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初三教学设计5篇

初中物理初三教学设计5篇

初中物理初三教学设计5篇关于初中物理初三教学设计有哪些?物理一般指物理学。

物理学(physics)是研究物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

接下来是关于初中物理初三教学设计的文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初中物理初三教学设计1(一)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2)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3)了解原子的结构;(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5)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物质从宇宙到微观世界的研究介绍,发现并说明物质是可以分割的;(2)通过把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的类比,建立微观世界的结构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物质世界的研究,认识并体验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宇宙由物质组成。

学习物质的世界,体会物质世界的奇妙。

(二) 学法点拨物质世界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研究:宇观世界:宇宙、银河系、地球等。

它们的体积非常大,大多距离我们非常远,要借助天文望远镜观察和研究:宏观世界:地球上人类可以实地观察和研究;微观世界:物体尺寸非常小,要借助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和研究。

微观物质的尺度很小,人类肉眼无法直接观察。

但是,分子也有结构,它是由原子组成的。

课前准备○1取一根蜡烛放入小金属罐熔化然后观察蜡烛凝固时体积的变化。

○2查阅、收集有关太阳系、银河系的资料、人类探索宇宙的资料。

○3查阅、收集有关分子、原子结构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教师:人们说广阔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那么,这宇宙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宇宙万物,变化万千,那么,这绚丽的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这一切给人类留了许许多多的谜,引发了人类无限的遐想,激发了一代代科学家对它们孜孜不倦的观察和研究。

那么,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探究的足迹,从宏观到微观作一次旅行,对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吧。

1.宇宙有多大?综合观察课本图10.1-1和课本图10.12-1。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全册教案教学设计(2023新教材)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全册教案教学设计(2023新教材)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全册教案教学
设计(2023新教材)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通过讲解基本物理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思维方法,加深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动力学
- 牛顿第一定律
- 牛顿第二定律
- 牛顿第三定律
- ...
2. 光学
- 光的直线传播
- 光的反射和折射
- 光的干涉和衍射
- ...
3. 热学
- 温度和热量
- 内能和热力学第一定律
- 热力学第二定律
- ...
三、教学重点:
1. 物理学基本概念的讲解和理解
2. 物理学基本定律的掌握
3. 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2. 实验法
3. 课堂讨论法
4. 案例分析法
五、教学评价:
1. 平时作业和考试
2. 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表现
3. 课堂表现和课程论文
六、教学资源:
1. 教材: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全册(2023材)
2. 实验设备:多功能示波器、万用表、电磁铁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加深对物理学的理解和认识,提高物理实验操作能力,为日后的升学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三物理教学设计范文7篇

初三物理教学设计范文7篇

初三物理教学设计范文7篇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

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物理教学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初三物理教学设计1《电压》【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 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知道电压的单位:伏、千伏、毫伏。

3 会连接电压表,会读电压表。

4、指导电压表的用途及符号,会正确使用电压表,能正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二、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获得电路中电流的强弱的信息,从而了解电压的概念,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和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会阅读说明书,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1、建立电压的初步概念,通过实验观察理解电压的作用。

2、电压表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电压表的正确选择、连接及读数【教学方法】类比法、实验法、观察法【教学器材】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压表,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我们知道导体中存在着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电荷定向移动的呢?运用抽水机提供水压,水压形成水流,类比学习电源提供电压,电压形成电流。

对学生学习电压进行引导。

二、自主学习通过引导和课前预习学生电压,教师要引导1、电压概念的形成: 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电源的作用: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的装置(1)干电池:(2)发电机:(3)学生电源:干电池学生电源3、想想做做:电路中先后接入一节和两节干电池小灯泡的亮度一样吗?4、总结结论(1)电压用字母U表示.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2)单位换算关系1 kV=10 V 1V=103 mV(3)常见的电压值:干电池电压1.5V,我国家庭电路电压220V。

新部编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精编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精编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精编教案教学设计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新部编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的精编教案教学设计,以帮助教师有效地教授物理课程。

以下是各章节的教案教学设计概要。

第一章: 空气和呼吸-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研究,使学生理解空气的特性以及呼吸的原理,并能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理解呼吸的过程和机制。

- 教学方法:讲解、实验观察、讨论,以及小组活动。

- 教学内容:- 空气的组成和特性- 呼吸的原理和过程- 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步骤:1. 导入:引起学生对空气和呼吸的思考,以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

2. 探究: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探索空气的性质和呼吸的过程。

3. 讲解:向学生传授空气和呼吸的相关知识。

4.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小组活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5. 总结:总结本章的重点内容,并激发学生对物理研究的兴趣。

第二章: 声音和光-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研究,使学生了解声音和光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能应用这些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声音和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基本原理。

- 教学方法:示范、实验、讲解、练题等。

- 教学内容:-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的反射和吸收- 光的传播和折射- 光的反射和折射-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声音和光的概念,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示范:进行声音和光的示范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体验。

3. 讲解:向学生传授声音和光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4. 练:进行相关练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5. 总结:总结本章的重点内容,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以下章节类似,省略具体内容)结论本文档提供了新部编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的精编教案教学设计,以便教师有效地组织和教授物理课程。

每个章节的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并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希望本文档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八章第一节《电能电功》教学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八章第一节《电能电功》教学案

课题:18.1《电能电功》年级:九年级科目:物理审核:九年级物理组课型:新授概念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电能及其单位。

2、★知道电能表的作用、各参数的含义,并会读数、计算。

3、★知道电源和用电器工作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4、了解电能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会计算电功,有节约用电的意识。

课前预习:1、亲身参与预习感悟教师引导学生课下提前完成以下几个活动:(1)观察生活中电能的应用情况。

(参考教材图18.1-3)明确:能列举出生活中大量运用电能的事例,说明它们的能量转化过程,明确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2)观察电能表的表盘上的各个数字,阅读教材39页课文内容。

明确:逐步解释电能的单位“千瓦时”,搞懂“220V”、“10A”、“50Hz”、“1250r /kW·h”的物理意义。

(3)回忆电工师傅怎样收电费的?【基础知识教与学】(一)创境激学描述情景:夜幕下城市灯火通明、工厂里机器在运转、电风扇在转动、电焊工在电焊、人们在看电视……突然,停电了,一切是那样的寂静。

师:通过刚才的情景,同学们的感受是什么?生:生活中处处都需要电。

师:对。

在我们的生活中,“电”太重要了,电也是一种能源,我们把它叫做电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电能。

(二)学习任务:1.了解电能的来源、利用、单位,了解电能表。

学生阅读教材,解决以下问题:(1)电能的国际单位是(),常用单位是()。

1kW·h=()=()J 。

注:1kW·h=1度。

(2)电能表是记录电路里消耗的()的仪表,小明同学家5月份共用电125度,合()焦。

(3)电流给蓄电池充电,是将()能转化为()能。

(4) 明确:电能表读数时以千瓦时为单位,最右边的一位是小数点后的数字。

上月底与本月底的读数之差即本月消耗的电能。

(5)电能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电能便于输送,所以人们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又由于电能可以方便的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来满足人们的需要,所以人类离不开电能。

初三物理教学设计范例5篇

初三物理教学设计范例5篇

初三物理教学设计范例5篇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

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物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初三物理教学设计1欧姆定律课题 1.初步认识,正确说出的单位,并能正确地进行2.欧姆定律简单应用。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

其中:U——电压(V) I——电流(A) R——电阻(Ω)注意:欧姆定律反映同一时刻、同一段电路中I、U、R之间的关系。

导出式:;2、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1)提出问题: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测物体的动能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2)建立假设: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

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3)设计实验器材:大小不同的`勾码(替代球)各一个、斜面一个、小车一辆。

(教师提示:回顾牛顿第一定律得出的探究实验,斜面的作用)要求学生利用上面的器材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讨论方案,学生进行实验,最后归纳。

结论:质量一定时,速度大的物体做功本领大,动能也就越大结论:速度一定时,质量大的物体做功本领大,动能也就越大[板书]归纳:运动的物体所具有的动能和质量、速度有关。

质量越大,动能越大;速度越大,动能也越大。

练习:1、若甲物体的速度比乙物体的速度大,则(D)A、甲物体的动能一定比乙物体的动能大B、乙物体的动能一定比甲物体的动能大C、甲、乙两物体的动能一定相等D、甲、乙两物体的动能无法比较2、在行进的火车中有两个物体,甲的质量为5千克,乙的质量为2千克,则_甲__的动能比较大。

3、想一想议一议车型设有中心双实线、中心分隔带、机动车道下非机动车道分隔设施的道路其它道路小型客车7060大型客车、载货汽车6050……琰从能量的角度分析解释,(1)为什么要对机动车的行驶速度进行限制(2)为什么在同样的道路上,不同车型的限制车速不一样解析:(1)汽车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越不容易刹车,所以要对车辆加以限速;(2)又因为汽车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所以大型客车的限制速度比小型客车小4、动能的利与弊视频演示:台风、洪水、地震、泥石流等对人类的危害。

九年级物理设计教案(精选8篇)

九年级物理设计教案(精选8篇)

九年级物理设计教案(精选8篇)九年级物理设计教案篇1一、基本情况:从以往的物理考试成绩来看,优秀人数少,中等生生面广。

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要看到学生的积极的一面,对于消极的一面要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整个班级的物理教学成绩。

所以本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提高及格率降低低分率等问题。

二、指导思想: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学工作核心,以扎实开展课程改革为教学工作重点。

帮助学生掌握好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水平。

三、工作措施: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领会本科目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

教师必须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每一项要求要落到实处,既不能拔高要求,也不能降底难度。

2、注重教材体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3、讲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学生扎实功底。

四、教学内容:1、复习八年级物理和九年级物理。

2、做好专项复习和综合训练。

五、复习的重点和难点:1、力学和电学两大部分。

力学的重点是压强、浮力、杠杆、机械效率。

而且出题的综合性较强,与前面学过的力的平衡等知识联系密切。

其中浮力是历年中考的热点,也是中考的难点,也是学生认为是最难入手的知识。

电学的重点是欧姆定律、电功率,它们的综合题又是电学考试的难点。

2、声学、热学、光学中,热量的计算和光学做图是考试常出的考点。

尤其是光学作图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知识。

六、复习方法1、夯实基础,巩固双基。

2、连点成线,版块拓展。

3、综合训练,能力提高。

4、模拟中考,素质适应。

七、复习安排(一)第一轮复习(2月下旬至4月中旬)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1)记忆关。

(2)基本方法关。

(3)基本的解题技巧关。

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

利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复习每个单元后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

九年级物理教案(优秀7篇)

九年级物理教案(优秀7篇)

九年级物理教案(优秀7篇)九年级物理教案篇1【设计理念】1. 通过实验引发讨论,培养学生探索事物现象的能力。

2. 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能力。

3.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知道一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都受到浮力。

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2. 会用弹簧秤法测浮力。

3. 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4. 知道物体的浮沉是由重力和浮力决定的。

会判断物体浮沉。

5. 会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并知道漂浮的物体浮力大小等于物重。

【教学器材】弹簧测力计、墨水瓶、烧杯、水、乒乓球(3个)、溶液。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 什么是力?2. 力的测量工具是什么?(测力计)3. 出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空墨水瓶。

墨水瓶受几个力?(两个)4. 两个力是什么关系?(一对平衡力)5.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二、导入新课(一)演示实验1. 用手托住空墨水瓶。

分析受力情况,看到什么现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

)2. 分析变化原因,手对空墨水瓶的托力多大?如何求得?学生实验:将弹簧测力计吊着空墨水瓶,放入水中浸没,观察到什么现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

)问: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现象?(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水对它向上托的力。

)物体在其他液体中是否也受到向上托的力呢?演示实验:将吊着的空墨水瓶放入溶液中,看到什么现象?分析变化原因。

问:漂浮的物体是否也受到向上的托力呢?学生实验:将乒乓球投入水中,设法将它按入水中,有何感受?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这就是浮力。

)(二)板书一、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受力物体) (施力物体)(方向)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任何一个都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受力物体是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另外对浸入的理解,它包含两种情况:①部分浸入;②浸没。

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学案

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学案

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学案第一章:力和运动1.1 牛顿第一定律学习目标: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掌握惯性的概念。

教学内容: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解释惯性的概念,举例说明。

学生活动: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进行小组讨论。

1.2 牛顿第二定律学习目标: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掌握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教学内容:解释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讨论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学生活动:进行实验观察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

1.3 力的合成与分解学习目标: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掌握平行四边形法则。

教学内容:介绍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解释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应用。

学生活动: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实验,绘制力的合成与分解图示。

第二章:能量与功2.1 能量的定义与分类学习目标:理解能量的概念,掌握不同类型的能量。

教学内容:介绍能量的定义和分类,解释不同类型能量的特点。

学生活动: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能量转化现象,进行小组讨论。

2.2 功的计算学习目标: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解释功的定义和计算公式,讨论功的正负号含义。

学生活动:进行功的计算实验,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2.3 机械能守恒定律学习目标: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概念,掌握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

教学内容:介绍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和条件,解释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方法。

学生活动:进行机械能守恒实验,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

第三章:压强与浮力3.1 压强的定义与计算学习目标: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解释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讨论压强的影响因素。

学生活动:进行压强的测量实验,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3.2 浮力的概念与计算学习目标: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解释浮力的定义和计算公式,讨论浮力的方向。

学生活动:进行浮力的实验,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3.3 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学习目标:理解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方法,掌握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题。

2023学年第二学期部编新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2023学年第二学期部编新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2023学年第二学期部编新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1. 教学目标本学期的物理教学旨在帮助九年级学生全面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 掌握九年级物理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知识点;-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2. 教学内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根据新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编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第一模块:力学- 第二模块:光学- 第三模块:电学- 第四模块:热学- 第五模块:声学每个模块将根据教材安排具体的章节和课时分配,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研究和掌握各个领域的物理知识。

3. 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本学期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探究式研究:通过问题导向和实验探索,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兴趣。

- 合作研究: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探讨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物模型和动画展示等手段,提供直观的物理现象和解释。

4. 教学评价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物理研究情况,本学期将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参与度、讨论质量、实验操作等方面的评价。

- 作业和实验报告:通过作业和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测试和考试:定期进行单元测试和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5. 学期安排根据课时分配和教学目标,本学期的教学安排如下:- 第一周至第六周:力学模块,包括章节1至章节4- 第七周至第十周:光学模块,包括章节5至章节8- 第十一周至第十五周:电学模块,包括章节9至章节12- 第十六周至第十七周:热学模块,包括章节13至章节14- 第十八周至第二十周:声学模块,包括章节15至章节16以上安排仅供参考,具体进度将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6. 教学资源本学期的物理教学将使用以下教学资源:- 新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 多媒体教学课件- 实物模型和实验装置- 课外阅读书籍和研究资料以上资源将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选择和利用,以支持学生的研究和理解。

新部编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精编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精编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精编教案教学设计目标本教学设计的目标是根据新部编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的全部内容,精编教案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物理知识,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原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模块教学设计将按照教材内容的组织方式,分为以下模块进行教学:1. 动力与机械(包括机械运动、机械能与功、力与压强、浮力与密度等)2. 声与光(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应用,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光的特性等)3. 电与磁(包括电流、电阻、电路、电磁感应等)4. 环境与资源利用(包括能量的转化与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保护等)教学方法本教学设计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与演示: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介绍物理概念和原理。

2. 实验与观察: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加深对物理现象和原理的理解。

3. 讨论与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研究,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4. 提问与回答: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

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将根据每个教学模块的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包括:1. 概念讲解与例题练:通过讲解物理概念和解析例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实验与观察: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物理现象和实验原理。

3. 小组讨论与合作研究: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合作研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4. 题解析与归纳总结:通过解析题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强化研究效果。

教学评价本教学设计将采用以下教学评价方法:1. 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思维活跃度和合作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价:评价学生的实验报告内容、实验操作规范和结论总结能力。

3. 测验与考试评价:通过定期测验和期末考试,评价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以上是对新部编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的精编教案教学设计的概述,详细的教案教学设计将根据每个教学模块的具体内容进行编写。

初中物理九年级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九年级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九年级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次教学设计针对的是初中物理九年级的教学内容。

在物理学科中,九年级是一个关键的学习阶段,学生需要在前两年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掌握更复杂的物理定律和实验技能。

本教学设计的任务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电磁学、力学、光学等核心物理概念,培养他们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为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对象教学对象为初中九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和实验操作能力。

在这一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自觉性有待提高。

因此,教学设计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既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此外,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教学过程中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电磁学、力学、光学等物理领域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如电磁感应、力的合成与分解、光的折射与反射等。

(2)能够运用物理公式和定律进行问题的分析、计算和解答,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如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分析和处理,能够独立或合作完成物理实验。

(4)学会使用物理图表、图形等工具来形象化、直观化地表达物理现象和过程。

(5)提高物理学科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准确、清晰、有条理地描述物理问题和解题过程。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2)运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3)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从具体的物理现象中提炼出物理规律,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4)注重学以致用,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年级物理教案新部编本3

九年级物理教案新部编本3
答:因为水的比热容较_________,水和沙相比,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但比较而言,水的温度变化比沙_________,因此,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沙滩比海水温度_________。
3.沿海地区的昼夜气温变化不大,而内陆沙漠地区的昼液气温变化较大,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利用比热容的有关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现象。
教学难点: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及比热容知识的应用。
教学资源
(教学具及课件等)
班班通
教法、学法
:探究法、实验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从经验知道,要烧开温度相同的一壶水和半壶水时,一壶水需要吸收的热量多。若都是一壶水,温度低的那一壶水吸收的热量多。那么,将相同质量的铜块和铁块加热,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
新授
1.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提出问题:质量相同的沙子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它们升高的温度是否相同,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的差异。
(2)猜想与假设
水升高的温度少,沙子升高的温度多。
水和沙子升高的温度相同。
水比沙子的吸热能力强。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用水和沙子作为研究对象,装置如图所示,在两个金属盒内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用酒精灯加热,用温度计测量吸收热量后的温度值。
结论: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相同
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不同
(6)评估与交流
①学生各组实验数据不一致所产生的原因?②对实验中存在的热损失,有什么改进方法?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教学设计】 13.3.1 比热容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教学设计】 13.3.1 比热容

第三节比热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建立比热容的概念。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会进行物体吸、放热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1.亲身经历参与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的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并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2.通过交流与分析,利用比热容解释相关现象及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性学习,产生乐于探索自然规律的情感,体验自然科学的价值,体验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又应用于实践的辩证关系。

2.通过探究活动,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得出比热容的概念并联系生活应用其分析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难点:比热容概念的建立。

【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教师用:多媒体课件。

学生每组:天平、温度计、秒表、电加热器(2)、烧杯(2)、水、食用油。

【教学过程】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分组实验。

鼓励学生动手实验,收集记录数据,鼓励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

收集数据液体质量升高的温度加热时吸热多少实验器材:天平、温度计、秒表、电加热器、烧杯、水、食用油。

2、【议一议】我国北方楼房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把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带到房屋中取暖。

用水做输送能【板书设计】第三节比热容一.比热容1.定义:2.单位:J∕(㎏·℃)3.水的比热容较大:c水= 4.2×103 J/(㎏·℃)物理意义:应用:4.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二.热量的计算Q吸= c m (t-t0) 公式:Q放= c m (t0-t)【教学反思】一、教案的“亮点”1.注重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首先从生活中现象引入新课,接着通过体验烧水现象进入比热容的探究学习,再应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现象,感受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又应用于实践的辩证关系。

可以使学生体验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设置情景层层深入的让学生自主分析比较得出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三种方案,从特殊过渡到一般,并类比速度定义法使比热容概念的建立水到渠成,突破教学难点。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7.2《欧姆定律》教案新部编本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7.2《欧姆定律》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二、欧姆定律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和方法通过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实际运用能力,强化学以致用的思想。

重、难点: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

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和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器材: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教学课时:1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引出新课题。

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根据上一节的学习,总结出电流、电压、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进行新课:1、欧姆定律: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即 I=U/R单位:U-电压-伏特(V)I-电流-安培(A)R-电阻-欧姆(Ω)公式变换:U=IR 或 R=U/I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短路:R=0,I很大断路:R很大,I=03、例题现有一支试电笔,其中的电阻为880kΩ,氖管的电阻和人体的电阻都比这个数值小得多,可以不计,使用时流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少?解:R=880kΩ=8.8×105Ω U=220VI=U/R=220V/8.8×105Ω=2.5×104A答:流过人体的电流2.5×104A例题实验测得一个未知电阻两端的电压是4.8V,流过的电流是320mA,这个电阻的阻值是多少?学生练习:完成21页的4个计算题(认真检查)(1课时) 4、综合练习1、在下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为4.5V,测得R1的电流为0.2A,电压为2V;求R2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2、在下电路中,已知R1=6Ω,R2=10Ω,当开关闭合时,V1的示数为3V,求电源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3、在下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为10V,R1= 5Ω,R2=8Ω,求电路中干路以及各支路的电流分别为多少?4、电路如图所示,已知电流表的示数为0.8A,R=5Ω,流过L2的电流为0.3A,求灯L2的电阻有多大?3、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人教部编版秋季新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

人教部编版秋季新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13~22章)第十三章热和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学习过程】一、了解分子运动论自然界存在着各种热现象:物体温度的变化,物质状态的变化,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等。

这些热现象的解释,都涉及到热现象的本质是什么?这也是人类长期探索的问题,直到17世纪和18世纪期间,人们才开始认识到热现象是由物质内部大量微粒的运动引起的,这种认识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科学理论:分子运动论。

到19世纪建立了能量的概念,人们又逐渐认识到与热现象相联系的能量——内能,用分子运动论和内能的观点,可以解释很多热现象。

分子运动论主要内容为:1、物质有分子组成;2、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探究学习:扩散现象猜想:打开香皂盒闻到香味,说明香气的分子发生了。

下面我们再来通过讨论实验来体会分子是运动的。

往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观察到现象。

上面的实验是一种扩散现象。

即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扩散现象很常见。

请举出几个例子,看谁观察得细致。

通过所举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扩散能发生在体和体之间、体和体之间。

科学家们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 mm深。

这说明扩散也可以在体和体之间发生。

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

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一滴墨水,比较两杯中墨水的扩散现象有什么不同。

想想议议:1)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这是一个铅块,我们知道它是由组成的,组成它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那么为什么铅块没有飞散开?是什么原因使它们聚合在一起呢?(学生讨论)是分子间的引力作用使铅分子聚合在一起的。

九年级物理教案设计5篇

九年级物理教案设计5篇

九年级物理教案设计5篇教案是针对社会需求、学科特点及教育对象具有明确目的性、适应性、实用性的教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教案应是与时俱进的。

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九年级物理教案设计,方便大家学习。

九年级物理教案设计篇1动能势能【教学内容】如浙江教育出版社,《科学》九年级上册第3第4节第1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知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

(2)知道重力势能及重力势能的决定因素。

(3)了解弹性势能及弹性势能的决定因素。

2、过程与方法:运用假设、实验探究等科学方法的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观察生活是运用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基础。

【教学重、难点】①教学重点:动能、重力势能的概念及决定动能、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②教学难点:实验探究、控制变量、动能、重力势能大小的决定因素。

【教学准备】实验探究相关器材、任务单、PPT演示稿【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让学生观看一段飞机在空中飞行的录象,提问飞机在做什么运动?学生:做机械运动。

教师:那飞机具有什么能呢?学生:机械能。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机械能包括?学生:动能和势能。

教师:哪些物体具有动能?哪些物体具有势能?动能和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几天我们就具体学习。

(引出题)二、新教学(一)动能出示几幅物体在动的图片。

问: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学生:都在运动。

教师:那它们都具有什么能?学生:动能。

让学生归纳动能的含义。

【板书】1、动能的含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教师:同学们能再举几例具有动能的物体吗?学生:公路上运动的汽车。

流动的水。

转动的电风扇。

老师上走动时------教师:那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板书】2、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1)提出问题: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测物体的动能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2)建立假设: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完整)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完整)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完整)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九年级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部编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教学内容1. 《运动的物理描述》- 研究目标:理解运动的物理描述的基本概念和公式,能够运用公式解决与运动有关的问题。

-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示范实验。

- 教学资源:教材、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

2. 《力的作用和运动》- 研究目标:理解力的作用原理,掌握力的计算方法,了解力对运动的影响。

-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实验观察、小组合作讨论。

- 教学资源:教材、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

3. 《机械能守恒》- 研究目标:理解机械能守恒的原理,能够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实验探究、问题解答。

- 教学资源:教材、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安排每周一次物理实验课,每次实验后进行实验报告撰写和讲解,学生可以自主组队完成实验。

课程评估1. 期中考试:重点考查学生对运动的物理描述和力的作用的理解。

2. 实验成绩: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3.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课堂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准备1. 教材:部编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2. 实验器材:力计、滑轨、弹簧等常用物理实验器材。

3. 多媒体课件: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展示实验过程和理论知识。

教学评估与反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成绩和考试成绩进行评估,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提高研究效果。

参考书目- 《部编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材》- 《九年级物理实验教程》以上为部编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的完整内容,希望能为您的教学提供参考。

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必备11篇)

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必备11篇)

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必备11篇)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初步认识电压,了解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及电压的单位;了解电压表的用途及符号,会正确使用电压表,能正确地读出电压表的表示数。

(二)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获得电路中电流强弱的信息,感受推理方法;通过阅读电压表说明书,搜集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和读数的相关信息。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会阅读说明书,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教材分析:本节是学生接触的第二个电学物理量,教学重点是建立电压的初步概念,通过实验观察理解电压的作用;教学难点是电压表的正确选择、连接及读数.学生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

通过上学期电流的学习,对电路和电流有了初步的认识,能简单分析电路。

教学器材: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压表、电流表。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电流的形成。

2.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按教材图6.1-2进行分组实验,让学生猜想灯泡的亮度是否一样?提醒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分析讨论,得出电压的作用和电源的作用。

问题展示:①我知道的生活中存在电压的例子。

②电源的作用是什么?电压的作用是什么?③你掌握电压的符号和电压单位以及单位转换了么?④你知道了生活中那些常见的电压?2.小组合作,学习测量电压。

(1)观察电压表。

教师:测量电压用电压表,现在观察各小组实验器材中的学生电压表,看谁能说出它由那些部分构成的?学生:挑选电压表(电压表、电流表各一块)并观察电压表,说出电压表的构成(各小组的代表回答并相互纠正)。

(2)连接电压表。

教师:同学们阅读电压表的说明书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问题展示:①电压表应该与被测用电器怎样连接?②电压表的红色、黑色的接线柱应该怎样连接?③什么情况下使用“3”接线柱?什么情况下使用“15”接线柱?学生观察电压表并阅读电压表说明书,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初中物理(九年级·上)教学设计
设计实验方案
师:接着,谁来说说如何控制电压U不
变,而探究电流I与电阻R的关系?
师:是不是任意取几个阻值不同的电阻
呢?
师:阻值不同的电阻接入电路时,电阻
两端的电压是否能保持不变呢?如何解
决这个问题?
师:说得非常好!由此可见,滑动变阻
器在我们这个实验中的重要性。

下面请大
家根据刚才的分析,设计出实验电路图。

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设计的实验
电路图。

师:根据同学们的分析、汇报,我把大
家的实验思路和方法进行一下总结。

实验
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控制电阻R不变,
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R两端的
电压U并使其成倍数变化,再观察通过电
阻R的电流I的变化情况,找出电流与电
压的关系;第二步,把阻值成倍数关系的
不同电阻分别接入电路,并通过调节滑动
变阻器来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某一
固定值不变,再观察电流的变化情况,找
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生:可以用几个阻值不同的电
阻分别接入电路,从而改变电
阻,同时观察电流表的示数,确
定电流I的变化。

(生:也可以用电阻箱接入电路
来改变电阻。


生:为了比较数据方便,最好
选择几个阻值成倍数关系的电
阻。

生:电阻两端的电压会发生改
变,可以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来
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学生设计并展示实验电路图。

通过对学生
设计的肯定,
激发学生学
习欲望,且为
学生给出了
一个正确的
示范
对实验的总
结,为学生的
成功探究奠
定基础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