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修身类中华典故集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德修身类中华典故集萃

安步当车

【读音】ānbùdàngchē

【释义】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

【故事】出自《战国策·齐策四》。

战国时,齐国有位高士,名叫颜斶(chù)。齐宣王慕(mù)他的名,把他召进宫来。颜斶随随便便地走进宫内,来到殿前的阶梯处,见宣王正等待他拜见,就停住脚步,不再行进。宣王见了很奇怪,就呼唤说:“颜斶,走过来!”不料颜斶还是一步不动,并呼唤宣王说:“大王,您过来!”宣王听了很不高兴。左右的大臣见颜斶目无君主,口出狂言,都说:“大王是君主,你是臣民,大王可以叫你过来,你也叫大王过来怎么行呢?”

颜斶说:“我如果走到大王面前,说明我羡慕(xiànmù)他的权势;如果大王走过来,说明他礼贤下士。与其让我羡慕大王的权势,还不如让大王礼贤下士得好。”

齐宣王恼怒(nǎonù)地说:“到底是君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

颜斶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士人尊贵,君王并不尊贵!”

宣王说:“你说这话有根据吗?”

颜斶神色自若地说:“当然有。从前秦国进攻齐国的时候,秦王曾经下过一道命令:有谁敢在高士柳下季坟墓五十步以内的地方砍柴的,格杀勿论!他还下了一道命令:有谁能砍下齐王的脑袋,就封他为万户侯,赏金千镒(yì)。由此看来,一个活着的君主的头,竟然连一个死的士人的坟墓都不如啊。”

齐宣王无言以对,满脸不高兴。大臣们忙来解围:“颜斶,过来!颜斶,过来!我们大王拥有千乘(qiānshèng)之国,东西南北谁敢不服?大王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老百姓没有不俯首听命的。你们士人太放肆了!”

颜斶驳斥道:“你们说得不对!从前大禹(yǔ)的时候,诸侯有万国之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尊重士人。到了商汤时代,诸侯有三千之多。如今,称孤道寡(guǎ)的才二十四个。由此看来,重视士人与否是得失的关键。从古到今,没有能以不务实事而成名于天下的。所以君父要以不经常向人请教为羞耻,以不向地位低的人学习而惭愧。”

宣王听到这里,才觉得自己理亏,说:“唉!怎么能够侮慢君子呢?寡人这是自取其辱呀!今天听到君子高论,才明白轻贤慢士是小人行径。希望先生能收寡人为弟子。如果先生与寡人相从交游,食必美味,行必安车,先生的妻子儿女也必然锦衣玉食。”颜斶却辞谢说:“玉,原来产于山中,如果一经匠人加工,就会破坏;虽然仍然宝贵,但毕竟失去了本来的面貌。士人生在穷乡僻壤(pìrǎng),如果选拔上来,就会享有利禄;不是说他不能高贵显达,但他原来的风貌和内心世界会遭到破坏。所以我情愿希望大王让我回去,每天晚一点吃饭,也像吃肉那样香,安稳而慢慢地走路,足以当做乘(chéng)车。平安度日,并不比权贵差。清静无为,纯正自守,乐在其中。命我讲话的是您大王,而尽忠直言的是我颜斶。

臣要说的,主旨已十分明了,望大王予以赐归,让臣安步返回家乡。”颜蜀说罢,向宣王再次行礼后就告辞而去。

所以,“安步当车”这个成语最初是指以从容的步伐代替乘车。现多指人能安于贫贱自行其乐的意思。

安居乐业

【读音】ānjūlèyè

【释义】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故事】出自《老子》第八十章。

春秋时,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姓李,名耳,字聃(dān)。据说他刚生下来的时候,就是一个白头发、白胡子的小老头儿,所以人们称他“老子”;还说他是在一棵李树下出世的,所以姓李;又因为他耳朵长得特别大,所以名“耳”。其实,老子是人们对他的尊称。

老子对当时的现实不满,并反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革新浪潮,想走回头路。他怀恋着远古的原始社会,认为物质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毁坏了人民的淳朴,给人们带来了痛苦,所以渴望出现“小国寡(guǎ)民”的理想社会。老子是这样描绘他所设想的“小国寡民”社会的:国家很小,人民稀少。即使有许许多多的器具,也不去使用它们。不要让人民用生命去冒险,也不向远处迁移。即使有车辆和船只,也无人去乘坐它们;即使有兵器装备,也无处去使用它们。要使人民重新使用古代结绳记事的方法,吃得很香甜,穿得很舒服,住得很安适,满足于原有的

风俗习惯。邻近各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互相听得见。但是人们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

老子的这种主张是远离实际的,更不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方向。所以,只是一种永远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但同时,它反映了人们对统治阶级的不满和要求过上安定快乐生活的愿望。“安居乐业”这句成语,就是从以上老子的几句话里提炼出来的。

闭门思过【读音】bìménsīguò

【释义】过:过失。关起门来反省过失。

【故事】出自《汉书·韩延寿传》:“因入卧传舍,闭阁思过。”

西汉昭帝时期,东郡(今山东郓城)太守韩延寿,谦虚大度,善于听取部下的意见,并积极地采纳好的想法付诸行动。在他任东郡太守这三年,明察秋毫,令行禁止,办案快捷(jié)机敏(mǐn)。在这段时间,他把东郡治理得井井有条,秩序井然。他还善待百姓,教化民众,使东郡明显减少了大案和重案。一时间,东郡成为当时全国治理得最好的一个郡县。

后来,韩延寿又当上了左冯翊(Zuǒpíngyì,今陕西大荔县)太守。刚上任那几年,他怕耽误(dānwù)地方官员处理政事,扰乱民生,因此从不出门巡视各县。有一次,一个部下建议说:“你应该到各县去走一走,看一看,了解一下民俗民情,视察一下地方县官的政绩。”韩延寿却说:“每一个县的长官都很严明、贤能,督(dū)邮也能够明辨善恶。我相信各县有了这样的官员一切都会顺利进行,井井有条的。如果我下去巡视各县,他们肯定会抽出时间来应酬(yìngch

óu)、招待我,这样反而给他们添了不少麻烦,还耽误了他们治理各县的政事。所以我还是不去得好。”部下又说:“但是现在正是春忙的时候,农民都在忙着耕种,你应该下去看看农民们耕种的情况啊。”韩延寿一听,这与人民的生计有关,于是就出行前往各县。他刚走到高陵县(今陕西高陵),就有两个兄弟吵嚷(rǎng)着来找他告状。他一问才得知原来是要春忙耕种了,两兄弟在争夺田地。这个说他应该多得,那个说他应该多得,争辩不休。但是韩延寿看到这件事情后感到非常难过,他没有想到这种事情会发生在他的管辖(guǎnxiá)地。于是就说:“我是一郡之长,作为地方官的太守却不能做到宣德通明,教化百姓,让亲骨肉之间为争夺田地而诉讼(sùsòng)公堂,这些都是我的责任,是我没能尽职才导致这种事情的,我明天就退职让贤。”第二天,他真的退职称病,关起门来反思自己的过错,不理政事。地方官员看到自己的长官如此自责,都深感愧疚(kuìjiù)和失职。

再说那争夺田地的两兄弟看到太守为他们的事而自责思过,都非常懊悔(àohuǐ)和感动。于是两兄弟由互争变成互让,并且主动赤身来向韩延寿请罪。韩延寿看到这两兄弟开始互相谦让非常高兴,亲自开门迎接他们,并用美酒佳肴(jiāyáo)热情款待他们,勉励(miǎnlì)他们知过悔过。这件事让当地的老百姓和地方官员更加敬佩、尊重韩延寿。成语“闭门思过”便出于此。

大公无私

【读音】dàgōngwúsī

【释义】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