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寓言四则》知识总结

合集下载

庄子寓言及其智慧

庄子寓言及其智慧

庄子寓言及其智慧庄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他的寓言了。

庄子通过这些寓言,传达了深邃的哲学思想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智慧。

一、蝴蝶梦庄子的《蝴蝶梦》寓言,讲述了一个人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周围的一切都变得鲜艳美丽,感受到了蝴蝶的自由和快乐。

但是他也在梦中想起了自己原来是一个人类,周围的一切都是虚幻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常常被表象所迷惑,忘记了自己的本质。

庄子通过这个寓言告诉我们,我们需要通过思考和反思才能认清自己,不被外在的事物所迷惑。

二、胡蝶飞庄子的《胡蝶飞》寓言,讲述了一个人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飞翔在天空中。

他在梦中非常快乐,但当他醒来后,却发现自己还是一个人类。

他开始思考,在梦境和现实之间,哪一个才是真实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现实和梦境的区别并不是那么明显,我们需要通过思考和反思去认清现实和梦境之间的关系。

庄子告诉我们,在思考和反思中,我们才能找到真实。

三、大旱庄子的《大旱》寓言,讲述了一个家庭的故事。

一个家庭在大旱时期无法购买粮食,只好吃了自己的儿子。

但是在大雨降临之后,他们发现他们的儿子还活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加珍贵。

庄子通过这个寓言告诉我们,我们需要珍惜生命。

在面临困难时,我们需要坚持希望,相信今天的艰难会转变成明天的美好。

四、秋水庄子的《秋水》寓言,讲述了一只鸟在秋水上飞行的故事。

它借助水的力量飞行,飞翔得异常轻盈自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们需要学会适应环境,发现生命的美好。

庄子告诉我们,水的力量可以使我们平衡自如,飞翔得更加自如。

我们需要借鉴鸟儿的智慧,学会抓住自己的机会,以最好的方式实现我们自己的目标。

五、庖丁解牛庄子的《庖丁解牛》寓言,讲述了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

庖丁解牛非常自如,毫不费力地将牛的肉分离出来。

庄子借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们需要学会克服困难,发现通向成功的道路。

庄子告诉我们,人们能够通过探索和实践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克服各种困难,迎接挑战,找到通向成功的道路。

《庄子寓言四则》学习要点

《庄子寓言四则》学习要点

《庄子寓言四则》学习要点一、学习要点(一)作家作品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

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无为”,主张放弃一切妄为。

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

《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

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所写,“外篇”与“杂篇”为弟子、门人所写。

《庄子》中充满了哲理与诗情。

“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鲁迅先生语)《庄子》不但是后世文学取之不尽的渊薮,还给中国古代世人提供了精神上的避难所,是抚慰受伤心灵的一碗鸡汤。

(二)课文分析1.《庖丁解牛》此寓言选自《庄子·养生主》。

作者以庖丁解牛喻养生之道,即处事、生活都要“因其自然”“依乎天理”,而且要取其中虚“有间”,方能避开矛盾的纠缠,达到“游刃有余”,尽享天年。

课文分为四段:第1段,描写庖丁解牛的本领十分高明,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第2段,文惠君对庖丁精湛的宰牛技术表示赞叹。

第3段,庖丁自述解牛的经验与见解。

本段有4个层次:①庖丁指出解牛的总原则。

②庖丁自述解牛经验。

③用“族庖”“良庖”衬托自己的技艺高超。

④庖丁道出自己从解牛中得出的感受。

第4段,文惠君从中领悟到“养生之道”。

2.《望洋兴叹》此寓言选自《庄子·秋水》。

寓言主旨: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

所选文段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层从开头到“以天下之美尽在己”。

展现一幅秋水时至的景象,河伯见而自喜。

写河伯的自满。

第二层从“顺流而东行”到结束,展现北海的浩瀚景象,河伯见而自识其丑。

写河伯到海边之后才认识到自己那种自大的观点是危险的。

“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原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22课《寓言四则》(文言文部分)知识积累及阅读巩固-精选学习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22课《寓言四则》(文言文部分)知识积累及阅读巩固-精选学习文档

寓言四则一、文学文化知识积累1.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我国古代寓言故事如:掩耳盗铃、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画蛇添足等2.《穿井得一人》节选自《吕氏春秋》,先秦杂家代表作,战国末期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3.《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天瑞》,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列御寇战国时期道家人物。

杞人忧天这则成语多用来形容不必要的、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二.通假字1.身亡所寄“亡”通“无”,没有2.其人舍然大喜“舍”通“释”,消除三、一词多义于:(1)闻之于宋君:被(2)令人问之于丁氏向(3)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在若:(1)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像,如(2)若屈伸呼吸:你四.文言句式1.判断句:天积气耳2.被动句:闻之于宋君五、阅读理解巩固(一)穿井得一人(9分)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及.其家穿井(到,等到) (2)国人道.之(说,讲)⑶有闻.而传之者(听说) (4) 闻.之于宋君(使……听说)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像这样听到的传闻,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18.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什么?(3分)传言不要轻信,要实事求是。

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

19.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因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

(二)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9 庄子寓言四则 《庄子》

9 庄子寓言四则 《庄子》

故事一曳尾涂中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sì)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译文】庄子在濮河钓鱼,楚国国王派两位大臣前去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楚王)想将国内的事务麻烦您啊!”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时已经三千岁了,国王用锦缎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

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两个大臣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

” 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

”养生之道:故事二汉阴丈人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滑滑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

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为槔。

"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

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

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译文】子贡在南方的楚国游历,返回时在晋国的路上,经过汉阴时,见一位老人准备种菜,挖了一条地道通向井,抱着(一个)坛子取水浇灌(菜地),但是(看得出明显)花费的力气很多而成果少。

子贡(就对他)说:"(现)有机械用来灌溉,一天可以浇灌一百块菜地,花费的力气很小而成果大,您不愿意用吗?"种菜的人仰头看着他说道:"怎样?"子贡对他说:"用木头做一个机器,后重前轻,提水就象抽水一样,(出来的)数量(快得)就象水开了往外溢,这种机器的名字叫做槔。

《庄子》寓言四则

《庄子》寓言四则

《庄子》寓言四则译文:惠施就在魏惠王面前推荐了戴晋人。

戴晋人对魏惠王说:“有一种叫作蜗牛的东西,君王知道吗?”魏惠王说:“知道。

”戴晋人说:“有在蜗牛的左触角上建立国家的,名字叫作触氏;有在蜗牛的右触角上建立国家的,名字叫作蛮氏。

两国经常因为争夺土地而掀起战争,死在战场的尸首就有几万具,他们追赶败兵,十五天才能够返回来。

”魏惠王说:“哈!这大概是谎话吧?”戴晋人说“我愿意为君王证实这件事情。

依君王的意思说,在天地四方上下之中,有没有穷尽呢?”魏惠王说:“没有穷尽。

”戴晋人说:“如果把心神遨游无尽的境域之中,再返还到四通八达的各国之间,就感到似有似无的一样,君王知道这个道理吗?”魏惠王说:“知道。

”戴晋人说:“四通八达的各国之间有个魏国,魏国之中又有个梁邑,梁邑之中有个君王。

这个君王和蛮氏相比,有没有分别呢?”魏惠王说:“没有分别。

”戴晋人走后,魏王就不知所措地如同丢了什么东西似的。

佝偻者承蜩《庄子·达生》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犹掇(duō)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

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译文:孔子到楚国去,走出树林,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正用竿子粘知了,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

孔子说:“先生真是灵巧啊!大概有什么好方法吧?”驼背老人说:“我是有好的办法。

首先要练手腕。

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在竿头累迭起两个丸子而不会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已经很少了;迭起三个丸子而不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十次不会超过一次了;迭起五个丸子而不坠落,就会像在地面上拾取东西一样容易。

除了练手腕,练臂力,还要练站功,我捉知了时,身体竖得像木桩一样,纹丝不动,我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

《庄子》寓言故事

《庄子》寓言故事

《庄子》寓言故事《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后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学说汇总。

里面包含有很多寓言故事,举例如下:1、庖丁解牛原文: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顶,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谷,导大,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车瓜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庄子《庄子·养生主》译文:庖丁为梁惠王宰牛。

手到的时候,肩倚的时候,脚踩的时候,膝顶的时候,那声音十分和谐,就跟美妙的音乐一样,合于尧时的《经首》旋律;那动作也很有节奏,就像优美的《桑林》舞蹈。

梁惠王看得出了神,称赞说:“哈,好啊!你的技术是怎么达到这样高超的地步的呢?”庖丁放下刀对梁惠王说:“我喜欢探求的是道,比一般的技术又进了一步。

我开始解剖牛的时候,看到的无非是一头整牛,不知道牛身体的内部结构,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

三年以后,我眼前出现的是牛的骨缝空隙,就不再是一头整牛。

到了今天,我宰牛就全凭感觉了,不需要再用眼睛看来看去,就能知道刀应该怎么运作。

牛的肌体组织结构都是有一定规律的,我进刀的地方都是肌肉和筋骨的缝隙,从不碰牛的骨头,更不消说碰大骨头了。

技术高明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因为他是用刀割。

一般的厨师,一个月就更换一把刀,因为他是用刀砍。

《寓言四则》知识点集锦

《寓言四则》知识点集锦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第三十课《寓言四则》一、文学常识1、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讽喻或讽刺的故事。

“寓”是“寄托”的意思。

寓言,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寓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惯于运用拟人的手法,语言简洁锋利。

它的特点是具有劝谕性和讽谏性。

2、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

《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

3、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

4、《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的淮南王刘安等人编著的。

二、《赫尔墨斯和雕像者》1.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因为想赫耳墨斯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2.赫尔墨斯的“笑”有什么含义?一个简单的“笑”,传神地写出了赫耳墨斯微妙的内心世界:嘲笑宙斯雕像价格低,讥笑赫拉不如宙斯,暗想商人会把自己的身价抬得很高,这正是他虚荣心的具体表现。

三、《蚊子和狮子》1、弱小的蚊子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狮子呢?以己之长克人之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智者胜。

2、胜利的蚊子为什么会被小小的蜘蛛消灭了?骄兵败。

3、学习这则寓言后,你有什么收获?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四、《智子疑邻》本文选自《韩非子·说难》,掌握文章的重点字词和翻译句子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①宋:宋国②雨:yù,下雨③坏:毁坏【译文】宋国有个富人,因天下大雨,墙被毁坏了。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①筑:修补②盗:小偷【译文】他的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补墙,一定会有小偷进来偷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①父:fǔ,对老年人的尊称②云:说【译文】他家隔壁的老人也这样说。

暮而果大亡其财,①暮:晚上②果:果然③亡:丢失【译文】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①其家:他的家人②甚:很,非常③智: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聪明④疑:怀疑【译文】他的家人认为他的儿子很聪明,却怀疑偷盗的是隔壁的老人。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二课《寓言四则》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二课《寓言四则》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新人教版

第二十二课《寓言四则》资料汇编文学常识1.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深刻的道理,以给人启示的文学体裁。

通常篇幅短小,言简意赅。

寓言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事物。

战国时代的《庄子》中便有“寓言十九”的说法。

2.神话本是由先民们集体口头创作,是人类开思考与探索世界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力所产生的神灵故事,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超自然解释和集体愿望的表达。

如经典的神话形象盘古、女娲解释宇宙和人类的起源,同时沉淀着人类对恶劣生存环境的久远记忆,对战胜和改造自然的渴望。

3.童话,属于儿童文学。

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通常语言通俗生动,情节曲折离奇,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如前面学过的《皇帝的新装》。

4.伊索(约前620年-前560年),古希腊作家。

他曾是奴隶,并被转卖多次,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终于获得自由。

伊索与法国的拉封丹、德国的莱辛、俄国的克雷洛夫并称为世界四大寓言家。

5.吕不韦(?-前235年)战国末期秦国丞相。

早年经商,到赵国都城邯郸出差时,吕不韦遇到了秦国留在赵国做人质的王子——秦异人。

吕不韦具慧眼,大力扶持异人回秦国即位(“奇货可居”的由来)。

后来,异人成为秦庄襄王,吕不韦因此被拜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

他曾带兵攻取周国、赵国、卫国土地,分别设立三郡,对秦国的统一大业作出巨大贡献。

庄襄王去世后,吕不韦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

后来受到嫪毐(lào ǎi)叛乱牵连,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饮鸩(zhèn)自尽。

吕不韦组织门客编纂(zuǎn)的《吕氏春秋》(“一字千金”的典故即源于此)汇合了先秦诸子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是“杂家”的代表作。

6.列子,列御寇。

据说是战国时郑国人,道家人家。

《列子》原题作者为列御寇,但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假托列御寇之名。

内容主题(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过主管商业的神灵赫耳墨斯在雕像者的店里碰壁的故事,讽刺了那些自命不凡、爱慕虚荣的人。

《庄子寓言四则》

《庄子寓言四则》

特殊句式(省略句)
省略代词: 视为(之)止,行为(之)迟 省略介词: 土委(于)地。 百川灌(于)河。 我知之(于)濠上也。 省略主语:(庖丁)提刀而立,为之四顾
特殊句式(被动句)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成语
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 1、庖丁解牛: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2、目无全牛: 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3、切中肯綮:正好切中事情的关键。 4、新硎初试 比喻初露锋芒。 发硎新试: 5、游刃有余: 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 形容心满意足或十分得意的样子。 6、踌躇满志: 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足,感到无可奈何。 7、望洋兴叹: 8、贻笑大方:让内行见笑。 形容艺术形象生动逼真。 9、栩栩如生: 喻指虚幻之事。 10、梦里蝴蝶:
虽然,每至于族: 代词,这样。 固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固然。 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本来。
一词多义(文言虚词 )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介词,替,给。 吾见其难为: 动词,这里是“解”的意思。 怵然为戒: 因为。 视为止,行为迟: 因为。 为之四顾: 因为。 为之踌躇满志: 因为。 与“以”搭配使用,表示“认为”的意思。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以为莫己若者: 与“以”搭配使用,表示“认为”的意思。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变为,变作。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 变为,变作。 胡蝶之梦为周与: 变为,变作。
庄子寓言四则
(一)庄子简介
名 周 , 战国 时期 宋 国人,著名的思 老子 想家, 道 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____ 老庄 ”。 并称为“
内篇(7)为庄周所作。
《庄子》 外篇(15) 共33篇 杂篇(11) 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
(二)庄子的思想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语文第22课《寓言四则》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语文第22课《寓言四则》知识点梳理

《穿井得一人》一、寓言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

二、文学常识节选自《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著作。

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全书共26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

三、文言知识1.溉(gài)汲(jí):打水浇田浇田溉:浇灌。

汲:从井里打水。

2.及:等到。

3.国人:居住在国都里的人。

4.闻:知道,听说。

5.穿井:解释为“打井”、“凿井”。

6.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闻:这里是“使知道”。

7.问之于丁氏:向丁氏问这件事。

于:介词,当“向”讲。

8.对:回答。

9.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的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四、重点句子翻译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浇田,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

2.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

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

”3.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

”4.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住在国都的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

5.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

6.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五、内容理解1、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因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

2、文中的宋君是一个怎样的人?不盲目轻信传言,注重实地调查的明君。

3、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什么?传言不要轻信,要实事求是,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

《杞人忧天》一、文学常识本文节选自《列子·天瑞》,《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

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最新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寓言四则》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寓言四则》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寓言四则》知识点总结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文学常识《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

战国末秦相吕不韦(?—前235)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

品文言文对照翻译作品主旨这篇寓言通过写一户姓丁的人家挖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被误传为从井里挖出了一个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要轻易相信传闻,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

记文言知识字词梳理1. 词类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闻.之于宋君(听到,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2. 古今异义国人..道之古义:居住在国都中的人今义:本国的人丁氏对.曰古义:应答,回答今义:相合;正确;正常穿.井得一人古义:挖掘、开凿今义:把衣服鞋袜等物套在身体上3. 一词多义问之于.丁氏(向)于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在)宋之.丁氏(的)之国人道之.(代词,代指这件事)国人道.之(讲述)道道.听途说(道路)杞人忧天《列子》文学常识《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

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

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品文言文对照翻译作品主旨文章通过写杞人忧天地崩坠的故事,讽刺了那种整天怀着毫无必要的担心和无穷无尽的忧愁、既自扰又扰人的庸人,告诉人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

记文言知识字词梳理1.重点课下注释①因往晓.之(告知,开导)②终日在天中行止..(行动,活动)③奈何..忧崩坠乎(为何,为什么)④只使..坠(纵使,即使)⑤亦不能有所中伤..(伤害)⑥充塞四虚..(四方)2. 通假字①其人舍.然大喜(同“释”,解除、消除)②身亡.所寄(同“无”,没有)3. 古今异义若.屈伸呼吸古义:你今义:如;好像4. 一词多义其.人曰(那)其其.一犬坐于前(其中的)。

《庄子》的寓言故事概括和寓意

《庄子》的寓言故事概括和寓意

《庄子》的寓言故事概括和寓意《庄子》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其内容丰富,包含了许多寓言故事,以下是其中的四则寓言故事概括和寓意:- 望洋兴叹: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他顺着流水向东走去,来到北海,向东一望,不见水端,于是感慨地说:“俗话说,道理懂得多一点的人,便以为自己比谁都强。

我就是这样的人啦!”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见高山,不显平地;不见大海,不知溪流。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很渺小的。

- 屠龙之技:有一个姓朱的人,花尽了家里资产,用了三年时间,终于把宰杀龙的技术学到手了。

可是世间哪有龙可杀呢?结果他学的技术一点也用不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

如果脱离了实际,再大的本领也没有用。

- 随珠弹雀:有一个喜打鸟的人,却用随珠作弹丸,去射飞翔在千丈高空中的一只麻雀。

人们看了,都嘲笑他。

这是因为付出的代价太昂贵,而得到的东西太轻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得讲究得失轻重。

为了没什么价值的东西而丢掉十分宝贵的东西,这是一种十分愚蠢的行为。

- 鹏程万里:有一只鸟,名字叫做鹏,它的背像泰山一样巍峨,翅膀像垂挂在天边的云一样。

鹏乘风高举翅膀,向上飞到九万里的高空,穿越云气,背负青天,然后向南飞翔,到达南海。

斥安鸟笑话它说:“它要飞到哪里去呢?我向上跳跃,不超过几丈就落下来,在蓬蒿之间自由自在地飞翔,这也是飞翔的极限了。

而它究竟要飞到哪里去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格局和志向不同,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要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和追求。

《庄子》中的寓言故事寓意深刻,给人以启迪。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庄子》寓言故事的内容,请继续向我提问。

《庄子》寓言故事中的奇妙智慧,发人深省!

《庄子》寓言故事中的奇妙智慧,发人深省!

《庄子》寓言故事中的奇妙智慧,发人深省!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战国中期宋国蒙人。

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庄子的文笔飘逸出尘,具有着浪漫主义风格,构思巧妙,充满着奇妙的思想。

在《庄子》中,庄子用了大量的寓言和比喻,不仅将哲学思想表达的淋漓尽致,还使文章让这部作品生动形象,更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

一、朝三暮四译文:有一年粮食欠收,养猴子的人对他的猴子说:“现在粮食不够了,必须节约点吃。

每天早晨吃三颗橡子,晚上吃四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非常生气,吵吵嚷嚷说:“太少了!怎么早晨吃的还没晚上多?”养猴子的人连忙说:“那么每天早晨吃四颗,晚上吃三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都高兴起来,觉得早晨吃的比晚上多了,自己已经胜利了。

解析:朝三暮四阐述了这样一个哲学道理,无论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其实众猴子所得到的并没有增加或减少,猴子们喜怒为用就显得很可笑。

人们总是试图区分事物的不同性质,而不知道事物本身们就有同一性。

最后不免像猴子一样,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蒙蔽。

告诫人们要放开计较得失的凡心,因为人的一生一死、一得一失都是一时的,到最后我们将会发现我们并没有失去什么,也没有得到什么。

因为无论形式有多少种,本质只有一种。

二、庖丁解牛译文:庖丁给梁惠王宰牛。

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霍霍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追求的,是道,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

起初我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三年以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

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

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砍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割断筋肉割坏的;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砍断骨头而将刀砍坏的。

《寓言四则》知识要点

《寓言四则》知识要点

第22课《寓言四则》知识要点一、文学常识。

《穿井得一人》选自______________。

《吕氏春秋》又称__________,先秦_____家代表作。

_______(朝代)秦相___________(人名)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杞人忧天》选自____________,旧题为__________所著。

列御寇,相传是____________(朝代)时的________家人物,郑国人。

二、重点词语解释。

1.穿.井得一人2.而出溉汲.. 3.及.其家穿井4.国人..道之 5.国人道.之 6.闻.之于宋君7.丁氏对.曰8.身亡.所寄9.因往晓.之10.积气....耳11.若.屈伸呼吸12.在天中行止13.奈何....坠15.有所中伤..忧其坏?14.只使16.积块..18.舍.然大喜..耳17.充塞四虚19.舍然..大喜三、重点虚词。

【之】1.宋之.丁氏;得一人之.使;又有忧彼之.所忧者;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君子之.行;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的2.有闻而传之.者;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这件事。

3.因往晓之.代词,他4.久之.,目似瞑音节助词,无实义5.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6.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人名,王羲之的次子【若】1.求闻之若.此像 2.不若.无闻也如3.若.屈伸呼吸你【者】1.废寝食者.助词,表语气停顿,不译2.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代词,……的东西3.晓之者.曰代词,……的人四、翻译句子。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2.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3.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4.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5.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五、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穿井得一人》1.对于道听途说的话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2.对待传闻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

《杞人忧天》:不要为没根据的事情而忧虑和担心。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寓言四则》重要知识点总结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寓言四则》重要知识点总结
古义:挖掘,开凿。今义:把衣服、鞋袜等物套在身体上。
2.奈何忧崩坠乎
古义:为何,为什么。今义:怎么办。
3.有所中伤
古义:伤害。今义:诬蔑别人使受损害。
4.积块耳
古义:罢了。今义:耳朵。
一词多义
1.之
2.者
3.其
4.日
成语积累
1.杞人忧天:借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
例句:这几日,有关“外来词过度使用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汉语纯洁性”的说法甚嚣尘上,专家认为这纯属杞人忧天。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
《寓言四则》重要知识点总结
文言知识
重点字
赫(hè)庇(bì)护
爱慕(mù)较(jiào)量
溉汲(gàijí)星宿(xiù)
舍(shì)然中(zhòng)伤
qǐ(杞)人忧天diāo(雕)像
tiān(添)头
通假字
其人舍然大喜(舍,同“释”,解除、消除)
古今异义
1.及其家穿井
2.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和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例句:为了完成这个科研项目,他废寝忘食地工作着。

《庄子》中的寓言故事

《庄子》中的寓言故事

《庄子》中的寓言故事《庄子》中的寓言故事1相濡以沫:出处《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濡以沫,相掬以湿,不如相忘于江湖。

”原文意为泉水干涸后,两条鱼未及时离开,终受困于陆地的小洼,两条鱼朝夕相处,动弹不得,互相以口沫滋润对方,忍受着对方的吹气,忍受着一转身便擦到各自身体的痛楚。

此时,两条鱼便不禁缅怀昔日在江河湖水里各自独享自由自在快乐的生活。

螳臂当车:出自《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戒之,慎之,积伐而美者以犯之,几矣!意思是:螳螂鼓起双臂来阻挡前进的车轮子,它不知道自己是力不胜任的,而是确实认为自己的这种举动是好的,是有益的。

颜阖啊!您的心是好的,但您的作为像螳臂当车一样,您要戒备啊!慎重呀!屠龙之技:出自《庄子·列御寇》:“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殚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意为:从前,有个人一心想学到一种出奇的本领。

他听说支离益会宰龙,心想:这可是世上罕见的本领。

于是他就去拜支离益做老师。

他学呀学,学了整整三年,把家产都折腾光了,才把宰龙的本领学到手。

可是本领学到手又有什么用呢?天下根本没有龙,他那绝妙的本领到哪儿去施展呢?尾生之约:出自《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说的是:一个叫尾生的痴心汉子和心爱的姑娘约会在桥下,可心上人迟迟没来赴约,不幸的是大水却涨上来了,这个痴情汉为了信守诺言坚持不肯离去,最后竟然抱桥柱溺亡。

远斤成风:出自《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意为:有一位叫做郢人的人,刷墙时不小心在鼻子上沾了一个石灰点,象苍蝇翅膀一样薄。

他知道另一个叫匠石的人会耍斧子的绝活,便让他“运斤成风”,也就是把斧子舞得象刮风一样,咔嚓一下把石灰点削掉,鼻子不会受伤,郢人“立不失容”,一点也不害怕。

22《寓言四则》知识梳理-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22《寓言四则》知识梳理-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穿井得一人》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吕氏春秋》之《慎行论•察传》。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门客所撰的一部杂家代表著作。

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等思想学说为素材,将诸子百家的精华熔于一炉。

“一字千金”的典故,即出于此书。

二、重点词解溉汲:浇灌,从井里打水(取水)。

汲,从井里取水。

居:停留。

及:到了……的时候,等到。

穿:挖掘,开凿。

闻:听到。

国人道之:国都里的人都在说这件事。

国,指都城。

道,说。

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

闻,使……听到。

令:命令。

之:代词,代这件事。

于:向。

对:回答,应答。

使:劳动力。

于:从。

若:如。

三、重点句译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寻求消息像这样,还不如什么也没有听到好。

四、问题归纳1. 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由此看出宋君是一个怎样的人?因为宋君不太相信那个姓丁的人能够穿井得一人这件事。

宋君是一个验证考察,不盲目轻信传言,开明正直的君主。

2.“穿井得人”这个故事原来是一场误会,造成这个误会的原因是什么?原因是传播者没有调查事实,道听途说。

3.这则寓言故事中的丁氏是个怎样的人?他是一个勤劳善良、积极进取、词不达意的人。

4.从这则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说话要防止产生歧义;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考查的话;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调查研究,去伪存真。

一、出题示标《杞人忧天》一、作者简介列子,名御寇,战国时期人。

道家学派著名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

对后代的哲学、文学、科技、宗教都有深远的影响。

著有《列子》。

其中寓言故事百余则,如《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篇篇珠玉,妙趣横生。

二、重点词解崩坠:崩塌,坠落。

身亡所寄:没有地方存身。

亡,无,没有。

寄,存放。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

之,的。

忧,忧愁、担心。

晓:告知,开导。

屈伸:身体四肢的活动。

终日在天中行止:整天在天空气体里活动。

庄子寓言四则》知识总结

庄子寓言四则》知识总结

《寓言四则》知识归纳《庄子》(教师版)一、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实词在文中的意思。

1、善.哉好2、善.刀而藏之通“缮”,擦拭3、族.庖月更刀众,群4、每至于族.筋骨交错之地5、莫不中.音合乎6、庖丁释.刀对曰放下7、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磨刀石8、依乎天理..(牛的)天然生理结构9、因其固然..本来的样子10、虽然..族即使这样,然而到..,每至于11、百川灌河.黄河12、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河岸;沙洲;崖岸13、东面而视,不见水端.边14、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改变15、今我睹子之难穷.也看到尽头16、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危险17、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拦河坝,一说桥18、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完全的,肯定的19、请循其本.原来的,本来的20、昔者庄周梦为.蝴蝶变成21、自喻.适志..与觉得;得意,称心22、周与蝴蝶则必有分.也区别23、野语..有之曰俗话24、此之谓物化..化为物,事物形态的变化25、至于..北海到达26、始旋其面目..面部,脸色27、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懂得)大道理28、望洋..向若而叹曰仰视而叹的样子,叠韵连绵词29、儵鱼出游从容..不慌不忙,闲在的样子30、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合并理解成“认为”二、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虚词在文中的意思。

1、始臣之.取独..解牛之.的.时2、合于桑林之.的.舞3、技经肯綮之.提宾的标志,助词........未尝4、提刀而.表修饰...立5、善刀而.表顺承...藏之6、是以十九年而.表转折...刀刃若新发于硎7、臣以神遇而.表并列(轻微转折).........不以目视8、以.把.无厚入有间9、臣以.用.神遇而不以.用.目视10、技盖至此乎.呢.,表疑问的语气词........11、进乎.比,相当于“于”........技矣12、依乎.相当于“于”,表引进..天理..........对象13、恢恢乎.助词,……的样子........其游刃必有余地矣14、庖丁为.介词,替....文惠君解牛15、吾见其难为.下刀..,怵然为戒16、视为.因为..迟..止,行为.因为17、提刀而立,为.因为..之踌躇满志..之四顾,为.因为18、合于.对于..《桑林》之舞19、而刀刃若新发于.从.硎20、恢恢乎其于.对于..游刃必有余地矣21、砉然.词尾....向然.词尾22、奏刀騞然.词尾..23、因其固然.……样子....24、虽然.这样..,每至于族25、怵然.词尾..为戒26、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助词,舒缓音节,无实义27、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如果不是28、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助词,主谓之间取独29、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助词,主谓之间取独30、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助词,主谓之间取独3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怎么32、我非子,固.不知子矣本来,肯定33、昔者.庄周梦为蝴蝶助词,舒缓音节,无实义34、栩栩然.蝴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35、俄然.觉,则遽遽然.周也助词,舒缓音节,无实义 //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36、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在这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四则》知识归纳《庄子》(教师版)
一、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实词在文中的意思。

1、善.哉好
2、善.刀而藏之通“缮”,擦拭
3、族.庖月更刀众,群
4、每至于族.筋骨交错之地
5、莫不中.音合乎
6、庖丁释.刀对曰放下
7、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磨刀石
8、依乎天理
..(牛的)天然生理结构
9、因其固然
..本来的样子
10、虽然
..族即使这样,然而到..,每至于
11、百川灌河.黄河
12、两涘渚崖
...之间,不辩牛马河岸;沙洲;崖岸
13、东面而视,不见水端.边
14、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改变
15、今我睹子之难穷.也看到尽头
16、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危险
17、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拦河坝,一说桥
18、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完全的,肯定的
19、请循其本.原来的,本来的
20、昔者庄周梦为.蝴蝶变成
21、自喻.适志
..与觉得;得意,称心
22、周与蝴蝶则必有分.也区别
23、野语
..有之曰俗话
24、此之谓物化
..化为物,事物形态的变化
25、至于
..北海到达
26、始旋其面目
..面部,脸色
27、吾长见笑于大方
..之家(懂得)大道理
28、望洋
..向若而叹曰仰视而叹的样子,叠韵连绵词
29、儵鱼出游从容
..不慌不忙,闲在的样子
30、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合并理解成“认为”
二、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虚词在文中的意思。

1、始臣之.取独
..解牛之.的.时
2、合于桑林之.的.舞
3、技经肯綮之.提宾的标志,助词
........未尝
4、提刀而.表修饰
...立
5、善刀而.表顺承
...藏之
6、是以十九年而.表转折
...刀刃若新发于硎
7、臣以神遇而.表并列(轻微转折)
.........不以目视
8、以.把.无厚入有间
9、臣以.用.神遇而不以.用.目视
10、技盖至此乎.呢.,表疑问的语气词
........
11、进乎.比,相当于“于”
........技矣
12、依乎.相当于“于”,表引进
..天理
..........对象
13、恢恢乎.助词,……的样子
........其游刃必有余地矣
14、庖丁为.介词,替
....文惠君解牛
15、吾见其难为.下刀
..,怵然为戒
16、视为.因为
..迟
..止,行为.因为
17、提刀而立,为.因为
..之踌躇满志
..之四顾,为.因为
18、合于.对于
..《桑林》之舞
19、而刀刃若新发于.从.硎
20、恢恢乎其于.对于
..游刃必有余地矣
21、砉然.词尾
..
..向然.词尾
22、奏刀騞然.词尾
..
23、因其固然.……样子
....
24、虽然.这样
..,每至于族
25、怵然.词尾
..为戒
26、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助词,舒缓音节,无实义
27、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如果不是
28、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助词,主谓之间取独
29、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助词,主谓之间取独
30、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助词,主谓之间取独
3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怎么
32、我非子,固.不知子矣本来,肯定
33、昔者.庄周梦为蝴蝶助词,舒缓音节,无实义
34、栩栩然.蝴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35、俄然.觉,则遽遽然.周也助词,舒缓音节,无实义 //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36、于是
..焉河伯欣然自喜在这时。

(也可等同于今义理解)
三、指出下面句中活用的词语
1、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名作状,每年,每月)
2、秋水时.至(名作状,按时)
3、顺流而东.行(名作状,向东)
4、且夫吾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形作动,小看,轻视)
四、指出下面句式的特点(含特殊短语结构)
1、臣之所好者,道也(判断句)
2、技经肯綮之未尝(宾语前置)
3、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状语后置)
4、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宾语前置)
5、我之谓也(宾语前置)
6、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
7、是鱼之乐也(判断句)
8、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否定判断句)
9、我知之()濠上也(省略句,省介词“于”)
10、栩栩然蝴蝶也(判断句)
11、俄然觉,则遽遽然周也(判断句)
12、东面而视(介宾短语中的宾语前置)
五、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
1、技盖至此乎通“盍”,何不
2、砉然向然通“响”
3、技经肯綮之未尝通“肢”
4、善刀而藏之通“缮”,擦拭
5、泾.流之大通“径”
6、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通“辩”
7、儵.鱼出游从容通“鯈”
8、自喻适志与.通“欤”,表感叹
9、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通“欤”,表疑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