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实验室诊断中国早期胃癌筛查专家共识PPT课件

合集下载

早期胃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ppt课件

早期胃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ppt课件
13
三、早期胃癌的临床表现与常规内镜诊断 1早期胃癌的症状和体征 ① 上腹痛 起初仅感上腹胀、沉重感、隐痛,
常被误认胃炎。北京协和医院107例表浅型胃 癌分析,出现上腹隐痛者可达80%左右。
② 早饱、食欲减退、消瘦、乏力 可作为胃 癌的首发症状,在早期出现。北京协和医院早 期表浅行胃癌的病例中,出现此症状者约20%, 并且可不伴有上腹痛。
19
② 染色法与亚甲蓝 染色法是指色素浸润消化道 粘膜或被吸收使之染色。
亚甲蓝又称甲蓝、美兰:是塞秦类可吸收染 料。正常的小肠细胞、结肠细胞、胃的肠化型 上皮和食管的特异性肠化生上皮均可被染色; 食管鳞状上皮、胃上皮和胃型化生上皮均不被 染色。食管鳞状上皮或贲门柱状上皮的不典型 增生或癌多表现为染色不良或不然色。亚甲蓝 可用于检则Barrett食管、贲门肠化生上皮以及 胃的肠型化生上皮。此外,亚甲蓝还可检测热 烧或激光下粘膜消融术后是否有肠化生上皮的 残留。
2
一.早期胃癌的定义和分型 ⒈ 早期胃癌的定义是指: 胃癌病变限于胃壁的粘膜层及粘膜下层,
不论其浸润范围大小,单发或多发及有无淋 巴结转移。
其中,仅限于粘膜层的癌称粘膜内癌,已 侵及粘膜下层者称粘膜下层癌,有二个以上 癌灶者称多发癌,直径小于1.0cm者称为小胃 癌,直径小于0.5cm者称微小胃癌。中晚期胃 癌亦称进展期胃癌,是指病变深度已超越粘 膜下层者。
16
根据日本胃癌专家的研究,胃镜操作经历 不满10年的医师早期胃癌的漏诊率为25%, 尤其是贲门附近的胃癌漏诊率可高达32%; 操作经历在10年以上的内镜医师早期胃癌漏 诊率也为20%,甚至部分进展期胃癌亦被漏 诊。上述问题需要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 结提高。
17
四.早期胃癌诊断的新方法 1、染色内镜 染色内镜的概念是指应用特殊 的染色剂对消化道粘膜染色观察病变的一种 内镜下诊断方法。染色后粘膜结构更加清晰, 病变部位与周围对比得到加强,轮廓更加明 显。如能结合新型放大电子胃镜,可进一步 观察消化道粘膜的隐窝、腺管开口的形态、 粘膜下血管的分布,对早期粘膜病变的诊断 效果优于普通胃镜,从而提高早期癌及癌前 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胃癌早诊早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胃癌早诊早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02
在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也居高不下,严重威胁人民健康

胃癌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包 括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 惯、吸烟、遗传等。
03
胃癌早期症状隐匿,易与胃炎、 胃溃疡等良性疾病相混淆,导致
诊断延误。
04
早诊早治重要性
01
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高 达90%以上,而进展期 胃癌的5年生存率则大幅 下降。
《胃癌早诊早治中国专家共识( 2023版)》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3-11
目录
• 共识背景与意义 • 胃癌筛查策略与方法 • 早期诊断与评估标准 • 早期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 患者管理与随访监测建议 • 共识推广实施与未来展望
01
共识背景与意义
胃癌流行现状及危害
01
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 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03
预后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
预后评估主要依据患者术后病 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因 素进行。
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年龄、性 别、肿瘤部位、病理类型、治 疗方式等。
对于不同预后的患者,应采取 针对性的随访和治疗措施,以 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04
早期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早期治疗原则及适应证把握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者。
手术范围
根据肿瘤大小、位置和浸润深度 等因素,确定手术范围,以实现
根治性切除。
淋巴结清扫
对于存在淋巴结转移风险的患者 ,需进行淋巴结清扫,以降低复
发和转移的风险。
非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药物治疗
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药物治疗可 缩小肿瘤、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放射治疗
主要用于辅助手术治疗,可缩小肿瘤、缓解症状 、提高手术切除率。

2023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检验技术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3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检验技术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3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检验技术专家共识(完整版)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由于早期胃癌无明显症状,临床发现的胃癌约90%属于进展期,严重降低了5年生存率。

胃镜和活检是公认的诊断胃癌的金标准,但我国人口众多,资源分配有限,难以实现大规模筛查,而早期诊断相关检验技术具有无创、便捷、灵敏度高等特点,能够实现早期胃癌的筛查。

通过分析近年来已用于临床早期诊断胃癌的相关检验技术,包括呼气检测、血清学免疫检测和分子检测技术,探讨早期胃癌相关标志物,例如幽门螺杆菌、胃蛋白酶原、胃泌素、肿瘤标志物及DNA甲基化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特点,并提出了共识性意见,旨在为患者、临床医师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规范、临床应用价值高的检验技术指导和筛查策略。

胃癌是我国发病率第一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根据《2020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胃癌新发478 508万例,发病率约33.06/10万,居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第2位;死亡373 789万例,死亡率约25.82/10万,位列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第3位[1]。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和胃癌筛查不足是我国胃癌高发的关键因素。

我国目前Hp感染率达50%~56%,约7亿人被感染[2]。

在过去60年,西欧和北美的胃癌发病率逐渐下降,部分原因归功于分餐制控制了Hp传播,降低了胃癌发生风险[3, 4]。

除胃癌风险因素减少和生活习惯改善等因素[2,5],对胃癌高危人群进行胃癌筛查已成为有效方法之一[6, 7, 8, 9]。

据数据统计显示,胃癌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仅16个月[10],为了延长患者5年生存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无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因此,提升我国早期胃癌检验技术水平,提高早期胃癌筛查覆盖率是降低我国胃癌死亡率和提升早期胃癌检出率的重要措施[11, 12]。

早期胃癌预后良好,5年总生存率达90%以上[13, 14],进展期胃癌5年生存率仅为30%[15, 16]。

《2023版CSCO胃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2023版CSCO胃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加强胃癌诊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提高各级医疗机构和医生的诊疗水平。来自临床试验和转化研究不足03
鼓励开展更多高质量的临床试验和转化研究,为胃癌诊疗提供
更多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方案。
未来胃癌诊疗发展趋势和挑战
精准医疗和个体化治疗
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的发展,未来胃癌诊疗将更加注重精准医疗和个体化 治疗,根据患者的基因型、表型等特征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肠梗阻
手术后肠粘连、炎症等可导致肠梗阻,表现 为腹痛、呕吐、腹胀等症状。
肺部感染
长期卧床、排痰不畅等易导致肺部感染,影 响术后恢复。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应对措施
化疗药物不良反应
包括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肝 肾功能损害等,需密切监测血常 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及时调整
化疗方案。
靶向药物不良反应
如皮疹、腹泻、高血压等,多数 症状较轻,对症处理即可缓解。
《2023版CSCO胃癌 诊疗指南》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3-11
• 指南更新背景与意义 • 诊断与分期 • 治疗方案选择与调整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随访监测与康复指导 • 总结与展望
目录
Part
01
指南更新背景与意义
胃癌诊疗现状及挑战
胃癌发病率与死亡率
全球范围内,胃癌仍然是发病率和死 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适应证
早期、中期和部分局部晚期胃癌患者 ,以及部分复发或转移性胃癌患者, 在符合手术指征且无手术禁忌证的情 况下,均可考虑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策略及进展
药物治疗策略
根据患者病情和病理类型,选择合适的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药物。
进展
近年来,新型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的研发和应用不断取得突破,为胃癌患者提 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PPT课件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PPT课件
醋酸、肾上腺素
➢ 电子染色内镜(digital chromoendoscopy):窄带 成像技术(NBI)、智能电子分光技术(FICE)、智能 电子染色内镜(I-SCAN)
➢ 放大内镜(ME) ➢ 共聚焦显微内镜(CLE) ➢ 荧光内镜
11
内镜筛查
WLE
➢ 黏膜局部色泽变化(变红或发白),局部黏膜细颗 粒状或小结节状粗糙不平,局部黏膜隆起或凹陷, 黏膜浅表糜烂或溃疡,黏膜下血管网消失,黏膜皱 襞中断或消失,黏膜组织脆、易自发出血,胃壁局 部僵硬或变形等。
12
内镜筛查
化学染色内镜
➢ 靛胭脂:显示粘膜细微凹凸病变
特点:正常胃小区结构消失、粘膜表面呈颗粒样或结节样 凹凸异常;
➢ 亚甲蓝:不被正常胃粘膜吸收而着色,异型增生、 肠化及癌性病灶着色
特点:癌性病灶着色慢而深,肠化及异型增生着色快而浅
13
内镜筛查
化学染色内镜
➢ 醋酸:胃粘膜表面发白,根据肿瘤分化程度不同, 粘膜发白持续时间不同
20
术前评估
病灶浸润深度、范围及淋巴结转移评估
➢ 化学及电子染色内镜:评估肿瘤浸润范围
➢ 超声内镜:判断肿瘤浸润深度,准确率80-90%,尤其是溃疡 型胃癌易被误判;可发现直径5mm以上的淋巴结
➢ CT:主要用于判断胃癌有无远处转移。CT对进展期胃癌的敏 感度约为65%~90%,早期胃癌约为50%
性胃炎;PG<70g/L及PGI/PGII<=3.0为临界值 促胃液素-17:反映胃窦部黏膜萎缩情况 上消化道钡餐 内镜
9
胃癌筛查
➢ 根据PG及Hp进行胃癌风险分级:
PG
Hp
内镜检查时间
A级
-
-
-

早期胃癌筛查ppt课件

早期胃癌筛查ppt课件

01
02
胃蛋白酶原检测人数: 101,892 实际接受内镜检查人 数:13,789
1991
建议进行后续 内镜检查:20%
03
04
检出罹患胃癌患者: 125
80%处于胃癌
早期
20
Hp和日本血吸虫共感染对Hp所致萎缩 (胃蛋白酶原比值)的影响
20
p < 0.001 S. j 感染
Ratio of Pepsinogen I/II
Wang.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0, 118(1) 31
二、胃泌素 -17 与胃癌
转基因鼠试验:阻断胃泌素受体 INS-GAS转基因鼠
YF476
无CAG、GC
用YF476阻断CCK-2受体,可以抑制INS-GAS转基因鼠胃粘膜发生 萎缩、癌变,进一步证明了胃泌素及其受体在胃粘膜萎缩和癌变 过程中的作用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全国第二届慢性胃炎共识会议
15
血清学检查
高效、低廉、依从性好、简便易行 适合大规模胃癌筛查
Leung WK. Lancet Oncol 2008; Yuan Y. Cancer Biol Med 2013 16
一、胃蛋白酶原与胃癌
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


餐后S-G17prand:服用蛋白饮品(将20g或10g蛋白质 粉溶解于150ml开水中)20min后的测定值,反映G-
17进食刺激后分泌水平
27
二、胃泌素 -17 与胃癌
胃泌素在胃粘膜的癌变机制中起关键作用,涉及肿瘤细胞 增殖、调节凋亡、血管形成和浸润侵袭等方面
Watson. Nat Rev Cancer ,2006,6(12) 28

早期胃癌演示ppt课件

早期胃癌演示ppt课件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早期胃癌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胃镜检查结合活检。胃镜下可观察到胃黏膜的异常 改变,如溃疡、糜烂、结节等,活检可明确病变的性质。
鉴别诊断
早期胃癌需要与胃溃疡、慢性胃炎、胃息肉等良性病变进行鉴别。这些良性病 变在胃镜下也有相似的表现,但通过活检和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03
早期胃癌的检查方法
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新型治疗手段的发 展为早期胃癌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多学科协作
智能化辅助诊疗
未来早期胃癌的诊疗将更加注重多学科协 作,包括外科、内科、放疗科、影像科等 ,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诊疗服务。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将有助于 实现早期胃癌的智能化辅助诊疗,提高诊 疗效率和准确性。
THANK YOU
早期胃癌
汇报人:XXX 2024-01-19
目 录
• 早期胃癌概述 • 早期胃癌的临床表现 • 早期胃癌的检查方法 • 早期胃癌的治疗策略 • 早期胃癌的预后评估与随访管理 • 总结与展望
01
早期胃癌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仅局限于胃 黏膜层或黏膜下层,未侵犯肌层 或更深层次的胃癌。
心理支持
加强患者的心理干预和辅导,减轻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患 者的心理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
家属参与和支持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治疗和随访过程,提供情感支持和家庭关怀, 共同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提高。
06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早期诊断困难
01
早期胃癌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导致诊断时病情已
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
适用于病灶较大或累及黏膜下层的早期胃癌。通过内镜下逐步剥离病变组织,实现根治 性切除。

《胃癌的早期诊断》PPT课件

《胃癌的早期诊断》PPT课件

整理课件ppt
18
• 二、自我发现: • 有以下症状者,要到消化专科请有经验的医生做有关检查。
整理课件ppt
19
• 1、上腹部不适和疼痛:有的患者以腹痛为主要表现,有 的患者以腹胀为主要表现。但中老年人,尤其高龄体弱者 机体反应性降低,痛觉不敏感,而表现出明显腹胀,约占 50%-70%。此时,极易被患者所忽视,也易被误认为是 “消化不良”。
整理课件ppt
22
• 4、出现食欲不振:出现食欲不振,而且进食后饱胀、暧 气,进食后加重,并节食后减轻, 且有厌肉食、厌油感 时,易被医生误诊为“病毒性肝炎”、“慢性胆囊炎” , 但若患者肝不大, 肝功能改变不明显,B超无明显异常, 就应考虑胃癌的可能。
整理课件ppt
23
• 5、出现消瘦、贫血、乏力等:出现消瘦、贫血、乏力等 也是部分早期胃癌的主要症状。此时,易被医生诊断为 “缺铁性贫血”。
• 9、食管裂孔疝者:患食管裂孔疝的人胃癌发生率较正常 人高5倍。
整理课件ppt
14
• 10、慢性胃病病人: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溃殇、胃 息肉病人及胃部分切除手术后的胃癌发生率较正常人高46倍。
整理课件ppt
15
• 11、胃酸低者或无胃酸者
整理课件ppt
16
• 对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以往无胃病史,近日出现上腹部 不适、饱胀、暧气、食欲不振等持续1周以上者。中老年 人有长期溃殇病史,近期症状加重或疼痛无规律性,持续 1周以上者。有胃癌的癌前疾病者,如长期胃酸减少或胃 酸缺乏、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者、胃息肉、慢性 胃溃殇及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者。A 型血的中老年人,近期 出现类似消化性溃殇症状或消瘦、贫血者,有胃癌家族史 的家庭成员、夫妻一方有胃癌者或同卵双胞胎中有胃癌史 者,近期出现消化道症状,持续1周以上者。都应定期做 追踪检查。

胃癌胃镜活检标本HER-2检测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胃癌胃镜活检标本HER-2检测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检测方法差异
不同实验室采用的检测方法可能存在差异,如抗体选择、检测平台 等,这会导致结果的不一致性和可比性差。
结果判读主观性
HER-2检测结果的判读存在一定主观性,不同医生或实验室可能对 同一结果做出不同判断,影响临床决策的准确性。
如何进一步提高HER-2检测准确性和可靠性
加强标本质量控制
建立完善的标本采集、处理、保存和 运输规范,确保标本质量符合检测要 求。
01
标准化操作流程
02
统一评价标准
03
推动技术创新
专家共识提供了胃癌胃镜活检标本 HER-2检测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包括 标本处理、检测方法、结果判读等方 面,有助于提高检测的规范性和准确 性。
专家共识制定了HER-2检测结果的评 价标准,使得不同实验室之间的结果 具有可比性和一致性,便于临床医生 和患者理解和接受。
HER-2基因
位于人类17号染色体长臂上,编码 一种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跨膜糖蛋 白。
HER-2蛋白结构
由胞外配体结合区、跨膜区和胞内酪 氨酸激酶区组成,属于受体酪氨酸激 酶家族成员。
HER-2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HER-2扩增和过表达
在胃癌中,HER-2基因的扩增和蛋白的过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FISH结果判读标准
HER-2/CEP17比值
当比值≥2.0时,视为HER-2阳性;当比值<2.0但平均HER-2拷贝数/细胞≥4.0时,也视 为HER-2阳性;否则为阴性。
注意事项
需确保足够的肿瘤细胞核被评估,至少计数20个细胞核;若信号重叠或模糊,需结合 IHC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结果判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THANKS
统一检测方法和标准

胃癌高通量测序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解读PPT课件

胃癌高通量测序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解读PPT课件
解读范围
本文将从共识的背景与意义、高通量 测序技术在胃癌研究中的应用、共识 的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解读,重点阐 述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胃癌临床实践中 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02 胃癌高通量测序技术概述
高通量测序技术原理及流程
高通量测序技术原理
基于DNA片段得到海量序列数据。
03 胃癌高通量测序临床应用价值
早期筛查与诊断辅助
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实现对胃癌相关基因变异的快速、准确检测,有助于在早期 阶段发现胃癌,提高检出率。
辅助诊断
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检测肿瘤组织中的基因突变、基因表达异常等,为胃癌的诊断提供 重要辅助信息。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依据
基因拷贝数变异检测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胃癌相关基因的拷贝数变异情况,如基因扩增或缺失。这些变异可能影响基因的表达和功 能,与胃癌的进展和预后有关。
基因融合检测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胃癌中可能存在的基因融合现象。基因融合可能导致新的融合蛋白的产生, 从而影响胃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能力。
数据质量控制与标准化处理
指导靶向治疗
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检测胃癌患者的基因突 变情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靶向治疗方案 。
预测化疗药物敏感性
通过对胃癌患者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可 以预测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指导临床 用药。
预后评估及复发监测
评估预后
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检测与胃癌预后 相关的基因变异,为患者提供预后评 估信息。
专家共识的重要性
为了规范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胃癌研究中的应用,提高胃癌的诊疗水平,中国专家制定了《胃癌高通量测序临床应 用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该共识对于指导临床医生合理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推动胃癌精准医疗的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胃癌的早期识别与防治PPT课件

胃癌的早期识别与防治PPT课件
胃癌的早期识 别与防治PPT课

目录 胃癌的早期识别 胃癌的早期防治 胃癌的早期治疗 胃癌的预后与康复
胃癌的早期识 别
胃癌的早期识别
早期症状识别:胃痛、消化不 良、食欲减退等
定期体检的重要性:胃镜检查 、血液标志物检测等
胃癌的早期识别
高危人群的筛查:家族史、幽门螺杆菌 感染等
胃癌的早期防 治
胃癌的早期防治
健康饮食:增加蔬菜和水果摄 入,减少加工食品和红肉摄入 戒烟限酒:减少吸烟和饮酒对 胃黏膜的刺激
胃癌的早期防治
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可 降低胃癌风险
胃癌的早期治 疗
胃癌的早期治疗
手术治疗:早期胃癌可通过手 术切除病变组织
化学治疗:术后化疗可预防复 发和转移
胃癌的早期治疗
放射治疗:适用于术后复发或晚期胃癌 患者
胃癌的预后与 康复
胃癌的预后与康复Biblioteka 随访和复查:定期复查胃镜和 血液标志物,及时发现复发和 转移 营养与康复:合理膳食搭配和 营养补充,促进康复过程
胃癌的预后与康复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 患者积极面对疾病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早期胃癌筛查与内镜诊治的解读PPT参考课件

早期胃癌筛查与内镜诊治的解读PPT参考课件
. 4



Hale Waihona Puke 胃癌在一般人群发病率为33/10万,目前还无法对全体人群 进行胃癌普查只能针对胃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 一、筛查对象:根据我国国情和胃癌流行病学,以下符合第1项 和2—6项中任一项者均应列为胃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 象: 1、年龄>40岁,不论男女 2、胃癌高发区 3、HP感染者 4、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肥厚性胃炎等胃癌前病 变 5、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6、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食物饮食、吸烟等) 二、筛查方法: 1、血清胃蛋白酶原及血清HP抗体检测
. 6

活检标准如下:病变最大直径>1cm,取活检2块,直径> 2cm,活检3块,直径>3cm,活检4块,标本要足够大, 要深达粘膜肌层。
.
7





主要看病灶浸润深度、范围及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1、超声内镜(EUS):推荐环阵扫描不仅可明确病变侵 犯胃壁粘膜层次,还可探及周围>5mm大小的肿大淋巴结。 2、CT检查主要用于判断胃癌有无远处转移,CT对进展期 胃癌的敏感度约为65—90%,早期胃癌约50%,T分期准确 率为70—90%,N分期为40—70%。不推荐使用CT作为胃癌的 首选诊断方法,仅用于评估远处转移及辅助超声内镜评估 局部淋巴结侵犯情况。 3、不推荐MRI对早期胃癌淋巴结侵犯进行评估。 4、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因为价格昂贵,也不 推荐应用PET—CT对早期胃癌淋巴结侵犯进行评估‘
.
2





1、胃癌的定义:起源于胃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 2、食管胃交界癌(原贲门癌):指发生于齿状线上下各5cm部位发生 的癌症 3、早期胃癌: (1)、早期胃癌组织仅局限于胃粘膜下层,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2)、早期胃癌的特殊类型,微小胃癌为病灶最大直径<5mm的早 期胃癌,小胃癌为病灶最大径>5—10mm的早期胃癌 4、胃癌前状态: (1)、癌前疾病:胃癌相关的胃良性疾病,有潜在发生胃癌的危险 性,是一个临床概念,如:胃粘膜萎缩、,胃溃疡、胃息肉、胃间质 瘤、残胃、肥厚性胃炎(Menetrire)、胃神经内分泌瘤等。 (2)、癌前病变:后者指已证实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病理变化即异 型性增生(上皮内瘤变)为病理学概念。 5、上皮内瘤变: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于2000年版中,把上皮内瘤变的 概念引入胃肠道癌前病变和早期癌,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轻—中 度不典型增生)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高度不典型增生)或早癌。

早期胃癌筛查PPT课件

早期胃癌筛查PPT课件
❖ 治愈性切除(curative resection):达到完全 切除且无淋巴结转移风险。
❖ 局部复发(local recurrence):指术后6个月 以上原切除部位及周围1 cm内发现肿瘤病灶。
❖ 残留(residual):指术后6个月内原切除部位 及周围1 cm内病理发现肿瘤病灶[10]。
8
❖ 同时性复发(synchronous recurrence):指 内镜治疗胃癌后12个月内发现新的病灶,即 内镜治疗时已存在但被遗漏的、术后12个月 内经内镜发现的继发性病灶[11]。
10
❖ 我国胃癌地区分布广泛,以西北地区和东南 沿海较为集中,多地散在典型高发区,地区 差异明显;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约为女性的2 倍,农村比城市高出60%~70%,以40~60岁 多见,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近20余年 来我国的胃癌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以远端胃 癌下降为主,而近端贲门胃底部癌并未下降, 在部分食管癌高发区有上升趋势的报道。
❖ 癌前疾病(precancerous discases):指与 胃癌相关的胃良性疾病,有发生胃癌的危险 性,为临床概念,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 疡、胃息肉、手术后胃、Menetrier病(肥厚 性胃炎)、恶性贫血等;
❖ 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指已证 实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病理变化,即异型 增生[上皮内瘤变(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为病理学概念。
❖ 异时性复发(metachronous recurrence):指治疗后超过12个月发现新 的病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大部分病灶出现在胃内原发病灶 的邻近部位,且病理组织类型相同。
9
流行病学
❖ 据2008年世界癌症报告统计,胃癌发病率居全球恶 性肿瘤第4位,在恶性肿瘤死亡病因中高居第2位。 东亚、南美、东欧为胃癌高发区,而北美、澳大利 亚、新西兰为低发区。近30年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 国家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近端 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对升高。而由于世界人口的 不断增长和老龄化,胃癌绝对死亡人数已从1985年 的64万上升为2008年的98.9万。按伤残调整寿命年, 世界胃癌负担仍居恶性肿瘤前列。

《中国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2,北京)》解读PPT课件

《中国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2,北京)》解读PPT课件

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精准医疗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随着精准医疗理念的不断深入,未来胃癌治疗将更加注重个体化、精准化,通过基因检测等手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 治疗方案。
多学科协作在胃癌诊疗中的重要性凸显
胃癌的诊疗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未来多学科协作将成为胃癌诊疗的重要趋势,通过多学科团队的共同协作,为患者提 供更为全面、精准的诊疗服务。
新技术、新方法纳入考虑
新技术关注
密切关注胃癌筛查和早诊早治领域的新技术 、新方法发展。
评估与验证
对新技术、新方法进行科学评估和验证,确 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纳入指南
将经过评估验证的新技术、新方法及时纳入 指南,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选择。
国际交流与合作方向
国际交流
加强与国际胃癌筛查和早诊早治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分享经验和成 果。
早诊早治率提高
随着指南的推广和实施,胃癌的早期 诊断和治疗率也有了显著提高,有效
降低了胃癌的死亡率。
规范化诊疗流程建立
指南的制定和推广促进了胃癌诊疗流 程的规范化,提高了诊疗效率和质量

未来挑战及应对策略
01
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胃癌诊疗能力
当前,基层医疗机构的胃癌诊疗能力相对较弱,未来需要加强对基层医
《中国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 指南(2022,北京)》解

汇报人:xxx
2023-12-28
目录
Contents
• 指南背景与意义 • 胃癌筛查策略与方法 • 胃癌早期诊断与治疗原则 • 指南实施与推广策略 • 指南更新与完善计划 • 总结与展望
01 指南背景与意义
胃癌现状及危害
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合作研究
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国际合作研究,提高指南的科学性和普适性 。

胃癌高通量测序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解读PPT课件

胃癌高通量测序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解读PPT课件
据中的生物学信息和临床意义。
推动精准医学在胃癌领域的发展
要点一
建立胃癌精准医学体系
要点二
加强胃癌精准医学临床研究
基于高通量测序等组学技术,结合临床信息和生物标志物 等,建立胃癌精准医学体系,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方 案。
开展大规模的胃癌学在胃癌领域 的广泛应用。
02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胃癌研究 中的应用
基因变异检测与分析
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检测胃癌细胞中 的基因突变、插入缺失、拷贝数变异 等多种类型的基因变异,有助于深入 了解胃癌的基因组特征。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基因变异检测 ,可以实现对胃癌的早期诊断、个性 化治疗和预后评估。
转录组学研究
转录组学是研究细胞中基因转录产物 及其调控规律的学科,高通量测序技 术可以全面、准确地检测胃癌细胞中 的基因表达谱。
02
在变异注释的基础上,检测驱动基因中的突变情况,包括突变
类型、频率和位置等。
驱动基因突变验证
03
利用独立样本或实验方法对检测到的驱动基因突变进行验证,
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临床意义解读及报告
1 2 3
临床意义解读
结合患者临床信息、病理分期、治疗反应等,对 检测到的驱动基因突变进行临床意义解读,为患 者提供个性化治疗建议。
加强质量控制
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对测序平台、试 剂、数据分析流程等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控, 确保高通量测序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加强多组学数据整合分析
推动多组学数据共享
建立多组学数据共享平台,促进不同来源、 不同类型的数据整合和共享,提高数据的利 用效率和价值。
加强多组学数据分析方法 研发
针对胃癌高通量测序数据的特点,研发高效 、准确的多组学数据分析方法,深入挖掘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GII与胃底粘膜病变的相关性较大(相对于胃窦粘膜),其升高与胃底 腺管萎缩、肠上皮化生或假幽门腺化生、异型增生有关
PGI/II比值进行性降低与胃粘膜萎缩进展相关
10
PGI/PGII的变化总览
11
胃蛋白酶原PG
PG I浓度和PG I/II比值下降对于萎缩性胃炎具有提示作用。
受试者
测定血清PG水平
12
[2] Kodoi A, Yoshihara M, et al: J Gastroenterol. 1995;30:452-60.
胃蛋白酶原PG
以PG I≤70ng/ml、 PG I/II ratio≤3作 为胃癌高风险Cut-off Value:
确诊的13例胃癌病 例中,通过PG血清学 检测,11例能被检测 出来。
胃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是危害人类的主要恶性肿瘤
2
胃癌早诊早治的重要性
胃癌的早期诊断,无疑是提高胃癌生存率的关键!
癌灶局限在粘膜内或粘膜下层的称为早期胃癌 侵犯肌层以深或有转移到胃以外区域者称为进展期胃癌 临床研究发现: 始发阶段的小胃癌、微小胃癌10年存活率可达100% 早期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为90% 进展期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低于30%
胃癌的实验室诊断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专家共识
1
胃癌流行病学
关于胃癌的三个问题: (1)全球每年有100万胃癌患者,中国就有50万,为什么? (2)早期检出胃癌十年的存活率几乎100%,晚期发现胃癌五年的存活率
只有5%。日韩胃癌的早期检出率高达90%,中国的胃癌早期检出率有多 少?为什么? (3)国家在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有哪些行动?
16
胃泌素17与萎缩性胃炎
对照组与萎缩性胃炎不同萎缩部位G-17检测结果比较显示: G-17水平 与萎缩部位相关, 与对照组比较,
1. 在胃窦萎缩组,胃泌素17浓度明显降低; 2. 在胃体萎缩组,胃泌素17浓度明显增加; 3. 在合并胃窦和胃体的全胃多灶萎缩组中,胃泌素17浓度仍然会降低;
胃蛋白酶原(+)
幽门螺杆菌 抗体(-)
胃蛋白酶原(+)
每5年重复血清胃 蛋白酶原、胃泌 素17和幽门螺杆
菌检查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每3年内镜 检查
每2年内镜 检查
每年内镜 检查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4年7月,Vol.31,N6 o.7
胃癌实验室诊断指标
胃蛋白酶原I/II
胃癌癌前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标志物
血清PG浓度可作为胃癌术后复发的灵敏指标
14
胃泌素17
15
胃泌素17与萎缩性胃炎
临床意义: (1)G-17 水平升高:老年萎缩性胃炎、 胃癌、萎缩性胃体胃炎 、老年功能性消化 不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2)G-17 水平下降:萎缩性胃窦胃炎、 全胃多灶性萎缩 (3)G-17浓度变化可用于鉴别不同类型的 萎缩性胃炎
(1)年龄40岁以上,男女不限;
(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3)H.Pylori感染者;(4)既往患有慢
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德等胃癌前疾病;(5)胃
癌患者一级亲属;(6)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
重度饮酒等)
4
(二)筛查方法
1.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检测: PG I浓度和(或)PG I/II比
值下降对于萎缩性胃炎具有提示作用,通常使用PG炎的临界值,国内高发区胃癌筛查采用PG I浓
度≤70 μg/L且PG I/II≤7.0。
2.胃泌素17(gastrin-17,G-17):血清G-17检测可以反映胃窦部黏膜
萎缩情况。
3.幽门螺旋杆菌抗体(H.Pylori IgG):血清HP抗体检测可以检出HP现症 感染情况。
➢ Ⅱ期为66% ➢ III期为51% ➢ 晚期胃癌仅为14%,末期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不足5%
3
(一)筛查对象
胃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40岁以下人群发病率较低,多数亚洲
国家设定40-45岁为胃癌筛查起始年龄。
我国40岁以上人群胃癌发生率显著上升,因此建议以40岁为胃癌筛查
的起始年龄。
以下符合第1条和2-6中任一条者应列为胃癌高危人群,建议作筛查:
胃泌素-17
胃癌标志物,慢性萎缩性胃窦炎的标志物
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 HP IgG
胃癌高风险的独立因子
CA724 CA50 CA199
消化道系统肿瘤标志物,胃癌的标志物
7
胃蛋白酶原PG
8
胃蛋白酶原PG
根据胃蛋白酶原的生化和免疫化学特性分为胃蛋白酶原I和胃蛋白酶原II ➢ 胃蛋白酶原I 由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颈粘液细胞所分泌 ➢ 胃蛋白酶原II 由胃底腺,贲门腺,幽门腺,十二指肠腺所分泌
4.内镜筛查:内镜及内镜下活检是目前诊断胃癌的金标准,尤其是对平
坦型和非溃疡性胃癌的检出率高于X线钡餐等方法。
5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2014年长沙)
胃癌高危人群 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幽门螺杆菌检测
幽门螺杆菌 抗体(-)
胃蛋白酶原(-)
幽门螺杆菌 抗体(+)
胃蛋白酶原(-)
幽门螺杆菌 抗体(+)
虽然PG II 的浓度相对较低,但其分泌区域比PG I大
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原II的分泌部位
9
PGI/PGII的变化
胃蛋白酶原通常存在于消化道內,但是有1%会渗入血液中,胃蛋白酶 原在pH﹤5.0时活化为胃蛋白酶(pepsin),发挥消化食物的生理作用。
PGI是检测胃底腺细胞(分泌胃酸)功能的指针 ➢胃酸分泌增多PGI升高 ➢胃酸分泌减少或胃粘膜腺体萎缩PGI降低
血清PG水平 低于截断值
萎缩性胃炎(胃癌高风险)诊断截断值
PG I ≤70 µg/L 且
PGI/II比值≤3
通过胃镜进行进一步检查 Miki-K等[1]提出的截断值Cut-off Value
病理活检确诊
[1] Miki K et al. In Aspartic Proteinases, Ed. Takahashi K, Plenum Press, N.Y.1995, p139-143
所有受试对象的PGI和PGI/II ratio的分布图。白点表示确诊胃癌病例。
13 [1]F Kitahara et al.Accuracy of screening for gastric cancer using serim pepsinogen concentrations.Gut 1999;44:693-6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