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工业园区发展计划情况,存在问答及其对策建议
园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园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问题分析
1.1 产业结构单一
当前园区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其他行业发展缓慢,缺乏多元化发展。
1.2 企业规模偏小
园区内企业规模较小,缺乏大型企业的引领作用,难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1.3 人才短缺
园区人才短缺,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尤其是高端人才的缺乏。
1.4 缺乏科技创新
园区缺乏科技创新,企业技术含量低,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难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对策建议
2.1 优化产业结构
园区应加强对多元化产业的引进和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形成产业多元化格局。
2.2 引进大型企业
园区应积极引进大型企业,引领产业发展,带动小微企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2.3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园区应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高端人才的引进和留用,提高园区人才素质。
2.4 加强科技创新
园区应加强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2.5 加强政策支持
园区应加强政策支持,制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三、总结
园区产业发展存在问题,但只要采取有效的对策,就能够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园区产业的快速发展。
园区应加强产业结构优化、引进大型企业、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强科技创新、加强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工作。
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情况反馈问题整改方案 (2)
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情况反馈问题整改方案问题背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园区在城市化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在工业园区建设发展过程中,一些问题和隐患逐渐浮现,给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解决工业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整改方案。
问题整改方案1. 加强园区规划与管理针对工业园区规划不完善和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整改:•完善园区规划,明确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并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确保规划有效执行;•加强对园区用地的管理和监督,严禁违规占用、私设工厂等行为,加强用地用途的合理性监管。
2. 改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整改:•统筹规划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道路、供水、供电等设施,提高园区的配套能力;•鼓励引入专业企业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强其建设质量的监督和管理。
3. 加强环保监管和治理工业园区在发展的过程中,环保问题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整改:•加强对园区企业环保设施的审查和监督,确保园区内企业的污染物排放在规定范围内;•加大对园区环境污染的整治力度,维护园区的生态环境,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4.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才支持,为此,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整改:•加强园区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引进政策;•鼓励高校与园区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和科研中心,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5. 加强对园区企业的扶持政策为了进一步激发园区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整改:•减免园区企业的税费负担,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提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园区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链水平。
结语通过以上整改方案的实施,我们将进一步解决工业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工业园区将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并为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工业园区调研报告存在问题建议
工业园区调研报告存在问题建议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园区总体规模偏小,集约化程度不够高。
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因低成本开发建设,入驻工业企业有限,现有入驻企业因所建商铺权属变更、管理粗放等原因归类不够规范,且于X年将部分工业用地规划做了调整,与成链闭环发展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还有一定差距,园区经济发展特色不明显,短期内难以改观。
X工业园区入驻企业相对较多,用地相对集约,但入驻工业企业效益不佳,如煜兴建材已濒临破产。
(二)缺乏统一的科学规划,专业配套能力不够强。
过去在招商引资的时候,不管是不是同一类产品,同一类企业都往园区里装。
致使园区不能做到专业配套,不能做到同类产品集中、集聚和集群化发展。
(三)园区定位不够规范,产业结构特色不明显。
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
如X工业园区基本上都是以建筑建材等传统经济为主,没有形成优势产业,发挥较好的带动效应。
(四)园区建设投资偏低,基础设施滞后。
现有园区已不足以承载更多的工业企业入住,急需对X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进行二期建设。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明确全县工业发展思路,把握目标定位,在提高增量、扩大规模、提升速度上下功夫,打造结构合理、特色突出、产业集聚的工业体系,做到产业链条化、经济园区化。
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引好的企业入驻园区,从量到质有明显的提升。
三是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现状,就X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择一进行二期建设。
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实行较为优惠的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建设发展条件,实现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的聚集效应和规模发展,打造具有充分活力、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工业企业群体,形成对我县经济发展具有突出推动作用的集中区域。
目前,我局已聘请专业机构,正在加紧开展园区建设详规编制、园区建设项目申报等前期工作。
四是加强内部管理,引进培养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企业,坚持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优化园区功能布局,腾笼换鸟,为延伸产业链条、大项目落地和科技孵化提供空间支持。
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情况反馈问题整改方案
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情况反馈问题整改方案1. 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工业园区建设发展迅速,起到了推动经济增长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作用。
然而,在实际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工业园区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业园区建设质量,满足企业和居民的需求,我们对工业园区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反馈,并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方案。
2. 问题分析根据对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情况的反馈,我们发现以下几个问题:2.1 环境污染问题一些工业园区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噪音污染等。
这些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和居民的生活环境,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2.2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供水、供电等设施未能跟上企业发展的需求。
这导致了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存在一系列不便和困扰。
2.3 创新能力不足一些工业园区缺乏创新能力,创新氛围不浓,缺乏科技创新和企业创新的支撑。
这限制了工业园区在产业升级和转型方面的发展。
3. 整改方案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整改方案:3.1 环境污染问题整改•加强环境监测: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对工业园区内的大气、水质和噪音等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强化环境治理:加大对环境治理设施和技术设备的投入,完善废气、废水、废固等处理设施,确保对污染物进行有效处理和净化。
•完善环境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加强对企业环境保护责任的监督和约束,严格执行环境法规和标准。
3.2 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加大投资力度:增加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确保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充足供应。
•完善交通网络:改善园区交通状况,新建或扩建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提升交通效率和便捷度。
•加强设施维护:建立设施维护和保养制度,定期检查和维修基础设施,确保其良好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3.3 创新能力提升•打造创新平台:设立创新创业园区,提供研发设施、孵化器、技术支持等创新资源,吸引优秀企业和科研机构入驻,推动创新创业活动。
工业园区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工业园区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在咱们现在这个时代,工业园区的经济运行可真是个大问题。
有些地方的工业园区,原本是为了搞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的,可偏偏搞得一团乱,问题一个接一个,简直让人头疼。
你说说,这些地方的经济,原本有了个好的开头,可是后头的路就不太好走了。
好多园区原本就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怎么就跑偏了呢?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许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真得让人捉急。
说实话,今天的工业园区要是基础设施不跟得上,那是绝对不行的。
有的园区本来就离市区远,交通本就不太方便。
结果,园区内部的道路、供电、供水甚至通信网络都有点跟不上,企业在这里搞生产,真是费劲得很。
厂区里缺电,生产线一停,那是直接影响企业的生意啊,钱没赚到,反而还得赔本。
这事儿听着就让人心疼!再看看外面的交通,哎呦,堵得跟个停车场似的,货车进不去,原材料运不来,成品出不去。
搞得企业老板心急如焚,工人也心烦意乱,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了,生产效率上不去,经济效益更谈不上。
再来看看这些园区的企业布局,哎呀,简直就是乱七八糟。
有些园区里各种企业拼命涌进来,什么行业都有,甚至同一行的企业一窝蜂地扎堆,这不光是资源浪费,还是直接撞车的节奏。
你说说,一个地方如果集中太多企业,大家都想要资源、市场、人才,那竞争就得变得极其激烈。
资源的争夺战打得不亦乐乎,结果大家都一事无成,最后是人人心烦气躁,企业发展缓慢,经济的增长速度也慢得像蜗牛一样。
你说,谁能忍得住?更为关键的是,有些园区的支持真是有点不到位。
你看,相关部门的扶持其实是不错的,毕竟大家都知道,园区发展离不开相关部门的支持,但有些的执行力度差得离谱。
企业想办事,可就是搞不定。
是摆在那儿了,结果执行起来就变得慢如蜗牛,审批流程一拖再拖,资金的审批也迟迟不到位。
这种情况,真是急死人!要不说,有些企业在园区待了一段时间,就干脆不干了,直接搬走了。
真是气得人心里一股火冒出来,不落实,企业自然就活不下去,经济自然也就止步不前。
调研总结报告:工业园区发展调研问题及对策建议
工业园区发展调研问题及对策建议园区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
为深入了解“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开展情况,全面客观掌握园区及园内企业发展难题,近期我们通过走访和座谈等方式,对园区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园区发展现状此次调研共前往XXX、XXX工业组团,XXX新区及XX工业区,经调研发现,自“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开展以来,园区平台基础设施补短、入园项目建设、企业技改成效较为明显,工业发展态势总体良好。
(1)聚焦项目建设,强化企业培育。
先后开工建设XXX等XX个项目,XXX等XX个项目建成并实现试生产,培育XXX品XX户规上企业。
X 至X月,园区XX户规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XX亿元,同比增长XX%;完成固定资产投资XX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XX亿元,工业投资XX亿元。
(2)聚焦平台建设,提升承载能力。
XX棚户区改造、XX产城新区XX片区安置房等XX万平方米安置房和现代农业产业园、XX标准厂房X期等XX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加快建设;制定园区“颜值提升”工作方案,启动实施“道路黑化、园区亮化、公共绿化、环境美化”等基础设施提标升级、标识标牌等外观形象塑造项目XX个,总投资XX万元。
(3)聚焦项目招引,增强发展后劲。
先后招引总投资XX亿元的中药材加工、预调肉制品加工、油基岩屑资源化综合利用、环保设备研发制造基地、XXX国际食品产业城等XX个工业项目入驻园区。
正在跟踪洽谈总投资XX 亿元的XXX、物联网传感器芯片及XX陶瓷基片、XX传感器研发制造等XX 余个项目。
(8)聚焦能力提升,深化改革创新。
编制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工业园区行使部分行政审批及管理职能的通知》,下放园区一书两证、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XX项行政审批及管理职能,县行政审批局在园区设立行政审批窗口。
加快制定“1+N”配套政策文件,启动编制《园区公开竞聘方案》《园区机构岗位设置方案》《园区绩效考核办法》《园区主特产业链招商地图》等XX个配套政策文件。
当前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与今后采取的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⒈企业间的关联度小,产业链没有形成。
由于入园项目小,技术含量不高,牵动效应不强,难以形成龙头,产业的集聚能力、辐射作用得不到发挥;产业链没有形成,企业缺乏根基于工业园区的发展基础,工业园区对企业的吸引力和附着力不强。
多数企业未能形成与自身产业和区域特色相适应的整体发展格局,产品特色不鲜明,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联度较低。
⒉产业结构层次技术水平低。
入园企业的项目中属于高新技术的项目不多。
入园企业大都是以劳动密集型和中低层次技术为主的传统加工型企业,项目整体规模、水平、档次不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普遍偏低,不同程度地存在雷同。
难以形成发挥作为新经济增长点和区域辐射带动的作用。
二、采取的措施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结构、突出特色的思路,进一步在增强招商实效、创新开发机制、提高服务水平上下功夫,优。
国有资产出让变现或营运获得的净收入以及各级财政安排的企业改革与发展资金中专门安排一部分用于园区开发。
要调动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园区主干道及水、电、气、通信设施,应由相联系关部门或发动民间资本投资建设。
属专业性较强的园区,可由专业部门筹集部分资金进行先期投入。
金融部门要积极探索新的融资和担保(质押)方式,简化审贷手续,为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信贷支持。
对园区重点项目应给予适当的贴息贷款和经费补助,并向国家和省争取各项优惠政策的扶持。
要实行“政府组织推动、财政扶持启动、土地批租滚动、内资外资联动的办法,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实行风险资本、银行资本和社会资本联动,逐步建立政府、银行、社会等多元融资渠道,逐步实现由依靠政府投入向自我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
⒊坚持园区主体市场化运作方式,实现管理机制的创新。
园区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建立灵活的运行机制上下功夫。
一要建立精简、统一、高效、便捷的管理体制。
市、县(市、区)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加强领导,强化协调,并设立专门的办事机构,授予相对独立的人、财、物管理权,同时成立园区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对园区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管理。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优化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优化摘要:工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其规划方案的优化对于提高园区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工业园区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优化的建议,以期提升园区的发展水平。
一、问题分析1.1 规划布局不合理目前一些工业园区规划布局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如产业布局不科学,企业间的物流和人流流动不畅,导致企业间缺乏互动和协同发展的机会。
1.2 设施建设不完善一些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存在交通拥堵、水电供应不稳定等问题,难以满足企业生产运营的需求。
1.3 环境保护措施不到位部分工业园区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做得不够,存在排污量过大、园区内噪音污染严重等问题,给周边居民和企业带来一定的困扰。
二、优化建议2.1 科学调整规划布局优化园区规划布局是提升园区发展水平的基础,要合理规划企业布局,鼓励不同产业间的合作与互动,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此外,可以增设交通纽带,方便企业之间的物流和人流流动。
2.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交通状况,提升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完善道路网络,提供便捷的交通条件,同时确保供水、供电的稳定性,以满足企业的生产运营需求。
2.3 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制定严格的环保措施,加大对工业污染的监管力度。
同时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排污量和噪音污染,提高园区的环境质量。
2.4 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工业园区可以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提升园区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
通过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入驻,能够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整个园区的竞争力。
2.5 加强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可以加大对工业园区的支持力度,提供税务、财政等多方面的扶持政策,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园区发展。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服务机制,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预期效果通过对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的优化,预计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提高园区的发展水平,促进企业协同发展。
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十年来,全国不少地方相继提出并实施“工业立市,园区兴市”战略。
试图通过构建承接国内外产业资本梯度转移的平台,抢抓发展机遇,增创发展优势。
然而,相当多的地方在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上走了弯路,付出了沉重代价,主要是布局不合理、特色优势不明、规划建设随意变更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必须采取如下对策措施予以破解:一要端正建园理念,抓好统筹布局。
要搞好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首先必须端正园区规划建设的理念,不能为建园区而建园区,要有全市乃至整个地区一盘棋的思想,将园区规划、产业定位放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局中谋划,千万不能盲目规划,盲目建设,搞镇镇冒烟,四面开花。
二要实行因势利导,搞好产业规划。
同样是科技工业园区,美国硅谷的产值主要来源于原创性新技术产品的开发,日本新竹则集中于科技产品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两者在产业层次和产业链分工上具有较好的互补性。
地方党委政府要学会观察和思考本地区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历史形成的产业优势和劳动力优势,然后因势利导,放大自身优势,与其他地方展开错位竞争。
三要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
完备的基础设施和高效的配套服务为园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证和人文关怀,使企业得以共享园区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如供水、供电、道路、电讯等基础设施和投资咨询、技术开发等中介服务资源,使资源在园区内具有更高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
同时,通过优质高效的服务,使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从而提高了落户企业的投资回报率。
近几年来,不少地方投入巨资完善工业园区的配套设施,并强化服务功能,大力提高园区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
四要坚持依法规划,提高建设水平。
工业园区规划经过相关的审批程序被批准后,即应具备相应的法律效力,未经批准机关批准不得随意变更。
必须坚持依法规划,实行有针对性的项目建设准入机制。
不同的园区可根据不同的产业定位,制定不同的企业准入标准。
产业园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今年以来,园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两加”十三项具体工作,根据《中共XX市委办公室 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XX市“六个促增”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崇办发〔2022〕30号)文件精神及9月16日召开的全市以“放”促增工作会议要求,积极落实自治区、市、县工业发展大会精神,探索做好开放合作促增收的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园区招商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1—10月,成功签约引进的生产性项目有6个,投资总额达15.68亿元。
目前,落户园区的生产性项目有40个,投资总额达84亿元,项目涉及冶金、化工、医药、食品、建材、机电等,已投产的项目有13个。
据统计,1-9月,园区工业总产值实现7.38亿元,同比增长12.15%,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7.68%;固定资产投资额实现8.66亿元,同比增长6.2%,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2.66%;实现利税总额2379万元,同比增长20.63%,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9.3%。
二、主要工作措施一是多谋划促思想解放,完善园区规划布局。
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的机构、商学院及策划咨询公司合作,高起点高标准对园区的发展战略、功能定位、产业布局、构建融资平台以及人才培养等内容进行重新规划调整,进而强化宣传策划包装,强势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二是多举措推工作落实,激活园区发展动力。
创新推行项目“七个一”工作(即:完成园区〔基地〕规划一个以上、完成招商引资入园项目一个以上、完成入园项目征地100亩以上、完成开工项目一个以上、完成竣工投产生产性项目一个以上、完成基础设施项目一个以上、完成服务入园企业一个以上),进一步助推园区发展。
活化方式助招商引资有新突破。
通过采取小分队外出招商、以商招商、网络招商等有效方式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三是多角度建基础设施,优化园区投资环境。
强化服务扎实推进项目建设。
结合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转变观念、立足实际、创新措施,积极服务园区项目建设工作。
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
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工业园区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重视。
工业园区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还可以带来城市规划和环境改善等多重效益。
本文将从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和政策建议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1、区域分布目前,我国的工业园区数量已经达到了数千个,在工业园区中,以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福建等省市为主要分布区域。
这些工业园区涵盖了汽车、电子、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多个产业领域。
不同区域的特色和优势也使得工业园区的发展定位各不相同。
2、发展水平工业园区的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科技创新、绿色环保等方面。
在这些方面,一些工业园区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例如,苏州工业园区的研发和制造能力在全球电子行业内有重要影响力,深圳福田保税区拥有全球最大的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重要枢纽。
3、面临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园区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在城市化和地方政府推广工业园区的背景下,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和环保标准滞后的工业园区开始面临转型升级的难题。
同时,不少工业园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不理想,存在着开发难度大、资源浪费等问题。
二、政策建议1、优化政策环境政策上应给予工业园区更多的信贷便利和财政资金的支持,支持工业园区在绿色环保和科创方面的创新发展。
地方政府也应尽快解决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体现出政府的责任和作为。
2、加强开放合作开放合作是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的方式应在创新和升级的基础上进行升级,优先引入高质量的外资企业,推动国内外企业间的合作和交流,增强工业园区发展的国际竞争力。
3、实现绿色化发展工业园区的发展应更注重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提升园区的生态环境和智能化水平。
政府应当推动一些高耗能和高污染的产业向低耗能、低污染、高技术的方向转型,并对此进行财政和税收的支持。
工业园区发展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
工业园区发展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工业园区在中国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工业园区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例如环境污染、土地资源浪费和产业结构单一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意见。
首先,应加强环境保护。
工业园区在发展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给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工业园区需要加强废水处理、废气治理和固体废物处置,确保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此外,要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对环境违法行为严肃处理。
其次,应优化土地利用。
目前,一些工业园区存在土地资源浪费的问题,部分园区占地面积较大,但利用率不高。
因此,应加强土地规划和管理,合理划定园区用地范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同时,可以推行绿色工业园区建设,通过绿化和生态修复,使工业园区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
第三,应实施产业升级。
一些工业园区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缺乏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要实施产业升级战略,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中心,培育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工业园区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最后,应加强政府监管。
政府在工业园区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应加强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违法违规行为。
同时,要加强对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的指导,确保园区的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综上所述,工业园区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环境污染、土地资源浪费和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
通过加强环境保护、优化土地利用、实施产业升级和加强政府监管,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对园区发展存在的几点问题及建议的思考
对园区发展存在的几点问题及建议的思考一、存在的问题(一)在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创新上存在一定的机制体制制约1.经开区缺乏经济管理赋权。
经开区作为区政府派出机关,承担着大量的属地管理与服务责任,自成立以来,一直都是事业单位,并且没有任何执法权,现行体制未赋予相应的处罚与管理权力,有责无权,难以提高工作效率。
2.目前我单位采取区直单位的薪酬制度,工资结构无法调整,调资空间有限,按劳分配、奖勤罚懒在实施上存在“身份”制约,在以岗定薪、绩效考核的人事薪酬管理模式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等岗位管理办法上较为滞后,该薪酬制度已经无法适应目前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工作要求。
3.园区开发建设与管理市场机制不足。
经开区的工程建设项目除财政拨款项目外大多采用城发工投公司代建;因工投公司代建设开发模式从项目初定到最终签订需要三方确认,手续繁杂、周期长,缺乏效率。
随着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功能的建设开发需求日益突出,建设力度和规模进一步加大,由经开区负责的项目日益增多,管理难度逐渐加大,急需通过建立科学的现代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园区建设、开发与运营管理工作。
(二)在更加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全局视野和系统性思维上较为欠缺一是开发区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一流先进开发区水平,这是制约南康经开区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
在历年的经开区争先创优综合考评中,虽然当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及省级以上名牌产品数两项指标在全省排名将保持全省第一梯队,但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规上工业r&d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额比重等指标一直排名靠后。
在2020年上半年的全省开发区争先创优综合考评中,南康经开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7.7%,全省排名96;规上工业r&d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0.58%,全省排名79;当年新增省级以上科技以上创新平台及载体数为0;存在较大的短板。
工业园区存在问题及措施
工业园区存在问题及措施一、问题1.环境污染严重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包括空气、水和土壤污染等。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环境保护,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2.产业同质化园区内企业往往集中在同一行业或领域,导致产业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
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经营压力,也降低了园区的整体竞争力。
3.创新不足许多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导致产品和服务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
同时,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也存在明显不足。
4.产业链不完善园区内产业链往往不够完善,上下游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和配合。
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也限制了园区的整体发展。
5.资源利用不高效一些企业在资源利用方面缺乏效率,造成了能源和资源的浪费。
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加剧了资源短缺问题。
6.政策支持不足政府在政策支持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缺乏针对工业园区的整体规划和引导。
这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难以实现快速发展。
7.人才短缺随着园区的快速发展,人才短缺问题逐渐凸显。
一些企业缺乏高素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难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8.融资困难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
这使得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加强技术创新等方面受到限制。
9.信息化水平低一些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较低,影响了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
同时,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也可以促进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
10.品牌建设薄弱园区内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缺乏知名度和美誉度。
这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难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消费者认可。
二、措施11.强化环保法规,实施绿色生产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加强对企业环保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同时,鼓励企业实施绿色生产,促进清洁能源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12.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创新能力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鼓励企业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力度。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
1. 环境污染问题:工业园区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问题,如废气排放、噪音污染、固体废弃物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园区内企业的生产效率,还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2. 土地资源浪费: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和管理,一些工业园区存在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导致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
3. 产业布局不合理:部分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存在产业布局不合理的情况,缺乏有效的协作和配合,导致资源浪费和生产效率低下。
4. 缺乏创新和人才:一些工业园区内的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同时也缺乏高素质的人才,这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 加强环保管理:加强对工业园区内的企业环保监管,严格执行环保法规,确保企业排放达标,减少环境污染。
2. 优化土地资源利用:加强对工业园区的规划和管理,优化土地资源的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 推动产业升级: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4. 引进人才: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力度,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企业人才的素质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工业园区存在环境污染、土地资源浪费、产业布局不合理、缺乏创新和人才等问题,需要加强环保管理、优化土地资源利用、推动产业升级、引进人才等方面的工作,以促进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园区在我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工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承载着大量企业和员工的生产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工业园区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亟待解决。
本文将探讨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步工作的打算。
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环境污染。
由于大量的生产活动和排放物,工业园区往往成为环境污染的重灾区,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空气、水质污染问题凸显,一些企业为了谋取暴利,采取不合理的生产方式,造成环境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环境问题不仅影响当地居民的健康,也会对园区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之二是产业结构单一。
一些工业园区只侧重于传统产业的发展,缺乏新兴产业和技术研发的支持,导致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容易受到市场变化的冲击。
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工业园区需要加大对新兴产业的引导和扶持力度,促进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之三是用地资源利用不合理。
一些工业园区规划设计不合理,用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部分园区占地面积大,但实际利用率较低,浪费了宝贵的用地资源。
一些园区存在乱占乱建、违规扩建等现象,导致用地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在面对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时,下一步的工作打算是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严格监管企业的排放行为,推动园区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减少环境污染。
建立环境监测网络,及时监测和报告环境污染情况,加强环境执法力度,严惩违法企业。
优化产业结构,引导工业园区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
鼓励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入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加强园区企业之间的互动合作,构建产业链和价值链,提高园区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优化用地资源配置,提高园区用地资源利用效率。
对园区规划设计进行调整,合理规划园区用地结构,提高用地资源的利用率。
工业园区企业服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
工业园区企业服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园区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工业园区中,企业服务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企业服务水平不高、服务内容不够丰富、服务机制不够完善等。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工业园区企业服务管理水平,实现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1. 企业服务水平不高。
在一些工业园区中,企业服务的水平与需求不相匹配,有的工业园区仅提供基础的招商引资、物业管理等服务,缺乏定制化、精细化的服务。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金融支持、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的需求并未得到充分满足。
2. 服务内容不够丰富。
除了提供基础的物业管理、招商引资服务外,一些工业园区并未提供更多元、更具特色的服务。
企业在资源整合、人才培训、技术转移等方面的需求也得不到有效解决,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3. 服务机制不够完善。
当前一些工业园区的企业服务管理机制存在问题,服务流程不够清晰,服务责任不明确,导致企业在获得服务时存在难度。
一些工业园区的服务机制缺乏激励机制,服务人员缺乏专业化培训,导致服务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二、建议1. 提升企业服务水平。
工业园区应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提供更具针对性、定制化的服务。
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企业服务中心,协调各类资源,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服务。
鼓励企业服务人员通过培训提升专业水平,提高服务质量。
3. 完善服务机制。
工业园区应建立健全的企业服务管理机制,明确服务流程和责任,确保企业能够及时、顺畅地获得服务。
建立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激发服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工业园区企业服务管理存在问题,需要工业园区管理部门、企业和相关机构共同合作,共同努力,共同推动企业服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为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只有不断优化服务体系,增强服务功能,才能更好地促进工业园区的繁荣发展,推动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
工业园区发展及普遍性问题分析及对策
工业园区发展及普遍性问题分析及对策工业园区发展的普遍性问题分析及对策一、存在的普遍性问题1、发展良莠不齐,二级分化严重中国工业园区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发展水平很不平衡。
一些国家级、省级的工业园区发展水平高、速度快,而多数县市级工业园区因为定位不准、没有科学的发展战略、缺乏产业集聚的必要条件和行之有效的招商引资方法等,发展速度缓慢,有的工业园区已是名存实亡,或是空区一座。
由于工业园区发展很不平衡,尽管有部分工业园区成绩显著,但国内人士津津乐道的也是如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这样的少数样板。
2、发展战略不清晰,规划不合理中国工业园区基本上属于政府主动型,工业园区的规划大都由建筑设计机构进行,导致中国的工业园区产业结构趋同、同质化竞争激烈,由此还导致了城市产业结构的同质化。
3、产业定位和规模定位脱离实际工业园区之间定位相互攀比、脱离实际,没有根据客观的产业集聚条件来定位。
定位脱离实际造成招商引资困难,实际招商中又不得不放宽条件,这又导致落地的项目与规划的不一致,定位和现实反差大。
4、招商引资无序竞争工业园区全面招商和遍地招商,导致工业园区招商的无序竞争。
于是各工业园区把拼优惠政策作为“杀手锏”,纷纷压低土地价格、抬高税收返还。
为了招商,甚至不顾政策和法规限制做出过分的优惠承诺。
工业园区竞相出台优惠政策,土地出让金和税收大量流失。
5、缺少配套服务支撑体系首先,工业园区没有建立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制度性联姻,缺少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机制。
从国外的经验看,成功的工业园区都和不少大学和科研机构联系紧密,获得技术和人才支撑,科研成果和技术可以快速进入工业园区,实现产业化。
其实,缺少不介服务机构。
工业园区虽然一般都有管委会,但伴随着入园企业的增多和企业的成长,企业需要的服务内容就越来越宽泛和复杂,如法律服务、财务审计服务、物流配送服务、信息资讯服务、金融经纪服务、检测检验服务等,这些服务都需要第三方专业机构来提供。
再次,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不发达。
全市工业园区发展计划情况,存在问答及其对策建议
全市工业园区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2015年5月)一、我市工业园区发展现状(一)总体发展概况。
我市工业园区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十一五”期间开始快速发展,“十二五”时期进入发展黄金期。
截止2014年底,全市工业园区建成面积近90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超过800家,规上企业454户,实现销售收入1500亿元以上,利税总额20亿元,工业集中度已达到75%,基本形成以南充经济开发区、市区共建的南充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园和9县(市、区)工业集中区为重点的“2+9”工业园区发展格局。
南充经济开发区、南充航空港工业集中区、南部县工业集中区、四川蓬安工业园区被纳入全省“51025”产业园区发展计划。
其中:南充经济开发区被纳入全省千亿产业园区发展计划,并正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充航空港工业集中区、南部县工业集中区、四川蓬安工业园被纳入全省500亿产业园区发展计划。
南充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与嘉陵工业集中区正在联合申报全省“51025”重点产业园区,西充县工业集中区被列为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阆中市工业集中区成功创建为全省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园区。
表一全市“2+9”产业园区基本情况注:数据截止期为2014年。
(二)产业发展概况。
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紧紧围绕油气化工、汽车汽配、丝纺服装、轻工食品四大传统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三大新兴产业,不断优化园区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推行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园区产业发展格局。
顺庆集中发展机械汽配、新材料产业,高坪重点发展丝纺服装、电子信息产业,嘉陵突出发展新能源汽车和轻工食品产业,南部大力发展板材建材、机械机电、食品饮料产业,阆中围绕旅游休闲产业,加快发展食品药品、清洁能源产业,仪陇、营山、蓬安、西充作为农产品主产区,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兼顾发展1—2个特色产业,其中西充的有机食品、仪陇的制鞋产业已初具规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市工业园区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2015年5月)一、我市工业园区发展现状(一)总体发展概况。
我市工业园区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十一五”期间开始快速发展,“十二五”时期进入发展黄金期。
截止2014年底,全市工业园区建成面积近90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超过800家,规上企业454户,实现销售收入1500亿元以上,利税总额20亿元,工业集中度已达到75%,基本形成以南充经济开发区、市区共建的南充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园和9县(市、区)工业集中区为重点的“2+9”工业园区发展格局。
南充经济开发区、南充航空港工业集中区、南部县工业集中区、四川蓬安工业园区被纳入全省“51025”产业园区发展计划。
其中:南充经济开发区被纳入全省千亿产业园区发展计划,并正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充航空港工业集中区、南部县工业集中区、四川蓬安工业园被纳入全省500亿产业园区发展计划。
南充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与嘉陵工业集中区正在联合申报全省“51025”重点产业园区,西充县工业集中区被列为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阆中市工业集中区成功创建为全省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园区。
表一全市“2+9”产业园区基本情况注:数据截止期为2014年。
(二)产业发展概况。
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紧紧围绕油气化工、汽车汽配、丝纺服装、轻工食品四大传统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三大新兴产业,不断优化园区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推行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园区产业发展格局。
顺庆集中发展机械汽配、新材料产业,高坪重点发展丝纺服装、电子信息产业,嘉陵突出发展新能源汽车和轻工食品产业,南部大力发展板材建材、机械机电、食品饮料产业,阆中围绕旅游休闲产业,加快发展食品药品、清洁能源产业,仪陇、营山、蓬安、西充作为农产品主产区,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兼顾发展1—2个特色产业,其中西充的有机食品、仪陇的制鞋产业已初具规模。
注:数据截止期为2014年。
(三)约束性指标控制情况。
从项目建设控制指标看,全市11个园区都在控制标准内(建筑密度≥60%,容积率≥1.0)。
从资源消耗控制指标看,11个园区单位产值水耗(立方米/万元)在1.45—3.5之间,单位产值能耗(吨标煤/万元)在0.18—0.43之间。
从土地产出控制指标看,土地每亩投资强度在100—110万的园区有3个(高坪、嘉陵、蓬安);土地每亩投资强度在111—120万元的园区有4个(西充、仪陇、南部、营山);土地每亩投资强度在121—130万元的园区有1个(阆中);土地每亩投资强度在200万元的园区有1个(顺庆);土地每亩投资强度在300万元的园区有1个(市经开区)。
土地每亩产出强度在100—110万的园区有2个(高坪、西充);土地每亩产出强度在130—150万的园区有4个(嘉陵、南部、阆中、仪陇);土地每亩产出强度在200万以上的园区有3个(顺庆、营山、蓬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园区规划布局不够科学。
一是个别县(市、区)工业园区规划前瞻性、指导性、权威性不强,缺少科学民主集体决策机制,存在一定“长官”意志和以商定规现象。
园区规划与城市总规、土地总规之间衔接、融合不够,规划实施存在随意性,个别园区还存在“插花式”布局现象,园区整合优势和规模效应有待提升。
二是产业规划布局缺乏全市一盘棋思维,存在“小而全”现象(入园企业类别在38个工业大类中占有33个),区域比较优势不突出,主导产业方向不清晰、特色不明显,制约了产业聚集式发展,比如西充、仪陇、营山、蓬安作为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限制开发区域,应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等相关产业,但在园区发展的实际过程中,也布局了一大批工业项目,致使园区发展重点不突出。
三是我市工业园区大多采取多园分离式发展模式,部分县(市、区)园区规划存在“碎片化”,影响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增加了园区运行管理和综合服务保障难度。
南部县工业集中区已经分为河西、河东、家居三大板块,为满足该县工业发展的需要,目前正在规划铁佛塘工业园板块;仪陇县新政、马鞍两个工业园区相距50公里左右。
(二)园区发展方式较为粗放。
一是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受开发成本、区位条件以及基础设施、城市功能配套等因素的影响,我市园区难以吸引高端前沿技术密集型企业,园区发展多以小企业简单集聚为主,入园企业大多为初级加工、原材料供应、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上下游产业布局缺失,无法形成耦合度较高的完整产业链条。
同时缺乏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产业链条长、集聚效应强的龙头企业,全市仅有吉利、鑫达、太极等极少数产业龙头。
二是园区无序竞争加剧。
我市虽对各县(市、区)工业集中区主导产业进行了统一规划布局,但由于经济水平、区位条件、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制约,各县(市、区)在招商引资方面缺少主动权和话语权,存在“拣到篮里都是菜”的思想,不分行业、不论大小,重复招引、建设了一大批低端产能,加剧了县域间同质化竞争,弱化了产业集群发展效益,导致产业集聚式发展困难,有时甚至在项目招引中还存在县与县之间的恶性竞争。
譬如由于顺庆、嘉陵大力布局物流产业,作为全市物流产业发展核心的高坪现代物流园,目前尚未形成物流产业的集聚式发展。
三是投入产出不匹配。
我市园区企业大多为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高、品牌竞争力弱的中小微企业,导致土地产出强度不高,税收贡献较少,造成要素资源的低效利用。
目前,我市一些园区平均投资强度100万元/亩左右,不仅离全省创建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单位土地平均投资强度大于120万元/亩的要求有一定差距,更与成德绵等发达地区平均200万元/亩的投资强度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三)园区建设和运行管理机制尚处于探索中。
全市工业园区中仅南充经开区具备区域内的行政管理职能,其它园区管委会属于政府派出机构,绝大多数园区管委会仅有30余名工作人员(含行政、事业人员),却承担着编制园区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管理服务、招商引资等多重职能,除嘉陵和蓬安外,其它园区管委会更承担着大量拆迁安置工作,占用了大部分人力,加之园区管委会与经信局在管理服务入园企业方面职能交叉,导致在园区建设、运行管理和服务保障等方面有所缺位。
同时,我市工业园区由政府主导,园区投融资平台公司长期处于高负债运行,普遍存在用地指标紧缺、建设资金不足、基础设施滞后、要素保障不力、企业融资难等问题,这些问题涉及财政、国土、住建、金融、水、电、气等多个部门(单位),园区管委会无法起到牵头协调、统筹解决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园区健康、可持续发展。
据统计,仅仪陇光华拓展区土地缺口达4000余亩,顺庆未来三年工业园区发展每年需要资金达10亿元以上。
表七2014年全市产业园区负债情况表单位:亿元(四)园区综合服务保障能力较低。
产业园区公共服务、生产性服务和生活配套服务能力仍存在不少问题。
如园区研发设计、融资担保服务、检测检验、信息管理咨询、资产评估、会计、审计、律师事务所等生产性服务业平台和商业配套、生活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导致招引入园企业生产经营不便和成本上升,影响园区载体平台综合效能的发挥。
(五)园区整体水平档次不高。
目前,我市仅有南充经开区和蓬安工业园区两个省级园区,还没有一个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也没有省级高新区,与南充经济总量在全省的地位极不匹配。
这既反映出南充工业基础条件差,又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我市园区产业结构中传统产业占比高,新兴产业占比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园区发展面临后劲不足和缩小差距的双重压力。
三、对策建议(一)进一步强化规划引导。
要牢固树立全市产业“一盘棋”思维,在功能定位、产业布局、项目招引等方面对全市工业园区进行统一规划、统筹布局,科学规划各园区发展重点,合理布局支柱性、主导型产业,并要求各县(市、区)严格执行市上统一规划。
及时出台我市产业招引利益分成实施方案,规定项目招引方和落地方的利益分成比例,防止各县(市、区)间的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
各县(市、区)要积极对接东中部和成渝地区产业转移,按照市上统一规划的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加大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培育力度,确保各园区形成2—3个竞争优势明显、集聚成效明显的支柱性产业。
顺庆、高坪、嘉陵要着重发展先进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产业;阆中、南部要加快发展本地特色优势工业;西充、仪陇、营山、蓬安突出有机食品、农产品加工、现代物流等主导产业。
(二)进一步完善承载配套功能。
要继续加大对各园区的投入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好“2+9”工业发展平台,加快推动南充经开区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支持顺庆工业集中区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要改变原有的工业单一发展模式,按照产城一体理念,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服务和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园区的物流、金融保险、科技服务、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快完善园区的医疗、教育、公共交通、文化娱乐、供气等公共服务设施,把工业园区建成宜工、宜商、宜居的城市新城区。
(三)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
要向工业园区倾斜用地计划,优先落实园区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从而保障园区发展和重大项目落地。
要进一步拓宽园区投融资渠道,加大对园区平台公司的政府性投入,大力推行PPP投融资新模式,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到工业园区发展之中。
要充分利用各种优惠政策,逐步降低水、电、气等生产要素成本。
要加大政银企对接力度,强化企业融资平台建设,采取政府担保贴息、搭建过桥资金等形式,化解入园企业融资难题。
同时,要不断提高园区土地综合利用效益,实地测算项目用地规模,严格核实项目投资强度和上缴税金,对投资规模、投资强度和上缴税金达到一定标准的项目,应给予适当奖励;对逾期不开工的,应坚决收回土地;对到期不投产的,应取消享受优惠政策资格。
积极搭建中小企业孵化园,推行多层标准厂房建设,引导中小企业向标准厂房集中,真正推进园区集约节约式发展。
(四)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
在《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国发〔2014〕62号)文件出台后,要认真研究中、省新出台的支持园区发展的各项政策,最大限度用好用活上级政策,采取多种形式增强本地招商引资政策的含金量和吸引力,并要严格落实政策,及时兑现奖励。
要改革园区运行管理体制,优化产业园区管理权限、管理模式和职能定位,更多地突出管理服务职能,强化管理服务能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从而保证入园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同时,要督促各有关部门(单位)继续加大对工业园区发展的支持力度,探索服务园区发展新模式,简化审批程序和办理流程,减少“中梗阻”,打造“直通车”。
(五)进一步推进可持续发展。
要严格产业园区项目的准入标准,积极鼓励引进技术含量较高、发展前景较好的产业,严格禁止引进高耗能、高污染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