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气囊管理
人工气道种类及气囊管理人工气道
口咽通气道的放置
双手托起下颌, 使舌离开咽后壁, 开通堵塞气 道
然后用拇指将通气管向下至少推送2cm 使通 气管弯曲段位于舌根后, 确保手柄上的压力
检查口腔, 以防舌或唇夹置于舌和通气管之 间
清理口腔分泌物 固定口咽通气管
鼻咽通气道的放置
❖ 长度的选择:鼻尖到耳垂的距离 ❖ 导管头应在会厌水平之上
鼻咽通气道的放置
❖ 放置
检查鼻腔从鼻孔大的鼻腔放入 放置前用水溶性润滑油涂抹 将导管与面部作垂直方向轻轻地插入鼻孔 一般不需特殊固定
鼻咽通气道
❖ 优点
半清醒病人耐受良好
❖ 禁忌症
鼻咽癌放疗后的患者、鼻腔息肉、鼻甲肥大、鼻 中隔歪曲、凝血功能异常
❖ 并发症
鼻窦炎、 中耳炎、呕吐、气道梗阻、组织坏死和 出血等
气管食管联合通气管
经口置入联合 导气管 小套囊注气 5~15ml 大套囊注 75~100ml 管端进入食管 经短管行肺通气 管端进入气管 经长管行肺通气
气管食管联合通气管
❖ 盲法置入,可能进入食道,也可能进入 气管
如进入食道,长管腔进入食管时经长管腔通气两 肺无呼吸音胃区开始膨隆,经短管腔通气两肺有 呼吸音,两侧气囊均膨胀。
气囊上滞留物清除
人工气道患者的气道抽吸
1. 整个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无菌 2. 吸痰前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避免发生低氧
血症 3. 吸痰管插到气管插管远端前,不能带负压,
以免过度抽吸肺内气体,引起肺萎陷, 4. 吸痰管在气道内的时间不应超过10-15s 5. 吸痰期间应密切注意心电监测,一旦出现心
律失常,应立即停止抽吸
细节 决定 生命!
谢 谢!
喉罩人工气道
喉罩(laryngeal mask) 是一种临床常用的介于面罩 和气管插管之间的新型通气 工具
人工气道气囊管理
气囊破裂是人工气道气囊管理中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导致严重的呼吸障碍和并发症。
详细描述
气囊破裂的原因可能包括气囊材料老化、机械损伤、高压气体泄漏等。气囊破裂后,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缺 氧等症状,甚至可能导致窒息。为预防气囊破裂,应定期检查气囊状态,避免长时间使用高压气体,及时更换老 化的气囊。
气道黏膜损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总结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主要由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可能导 致严重的呼吸衰竭和死亡。
详细描述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细菌定植、误吸和胃食管反流等。患者可能出现 发热、咳嗽、痰多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脓性痰和呼吸困难。为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 炎,应加强口腔护理、减少胃食管反流、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措施。同时,应定期进行痰
适用于长期人工气道患者,如慢性阻 塞性肺疾病、神复用型气囊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和医疗需求进行选择。对于需要长期使用人工气道的患者 ,复用型气囊可能更加经济实惠;对于短期使用人工气道的 患者,一次性气囊更加方便快捷。
在选择气囊时,还需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气道情况等因 素,以确保选择的气囊类型能够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同时 ,医护人员应熟悉不同类型气囊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以确保 人工气道管理的安全有效。
03
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
气囊压力的监测与控制
监测气囊压力
定期监测气囊压力,确保其在合 适的范围内,以维持气道的通畅 和防止气道黏膜损伤。
控制气囊压力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适 当调整气囊压力,以达到最佳的 气道密封效果。
气囊更换的频率与注意事项
更换频率
根据气囊材质和使用情况,定期更换 气囊,一般建议每2-4周更换一次。
人工气道气囊管理
气囊充气过分: 压迫气管壁, 气管粘膜易缺血坏死、
糜烂而形成 溃疡, 也可损伤血管而出血, 甚 至发生气管食管瘘和无名动脉破裂致死亡.
人工气道气囊管理
第11页
气囊上滞留物去除
气囊上滞留物是微生物繁殖 良好培养基, 且多为抗生素 筛选耐药菌, 多为革兰阴性 杆菌
气囊放气或漏气时, 含有耐 药菌滞留物易流至下呼吸道 造成呛咳、窒息及感染
理想气囊压力为有效封闭 气囊与气管间隙最小压力, 即<毛细血管灌注压, 这种 压力能够很好保障气道粘 膜血液供给。
人工气道气囊管理
第9页
临床上什么时候需要监测气囊压力?
常规监测时 听到有漏气声时 呼吸机报警分钟通气量低时 听诊气管处有漏气声时
人工气道气囊管理
第10页
压力异常不良表现
气囊充气不足和气囊漏气: 造成导管与气管间密闭不良、漏气、
声,再注气,直到再吸气时听不到漏气声为止。
优点: 可减小气囊对气管壁损伤,不 易发生误吸,不影响潮气量。
测压表充气技术
人工气道气囊管理
第6页
人工气道气囊管理
第7页
思索题
◆ 临床上什么时候需要监测气囊压力?
人工气道气囊管理
第8页
压力监测
当前气囊多为大容量低压 气囊, 注气后呈圆柱状膨 起, 与气管粘膜接触面积 较大
人工气15道气囊管理
第15页
◆ 为了降低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 生,在平时护理工作中我们应该怎样做 ?
人工气道气囊管理
第16页
人工气道气囊管理
第17页
人工气道气囊管理
人工气道气囊管理
第1页
学习目标
1 了解气压力,及气囊压力监测方
ICU患者人工气道气囊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ICU患者人工气道气囊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人工气道是重症监护室(ICU)中常用的一种生命支持手段,用于维持患者的气道通畅,确保充分的氧合和通气。
然而,不正确的人工气道管理可能导致气囊失效、肺泡性肺毁伤和其他并发症。
因此,应用最佳证据来指导人工气道气囊管理至关重要。
1. 合适的气囊充气压力:实施适合的气囊充气压力是确保气囊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低的气囊充气压力可能导致漏气,从而缩减正常的气道封闭效果,增加呼吸机相关感染的风险。
然而,过高的气囊充气压力可能导致气囊毁伤、气囊成型不全以及其他并发症。
最佳证据建议选择适合的气囊充气压力,通常在20-30 cmH2O之间。
2. 定期监测气囊充气压力:定期监测人工气道气囊的充气压力至关重要,以确保气囊的稳定运行和正常效果。
一些探究建议每天至少检查2次,并依据需要调整充气压力。
此外,机械定时充气装置的使用也可以降低气囊充气压力失控的风险,提高管理的效果。
3. 气囊充气期间定期检查气囊体积:充气期间定期检查气囊体积是确保气囊功能正常的重要步骤。
一些探究建议使用良好的随气囊充气压力变化而变化的充气球,以检查气囊的体积变化。
确保充气球恰好能够包抄气囊,无空隙存在。
4. 气囊充气后,适时评估人工气道封闭效果:气囊充气后,应准时对人工气道封闭效果进行评估。
通过听诊、胸片或超声等方法,评估气囊是否正常封闭气道,无漏气现象。
如存在气囊充气不足或过度充气的状况,则需要准时调整气囊充气压力,以确保适当的气道封闭效果。
5. 定期更换气囊和人工气道管道:定期更换气囊和人工气道管道是降低感染和其他并发症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常建议依据患者详尽状况,每7-10天更换一次气囊和人工气道管道。
此外,定期检查气囊和人工气道管道是否存在损坏或老化,依据需要进行更换。
综上所述,ICU患者人工气道气囊管理的最佳证据包括合适的气囊充气压力、定期监测气囊充气压力、气囊充气期间定期检查气囊体积、适时评估人工气道封闭效果和定期更换气囊和人工气道管道。
人工气道的气囊管理
人工气道的气囊管理在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时,气囊是人工呼吸回路上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保持呼吸回路的密闭性以维持呼吸机正常送气,可以防止分泌物漏进肺内导致继发感染。
气囊压力需要密切进行监测和调整,压力过高会导致气道黏膜的损伤,压力过低会导致漏气,市面上已经有新型的气囊管理系统,需要更多相关研究来完善并证实其临床获益。
一、气囊的作用及分类人工气道的气囊作用主要包括:1、防止漏气,保持呼吸回路的密闭性,有创机械通气时人工呼吸回路需要保持密闭,以确保气体按照呼吸机参数进行送气,保证患者的呼吸支持和氧合维持;2、防止误吸,有创机械通气时的人工气道一般破坏了患者固有的上呼吸道结构,患者的神志情况欠佳、咳嗽防御和吞咽功能受损,因此需要气囊密闭来防止口鼻咽部分泌物或食物残渣误入气道内造成进一步感染。
根据压力及形态可讲气囊类型大致分为低压高容型气囊、高压低容型气囊,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前者,因其充气后呈规则圆柱状,接触面积大,压力分布均匀,较少发生漏气,因此充其量适当时较少发生损伤。
诸多因素会影响气囊密闭性,当发现气囊漏气时应当及时处理。
影响其密闭性因素包括:1、气囊压力与充其量,2、气囊位置是否合适,3、导管型号与患者气管直径是否匹配,4、气囊的材质和性状,5、机械通气时的参数、模式设置,6、其他操作如吸痰、翻身等。
及时消除影响因素以保证患者安全。
二、气囊压力的管理目前国内外的专家共识一致推荐人工气囊的压力维持在25-30cmH2O,可以保持气囊的密闭,同时又不会损伤气道黏膜。
正常气道黏膜毛细血管动脉端、静脉端和淋巴管静水压分别为30-35mmHg> 18-20mmHg> 5-8mmHg,超过淋巴管压力可引起水肿,超过静脉端压力可引起淤血,超过动脉端压力一段时间可引起黏膜缺血性坏死。
气囊压力过低会导致呼吸回路漏气、患者氧合下降;或者导致囊上分泌物误吸入肺内造成VAP;气囊压力过高可能会导致气管黏膜的缺血损伤、气管软化,进而造成气管良性狭窄、严重者可造成气管食管屡,这些不良后果都需要再次巨大代价治疗。
人工气道种类及气囊管理人工气道解读
只适用于全麻和神智不清的病人,清醒和浅麻醉病人不易耐
受
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通气道
鼻咽通气道:由鼻孔置入咽部的人工气道 主要作用 预防舌根后坠 减少吸痰对鼻粘膜的损伤 可用于清醒患者
鼻咽通气道的放置
长度的选择:鼻尖到耳垂的距离
导管头应在会厌水平之上
鼻咽通气道的放置
放置
检查鼻腔从鼻孔大的鼻腔放入
操作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或头低脚高位 充分吸引气管内及口、鼻腔内分泌物 两人配合:一人将简易呼吸器与气管导管相连,于 患者吸气末呼气初用力挤压简易呼吸器;同时另一 人将气囊内气体抽空,于呼气末将气囊充气 吸引口鼻腔内被冲出的气囊上滞留物 可重复以上操作2-3次,直到完全清除气囊上滞留物 为止
泡沫气囊
人工气道气囊管理
主要是加强气囊内压力的监测
维持气囊内压力多少合适?
气道内毛细血管灌注压(约18.5
气囊压力<20
mmHg)
cmH2O VAP发生率显著性增高 是VAP发生的独立因素 --Rello J et al.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1996;154:111–115
放置前用水溶性润滑油涂抹
将导管与面部作垂直方向轻轻地插入鼻孔
一般不需特殊固定
鼻咽通气道
优点
半清醒病人耐受良好
禁忌症
鼻咽癌放疗后的患者、鼻腔息肉、鼻甲肥大、鼻
中隔歪曲、凝血功能异常
并发症
鼻窦炎、 中耳炎、呕吐、气道梗阻、组织坏死和
出血等
喉罩人工气道
喉罩(laryngeal mask)
维持气囊内压力多少合适?
气囊压力高于30
mmHg(42cmH2O)时,气管 粘膜血流将完全被阻断,可引起粘膜缺血 mmHg(24cmH2O)时,气管 粘膜静脉回流受阻而出现淤血
人工气道气囊管理
人工气道气囊管理人工气道是指将导管经口、鼻或气管切开处插入气管内建立的气体通道,常用于呼吸衰竭、心肺复苏等患者的治疗。
而气囊作为人工气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气囊的主要作用是封闭气道,防止气体泄漏和误吸。
然而,如果气囊管理不当,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
例如,气囊压力过高会导致气管黏膜缺血、坏死,甚至形成气管食管瘘;而气囊压力过低则无法有效封闭气道,容易引起误吸和肺部感染。
那么,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人工气道气囊管理呢?首先,我们要明确气囊压力的合适范围。
一般来说,理想的气囊压力应维持在 25 30cmH₂O。
为了准确测量气囊压力,临床上通常会使用专门的气囊压力测量仪。
这些测量仪操作简便,能够实时显示气囊压力值,帮助医护人员及时调整。
在进行气囊压力测量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机。
一般建议在患者安静、呼吸平稳的状态下进行测量,以获得较为准确的结果。
同时,测量的频率也很重要。
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通常每 4 8 小时测量一次气囊压力;而对于病情较重或存在特殊情况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频繁地测量。
除了测量压力,气囊的充气方法也有讲究。
传统的手动充气方法往往凭借医护人员的经验和手感,容易导致气囊压力不准确。
现在,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采用自动充气装置,能够更加精确地控制气囊充气量,从而保证气囊压力处于理想范围。
另外,气囊的放气也需要谨慎操作。
长期不进行气囊放气可能会导致气管黏膜受压时间过长,加重损伤。
但频繁放气又可能增加误吸的风险。
一般情况下,每隔 6 8 小时进行一次短暂的放气,每次放气 5 10 分钟即可。
在放气前,需要先清除患者口腔和气道内的分泌物,防止误吸。
在人工气道气囊管理中,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血氧饱和度下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检查气囊压力是否合适,以及是否存在其他问题。
同时,要做好气囊的护理工作。
保持气囊及周围气道的清洁,定期更换固定气囊的胶带或绑带,防止松动或移位。
人工气道的护理措施与并发症管理
人工气道的护理措施与并发症管理人工气道是指通过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将导管置入气道以维持通气和气体交换功能。
它是应用于危重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和并发症风险。
本文将详细介绍人工气道的护理措施以及并发症的管理方法。
一、人工气道的护理措施1. 定期清洁气道导管:人工气道导管上的黏液和分泌物会阻塞导管,影响通气。
定期清洁导管,可以采用吸痰、漱口、擦拭等方式,保持导管的通畅。
2. 气囊压力监测与调整:人工气道导管的气囊应定期监测并调整,以确保气囊的充气量符合标准。
过高或过低的气囊充气量都会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3. 固定人工气道导管:使用适当的方法固定气道导管,以防止移位和拔管的风险。
常用的方法有束带固定、颈圈固定等。
4. 防止误吸:通过合理的护理手段,减少误吸的发生。
如引流吸痰、提醒患者做到嘴周清洁、避免误吸食物或液体等。
5. 定期更换导管:人工气道导管应定期更换,以减少导管堵塞、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
6. 预防感染:人工气道导管插入后易引发呼吸道感染。
护理人员应加强感染控制措施,如保持洗手、佩戴洁净手套、消毒仪器等。
二、人工气道的并发症管理1. 气道导管堵塞:定期清洁导管、规范咽部护理,有效预防气道导管堵塞的发生。
如果导管堵塞,可轻轻抽吸或更换导管。
2. 肺感染:加强感染控制措施,如定期吸痰、保持导管周围清洁、规范使用抗生素等,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肺感染。
3. 吸气困难:人工气道导管的存在可能导致机械性喉痉挛,呼气时间延长。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及时处理并及时给予辅助通气。
4. 声音嘶哑:避免误吸及机械性喉痉挛,定期清洁喉、漱口,及时处理导管位置不良等,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声音嘶哑。
5. 纵隔气肿:过度充气导管气囊、导管位置不良等原因可能导致纵隔气肿。
护理人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必要时通过影像学检查进行评估和处理。
6. 导管移位或拔管:正确固定导管,及时发现拔管或移位,并紧急处理。
人工气道气囊管理专家共识
气囊压力及影响因素
人工气道气 囊的管理专 家共识
气囊的作用
▪ 气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 第一,固定气管导管,防止气管导管滑出; ▪ 第二,封闭气道,保证潮气量; ▪ 第三,预防反流、误吸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气囊压力及影响因素
▪ 建立标准 ▪ 人工气道管理在机械通气过程中非常重要。在人工气道管理中,气囊管
气囊压力管理不当的并发症
▪ 气囊压力不当会产生哪些严重的后果?气囊压力不足导致患者通气不足、 反流误吸、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气囊压力过高则与咽痛、嘶哑、神经 损伤、气管食管瘘、气管破裂、气管狭窄密切相关。
▪ 气囊压力不足 ▪ 当气囊压力<20cmH2O时,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风险明显增
加。重症监护病房(ICU)常规使用气囊测压表定期检查气囊内压,然 而有研究者发现,由于一些医护人员不熟悉压力表的使用,导致常规检 查后气囊的意外放气,可能增加吸入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风险。
气囊管理
▪ 推荐意见1:气囊的基本作用是防止漏气和误吸;对于气管切开无 需机械通气的患者,如果自主气道保护能力好,可将气囊完全放 气或更换为无气囊套管(推荐级别:B级)。
▪ 推荐意见2:不能采用根据经验判定充气的指触法给予气囊充气 (推荐级别:C级)。气管插管后患者的吞咽功能受影响,口腔 分泌物及胃食道反流物受气囊相隔阻滞于气囊上方,会形成气囊 上滞留物。气囊上滞留物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的重要来源。
人工呼吸道气囊的管理专家共识(2023全文)
人工呼吸道气囊的管理专家共识(2023全
文)
本文基于专家共识,为机械通气患者使用的人工呼吸道气囊的管理提供指导和建议。
1. 人工呼吸道气囊的选择
应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咳痰能力、气道状况等因素来选择人工呼吸道气囊。
同时,也要考虑呼吸机的类型和设置。
2. 人工呼吸道气囊的放置
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放置,操作前应仔细检查气囊的完整性、大小、软硬程度和触碰是否正常等因素,注意消毒和术后定期检查。
3. 人工呼吸道气囊的使用
呼吸机设置应妥善,观察气道压力和潮气量,避免过度膨胀或漏气情况。
同时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4. 人工呼吸道气囊的更换
建议每7天更换一个新的人工呼吸道气囊,且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更换,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5. 人工呼吸道气囊的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包括人工气囊的漏气、过度膨胀、感染等情况。
一旦发现这些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6. 结论
人工呼吸道气囊的管理对机械通气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呼吸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按照专家共识的指导和建议,可以降低感染和其他风险的概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点:可减小气囊对气管壁的损伤, 不易发生误吸,不影响潮气量。
测压表充气技术
思考题
◆ 临床上什么时候需要监测气囊压力?
压力监测
➢ 目前的气囊多为大容量低 压气囊,注气后呈圆柱状 膨起,与气管粘膜接触面 积较大
➢ 理想的气囊压力为有效封 闭气囊与气管间隙的最小 压力,即<毛细血管灌注 压,这种压力可以较好的 保障气道粘膜的血液供给。
高容量低 压气囊
低容量高 压气囊
气囊的作用
固定人工气道
气囊的作用 密闭气道、保证潮气量的供给
防止口鼻腔和胃内容物的误吸
气囊的充气方法和压力监测
最小闭合技术
方法:将听诊器置于患者气管处向气囊内注气,直到
听不到漏气声为止,抽出0.5ml气体,可闻及少量漏气 声,再注气,直到再吸气时听不到漏气声为止。
人工气道气囊管理
学习目标
1 了解气囊在建立人工气道病人中的作用 2 掌握最适宜的气囊压力,及气囊压力的监
测方法 3 熟悉气囊充气异常时的不良表现
气囊管理概述
临床上人工气道常经 口、鼻或气管切开建立
概述
气囊管理是人工气道 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气囊压力是气囊是否 损伤气管粘膜的重要因素
气囊管理概述
等压气囊
气囊上滞留物的清除
➢ 气囊上的滞留物是微生物繁 殖的良好培养基,且多为抗 生素筛选的耐药菌,多为革 兰阴性杆菌
➢ 气囊放气或漏气时,含有耐 药菌的滞留物易流至下呼吸 道导致呛咳、窒息及感染
气囊上滞留物的清除
持续声门下吸引
➢ 在声门与气囊间置一引流 管,引出体外,可接负压 吸引装置持续吸引分泌物
➢ 持续声门下吸引滞留物, 可降低VAP的发生率
气囊上滞留物的清除
间断低负压吸引
小结
➢ 人工气道气囊管理概述 ➢ 人工气道气囊的作用 ➢ 人工气道气囊的充放气方法和压力监测 ➢ 人工气道气囊压力异常的不良表现 ➢ 人工气道气囊上滞留物的清除
15
◆ 为了降低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 发生,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我们应该怎 样做?
临床上什么时候需要监测气囊压力?
➢ 常规监测时 ➢ 听到有漏气声时 ➢ 呼吸机报警分钟通气量低囊充气不足和气囊漏气: 导致导管与气管间密闭不良、漏气、
VAP 的发生率升高
➢ 气囊充气过度: 压迫气管壁,气管粘膜易缺血坏死、 糜
烂而形成 溃疡,也可损伤血管而出血,甚至 发生气管食管瘘和无名动脉破裂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