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核检查表(模具QC部)
内部审核检查表(模具QC部)

第 2 页 共 2 页
日期:2009-01-05
第 1 页 共 2 页
日期:2009-01-05 现 场 记 录
内部审核检查表
审核部门:模具QC组 审核员:
1.是否有项目部转处理程 2.查看退货处理及投诉处理报告 有关的过程 序》 3.是否采取改进措施并跟踪执行效果? 1.各岗位是否有正确版本的适用文件? 4.2.3 文件 《文件与记录管理 控制 程序》 2.文件是否清晰,易于识别? 3.工作现场是否有作废的文件? 4.是否有私自复印受控文件等违反程序文 件的现象? 1.质量记录是否完整? 4.2.4 记录 控制 2.质量记录是否清晰,易于识别、检索? 3.检查质量记录的保存情况 1.公司及本部门的质量目标是什么? 5.4.1质量 《质量目标管理程 目标 序》 2. 最近两个月本部门目标的实现情况如 何,有没有进行统计? 3.没有达到时是否采取改进措施?提供实 施改进措施的记录。 1、是否对来料、外发检测及验收、模具的 《模具加工和检验 检验,并留下记录? 管理程序》 2、是否对各各加工组已 OK 的零件进行 上道工序的抽检? 5.5.1 职责 与权限 5.5.3 内部 沟通 6.4 工作 环境 1.组织结构图 2.工作职责 1.内、外部沟通的形式、记录 2.内、外部沟通的效果 1.识别工作环境 2.采取的保障工作环境的措施
内部审核检查表
审核部门:模具QC组 相关标准 相关程序 条文 审核员: 审 核 内 容
1. 抽查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产品名称/ 规格、抽样标准、判定标准) 。 7.4.3 采购 产品的验证 《模具来料检 2. 抽查检验员执行检验指导书的情况 定方法、结果、检验员签名及审核) 4. 检验结果是否通知了相关人员。 1.三种检验状态:待检、合格、不合格的 标识? 2.划区标识时,区域空间上有明显区分, 体 积很小的来料及半成品,无特别要求时, 每种或每批物品按区域做整体标识。必 要时每个独立包装上要有标识。 7.5.3 标识 《标识和可追溯 和可追溯性 性管理程序》 3.未检的来料放待检区,检验后,做状态 标识 ( 放指定区域或在物料标签上做标 识), 合格与不合格来料是如何标识的? 4.半成品不合格如何标识? 5.发现标识不明确的物料或产品时,由标 识责任人核实后重新标识。 1. 相关人员是否明确不合格品处理对应的 职责与权限。 2.是否对不合格品进行记录,所作记录是 否符合要求。 3.是否对不合格品进行相应的处置,查不 合格品处置的相关记录。 4. 必要时是否对不合格品采取了纠正预防 措施。 8.3 不合格 《不合格品管理程 5、不合格品的处理是否符合文件的要求, 品控制 序》 对纠正后的产品是否再次进行验证, 查相 关记录。 6、 是否有例外放行发生,处理程序是否 符合文件要求。 7、 是否定期对不合格品进行分析,查相 关记录。 8、是否对物料进行检验、标识以及用书面 形式把品质异常反馈给相关部门并进 行跟踪? 验管理程序》 3. 抽查来料检验报告(抽样的准确性、判
QC080000-2017内部审核检查表(QC080000内 审检查表)

QC080000-2017内部审核检查表(QC080000内审检查表)受审部门审核员审核日期审核组长审核准则IS09001:2015标准、IECQ QC08000:2017标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适用的法律法法规、顾客合同及其它特殊要求涉及条款审核内容审核记录审核结果Y/N备注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1. 公司是否识别、确定影响其HSPM体系实现HSF目标预期结果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2. 是否对这些外部和内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1. 公司是否确定了与HSPM体系有关的所有相关方的HS和相关要求?2. 是否持续监视和评审环境法律法规要求,以及相关方HS 要求的更新信息?4.3确定HSPM 体系的范围1. 公司是否确定了HSPM体系的范围?2. 是否对这些信息形成了成文信息?4.4 HSPM体系及其过程1.公司是否按照标准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HSPM体系?2.公司内与HSPM体系有关的过程是否被确定和管理?3.对已确定的风险和机遇的应对以及过程实现其预期结果所需的变更是否进行了专门考虑?4公司是否存在影响产品符合要求的外包过程?5是否明确了控制的方式?5.1领导作用和承诺5.1.1总则1. 是否将HSF 纳入管理评审?2. 公司HSF方针、目标是否形成文件,由最高管理者批准颁发?3.建立实施保持改进HSPM 体系所需资源,最高管理者是否确保提供?有否实例佐证?4.是否向各部门传达符合顾客及法律法规的HS管理要求的重要性?5.1.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1.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经营理念是否在公司中得到树立?2. 公司是否努力确保顾客的HSF 要求得到确定和满足?5.2方针1.HSF方针是否与公司的宗旨相适应?2.HSF方针是否包含满足适用HSF要求的承诺?是否包含持续改进HSPM体系的承诺?3.HSF方针及其含义在公司各层次员工中是否得到充分、正确理解,并协调一致、深入人心?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1.公司各个部门、各级人员与HSF 相关的职责和权限及其相互关系是否确定?2.公司所有员工是否清楚本职范围内与HSF 相关的职责和权限,并被有效沟通履行?3.是否了任命一名指定管理者代表(DMR)?6策划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1.公司确定HSPM 体系的风险和机遇时,是否从内部、外部两个方向全面考虑?2.为应对这些风险和机遇公司是否策划了所必需的措施?对这些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6.2HSF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1.在公司的各层次上是否已建立HSF目标?所建立HSF目标与HSF方针和持续改进的承诺,是否一致?2.所建立HSF目标是否可测量?目标之间是否协调,是否相互保证?3. HSF 目标是否包含减少或消除过程或产品中已识别和使用的HS 的时间表?4.公司为实现HSF目标是否进行策划?分析确定实现目标所需的资源,时间要求、责任人落实明确,并对目标实现结果有评价?5.公司HSF目标实施时,过程是否受控,并及时更新?6.3变更的策划1.公司HSPM体系进行变更时,是否考虑了变更的目的及潜在后果?2.公司在进行HSPM体系变更前是否考虑了资源的可获得性?3.是否考虑了管理体系的完整性?为实施HSPM体系变更,是否有充足的资源保证实现必要的变更?7支持7.1 资源7.1.1 总则1.为实施、保持、改进HSPM体系过程,达到顾客满意,公司是否能够及时确定并提供所需资源?7.1.2人员1.为保证HSPM体系的有效实施,公司是否确定和配备各岗位所需人员?7.1.3基础设施1.公司为满足HSF过程和产品的要求,是否确定、提供并维护了所需的基础设施?2.是否有台账,是否有维护保养计划,能够持续满足运行要求?7.1.4过程运行环境1.公司是否确定、提供并维护所需的运行环境,以获得HSF 产品?7.1.5监视和测量资源1.公司的测量和监视资源是否根据已确定的HSF要求配置?所配置的测量和监控设备能力是否满足规定要求?2.公司的HSF特性的测量设备是否得到有效的管理?3.公司的HSF特性的测量设备是否可溯源?是否按照国际或国家测量标准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或验证?7.1.6组织的知识1.公司是否确定必要的知识,以保证实现HSF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这些知识是否得到保持,并能在所需的范围内得到?7.2能力1如何确保从事影响产品HSF工作的人员是能够胜任的?2.是否制定了相应的岗位任职要求以确定人员的能力?3.查培训计划,看是否按计划对人员进行了相应的培训,如何评价培训的有效性,实际培训效果如何?4.是否保持了相关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记录?7.3意识1.公司总经理是否知晓违反HSF 法律法规和顾客要求的后果?2.各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是否知晓将HS引入过程输出或产品的风险,以及他们对实现HSF目标的贡献?7.4沟通1.公司是否确定了与HSPM 体系相关的内部和外部的沟通?7.5形成文件的信息7.5.1总则1.公司所建立HSPM体系文件是否包括了HSF方针和HSF目标、管理体系手册、程序、记录及其他所要求的文件?2.HSPM体系文件是否包括了产品中包含的或可能会被引入产品的所有HS的列表?3. HSPM体系文件是否包括了适用法律法规和顾客要求的与HSF控制相关的成文信息?7.5.2创建和更新1.在创建和更新成文信息时,组织应考虑与程序、内容和格式相关的法律法规或顾客要求?7.5.3成文信息的控制1.公司是否按照根据法律法规或顾客要求(如关于持续可用性和保留期限的要求)保持或保留成文信息?8运行8.1运行策划和控制1.公司是否对HSF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进行了策划??2.这些策划如何体现?8.2产品和服务的HSF要求8.2.1顾客沟通1.公司是否建立可靠的有效的与顾客沟通的渠道和方式?2.与客户沟通主要有哪些内容?3.发生顾客投诉后,公司是否立即沟通、处理、解决顾客的问题?`8.2.2产品和服务HSF要1对于产品和服务HSF的要求主要有哪些?求的确定8.2.3产品和服务HSF要求的评审1.针对产品和服务HSF的要求公司是否进行了评审?这些评审方式是否有效?2.这些评审结果及由评审引发的措施是否形成了记录,并得以保持?8.2.4产品和服务HSF要求的更改1.当顾客提出产品HSF要求更改时,公司是否进行确认、评审和沟通?8.3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1.开展产品的设计开发时是否进行了策划?2.设计开发的输入信息关于HSF要求的有哪些?3.设计开发过程中对HSF 要求怎么进行控制的?4.设计开发输出有哪些内容?5.设计开发的更改怎么控制?8.4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4.11.公司是否努力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符合HSF要求?2.公司对产品的HSF符合性有负面影响的供应商怎样控制?总则 3.公司如何选择、评价供应商,使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满足HSF要求?4.公司是否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单?名单是否得到批准并分发至有关部门?采购是否依据名单进行?8.4.2控制类型和程度1.公司在策划控制类型和程度时,组织需考虑哪些因素?2.公司是否只从合格供应商名单中的供应商处采购确认过的HSF产品和服务?3.公司是否确定了必要的验证活动?4.公司确保任何HSF采购产品没有污染或混杂的可能?5.供应链更改时,公司是否能重新确认对产品HSF 的符合性?8.4.3提供给外部供方的信息公司与供应商沟通HSF要求时,是否包括以下内容:1.待提供的产品和服务?2.需要本公司批准的内3.公司或顾客拟在供应商现场为HSF符合性实施的验证和审核活动?4.确保可追溯性的HSF产品标识?5.符合顾客及法律法规主管部门接受的格式和传达渠道的成文信息,例如HS 分析报告或化学成分数据?8.5生产和服务提供8.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1.生产是否在受控条件下进行?2.生产过程中,是否使用规定的材料和技术,基础设施和环境是否符合要求?3.是否在适当阶段实施监视和测量活动,以验证是否符合过程的控制准则以及输出或产品的HSF接收准则?4.当没有作业指导书,不能有效进行生产和服务时,有关人员是否能获得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是否清楚、适用、正确、5.是否采取措施,防止可能引入HSF风险的人为错误?8.5.2标识和可追溯性1.公司是否在产品提供的整个过程中按照监视和测量的要求来识别输出的HSF状态?2.公司是否按照HS控制方面的要求标识产品?3.公司是否在必要时控制输出的唯一性标识,并保留所需的成文信息以实现可追溯性?8.5.3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1.公司是否确保来源于供应商的材料在使用前其HSF符合性已得到验证?2.当发现顾客财产的HSF特性不合格时,公司是否向顾客报告此事并保留相关记录?8.5.4防护1.公司是否对产品进行防护,以确保对相应要求的HSF的符合性?2.公司是否确保产品的HSF 符合性的标签和标识的完整性?8.5.5交付后活动1.公司是否保留适宜的记录作为HSF符合性的证据,用于证明产品和服务对法律法规要求或顾客要求的符合性?2.当法律法规主管部门或顾客提出要求时,公司是否与之合作,采取确保符合HSF要求所需的任何措施8.5.6更改控制1.公司是否对可能改变产品HSF特性的更改进行评审、验证(必要时)和控制,以确保对HSF要求的持续符合性?2.评审、验证和批准更改的结果是否作为记录予以保留?8.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1公司是否在适当阶段验证产品的HSF要求已得到满足?2.标识或标签都在产品放行前正确地附于产品上?8.7不合格输出的控制1.公司是否对HSF不合格产品进行识别,将其与合格产品隔离,并防止误用或误交付?2.如果在交付后发现了HSF不合格产品,公司是否按法律法规或顾客的要求告知顾客或通报法律法规主管部门?3.不合格产品是否进行跟踪?是否从顾客处撤回?4.对不合格品的处置是否保持记录?9绩效评价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1总则1.公司为确保产品和HSPM 体系符合性并实现持续改进,需监视和测量什么?2.公司需要用什么方法进行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以确保结果有效?3.公司需要在何时实施监视和测量?4.公司是否依靠自身能力或通过外部检测机构(或在适宜时通过其它方式)证明其产品和服务的HSF 符合性?9.1.2顾客满意1.公司是否监视顾客在HS 控制方面的需求和期望已得到满足的程度的感受?9.1.3 1.公司为证实HSPM体系的分析与评价适宜性、有效性并识别持续改进机会,确定、收集、分析了哪些数据?2.公司是否利用分析结果评价:a)产品的HSF符合性及趋势;b)在HS控制方面的顾客满意度;c)HSPM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d)供应商在HS控制方面的绩效;e)HSPM体系改进的需求。
内部审核检查表(内容)

4.4.5
受审核单位:CX—12—04
审核组成员:
内部审核检查表
受审核部门
安全环保部
审核日期
审核员
面谈人员与职务
陪同人员
检查事项和问题
相关条款
客观记录
备注
8、安全技术交底情况
9、施工中防尘防尘毒、噪声、防火防暴、防盗等情况、火工品管理情况
10、标准化工地与建设情况
11、应急预案编制与落实情况
12、安全检查与整改情况
受审核部门
试验室
审核日期
审核员
面谈人员与职务
陪同人员
检查事项和问题
相关条款
客观记录
备注
1、试验室职责
2、试验室资格、人员资格、设备台帐、周期检定标识等情况
3、试验标准、规程、规定、方法、校准依据、操作规程等情况
4、复试报告记录、材料取样方式、数量、代表值、检验频率是否齐全等情况
5、试验设备、仪器的维护、保养、防护等情况
7.5.1
7.5.5
受审核单位:CX—12—04
审核组成员:
内部审核检查表
受审核部门
工程部
审核日期
审核员
面谈人员与职务
陪同人员
检查事项和问题
相关条款
客观记录
备注
8、工程质量检查和评定情况、问题是否进展闭合管理
9、测量人员资格、仪器台帐、检验校准资料、测量记录、委外监测等情况
10、创优规划、QC小组活动、防治质量通病等情况
7.5.5
7.5.3
6.3
4.4.6
8.2.4
4.4.6
受审核单位: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2—04
审核组成员:
QC内审检查表

标准条款审核方法审核内容1.所有文件标识是否明确?2.文件发布前是否得到授权人的批准?3.所有文件是否均注明制定或修订日期?4.文件的查找是否方便?5.文件的保管是否有效?有无接受记录?6.是否对保留的作废文件进行标识和管理,以防止误用?Q4.2.4 记/F4.2.3 记录的控制1.是否所有的记录都有批准,并保存完好。
2.记录的查找是否方便。
3.记录的借阅是否有记录。
4.记录是否字迹清楚,更改是否有更改人的签名。
Q5.3质量方针1.抽查1至3人是否知道公司的质量方针并能正确理解。
2.向员工了解是以何种方式传达质量方针的?Q5.5.1 /F5.4 职责和权限1.部门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是否清楚?2.部门各岗位员工是否明确自己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是否有与最高管理者的沟通措施和记录。
Q6.2 /F6.2 人力资源分别从各岗位抽查两名员工的人事档案和培训档案(包括培训评价),检查提问上述抽查员工是否了解岗位的相关性和重要性,当出现影响质量或食品安全的因素时,应向谁汇报。
Q6.3 /F6.3 基础设施1.检查是否有设备一览表2.检查各岗位是否有相应的工作场所和质检处理用的设施。
3.检查设备检修计划与实施情况4.询问并检查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记录5.现场检查3-5件设备的状态标识是否齐全、正确、清晰6.询问并现场检查设备管理文件是否齐全,设备环境是否适宜7.检查设备标识与摆放是否符合要求Q6.4 /F6.4 工作环境检查QC化验室、仪器室、生测室的温湿度记录,环境保洁情况。
Q7.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检查岗位操作和设备操作是否形成作业指导书,询问员工是否行之有效。
询问生产设备配置是否齐全、安好。
查看成品、原辅料放行的检验报告单及相关记录1.对特殊过程的参数是否进行连续的监视并做好记录。
2.从事特殊过程的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并取得资格认可。
3.是否为特殊过程编制了作业指导书和相应的记录表格。
审核员: 审核时间: 受审部门:QC 部Q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 1.对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是否有管理规定?2.各种物料、中间体、成品的检验状态标识是否合适、正确?3.用标签、印章或区域表示产品检验状态标识的管理是否符合要求?4.是否保护好检验状态标识?Q7.6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1.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测量能力是否满足规定要求?2.是否保存了检定、校准的记录?3.校准人员有无上岗证?4.有无校准状态标签?校准标志是否在有效期内?5.不符合贴标签时,如何识别校准状态?6.是否明确了设备管理的责任人?7.是否规定了防止校准失效的调整方法?8.是否有必要的调整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作业指导书?9.有无防止在搬运、维护和储存期间损坏和失效的措施?Q8.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1.监视和测量结果未达到要求时,是否采取了纠正和纠正措施?2.检测过程和结果是否有检测记录?3.是否制定中间过程控制的标准?4.是否执行OOS/OOT 控制程序?Q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1.有无进货检查规定,是否规定了检查的项目、方法、验收准则、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应留下记录以及检验人员的资格要求? 2.是否对所有进货都进行了检查?3.检验记录能否证实符合验收准则的要求?4.供应商是否按要求提供合格证据(检验报告单)。
模具设计评审检查表

**-R3.2-01产品名称: 产品图号:模具名称: 模具编号:模具设计师 评审时间模具设计评审项目及内容项目评审内容是否满足模具设计改善方案备注产 品 检 查1.毛刺要求2.是否为外观件3.产品材料明确(材质及料厚)4.各视图的角法有无看错,产品是否对称5.确定原图比例6.工序图定位是否一致7.工序冲压方向一致(工件是否需要翻转)落料及冲孔模具1.展开尺寸的确定2.工序是否漏冲孔或漏折弯3.刃口材料及硬度要求4.凸凹模材料是否公用5.凸凹模是否单向受力及解决措施6.下料模具卸料板有没有加大避空以减少压伤和对模具的损坏;7.压力中心是否考虑8.冲孔凹模的刃口厚度及漏料孔的设计9.凸模结构是否合理10.凹模外形尺寸是否适合,是否存在凹模冲裁开裂风险?或增加加固套环必要性?11.卸料板硬度要求12.卸料板是否起导向作用13.是否需要人工取废料14.卸料是否需要人工脱料15.成品的脱料力是否平均(尤其是弯曲模、多孔模)16.弹簧的脫料力及压缩量是否足夠17.成品是否要浮升梢以防粘模18.废料刀的设计及废料自动脱落19.模具的闭合高度20.模具的冲裁力及使用设备21.冲头是否需要作阶梯式22.侧冲结构的设计23.侧冲的漏料设计24.加工基准孔是否需要25.模具的避位是否充分产品名称: 产品图号:模具名称: 模具编号:模具设计师 评审时间模具设计评审项目及内容项目评审内容是否满足模具设计改善方案备注拉 深 模 具 1.凸凹模材料及硬度是否合理2.凸模的设计方式是否合理3.凹模的设计方式是否合理4.压边圈的设计方式及材料硬度、厚度要求是否合理5.顶杆排步方式是否合理6.顶针板的厚度硬度要求7.预冲孔的设计依据及漏料方式是否合理8.模具的支撑是否排步均匀9.模具是否需要拉延筋及位置10.模具的排气孔的设计有没有考虑11.模具是否选用适用的设备12.拉伸凹模是否需要跟型13.是否需要预冲工艺孔14.有没有加回弹余料15.后工序是否定位可靠16.模具是否需要限位17.预冲孔的设计依据及漏料方式是否合理?18.零件折弯是否单向受力,材料是否会发生流动,如何解决?19.模具定位结构方式是否满足零件关、重要尺寸精度及产品特性要求?20.产品的定位是否会因材料流动而变形?21.成品是否需要浮升销以防粘模?22.后工序的定位是否进行考虑?23.是否考虑模具是否适合叉车运输产品名称: 产品图号:模具名称: 模具编号:模具设计师 评审时间模具设计评审项目及内容项目评审内容是否满足模具设计改善方案备注成型、折 弯 模 具 1.定位支撑是否可靠2.折弯线是否全部是直线3.模具设计是否考虑材料反弹补偿4.凸凹模侧向受力是否有抵消5.折弯是否单向受力,材料是否会发生流动,如何解决6.产品的定位是否因材料流动而变形?7.凸凹模的材料及硬度要求8.凸凹模间隙是否准确?9.卸料力是否满足?10.卸料是否需要人工脱料11.成品是否要浮升梢以防粘模12.搬运吊环设计有无必要,强度是否满足?13.闭合高度是否符合?14.安装T型槽是否需要?15.凹模模芯及顶出孔设计是否合理?16.使用设备规格是否合理17.模具安装方式及规格是否与设备工作台相符18.模具定位结构方式是否满足零件关、重要尺寸精度及产品特性要求?19.后工序的定位是否进行考虑?20.是否考虑模具是否适合叉车运输21.其他产品名称: 产品图号:模具名称: 模具编号:模具设计师 评审时间模具设计评审项目及内容项目评审内容是否满足模具设计改善方案备注产品检查1.毛刺要求2.是否为外观件3.产品材料明确(材质及料厚)4.各视图的角法有无看错,产品是否对称5.确定原图比例全 自 动 模 具 1. 料带设计是否是最理想的?2. 定位导正孔尺寸是否适中?3.模具设计是否考虑材料反弹补偿4. 确认最小冲头尺寸,是否强度足够?5.折弯是否单向受力,材料是否会发生流动,如何解决6.产品的定位是否因材料流动而变形?7.凸凹模的材料及硬度要求8.凸凹模间隙是否准确?9.卸料力是否满足?10. 折弯R/T比值,是否过小?11.成品是否要浮升销以防粘模12产品重要尺寸是否考虑如何保证,比如放回弹,加调整,下料取经验值等13.闭合高度是否符合?14. 压力弹簧数量,强度,排配是否合理?15. 模具结构是否恰当,导向件数量,强度是否足够?16.导位针结构型式,排配,数量是否合理17. 成形工站是否需要调节装置,装置是否可靠及便于调节,是否与导柱等干涉. 18.模具定位结构方式是否满足零件关、重要尺寸精度及产品特性要求?19. 零件强度是否足够,易损件是否有足够备件20.是否考虑模具是否适合叉车运输。
QC内部审核检查表

编号:
受审部门
陪同人员
页码
日期
审核员
序号
审核内容
涉及要素
涉及文件
审核结果记录
1
IQC进货检验前,是否参照<合格供应商名录>确认是否为合格供应商提供之物件?
7.4.3
进料检验管理程序
1)物料检验是否按程序进行,是否有制订相关检验标准?
2)若来料检验不合格IQC如何处理?
3)查验2-3份来料检验报表
各查看2-3份
4.2.4
制程及成品检验管理程序
1)抽查3-5份《成品检验日报表》是否填写完整?
6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是怎样进行的?
对不合格品是怎样进行控制的?
8.3
8.2.4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1)生产中出现批量不合格品是怎么进行处理的
2)抽查2-3份<品质异常纠正和预防报告>,看是否针对不良进行了改善?
7
客户退货的不良品是如何处理的
8.3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8
是否做到对客户的投诉,件件有落实和答复
7.2.1
客户服务管理程序
1)查2-4份<投诉处理单>是否完整
备注:审核结果记录:OK=符合规定N/A=无需审核NG=不符合规定
是否将结果记录于<样品制作申请单>?
7.1
样品制作管理程序
1)查看2-3份《样品制作单》是否完整?
备注:审核结果记录:OK=符合规定N/A=无需审核NG=不符合规定
内部审核检查表
编号:
受审部门
陪同人员
页码
日期
审核员
序号
审核内容
涉及要素
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按过程分[IATF16949内审检查表]
![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按过程分[IATF16949内审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99657e9fda38376baf1fae5c.png)
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按过程分[IATF16949内审检查表]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按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IATF16949内审检查表)编号:FORM NO: QR-QG-019-A 版本:A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按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IATF16949内审检查表)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按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IATF16949内审检查表)编号:FORM NO: QR-QG-019-A 版本:A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按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IATF16949内审检查表)编号:FORM NO: QR-QG-019-A 版本:A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按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IATF16949内审检查表)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按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IATF16949内审检查表)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按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IATF16949内审检查表)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按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IATF16949内审检查表)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按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IATF16949内审检查表)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按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IATF16949内审检查表)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按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IATF16949内审检查表)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按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IATF16949内审检查表)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按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IATF16949内审检查表)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按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IATF16949内审检查表)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按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IATF16949内审检查表)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按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IATF16949内审检查表)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按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IATF16949内审检查表)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按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IATF16949内审检查表)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按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IATF16949内审检查表)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按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IATF16949内审检查表)编号:FORM NO: QR-QG-019-A 版本:A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按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IATF16949内审检查表)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按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IATF16949内审检查表)编号:FORM NO: QR-QG-019-A 版本:A。
内部审核检查表-(生产技术、品管)---------QC

19、是否协同使用单位配合国家相关部门检查在用的压力容器及各类安全阀和检测装置进行校验
20、是否对重特大设备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事故性质和损失程度提出处理方案及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21、是否对需报废设备进行审核和上报批准,并在《设备一览表》中注明?
8。5.1
8.5。2
改进控制程序
33、是否负责本部门范围内的纠正和预防的组织实施和控制?
审核员:日期:审核组长:日期
5。6.1;
5.6。2;5。6.;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4。2.1;4.3;4。4。c;4。6。1;4.7.2
5、是否在实施管理评审前编制管理评审计划?
6、是否收集管理评审所需的资料?
7、是否做好了管理评审的会议记录?
8、是否编写了管理评审报告?
9、是否对责任部门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效果进行跟踪验证?
6.2.1;6.2。2
24、是否对生产过程、产品、卫生状况进行检查?
25、是否对设备设施的保养及工作环境进行检查?
26、是否负责对生产用采购的原辅料、过程产品和最终产品的检验与实验及工艺的监督检查。
27、是否负责所有标识的设计、产品标识方法、标识的维护等进行有效控制?
7.6.c
7。6。e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程序
28、本部门有哪些监பைடு நூலகம்和测量装置?是否都在有效期内?
7.3.1
产品要求的评审控制程序4。1.1
22、是否对经销公司反馈的顾客的特殊要求进行了技术能了、检测能力的评审,并对工艺进行了调整?
7.5。1
7.5.2
7。5.3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3。1
QC 内审检查表全条款 按部门编写

〇
有害物质过程管理手册、无 有害物质技术标准
目标
請問你部門所使用的HSPM文件是否有經批准并 抽查业务部的体系文件有《有害物质过程管理手册》、《无有
發行﹐修訂時是否有依相關規定執行﹖是否為 害物质技术标准》、《制程检验管制程序》、《记录管制程序
最新版本?(查看文件)
》等均与文管中心分发记录的版本一致
品管办公室 、车间
审核時間
序号
稽核要項及方法
稽核結果 描述
8.7不合
格输出 的控制
對HSF異常品是否有進行明顯的標識﹑區分﹑隔 離等措施 ﹖
仓库有专划区域“HSF不合格品区”存放
如工廠或客戶投訴發生有害物质異常,是否有 進行恰當的處理,采取了措施?對策的內容是 公司近一年未有发生客户投诉有害物质不合格的异常。相关规 否向類似產品橫向展開?(查看品質異常追蹤單 定见不合格管制程序 、會議記錄等明確了對類似品的處理)
查HSF产品物料清单,均符合
的控制
陪審員
判定
主要參考文件
〇 進料檢驗程序
〇
〇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〇 送第三方检测管制程序
〇
對生產設備、機器、測試設備和器具(包括有害 物質測試儀器如XRF)是否進行日常的檢查?
高温高湿老化测试机、拉力机均有按时进行保养
〇
与HSF管制作业有关人员(如进料检验人员、 6.2 能力 HSPM体系维护人员)是否有經過相關教育訓
是否确认及认可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材料宣告表 \ 第三方測試報告\MSDS(化學類材料)等資料(完
见HSF产品物料清单中有对供方提供的报告有效期、MSDS等进行 符合性判定
整性,正确性,及时性)?
〇 供方管理和采购管制程序
确认及认可人员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来执行此项 审核供方HSF资料的人员为马美铃,经查她有经QC080000相关知
质量内审检查表

Is the record filled in true, timely, clear, correct way?
2、部门的记录是否按规定进行整理、保管,保管是否
适宜?
Are the department records sorted out and kept
prescribed scope and content?
清楚各类报表与分析
符合规范并由部门经
理确认
合格
4.3、持续改进
1、同部门领导交谈了解改进的意识和打算。
部门领导对需要改进
合格
Continuous
improvement
Talk with the department head to know the
记录符合要求
已出现不合格的部门
针对严重的问题按规
定制定和实施纠正措
施
合格
4.5、预防措施
Prevention
measures
1、向部门负责人或相关人员了解或查询相关数据分析
趋势,确定部门是否有潜在不合格存在?
Ask or inquire the department head or related personnel
1、部门的基础设施能否得到及时的维护,运行状态是
否能够持续满足产品符合性的运行要求?
Whether the infrastructure of the department is timely
maintained? Can the operation state meet the operating
Human
resources
1、抽查重要岗位的工作人员2-5人,确定是否能满
内部审核检查表

内部审核检查表内部审核检查表部门:业务课审核员: 日期:序号检查内容涉及标准条款检查方法检查结果1( 与部门主管面谈5.2 5.3 是否明确方针\目标\部门目标\职责1 2( 查阅手册、程序 5.4 5.51( 如何获取有关国家或地区法律、法规2( 询问相关法律、法规在产品实现的各环节如何体系3( 抽取3-4份合同评审记录,检查是否在签订前评审4( 如有投标,检查对标书的评审记录,中标后,合同与业务部是否对项合同、标书、订单进行了评标书是否有不一致的地方,如何解决 2 7.2 审 5( 口头订单是否进行记录并进行了评审6( 是否有产能一览表7( 是否存在网上销售,如有,产品信息、广告内容是否进行了评审检查3-4份合同更改记录,注意更改是否得到了确认,更合同更改是否按程序执行 3 7.2 改信息是否知会相关部门1( 询问部门主管顾客如何得到产品的信息,产品信息正式发布前是否进行过评审是否与顾客沟通的渠道 2( 询问如何就合同事宜与顾客沟通 4 7.2.3 3( 检查3-5份顾客来电来函及这些投诉处理的情况,是否传递相关部门并得到了解决1( 检查顾客满意调查记录,调查是否按规定进行 8.2.1是否进行了顾客满意度调查 2( 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的问题是否进行了5 8.4分析及采取改进措施 8.51( 检查销售人员培训计划及实施记录销售人员培训情况6 6.2.2 2( 检查销售人员,是否按规定进行了培训及考核内部审核检查表部门:采购审核员: 日期:序号检查内容涉及标准条款检查方法检查结果1( 与部门主管面谈5.2 5.3 是否明确方针\目标\部门目标\职责1 2( 查阅手册、程序 5.4 5.5是否按采购控制程序进行采购与部门主管面谈并查阅最新采购文件 2 7.4 1( 查阅是否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册2( 检查新供应是否有调查表检查供应商的评定及控制情况 3( 抽查4-6家老供应商是否定期进行了评估,检查评估3 7.4.1记录是否符合评估标准(包括交货品质业绩\其它业绩),评估的结果是否按规定处理。
质量管理体系080000内部审核检查表

0
1
2
X
0
1
2
X
是否對原物料HSF進廠檢驗工作的執行及原物料異常改善對策的確認與結案? 是否制定职务说明书?人员是否了解? 有否制定管理评审程序? 是否策劃了管理評審的時間,是否已形成文件來确保其持續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管理評審的記錄是否有保留?是否规定保存期限? 顧客已确定的要求都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是否已形成文件? 強制性標準与产品相关的HSF法令法规的要求都包括什麼內容? 7.2.1 HSF产品相关 是否收集并识别顾客的有害物质要求? 要求的確定 是否将顾客要求传达到研發、工程、采购等相关部门? 是否按照客户要求提供环保证明资料?(如:产品材料宣告表,检测报告,MSDS/成分表及产品不含有害物质保 证书等.) 與產品有關的要求的評審在什麼時間進行?評審達到什麼目的? 含有禁用物质的过程或产品存在任何的污染或混合的可能或使用是否及时通知客户?
29 30 31 32
2 7.6 用于HSF过程 的监视与测量装置
Supplier Audit Checklist RESULT Valuable Count Maximum Score Self score 0 0 0 0 #DIV/0! #DIV/0! Internal Audit 0 0 0 0 #DIV/0! #DIV/0!
Internal Audit
Remarks
Total Outcome
是否進行HSPM管理體系內部審核的管理? 是否對公司文件進行管理,確保文件的受控狀態? 是否识别评审客户及法规HSF要求? 5.5.1 职责和权限 是否執行供應商的HSF定期審核及輔導? 是否對重大HSPM異常事件之檢討、追蹤、處理及呈報?
NO.
1 2 3 4 5 6 7
机械模具公司ISO9001:2015一整套内审检查表

机械模具公司ISO9001:2015一整套内审检查表审核部门/组别采购部审核员被审核者审核日期审核标准条款:5.3/6.1/6.2/7.2/7.3/7.5/8.1/8.4.1/8.4.2/8.4.3/8.5.6判定NO审核项目A B C审核记录(审核发现)1 2 3 4 5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1、是否制定了部门的组织结构图2、各岗位是否规定了职责权限,并形成文件化记录?3、各岗位职责权限如何有传达到各人员了解?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1、是否对本部门存在质量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及评估?2、是否制定了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并予以实施?3、是否评价了这些措施的有效性?6.2 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1、该部门的质量目标是什么?目标是否传达给相关人员知晓?2、目标达成状况如何?是否有定期进行统计?3、目标未达成如何处理?是否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纠正措施?7.2 能力:1、是否有相应的岗位说明书?2、如何证明人员能力符合要求?如:相应的教育、经历、或培训证明3、对能力不足是否制定本部门培训计划,并按计划实施培训?以上能否提供相关记录?7.3 意识:1、抽查员工对质量方针、本部门目标的掌握,并如何对达成目标作出贡献?审核部门/组别采购部审核员被审核者审核日期审核标准条款: 5.3/6.1/6.2/7.2/7.3/7.5/8.1/8.4.1/8.4.2/8.4.3/8.5.6判定NO审核项目A B C审核记录(审核发现)67 8 92、本岗位发生问题时是否对质量和要求产生不利影响?7.5形成文件的信息:1、抽查文件是否有标题、制定人、日期、文件编号、版本等,是否按文件职责权限审核和批准签名?2、查看文件是否为受控文件?3、使用的记录填写是否清晰及准确符合?是否按要求期限保存?查阅时能否及时找到?8.1 运行策划和控制:1、公司是否有外包过程?是否对外部提供过程进行策划和控制?8.4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4.1 总则):1、是否有外部供方控制的相关流程文件?2、是否建立了评价、选择新开发的供方的标准?8.4.2控制类型和程度:1、是否按照《供应链管理工作指引》进行对供应商管理,包括供应商的评审、选择、绩效监视、再评审?2、是否对评审、月度考核要求供应采取必要措施,并确认改进措施的有效性?3、是否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4、1、对外供方是否明确管理控制目标?是否能满足顾客要求及满足适用法律法规要求?审核部门/组别采购部审核员被审核者审核日期审核标准条款: 5.3/6.1/6.2/7.2/7.3/7.5/8.1/8.4.1/8.4.2/8.4.3/8.5.6判定NO审核项目A B C审核记录(审核发现)10 118.4.3提供给外部供方的信息1、是否按照流程要求执行了采购信息的确认和评审?(查看供应商档案)2公司是否向外部供方明确产品和服务内容?要求的方法、过程和设备?对产品和服务放行的标准?对外部供方的人员要求?3、公司是否有对外部供方的控制和监视记录?4、向外部供方下订单前,申购单是否按流程进行审批?8.5.6 更改控制:1、当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发生更改时是否按PCN协议提交物料PCN通知单(查看PCN通知单)。
模具设计评审检查表

7 推块、斜顶和顶针碰分型面时回针下要加弹弓胶并用螺丝固定
8 斜顶太多顶出复位力太大时可考虑用油缸顶出和复位
5 油缸、弹弓、水嘴、油嘴、接线盒、先复位机构等各种配件伸出模外时要加保护柱
6 复杂的模具结构须模拟前进、后退以及复位等状态是否有干涉等不合理情况发生
说明:1、此表可帮助评审内容更有序,同时也可作为设计自我检查表; 2、所有的设计依据必须以客供设计资料为先,再以厂标进行;
模具设计评审检查表
模号:
模具名称:
设计人员: 评审人员: 日期:
项 目
内容
注意事项及备注
1 模胚型式、各板强度校核、导柱长度是否足够(导柱长度要保护模仁、插穿位、斜导柱等) 模 胚 2 按厂标所有模必须加中托司,是否要加边锁
检 3 是否有模胚基准符号及撬模槽 查
4 800以上模胚A、B板是否有4个吊环,模具大小是否能放入客户要求的啤机面板尺寸,锁模力吨是否足够
浇 5 牛角水口必须做镶件,且镶件在啤机上就能拆装
6 潜水、牛角水口等流道是否有足够顶针,顶针位置是否符合厂标
7 热流道必须做模流分析,复杂的冷流道产品也要做模流分析
排 1 依照厂标并参考模流分析,在前后模分型面及大碰穿面加排气和避空,要保证排气与大气接触,并画于3D图上 气 2 分型面上不封胶位R处要做R或倒角避空 (尽量有R面长厚法避空) 及 避 3 排气镶件、排气针要画出,导套要画排气 空 4 深骨是否做镶件并加有排气,骨位深超过10mm时建议尽量做镶件
IATF16949内部审核检查表

审核组长:审核员:被审方:
审核组长:审核员: 被审方:
审核组长:审核员: 被审方:
审核组长:审核员:被审方:
审核组长:审核员:被审方:
审核组长:审核员:被审方:
审核组长:审核员:被审方:
审核组长: 审核员:被审方:
审核组长:审核员:被审方:
审核组长: 审核员:被审方:
审核组长:审核员:被审方:
审核组长: 审核员:被审方:
审核组长:审核员:被审方:
审核组长: 审核员:被审方:
审核组长: 审核员:被审方:
审核组长:审核员: 被审方:
审核组长:审核员:被审方:
审核组长:审核员:被审方:
审核组长:审核员:被审方:
审核组长:审核员:被审方:
审核组长:审核员:被审方:
审核组长: 审核员:被审方:
审核组长:审核员:被审方:
审核组长:审核员:被审方:
审核组长:审核员:被审方:。
工模部-内部质量审核检查表

受审部门:工模部
检查表
条款
日期:2008-06-19 检查记录
NO:QR-GC-23 判定
1 生产部的质量目标及完成情况?
5.4.1 4、5月目标已达到
合格
2 生产车间人员分工、职责权限?
5.5.1 职责明确
合格
查“生产设备清单”设备是否适应前生产需要?是否有设备定 3 期检修计划?是否有日常设备(每工作日)的维护保养记录? 6.3 “设备清单”中设备符合需要,有1台磨床无6月点检
7.5.1 快走丝作业指导书为A/0,且受控
合格
14
查特殊过程是否有确认记录?有作业指导书、作业人员持证上 岗、作业过程参数记录等?
7.5.2热处理为外包来自15 关键工序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有作业指导书和作业过程记录? 7.5.1 机加为关键,人员持证,有指导书和作业记录
16 查生产现场作业人员操作,质量记录是否与文件要求相符? 17 查生产现场产品的标识及防护、搬运、包装情况。 18 是否有生产过程及模具的检验标准,是否有相应记录
7.5.1 人员操作,记录符合要求
7.5.3 7.5.5
标识、防护,搬运符合要求
8.2.4 有标准和记录
19 对不合格品及模具如何处理 内审员:
8.3 不合格品返工重检,不合格模具则返修模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是否有设备的临时修理记录?
4
工作环境提供是否适应当前生产和体系运行要求?是否有特殊 要求?
6.4
适应要求,无特殊要求
5
询问设计人员设计开发的程序及实施情况?查产品的设计开发 计划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7.3.1
有“模具设计进度计划”符合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2 页 共 2 页
日期:2009-01-05 Nhomakorabea第 1 页 共 2 页
日期:2009-01-05 现 场 记 录
内部审核检查表
审核部门:模具QC组 审核员:
1.是否有项目部转达的客户退货或投诉? 7.2与顾客 《客户投诉处理程 2.查看退货处理及投诉处理报告 有关的过程 序》 3.是否采取改进措施并跟踪执行效果? 1.各岗位是否有正确版本的适用文件? 4.2.3 文件 《文件与记录管理 控制 程序》 2.文件是否清晰,易于识别? 3.工作现场是否有作废的文件? 4.是否有私自复印受控文件等违反程序文 件的现象? 1.质量记录是否完整? 4.2.4 记录 控制 2.质量记录是否清晰,易于识别、检索? 3.检查质量记录的保存情况 1.公司及本部门的质量目标是什么? 5.4.1质量 《质量目标管理程 目标 序》 2. 最近两个月本部门目标的实现情况如 何,有没有进行统计? 3.没有达到时是否采取改进措施?提供实 施改进措施的记录。 1、是否对来料、外发检测及验收、模具的 《模具加工和检验 检验,并留下记录? 管理程序》 2、是否对各各加工组已 OK 的零件进行 上道工序的抽检? 5.5.1 职责 与权限 5.5.3 内部 沟通 6.4 工作 环境 1.组织结构图 2.工作职责 1.内、外部沟通的形式、记录 2.内、外部沟通的效果 1.识别工作环境 2.采取的保障工作环境的措施
内部审核检查表
审核部门:模具QC组 相关标准 相关程序 条文 审核员: 审 核 内 容
1. 抽查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产品名称/ 规格、抽样标准、判定标准) 。 7.4.3 采购 产品的验证 《模具来料检 2. 抽查检验员执行检验指导书的情况 定方法、结果、检验员签名及审核) 4. 检验结果是否通知了相关人员。 1.三种检验状态:待检、合格、不合格的 标识? 2.划区标识时,区域空间上有明显区分, 体 积很小的来料及半成品,无特别要求时, 每种或每批物品按区域做整体标识。必 要时每个独立包装上要有标识。 7.5.3 标识 《标识和可追溯 和可追溯性 性管理程序》 3.未检的来料放待检区,检验后,做状态 标识 ( 放指定区域或在物料标签上做标 识), 合格与不合格来料是如何标识的? 4.半成品不合格如何标识? 5.发现标识不明确的物料或产品时,由标 识责任人核实后重新标识。 1. 相关人员是否明确不合格品处理对应的 职责与权限。 2.是否对不合格品进行记录,所作记录是 否符合要求。 3.是否对不合格品进行相应的处置,查不 合格品处置的相关记录。 4. 必要时是否对不合格品采取了纠正预防 措施。 8.3 不合格 《不合格品管理程 5、不合格品的处理是否符合文件的要求, 品控制 序》 对纠正后的产品是否再次进行验证, 查相 关记录。 6、 是否有例外放行发生,处理程序是否 符合文件要求。 7、 是否定期对不合格品进行分析,查相 关记录。 8、是否对物料进行检验、标识以及用书面 形式把品质异常反馈给相关部门并进 行跟踪? 验管理程序》 3. 抽查来料检验报告(抽样的准确性、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