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及其推断

合集下载

第九章 病因及其发现和推断-研究生

第九章 病因及其发现和推断-研究生
(2)把病因指向人体以外的环境和宏观因素。 (3)其实践意义集中体现在卫生的概念里。
2. 微生物说
(1)19世纪中叶意大利人阿戈斯蒂诺-巴斯(Agostino Bassi)针对传染性疾病 的病因提出了微生物说的概念。
(2)科赫对细菌和疾病关系的研究使微生物说成为传染病起源的主导学说。 (3)为人类向人体内部和微观世界寻找病因指示了方向。
(六)病因网络
2. 对疾病预防的启示 (1)去除一条病因链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就可以完全切断整个病因链, 从而预防疾病通过此病因链发生; (2)不同的病因链对疾病发生的作用的大小可能不同,有效的预防 应切断主要的病因链,即效应大的病因链; (3)不同的病因链可能独立地影响疾病的发生,同时切断多个病因 链必然可以预防更多的病例。
第二节 病因学说与病因模型
病因的轮状模型
(三)病因的轮状模型
3. 优点
(1)揭示了直接病因和间接病因的存在,以及远端病 因和近端病因的区别。
(2)也扩大了环境的概念,提示更多的环境因素可以 致病,更接近于病因之间以及病因与疾病的实际关系。
4. 缺点
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它们揭示的病因的范围存在很 大的局限性。
第二节 病因学说与病因模型
(七)病因模型的比较
传染病的病因
瘴气说 [宏观单病因论]
微生物说 [微观单病因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传染病广泛存在“无 因”而发病和“有因”而无病的现象
现代多病因论 充分-组分 病因链及 轮状模型及 病因模型 病因网络 生态模型
病因学说和病因模型的演变
第三节 充分病因-组分病因模型
第二节 病因学说与病因模型
(四)健康决定因素的生态模型
1. 1991年Dahlgren和Whitehead从社会的角度,提出了健康决定因素的生 态模型,是轮状模型的进一步发展,也被称为生态病因模型 (ecological model of causation)。

第3章病因与病因推断

第3章病因与病因推断

轮状模型
动因
流行病学三角
环境
11









宿主 环
境 遗传 内核

理化环境
12
病因网络模型
按生态学模型或疾病因素模型提供的框架寻
找多方面的病因,这些病因相互存在联系,按 时间先后联接起来就构成一条病因链,多
个病因链交错联接起来就形成一张病因网
(web of causation)。
13
环境 因素
进一步调查是在田间下水劳动和垦荒感染钩端螺旋 体导致的。
25
(二)求异法(method of difference)
在相似的事件之间找不同点 例:察布查尔病只发生在锡伯族,而不发生在当地其
他民族,权衡不同民族差异,提出该病可能与锡 伯族特殊饮食“米送乎乎”(制甜面酱的半成品) 有关。
临床表现是精神不振、头晕、上眼睑下垂、复视、眼球运动不良、 吞咽困难、失语,但不发热,意识清楚,病死率高达43.2%。
分类 即科学实验五法
求同法 差异法 共变法(同异并用法) 类推法 排除法(剩余法)
24
(一)求同法(method of agreement)
所研究的疾病在不同环境中都有某因素的存在,提出 该因素是所研究疾病病因。 例: 1958年川西平原发生大规模不明热流行,农民发病 率高,而参加过支农劳动的国家职工发病也高,二者 共同点都曾在田间下水劳动和垦荒。
(Koch病因学说)
流行病学三角
病 因 概 念 的 发 展
Lilienfeld的病因定义
4
现代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
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就 可认为是病因,其中某个或多个因素 不存在时,人群疾病频率就会下降

病因及病因推断PPT课件

病因及病因推断PPT课件

THANK YOU
感谢聆听
详细阐述病因推断的常用方法 和步骤,如求异法、求同法、 共变法、剩余法等,以及这些 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注意事 项。
病因推断的实践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介绍病因推断 在流行病学、临床医学、预防 医学等领域中的实践应用,包 括传染病的防控、慢性病的预 防和治疗、公共卫生事件的应 对等。
课件总结和展望
对课件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病 因及病因推断在医学领域中的 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 势和研究方向。
病因研究对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意义
预防疾病发生
通过识别和消除病因,可以有效 预防疾病的发生,降低人群的患
病率。
控制疾病传播
对于传染性疾病,通过研究病因 可以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
扩散。
个体化健康管理
针对不同个体的病因特点,可以 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提
高生活质量。
病因研究对医学教育和科普的价值
病因的分类
单一病因
由单一因素引起的疾病,如外伤、中毒等。
多重病因
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 病等。
必要病因和充分病因
必要病因是疾病发生的必要条件,充分病因则是疾 病发生的充分条件,如吸烟是肺癌的必要病因,而 长期大量吸烟则是肺癌的充分病因。
病因的作用方式
直接作用
病因直接作用于人体,导致疾病的发生,如外伤 、感染等。
种因素,避免片面性和局限性。
注意个体差异
不同个体对同一病因的反应可 能存在差异,因此在推断病因 时应充分考虑个体差异。
结合临床实践
病因推断需要结合临床实践, 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提高推 断的准确性。
不断更新知识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新的病 因和治疗方法不断涌现,因此需要

病因及病因推断

病因及病因推断

疾病因素模型
该模型在病因分类上操作性强,具 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没有动 因确定的困难。它将因素分为两 个层次:外围的远因和致病机制 的近因。外围的远因包括社会经 济、生物学、环境、心理行为和 卫生保健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生物学因素 环境因素 心理、行为因素 卫生保健因素
医学生物学因素 (机制)
寻找病因的条目指南
• 宿主病因:先天 后天
• 环境病因:生物 理、化 社会
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
• 充分病因:必然会导致疾病发生的 最低限度的条件和事件。
• 必要病因:是指有相应疾病发生, 以前必定有该病因的存在。
因果连接方式
• 单因单果 • 单因多果 • 多因多果 • 多因多果 • 直接病因和间接病因
二、Mill准则
• 分析流行病学研究的比较推理,主 要应用的是Mill准则(Mill’s cannon) 和统计归纳推理。试图将因果推理 的原则加以系统化的第一人是穆勒 (Mill),他提出科学实验四法, 后人将同异并用法单列,即科学实 验五法:求同法、差异法、同异并 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
• 需要注意:如果病因假设清单没有 包括真实的病因,Mill准则就并不 能提供任何帮助。另外,Mill准则 是用于能控制干扰条件的实验类型, 以及假定原因为确定性的必要或充 分条件。对于观察性研究或非确定 性条件,Mill准则需要控制混杂或 作概率性推广。
• 例如,高血清胆固醇是冠心病的危 险因素,高血清胆固醇可产生沉积 于眼睑的黄色瘤,从而导致黄色瘤 与冠心病的继发关联。另外,E与C 也可以由于相关(因果方向不明) 而产生继发关联。
2.直接因果关联的歪曲
• 如果怀疑的病因(暴露)E与疾病D 既存在直接关联,又存在间接关联 或与其他危险(保护)因素F存在相 关,暴露E与疾病D的直接因果关联 程度或方向将可能受到混杂干扰, 即得到歪曲的关联估计值。E与D的 总关联等于E-D直接关联 同 E-F-D 间接关联之和。如果直接关联与间 接关联混在一起,而将其作为直接 关联的估计,就会出现混杂偏差。

病因及病因推断 ppt课件

病因及病因推断  ppt课件
如果两组人群某病发病率有明显不同,而两组 人群在某种因素上也有差异, 则这种因素很 可能成为该病的原因。
2、求同法:
求同法(method of agreement)又称“异中 求同法”。对不同的场合或事物,找它们的 共同点—共性。
如果不同情况下或不同的场合的病人均具有 类同的因素时,则这种因素有可能是该病的 病因。
真菌、螺旋体、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 克次体、病毒。 2)寄生虫—
蠕虫、原虫、医学昆虫 3)生物毒素—
蛇毒、蝎毒、毒磨、狼毒等。 正常菌群失调等
2、物理致病因子(physical agent) 声、光、热、电、摩擦、外伤、溺水、机械振 动、电离辐射、噪声、尘埃、放射性物质等超 出正常范围的数量、强度,均可使人致病。
5、排除法:
排除法,又称剩余法(method of residues)对某 复合结局事件(A,B,C),已知它的有关(暴露) 因素在特定的范围内(a,b,c),通过归纳又知道 b说明B,c说明C,那么剩余的a必定说明A。剩 余法可以看成是差异法的特例此。
第五节 验证病因假设的方法
一、病例对照研究
二、宿主
1、遗传因子 2、免疫状况 3、年龄与性别 4、民族/种族 5、人的性格、气质和精神心理状态 6、人的行为因素
1、遗传
现已证实,很多遗传因素可以增加或减少某 些疾病的易患程度。与遗传无关的疾病是很 少的,只是关系程度不同而已。
1)单基因遗传病:几乎不受环境的影响,而取 决于遗传(血友病、色盲、先天性耳聋)。
1、环境、病因、宿主处于平衡状态,所以 表现为健康。
病因
宿主
环境
2、病因的作用增强,疾病发生。
宿主
环境 例如,流感病毒出现新的亚型,则平衡被破坏而发生 疾病的流行。

流行病 第八章病因与病因推断临床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

流行病 第八章病因与病因推断临床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

流行病第八章病因与病因推断临床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引言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其特定的原因,因此,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疾病,必须了解其病因。

在流行病学中,病因推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流行病学中病因和病因推断的相关概念,以及该领域的一些常见方法和技术。

病因的定义病因是指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

对于不同的疾病,其病因可能有所不同。

病因可以分为两类:内源性病因和外源性病因。

内源性病因通常指的是由于遗传、免疫系统异常、内分泌系统异常、代谢问题等导致的疾病。

外源性病因则通常指的是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化学物质、物理因素(如放射线)等导致的疾病。

病因推断的定义病因推断是一种科学方法,用于确定疾病发生的原因。

病因推断通常需要考虑一系列因素,如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

同时,病因推断还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如空气质量、水质、气候等,以帮助确定疾病的原因。

病因推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如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实验室试验等。

常用的病因推断方法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病因学研究方法。

在这种类型研究中,采集患者和健康人的数据,并针对患者和健康人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可以确定一些潜在的疾病病因,如环境因素、饮食因素等。

此外,病例对照研究还可用于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帮助控制疾病的发生。

队列研究队列研究是另一种常用的疾病病因学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研究的是一个人群的特定人员,例如血亲关系、职业等。

通过这些人员的追踪,可以研究这些人的生活习惯、环境以及其他潜在的疾病病因,以确定疾病发生的潜在原因。

实验室试验实验室试验是一种常用的疾病病因学研究方法,可通过实验来证明一个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

例如,研究细菌和病毒可引起哪些疾病,研究多种因子与肿瘤之间的关系等。

病因推断的挑战尽管病因推断方法和技术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实践中仍存在许多挑战。

其中一个主要挑战是确定潜在的混杂因素。

病因及其推断

病因及其推断

一、病因的概念 ——病因概念的发展 充分病因(sufficient cause)和必须病因(necessary cause) Variable X May Cause Y X is sufficient and/or necessary 1. + + 2. + - 3. - + 4. - - 1. X is both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to cause Y. 2. X is necessary but not sufficient to cause Y. 3. X is not necessary but sufficient to cause Y. 4. X is neither necessary nor sufficient to cause Y.
一、病因的概念 ——病因的相互作用
(三)病因的相互作用(interaction) 病因的相互作用( )
当两种或多种病因共同起作用时, 当两种或多种病因共同起作用时,其作用大小有两种可 一是等于或接近这几种病因分别作用之和; 能:一是等于或接近这几种病因分别作用之和;二是明显大 于或小于这几种病因分别作用之和(交互作用), ),后一种情 于或小于这几种病因分别作用之和(交互作用),后一种情 况更常见。 况更常见。 例如:吸烟与暴露于石棉尘均是肺癌的病因。 RR 例如:吸烟与暴露于石棉尘均是肺癌的病因。 11/10万 1.0 无两因素时肺癌死亡率为 万 123/10万 11.2 吸烟者为 万 58/10万 5.3 仅暴露于石棉尘者为 万 既吸烟又暴露于石棉尘者则为 602/10万 54.7 万 远远高于 181/10万 16.5 (Hammond等,1979) 等 ) 因此,消除一种病因就可大大减少发生该病的可能。 因此,消除一种病因就可大大减少发生该病的可能。

病因和病因推断及应用举例

病因和病因推断及应用举例

x1 吸烟
y1 y2 … yn
肺Ca 冠心病 视力下降 支气管炎
病因与病因推断及应用举例
▪单果多因
多个病因引起 一种疾病
x1
x2
y
x3
糖耐量异常 吸烟 高脂 遗传
冠心病
病因与病因推断及应用举例
▪多因多果
x1 x2
多个病因引起多种疾病 x3
(指多个病因相互交叉)
吸烟
多因多果实际上是将单 酗酒 因多果与多因单果结合 高脂 在一起,全面反映事物 遗传 的本来面目
9.铁缺乏 1发0.不达安国全家的5年饮用水和卫生问题
发展中国家 10年 (中国 6年)
病因与病因推断及应用举例
第三节 病因研究的方法
描述分布模型→病因假设推理→检验假设→因果关系
病因与病因推断及应用举例
病因的研究步骤(1)
病因的研究步骤
一、建立假设
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横断面研究、疾病监 测资料、生态学研究)建立病因假设;
如:
静脉注射吸毒→共同使用注射器→注射器污染HIV→HIV感染
பைடு நூலகம்
→艾滋病发病
间接
直接
病因
病因与病因推断及应用举例
病因
第二节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
1.宿主病因: 先天的:基因遗传、先天损伤、性别差异 后天的:锻炼、营养、知识、心理、习惯 (多为特征)、年龄、发育
2.环境病因: 生物的:病原体、感染动物 理化的:化学药品、气象、地理、水质、 大 气 污染 社会的:社会地位(经济)、风俗、家庭、 教 育文化、医疗保健、职业
病因与病因推断及应用举例
y1 y2 y3
冠心病 呼吸系统疾病 癌症
▪直接病因和间接病因

病因和病因推断

病因和病因推断

第八章病因和病因推断一、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病因的判定标准熟悉病因的定义和病因推理方法了解病因模型、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以及因果联结方法二、教学大纲精要〔一〕病因的概念1.病因的定义〔1〕现代科学的概率论因果观:原因就是使结果发生概率升高的事件或特征,即肯定的原因只是可能而不是必定导致肯定的结果。

〔2〕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那些能使人群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就是病因,相应地,其中某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人群疾病频率就会下降。

流行病学中的病因一般称为危险因素,后者的含义就是使疾病发生概率即危险升高的因素。

2.病因模型它用简洁的概念关系图来表达因果关系。

〔1〕生态学模型将机体与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具体包含流行病学三角和轮状模型,它们给出了寻觅病因的分类大框架。

致病因素〔动因〕是从环境因素中别离出来的,即狭义的病因。

社会环境〔2〕疾病因素模型将因素分为外围的远因〔社会经济、生物学、环境、心理和行为以及卫生保健因素〕和致病机制的近因〔医学生物学因素〕,操作性和指导性较强。

流行病学的危险因素主要是指外围的远因。

〔3〕病因网模型多个病因按时间先后联结起来就形成病因链,多个病因链交错联结起来就形成病因网,它提供因果关系的完整路径,表达清楚具体,系统性强。

3.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1〕概念充分病因是指有该病因存在,必定〔概率为100%〕导致疾病发生。

必要病因是指有相应疾病发生,以前必定〔概率为100%〕有该病因的存在。

按病因是否充分或必要分类,可以有四种组合:充分而且必要病因,必要但不充分病因,充分但不必要病因,以及不充分且不必要病因。

只有不充分且不必要病因是实际存在的。

分析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的概念,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概率因果观。

〔2〕局限性以非常接近疾病的近因作为充分病因,将导致因果同一,使因果关系的研究失去了意义;而以多病因组合作为充分病因,将导致既不可能又无实际意义。

坚持概率因果观就必须抛弃摮浞植∫驍。

对本来就是按摫匾∫驍命名的疾病而言,必要病因实际上是疾病名称的语义重复。

病因及病因推断..

病因及病因推断..

agreement) agreement)
是指在相同事件(如患同种疾病) 是指在相同事件(如患同种疾病)之间寻找 共同点。 共同点。 有关(暴露) 有关(暴露)因素
对象1 对象 对象2 对象 对象3 对象 ...
A,B,C ---------------- a,b,c A,D,E ---------------- a,d,e A,F,G ---------------- a,f,g …… ---------------- …..… 所以, 所以,a 是A的影响因素 的影响因素
病因 流行病学三角
环境
病因及病因推断

轮状模型(wheel mode) 轮状模型( mode)
20世纪80年代,Susser提出了疾病的轮状模型, 20世纪80年代,Susser提出了疾病的轮状模型,该模式 世纪80年代 提出了疾病的轮状模型 强调了环境与机体的密切关系
社会环境 宿主 (人) 生物环境 物理、 物理、化学环境 遗传内核
2.充分病因 (sufficient cause)
如果有某因素存在,随之必然(概率为100%)有 如果有某因素存在,随之必然(概率为100%)有 100%) 某病的发生,则某因素为该病的充分病因。 某病的发生,则某因素为该病的充分病因。充分病因 是一个完整的病因机制, 是一个完整的病因机制,因此也可以将充分病因理解 是与疾病发生有关的诸因素。 为:是与疾病发生有关的诸因素。
轮状模型 轮状模式的特点:轮状构成各部分的内涵具有伸缩性, 轮状模式的特点:轮状构成各部分的内涵具有伸缩性, 不同成分的大小可根据拟考虑的不同疾病而异
病因及病因推断
๙ 疾病因素模型
社会经济因素 生物学因素 环境因素 心理、 心理、行为因素 卫生保健因素

病因与其推断方法(CausesofDisease)

病因与其推断方法(CausesofDisease)
病因和其推断方法(Causes of Disease)
病因和其推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法(Causes of Disease)
现代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
Lilienfeld:
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 因素,就可认为是病因,其 中某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 ,人群疾病频率就会下降。
Lilienfeld AM. (1920-1984)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病因和其推断方法(Causes of Disease)
第二节 病因的类型
1 .直接病因与间接病因
直接病因是指某因素直接引起疾病的发生,没有任何中 间环节。如化学烧伤、触电等。 间接病因是指某因素在导致疾病发生过程中,中间经过 若干环节。大多数疾病为间接病因。
病因和其推断方法(Causes of Disease)
疾病 ✓ 4) 由被接种的动物能够分离出此微生物并加以鉴定
病因和其推断方法(Causes of Disease)
3、现代病因概念——多因论学说
➢ 基本思想: 许多疾病并非单一的、特异的病因引起的, 而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 现代病因观认为: 疾病是环境和宿主相互作用的结果。
病因和其推断方法(Causes of Disease)
✓ 它标志着: ✓ 流行病学思维方式 ✓ 从直观的经验的思维方式 ✓ 向实验的逻辑的思维方式的飞跃
病因和其推断方法(Causes of Disease)
特异病因学说的创立,逐步形成了流行病学的病因判 断和推理的逻辑思维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是:Henle 及Koch要点
✓ 1)该传染因子在每个病例均存在 ✓ 2)此微生物必须能够分离并生长出纯培养物 ✓ 3) 将此微生物接种于易感动物,应当引起此种特异
1.生物的 病原体、感染动物、媒介昆虫、食入的动植物等

病因及病因推断

病因及病因推断

第三章病因及病因推断研究和探讨疾病发生的原因(Cause of Disease)是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部医学研究的主线之一。

因为只有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才有可能对其做出正确的诊断、治疗,和采取有效的干预对策与措施,从而预防,治疗和控制疾病。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各科都致力于疾病病因的研究,只是不同学科研究的方法不同而已。

流行病学是从宏观和群体水平研究病因的,它在病因研究中具有开拓性和结论性的作用。

其研究成果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有重要作用。

第一节病因的概述一、病因概念的发展1.1.阴阳五行学说:最初人类认为人的生老病死全由上帝安排,将疾病的发生归因于鬼神。

公元前5世纪,我国祖先创立了阴阳五行学说,提出疾病的发生与外界物质—金、木、水、火、土密切相关,这是朴素的唯物主义病因观,摆脱了唯心主义的束缚。

2.2.Koch学说:16世纪末,意大利学者(Fracastora)提出了“疾病与特异的传染物有关”。

19世纪,由于微生物学的发展,德国学者郭霍(Robert Koch)等人首先证明了某些动物和人类的疾病是由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不同的微生物可导致不同的疾病,既单因素学说或特异病因学说的诞生。

但是在此后的防病、治病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单一致病因子并不总是足以引起疾病发生。

自20世纪以来,许多学者提出了多病因学说。

单纯病因论将病原体作为病因,忽视了环境和机体自身的作用,同时也忽视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作用。

现代病因观认为疾病是由于来自环境和宿主本身多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所致。

目前多因论具有代表性因果模式有三角、轮状和网状三种。

3.3.三角模式(Triangle Mode)疾病发生的三角模式最先由Gor——den、Ront等以图予以表示。

如图3—1所示,该模式考虑引起疾病发生的致病因子(病因)、宿主、环境三个要素,疾病的发生与否是三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在一个等边三角形上致病因子、宿主、环境各占一个角。

病因与病因推断

病因与病因推断

是疾病的终结局。
可编辑ppt
5
2. 充分病因和必需病因:
1).充分病因: 在上述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后一定引起(或引发)该 疾病,这个综合就是充分病因(sufficient cause)。
2).必需病因: 当缺乏某因素即不会引起该病,这个因素被称为必需 (必要)病因(necessary cause)。
每个充分病因的综合中必然包含有必需病因,如没有结核杆 菌就不会发生结核病,没有伤寒杆菌就不会引起伤寒,结核杆菌 和伤寒杆菌就分别是结核病和伤寒的必需病因。必需病因的作用 在时间上必须在疾病发生之前。
3).在许多疾病(特别是一些慢性非传染病),目前为止,既未发现 充分病因,又未发现一个必需病因。例如,肺癌病人大多数有吸 烟史,但也有既不吸烟又无被动吸烟的;吸烟(或被动吸烟)的 人有些发生肺癌,但多数吸烟的人吸烟数十年并未发生肺癌。根 据前述条件,吸烟既不是肺癌的必需病因,又不是其充分病因, 只是肺癌的多病因中的一个,是其充分病因综合中的一员。
结核病 缺乏营养 居住拥挤 贫穷和遗传因素等
暴露于结核杆菌 结核杆菌侵袭组织
易感宿主
受感染
患结核病
结核病的各种危险因素 接
发病机制
形成结核病的各种更直
可编辑ppt
的发病机制
4
病因模型
一、生态学模型:动因-宿主-环境(三角模型, 轮状模型)。
二、疾病因素模型(disease-factor model):
3. 在单病因说的思想指导下,人们把病因归纳为: ①生物因素,主要是各种病原微生物; ②物理因素,如声、热、光、电、放射线等超过正常范围后均可致 病,此外还有损伤; ③化学因素,如农药、化学药品、各种营养要素等。
可编辑ppt

病因及其推断-课件

病因及其推断-课件
• 三角模式:传染病、寄生虫病发生的条件。 • 轮状模式:病因不明和无特异性病原物疾病的发
生 条件。 环境因素
1. 生物环境:动、植物及各种微生物 2. 物质环境:空气、水及各种理化因子 3. 社会环境:
• 那些能使人们发病概率增加的因子, 就可认为有病因关系存在,当它们中 的一个或多个不存在时,疾病频率就 下降。
该 病的发生并非一定具有该因素。
病因的定义
现代病因观 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 就可认为是病因,其中某个或多个因 素不存在时,人群疾病频率就会下降 。
Lilienfeld AM.(1920-1984)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Lilienfeld: the author of “Foundation of Epidemiology”
AFB1摄入量与肝癌死亡率的关系
地区
1974-1980年 肝癌死亡率 1/10万 相对比
高发大队 131.4
9.3
AFB1摄入量
mg/年/ 人
6.016
相对比 9.4
中发大队 30.7
2.2 1.197 1.9
低发大队 14.1
1.0 0.638 1.0
共变法(method of concomitant variation)
寻找病因的指南清单
A宿主 病因
B环境 病因
1.先天的 基因、染色体、性别差异
2.后天的 年龄、发育、营养状态、体格、行为类型、心理特 征、获得性免疫、既往史
1.生物的 病原体、感染动物、媒介昆虫、食入的动植物等
2.化学的 营养素、天然有毒动植物、化学药品、微量元素、 重金属等
3.物理的 气象、地理(位置、地形、地质)、水质、大气 污 染、电离辐射、噪声、振动等

最新[医学]第三章--病因及其推断临床流行病学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最新[医学]第三章--病因及其推断临床流行病学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研究的解说涉及到因果关系问 题,从研究结果如何做出正确 的因果推断,是非常重要的。
2
本章主要内容
1.病因概述; 2.因果推断中常用的逻辑学推理方法 ; 3.病因研究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4.正确看待统计学关联 ; 5.因果关联的判断标准
3
第一节 病因概述
4
病因?
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什么 是病因、如何判断病因就一 直困扰着人类。
类比推理的结论 是或然性的
27
一、推理方法简介
归纳推理是从 个别知识的前 提推出一般知 识的结论
完全归纳推理(普查)
结论是必然性的
不完全归纳推理(抽样调查)
结论是或然性的
28
三、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中的Mill准则:又称求因果五法,是根据某个现象 与其它先行或后行的现象在某些场合里所显示的关系而概括 出一般性结论。
病因网络模型可提供因果关系的完整路径,
使人们能全面地认识病因与疾病之间的作
用过程,对疾病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1
病因网络模型
疲劳 精神状态 营养状况 既往感染 遗传因素
居住环境阴暗潮湿
结核杆菌
宿主易感性
感染
侵侵侵侵侵犯犯犯犯犯组组组组织组织织织织
结核病
图4-1 结核病的病因示意图 22
第二节
33
三、归纳推理
求同求异并用法的推理形式:
场合 先行(或后行)情况 被研究现象

A、B、C、F
a

A、D、E、G
a

A、F、G、C
a
……
……
⑴’
- B、C、G
⑵’
- D、E、F
⑶’
- F、G、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述工作使得流行病学 的整个病因推理和判断 过程更加具有说服力
4
一、病因的概念
1.哲学界对原因的探索
亚里斯多得(Aristotle)的四原 因说
动因
形式 因
产生 结果
目的 因
质料 因
5
一、病因的概念
培根(Bacon)决定论的因果观 休谟(Hume)经验论的因果观
概率论的因果观(称广义因果律)
原因就是使结果发生概率升高的 事件或特征,即原因以确定的概 率导致结果的发生。
因果推断中常用的 逻辑学推理方法
21
一、推理方法简介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其中假言推理应用最为广泛。
充分条件 假言推理
举例:只有接触 了结核杆菌才会 患结核病,某人 患了结核病,所 以他接触了结核 杆菌”。
假言
推理
必要条件 假言推理
假言推理分类
充分必 要条件假 言推理
22
一、推理方法简介
全称判断归纳推理:所有S都是或都不是P
概率判断归纳推理:百分之几的S是P
完全归纳推理(普查)
结论是或然性的
不完全归纳推理(抽样调查)
结论是必然性的
24
三、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中的Mill准则:又称求因果五法,是根据某个现象与其它 先行或后行的现象在某些场合里所显示的关系而概括出一般性结 论。
8
一、病因的概念
单病因论和Koch法则无法解释包括许多传染病在内的大多数人类疾 病的发生:
传染病的发生不仅依赖于相应的病原体还决定于宿主的免疫力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9
一、病因的概念
人们意识到:单病因论 忽视了环境因素和宿主 的身体状况对疾病发生 的影响,于是多病因论 被提了出来。
17
轮状模型
生物环境
社会环境 宿主
遗传核
理化环境
18
三、病因模型
2.病因的网络模型(web of causation ):
多个病因按时间先后连接起来构成病因链,多个病因链交错连接 起来就构成一张病因网,这就是病因的网络模型。也可以说,多 因多果与直接/间接病因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就形成了病因网络 模型。
6
一、病因的概念
2.医学界对病因定义的探索:
Fracastora(1748~1553)
Carclano (1557年)
特异的疾病与特异 的“传染物”有关
疾病的种子是能繁殖 其本身的微小动物
7
一、病因的概念
十九世纪后半叶显微镜的使用使人类加速了探索传染性疾病病因的 进程 L.pasteur 和 Robert Koch 为发现传染病的生物性病因做出了巨大 贡献 Koch提出了确立某生物体为疾病病因的 4个法则——Koch法则(Koch’s rules) 人类很快形成了每一种疾病必定由某一种 病原体引起的特异病因学说——单病因论
内容提要
病因概述 因果推断中常用的逻辑学推理方法 病因研究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正确看待统计学关联 因果关联的判断标准
1
第一节
病因概述
2
病因?
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什么 是病因、如何判断病因就一 直困扰着人类。
如何看待病因,不仅关系到疾病 预防也关系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3
历经近200年的思考和探索,流行病学家终于根据人类的生 物学特性,在承认广义因果律的前提下,参照辩证唯物主义的科 学技术方法论提出了一套探讨因果关联的研究思路,并且以逻辑 学方法为指导设计出了多种研究方法用于病因的推理。
13
二、病因的分类
2.直接病因与间接病因 引起疾病的诸多因素有时可连续 按顺序依次引起疾病。 设X1、X2分别为两个病因,Y为疾病; X1导致X2,X2导致Y,X1通过X2而间接引起疾病。
X1
X2
Y间接病 因直接源自因14三、病因模型
1.生态学模型(ecological model):将环境与宿主纳入疾病发生的 影响因素通盘考虑,主要有三角模型和轮状模型两种。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是相同的,而且已知其
中的一个对象还具有其它的属性,由此推出另一个对象也具有同样
的其它属性的结论。
A对象具有属性a、b、c、d
B对象具有属性a、b、c
所以,B对象也具有属性d
类比推理的结论 是或然性的
23
一、推理方法简介
归纳推理是从 个别知识的前 提推出一般知 识的结论
12
二、病因的分类
1.充分病因与必要病因
充分病因(sufficient cause):有该病因存在,必定(概率为100%) 导致某疾病发生。 必要病因(necessary cause) :有相应疾病发生以前,必定(概率 为100%)有该病因存在。 复合病因(component causes) :多个既不属于必要病因又不属于 充分病因的病因可以构成能引起某个疾病的复合病因。
病因网络模型可提供因果关系的完整路径, 使人们能全面地认识病因与疾病之间的作 用过程,对疾病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9
病因网络模型
疲劳 精神状态 营养状况 既往感染 遗传因素
居住环境阴暗潮湿
结核杆菌
宿主易感性
感染
侵侵侵侵侵犯犯犯犯犯组组组组织组织织织织
结核病
图4-1 结核病的病因示意图
20
第二节
15
三、病因模型
三角模型:疾病是否发生受病因、宿主和 环境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三者之间相互制约 达到平衡时就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此时机 体无病。若三者之中任一要素发生变化且超 过另外两个因素对它的制约,等边三角形被 打破,机体则表现为疾病。
宿主
病因
环境
16
三、病因模型
轮状模型:该模型将宿主置于环境之中,遗传因素又放在宿主之 内,意为病因不存在于宿主体内便存在于各种环境之中。环境又 分为生物、理化、社会三部分,各部分都包含着许多疾病病因。 由于不同疾病之间不仅病因不同,而且环境、宿主、遗传三部分 病因的致病程度也相去甚远,模型中的各部分所占的比例可随疾 病的不同而做相应变动。
10
一、病因的概念
3.Lilienfeld 的病因概念:根据广义因果律,认为:那些使人群发病 概率升高的因素就可认为是病因,其中某个 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人群疾病频率就会下降。
这个从预防医学角度提出的病 因概念,使人们冲破了单病因 论的束缚,加速了疾病防治工 作的进程。
11
一、病因的概念
4.病因的来源 来自疾病的宿主体内:如遗传、年龄、性别、民族、免疫状况、 心理、行为习惯 来自宿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如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 因素、气候因素、地理因素 来自宿主所处的社会环境:如社会制度、经济地位、婚姻、风 俗、宗教信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