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课堂教学实录完美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猫》课堂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好!(屏幕显示“猫”,标题下配有猫的动漫图像及作者姓名)喜欢《猫》这篇文章吗?

学生齐应:喜欢。

师:真好!里面写了几只猫啊?

学生齐应:三只。

师:这三只猫各有什么特点?先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相关课文,大家边听边识别,圈出关键词句,作出评判:我最喜欢哪一只,最不喜欢哪一只,要用文中重点词句来说明。

学生主动自荐,有语文课代表随机组合为三组。

A组诵读第一只猫的描述。角色:“我”(男同学),“三妹”(女同学)。

B组诵读第二只猫的描述。角色:“我”(男同学),“三妹”(女同学)。

C组诵读第三只猫的描述。角色:“我”(男同学),“张婶”、“夫人”、“三妹”(分别为女同学)。

师:哪一组读得最好?

生齐:第三组。

师:好在哪里?

生1:不同人的心情与性格区别开了,像演戏一样。

生2:他们读的部分本来故事性就强,他们讨巧。

师:不无道理。三个组读得都不错,都值得表扬,掌声祝贺!相对而言,人物多,故事强,配合默契难度更大,所以第三组更值得祝贺,大家同意吗?(掌声四起)喜欢哪只的选择势必已经有了,理由未必充足,再整理一下个人的感觉,两分钟以后交流。

生1:我喜欢第二只猫,因为它“更有趣,更活泼”。

师:具体表现在哪里?

生1:它乱跑,它会爬,它会捉。

师:再具体点。

生1:不仅在园里跑,还上街跑;会爬树,还会爬墙;会捉老鼠,也会捉蝴蝶。

师:“跑”、“爬”、“捉”三个关键词,将“更有趣,更活泼”的特点落到了实处,好!你能感觉出作者对第二只猫态度如何?

生1:特别喜爱。

师:你凭什么断定?

生1:无论是“跑”、“爬”,还是“捉”,作者都是怀着高兴的心情在欣赏猫。

师:非常好!作者的态度通常侧显在描述的感情色彩之中,把握了语言文字的感情色彩,也就知道了作者的思想倾向。

生3:我更喜欢第一只猫,它活泼天真,不像第二只猫放纵而自惹麻烦。(笑声起。)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3:它“像雪白的毛球”,“滚来滚去”;它抢三妹的红带,“扑过来,又扑过去”。总之,它不乱来,既活泼可爱,又懂事好乖。(听课老师报出掌声。)

师:你的品味,为师也自愧不如,因为你在“活泼”当中,又分别出了个性与品质的高下,掌声褒奖了你的精彩。同学们借助他的思路,想像一下文中所写第一只猫与第二只猫活泼不同的个性。(同学们在座位上相互动作体会,寓理解于活动之中)能感觉出作者对第一只猫的态度了吗?

生4:喜欢,只是不像对第二只猫那样偏爱。

师:依据是什么?

生4:第二只猫作者写了好多好多,第一只猫写得好少好少。

师:你是说文字的详略鲜明地体现出作者的亲疏,对不对?

生4:是这个意思。

师:你这个意思揭示的正是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又一种基本方法。

生5:我觉得作者偏爱第二只猫是为了对比的需要,他越是偏爱,他对偷猫的人越是愤恨,因为后来这只猫被人偷走了嘛。

师:这么说,作者这么写不仅是喜爱猫,还有批评小人,劝诫社会的深远意义了?高明!这也是我备课没想到的。我向你表示敬佩!(举手示意,掌声响起。)

生6:我最喜欢第三只猫,尽管它的前面的颜色、样子没有一点是讨人喜欢的,但主人收养它,它就不忘感恩,即使被冤屈、被驱赶,它躲在别人屋顶上,也始终望着主人的房子不愿离去,直到冻死饿死。

师:你是说它有情有义,无怨无悔的精神感动了你?

生6:对的。

师:第三只猫感动了你,你感动了我,你的人性化理解也会感动大家,大家说是不是?

生齐:是!(听课者报以掌声。)

师:主人怎么会冤屈第三只猫的呢?

生7:这猫老瞅着笼中的鸟儿引起了家人的怀疑。

生8:我觉得它是想和鸟对话,因为它太孤独、寂寞。

生9:我觉得那猫想保护鸟,因为它知道那鸟是主人的宠物,很寂寞,所以它一动不动地瞅着它。

师:请问笼中有几只鸟?

生9:两只。

师:它已经成双成对了,还孤独吗?

生10:我觉得那猫想吃笼中的鸟,因为它看到鸟那么受主人喜爱,它气不服。

师:这么说“我”怀疑那猫是吃鸟的凶手,是对的了?

生11:有没有吃鸟的动机并不重要,这猫长得既不好看,又懒惰,更不会讨主人喜欢,被怀疑被冤屈在所难免。

师:假如是第二只猫吃了鸟,“我”会怎么样呢?

生11:“我”非常喜欢第二只猫,至少他是不会首先怀疑它的。

师:照你这么说,第三只猫受冤屈是咎由自取了?

生12:我坚决反对。第三只猫受尽冷漠与苦难,是受害者,让被同情者还去承担责任,这不公平!

生11:不是要它承担责任,是说它应该反思,知道自己有缺点,就应该争取机会改变自己。

生12:你说它怎么去争取机会?(笑声起。)

生11:至少可以改变一下自己,比如让自己开心一些,越愁眉苦脸,主人越不喜欢你呀。

生12:主人老是看它不顺眼,根本不给它改变的机会。而且,这第三只猫是被原主人遗弃新主人捡来的,它的身世和它的不漂亮已经够它自卑的了,全家人对它的鄙视更使它的性格遭到扭曲,它能改的了吗?

生11:能不能改得了是一回事,愿不愿意改又是一回事。(掌声。)

生12:对于第三只猫来说,改不改结局都是一回事,它的遭遇决定了它的悲剧。

(掌声。)

师:请大家表决,赞同该反省的举手(占绝大多数),赞同不该担责的举手(占小部分)。绝大多数赞成反省,我也赞成。(对生12)这位同学的环境逼迫、性格造就的分析,有思想

有个性。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三只猫没有做好自己,它的冤屈自己是有责任的,从避免类似悲剧发生的角度看,它也该反省。

生11:我倒是觉得“反省”的意义不在于猫而在于人。

师:惊人之语!说说。

生11:这篇文章写的是猫,其实写的是人,像第三只猫那样不受欢迎的人,经常反省自己,不断改好自己,才能不被冤屈。(掌声。)

生12:我想到上个月班主任老师读的那篇文章中一句话“未来社会需要智商与情商协调发展的综合性人才”,那第三只猫情商太低,不注重改变自己,协调自己与主人的关系,一个不讨人喜欢的人,什么时候都不会有好的结局。

生10:不讨人喜欢,就是合作能力不够,这就是最大的缺点,甚至是致命的缺点。

师:高见!你们这么一联系,文章思想内容的空间得到了质的拓展,意义深刻起来了。写景物写动物落脚点还是写人写社会,即表现人的思想情志,提升做人,补益社会。由物及人,读出景物背后的人世,才是阅读的高境界。大家要从第三只猫的悲剧中吸取做人的教训,遇挫先从自己找原因,千方百计学做有益于人的人,做大家喜欢的人。

生13:我们没必要在猫本身兜圈子。我认为主人更应该认罪。

师:啊!为什么?

生13:因为他不仅在精神上歧视它,而且直接导致了猫的死亡。

师:文中不是说猫死在邻家屋顶上的吗?

生13:是啊,因为主人打它骂它,猫不敢回家,这才冻死饿死在邻家屋顶上了。

师:这么说,第三只猫的惨死,“我”的责任是不可推卸的。“我”有无这方面的认识?

生14:很强烈的。作者说“十分难过”,比起第一只猫的病死,第二只猫的被偷,对第三只猫死,他“更难过得多”,而且“痛悔莫及”,“良心受伤”,甚至发誓“我家永不养猫”。

师:你回答得真全面,够精彩,掌声祝贺!(掌声响起)“我家永不养猫”话中有话,谁来品品?

生15:第三只猫的冤死太伤“我”的心,他不愿再触到伤痛,所以永不养猫。

生16:我认为不仅如此,文中写了“我”三次养猫,不是死了,就是被偷,引发他的都是不愉快。所以他发誓永不养猫。(掌声。)

师:(对生15)你抓住了要点,(对生16)你说得全面,你们俩点面结合,答案就完美了。大家说对不对?(生齐:对)回头探究一下“我”当初收留第三只猫处于什么考虑?

生17:是担心它“为冬寒与饥饿所杀”。

师:这么说是出于以生命的爱惜,是不是?(生齐应:是)当“我”发现第三只猫有咬死芙蓉鸟嫌疑时,便加以“惩戒”,同样表现“我”的善良、正直和憎恶邪恶的性格,对不对?(生齐应)这么说“我”是无意误伤第三只猫。既如此,死一只猫有什么大不了的,有必要如此伤心反责吗?也就是说你从作者的伤心中看出了他为人的哪些品质?请大家讨论一下再交流。

(前后座位4人一组,讨论热烈。4分钟后交流。)

生18:看出“我”不伤无辜,勇于自责的精神。

生19:不欺侮小动物。

生20:真诚认错。

生21:书生气十足。

师:怎讲?

生21:善良的书呆子才会这样想这样做。

师:你欣赏这样的“书呆子”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