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教育思想对教师教育教学的影响汇编

合集下载

孔子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孔子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孔子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孔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立者,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孔子的思想对现代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孔子的思想强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具备合适的道德品质、思维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他强调人的修养和德行的培养,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对现代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追求全面培养学生的要求,不仅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人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和社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全面的发展潜能。

孔子的思想强调教育要以实践为基础。

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他主张通过实践、实际操作来获得知识和技能。

他提倡“知行合一”的原则,强调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这对现代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在教学中注重实践活动、实践项目和实践经验的要求,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孔子的思想强调教育要重视个性发展。

孔子认为每个人的个性与能力都是独特的,教育应该因材施教,培养每个人的特长和兴趣,使他们发展成为有用之才。

孔子提出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教育理念,主张培养学生的兴趣、个性和创造力。

这对现代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发展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个性和潜能。

孔子的思想强调教育要注重师生关系。

孔子提出了“教无常师”的观点,强调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和沟通。

他倡导教师树立崇高的道德榜样,用心去教育学生,同时也鼓励学生以敬及师。

这对现代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倡导良师关爱学生、关心学生成长的要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育能够真正起到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孔子的思想对于现代教育具有广泛的启示作用,它提出了追求全面发展、实践教学、个性培养和师生关系等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方法。

只有遵循孔子的教育思想,才能够让现代教育更加富有内涵、具有智慧和人文关怀。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教学的启示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教学的启示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教学的启示【摘要】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的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在当今社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倡导以身作则、提倡因材施教、强调个性化关注以及鼓励师生平等互动等孔子教育思想在教育实践中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现代教师可以借鉴和应用孔子教育思想,结合现代教学实践,将其融入到教学中,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成为有品德、有才华、有责任感的人才。

认识和理解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在教育实践中加以借鉴和运用。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 当代教师教学, 启示, 品德修养, 以身作则, 因材施教, 个性化关注, 平等互动, 教学效果, 现代教学实践, 融入教学.1. 引言1.1 认识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性识别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根源和精髓。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深入研究孔子教育思想,我们可以了解孔子对教育的理念和原则,以及他对学生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孔子教育思想融汇了儒家文化的精华,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核心价值观。

认识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观念,为当代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认识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性,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的人才。

深刻理解和把握孔子教育思想,对于打造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2 孔子教育思想在当代教育中的价值孔子教育思想在当代教育中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

孔子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提倡“修己以教人”,强调德育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孔子教育信仰及对当代教师的启示

孔子教育信仰及对当代教师的启示
孔子的教育思想以德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这一理念对当代教育具有深远影响。在现代社会,教育不仅应传授知识,更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孔子提倡的因材施教原则,也值得当代教师借鉴。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和潜能,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优势。此外,孔子还倡导启发式教学,强调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符合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当代教师应深入研究和借鉴孔子的教育思想,将其融入日常教学实践中,以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教学的启示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教学的启示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教学的启示【摘要】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的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培养学生的德行品质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孔子强调的仁、义、礼、智的教育理念。

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也在现代教育中得到了充分的认可,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重视师生关系可以有效增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以及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

借鉴孔子的教育思想可以帮助当代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实现教育目标。

未来,我们可以思考如何将孔子的教育思想融入实际教学中,推动教育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当代教师、启示、传统文化、德行品质、个性化教学、师生关系、实践与理论结合、自主学习、教学总结、融入实际教学、未来教育、发展方向。

1. 引言1.1 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当代教育中备受关注,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

而孔子教育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通过学习孔子教育思想,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出德行高尚、有担当的优秀人才。

孔子教育思想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行品质。

在当今社会,德育教育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的人才才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通过学习孔子教育思想,当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良好品行。

借鉴孔子教育思想,当代教师还可以注重个性化教学,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个性化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学习传统文化尤其是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能力全面的优秀学生。

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1.2 孔子教育思想的影响孔子教育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教师的教学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教师观的教育启示

孔子教师观的教育启示

孔子教师观的教育启示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教师占有特殊位置。

陶冶学生的品德,教导他们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才能,发展他们的专长等等,都是教师的重大职责。

孔子根据他自己教育实践的经验,对教师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

一、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孔子说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路》)他还说道:“无法正其身,如正人何?”孔子的这些话,充分说明教师的以身作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

子贡称赞孔子教人“正身以俟”,荀子颂扬孔子教人是“早正以待”。

(《荀子·儒教》)必须以身作则,就要言传身教,把“有言之教”和“无言之教”融合出来。

孔子说道:“可以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容与言,而与之言,失态。

言者更添人亦不失态”。

(《卫灵公》)孔子相信“无言之教”的威力。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言教”是说道里,以提升学生的重新认识;“无言之教”是示范点,通过表明、榜样回去影响学生,潜移默化。

孔子特别强调身教,特别强调教师必须以自己的道德行为为学生作出榜样。

教师倡导必须学生搞的,自己必须先搞;不想学生搞的,自己首先不搞。

这样,教师就可以在学生心目中践行威信,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其榜样的促进作用。

这就是很关键的一环。

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神气,诲人不倦,则堪称云尔已矣。

”“正唯弟子无法研习也。

”(《述而》)子贡道:“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

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孟子·公孙丑上》)《吕氏春秋·尊师》记载:子贡问孔子:“后世将怎样称道您?”孔子说:“我何足以称道呢?不得已,一定要说吧,就算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就这点而已!”爱惜学生,无私无隐爱护学生、关心学生是一个教师成功必须具备的条件,也是师德的重要内容。

孔子说过:“仁者爱人”、“智者知人”。

(《颜渊》)教师是仁者也是智者,教师应热爱关心学生品德和学业的增进以及学生们的生活与健康状况。

试论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的影响

试论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的影响

试论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的影响作者:白杨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年第15期摘要:哲人的贡献在于探索真理,揭示真理,超越一般人的常见,烛照真理的深蕴,或昭示人生的准则、或窥测自然的奥秘,为人民指明前进的道路,给后人以启迪。

在中国古代史上,孔子就是一位揭示人生真谛的伟大哲人。

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其思想被传承了二千五百年之久,近八十余代,《论语》也同样被后世所咀嚼。

《论语》以富有生活化的气息和诗化的语言塑造了孔子伟大的教师形象,使我更加懂得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艰巨。

关键词:《论语》孔子教与学教师一、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是优秀的教育家,不仅培养了大批人才,而且还有完整的教育体系。

我们后人对于这样一份珍贵的遗产,更应当用科学的方式去认识它,深刻地理解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的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

[1]1.教育的意义教育的初始意义来看,我国的教育与西方的教育概念便存在着分歧。

我国的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心上》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按照《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教就是教育者的教诲和受教育者的效法;育,就是使教育者向好的方向发展,不至于误入歧途,走错方向而西方的教育一词,英文education,引申为“引出、使发挥出、使显现出”,注重的是教育者促进、启发学生的作用。

由此可看出我国的传统教育的弊端所在。

我们在总结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和改进。

[2]2.孔子讲学的目的孔子讲学目的,在于养成“人”,养成为国家服务之人,并不在养成某一家的学者。

所以他教学生读各种的书,学各种不同类型的功课。

所以颜渊说:“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孔子抱定“有教无类”(《卫灵公》,《论语》卷八页九)的宗旨,“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样的方式大范围招收大学生,不问身家,只要缴学费就收为学生,这也是一项大胆的解放之举。

孔子曾说过,人性大致相似,所以有贤或者不肖,因为习惯使他们疏远但他不否认天才的存在,而不否认低能者的存在,只有上智和下愚不能变移孔子关于教育作用的主张,还有就是“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批孔文章汇编

批孔文章汇编

批孔文章汇编一、《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倡导的教育主张包括“以人为本”、“实用主义”和“仁爱教育”等。

他强调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观念,注重实践和实用性,倡导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

这些教育思想对于当代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引导我们在教育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二、《孔子对家庭伦理的关注及其启示》孔子对家庭伦理的关注体现在他对父母教育的重视和婚姻伦理的规范上。

孔子强调孝顺父母的重要性,认为孝顺是人伦的根本。

他还倡导夫妻之间的和谐相处和忠诚,强调婚姻的稳定和家庭的和睦。

这些家庭伦理的观念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可以引导我们在家庭教育中注重亲情和亲子关系的培养,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三、《孔子的政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孔子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代表,他的政治思想包括“仁政”、“君子治国”和“和谐社会”等。

孔子强调政府应该以仁爱为核心,关注民生和社会公平,推崇君子治国的理念。

他还倡导和谐社会的构建,强调政府和人民之间的互动和互助。

这些政治思想对于当代政治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引导我们在治理国家和社会时注重公平和正义,促进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

四、《孔子的人生哲学及其对现代人的启示》孔子的人生哲学包括对人生目标的追求和人生态度的塑造。

他认为人生的目标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结合。

他还倡导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鼓励人们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

这些人生哲学对于现代人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可以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追求幸福和成就。

五、《孔子的文化传承及其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他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提出了“礼”、“乐”、“诗”、“书”和“礼乐文化”等概念,强调文化传统的重要性。

孔子教育思想及对现代教育影响

孔子教育思想及对现代教育影响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摘要: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至今对现代教育还有着重要的启示。

本文拟对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及其诲人不倦的为师之道作一探讨。

春秋末年,诸侯割据,社会动荡,急需安邦治国之才。

孔子适应时代需要,针对国学衰微的现实状况,打出了“有教无类”的旗帜,开创了平民教育之先河。

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提倡以“仁”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指导了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教育,直到今天还闪着耀眼的光芒。

1“当仁不让于师”的教育理念所谓教育理念,是统贯教育活动的指导原则,它体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

孔子曾对自己一生的学习总结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不正为我们树立了终身学习的伟大思想了吗?同时又为我们提出了终身学生的思想和学必有成的规律。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开创者,他所培养的学生就是“儒者”。

所谓“儒者”,是指从事文化事业,体现儒家文化价值的知识分子。

“儒”作为一种职业,在孔子之前已存在,这批人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是从巫、史、祝、中分化出来的一种专门的术士,通过为富贵人家“相礼”来谋生。

孔子首先要求他的弟子要成为“君子儒”,而不是“小人儒”。

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这不只是对子夏的要求,也是对所有学生的要求,是他从事教育的指导思想。

孔子认为君子须品德高尚。

孔子“尚”德,把“德”视为人才必备的条件,是以德治国的倡导者。

南宫适问孔子曰:“后裔善射,酋荡舟,俱不得其死然。

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夫子不管。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宪问》。

南宫适能够从中总结出尚力者不得善终,尚德者终有天下的道理,得到了孔子的高度赞扬。

孔子主张德治,认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德有多方面的内容,“知、仁、勇”是三种最重要的德行,被称为“三达德”。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小学教育的影响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小学教育的影响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小学教育的影响【摘要】:孔子是我国开办私学第一人,总结和发展了我国当时传统的古代文化,对我国文化教育影响很大。

其内容博大精深,无疑是一笔极为宝贵的历史和精神财富,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极大程度影响了学生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

这就决定了语文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汲取孔子教育思想精华,对当代小学教育有很大影响和启示。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小学语文教育启示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学思想和实际经验极其丰富,这是众所周知、世所公认的。

它经历了中国漫漫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不断地变化、发展和完善,时至今日仍对现代教育思想有着很多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一.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育是孔子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

这是孔子首创的教学原则,他认为“启”是提高学生的想象创新能力,“发是提高学生的语言和情感表达能力。

他指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也,则不复也”。

这是中国教育史上关于启发式教育的最早表述。

这里的“愤,就是学生内心想要理解明白但实际却不能理解,“悱,就是想要表达但是却因缺少语言表达能力而无法实现。

孔子认为,教师应在学生达到某种的境界时再加以引导启发,帮助他解决问题,开拓思路,增强思想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好,记得牢,用得活。

启发式教学的根本特点就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通过联想加想象,举一反三。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接触到更加广阔的知识领域,充分发掘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倡导个性思维,使之能独立思考,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

孔子还提倡学思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教导学生要学思并重。

将孔子的启发教育思想延续到现代的小学教育中,就是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和创新性,尤其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动手能力,语文教学应该根据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程度,注意学生的性格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精心整理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内容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

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克已内省、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也对现代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现代
[
,
育)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

对现代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现在就让我们了解孔子一些主要的教育思想,顺便谈谈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孔子
的教育思想很多,这里主要讲的是现代教育中比较提倡的,得到实践,并产生重要影响的。

)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站在教育者的角度:
1、有教无类:即让平民子弟也能接受教育,促进社会发展
2、,增
3
(二)
1
2
3
4、学以致用:言行相符;即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5、虚心求学奋发不息:即孔子认为知识问题来不得虚伪和骄傲,要虚心求教,奋发图强
6、启发思维,举一反三:孔子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

他认定掌握知识、形成道德观念,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索领会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他特别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7、此外还有立志有恒、克已内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等。

(三)、站在德育、素质教育的角度:
1
2、“
二、
年6月

国人子游、陈国人子张。

孔子的办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使一部分平民得到了宝贵教育机会,这是一个巨大社会进步。

对于存在歧视特殊人群的社会来说,全纳教育思想的提出不仅是对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促进了教育公平的实现。

参考文献:《论语》、《孔子家语》。

孔子教育思想对语文教师教学原则的影响

孔子教育思想对语文教师教学原则的影响

孔子教育思想对语文教师教学原则的影响儒家思想从古至今或多或少都会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然,儒家思想在我国的教育事业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建树,它引导着我国一代又一代教育者在教育科学化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

为了实现我国的教育科学化,奉献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们更加迫切需要熟悉掌握并吸收利用儒家教育思想中的精华,从而为当前的教学实践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指导。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经典教学方法与教学原则对中学语文教学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启发诱导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一)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由此可知,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是儒家的重要教育思想。

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不断引导学生们认真思考。

多运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独自探索,重视学生们对文章的个人感悟;多运用讨论、交流、问答的教学形式,不能教师一言堂;采取不断追问的指导原则上,提倡学生敢于质疑,不唯书、不唯上、只为实,反对学生们对课本、教师等权威的盲从。

(2)循序渐进。

从孔子时代开始,逐渐形成了教育思想。

孟子也主张循序渐进的原则。

他把学习过程比作流水。

在流水的过程中,一个坑洞填好,下一个才填好。

学习也是一样,要一个一个的进行。

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知识体系和学生的认知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按照拼音、字、词、句、句群、篇章的结构体系循序渐进地学习语文。

他们不能跨越任何一步,因为学生刚学完拼音和汉字是写不出好文章的,还需要按照结构顺序一步一步地学习。

二、因材施教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在长期的教学中,孔子发现每个学生的个性、智力、兴趣等。

都有所不同,并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由于语文具有人文性和学生个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一)“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儒家教育思想认为,只有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教好学生。

因此,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一定的教学敏感性,把握学生的认知情况,把握学生情感的触发点,根据学生们的课堂反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孔子教育思想影响下的教师观及教学法改革

孔子教育思想影响下的教师观及教学法改革

孔子教育思想影响下的教师观及教学法改革作者:孙越来源:《文学教育》2021年第02期内容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有其独特的教学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进一步要求,教育理应随之进步,我们可从孔子的教育思想和语文教学的特点入手,探讨语文教学改革,促进语文教育进步发展。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教师观教学法语文教学改革促进语文教育的发展需要借鉴前人的经验,孔子的教育思想无疑是最具有借鉴价值的,本文将孔子教育思想与语文教育相结合,以期促进语文教育的进步。

一.孔子教育思想中的教师观及教学法(一)教师观1.提升自我。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孔子认为教育者应该是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包括学科知識素养和道德修养两方面。

“温故知新”即教育者能够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和自身能力来不断提升人格素养,增进学术能力,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进行创新。

“学不厌”既是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也是对教育者的要求,教育者应该不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不断在学习中提升自我。

2.教学相长。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2]孔子认为,教育者能力不一定比受教育者高,受教育者之中也会有能力过人的人存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处应该以获得知识、完成学业、提升道德素养为共同的目标,在教学工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应是相互促进、砥砺互助,拥有统一的目标意志,情感融洽,心理相容,共同进步。

3.以身作则。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这句话体现了教育者的素质对学生的影响,即要求教育者应该用于高尚的人格和道德修养。

教育学中认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其榜样示范作用,依据孔子的话,就是要求教育者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品德高尚,这样受教育者才会真正的跟随教育者的引导,否则教育者难以对受教育者进行管理。

4.爱人之心,关爱受教育者。

子曰:“有教无类。

”[4]孔子认为应该广泛的进行教育,不论贫富贵贱还是聪明愚笨,教育者都应该平等的进行教育,这就是所谓的“有教无类”,教育者应该爱人爱智,只有爱人的教育者能够用仁慈之心不断教育受教育者,不顾及外部物质条件和受教育者的内在智力,关心爱护受教育者;能够不断鞭策自己学习,扩大自身知识储备,不断丰富教学经验,提高自身能力的也只有爱智的教育者能做到。

孔子思想对教育的影响

孔子思想对教育的影响

孔子思想对教育的影响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要算是孔子了。

他的教育思想对目前的教育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介绍孔子思想的影响,希望能帮到你。

影响一、发现学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这里说的“学”,是指读书、读简策。

整句话的意思是说读书而不动脑筋、不思考,完全相信书本上说的,就容易受书的迷惑而无所得。

相反,如果只是冥思苦想而不读书,通过读书继承前人的知识,就会由于精神疲惫而无所得,也就会感到疑惑。

所以,学习和思考二者必须结合统一,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

孔子还强调先学后思,“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所以必须先学习,头脑中拥有充分的知识,这样才能够思考,才能够将知识融会贯通,而且在不断充实的过程中,也就可能会发现新知识。

所以这对于我们平日的学习、教师教学都有着启发作用。

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看书,尤其是当前的教育,要减轻学生负担,给学生多留课余空间,指导学生多看相关必要书籍,教给学生学习看书的方法,而不是教给学生全部理论知识,因为知识是学不完的,只有学会方法,才能不断的持续学习。

学生也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课余时间,时间是挤出来的,要学会争分夺秒的利用时间看书,不是纯粹地死记硬背老师给的条条框框,这只能应付暂时的考试,而不能促进自身的超越性的发展,不利于发现新知识,不利于长远的创新发展。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定要在适当的年龄阶段积累好必要的知识,这样在以后用到之时就能像呼风唤雨一样,想要什么就能用什么,这样下笔才有神啊。

这就和我们大脑中的思维方式是一样的,只有充分的感性认识,才可能会有理性认识,要想理性认识,就必须具备足够的感性材料,经过大脑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感性材料才有可能上升为理性认识,没有感性认识是不可能有理性认识的,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们还是要先学习,先具备充分的知识,才能去深入的思考,才可能去发现新的东西。

学科教育论文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教学的启示

学科教育论文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教学的启示

学科教育论文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教学的启示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接受岁月磨砺和历史洗礼,经久不衰,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教育思想,说明他的思想富有时代性、实践性、生命力。

当今世界各国掀起了学习儒学的潮流,孔子学院遍地开花,其思想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依然有必要去好好研究,为当代教育提供必要的指导。

一、有教无类,平等教育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从两个方面对所处时代教育进行了颠覆。

一方面,突破了“学在官府”的社会现实,实现教育平民化与普及教育。

另一方面,学生自身素质无论优劣,都可接受教育,实现了教育的平等化。

孔子认为不能以贵族阶层禀赋素质优于贫民阶层的错误观念为由拒绝对平民实施教育。

即使学习者自身素质再不济,只要乐学好学,都应该对其实施良好的教育。

反观当今教育,教师对学生实行“差别化”对待的现象屡见不鲜,教育资源失衡现象颇为严重,优势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重点学校、重点班级。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可以自行到偏远、贫困地区帮扶教育,牺牲小我实现大我;其次,本着平等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心态,公平教育每一个学生,不因学生资质、性格、脾气、成绩好坏而施以不同的对待和不同的教育。

二、因材施教,发展个性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认个体差异。

通过对话及活动观察,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在统一的教育目标指引下,对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朱熹把孔子的这种思想概括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孔子作为因材施教的首创者,十分注重观察、了解学生,能一语道破学生的优缺点,如“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再如,根据学生年龄、志趣、爱好的不同发展学生的特长,从而达到长善救失、扬长避短的效果。

反观当今教育,教学模式千篇一律,不考虑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

教学评价体系一味重智育,轻德育。

至此,当代教育工作者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1)课余时间了解学生,在教学与实践活动中观察学生,并对了解、观察到的信息加以分析,初步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2)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智力水平、知识基础、年龄特征安排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活动;(3)实施分层教学,让优等生吃好,中等生吃饱,差生能吃下。

论孔子教育思想对教师教育教学的影响

论孔子教育思想对教师教育教学的影响

论孔子教育思想对教师教育教学的影响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孑L 子的教育思想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孔子的教育思想虽然经历了无数朝代变迁,却始终根植于中华民族土壤,生生不息,为我们提供了学习、思考和实践的典。

弘扬孔子教育思想精髓,对提升教师教育理念,巩固职业思想,提高工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教育思想艺术教育职业职业一、正确理解和把握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在体现孔子教育思想的《论语》中,可以学到许多当代教师必修的“德、技、法、能”。

1、关注教育的公平性,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教育的本质就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孔子的理想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世界。

主“仁者爱仁”,以一颗仁心,“泛爱众”,指出如果“人而不仁”,没有仁爱之心,一切教化形式包括“礼乐”都起不了什么作用。

只有把师爱更多地温润在平凡的日子里,才能架起通达众生心灵的桥梁,言传身教,方可起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之效。

他关注教育公平,主面向全体,不分厚薄,“有教无类”,并始终以此作为办学方针;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对待学生,不凭空猜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已见,不唯我独尊,体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不保其往也”,只赞许学生的进步,而不赞成其退步,学生已经去掉污点而进步,就要赞许其洁净,不抓住学生的过去不放。

做到公正,严慈相济,赏识与要求相结合,表扬与要求相促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炼之以志,不吝惜赞许,赏识每一个学生。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让每位学生都拥有成功的情绪体验,相信每位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为每个学生的健康科学持续发展铺路”。

2、敬业、乐业、奉献,展示了教师职业特点孔子“中庸”为德之至,把言行的不偏不倚、守常不变和乐心境作为最高道德标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教书育人为乐,自觉奉献。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人类社会靠文化传承而延续,靠文化创新而进步,而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离不开教育。

”中华民族历来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人生三乐之一,优良的教育传统是我们光辉灿烂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教育正处于深度改革和深刻转型的历史进程之中,在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教育思想的同时,如何继承民族的优秀文化思想资源,始终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贵阳中医学院杨柱教授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撰写的《孔子教育思想与当代教育发展》(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一书,做了积极的探讨。

全书通过对孔子教育思想的回溯与反思,并结合当代教育发展的实践,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孔子首先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作为思想家和政治家的历史功绩,主要是通过其教育家的言论和实践体现出来。

他的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珍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梁漱溟先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曾说过,“孔子以前的中国文化差不多都收在孔子手里,孔子以后的中国文化又差不多都由孔子那里出来。

”千百年来,有关孔子教育思想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历来备受社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活动,开设私学,编写教材,整理文献,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其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试图从我国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对当代教育的启示和积孔子的教育思想离不开儒学的核心概念:“仁”。

“有教无类”也好,“因材施教”也好,都离不开对于人的真正关切和帮助。

懂得这一点,就知道对于孔子的教育思想必须放到整体儒学“仁者,爱人”的大语境去看、去理解、去活用,绝对不用支离破碎地断章取义,借题发挥。

要嘛,就整个地接受;要嘛,就索性去学习西方“先进的”教育理论吧!当然,这并不表示孔子教育思想不可以批评和扬弃,但是那必须是在深入理解之后才能做的事啊!先后顺序可不能搞错了。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后世教育的影响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后世教育的影响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后世教育的影响作者简介:王树建,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汉语言文学系讲师,文学硕士。

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公文写作、写作。

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教育的奠基人和集大成者,其教育思想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本文拟从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后世教育的影响回顾其对教育事业的重大贡献。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影响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

他开办私学,杏坛讲解,广招弟子,诲人不倦,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是我国古代社会教育的前无古人的集大成者和承上启下的奠基者;他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不仅是宝贵的精神遗产,而且对后世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1孔子的教育思想1.1有教无类的办学观。

孔子的教育思想首先体现在他“有教无类”的办学观上。

即不分贵贱,不分老幼,不分地域,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只要献十条干肉作见面礼,就可以做孔子的学生。

孔子招收学生有八个不分:一不分贵贱,二不分贫穷,三不分愚智,四不分勤惰,五不分恩怨,六不分老少,七不分国籍,八不分美丑。

孔子的学生,从地域看,有鲁国的颜渊、冉球,齐国的公冶长,陈国的颍孙师,卫国的子贡、子夏,宋国的司马耕,吴国的子游,楚国的公孙龙,秦国的容祖秦祖。

从出身看,有贵族孟懿子和南宫适,有“一箪食,一瓢饮”的颜渊,有一贫如洗的原宪,有“无置锥之地”的冉雍,有“卞之野人”的子路,有絮衣破烂的曾参,有以芦花当棉絮的闵子骞,有“家累千斤”的大商人子贡,还有梁父大盗梁涿聚。

从年龄看,有小孔子四岁的秦商,至少小孔子五十三岁的公孙龙,有兄弟同时受业的孟懿子和南宫适,有父子先后同学的颜繇与颜渊、曾占与曾参。

孔子的“有教无类”为广大人民群众打开了学校的大门,提供了上学的机会,是“泛爱众,而亲仁”的具体化。

当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孔子没有也不可能把教育普及到奴隶,但“无类”二字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旧框框,放宽了受教育者的范围,提高了私人讲学的社会地位。

孔子对教育的影响总结200字

孔子对教育的影响总结200字

孔子对教育的影响总结200字
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对教育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孔子提出了“教育无年龄”的观点,强调教育应贯穿于一生。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品德和修养。

这一观点对后世的教育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使教育不再局限于年轻人的学习阶段,而是成为人生始终的重要任务。

孔子提出了“教学相长”的原则,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学习。

他认为教师应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和品德影响学生,而学生也应通过与教师的交流和学习来提高自己。

这一原则对今天的教学方法和师生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强调了教师的示范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孔子强调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德行和修养。

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造就君子,即具备高尚品德和优秀能力的人。

这一观点使教育回归到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强调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孔子对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他的观点和理念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他强调教育无年龄、教学相长和培养人的德行,使教育成为人生的重要任务,对教学方法、师生关系和教育目标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教育思想——教师发展

孔子教育思想——教师发展

从?论语?一书看孔子的教育思想——关于教师开展的思想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用一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聚徒讲学和整理文献的活动,专注于教育事业,做官和游历时也没中断自己的讲学和聚徒活动,在教育领域做出了巨大的奉献。

?论语?一书时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的、根据孔子生前的事迹和学说采集汇编而成的,是研究孔子言论和思想最为可靠和最为重要的材料。

孔子的教育思想为教师的开展指引了方向,具体有一下几个方面:一、“一日三省〞:需有教学代写论文反思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孔子的一句名言。

长期以来,教育界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看做是针对学生学习而言的,其实,在当前的形势下,对中小学教师更有启示意义。

现在许多中小学提出培养“研究型教师〞,提倡教师应当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要求把日常教学活动与教学科研结合起来,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努力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则应把这些理论和自己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严密结合起来加以思量,研究,“学然后知缺乏,教然后知困〞。

孔子的学生曾经子提出的“吾日三省吾身〞,孔子提出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等等,都是强调要虚心学习,以人为鉴,不断自省的。

固然,自省只是检查过失,并非目的,目的是把检查出来的过失加以改正,他指出,“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则勿惮改〞。

孔子并非不许别人有过失,而是反对隐瞒过失而不改,只要正视过失,迅速改正,才可以“不贰也〞,也正如子贡所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孔子还提出,“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要求考虑自己的言行诸方面,也可以作为教师内省的内容。

因此,教学反思作为教师专业开展的一种路径或者策略,主要目的并不在于获取外在的、技术性的知识,而在于通过这种或者那种形式的“反思〞,促使教师对自我和自己专业活动直接相关的物、事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发现其中的“意义〞,以追求促成“反思性实践〞。

批孔文章汇编

批孔文章汇编

批孔文章汇编一、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强调“教学相长”,主张以德育为先,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修养。

他认为教育应该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他提出了“三纲五常”的教育目标,即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孝顺之德、忠诚之志,以及礼、义、廉、耻、智的道德规范。

这种教育思想对于后世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孔子的政治思想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提出了“仁政”、“德治”和“乐治”的政治理念,主张以仁爱之心来治理国家,以德行来管理政府,以乐观念来调节社会秩序。

他强调君主应该以身作则,以德服人,注重贤能的选拔和任用,重视礼制和道德规范的建设。

这种政治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上的君主制度和政府管理方式,对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孔子的人生哲学及其对个人的启示孔子的人生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瑰宝,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孔子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个人应该先修养自己的品德和修养,然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社会。

他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道德的完善和精神的升华,注重个人的自我修炼和道德追求。

他提出了“君子六艺”的修养标准,即礼、乐、射、御、书、数,强调全面发展个人的品德、智慧和技能。

这种人生哲学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孔子的社会伦理观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孔子的社会伦理观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社会的伦理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孔子强调个人应该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注重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他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强调个人应该关心他人的利益和福祉,注重个人与他人的互动和关系。

他还提出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交往原则,主张诚信、友善和公正的待人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孔子教育思想对教师教育教学的影响
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孔子的教育思想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孔子的教育思想虽然经历了无数朝代变迁,却始终根植于中华民族土壤,生生不息,为我们提供了学习、思考和实践的典范。

弘扬孔子教育思想精髓,对提升教师教育理念,巩固职业思想,提高工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教育思想艺术教育职业
职业一、正确理解和把握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在体现孔子教育思想的《论语》中,可以学到许多当代教师必修的“德、技、法、能”。

1、关注教育的公平性,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
教育的本质就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孔子的理想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

主张“仁者爱仁”,以一颗仁心,“泛爱众”,指出如果“人而不仁”,没有仁爱之心,一切教化形式包括“礼乐”都起不了什么作用。

只有把师爱更多地温润在平凡的日子里,才能架起通达众生心灵的桥梁,言传身教,方可起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之效。

他关注教育公平,主张
面向全体,不分厚薄,“有教无类”,并始终以此作为办学方针;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对待学生,不凭空猜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已见,不唯我独尊,体现民主,“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不保其往也”,只赞许学生的进步,而不赞成其退步,学生已经去掉污点而进步,就要赞许其洁净,不抓住学生的过去不放。

做到民主公正,严慈相济,赏识与要求相结合,表扬与要求相促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炼之以志,不吝惜赞许,赏识每一个学生。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让每位学生都拥有成功的情绪体验,相信每位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为每个学生的健康科学持续发展铺路”。

2、敬业、乐业、奉献,展示了教师职业特点
孔子“中庸”为德之至,把言行的不偏不倚、守常不变和乐心境作为最高道德标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教书育人为乐,自觉奉献。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即是说吃粗粮,喝凉水,曲着胳膊当枕头睡觉。

虽然物质条件极端贫乏,但孔子能处之泰然,内心和乐,且不为物欲引诱,将以不义手段获取的富贵看作轻如浮云而不取。

这是一种乐业的境界。

不漠视、游戏本职,
而沉浸在“三月不知肉味”,“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心里高兴得把忧愁忘了,连自己变老了也不知道。

敬业、乐业、奉献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要求教师做到认认真真、兢兢业业、殚精竭力、坚持不懈、善始善终地做好本职工作。

3、重视方法与途径,注重教育艺术
“夫子循循且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子罕》),“老师善于循序渐进地诱导我,用文献典籍丰富我的知识,用礼仪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止学习也不能”。

这是孔子针对学生个性特点,采用恰当的方法,耐心细致、因势利导地开展教育的结果。

孔子能熟练运用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到学生想弄明白而不能弄明白的时候,不去点拨;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清楚时,不去启发。

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孔子的教育方法灵活多变,有诸多辉煌创造:如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叩其两端,举一反三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千古流传,至今仍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中发挥作用。

4、人格主张,闪烁着人本主义的光辉
孔子完人思想贯穿于他的言论中,在《论语》中有详细的记载。

他在《论语?宪问》中明确地提出了完
人的标准和发展模式,即“有智慧”、“能克制”、“勇敢”、“多才多艺”、“有文采”。

这个标准不仅是对人性的全面要求,而且是人生追求的目标。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本”就是做人的根本,“务本”就是要学会做人。

“为已之学”强调人应该自觉提高自我修养,以为社会服务为前提,“博济施众”。

“仁”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

“仁者亲亲,仁者爱人”,以血源关系为纽带,推己及人,推己及物,进而构筑人与人、人与物和谐有序的理想社会。

这种不仅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而且要求对他人和社会能竭尽义务,懂得人之为人道,观照今天的教育,倍显其光辉熠熠夺目。

5、强调礼仪社会作用
孔子的礼学“三纲五常”的伦理思想体系是儒家道德教育的核心。

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礼是立国的根本,在社会生活中有重大的作用。

尽管,孔子提出的“礼”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引导统治者用一定的礼节,规范社会秩序,进而实现政权的长治久安。

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总是把个人的荣辱融入到捍卫民族利益、实现民族振兴之中,前仆后继、舍生取义。

这种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省察什么呢?实际上就是要省察在品德上的得与失。

只有“仁者才能爱人”,才能教育人。

联系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多元化,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日益多样化、复杂化,一些人扭曲了价值标准,模糊了是非界限,假、恶、丑的现象时有发生的实际,迫切需要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的荣辱观。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提炼和升华。

二、用孔子教育思想精髓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念
子日:“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先进》)当代教师如不能踩着前人的足迹,继承弘扬,就难以登堂入室,就难以达到超越前人的理想境界。

孔子从教育的培养目标、作用、对象、内容、过程和方法一直到教材建设等诸多方面均有卓越建树,不仅为我国儒家教育思想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其崇高的地位。

许多理念对当代教师来说亦不可缺少。

学习孔子教育思想,对照新课程理念,不难发现当代教师的教育理念,存在着与教育的发展不适应的现象,需要在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以构建符合素质教育和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新理念。

“充分尊重学生”是教师首先应该具有的教育理
念。

综观孔子教育思想中,特别值得我们引以自豪和学习的是在道德教育、关注和重视教育心理、丰富高超的教学方法、影响深远的教学思想的建树,其实质是充分尊重学生。

这对当代教师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教师应该把尊重学生看作工作的最基本态度。

尊重学生,维护学生的尊严,方便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发展。

作者简介:
王安娜,女,1979.05.02,辽宁鞍山,鞍山市第二十九中学,语文教师,任教年级八年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