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类分析方法

合集下载

五种常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及其比较

五种常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及其比较

五种常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及其比较胡雷芳一、系统聚类分析概述聚类分析是研究如何将对象按照多个方面的特征进行综合分类的一种统计方法[1]。

然而在以往的分类学中,人们主要靠经验和专业知识作定性分类处理,许多分类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和任意性,不能揭示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差别和联系;或者人们只根据事物单方面的特征进行分类,这些分类虽然可以反映事物某些方面的区别,但却往往难以反映各类事物之间的综合差异。

聚类分析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科学研究中多因素、多指标的分类问题[2]。

在目前的实际应用中,系统聚类法和K均值聚类法是聚类分析中最常用的两种方法。

其中,K均值聚类法虽计算速度快,但需要事先根据样本空间分布指定分类的数目,而当样本的变量数超过3个时,该方法的可行性就较差。

而系统聚类法(Hierarchicalclusteringmethods,也称层次聚类法)由于类与类之间的距离计算方法灵活多样,使其适应不同的要求。

该方法是目前实践中使用最多的。

这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先将n个样本各自看成一类,并规定样本与样本之间的距离和类与类之间的距离。

开始时,因每个样本自成一类,类与类之间的距离与样本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

然后,在所有的类中,选择距离最小的两个类合并成一个新类,并计算出所得新类和其它各类的距离;接着再将距离最近的两类合并,这样每次合并两类,直至将所有的样本都合并成一类为止。

这样一种连续并类的过程可用一种类似于树状结构的图形即聚类谱系图(俗称树状图)来表示,由聚类谱系图可清楚地看出全部样本的聚集过程,从而可做出对全部样本的分类[3]。

二、五种常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系统聚类法在进行聚类的过程中,需要计算类与类之间的距离。

根据类与类之间的距离计算方法的不同,我们可以将系统聚类法分为单连接法、完全连接法、平均连接法、组平均连接法与离差平方和法等。

1.单连接法(Singlelinkage)单连接法又称最短距离法。

该方法首先将距离最近的样本归入一类,即合并的前两个样本是它们之间有最小距离和最大相似性;然后计算新类和单个样本间的距离作为单个样本和类中的样本间的最小距离,尚未合并的样本间的距离并未改变。

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聚类分析又称群分析,它是研究(样品或指标)分类问题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所谓类,通俗地说,就是指相似元素的集合。

聚类分析内容非常丰富,按照分类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样品分类(Q-型聚类分析)和指标或变量分类(R-型聚类分析);按照分类方法可分为系统聚类法和快速聚类法。

1. 系统聚类分析先将n 个样品各自看成一类,然后规定样品之间的“距离”和类与类之间的距离。

选择距离最近的两类合并成一个新类,计算新类和其它类(各当前类)的距离,再将距离最近的两类合并。

这样,每次合并减少一类,直至所有的样品都归成一类为止。

系统聚类法直观易懂。

1.1系统聚类法的基本步骤:第一,计算n 个样品两两间的距离 ,记作D= 。

第二,构造n 个类,每个类只包含一个样品。

第三,合并距离最近的两类为一新类。

第四,计算新类与各当前类的距离。

第五,重复步骤3、4,合并距离最近的两类为新类,直到所有的类并为一类为止。

第六,画聚类谱系图。

第七,确定类的个数和类。

1.2 系统聚类方法:1.2.1最短距离法1.2.2最长距离法1.2.3中间距离法1.2.4重心法1.2.5类平均法1.2.6离差平方和法(Ward 法)上述6种方法归类的基本步骤一致,只是类与类之间的距离有不同的定义。

最常用的就是最短距离法。

1.3 最短距离法以下用ij d 表示样品i X 与j X 之间距离,用ij D 表示类i G 与j G 之间的距离。

定义类i G 与j G 之间的距离为两类最近样品的距离,即ij G G G G ij d D j J i i ∈∈=,min设类p G 与q G 合并成一个新类记为r G ,则任一类k G 与r G 的距离是:ij G X G X kr d D j j i i ∈∈=,min ⎭⎬⎫⎩⎨⎧=∈∈∈∈ij G X G X ij G X G X d d q j k i p j k i ,,min ,min min {}kq kp D D ,min = 最短距离法聚类的步骤如下:ij d {}ij d(1)定义样品之间距离,计算样品两两距离,得一距离阵记为)0(D ,开始每个样品自成一类,显然这时ij ij d D =。

聚类分析方法

聚类分析方法

聚类分析方法聚类分析是一种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将数据集中的对象按照它们的相似性分成不同的组,从而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结构和特征。

在实际应用中,聚类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市场分割、社交网络分析、生物信息学、图像处理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聚类分析方法,包括K均值聚类、层次聚类和密度聚类,并对它们的原理和应用进行简要阐述。

K均值聚类是一种基于距离的聚类方法,它将数据集分成K个簇,每个簇包含距离最近的K个中心点。

K均值聚类的原理是通过迭代计算每个样本点到中心点的距离,然后将样本点分配到距离最近的中心点所在的簇中。

这个过程一直迭代进行,直到簇的分配不再改变为止。

K均值聚类的优点是简单易懂,计算速度快,但是它对初始中心点的选择敏感,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

层次聚类是一种基于树形结构的聚类方法,它通过不断地将最相似的样本点或簇合并在一起,从而构建出一个层次化的聚类结构。

层次聚类可以分为凝聚型和分裂型两种方法。

凝聚型层次聚类是从下往上构建聚类结构,它首先将每个样本点看作一个独立的簇,然后根据它们的相似性逐步合并成更大的簇,直到所有样本点合并成一个簇为止。

分裂型层次聚类则是从上往下构建聚类结构,它首先将所有样本点看作一个簇,然后根据它们的差异逐步分裂成更小的簇,直到每个样本点都成为一个簇为止。

层次聚类的优点是不需要预先确定簇的个数,但是它的计算复杂度较高,不适合处理大规模数据集。

密度聚类是一种基于样本点密度的聚类方法,它将高密度的样本点划分为一个簇,并且可以发现任意形状的簇。

密度聚类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计算每个样本点周围的密度来确定核心点,然后将核心点连接在一起形成簇。

密度聚类的优点是对噪声和离群点具有较好的鲁棒性,但是它对参数的选择比较敏感,需要合适的密度阈值来确定核心点。

总的来说,聚类分析方法是一种强大的数据分析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数据中的潜在结构和规律。

不同的聚类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数据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聚类方法需要根据具体问题的特点来进行。

聚类分析方法概述及应用

聚类分析方法概述及应用

聚类分析方法概述及应用聚类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用于将相似的数据点聚集在一起,形成有意义的群组。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数据的内在结构和模式,揭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信息。

本文将对聚类分析方法进行概述,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聚类分析方法概述聚类分析方法有多种类型,其中最常用的是原型聚类、层次聚类和密度聚类。

1. 原型聚类原型聚类是一种利用原型向量(即代表一个簇的中心点)来表示和分类数据的方法。

最常见的原型聚类算法是K均值聚类,它通过迭代过程将数据分成K个簇。

2. 层次聚类层次聚类是一种基于树状结构的聚类方法,它将数据点逐步合并为越来越大的簇,直到所有数据点都合并为一个簇。

层次聚类可以分为凝聚型和分裂型两种。

3. 密度聚类密度聚类是一种基于数据点之间密度的聚类方法。

它通过计算每个数据点周围的密度,将密度较高的数据点归为一类,从而形成簇。

DBSCAN是最常用的密度聚类算法之一。

二、聚类分析的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其中几个典型的应用示例:1. 市场细分聚类分析可帮助企业将潜在消费者细分为不同的市场群体,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市场推广。

例如,一家保险公司可以利用聚类分析将客户分为不同的风险类别,制定相应的保险套餐。

2. 医学研究在医学领域,聚类分析可用于帮助识别患者的疾病风险、预测疾病进展、选择最佳治疗方案等。

通过分析患者的基因数据、病历记录和临床表现等信息,医生可以将患者分为不同的疾病类型,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指导。

3. 社交网络分析社交网络中存在着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复杂的网络关系。

聚类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社交网络中的用户群体结构,发现潜在的兴趣群体和社区,并为个性化推荐、社交媒体营销等提供支持。

4. 图像分析聚类分析可以应用于图像分析领域,如图像压缩、图像分类等。

通过对图像中的像素点进行聚类,可以将相似的像素点合并为一个簇,从而实现图像的压缩和分类。

5. 网络安全对于网络安全领域来说,聚类分析可以帮助识别异常网络流量、发现潜在的攻击者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聚类分析方法

聚类分析方法

聚类分析方法聚类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它可以将数据集中的对象按照其相似性进行分组,形成若干个簇。

通过聚类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数据中的内在结构,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集的特点和规律。

在实际应用中,聚类分析被广泛应用于市场分割、社交网络分析、图像处理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和应用场景,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将数据集中的对象划分为若干个簇,使得同一簇内的对象相似度较高,不同簇之间的对象相似度较低。

在进行聚类分析时,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相似性度量方法和聚类算法。

常用的相似性度量方法包括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余弦相似度等,而常用的聚类算法包括K均值聚类、层次聚类、DBSCAN等。

不同的相似性度量方法和聚类算法适用于不同的数据类型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方法对于聚类分析的效果至关重要。

K均值聚类是一种常用的聚类算法,它通过不断迭代更新簇中心的方式,将数据集中的对象划分为K个簇。

K均值聚类的优点是简单、易于理解和实现,但是它对初始簇中心的选择较为敏感,容易收敛到局部最优解。

层次聚类是另一种常用的聚类算法,它通过逐步合并或分裂簇的方式,构建一棵层次化的聚类树。

层次聚类的优点是不需要事先确定簇的个数,但是它对大数据集的处理效率较低。

DBSCAN是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它能够发现任意形状的簇,并且对噪声数据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不同的聚类算法适用于不同的数据特点和应用场景,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

在市场分割中,我们可以利用聚类分析将顾客分为不同的群体,从而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在社交网络分析中,我们可以利用聚类分析发现社交网络中的社区结构,从而发现潜在的影响力人物。

在图像处理中,我们可以利用聚类分析对图像进行分割和特征提取,从而实现图像内容的理解和识别。

聚类分析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它为我们理解和利用数据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聚类分析的方法

聚类分析的方法

聚类分析的方法一、系统聚类法系统聚类分析法就是利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将样品或变量(所分析的项目)归并为若干不同的类别(以分类树形图表示),使得每一类别内的所有个体之间具有较密切的关系,而各类别之间的相互关系相对地比较疏远。

系统聚类分析最后得到一个反映个体间亲疏关系的自然谱系,它比较客观地描述了分类对象的各个体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根据分类目的不同,系统聚类分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变量分类,称为R型分析;另一类是对样品分类,称为Q型分析。

系统聚类分析法基本步骤如下(许志友,1988)。

(一)数据的正规化和标准化由于监测时所得到的数值各变量之间相差较大,或因各变量所取的度量单位不同,使数值差别增大,如果不对原始数据进行变换处理,势必会突出监测数据中数值较大的一些变量的作用,而消弱数值较小的另一些变量的作用,克服这种弊病的办法是对原始数据正规化或标准化,得到的数据均与监测时所取的度量单位无关。

设原始监测数据为Xij (i=1,2,…,n;j=1,2,…,m;n为样品个数,m为变量个数),正规化或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为Zij (i=1,2,…,n;j=1,2,…,m)。

1. 正规化计算公式如下:(7-32)(i=1,2,…,n;j=1,2,…,m)2. 标准化计算公式如下:(7-33)(i=1,2,…,n;j=1,2,…,m)其中:(二)数据分类尺度计算为了对数据Zij进行分类,须对该数据进一步处理,以便从中确定出分类的尺度,下列出分类尺度计算的四种方法。

1.相关系数R两两变量间简单相关系数定义为:(7-34)(i,j=1,2,…,m)其中一般用于变量的分类(R型)。

有一1≤≤1且愈接近1时,则此两变量愈亲近,愈接近-1,则关系愈疏远。

2.相似系数相似系数的意义是,把每个样品看做m维空间中的一个向量,n个样品相当于m维空间中的n个向量。

第i个样品与第j个样品之间的相似系数是用两个向量之间的夹角余弦来定义,即:(7-35)(i,j=1,2,…,m)常用于样品间的分类(Q型)。

聚类分析法

聚类分析法

2020/7/31
30
2.模糊聚类分析步骤 第二步:建立模糊相似矩阵。
2020/7/31
31
2.模糊聚类分析步骤 第三步:获得模糊分类关系。
2020/7/31
3糊相似矩阵 进行聚类处理。将 类逐渐合并,最后得到聚类谱系图,从而进行合理的分类。
2020/7/31
6
xij
1.1 聚类与聚类分析
1.1.2聚类分析的原理
▪中心化变换
对于一个样本数据,观测p各指标,n个样品的数据资料
阵为
x11 x12
X
x21
x22
x1 p
x2
p
xn1 xn2
xnp
2020/7/31
7
xij
1.1 聚类与聚类分析
1.1.2聚类分析的原理 ▪标准化变换
②动态聚类分析法。是将n个样品初步分类,然后根据分类函数尽可能小的 原则,对初步分类进行调整优化,直到分类合理为止。这种分类方法一般称为 动态聚类法,也称调优法。
③模糊聚类分析法。是利用模糊数学中模糊集理论来处理分类问题的方法, 他对经济领域中具有模糊特征的两态数据或多态数据具有明显的分类效果。
④图论聚类分析法。是利用图论中最小支撑树(MST)的概念来处理分类问 题,是一种独具风格的方法。
1.2 聚类分析的种类
1.2.1 系统聚类分析法
1.2.2 动态聚类分析法
1.2.3 模糊聚类分析法
1.2.4 图论聚类分析法
2020/7/31
13
1.2.1 系统聚类分析法
1.基本思想和分析步骤
(1)基本思想 系统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把n个样品看成p维(p个 指标)空间的点,而把每个变量看成p维空间的坐标轴,根据

聚类分析方法

聚类分析方法

聚类分析方法
聚类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数据挖掘方法,它可以将相似的数据点分组在一起。

在聚类分析中,数据被分为多个类别,每个类别都包含具有类似特征的数据点。

聚类分析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K均值聚类。

K均值聚
类的目标是将数据点分为K个簇,使得每个数据点都属于与
其最近的质心所代表的簇。

首先,在聚类分析中,需要先选择一个初始的簇质心,然后迭代地将每个数据点分配到与其最近的质心所代表的簇中,然后更新簇质心的位置,直到达到收敛。

另一种常见的聚类分析方法是层次聚类。

层次聚类将数据点逐渐合并成一个个的簇,直到所有数据点都属于同一个簇。

层次聚类可以根据不同的相似性度量来合并簇,例如单链接、完全链接或平均链接等。

另外,谱聚类是一种基于图论的聚类方法,它利用数据点之间的相似性构建一个相似度矩阵,并将其转化为一个图。

然后,通过计算图的特征向量来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方法还有很多其他的变体和扩展,例如密度聚类、模糊聚类和网格聚类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问题和数据类型来选择和应用。

总的来说,聚类分析方法是一种无监督学习的方法,可以用于发现数据中的内在结构和模式。

它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如市场分析、社交网络分析和生物信息学等。

通过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什么是聚类分析,它有哪些应用?

什么是聚类分析,它有哪些应用?

什么是聚类分析,它有哪些应用?
一、聚类分析的实现方式
聚类分析的实现方式有很多种,如下面几种:
1. 基于距离的聚类:
这种方法将数据点之间的距离作为相似性的度量,然后将距离最近的数据点聚在一起,并逐渐地将距离较远的数据点加入到不同的簇中。

2. 基于密度的聚类:
这种方法通过计算数据点的密度来确定簇边界,而不是使用距离来度量相似性。

将密度较高的数据点聚集在一起,而将密度较低的数据点单独作为一个簇。

3. 基于层次的聚类:
这种方法将数据点逐层进行聚合,每一层都是由多个子层组成的。

聚类过程一直持续到所有数据点都被分配到一个簇中,或者簇的数量达到预设的值。

二、聚类分析的应用领域
聚类分析作为一种重要的数据挖掘技术,在多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介绍一些主要应用领域:
1. 市场细分:
聚类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将市场分割成不同的细分市场,然后根据每个细分市场的特点定制相应的市场策略。

2. 生物分类:
聚类分析在生物学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可以用于分类分子或组分、成本分析以及微生物学等方面。

3. 网络流量分析:
聚类分析可以帮助网络管理员对网络流量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了解网络中流动的数据类型,从而更好地优化网络性能。

4. 风险评估:
聚类分析可以用于对风险进行分类和评估,例如,可以将客户分类成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客户,以快速响应某些意外事件。

结论
聚类分析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技术,可以用于许多不同的领域。

以上只是聚类分析的一些基本理解和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聚类分析在未来也将有着更广泛的应用。

聚类分析定义及分析方法

聚类分析定义及分析方法

聚类分析定义及分析⽅法聚类分析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是根据事物本⾝的特性研究个体分类的⽅法。

聚类分析的原则是同⼀类中的个体有较⼤的相似性,不同类的个体差异很⼤。

根据分类对象不同分为样品聚类和变量聚类。

样品聚类在统计学中⼜称为Q型聚类。

⽤SPSS的术语来说就是对事件(cases)进⾏聚类,或是说对观测量进⾏聚类。

是根据被观测的对象的各种特征,即反映被观测对象的特征的各变量值进⾏分类。

变量聚类在统计学中有称为R型聚类。

反映事物特点的变量有很多,我们往往根据所研究的问题选择部分变量对事物的某⼀⽅⾯进⾏研究。

SPSS中进⾏聚类和判别分析的统计过程是由菜单Analyze---Classify导出的选择Classify 可以显⽰三个过程命令:1 K-Means Cluster进⾏快速聚类过程。

2 Hierarchical Cluster进⾏样本聚类和变量聚类过程。

3 Discriminant进⾏判别分析过程。

通常情况下在聚类进⾏之前 Proximitice 过程先根据反映各类特性的变量对原始数据进⾏预处理,即利⽤标准化⽅法对原始数据进⾏⼀次转换。

并进⾏相似性测度或距离测度。

然后 Cluster 过程根据转换后的数据进⾏聚类分析。

在SPSS for Windows 中分层聚类各⽅法都包含了 Proximitice 过程对数据的处理和Cluster 过程。

对数据的分析给出的统计量可以帮助⽤户确定最好的分类结果。

1.1 主要功能聚类的⽅法有多种,最常⽤的是分层聚类法。

根据聚类过程不同⼜分为凝聚法和分解法。

分解法:聚类开始把所有个体(观测量或变量)都视为属于⼀⼤类,然后根据距离和相似性逐层分解,直到参与聚类的每个个体⾃成⼀类为⽌。

凝聚法:聚类开始把参与聚类的每个个体(观测量或变量)视为⼀类,根据两类之间的距离或相似性逐步合并直到合并为⼀个⼤类为⽌。

⽆论哪种⽅法,其聚类原则都是近似的聚为⼀类,即距离最近或最相似的聚为⼀类。

聚类分析方法

聚类分析方法

聚类分析方法
俗话说,物以类聚,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就是通过观测数据将对象进行分类的统计方法。

聚类分析的主要思想就是相近(或相似)的样品(或指标)归为一类,该方法最早是由考古学家在对考古分类中研究中发展起来的,如今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天气、地质、生物、金融、保险、图像处理等许多领域。

在食品安全领域,可以通过食品污染物数据对地域进行分类或拓展到更多方面。

聚类方法有很多,不过大致可分为两类:系统聚类(hierachical clustering)方法和动态聚类(dynamic clustering)方法,系统聚类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层次聚类,动态聚类中最常用的是K-均值聚类。

1层次聚类法
层次聚类方法对给定的数据集进行层次的分解,直到某种条件满足为止。

具体又可分为凝聚的,分解的两种方案。

层次聚类法中凝聚法就是先将n个样本各自看成一类,然后规定样品之间的距离和类与类之间的距离,将距离最小的一对并成一个新类,然后,计算新类和其他类的距离,再将距离最近的两类合并,这样每次减少一类,直到所有的样品都成一类为止。

凝聚法是类由多到少的方法,而分解法是类由少到多的算法,是先将所有的样品看成一类,然后将所有的样品分成两类,使得两类之间的样品尽量的远,接着再将各小类继续分类,直到所有的样品各成一类为止。

不管是凝聚法还是分解法,最终都是将根据各类之间的亲疏关系,逐步画成一张完整的分类系统图,即谱系图或树状聚类图。

类间距离等于两类对象之间的最小距离,根据经验,由离差平方和法所得的谱系聚类图的凝聚聚类方法最为清晰。

整个过程就是建立一个树结构,类似于下图。

聚类分析法

聚类分析法

4.3.1概念特征1.含义根据事物本身的特性研究个体分类的方法,是研究事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其是为了某种目的做的工作,并非真实存在所分的类。

2.原则同一类中的个体相似性大,不同类中的个体差异很大。

3.分类(1)按聚类对象分:样品聚类:对观测量聚类,对反映被观测对象特征的各个变量值进行分类。

目的是判断研究对象的属类。

变量聚类:根据所研究的问题选择反映事物某些特点的部分变量来研究事物的某方面。

目的是找出彼此独立的有代表性的变量,以便在用少量有代表性变量代替众多变量时,损失信息很少。

(2)按聚类过程分:分解方法:首先把所有个体认为一大类,然后根据距离最近或性质相似逐层分解,直到每个个体自成小类为止。

凝聚方法:首先把每个个体认为一小类,然后根据距离最近或性质相似逐步合并,直到所有个体一个大类为止。

4.3.2内容过程1.数据准备这里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部分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

2.方法选择按分析Analyze—聚类Classify—分层聚类Hierachical Classify的顺序展开如图4.10所示对话框。

从左侧原始变量备选框中指定参与分析变量送入右侧变量Variable(s)框中。

在聚类栏Classify选择聚类类型—观测量聚类Cases或变量聚类Variable,若做观测量聚类,还需指定一个标识变量送到样本标签框Label Cases by中。

在输出显示栏系统默认选择统计量和图形。

单击方法选择Method功能按钮,展开对话框。

(1)聚类方法Cluster Method:定义、计算两项之间距离或相似性的方法。

组间连接:合并两类后使所有对应两项之间的平均距离最小。

组内连接:合并后使类中所有项之间的平均距离(平方)最小。

最近邻法:用两类之间最近点间的距离代表两类间的距离。

最远邻法:用两类之间最远点间的距离代表两类间的距离。

重心聚类:以计算所有各项均值间距离的方法计算两类间距离。

中位数法:以各类中的中位数为类中心。

聚类分析方法比较

聚类分析方法比较

聚类分析方法比较聚类分析是一种数据挖掘技术,用于将一组样本分为具有相似特征的组或簇。

聚类分析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层次聚类、K-means、DBSCAN、SOM等。

这些方法在不同的领域和应用中可能有不同的优势和适用性。

下面将对几种常见的聚类分析方法进行比较。

1. 层次聚类(Hierarchical Clustering)层次聚类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聚类方法,将样本逐步合并形成层次聚类树。

层次聚类的优点是可视化效果好,可以根据聚类树划分不同的组别。

然而,层次聚类的计算复杂度高,适用于小样本量的情况。

2. K-meansK-means是一种常用的聚类算法,通过计算样本间的欧式距离将样本划分为K 个簇。

K-means的优点是计算速度快,对大规模数据集效果好。

然而,K-means 对初始质心的选择敏感,并且需要预先设定簇的个数。

3. 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 DBSCAN是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通过设定样本周围邻域的密度阈值,将稠密区域划分为簇,将稀疏区域划分为噪声。

DBSCAN的优点是对初始参数不敏感,可以发现任意形状的簇。

然而,DBSCAN对数据分布的要求较高,对密度差异较大的数据集不适用。

4. SOM(Self-Organizing Maps)SOM是一种无监督学习方法,通过将多维样本映射到低维的神经网络空间中,实现样本的聚类。

SOM的优点是可以保留样本的拓扑结构,并且对噪声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然而,SOM的计算复杂度较高,需要预先设定神经网络的参数。

除了以上几种聚类分析方法,还有许多其他的方法,如谱聚类、模糊聚类等。

这些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应用的需求和数据特征来确定。

在选择聚类方法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数据类型:不同的聚类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数据,如数值型数据、类别型数据、文本数据等。

常用的聚类分析方法

常用的聚类分析方法

常用的聚类分析方法常用的聚类分析方法有层次聚类、K均值聚类、密度聚类、DBSCAN聚类和谱聚类等。

首先介绍层次聚类方法。

层次聚类是一种自底向上或自顶向下的聚类方法。

自底向上方法从每个数据点开始,将每个点看作一个独立的簇,然后通过计算两个最近的簇之间的距离,将距离最近的两个簇合并为一个新的簇,直到所有的数据点都合并为一个簇。

自顶向下方法从所有的数据点开始,将它们看作一个整体的簇,然后通过计算簇内数据点之间的距离,将距离最远的数据点划分为两个簇,再递归地继续划分簇,直到达到预设的聚类数目为止。

其次介绍K均值聚类方法。

K均值聚类是一种基于距离度量的聚类方法,它将数据划分为K个不同的簇,使得每个数据点与所属簇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最小化。

算法首先随机选择K个中心点,然后将数据点分配到距离最近的中心点所属的簇中,接着更新每个簇的中心点为簇内所有数据点的平均值,重复这个过程,直到簇的分配不再发生变化或达到预设的迭代次数。

再介绍密度聚类方法。

密度聚类是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它通过寻找数据点的密度相对较高的区域来确定簇的划分。

算法首先根据指定的邻域半径和最小邻居数目确定核心对象,然后从核心对象出发,递归地扩展可达对象,得到一个密度可达的区域,将这个区域内的数据点划分为一个簇,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所有的数据点都被访问过为止。

还介绍DBSCAN聚类方法。

DBSCAN聚类是一种基于密度相连的聚类方法,它将数据划分为多个密度相连的点构成的簇。

算法首先随机选择一个未访问的数据点,如果该点的邻域内有足够数量的点,则将这些点及其邻域内的点都划分为一个簇,接着对这些点进行标记为已访问,然后递归地寻找其他点,并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所有的点都被访问过为止。

最后介绍谱聚类方法。

谱聚类是一种基于图论的聚类方法,它将数据点看作图中的节点,通过计算节点之间的相似度构建一个邻接矩阵,然后通过对邻接矩阵进行特征分解或图划分得到数据点的特征向量,再将这些特征向量作为输入进行聚类。

第八章聚类分析

第八章聚类分析
一、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
聚类分析是一种数值分类方法(即完全是根据数据关系)。要进行 聚类分析就要首先建立一个由某些事物属性构成的指标体系,或者说是 一个变量组合。入选的每个指标必须能刻画事物属性的某个侧面,所有 指标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备的指标体系,它们互相配合可以共同刻画事 物的特征。
所谓完备的指标体系,是说入选的指标是充分的,其它任何新增变 量对辨别事物差异无显著性贡献。如果所选指标不完备,则导致分类偏 差。比如要对家庭教养方式进行分类,就要有描述家庭教育方式的一系 列变量,这些变量能够充分地反映不同家庭对子女的教养方式。
简单地说,聚类分析的结果取决于变量的选择和变量值获取的两个 方面。变量选择越准确、测量越可靠,得到的分类结果越进行的。就一个由n个个案、k 个变量组成的数据文件来说 ,当对个案进行聚类分析时,相当于对 k 维坐标系中的n 个点进行分组,所依据的是它们的距离 ;当对变 量进行聚类分析时,相当于对n维坐标系中的k个点进行分组,所依 据的也是点距。所以距离或相似性程度是聚类分析的基础。点距如 何计算呢?拿连续测量的变量来说,可以用欧氏距离平方计算:即 各变量差值的平方和。
选中none,不显示个案归属情况; 选中Single solution,则显示聚集成指定的n类时个案
归属情况; 选中Range of solutions,则显示聚集成n1到n2范围内
的各种情况下的个案归属情况。
第六步:设定保存层次聚类分析的结果。点击层次聚类分析 对话框中的“save”可以打开设置保存分类结果的对话框。在 “Cluster membership”下边:
第三步:点击“Method”打开聚类分析的距离计算方法设置对 话框 ,以实现对小类间距离 、样本间距离计算方法的设置 , 同时对量纲不一致情况下的变量观测值进行转换: (1) 小类间距离计算:默认方式是类间平均链锁法(BetweenGroups linkage) ,这种方法最充分地使用了数据资料; (2) 样本间距离计算:

统计学中的聚类分析方法

统计学中的聚类分析方法

统计学中的聚类分析方法聚类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统计学方法,用于将相似的观测值归为一类。

它在数据分析、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统计学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包括层次聚类分析和K均值聚类分析。

一、层次聚类分析层次聚类分析是一种基于树状结构的聚类方法。

它将观测值逐步合并,形成层次化的聚类结果。

层次聚类分析的步骤如下:1. 确定相似度度量方法:在层次聚类分析中,需要选择一种相似度度量方法,用于衡量不同观测值之间的相似程度。

常用的相似度度量方法包括欧式距离、曼哈顿距离和相关系数等。

2. 计算相似度矩阵:根据选择的相似度度量方法,计算出观测值两两之间的相似度,并构建相似度矩阵。

3. 构建聚类树:从相似度矩阵出发,可以使用不同的聚类算法构建聚类树。

常用的聚类算法包括单链接、完全链接和平均链接等。

单链接聚类算法将每个观测值视为一个单独的聚类,然后逐步合并最近的两个聚类;完全链接聚类算法则是选择最远的两个聚类进行合并;平均链接聚类算法则是计算两个聚类之间所有观测值之间的平均距离,并选择平均距离最近的两个聚类进行合并。

4. 切割聚类树:将聚类树切割成不同的簇,得到最终的聚类结果。

切割聚类树的方法有多种,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切割方式。

层次聚类分析方法的优点是可解释性强,可以直观地展示聚类结果的层次结构。

然而,它的计算复杂度较高,对大规模数据的处理效率较低。

二、K均值聚类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是一种基于中心点的聚类方法。

它将观测值划分为K个簇,每个簇的中心点代表该簇的特征。

K均值聚类分析的步骤如下:1. 初始化K个中心点:随机选择K个观测值作为初始中心点。

2. 计算每个观测值到各个中心点的距离,并将其归属到最近的中心点所代表的簇。

3. 更新中心点:计算每个簇内观测值的均值作为新的中心点。

4. 重复步骤2和3,直到中心点不再发生变化或达到预定的迭代次数。

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效率高,适合处理大规模数据。

聚类分析方法有哪些

聚类分析方法有哪些

聚类分析方法有哪些聚类就是按照某个特定标准(如距离准则,即数据点之间的距离)把一个数据集分割成不同的类或簇,使得同一个簇内的数据对象的相似性尽可能大,同时不在同一个簇中的数据对象的差异性也尽可能地大。

我们可以具体地理解为,聚类后同一类的数据尽可能聚集到一起,不同类数据尽量分离。

聚类技术正在蓬勃发展,对此有贡献的研究领域包括数据挖掘、统计学、机器学习、空间数据库技术、生物学以及市场营销等。

各种聚类方法也被不断提出和改进,而不同的方法适合于不同类型的数据,因此对各种聚类方法、聚类效果的比较成为值得研究的课题。

聚类分析法是理想的多变量统计技术,主要有分层聚类法和迭代聚类法。

聚类分析也称群分析、点群分析,是研究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

例如,我们可以根据各个银行网点的储蓄量、人力资源状况、营业面积、特色功能、网点级别、所处功能区域等因素情况,将网点分为几个等级,再比较各银行之间不同等级网点数量对比状况。

聚类算法的分类目前,有大量的聚类算法。

而对于具体应用,聚类算法的选择取决于数据的类型、聚类的目的。

如果聚类分析被用作描述或探查的工具,可以对同样的数据尝试多种算法,以发现数据可能揭示的结果。

主要的聚类算法可以划分为如下几类:划分方法、层次方法、基于密度的方法、基于网格的方法以及基于模型的方法。

目前,聚类问题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的硬聚类,即每一个数据只能被归为一类,模糊聚类[10]也是聚类分析中研究较为广泛的一个分支。

模糊聚类通过隶属函数来确定每个数据隶属于各个簇的程度,而不是将一个数据对象硬性地归类到某一簇中。

目前已有很多关于模糊聚类的算法被提出,如著名的FCM算法等,此方法后面会提及。

常用的聚类方法1.k-mean聚类分析适用于样本聚类;2.分层聚类适用于对变量聚类;3.两步聚类适用于分类变量和连续变量聚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类分析方法
方法介绍
聚类分析 (Clauster Analysis)
数值分类法的一种,在社会应用中称类型学。

Robert Tryon于1939年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研究方法。

目的:用数量关系对事物进行分类。

对于可以用某些数量描述的事物,采用样本间的距离来将性质接近的事物归为一类,从而达到对事物的分析和评价。

聚类分析作分类时各类群乃至类群数事先未知,而是根据数据的特征确定的,又称为无师可循的分类。

一般分为逐步聚类、系统聚类和其它方法。

16种饮料的热量、咖啡因、钠及价格四种变量
数据示例
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
对于一个数据,人们既可以对变量(指标)进行分类(相当于对数据中的列分类),也可以对观测值(事件、样品)来分类(相当于对数据中的行分类)。

比如学生成绩数据就可以对学生按照理科或文科成绩(或者综合考虑各科成绩)分类。

当然,并不一定事先假定有多少类,完全可以按照数据本身的规律来分类。

如何度量远近,
如果想要对100个学生进行分类,如果仅仅知道他们的数学成绩,则只好按照数学成绩来分类;这些成绩在直线上形成100个点。

这样就可以把接近的点放到一类。

如果还知道他们的物理成绩,这样数学和物理成绩就形成二维平面上的100 个点,也可以按照距离远近来分类。

三维或者更高维的情况也是类似;只不过三维以上的图形无法直观地画出来而已。

在饮料数据中,每种饮料都有四个变量值。

这就是四维空间点的问题了。

如果以n个数值型变量(n维空间)来描述某一类事物,则一个事物就是n维空间中是一个点。

Y
X
Z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B
C
.
在A、B、C三组数据点群中,每组内部的数据点的坐标数值都比较接近。

用几何距离表示就是:
由于在同一类中数据点的坐标值比较接近或几何距离比较接近,这类点的总体性质就比较接近。

聚类分析就是通过对变量的测量,将比较接近的个案找出来归为一类,进一步再将比较接近的类合并成为新的类,逐层合并直到最后合并成为一类。

聚类的类型
聚类有两种类型:
“Q聚类”,也可解释为样本聚类。

这种聚类将在聚类过程中发现具有共同属性的样本。

“R聚类”,也可解释为变量聚类。

而“R聚类”则可以在某些变量中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变量。

(一)基本概念
样品:样品是分类对象的单一个体。

在零件分类中,每一个零件即为一个样品。

分类全域:分类全域是欲分类样品的集合。

在车间生产流程分析中,进入车间加工的全部零件为其分类全域。

类:类是分类全域的一个子集。

自己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样品,单一样品亦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分类。

因此,一个零件,既可看成是一个样品,也可看成是只有一个样品的特殊的类。

(一)基本概念
相似系数:是描述两个样品之间相似程度的统计量。

在处理不同的具体问题时,可以构造不同的相似系数统计量。

在车间生产流程分析中对零件分类,依据是零件工艺过程,即按工艺过程相似性分类。

就一对零件而言,他们的工艺过程中共用的机床数目越多,则这一对零件相似程度就愈高;反之,若共用的机床数目越少,其相似程度就越低。

据此,可定义相似系数的统计量:
1) 式(
相似系数
令加工零件Xi与Xj使用的机床总数目分别为CI与CJ,则有:
相似系数Sij可以用来判定一对零件的相似程度。

若一对零件加工机床的类型与数目完全相同,则Sij=1,若没有相同的机床,则Sij=0 。

所以,根据一对零件亲疏的程度,Sij值在0到1之间变化。


(二)聚类方法和类相似系数
单一样品对之间可以根据原始数据构造一定的相似系数统计量来描述它们之间的相似性。

同样,当样品合并成类时,也可以按一定的法则构造相似系数统计量,以描述样品与类之间或类与类之间的相似程度。

这种构造样品与类与类之间的相似系数统计量的法则称为聚类方法,该统计量称为类相似系数。

常用的聚类方法有最近距离法、最远距离法、类平均法、中值法、可变类平均法等。

零件分类实践表明,类平均法有较好的分类效果,能较好地反映零件之间客观存在的相似性。

类平均法(Average Linkage Method)
在类平均法中,类相似系数的定义为:两个类分别有np及nq个样品,这两个类之间的类相似系数定义为所有np×nq个样品之间相似系数的算术平均值。

为提高零件分类的计算速度,可以用递推算法计算出每聚合一个新类之后该类与其他类之间的类相似系数。

设类Xp及Xq聚合成新类Xr,它们分别具有np 、 nq及nr个样品,用类平均法,按以下的递推公式可算出任意一个类Xk与新类Xr之间的相似系数Skr ×
式中,Skp ,Skq分别为任意类Xk与新类Xr之间的类相似系数。

(三)聚类分析法的零件分类
聚类分析法是根据规定的统计量为判据将多种零件逐次聚合成类。

为此,首先需要计算出零件之间的类相似系数,据此列出原始相似系数矩阵表。

(三)聚类分析法的零件分类
将矩阵中相似系数数值最高的一对零件聚合成新类,然后,再按规定的聚类方法计算出新类与其余的零件类(单一零件亦可认为是一类)之间的相似系数,据此建立相似系数矩阵。

(四)计算机辅助聚类分析法零件分类
采用聚类分析法对众多零件进行分类时,包括有大量的计算和信息处理工作,用手工方式很难胜任,故宜借助于计算机。

根据上述聚类分析法零件分类过程,可归纳聚类分析法的算法如下:
(1)计算每一对零件之间的相似系数,据此建立一个相似系数矩阵;
2)在相似系数矩阵中搜索最大相似系数值; (
(3)检查终止条件是否满足,如果满足,转(6),否则转(4);
(4)将相似系数最大的那两个零件类合并为新类;
(5)计算新零件类与其余零件类之间的类相似系数,修改相似系数矩阵,转(2);
(6)将聚合的各零件类整理成组;
(7)分类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