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基础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基础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生活必须品属于A、缺乏弹性的物品B、单位弹性的物品C、无限弹性的物品D、富有弹性的物品正确答案:A2、在某国居民的消费中,对电力需求的长期价格弹性为1.2,收入弹性为0.1,对电力与天然气的需求交叉弹性为0.2。
在短期内A、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都比较大B、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都不变C、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都比较小D、需求的收入弹性比交叉弹性大正确答案:C3、使用自有资金也应计算利息收入,这种利息从成本角度看是()。
A、会计成本B、生产成本C、隐含成本D、固定成本正确答案:C4、边际产量是()A、平均产量曲线的斜率B、不变成本曲线的斜率C、生产函数的斜率D、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正确答案:C5、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A、厂商是产品价格的制定者B、厂商是产品价格的接受者C、有许多企业出售有差异的产品D、有许多企业出售同质的产品正确答案:B6、需求是指消费者()A、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量B、在市场上能够购买的商品量C、实现最大程度满足所需要购买的商品量D、在一定价格水平上愿意出售的商品量正确答案:A7、在成本不变的一个完全竞争行业中,需求的长期增加会导致市场价格的()A、降低B、先增后降C、提高D、不变动正确答案:C8、高于均衡价格的价格限制将会是()A、没有影响B、产生过剩C、使价格上升D、产生短缺正确答案:B9、根据供求定理,需求的变动引起()。
A、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B、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
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C、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D、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正确答案:D10、如果市场由几家厂商支配,它的市场结构为()A、垄断B、垄断竞争C、寡头D、完全竞争正确答案:C1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A、要素的边际产出递减B、投入越多,产出越大,从而产品价格越低C、要素所生产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D、要素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减少正确答案:A12、关于等产量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同一条等产量曲线代表相同的产量B、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低C、等产量曲线凹向原点D、同一平面坐标上的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会相交正确答案:C13、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A、平均产量递减B、平均产量递增C、平均产量不变D、都有可能正确答案:B14、市场经济()A、以个体利益最大化为基础B、都对C、是分散决策体系D、用市场价格引导人们的行为正确答案:B15、在均衡条件下,完全竞争厂商的产品价格P为()A、P=AR=MRB、P=AC=MCC、P=MR=ACD、P=AR=MC正确答案:A16、如果某种商品的市场是均衡的,那么()。
国家开放大学经济学基础(35题含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经济学基础(35题含答案)当某项经济活动为别人带来好处,又不用获得好处的人付出任何代价,这叫做()。
A.正外部性B.负外部性C.公共物品D.搭便车正确答案:A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一定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
A.失业与就业之间关系的曲线B.工资与就业之间关系的曲线C.工资与利润之间关系的曲线D.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正确答案:D根据乘数理论,在边际消费倾向为0.80时,1亿元的自发总支出增量将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A.2亿元B.3亿元C.4亿元D.5亿元正确答案:D根据需求管理的原理,应该抑制总需求的条件是()。
A.总需求大于总供给B.总需求等于总供给C.总需求小于总供给D.经济中出现严重衰退正确答案:A供给的变动引起()。
A.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B.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C.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D.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正确答案:C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回事。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汇率制度主要有两种,即()和()。
正确答案: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货币乘数是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最初存款的比例。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基尼系数可以根据劳伦斯曲线来计算,基尼系数的提高表示()。
A,收入分配不平均程度的增加B.收入分配不平均程度的减少C.劳伦斯曲线向45度线移动D,收入分配不平均程度没有改变正确答案:A假定货币供给量不变,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的增加将导致货币的投机需求()。
A.增加B.不变C.减少D.不能肯定正确答案:C降价是市场上常见的促销方式。
但为什么餐饮业可以降价促销,而中小学教科书不采用降价促销的方式。
用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这种现象。
正确答案:(1)餐饮业属于需求富有弹性(有替代品),中小学教科书属于需求缺乏弹性(由教育部门指定,无替代品)。
经济学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指的是:A. 做出选择时放弃的最有价值的替代方案B. 做出选择时产生的所有成本C. 做出选择时支付的现金成本D. 做出选择时考虑的所有非经济因素答案:A2. 供需法则表明:A. 价格上升时,供给量增加而需求量减少B. 价格下降时,供给量减少而需求量增加C. 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增加而供给量减少D. 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减少而供给量增加答案:A3.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不包括:A. 买卖双方众多,单个买卖者对价格没有影响力B. 产品同质化,即产品之间无差别C. 信息完全透明,所有参与者都拥有完整信息D. 存在显著的规模经济答案:D4. 货币的三大职能是:A. 价值尺度、交易媒介、贮藏手段B. 价值尺度、交易媒介、风险管理C. 交易媒介、风险管理、贮藏手段D. 价值尺度、风险管理、贮藏手段答案:A5. 以下哪项不是市场经济的优点?A. 有效配置资源B. 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C. 导致资源过度集中D. 增强消费者选择权答案:C二、简答题1. 简述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区别。
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其中生产、分配和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计划经济则是由政府或中央计划机构来决定这些事项。
市场经济强调个人自由和利润激励,而计划经济强调社会目标和平等。
2. 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法则?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指的是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消费量增加,该商品提供的额外满足感或效用逐渐减少的现象。
这是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的一个基本原则,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在购买商品时会逐渐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
3. 描述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购买力下降,商品和服务价格普遍上升的现象。
它可能导致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储蓄价值减少、投资者预期不稳定、利率变动以及经济波动等问题。
三、计算题1. 假设某公司生产商品的边际成本函数为MC=2+5Q,其中Q代表产量。
当市场价格为10元时,计算该公司的最优产量和利润。
经济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经济学中,稀缺性是指:A. 资源的绝对数量不足B. 人们的需求总是超过资源的可用性C. 资源的分布不均D. 资源的可再生性答案:B2.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表明:A.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的额外满足感逐渐减少B.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的额外满足感逐渐增加C. 随着消费量的减少,每减少一个单位的额外满足感逐渐减少D. 随着消费量的减少,每减少一个单位的额外满足感逐渐增加答案:A3.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是由以下哪个因素决定的?A. 单个企业的生产成本B. 市场供求关系C. 政府定价D. 企业规模答案:B二、简答题1. 简述什么是机会成本,并给出一个实际例子。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获取某种资源或进行某项活动而放弃的其他选择的最高价值。
例如,如果你选择用你的积蓄去度假而不是投资股票,那么度假的机会成本就是你放弃的股票投资可能带来的收益。
2. 解释什么是市场失灵,并给出一个市场失灵的例子。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分配资源,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情况。
例如,当存在外部性时,如工厂排放的污染对周围居民造成健康问题,但工厂并没有为此支付成本,这就导致了市场失灵,因为污染的社会成本没有被计入产品价格中。
三、论述题1. 论述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及其可能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通常包括纠正市场失灵、提供公共商品、实现收入再分配等。
正面影响包括提高社会福利、减少不平等、保护环境等。
然而,政府干预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如过度干预可能导致资源配置效率降低、抑制创新和经济增长等。
2. 讨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货币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如降低利率可以刺激投资和消费,但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财政政策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调节经济,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但长期赤字可能导致债务问题。
两者的局限性包括政策效果的滞后性、政策工具的有效性限制以及政策制定者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经济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5道题)1. 机会成本-解释: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了得到某种资源而放弃的其他资源的最大价值。
2. 边际效用-解释: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效用。
3. 市场均衡-解释:在一定价格下,市场上的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的状态。
4. 完全竞争市场-解释:一种市场结构,其中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商品或服务是同质的,没有单个买卖者能够控制市场价格。
5. GDP(国内生产总值)-解释: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二、填空题(5道题)1.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2. 供给与需求曲线的交点称为(市场均衡点)。
3. 通货膨胀通常通过(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来衡量。
4. 边际收益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带来的总收益的增量)。
5.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包括(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性)。
三、单项选择题(5道题)1. 需求定律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
- 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 无关- D. 先正相关后负相关-答案:B2. 在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中,长期的经济利润是()。
- A. 正利润- B. 负利润- C. 零利润- D. 不确定-答案:C3. 下列哪一项是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
- A. 消费者偏好- B. 生产技术- C. 消费者收入- D. 替代品价格-答案:B4. 短期生产函数中,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指的是()。
- A. 随着投入增加,产量一直增加- B. 随着投入增加,产量增加但增速递减- C. 随着投入增加,产量减少- D. 以上都不对-答案:B5. 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是()。
- A. 政府计划- B. 市场机制- C. 企业决策- D. 社会习惯-答案:B四、多项选择题(5道题)1. 下列哪些因素会导致需求曲线的移动?()。
- A. 商品价格变化- B. 消费者收入变化- C. 消费者偏好变化- D. 替代品价格变化-答案:B, C, D2. 下列哪些属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经济学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与社会生产关系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的是:A.市场销售技巧B.财务管理C.游戏理论D.资源的稀缺性与选择的原则答案:D2.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数量,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当市场需求增加时,以下哪种情况最可能发生?A.价格上升,数量增加B.价格下降,数量减少C.价格上升,数量减少D.价格下降,数量增加答案:D3.机会成本是指:A.用于生产某种产品而放弃生产其他产品的成本B.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C.企业的固定成本D.市场上买卖产品的成本答案:A4.当制约一个决策的因素来自于外部环境,无法由决策者控制时,这种经济约束称为:A.机会成本B.边际成本C.外部成本D.固定成本答案:C5.以下哪个指标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总体状况?A.GDP(国内生产总值)B.个人收入C.物价指数D.社会保障支出答案:A二、简答题1.请解释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的含义,并说明在什么情况下市场达到均衡状态?答案:市场需求曲线表示市场上所有买方对于某种商品的需求总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市场供给曲线表示市场上所有卖方对于某种商品的供给总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在市场达到均衡状态时,市场需求等于市场供给,即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等于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数量。
在均衡状态下,市场价格会实现稳定,并保持供需平衡状态。
2.请解释什么是边际效应,以及在决策中如何运用边际效应原理?答案:边际效应指的是对决策结果进行微小变动所带来的额外效果。
在决策中,边际效应原理可以通过比较决策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来判断最优决策。
当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应该继续进行决策;当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时,则应该停止或调整决策。
通过运用边际效应原理,可以使决策者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获得最大的效益。
三、分析题1.以手机市场为例,分析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的变化对于手机价格和销量的影响。
答案:当市场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时,表示市场上买方对手机的需求增加。
经济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经济学中,资源的稀缺性意味着什么?A. 资源是无限的B. 资源是有限的C. 资源是可再生的D. 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答案:B2. 以下哪一项不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A. 消费者行为B. 企业决策C. 政府政策D. 市场结构答案:C3. 经济学中,机会成本是指什么?A. 放弃的最低价值的替代选择B. 放弃的最高价值的替代选择C. 放弃的最低价值的替代选择D. 放弃的最高价值的替代选择答案:A4. 以下哪一项是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目标?A. 价格稳定B. 经济增长C. 收入分配D. 所有以上答案:D5.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是指什么?A.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满足感逐渐减少B.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满足感逐渐增加C.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满足感保持不变D.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满足感先增加后减少答案:A6.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是什么?A. 只有少数卖家B. 产品是同质的C. 买家和卖家都对价格有影响力D. 进入和退出市场有障碍答案:B7. 通货膨胀是指什么?A. 货币供应量增加B. 货币供应量减少C. 物价水平上升D. 物价水平下降答案:C8. 以下哪一项是货币政策的工具?A. 利率B. 税收C. 政府支出D. 财政预算答案:A9. 以下哪一项是财政政策的工具?A. 利率B. 税收C. 货币发行D. 政府支出答案:B10.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包括什么?A. 繁荣、衰退、萧条、复苏B. 繁荣、增长、衰退、萧条C. 增长、衰退、萧条、复苏D. 繁荣、衰退、增长、萧条答案:A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供给?A. 生产成本B. 消费者偏好C. 技术进步D. 政府政策答案:ACD2. 以下哪些是需求法则的例外?A. 吉芬商品B. 奢侈品C. 必需品D. 替代品答案:AB3. 以下哪些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A. 充分就业B. 价格稳定C. 经济增长D. 国际收支平衡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A. 利率效应B. 货币供应效应C. 财富效应D. 预期效应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财政政策的类型?A. 扩张性财政政策B. 紧缩性财政政策C. 自动稳定器D. 非自动稳定器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市场经济中,价格是由政府决定的。
经济学基础——习题及答案(全部)

(一)单项选择题
1.经济学产生的原因是( )
A.生产的需要
B.欲望满足的需要
C.资源的稀缺性与选择的必要性 D.选择的需要
2.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资源配置
B.资源的配置和充分利用
C.资源的稀缺性 D.资源利用
3.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包括( )
A.价格决定
B.产量决定 C.成本决定 D.以上皆是
B.同方向变动关系
C.没有关系
D.难以确定
19.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
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为
A. 正值
B. 负值
C. 0
D. 1
20. 人食用了含有禽流感病毒的禽类食物会对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家禽的价格会下跌。这种价格下
跌是家禽的(
)曲线向(
A.需求量增加 B.需求增加 C.需求量减少 D.需求减少
3.下列因素中不能导致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是( )。
A.相关商品的价格不变
B.消费者的价格预期
C.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D.商品自身的价格
4.两种互补商品中的一种价格下降将导致另一种商品的( )上升。
A.需求量
B.需求
C.价格
D.均衡价格
5.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导致其替代商品的需求曲线( )。
4.( )不是宏观经济学的内容
A.收入决定
B.物价水平
C.经济增长
D.厂商均衡
5.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包括( )
A.静态均衡分析、比较静态均衡和动态均衡分析
B.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
C.边际分析和期间分析
D.以上皆是
(二)名词解释 1.微观经济学 4.实证经济学
经济学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A. 资源配置B. 经济增长C. 国际贸易D. 政府政策2.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产品同质化B. 买卖双方众多C. 没有交易成本D. 市场信息不完全3. 边际效用递减定律指的是:A.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商品的总效用不断增加B.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商品的边际效用不断增加C.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商品的边际效用逐渐减少D. 商品的边际效用与消费量无关4. 以下哪一项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A. 自由进入和退出B. 价格由市场决定C. 政府对经济的全面控制D. 消费者自主选择5. 以下哪一项是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A. 利率B. 政府支出C. 税收D.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6. 根据凯恩斯经济学理论,以下哪一项不是总需求的组成部分?A. 消费B. 投资C. 出口D. 进口7. 以下哪一项不是公共物品的特点?A. 非排他性B. 非竞争性C. 私人生产D. 公共提供8. 以下哪一项不是市场失灵的原因?A. 外部性B. 公共物品C. 完全竞争D. 信息不对称9. 机会成本是指:A. 做出选择时放弃的最低价值B. 做出选择时放弃的最高价值C. 做出选择时放弃的平均价值D. 做出选择时放弃的总价值10. 以下哪一项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A. 货币供应量增加B. 货币需求量减少C. 货币价值上升D. 货币购买力增强参考答案:1. A2. D3. C4. C5. D6. D7. C8. C9. A 10. 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之间的关系。
2. 解释什么是外部性,并给出一个外部性的例子。
参考答案:1. 边际成本是指生产额外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平均成本是总成本除以生产的产品数量。
当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增加生产会降低平均成本;当边际成本高于平均成本时,增加生产会提高平均成本。
(完整版)经济学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号填在题后的括符内)1、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B、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很少D、企业或者家庭的财富有限,不能购买所需要的商品3、2、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A、互相对立的B、没有任何联系的C、相互补充的D、宏观经济学包含微观经济学3、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B、国民收入决定理论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D、国民收入核算理论4、在家庭收入为年均8000元的情况下,能作为需求的是()A、购买每套价格为5000元的的冲锋枪一支B、购买价格为5万元的小汽车一辆C、购买价格为2500元左右的彩电一台D、以上都不是5、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A、减少B、保持不变C、增加E、不一定6、均衡价格随着:()A、需求与供给的增加而上升B、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C、需求的增加与供给的减少而上升D、需求与供给的减少而上升7、在市场经济中,减少汽油消费量的最好办法是:()A、宣传多走路、少坐汽车有益于身体健康B、降低人们的收入水平C、提高汽油的价格D、提高汽车的价格8、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实行支持价格。
但政府为了维持这个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就必须:()A、实行农产品配给制B、收购过剩的农产品C、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D、给农民补贴9、比较下列四种商品中哪一种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最大:()A、面粉B、大白菜C、点心D、大米10、若价格从3元降到2元,需求量从8个单位增加到10个单位,这时卖方的总收益:()A、增加B、保持不变C、减少D、不一定11、你逐渐消费某种商品的过程中()A、总效用在增加,边际效用在减少B、总效用和边际效用都在增加C、总效用和边际效用都在减少D、总效用减少,边际效用增jia12、假设只有两种商品可供消费,如果你的预算一定,你怎样选择两种商品的数量来使得你的效用最大?( )A、使每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B、使每种商品的边际效用除以价格相等C、全部消费价格低的商品D、全部消费边际效用高的商品13、当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而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时:()A、总产量会一直增加B、总产量会一直减少C、总产量先增加后减少D、总产量先减少后增加14、下列项目中可称为可变成本的是:()A、管理人员的工资B、原材料费用C、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折旧D、厂房租金15、当企业利润达到最大时必然有:()A、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B、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C、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D、不一定,因为不同企业、不同市场不一样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当前世界上基本经济制度有两种,一种是,一种是2、在需求的价格弹性小于1的条件下,卖者适当价格能增加总收益。
《经济学基础》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经济学基础》考试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在任何市场中,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可以由()。
A 、他的产品的供给曲线表示B 、他的产品的需求曲线表示C 、行业的产品的供给曲线表示D 、行业的产品的需求曲线表示答案:B2. 已知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9元,平均成本为11元,平均可变成本为8元。
则该企业在短期内()。
A 、亏损停止生产B 、存在利润继续生产C 、亏损继续生产D 、不亏损停止生产答案:C3. 基尼系数的增大将表明( )。
A 、收入不平均程度的增加B 、收入不平均程度的减少C 、洛伦茨曲线与横轴重合D 、洛伦茨曲线与纵轴重合答案:A4. 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
A 、政府支出增加B 、政府税收增加C 、政府税收减少D 、政府财政赤字增加答案:B5. 对应于边际报酬的递减阶段,STC曲线()。
A 、以递增的速率上升B 、以递增的速度下降C 、以递减的速率上升D 、以递减的速度下降答案:A6. 厂商在工资率下降的时候一般倾向于增雇工人,假如对工人的需求缺乏价格弹性,工资率的下降将导致工资总额()。
A 、减少B 、不变C 、增加D 、无法确定答案:A7. 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 )。
A 、与纵轴相交B 、经过原点C 、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D 、与横轴相交答案:D8. 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等于l.8,则这两种商品是()。
A 、独立品B 、替代品C 、补充品D 、无关品答案:B9. 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3美元降到2美元,需求量将从9单位增加到11单位,则该商品卖者的总收益将()。
A 、保持不变B 、增加C 、减少D 、无法确知答案:C10. 在某一产量水平上,某厂商对应的AC达到了最小值,则()。
A 、MC=ACB 、厂商获得了最大利润C 、厂商获得了最小利润D 、厂商的超额利润为零答案:A11. 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等于0 .6,则这种商品是()。
《经济学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经济学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经济学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经济学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理经济学基础理论试题基简答:1、劳动力商品价值、 105答:劳动力诗人的劳动能力,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劳动动力价值包括三个方面,1、、维持劳动者本人正常生活所所必需的生活资料。
2、山羊劳动者羊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资资料的价值,以保证劳动力的的补充和延续。
3、劳动者的教育和训练费用,以适应的生生产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
此外,劳动力的价值需决定还包含着历史的决和道德的因素。
的2、货币流通规律律 121答: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时量量的规律即货币流通规律。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一货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1、、待销售的商品总量。
2、商商品价格水平。
3、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他们之间的关币系用公式表示是:流通中所系需需要的货币量=待销售的商品品总量*商品价格水平/单位货币的位流通速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所=待销售的商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流3、利润率的因因素 137答:剩余价值值转化为利润后,剩余价值率也就转化为利率润率剩余价值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就是值利润率。
决定利润率利的因素有:有1、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2、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3、资本周转速度。
4、不不变资本的节省。
3、平均利润率、生产价格,均答:平均利润率是按社会总资:本计算的利润率,继社会本的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剩的的比率。
随着平均利润率的形形成,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价生产价格等与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格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哪些基本经主济特征济 61答:1、社会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但仍比较落后。
仍2、以社会主义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所所有制共同发展。
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劳式并存。
式5、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的 240答:在简单再生产的条件下在,社会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是:1、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间的交换要保持平衡,即I(v+m)=IIcI。
经济基础试题及答案

经济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什么?A. 生产什么B. 如何生产C. 为谁生产D. 以上都是2. 以下哪一项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A. 竞争B. 计划C. 供求关系D. 价格机制3.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说明了什么?A. 消费者对商品的总需求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增加B. 消费者对商品的总需求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减少C. 消费者对商品的边际需求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减少D. 消费者对商品的边际需求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增加二、多项选择题4.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A. 技术创新B. 人口增长C. 资本积累D. 政策环境5. 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哪些?A. 存款准备金率B. 利率C. 公开市场操作D. 直接干预三、判断题6. 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市场上存在大量买家和卖家,产品同质,没有交易成本的市场。
()7. 根据机会成本理论,一项资源投入某项用途时,其成本是放弃的次优用途的收益。
()四、简答题8. 简述需求定律的内容及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五、论述题9. 论述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可能的政府干预措施。
六、案例分析题10. 假设某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农业,对进口农产品征收高额关税。
请分析这一政策可能带来的经济影响。
答案:一、1. D 2. B 3. C二、4. A B C D 5. A B C三、6. √ 7. √四、需求定律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越低,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越多;价格越高,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越少。
在市场经济中,需求定律是价格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通过价格的变动调节供求关系,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五、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共品、垄断等。
政府可能采取的干预措施包括提供公共品、纠正外部性、反垄断法规、提供信息等。
六、征收高额关税可能会提高国内农产品的价格,减少消费者福利;同时,可能会引起贸易伙伴的报复性关税,影响国际贸易关系;长期来看,可能会降低国内农业产业的竞争力。
经济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是指()。
A. 做出选择时放弃的最有价值的替代方案B. 做出选择时产生的直接金钱损失C. 做出选择时产生的非金钱损失D. 做出选择时产生的所有可能损失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A. 自由竞争B. 价格管制C. 私有产权D. 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答案:B3. 根据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运作的前提是()。
A. 政府干预B. 完全竞争C. 信息不对称D. 外部性存在答案:B4. 通货膨胀是指()。
A. 货币供应量增加B. 物价总水平持续上升C. 货币价值下降D. 经济产出减少答案:B5. 以下哪个不是货币政策工具?()。
A. 利率调整B. 公开市场操作C. 财政支出D.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答案:C二、判断题1. 经济全球化是指全球范围内的生产、交易、资本流动和技术传播的加速过程。
()答案:正确2. 经济周期中的衰退阶段是指经济活动普遍放缓,失业率上升的时期。
()答案:正确3. 财政政策主要通过调整税收和政府支出来影响经济。
()答案:正确4. 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指的是消费者从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满足感是递增的。
()答案:错误5. 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是维持货币价值的稳定。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述需求法则的含义及其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
需求法则指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其需求量成反比,即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上升。
这一法则在经济学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因为它解释了价格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是市场供求关系分析的核心。
2. 描述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及其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影响经济活动,以达到控制通胀、促进经济增长等目标。
财政政策则是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公共支出,影响国民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
两者在宏观经济调控中互为补充,共同作用于经济稳定和增长。
经济学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汇总

经济学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汇总一、选择题1. 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A. 资源的稀缺性B. 资源的分配C. 资源的生产D. 资源的消耗参考答案:B2. 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A. 产品同质化B. 市场参与者众多C. 买卖双方信息完全对称D. 所有选项都是参考答案:D3.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的是什么?A.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带来的满足感逐渐减少B. 随着消费量的减少,每减少一单位商品带来的满足感逐渐减少C.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带来的满足感逐渐增加D. 随着消费量的不变,满足感保持恒定参考答案:A二、简答题1. 简述需求法则及其含义。
参考答案:需求法则指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越低,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越多;价格越高,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越少。
这反映了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是市场经济中供求关系的基本规律之一。
2. 解释什么是机会成本,并给出一个例子。
参考答案:机会成本是指为了获取某种资源或进行某项活动,而放弃的其他选择中价值最高的一个。
例如,如果一个人选择用100元去看电影,而放弃了买书,那么看电影的机会成本就是买书所能带来的价值。
三、计算题1. 假设某商品的供给函数为Qs = 2P - 3,需求函数为Qd = 120 - 4P,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参考答案:首先,将供给函数和需求函数设置相等,即2P - 3 = 120 - 4P,解得P = 27。
将P代入任一函数求得Q,例如代入需求函数得Q = 120 - 4*27 = 33。
所以,均衡价格为27,均衡数量为33。
四、论述题1. 论述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可能的解决措施。
参考答案: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地分配资源,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原因包括外部性、公共品、信息不对称和垄断等。
解决措施包括政府干预,如征税、补贴、提供公共品、反垄断法规等。
结束语:本试题及参考答案汇总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
经济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A. 生产问题B. 分配问题C. 开发问题D. 生存问题答案:B2.表示一种商品相对于其他商品的交换比率是()A. 价格B. 市场C. 价值D. 供需答案:C3.对物品的需求量有剧烈波动表明()A. 该物品市场稳定B. 该物品市场需求大C. 该物品市场供给充足 D. 该物品市场需求不稳定答案:D4.“边际效用递减”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原理,它表示()A. 消费者会根据物品的边际效用来决定购买数量B. 好的物品的边际效用更高C. 坏的物品的边际效用更高D.物品的总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增答案:A5.市场需求曲线的下降是由于()A. 价格的下降B. 收入的下降C. 产品替代品的出现D. 人口增长答案:A二、填空题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体经济现象。
答案:国家或地区2.在经济学中,CPI代表着()。
答案:消费者物价指数3.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的总量平衡问题。
答案:国民收入和国民支出4.在经济学中,GDP代表着()。
答案:国内生产总值5.经济增长通常可以通过()来衡量。
答案:GDP增长率三、判断题1.名义GDP表示物价不变的GDP,真实GDP表示物价变动的GDP。
答案:错误2.中央银行的职责之一是制定货币政策。
答案:正确3.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的购买力下降。
答案:正确4.供给曲线的上升意味着供给量减少。
答案:错误5.垄断市场中,市场价格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解释生产可能性曲线(PPC)及其意义。
答案:生产可能性曲线(PPC)表示在一定资源限制下,一个国家或企业可以生产的各种不同产品组合。
PPC显示了经济上的效率和稀缺性之间的关系。
如果一个经济体生产在PPC上的某一点,则表示它在当前资源限制下达到了最大效率。
如果一个经济体生产在PPC内部的某一点,则表示它未能充分利用资源,在效率上存在浪费。
如果一个经济体生产在PPC之外的某一点,则表示它的资源不足以生产该点上的产品组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经济学基础理论试题简答:1、劳动力商品价值 105答:劳动力诗人的劳动能力,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劳动力价值包括三个方面,1、维持劳动者本人正常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
2、山羊劳动者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以保证劳动力的补充和延续。
3、劳动者的教育和训练费用,以适应生产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
此外,劳动力的价值决定还包含着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2、货币流通规律 121答: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即货币流通规律。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1、待销售的商品总量。
2、商品价格水平。
3、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他们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销售的商品总量*商品价格水平/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销售的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3、利润率的因素 137答: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剩余价值率也就转化为利润率剩余价值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就是利润率。
决定利润率的因素有:1、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2、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3、资本周转速度。
4、不变资本的节省。
3、平均利润率、生产价格?答:平均利润率是按社会总资本计算的利润率,继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
随着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等与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哪些基本经济特征 61答:1、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但仍比较落后。
2、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所有制共同发展。
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5、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240答:在简单再生产的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是:1、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要保持平衡,即I(v+m)=IIc。
要实现简单再生产,第一部类向第二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与第二部类向第一部类提供的消费资料,要保持一致的比例关系,达到供求平衡,是简单再生产的基本条件。
2、第一部类产品的实现和两大部类补偿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要保持平衡,即;I(c+v+m)=Ic+IIc。
社会生产要按照原有规模不断地进行,第一部类生产的产品就必须能够补偿两大部类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
3、第二部类产品的实现要与两大部类个人消费需求之间保持平衡,即:II(c+v+m)=I(c+m)+II(v+m)。
社会上用于个人消费需要的产品必须和第二部类所生产的产品保持平衡,简单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辨析:1、经济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始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3错。
经济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近代资本主义,始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2、一切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对于商品生产者和够吗这可以同时拥有。
错。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矛盾的统一3、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是产业资本运动所经历的三个阶段,都必须创造剩余价值。
对。
4、宏观经济调控的总体目标就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即实现总共给量和总需求量的相等。
对。
这是保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论述:1、如何理解知识经济时代及其特点。
答:最早使用知识经济一词的是联合国研究机构,他在60年代初使用这一概念说明新型经济的性质。
狭义的知识经济是指知识产业,广义的知识经济是指一种经济形态。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知识经济的特点是:1、以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为基础,经济发展持续化。
2、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经济信息网络化。
3、以服务产业为主要角色,产业知识化。
4、以知识资本为主导,产值轻型化。
5、以全球范围为着眼点,世界经济一体化。
6、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细胞,决策和管理知识化。
7、以学习、教育为根本,人才素质高级化。
2、正确理解企业的素质和活力。
答:企业素质是指决定企业活动能量大小的各种内在因素的综合。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人员素质,它包括管理人员素质,科技人员素质和直接劳动者的素质。
2、技术装备素质,这是企业素质的物质基础。
它包括科研、设计、试制、工艺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也包括各种设备、工具等方面的先进性和完备性。
3、经营管理素质,这是企业素质的主导。
它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体制、组织结构、管理基础工作、经营决策能力等。
4、文化素质,这是企业的灵魂和精华。
它包括经营哲学、伦理道德、精神风范和价值观念等。
企业活力使企业旺盛的生命力,是指企业在其行为过程中发挥出来的一种不断壮大的能力。
企业活力主要包括1、对用户的服务力2、对国家、所有者、职工的贡献力3、对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的吸收力4、对市场的应变力5、产品的竞争力6、开拓进取力7、资产增值力8、职工的凝聚力。
-------------------------------------------------------------------------1、劳动过程的基本要素?7答: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是人们从事社会生产的基本条件。
2、现代生产力有哪些因素?8答:1、实体性因素。
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2、经营性因素。
主要指资本。
3、运筹性因素。
主要指生产的组织管理。
3、人类社会从低向高发展的四个序列?10答:1、按照经济形态的序列发展。
以生产力的构成因素为标志,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三种形态,即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知识社会。
2、按照经济形势的序列发展。
以社会生产力的性质为标志,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三种经济形势,即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
3、按照经济制度的序列发展。
这个序列的发展是由生产关系的本质决定的,以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为标志,人类历史的发展有五种经济制度,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4、按照经济体制的序列。
这个序列的发展是由经济形势和经济制度决定的,以经济运行的规律和特点为标志,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多种体制,如同志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等。
4、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特点?11答:经济规律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共同的、普遍的和经常起作用的东西,使经济现象间的本质的、内在的联系、是经济运行发展变化的客观必然性。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在于:1、经济规律赖以存在的经济条件是客观的。
2、经济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客观的。
3、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
5、划分经济形态的标准?19答:1、人类对自然界改造和控制的能力。
2、劳动资料。
3、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其作用。
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知识社会。
6、工业经济时代的特点?29答:工业经济是以机器体系为特征的,人类生产力由于手工生产力上升为机器生产力,依次为周兴,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体转变为以工业为主体,能源基础已不是简单的自然力,而是经过再开发的二次能源,劳动方式也不是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而是工厂制、公司制的集体劳动。
总之工业经济时代是以机器-电力技术体系取代手工-体力技术体系,从而实现了飞跃式的科技进步。
是人类升昌礼又一次发生了巨大的质变。
7、知识经济时代对社会有哪些影响?36答:1、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
2、社会制度的变化。
3、社会主体和劳动结构的变化。
4、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5、社会经济理论的变化。
8、自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51答:1、自由竞争占据主导地位。
自由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也是资本主义早期发展阶段占统治地位的普遍经济现象。
2、工业资本占统治地位。
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尽管商业资本、银行资本等都有很大发展,但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并不起决定作用,前者只是执行商品交换的职能,后者主要是充当普通信用的中介人,这个时期,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只有工业资本数额较大而居主导地位。
3、商品输出是对外输出的主要形式。
4、在对殖民地进行经济掠夺的同时,开始了对世界领土的瓜分和占领。
通过进行产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工业化,个个资本主义先进的工业国,凭借壮大起来的经济实力对外大肆进行扩张、侵略和掠夺,占领和瓜分世界领土,建立自己的殖民领地。
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势?55答: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所有制经济。
2、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与干预。
3、国家对国际经济的干预与协调。
10、社会主义的本质? 62答: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1、经济体制及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63答:经济体制及其与经济制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区别是:1、经济制度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体制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是经济利益的调节体系,是指社会经济生活中各方面的责、权、利的关系。
2、经济制度从总体上反映经济形态的本质和内涵,是较深层次的概念,他决定经济生活的根本目的和基本原则。
经济体制是体现这种本质和内涵的形势和载体,是较浅层次的、接近现象形态的概念。
3、经济制度是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通过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产生的,它主要反映基本生产关系的变化,有一定的稳定性。
经济体制是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通过简便的深化过程产生的,他较多地反映生产力的变化,是多变的。
两者的联系是经济制度制约经济体制,经济体制反映经济制度的性质,实现经济制度的要求。
但经济体制不是消极的,他对经济制度有着重要的能动作用。
12、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条件?70答:1、社会分工。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所有。
13、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73答:1、简单商品经济阶段,又称小商品经济阶段。
2、社会化商品经济阶段,又称市场经济阶段。
14、商品二因素是?76答:1、商品的使用价值。
2、商品的价值15、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77+答: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①具体劳动是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
具体劳动过程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物质,使之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它是人类社会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
②抽象劳动是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商品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实际上就是抽象劳动的凝结,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1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层含义?78答:1、生产单个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生产一种商品的社会必须总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7、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变化之间的关系?79答: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有密切挂系。
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
反之就越大。
商品的价值与生产这些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而与所耗费的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18、等值形式的特点?81答:1、作为等价物商品的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2、生产等价物商品的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3、生产等价物商品的个别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19、货币的本质和特点?83答: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