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勤老师讲10个故事
著名教育家卢勤的教子经
![著名教育家卢勤的教子经](https://img.taocdn.com/s3/m/c46fe1ee5a8102d276a22fe3.png)
著名教育家卢勤的教子经母亲的口头禅:“有亲小孩确实是不一样”作为一个男小孩的母亲。
从小孩出生,卢勤就决心把亲小孩培养成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妈妈抱不动你亲小孩李悦3岁时,有一次卢勤抱他挤公共汽车,不料腿一软,没挤上车,还险些摔倒在路边。
亲小孩关怀地问:“妈妈,您如何了?”卢勤认真地对亲小孩说:“妈妈下乡插队时膝盖受过伤,抱着你上不了车。
”亲小孩一听,赶忙从妈妈怀里跳下来,用小手为妈妈捶腿。
卢勤快乐地说:“有亲小孩确实是不一样!”亲小孩听了这话表情十分中意,从这天起他再也不让妈妈抱了。
爸爸走了,没人爱护妈妈了那一年,卢勤夫君出国留学了,她独自照管3岁的亲小孩。
卢勤胆子专门小,她家楼上有人养了一条大狗,每次上楼,狗一叫,卢勤就吓得直哆嗦。
往常,差不多上夫君走前面,卢勤跟在后面。
送夫君到机场那天,卢勤对亲小孩说:“这回惨了,你爸走了,我连楼都不敢上了!”亲小孩拍着胸脯说:“别怕,有我呢!”因此,爸爸不在家的生活,每次上楼,亲小孩走前面,卢勤跟在后面。
大狗一叫,亲小孩尽管也可怕,却壮着胆子对妈妈说:“别怕,有我呢!跟我走!”每到这时,卢勤都向亲小孩感叹说:“有亲小孩确实是不一样!”母亲一夸奖,一种庄重感在亲小孩心中油然而生,他觉得爱护母亲是自己的责任。
妈妈胆子小,看见你哭就可怕李悦4岁的时候生病发烧,卢勤带他去打针。
针刚扎进屁股,李悦“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卢勤见亲小孩哭得小肩膀直打颤,自己也忍不住哭起来。
天下母亲的心差不多上一样的,针扎在亲小孩粉嫩嫩的肉里,就像扎在母亲身上。
亲小孩赶忙不哭了,揉着眼睛问妈妈:“又没扎你,你哭什么?”卢勤给亲小孩擦了擦眼泪,说:“妈妈胆子小,看见你一哭就可怕。
”闻听此言,亲小孩转而显出一副无奈的模样:“嗨!你们女的太胆小。
罢了吧,以后你甭到里面去了,我一个人到里面去!”翌日,亲小孩壮着胆独自走到护士面前,大声说:“你扎吧,我是警察!”卢勤和护士都被那个小小男子汉逗笑了。
这些小情况,让卢勤感悟出一个道理:母亲对亲小孩的确信,最能激发男孩的潜力。
卢勤长大不容易读后感
![卢勤长大不容易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b8a0773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a2.png)
卢勤长大不容易读后感
读完这本书,我就感觉养个孩子真的是一场超级奇妙又充满挑战的大冒险啊。
卢勤讲了好多好多生活里的小例子,那些故事就像发生在咱身边一样。
比如说孩子不听话啦,在学校和小伙伴闹别扭啦,这些事儿看起来不大,但对孩子的成长那影响可不小。
我印象最深的是卢勤讲关于孩子自信这一块的内容。
她就说啊,大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就像一颗种子,在孩子心里种下自信或者自卑的苗儿。
这让我想到我小时候,我爸妈要是夸我哪件事做得好,我能高兴得蹦跶好几天,就感觉自己像个小超人,啥都能行。
所以说啊,咱当大人的可得小心着点自己的嘴,可不能乱给孩子“贴标签”。
还有啊,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那些小烦恼,卢勤都能理解到点子上。
她就像是有个能钻进孩子心里的魔法棒,把孩子那些奇奇怪怪的想法和感受都给掏出来,然后还能告诉大人该怎么应对。
这对咱们这些想要教育好孩子的人来说,就像得了本“秘籍”似的。
这本书还让我明白,长大不容易,不只是孩子不容易,大人也不容易啊。
大人要学着怎么去爱孩子,怎么去引导孩子,还得不断地跟着孩子一起成长。
这就像是一场两个人的舞蹈,孩子在学步子,大人也得不断调整自己的舞步,这样才能跳得和谐。
卢勤信任的力量,让孩子发现自己的潜能学习心得和体会
![卢勤信任的力量,让孩子发现自己的潜能学习心得和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df38cd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b3.png)
卢勤信任的力量,让孩子发现自己的潜能学习心得和
体会
今天看了知心姐姐卢勤的信任的力量的演讲,我受益匪浅。
在我的童年时代,父母对我们子女的教育是棍棒下出成绩,吃饱穿暖就行。
现在我自己当母亲了,这一套不行了,现在注重全新的教育理念。
承如卢勤老师说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潜能、每个孩子都可以获得成功,让孩子精彩起来,书写自己的精彩人生。
在学习中,我认识到孩子要精彩起来,我们父母就必须要精彩,做孩子的好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做好孩子的坚强后盾。
让孩子拥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到生活中的各种场景试一试,闯一闯。
可以犯错但必须及时改正,无论怎样去体验,无论成功与否,回身父母在身后一直等待。
并且一个人的阅历决定一切,让孩子学会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容易记住,只有做过的才能真正明白和记住,经历才是财富,才能达到目标,目标明确才能达到目的地。
我们还要做拿得起、放得下、知道自己的孩子要什么的智慧的父母,不做拿得起、放不下、不知道自己的孩子要什么或只要不懂取舍的愚蠢的父母。
让孩子自信自强起来,少年强则国强,一代孩子的素质提高了,国家的整体素质就提高了。
人们因不同而美丽,世界因不同的我们与我们的孩子而精彩,所以我们必须要精彩,要做智慧的父母来改变孩子的心情,改变孩子的不好习惯,改正了不好习惯的孩子必将改变世界。
十个真实的小故事,让教育变得有效而温暖(卢勤)
![十个真实的小故事,让教育变得有效而温暖(卢勤)](https://img.taocdn.com/s3/m/95ff5625580216fc700afd9b.png)
十个真实的小故事,让教育变得有效而温暖(卢勤)十个真实的小故事,让教育变得有效而温暖卢勤故事1、把爱的机会还给孩子父亲下班回来,孩子沏了一杯茶,递过去:“爸爸,请喝茶!”父亲却不耐烦地说:“快写作业去,考100分比什么都强!”渐渐地,孩子变得心灰意冷,不再关心别人了。
一个人只有在被他人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然而,许多父母却剥夺了孩子付出爱的机会。
据调查,19%的孩子根本不做家务劳动,48%的孩子只做1小时以下的家务劳动。
正因如此,才培养了很多骄纵无礼、不知感恩的孩子。
别总把自己看成高山,让孩子仰视你、惧怕你、需要你;真正爱孩子的父母,要在孩子的面前表现得弱一点,给孩子爱他人的机会。
故事2、用爱的目光注视孩子一次,我乘火车出游,睡中铺,邻床下铺有个小女孩在看书。
我喜欢读书的孩子,就用欣赏的目光看着她。
小女孩发觉了我的目光,看得更认真了。
我从中铺下来跟她聊天,说话时我一直用疼爱的目光注视着她,小女孩跟我说了很多心里话。
第二天,她非要跟我一起去餐车吃早饭。
她姑姑说:“别捣乱了,你从来没把碗里的饭吃光过。
”小女孩用求助的目光看着我。
我爽快地说:“好,我请你吃早饭。
”餐桌前,我问她:“你能吃多少?要吃完,一点儿不剩才行。
”小女孩想了想,说:“半碗粥,半个鸡蛋。
”“好。
”我给了她半碗粥、半个煮鸡蛋。
小女孩吃了几口,就玩了起来。
她姑姑数落她:“我早就说过,你不会好好吃的。
”“她会吃完的。
”我笑着对孩子的姑姑说,又给小女孩使了个眼色。
小女孩什么也没说,端起碗就把里面的粥喝完了。
“真了不起,说到做到!”我伸出大拇指。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与孩子交流时,成人通过目光传递给孩子的信息往往胜过语言。
假如孩子烦躁不安,你应该问问自己,是不是孩子缺少了爱的目光?假如孩子沉默寡言,你应该再问问自己,你给孩子爱的目光足够吗?故事3、用爱的微笑面对孩子一次,我去一所小学与孩子们见面。
一个女孩站起来问:“知心姐姐,我们的老师不会笑怎么办?”这个问题,让我想起我曾到北京一所小学采访,在一本中队日记里,我发现了一篇《老师的笑脸哪儿去了》的文章。
卢勤老师的“太好了”
![卢勤老师的“太好了”](https://img.taocdn.com/s3/m/07b49fea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9.png)
卢勤老师的“太好了”
前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家中曾经失窃,被偷去很多东西,他的朋友知道后便去信安慰他。
罗斯福收到信后,也写了一封信给朋友。
信是这样写的:“亲爱的,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
感谢上帝。
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的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
看到这封信,使我想起了卢勤老师写的:孩子们要有乐观的精神,什么事情都要说“太好了”。
要以一种积极向上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人生。
我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特别是面对困难,面对很糟的事情的时候,都要保持很好的心态,永远都说“太好了”,把困难变成让我们笑起来的动力。
笑着去面对困难,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
充分的自信,永远的乐观,是我们生活中最好的、最有力量的发动机!。
卢勤-谈如何教子
![卢勤-谈如何教子](https://img.taocdn.com/s3/m/4edf1a352f60ddccda38a0a0.png)
妈妈永远是孩子的喝彩者
找讲师,就上中华讲师网 中国最大的培 训讲师选聘平台
妈妈永远是孩子的喝彩者
卢勤有一个优秀的儿子,他叫李悦。毕业于清华大学 计算机专业的李悦,工作不到3年,已经是一家网络公 司的CEO。 从小到大,李悦有很多“不务正业”的爱好。小 学一年级因为总跟着姥姥听京戏,喜欢上了拉二胡。 到了二年级,他不学二胡了,开始对捏泥人感兴趣。 姥姥经常把外孙捏的小仕女什么的放在纸盒子里,一 来客人就跟人家“显摆”,瞧我外孙捏得多好!上到 三年级,李悦又改学国画了。学了两年,还参加比赛 得了奖。可一上五年级,他又喜欢上了无线电,儿子 学得像模像样,装了 5台收音机,参加比赛得了一等奖。 找讲师,就上中华讲师网
找讲师,就上中华讲师网 中国最大的培 训讲师选聘平台
“弱”妈妈教出“强”孩子
现在的孩子普遍缺失成就感。迷恋网吧的孩子,他在 学习上没有成就感。一位上网吧的孩子说:“爸妈看 不上我,老师看不上我,反正我是没好了。但网上那 么多人关心我,发一个帖子有那么多人回应我。打游 戏,冲过一关我就觉得成功了,于是再冲一关……” 对孩子的鼓励,会让孩子产生无穷的前进力量。有个 孩子三年级时,老师说他的字是“狗爬的”,他对练 字一点都没兴趣,四年级时换了个老师,在他的作业 本上,找了一个看得过去的字打了个圈,旁边写了个 “好”,他很高兴,于是开始认真写字……还有一个 学生,上课时每次都举手,老师叫他回答他又不会。
wwபைடு நூலகம் 中国最大的培 训讲师选聘平台
孩子为啥跟你过不去
■过度保护让孩子无能 案例:父母对孩子过度的保护正困扰着孩子们。卢勤 告诉记者,一次,她带城市的孩子去河南信阳鸡公山 中国少年儿童“手拉手”营地参加“我爱大自然”夏 令营,一位妈妈担心四年级的儿子自己洗澡洗不干净, 竟冲到男生洗澡的帐篷里想为儿子搓澡。正在洗澡的 男生个个像惊弓之鸟,吓得躲了起来。儿子大声喊着: “你给我出去,你讨厌!”妈妈很纳闷,在家不都是 我给你洗澡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她不知道自己的 行为,令儿子在小男子汉们面前多没有面子。
看卢勤有感
![看卢勤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7308bbe20242a8956bece444.png)
看卢勤《长大不容易》有感看了知心姐姐卢勤的《长大不容易》,感触颇多,孩子是上帝送给父母的最好的礼物,每个父母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嘴上说着,你看看“人家的孩子”,可真正让您去换,你会选择换了人家的孩子吗,北京虐童事件,幼师一句“没忍住”,值得老师反思,不应该值得每位家长反思吗?在家里几个大人看一个孩子,在学校呢,一个老师要看很多孩子。
孩子需要不断的鼓励和肯定,需要得要源源不断的爱,需要理解,我们又何尝不是呢?我们的爸爸妈妈又何尝不是呢?在鼓励和肯定中长大的子更自信,在和孩子的相处中,爱、理解、包容、鼓励、肯定,这是所需要的,那有多少人真正在生活中做到了呢?反正我没有做到。
曾几何时,感觉自己还未曾长大,可转眼间宝宝已将渐渐长大,在共享宝宝成长喜悦的同时,更觉对宝宝的教育与培养责任重大。
事实上,无论从生活、学习以及教育培养方面,每个父母都付出了全部精力,没有谁会比谁更少一些,这种付出是“爱+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的综合。
可是教育的结果却不一而同,这就是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同造成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对孩子而言至关重要,因为长大虽不容易,但我们依然盼着孩子长大。
陪着孩子成长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吧。
我们想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就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引导她,塑造他。
一边读,一边回想着自己孩子的成长过程,自己在教育孩子上付出的点点滴滴,感触是很深的。
有很多成功的地方,也有很多失误,而此书却正好写出了我们迫切需要的。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为了让孩子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来适应以后的生活和学习。
还要让孩子的全面发展。
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提高。
学习只是孩子成长的一个方面,孩子的身体健康、人格品质、劳动能力、阳光心态等都更值得我们关注。
所以我们不仅要锻炼他们的身体,也要注重培养他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在家里,该让她承担的事情一定让他承担,而且要让她们分担一下我们的劳动。
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遇到工作才会心理上没有任何负担,她只会感觉到生活中有太多的乐趣,逐渐学会苦中作乐。
知心姐姐卢勤——“让孩子要对困难说声太好了!”句句是干货
![知心姐姐卢勤——“让孩子要对困难说声太好了!”句句是干货](https://img.taocdn.com/s3/m/866948ee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b1.png)
知心姐姐卢勤——“让孩子要对困难说声太好了!”句句是干货知心姐姐——卢勤“让孩子要对困难说声太好了!”卢勤: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高级编辑,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首席教育专家、原总编辑。
她是一代人的“知心姐姐”,她用缀满细节的爱感染孩子,她相信孩子的天赋可以培养,曾获“韬奋新闻奖”“中国内藤国际育儿奖”“中国保护未成年人杰出公民”“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其所著的《写给年轻妈妈》《做人与做事》获“五个一”工程奖,《写给世纪父母》获“国家图书奖”,《告诉孩子你真棒》《告诉世界我能行》《告诉自己太好了》《长大不容易》《把孩子培养成财富》等发行超过一千万册。
小编最近看到一个视频,是知心姐姐卢勤讲在夏令营期间,孩子应该如何面对困难,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
家长送孩子去夏令营之前,值得好好看一看。
展开剩余88%卢勤老师视频课:轻松养出乐观自信的孩子▼附视频文字版:不要老想改变别人,首先改变你自己,改变心情就改变了世界。
你改变房子,你换一种婚姻方式,都不如改变心情来的快,来的好。
让孩子对困难说声太好了,有一种乐观的心态。
我们组织孩子去夏令营千万不要搞吃苦夏令营,这是负面的,孩子不要说天生下来就是吃苦,让他在苦中感受快乐,我们每次去夏令营都先给孩子讲第一课。
有一次我带了三十多个孩子,去丹顶鹤的故乡扎龙去举行夏令营,三十多个北京孩子,一百多个家长来送在北京举行出征仪式的时候,我让孩子们把行李放下闭上眼睛听我说,我们即将去的地方是丹顶鹤的故乡,那里天很蓝,云很白,草很绿,丹顶鹤很漂亮,但是那里蚊子小鸟很多,咬人很疼,你受不了你可以不去,待会爸爸妈妈就要回家了,你要自己扛着行李走到北京车站,你从来没有走过这么远的路,扛过这么重的行李,你扛不住,你也可以自己不去,好,想好了,不去的请举手,没人举手,我说你们是不是都要去呀,去,好,如果都要去,我就给你们提一个要求,从现在开始,无论遇到任何事,只能说太好了,不许说太糟了,爸爸妈妈听了我的介绍也没有舍不得的,如果有,现在把孩子带回家不晚,他们都说舍得的、舍得的,我说好,如果你们舍得,我也给你们提一个要求,如果你们孩子从夏令营回来,无论什么样,只能说太好了,不许说太糟了,出发,我说出发,孩子们自己扛着行李,没有一个家长上来帮忙,一个小姑娘的行李太大了,那是妈妈给她装的,妈妈认为,她一定会亲子把女儿送上火车,下了火车肯定有人帮她拿行李,而今天没有了,要自己扛了,我就跟着这小女孩,一会儿汗水流下来,一会儿泪水流下来,一路走一边热狠狠地说:真是太好了,就是这样她终于自己上了火车,才露出了微笑,下了火车,风光确实很美,丹顶鹤真的很漂亮,但是蚊子小鸟真的很多,一团一团的跟着这帮孩子,这帮孩子吓得,一边呼蚊子一边喊,太好了太好了,没有一个人说太糟了,闭营式上,孩子们争先发言,有个女孩说,我被咬了108个包,我要说声太好了,我说为什么,以后谁咬我,我都不怕了,有个男孩说,我来到扎龙,首先迎接我的事蚊子兵团,于是我就喂了蚊子,蚊子就喂了丹顶鹤,我为丹顶鹤做出了牺牲,我要说声太好了,我当时眼泪都流出来了,那是孩子们战胜自己的声音,当孩子们从夏令营回来,看到爸爸妈妈,高兴的说太好了,下次夏令营我还去,爸爸妈妈看孩子,脸上胳膊咬的大包小包的,心疼的说太好了,下次还让你去。
卢琴让孩子拥有强大的内心主要内容
![卢琴让孩子拥有强大的内心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3daab0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48.png)
卢琴让孩子拥有强大的内心主要内容今天观看了卢勤老师的课程,受益匪浅。
我不仅学习到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也认识到心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多么重要,如果孩子能保持良好的心态,不管是学习精力、学习动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各个方面都会变得非常优秀。
心态很重要,而卢勤老师也教给我们家长为孩子树立好的心态的方法开心,信心,关心,责任心,赏心。
我们家长要以身作则,常常微笑教会孩子“太好了”这三个字,让孩子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同时,我们要读懂孩子,认识孩子,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教会孩子“我能行”,不断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除此之外,要教育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养成分享的好习惯。
还有就是责任心,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教他学会担当,承担责任,敢于直面自己的错误并接受它所带来的后果,勇于改正。
最后要帮助孩子树立起赏心,善于发现其他人的优点并给予夸奖,对其他人抱有欣赏的态度,学习他人的长处,改正自身不足的地方,在学习与生活中不断进步。
以上就是我听了卢勤老师的课程之后的感受。
我们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会将老师的方法贯彻落实,与孩子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让孩子拥有强大的内心,健康快乐成长!。
卢勤谈教育孩子的方法
![卢勤谈教育孩子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14ac69dda38376baf1fae7e.png)
卢勤谈教育孩子的方法天下父母极少有不爱自己的孩子的。
问题是爱也是需要学习的,不然就会适得其反。
知心姐姐卢勤是公认的家教的专家,她的观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关键词:爱理解和尊重鼓励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大,生长的空间越来越小。
住房的空间越来越大,心灵的空间越来越小。
外在的压力越来越大,内在的动力越来越小。
二、五大冲突1、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
2、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
3、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
4、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
5、过多的职责,带来孩子的无错。
三、缓解冲突的七个忠告1、有舍才有得。
2、成长比分数重要。
3、该放手就放手。
4、在乎孩子的爱。
5、有用的是忠告。
6、为孩子喝彩。
7、别跟孩子“较劲”四、孩子心灵成长的十大需求1、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空间。
2、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滋养。
3、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尊严。
4、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宣泄。
5、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肯定。
6、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包容。
7、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磨难。
8、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体验。
9、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沟通。
10、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梦想。
五、六条忠告1、成人比成功重要——输得起的孩子最成功。
2、经历比名次重要——过分的溺爱造成孩子无能。
3、对话比对抗重要——别跟孩子较劲。
4、付出比给与重要——给孩子爱你的机会。
5、激励比指责重要——欣赏孩子,告诉他“你能行”。
6、成长比成绩重要。
六、快乐人生三句话1、面对生活,微笑着说“太好了!”。
改变心情就改变了世界。
2、面对困难,勇敢的说“我能行!”改变了态度就改变了命运。
3、与人相处,主动地说“你有困难吗?我来帮你!”改变了情感就改变了生活。
七、精彩人生九个字1、“你真棒!”改变了角度就改变了关系。
2、“我要学!'改变了内存就改变了未来。
3、”我思考!"改变了头脑就改变了人生。
以上的三句话(六)九个字(七)是卢勤把孩子培养成才的“秘诀”。
八、培养责任感的四句妙语1、对世界说:“我就是中国”。
卢勤《告诉孩子你真行》
![卢勤《告诉孩子你真行》](https://img.taocdn.com/s3/m/5c27b449312b3169a551a40d.png)
摘自-卢勤《告诉孩子你真行》第一篇赏识与激励:展开孩子飞翔成功的翅膀赏识与激励,就像是孩子的营养剂一样不可或缺。
只要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学坏了的孩子也会改邪归正,上进的儿童会出类拔萃。
抱着一种欣赏的积极态度,把力量注入孩子的体内,不可思议的惊喜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赏识与激励有这么神吗?你来试一试好了!1、种子需要阳光和空气赏识是一种心态,一种教育者的精神状态。
赏识教育是源于对孩子的爱,发现并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造就父母、教育自身的赏识心态,落实到孩子与父母健康互动、幸福成长的教育。
儿童越小,越需要外界的鼓励。
就孩子的无形生命而言,他们仿佛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
将赏识当成一种生命需要,是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
赏识不仅是教育的思想观念和方法,他更是一种教育者的思维方式、信念以及心态。
观念方法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一旦你把赏识升级为思维方式、信念和心态,教育就会呈现出不可思议的成果。
2、激励和赏识孩子在于发展他们积极的自我爱孩子并帮他们发展积极的自我,这种爱能帮助孩子形成一种积极的自我概念,这是一种关于自我价值的意识,一种源自内心的力量。
父母能给孩子最有价值的礼物就是爱、慷慨和我条件的接受。
关爱的的力量是神奇的。
每个孩子,都是由一粒种子长成的小树,小树还要长成大树,但是,并不是每一棵小树都能健康茁壮,成为栋梁之材。
是家长的赏识与激励、抱怨与斥责的态度决定了他们是天才抑或蠢材、成功抑或失败、伟大抑或平庸。
3、“皮克马利翁效应”:激励会改变孩子的一生赏识作为一种心态一旦成为教育者的思维方式和信念,就会化为一股神奇的魔光,照耀孩子的心灵。
奖励作为赏识教育的最重要的内容,其对孩子积极的作用已经反复得到验证。
但是其直接的对立面却并不是惩罚,而是不被重视。
4、当孩子办好一件事时,应给予真挚的赞美所有的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够引起别人的注意,孩子愿意得到父母的表扬,也愿意忍受父母的批评,而最不希望自己被父母忽视。
父母常常因被繁忙的日常生活而忘记了表扬孩子的优点,也忘记了在孩子困惑是帮助孩子一把。
卢勤讲的放牛故事
![卢勤讲的放牛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5b567f0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9.png)
卢勤讲的放牛故事
60末70初的我们,青春已离我们渐行渐远,应该是知天命了,也有哲人说人生半百才是春天。
镌刻着时代的烙印,我们都是放牛娃,都有曾经放牛经历和回忆!掐指算来,放牛离我们至少将近三十年了.
放牛,算得上是童年的趣事,那时候家家户户基本都有养牛,主要是为了耕田。
离家两公里的大塘垻有一座荒废的寺庙,经常和小伙伴们把赶到那里,由于寺庙荒废久远,草特别多,一般不用看着。
接下来小伙伴们的故事就多了,有的从家里带简单的锅碗,油盐,有下池塘网鱼,有的去地里偷挖红薯,有的去采野菜,有的搬石块垒土灶。
每次放牛中午基本不回家,就这样在山上吃野炊。
男的小伙伴干比较重活,抓鱼,捡干柴火,偷红薯,挖野菜。
女小伙伴负责煮,烤。
吃的嘴上都是炭黑,其乐无穷,乐不思蜀的样子。
永远都不知道天黑了要回家。
那时我们都是童真无邪,偷挖红薯要知道会遭挨骂,也会想点策虑,会到远一点的地方挖,这里挖一点,哪里挖一点,防止被发现。
万一失策,难免挨骂,甚至挨父母打,都是屡教不改。
那时的偷红薯,并不是偷别人的东西占为已有,而是为了填饱肚子,十一二岁的小伙伴永远不知道累,不知道你的,我的,一天到晚玩乐趣!。
卢勤教育文集:给知心少年
![卢勤教育文集:给知心少年](https://img.taocdn.com/s3/m/2debdfc5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0a.png)
卢勤教育文集:给知心少年卢勤先生是中国教育界的著名人物,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深受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喜爱和尊重。
本文将从卢勤先生的教育文集中选取若干篇章,向广大知心少年们传递卢勤先生的教育思想和智慧。
一、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人性的本质。
”卢勤先生认为,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对人性的培养和塑造。
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意志、品德、智力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成为有思想、有情感、有良知、有责任感的人。
二、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自由和创造力。
”卢勤先生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能够自觉地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为社会做出贡献。
三、教育的方法“教育是以人为本的,要注重个性化教育。
”卢勤先生认为,教育方法应该因人而异,注重个性化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四、学习与生活“学习和生活是相辅相成的。
”卢勤先生认为,学习和生活是相互关联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生活是为了更好地学习。
学生要注重自我管理,合理安排时间,学会生活,更好地学习。
五、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卢勤先生认为,课外活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要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
六、教育与家庭“教育是家庭和学校共同的责任。
”卢勤先生认为,教育是家庭和学校共同的责任,家长要注重对孩子的情感教育,学校要注重对学生的学科教育和全面素质教育。
家长和学校要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七、教育的未来“教育的未来是数字化教育。
”卢勤先生认为,数字化教育是未来教育的趋势,数字化教育可以打破时空限制,让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总之,卢勤先生的教育思想和智慧为我们指明了教育的方向,启迪了我们的思考,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信任的力量让孩子发现自己的潜能卢勤老师的授课
![信任的力量让孩子发现自己的潜能卢勤老师的授课](https://img.taocdn.com/s3/m/e2d7ddd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63.png)
信任的力量让孩子发现自己的潜能卢勤老
师的授课
课程回顾,在信任中长大的人充满自信。
信任,能使人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充分挖掘潜力,释放能量。
当受到信任时,他会觉得他的身后有许多人支撑着,他有不负众望之心,就不会被任何重负压倒。
一个人发现自身的价值,往往是通过别人的信任。
尤其是未成年的孩子,他们渴望得到大人的信任,希望大人“委以重任”。
为人父母者,最大的责任是重视孩子,满足他们的成就感。
信任能唤醒沉睡的巨人一个孩子都像一个未被开发的宝藏,而如何挖掘,让他们发挥出应有的价值,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用心去探索。
盲目的爱和家长式的训斥、指责,只会让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
父母能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信任,信任不仅能带给孩子心灵上的安全,还能让孩子更相信自己,让他充满无穷的力量。
信任能激发出人的潜能,一个人发现自身的价值,往往是通过别人的信任。
尤其是未成年的孩子,他们渴望得到大人的信任,希望大人“委以重任”。
为人父母者,最大的责任是重视孩子,满足他们的成就感。
卢勤教育文集:给知心家庭
![卢勤教育文集:给知心家庭](https://img.taocdn.com/s3/m/5908f842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0b.png)
卢勤教育文集:给知心家庭
《卢勤教育文集:给知心家庭(共赢篇)》是知心姐姐卢勤献给父母孩子的珍贵礼物——亲子阅读,帮助家长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
《卢勤教育文集:给知心家庭(共赢篇)》提出“两代人共同成长”的观念。
也就是说学习做人与做事,不仅孩子需要,家长也需要。
这本书的每一章节都分两个部分:“给孩子”、“给爸爸妈妈”,是一本孩子和父母一起阅读,进行互动教育的书。
《卢勤教育文集:给知心家庭(共赢篇)》针对素质教育给出真方法。
卢勤经过长期实践、思考,对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出现的典型个案和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并且总结出了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应对措施和方法。
书中有大量的小故事,突出了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的结合,既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有现代教育及国外教育的先进经验,形成了富有时代感和民族特色的现代家庭教育观念。
书中有很多至理名言,很多成功教育的经典案例,强烈震撼了千万父母和孩子的心灵,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反响,深受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喜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卢勤老师讲10个故事,告诉你如何真正爱孩子!对孩子来说,父母的爱如同孕育生命的太阳和水一样重要。
然而,如此重要的感情也会有让人意想不到的误区:父母过高的期望、过多的干涉、过度的保护、过分的关心、过多的指责……这些扭曲的爱,会使孩子无望、无奈、无能、无情、无措……有时候,似乎父母付出的越多,孩子感到越痛苦,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存在?因为这些父母没有弄懂什么才是真正的爱。
怎样才能表现爱!1.用爱的目光注视孩子一次,我乘火车出游,睡中铺,邻床下铺有个小女孩在看书。
我喜欢读书的孩子,就用欣赏的目光看着她。
小女孩发觉了我的目光,看得更认真了。
我从中铺下来跟她聊天,说话时我一直用疼爱的目光注视着她,小女孩跟我说了很多心里话。
第二天,她非要跟我一起去餐车吃早饭。
她姑姑说:“别捣乱了,你从来没把碗里的饭吃光过。
”小女孩用求助的目光看着我。
我爽快地说:“好,我请你吃早饭。
”餐桌前,我问她:“你能吃多少?要吃完,一点儿不剩才行。
”小女孩想了想,说:“半碗粥,半个鸡蛋。
”“好。
”我给了她半碗粥、半个煮鸡蛋。
小女孩吃了几口,就玩了起来。
她姑姑数落她:“我早就说过,你不会好好吃的。
”“她会吃完的。
”我笑着对孩子的姑姑说,又给小女孩使了个眼色。
小女孩什么也没说,端起碗就把里面的粥喝完了。
“真了不起,说到做到!”我伸出大拇指。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与孩子交流时,成人通过目光传递给孩子的信息往往胜过语言。
假如孩子烦躁不安,你应该问问自己,是不是孩子缺少了爱的目光?假如孩子沉默寡言,你应该再问问自己,你给孩子爱的目光足够吗?2.用爱的微笑面对孩子一次,我去一所小学与孩子们见面。
一个女孩站起来问:“知心姐姐,我们的老师不会笑怎么办?”这个问题,让我想起我曾到北京一所小学采访,在一本中队日记里,我发现了一篇《老师的笑脸哪儿去了》的文章。
文章中写道:所有的老师都是绷着脸来上课的,只有美术老师是笑眯眯的。
结果,美术课上有高声讲话的,有离开座位的,有借东西的……乱糟糟的,后来美术老师不得不收起笑脸,也绷着脸来上课。
我总结说:说句不好听的,这叫“给脸不要脸”。
同学们大笑起来。
笑后,我问提问的女孩:“你们有没有过‘给脸不要脸’的时候呢?”“有。
”女孩坦白地说,“只要老师给个好脸,有的同学就开始闹腾。
”台下又是一片笑声。
最后,我建议同学们调查一下“老师的笑脸到底哪儿去了”。
几天后,我收到同学们写来的调查报告,其中一份这样写道:“下课,我路过办公室,听到了爽朗的笑声,是我们班主任。
我想看看她笑起来是什么样子,可是我刚叫了一声老师,班主任转过身来一看是我,脸上顿时一点笑容也没了,她冷冷地问:‘你有什么事?’这让我明白了,老师不是不会笑,只是不朝我们笑。
”孩子们渴望得到微笑,因为你冲他微笑,表达了你内心的感情:“我喜欢你,你使我快乐,我很高兴见到你。
”从小在微笑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乐观、积极的心态。
所以说,父母再忙再累,也不要忘记把微笑送给孩子。
3.用爱的心情倾听孩子孩子希望父母能分享他的快乐,对父母说了也是白说,不如不说。
久而久之,消极的情绪得不到发泄,就变成了一种对抗情绪,潜伏在心里。
初一女生小雪吃安眠药自杀,幸亏抢救及时,醒了过来。
苏醒后,她拒绝跟爸妈说话。
后来,我赶到她家。
我什么也没说,只是静静地听她说。
“我是分两次吃的。
第一次吃完,我想起爸妈的好,有些舍不得离开他们。
可又一想,活着太没意思了,就又把剩下的药倒进了嘴里……”说起服药的过程,小雪像讲别人的故事一样平静。
“你为什么想死呢?”“因为活着很痛苦……”我和小雪谈得很投机,实际上主要是小雪在讲,我在听。
她表达能力强,思维清晰。
“如果你真死了,说不定中国就少了一位女作家呢!”我情不自禁地说。
“我妈可不这样看。
”说起妈妈,她的眼圈红了。
从她的倾诉中,我知道了没人理解她,是她选择死亡的原因。
而我关注她,赞美她,又给了她生的希望。
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只有觉得对方能真正理解他,才听得进对方的话。
倾听是一门艺术,而学会这门艺术,也不是那么难:1. 做出听的姿势。
与孩子平视,别居高临下,要身体前倾,同时看着说话的孩子,自然地用目光表达你的关注。
2. 表现出听的兴趣。
送给孩子最好的赞美,是让他知道他说的每句话你都认真听了。
孩子说话时,你可以用简单的话语表示你的兴趣,“是这样啊”“你的想法太好了”等。
只要你对孩子表现出兴趣,那么兴趣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
如果你总沉着脸,一言不发,会令孩子十分失望的,他看你这样,很快就会闭嘴的。
4.用爱的眼睛发现孩子成长中的孩子最需要发现。
发现什么?发现孩子的长处,经常让他展示长处,你认为他行,他就会朝着行的方向努力。
发现孩子的长处,可从三方面入手:1. 发现不同点。
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之处,这个不同点或许就是孩子最行的地方。
2. 发现闪光点。
有个学生上课特别爱举手,可老师让他回答问题他又回答不上来。
老师课后问其原因,他说:“同学们总说我笨,所以老师一提问我就举手,我想让大家看看我不笨,可实际上我不会。
”老师表扬了他的积极性,并跟他订下协议:“以后如果你真会,就举左手;如果你不会,就举右手。
”之后,这名学生一举左手,老师就让他起来回答问题。
从此,这个孩子天天有进步。
3. 发现动情点。
与孩子为友,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真诚。
有个年轻女老师爱穿高跟鞋,一个男生总低头看老师的鞋。
老师不高兴地说:“注意听课,不许看了!”老师一走动,男孩忍不住又看。
老师生气了,男孩再也不敢看了。
一天,老师去家访。
男孩打开门,一看是老师,什么也不说,转身就往里屋跑。
他从床下掏出一双高跟鞋,含泪说:“我妈活着的时候也爱穿高跟鞋,一听到老师走路的声音,我就想起妈妈……”从细微小事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的真诚和爱。
善于发现,是我们走近孩子,并与之沟通的法宝。
5.用爱的渴望调动孩子欢悦,产生于强烈的需要得到满足之时。
对于一个渴得要命的人来说,一杯清水胜于金子。
我大哥从小动手能力很强,他回忆说:上中学时,他想买一个刨子做小提琴,虽然只需要5元钱,但当时他也没有。
妈妈知道后说,你要是能做成,我就给你买。
他听了之后,就用旧刨子做,手磨出了水泡,终于做成了。
而妈妈果真给他买了一个新刨子,当时他激动万分,如获至宝。
通过努力得来的,总比轻而易举得到的更让人有成就感。
所以父母对孩子负责,就要给孩子留一点想头,不要轻易地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
6.用爱的细节感染孩子30多年前,我是一名知青,在农村插队。
一天,我乘长途汽车外出,车在不平坦的路上颠簸着,我昏昏欲睡。
忽然,“砰”的一声,我的头撞在了窗玻璃上,车上的人笑了,我不好意思地摸摸头。
车子继续前行,“砰”的一声,我的头又撞上了窗玻璃。
这次全车哄然大笑。
我命令自己不要再打瞌睡,可过度的疲劳让我不知不觉又睡着了。
一觉醒来,我发现自己的头正倚在窗玻璃上,可感觉软软的,定睛一看,是一只大手。
我回头,只见伸手为我垫头的是一位陌生的农民,他憨厚地笑笑。
正是这点滴的情怀,滋润了我们这些远离父母的城里孩子,虽然后来回到了城市,我却永远忘不了那里的父老乡亲。
7.用爱的语言鼓励孩子陕西省长安县的农家妇女田桃花获得全国“十佳年轻妈妈”后,说:“儿子学习不好,我从没夸过他。
一天,孩子回家高兴地对我说:‘妈妈,我今天做了一盘蘑菇炒青菜,老师和同学都夸我炒得好吃!’我没好气地说:‘你真行,将来考大学会考你炒青菜?’这样没好气的话我常对孩子说,渐渐地,孩子失去了自信。
后来,我认识到自己这样不对,就改变了对孩子的态度。
在我改变了对孩子的态度后,我发现孩子也有了改变:他写作业比以前认真了,回家跟我也亲近了……期末考试,他的数学得了70分,这对经常不及格的他来说,是第一次!”从田桃花的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到,父母一旦改变了对待孩子的态度,目光和语言就会随之改变:把“目中有分”变为“目中有人”,把“以分为本”变为“以人为本”,把挑剔不满变为欣赏满意,把讽刺挖苦变为赞扬肯定……于是,爱就出现了,奇迹也就发生了!8.用爱的管教约束孩子爱绝不是纵容,父母要把管教和爱紧紧结合在一起,缺一不可。
管教孩子要注意几点:1. 培养孩子尊敬父母的意识。
与父母的关系,是孩子最重要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是孩子与他人交往的基础。
所以,让孩子尊敬父母,是对孩子的一生负责。
2. 不让无理取闹的孩子得到好处。
要知道,多少“小霸王”就是在父母的纵容中学坏的!父母要有一个信念:孩子每次无理取闹,绝不让他得到任何好处。
3. 管教之后是沟通的最佳时机。
孩子胡闹没得逞,这时候,他反而会对父母做出亲昵的动作,这时父母应该张开双臂欢迎他。
这时,父母说的话孩子也容易听进去,要告诉孩子,父母是爱他的,但是父母不喜欢他的不恰当行为。
9.用爱的胸怀包容孩子父母要容得下学习差、淘气的“问题孩子”,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包容。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而父母的宽容,会让孩子有一个更宽松的成长空间。
10.把爱的机会还给孩子一个人在被他人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然而,许多父母却把孩子爱的机会垄断了!爸爸下班回来,女孩马上沏了一杯茶,递过去:“爸爸,喝茶!”谁知,爸爸不耐烦地说:“去去,写作业去,考100分比什么都强!”渐渐地,孩子变得心灰意冷,不再关心别人,也不懂得爱别人了。
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没有爱大人的机会,反而被大人爱得“死去活来”。
一份调查表明,18.72%的学生根本不参加任何家务劳动,47.78%的学生只参加1小时以下的家务劳动,41.19%的家长把洗脚水端到孩子面前。
然而,正因为这样,才培养了很多骄纵无理、不知感恩的孩子。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要在孩子的面前表现得弱一点,给孩子爱他人的机会。
别总把自己看成高山,让孩子靠着你、仰视你、惧怕你;更不要当大伞,为孩子遮风挡雨,让孩子弱不禁风。
换个位置吧,让孩子做高山,孩子就会长成山;让孩子当大伞,孩子就能顶天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