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合集下载

第1节静电现象及微观解释

第1节静电现象及微观解释
答案:D
接触、中和类
如图所示,半径相同的两个金属小球A、B,带有
电量相等的电荷,相隔一定距离,两球之间的相互吸 引力的大小是F.今让第三个半径相同的不带电的金
属小球先后与A、B两球接触后移开.这时,A、B两
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 )
A. F 8
C. 3F 8
B. F 4
D. 3F 4
答案:A
三、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 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 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 的总量不变。
四、静电的应用与防护
第2: 带电体被看成只有电荷量没有大小的几何点。 本身的线度比相互间的距离小得多的带电体 。 理想模型。与质点类似。
答案:A
“两同夹异,两大夹小”的证明
原则:判断各物体受到静电力的大小和方向 (1)先看电性:(只关心同和异) a 三个物体电性均相同 b 两个同性,另一个异性 (2)再看位置: a 同性靠近 b 同性被异性隔开 (3)再看大小: a 两个较大的电荷在一起 b 两个较大的电荷被较小的电荷隔开
第1章 静电场
第1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一、电荷
1、电荷种类:
正电荷:+ 负电荷:-
2、电荷量
符号: Q或q 单位:库仑(C) 电子电荷量:1.60 ×10-19C
3、电荷性质 :
吸引轻小物体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二、物体带电方式
1、摩擦起电 本质:不同物质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 2、接触带电
θ1 θ2
A
B
三、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比较
F
k
Q1Q2 r2
F
G
m1m2 r2

第1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第1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吸引轻小物体
电荷总量变了吗?
三、电荷守恒定律
1.不能创造 2.不能消灭 3.只能转移
四、带电量:带电体所带电荷的多少.
符号:Q=ne(n为整数)
元电荷:质子(电子)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 五、静电的应用和防止
一个人的生命如同下棋,要看在多大的格局
上展开。
答:电子带有最小的负电荷,质子带有最小的正电荷,
它们电量的绝对值相等,一个电子电量e=1.6×10-19C. 任何带电物体所带电量要么等于电子(或质子)的电量, 要么是它们的整数倍,因此,把1.6×10-19C称为元电荷.
2.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量: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 符号Q,单位C.
自然界中的最小电荷量
是质子或电子的带电量.
4.如图所示,有一带正电的验电器,当一金属球A靠近
验电器的小球B(不接触)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减
小,则( )
A.金属球可能不带电 B.金属球可能带负电 C.金属球可能带正电
D.金属球一定带负电
【解析】选A、B .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减小,这说明金
属箔上的电荷减少,小球B上的电荷增加,这是金属球A
例1:两个完全一样的金属球,A带电量Q,B带电量-2Q, 将AB相触后分开,A、B分别带多少电量? 解析:如果两个一模一样的金属物质相接触,它们的电荷 就要平均分配到两个物体上去. A带电量Q,B带电量-2Q, 将A、B相触后正、负电荷中和,剩余电荷电量为-Q,A、B 分开后,每个金属球上带的电荷量都是-Q/2.
B.乙图中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C.甲图中两球至少有一个带电 D.乙图中两球至少有一个带电 【解析】选B、C.根据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可 判断B、C正确. 甲 乙

1.1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1.1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二、起电方式: 方式: 摩擦起电: 接触起电: 接触使物体 带电的现象 相同金属球 平分总电量 电荷的转移 感应起电: 不带电导体在靠近 带电体时,近端带 异种电荷,远端带 同种电荷的现象 等量的异种电荷 电荷的重新分布
实验1 实验2
现象: 摩擦使物体 带电的现象 规律: 等量的异种电荷 实质: 电子的得失
+
原因
范氏 起电
二 原子结构与电荷守恒 1.原子结构 (1)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组 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旋转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 (2)中子呈电中性,质子带正电,核外 电子带负电. (3)电中性是指原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 相等,对外不显电性. (4)当物体受外界的影响时,电子发生 转移,原子内质子数与电子数不再相等,物 体就显电性.
提示:在物体内部,原子核是相对固定的,内部的质子不能 脱离原子核而移动,所以起电过程中,转移的都是核外电子.
2.电荷守恒定律 (1)内容: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 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或者从一个物体 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任何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 量不变.这个规律叫做电荷守恒定律. (2)电荷分配规律: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球 接触,电荷重新分配. ①若带同种电荷,总电荷量平分. ②若带异种电荷,先中和再平分. (3)使物体带电的过程,只不过是电荷发生转移 的过程,电荷并没有产生或消失. (4)电荷中和现象的实质是正、负电荷的结合过 程,但在分离、转移、结合等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 持不变.
3.应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起电实质 (1)摩擦起电 ①原因: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时,由于 摩擦做功,一个物体中某些电子获得了能量,挣脱了原子 核的束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 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 ②实质: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毛皮摩 擦橡胶棒,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橡胶棒带负电荷,而毛 皮失去电子一定带正电荷.同样也可确定丝绸摩擦玻璃棒 时,玻璃棒带正电荷,丝绸带负电荷.

第1节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第1节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静电接地、增加湿度、非导电材料的抗静电处理等。
防止静电危害的方法
设的在 备工工 和艺业 抗环生 静节产 电,中 材采, 料用改 ;起造
电起 较电 少强 的烈

• •
时适 用 释当 导 放增 线 ;加 将
工设 作备 环接 境地 的, 湿把 度电 以荷 让导 静入 电大 随地

根据广东省防雷办不完全统计,从2012年 至2017年,广东一共有雷灾实例近1.6万宗。 雷击伤亡人数1500人,经济损失12亿多元, 事故包括了雷击导至信息系统瘫痪,证券交 易中断,机场关闭、火灾爆炸等事故。
• 煤矿里,静电火花会引起瓦 斯爆炸。
• 在航天工业里,静电放电会 干扰航天器的运行,甚至会 造成火箭和卫星的发射失败。
• 在石化工业里,因静电放电 引起的事故屡见不鲜。
2、防止静电危害的措施 形成静电灾害的必要条件是:积累足够多的静电荷。 静电的产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静电的积累。随时产生的微小 能量在持续累积后,就可能具备可怕的破坏性。在干燥地区和 干燥季节,电荷的释放相对困难,所以静电的积累及由其产生 的后果会非常明显。 防止静电灾害的基本原则是: 1.控制静电的产生,把产生的静电迅速引走以避免电荷积累; 2.通过工艺控制减少因摩擦而产生的静电。 避免静电积累的常用方法有:
• 在家里洒些水,不便弄湿地板的地方,放置一两盆清水,同 样可以达到增加室内空气湿度的目的。室内可用加湿器,摆 放花草或在室内饲养观赏鱼。
• 电视机不能摆放在卧室。人们看电视时要打开窗户,同电视 机保持2-3米距离,看完之后要洗脸、洗手。
• 建议在冬季穿纯棉衣物,被里、床单、被罩等要用天然纺织 物,尽量不要穿化纤质地的服装,以减少静电对人的不良影 响。
2、静电提高喷洒农药效果

物理 高中 必修三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课件

物理 高中 必修三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课件

二、原子结构与电荷守恒
电荷性质: 同种相斥,异种相吸
摩擦起电: 电子转移
1、物体不显电性和显电性的原因 接触起电: 电子转移
2、感应起电体电荷作用下,导体上正负电荷发生分
离,使电荷从导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3、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物
4、体元的电一荷部分质转子移电到量另或一电部子分电,量或的者绝从对一值个:物e=体1.转60移×到10另-一19C个; 物体。在所任有何带转电移粒过子程所中带,电电量荷都总是量元保电持荷不的变整数倍
三、静电的应用和防护
验电器 静电感应
三、静电的应用和防护
静电无处不在,而且其应用也渗透到自然界的各个方面
应用实例
由所有此物说体明都整是个分 子物、质原世子界组成都,是而 由原 原子子带又核电由与体带带组正负成电电,的的 静电电场子无组成处不

三、静电的应用和防护
这是一台普通 的静电复印机
应用实例
三、静电的应用和防护
将先复将印接材地料得用圆光鼓源镀投上影光到导薄材膜料表薄面膜上,,中 和光在照黑部暗分中,使留薄下膜带均正匀电带得上潜正像电荷
应用实例
将将带像负转电移 得到墨一粉页撒带 在正薄电膜纸上的, 潜表像面变,得并 加可热见固定
这是静电 复印机基 本原理图
三、静电的应用和防护
应用实例
这是工厂 避雷针的 示意图
金属感应带电
第1章 静电场
第1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一、静电的产生
1、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 摩擦起电 接触起电 感应起电
2、静电感应:导体由于受附近带电体的影响而出现带电的现象叫 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导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

第1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第1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Q 所以转移的电子数为 n= e
答案:见解析
4.8 109 = 1.6 1019
=3.0×1010 个.
返回目录
课前学习区
课堂互动区
知识点三:静电的应用与防护 1.静电应用的基本原理 异性电荷相吸引,使带电的物质微粒在电荷所产生的力的作用下,奔向并吸附到电极上.
实例:静电除尘、静电喷漆、静电复印、静电植绒、静电成像等.
互动探究:把捆东西用的塑料绳,一端分成细丝,然后用一只手拿着没有分开的一端,另一只 手用尼龙手套(或尼龙布)将绳从上向下捋一下,可以看到塑料丝张开成伞状(如图 (甲)所示),为什么?如果向塑料丝上喷水,塑料丝则合拢,如图(乙)所示,自己做做看, 从这个小实验你得到什么启示?
该实验表明摩擦往往会很容易使物体带上静电荷,而增大湿度是防止产生静电现象的一 种简单方法.
答案:C.
返回目录
课前学习区
课堂互动区
针对训练1-1:如图所示,使带电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 下列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分布情况的各图中,正确的是( )
解析:验电器原来不带电,由于静电感应,带电金属球与验电器的金属球带异种电荷,验电器 上的电荷重新分布后,验电器上的金属球与下端的金属箔片也应带异种电荷,故选项B正 确.
课前学习区
课堂互动区
第1章 静电场 第1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返回目录
课前学习区
课堂互动区
返回目录
课前学习区
课堂互动区
一、静电的产生 1.产生静电的三种方式: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有接触带电、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 2.静电感应:导体因受附近带电体的影响而带电的现象叫做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导体带电, 叫做感应起电. 二、原子结构与电荷守恒 1.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 另一个物体.在任何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这个规律叫做电荷守恒定律. 2.感应起电的实质:在带电体上电荷的作用下,导体上的正负电荷发生了分离,使电荷从导体的一 部分转移到了另一部分.

第1章:第1节: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第1章:第1节: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第1节: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一、静电的产生 1.三种起电方式(1)摩擦起电:通过 的方式使物体带电。

(2)接触起电:通过与带电体 的方式使物体带电。

(3)感应起电:通过 使物体带电。

2.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1)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 。

(2)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

3.静电感应:导体因受附近 的影响而带电的现象。

二、原子结构与电荷守恒 1.原子结构 如图所示原子⎩⎨⎧原子核⎩⎪⎨⎪⎧中子:呈电中性质子:带正电电子:绕核旋转,带负电2.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在任何转移的过程中, 不变。

3.物体带电的实质物体带电的实质是 的转移。

4.元电荷(1)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其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用C 表示。

(2)最小的电荷量叫元电荷,用e 表示,则e =1.60×10-19C 。

(3)对元电荷的三点理解:a.元电荷没有正、负之分,也不是实物粒子;b.质子及电子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与元电荷相等,但不能说它们是元电荷;c.电荷量不能连续变化,自然界中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e的整数倍。

三、静电的应用与防护1.静电的应用(1)原理: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利用静电力控制带电粒子的运动或分布。

(2)应用:静电应用有、静电喷雾、静电除尘、等。

2.静电的防护(1)静电危害产生原因:静电力和。

(2)防护方法:尽快把静电导走,如印刷车间内保持适当的,传送带上镀银,油罐车车尾拖地等。

1.自主思考——判一判(1)只有导体才能发生感应起电。

()(2)两个物体之间或物体的各部分之间能转移的是电子和正电荷。

()(3)电荷的中和现象实质是正、负电荷的结合过程。

()(4)在电荷转移和重新分配的过程中,对整个系统而言,电荷是守恒的。

()(5)室内栽花种草可有效防止静电。

【公开课课件】1.1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公开课课件】1.1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B.①→②→④→③→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③→⑤
练习
一、两种电荷
1、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相互作用 ①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 ②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 Nhomakorabea-+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1)、利用吸引轻小物体性质来判断
A、把质子或电子叫元电荷. B、1.60×10-19C的电量叫元电荷. C、电子带有最小的负电荷,其电量的绝对值叫元电荷 D、质子带有最小的正电荷,其电量的绝对值叫元电荷
练习
3、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接触一下,再分开一 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A、B两球原来的 带电情况可能是( BCD ) A.带有等量异种电荷 B.带有等量同种电荷 C.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 D.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规律 等量的异种电荷
相同金属球平分电量 近、远端带上等量的异 不同金属球比例分配 种电荷(近异、远同)
实质 电子的得失
电荷的转移
电荷的重新分布
三、原子结构与电荷守恒
1、原子的核式结构:原子是电中性的
2、摩擦起电的原因: 束缚电子本领弱的物体带失去电子带正电, 束缚电子本领强的物体得到电子带等量的负电
(正电)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正电)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
4、有A、B、C三个塑料小球,A和B,B和C,C和A间都是 相互吸引的,如果A带正电,则( C )
A.B、C球均带负电 B.B球带负电,C球带正电 C.B、C球中必有一个带负电,而另一个不带电 D.B、C球都不带电
练习
5、如图所示,A、B是被绝缘支架分别架 + +

1.1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1.1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静电(static electricity),是一种 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 !
相关链接:运动的电荷形成电流!
一切静电现象都是由物体带电引起的。那物体是如何带上电的呢? 一、起电的三种方式 1、摩擦起电
(1)正电荷: +
摩擦
接触
感应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2)负电荷: -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轻质小球a,a的表面镀 有铝膜,在a近旁一绝缘金属球b,开始时,a、b都不带电
,如图,现使b球带电,则(B )
A、b将吸引a,吸住后不放开 B、b先吸引a,接触后又把a排斥 C、a、b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D、b立即把a排斥开 b a
3、 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 A、B,分别 带有电量QA= 6.4×10-9C,QB=-3.2×10-9C,让两绝 缘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并转 移了多少 。 4.8×10-9C,
2、接触起电
3、感应起电
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 的现象,叫做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物 体带电的现象,叫感应起电。
为什么这三种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呢?这得从物质微观结构说起。 二、起电的微观解释
一般情况下,物质呈中性, 但受外界影响时,电子会发生 转移,物体就带了电。得到电 子的带负电,失去电子的就带 正电。
4 、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接触一下,再分
开一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互相排斥,则A、B两球 BCD ) 原来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A、带等量异种电荷 B、带等量同种电荷
C、带不等量异种电荷 D、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5、如图所示,不带电的枕形导体的A、B两端各贴有一对 金箔。当枕形导体的A端靠近一带电导体C时( BCD ) A.A端金箔张开,B端金箔闭合 B.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A端金箔仍张开,B端金箔闭合

1.1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1.1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A
qA=-1.0×10-10C
B
qB=+4.0×10-10C
3.感应起电
(1)静电感应:一个带电的物体靠近一个导体时,导体 的电荷分布会发生变化,显示出带电现象。这种现象叫做 静电感应。
规律:近端感应异种电荷,远端感应同种电荷 (近异远同) (2)感应起电: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
做感应起电.
(3)微观解释:感应起电没有创造电荷,而是 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将电荷从物体的一
+
起电方法
A
B
用什么可以使B带正电? 接触起电 用什么可以使B带负电? 感应起电 演示实验:
+






A
B
课堂训练
1.图中A、B是两个不带电的相同的绝缘金属 球,它们靠近带正电荷的金球C.在下列情 况中,判断A、B两球的带电情况:
(1)A、B接触后分开,再移去C, 则A__正__电____,B_负__电___;
起电的原因
质子 +
原子核
原子
中子
_ (中性) 核外电子
核外电子特点:
1.带负电
2.电子容易脱离原子
一.起电方式:
1.摩擦起电:
1.摩擦起电:
通过摩擦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 一个物体
失电子------带正电 得电子------带负电
2.接触起电:
通过与带电体直接接触而使电 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不带电 的物体上.
第一章 静电场
第1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静电薄膜
带电物体吸引轻小物体
带电梳子
静电将气球吸在黑板上
静电使空铝罐滚动

第1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优秀课件

第1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优秀课件
13静电现象


1、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 (1)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2)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2、三种起电方式 (1)摩擦起电: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2)接触起电: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3)感应起电: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规律:近异远同 3、电荷守恒定律: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 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A.A端金箔张开,B端金箔闭合 B .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 A端金箔仍张开, B端 金箔闭合 C.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将手和C都移走,两对 金箔均张开 D.选项A中两对金箔分别带异种电荷,选项C中 两对金箔带同种电荷
第1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一、静电的产生
1、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
(1)正电荷:
(富兰克林命名)
+ _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2)负电荷: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3摩擦起电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摩擦生电(斥)
5摩擦生电(吸)
电荷是一种物质属性
2、三种起电方法
——使物体带上电叫做起电 (1)摩擦起电: 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的现象。 特点:等量的异种电荷 实质:电子的得失
(3)感应起电:
8感应起电(验电器)
9感应起电
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 使导体带电的现象,叫做静电感应. 感应起电: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做 感应起电. 规律: 近端感应异种电荷,远端感应同种电荷
特点:近、远端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
实质:电荷的重新分布
注意:
无论是哪种起电方式,其本质都是将正、负 电荷分开,使电荷发生转移,并不是创造电荷.

第一章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第一章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线 将 设 备 接 地
湿,
度把
以电
让荷
静导
电 随 时
入 大 地
; 21
第一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生活中防静电小知识
• 对于体内积存静电较多的人,可以通过“输出”的方式将其消耗掉。勤 洗澡、勤换衣服,能有效消除人体表面积聚的静电。 赤足有利于体表 积聚的静电释放。因此,休闲时,不要放过赤足的一切机会。
3.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原子的构成
质子(正电) 中子(不带电)
原子核(正电)
核外电子(负电)
原子(中性)
3
第一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一、起电的方法 (起电:使物体带电称为起电) 1、摩擦起电 微观解释: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
4
第一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一、起电的方法
在硒鼓上的静电荷就形成了原稿的文字或图案
的“静电潜像” 。显影:带负电的墨粉被带 正电的“静电潜像”吸引,并吸附在“静电 潜像”上,显出墨粉组成的字迹.转印:带 正电的转印电极使输纸机构
送来的白纸带正电.带正电的白纸与硒鼓表面墨粉组成的字迹接触,将带负电的墨粉吸到白纸 上,吸附了墨粉的纸送入定影区,墨粉在高温下熔化,浸入纸中,形成牢固的字迹.
• 静电火花引起的危害
• 医院手术台上,静电火花会引起 麻醉剂爆炸。
• 煤矿里,静电火花会引起瓦 斯爆炸。
• 在航天工业里,静电放电会干扰 航天器的运行,甚至会造成火箭 和卫星的发射失败。
• 在石化工业里,因静电放电引 起的事故屡见不鲜。
*
18
第一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2、防止静电危害的措施
形成静电灾害的必要条件是:积累足够多的静电荷。

第1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第1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栏目 导引
二、原子结构与电荷守恒 1.原子结构:如图所示.
原子原子核__质__中__子__子____::呈带电正中电性 __电__子__:绕核旋转
第1章 静电场
栏目 导引
第1章 静电场
2.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物体 的_一__部__分___转移到_另__一__部__分___,或者从_一__个__物__体___转移到 _另__一__个__物__体___.在任何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_不__变___. 3.物体带电 (1)实质:_电__子___发生转移,电子数与质子数不变. (2)结果:_失__去___电子的物体带正电,_得__到___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栏目 导引
第1章 静电场
2.带电体的电性 物理学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正__电___,用毛皮摩擦过 的橡胶棒带_负__电___.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_排__斥___,异种电荷相互_吸__引___.
栏目 导引
第1章 静电场
用塑料梳子在头发上摩擦一会儿,然后把它靠近纸片或者塑料 片等轻小物体,可以发现摩擦过的梳子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说 明什么? 提示:说明摩擦过的梳子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栏目 导引
第1章 静电场
(1)感应起电只适用于导体,绝缘体上的电子不能自由移动,正、 负电荷不会在带电体的作用下分离. (2)感应带电的规律满足“同排异吸”的特点.
栏目 导引
第1章 静电场
[题组过关] 1.(2018·福建三明四地六校联考)公元前 600 年左右,希 腊人 泰勒斯就发现了用毛皮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轻小的物体.公元 一世纪,我国学者王充在《论衡》一书中也写下“顿牟掇芥”.下 列关于物体起电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感应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 B.摩擦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感应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 C.摩擦起电的两摩擦物体必定是绝缘体 D.不论是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

第一章 静电场 第1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第一章 静电场 第1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第一章静电场第1节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知道电量的概念。

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

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

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

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

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

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

【教学重点】电荷守恒定律【教学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教学方法】实验法、类比法、讲授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新的知识内容,新的学习起点。

本章将学习静电学。

将从物质的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以及与静止电荷相联系的静电场的基本性质。

【板书】第一章静电场先翻开课本P2看第一章导入部分。

(第1、2、3段)【板书】第1节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一切静电现象都是由物体带电引起的。

物体是怎样带上电的呢?【板书】一、静电的产生我们熟知的摩擦起电,是最常见的使物体带电的方式之一。

(P3第2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品的现象。

【板书】1. 摩擦起电与带电的物体接触,是使物体带电的又一种常见的方式。

我们称为接触起电。

(P3第3、4段)【板书】2. 接触起电还有一种使物体带电的方式——感应起电。

什么是感应起电呢?看课本P4的实验与探究。

(1)用一根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注意:没有接触)。

会看到验电器的指针发生偏转,这说明验电器的指针带上了电。

(2)保持玻璃棒的位置不变,用手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指针偏角为零。

1.1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1.1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第1节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一、【知识梳理】1.电荷:(1)电荷的种类:(2)电量:(3)元电荷:(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2.静电的产生方式:(1)摩擦起电::。

(2)接触起电:(3)感应起电:3. 原子结构与电荷守恒(1)原子结构:(2)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在任何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

(3)起电的原因:4.静电的应用与防护(1)静电的应用:激光打印机、静电喷雾、静电除尘、静电杀菌等。

(2)静电的防护:印刷厂里空气保持适当的湿度、油罐车车尾装有一条拖在地上的铁链等。

5. 感应起电图解:二、【典型例题】例1. 一绝缘球A带正电,用绝缘丝线悬挂的一轻小物体B被A吸引,如图所示,试分析B的带电情况。

例 2. 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绝缘柄的带电金属小球A 、B ,分别带有电荷量,让两金属小球接触,稳定后分开两球,电量各是多少,电荷是如何转移的?例3. 如图所示,A 、B 为相互接触的用绝缘支柱支持的金属导体,起初它们不带电,在它们的下部贴有金属验电箔,C 是带正电的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把C 移近导体A 时,A 、B 上的金属箔片都张开B. 把C 移近导体A ,先把A 、B 分开,然后移去C ,A 、B 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C. 把C 移近导体A ,先把C 移走,再把A 、B 分开,A 、B 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D. 把C 移近导体A ,先把A 、B 分开,再把C 移去,然后重新让A 、B 接触,A上的金属箔片张开,而B 上的金属箔片已闭合三、随堂练习1、关于物体的带电荷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实数B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某些特定值C .物体带电+1.60×10-9C ,这是因为该物体失去了1.0×1010个电子D .物体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6×10-19C2如图所示,将带电棒移近两个不带电的导体球, 两个导体球开始时互相接触且对地绝缘,下述几种方法中能使两球 都带电的是 ( )A .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B .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C .先将棒接触一下其中的一个球,再把两球分开D .棒的带电荷量不变,两导体球不能带电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都能吸引轻小物体,这是因为( )A.被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一定带上了电荷B.被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一定带有同种电荷C.被吸引的轻小物体一定是带电体D.被吸引的轻小物体可能不是带电体4.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如图所示,当一个金属球A 靠近验电器上的金属球B 时,验电器中金属箔片的张角减小,则( )A .金属球A 可能不带电B .金属球A 一定带正电C .金属球A 可能带负电D .金属球A 一定带负电5.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已带电的验电器时,发现它的金属箔片的张角减小,由此可判断( )A .验电器所带电荷量部分被中和B .验电器所带电荷量部分跑掉了C .验电器一定带正电D .验电器一定带负电6.以下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感应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B.摩擦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感应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C.摩擦起电的两摩擦物体必定是绝缘体,而感应起电的物体必定是导体D.不论是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7.带电微粒所带的电荷量不可能是下列值中的()A. 2.4×10-19CB.-6.4×10-19CC.-1.6×10-18CD.4.0×10-17C8.关于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可以看作点电荷B.只有球形带电体才可以看作点电荷C.带电体能否被看作点电荷既不取决于带电体大小也不取决于带电体的形状D.一切带电体都可以看作点电荷9.有A.B.C三个塑料小球,A和B,B和C,C和A间都是相互吸引的,如果A带正电,则()A.B、C球均带负电B.B球带负电,C球带正电C.B、C球中必有一个带负电,而另一个不带电D.B.C球都不带电10.科学家在研究原子.原子核及基本粒子时,为了方便,常常用元电荷作为电量的单位,关于元电荷,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把质子或电子叫元电荷B.电子带有最小的负电荷,其电量的绝对值叫元电荷C.1.60×10-19C的电量叫元电荷D.质子带有最小的正电荷,其电量的绝对值叫元电荷11.如图所示,A.B是被绝缘支架分别架起的金属球,并相隔一定距离,其中A带正电,B不带电,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B带负电B.导体B左端出现负电荷,右端出现正电荷,并且电荷量大小相等C.若A不动,将B沿图中虚线分开,则左边的电荷量小于右边的电荷量D.若A、B接触一下,A、B金属体所带总电荷量保持不变12.把带正电荷的导体球C移近彼此接触的、不带电的绝缘金属导体A、B(如图8所示).则:(1)金属箔片是否张开?(2)如果先把C移走,再将A和B分开,上面的金属箔片会怎样?(3)如果先把A和B分开,然后移开C,上面的金属箔片又会怎样?(4)在(3)的基础上,再让A和B接触,上面的金属箔片又会怎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二、原子结构与电荷守恒 1.原子结构:如图所示.
原子原子核__质__中__子__子____::呈带电正中电性 __电__子__:绕核旋转
7
2.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物体 的_一__部__分___转移到_另__一__部__分___,或者从_一__个__物__体___转移到 _另__一__个__物__体___.在任何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_不__变___. 3.物体带电 (1)实质:_电__子___发生转移,电子数与质子数不变. (2)结果:_失__去___电子的物体带正电,_得__到___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16
[解析] 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荷,A 错误.由于摩擦起电的实 质是电子的得失,所以两物体带电种类一定不同,但数量一定 相等,B 错误,C 正确.由题中例子不难看出,同一物体与不 同种类物体摩擦,该物体所带电荷种类可能不同,D 正确. [答案] CD
17
同一物体分别与不同种类的物体摩擦,该物体所带电荷的种类 可能不同,这是因为所带电荷的性质取决于两种物体的原子核 束缚电子能力的大小,所以不要以为摩擦过的玻璃棒总是带正 电.
8
1.(1)摩擦起电说明了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也说明通过做功 可以创造电荷.( × ) (2)起电过程实质上是物体中正、负电荷的分离或转移,但总量 保持不变.( √ ) (3)感应起电物体两部分的电荷量可以不相等.( × )
9
三、静电的应用与防护 1.静电的应用 激光打印、静电喷涂、_静__电__除__尘___、_静__电__杀__菌___等. 2.静电的防护 防止静电产生危害的方法是及时将_产__生__的__静__电___导走.
与带电体相同的电荷
14
2.接触起电过程中电子转移的规律 (1)带正电荷的物体与带负电荷的物体接触,电子由带负电荷的 物体转移到带正电荷的物体上. (2)带正电荷的物体与不带电的中性物体接触,电子由中性物体 转移到带正电荷的物体上. (3)带负电荷的物体与不带电的中性物体接触,电子由带负电荷 的物体转移到中性物体上.
21
[思路点拨] 解此题注意两点: (1)枕形导体中自由移动的电荷会在导体 C 的作用下重新分布. (2)金属箔张开表示两箔片带有同种电荷.
4
2.带电体的电性 物理学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正__电___,用毛皮摩擦过 的橡胶棒带_负__电___.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_排__斥___,异种电荷相互_吸__引___.
5
用塑料梳子在头发上摩擦一会儿,然后把它靠近纸片或者塑料 片等轻小物体,可以发现摩擦过的梳子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说 明什么? 提示:说明摩擦过的梳子带了“电 2 接触带电的分析 (多选)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 A 和 B 接触一下,再分
开一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 A、B 两球原来的带 电情况可能为( ) A.带等量异种电荷 B.带等量同种电荷 C.带不等量异种电荷 D.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19
[解析] 接触后两球相互排斥,说明接触后两球带同种电荷.若 A、B 两球原来带等量异种电荷,接触后完全中和而不带电,不 会相互排斥,选项 A 错误;若两球带等量同种电荷或不等量异 种电荷,或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接触后都会带等量同种电 荷而相互排斥,选项 B、C、D 均正确. [答案] BCD
15
命题视角 1 摩擦起电的理解 (多选)用棉布分别与丙烯塑料板和乙烯塑料板摩擦,实验结
果如图所示,由此判断下列关于摩擦起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与丙烯塑料板摩擦,棉布失去电子带负电荷 B.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一定同时带上种类及数量不同的电荷 C.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同时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D.同一物体与不同种类物体摩擦,该物体所带电荷种类可能不同
体与验电器之间有电子转 电子转移
移,使验电器带电
13
实验 现象及结果
起电原因
起电实质
当带电体靠近验电器时,由
感 带电 应 体靠 起 近验 电 电器
验电器两箔片 于电荷间的相互吸引或排 张开一定角度 斥,使验电器两端带上等量 电荷吸引
异种电荷,靠近带电体的一 或排斥
端带上与带电体相反的电 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上
10
2.(1)在生产和生活中,静电的应用十分广泛,但也有一定的危 害.( √ ) (2)防止静电危害的唯一方法是尽快将静电导走.( × ) (3)印刷车间防止静电的常用方法是保持空气湿度.( √ )
11
三种带电方式的理解
1.三种带电方式的比较
实验 现象及结果
起电原因
起电实质
由于毛皮的原子核束缚电子
摩 毛皮 擦 摩擦 起 橡胶
橡胶棒带 上负电
的本领比橡胶棒弱,在摩擦过 程中由于摩擦力做功使毛皮
电子得失 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
电棒
上,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
毛皮失去电子带正电
12
实验 现象及结果
起电原因
起电实质
接 带电 触 体接 带 触验 电 电器
验电器两箔片 张开一定角度 带电体接触验电器时,带电
20
命题视角 3 感应带电现象分析 (多选)如图所示,不带电的枕形导
体的 A、B 两端各贴有一对金属箔.当枕 形导体的 A 端靠近一带电导体 C 时( ) A.A 端金属箔张开,B 端金属箔闭合 B.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A 端金属箔仍张开,B 端金属箔闭合 C.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将手和 C 都移走,两对金属箔均张 开 D.选项 A 中两对金属箔带异种电荷,选项 C 中两对金属箔带 同种电荷
1
第1章 静电场
第 1 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2
第1章 静电场
1.知道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了解三种带电方式之间的 异同点. 2.了解原子结构,掌握电荷守恒定律,能够从物质的 微观结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 3.了解静电现象及其在生 产生活中的应用.
3
一、静电的产生 1.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 (1)摩擦起电:通过_摩__擦___的方式使物体带电. (2)接触带电:通过与带电体_接__触___的方式使物体带电.一个不 带电的金属导体跟另一个带电的金属导体接触后,一部分_电__荷__ 会从带电的导体上转移到不带电的导体上,从而使不带电的导 体带电. (3)感应起电:通过_静__电__感__应___使物体带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