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造性人才:教育的“应然”与“必然”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林世选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实施 科教兴国 战略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我国教育事业迈向21世纪的重要历史使命,也是高等教育面临的新的紧迫任务。
培养 四有 新人,全面提高民族素质,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主要任务。
准确把握素质教育的深刻内涵,培养大批参与未来国际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竞争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是高等教育迎接挑战,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必由之路。
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大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在实施 科教兴国 战略中的贡献力度教育作为知识传播、创新和应用的基地,培养和输送人才的摇篮,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将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加大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在实施 科技兴国 战略中的贡献力度,最根本的是加大教育对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力度。
高等教育能不能满足实施 科教兴国 战略对人才资源的需求,主要看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能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90年代以来,加强素质教育,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进行的大量改革探索,为我国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是,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高等教育只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转变观念,建立适应21世纪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完成时代赋予的造就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
二、准确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建立以高素质创造性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培养人才的专业面偏窄,创造性实践少等。
论语文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必然性
中图分类号 : 63 3 G 3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 09—14 (06 o —06 0 58 20 )4 08— 3
On t eNeest fT咖 In e t e, llig i i eel lg n i r tr a l】 csi o h y l g Cra v I ik I Chn s 嗣n a ea d L t au e i i 1I l n e cll ig l
维普资讯
第 l 6卷 20 06年
第 4期 第 4期
兵 团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J 瓜 NA . 0I I OF D B GTU AN EDUC I[ D『I l rE Ar oN s T 1 I 1
v11 N . o.6 o4 Au . 0 6 g20
.
MAO Pn ig—y , U C i n n u X a —ia
(eces oeeo C aghn C agh ,l 30 2C ia T ahr C lg t h cu , hncn Ji 103 。hn) l n in
Ab ta t ’ n v t e e u ain’i te ie i be sca e e p n n e u ai n a d i n v t e e u ain i t e c l f s r c :’ n o ai d c t ’ s h n vt l o ild v l me ti d c t n n o ai d c t s h o5 0 2O —0 —2
础教育中的当务之急。语文学科做为人类文化的重
1敏 锐 力 (esit , 在观察 (ie ) 物 . s i i)指 nt y v d cr 事 sn 要组成部分 , 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的性质 , 要求它 时, 在思维的参与下敏感地 比较持 久地主动地认识 为学生的终身学 习和有个性 的发展奠定基础 , 促进 某种对象的知觉过程。即是对问题 的敏感度。如陈 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其价值追求。这是社会发展的必 子昂的《 登幽州台歌》 超越特定 的历史背景 , 人产 令 然要求 , 是国家 、 民族和个人发展 的必然。创新教育 生孤苦无助 、 深沉而厚重的悲凉感, 产生悲剧 意识,
高教如何培养新世纪的创造性人才
传统的高等教育过分强调学生的道德 基础知识和
一
( )好 奇心 。好 奇 心 是形 成新 思 维 的强 大推 二 动力 、表 现 在学 习 I就是求 知 欲 。要 成 为创造 性人 - _ 才就 必须拓 宽知 识 空 间 ,把好 奇 心 同兴 趣 、目标 、 理想统 一 起来 ,把朴 素 的情 感升 华为 自觉 求知 追求
极 其重要 的原 因在于 ,有强 烈 的竞争 意识 ,敢 于并
先前作品相比具有实质性的进步 。创造性人才的构 成要素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创新精神主要 表现为敢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创造力则表现为 发现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作为创造
力 的核心 内容 ,其 基本 特征 是排斥 重复和 模仿 ,具 有超 前性 、反 常性 、多维 性 和统摄 性 。
培养 和 造 就 高 素 质 的创 造性 人 才 是 时代 的要
真 理 的觉 悟 。
求 ,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面对全球性知识经济 大潮的挑战,人的创造性和孕育创造性人才的创造
教 育显 得尤 为重要 。
一
( 三) 冒险精神 。治学 不仅要继 承,更 重要 的
在 于创新 。一 种新 理 论 、新 观点 新 方案 的提 出 , 往 往 与传统 的理 论 、观点 、方 法 伦理 道德 乃至社 会 权威 发生 冲突 。在 这种 时候 ,是否敢 于坚 持 自己 的想法 ,是衡 量一 个 人是否 具 有胆 略 和 冒险 精神 的
重要 标 志 。
、
创造 性 人才 的基本 内涵与 时代特 征
所谓 创造性 人 才 ,一是 指人 的思维 活动和 实践
活动具有创造性 ,具有不同前人或超越 自我的独特
的途 径和 方法 ;二 是指 活动 的产 物具 有创造 性 ,与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到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他还希望广大教师“要勇于创新、奋发进取”,要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造性人才。
作为政治教师,我们应该承担为国家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才的重任,努力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那么,怎样培养创造性人才呢?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进行阐释:一、更新教学观念要培养创造性人才,首要问题是更新观念。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正确的思想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推动促进作用。
传统的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使我们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裹足不前,因而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解放思想。
为此,我们要对自己的教学观念作一定程度的更新。
在教学活动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学活动的焦点聚集在学生身上。
在高一《经济常识》的教学中,应紧扣时代脉搏,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况,明确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和任务;提高学生参与经济活动的兴趣,做有经济头脑的人;增强学生的法制道德观念,自觉规范自己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
经济生活与学生的前途息息相关,学好《经济常识》应成为大部分学生的必然要求。
死记硬背应变为理解记忆,被动应变为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问题的思考应闪现出创新的灵光。
在高三《政治常识》的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帮助学生明确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学生的民族观念、国家观念、公民意识、公平正义等理念,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培养学生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行为能力。
通过了解国际社会,开阔学生的政治视野,确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崇高理想。
今年金融风暴爆发后,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其成因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我们个人生活的影响,思考应对策略。
学生的分析可能幼稚,但应不乏关切,培养年轻一代的担当精神。
在创造性教育中培养创造性人才
警世劝学名言, 启迪教育着学生怎样珍 时光 , 怎样
其次 , 培养勤学好问、 多思善疑 的品格。在 “ 学”
做人; 一幅幅抽象画 , 引发学生去想象、 去思考 , 使学 和 “ 问” 之间, “ 学” 是基 础 , 只 有 在 勤 学 的基 础 上 好 生身在其中获得无数思想的启迪和精神的熏陶, 为学 问, 才能学有所得 , 学得深入。学、 问、 思、 疑是学到
测验 时 , 试 卷 发下 去 , 在 1 5分钟 之 内 要 求学 生 先 不
忙动笔 , 可以 自己看书、 查资料 , 也可以与周 围的同 学进行讨论 , 这样学生间积极 思维 、 辩论 , 通过“ 自 主—合 作—探究 ” 的过程解决难题 , 然后停止讨论 , 开始闭卷考试。这样 , 学生答题的正确率提高了 , 差 生的成就感被激发了 , 求知的愿望更强了 , 难 点解 决了 , 信心增强了 , 学生渐渐地不再害怕学 习考试
营造创造性氛围
的创造情感是创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品格 , 要 具备这种素质 , 必须强化 自学能力 , 不断获取新知
识 。可 以从 以下方面 人手 :
优雅的环境 , 可以启迪学生思考创造 , 把学生带
入浓厚的学 习氛围。 而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人格
素质的现实可行的途径 , 因而, 我们对校园的环境进 行了整体设计 : 学生一踏进教学楼 , 首先映入眼帘的 便是一个个发人深思的“ 寓言故事” , 图文并茂 , 寓意 深刻 , 引入深思 ; 一首首经典诗歌 , 陶冶着学生的情
生 的“ 创造” 营造了 有利 的空间 。
知识 、 练好本领的重要环节 , 多思善疑是其核心。古
人云 : “ 学 而 不思 则 罔 , 思而 不学 则 殆 。” 疑点 、 问题
教育学中的创造力培养
教育学中的创造力培养概述:创造力是人类宝贵的天赋和能力,对于培养学生创造力已成为教育学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教育学中的创造力培养方法和策略,以及创造力对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性。
导论:当今社会,创造力被广泛认可为一个关键因素,将创新与发展联系在一起。
而教育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使他们具备创新与创造能力,能够在未来应对复杂的问题和挑战。
一、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1.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造力可以促进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包括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通过培养创造力,学生在学术、职业和个人成长方面都能有所提升。
2.应对未来挑战未来社会的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创造力将成为人们应对这些挑战的重要能力。
教育学中的创造力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解决问题、创新思维和适应变化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激发学生的潜能每个学生都具备独特的潜能和创造力,这需要通过教育学的培养来启发和发展。
创造力培养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让他们在学习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点。
二、教育学中的创造力培养方法和策略1.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提问,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开放性的讨论和互动,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
2.提供创造性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创造力的学习环境是培养他们创造力的重要策略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各种实践和实验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此外,鼓励学生参加艺术、音乐、体育等课外活动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3.推动跨学科学习创造力培养需要跨学科的学习环境,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不同学科之间进行联系和交流。
跨学科的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学术能力。
4.培养良好的创造性思维习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创造性思维习惯,如观察力、想象力、思辨力等。
由于创造力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可以提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和支持。
“以美育德”_“五育融合”背景下高校美术教育的必然、实然和应然
“以美育德”_“五育融合”背景下高校美术教育的必然、实然和应然近年来,我国高校美术教育在“五育融合”的背景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以“美育德”为核心理念,高校美术教育不再仅仅注重学生的艺术技法培养,而是强调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这种转变符合当代社会对美术教育的需求和高校育人任务,是高校美术教育的必然、实然和应然。
高校美术教育的必然性在于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
当今社会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趋势,人们对美术教育有了更高的期望。
传统的美术教育主要注重艺术技法的传承和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但这种单一的训练模式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
美育德的提出使美术教育更加关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以提高学生对美的领悟能力和文化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应对社会的变化。
高校美术教育的实然性在于学生个体的需求和发展。
如今的高校新生群体多元化,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各异。
一味强调绘画技法的美术教育方式无法满足学生对多元化艺术表达的需求。
艺术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平台,引导他们通过艺术创作来表达自我,并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充分准备。
美育德的“五育融合”思想要求高校美术教育更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和全面素养的培养,因此必须拓展教育方式和内容,提供更富有创造性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高校美术教育的应然性在于社会责任和文化传承。
美术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一部分,有着重要的社会责任。
高校美术教育应当肩负起培养人才,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美育德的提出强调美术教育要与道德教育、智育教育和体育教育相融合,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和平台。
通过美术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为了实现“以美育德”:“五育融合”的目标,高校美术教育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首先,要构建一个开放、包容、多元的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培养创造性人才,浅谈主体性教育
培养创造性人才,浅谈主体性教育二十一世纪是创造的世纪,是创造性人才辈出,新思想、新发明、新发现不断产生的世纪。
但是传统教育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造精神,面对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应该坚持“科研兴校,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
立足时代与发展,我们看到:面对信息化科技飞速发展的世界,面对新技术革命带来的人才竞争和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变革,人们追求的是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追求人的自由充分的发展,要求从现代社会的高度,培养开拓创新型的人才。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会创造,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造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求异思维的形成是创造的基础,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民主和谐的氛围,或当他们以主人的身份投入学习时,他们的求异思维就会异常活跃,要使学生以主人的身份投入学习就要对学生实施主体性发展教育。
承认和发展人的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学习和概括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论述,我们得出,人的主体性主要包括如下几点:一是独立性。
个人对于他人及社会有依存性,但也有独立性,这种独立性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等方面。
主要表现为有独立见解、个人学习风格,有健全而成熟的行为模式等。
独立性是人作为主体的一个前提条件。
二是能动性。
人受内外在动机因素的推动,自己积极地发出自己的作为,不仅适应而且能够改造客观世界。
能动性表现为自觉性、自动性、积极性。
三是选择性。
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必须是有选择的,因为选择体现为人的作为的目的性。
“学生主体性发展”教育,是促进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展的教育。
主体性发展好的学生,其能力强、思品优、人格健全,个性表现力强,在学校会成为好学生,将来走向社会会成为好公民。
所以抓住主体性,就是抓住了学生素质发展的主要矛盾,就能促进或带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对学生实施“主体性发展教育”就是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潜能,使之真正成为活动、学习的主体,进而成为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的主体。
教育与创造力的培养
教育与创造力的培养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个体在认知、操作和表达等方面,主动地产生新观念、新思维和新想法,从而创造出新知识、新技能或新产品。
对于一个社会的发展来说,培养创造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教育与创造力的关系以及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一、教育与创造力教育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传统教育中,往往注重灌输型教学,强调学生的记忆和应试能力,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
这种教育模式使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层面,无法深入思考和创造。
因此,教育的目标需转向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个人的意愿和天赋,也与教育环境密切相关。
优秀的教育者应该创造一个积极鼓励创造力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发展创新能力的机会。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应灵活运用教育方法,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通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技能。
这种教育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水平。
二、培养创造力的途径(一)提倡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通常是知识的传授者和权威的代表,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自我探索精神。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学习内容,掌握学习进度,从而培养自己的创造力。
(二)注重学科交叉培养创造力需要打破学科的界限,促进学科交叉。
通过不同学科的融合,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培养跨学科思维能力。
例如,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学校应该提供多学科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模式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实践与体验培养创造力需要注重实践与体验。
教育者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和实际案例,让学生亲身参与和实践,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例如,学生可以参加团队项目,通过合作与交流,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中学教师德育论文范文
中学教师德育论文范文中学教育担负着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任务,它要求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学生,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中学教师德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学教师德育论文范文一:中学教育中德育的重建一、德育重建将要面对的诸多问题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中小学教育中重建德育也同样会受这三方面的牵制,只有做到这三方面的有机统一,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
(一)学校环境因素对德育重建的影响首先,应试教育引发的重智轻德观念不利于德育重建。
其次,部分教师道德修养不高不利于学校德育重建。
再次,缺少可行的学校德育评估方案也是一个不利于德育重建的重要因素。
好多时候,德育工作只是停留在嘴上、纸上,没有渗透到工作中来,一直处于一种非常薄弱的环节,可有可无。
(二)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重生育,轻教育,最能形象地阐释目前的家庭教育的现状.现在家长每天只顾赚钱,觉得只要自己努力挣钱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就做到了父母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尤其是现在独生子女居多数,对子女的过分溺爱,过分满足,逐渐让孩子形成唯我独尊的不健康心理,自私自利,缺乏独立性、责任感,更不要说孝道了。
(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德育,学校是主阵地,社会是大舞台.社会现象形形色色为学生不良品行的形成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因为人们太善于自保、太注重明哲保身,显得我们的学校教育更加的无能为力。
另外电视媒体以及娱乐传播也带来很多的负面效应,很容易让学生受到不良影响,甚至诱发青少年犯罪。
二、学校德育重建的措施针对影响德育重建的诸多因素,重建学校德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经常性的进行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每一位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合格人才,使德育真正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二)增强德育的时代性和针对性紧跟时代步伐,解放思想,不拘泥于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结合学生心理特点深入挖掘德育资源,增添新颖生动的德育素材。
推动教育创新发展,培养创造性人才
推动教育创新发展,培养创造性人才培养创造性人才2023年,教育创新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教育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促进社会进步和培养未来的创造性人才。
教育创新正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在2023年,推进教育创新发展的关键是改革和优化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
过去,教育系统一直强调对知识的传输和记忆,但这种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在2023年,新的教学方法将得到广泛应用,例如探究式学习、项目学习和合作学习等,这些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将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思维的激发者,他们将鼓励学生思考、质疑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教育资源的优化和共享是推动教育创新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2023年,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为教育创新提供巨大的机遇。
数字化教育平台、在线学习资源和教育游戏等将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
同时,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开放将打破地域和贫富差距,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通过共享教育资源,不仅可以提高教育的普及度,还可以激发学校和教师的创新精神,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
此外,2023年的教育创新还将注重个性化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天赋,因此教育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通过教育技术和的支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能力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和满足个人发展需求。
此外,终身学习也将成为教育创新的重要任务。
在2023年,职业技能的更新换代将越来越快,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学生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保持竞争力。
推动教育创新发展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教育创新的投入,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
师德师风 培养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
师德师风培养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师德师风培养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而教师则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而在教师队伍中,师德师风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拥有高尚的师德和优秀的师风,才能够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
本文将从师德师风的内涵和重要性以及培养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的方法等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的修养和道德素质,具有深远的内涵。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师德是他们应当具备的品质,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关心学生、严于律己等;而师风则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风格和作风,如严谨细致、耐心细心、积极向上等。
师德是师风的基础,师风是师德的外在表现。
师德师风不仅代表着教师的个人修养,更代表着教育事业的形象和发展。
只有具备高尚的师德和优秀的师风,教师才能够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其次,师德师风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需要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而优秀的师德师风能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师的高尚师德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使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严谨细致的师风能够培养学生的扎实学习态度和严谨思维习惯,使他们拥有良好的学术素养。
只有教师具备高尚的师德和优秀的师风,才能够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引路人。
那么,如何培养教师的师德师风以及培养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呢?首先,需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培养。
学校应该定期组织师德师风的培训和交流,提高教师的教育道德水平。
同时,还应该建立健全教师评价制度,将师德师风纳入到教师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中,使之对教师的升职和薪资有一定的影响力。
其次,需要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和教学水平,通过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素养,教师才能够更好地教育和引导学生。
教育与创造力培养
教育与创造力培养在当代社会中,创造力被认为是培养新一代人才的关键要素之一。
教育的目标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本文将探讨教育与创造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培养创造力。
一、创造力在当代教育中的重要性创造力是指个体能够产生新的、有价值的观念、思想、产品或解决方案的能力。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以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挑战,成为创新型和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
首先,创造力培养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只有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传统的教育往往注重教师的灌输和控制,学生只需被动接受知识。
而培养创造力要求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寻找答案、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其次,创造力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通过创造性思维来解决。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以让他们在面对问题时更具有独创性的思维,能够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最后,创造力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创造力不仅仅是单一的技能,而是需要多个方面的素质共同发挥作用。
培养创造力可以使学生在思维、情感、社交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法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育工作者需要采取一些特定的方法和策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供教育工作者参考。
首先,教育工作者应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
创造力需要一个开放、自由、富有挑战性的环境来激发和培养。
教室中可以设置一些创造性的任务和项目,让学生进行团队合作,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其次,教育工作者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发现来获得知识。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
最后,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批判性思维是指学生对事物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培养这种思维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教育与创造力培养
教育与创造力培养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而创造力则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教育与创造力培养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关系,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而培养创造力又能够提升教育的效果。
因此,如何在教育中有效地培养创造力成为教育界亟需关注与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探讨教育与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
一、教育对创造力的重要性教育是塑造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其中创造力是关乎个体创新思维、想象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造力的培养需要从教育层面给予关注与引导。
首先,创造力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在教育过程中可通过启发式教学、研究性学习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其次,教育还可以通过创造性评价体系,给予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鼓励他们在课堂和学习中融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育对于创造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创造力培养的实践措施创造力的培养需要教育实践中的具体措施。
以下将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教师的角色: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者和引领者,具有重要的责任和影响力。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潜能,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首先,教师可以运用问题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其次,教师应该提供一个开放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勇于提问、尝试和创新。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创意比赛、讲座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提供交流和展示的平台。
学生的角色:学生是创造力培养的主体,需要主动参与和发挥个人的主体性。
学生应该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观察力,通过思考和实践来培养创造力。
首先,学生需要自主学习,通过研究性学习等方式,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其次,学生应该不断进行思维和想象的训练,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性想象力。
此外,学生还可以参与到创意活动中,如创新竞赛、科技创新项目等,通过实践来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创造力。
创造性人才教育和政策
创造性人才教育和政策
陈劲
【期刊名称】《国际学术动态》
【年(卷),期】2005(000)005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项基本素质要求。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中央全面分析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总页数】2页(P38-39)
【作者】陈劲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杭州3100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0
【相关文献】
1.试论教育改革和培养创造性人才:—建设西部教育强省若干问题的思考 [J], 唐中怀
2.音乐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基础教育 [J], 岳晓薇
3.超常教育视角下潜在科学创造性人才的成长特点及教育启示 [J], 郑剑虹;吴武典
4.培养创造性人才:教育的"应然"与"必然"——关于创新教育的理性思考 [J], 孔垂谦
5.教育价值链: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风景园林学科为例 [J], 张哲;韩凝玉;韩子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创造教育的关键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创造教育的关键作者:莫瑶来源:《成才之路》 2015年第6期莫瑶(重庆工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学院,重庆400067)摘要: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世界各国的综合国力竞争也日趋激烈,为了适应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各国在经济浪潮中脱颖而出,创造教育日益被世界各国所关注,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也成为教师实施创造教育的重中之重。
只有培养大量创造性人才,才能将创造教育真正惠及全民,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创造性人才;培养;创新教育;关键中图分类号:C961;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6-0004-02作者简介:莫瑶(1987-),女,重庆合川人,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遍地开花,创造教育已越来越被世人所关注,我国也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规划,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已成全国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21 世纪就是创造的世纪,创造教育必将成为21 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一、创造教育的内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创造教育受到广泛重视,初步形成理论体系。
20 世纪60 年代以来创造教育在日本亦受重视,开展这方面的实践活动等;德国则把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渗透在中小学各年级的课堂教学中;中国创造教育开拓者陶行知,于20 世纪30 年代在育才学校设立“育才创造奖金”,后发表《创造宣言》。
创造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我们中小学实施的教育一般指广义的创造教育,即根据创造学的基本原理,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个性、创新能力为目标,并把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生理学、未来学、行为科学等有关学科紧密而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全面深入地开发学生的潜在创造力,达到培养创造型人才目的的一种新型教育。
总的来说,凡是有利于受教育者激发创造的热情,树立创造的意志,培养创造的精神,增长创造的才干,训练创造的思维,进而有利于开展创造性活动而进行的教育都可以看作是创造教育。
浅谈“创造性”教育的人才培养
浅谈“创造性”教育的人才培养1.“传授知识经验”。
从纵的方面来说,就是使社会受教育者继承和掌握前人在劳动创造中已经取得和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和规范。
从横的方面来说,就是自身塑造出一个德智体美技等多种素质的结构,使之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综合纵和横的两个方面,“传授知识经验”就是继承前人的传统、知识、经验,使人的历史发展得以重现。
2.“发展再创造”。
在“传授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社会进一步发展和更新的要求,按照对未来社会预测的结果去改变人的自身缺陷,去设计和培养出一代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人。
教育同人们的生产劳动一起,共同构成了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教育的本质与创造性教育的内涵1.教育的本质。
“教育,就是教育者以人类社会所积累的知识经验授予受教育者,使之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人精神财富的这样一种社会过程”。
教育本质,就是自觉地传递前人及现实需要的人类文明成果,并加以运用去发展和创造未来社会。
2.创造性教育的内涵。
创造性教育,在教育观念上,就是使教育发展先于经济发展、产业发展,按照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确立今天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等等。
创造性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就是传授使人们能够认清未来发展趋势,促进人们创造发明的科学知识,同时把开发人的创造潜力作为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教师在创造性教学中所遵循的原则1.发展学生智能的原则。
创造性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在开发人们现有的智力和潜能的基础上去进行知识的积累、吸收和创新。
在这里,我们强调开发智力潜能并不是否定知识传授,而是要求以开发智能为中心,在这个前提下进行知识的传授,使学生获得运用知识和扩展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
2.按照层次渐进的原则。
根据教学过程的规律和特点,数学活动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适应层次、发展层次、创新层次。
创造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在这三个层次的有节奏的递进过程中得到实现的。
3.发展学生个性的原则。
(1)要适当地减少课时,减少大量重复性的课外作业,使学生有充分的自我支配的自由时间,去安排自己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
教育创新,培养创造力人才
教育创新,培养创造力人才引言在当前激烈的全球竞争环境中,培养创造力人才已经成为教育界的重要关注点。
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需求。
因此,教育创新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文将探讨教育创新在培养创造力人才方面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创新的教育方法。
教育创新的重要性创造力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时代,创造力被认为是未来社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越来越需要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和有创造力的人才。
而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缺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因此,教育创新是培养创造力人才的必然选择。
创造力是多元化问题解决的关键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中,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跨学科的思维和创意的解决方案。
培养创造力人才可以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他们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造力可以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创造力不仅仅是创新能力,还包括学习能力。
培养创造力人才需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力。
这些能力可以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适应和创新。
教育创新的方法引入项目化学习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课堂上的知识灌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项目化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合作、实践和创新能力。
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项目中,他们可以学会解决问题、合作团队、提出创新思路,并最终得到实践的机会。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教育创新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应该被鼓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解决方案。
老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而不是仅仅传授知识。
通过提问和引导,老师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创设开放式学习环境传统的学校教室通常是封闭的和单一的,缺乏刺激学生创新思维的环境。
教育创新应该倡导创设开放式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在合适的空间中进行自由的探索和实践。
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结论教育创新是培养创造力人才的关键。
在教育中注重创造性的培养
教育中注重创造性的培养李约瑟难题”很耐人寻味,它犹如科学王国一道复杂的“高次方程”摆在了世人面前。
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李约瑟,曾因胚胎发育的生化研究而取得巨大成就,后来他又以中国科技史研究的杰出贡献成为权威,并在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为什么像伽利略、拓利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我们都知道,引以为荣的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在科学技术上也曾有过令人自豪的灿烂辉煌。
除了世人瞩目的四大发明外,领先于世界的科学发明和发现还有100种之多。
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著名的《中国,发明的国度》一书中曾写道:“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
”然而,从17世纪中叶之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却如同江河日下,跌入窘境。
据有关资料,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中国所占的比例一直在54%以上,而到了19世纪,剧降为只占0.4%。
中国与西方为什么在科学技术上会一个大落,一个大起,拉开如此之大的距离,这就是李约瑟觉得不可思议,久久不得其解的难题。
“李约瑟难题”的解究竟在哪里?即怎样甩掉中国科技落后的帽子,或者说怎样能使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同频共振?科学发展的实践反复证明,人是第一生产力的开拓者,科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
有人在分析我国为何至今与诺贝尔科学奖无缘的原因时认为,西方科学有着良好的“求异”传统,所以他们总是刻意求新。
而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视思想“守一”和“齐一”的思想控制,严重地影响了科学的萌芽,抑制了人们的创造精神。
如今世人都清楚,为21世纪定调的主旋律是科学技术,它能否成为一个民族的兴奋点乃至注意力,最该集中的所思所想和所尚所崇,这就同为“李约瑟难题”的难之处和解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创造性人才:教育的“应然”与“必然”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教育界曾经开展过一次关于创新教育的讨论,世纪之交,创新教育再次成为教育界关注和探讨的焦点与热点,其影响之深远却远非上次讨论所能比拟。
创新教育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的最强音。
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必须致力于培养创造性人才,开发人的创造性,这既是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复归人的创造性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属性在于,人是社会实践的唯一主体,实践是人特有的生存方式。
人通过实践活动能动地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从而超越于动物界,创造出一切属于人的本质特性。
人既创造了人类自己,同时也创造了所有的社会关系。
一切动物都有特定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生理构造和活动方式。
某一物种的活动器官的特定功能就是这一物种的本能,它决定了动物的特殊本质,即它们的活动是以本能和对外部环境的被动适应为特征的。
而人的实践活动的最大特点是,它是一种有目的地运用人工工具改造外部环境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人通过一定的工具使用(工具的制造也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凝聚在客体中,既使自己的技能、意图物化到对象中,又改造了对象。
这种在实践之中改造和占有对象的活动,明显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的特征。
人在实践过程中,总是处在能动、主导的地位,是自己活动的发起者和承担者,人自己主宰操纵自己的活动,是自己活动的主人。
人类正是通过这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突破了自然规定的限制,突破了人体器官的生物本能的束缚,从而使人具有了超生物学意义的本质。
可见,人的本质内在的是能动的、创造性的。
它不是简单地存在于现实、被动地反映现实,它总是不安分的,力图超出原有的存在,人类活动的这种能动性、创造性,正是人的本质之所在。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离开了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行为,社会就会成为僵化不变的存在物。
心理学研究以及各国资优儿童青少年培养的实践证明,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人的素质中最主要、最富活力和最有价值的一部分,它是人类遗传的一部分,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东西。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指出,创造性是“任何儿童都具有而大多数人长大后又会失去的。
”大多数人长大后之所以会失去这种创造性,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人类后天所接受的“不良学校教育”难逃其咎。
所谓“不良学校教育”,即日益远离教育本真意义的形式化教育,它包括妨碍受教育者创造性发展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制度等诸多方面。
正是它们不仅创造了受教育者认知结构上的缺陷,更为严重的是,抑制了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阻碍了独立个性的形成。
这种学校教育培养的人只能是满足现状,唯唯诺诺,不敢创新,不思创新,不会创新。
教育的这种偏失,可以也应该通过教育变革来恢复教育的本真状态——培养真正的人,具有创造性的人。
通过创新来复归人的创造性,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培养创造性人才既是教育的本质与功能决定的,也是教育的生命力之所在
从本质上讲,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入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
从东方的“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学记》)到西方的“教育即生长”(杜威)都触及了“培养人”这一本质。
而人的发展主要有两个层次的含义。
第一,人的社会性或社会化的发展。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既是自然的人,又是社会的存在物——社会的人。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只有实现人的社会化,使之成为社会的人,这才称得上完整意义上的人。
而在实现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教育无疑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这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
从这种意义上说,教育作为一种创造人的活动,创造性乃是它的一个基本属性。
这正如杜威所指出的“科学家发明创造要素和教育要素之间存在着一致性。
”第二,人的潜能的全面发展。
它包括人的德、智、体、美和操作技能技巧等。
“人人皆而有之”的创造潜力是潜能的最重要内容。
马斯洛认为,人之所以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可以归人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Self-fufillment)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它的潜力得到实现的倾向”。
美国纽约大学创造学家休斯·明斯教授认为:“创造力像是人的另一台心脏。
虽然没有人知道创造力的源泉,但其源泉就在我们心中则是无人怀疑的。
只要提供它活跃的机会,就能青春常驻地保存我们的生命。
”培养人、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应提供“它活跃的机会”,着力培养人的创造性,发掘人的创造潜能。
从教育的社会功能而言,培养创造性人才也是教育的历史责任。
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方面要通过传递人类已有的、世代积累的文明成果,促进入的社会化,实现人类文明的传承;另一方面,由于传统文明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吸收各种异质文化创造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文化,而教育在文明的创新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正因为如此,教育必须通过培养不因循守旧、勇于创新和乐于创新的人,为人类创造新文化,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可以说,没有传递,文化就不可能得以传承;没有创新,也就没有文化的进步。
所以教育所要培养的人,必须肩负起继承和创新双重历史责任。
此外,培养创造性人才也是教育的生命力之所在。
众所周知,“适者生存”是宇宙间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普遍规律。
教育能否培养出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以适应当今和未来社会的需要,是教育自身能否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条件。
这正如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在北大百年校庆演讲中所言:“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美、更成功的人。
”
三、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
人们都说,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
知识经济的出现无疑预示着社会生活、生产领域的一场革命。
与工业经济时代相比,新时代至少有这样几种显著变化。
其一,确立了知识创新在人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知识创新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导的、决定性的因素。
社会发展和进步主要依靠新的发明、发现、研究和创造,其核心是创新。
它强调劳动者的创新素质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因素。
可以说,没有创新,知识经济主体便失去了生命力。
其二,技术创新以非常规的方式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产品中的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
在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总值增长速度的贡献率
已达60~80%。
知识经济依靠知识为源头,通过技术创新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可以摆脱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传统经济那种按部就班的增长模式,实现跳跃式的发展。
近年来美国经济增长的主源泉就是5000家软件公司,它们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亚于名列前茅的500家世界大公司。
以微软为代表的软件知识产业的勃兴,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鲜明表征。
最新统计资料证实,过去3年,美国1/3的风险投资注入软件业,有力地支持了信息技术的开发。
美国经济学家分析说,正是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奠定了美国经济增长的基础,而软件产品的创新,为美国的高科技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动力。
其三,创新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目前,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一个缺乏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不仅将失去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或竞争优势,而且还将失去经济带采的机遇。
因此,许多国家都把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
如一直以“模仿”为主要特征的日本,曾极力主张用高投入购买美国的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线,立足于利用别国的创新知识来开发制造产品。
虽然日本在工业经济时代一度奇迹般地迅速崛起,但是面临以知识和技术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由于其经济发展缺乏自身的创新机制,便失去了稳定的基础,以致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遭受巨大损失。
因此,当今日本政府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已开始大力调整教育和科研政策及体制,决定告别“模仿时代”,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应用”。
日本创造教育学教授提出的“要建立日本化的科学技术,实现科学技术的日本化”口号,体现了日本致力创新的决心。
显然,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支撑力量,成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生生不息、兴旺发达的力量源泉。
而创新能力的强弱与创造性人才的多少息息相关,在未采社会里,谁能培养出更多的创造性人才并占领科技的制高点,谁就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华民族曾经在世界历史上创造过灿烂的文明,显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智慧和卓越的创新才能。
但在中国的近现代以至当代,无论在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方面都很少能跻身世界一流行列,其原因就在于中国由于特殊的政治历史原因,没有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大量创造性人才。
目前,我国的科研教学人员数居世界第4位,但反映中国知识创新能力的专利指标,则居世界第39位,不及泰国、智利和斯洛伐克等国家。
不难看出,创造性人才的匮乏是我国面临的严重问题。
不解决这个问题,中国不仅难以在较短的时期实现真正的工业化,更难以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综合国力较量中觅得一席之地,从而错过赶超发达国家的大好时机。
因此,我们可以说,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必须通过创新以培养大量的创造性人才,这既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又具有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紧密相联的特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