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模式和拉美模式

合集下载

从拉美和东亚的发展模式

从拉美和东亚的发展模式

从拉美和东亚的发展模式看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江 时 学 【内容提要】本文力图从分析“官僚威权主义”理论入手,简要阐述拉美和东亚地区的“官僚威权主义”在其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探讨政治与经济的相互关系。

本文的结论是:经济能否取得高速增长,政治民主不是一个惟一的决定性因素。

归根结底,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的核心,一是如何确立政府的权威性,二是如何维系政治稳定,为经济建设创造必要的条件。

【关键词】政治与经济;拉美和东亚;“官僚威权主义”【作者简介】江时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北京 邮编: 100007)【中图分类号】F11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550(2000)11-0051-06 在比较拉美和东亚的发展模式时,很容易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在一些拉美和东亚国家(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在军政权或文人政府的高压政治下取得的。

如何认识这一现象?如何评价曾在拉美和东亚发展进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官僚威权主义”政权?政治与经济相互作用及其核心是什么?笔者将就此问题略陈管见。

何谓“官僚威权主义” 在拉美历史上,尤其在19世纪初的独立战争后,名谓“考迪罗”的军人独裁在拉美司空见惯。

20世纪60年代,军人当政再次风靡拉美。

但是,阿根廷政治学家奥唐奈发现,60年代上台的拉美军人与历史上的“考迪罗”大不相同:(1)历史上的“考迪罗”统治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个人至上的行为,而新的军人政权则是由整个军人体系控制。

(2)“考迪罗”大权独揽,尽管它不知道如何治理经济,但新的军人政权在经济管理上则大力依靠技术专家,以弥补军人在这方面的经验的欠缺。

因此,军政权的专业化和知识化程度较高。

(3)“考迪罗”关心的只是如何用武力手段来满足自己的权欲和财产欲,新的军政权虽然在政治上也为了提高政府决策的权威性而实行高压统治,但它非常注重发展经济,以增强自己的统治地位的合法性。

由于20世纪60年代后出现的军政权不同于历史上的“考迪罗”统治,奥唐奈将前者称之为“官僚威权主义”政权。

从发展模式的视角看“二战”之后拉美与东亚模式发展绩效的差异

从发展模式的视角看“二战”之后拉美与东亚模式发展绩效的差异

区域的有效发展需要建立适合的发展模式——从发展模式的视角看“二战”之后拉美与东亚模式发展绩效的差异一、前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中国家有强烈的愿望实现快速发展并赶上发达国家,这个愿望是很崇高的。

然而很多国家在发展时没能认识到:发达国家资本(包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密集型产业比重较高、发展中国家以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这一现象本身是内生于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结构的差异并不是导致发展中国家落后的根本原因。

因此国家在经济发展中一直面临着诸多问题,就比如“怎么样正确的寻找到符合区域特色且真实有效的发展模式”,随着时代的推进和对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研究和改进中,也就有了多种发展模式的产生,其中就有“拉美模式”和“东亚模式”等,而面对全球国家数量中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较大,以及人口分布较大的两个区域东亚和拉美地区,于是乎之前提到的“拉美发展模式”和“东亚发展模式”就成了主要的研究对象,对这两种模式的差异研究也成了经济发展研究领域内受关注程度较高的方向。

二、两个地区发展模式的要领:2.1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与重构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不前,中日之间经济差距日益缩小,东亚经济格局出现了此强彼弱的重大变化。

面对东亚经济格局的这种巨变,创造“东亚奇迹”的原来模式已经失去了发展张力。

对东亚国家来说,只有构建新的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才能适应全球经济的发展,才能创造出东亚经济发展的新空间。

在传统的东亚经济发展模式中,以日本为龙头,其自身在向高级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将国内许多劣势的产业以直接投资和技术转移的形式传递到低层次的国家和地区中去,其联动模式为:日本一四小龙-东盟。

我们把由日本经济的发展带动继起的四小龙以及东盟经济的连锁发展形态,比做大雁队伍的飞行状态,称之为雁行模式。

在雁行模式中,日本被看作是雁首,四小龙是雁翼,东盟是雁尾,日本经济的好坏决定了雁翼与雁尾的发展。

二战后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模式的引导下,东亚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四小龙和四小虎)大量吸收日本的资金和技术,接受日本的产业转移,充分发挥了后发优势,利用相对自由贸易的国际环境,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迅速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即所谓的“东亚奇迹”。

《世界经济概论》试卷含答案(8套)

《世界经济概论》试卷含答案(8套)

《世界经济概论》试卷含答案(8套)试卷1一、概念(每题10分,共20分)1 国际分工2 管理贸易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与成因2浮动汇率制对发展中国家的不适宜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发展中国家发展模式中的“东亚模式”与“拉美模式”的区别体现在什么地方,4 二战后,世界由“领土主义时代”进入“经济主义时代”的原因是什么,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2“地大物博”是一个国家富有的必要条件么,试用分工理论进行分析。

试卷1答案一、概念1 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而形成的各国国民经济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内社会分工向国际领域扩展的结果。

2 所谓管理贸易,就是对进出口贸易和全球贸易关系进行干预、协调和管理。

它是介于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之间的一种贸易制度。

其基本特点就是通过贸易立法使贸易保护主义合法化。

二、简答题1内涵:(1)畅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的统一(2)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与时空相联系的概念(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及其载体扩张的全球化(4)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其结构中存在着多种不对称。

成因:(1)科技革命的大发展(2)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3)西方国家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4)跨国公司的大发展。

2 (1)发展中国家多为小型开放经济,进出口商品结构较为单一,出口供给、进口需求价格弹性不足,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变动来促进资源配置和改善国际收支的效果并不明显。

相反,汇率浮动频繁而剧烈的情况会导致国际商品和资本市场价格波动,对企业收益和投资计划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2)浮动汇率具有内在的通货膨胀倾向,发展中国家往往具有加速发展经济的迫切愿望,多采用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

但由于国内金融市场不健全、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多种因素的存在,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往往演化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最后陷入“通货膨胀—汇率贬值—通货膨胀… … ”的恶性循环中。

东亚模式

东亚模式
浅谈东亚模式对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摘要:二战后,东亚国家和地区在短短的30余年间创造的东亚奇迹被誉为东亚模式,东亚模式以其自身固有的特征成就了“亚洲四小龙”,但东亚模式自身亦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中,形成了集竞争、学习和创新于一身的“中国模式”。但“中国模式”的进一步完善还需汲取东亚模式的合理内核,拼弃其消极方面,这是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理性选择。
最近几年经济学界不断有人在讨论经济增长的“中国模式”,不知道未来还没有下文,但愿有,但愿她的持续性没有折扣。不过,以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为主体所开创的、近年来在新兴经济体印度逐渐得到印证的“东亚模式”(East Asian Model,EAM),似乎依然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当然,虽然对两种“模式”的优劣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我们也可以做些对比。根据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华裔教授黄亚生(哈佛大学文学学士和哈佛大学政府学博士)的总结,“东亚模式”以下几大特征:
(二)东亚模式的缺陷
东亚模式与“亚洲四小龙”的崛起紧密相关,它的历史成就客观存在,但东亚模式自身也有其难以克服的缺陷:
1、“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赶超模式。为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的目标,不少国家政策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规模的扩张,而忽视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协调发展;重视物质的增长,而忽视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东亚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局限性分析
(一)东亚模式的基本特征
东亚模式的特征可有不同的表述,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经济上,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适度干预,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有机结合,倡导“经济立国”,通过实施出口导向型的外向经济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
2、在政治上,实行集权主义和精英治国。严厉的压制性体制成功地维持了一种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而训练有素的技术精英则可以保证决策的合理化和科学化,获得经济增长。

世界经济概论期末考试范围附答案

世界经济概论期末考试范围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世界市场:它是一个与空间和地理相联系的经济范畴。

从狭义上说,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相互间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或领域;从广义上说,是指国际流通领域包括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

世界市场具有统一性、竞争性和扩展性的特点。

具体包括:国际商品流通领域、国际资本流通领域和国际货币流通领域三部分,把整个世界作为一个经济体来考虑。

世界市场是联结和促进世界总体性经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2、经济全球化: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为驱动力,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讯的大发展,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的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的状态和过程。

3、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和每个国家内部各地区及各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共同繁荣,人类社会财富的共同享受和共同富裕。

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要使世界各国的当代人和后代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

(2)要使世界各国所有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向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同等机会。

(3)要使人类和自然万物都享有同等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做到人类生存发展权利与自然万物生存发展权利的统一。

4、保护贸易政策:指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干预对外贸易,通过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限制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以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国外商品的竞争;同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惠或补贴,鼓励扩大出口,以提高本国商品和服务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其最基本的特征是“限入奖出”。

保护贸易政策也并不是完全封闭。

在保护国内生产者的同时,也要维持同世界市场的某种联系。

5、国际货币制度:是指一组由大多数国家认可的用以确定国际储备资产、汇率制度以及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习俗或有法律约束力的规章和制度框架。

东亚模式与拉美模式

东亚模式与拉美模式

东亚模式与拉美模式的比较
东亚模式 发展模式 政府干预
“进口代替” 尽量发挥市场作用,市 场触及不到时采用政府 干预 稳定 出现周期性国际ຫໍສະໝຸດ 支不 平衡 内部积累;消费良性循 环
拉美模式
“出口导向” 受利益集团干扰,公开 性弱,导致决策出现偏 差 不稳定 国际收支带有脆弱性
稳定性 国际收支平衡 积累与消费
拉美模式概述
以巴、墨、阿为代表的拉美国家,在强调民族主义的基础 上,采取加强政府干预,实行企业国有化和增加基础设施 建设等手段,取得了经济高速增长。
拉美模式发展历程
1、初级产品出口型发展模式:资源驱动型增 长模式,促使 初级产品出口型发展模式。 2、进口替代型发展模式:向“幼稚工业”提供保护和优惠; 吸引外资;区域经济一体化;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 3、后进口替代(新自由)发展模式:贸易自由化;放松对 外资的限制;私有化;税制改革;金融改革;劳工制度改 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外部拉动;经济高速增 长,但不稳定
两种发展模式比较研究的启示
必须不断深化改革,适应国际经济大环境 的变化; 行政对经济干预一定要适度; 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是经济增长的必备条件; 增强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谢谢观赏…
4、“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模式。儒家传统是保持 东亚工业化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决定意义的天生本性。 5、“东亚模式”是“制度模式”。即认为“东亚模式”作 为一种制度模式,其特征表现为:东亚各国、各地区的经 济增长和工业化是它们致力于经济增长和现代化的政府理 性地进行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并有效地予以实施的结果, 制度是其经济增长和工业化取得巨大成效的根本原因。 以上诸多观点,从不同的视角、层面对东亚的经济奇迹进 行了总结和概括,有些观点和分析还相当深刻而精辟。

国家发展战略的四种模式

国家发展战略的四种模式

国家发展战略的四种模式2011年09月01日 10:48来源:财新《中国改革》作者:布莱恩·列维本文提出发展战略的四种模式,旨在通过展示治理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决策者提供广泛而多样的可行性战略选择,并阐明这些选择的空间如何被一国独特的路径依赖所限定在低收入低增长的后发国家,改革者面临的挑战不是制定最优经济政策,而是以更广阔的视角考虑经济和政治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动态变化,找到切入点,启动量变到质变的良性循环。

就此而言,主要存在下述四种模式。

模式一:国家能力建设图1这一发展模式隐含的切入点是通过国家能力建设来改变国家功能失调的状况,使之成为高效国家。

图1描绘了国家能力建设通过什么方式启动良性的发展循环。

第一步是投资于国家能力建设;第二步是将新建设的国家能力用于促进经济增长。

这一作用可以通过以下三个相互补充的渠道来实现。

渠道2a强调国家表现的改善与经济表现之间的直接联系。

更好的政策、更有效的基础设施、更有效地处理事务的官僚体制、透明的参与式服务供给,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培育更好的投资环境,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虽然政策可以相当快地改变,但是,基础设施和官僚体制的改善需要时间,几乎没有“速胜”的可能性。

渠道2b强调,被人们认为有政治意愿开展国家能力建设的领导层的出现,会产生预期驱动效应。

甚至在公共部门的表现得到实际提升之前,私人投资者就会认为经济的生产潜力是可信的。

获得可信性本身有时足以带来新的经济活动和增长加速,一个常见方式是迅速采取意义深远的“大笔一挥”式经济改革。

渠道2c显示,政治领导人可以坚持一个更广泛的“公平”承诺,也即让人们广泛共享增长收益的包容性增长,使国家能力建设与可信性渠道相互促进。

只要公民相信这一承诺,国家的合法性和稳定性都可以得到加强,这将更显著地推动投资环境的改善。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渠道并没有涉及政治制度。

只要由国家能力建设引领的发展顺序能够带来政治制度的变革,这就是一条长期的间接路线,其中社会变迁(通过参与式服务提供、财富创造以及中产阶级的兴起)会产生新的压力,要求建设管理精英之间——既包括企业之间的,又包括企业和国家之间的——冲突的法治,实施更广泛的政治改革。

东亚与拉美社会保障政策比较及启示

东亚与拉美社会保障政策比较及启示

受保人不缴费 ,使得企业负担沉重,无法提供较高水平的保障,在另一方面也造成保障人 ・ 群的范围只能局限在工薪劳动者中受工伤事故和患有职业病的特定劳动者中间。韩国的社 会福利 支出仅 占国家G P .%② D 的1 4 。澳 门的社会保 障主要以社会福利服务 即服务保障为
主 ,经济援 助 中实物援 助 占主导 地位 。
1 51
维普资讯
社保财务理论与实践
2 0 年第2 06 辑
方面。
社会救助是针对特定的贫困者、老龄者和其他 因受灾害而需要得到特殊保障的人 群所设计 的一种无需缴费即可以得到政府援助的保障制度。由于历史原因造成 了东亚地 区
存在大量贫困者和年老无助者 ,因此这种制度无疑在东亚地 区是非常必要 的。澳门的社会
征 ,而是 表 现 为一种 共 同的 发展 路径 。


东亚社会保障政策简介
东亚社会保障模式一般是泛指东亚的日本 、韩国及中国的台湾、香港地区在其经济腾 飞迈向现代化的进程 中,吸收欧美社会保障制度 的某些成分 ,结合本 国或本地区的实际而
建立的区别欧美的、独具特色的社会保障模式。 东亚的社会保障是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缓慢形成的社会福利制度。东亚的社会保障
H c — uK n u k J wo 对韩国和 中国台湾老年人主要收入来源的研究表 明老年人的就业收入和其 子女的资助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主要支柱 ,因此家庭保障作为一种重要的保障手段起着不
可 替代 的作 用 。
3 .东亚社会保障的水平较低 ,覆盖面较 小。由于东亚地区的社会保障多是在 向现代
4 .社会救助仍然是东亚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环节。东亚 的社会保障模式在很长时间
里 ,都强调传统社会救助 方式 ,为遭遇孤 、老、残疾和贫困的群体提供最基 本的经济保 障。因此通过社会救助提供最基本的经济保障长期 以来就是东亚社会保障模式的一个重要

发展战略的四种模式

发展战略的四种模式

发展战略的四种模式文: 布莱恩【大中小】2011-09-02 09:12:19评论:0条本文提出发展战略的四种模式,旨在通过展示治理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决策者提供广泛而多样的可行性战略选择,并阐明这些选择的空间如何被一国独特的路径依赖所限定在低收入低增长的后发国家,改革者面临的挑战不是制定最优经济政策,而是以更广阔的视角考虑经济和政治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动态变化,找到切入点,启动量变到质变的良性循环。

就此而言,主要存在下述四种模式。

模式一:国家能力建设图1这一发展模式隐含的切入点是通过国家能力建设来改变国家功能失调的状况,使之成为高效国家。

图1描绘了国家能力建设通过什么方式启动良性的发展循环。

第一步是投资于国家能力建设;第二步是将新建设的国家能力用于促进经济增长。

这一作用可以通过以下三个相互补充的渠道来实现。

渠道2a强调国家表现的改善与经济表现之间的直接联系。

更好的政策、更有效的基础设施、更有效地处理事务的官僚体制、透明的参与式服务供给,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培育更好的投资环境,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虽然政策可以相当快地改变,但是,基础设施和官僚体制的改善需要时间,几乎没有“速胜”的可能性。

渠道2b强调,被人们认为有政治意愿开展国家能力建设的领导层的出现,会产生预期驱动效应。

甚至在公共部门的表现得到实际提升之前,私人投资者就会认为经济的生产潜力是可信的。

获得可信性本身有时足以带来新的经济活动和增长加速,一个常见方式是迅速采取意义深远的“大笔一挥”式经济改革。

渠道2c显示,政治领导人可以坚持一个更广泛的“公平”承诺,也即让人们广泛共享增长收益的包容性增长,使国家能力建设与可信性渠道相互促进。

只要公民相信这一承诺,国家的合法性和稳定性都可以得到加强,这将更显著地推动投资环境的改善。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渠道并没有涉及政治制度。

只要由国家能力建设引领的发展顺序能够带来政治制度的变革,这就是一条长期的间接路线,其中社会变迁(通过参与式服务提供、财富创造以及中产阶级的兴起)会产生新的压力,要求建设管理精英之间——既包括企业之间的,又包括企业和国家之间的——冲突的法治,实施更广泛的政治改革。

象征性地区主义及其发生机制——以东亚和拉美为例

象征性地区主义及其发生机制——以东亚和拉美为例
理论探讨
《国际论坛》2021 年第 1 期
象征性地区主义及其发生机制*
——以东亚和拉美为例
陈型颖 王 衡
【内容提要】 伴随着 20 世纪以来地区主义实践的全球拓展,层次介于主权国家和 世界体系之间的“地区”日渐成为国际政治的基本分析单元,形态各异的地区主义理 论方兴未艾。行为主义与建构主义之间的张力意味着地区主义存在实质性与象征性的 分野。所谓象征性地区主义即参与者不是为了真正履行地区制度安排的实质功能或实 现区域一体化的价值目标,而是从技术或策略的角度将地区主义建设作为政治表达功 能的载体或实现国家利益的工具性手段的地区主义实践。在东亚和拉美,象征性地区 主义的核心特征是地区共同体建设进程中制度统合性的缺乏和市场向心力的低下,具 体表现为复杂重叠的地区制度建设和“弱互补与强依赖”的地区市场。象征性地区主 义产生的根源在于后发国家摆脱西方殖民体系以来国家建设的特殊需要,是主权巩固 目标驱动下的实用主义决策。
1 Andrew Hurrell,“Regionalism in Theoretical Perspective,”in Louise Fawcett and Andrew Hurell, eds., Regionalism in World Politics: Regional Organ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Ord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p.38.
地区定义本身存在的“行为”与“建构”两幅面孔,决定了由这一概念衍生而来 的“地区主义”一词在客观实存与主观认知两个层面必然呈现内在张力。一方面,地 区主义是一种反映地区内各行为体之间增强交往与合作的过程,这种过程可能伴随着 体系化的制度设计,也可能只是形成非正式的互动关系网络。另一方面,地区主义还 是一套符号、观念甚至信仰体系,它通过有意识的观念构建促使人们的认同聚焦于地 区,强调在平等、持久和深入的合作协调基础上培育起来的“地区优先”的政治认同、

拉美和东亚利用外资的比较

拉美和东亚利用外资的比较

拉丁美洲研究2001年第3期拉美和东亚利用外资的比较江 时 学 主要观点 自60年代起,东亚经济的快速增长基本上是由外资带动的;在拉美,外资同样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的初级阶段,拉美国家希望通过外国直接投资来满足进口替代对资本和技术的需求,东亚也采取了多种措施吸引外资。

拉美和东亚利用外资的特点:两个地区不时受到起伏不定的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除六七十年代的拉美国有化运动以外,两个地区对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基本上是宽松和开放的,为外国投资者提供的刺激性优惠也基本相同;外资对拉美和东亚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其副作用也不容忽视);自80年代起,尤其是90年代以来,外国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越来越成为拉美和东亚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短期资本的流入量也相当可观。

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东亚和拉美的产业结构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表现为“雁阵模式”和“后院模式”。

作者分别就这两种模式在产业结构中发生的变化作了比较研究。

关键词 拉美和东亚 利用外资 比较研究作 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北京 100007) 自60年代起,东亚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增长。

这一增长基本上是由出口和外资带动的。

毫无疑问,如果没有大量外资的流入,东亚的“经济奇迹”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

在拉美,外资同样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量的研究表明,90年代拉美之所以能摆脱80年代的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外资再次大量流入这一地区。

换言之,尽管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与国际资本的不规则流动(尤其是投机性短期资本的流动)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总的来说,拉美和东亚都因利用大量外资而受益匪浅,也使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众所周知,自70年代起,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形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其特点是:外国直接投资越来越重要;外国间接投资在外资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扩大;官方资金流入在减少;银行信贷仍居重要地位,但不再是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

乡村治理何以有效?——国外典型实践模式及启示

乡村治理何以有效?——国外典型实践模式及启示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1卷(第1期)003330J.Shanxi Agric.Univ.(Social Science Edition)No.1Vol.212022乡村治理何以有效?——国外典型实践模式及启示李金锴1,苏青松2,高鸣3(1.比利时根特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根特9000;2.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100193;3.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北京100125)摘要:高效的乡村治理制度体系能够为我国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于对世界各国乡村治理现状的思考,本研究总结出三种乡村治理模式:以韩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代表的东亚模式、以美国和法国等发达国家为代表的欧美模式、以巴西和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拉美模式。

从三种模式的实施进展中对比和总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乡村治理的典型做法和宝贵经验,并且以此为根据,针对我国乡村治理中组织机构、自治德治法治、公共服务、减贫长效机制建设等领域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治理;发展模式;国别经验;政策建议中图分类号:D4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16X(2022)01⁃0044⁃11一、研究背景(一)我国的乡村治理进程与主要问题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条件。

搞好乡村治理有助于提高乡村行政效率、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和农民对乡村生活的参与感和认可度。

全面提高乡村治理水平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

自1982年起,中国政府开始发布中央一号文件,中央一号文件高度关注乡村治理问题,主要涉及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管理、乡村的整体规划布局、乡村公共服务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引导乡村村民参与治理以及鼓励引进乡村治理青年人才等多个方面。

2018年我国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推动村民参与自治,增加乡村管理组织形式的多样性。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且记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党和政府把振兴乡村提到新的战略高度。

东亚模式和拉美模式

东亚模式和拉美模式

面对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及地区在战后取得的巨大成功,人们将东亚的现代化进程总结为“东亚模式”。

亚洲金融危机后,一些经济学家对“东亚模式”提出了质疑,引起广泛的争论。

虽然危机已经过去,但如何看待“东亚模式”仍是当前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编辑本段一、“东亚模式”的含义对“东亚模式”的解释不尽一致,大致有以下几种论点:1、“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它是指出口导向型的工业化战略或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2、“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体制模式”。

即认为东亚模式是指近几十年来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实现经济现代化的一整套发展措施和体制结构,其最显著的特色是强力政府具有强烈的经济建设意识和强大的导向作用。

3、“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综合的现代化模式。

即认为东亚模式具有许多要点,包括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不断升级和调整的产业政策,温和极权主义与市场原则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强有力的政府公营经济与民营经济相互合作,以及政府同企业界的密切联系与协调、技术引进及其特有的企业文化、较高的国民教育水平、倡导文化多元和民族文化的复兴等等。

4、“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模式。

即认为东亚工业化地区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它们共同的儒家文化背景,儒家传统是保持东亚工业化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决定意义的天生本性。

5、“东亚模式”是“制度模式”。

即认为“东亚模式”作为一种制度模式,其特征表现为:东亚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是它们致力于经济增长和现代化的政府理性地进行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并有效地予以实施的结果,制度是其经济增长和工业化取得巨大成效的根本原因。

以上诸多观点,从不同的视角、层面对东亚的经济奇迹进行了总结和概括,有些观点和分析还相当深刻而精辟。

笔者认为,这些模式都强调了政府在“东亚模式”中的核心作用,即政府要想尽快赶超发达国家、实现高速增长的发展战略,就必然要制定一套保证高速增长的制度安排,若想行之有效,要求政府高度理性。

当然不可否认,这种政体和相应制度安排下的政府理性和自律是相当脆弱的。

世界形成六大国家发展模式

世界形成六大国家发展模式

世界形成六大国家发展模式作者:肖雄来源:《决策与信息》2009年第07期21世纪,全球政治、经济、文化趋于多元化,正在兴起的世界各派模式将逐步替代过去的同盟化和盟约化。

不同国家根据本国国情和自身优势,正在效仿、参照和借鉴适合本国发展的他国模式。

目前世界基本形成以下几类国家发展模式:中国模式从国际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亦称“中国模式”,是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系列战略策略的集中体现。

全球经济危机发生后,“中国模式”再一次引起世界关注。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华民族以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快速发展的壮丽史诗,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

“中国模式”的特征:第一,中国持续高速的经济发展,改变了全球近五分之一人口的历史命运;第二,中国综合国力在短时期内的惊人增长,打破了原来由超级大国支配的世界政治格局;第三,中国的崛起大大增强了国际政治的和平因素,更加有利于国际社会实现世界和平的共同目标;第四,“中国模式”影响着全球治理,承担着国际责任,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全球治理的现状和未来;第五,中国独特的市场经济和渐进式改革为世界提供了一条成功的有效转型经验。

“中国模式”,已成为世界各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效仿的榜样模式,其价值体现在拓宽了民族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丰富了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和道路的认识,促进了全球化时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发展。

拉美模式“拉美模式”是指战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拉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和战略。

20世纪80年代,许多拉美国家陷入长达10余年的通货膨胀和债务危机之中,经济形势非常严峻,急需找到一条通过经济改革摆脱困境的道路。

1989年,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原所长、曾在世界银行任职的经济学家约翰·威廉姆森,系统地提出指导拉美经济改革的10项主张,即“华盛顿共识”。

主要内容包括:加强财政纪律、重新确定政府公共开支重点、开展税制改革、实施金融自由化、统一汇率、实现贸易自由化、放松对外资的限制、实施国有企业私有化、解除政府管制和保护产权的10条改革建议,得到西方主要经济机构的认同。

拉美模式vs东亚模式

拉美模式vs东亚模式

1999年的金融危机
1997年亚洲发生的金融危机开始影响巴 西金融动荡,外汇大量流失,资金外逃, 雷亚尔急剧贬值,为了维持汇率,巴西动 用了国际储备,导致国际储备下降,引起 了国际金融机构的恐慌,爆发了巴西金融 危机,1998年,国内生产中值仅比上年增 长0.1%。直到现在巴西经济仍进行调整。
四、阿根廷经济
二、新自由主义模式 减少政府干预 社会保障 制度改革 贸易自由化
改革 措施
金融体 制改革 大力引进外资
国有企业私 有化
评价
制度 作用显著 •经济体制的改革 •经济发展战略的 转换 经济
作用较小 •宏观经济失衡恢复; •对经济增长无显著 作用
三、城市化模式
中小城镇和农村边 缘化 城市贫民区现象普遍 存在
西班牙《改革十六》周刊今年8月19日一期发 表题为《破产中的拉丁美洲》一文中指出,美 洲大陆南锥体国家正在震颤。 文章指出,在1998年至2001年期间,巴 西、乌拉圭和阿根廷欠下IMF的债款正在大 口大口地吞噬着这些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 DP)。据阿根廷有关部门今年7月份的统计, 在这36个月期间,巴西的外债总额已经从相 当于GDP的53%上升到71.9%;乌拉圭从 34.2%上升到55.6%;阿根廷从42%上升到 61.2%。
二、拉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1870-1930年 1930-1982年 1982年后
初级产品 出口战略
发展了资源 加工、日用 品制造业
进口替代 工业化战略
从落后的农业 经济过渡为先 进的工业经济
新自由主义 外向型战略
自由化、国有 企业私有化和 市场化
断裂式发展
三、近年来拉美经济形势
1980 1990 1999 2003
政府政策: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拉美许多国家全面推进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工业发展战略纷纷由初级产品出口 为主转向进口替代工业化为主;各国政府集中资源和要素, 重点和优先发展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关的基础设施,并且 巨额投资制造业。这期间他们实施了牺牲“三农”利益、 扶持“幼稚工业”的产业倾斜政策,和一系列吸引外国资 本向制造业投资的优惠政策。

浅谈两种发展模式

浅谈两种发展模式

浅谈两种发展模式[摘要]东亚模式和拉美模式总结了东亚及拉美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经济发展中的特点。

两种模式各有其特点,但在全球化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渐趋相近。

外向型的发展模式在全球经济危机中暴露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许多问题,透过危机我们应该采取措施促使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东亚模式;拉美模式;外向型;经济危机1 东亚模式、拉美模式的内容所谓东亚模式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亚洲四小龙(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制度安排和发展战略上的诸多特点。

东亚模式基本上可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的初级进口替代工业化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1997年7月的出口导向工业化阶段,以及1997年以来至今的三个阶段。

东亚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呈现出“雁行模式”经济梯度增长结构。

“雁行模式”来源于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的“雁行发展形态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把成熟的或者具有潜在比较劣势的产业转移到了四小龙。

20世纪80年代后,四小龙又将成熟的新产业转移到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诸国。

这样东亚出现了技术密集型与高附加值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样的梯度式产业结构。

雁阵分工有利于区域内的贸易投资格局,实现了东亚地区的自我发展。

拉美模式主要是指拉美经济取得的成绩和经历挫折的共同点。

拉美模式的开始早于东亚模式,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20世纪30—50年代初初级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以耐用消费品工业为主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阶段,20世纪60—80年代初的进口替代和出口相结合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后进口替代阶段。

在拉美国家长期奉行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中,国家对国内市场过度保护,致使国内市场缺乏竞争,生产效率底下,增长缓慢,社会贫富差距极大。

它们没有像东亚地区那样抓住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资本、技术和设备的机会。

亚洲两种政治模式的异同与趋同

亚洲两种政治模式的异同与趋同

陈峰君:亚洲两种政治模式的异同与趋同亚洲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模式,一种以印度、菲律宾为代表的议会民主制度;另一种是以新加坡、韩国、台湾为代表的威权主义政治体制(60-90年代) [1]。

两种不同体制与各自的文化、历史、政治、经济、国际背景有着直接关系。

印度的议会民主制度与其历史上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中央对地方控制能力较小、民族语言宗教种姓的多元化以及英国殖民主义的政策等多种因素使然;而东亚则由于长期的中央集权统治、儒家文化中对权威的崇拜等传统、战后初期民主制试验教训以及为应对外部与内部的所谓“共产主义威胁"等诸多因素的需要。

[2]但不论前者还是后者,其形成均有其历史必然性,其存在均有其合法性和合理性,无疑也均符合它们各自的国情。

因此,不能简单用一种体制否定、贬低另一种体制。

这两种模式有不同之点,但也有诸多共同之处。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亚洲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东亚与印菲两种不同政治模式又在发生戏剧性的变化,二者几乎在同时实行政治转型,相互间又不约而同的靠拢,因而有明显趋同的强劲势头。

一、九十年代前两种体制的异同。

印度菲律宾议会民主政体与西方议会民主体制基本上一致,如完善的宪法、议会、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健全的选举制度、多党的政党体制、行之有效的文官制度等;但另一方面它又存在诸多非民主的征兆,如一党独大、种姓政治、行政权力过高过大、中央集权式的联邦结构、暴力色彩浓重等。

总体而言,印度是具有现代性与传统性两重特征的体制,是东西两种不同政治体制的有机结合,或者说印度是一个具有东亚威权主义某些特色的民主政体。

而东亚威权主义体制在国家政体形式上,如三权分立代议制形式、政党制度、选举制度、倡导精英治国、重视法制等与西方现代体制大体一致,因而有别于历史上的“极权主义" (Totalitarianism),与印度的民主制有相同之处。

但在诸多方面,如强人政府、立法权微弱、行政权绝对高于立法和司法、一党优势、凭借军事强制力量维护政府的权威和社会稳定等,又明显具有强烈的集权甚至极权的特征。

三讲东亚模式一

三讲东亚模式一
第三讲
东亚模式
(一)
一、当代化进程 与模式
当代化概念
Modernization= Westernization Moder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Modernization=Reason Modernization=Modernity
“当代化”是人类社会从老式农业 社会向当代文明社会旳历史跃迁过 程。
新加坡“居者有其屋”政策
建国早期,新加坡200万人口 中有40%旳人居住在贫民窟和窝 棚内,能够住上像样住宅旳人口 只占居民9%。历经三十数年旳 努力,新加坡成功跨越了“有得 住”旳阶段,开始经营“住得更 加好”。“居者有其屋”这一长 久旳新加坡国策最终得以实现。
拉美化(拉美模式)旳教训
重增长轻分配、贫富差距扩大、城乡发展失衡、 人与自然关系不友好、社会治安恶化、教育发 展滞后
高薪特聘教授 奖励出国留学
富国强兵(强兵富国)
习德国强军制度,全民义务兵役 制
引进购制先进军事装备
军工生产自主化,建造巨型战舰 (1885)
日本大国崛起旳主要教训
武力扩张 称霸东亚
日本式 当代化道路 合金主义(中西 日三种元素结合)
(算盘加论语)
日本第二次当代化
1955年 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 1964年,举行东京奥运会 1975年,成为G7一员 1985年 日本超越苏联而成为世
是什么?
谢谢 各位小朋友!
“雁行模式” (The Flying-Geese Model)
东亚地域旳产业分工,是沿着日(关 键)→四小龙(半边陲)→东南亚或 中国(边陲)旳顺序在进行分工,即 以日本为“领头雁”旳东亚经济发展 旳雁行图景,在他们之间形成了技术 密集与高附加值产业-资本技术密集 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旳阶梯式产业 分工体系。

东亚危机跟拉美的调整

东亚危机跟拉美的调整

拉丁美洲研究2001年第2期东亚危机与拉美的调整张 凡 主要观点 自1997年下半年起,东亚国家和地区相继爆发经济危机或受到危机的强烈冲击和影响。

一时间,东亚经济奇迹、东亚发展模式及其相关的各种问题引起了十分激烈且十分有益的争论。

其中关于政府作用与危机的关系进而关于政府在东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等问题是争论的焦点之一。

政府作用问题不仅仅对东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一般而言,它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进程也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拉美国家的发展进程中,政府作用也几经变迁。

这种变迁在很多情况下受到了东亚地区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在拉美国家的“国家改革”进行多年但却长期徘徊不前之际,东亚危机引发的问题使人们有机会重新认识拉美国家的改革和调整进程。

关键词 东亚危机 政府作用 调整作 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研究所拉美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北京100007) 东亚危机爆发后,政界、商界和学术界的许多人士认为,政府行为与危机有着密切的关系。

他们就政府在发展中的作用问题展开了争论。

尽管就这一问题的争论众说纷纭,但仍可看到两种基本观点和立场的对垒。

1998年2月4日,《华尔街日报》刊登的两篇文章就分别代表了对垒双方的观点。

①来自兰德的查尔斯・沃尔夫将东亚危机的爆发归因于“政府控制过多”。

沃尔夫认为,尽管人们可以找到东亚危机的许多直接原因,但危机的根本原因却可以归于所谓日本发展模式及其不良影响。

这种后来在东亚各经济体得到竞相仿效并被重新冠以东亚发展模式的经济发展战略,在过去20多年里曾得到各方广泛的赞誉。

然而,危机的爆发却使人们看到了这种模式长期积累的许多缺陷。

与上述观点相对,前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却将东亚危机归因于私人部门的决策。

斯蒂格利茨认为,东亚金融危机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使东亚地区各经济体极易受到信心危机的冲击。

而这些使经济陷于困境的因素——包括投资失误、短期资金失控以及债台高筑(韩国)等的根源,在于私人部门金融决策的失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对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及地区在战后取得的巨大成功,人们将东亚的现代化进程总结为“东亚模式”。

亚洲金融危机后,一些经济学家对“东亚模式”提出了质疑,引起广泛的争论。

虽然危机已经过去,但如何看待“东亚模式”仍是当前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编辑本段一、“东亚模式”的含义对“东亚模式”的解释不尽一致,大致有以下几种论点:1、“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它是指出口导向型的工业化战略或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2、“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体制模式”。

即认为东亚模式是指近几十年来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实现经济现代化的一整套发展措施和体制结构,其最显著的特色是强力政府具有强烈的经济建设意识和强大的导向作用。

3、“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综合的现代化模式。

即认为东亚模式具有许多要点,包括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不断升级和调整的产业政策,温和极权主义与市场原则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强有力的政府公营经济与民营经济相互合作,以及政府同企业界的密切联系与协调、技术引进及其特有的企业文化、较高的国民教育水平、倡导文化多元和民族文化的复兴等等。

4、“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模式。

即认为东亚工业化地区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它们共同的儒家文化背景,儒家传统是保持东亚工业化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决定意义的天生本性。

5、“东亚模式”是“制度模式”。

即认为“东亚模式”作为一种制度模式,其特征表现为:东亚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是它们致力于经济增长和现代化的政府理性地进行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并有效地予以实施的结果,制度是其经济增长和工业化取得巨大成效的根本原因。

以上诸多观点,从不同的视角、层面对东亚的经济奇迹进行了总结和概括,有些观点和分析还相当深刻而精辟。

笔者认为,这些模式都强调了政府在“东亚模式”中的核心作用,即政府要想尽快赶超发达国家、实现高速增长的发展战略,就必然要制定一套保证高速增长的制度安排,若想行之有效,要求政府高度理性。

当然不可否认,这种政体和相应制度安排下的政府理性和自律是相当脆弱的。

从这个角度而言,“东亚模式”必然也是一种制度模式,“制度模式”的说法只不过更多地强调了成功的制度因素而已,其核心还在于权威政府。

因为,短期内完成这样的制度创新,必须依赖于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能够大规模地调动生产资源用于经济增长目标。

因此,“东亚模式”可以表述为一种制度模式,但最根本的是“强政府”,或者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理性的集权政府。

小结:1、较早地实行了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外向型经济战略和政策。

由于东亚国家资源和市埸均有限,都采取了“两头在外大进大出”方式。

2、政府较强的干预。

建立了行政引导市埸调节相结合的市埸经济体制。

(香港除外)3、东亚地区经济呈互补性梯级发展,联系紧密,即“雁行模式”。

地区内部贸易比重较大。

4、金融自由化,以亚洲四小龙和东盟四国为代表。

---政府主导出口导向,高储蓄,高投资拉美发展模式演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但其资源驱动型增长的本质始终没有改变。

1. 初级产品出口型发展模式。

19世纪初的独立战争结束后,拉美国家普遍接受了初级产品出口型发展模式。

该模式是典型的资源驱动型增长方式。

拉美地大物博,以出口初级产品来换取外汇收入是天经地义的。

就内部因素而言,以下措施无疑是促使初级产品出口型发展模式加速运转的主要因素。

第一,来自欧洲等地的大量移民为初级产品生产提供了大量劳动力;第二,除了新开垦的土地以外,教会和印地安人拥有的大片土地也被用来种植农产品;第三,政府大力发展基础设施;第四,大量外国资本进入了拉美的初级产品生产部门;第五,科技的进步使初级产品部门受益匪浅。

2. 进口替代型发展模式。

二战爆发后,由于欧洲国家忙于战事而减少了工业制成品的生产,且战争影响了洲际运输线,拉美国家难以用充足的硬通货进口工业制成品。

这一状况使得拉美国家发展本国工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显得更为突出。

因此,如果说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促使拉美国家认识到了采纳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的必要性,那么二战的爆发则强化了拉美国家追求这一模式的决心。

在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的过程中,拉美国家采取了以下措施:(1)对“幼稚工业”加以高度保护。

(2)向“幼稚工业”提供刺激性优惠。

(3)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利用国家资本,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并在一些“战略性”部门和私人投资者无力进入的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部门中直接兴建国有企业,或在对自然资源领域中的外资企业实施国有化后,将其改造为国有企业。

(4)大力吸引外资。

(5)开展区域经济一体化。

(6)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

发展制造业需要大量的资本货和先进技术。

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拉美国家只能从发达国家进口资本货和技术。

3. 后进口替代(新自由)发展模式。

20世纪90年代,新自由主义思潮在拉美广泛传播,东亚选择市场经济之路并成功起飞的示范效应使拉美开始实施“后进口替代”发展模式,其实质就是自由化市场经济。

这一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有:贸易自由化;放松对外资的限制;私有化;税制改革;金融改革;劳工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拉美经济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其中突出的一个就是跨国公司对拉美经济的控制不断加强。

而且,在进口替代时期拉美引进技术尚有国家对经济生活的有利干预和对国内市场的高度保护,但实施一系列自由化政策后,这些干预和保护不复存在,拉美的科技发展对外依赖越发严重。

自由化市场经济以及对外资的严重依赖的一个结果就是与大多数国家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演进的路径不同。

在拉美,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占制造业产值的比重在1980年以后的20年间一直都在下降,而农业以及矿业、能源等资源密集型工业的产值则明显增加。

国民经济的主要部分被外国人和政府官员的家族控制拉美“技术依赖”的特征尽管经历了上述三个发展阶段,拉美国家始终没有改变其“技术依赖”的局面。

19世纪初,拉美国家依靠外国先进技术发展本国的初级产品部门。

20世纪30至50年代后,伴随着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的实施,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先进技术进入拉美制造业,拉美几乎所有部门的先进技术均依赖进口。

90年代实施的新自由改革开放使该地区成为FDI青睐的投资场所,但东道国并没有获得跨国公司的关键技术。

这意味着拉美国家期望的“以资源换技术”和“以市场换技术”都没有成为现实。

20世纪90年代,主要拉美国家曾经对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两次摸底调查。

结果显示,拉美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深度与广度均十分有限。

整个90年代,拉美的专利自足率都呈下降趋势,专利授权量上升主要靠非居民专利授权数量的增长拉动的。

同期,从发明系数指标来看,除墨西哥该指标有所上升外,其他拉美国家基本上没有变化。

这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多数拉美国家的自主创新处于毫无活力的停滞状态。

拉美“技术依赖”形成的原因在于:1. 本土研发努力不足。

第一,研发投入总量不足。

2001年,拉美的研发投入是115亿美元,占全球投入的1.6%,仅多于大洋洲。

北美的总支出是拉美地区的20倍;欧洲和亚洲是拉美地区的18倍。

同年,拉美国家的研发支出约占GDP的0.61%,其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远低于经合组织国家(2.2%)、北美自由贸易区国家(2.5%)、欧共体(1.9%)。

第二,研发结构不合理。

拉美的R&D集中在初级产品生产和出口部门。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巴西的研发总支出的55%用于自然资源部门和农业部门,33%用于服务业部门,只有12%用于制造业部门。

80年代末,阿根廷用于制造业部门的研发开支仅占4%,而用于自然资源部门和农业部门的支出占64%,用于服务业部门的支出占33%。

这一特征无疑与拉美国家的产业结构有关。

第三,拉美研发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公共部门。

拉美国家的公共部门是研发的主要投资者和承担者,私人部门在研发中的投资占总支出的比重较小。

拉美研发总开支的约70-80%来自政府,其中大多数资金流入大学,私人的研发支出在25-30%左右。

拉美国家追求的创新模式基本上遵循“自上而下”模式,即:创新是由政府各部或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进行,不是由企业自发进行。

企业并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第四,导致拉美国家研发不足的原因还有拉美国家毕竟是发展中国家,欠发达状态难以使其将大量资源投入周期长、见效慢的研发活动。

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前长期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率以及80年代的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拉美国家的政府首先考虑的是如何稳定宏观经济形势和实现经济的良性增长,忽视了科技进步的重要性。

此外,受伊比利亚天主教传统文化的影响,拉美国家普遍重文轻理,重消费轻投资。

2. FDI(跨国公司)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FDI大量涌入拉美,到90年代末,FDI净流入量达到创纪录的800多亿美元。

跨国公司成为FDI的主角。

跨国公司在拉美的战略目标主要有四类:(1)开采自然资源。

(2)占领东道国市场。

(3)寻求高效益。

跨国公司利用东道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培训当地的劳动力,增加东道国的制成品出口,并向民族企业转移一定量的简单技术。

然而,由于寻求效益的跨国公司主要分布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中,因此其产品的附加值很低,而且还容易使东道国严重依赖进口,因为许多产品的原料和中间产品必须由跨国公司从国外进口。

(4)获取技术资产。

为利用拉美在某些领域所具有的技术领先优势,跨国公司常与拉美民族企业建立合资企业,由跨国公司提供资金和部分技术,东道国企业则提供关键技术或辅助技术。

应该说,跨国公司对拉美经济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但跨国公司对拉美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跨国公司的利润汇出加剧了拉美国家的资金短缺,一些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更重要的是,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并不显著。

跨国公司进入拉美后有时也会转让一些技术,在与此相关的基础设施中进行一些投资,并能协助东道国将一些技术实现“商业化”或“产业化”。

但总的说来,以获取技术资产为目标的跨国公司并不多,因此对提升拉美科技水平的积极影响较为有限。

三、拉美发展模式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若干启示1. 必须处理好引进技术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系。

任何一个开放型经济都能从各种不同的途径获得创新。

这些途径包括进口机械设备和投入、购买许可证或专利、以及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等。

在国内,企业和公共部门开展的研发活动也能带来创新。

但来自国内和国外的创新不能相互取代。

换言之,仅仅依靠进口技术是不够的。

为了有效地使用国外技术,必须在国内企业的层面上增强消化能力。

只有使国外技术与国内创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两者相得益彰。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外商直接投资会继续大量进入中国,同时,中国有巨大的市场。

因此,必须在扩大引进外资的基础上,努力开发本国市场,实现创新。

2. 充分发挥国家战略和技术政策的作用,有效利用技术杠杆(OEM/ODM)和学习,大力提高中国产业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