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系统总复习小升初奥数教程小升初奥数题及答案(380张幻灯片)

合集下载

小升初50道经典奥数题及答案详细解析.docx

小升初50道经典奥数题及答案详细解析.docx

1.甲乙丙三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路线追赶前面的小明;他们三人分别用9分,15分,20分追上小明,已知甲每小时行24千米,以每小时行20千米,求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甲9分追上时行走了24*9/60=3.6,乙9分时行走了20*9/60=3,说明在9分时,乙和小明距离为0.6,15分时乙追上,用了6分追了0.6千米,说明乙比小明每分多走0.1千米,乙速度为20,则小明为14千米每小时,则设丙速度为x 9/60*x+11/60*(x-14)=3.6 x=18.5(千米每小时)2.甲乙两人同时从山脚开始爬山,到达山顶后就立即下山,甲乙两人下山的速度都是各自上山速度的二倍,嫁到山顶是一句山顶还有500米,甲回到山脚是乙刚好下到半山腰,求从山脚到山顶的路程。

甲乙两人下山的速度都是各自上山速度的二倍,甲到山顶时乙距山顶还有500米,甲到山脚时乙距离山脚距离为500*(1+2)=1500米。

甲回到山脚是乙刚好下到半山腰,所以,从山脚到山顶的路程为3000米3.甲一分钟能洗3个盘子或9个碗,乙一分钟能洗2个盘子或7个碗,甲乙两人合作,20分钟洗了134个盘子和碗,问洗了几个盘子几个碗?设甲乙各用x、y分钟洗盘子,则3x+9(20-x)+2y+7(20-y)=134 6x+5y=186 x<=20,y<=20 x=16, y=18 所以,盘子=16*3+18*2=84个,碗=4*9+2*7=50个4.全班有30名学生,其中17人会骑自行车,16人会游泳,11人会滑冰,这三项运动没有人全会,至少会这三分之一项的学生数学成绩都及格了,但又都不是优秀。

如果全班有8人数学不及格。

问:全班有几人既会游泳又会滑冰?都不会的人数为8个,所以有24个人至少会一样。

既会游泳又会滑冰的不会骑自行车,而不会骑自行车的有7人。

验证:此时会游泳和会滑冰的还剩9人和4人。

假设他们都会骑自行车,则既会骑自行车又会游泳有9人既会骑自行车又会滑冰有4人剩余4人只会骑自行车。

小升初奥数题必考100道及答案(完整版)

小升初奥数题必考100道及答案(完整版)

小升初奥数题必考100道及答案(完整版)题目1:有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数字的2 倍,如果把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交换,就得到另外一个两位数,把这个两位数与原两位数相加,和是132。

求原两位数。

答案:设原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为x,则十位上的数字为2x。

原两位数为20x + x = 21x,交换后的两位数为10x + 2x = 12x。

根据题意可得:21x + 12x = 132,33x = 132,x = 4。

所以原两位数为84。

题目2:小明从家到学校,如果每分钟走50 米,就要迟到3 分钟;如果每分钟走70 米,则可提前5 分钟到校。

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米?答案:设小明按时到校要x 分钟。

50(x + 3) = 70(x - 5),50x + 150 = 70x - 350,20x = 500,x = 25。

路程为50×(25 + 3) = 1400(米)题目3:甲乙两数的和是180,甲数的1/4 等于乙数的1/5,甲乙两数各是多少?答案:设甲数为x,则乙数为180 - x。

1/4 x = 1/5 (180 - x),5x = 4×(180 - x),5x = 720 - 4x,9x = 720,x = 80,乙数为100。

题目4:某工厂有三个车间,第一车间的人数占三个车间总人数的25%,第二车间人数是第三车间的3/4,已知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少40 人,三个车间一共有多少人?答案:设三个车间总人数为x 人。

第一车间人数为0.25x,第二车间和第三车间人数之和为0.75x。

第二车间人数为0.75x×3/7 = 9/28 x。

0.25x + 40 = 9/28 x,9/28 x - 7/28 x = 40,2/28 x = 40,x = 560 人。

题目5:一桶油,第一次用去2/5 ,第二次用去10 千克,这时剩下的油正好是整桶油的一半。

这桶油有多少千克?答案:设这桶油有x 千克。

经典小升初奥数题及答案

经典小升初奥数题及答案

经典小升初奥数题及答案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1、某次数学测验共20题,作对1题得5分,做错1题扣1分,不做得0分,小华得了76分,他对了多少题?20-(20×5-76)÷(5+1)=16(道)2、一班有学生45人,男生2/5和女生的1/4参加了数学竞赛,参赛的共有15人,男女生各几人解:设男生有x人,则女生有(45-x)。

2/5x+1/4(45-x)=152/5x+4/45-4/x=15x=25女生:45-25=20(人)3、一列火车长200米,通过一条长430的隧道用了42秒,以同样的速度通过某站台用25秒,这个站台长多少米?(200+430)÷42×25-200=375-200=175米4、一项工作,甲单独做需15天完成,乙单独做需12天完成。

这项工作由甲乙两人合做,并且施工期间乙休息7天,问几天完成?解:设完成工作要X天,所以甲乙一起工作(X-6)天,甲单独工作6天。

根据题意可得甲单独一天可完成1/15.乙1/12,由此得式子:(1/15+1/12)(X-6)+1/15*6=1解得X=105、本骑车前往一座城市,去时的速度为x,回来时的速度为y。

他整个行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答案是2xy/x+y,为什么)解:设总路程为S,则去时用的时间为S/X,回来的时候用的时间为S/Y那么平均速度为2S/(S/X+S/Y)=2/(1/X+1/Y)=2XY/(X+Y)6、游泳池里,参加游泳的学生,小学生占30%,又来一批学生后,学生总数增加20%,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40%,小学7、将37分为甲、乙、丙三个数,使甲、乙、丙三个数的乘积为1440,并且甲、乙两数的积比丙数多12,求甲、乙、丙各是几?解:把1440分解质因数:1440=12×12×10=2×2×3×2×2×3×2×5=(2×2×2)×(3×3)×(2×2×5)=8×9×20如果甲、乙二数分别是8、9,丙数是20,则:8×9=72,20×3+12=72正符合题中条件。

经典小升初奥数题及答案.docx

经典小升初奥数题及答案.docx

潮州供水枢纽库区防护工程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安装及调试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1.1概述潮州供水枢纽工程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境内的韩江干流,坝址紧靠潮州市城区。

该工程是合理调配水资源、为城镇及工农业用水创造条件,结合发电、兼顾航运、水环境保护等综合利用的枢纽工程,工程等级为I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2级。

潮州供水枢纽库区防护工程位于潮州市湘桥区及潮安县境内,由于供水枢纽工程水库蓄水位影响的韩江左岸堤围有:黄山坑围、铺头内围、潭头围、归湖堤、金丰围、头塘围、凤栖围和橡埔小堤围;影响韩江右岸的堤围有:克安围、克安下路围、绿竹围、西林围、西林下坑围、二塘围、鹿湖围、高厝塘围和龙空围;受影响的还有凤凰溪左岸的砚田村和铺头村由于无堤围而其土地将受淹。

另外,位于湘桥区意溪镇北部的文祠水截洪渠及婆涵闸,由于水库蓄水位回水影响,将降低其排水能力,必须对渠道进行疏浚和对婆涵闸进行拓宽扩建;位于潮安县归湖镇韩江江心的金舟岛也受其回水影响,岛西岸必须护坡防护,并恢复码头2座。

库区防护工程第Ⅰ合同段全部位于潮州市区境内,工程项目分布在韩江左右两岸,左岸有头塘围、凤栖围、橡埔围堤围的加固及电排站工程,以及文祠水整治及婆涵闸扩建工程、下洲填高区工程。

右岸有:鹿湖围、高厝围、龙空围等堤围的加固及电排站工程,本标段工程施工总工期为11月。

1.2主要工程量2.1.1 主要的设备金属结构主要有平板焊接闸门、拦污栅、钢管共计40.16t,螺杆式启闭机9台。

机电设备主要有3台500ZLB水泵及配套的电动机,1台700ZLB 水泵及配套的电动机,6台电力变压器,5面高压计量柜,11面低压配电柜,5.1km的10kv电力线路的设备,电力电缆等。

2.1.2 设备的采购(1)金属结构及启闭设备的采购:广东省*****工程局具有中型平板滑动闸门、中型拦污栅、中型压力钢管的生产许可证(附本章后面),并有多年的生产施工经验。

平板滑动闸门、拦污栅、压力钢管在我工程局厂内生产。

小学奥数题汇总及答案

小学奥数题汇总及答案

小学奥数题汇总及答案1.甲乙两个水管单独开,需要20小时和16小时分别注满一池水。

丙水管单独开,需要10小时排空一池水。

如果水池没有水,同时打开甲乙两水管,5小时后再打开排水管丙,问水池注满还需要多少小时?解:甲乙的工作效率分别为1/20和1/16,合并为9/80.5小时后进水量为45/80,还需要35/80的进水量。

根据甲乙的工作效率和丙的工作效率,得到甲乙合作的工作效率为7/100.因为要让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所以先让甲乙单独工作,直到来不及为止。

设甲乙合作时间为x天,则甲单独工作时间为(16-x)天。

解出x=10,所以甲乙最短合作10天。

因此,还需要35/80÷(9/80-7/100)=35小时才能将水池注满。

答:5小时后还需要35小时才能将水池注满。

2.修一条水渠,甲队单独需要20天完成,乙队单独需要30天完成。

如果两队合作,他们的工作效率分别为原来的五分之四和十分之九。

现在计划16天修完这条水渠,且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那么两队要合作几天?解:甲的工效为1/20,乙的工效为1/30,甲乙的合作工效为7/100.因为要让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所以应该让做的快的甲多做,16天内实在来不及的才应该让甲乙合作完成。

设合作时间为x天,则甲独做时间为(16-x)天。

解出x=10,所以甲乙最短合作10天。

答:甲乙最短合作10天。

3.甲乙合做一件工作需要4小时完成,乙丙合做需要5小时完成。

现在先请甲丙合做2小时,余下的乙还需要6小时完成。

乙单独做完这件工作需要多少小时?解:甲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为1/4,乙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为1/5.甲做了2小时,乙做了4小时,丙做了2小时的工作量为9/10.因为乙还需要做6小时才能完成,所以乙单独需要做2小时的工作量为1/10.乙的工作效率为1/20,所以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

答: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

设甲队完成该工程需要x天,乙队需要y天,规定日期为z天。

小升初奥数题及答案解析

小升初奥数题及答案解析

小升初奥数题及答案解析过桥问题(1)1.一列火车经过南京长江大桥,大桥长6700米,这列火车长140米,火车每分钟行400米,这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需要多少分钟?分析:这道题求的是通过时间。

根据数量关系式,我们知道要想求通过时间,就要知道路程和速度。

路程是用桥长加上车长。

火车的速度是已知条件。

总路程:(米)通过时间:(分钟)答:这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需要17.1分钟。

2.一列火车长200米,全车通过长700米的桥需要30秒钟,这列火车每秒行多少米?分析与解答:这是一道求车速的过桥问题。

我们知道,要想求车速,我们就要知道路程和通过时间这两个条件。

可以用已知条件桥长和车长求出路程,通过时间也是已知条件,所以车速可以很方便求出。

总路程:(米)火车速度:(米)答:这列火车每秒行30米。

3.一列火车长240米,这列火车每秒行15米,从车头进山洞到全车出山洞共用20秒,山洞长多少米?分析与解答:火车过山洞和火车过桥的思路是一样的。

火车头进山洞就相当于火车头上桥;全车出洞就相当于车尾下桥。

这道题求山洞的长度也就相当于求桥长,我们就必须晓得总路程和车长,车长是已知条件,那末我们就要使用题中所给的车速和通过时间求出总路程。

总路程:山洞长:(米)答:这个山洞长60米。

和倍问题1.XXX和妈妈的年龄加在一起是40岁,妈妈的年龄是XXX年龄的4倍,问XXX和妈妈各是多少岁?“妈妈的年龄是XXX的4倍”,我们把XXX的年龄作为1倍,这样XXX和妈妈年龄的和就相当于XXX年龄的5倍是40岁,也就是(4+1)倍,也可以理解为5份是40岁,那么求1倍是多少,接着再求4倍是多少?(1)秦奋和妈妈年龄倍数和是:4+1=5(倍)(2)秦奋的年龄:40÷5=8岁(3)妈妈的年岁:8×4=32岁综合:40÷4=32岁(4+1)=8岁8×为了保证此题的正确,验证(1)8+32=40岁(2)32÷8=4(倍)计算成效符合条件,以是解题正确。

小升初奥数50道经典奥数题及答案解析

小升初奥数50道经典奥数题及答案解析

小升初奥数50道经典奥数题及答案解析1. 一个数的百分之一比这个数的百分之10小9,这个数是多少?解析:假设这个数为x,则百分之一可以表示为0.01x,百分之10可以表示为0.1x。

根据题意可得0.01x = 0.1x - 9。

整理得到0.09x = 9,解得x = 100。

2. 假设一个数的百分之一是3,这个数是多少?解析:可以设这个数为x,则百分之一可以表示为0.01x。

根据题意可得0.01x = 3,解得x = 300。

3. 4的百分之一是多少?解析:可以直接计算得到4的百分之一为0.04。

4. 假设一个数的百分之一是0.02,这个数是多少?解析:设这个数为x,则百分之一可以表示为0.01x。

根据题意可得0.01x = 0.02,解得x = 2。

5. 判断下列四个小数哪一个是最小的?0.01,0.1,0.02,0.2。

解析:可以将四个小数都化为百分数进行比较。

0.01 = 1%,0.1 = 10%,0.02 = 2%,0.2 = 20%。

显然,1%是最小的。

6. 在数的添加、减少、乘法和除法中,哪种运算是无法实现负数的?解析:除法无法实现负数,因为任何数除以0都是无意义的。

7. 将0.35表示成分数形式。

解析:0.35可以表示为35/100,然后将分数进行约分得到7/20。

8. 填入下面的括号中:(2-3)÷(-2)=()。

解析:(2-3)÷(-2) = -1/(-2) = 1/2。

9. 计算:(-2)+3-5×(-4)÷(-2)。

解析:根据运算法则,先进行乘法和除法,再进行加法和减法。

(-2)+3-5×(-4)÷(-2) = (-2)+3-20÷(-2) = (-2)+3-(-10) = (-2)+3+10 = 11。

10. 计算:(-12)-0.5×(2-3)+4÷2。

解析: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12)-0.5×(2-3)+4÷2 = (-12)-0.5×(-1)+4÷2 = (-12)-(-0.5)+4÷2 = (-12)+0.5+2 = -9.5。

(完整)小升初奥数题及答案(全面)

(完整)小升初奥数题及答案(全面)

使用办法:题目后面有答案,但是要遮住答案完成,把题目完成在笔记本,自行核对,一天一题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1.某市举行小学数学竞赛,结果不低于80分的人数比80分以下的人数的4倍还多2人,及格的人数比不低于80分的人数多22人,恰是不及格人数的6倍,求参赛的总人数?解:设不低于80分的为A人,则80分以下的人数是(A-2)/4,及格的就是A+22,不及格的就是A+(A-2)/4-(A+22)=(A-90)/4,而6*(A-90)/4=A+22,则A=314,80分以下的人数是(A-2)/4,也即是78,参赛的总人数314+78=3922.电影票原价每张若干元,现在每张降低3元出售,观众增加一半,收入增加五分之一,一张电影票原价多少元?解:设一张电影票价x元(x-3)×(1+1/2)=(1+1/5)x(1+1/5)x这一步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做(x-3){现在电影票的单价}×(1+1/2){假如原来观众总数为整体1,则现在的观众人数为(1+2/1)} 左边算式求出了总收入(1+1/5)x{其实这个算式应该是:1x*(1+5/1)把原观众人数看成整体1,则原来应收入1x元,而现在增加了原来的五分之一,就应该再*(1+5/1),减缩后得到(1+1/5x)}如此计算后得到总收入,使方程左右相等3.甲乙在银行存款共9600元,如果两人分别取出自己存款的40%,再从甲存款中提120元给乙。

这时两人钱相等,求乙的存款答案取40%后,存款有9600×(1-40%)=5760(元)这时,乙有:5760÷2+120=3000(元)乙原来有:3000÷(1-40%)=5000(元)4.由奶糖和巧克力糖混合成一堆糖,如果增加10颗奶糖后,巧克力糖占总数的60%。

再增加30颗巧克力糖后,巧克力糖占总数的75%,那么原混合糖中有奶糖多少颗?巧克力糖多少颗?答案加10颗奶糖,巧克力占总数的60%,说明此时奶糖占40%,巧克力是奶糖的60/40=1。

小升初数学必考奥数题100道附答案(完整版)

小升初数学必考奥数题100道附答案(完整版)

小升初数学必考奥数题100道附答案(完整版)题目1:有四个小朋友,他们的年龄一个比一个大一岁,四个人的年龄乘积是360。

他们中年龄最大的是多少岁?答案:将360 分解因数,360 = 2×2×2×3×3×5 = 3×4×5×6,所以年龄最大的是6 岁。

题目2:计算: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答案:原式=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7 + 2018 = 4035题目3:一项工程,甲单独做10 天完成,乙单独做15 天完成。

甲乙合作,几天可以完成?答案:甲每天完成工程的1/10,乙每天完成工程的1/15,两人合作每天完成1/10 + 1/15 = 1/6,所以合作需要6 天完成。

题目4: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2.5,另一个内项是多少?答案:两个外项互为倒数,乘积为1。

根据比例的性质,两个内项的积也为1,所以另一个内项是1÷2.5 = 0.4题目5:一个数除以8 余5,除以9 余6,这个数最小是多少?答案:这个数加上3 就能被8 和9 整除,8 和9 的最小公倍数是72,所以这个数最小是72 - 3 = 69题目6: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25.12 米,在它的周围加宽1 米,加宽后的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平方米?答案:原来花坛的半径为25.12÷3.14÷2 = 4 米,加宽后的半径为5 米。

增加的面积为3.14×(5²- 4²) = 28.26 平方米题目7: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120 厘米,长、宽、高的比是3:2:1,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答案:120÷4 = 30 厘米,3 + 2 + 1 = 6,长为15 厘米,宽为10 厘米,高为5 厘米,体积为750 立方厘米题目8:甲乙两车同时从A、B 两地相对开出,4 小时后相遇。

小升初小学奥数题及答案

小升初小学奥数题及答案

小学经典奥数题及答案工程问题1.甲乙两个水管单独开,注满一池水,分别需要20小时,16小时.丙水管单独开,排一池水要10小时,若水池没水,同时打开甲乙两水管,5小时后,再打开排水管丙,问水池注满还是要多少小时?解:1/20+1/16=9/80表示甲乙的工作效率9/80×5=45/80表示5小时后进水量1-45/80=35/80表示还要的进水量35/80÷(9/80-1/10)=35表示还要35小时注满答:5小时后还要35小时就能将水池注满。

2.修一条水渠,单独修,甲队需要20天完成,乙队需要30天完成。

如果两队合作,由于彼此施工有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就要降低,甲队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五分之四,乙队工作效率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九。

现在计划16天修完这条水渠,且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那么两队要合作几天?解:由题意得,甲的工效为1/20,乙的工效为1/30,甲乙的合作工效为1/20*4/5+1/30*9/10=7/100,可知甲乙合作工效>甲的工效>乙的工效。

又因为,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所以应该让做的快的甲多做,16天内实在来不及的才应该让甲乙合作完成。

只有这样才能“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

设合作时间为x天,则甲独做时间为(16-x)天1/20*(16-x)+7/100*x=1x=10答:甲乙最短合作10天3.一件工作,甲、乙合做需4小时完成,乙、丙合做需5小时完成。

现在先请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

乙单独做完这件工作要多少小时?解:由题意知,1/4表示甲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1/5表示乙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1/4+1/5)×2=9/10表示甲做了2小时、乙做了4小时、丙做了2小时的工作量。

根据“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可知甲做2小时、乙做6小时、丙做2小时一共的工作量为1。

所以1-9/10=1/10表示乙做6-4=2小时的工作量。

(完整版)小升初简便运算奥数专题讲解

(完整版)小升初简便运算奥数专题讲解

(完整版)小升初简便运算奥数专题讲解戴氏教育新津总校新津县太康东路奥数之简便运算目录:计算专题1 小数分数运算律的运用:计算专题2 大数认识及运用计算专题3 分数专题计算专题4 列项求和计算专题5 计算综合计算专题6 超大数的巧算计算专题7 利用积不变、拆数和乘法分配率巧解计算题:计算专题8 牢记设字母代入法计算专题9 利用a ÷b=ba巧解计算题:计算专题10 利用裂项法巧解计算题计算专题11 (递推法或补数法) 计算专题12 斜着约分更简单计算专题13 定义新运算计算专题14 解方程计算专题15 等差数列计算专题16 尾数与完全平方数计算专题17 加法原理、乘法原理计算专题18 分数的估算求值计算专题19 简单数论奥数专题20 周期问题在小学计算题中有好多题型方法新颖独特,在升重点中学考试和进入中学分班考试中,多有出现,有的学生因为没见过这种题型常常得分很少或得零分,其实这种题型只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和规律一点都不难。

下面老师跟你支支招:计算专题1小数分数运算律的运用:【例题精选】例题一: 4.75+9.63+(8.25-1.37)例题二:11 333387797906666124+?例题三:32232537.96555+?例题四:36?1.09+1.2?67.3例题五: 81.5?15.8+81.5?51.8+67.6?18.5 【练习】1、 6.73-892(3.271)1717+- 2、71713(43)0.7513413-+-3. 975?0.25+39769.754- 4、999999×222222+333333×3333345、 45?2.08+1.5?37.66、1391371137 138138?+?7、72?2.09-1.8?73.6 8、 53.5?35.3+53.5?43.2+78.5?46.5计算专题2大数认识及运用【例题精讲】例题一:1234+2341+3412+4123 例题二:4223.411.157.6 6.5428 5+?+?例题三:199319941199319921994-+?例题四:(229779+)÷(5579+)例题五:有一串数1, 4, 9, 16,25……它们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那么其中第2010个数与2011个数相差多少?例六:2010×201120112011-2011×201020102010【综合练习】1、 23456+34562+45623+56234+623452、198819891987 198819891+?-3、99999?77776+33333?666664、30122-301125、999?274+62746、(83619711++)÷(3541179++)7、123456789×987654321-123456788×987654322计算专题3分数专题【例题精讲】例题一:44374527?1526例题二:11731581164179例题三:13274155+?例题四:5152566139131813 +?+?例题五:11664120÷2010 20102010 2011÷【综合练习】1、 73?74 752、2008201020093、1157764、131441513445+? 5、13392744+? 6、1451179179+?7、238238238239÷ 8、73171131581516152+?+?计算专题4列项求和【例题精讲】例题一:1111.......12233499100++++例题二:1111.......2446684850++++例题三:179111315131220304056-+-+-例题四:1111111 248163264128++++++例题五:(1111234+++)?(11112345+++)-(111112345++++)?(111234++)【综合练习】1、1111 ........ 1011111212134950 ++++2、111111 2612203042+++++3、1111142870130208++++ 4、191113151420304256-+-+5、201020102010201020101223344556++++6、22222392781243++++7、1111111111111111 () ()()() 89101191011128910111291011 +++?+++-++++?++计算专题5计算综合【例题精讲】例题一: 11111......1212312341234 (4950)+++++++++++++++例题二: 111111111?111111111 例题三: 12324671421135261072135+??++??+??例题四:201012010220103111...1111222...2222333...3333=÷142431424314243个个个例题五:从2000到6999这5000个数中数字只和能被5整除的数一共有多少个?例六:100+99—98—97+96+95—94—93……+4+3—2—1例七:??+????? ?????? ??+???? ?????? ??+991-1991131-131121-1211 【综合练习】1、1111111111+++++++++361015212836455055 2、76666666666666201062011434214434421个个3、1612886443224201612108654??+??++??+?? 4、443442144344212201242012222222444444个个443442162012666666个??÷5、(1+3+5+7+...+1999)-(2+4+6+8+ (1998)6、??1001-151-141-131-121-17、(13 +23 )+(14 +24 +34 )+(15 +25 +35 +45 )+…+(1100 +2100 +3100 +4100 +…+99100 )计算专题6超大数的巧算熟记规律,常能化难为易。

小升初常考的奥数题100道附答案(完整版)

小升初常考的奥数题100道附答案(完整版)

小升初常考的奥数题100道附答案(完整版)1. 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球,红球和黄球一共有21 个,黄球和白球一共有20 个,红球和白球一共有19 个。

三种球各有多少个?答案:三种球的总数:(21 + 20 + 19)÷2 = 30(个)白球:30 - 21 = 9(个)红球:30 - 20 = 10(个)黄球:30 - 19 = 11(个)2. 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120,而减数是差的3 倍,那么差等于多少?答案:被减数= 减数+ 差被减数+ 减数+ 差= 120所以被减数= 60差:60÷(3 + 1) = 153. 某班学生去划船,如果增加一条船,那么每条船正好坐6 人;如果减少一条船,那么每条船就要坐9 人。

问:学生有多少人?答案:设原来有x 条船。

6(x + 1) = 9(x - 1)x = 5学生人数:6×(5 + 1) = 36(人)4. 老师把一些苹果分给小朋友。

如果每人分一个,还剩下8 个苹果;如果每人分2 个,那么还少2 个苹果。

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答案:设小朋友有x 个。

x + 8 = 2x - 2x = 105. 甲、乙两数的和是180,甲数的1/4 等于乙数的1/5,甲、乙两数各是多少?答案:甲:乙= 4 : 5甲:180×4/(4 + 5) = 80乙:180 - 80 = 1006. 一个长方形,如果长增加2 厘米,宽增加5 厘米,那么面积就增加60 平方厘米,这时恰好是一个正方形。

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答案:设正方形边长为x 厘米。

(x - 2)(x - 5) + 60 = x²x = 10原长方形长8 厘米,宽 5 厘米,面积40 平方厘米。

7. 一筐苹果分给甲、乙、丙三人,甲分得全部苹果的1/5 加5 个苹果,乙分得全部苹果的1/4 加7 个苹果,丙分得其余苹果的1/2,最后剩下的苹果正好等于一筐苹果的1/8。

小学奥数题(小升初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奥数题(小升初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奥数题(小升初考试题)及答案了8支铅笔和5个练本,花了3.9元钱。

求每支铅笔和每个练本的价格。

1.甲乙两个水管分别需要20小时和16小时注满一池水。

丙水管单独开,排一池水需要10小时。

如果同时打开甲乙两水管,5小时后再打开排水管丙,问水池注满还需要多少小时?2.一批树苗分给男女生栽,平均每人栽6棵;单份给女生栽,平均每人栽10棵。

求单份给男生栽时,平均每人栽几棵?3.两根同样长的蜡烛,点完一根粗蜡烛要2小时,而点完一根细蜡烛要1小时。

一天晚上停电,小芳同时点燃了这两根蜡烛看书。

停电若干分钟后来电,小芳将两支蜡烛同时熄灭,发现粗蜡烛的长是细蜡烛的2倍。

问停电多少分钟?4.汽车上山每小时行20千米,3小时登顶,下山按原路返回,用了2小时。

求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

5.学校需要购买150只水杯,同样的水杯甲乙丙三家商场每只的售价都是3元。

甲商场按八五折出售,乙商场买5只送1只,丙商场购物每满200元减30元现金。

算一算到哪家购买比较合算?需要多少钱?6.买语文书18本,数学书15本,共花167.1元。

已知每本语文书比每本数学书贵0.3元,求语文书、数学书每本各多少元?7.亮亮从家步行去学校,每小时走5千米。

回家时,骑自行车,每小时走13千米。

骑自行车比步行的时间少4小时。

求亮亮家到学校的距离。

8.甲、乙两队共同修一条长400米的公路,甲队从东往西修4天,乙队从西往东修5天,正好修完。

甲队比乙队每天多修10米。

甲、乙两队每天共修多少米?9.某玻璃厂托运玻璃250箱,合同规定每箱运费20元。

如果损坏一箱,不但不付运费还要赔偿100元。

运后结算时,共付运费4400元。

托运中损坏了多少箱玻璃?10.五年级一中队和二中队要到距学校20千米的地方去春游。

第一中队步行每小时行4千米,第二中队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2千米。

第一中队先出发2小时后,第二中队再出发。

第二中队出发后几小时才能追上一中队?11.小红去商店买5支铅笔和8个练本,按价钱给小红3.8元钱。

小升初典型奥数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小升初典型奥数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小升初典型奥数题及详细答案解析1、一列火车长200米,通过一条长430的隧道用了42秒,以同样的速度通过某站台用25秒,这个站台长多少米?2、某次数学测验共20题,做对1题得5分,做错1题扣1分,不做得0分,小华得了76分,他对了多少题?3、一班有学生45人,男生2/5和女生的1/4参加了数学竞赛,参赛的共有15人,男女生各几人4、一项工作,甲单独做需15天完成,乙单独做需12天完成。

这项工作由甲乙两人合做,并且施工期间乙休息7天,问几天完成?5、本骑车前往一座城市,去时的速度为X,回来时的速度为y。

他整个行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6、参加数学竞赛的男生比女生多28人,女生全部优胜,男生的3/4得优胜男女生各优胜的共42人,求男女生参加竞赛的各多少人?7、将37分为甲、乙、丙三个数,使甲、乙、丙三个数的乘积为1440,并且甲、乙两数的积比丙数多12,求甲、乙、丙各是几?8、在800米环岛上,每隔50米插一面彩旗,后来又增加了一些彩旗,就把彩旗的间隔缩短了,起点的彩旗不动,重新插后发现,一共有四面彩旗没动问现在的彩旗间隔多少米?9、小学组织春游,同学们决定分成若干辆至多可乘32人的大巴车前去。

如果打算每辆车坐22个人,就会有一人没有座位;如果少开一辆车,那么,这批同学刚好平均分乘余下的大巴。

那么原来有多少同学?多少辆大巴?10、一块正方体木块,体积是1331立方厘米。

这块正方体木块的棱长是多少厘米?(适于六年级)11、李明是个集邮爱好者。

他收集的小型张是邮票总数的十一分之一,后来他又收集到十五张小型张,这时小型张是邮票总数的九分之一,李明一共收集邮票多少张12、两堆沙,第一堆25吨,第二堆21吨。

这两堆中各用去同样多的一部分后,第二堆剩下的是笫一堆的3/4,每堆用多13、幼儿园买来的苹果是梨的3倍,吃掉10个梨和6个苹果后,还有节果正好是梨的5倍。

原来买来苹果和梨共多少个?14、在一个圆里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已知圆的面积是628平方厘米,求正方形的面积。

小升初奥数题必考题及答案

小升初奥数题必考题及答案

小升初奥数题必考题及答案1.小升初奥数题必考题及答案1、甲、乙两队共同修一条长400米的公路,甲队从东往西修4天,乙队从西往东修5天,正好修完,甲队比乙队每天多修10米。

甲、乙两队每天共修多少米?想:根据甲队每天比乙队多修10米,可以这样考虑:如果把甲队修的4天看作和乙队4天修的同样多,那么总长度就减少4个10米,这时的长度相当于乙(4+5)天修的。

由此可求出乙队每天修的米数,进而再求两队每天共修的米数。

解:乙每天修的米数:(400-10×4)÷(4+5)=(400-40)÷9=360÷9=40(米)甲乙两队每天共修的米数:40×2+10=80+10=90(米)答:两队每天修90米。

2、学校买来6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455元,已知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30元,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想:已知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30元,如果桌子的单价与椅子同样多,那么总价就应减少30×6元,这时的总价相当于(6+5)把椅子的价钱,由此可求每把椅子的单价,再求每张桌子的单价。

解:每把椅子的价钱:(455-30×6)÷(6+5)=(455-180)÷11=275÷11=25(元)每张桌子的价钱:25+30=55(元)答:每张桌子55元,每把椅子25元。

3、一列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

快车每小时行75千米,慢车每小时行65千米,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了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想:根据已知的两车的速度可求速度差,根据两车的速度差及快车比慢车多行的路程,可求出两车行驶的时间,进而求出甲乙两地的路程。

解:(7+65)×[40÷(75-65)]=140×[40÷10]=140×4=560(千米)答:甲乙两地相距560千米。

2.小升初奥数题必考题及答案1、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升初数学学习备战辅导小学奥数总复习教程(380张幻灯片)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单位“1”转换知识点梳理基本步骤:1、确定单位“1”,2、准确找出“量”与“率”之间的对应关系,3、确定乘除法,4、统一单位“1”。

在题目中常常出现几个不同的单位“1”,这时需要将它们转化为统一的单位“1”,以便于比较和发现数量关系。

典型例题精讲例1. 妈妈买来一桶油,第一次倒出全部的,第二次倒出余下的,还剩下6千克,求这桶油原来共有多少千克?3141解析整体对应式:6千克+第一次倒的+ 余下的→ “1”第一次倒出,单位“1”是这桶油第二次倒出余下的,单位“1”是(1-)= 的即是全部的×=解:6÷[1--(1-)×]=12(千克)答:这桶油原来12千克。

31413132613141324131314141例2. 甲校人数是乙校人数的,乙校人数是丙校人数的,甲校比丙校少450人,求三校各有多少人?5475甲乙丙甲=4/5乙乙=5/7丙甲+450=丙解析统一单位“1”,抓住中间量“乙”。

甲校人数是乙校人数的,单位“1”是“乙”,乙校人数是丙校人数的,单位“1”是“丙”,可以转化为,丙是乙的。

乙:450÷(-)=750(人)甲:750×=600(人)丙:750×=1050(人)54755757545457例3. 商店运来白菜和土豆共630千克,运来白菜的与土豆的一样多,商店运来白菜、土豆各多少千克?1145225⨯+= 630千克411⨯=解析方法一:按比分配解决白菜×=土豆×白菜××=土豆××白菜: 土豆=11 : 10白菜:630÷(11+10)×11= 330(千克)土豆:630-330=300(千克)1145211441141152方法二:统一单位“1”以白菜为单位“1”,土豆是白菜的÷= 630÷(1+ )=330(千克)630 -330=300(千克)答:运来白菜330千克,土豆300千克。

1145211101110例4.新光小学有音乐、美术和体育三个特长班,音乐班人数相当于另外两个班的,美术班人数相当于另外两个班的,体育班有58人,音乐和美术各有多少人?527325⨯+()=37⨯(+)=58人解析2+5=7 3+7=10解答:58÷(1 --)=140(人)140×=40(人)140×=42(人)答:音乐班40人,美术班42人。

7210372103例5. 甲乙两户共养鸡2700只,如果甲卖出所养鸡的,乙卖出300只,则两户余下的只数相等,两户各养鸡多少只?52+= 2700只35 =-300只甲乙解析看图分析“1”25甲300只乙解答2700-300=2400(只)1-=2400÷(1+ )=1500(只)2700-1500=1200(只)答:甲户养鸡1500只,乙户养鸡1200只。

525353甲户养鸡:乙户养鸡:例6. 兄弟四人合修一条路,结果老大修了另外三人总数的一半,老二修了另外三人总数的,老三修了另外三人总数的,老四修了91米,问这条路长多少米?3141解析统一单位:以总路程为单位“1”老大修了总路程的老二修了总路程的老三修了总路程的=420(千米)答:这条路长420米。

31211=+41311=+51411=+)(51-41-31-191÷例7. 哥哥和弟弟共有人民币10.8元,哥哥用去自己钱数的75%,弟弟用去自己钱数的80%,两人所剩的钱正好相等,哥哥原来有多少钱?解析哥哥的钱×(1-75%)=弟弟的钱×(1-80%)哥哥的钱×25%=弟弟的钱×20%哥哥的钱:弟弟的钱=4:5哥哥:10.8÷(4+5)×4=4.8(元)弟弟:10.8-4.8=6(元)答:哥哥原来有4.8元钱。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抓不变量解决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步骤1.要找准单位“1”2.是要看所给“量”3.要决定乘除法4.是乘法知道“1”5.要除法求出“1”6.是“量”“率”要对应特别提示:画线段图是解题的关键,画图时,要先画单位“1”例:某校学生六年级人数是五年级人数的32例:果园里有桃树200棵,梨树是桃树的 ,求有梨树多少棵?53例:某班近视的学生有28人,占这班总人数的 ,这个班有多少名学生? 54典型例题精讲例1 .小强和小明各有图书若干本。

已知小强的图书本数占两人图书总数的60%,当小强借给小明20本后,小强和小明图书本数的比是2:3。

两人一共有图书多少本?解析小强借给小明20本之前;小强和两人图书的本数比是: 60%=3:5 小强借给小明20本之后;小强和两人图书的本数比是: 2+3=5 2:5 20÷(3-2)=20(本)共有书:20×5=100(本)例2. 一批葡萄运进仓库时的质量是100千克,测得含水量为99%,过一段时间,测得含水量为98%,这时葡萄的质量是多少千克?解析刚进来时,100千克葡萄含水量99% ,葡萄干的含量是1-99%=1%,100×1%=1(千克)过一段时间后,测得含水量为98%,葡萄干的含量是1-98%=2%,葡萄干的质量不变,1÷2%=50(千克)答:这时葡萄的质量是50千克。

例3. 某校六年级上学期男生占总人数的54%,本学期转进3名女生,转走3名男生,这时女生占总人数的48%。

现在有男生多少人?方法一: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都在变,只有六年级的总人数不变,本学期转进3名女生,转走3名男生之前,男生占总人数的54%,转走之后男生占总人数的1-48%=52%总人数:3÷(54%-52%)=150(人)现在男生:150×52%=78(人)方法二:用比例解决解设:六年级有学生X人,男生54%X,女生46%X.(54%X-3):(46%X+3)=52%:48%200X=30000X=150现在有男生:150×52%=78(人)行程问题——相遇问题知识点梳理解答行程问题的基础,在于正确理解并掌握速度、时间、路程三种量之间的如下关系:路程= 速度×时间S= VT时间= 路程÷速度T=S÷V速度= 路程÷时间V=S÷T相遇问题是行程问题中的一种类型,解答相遇问题要紧紧抓住“速度和”这个关键条件。

相遇问题的基本关系是:速度和×相遇时间= 路程路程÷速度和= 相遇时间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速度和一甲速度=乙速度典型例题精讲例1. 甲、乙两列火车从相距824千米的两城相向出发,6小时以后还相差200千米没相遇,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求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解析824-200=624(千米)624÷6=104(千米)104-48=56(千米)答:乙车每小时行56千米。

求乙的速度48千米/小时6小时6小时200千米乙甲B A例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求A、B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解析甲、乙两车的速度差:56-48=8(千米)甲、乙两车的路程差:32×2=64(千米)甲、乙两车的相遇时间:64÷8=8(小时)A 、B 两地间的距离:(56+48)×8=832(千米)答:A 、B 两地间的距离是832千米。

32千米48千米/小时中点56千米/小时乙甲BA例3. 甲村,乙村相距6千米,小张和小王分别从甲、乙两村同时出发,在两村之间往返行走(到达另一个村后马上返回)。

在出发后40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小王到达甲村后返回,在离甲村2千米的地方两人第二次相遇,问小王和小张的速度各是多少?看图解析6千米40分钟40分钟2千米第二次第一次小王小张乙村甲村解答二次相遇,小张和小王一共行了三个全程:6×3=18千米行驶一个全程用40分钟,行驶三个全程共40×3=120分=2小时小王行驶的路程是6+2=8千米,用2小时,小王速度是:8÷2=4千米小张2小时行驶18-8=10千米,小张的速度是:10÷2=5千米。

答:小王速度的速度是每小时行驶4千米,小张的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

例4.甲、乙两人分别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相遇时距A地120米,相遇后,他们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立即返回,在距B地150米处再次相遇,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

甲、乙二人两次相遇一共走了三个全程。

第一次相遇距离A地120米,说明甲乙走一个全程时,甲走120米,速度不变,走三个全程,甲共走120×3=360米。

走一个全程多150米。

360-150=210米答: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210米。

120米150米第二次第一次A B乙甲例5. A、B是圆的直径的两端点,甲在A 点,乙在B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他们在C点第一次相遇,C点离A点有80米,在D点第二次相遇,D点离B 点有60米,求这个圆的周长?乙甲DCB A看图解析甲、乙二人走半个圆时,第一次相遇,甲走80米,相遇后,又走一个圆,二次相遇,共走3个半圆,甲走80×3=240米,走了一个半圆多60米,所以半圆长240-60=180米,圆周长180×2=360米第二次第一次乙甲60米80米DCB A例6.小张与小王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在两地之间往返行驶(到达另一地后就立即返回),他们在离甲地3.5千米处第一次相遇,在离乙地2千米处第二次相遇。

问他们两人第四次相遇的地点离乙地多远?(相遇指迎面相遇)看图解析第四次第三次DCBA3.5千米8.5千米2千米第二次第一次小王小张乙甲二次相遇时,小张行了:3.5×3=10. 5千米相距:10.5-2=8. 5千米两人第四次相遇,共行2×4-1=7个全程小张行了:3.5×7=24.5千米24.5÷8.5=2个全程余7.5千米即第四次相遇时,小张行了两个全程多7.5千米,第四次相遇点与乙的距离:8.5-7.5=1千米第四次第三次DC BA3.5千米8.5千米2千米第二次第一次小王小张乙甲二次相遇时,小张行了:3.5×3=10. 5千米相距:10.5-2=8. 5千米两人第四次相遇,共行2×4-1=7个全程小张行了:3.5×7=24.5千米24.5÷8.5=2个全程余7.5千米即第四次相遇时,小张行了两个全程多7.5千米,第四次相遇点与乙的距离:8.5-7.5=1千米第四次第三次DC BA3.5千米8.5千米2千米第二次第一次小王小张乙甲例7. 甲、乙、丙三人步行的速度分别是:每分钟甲走90米,乙走75米,丙走60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