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中有奇树 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庭中有奇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从意象入手体会诗歌意境和情感;背诵此诗;了解《古诗十九首》。

2.能力目标:诵读法:反复诵读体味文中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能力。品读法:就是精读、深读,从不同的角度,或选点,或铺面,对文章进行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看出文中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文中人物内心悠长细腻真挚的情感,了解古人朴素自然的情感,从中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ppt展示)“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人代冥灭,而清音独远,悲夫!”——钟嵘《诗品》

“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刘勰《文心雕龙•明诗》

“兴象玲珑,意致深婉,真可以泣鬼神,动天地”——胡应麟《诗薮》

大家知道以上这些评价指的是什么吗?对,它们都是后来人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看了这些评价,我想大家都对古诗十九首产生了一定的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诗歌会让不同朝代的一流诗评家都对其有如此高的评价呢,下面,就由我带领大家通过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庭中有奇树》来领略古诗十九首那数百年依然璀璨的魅力。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古诗十九首简介(ppt展示)

二、引入:

大家知道吗?其实《古诗十九首》原本并不是一个文集,也不是同一个作者所写,但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却统称为《古诗十九首》呢?它们的作者是谁?什么时候写的?它们又是在什么时候合成一个文集,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古诗十九首》呢?他在中国的古代文学中又占有怎样的重要地位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1.题解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

《古诗十九首》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明月何皎皎》。

2.作者和写作年代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时代有多种说法,《昭明文选•杂诗•古诗一十九首》题下注曾释之甚明:“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曾有说法认为其中有枚乘、傅毅、曹植、王粲等人的创作,例如其中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多疑其不确。今人综合考察《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情感倾向、所折射的社会生活情状以及它纯熟的艺术技巧,一般认为它并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它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顺帝末到献帝前,即公元140—190年之间。

3.价值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汉末文人对个体生存价值的关注,使他们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建立起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情感联系。过去与外在事功相关联的,诸如帝王、诸侯的宗庙祭祀、文治武功、畋猎游乐乃至都城官室等,曾一度霸踞文学的题材领域,现在让位于与诗人的现实生活、精神生活患患相关的进退出处、友谊爱情乃至街衢田畴、物候节气,文学的题材、风格、技巧,因之发生巨大的变化。

《古诗十九首》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在中国诗史上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为后人师法,几至形成模式。它的艺术风格,也影响到后世诗歌的创作与批评。

三、诗歌细读与讲解

大家知道《庭中有奇树》是五言律诗还是五言绝句呢?对,是五言律诗。那你们知道五

言律诗又分为哪几个部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对,看来大家的文学常识还是记得非常牢固的。下面我们就从这四个部分进行讲解。现在我们先来一起朗读一下整首诗。

1.全班诵读诗歌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全诗八句,可分作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意思

2.字词分析,理解句子大意

第一层

首联: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1)奇树:犹“嘉木”,珍贵的树。奇,不一般

(2)华:同花,本草之花曰华

(3)滋:当“繁”解。“发华滋”,花开得正繁盛。

大意:庭院中有一棵珍奇的树木,绿叶间正绽放着繁盛的花。

颔联: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1)荣:花,木本之花曰荣。“荣”与上文“花”上下互通。

(2)遗(wei):赠。

(3)所思:指思念的人。

大意:攀低枝条折下它的花,准备把花赠送给所思念的人。

请同学们自我体会其中意境,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再鼓励同学发言。启发同学。

大家觉不觉得这像是一幅画呢?如果这是一幅画的话,这会是怎样的一幅画呢?

请同学发言,讲述他们的看法。

参考:前四句诗描绘了这样的画面:一个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女主人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第二层

颈联: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1)馨(xin)香:香气。

(2)盈:满。

(3)莫:无法。

(4)致:送达。

大意:花的芳香充满衣襟和衣袖,可是路途遥远无法送达。

尾联: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1)别经时:离别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了。

大意:“这花有什么稀罕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小结:从以上的讲解中,我们初步知道了一些关于课文的知识,了解到了文章的大意,在下一节课中,我们将进一步地对文章进行鉴赏。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

(1)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内容,情感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对诗句进行赏析

思想内容:这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

第一层,诗人用朴素的诗句,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景与思妇怀远的特定主题相结合,形成一种含有深沉意蕴的意境,引起读者的联想。这两句诗写得很朴素,其中展现的正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的一种场面。但是把这种场面和思妇怀远的特定主题相结合,却形成了一种深沉含蕴的意境,引起读者许多联想:这位妇女在孤独中思念丈夫,已经有了很久的日子吧。也许,在整个寒冬,她每天都在等待春天的来临,因为那充满生机的春光,总会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希望。那时候,日夜思念的人儿或许就会回来,春日融融,他们将重新团聚在花树之下,执手相望,倾诉衷肠。可是,如今眼前已经枝叶扶疏,繁花满树了,而站在树下的她仍然只是孤零零的一个,只教人感到无限惆怅。再说,如果她只是偶尔地见了这棵树,或许会顿然引起一番惊讶和感慨:时光过得真快,转眼又是一年了。然而这树就生在她的庭院里,她是眼看着叶儿一片片地长,从鹅黄到翠绿,渐渐地铺满了树冠;她是眼见着花儿一朵朵地开,星星点点渐渐地就变成了绚烂的一片。她心里的烦恼也跟着一分一分地堆积起来,这种与日聚增的痛苦,更令人难以忍受。此时此刻,她自然会情不自禁地折下一枝花来,想把它赠送给远方的亲人。因为这花凝聚着她的哀怨和希望,寄托着她深深的爱情。也许,她指待这花儿能够带走一部分相思的苦楚,使那思潮起伏的心能够得到暂时的平静;也许,她希望这故园亲人手中的花枝,能够打动远方游子的心,催促他早日归来。总之,在这简短的四句诗中,是可以体会到许多诗人没有写明的内容的。

第二层,“馨香盈怀袖”,紧承上面“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两句,同时描绘出花的珍贵和人物的神情。而最后两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点明了全文相思怀念的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