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桩承载力的动静试验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单桩承载力测试的动静对比分析

单桩承载力测试的动静对比分析

况见表 I 从表中数据可 以看出高应变动测结果与 , 静载试验的结果较为接近, 两者对 比误差均在 1% 5 以内 , 明本工 程 的高应 变动 力测试 的效 果较好 、 说 可 靠度 比较高。具有代表性 的 1 号桩实测曲线 图及 1 拟合计算结果分别见 图 1 4 —。
度 0 8 27 m。⑥细砂 : .0— .0 呈饱和, 中密状态0标准
2 S 2 ,
表 1 高应变动测和静载试验结果对 比情况







/ N k

Ru = 6 0 . k 4 00 N R s :40 0 k l 0. N Rb = 2 0 . k 3 00 N :l . k 23 N
\ .雇
高应变动力测试采用 1t 2 重锤 , 检测 仪器使用 美国 P I D 公司的 P K打桩分析仪 , A 单桩承载力的计
算 方法 采用 C P P法 , A WA 以实 测波 速 曲线 作 为边 界 条 件进行 拟 合 。
到的土层 自上而下依次为: ①素填土 : 层厚度 0 6 .0 35 m .0 。②细砂 : 主要成分为石英 , 标准贯人击数 9—2 9击 。层 厚度 1 5 6 3m。③ 中砂 : 准 贯 .0— 5 标


. j
Dv
D m x = l . k 0 2 N
图 4 1 号桩拟合分 析的 Q一.曲线 图 1 s
的明显降低 。从拟合分析计算得到的桩侧摩阻力和 端阻力的分布对 比静载试验的桩身应力应变测试结
2 检测简介及结果分析
静荷载试验采用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 , 即逐级 加载 , 每级 加 荷 量 为 预估 极 限 荷 载 的 11 每 级 荷 /0, 载达到相对稳定后加下一级荷载 , 直至试桩达到终 止加载条件 , 然后分级卸载到零 , 并选取了 3 根桩进

单桩静载试验区别对比

单桩静载试验区别对比
3、设计要求水平位移对应荷载,且应满足桩身抗裂要求。
3、某级荷载下Sn+1/Sn>2,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标准,取前一级荷载值;
4、对于缓变型Q-s曲线,取s=40mm对应荷载值;对D(D为桩端直径)≥800mm的桩,取s=0.05D对应荷载值;当桩长>40m时,宜考虑桩身弹性压缩;
5、不满足上述4项的情况,取最大加载值。
试桩,统计取值,极差≤平均值的30%,取平均值;<,则综合分析原因,不明确时宜增加试桩数量;试桩数量<3或桩基承台下桩数≤3时,取小值。
判稳标准
每1h内桩顶沉降量≤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从分级荷载施加后的第30min开始,按1.5h连续三次每30min的沉降观测值计算)
同压
卸载测读
每级荷载维持1h,分别按第15,30,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后,即可卸载下一级;至零后应测读桩顶残余沉降量,维持时间≥3h,测读时间第15,30,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
单桩静载试验区别对比
抗压
抗拔
水平
荷载分级
1/10,第一级取2倍
同压
1/10
变化幅度
±10%
同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试验方法
慢速维持荷载法
同压
慢维,单向多循环加载法
加载测读
每级荷载施加后,应分别按第5,15,30,45,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
同压
慢维同压;
单向多循环加载法:每级荷载施加后恒载4min后,可测读水平位移,然后卸载至零,停2min测读残余水平位移,至此完成一个加卸载循环;如此循环5次,完成一级荷载的位移观测;试验不得中间停顿。
1、取单向多循环加载法时的H-t-Y0曲线或慢速维持荷载法时的H-Y0曲线出现拐点的前一级水平荷载值;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和高应变动力检测对比试验分析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和高应变动力检测对比试验分析

建筑科技101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和高应变动力检测对比试验分析董 虎(浙江中岩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113)摘要:本文通过开展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与高应变动力检测对比试验,对二者在承载力检测中的差异进行对比,以为有关实践及研究提供参考,具有十分显著的积极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高应变动力检测;对比试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与高应变动力检测作为桩基承载力检测的两种常用方法,桩基承载力检测分析多会根据上述两种检测方法各自不同的特征优势,通过静荷载试验与高应变动力检测方法实现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和分析,并且会以静荷载试验结果作为高应变动力检测的对比标准,以确保对桩基承载力检测的精准度。

1 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与高应变动力检测的特征及优势分析 1.1 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 单桩承载力静载荷试验在桩基承载力检测中应用,是通过开展与建筑物实际工作条件相接近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来实现桩基承载力情况检测和分析,从而对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进行确定。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作为一种桩基承载力检测的传统方法,在具体检测分析中,通过反力装置对桩顶进行分级的垂直荷载施加,以在不同级别的荷载下进行对应时间间隔的桩顶沉降量检测,以获取能够实现桩顶沉降与桩顶载荷关系分析的曲线变化结果,根据该曲线变化情况即可对桩顶沉降量达到某一条件或数值时的岩土阻力发挥或者是桩基破坏情况进行判断,从而对桩基的极限承载力进行评价。

图1 静载荷试验的装置示意图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在桩基承载力检测应用中,不仅检测结果准确/可靠,而且能够实现桩基承载力检测结果的最为直观呈现,具有较为突出的应用优势,也是当前我国进行桩基承载力检测的现有技术规范与规定中桩基工程验收的标准试验方法,十分受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在桩基承载力检测应用中虽然具有较为突出的应用优势,但是,由于其检测费用较高,且检测所需的时间较长,再加上试验过程中的分级载荷施加导致其试验结果与实际情况相比存在一定的误差,试验分析中能够进行抽检的数量有限,对抽检样品的代表性形成影响等,导致其在实际检测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引起重视。

高应变法检测计算承载力与静载对比分析

高应变法检测计算承载力与静载对比分析

高应变法检测计算承载力与静载对比分析摘要:桩基检测方法多样,各种检测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

本文结合检测实例对检测管桩工程承载力的高应变与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两种方法的测试原理、过程、结果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与高应变相比,静载法试验结果直观、准确,但试验周期长、费用高。

实践中可根据具体工况选用,通过采取控制措施提供测试的准确性。

关键词:预应力管桩;高应变拟合曲线法;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引言由基桩和桩顶的承台构成的桩基础工程主要承载上部建筑荷载力并有效传递到深层地下,是整个工程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其涉及建筑主体的安全,其质量管控不容忽视。

预应力管桩采用高压、高温、蒸汽养护等技术手段,应力强度可达到C80以上,而且承载能力强、施工效率高、成本低、养护周期短、成桩质量可靠,目前应用极为广泛。

高应变检测根据一维纵波理论,计算出桩模型和桩土体系简化,所有计算结果是基于桩-土模型和测量参数的设定,高应变法的计算结果具有多解性,因此,需要动静对比,进一步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一、高应变检测原理及特点高应变检测基于应力波理论,依据一维应力波弹性传播原理,假定桩周土介质均匀,桩身为弹性直杆件,且具有一维、杆件材料和杆截面应力均匀连续、各向同性的属性,采用重锤冲击桩顶,获得较高的冲击能量,使桩土间相对位移量能够满足测量要求,桩周土摩阻力及桩端支承力通过重锤力的激发,利用传感器获取基桩竖向抗压承载力,从而对桩身质量完整性进行评判。

再利用计算机辅助系统拟合计算实测波形分析得到基桩周、周土力学参数、桩端土阻力分布以及荷载-沉降曲线。

通常,假定基桩是1个材质均匀、等截面的直杆,杆周围摩阻力忽略不计,直杆截面面积为A,直杆材料弹性模量为E,密度为ρ,时间为t,当杆在轴向力作用下沿x轴方向发生纵向位移μ,设定在杆件受压时,应变及各种力为正,速度、位移、加速度等参数定义为与x轴同方向为正,可以得到一维应力波动方程:式中, ,为应力波沿杆竖向传播速度。

单桩承载力的动静试验对比分析

单桩承载力的动静试验对比分析

卜的 檄 毁 蛾
推导 可得 桩 的一维 波 动方 程 :
a “ , 2 a 2 2 1 旦一 Ot 2一 Ox。 o ・A
一 … .
Q 一 坏 荷 载


12 2 高 应 变确定 地 基承 载力 及桩 完 整性 的方法 ..
目前 工程 中主 要应 用 的是 C s 法 和实 测 曲线 拟合 ae
111 静 载 试验 原理 .. 通过 反力 装置 分 级对 桩顶 施加 垂直 荷 载 , 每 级荷 在 载作 用下按 规 定时 间 间隔测 读 桩顶 沉降 量 , 获得 可 供分 析判 定桩顶 荷 载 与 桩 顶 沉 降 关 系 的 Q—s曲线 ( 1 , 图 ) 当桩 顶沉 降量 达到某 条 件或 某 数值 时 , 可认 为岩 土 阻力 已充 分发挥 , 桩 已破 坏 , 而 求得 桩 的极 限承 载力 。 或 从
波 阻抗或 桩身 截 面力 学阻抗 为 Z=Ap 其桩 身 应 力应 C; 变关 系可 写 为 :
口一 E ・e
F— A ・E ・ e
- o Z Q — ・ 一
例 界

假设 土 阻力是 由静 阻 力和 动 阻力两 部分 组成 :
R — R Rd +
H 衙 载 谨
2 1 年第 9 01 期
西部 探 矿工 程
1 7
单 桩 承 载 力 的 动 静 试 验 对 比分 析
曾 军
( 南省 工程 勘察 院 , 南 娄底 4 7 0 ) 湖 湖 1 0 0

要 : 定桩 基承 载力 的 方法 主要 包括 静载 试 验及 大应 变 , 确 通过 实 际工 程 实例 , 对动 静 试 验进 行 对
* 收 稿 日期 :0 01—2 修 回 日 期 :0 0 1—0 2 1 —11 2 1- 13

多种方法估算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对比分析

多种方法估算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对比分析
表 1 探头平均侧阻力推荐值统计表
层号 标准值 ① ①. 1 l. 0 7 8 1. 3 2 1 平均值 极 限侧 阻力 极值 m x r n 标 准差 , 变异 系数 5样本 数量 n a/ i a 5 0 .3 4 3 .9 02 .柏 026 .8 9 7
020 .1 028 .7
028 .8 0 29 .3 O18 .0 0 23 .8 015 .9
l 7 8 l
5 1 1 3 8 3 1 4 4 6
其 中 , Q
分别 为总极 限侧阻力和 总极 限端阻力 标准值 ; u
为桩身周 长 为第 i 土 的探头 平均侧 阻力 ; 桩端平 面上 、 层 q为
2.5 3.4 1.8 32 26/ 53 1.9 2 9 2 ./ O 2 01l.l l.6 19 1.6 l .6 19 / 】9
1. 4 50 3.0 87 2 .7 1 . 0 1/ 18 3 ./ 8 7 87 3 .
48 .7 36 .l
4 3 .3 l .0 19 25 .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估 算 单桩极 限承载 力的方 法及 规定
1 1 静 力触探 法 .
根 据双桥探 头静力触探 , 于黏 性土 、 对 粉土 和砂 土 , 如无 当地
2.5 0 9 2 .7 1. 9 6/ 4 3 1. 8 2 .2 1 .8 5 3 2 7 / 2 3
经 验时可按 下式计算 混凝 土预制桩单桩竖 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
1 整个场 区地层根 据双桥静力触探原位测 试数据 , 用数理 ) 采 统计确定探头平均侧阻力和极 限探头端阻力推荐值 。 2 根据土的物理指标参数 , 照 J J 42 0 ) 按 G -0 8中表 5 3 51和 9 .. -

某大桥单桩承载力估算与静载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某大桥单桩承载力估算与静载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Ke r y wo ds: p l v ria li t a a i i e tc l t e u ma ec p ct y; sai o dts ; c mp rtv n lss se l iep l ttcla e t o aa iea ay i; te p i p e
维普资讯
20 0 7年
第2 8卷
第2 期
某 大桥 单桩 承 载 力估 算 与 静 载试 验 结 果 对 比分析
吴 马 玲 军 , 云
(. 汉理 工 大学 土木 工程 与建 筑学 院 , 汉 40 7 ;. 阳工 业高 等专科 学 校 1武 武 30 02 洛
f o t e t e h d b u h t e i e p l ft e b s n t e we tsd ft e Hu n p i e r o l c n i r m h wo m t o s a o tt e s e lp p i o h a e o h s i e o h a g u rv ra en twe l o ss e — t n ,t e t x i e o r ma n r a o s n tg v s s me h l o t e d sg f t e v r ia li t a a i f t e e t h e tg v s f u i e s n ,a d i i e o ep t h e i n o h e tc lu tma e c p ct o h y s mes ye p l. a t l i e
Ab t a t Aco dn o t ec mp rtv n lssb t e h e utb s do mp r a o m uaa d te rs l o sr c : c r ig t h o a a ie a ay i ewen t ers l a e n e ii l r l n h e ut f c f

高应变动测和静载荷试验对比检测单桩承载力

高应变动测和静载荷试验对比检测单桩承载力
TI N a1 Y NG iu 2 A K i, A L- n j
( . h n d ncegS prio o t ,C a g e 1 C a g eWa ghn u e s nC .Ld. h n d ,Hu n n4 5 0 ,C ia . eat e t f vi ’a 10 0 hn ;2 D p r n m o a adArht trl n ier g n ci cua gne n ,Hu’ nIsi t o Lbrl e E i a n t n tuef ie a A a c n ,C a g e d n Si c h nd , ee ’ 舰 4 50 ,C i ) 10 0 h n a
维普资讯
2 第2 第57h6月 0卷年 0 - 规

J 】ao wa r _ 苫 d h ua am If t 。 s eR 0 i t l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r c t
V 1 o2 05 . .N
J n., u 2007
i twih t e sai o dn et ct t h tt la ig t .Th n t e t tr ut r n lzd c mp a iey t rvd h ae o s e c s e h e e l ae a ay e s s s o r v a t l o po ie t e b ss fr s ra ig a d a pyn h eh oo yo h ih sr i y a i eti h g eae . p e dn n p ligt etc n lg ft ehg tan d n m ct C a d r s n n a
Che k e s r m e o lwa l l a i g Ca ct fBo e ls c M a u e ntf r Alo b ePieBe rn pa iy o r d Pie

静动对比法在基桩检测中的综合应用分析_0

静动对比法在基桩检测中的综合应用分析_0

静动对比法在基桩检测中的综合应用分析摘要:静载试验和动测法各具优缺点,利用两种方法的特点,相互结合,以动求静。

关键词:动测法、静载试验、高应变、静动对比TJ765.4一、前言随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为了满足人们居住及生活的需要,高层建筑及复杂结构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桩基础因其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适用多种地质条件而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中。

然而在建项目的质量问题和重大质量事故频频发生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对于建筑而言,基础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由于桩基工程的质量问题,往往会直接危及主体结构的正常使用与安全。

因此我们借助打桩过程监测及基桩检测,及时反馈基桩施工信息及检测桩基础的施工质量,排除桩基础在出现施工异常及地质异常情况下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保证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

目前我国基桩检测技术,特别是基桩动测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因其能够有效降低检测费用和缩短检测周期,但是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及误差,尤其是在基桩承载力检测上。

因此采用静载荷试验及动力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在更准确的判定基桩承载力、桩身完整性的基础上,大幅降低检测费用及缩短检测周期。

二、基桩动测及静载检测的优缺点1、基桩动测的优缺点目前应用较多的动测法分为高应变法和低应变法两种方法。

高应变法的主要功能是判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低应变的主要功能为检测桩身完整性,目前在工程桩验收检测中均大量应用。

高应变动力检测由于现场检测仅需使用吊车吊起重锤后,利用重锤自由落体,锤击桩顶,使桩侧和桩端土阻力充分发挥,通过安装在桩两侧的应变及加速度传感器记录锤击桩顶时产生的土阻力及加速度等信息,通过后期计算或者实测曲线拟合的方式得到单桩承载力。

与现场静载试验相比,省去大量配重的运输及组装过程,能够有效节约检测成本,且高应变检测一根桩的时间一般以“小时”计,但静载检测则以“天”计,也大大缩短检测周期。

虽然动测法是以一维杆波动理论为基础的高、低应变两种方法,但是两种方法的成熟性是相对的。

单桩承载力的高应变动测和静载荷试验对比分析

单桩承载力的高应变动测和静载荷试验对比分析

单桩承载力的高应变动测和静载荷试验对比分析1. 引言a. 研究背景b. 研究目的c. 研究意义2. 单桩高应变动测试验a. 实验原理和方法b. 实验过程和参数c. 实验结果与分析3. 单桩静载荷试验a. 实验原理和方法b. 实验过程和参数c. 实验结果与分析4. 对比分析a. 数据对比b. 负荷分析c. 结果分析5. 结论与展望a. 实验结论b. 研究局限c. 下一步研究方向注:论文中需包含相关数据、图表等,文字须简洁明了,逻辑性强。

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单桩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设施,被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建筑等工程领域。

尤其在传统的土木工程中,单桩作为一种传统的基础形式,具有承载能力强、施工简便、成本低廉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近年来随着建筑结构的复杂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单桩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等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其力学性能及稳定性的研究也愈加重要。

在单桩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对其承载力进行有效的评估。

因此,需要对其承载能力进行准确的测试,以保证其质量和安全。

然而,传统的静载荷试验的时间长、成本高、操作繁琐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此外,静载荷试验存在着改变地基固有状态、漏测桩身选段、难以测量桩顶位移等问题,局限了其可靠性和准确度。

因此出现了高应变动测试验技术,其原理简单、操作方便、测试准确度高,被广泛应用于地基测试领域,成为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案,尤其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等桩型材料的测试。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比较并分析单桩高应变动测试验和静载荷试验的差异,探讨高应变动测试验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和合理性,以便在实际生产中为测试单桩的承载力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支持。

1.3 研究意义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单桩承载力测试方法的特点和差异,有利于在设计、施工和监管中选择更合适、更准确的测试方法。

同时,可以在实际工程中发现高应变动测试验技术的局限性和不足,为该项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了问题意识和思路。

对桩基动静对比试验中几个问题的浅析

对桩基动静对比试验中几个问题的浅析

对桩基动静对比试验中几个问题的浅析摘要:在动静对比试验结果差别较大的情况下,检测人员通常认为高应变检测结果不准确、试验数据不可靠。

针对这一现象,本文首先简述静载试验和高应变检测方法;其次通过试验实例分析动静对比成立的基本条件;再次对各种可能引起对比结果判别较大的特殊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找出原因并做出科学解释。

关键词:静载试验高应变检测试验实例动静对比承载力1 前言基桩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桩的承载力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

我国现行基桩检测规范规定,检测基桩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常用的方法有静载荷试验法和高应变法。

静载荷试验法是通过油压千斤顶顶压反力装置,采用慢速维持荷载逐级等量将上部预定的荷载施加到试验桩顶上,分级荷载宜为最大加载量或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0%,加载完成后再分级卸载,每级卸载量取加载时分级荷载的2倍,记录每级荷载下桩顶的沉降量,由此可绘制出桩顶的荷载(q)和沉降量(s)的对应关系曲线q-s曲线,分析q-s曲线可确定基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该方法原理简单、过程直观、试验结果准确,但对试验场地要求高、检测周期长、试验费用相对也很高。

高应变法是通过重锤冲击桩顶,产生应力波沿桩身向下传播,桩土间产生一定的位移,利用对称安装于桩顶两侧的传感器及打桩分析仪采集基桩在冲击波作用下桩顶的加速度与应变数据,然后对桩土的实际模型进行假定,通过理论分析计算求得基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该方法对试验场地要求低、试验时间短、检测费用低,但它是进行曲线拟合分析法,若被检测基桩的实际造型与理论模型相符合,桩土的相对位移充分,能完全激发土的阻力,则其测试结果与静载的试验结果就相近;若基桩的实际造型与理论模型差异较大、桩土的相对位移不充分,不能完全激发土的阻力,则其检测结果与静载的试验结果相比误差就会很大。

目前我国的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对高应变的适用范围有如下规定:对于大直径扩底桩和q- s曲线具有缓变型特征的大直径灌注桩,不宜采用本方法进行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

桩基受压承载力估算与静载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桩基受压承载力估算与静载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桩 基 受 压 承 载 力 估 算 与 静 载 试 验 结 果 对 比 分 析
王 昕 明
( 扬 州 工 业 职 业 技 术学 院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 江苏 扬州 2 2 5 1 2 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要: 通过对某桥梁工程单桩受压承 载力的估 算值 与静载试验成 果对 比, 分 析 了二者结 果差异的原 因, 并且提 出 了一 些桩基工
桩基轴 向受压 承载力容许值 的估算 和确定进行分析 及探讨 , 提 出
路桥 涵地基 与基础设计规范第 5 . 3 . 3条 , 对该工程 的钻孑 L 灌 注桩 桩基设计应重视采取多种手段 , 如对桩基轴 向受 压承载力 容许值 单桩 轴向受压 承载力容许值进行 了估算 J : 的估算 、 对桩基进行静载试 验 、 采取多种勘 察方法 等 , 这样 既能满 1
程设计施 工的建议 , 保证了桩基承 载力设计值 的准确性 。
关键词 : 桩基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 , 静载试验 , 对比分析
中图分 类号 : T U 4 7 3 . 1 文献标识 码 : A
目前我 国大多数桩基工程都是先 设计 、 再施 工 。桩基 工程 的 纬溪正交 。边墩处采用 四排直径为 1 . 2 m的钻孔灌 注桩基础 , 桩 设计是根据地质勘 察报告 中所提 供 的桩 基设计 相关参 数 和桩基 长 2 8 m, 全桥共 1 1 2根 , 中墩 采 用 四排 直径 为 1 . 2 m钻孔灌注 桩 , 设计规范进行桩基承载力的估算 。而在实 际工程建设 过程 中, 由 桩长 2 8 m, 全桥共 1 1 2根 。

4 4・
第4 l卷 第 3 1期 2 0 1 5年 1 1月

高应变动测和静载荷试验对比检测单桩承载力

高应变动测和静载荷试验对比检测单桩承载力
少 , 乏 代 表 性 。近 2 缺 0年 来 新 发 展 起 来 的 桩 基 检
测 新技术 , 成本 低 , 时 少 , 耗 检测 的 覆 盖 面 大 , 检 使
测结 果 更 具 代 表 性 , 已 在 国 内 外 桩 基 工 程 中 得 并
个 共 同趋 向是 把 桩 基 的设 计 安 全 度 和其 检测 方
区推 广 应 用 高应 变动 测 新技 术 提 供 依 据 。
关键 词 : 高应 变 动 测 ; 载荷 试 验 ;对 比分 析 ; 孔 灌 注 桩 承 载 力 静 钻
中 图分 类 号 :U 1 , T 31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3 2 2 o )3—0 5 1 7 —5 2 (0 2 0 0 4—0 4 人 常 规 检 测 方 法 并 为之 编 制 相 应 的技 术 文 件 L 1 ( 准 、 范 、 程 、 则 、 议或 手册 ) 当然 , 标 规 规 准 建 。 由
是 在设 计 时 对 岩 土 的 强 度 作 不 同程 度 的 折 减 ;
法及 数量 相 联 系 ( 表 1 。具 体 的 做 法 有 两 种 : 见 )

到 应 用 。其 中 高 应 变 动 测 就 是 一 种 技术 含 量 较 高
的新 型检 测 方 法 。 高 应 变 法 , 称 H T法 , 利 用 高 能 量 的 冲 简 S 即

要 : 绍 了 高应 变 与静 荷 载 对 比检 测 单 桩 承 载 力 的发 展 概 况 ; 盐 城 市 大 直 径 钻 孔 灌 注 介 对
桩 , 用 高应 变 动 测 与静 载 荷 试 验 相 结合 检 测 承 利 并 为

不 同检 测 方 法 的可 靠 性 。 以科 学 的对 比方 法 弄 清 检 测 方 法 的 可 靠 程 度 , 是 合 理 推 广 应 用 新 技 术 这 的前 提 。对 于 承 载 力 的检 测 , 势 必 作 相 同 条 件 则 下 的静 载试 验 。 从 美 国 的统 计 资 料 来 看 , 用 高 采 应 变 拟 合 法 和 静 载 试 验 的差 别 只 能 保 证 不 超 过 ±( 5 一2 % ) 而 静 载 试 验 结 果 的 误 差 一 般 估 1% 0 ,

建设工程基桩质量检测动静对比分析

建设工程基桩质量检测动静对比分析

建设工程基桩质量检测动静对比分析[摘要] 我市工程桩验收时往往采用高应变动力检测进行抽检,而高应变检测是要建立在大量的静载荷试验基础上进行对比总结,以提高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的精度。

我们在近几年的工程中,对该方法进行了分析汇总及研究,并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仅列举其中的4枚试桩动静比对资料来反应其高应变检测效果。

[关键词] 基桩,静载试验,高应变CASE,曲线拟合法[abstract] the our city when acceptance of engineering piles often using high strain dynamic testing sampling inspection, and high strain detection is to be built on a lot of static load test are summarized based on the contras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foundation pile high strain dynamic testing precision. We in the engineering, the method of the aggregation and analysis, and the real project application and achieved good effect. This paper only lists one of the four other than static pile test data to its high strain detection effect reaction.[key words] the foundation pile, the static load test, high strain CASE, curve-fitting在工程桩检测中高应变动力检测以其具有的简便、快捷、经济等优点,越来越多地在工程中应用,但无论是行业标准还是地方规定均要求在可靠的动静对比分析资料基础上进行。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动静对比实例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动静对比实例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动静对比实例本文通过具体桩基工程两种承载力检测方法的对比,以静载试验结果作为高应变动测结果的对比标准,分析引起高应变检测结果误差的原因,检验高应变承载力检测的精度。

关键词:承载力高应变静荷载试验动静对比1 前言判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静载试验法和高应变法。

为了贯彻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原理,在基桩工程中采用二种或二种以上检测方法是必要的。

静载试验是通过重平台或锚桩反力架等在桩顶部直接分级加载,观测桩顶部随时间产生的每级的沉降量,同时观测分析其试验结果,以确定相应的单桩承载力的试验方法。

这种方法综合考虑了桩与土的相互作用,是确定单桩承载力最为可靠,最为直观的方法,但需要锚固或堆载,试验效率低、费用高、时间长。

高应变法是用重锤冲击桩顶,通过在桩顶测量被激发的阻力产生的应力波和速度波,运用波动理论分析,对桩身完整性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

其检测快速轻便、费用低,抽检数量较大,能够快速评价基桩的承载力,有效地补充和部分取代传统的静载荷试验,因而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是高应变动力检测与静荷载试验不仅在理论模型上存在差异,在数据分析过程中都会因参数的选择不同引起结果误差,而且检测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到结果准确性。

2工程概况某煤矿改扩建工程由于天然地基软土层厚,承载力低,沉降变形大,因此在选矸楼、主提升机房、栈桥等工程中普遍采用桩径800mm,桩长18.0m的钻孔灌注桩、桩径400mm400mm,桩长15.6m的预制混凝土方桩和桩径500mm,桩长15m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拟建场地有关地质条件如下:①层:粘土,可塑为主,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土质匀允性一般。

②层粘土:土质均匀性一般,个别地段为粉质粘土。

③层粘土:可塑为主,底部0.60m左右为软塑,干强度及韧性高,土质较均匀。

④层粉土:干强度及韧性低,土质较均匀,场地的南侧个别孔相变为细砂。

⑤层粘土:可塑为主,顶部0.40m左右为软塑,土质较均匀。

单桩承载力计算及比较

单桩承载力计算及比较

单桩承载力计算及比较单桩承载力是指单根桩在受力作用下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在工程设计中,准确计算桩的承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桩的选型、施工及后续的工程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单桩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并对不同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单桩的承载力计算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种:1.静力触探法:这是一种简化的计算方法,适用于一些较小的桩径情况。

该方法基于触探测得的桩侧力和桩底阻力,计算出桩的承载力。

但是,这种方法忽略了桩侧土的作用,容易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

2.承载力法:这种方法基于桩的承载力与桩周土的反力平衡,按照土的变形特性进行计算。

常见的承载力计算方法有贝尔承载力公式、约化土轴心抗力法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桩基础计算,但需要选择合适的土体参数进行计算,且在非均质土层中会受到一定影响。

3.变形法:这种方法基于桩的变形进行计算,通常采用杆件有限元法进行计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复杂的工程情况,可以计算出桩体产生的变形和损伤,较为准确。

但是,这种方法计算量较大,需要相对较高的技术水平。

以上三种方法在实际工程中都有应用,但各有优劣。

静力触探法计算简单,但计算结果误差较大,只适用于较小的桩径;承载力法适用范围较广,但需要准确选择土体参数;变形法准确性较高,适用于复杂工程情况,但计算量较大。

为了比较以上三种方法的差异,我们可以通过实例进行计算对比。

假设有一根直径为1.2米的钢筋混凝土桩,其长度为20米,希望计算其承载力。

首先采用静力触探法进行计算,根据触探数据测得的桩侧摩阻力为100MPa,桩底摩阻力为150MPa,则根据公式可以计算出桩的承载力。

接下来采用承载力法进行计算,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土体参数。

假设土的单位重量为20kN/m³,土的内摩擦角为35°,桩的侧阻力系数为0.5,则可以计算出桩的承载力。

最后采用变形法进行计算,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桩的模型,考虑土体-桩体的相互作用效应,进行承载力计算。

单桩承载力计算及比较

单桩承载力计算及比较

单桩承载力计算及比较单桩是一种常用的基础形式,它通过将柱状混凝土结构直接插入土壤中来传递和分担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的荷载。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评估单桩的承载力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单桩承载力计算及比较的相关内容。

单桩的承载力计算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1.土壤力学参数的确定:为了准确计算单桩的承载力,需要确定土壤的力学参数,包括土壤的黏塑性指标、强度参数、压缩参数等。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现场勘探、室内试验和经验公式等方法进行确定。

2.桩身受力方式的确定:单桩可以按不同的受力方式划分为端阻力桩、摩擦桩和混合桩等。

对于端阻力桩,其承载力主要来自桩尖所受的土壤阻力;对于摩擦桩,其承载力主要来自桩身周围土壤的摩擦力;混合桩则综合了端阻力桩和摩擦桩的特点。

3.承载力计算公式的选择:根据不同的单桩类型和受力方式,可以选择不同的计算公式来计算桩的承载力。

常用的计算公式包括静力法、动力法、试验法和数值模拟法等。

其中,静力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它根据土壤的力学参数和桩身受力方式,采用平衡方程和土体强度理论计算桩的承载力。

4.承载力的安全系数:为了确保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常会在计算中引入安全系数。

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和土壤条件,安全系数的取值范围可以在1.5到3.0之间。

在比较不同单桩承载力的计算结果时,一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承载力的大小:对于相同的设计要求和土壤条件,不同类型和受力方式的单桩承载力大小是不同的。

可以比较不同单桩的最大承载力和临界承载力等指标,从而判断其承载能力的优劣。

2.经济性和施工性:除了承载能力外,还应考虑单桩的经济性和施工性。

不同类型和受力方式的单桩在材料用量、施工工艺和成本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综合考虑综合经济性和施工性。

3.长期变形和稳定性:单桩的长期变形和稳定性也是一个重要的比较指标。

不同类型和受力方式的单桩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稳定性可能存在差异,需要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分析。

预应力管桩单桩极限承载力动静测试研究分析

预应力管桩单桩极限承载力动静测试研究分析
N=1 4击 ~ 4击 。该层厚度 2 0m 一 . 平均 厚度 5 5 层 2 . 8 9m, .7m,
底埋深 2 . 3 . 层底标高 7 27 7 0 6 3 7m~ 12m, 4 .7m~ 5 .2m。 第④层粉质粘土 ( Q ) 。呈 褐黄 色 , 含云母 、 屑 、 煤 氧化 物 等, 不均匀夹薄层粉土 , 无摇振 反应 , 有光泽 , 强度 中等 , 稍 干 中等
及植物根 , 该层顶面为厚约 o 5m耕土 。局部不 均匀夹 有薄层 粉 韧性 , 中密状 , . 呈 饱和 状态 , 中等压 缩性 ; 贯试 验实 测值 N: 属 标 土及 粉砂 。无 摇振反应 、 光泽不 明显 、 干强度低 、 中等韧性 。呈饱 1 5击 ~ 3击 。该土层厚度 3 3m 一1. 平均厚度 5 8m, 3 . 0 4m, . 层底 和状 态 , 中等压缩性 ; 具 标贯试验实 测值 N=3 5击 一1. . 0 0击 ; 静 埋深 3 . 4 . 介 于标 高 7 2 3 7 3 8 0 5m一 16m, 3 . 8m一 4 .9m。 力触 探锥 尖 阻力 q =10 MP . a一3 5 MP , 阻力 =3 P . a 侧 3 k a一 7 P 。该层厚度 1 . 1k a 15m~1 . 平 均厚 度 l .4m, 4 8m, 32 层底标 高
6击。该层厚度 17 . m- . 42m, 平均厚度2 8 层底埋深 2 . .8m, 02m~ 桩径 条件下 , 桩 共 设 计 3组 , 组 3根 , 试 每 桩长 分 别 为 2 . 1 0 0 m, 2 . 层底标 高 7 9 9 7 3 8 3 8m, 4 .4m一 5 .0m。 2 . 3 . 5 0m,5 0m。为了 比较准确的确定试桩 极限 承载力并 为今后 第③层粉 土 ( + ) Q p 。褐 黄色 , 云 母 、 屑 、 化 物 , 光 1 含 煤 氧 无 工程桩验收确定依据 , 本次试桩检测对 3组 9根试 桩分别 进行单 泽, 干强度低 , 性低 。呈饱 和 状 态 , 密 一中密 状。压 缩 系数 韧 稍 桩竖 向抗压静载荷试验 以及 高应 变动力测试 。

深圳地区桩基承载力动测与静载检测对比研究42

深圳地区桩基承载力动测与静载检测对比研究42

中图分类号 : TU4731 1 + 1 文献标识码 :A
深圳地区桩基承载力动测与静载检测对比研究
张爱群1、2 ,李粮纲1
( 11 中国地质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4 ; 2. 深圳市南山区工程建设质监站 ,广东 深圳 518057)
摘 要 :以深圳光汇油库二期扩建工程为例 ,对深圳地区典型工程地质条件下桩基础承载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 。试 验结果表明 :高应变动测法得到的单桩竖向承载力要比静载所获得的值明显偏低 ,最大误差高达 35. 5 %。并且还得出 了深圳地区典型工程地质条件下桩周土的极限侧摩阻力数值范围 。 关键词 :高应变法 ;承载力 ;摩阻力 ;静载试验
总第 109 期
西部探矿工程
series No . 109
2005 年第 6 期
W EST - C H INA EXPLORA TION EN GIN EERIN G
J un. 2005
文章编号 :1004 —5716 (2005) 06 —0015 —02
(3) 深圳地区典型桩周土的极限侧摩阻力值不能简单地按 规范计算方法来确定 ,由此而出的误差较大 。本文根据试验结果 给出了桩周土的极限侧摩阻力值推荐值 :素填土为 50~60kPa , 砾砂为 60~70k Pa ,含砾砂粘土为 50~100k Pa ,全风化花岗岩为 80~100kPa 。
(4) 采用钢筋应变仪能比较真实地反映桩身内力 ,通过桩顶 荷载和各段桩身内力可计算出各段桩侧阻力和桩底阻力 。该方 法比桩底压力盒测力法更具可操作性和可靠性 。
(1) 在深圳地区典型工程地质条件下 ,高应变动测方法所得 的桩基极限承载力与实际差值较大 ,只能作为一个参考 ,桩基承 载力检测宜采用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方法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桩承载力的动静试验对比分析
解振和1陈永军2
1、河北中核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050021
2、湖南省工程勘察院417000
摘要:确定桩基承载力的方法主要包括静载试验及大应变,本文通过实际工程实例,对动静试验进行对比分析,并评价两者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桩基检测高应变载荷试验动静对比
中图分类号:TU473文献标识码:A
1前言桩基是各类建筑基础的一种常用型式。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铁路、公路、港口码头及城市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桩基础往往成为了最基本的基础形式。

目前我国常用的基本成桩方法达到20多种,如何检测成桩质量及各种桩型的承载力往往是设计者与建设业主所关心的问题。

桩基检测技术应明确分为两大类,即成桩质量检测与桩基承载力检测。

目前桩基承载力检测上主要有载荷试验及大应变法,即动、静试验方法。

2桩承载力的动静对比试验方法对比
2.1静载试验与大应变的试验原理
2.1.1静载试验原理
通过反力装置分级对桩顶施加垂直荷载,在每级荷载作用下按规定时间间隔测读桩顶沉降量,获得可供分析判定桩顶荷载与桩顶沉降关系的Q~s曲线,当桩顶沉降量达到某条件或某数值时,可认为岩土阻力已充分发挥,或桩已破坏,从而求得桩的极限承载力。

2.1.2大应变试验原理
在桩顶以下1.5D (桩径)处的桩身两侧对称安装应变式力传感器和加速度计,通过重锤冲击桩顶,对桩顶施加较高能量的冲击脉冲,该脉冲在沿桩身向下传播过程中使桩-土之间产生一定的相对位移,量测桩在瞬态激发力下产生的应力波和速度波。

采用一维纵波理论分析桩-土体系确定承载力,还可判断桩身结构完整性和桩尖、桩侧土阻力分布等,并获得模拟静载荷试验的Q ~s 曲线。

2.2动静检测试验的基本计算原理
2.2.1高应变动力检测的基本计算原理
假设桩为一维线弹性杆,测点下桩长为L ,横截面积为A ,桩材弹性模量为E ,桩材质量密度为ρ,桩身内应力波传播速度(俗称弹性波速)为C (C 2=E /ρ),广义波阻抗或桩身截面力学阻抗为Z =AρC ;其桩身应力应变关系可写为:
假设土阻力是由静阻力和动阻力两部分组成:
推导可得桩的一维波动方程:2.2.2高应变确定地基承载力及桩完整性的方法
目前工程中主要应用的是Case 法和实测曲线拟合法,Case 法计算公式为:
(承载力)冲击速度峰对应时间为1t ,C L t t 212+=为桩底反射对应时
ε
ε
σ⋅⋅=⋅=E A F E d
s R R R +=A
R x u c t u ⋅−∂∂=∂∂ρ222222
)()()1(2)()()1(2211t V Z t F J t V Z t F J R c c c ⋅−++⋅+−=
间。

(见图3)
(桩的第一缺陷完整性系数)
Rx---缺陷点X 以上的桩周土阻力;
(缺陷位置)
图3大应变实测结果
图4Q-s 曲线
2.2.3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确定
(1)基本的确定方法依据实测结果绘制Q -s 曲线(图4),极限承载力依据规范确定。

单位工程同一条件下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 a ,应按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统计值的一半取值。

(2)极限承载力的外推
)
()()
()(11x x x t F t F t F R t F ↑−↓↑+−↓=β2)()()(2
)
()()(111x x x t V Z t F t F t V Z t F t F ⋅−=↑⋅+=↓2
1
t t c L x x −=
在许多情况下,桩的静载试验加载往往达不到极限荷载而终止试验,对工程桩的试验也不允许将权压至极限破坏状态,因此,给判定桩的极限承载力造成困难。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外推极限承载力的估算方法。

双曲线法:(斜率倒数法)
C s M s Q +•=式中M ,C 为待定参数
指数方程法:
)
1(ar u e Q Q −−=3.3单桩承载力的动静试验对比分析
3.3.1工程实例分析
某工程地质情况:杂填土(0~3m ),粉质粘土(3~11m ),砂质粉土(11~14m ),粉细砂(14~17m ),粘质粉土(17~26m ),砂质粉土。

此工程采用预应力管桩、长30m ,单桩承载力设计值1200kN 。

静载荷试验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

高应变动测法使用4t 重锤,落距约1.5m ,单桩承载力计算方法采用Case 法。

动静对比试验计算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两者的对比误差均在20%以内,且离散性不大,说明当载荷试验结果可靠时,动测结果亦十分可靠。

工程中高应变检测亦以静载试验为对比标准。

动静对比试验计算结果表
表2桩号设计桩长(m)动测结果(kN)静载极限荷载(kN)动静对比误差(%)1302495
2700-7.63135
3000 4.53270
9.03164
5.53.3.2两者之间的联系
高应变与静载试验都是确定桩基承载力的方法,且两者之间存在着差异。

国内外一些学者依据68根作用在不同土层的桩,总结出了高应变检测值R U 和载荷试验检测值P U 之间的关系。

海利公式:596.0*98.76u u R P =(kN )
格氏公式:489.0*44.168u u R P =(kN )
波动理论:635.0*15.59u u R P =(kN )
三种经验公式对比见表3。

三种经验公式对比表
表3依据表3可以看出,波动公式计算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离散性更小,且平均误差也偏小,因此精确性更高。

4结论与建议众所周知,静载试验检测桩即费时又费工,与之相比高应变有其高效、快捷的优点。

而且随着桩基技术的发展,在工程中采用承载力达数千吨以上的大型桩已屡见不鲜。

古老的静载荷试验检测方法已难以满足桩承载力和质量检测等方面的需要,因此对于动力检测法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动静方法确定的承载力值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并且两者之间存在的误差均在30%以下,因此如果静载试验满足要求,那么高应变检测结果亦满足要求。

波动理论计算两者之间的精度更高。

高应变动测试验涉及到多种学科,技术难度较大,且影响结果精度的因素也很多,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受现场环境条件和试验人员的经统计项目海利公式格氏公式波动公式方差σ
301.4223.5208.6相关系数r
0.3810.7020.732平均误差∆
(%)+26.77-22.31+21.26-18.88+18.21-18.87
验和水平制约,而静载试验则相对来说技术难度较低,且试验可靠度高,可作为对比的标准,因此必须进行动静对比试验和两种对比试验的分析,以便在应用高应变动测法对工程桩检测时,提供准确的参数,提高其单桩承载力检测精度。

参考文献:
1王幼青,张朝祥桩承载力动、静载检查结果对比分析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7,30(2):54~56;
2温庆敬,袁继雄桩基检测方法的适用性和验证检测的探讨广东土木及建筑,2004,10:57~58;
3徐攸在,桩基检测手册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