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图形中的规律》教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图形中的规律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图形中的规律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图形中的规律》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图形中的规律》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直观操作,探索的过程,体验发现用小棒摆三角形规律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图形的规律,体会到图形与数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索、尝试、交流等活动,发展归纳与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找出图形中隐藏的规律,将“图的规律”转化成“数的规律”。

教学难点利用规律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图形与数的联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操作法教学准备小棒、学习卡教学过程及步骤师生活动课前谈活;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玩一个猜数游戏,看看谁是火眼金星(课件出示1.3.5……)师:怎么这么快就猜出后面的数字了?为什么?生:这些数的排列有规律,都是单数(板书:规律)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1、课件出示如下情境图��●●��●●��●●……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一组图,你能猜出后面的图是什么吗?生:这些图的排列规律是:“两白两黑,两白两黑……”小结:通过刚才的小游戏,我们发现数字,图形存在着许多的规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图形中的规律(板书)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一)初步感右,摆三角形1、师:同学们,你们用小棒摆2个等边三角形给老师看看好吗?我们来比较一个这两位同学的摆法?(让两个学生用小棒在黑板演示)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摆法1 摆法22、师:摆法1用了几根木棒?(6根)摆法2用了几根木棒?(5根)3、师:大家也是这样想的吗?4、师:那么我们就按照摆法2,用小棒玩个游戏,好吗?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①同桌2个为一组,一人负责摆三角形,另一个负责记录;②把三角形的个数与对应所反对应所需的小棒根数(用算式表示)填入表中;③仔细观察,看看三角形个数与小棒根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完成最后一行,几个三角形所需的小棒根数。

学生摆,并记录。

《图形中的规律》(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图形中的规律》(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教案:《图形中的规律》年级:五年级科目:数学教材版本: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理解图形中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教学重点:1. 图形中的规律的认识和应用。

2. 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图形中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学生用书和练习本。

3. 教学辅助材料(如图片、模型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图形,如墙角、地板、天花板等,让学生发现图形中的规律。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规律,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新课导入1. 出示一些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规律,教师总结并板书。

三、探究活动1. 分组讨论,每组探究一种图形中的规律,如正方形的对角线、长方形的对角线、三角形的内角和等。

2. 每组分享探究结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3. 教师总结并板书。

四、巩固练习1. 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并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图形中的规律。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收获,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图形,找出其中的规律,并记录下来。

2. 下节课分享观察结果,进行交流和讨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探究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图形中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通过教学延伸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学过程中的时间安排可以更加合理,学生的参与度可以进一步提高等。

图形中的规律(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图形中的规律(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图形中的规律(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当我站在讲台上,看着孩子们期待的眼神,我知道今天我要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一个数学知识点,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拿起课本,上面写着“图形中的规律”,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一、教学内容我决定从教材的第九章“图形的变化”开始,详细讲解其中的“平移和旋转”这两个概念。

我会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们理解平移和旋转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们背后的数学规律。

二、教学目标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定义,并能够识别和应用它们在实际问题中。

同时,我也希望他们能够通过这个问题,培养出一种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我相信,平移和旋转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所以我会特别注意这部分的教学。

我会用实际的例子,让学生们通过观察、操作,自己去发现平移和旋转的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等,还有一些教具,如尺子、圆规等,让学生们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更好地理解平移和旋转。

五、教学过程我打算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引入这个话题。

我会拿一个正方形,然后平移它,让学生们观察它的变化。

然后,我会拿一个正方形,通过旋转,让学生们观察它的变化。

通过这样的实际操作,让学生们自己去发现平移和旋转的规律。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的板书,上面有平移和旋转的定义,以及它们的应用。

我会让学生们通过观察板书,更好地理解平移和旋转。

七、作业设计我会设计一些实际的题目,让学生们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巩固他们对平移和旋转的理解。

例如,给定一个正方形,让学生们通过平移或旋转,得到一个新的图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平移和旋转的应用,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就是我对于“图形中的规律”的教学计划,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们不仅能够理解平移和旋转,更能够培养出一种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图形中的规律,发现并使用规律,设计出符合规律的图形。

2.能够了解和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能够利用等差数列解决图形中的规律问题。

3.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其思维逻辑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图形中的规律,能够利用等差数列解决规律问题。

(2)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使其能够自主发现图形中的规律。

三、教学内容本课时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图形中的规律1.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形,探究图形中的规律与特点。

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学会将其应用于图形中的规律问题。

2.图形设计1.利用图形中的规律设计符合要求的图形。

2.利用图形的特点通过网格纸画出相应的图形。

四、教学方法1.活动引导法在课前通过课件或课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发现规律,引起学生兴趣。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借助等差数列的概念解决图形中的规律问题。

3.情景模拟法利用投影仪在教室墙上投射木棍图形,让学生模拟图形移动的过程,思考其中的规律,并通过手动作图的方式进行验证和总结。

4.合作学习法学生自主分组,自行设计符合要求的图形,并在合作中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1.活动引导法在课件或图书上展示木棍图形,并向学生提问:如何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2.观察分析法让学生观察更多的图形,分析规律。

提醒学生,发现规律常常通过对比分析得出。

第二步:讲授知识点1.等差数列的概念1.定义等差数列,掌握其特点和表达方式。

2.学习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递推公式。

2.图形中的规律1.学习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规律的方法。

2.利用等差数列解决图形中的规律问题。

第三步:课堂练习1.情景模拟1.投影一张木棍图形,模拟图形的移动。

2.让学生模仿手动作图并总结规律。

2.图形设计1.让学生自主分组,并利用学过的知识设计符合要求的图形。

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作品,并解释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图形中的规律(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图形中的规律(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图形中的规律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发现图形中的规律,并能够应用这些规律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 让学生理解图形的变换,并能够运用变换来创造新的图形。

教学内容:1. 图形的对称性2. 图形的平移和旋转3. 图形的镜像对称教学重点:1. 图形的对称性2. 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教学难点:1. 图形的镜像对称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2. 图形卡片或模型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一些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让学生发现它们的特点和规律。

2. 提问学生:你们还能想到哪些图形?它们有哪些特点和规律?二、新课讲解1. 讲解图形的对称性,让学生理解对称轴的概念,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2. 讲解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让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规则,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3. 讲解图形的镜像对称,让学生理解镜像对称的概念,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根据图形的对称性,找出对称轴,并判断图形是否对称。

2. 让学生根据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画出变换后的图形。

3. 让学生根据图形的镜像对称,找出镜像对称轴,并画出镜像对称后的图形。

四、拓展活动1. 让学生观察一些复杂的图形,如多边形、星形等,找出它们的对称性和变换规律。

2. 让学生尝试自己创造一些图形,并运用对称性和变换规律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总结图形的对称性、平移、旋转和镜像对称的规律。

2. 强调图形的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艺术创作等。

教学延伸:1. 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图形,找出它们的对称性和变换规律。

2. 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与图形规律相关的问题,如拼图、迷宫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图形的对称性、平移、旋转和镜像对称的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版五年级上册《图形中的规律》优秀教学设计

北师版五年级上册《图形中的规律》优秀教学设计

北师版五年级上册《图形中的规律》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版五年级上册《图形中的规律》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各种图形,发现并总结图形变化的规律。

教材通过具体的图形案例,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探索和发现图形变化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他们对图形的变换和组合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解决图形规律问题时,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总结规律,形成自己的认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操作,发现图形变化的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图形规律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发现并总结图形变化的规律。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图形规律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图形的变化,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2.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验证图形变化的规律。

3.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形材料,如图片、卡片等。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准备计时器,以便控制教学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形变化案例,如衣服的花纹变化、建筑物的设计等,引导学生关注图形的变化,激发学生对图形规律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具有规律性的图形,如对称图形、重复图形等,让学生观察并尝试找出其中的规律。

教师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图形卡片,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分析,尝试找出图形的规律。

学生可以通过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发现。

教师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北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图形中的规律》

北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图形中的规律》

北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图形中的规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图形中的规律,并能用语言或文字进行描述。

2. 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图形中的规律2. 图形的对称、平移、旋转3. 图形的镶嵌与密铺4. 图形的分割与组合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发现图形中的规律,并能用语言或文字进行描述。

2. 教学难点:图形的镶嵌与密铺,图形的分割与组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美丽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图形中的规律。

2. 新课讲解(1)图形的对称、平移、旋转a. 对称:介绍对称轴的概念,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b. 平移: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平移的概念及性质。

c. 旋转: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概念及性质。

(2)图形的镶嵌与密铺a. 介绍镶嵌与密铺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b.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镶嵌与密铺的特点,发现其中的规律。

(3)图形的分割与组合a. 介绍图形分割与组合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b.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分割与组合的特点,发现其中的规律。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观察图形中的规律。

(2)引导学生用语言或文字描述发现的规律。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图形中的规律。

(2)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发现生活中的美。

五、课后作业1. 观察生活中的图形,发现其中的规律,并用语言或文字进行描述。

2. 尝试运用图形的对称、平移、旋转等性质,创作一幅美丽的图案。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图形中的规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图形中的规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图形中的规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教案:图形中的规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二单元《图形的变化》中的规律部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探索图形在平移、旋转后的特征,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出图形变化的规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和分析,找出图形变化的规律。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渗透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找出图形变化的规律。

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平移、旋转后的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支铅笔、一把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之初,我拿出一个魔方,进行现场操作,将其进行平移和旋转。

然后提问学生:“你们观察到了什么?能说出来吗?”通过这个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索规律:(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我巡回指导。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图形变化的规律。

3. 例题讲解:我出一道例题,如:“一个正方形,每边长2厘米,将其向右平移3厘米,向上平移4厘米,求平移后的正方形的面积。

”引导学生按照规律进行计算。

4. 随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我巡回指导。

(2)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纠正错误。

5. 板书设计:平移:将图形上的所有点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旋转:将图形绕着某一点转动一个角度。

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但会改变图形的位置。

6. 作业设计:(1)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自己设计一个图形,尝试进行平移和旋转,并找出变化的规律。

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比较和分析,让学生找出图形变化的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练习题的设置,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图形中的规律》

北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图形中的规律》

北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图形中的规律》教案:北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图形中的规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90页至92页的“图形中的规律”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形,发现图形中的数量规律,培养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形,发现图形中的数量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和表达规律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和归纳图形中的数量规律。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图形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和表达规律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图片,如水果、玩具等,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图片中某种物品的数量,引导学生发现物品数量的变化规律。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观察和分析教材中的图形,尝试找出图形中的数量规律。

3. 合作交流(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发现的图形中的数量规律,互相交流和学习。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例题,引导学生分析和解答。

例题内容如下:(1)观察下列图形,找出图形中的数量规律,并填写下表:图形数量1. 三角形2. 正方形3. 圆形(2)根据上述规律,完成下列图形:_______ _______ _______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91页的“做一做”,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学生解答和帮助。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图形中的规律:1. 三角形:数量逐渐增加2. 正方形:数量逐渐减少3. 圆形:数量保持不变七、作业设计1. 教材第92页的“练一练”: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数学好玩《图形中的规律》教案三套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数学好玩《图形中的规律》教案三套

《图形中的规律》教案1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97、98页。

)二、教学目标1、在活动中,通过观察前后图形中点的变化规律,推理得出后续图形中的数量。

2、培养学生推理、观察、概括能力。

3、感受“数形结合”的神奇之美,并获得“我能发现”之成功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发现图形中的规律。

教学难点:总结概括规律。

四、教学准备课件,小棒,五子棋,磁扣等。

五、教学过程木棒摆三角形:(一)抢答热身铺垫看大屏幕上的三角形抢答:1、摆一个独立的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两个呢?三个呢?10个呢?n个呢?2、理解“3n”的意义。

3、小结:三角形个数在增加,所用小棒的根数也跟着相应的增加。

4、认识新的摆法:除了这样独立摆三角形外,还可以这样摆三角形:课件出示连续摆的三角形。

5、质疑:这样和前面的摆法有什么不同?6、小结导入新课:小棒的根数是不是真的少了呢?像这样连续摆的三角形个数和小棒根数之间又有怎样的变化规律呢?今天我们就共同做一次探究活动,探究图形中的规律。

(板书课题)(二)探究活动1、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研究它们之间的规律?小结研究规律的方法2、大屏幕出示小组探究活动的要求:动手操作的要求:(1(2)从摆第一个三角形开始,就摆一个记录一次,寻找三角形个数和小棒根数之间的关系。

(3)当发现了规律后就来推算一下摆10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

(4)小组合作,一人填表,一人摆一摆,大家观察讨论。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摆一摆,填一填。

老师参与各个小组进行指导。

点阵中的规律:(二)回忆所学,引出课题。

1、拾忆旧知。

师:你们以前都学习过哪些图形,这些图形都是什么组成的?生: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圆形等,这些图形都是由线段组成的。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今天我让你们欣赏另外一些美丽的图案。

师:同学们,平时生活中会看到许许多多的美丽的图案,现在我就为你们展示几幅特别美丽的图案让你们欣赏。

《图形中的规律》(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图形中的规律》(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图形中的规律》(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在教学《图形中的规律》这一课时,我选择了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具体教学内容为第六单元“图形的变化”中的第十七课“图形中的规律”。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想、归纳等过程,发现并掌握图形变化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简单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以及这些图形在平面上的排列规律。

2.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尝试发现图形变化的规律,如旋转、翻转、平移等。

3.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图形变化的规律,并用符号表示。

4.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发现并描述简单图形的排列和变化规律,学会用符号表示。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想、归纳等方法探索图形规律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发现并描述图形变化的规律,学会用符号表示。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图形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几何图形卡片、黑板、粉笔。

学具:几何图形卡片、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如桌子、椅子、窗户等,发现它们的排列和变化规律。

2. 自主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发现几何图形的变化规律,并用手中的图形卡片进行实际操作。

4. 讲解示范: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图形变化的规律,如正方形旋转、翻转、平移等。

5. 练习巩固:学生运用所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图案、计算面积等。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运用所学规律,设计一幅有趣的图形图案,下节课交流展示。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图形变化的规律、操作方法、符号表示等。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设计一幅有趣的图形图案,并用符号表示其变化规律。

答案:示例:设计一个由四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案,每个小正方形分别进行旋转、翻转、平移等操作,组合成一个大图案。

图形中的规律(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图形中的规律(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摆图形等活动,经历直观操作,探索发现的过程,体验发现规律的方法。

并能从图形、数数或算式等多种角度,观察寻找关系,尝试用字母式子或语言表述发现的规律。

2.在探究总结图形规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交流,表达和抽象概括能力。

3.积累探索规律及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探索发现的过程,体验发现摆图形的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探索及发现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摆三角形(探索三角形个数与小棒根数之间的关系)师:摆一个三角形要多少根小棒?(3根)师:摆两个的三角形呢?(6根)2、有不同的摆法吗?(5根)你是怎么摆的?指明上黑板画出来。

师:请大家数一数他用了几根小棒(5根)师:同样是摆了两个三角形,为什么他用的小棒根数比独立摆用的少呢?(找出公用边)师:那我要再摆一个呢?需要几根小棒?谁愿意来摆一摆?指明学生上黑板3、如果用这种方法继续往下摆,三角形个数和小棒根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图形中的规律”(板书课题)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师:我们来动手摆一摆,算一算,研究一下三角形个数和小棒根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拿出作业纸和小棒,同桌两个合作,一人摆一人记录,边摆边记录)2、明确要求:从简单入手,先摆一个、再摆两个、三个……以此类推,直到10个三角形,并数一数每次所摆的三角形共需要几根小棒,记录在表(一)三角形个数摆成的图形小棒的根数1234……103、学生汇报所摆的图形个数和所需要的小棒根数请大家仔细观察上表,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师:引导得出“每多摆一个三角形就增加2个小棒。

4、师:你能不能列算式计算一下,像这样摆10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请学生说自己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方法:A; 1+10×2 (先摆1根,后面都是2根,10个就是10×2)B; 3+9×2 (第1个三角形要3根,后面9个都要2根)C; 1+2+9×2D、3×10-9 (摆1个三角形要3根,单独摆10个就是三十根,去掉重合的公用边有9根)5、根据这一发现,你能很快的算得出摆20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吗?3+(20-1)×2=3+19×2=41 或 20×2+1=416、如果这样摆100个三角形要几根小棒呢?(100×2+1=201)7、如果这样摆n个三角形,要用多少根小棒,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公式:2N+1 (板书)师:谁来说一说N表示什么意思?2n呢?后面的1呢?(N是三角形的个数,2是去掉第一根,每个三角形需要2根小棒)三、扣展延伸:1、笑笑接着摆下去,一共用了37根小棒,你知道她摆了多少个三角形吗?2、摆正方形探索如果我们把三角形换成正方形,也按照这样的摆法,正方形的个数和小棒的根数之间存在怎样的规律呢?请同学们下去自己完成。

北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图形中的规律》

北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图形中的规律》

北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图形中的规律》教案:北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图形中的规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版五年级上册第74页例1和第76页“做一做”。

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的数量关系以及图形变化的规律。

然后,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和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在特定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的数量关系以及图形变化的规律。

(2)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分析事物的习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体验数学创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数量关系以及图形变化的规律。

难点:发现和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在特定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直尺、圆规、剪刀、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边的数量关系,并提出问题:“你们能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的数量关系吗?”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回答问题。

2. 例题讲解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的数量关系。

学生画出一个长方形,然后将长方形分成两个小正方形。

学生发现,长方形的边的数量是偶数,而正方形的边的数量是四的倍数。

3.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例如:“这个长方形可以分成几个小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的数量是几的倍数?”等。

4. 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和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在特定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例如,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时,它就变成了正方形;当正方形的边长乘以2时,它的边的数量也乘以2。

5. 教具与学具准备学生使用直尺、圆规、剪刀和彩笔,进行实际操作,探索和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的数量关系以及图形变化的规律。

6.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长方形:边的数量是偶数正方形:边的数量是四的倍数长方形→正方形:长和宽相等正方形→长方形:边长乘以27. 作业设计(1)完成练习册第74页和第76页的题目。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小学数学《图形中的规律》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小学数学《图形中的规律》教案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确保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可以设置一些分组讨论区,提供桌椅和白板,方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另外,还可以设置一个实验操作台,供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
5.教学课件:制作一份详细的教学课件,包括教学目标、导入问题、教学步骤、巩固练习等环节,以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课件可以使用多媒体动画、图片、图表等形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②图形规律的重要性和应用:接着讲解了图形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如在建筑设计、艺术创作等领域中的运用,帮助学生认识到图形规律的价值和意义。key words:重要性、应用、建筑设计、艺术创作。
③识别图形规律和应用规律的方法:本节课重点讲解了如何识别和应用图形规律,通过举例和比较,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识别图形规律的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key words:识别方法、应用、举例、比较。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材,以便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一系列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这些资源可以包括不同形状的图形、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实例等,以丰富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
3.实验器材:本节课可能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图形操作和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准备一些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形状的模型或纸片,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探索图形的规律。此外,还需要准备一些彩笔、直尺、剪刀等工具,以便学生进行绘图和制作。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小学数学《图形中的规律》教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小学数学《图形中的规律》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图形中的规律》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交流等活动,发现并体会简单的图形变换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利用图形拼接成新的图形,探索图形变换的规律;利用实际例子,了解平移、旋转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图形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图形变换规律的发现和运用,还需要通过实例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并体会简单的图形变换规律。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让学生了解平移、旋转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发现并体会简单的图形变换规律。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测、推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形材料,如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

2.准备平移、旋转的实际例子,如滑滑梯、风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滑滑梯、风扇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实例中的图形变换,让学生初步感受图形变换的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让学生尝试将这些图形进行拼接,形成新的图形。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图形拼接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具体的图形变换实例,如平移、旋转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图形变换的过程。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图形变换的规律。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图形变换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在完成题目的过程中,巩固所学图形变换的规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

---------------------------------------------------------------最新资料推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图形中的规律思考和提出的问题⒈图形中的规律是要让学生学什么呢?⒉怎样以数形结合为主线,借助形来研究数的规律,从而积累探究规律及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⒊教学过程中怎样让学生经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并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磨课要点⒈起点。

知识起点:学生已经学会了按规律接着画,按规律填数,会探索一组算式背后的规律,能接着写出后面的算式和结果等知识。

已有生活认知:在生活和数学中,存在着大量的有规律的事物,以及事物变化趋势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没有现成的固定的方法,更多的是要通过探索、归纳、猜想、解释、验证得到结果。

思维特点:图形中的规律旨在让学生经历一个直观操作、探索发现的过程,体验发现规律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的思维阶段,如何顺利把握知识的要点,提升思维尤为关键。

⒉终点。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发现图形中的规律。

1 / 9⒊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在活动中探究规律。

经历观察---猜测----验证----应用的过程来探索规律,采用活动法、观察法、分析比较法和讨论法等。

在教学中,充分贯彻主体性原则,注重引导学生去获得成功的体验。

让学生用准确地语言描述自己探究发现的过程,从而找到图形中的规律。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97 页。

教学目标⒈用小棒摆连接三角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归纳三角形的个数与小棒根数之间的关系,并能用语言描述或算式表示,体验发现连接三角形规律的方法,初步感悟数形结合及模型思想。

⒉用类比迁移的方法研究连接正方形的规律,并与摆三角形的联系、比较,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体会图形与数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北师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图形中的规律》

北师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图形中的规律》

教案:《图形中的规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发现图形中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规律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

二、教学内容:1. 图形中的规律2. 图形的对称性3. 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三、教学重点:1. 图形中的规律2. 图形的对称性四、教学难点:1. 图形的平移和旋转2. 运用规律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图形中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观察图形,发现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发现图形中的规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2)动手操作,验证规律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验证自己发现的规律是否正确。

(3)总结规律,运用规律引导学生总结图形中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

3. 实践应用(1)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例,找出图形中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解决问题。

(2)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图形的对称性,并运用对称性解决问题。

4.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总结自己在图形中的规律方面的收获,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和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图形中的规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通过学生实践应用的情况,评价学生在图形中的规律方面的应用能力。

3. 通过学生总结的情况,评价学生在图形中的规律方面的总结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发现图形中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规律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总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图形中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规律解决问题。

北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图形中的规律》重点关注的细节: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是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图形中的规律》
教案




知识与技能
经历直观操作,探索的过程,体验发现用小棒摆三角形规律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图形的规律,体会到图形与数的联系。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尝试、交流等活动,发展归纳与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找出图形中隐藏的规律,将“图的规律”转化成“数的规律”。

教学难点
利用规律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图形与数的联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操作法
教学准备
小棒、学习卡
教学过程及步骤
师生活动
课前谈活;
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玩一个猜数游戏,看看谁是火眼金星
师:怎么这么快就猜出后面的数字了?为什么?
生:这些数的排列有规律,都是单数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出示如下情境图
〇〇●●〇〇●●〇〇●●……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一组图,你能猜出后面的图是什么吗?
生:这些图的排列规律是:“两白两黑,两白两黑……”
小结:通过刚才的小游戏,我们发现数字,图形存在着许多的规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图形中的规律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初步感右,摆三角形
师:同学们,你们用小棒摆2个等边三角形给老师看看好吗?
我们来比较一个这两位同学的摆法?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摆法1摆法2
师:摆法1用了几根木棒?
摆法2用了几根木棒?
师:大家也是这样想的吗?
师:那么我们就按照摆法2,用小棒玩个游戏,好吗?
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
①同桌2个为一组,一人负责摆三角形,另一个负责记录;
②把三角形的个数与对应所反对应所需的小棒根数填入表中;
③仔细观察,看看三角形个数与小棒根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完成最后一行,几个三角形所需的小棒根数。

学生摆,并记录。

师指导。

师现在谁愿意汇报一下,你们所摆的图形的个数,和所需小棒的根数。

组一汇报:
学生演示摆三角形小棒的摆法
三角形个数
小棒根数3
=3+2
=3+2×2
=3+2×3
……
……
个三角形是由3根小棒围成,从第二个三角形开始,再摆一个三角形就增加2个小棒
组二汇报:
学生演示摆三角形小棒的摆法
三角形个数
小棒根数3
=2×3-1
=3×3-2
=4×3-3
……
……
个三角形是由3根小棒围成,从第二个三角形开始,再摆一个三角形就增加2个小棒。

组三汇报:
为什么这样列式?
三角形个数
小棒根数3
=2×2+1
=2×3+1
=2×4+1
……
……
小结:每摆一个三角形实际上只用了两根小棒,只有个三角形多用了一根小棒。

师:如果这样摆100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
师:如果要摆1000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
这样一直无限摆下去,算的完吗?我们可不可以想一个办法,只用一个算式就能总结归纳出三角形的个数与小棒根数的规律吗?
如果这样摆几个三角形,要用多少根小棒?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2n+1
师:谁来说一说,n表示什么意思?2n呢?后面的1呢?
同学们真了不起,我们已经能用数学算式总结归纳出图形中的规律。

我们已经把数的知识和图形的知识结合在一起了——这就是数学学习中的一种数形结合的思想。

回顾:我们刚才在探索三角形的规律时是怎么研究的?
先动手实践,然后观察分析找出规律,最后总结归纳。

三、扣展延伸:
笑笑接着摆下去,一菜用了37根小棒,你知道她摆了
多少个三角形吗?
摆正方形探索
如果我们把三角形换成正方形,也按照这样的摆法,正方形的个数和小棒的根数之间存在怎样的规律呢?请同学们下去自己完成学习卡二。

四、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也当了一回探索的小主人,谁愿意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多留心,多观察,主动探索、思考、做学习的主人,做生活的主人。

板书设计图形中的规律
动手实践探索发现总结归纳
摆三角形每多摆一个三角形摆n个三角形
就增加两根小棒2n+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