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主要类群_教案1

合集下载

单元备课: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单元备课: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5.通过了解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对事物一分为二的观点。
5.通过了解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对事物一分为二的观点。




重点:1.知道动物类群的代表动物以及主要特征。
2.学会分析陆地生活的动物适应陆地环境的特点。
3.通过观察多种多样的鸟和对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的探究, 阐明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内容
解决问题
课时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主要特征
1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1.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主要特征
2.观察蚯蚓
1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1.河蚌形态结构,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2.蝗虫形态结构,昆虫的特征。
2.蝗虫形态结构,昆虫的特征。
2.蝗虫形态结构,昆虫的特征。
1
第四节鱼
1.鱼类的呼吸的方式。
2.鱼类的主要特征。
1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1.青蛙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2.蜥蜴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外部形态、结构和生理等的特点,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2.蜥蜴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外部形态、结构和生理等的特点,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2.蜥蜴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外部形态、结构和生理等的特点,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2
第六节鸟
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鸟类的主要特征。
1
第七节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的特征。

动物的主要类群-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动物的主要类群-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动物的主要类群-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分类的重要性和分类的实质;2.掌握动物分类的方法;3.认识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和其他单细胞生物。

二、教学重点1.动物分类的方法;2.掌握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这三类动物。

三、教学难点1.脊椎动物的特征和分类;2.无脊椎动物的分类。

四、教学内容1.什么是生物分类–生物分类是将生物按一定的规律分为若干类别的科学方法。

2.生物分类的实质–生物分类的实质是根据生物的相似性和亲缘关系,将其分为分类群,再将分类群组成分类系统。

分类群中的生物拥有共同的特征,分类群之间有一定的相似性,反映了生物种类之间的演化关系。

3.动物的分类方法–动物的分类方法主要有形态分类法、解剖分类法和生态分类法。

形态分类法是依据生物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解剖分类法是根据生物体内的各种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等进行分类;生态分类法是根据生物在生态环境中的生活方式、营养方式和习性等来进行分类。

4.动物的主要类群–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是指拥有脊柱的动物,通常包括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

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是拥有脊柱和背骨,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是指没有脊柱的动物,包括海绵动物、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和环节动物等。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是没有脊柱和背骨,各种器官发育不同,形态多样。

–原生动物和其他单细胞生物•原生动物和其他单细胞生物包括原生生物、细菌和真菌等。

它们没有多细胞结构,没有器官和器官系统,通常生活在水中或泥土中。

5.各类动物的特点和分类–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拥有骨骼和肌肉系统,能够进行活动。

它们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相对完善,能够进行各种高级行为。

•脊椎动物分为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

–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没有骨骼和肌肉系统,大多数不能进行快速移动。

它们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较简单,不能进行太复杂的活动。

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

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

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1一、教学目标:1。

通过认识动物系统进化树,了解不同动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通过"对某些动物进行分类"等各种活动,认识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常见种类和特征,认识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常见种类和特征。

2。

通过参与"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观察昆虫标本"等学习活动,增强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等3。

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的对比学习,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体会动物种类的多样性;4。

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进一步强化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

活动"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观察昆虫标本"2。

无脊椎动物的类群及特征3。

脊椎动物的类群及特征4。

不同动物类群与人类的关系三、课时安排:4课时四、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复习提问】:谁能说出被发现的植物有多少种?--(30多万种)【引入新课】:自然界还有一类,它包括的种类比植物的种类更多,这类生物,就是我们现在要开始学习的:动物那么,这类生物在我们地球上已被发现的有多少种呢?--(150多万种)。

这么多种类的动物,我们怎么个学法呢?大家回顾一下学习植物类群时,我们采取的是那一种方法呢?【学生回答】: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因此,学习动物,我们也这样按这样的顺序来学。

植物根据其不同的特征可以分为不同的类群,动物是否也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呢?请同学们仔细看录像。

《二》活动: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播放一段动物类群的录象,展现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活动"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教师引导】: 图中很多是大家熟悉的动物,请根据已有的动物知识,将它们归类,并说出理由。

【学生活动】:将上面看到的动物分类:(1) 根据环境:水生、陆生、空中(2) 根据生活方式:寄生、自生【问】:摸一下你们的背后中央有一根什么? -- (脊柱)对,由脊椎骨构成的一根脊柱。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1动物的主要类群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1动物的主要类群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1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课时)教案一、课时题目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课时)二、课时教材分析(一)【教材知识结构分析】《生物的主要类群》这一章分为四节:动物的主要类群;植物的主要类群;细菌和真菌;生物的分类。

这一章比较简单地介绍了各大生物类群的基本形态和主要特征,使学生对各类群的生物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为以后学习有关课程及参加社会生产实践打下初步的基础。

本章的编写,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学习兴趣,先介绍动物的主要类群,并且从身边最容易接触到的脊椎动物讲起。

在介绍动、植物主要类群时,又隐含了分类的方法,为学习第四节生物的分类作了铺垫。

生物分类是区分生物种类的科学,也是探索生物间亲缘关系、阐明生物界自然系统的科学,因此第四节又是前面三节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动物的主要类群》这一节,通过前一章《艳丽多姿的生物》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生物可以简单地分为动物界和植物界,初步了解了区别动物和植物的一些基本特征,但是由于没有系统的学习动物的分类,学生感到研究的动物种类繁多且难于掌握。

因此系统地学习动物的分类,可以使学生从具体的某一动物推论到一般的同类动物,从而使学生对动物界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在以后的学习时就能用一般的规律去指导个别动物的学习,做到以简驭繁。

本节内容通过对身边常见物体的观察、分析,学会分类的科学方法,进一步针对常见动物的特征进行逐级分类,从而使学生既明白了事实、掌握了规律,又学会了方法、发展了能力。

本节内容是上章内容的深化和发展,同时也为学生将来的专业化发展奠定的基础。

生物的主要类群(二)【教材活动结构分析】1.教师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先 由教师提供一个讨论的平台,让学生自由发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讨论中理解分类方法,突出重点。

2. 学生活动:在学习中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通过分组讨论、游戏让学生用新习得的方法去学习动物的分类及脊椎动物的分类,这样学生能获得成功性的体验,从而也达到了突破难点的目的。

初中生物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

初中生物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

初中生物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分类的基本原理及主要类群。

2.掌握不同类群动物的特征和代表物种。

3.了解动物的多样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动物的分类原理和主要类群。

2.掌握不同类群动物的特征。

3.了解不同类群动物的代表物种及其生态特点。

三、教学内容:
1. 动物的分类原理
2. 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
3. 不同类群动物的代表物种及其生态特点
四、教学过程:
1.引入:通过展示不同类群动物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动物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2.讲解:讲解动物的分类原理和主要类群,介绍脊索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等类群的特征和代表物种。

3.示范:通过展示实物标本或图片,让学生观察不同类群动物的外部特征,帮助他们理解不同类群动物的区别。

4.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不同类群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培养他们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动物的多样性和重要性,并展示不同类群动物的生态环境和生存方式。

六、课堂作业:
1.整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包括动物的分类原理、主要类群及其特征。

2.选择一个类群动物,了解其生态特点和代表物种,撰写一篇小论文。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动物的分类原理和主要类群,掌握不同类群动物的特征和代表物种,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实地考察和实验活动,深入探讨动物的多样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动物的主要类群 教案

动物的主要类群 教案

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教案标题: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目标:1. 了解动物的分类系统和主要类群。

2. 掌握不同类群动物的特征和代表物种。

3. 培养学生对动物多样性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忆并讨论他们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并询问他们是否知道动物有不同的类群。

知识讲解:2. 介绍动物的分类系统,包括门、纲、目、科、属和种的概念,并解释每个分类的作用和意义。

3. 详细介绍动物的主要类群,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昆虫等,并讲解它们的主要特征和代表物种。

互动学习:4. 分发图片或卡片,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将动物分类,并解释他们的分类依据。

5.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所了解的不同类群动物的特征和习性,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互相交流。

实践活动:6. 组织学生进行动物观察活动,可以是校园内的昆虫、鸟类或其他小型动物观察,或者通过观看纪录片等方式了解不同类群动物的生活习性。

7. 学生根据自己观察或了解的动物,设计一个简单的海报或展板,展示该动物所属的类群、特征和生活习性。

总结回顾:8.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总结动物的主要类群和它们的特征。

9.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动物需要分类,并讨论动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动物的意义。

拓展活动:10.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书籍、观看纪录片或上网搜索等方式进一步了解不同类群动物的特征和习性,并分享他们的发现。

评估方式:11. 观察学生在互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对动物分类的理解程度。

12. 评估学生设计的海报或展板,检查他们是否准确地展示了动物的类群和特征。

教案扩展:1. 可以将动物的分类系统与植物的分类系统进行比较,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整体分类体系。

2.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动物分类游戏,加深对动物分类的理解和记忆。

3. 可以邀请动物学家或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来校园进行讲座或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了解动物多样性和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

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

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界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动物的分类方法和依据。

教学内容:1. 动物界的定义和特点。

2. 动物的分类方法:形态学分类、遗传学分类、生态学分类。

3. 动物分类的依据: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性等。

教学活动:1. 引入动物界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动物的特点。

2. 讲解动物的分类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分类方法的依据。

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实际操作动物的分类。

第二章:无脊椎动物教学目标:1. 了解无脊椎动物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

教学内容:1. 无脊椎动物的定义和特点。

2.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海绵动物、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3. 各类群的主要特征和代表物种。

教学活动:1. 引入无脊椎动物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无脊椎动物的特点。

2. 讲解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

3. 通过图片展示和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各类群的代表物种。

第三章:脊椎动物教学目标:1. 了解脊椎动物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

教学内容:1. 脊椎动物的定义和特点。

2.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

3. 各类群的主要特征和代表物种。

教学活动:1. 引入脊椎动物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脊椎动物的特点。

2. 讲解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

3. 通过图片展示和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各类群的代表物种。

第四章:哺乳动物教学目标:1. 了解哺乳动物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

教学内容:1. 哺乳动物的定义和特点。

2. 哺乳动物的主要类群:原始哺乳类、有袋类、食肉目、奇蹄目、偶蹄目等。

3. 各类群的主要特征和代表物种。

教学活动:1. 引入哺乳动物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哺乳动物的特点。

2. 讲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

3. 通过图片展示和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各类群的代表物种。

教学设计1:动物的主要类群

教学设计1:动物的主要类群

动物的主要类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常见无脊椎动物的几个类群2.了解常见的无脊椎动物的典型动物3.通过活动,认识保护动物对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归纳能力(三)情感目标:1.通过对相关问题的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能力2.通过对各种生物的认识,了解动物对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1.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2.各类无脊椎动物的特点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有人认为脊椎动物在形态结构上比无脊椎动物高级,因此脊椎动物比无脊椎动物在地球上的分布更广,种类更多,更适应环境。

你认为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结论:从形态结构上看,脊椎动物比无脊椎动物要复杂、完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但是无脊椎动物的种类比脊椎动物的种类要多的多,而且各种无脊椎动物也能适应他们各自的生活环境,表现出与环境的适应性。

探究新知在已知的150万种动物中,有100多万种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的种类比脊椎动物要多,并且无脊椎动物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有的是单细胞动物,多数是多细胞动物;有的能在水、陆、空三界自由活动,有的则只能靠寄生在其它生物体内过寄生生活。

无脊椎动物——身体中没有脊椎骨的动物根据它们身体的构造可分为: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棘皮动物。

1.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图片)特点:个体小,一个细胞组成,属于单细胞动物,所有的生理活动在一个细胞中进行。

需要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才能看清它们的形态结构。

原生动物是自然中最简单、最低等的动物随着生物的进化单细胞动物逐渐进化成多细胞动物。

看图:这是树吗?这是花吗?2.腔肠动物:珊瑚虫、海葵、水母、水螅、海蜇(图片)珊瑚虫:身体呈圆筒形,身体上有很多触手,触手上有刺细胞,能麻醉和捕食其他小动物。

特点:身体呈辐射对称,结构简单3.扁形动物:涡虫、血吸虫、绦虫特点: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多数过寄生生活(除涡虫)4.线形动物:蛔虫、钩虫、丝虫特点:身体细长,绝大多数属于寄生虫,靠寄生在其它生物身体内生活。

八年级初二上册生物教案 - 动物的主要类群

八年级初二上册生物教案 -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本节教材介绍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两大类群。

将这两大类群安排为一节内容,主要考虑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都具有“有口无肛门”的共同特征,具有相似性,适宜合并介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2.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3.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活体水螅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2.通过了解血吸虫的生活史,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讲究卫生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水螅的观察,培养学生爱科学、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2.通过了解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讲究卫生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2.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一、回顾1.生物的特征: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植物与动物的区别:能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二、导入新课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动物。

动物有千万种,如果一种一种来学,需要很长时间。

为了方便研究,人们把动物按照共同的特征进行分类,一类一类的学。

首先,我们要学的是腔肠动物。

举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例子,经常吃的海蜇就属于腔肠动物。

大家想一下,自己见过的海蜇是什么样子的?结构简单,没有内脏的分化。

思考:固着在海中礁石的海葵,看起来宛如艳丽的花朵,因此有人称之为“海中之花”。

然而,他们却不是植物,而是动物。

那么它们是如何捕食的呢?我们通过腔肠动物的一种代表性动物来研究以上问题。

三、互动授课(一)腔肠动物1.水螅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水流缓慢、水草茂盛的清洁的淡水中。

思考:如果一条小溪中原来有水螅生存,现在却采集不到,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水体受到污染。

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

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

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第一章:哺乳动物1.1 教学目标:了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掌握哺乳动物的分类及代表动物1.2 教学内容:哺乳动物的特征:哺乳、恒温、有毛发、发达的大脑等哺乳动物的分类:食肉目、食草目、杂食目等代表动物:狗、猫、牛、羊、老虎等1.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询问学生对哺乳动物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图片展示:展示不同种类的哺乳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特征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各自喜欢的哺乳动物,总结其特征和分类第二章:鸟类2.1 教学目标:了解鸟类的主要特征掌握鸟类的分类及代表动物2.2 教学内容:鸟类的特征:羽毛、翅膀、喙、体温恒定等鸟类的分类:鸣鸟、游禽、猛禽等代表动物:鹦鹉、企鹅、老鹰等2.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询问学生对鸟类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图片展示:展示不同种类的鸟类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特征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各自喜欢的鸟类,总结其特征和分类第三章:爬行动物3.1 教学目标:了解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掌握爬行动物的分类及代表动物3.2 教学内容:爬行动物的特征:鳞片、冷血、产卵、四肢等爬行动物的分类:蜥蜴、蛇、龟、鳄鱼等代表动物:蜥蜴、蛇、龟、鳄鱼等3.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询问学生对爬行动物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图片展示:展示不同种类的爬行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特征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各自喜欢的爬行动物,总结其特征和分类第四章:两栖动物4.1 教学目标:了解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掌握两栖动物的分类及代表动物4.2 教学内容:两栖动物的特征:皮肤裸露、变态发育、双重呼吸等两栖动物的分类:蛙类、蟾蜍类、蝾螈类等代表动物:青蛙、蟾蜍、蝾螈等4.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询问学生对两栖动物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图片展示:展示不同种类的两栖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特征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各自喜欢的两栖动物,总结其特征和分类第五章:鱼类5.1 教学目标:了解鱼类的主要特征掌握鱼类的分类及代表动物5.2 教学内容:鱼类的特征:鳞片、鳃呼吸、鳍游泳等鱼类的分类:海水鱼、淡水鱼、热带鱼等代表动物:金鱼、鲨鱼、鲤鱼等5.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询问学生对鱼类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图片展示:展示不同种类的鱼类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特征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各自喜欢的鱼类,总结其特征和分类第六章:昆虫6.1 教学目标: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掌握昆虫的分类及代表动物6.2 教学内容:昆虫的特征:三对腿、两对翅膀、外骨骼等昆虫的分类:蝴蝶、蜜蜂、蚂蚁、蚊子等代表动物:蝴蝶、蜜蜂、蚂蚁、蚊子等6.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询问学生对昆虫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图片展示:展示不同种类的昆虫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特征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各自喜欢的昆虫,总结其特征和分类第七章:软体动物7.1 教学目标:了解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掌握软体动物的分类及代表动物7.2 教学内容:软体动物的特征:柔软的身体、外套膜、无骨骼等软体动物的分类:蜗牛、蛞蝓、章鱼、蚌类等代表动物:蜗牛、蛞蝓、章鱼、蚌类等7.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询问学生对软体动物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图片展示:展示不同种类的软体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特征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各自喜欢的软体动物,总结其特征和分类第八章:环节动物8.1 教学目标:了解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掌握环节动物的分类及代表动物8.2 教学内容:环节动物的特征: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真体腔等环节动物的分类:蚯蚓、水蛭、沙蚕等代表动物:蚯蚓、水蛭、沙蚕等8.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询问学生对环节动物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图片展示:展示不同种类的环节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特征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各自喜欢的环节动物,总结其特征和分类第九章:棘皮动物9.1 教学目标:了解棘皮动物的主要特征掌握棘皮动物的分类及代表动物9.2 教学内容:棘皮动物的特征:辐射对称、五腕、外部骨骼等棘皮动物的分类:海星、海胆、海参等代表动物:海星、海胆、海参等9.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询问学生对棘皮动物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图片展示:展示不同种类的棘皮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特征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各自喜欢的棘皮动物,总结其特征和分类第十章:总结与拓展10.1 教学目标:总结动物的主要类群特征及分类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10.2 教学内容:回顾各个章节中学到的动物类群特征及分类展示一些特殊的或有趣的动物,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10.3 教学活动:小组竞赛:学生分组进行动物类群特征及分类的竞赛,增强学习趣味性展示特殊动物:展示一些特殊的或有趣的动物,如熊猫、考拉等,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重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介绍了动物的十个主要类群,分别是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昆虫、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棘皮动物以及总结与拓展。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教案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教案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识别和区分动物的五大类群: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

(2)了解各类群的主要特征和代表动物。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比较,分析动物类群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2)运用分类的方法,将动物按照特征进行归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认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动物的五大类群及其主要特征。

(2)各类群的代表动物。

2. 教学难点:(1)各类群动物特征的区分和记忆。

(2)动物类群的分类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动物类群的图片和实物标本。

(2)分类卡片和分类表格。

2. 学生准备:(1)预习动物的五大类群及其特征。

(2)准备笔记本,记录重点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动物分类知识。

(2)提问:你们知道动物可以分为哪五大类群吗?它们有什么特征?2. 课堂讲解:(1)分别介绍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的特征。

(2)举例说明各类群的代表动物。

3. 课堂互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类群,讨论并总结该类群的特征和代表动物。

(2)各组汇报,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4. 练习与巩固:(1)分发分类卡片,让学生进行动物分类练习。

(2)填写分类表格,巩固对各类群特征的记忆。

5. 总结与反思:(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动物类群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2)提问:你们认为动物的分类有什么意义?如何保护动物?五、课后作业1. 绘制动物类群的特征表格。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动物的栖息环境。

1. 课堂讲解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讲解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2)评估学生对动物类群特征和分类方法的掌握情况。

2. 练习与巩固评价:(1)检查学生分类练习的正确性。

(2)评估学生对分类表格的填写情况。

3. 课后作业评价:(1)评估学生绘制动物类群特征表格的准确性。

初中生物七上《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_1

初中生物七上《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_1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②了解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重点)2.能力目标①尝试观察、比较、归纳的科学探究方法;②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搜索和收集,发展学生对信息进行搜集、筛选、占有、进一步形成自己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初步确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动物的生活环境;②通过各项自主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科学探究的素养。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通过对第一单元“奇妙的生命现象”的学习,学生对生物的基本特征已有所了解;通过对本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学习生物类群的规律和方法。

这些知识都为本节课学习无脊椎动物的各类群奠定了基础。

生活中,有些同学认真观察、善于思考,对个体较大、常见的无脊椎动物(如蜗牛、蚯蚓、蚌、乌贼、蝗虫、虾、蟹等)的外部形态、生活习性等已有了整体的感知。

有些同学通过阅读或观看视频等多种途径,对昆虫及其它无脊椎动物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受地域限制,有些动物采集不到,如海洋中的无脊椎动物,从而导致学生对某些无脊椎动物(如桃花水母、沙蚕等)缺乏感性认知。

课前准备:制作课件;学生课前进行相关调查及预习工作。

继续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的思考。

己总结出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组织交流点拨建构13分钟过渡:通过同学们刚才的自学探究,我们可以发现动物的种类有哪些?让我们一起继续探究。

1.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分类的依据是什么?2. 无脊椎动物主要包括哪些类群?过渡:同学们回答的真好!无脊椎动物中比较低等的类群就是腔肠动物,而水螅就是同学们经常可以见到的腔肠动物?接下来我们就从水螅的身上来寻找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请同学们看课本第7273页中观察水螅实验的图片大家想一想:水螅的外部形态特点?它是如何捕获食物的?它的体壁和消化腔各有什么特点?过渡:刚才同学们回答的很对!(呈圆筒状、体壁很薄、有口无肛门)接下来让我们来观察其它常见的腔肠动物。

动物的主要类群大单元教学设计

动物的主要类群大单元教学设计

动物的主要类群大单元教学设计1. 引言:动物世界的奇妙探险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要一起踏上一段奇妙的动物探险之旅。

动物的世界真的是五彩缤纷,千奇百怪。

我们这节课的目标,是让大家了解动物的主要类群,搞清楚它们各自的特点和生活方式。

相信我,这可是一场不容错过的精彩冒险!2. 动物的主要类群2.1 哺乳动物——陆地上的“霸主”首先,我们得说说哺乳动物。

它们是陆地上的“大佬”,有温暖的血液,还会用乳汁喂养小宝宝。

举个例子,咱们熟悉的猫咪、狗狗、甚至大象都是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不仅能适应各种环境,还真的是多才多艺!像人类这样的高智商动物,哺乳动物里可是“领头羊”哦!2.2 鸟类——飞翔的精灵接下来,咱们聊聊鸟类。

鸟儿们是天空的精灵,翅膀就是它们的“秘密武器”。

不管是高高飞翔的鹰,还是优雅的天鹅,鸟类的飞翔能力真是让人羡慕。

它们的羽毛不仅五彩斑斓,还能帮助它们在天空中优雅地滑翔。

鸟类可是大自然中的“飞天达人”呢!2.3 爬行动物——古老的探险者然后,我们来看看爬行动物。

它们可是“古老的探险者”,像蛇、蜥蜴这些家伙都属于这个类群。

爬行动物的皮肤干燥,身上覆盖着鳞片,这让它们在炎热的环境中生存无忧。

虽然它们没有像哺乳动物那样的高大上,但它们却以强大的生存能力赢得了自然的尊重。

2.4 水生动物——深海的奇迹最后,我们不能忘了水生动物。

它们是深海中的奇迹,比如鱼类和海洋哺乳动物(像鲸鱼)。

这些家伙在水下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仿佛有一种无与伦比的优雅。

水生动物的多样性让人惊叹不已,从五彩斑斓的热带鱼到庞大的鲸鱼,它们都是海洋中的“明星”。

3. 教学设计策略3.1 互动教学——让学习变得有趣教学的关键在于互动。

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活动,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动物的模型,或者开展“动物角色扮演”游戏,可以让大家更深刻地了解各个类群。

这样,学生们不仅能获得知识,还能在过程中感受到乐趣。

3.2 生活实例——从生活中获取灵感另外,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也是个好主意。

八年级生物下册《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下册《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教学设计
-将动物类群的知识与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际问题相结合。
(二)教学设想
为了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本章节的教学设想如下:
1.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高清图片、视频等,直观展示各类群动物的特征,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认知。
2.设计互动式课堂活动,如角色扮演、模拟分类游戏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类方法,加深对动物类群特征的理解。
5.创设合作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动物界主要类群的识别和特征理解;
-动物分类学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教学难点:
-对动物类群特征的深入理解和系统归纳;
-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动物进行分类;
-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认识。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动物主要类群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相关章节的课后练习题,加深对动物类群特征、分类方法等知识点的理解。
2.撰写一篇关于某一动物类群的科普文章,要求:内容充实、结构清晰、语言准确,字数在500字左右。此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科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6.定期进行课堂小结和反馈,及时发现学生理解上的误区,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7.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培养其科学探究精神。
8.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重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细致、分析深入、合作有效等。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4.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科学方法,归纳总结不同动物类群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2021年整理〗《动物的主要类群》参考优秀教案

〖2021年整理〗《动物的主要类群》参考优秀教案

第一节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了解代表性的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

⑵采用活动和阅读小资料的方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情感目标:
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保护自然和融合到自然当中去的意识。

3、能力目标:
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强学生的探究和分类的能力。

⑵通过从常见的动物为例,得出这一类动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

二、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以及各个种类的典型动物。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一种动物特点来为它划分到某一类中去。

三、课时
2课时。

四、教学用具
鲫鱼、鸟的标本、脊椎骨模型、菜青虫和菜叶。

五、学情分析
上一章我们刚学习了地球上的各种各样的生物,对生物的基本特征已经有所了解。

对本章的动物和植物的主要群落、细菌和真菌以及生物的分类的学习,已经打下了基础。

《动物的主要类群》讲评课教案—任爱娟

《动物的主要类群》讲评课教案—任爱娟

《动物的主要类群》讲评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会自查试卷并反思出错原因;学会答题的方法。

2、学会用生物学观点分析生物现象。

3、通过自纠、反思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

二、重点难点重点:答题方法的掌握及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

难点:各类动物的呼吸及生物学观点的树立。

三、教学方法教法:试卷情况分析与试题精讲点拨相结合学法: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

四、教具:多媒体课件、试卷五、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拿到试卷后,一定想知道自己和同学们的答题情况,也一定想从这次考试中学到更多的东西,因此,本节课我们上一节讲评课。

(备注抓住学生拿到试卷时的心理,引出本节课是讲评课。

)学生活动:期待了解本次考试的情况,认真听老师的导入语。

2、师生共同探究(1)试卷分析师:(幻灯片出示以下内容并做分析)1、本次检测题主要考查了动物的主要类群,主要知识点为: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鱼类、鸟类、哺乳类的分类知识、形态和结构特点。

2、《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的特点是归纳记忆的东西较多,难以理解的东西较少。

所以本试卷整体难度较小,较有难度的是第25题、第27小题的第(5)小题。

错题最多的也是第25题、第27小题的第(5)小题。

3、本张试卷除了需要归纳记忆外,填图题较多,还需一定的识图能力。

学生活动:翻看试卷和老师一起梳理试卷情况。

对试卷的总体情况了心中有数。

(2)考情分析(备注,我们潍坊高新区近几年推行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目的在于淡化分数的过度追求,注重诊断和改错的过程。

)师:(幻灯片出示以下内容并做分析)(光荣榜)考得最突出的:王宇歌、戴安冉张兹琪、韩坤峰、刘鑫、王晨进步较大的:于鹏、赵海涛、杜冠宏、王宝君、刘志江、张瑜、翟俊棠、刘心萌、牟延超、张亚星潜力很大的是:潘佳、代帅、张泉、张郑敏、张子涵学生活动:认真看幻灯片,对这次考试自己在班级的情况有了更好的了解。

师:对考得较好的同学让学生清楚是因为这些同学平日学习用功,方法得当,希望同学们向他们学习。

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

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

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动物的主要类群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的分类系统和主要类群。

2. 掌握不同类群动物的特征和代表物种。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动物的分类系统和主要类群。

2. 不同类群动物的特征和代表物种。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白板和马克笔。

2. 动物分类表格或图表。

3. 不同类群动物的图片或模型。

4. 学生小组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使用图片或模型展示不同类群的动物,并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它们的特征。

2. 引发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我们如何将这些动物进行分类?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区别?”知识讲解:1. 介绍动物的分类系统,包括门、纲、目、科、属和种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2. 详细介绍动物的主要类群,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昆虫等。

3. 使用图片或图表展示每个类群的特征和代表物种,并解释其适应环境和生活方式。

小组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个动物类群。

2. 每个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整理该类群的特征、代表物种和生活习性,并制作海报或展示文稿。

3. 学生小组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评论。

讨论和总结:1. 回顾每个类群的特征和代表物种,让学生总结不同类群之间的共同点和区别。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对动物进行分类,以及分类对科学研究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作业:1.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动物分类的小论文,包括所学类群的特征和代表物种,并提出自己对动物分类的思考和观点。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或自然博物馆,加深对不同类群动物的认识和理解。

2. 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更多类群的特征和代表物种,并进行展示或分享。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估学生的小论文,包括对动物分类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

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

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识别和了解动物的五大类群: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2)掌握各类群的主要特征和代表动物。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比较各类动物的特征和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2)学会运用分类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分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动物的五大类群及其主要特征;(2)各类群的代表动物。

2. 教学难点:(1)各类群动物特征的区分;(2)对动物进行分类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各类动物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2)准备分类卡片、实物模型等教学工具。

2. 学生准备:(1)预习动物的五大类群相关知识;(2)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和习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植物的分类,引出动物的分类;(2)提问:你们知道动物可以分为哪几类吗?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动物的五大类群及其特征;(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各类群的代表动物。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动物五大类群的特征及代表动物;(2)举例说明各类群动物的生活环境和习性。

4. 互动环节(1)学生展示预习成果,分享对身边动物的观察心得;(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动物分类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布置课后作业:调查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和习性。

五、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动物主要类群知识的掌握程度。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的主要类群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陆生动物。

2.了解陆生动物与生活环境的适应性。

3.了解拟态、保护色和警戒色。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陆生动物跟他们生活环境的适应。

2.难点:陆生动物的形态结构。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PPT音乐播放布谷鸟的叫声。

提出问题:同学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二、讲授
那么你会画布谷鸟吗?
学生活动,画一画。

请各位同学在你们的导学案中画这些动物的简笔画。

并请几位同学上台来画。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它们,按照顺序来,我们先看一下鸟类。

PPT导出鸟类飞翔的照片,并问“知道我们为什么能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吗?”
那还有吗?大家群策群力。

回答的很好。

老师这里有几句话,你们帮老师判断一下,它是否正确。

所有的鸟类都是能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

其中鸟类是一类适应在空中飞行的特化陆生动物。

那么陆生动物中只有鸟类才能在空中飞行。

那关于蝙蝠各位同学又了解多少?
PPT播放猎豹捕食的视屏。

观看视频。

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不论是猎豹还是它的猎物都有一个发达的附肢。

附肢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是?
猎豹还有防止水分散失的身体表面。

像此类动物我们称为陆生高等动物。

它们都起源于水生动物。

通过前面学习鸟类和猎豹之后,我们来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鸟类和猎豹有哪些特点?
这些我们可以归纳为结构,而鸟类的结构式为了适应空中的飞行;猎豹的结构是为了支撑身体,主动捕食,并逃避敌人。

这些都是它们的功能。

所以结构和功能相适应。

由于栖息地的环境不稳定,陆地的气候、土壤和生物环境经常有变化,陆生动物对环境的变化产生了许多的适应。

我们来看一下对气候适应的绵羊是如何适应的?
讨论:“沙漠之舟”如何与沙漠相适应?
我们模仿前面,来对绵羊和骆驼进行一下小结,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除了这些陆生动物外,我们还有地下生活的陆生动物——老鼠。

当然进行穴居生活的还有蚯蚓等。

PPT导出三张图片,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
同学再仔细看看,还有吗?
PPT点出有尺蠖、枯叶蝶、叶蝉。

叶蝉实际上是生物学上的保护色。

对于叶蝉大家可能不太熟悉。

另一生物你们可能就会更熟悉了,变色龙,它的特点是什么呢?
那有没有哪位同学能来说一下什么是保护色?
其中枯叶蝶我们称为拟态。

那你们能不能来说一下什么是拟态?
其中大黄蜂等为警戒色。

那你们能不能来说一下什么是警戒色?
在生物环境下,许多动物常利用自身的体形和体色来逃避敌害和利于捕食。

三、课堂小练
1.避役随环境改变体色,这有利于其捕食和避敌,但却逃脱不掉其天敌——蛇(以红外线测定食物目标)的捕食。

这一事例说明了生物适应的()
A.普遍性;
B.相对性;
C.多样性;
D.专一性。

2.山地蝗为灰褐色,生活在山地丘陵地区,一旦飞到绿色草丛中,死亡率会剧增,原因
是()
A.草丛潮湿、病菌多;
B.山地蝗改变了食性;
C.山地蝗失去了原来环境的保护作用。

3.下列动物的特点与森林环境相适应的是()
A.快速奔跑;B.穴居生活;
C.善于游泳;D.善于攀援。

4.避役随环境改变体色,瓢虫鞘翅有鲜艳的色斑,蜂兰的唇形花瓣酷似雌黄蜂的形态,这三种适应现象依次属于()
A.保护色、保护色、警戒色;
B.保护色、警戒色、拟态;
C.警戒色、拟态、保护色;
D.警戒色、保护色、拟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