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果的公开课教案
小班公开课教案水果
小班公开课教案水果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常见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水果的喜爱,养成健康饮食的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水果的认识:介绍苹果、香蕉、橙子等水果的外观、颜色和味道。
2. 水果的切切乐:教幼儿如何将水果切成小块,分享给同伴。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带领幼儿做《水果歌》的手势舞,激发幼儿兴趣。
2. 水果认知环节:展示各种水果,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水果的名称。
3. 切切乐环节:教幼儿如何将水果切成小块,并分享给同伴。
4. 创意画环节:给每位幼儿发放水果和画纸,引导幼儿用水果进行绘画。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水果的认识和喜爱程度。
2. 评价幼儿在创意画环节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搜集家长和同伴的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和园所中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水果实物:苹果、香蕉、橙子等。
2. 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绘画材料。
3. 《水果歌》手势舞视频教程。
4. 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水果图片和教学内容。
六、教学准备:1. 水果实物:苹果、香蕉、橙子等。
2. 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绘画材料。
3. 《水果歌》手势舞视频教程。
4. 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水果图片和教学内容。
5. 水果切切乐模具。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常见的水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掌握水果的切切乐方法和创意画技巧。
八、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带领幼儿做《水果歌》的手势舞,激发幼儿兴趣。
2. 水果认知环节:展示各种水果,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水果的名称。
3. 切切乐环节:教幼儿使用水果切切乐模具将水果切成小块,并分享给同伴。
4. 创意画环节:给每位幼儿发放水果和画纸,引导幼儿用水果进行绘画。
九、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去水果店购买水果,回家后进行切切乐和创意画活动。
小班水果公开课教案(通用11篇)
小班水果公开课教案小班水果公开课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水果公开课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水果公开课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认识水果的外形和特征。
2、重点认识柚子的外形及特征。
3、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快乐和新奇。
二、活动准备:1、各种水果:1个橘子、2个苹果、2个柿子、2个猕猴桃、2个石榴、3个香蕉、柚子若干2、音乐磁带、录音机、魔术屋三、活动过程:(一)送礼包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礼包,请小朋友猜猜里面会有什么?(出示礼包)(1)这是什么?黄黄的,弯弯的,像月亮。
(香蕉)(2)我看到的是圆圆的,橘黄色的,里面是一瓣一般的。
(橘子)依次出示:1个橘子、2个苹果、2个柿子、2个猕猴桃、2个石榴、3个香蕉。
2、——哇!这么多的水果,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依次数出各种水果的个数,将水果放入礼包。
(二)找水果1、这么多的水果,可喜欢你们了,他们要和小朋友玩躲猫猫的游戏。
(请幼儿闭上眼睛)水果宝宝去哪了?我们一起来喊:“水果宝宝你在哪?……”2、这是个魔术箱,我们一起来问问它,水果在不在里面?“苹果苹果快出来,苹果苹果快出来”(从魔箱中出示苹果)——依次类推,将所有水果出示。
(三)和水果做游戏1、幼儿人手一个水果,老师说出一种水果,幼儿对应将该水果举起来。
(游戏玩两遍)然后将水果放入篮子。
2、——哇!这么多水果都从魔箱中变了出来,魔箱真厉害,我想这个魔箱中一定还有其他水果呢!——出示柚子,,请幼儿猜一猜这是什么?闻一闻,提问:“这个柚子怎么吃?”“里面的肉是怎么样的?”——出示切好的柚子,请幼儿观察其特征,果肉一瓣一瓣的像月亮,是白颜色的,请吃过的幼儿说说:“是酸酸甜甜的”(四)找柚子在活动室的各个角落,找出柚子,人手一个(五)延伸带着孩子一起吃柚子小班水果公开课教案篇2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触摸、品尝等方法感知苹果、桔子的特征。
小班主题公开课教案《秋天的水果》
小班主题公开课教案《秋天的水果》教学目标1.了解秋季的水果种类及其特点;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口味意识;3.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内容1.讲解秋季的水果种类:苹果、橘子、柿子、葡萄;2.辨认水果特征:颜色、形态、质地、味道;3.品尝水果:试吃不同的水果,并记录感受;4.学习诗歌《秋天的果实》,感受秋天的气息。
教学重点1.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学会辨认水果特征;2.学习品尝水果,记录感受;3.学习诗歌,感受秋天的气息。
教学准备1.一些苹果、橘子、柿子、葡萄等水果;2.盘子、刀子、勺子等水果品尝工具;3.音乐播放器,准备好诗歌《秋天的果实》;4.打印好幼儿品尝记录表。
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秋天的水果,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水果在秋天可以吃到呢?2. 讲解水果种类老师:小朋友们,谁知道在秋天有哪些水果可以吃?(等待幼儿回答)对啊,就是苹果、橘子、柿子、葡萄等。
这些水果都有哪些特点呢?(老师可以将水果一个一个拿出来,跟孩子们讲解其特点)3. 品尝水果老师:现在我们来品尝一下这些水果,看看它们的口感和味道如何呢?(老师将水果切开后,让孩子们品尝,记得记录感受哦)4. 学习诗歌老师:我们来学习一首诗歌,感受一下秋天的气息。
(老师播放诗歌《秋天的果实》,让孩子们跟着音乐感受秋季水果的魅力)5. 总结老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秋天的水果种类,品尝了水果,学习了秋天的诗歌。
小朋友们,你们最喜欢哪一种水果呢?教学评估1.学生品尝记录表;2.学生的口头答辩。
反思与改进1.在品尝水果环节中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2.可以增加一些制作有关水果的小手工活动,如做水果冰棒。
以上是小班主题公开课教案《秋天的水果》的教学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好吃的水果》
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好吃的水果》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不同水果的外观、味道和营养价值。
2. 培养学生对水果的兴趣,增加学生口腔的感受;3. 培养学生合作与分享的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教学准备:1. 各种水果(苹果、香蕉、橙子、葡萄、西瓜等)2. 水果切割工具(盘子、刀)3. 实验用具(放大镜、天平、切割板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一副水果的图片,让学生猜猜它们是什么水果,然后介绍每种水果的特点和美味。
二、观察水果(15分钟)1. 学生们围坐在一起,老师给每个学生分发一块水果(每种水果限定一个学生),让学生观察并用手摸一摸它们。
2. 学生们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特点和感受,老师帮助学生总结。
三、尝试水果(15分钟)1. 老师将每种水果切片或切块,并将其放在盘子里。
2. 学生们轮流品尝每个水果,并描述它们的味道和口感。
四、呈现营养价值(10分钟)1. 老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每种水果的营养价值,如维生素含量、纤维含量等。
2. 学生们一起讨论,哪种水果对身体好,怎样合理搭配水果。
五、合作分享(15分钟)1. 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水果进行研究。
2. 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水果名称、特点、口感、营养价值的海报或小册子。
3.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并与其他小组分享。
六、总结(5分钟)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回顾水果的名称、特点和营养价值,强调水果的重要性。
七、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回家向家人介绍一种水果的特点和营养价值,并将介绍内容写成一份小作文。
教学评价:1. 观察和口感测试,检查学生是否能正确描述水果的特点和味道。
2. 互助学习及小组成果的展示评价学生的合作与分享精神。
3. 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价学生是否能正确、全面地介绍水果的特点和营养价值。
延伸拓展:1. 邀请家长一同参观观察水果,加深家长对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兴趣。
2. 带领学生进行水果市场参观或水果摊位对比购买,学习如何挑选新鲜水果。
《瓜果飘香》公开课说课稿3篇
《瓜果飘香》公开课说课稿3篇《瓜果飘香》公开课说课稿1《瓜果飘香》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原色、间色、冷暖色的基本知识和一般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
2、增进学生亲近生活、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情感。
3、认识和抓住各种水果的不同特征,学生用色彩进行写生,体验色彩表现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原色、间色、冷暖色的基本色彩知识,能够以各种水果的不同特征进行色彩写生,体验色彩表现力。
难点:三原色与三间色的变化关系,对色彩的运用。
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教师出示一个黑袋子。
师:“这是一个有魔法的袋子,谁能猜出它能变出什么宝贝?” “变水果。
”近处的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说出来了。
师:“是吗?为什么?” “我闻到了水果的香味。
”师:“哇,你真厉害!一下子就猜到了,你们能说出多少种水果的名字?” 生:“木瓜、芒果。
”师:“同学们先来猜一猜袋子里是什么水果,但不可以打开袋子。
”每组分发一个装了水果的袋子。
2、体验、感知:学生兴致勃勃地研究着黑袋子,用手摸,鼻子闻,很快就报出了水果的名称:“桃子、苹果、李子……”教师检查结果,并向各组提问:“你怎么知道是桃子?(苹果?葡萄?石榴?菠萝……)” 生:“因为它是圆圆的,有苹果的香味。
” “有刺。
”“是椭圆形的。
”另一同学补充道。
师:“打开看看,看你们猜得对不对。
” “哦——”教室里一片欢呼声。
师:“你们仔细看看袋子里的水果,说说它的形状、颜色。
可以切开看看水果的里面是什么样子的,还可以尝一尝,说说它的味道。
” 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检查活动结果:让一组同学说水果的特征(谜面),让另一组同学说水果的名称(谜底)。
以组际竞赛活动进行。
师:“你们都吃过无籽西瓜吧,为什么西瓜会无籽呢?” 生:“是科学家把西瓜变成无籽的。
”师:“你说得真对!科学家们为人们改造了水果,让我们吃起来更好吃、更方便。
同学们,等你们长大了,想不想把水果改造得更好呢?” “想。
”“那你们想象一下,将来你们想把水果改造成什么样子的呢?” “苹果像西瓜一样大。
甜甜的水果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甜甜的水果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各种水果的名称和特点;2. 能够表达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水果;3. 能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水果的颜色、形状和味道。
二、教学准备:水果图片、黑板、彩色粉笔、英语单词卡片、幼儿歌曲CD。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在黑板上画一个水果摊的图案,引导学生观察水果,问学生他们平时喜欢吃什么水果,以及为什么喜欢吃水果。
2. 学习水果的名称:教师向学生展示水果图片,边展示边说出水果的名称,学生跟读。
教师通过重复展示几次,帮助学生记忆各种水果的名称。
3. 学习水果的特点:教师利用幼儿歌曲《水果不一样》播放,引导学生观察歌曲中出现的水果,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水果的特点,如颜色鲜艳、味道甜等。
4. 情感培养:教师可以借助水果味道的区别,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水果,并鼓励学生尝试更多种类的水果,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5. 练习表达:教师使用英语单词卡片,让学生一个个来抽取并说出水果的名称,然后让学生自由发言,用简单的英语句子表达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水果以及描述水果的特点。
教师可以给予肯定的鼓励和适当的指导。
6. 小结:教师总结此次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水果名称和描述水果特点的句子,鼓励学生继续积极参与水果的品尝和探索。
四、教学延伸:1. 家园合作: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回家进行“水果盒子”活动。
要求学生带来自己喜欢的水果,并跟家人一起品尝和分享水果,学会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2. 图画故事: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绘制一幅关于水果的图画,并编写故事。
学生可以用英语描述故事中的水果和人物,展示给全班分享。
3. 实地探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水果市场、果园或水果店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各种水果,并用英语与当地人交流。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参与度;2. 学生设计的图画和编写的故事能否准确描述水果和表达意思;3. 学生讨论和表达时是否能够清晰、流利地用英语描述水果的特点和个人喜好。
幼儿园小班认识水果公开课教案
幼儿园小班认识水果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帮助幼儿认识常见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
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1.2 教学内容介绍各种水果的外观特征、颜色和味道。
通过观察、品尝和游戏等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水果的特点。
1.3 教学资源准备各种水果样品,如苹果、香蕉、橙子等。
提供水果切片的工具,如刀具和砧板。
准备水果拼图卡片或水果图片。
第二章:教学过程2.1 热身活动(5分钟)邀请幼儿们坐成一个圈,进行简单的身体活动,如伸展、转圈等。
引导幼儿们观察和模仿水果的形状和动作,如模仿苹果摇晃、香蕉弯曲等。
2.2 引入水果主题(5分钟)向幼儿们介绍水果的概念,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哪些水果?它们长什么样子?”展示一些水果样品,让幼儿们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3 观察水果特征(10分钟)给每个小组分配一种水果,如苹果、香蕉等。
引导幼儿们仔细观察水果的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邀请每个小组的成员分享他们观察到的水果特征。
2.4 品尝水果(5分钟)将水果切成小块,确保幼儿们能够安全品尝。
引导幼儿们品尝水果,并让他们描述水果的味道。
鼓励幼儿们分享他们品尝的水果片,培养分享意识。
2.5 水果拼图游戏(10分钟)准备一些水果拼图卡片或水果图片,每张卡片上有一种水果的图片。
将卡片随机散落在地上,形成一个拼图。
邀请幼儿们分组进行拼图游戏,看哪个小组能够最快地将水果拼图完成。
2.6 总结与反思(5分钟)让幼儿们回顾今天学到的水果知识,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引导幼儿们思考如何健康地选择和食用水果。
第三章:教学评估3.1 观察幼儿们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记录他们在观察水果特征和品尝水果时的表现。
3.2 评估幼儿们在水果拼图游戏中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收集幼儿们的反馈和意见,以便改进今后的教学活动。
第四章:教学延伸4.1 邀请家长参与,组织一次家庭水果品尝活动,让幼儿们与家人一起分享水果的美味。
托班认知水果公开课教案
托班认知水果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认识各种水果的名称和外观特征。
2. 帮助幼儿了解水果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基本属性。
3. 提高幼儿对水果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水果的喜爱和健康饮食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
1. 水果模型或实物,苹果、香蕉、橙子、葡萄、草莓等常见水果。
2. 图片或图片卡,各种水果的图片,便于幼儿认知。
3. 教学道具,水果盘、水果刀、水果碗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教师向幼儿展示水果模型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水果的名称。
然后播放水果的图片,让幼儿看清楚各种水果的外观特征。
2. 水果认知。
教师向幼儿介绍每种水果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基本属性,并请幼儿跟随老师一起说出。
然后,教师将水果放在水果盘上,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水果的名称。
3. 水果分类。
教师让幼儿分辨水果的颜色,将同一颜色的水果放在一起,并请幼儿说出水果的颜色名称。
然后,教师让幼儿分辨水果的形状,将相同形状的水果放在一起,并请幼儿说出水果的形状名称。
4. 水果品尝。
教师向幼儿介绍水果的营养价值,并请幼儿品尝水果,感受水果的味道和口感。
教师可以用水果刀将水果切成小块,给每个幼儿分发一些水果,并观察幼儿的反应。
5. 游戏互动。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水果命名游戏,让幼儿说出老师给出的水果名称。
同时,教师也可以播放水果的声音,让幼儿猜猜是哪种水果。
这样可以增加幼儿对水果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巩固幼儿对水果的认知。
6. 总结。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让幼儿说出今天学习到的水果名称和外观特征。
并鼓励幼儿多吃水果,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公开课的教学,幼儿对水果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提高,对水果的兴趣也得到了增加。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了幼儿的参与性和互动性,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知识。
同时,教师也发现了一些幼儿对某些水果有特别的喜好,对于这些幼儿可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结合水果的季节性和地域性进行教学,让幼儿更加全面地了解水果。
幼儿园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好吃的水果》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好吃的水果》含反思教案目的本次科学公开课的主题为《好吃的水果》,通过本次课程,让小班的幼儿能够了解到不同种类的水果,学会正确的食用方法,并且知道水果对人体的好处。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内容1.介绍不同种类的水果:苹果、香蕉、橙子、草莓、葡萄等。
2.教育幼儿正确的水果食用方法,包括如何洗澡、削皮、切开水果。
3.介绍不同水果对人体的好处。
4.通过游戏增强幼儿对水果的认识,例如“猜水果游戏”,“辨认水果游戏”等。
时间安排时间段教学内容9:00-9:10 介绍本次课程主题、目的,引导幼儿进入学习状态9:10-9:20 介绍不同种类的水果9:20-9:30 指导幼儿正确的水果食用方法9:30-9:40 介绍不同水果对人体的好处9:40-9:50 通过游戏增强幼儿对水果的认识9:50-10:00 总结本节课程,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饮食观念教学准备1.水果模型或图片等辅助教学工具。
2.袋鼠格里菲斯或是其他与水果有关的绘本等教辅材料。
3.小型洗澡桶、削皮器、切菜板及刀等用于真实操作的备课辅助工具。
4.一些支持幼儿认知发展和运动发展的游戏道具,如猜水果游戏相册、戴着眼罩辨认水果等等。
教师的角色1.引导幼儿自己发现并探索问题,具体而言,幼儿的兴趣、好奇心、探索和实验能力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方向。
2.小班的教师应注意情感教育的拓展,并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和语言表达潜力的激发。
3.保障幼儿的安全,必要时适当干预。
教案反思教学效果通过本次科学公开课的教学实践,学生学习到了不同的水果种类,具备了指导的水果切片和淋上柠檬汁等食用方法,全面提升了幼儿的保健意识和饮食规律。
同时,通过游戏的形式,培养了幼儿的实验精神、动手能力、知识掌握和协作意识成长。
教学反思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课程设计应更加有趣、具有创新性。
在布置任务的过程中需要慎重考虑,也就是说,任务的详细描述和子任务的顺序布置应严格按照幼儿现有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路径进行。
教案公开课水果范文
教案公开课:水果范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水果的特点和营养价值。
2. 培养学生对水果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描述水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各种水果的名称、特点和营养价值。
2. 描述水果的英语句子和词汇。
教学重点:1. 各种水果的名称和特点。
2. 描述水果的英语句子和词汇。
教学难点:1. 描述水果的英语句子和词汇的运用。
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水果的图片或实物。
2. 准备描述水果的英语句子和词汇的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问候,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水果。
2. 展示各种水果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水果的名称。
二、水果特点和营养价值(10分钟)1. 介绍各种水果的特点和营养价值,让学生了解水果的重要性。
2. 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水果及其原因。
三、描述水果的英语句子和词汇(10分钟)1. 展示描述水果的英语句子和词汇的卡片,让学生朗读并理解其含义。
2.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英语句子和词汇描述水果,进行小组讨论。
四、水果范文(10分钟)1. 给学生发放水果范文的文本,让他们阅读并理解其内容。
2. 让学生模仿范文,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水果的短文。
1. 让学生分享自己写的关于水果的短文,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水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各种水果的特点和营养价值,让学生了解水果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对水果的兴趣和爱好。
通过学习描述水果的英语句子和词汇,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六、水果的分类和食用方式(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水果的分类,如热带水果、温带水果、寒带水果等。
2. 讲解各种水果的食用方式,如直接食用、榨汁、制作水果沙拉等。
3. 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水果食用方式,并交流不同水果的口感和味道。
七、水果的选购和保鲜(10分钟)1. 向学生传授挑选新鲜水果的方法,如观察水果的外观、闻气味等。
果子熟了幼儿园公开课教案
果子熟了幼儿园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水果的兴趣,增强观察和认知能力。
2.通过操作活动,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激发幼儿想象力,培养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水果的认识:苹果、香蕉、橙子、葡萄等。
2.水果的颜色、形状、味道等特征。
3.水果的生长过程。
三、教学准备1.水果实物:苹果、香蕉、橙子、葡萄等。
2.水果图片、生长过程图。
3.水果拼盘、刀具、盘子等。
4.纸杯、吸管、剪刀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各种水果,引导幼儿观察、认识。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水果。
2.认识水果(1)教师讲解水果的颜色、形状、味道等特征。
(2)邀请幼儿上台触摸、品尝水果,分享感受。
3.水果生长过程(1)教师展示水果生长过程的图片,讲解生长过程。
(2)邀请幼儿模仿水果生长过程,体验成长的快乐。
4.水果拼盘(1)教师示范如何制作水果拼盘,讲解注意事项。
(2)分组进行水果拼盘制作,每组完成一个作品。
(3)邀请幼儿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5.水果饮料(1)教师示范如何制作水果饮料,讲解操作步骤。
(2)邀请幼儿动手制作水果饮料,品尝自己的成果。
(1)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水果拼盘和饮料作品。
(2)幼儿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互相学习、交流。
7.教学延伸(1)课后让幼儿回家与家人分享课堂所学,观察家中水果的生长过程。
(2)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一份水果主题的手工作品,下周带来展示。
五、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适时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
2.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3.教学延伸环节,关注幼儿的课后学习,提高家园共育效果。
六、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评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评价幼儿对水果的认识程度,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3.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评价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相信幼儿们能够对水果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的观察、动手和沟通能力,同时增进家园共育,让幼儿在快乐中成长。
小班科学活动《好吃的水果》公开课教案
小班科学活动《好吃的水果》公开课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常见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水果的喜爱,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
二、活动准备:1. 水果实物:苹果、香蕉、橙子等。
2. 水果图片:打印常见水果的图片。
3. 水果模具:制作水果模具,如苹果、香蕉等。
4.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水果实物,引导幼儿观察水果的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等。
2. 认识水果:教师介绍水果的名称,如苹果、香蕉等,并讲解水果的营养价值。
3. 观察水果:教师展示水果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水果的细节,如果实、叶子等。
4. 创作环节: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创作材料,如画纸、画笔、彩泥等,绘制自己喜欢的水果。
5. 分享作品: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创作的想法。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教师发放水果模具,让幼儿带回家,与家长一起制作水果拼盘。
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的作品装饰在教室环境中,营造温馨的氛围。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活动中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程度如何。
2. 教师对幼儿的引导和鼓励是否到位,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发展。
3. 活动环节是否紧凑,时间安排是否合理。
4. 针对本次活动,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六、教学方法:1. 实物展示法:通过展示水果实物,让幼儿直观地认识和了解水果。
2. 图片观察法:通过观察水果图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创作表达法: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让幼儿表达自己对水果的认识和喜好。
4. 互动交流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作品等方式,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水果的认识和喜好。
2. 评价幼儿在创作环节的表现,考察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认识水果》公开课教案七篇
《认识水果》公开课教案七篇《认识水果》公开课教案(篇1)活动目标1、认识、观察梨子、苹果、香蕉等水果。
2、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3、以水果的颜色为题材创编儿歌。
重点难点1、引导孩子认识水果名称、吃法等。
2、培养学生在大胆积极发言的习惯。
活动准备1、准备香蕉、苹果、橘子、西瓜、梨子等水果实物。
2、准备香蕉、苹果、橘子、西瓜、梨子等水果的图片,每个孩子一份(没有颜色的)。
3、准备一些水果挂饰。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今天呀,我们班来了几位神秘的小客人,她们都藏在玉老师的这个盒子里,孩子们想不想认识他们?可我们一个一个把他们猜出来好吗?(请个别孩子伸手到盒子里触摸水果,猜猜是什么,或者是摸到是什么样的,其他孩子猜。
)二、认识水果激发孩子大胆发言发展孩子语言能力请一个孩子上来摸盒子里的水果,师生对话,强调其他孩子注意听(你摸到的东西是什么形状?表面光滑吗?你猜是什么?)把他拿出来。
认识这种水果,从颜色、生长环境、吃法方面让生认识,强调水果的营养价值。
如摸出的是苹果,可以这样对话:师:什么水果红红的,引导生说:苹果苹果红红的。
(告诉孩子我们可以这样通过水果的颜色给他们编儿歌。
)(此环节可以请孩子上来触摸,师生对话猜,全体认识,可以师触摸,说特征,其他孩子猜。
猜出来认识,编儿歌。
在学生认识水果的基础上,在师生的对话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
)三、拓展延伸1、整理练习儿歌。
(什么水果…的,…红红的。
)2、游戏。
发水果挂饰。
请幼儿戴上水果挂饰,练习儿歌。
如老师(或个别幼儿)问:“什么水果红红的?”戴苹果挂饰的幼儿则站起来说:“苹果苹果红红的。
”戴其它挂饰的幼儿则不可以站起来。
3、鼓励孩子把其他认识的水果也把它编进儿歌。
四、鼓励幼儿把自己编的儿歌回家念给爸爸妈妈听。
并把没有涂上颜色的水果图涂上颜色。
教学反思1、教学设计贴近生活,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
(发展学生动手能力、孩子有说的机会,有想象的空间会)2、教学设计儿童化,游戏贯穿课堂,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好吃的水果》
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好吃的水果》一、教学目标1.认识不同种类的水果,并了解水果的外观、颜色、味道等特点;2.学习水果的名称,并能够正确地说出各种水果的名称;3.培养学生对水果的兴趣,提高学生观察、描述和比较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PPT课件;2.不同种类的水果,如苹果、橙子、葡萄、香蕉等;3.切水果的工具和盘子。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相关水果的视频或展示图片来激发学生对水果的兴趣。
第二步:观察水果1.让学生观察桌上摆放的不同种类的水果,让他们看水果的外观、颜色和大小。
第三步:感受水果的味道1.让学生品尝不同种类的水果,并描述水果的味道是酸甜苦或清香等。
第四步:认识水果的名称1.在PPT上展示不同种类的水果的图片,并逐个教给学生正确的水果名称。
2.帮助学生记忆水果名称的方法,可以通过和水果的形状、颜色等特点联系起来。
第五步:比较不同水果的特点1.让学生根据观察和品尝的经验,对比和描述不同水果的特点,比如苹果是红色的,橙子是圆形的等。
第六步:小结和巩固1.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的水果名称和特点。
四、教学延伸1.邀请家长参与,让学生带一到两种不同的水果来分享,并向大家介绍水果的名称和特点。
2.组织学生一起动手制作水果拼盘,既可以巩固水果的名称,又能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
五、板书设计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好吃的水果》教学目标:1. 认识不同种类的水果,并了解水果的外观、颜色、味道等特点;2. 学习水果的名称,并能够正确地说出各种水果的名称;3. 培养学生对水果的兴趣,提高学生观察、描述和比较的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播放水果相关视频或展示图片;2. 观察水果:让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水果的外观、颜色和大小;3. 感受水果的味道:让学生品尝不同种类的水果,并描述味道;4. 认识水果的名称:展示水果图片,教学水果的名称;5. 比较不同水果的特点:让学生对比和描述不同水果的特点;6. 小结和巩固:通过互动问答巩固所学水果的名称和特点。
七种水果公开课教案
七种水果公开课教案引言。
水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富含各种维生素和营养物质,对于维持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今天我们将进行一堂关于七种常见水果的公开课教学,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些水果的特点、营养价值以及食用方法。
一、苹果。
1. 苹果的特点,苹果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外表光滑、色泽鲜艳,味道酸甜可口。
它富含维生素C、纤维素和果胶,对于预防感冒、促进消化都有很好的效果。
2. 苹果的食用方法,苹果可以直接生吃,也可以榨成苹果汁饮用。
此外,苹果还可以用来制作各种甜点,如苹果派、苹果酱等。
二、香蕉。
1. 香蕉的特点,香蕉是一种富含钾元素的水果,外皮呈黄色,果肉细腻香甜。
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6和膳食纤维,对于缓解压力、促进肠道健康有很好的作用。
2. 香蕉的食用方法,香蕉可以直接生吃,也可以用来制作香蕉冰淇淋、香蕉蛋糕等美食。
三、橙子。
1. 橙子的特点,橙子是一种酸甜可口的水果,富含维生素C和纤维素,对于增强免疫力、美白肌肤有很好的效果。
2. 橙子的食用方法,橙子可以直接剥皮吃,也可以榨成橙汁饮用。
此外,橙子还可以用来制作橙子酱、橙子蛋糕等美食。
四、草莓。
1. 草莓的特点,草莓是一种鲜红多汁的水果,味道酸甜可口,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对于预防衰老、美白肌肤有很好的效果。
2. 草莓的食用方法,草莓可以直接生吃,也可以用来制作草莓奶昔、草莓冰淇淋等美食。
五、葡萄。
1. 葡萄的特点,葡萄是一种多汁、甜美的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多酚类物质,对于保护心脏、抗氧化有很好的作用。
2. 葡萄的食用方法,葡萄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用来制作葡萄干、葡萄酒等美食。
六、菠萝。
1. 菠萝的特点,菠萝是一种多汁、酸甜可口的水果,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对于促进消化、美白肌肤有很好的效果。
2. 菠萝的食用方法,菠萝可以直接生吃,也可以用来制作菠萝酥、菠萝饭等美食。
七、西瓜。
1. 西瓜的特点,西瓜是一种多汁、清凉解渴的水果,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对于清热解暑、排毒养颜有很好的作用。
水果长在哪里公开课中班教案
水果长在哪里公开课中班教案教案标题:水果长在哪里公开课中班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水果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描述水果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总结出水果生长的规律和特点。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水果(例如苹果、橙子、香蕉等)。
2. PPT或教学板书。
3. 学生绘画用纸和颜料。
4. 学生小组合作活动的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忆他们最喜欢的水果是什么,并询问他们是否知道水果是如何生长的。
2. 展示一些水果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水果的外观特点。
探究活动: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探究水果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水果进行研究。
2. 学生小组合作活动:每个小组根据自己选择的水果,使用图片、文字或绘画等方式,呈现水果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
可以使用海报、绘画、PPT等形式展示。
3. 学生展示和讨论: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分享自己的观点。
总结活动:1. 教师总结:根据学生的展示和讨论,总结出水果生长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并进行板书或PPT展示。
2. 学生小结:学生回顾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对水果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进行口头小结。
拓展活动:1. 课外观察:鼓励学生在课外观察和记录不同水果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并与同学分享。
2. 种植实验:引导学生种植一些简单的水果或蔬菜,观察和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
评估活动:1. 学生展示和讨论的表现。
2. 学生口头小结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其他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
2. 组织学生参观农场或果园,亲身体验水果的生长过程。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水果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了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幼儿园小班认识水果公开课教案(精选
幼儿园小班认识水果公开课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快乐生活》第三章《好吃的果蔬》,详细内容为认识水果,包括苹果、香蕉、橙子等常见水果的识别和简单了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说出常见水果的名称,如苹果、香蕉、橙子等。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水果特征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水果的喜爱,养成不挑食、吃水果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准确地说出水果的名称和特征。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描述水果的能力,激发对水果的喜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果卡片、挂图、水果实物(苹果、香蕉、橙子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水果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拿出一个篮子,里面装有各种水果,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篮子里的水果。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水果卡片,引导幼儿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并说出水果的名称。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水果,并在旁边标注水果的名称。
4. 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画的水果,并尝试描述水果的特征。
5. 情景剧表演(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表演情景剧《水果王国》,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认识水果》2. 板书内容:水果名称:苹果、香蕉、橙子等水果特征:形状、颜色、大小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喜欢的水果,并标注名称。
2. 答案:根据幼儿绘画的水果,正确标注名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中要关注幼儿对水果的认识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呈现方式;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与使用;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小组讨论和情景剧表演;6. 板书设计;7. 作业设计与答案;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大班水果教案40篇
大班水果教案40篇《大班水果教案4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水果教案40篇!(1)大班科学教案《水果与干果》含反思活动设计背景《纲要》中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密切联系幼儿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对于我们乡镇幼儿园来说,水果与干果是幼儿非常熟悉的也是感兴趣的,从经验上来说,幼儿对于水果的名称味道等特征基本上能把握,而对于干果的特征认识比较肤浅,因此有必要加深幼儿对水果与干果的认识,加深幼儿的喜欢,激发幼儿吃他们的情感,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因此我选择这次教学内容,它既体现幼儿的需要,又贴近幼儿的生活。
活动目标1. 让幼儿知道水果与干果的主要特征,并了解他们都属于植物的果实。
2. 根据水果与干果的特征进行分类,发展其分析综合能力。
3. 引导幼儿体验和操作的快乐,丰富知识经验。
4.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活动重点:认识水果与干果的特点活动难点:辨别水果与干果活动准备1. 水果(苹果、桔子、梨、葡萄等数个);干果(核桃、花生、瓜子等若干)。
2. 分类盒、果品胸饰。
活动过程1. 教师与幼儿谈话:激发幼儿兴趣(提问法,引入课题认识水果)。
现在是什么季节?(引导幼儿说出“秋天”)秋天有哪些水果?(幼儿自由回答:苹果、桔子等)。
2.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桔子,引导幼儿认识他们的特点。
(.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从名称、颜色、味道认识特点,酸酸的、甜甜的、有黄色的、有绿色的)。
3. 依次引导幼儿认识苹果、葡萄的特点。
4. 教师出示核桃、花生、瓜子,引导幼儿认识他们的特点、幼儿自由讨论(他们是水果吗?)5. 教师把水果与干果放在一起让幼儿比较他们的不同。
(从颜色、味道、果皮果肉)6.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总结:像花生、核桃这类颜色不鲜艳、果皮硬、果肉薄干、水分少、味道香香的就是干果7. 教师请幼儿对果品分类(幼儿操作)(1)用纸盒把水果和干果封好,告诉幼儿纸盒里装着许多好吃的东西,请小朋友摸一摸,猜一猜是什么?(2)请幼儿摸出后回答是水果还是干果?并放在分类盒(水果放在红色一边,干果放在绿色一边)8.延伸活动:游戏“果品找家”在室内贴上水果与干果的标志(红房子是水果的家,绿房子是干果的家)幼儿带上果品胸饰随着音乐自由的展现水果生长的动作,音乐停,果品娃娃迅速准确的找到自己的家。
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水果对对碰
教案:水果对对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并记忆常见的水果名称;2. 培养学生观察、记忆、联想和表达能力;3. 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水果图片卡片、黑板、彩色粉笔;2. 学生准备:学生教材、学生笔记本。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教师出示水果图片卡片,快速问学生将图片对应的水果名称,引发学生对水果的兴趣。
2. 水果识别教师出示不同水果图片,向学生逐个介绍,并大声朗读出水果名称,要求学生一起跟读。
在黑板上列出水果名称,并让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画出对应的水果形状。
3. 记忆游戏教师将水果图片卡片散落在教室地板上,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
游戏开始时,代表挥动手中的报纸,学生们迅速行动,用脚踩在不同的水果图片上。
每当教师喊出某个水果,踩在该水果上的学生需站起来,大声朗读该水果的名称。
4. 水果组合教师提供一段描述水果特征的句子,学生根据提示在水果名称中选择相应的水果。
例如:“这是一种酸甜可口的水果,它有红色的外皮,里面还带有很多种子,请问是什么水果?”学生们将答案用小写字母写在纸上。
5. 水果对对碰游戏将学生分为两组,每组坐成一排,教室中间摆放着一些水果图片卡片。
每位学生面前都放一张白纸,准备写答案。
教师宣布游戏开始,每队的第一名学生站起来,跑到中间,选出一张水果图片卡片,迅速返回座位。
接着,两名学生需合作,将手上的水果名称与图片卡片正确对应,然后写在自己的白纸上。
比赛结束后,教师检查答案,正确的队伍获胜。
6. 总结讲评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上学到的水果名称,复习相关的句子。
教师提问学生,以巩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游戏,使学生们对常见的水果名称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学生在游戏中不仅能够积极参与,提高观察、记忆等认知能力,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然而,在活动安排上,可能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水果的公开课教案
【篇一:关于水果的公开课教案】
二升三公开课教案我喜欢的水果教学目标: 1.学会多感观观察 2.写
好水果外形、颜色、味道,用上比喻句、拟人句 3.培养学生观察能
力教学重点: 1.学会多感观观察 2.写好水果外形、颜色、味道,用
上比喻句、拟人句教学难点:水果描写具体生动教具:香蕉、水
果图片教学流程:一、课前积累香软可口香味浓郁光滑圆润津津
有味垂涎欲滴回味无穷迫不及待这些词语都是描写好吃的东西的,
说到好吃的,我们就不得不提一提及健康又美味的水果了,你喜欢
的水果是什么呢?二、谜语导入看来,同学们知道的水果还真不少,我再猜几个谜语,考考大家:香蕉:黄金布,包银条,中间弯弯两
头翘葡萄:远看玛瑙紫溜溜,近看珍珠圆溜溜,掐它一把水溜溜,
它一口酸溜溜。
火龙果:绿色树开白花,紫红果里盛芝麻。
苹果:红红脸橘子:黄橙橙的坛子,盛满水晶饺子,吃掉水晶饺子,吐出粒粒珠子。
西瓜: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自儿多,个
个黑脸膛草莓:红果子,麻点子,咬一口,甜丝丝。
桃子:胖娃娃,没手脚,红尖嘴儿一身毛,背上浅浅一道沟,肚里
血红好味道。
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多谜语都被你们猜到了,看来还真是了解的
不啊,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我喜欢的水果(板书)三、讲授新课远看:颜色——一只只香蕉是金灿灿的形状——像一条条弯弯的小船,又像是天上弯弯的月牙近看:它身上有几条细细的棱和许多个黑色
的小点点,这些小黑点像溅起的泥巴,而且越多越甜,小黑点原来
是一个预报员。
摸一摸:滑溜溜的中间:剥开香蕉皮:里面露出了淡黄色的果肉闻一闻:淡淡的清香扑面而来垂涎欲
滴迫不及待咬上一口:香软可口,香味浓郁,津津有味,回味无穷吃法:直接吃,奶茶,水果拼盘...... 功能:可以生津止渴,润肺滑肠,清热解毒,降低血压,高免疫力结尾:喜爱
【篇二:关于水果的公开课教案】
活动目标:
1. 能说出几种常见的水果的名称及其主要特征。
2. 迁移运用多种感官观察、认识各种水果。
3. 在猜猜、玩玩、吃吃的过程中享受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食物水果:香蕉、橘子、杨桃、猕猴桃若干。
2.果盘、水果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不喜欢吃水果呢?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吃的水果什么?(提醒他们用完整的话说。
)
师:“老师也很喜欢吃水果,昨天我就到果园里采了很多水果回来。
”(出示神秘箱)
2. 鼓励幼儿根据教师描述的水果特征来猜测一些水果。
(1)教师摸香蕉
教师:哎,别跑!摸到你了!老师摸到的这个水果摸上去感觉软软的、滑滑的、、弯弯的,像月亮似的。
小朋友你们猜它是谁?
教师小结香蕉的特征并让幼儿一起说说:黄黄的,弯弯的,像月亮。
(2)出示橘子
师:哎呀,这个水果宝宝是谁呀?桔子宝宝也着急了,它自个“跑”
出来了。
师:桔子宝宝长得什么样子?它摸上去什么感觉?(圆圆的,扁扁的,摸上去软软的、粗粗的)
(3)请小朋友来摸一摸:猕猴桃
师:接下来我请小朋友来摸一摸。
说说你摸到的感觉(毛毛的,圆
圆的)猜出来是什么了吗?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
”
教师小结猕猴桃的特征:灰灰的,有点圆圆的,摸上去毛毛的。
(4)杨桃
请小朋友来摸摸,说说摸到的感受。
老师引导幼儿认识杨桃。
3.引导幼儿观察几种剥皮、切开的水果。
师:小朋友们很聪明!水果宝宝说它们想变一个样子,再来和你们
做游戏,看你们还认不认识它们呢。
(1)出示剥皮的桔子,
师:它是谁呀?“脱掉外套”的桔子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切成两半猕猴桃。
教师:它是谁呀?切开的猕猴桃是什么样子?你看到了什么?
(3)出示切成片的杨桃,让幼儿说说它的样子。
4.开“水果品尝会”,引导幼儿通过品尝认识各种水果。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水果,让幼儿看一看、闻一闻。
教师:小朋友喜不喜欢这些水果呀?这些水果看上去一样吗?吃起来的味道相同吗?让我们一起来尝一尝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水果。
(2)请幼儿品尝水果并猜猜,自己吃的是什么水果?它的味道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