。
' 妻子刚从集市回来,曾子就要去抓猪准备杀掉它。
妻子制止他说:'我只不过是和小孩子说着玩罢了,你怎么当成真了呢?' 曾子说:'和小孩子是不能随便开玩笑的。
韩非子的文言文
韩非子的文言文一、原文及注释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
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
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1. 注释- 不胜:禁不住。
- 作:兴起、出现。
- 构木为巢:用树枝搭成鸟巢一样的住处。
- 王(wàng)天下:统治天下。
- 果蓏(luǒ):瓜果的总称。
- 钻燧取火:钻木取火。
燧,古代取火的器具。
- 说(yuè):通“悦”,高兴。
- 鲧(gǔn)、禹决渎(dú):鲧和禹疏通河道。
渎,水道。
- 桀(jié)、纣(zhòu)暴乱:桀和纣施行暴政。
- 汤、武征伐:商汤和周武王起兵讨伐。
- 不期修古:不期望遵循古代的制度。
- 不法常可:不效法永远合适的制度。
- 株:树桩。
- 走:跑。
- 释其耒(lěi):放下他的农具。
耒,古代的一种农具。
二、文章主旨1. 批判复古思想- 文章通过列举上古、中古、近古不同时代的事例,如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燧取火、鲧禹治水、汤武征伐等,说明时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如果在当今之世还去美化古代的治理方法,就如同守株待兔的宋人一样愚蠢。
2. 提出因时制宜的治理理念- 韩非子认为“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即圣人不期待遵循古代的制度,不效法一成不变的办法,而是研究当代的实际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措施。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五则(精选)
三一文库()〔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五则(精选)〕韩非(公元前280—前233),先秦著名思想家,法家的杰出代表人物。
他的思想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
《韩非子》善于运用寓言说理,能把道理讲得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十分有益于宣传法治思想。
▲心不在马【原文】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
襄王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
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译文】赵襄王向王子期学习驾车的技术,学了不久便与王子期进行了一场比赛。
在比赛中,他换了三次马,每次都落在了后面。
赵襄王埋怨说:“你教我驾车,还留了一手呀!”王子期回答说:“我已经把技术全部教给您了,是您运用的不对呀!驾车最要紧的,是把马套在车上要套得舒适妥贴,驾车人的注意力要集中在调理马上,这样才能跑得快,跑得远。
在今天的比赛中,您落在后面的时候,就只想追上我;跑在前面的时候,又生怕被我追上。
其实把马引上大道赛跑,不是领先就是落后。
可是您无论领先还是落后,注意力都集中我的身上,哪里还顾得上调理马呢?这就是你落后的原因啦!”【寓意】无论办什么事情,都要把精力集中在所要办的事情上。
如果分散了精力,就不能成功。
▲鲁人搬迁【原文】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稿,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
”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截止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译文】鲁国有个人擅长打草鞋,妻子很会纺白绸。
他想搬到越国去。
有人对他说:“你到那里必定会变穷的。
”这个鲁国人问:“为什么呢?”劝他的人说:“打草鞋是为了给人穿的,但越国人不喜欢穿鞋,习惯于打赤脚走路;织白绸子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不喜欢戴帽子,而喜欢披着长发。
韩非子寓言文言翻译1-40
韩非子寓言文言翻译1-40一、亡征【原文】凡人主之国小而家大,权轻而臣重者,可亡也。
简法禁而务谋虑(2),荒封内而恃交援者(3),可亡也。
群臣为学,门子好辩,商贾外积,小民右仗者(4),可亡也。
好宫室台榭陂池(5),事车服器玩,好罢露百姓,煎靡货财者(6),可亡也。
用时日,事鬼神,信卜筮而好祭祀者(7),可亡也。
听以爵不以众言参验,用一人为门户者(8),可亡也。
官职可以重求,爵禄可以货得者(9),可亡也。
缓心而无成,柔茹而寡断(10),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
饕贪而无厌(11),近利而好得者,可亡也。
喜淫辞而不周於法,好辩说而不求其用,滥於文丽而不顾其功者(12),可亡也。
浅薄而易见,漏泄而无藏(13),不能周密而通群臣之语者,可亡也。
很刚而不和,愎谏而好胜(14),不顾社稷而轻为自信者,可亡也。
恃交援而简近邻,怙强大之救而侮所迫之国者(15),可亡也。
羁旅侨士,重帑在外(16),上间谋计,下与民事者,可亡也。
民信其相,下不能其上,主爱信之而弗能废者,可亡也。
境内之杰不事,而求封外之士,不以功伐课试,而好以名问举错,羁旅起贵以陵故常者(17),可亡也。
轻其适正,庶子称衡,太子未定而主即世者(18),可亡也。
大心而无悔,国乱而自多(19),不料境内之资而易其邻敌者,可亡也。
国小而不处卑,力少而不畏强,无礼而侮大邻,贪愎而拙交者(20),可亡也。
太子已置,而娶於强敌以为后妻,则太子危,如是,则群臣易虑者,可亡也。
怯慑而弱守,蚤见而心柔懦(21),知有谓可,断而弗敢行者,可亡也。
出君在外而国更置,质太子未反而君易子,如是则国摧;国摧者,可亡也。
挫辱大臣而狎其身,刑戮小民而逆其使,怀怒思耻而专习则贼生(22),贼生者,可亡也。
大臣两重,父兄众强,内党外援以争事势者,可亡也。
婢妾之言听,爱玩之智用(23),外内悲惋而数行不法者,可亡也。
简侮大臣,无礼父兄,劳苦百姓,杀戮不辜者,可亡也。
好以智矫法,时以行杂公,法禁变易,号令数下者,可亡也。
韩非子的寓言(精选五篇)
韩非子的寓言(精选五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规章制度、策划方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韩非子的寓言(精选五篇)韩非子的寓言 1【原文】宋之富贾有监正子者①,与人争买百金之璞②,因佯失而毁之,负其百金③,而理其毁瑕,得千溢焉④。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原文及翻译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原文及翻译
【原文】
郢人有遗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
”云而过书举烛。
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
”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
治则治矣,非书意也。
今世举学者多似此类。
这则寓言尖锐地讽刺了一些人随意穿凿附会的治学态度。
它说明,做学问不能断章取义,胡乱解释前人的片言只语,从中寻求什么微言大义。
同时也告诫人们,对待人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主观意断,以免造成不良的后果。
请以“态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译文]
楚国的都城有人给燕国的相国写了一封信,他是在夜里写的,写时光线不够亮,便吩咐捧蜡烛的人说:“举烛!”说着,便随手在信上写上了“举烛”两个字。
其实,“举烛”这两个字并不是信里要说的旨意。
燕国的相国收到他的信后,却解释说:“举烛的意思,是崇尚光明呵!崇尚光明,这就要选拔贤德的人来加以任用。
”燕国的相国便对自己的国君说了这个意思,国君听了十分高兴地照着去办,国家因此得到了治理。
国家固然是治理好了,但是“举烛”毕竟不是信中的旨意。
如今的学者也多有类似的情况。
韩非子寓言文言翻译1-40
韩非子寓言文言翻译1-40一、亡征【原文】凡人主之国小而家大,权轻而臣重者,可亡也。
简法禁而务谋虑(2),荒封内而恃交援者(3),可亡也。
群臣为学,门子好辩,商贾外积,小民右仗者(4),可亡也。
好宫室台榭陂池(5),事车服器玩,好罢露百姓,煎靡货财者(6),可亡也。
用时日,事鬼神,信卜筮而好祭祀者(7),可亡也。
听以爵不以众言参验,用一人为门户者(8),可亡也。
官职可以重求,爵禄可以货得者(9),可亡也。
缓心而无成,柔茹而寡断(10),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
饕贪而无厌(11),近利而好得者,可亡也。
喜淫辞而不周於法,好辩说而不求其用,滥於文丽而不顾其功者(12),可亡也。
浅薄而易见,漏泄而无藏(13),不能周密而通群臣之语者,可亡也。
很刚而不和,愎谏而好胜(14),不顾社稷而轻为自信者,可亡也。
恃交援而简近邻,怙强大之救而侮所迫之国者(15),可亡也。
羁旅侨士,重帑在外(16),上间谋计,下与民事者,可亡也。
民信其相,下不能其上,主爱信之而弗能废者,可亡也。
境内之杰不事,而求封外之士,不以功伐课试,而好以名问举错,羁旅起贵以陵故常者(17),可亡也。
轻其适正,庶子称衡,太子未定而主即世者(18),可亡也。
大心而无悔,国乱而自多(19),不料境内之资而易其邻敌者,可亡也。
国小而不处卑,力少而不畏强,无礼而侮大邻,贪愎而拙交者(20),可亡也。
太子已置,而娶於强敌以为后妻,则太子危,如是,则群臣易虑者,可亡也。
怯慑而弱守,蚤见而心柔懦(21),知有谓可,断而弗敢行者,可亡也。
出君在外而国更置,质太子未反而君易子,如是则国摧;国摧者,可亡也。
挫辱大臣而狎其身,刑戮小民而逆其使,怀怒思耻而专习则贼生(22),贼生者,可亡也。
大臣两重,父兄众强,内党外援以争事势者,可亡也。
婢妾之言听,爱玩之智用(23),外内悲惋而数行不法者,可亡也。
简侮大臣,无礼父兄,劳苦百姓,杀戮不辜者,可亡也。
好以智矫法,时以行杂公,法禁变易,号令数下者,可亡也。
《自相矛盾》原文、译文及赏析—小学必读
《自相矛盾》原文、译文及赏析—小学必读原文:自相矛盾韩非〔先秦〕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译文:有一个楚国人,既卖盾又卖矛。
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
”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任何坚固的东西都穿得透。
”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
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注释:矛: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长柄兵器,矛的基本形制有狭叶、阔叶、长叶、叶刃带系和凹口骹式等。
盾:盾牌,古代作战时遮挡刀剑用。
誉:赞誉,夸耀。
曰:说,讲。
吾:我。
陷:穿透、刺穿的意思。
或:有人。
以:使用;用。
子:您,对人的尊称。
何如:怎么样。
应:回答。
利:锋利,锐利。
其:代词。
这里指那个卖矛和盾的人。
弗能:不能。
弗,不。
之:的。
鬻(yù):卖。
者:...的人。
莫:没有什么。
夫:用在句首,引起议论。
思考问题:1、“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答:因为自己把“矛”和“盾”的功力都夸大到绝对化程度,使自己不能自圆其说,处于尴尬局面,无法回答。
2、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答:卖矛的时候,可用一个质量不如自己的矛的产品加以比较,卖盾的时候用同样的方法加以比较,这样既可以试出自己矛的好处,也能比较出自己盾的质量。
3、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答:说话、做事都要认真考虑周到,不要自行相互抵触,产生矛盾。
作者简介:韩非子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约公元前281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
师从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非子寓言文言加翻译五十五. 兹郑引辇【原文】兹郑子引辇上高梁而不能支①。
兹郑踞辕而歌②,前者止,后者趋,辇乃上。
使兹郑无术以致人③,则身虽绝力至死,辇犹不上也。
今身不至劳苦而辇以上者,有术以致人之故也。
(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注释】①辇(niǎn):古时用人拉或推的车。
高梁:山谷之间的延绵高地。
踞:蹲,坐。
辕:拉车的把手。
③使:假如。
致人:调动人,招引人。
自注;证明此人会动脑子,会想办法,比一般人聪明,他能借力用力而不是单靠自己,这样的人是能做成别人做不到的事而成为人上人。
五十六. 留有余地【原文】桓赫曰①:“刻削之道②,鼻莫如大,目莫如小③。
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
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
”举事亦然,为其不可复者也④,则事寡败矣。
(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下》)【注释】①桓赫:战国时代著名的雕刻家。
②道:原则。
③莫如:不如。
为其:认为。
④复:还原,重来。
自注;艺术家雕刻要留有余地才能雕出好的东西,许多人在作画,刻写时没有余地而使作品效果很勉强而不自然。
做事也要留有余地不然后面就难了,两个人吵翻撕破脸就很难再恢复关系了。
五十七.杨布打狗【原文】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①,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②,其狗不知而吠之。
杨布怒,将击之。
杨朱曰:“子毋击也,子亦犹是。
曩者使女狗白而往③,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下》)【注释】①杨朱:战国时期魏国(今河南开封市)人,反对儒墨,主张贵生,重己,称为杨朱学派。
②衣缁衣:衣,动词‘穿’的意思。
缁(zi)衣:黑色的衣服。
《说文》:“缁,帛黑色也。
”③曩者(nǎng zhě):刚才,过去。
使女:使,假如。
女,即你。
自注;杨布做事情就这样将一切错误算在狗身上,其实他自己也有问题。
他的所为就像一些人自己摔了一跤,就打桌子,椅子,其实是自己造成的却将所有问题怪在别人身上。
这样的人做事情那肯定会出问题,而且是一出再出,因为他不知道最大问题在自己身上。
五十九. 摇木拊本【原文】摇木者一一摄其叶①,则劳而不徧②;左右拊其本③,而叶徧摇矣。
临渊而摇木,鸟惊而高,鱼恐而下。
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
摄万目而后得,则是劳而难;引其纲,而鱼已囊矣。
故吏者,民之本,纲者也,故圣人治吏不治民。
(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注释】①摄(shè):本义:牵曳,牵拉。
《说文》:摄,引持也。
②徧(biàn):《广韻》周也。
同“遍”。
③拊其本:拊(fǔ):拍打,敲击。
本:树干。
自注;韩非说了一个简便方法就是抓住纲领,从关键处下手而不是全盘拿下,这样可以起到四两拨千金作用。
任何事物都有其关键薄弱地方,只要抓住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六十.尘饭涂羹【原文】夫婴儿相与戏也,以尘为饭,以涂为羹,以木为胾①。
然至日晚必归饟者②,尘饭涂羹可以戏而不可食也。
夫称上古之传颂,辩而不悫③,道先王仁义而不能正国者,此亦可以戏而不可以为治也。
夫慕仁义而弱乱者,三晋也④;不慕而治强者,秦也;然而未帝者,治未毕也⑤。
(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注释】①胾(zì):切成大块的肉。
②饟(xiǎng):同“饷”。
进餐。
③辩:《集韻》巧言也。
悫(què):实在。
④三晋:所谓三晋,就是三家分晋(赵、韩、魏三家瓜分了晋国的领地,受封为诸侯)。
由于赵、魏、韩都孕育于晋国, 对这一段历史统称“三晋”。
三家分晋在中国历史上是战国时代的开始。
⑤未帝:未称帝。
未毕:不完备。
自注;韩非作为法家代表他是反对儒家那套学说,他认为当今之世应当法后王而不是法先王。
学习不应以古为道,要切实际。
这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但有的人怀念过去是怀念过去那种好的生活,先王好的政策。
对于前人的东西可以继承,但也要切合实际。
六十一.智子疑邻【原文】郑人有一子,将宦①,谓其家曰:“必筑坏墙,是不善,人将窃。
”其巷人亦云。
不时筑③,而人果窃之。
以其子为智,以巷人告者为盗④。
此二人说者皆当矣⑤,厚者为戮,薄者见疑⑥。
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
(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下》)①宦:做官。
②是不善:是,同似,像这样。
《博雅》是,此也。
《释文》是,如字。
不善:指破损,有缺陷。
③不时:不及时。
④以:认为,以为。
⑤当:相同。
⑥厚者:情义深厚关系密切的人。
为戮:为,表示承接关系。
则,就的意思。
戮(lù):合力同心。
薄者:感情不深关系冷淡的人。
则:事物的规律。
自注;古人有爱孩子却不爱他人,这是中国人常犯的问题。
这是看人的偏见,知道自己孩子是好的,但也不能就此说明别人就是坏的。
所以做事要讲公道,不能偏激于一点。
郑人的观点他偏了,对邻居那么信不过,以后邻居也不会帮忙。
今天社会还有人因为救人而惹上官司而这些也主要是偏见和不信任造成的,然也有人是为了一己之私。
偏见和不信任是人性的缺点和弊病一个社会好坏就看人与人之间关系,如果是相互信任没有偏见那就是好国家,反之就是坏国家。
现代人强调物质利益,而相互信任和没有偏见是基本的国民素质。
六十四. 西巴释麂【原文】孟孙猎得麂①,使秦西巴持之归,其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而与之。
孟孙归,至而求麂②,答曰:“余弗忍而与其母。
”孟孙大怒,逐之。
居三月③,复召以为子傅④。
其御曰:“曩将罪之⑤,今召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不忍麂,又且忍吾子乎⑥?”故曰:“巧诈不如拙诚。
”(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注释】①孟孙:春秋时鲁国大夫。
麂(jǐ):鹿科的一属。
本属共9种。
中国分布有3种:黑麂、赤麂和小麂。
②至:到达。
③居:《集韻》通作其。
④子傅:儿子的老师。
⑤御:侍从。
曩(nǎng):以前。
⑥忍:残忍;忍心;狠心。
又且:又怎能;岂能。
故事解读;巴西子是很有仁义的人对动物有爱惜之故能得到孟孙信任。
而现代喜欢动物很正常,许多人爱狗猫。
喜欢动物并不能代表其仁义,有人就爱动物而不爱人。
六十五.舜耕历山【原文】历山之农者侵畔①,舜往耕焉,期年,甽亩正②。
河滨之渔者争坻,舜往渔焉,期年,而让长③。
东夷之陶者器苦窳④,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
仲尼叹曰:“耕、渔与陶,非舜官也⑤,而舜往为之者,所以救败也。
舜其信仁乎⑥!乃躬藉处苦而民从之⑦。
故曰:圣人之德化乎!⑧”(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难一》)【注释】①历山:根据“舜耕历山”的传说,自称是舜耕过的历山,北至黄河逐鹿,南至浙江上虞,西至山西永济,东至山东济南,全国共有二十一处。
侵畔(pàn):侵,侵入。
畔,田界也。
—《说文》。
②期年:旧读(j īnián),一周年。
甽亩:甽(zhèn),田边水沟。
亩,田中高处,垄。
甽亩,即田中垄沟。
③坻(chí):水中的小块高地。
④东夷:历山东部地势平坦而广阔的地方。
苦窳(yǔ):苦,通“盬(gǔ)不坚固”。
窳(yǔ):粗劣。
⑤官:职责。
⑥信:果真,的确。
⑦躬藉处苦:躬,亲身,亲自。
藉(jí):藉田。
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之田。
自周初始,统治者就很重视农耕,并直接参加农业劳动,史称“王耕藉田”,一般于早春择吉举行。
天子、诸侯、公卿,大夫及各级农官皆持农具,至天子的庄园象征性地犁地,推犁次数因人不同,“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
⑧德化:用德行感化人。
故事解读;舜是一个好官,能为人民做实事,帮助人民。
真正好的人就是为人民办实事,说实话的人。
朝廷上官员很多而只有心里想着百姓的人才能得到百姓拥戴。
六十八. 見小曰明【原文】昔者,纣为象箸①,而箕子怖②。
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铏③,必将犀玉之杯。
象箸玉杯,必不盛菽藿④,则必旄象豹胎⑤;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必锦衣九重,广室高台。
吾畏其卒,故怖其始。
⑥居五年,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丘,临酒池⑦,纣遂以亡。
故箕子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
故曰:“見小曰明。
”(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喻老》)【注释】①象箸(zhù):亦作“象櫡”。
“象笋”。
象牙制作的筷子。
②箕子,名胥余。
是纣王的叔父,官居太师,封于箕(今山西太谷,榆社一带)。
曾劝谏纣王,但纣王不听,反而把他囚禁了。
周武王灭商后,命召公释放箕子。
武王向箕子询治国之道,记载于《《韩非子》寓言故事(68)- 雾锁缙云- 雾锁缙云尚书·洪范》。
传说箕子晚年前往朝鲜居住,死后追谥為大圣王。
③加于:放到。
土铏:铏(xíng)古代盛羹的鼎,两耳三足,有盖,常用于祭祀。
《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一件像个黄沙大碗,説是帝舜当日盛羹用的,名曰‘土鉶’。
”④菽藜(shūhuò):豆和豆叶。
泛指粗劣的杂粮。
菽,豆子。
藿,豆叶。
旄象豹胎:未生出的牦牛、大象和豹的幼胎。
旄(mào):旄牛(即牦牛)。
⑥卒(zú):终了,结局。
⑦肉圃:各种肉类装点的园子。
炮烙:古代烤肉用的铜格子。
俞樾《诸子平议·韩非子》:“盖为铜格,布火其下,欲食者於肉圃取肉,置格上炮而食之也。
”《博雅》临,大也。
【译文】从前,商紂王因为使用象牙制作的筷子,紂王的叔父,官居太师的箕子,对此感到恐惧不安。
他以敏锐的眼光由此联想到,一旦用上象牙筷子,必然不愿放到陶土大碗里面去随便拈取食物,必定发展到使用犀角美玉制成的高档奢侈杯具,才能与之相配。
使用象牙筷子和高档的奢侈杯具,必定不愿用来装粗劣的杂粮饭和菜叶汤,必定发展到要吃未生出的牦牛、大象和豹的幼胎。
吃牦牛、大象、豹胎,必定不会再穿粗布短衣、食住在茅屋之下,必定要穿重重色采精美华丽的衣服,住高大宽敞的楼阁亭台。
用物质来满足贪婪者的欲望,是永远没有止境的。
见一叶落,当知天下秋。
我害怕将来产生如此危险的结局,所以现在非常恐惧这样的开始。
居位五年,穷奢极欲的暴君商紂王,果然大量搜刮天下民脂民膏,建造了用各种肉类装点的园子;设置了大量的铜格子专门用来烤肉;酿酒之多,酒糟堆成高丘,美酒注满大池。
终于导致纣的灭亡。
箕子见到紂王使用象牙筷子,就能预见天下的祸患。
所以說:“能见端以知末、见微而知著,就叫作英明圣哲。
”六十九.莫辨楮叶【原文】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①,三年而成。
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別也②。
此人遂以功食祿於宋邦。
列子闻之曰:“使天地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
”故不乘天地之资而载一人之身③,不随道理之数而学一人之智④,此皆一叶之行也。
故冬耕之稼,后稷不能羡也⑤;丰年大禾,臧获不能惡也⑥。
以一人力,则后稷不足;随自然,则臧获有余。
故曰:“恃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世。
⑦”(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喻老》)【注释】①象:指象牙。
楮叶:落叶乔木构树的叶子。
构树,古名楮(chǔ)。
树叶去污力强,而且其树皮加工成的楮纸,白度、平滑度、紧密度及吸墨性都不错,于是人们砍枝剥皮,用作造纸原料。
②丰杀:肥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