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概论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全章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全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9cc6d0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c.png)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几何图形§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一、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看法.(2)能从详细物体中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球、圆锥、棱锥、棱柱等立体图形;能举出近似长方体、正方体、球、圆锥、棱锥、棱柱的物体实体.2、过程与方法(1)过程:在研究实物与立体图形关系的活动过程中,对详细图形进行归纳,发展几何直觉 .(2)方法:能从详细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并用几何图形描绘一些现实中的物体 .3、感情、态度、价值观:形成主动研究的意识,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审美情味.二、教课要点、难点 :教课要点:常有几何体的辨别教课难点:从实物中抽象几何图形.三、教课过程1.创建情境,导入新课 .让我们一同来看看北京奥运会奥运村模型图.(出示章前图)展现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2直观感知,辨别图形(1)对于各种各种的物体 , 数学中关注是它们的形状、大小和地点.(2)展现一个长方体教具,让学生疏别从整体和局部抽象出几何图形. 察看长方体教具的外形,从整体上看,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看不同的侧面,获得的是正方形或长方形,只看棱、极点等局部,获得的是线段、点.(3)察看其余的实物教具(或图片)让学生从中抽象出圆柱,球,圆等图形 .(4)指引学生得出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的看法.我们把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 . 比方长方体,长方形,圆柱,线段,点,三角形,四边形等 . 几何图形是数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 . 有些几何体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 如长方体,立方体等 .有些几何图形和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 如线段,角,长方形,圆等 .3.实践研究 .(1)指引学生察看帐篷 ,, 金字塔的图片 , 从面抽象出棱柱 , 棱锥 .(2)你能谈谈圆柱与棱柱 , 圆锥与棱锥的差别吗 ?(3)你能再举一些圆柱、棱柱、圆锥、棱锥的实例吗?(4 )以下图中实物的形状对应哪些立体图形?把相应的实物与图形用线连起来4.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5.作业设计课本第 123 页习题第 1、2 题;第 125 页习题第 7、8 题。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套PPT课件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全章课件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套PPT课件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全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3bc21ce4b35eefdc9d3335d.png)
底面是两个相同
侧面是一个
底面是一个多边形(三
的多边形(三角
扇 形,底
角形),侧面都是
形),侧面都是
面是一个圆
三角 形
长方 形
注意:同一个立体图形按照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面图形是不一样的.
知识点三 由表面展开图描述多面体
一个多面体的底面通常有一个或两个,而侧面却有 很多.根据此特点,从判断多面体的底面入手,再分 析侧面,就能确定多面体的形状.
(2)把直角三角形以直角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立体 图形又是什么?以斜边所在直线为轴呢?你能画出示意图吗?
解:(2)把直角三角形以直角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 得到圆锥,以斜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得到两个圆 锥的组合体. 如图所示.
图4-1-22
解:(1)把长方形以长方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得 到的立体图形是圆柱.有两种情形,如图所示.
(2) 图中有几条线段,怎样表示它们?
(3) 射线 AB 和射线 AC 是同一条射线吗?
(4) 图中有几条射线?写出以点B为端点的射线.
AA
BB
CC
解:(1) 1条,直线AB或直线AC或直线BC;
(2) 3条,线段AB,线段BC,线段AC;
(3) 是;
(4) 6条.以B为端点的射线有射线BC、射线BA.
随堂演练
1. 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则该几何体是 ( C )
A.正方体 C.三棱柱
B.长方体 D.四棱锥
2.下列各图不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 ( C )
3.下列投影是平行投影的是 ( A )
A.太阳光下窗户的影子
B.台灯下书本的影子
C.在手电筒照射下纸片的影子
D.路灯下行人的影子
初一数学:第4章 几何图形初步
![初一数学:第4章 几何图形初步](https://img.taocdn.com/s3/m/b9f1c16f50e2524de4187ea1.png)
第四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4.1几何图形4.1.1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几何图形:长方体、圆柱、球、长(正)方形、圆线、段、点等,以及小学学习过的三角形、四边形等都是从形形色色的物体外形中得出的,他们都是几何图形,几何图形是数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展开图:有些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他们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developing drawing)4.1.2点、线、面、体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
体: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都是几何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4.2直线、射线、线段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交点: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intersection),这个公共点叫做他们的交点(point of intersection)。
尺规作图:在数学中,我们常限定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这就是尺规作图。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distance)。
4.3角4.3.1角角: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
度:把一个周角三百六十等分,每一份是1度(degree)的角记作1⁰分:把1度的角六十等分,每一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秒:把1分的角六十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记作1″4.3.2角的比较与运算角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angular bisector)4.3.3余角和补角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⁰,就说两个角互为余角。
人教版 数学 七年级 上册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知识点
![人教版 数学 七年级 上册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f692a0f866fb84ae45c8d30.png)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一.几何图形的概念和分类几何图形:我们把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叫做几何图形。
几何图形分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图形所表示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如直线、三角形等。
立体图形:图形所表示的各个部分不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如圆柱体。
二.常见的立体图形柱体:A棱柱---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由这些面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
B 圆柱---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围绕它旋转一周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集合体叫做圆柱。
椎体:A棱锥—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
B圆锥—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锥。
球体:半圆以它的直径为旋转轴,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球体。
多面体:围成棱柱和棱锥的面都是平的面,想这样的立体图形叫做多面体。
三.常见的平面图形多边形:由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
多边形中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图形。
圆:一条线段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而形成的图形。
扇形: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四.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从正面、上面、左面三个不同方向看一个物体,然后描出三张所看到的图(分别叫做正视图、俯视图、侧视图),这样就可以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有些立体图形是有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把它们的表面适当剪开后在平面上展开得到的平面图形称为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五.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棱柱和棱锥的展开图: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图形的规律:A展开图全是长方形或正方形时------正方体或长方体;B展开图中含有三角形时-----棱锥或棱柱;若展开图中含有2个三角形3个长方形-----三棱柱;若展开图中全是三角形(4个)-----三棱锥。
C展开图中含有圆和长方形-----圆柱;D展开图中含有扇形------圆锥。
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课件-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课件-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https://img.taocdn.com/s3/m/96e58fb228ea81c758f578cd.png)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一)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经历把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2.能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3.能识别一些简单几何体,正确区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重点:识别简单的几何体;难点: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一、温故知新同学们,你仔细观察过我们生活的世界吗?从城市宏伟的建筑到乡村简朴的住宅,从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到街头巷尾的交通标志,从古老的剪纸艺术到现代化的城市雕塑,从自然界形态各异的动物到北京的申奥标志……包含着形态各异的图形.图形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那就让我们走进图形的世界去看看吧.二、自主学习1.几何图形(1)仔细观察图4.1-1,让同学们感受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2)出示一个长方体的纸盒,让同学们观察图4.1-2,回答问题:从整体上看,它的形状是什么?从不同侧面看,你看到了什么图形?只看棱、顶点等局部,你又看到了什么?我们见过的长方体、圆柱、圆锥、球、圆、线段、点,以及小学学习过的三角形、四边形等,都是从形形色色的物体外形中得出的.我们把这些图形称为几何图形.注意:当我们关注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时,得出了几何图形,它是数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而物体的颜色、质量、材料等则是其他学科所关注的.2.立体图形观察P115,并出示实物(如茶叶盒、地球仪、字典及魔方等)及多媒体演示(如谷堆、帐篷、金字塔等),它们与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相类似?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它们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于这些立体图形呢?思考:课本P115图4.1-4中实物的形状对应哪些立体图形?把相应的实物与图形用线连起来.3.平面图形平面图形的概念: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它们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思考:课本P116图4.1-5的图中包含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请再举出一些平面图形的例子.长方形、圆、正方形、三角形……思考: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是两类不同的几何图形,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它们有什么联系?立体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而平面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立体图形中某些部分是平面图形.1.课本P116练习.1.现实物体――→ 看外形几何图形⎩⎪⎨⎪⎧平面图形立体图形2.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立体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而平面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立体图形中某些部分是平面图形.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二)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2.能直观认识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掌握研究立体图形的方法;3.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能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看正方体及简单组合体的平面图形,了解基本几何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的关系,体会一个立体图形按照不同方式展开可得到不同的平面展开图.一、温故知新多媒体演示庐山景观,请学生背诵苏东坡《题西林壁》,并说说诗中意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数学的角度来理解是什么意思呢? 二、自主学习(一)从三个方向看立体图形1.说一说: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乒乓球、粉笔盒、茶叶盒,各能得到什么平面图形?(出示实物)2.画一画:长方体、圆锥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各能得到什么图形?试着画一画.(出示实物)这样,我们将立体图形转化成了平面图形.3.探究活动1: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你能画出来吗?小组合作学习,动手画一画,并进行展示.探究: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课本P117图4.1-7这个图形,分别画出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二)立体图形的展开图1.试一试:在你想象的基础上,请将准备好的长方体、圆柱、圆锥和三棱柱的纸盒剪开展平,看看与下面的展开图一样吗?圆柱圆锥三棱柱长方体思考:请你指出上面展开图各部分与几何体的哪一部分相对应?2.剪一剪、画一画:动手把一个正方体的包装盒沿一边剪开,铺平,看看它的展开图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再把展开的纸板复原,你有什么体会?再将所有的展开图画出来.以上画出了部分展开图,除此之外还有5种,共有11种,请你画出其余5种.(三)立体图形的折叠探究:下图是一些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用它们能围成怎样的立体图形?凭想象回答,回答不出来的,就把它画在纸片上,剪下来折叠.正方体圆柱四棱柱三棱柱圆锥做一做:下面是一些常见几何体的展开图,你能正确说出这些几何体的名字吗?四棱锥四棱柱正方体三棱柱课本P118练习题.1.我知道了什么?2.我学会了什么?3.我发现了什么?4.1.2点、线、面、体1.了解几何体、平面和曲面的意义,能正确判定围成几何体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2.了解几何图形构成的基本元素是点、线、面、体,能正确判定由点、线、面经过运动变化形成的简单的几何图形.重点:正确判定围成立体图形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探索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难点:探索点、线、面、体运动变化后形成的图形.一、温故知新1.出示一个长方体模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2.回答问题:这个长方体有几个面?面与面相交成了几条线?线与线相交成几个点?二、自主学习1.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在小组讨论中,评价并修正自己的结论.(教师进行巡视,及时给予指导,教师对学生公布的答案作鼓励性评价) 2.几何体的概念(1)长方体是一个几何体,我们还学过哪些几何体?(2)观察长方体和圆柱体,说出围成这两个几何体的面有哪些?这些面有什么区别?3.面的分类通过对上面问题的解决,得出面的分类:__平__面和__曲__面.面与面相交成线,线有__直__线和__曲__线;线与线相交成__点__.4.点、线、面、体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P119~P120内容,观察图片能发现什么结论?点、线、面、体的关系:点动成__线__,线动成__面__,面动成__体__.请你再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5.点、线、面、体与几何图形关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20内容,总结出点、线、面、体与几何图形的关系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__点__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课本P120练习1,2.1.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2.本节课我们有哪些收获?4.2直线、射线、线段(一)1.能在现实情境中,经历画图的过程,理解并掌握直线的性质,能用几何语言描述直线性质;2.会用字母表示直线、射线、线段,会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重点:理解并掌握直线性质;难点:会用字母表示图形和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一、温故知新1.在小学已经学过了直线、射线、线段.请你画出一条直线、一条射线、一条线段?直线射线线段2.填写下列表格:二、自主学习1.直线的性质(1)如果你想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几个钉子?操作一下,试试看.答:至少需2个钉子.(2)经过一个已知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请画图说明.O·答:无数条.(3)经过两个已知点画直线,可以画多少条直线?请画图试试.··A B答:有且只有一条.猜想:如果将细木条抽象成直线,将钉子抽象为点,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直线的基本性质:经过两点有__一__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述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举例说明直线的性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在挂窗帘时,只要在两边钉两颗钉子扯上线即可,这是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建筑工人在砌墙时拉参照线,木工师傅锯木板时,用墨盒弹墨线,都是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3)你还能从生活中举出应用直线的基本性质的例子吗?试试看:如:栽树时先把两端栽好,再拉上线沿着线栽.2.直线有两种表示方法:①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②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平面上一个点与一条直线的位置有什么关系?①点在直线上;②点在直线外.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3.射线和线段的表示方法,如图:显然,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图①中的线段记作线段AB或线段a;图②中的射线记作射线OA或射线m.注意: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射线时,表示端点的字母一定要写在前面.思考: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1.下列表示线段正确的是(B)A.线段M B.线段mC.线段Mm D.线段mn2.如图,若射线AB上有一点C,下列与射线AB是同一条射线的是(B)A.射线BA B.射线ACC.射线BC D.射线CB3.下列语句中正确的个数有(C)①直线MN与直线NM是同一条直线;②射线AB与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③线段PQ 与线段QP是同一条线段;④直线上一点把这条直线分成的两部分都是射线.A.1个B.2个C.3个D.4个4.课本P126练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4.2直线、射线、线段(二)1.会用尺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会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3.理解线段中点的概念,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重点:线段的中点概念,“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难点: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一、温故知新1.过A,B,C三点作直线,小明说有三条,小颖说有一条,小林说不是一条就是三条,你认为__小林的说法是对的.二、自主学习问题:现有一根长木棒,如何从它上面截下一段,使截下的木棒等于另一根木棒的长?上面的实际问题可以转化为下面的数学问题: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现在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作法:(1)作射线AM;(2)在AM上截取AB=a.则线段AB即为所求.应用:已知线段a,b,求作线段AB=a+b.解:(1)作射线AM;(2)在AM上顺次截取AC=a,CB=b.则AB=a+b即为所求.做一做:作线段AB=a-b.2.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两条线段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那么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呢?我们先来回答下面的问题.怎样比较两个同学的身高?一是用尺子测量;二是站在一起比(脚在同一高度).如果把两个同学看成两条线段,那么比较两条线段就有两种方法:(1)度量法:用刻度尺分别量出两条线段的长度,从而进行比较.(2)叠合法:把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使一端对齐,从而进行比较.(如图)AB<CD AB>CD AB=CD3.线段的中点及等分点如图(1),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BM,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记作AM=MB或AM=MB=12AB或2AM=2MB=AB.如图(2),点M,N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三段AM,MN,NB,点M,N叫做线段AB的三等分点.类似地,还有四等分点,等等.4.线段的性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28的思考.结论: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地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你能举出这条性质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吗?两点的距离的定义: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注意:距离是用“数”来衡量的,它是线段的长度,而不是线段本身.1.课本P128练习1,2,3.2.在直线上顺次取A,B,C三点,使AB=4 cm,BC=3 cm,点O是线段AC的中点,则线段OB的长度是(C)A.2 cm B.1.5 cm C.0.5 cm D.3.5 cm3.已知线段AB=5 cm,C是直线AB上一点,若BC=2 cm,则线段AC的长为7_cm 或3_cm.1.画一条线段等于一条已知线段.2.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3.线段的性质是什么?4.什么是两点的距离?4.3.1角1.在现实情景中,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表示方法;2.认识角的度量单位:度、分、秒,学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角度的计算.重点:角的表示和角度的计算;难点:有关角度的计算.一、温故知新观察课本P132图4.3-1,思考问题:如图,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棱锥相交的两条棱,直尺相交的两条边,给我们什么平面图形的形象?二、自主学习1.角的定义1: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2.角的表示:①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表示顶点的字母写在中间:∠AOB;②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O;③用一个希腊字母表示:∠a;④用一个阿拉伯数学表示:∠1.思考: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图中的每个角:(1)∠B或∠ABC(2)∠AOB,∠BOC,∠AOC.(不能用∠O表示)演示:把一条射线由OA的位置绕点O旋转到OB的位置,如图(1)射线开始的位置OA 与旋转后的位置OB组成了什么图形?3.角的定义2:角也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如图(2),当射线旋转到起始位置OA与终止位置OB在一条直线上时,形成__平__角;如图(3),继续旋转,OB与OA重合时,又形成__周__角.思考:平角是一条直线吗?周角是一条射线吗?为什么?4.角的度量阅读课本P133,填空:1周角=__360__°,1平角=__180__°,1°=__60__′,1′=__60__′′.如∠a的度数是48度56分37秒,记作∠a=48°56′37′′.度、分、秒是常用的角的度量单位,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叫做角度制.注意:角的度、分、秒与时间的时、分、秒一样,都是60进制,计算时,借1当成60,满60进1.例计算:(1)53°28′+47°35′;解:原式=100°63′=101°3′;(2)17°27′+3°50′.(学生自己完成)解:原式=20°77′=21°17′.课本P134练习1,2题.1.什么是角、平角、周角?2.怎么表示角?3.角的度量单位是什么?它们是如何换算的?4.3.2角的比较与运算1.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能分析图中角的和差关系;2.理解角平分线的概念,会画角的平分线.重点:角的大小比较和角平分线的概念;难点:从图形中观察角的和差关系.一、温故知新回顾线段大小的比较,怎样比较图中线段AB,BC,CA的长短?(1)度量法;(2)叠合法.AB<AC<BC那么怎样比较∠A,∠B,∠C的大小呢?二、自主学习1.比较角的大小(1)度量法: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2)叠合法:把两个角叠合在一起比较大小.教师演示:(1)∠AOB <∠AOB ′;(2)∠AOB =∠AOB ′;(3)∠AOB >∠AOB ′. 2.认识角的和差思考:如图,图中共有几个角?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图中共有3个角:∠AOB ,∠AOC ,∠BOC .它们的关系是: ∠AOC =∠AOB +∠BOC ; ∠BOC =∠AOC -∠AOB ; ∠AOB =∠AOC -∠BOC . 3.用三角板拼角探究:借助三角尺画出15°,75°的角. 一副三角板的各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90°,60°,30°,45°学生尝试画角. 你还能画出哪些角?有什么规律吗? 还能画出120°,105°,150°等规律是:凡是__15__的倍数的角都能画出. 4.角平分线在一张纸上画出一个角并剪下,将这个角对折,使其两边重合.想想看,折痕与角两边所成的两个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如图(1)角的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类似地,还有角的三等分线等.如图(2)中的OB ,OC .OB 是∠AOC 的角平分线,可以记作:∠AOC =2∠AOB =2∠BOC 或∠AOB =∠BOC =12∠AOC .5.例题学习例1 如图,O 是直线AB 上一点,∠AOC =53°17′,求∠BOC 的度数. ∠BOC =180°-53°17′=126°43′.例2 把一个周角7等分,每一份是多少度的角?(精确到分) 解:360°÷7=51°+3°÷7 =51°+180′÷7 ≈51°26′. 答:每份是51°26′的角.课本P 136练习1,2,3.1.角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和角的和差关系;2.用一副三角板画角;3.角的平分线及表示.4.3.3余角和补角1.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认识一个角的余角和补角;2.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3.了解方位角,能确定具体物体的方位.重点: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难点:正确求出一个角的余角和补角.一、温故知新思考:(1)在一副三角板中,同一块三角板的两个锐角和等于多少度?(2)如图1,已知∠1=61°,∠2=29°,那么∠1+∠2=__90°__.(3)如图2,已知点A,O,B在一直线上,∠COD=90°,那么∠1+∠2=__90°__.二、自主学习1.互为余角的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思考:(1)如图3,已知∠1=62°,∠2=118°,那么∠1+∠2=180°.(2)如图4,A,O,B在同一直线上,∠1+∠2=180°.2.互为补角的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问题1:以上定义中的“互为”是什么意思?问题2:若∠1+∠2 +∠3 =180°,那么∠1,∠2,∠3互为补角吗?三、新知应用例1若一个角的补角等于它的余角的4倍,求这个角的度数.解:设这个角为x°,则它的余角为(90-x)°,补角为(180-x)°.180-x=4(90-x),3x=180x=60.答:这个角的度数为60°.例2如图,∠AOC=∠COB=90°,∠DOE=90°,A,O,B三点在一直线上.(1)写出∠COE的余角,∠AOE的补角;(2)找出图中一对相等的角,并说明理由.解:(1)∠COE的余角为∠COD,∠BOE;∠AOE的补角为∠BOE,∠COD.(2)∠AOD=∠COE,∠DOC=∠BOE.一、师生合作1.探究补角的性质:例3如图,∠1与∠2互补,∠3与∠4互补,∠1=∠3,那么∠2与∠4相等吗?为什么?分析:(1)∠1与∠2互补,∠2等于什么?∠2=180-__∠1__,∠3与∠4互补,∠4等于什么?∠4=180°-__∠3__.(2)当∠1=∠3时,∠2与∠4有什么关系?为什么?∠2=∠4(等量减等量,差相等).上面的结论,用文字怎么叙述?补角的性质:同角(等角)的__补角__相等.2.探究余角的性质:如图,∠1与∠2互余,∠3与∠4互余,如果∠1=∠3,那么∠2与∠4相等吗?为什么?余角性质:同角(等角)的__余角__相等.二、跟踪练习课本P139练习1,2,3,4.6.方位角:(1)认识方位:正东、正南、正西、正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2)找方位角:乙地对甲地的方位角;甲地对乙地的方位角例4如图,货轮O在航行过程中,发现灯塔A在它南偏东60°的方向上.同时,在它北偏东40°、南偏西10°、西北(即北偏西45°)方向上又分别发现了客轮B、货轮C和海岛D.仿照表示灯塔方位的方法,画出表示客轮B,货轮C和海岛D方向的射线.(师生共同完成)1.∠α和∠β都是∠AOB的补角,则∠α__=__∠β.2.如果∠1+∠2=90°,∠1+∠3=90°,则∠2与∠3的关系是相等,理由是同角的余角相等.3.A看B的方向是北偏东21°,那么B看A的方向(D)A.南偏东69°B.南偏西69°C.南偏东21°D.南偏西21°4.在点O的北偏西60°的某处有一点A,在点O的南偏西20°的某处有一点B,则∠AOB 的度数是(A)A.100°B.70°C.180°D.140°1.余角、补角的定义;2.余角的性质,补角的性质;3.方位角的画法.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复习1.直观认识立体图形,掌握平面图形(线段、射线、直线)的基本知识;2.掌握角的基本概念,能利用角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重点:线段、射线、直线、角的性质和运用;难点:角的运算与应用、空间观念的建立和发展、几何语言的认识与运用.一、知识结构几何图形⎩⎪⎪⎨⎪⎪⎧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展开立体图形平面图形平面图形⎩⎪⎨⎪⎧直线、射线、线段⎩⎪⎨⎪⎧线段长短的比较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角⎩⎪⎨⎪⎧角的度量角的比较与运算——角的平分线余角和补角⎩⎪⎨⎪⎧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二、回顾与思考1.下面是我们学习过的一些数学名词,你能用自己的语言简短地描述它们吗? 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 展开图 两点间的距离 余角 补角2.与以前相比,你对直线、射线、线段和角有什么新的认识? 3.直线的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4.线段的性质和两点间的距离(1)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两点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 5.线段的中点及等分点的意义(1)若点C 把线段AB 分为相等的两条线段AC 和BC ,则点C 叫做线段AB 的中点. 角的概念1.角的定义和表示(1)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是从静止的角度来定义的.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叫做角.这是从运动的角度来定义的. (2)角的表示:①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②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③用阿拉伯数字或希腊字母表示. 2.角的度量 1°=60′;1′=60′′. 3.角的比较比较角的方法:度量法和叠合法.4.角的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表示为∠AOC =∠COB 或∠AOC =∠COB =12∠AOB 或2∠AOC =2∠COB =∠AOB5.余角和补角(1)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__90°__,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__180°__,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注意:余角和补角是两个角之间的关系,只与数量有关,而与位置无关.(2)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 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 6.方位角 三、例题导引1.如右图是由几个小立方体所搭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小正方体的个数,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2.(1)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AC =8 cm ,CB =6 cm ,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求线段MN 的长;MN =7 cm.(2)若C 为线段AB 上任一点,满足AC +CB =a cm ,其他条件不变,你能猜想MN 的长度吗?并说明理由.MN =12a .(3)若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 -BC =b cm ,M ,N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你能猜想MN 的长度吗?请画出图形,并说明理由.MN =12b .3.如图,∠AOB 是直角,∠AOC =50°,ON 是∠AOC 的平分线,OM 是∠BOC 的平分线.(1)求∠MON 的大小;(2)当∠AOC =α时,∠MON 等于多少度?(3)当锐角∠AOC 的大小发生改变时,∠MON 的大小也会发生改变吗?为什么? 解:(1)∠MON =45°.(2)∠MON =45°.(3)不发生变化,∠MON =12∠AOB =45°.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射线AB与射线BA表示同一条射线B.连接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C.平角是一条直线D.若∠1+∠2=90°,∠1+∠3=90°,则∠2=∠32.5点整时,时钟上时针与分针之间的夹角是(C)A.210°B.30°C.150°D.60°3.如图,射线OA表示(B)A.南偏东70°B.北偏东30°C.南偏东30°D.北偏东70°4.下列图形不是正方体展开图的是(C)5.若∠A=20°18′,∠B=20°15′30″,∠C=20.25°,则(A)A.∠A>∠B>∠C B.∠B>∠A>∠CC.∠A>∠C>∠B D.∠C>∠A>∠B二、填空题6.38°41′的余角等于51°19′,123°59′的补角等于56°1′.7.根据下列多面体的平面展开图,填写多面体的名称.(1)长方体(2)三棱柱(3)三棱锥8.互为余角的两个角之差为35°,则较大角的补角是117.5°.9.45°52′48″=45.88°,126.31°=126°18′36″;25°18′÷3=8°26′.10.如图,已知CB=4,DB=7,D是AC的中点,求AC的长度.解:AC=6.11.如图,直线l表示一条笔直的公路,在公路两旁有两个村庄A和B,要在公路边修建一个车站C,使车站C到村庄A和B的距离之和最小,请找出村庄C点的位置,并说明理由.解:连接AB交l于C,点C即为所求,理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37a987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3c.png)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汇总七年级数学期末复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汇总1.几何图形①定义:几何图形是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
②分类:几何图形分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③平面图形:图形所表示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如直线、三角形等。
④立体图形:图形所表示的各个部分不在同一平面内,如圆柱体。
2.常见的立体图形①柱体:A棱柱,B圆柱。
②椎体:A棱锥,B圆锥,球体等。
3.立体图形的三视图从正面、上面、左面三个不同方向看一个物体,然后描出三张所看到的图(分别叫做正视图、俯视图、左视图),这样就可以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
①会观察小正方体堆积图形画出三视图。
②会根据三视图知道堆积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4.立体图形的展开图①圆柱的平面展开图是矩形。
②圆锥的平面展开图是扇形。
③ n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n个形,n棱柱有个底面,都是n边形,n棱柱的平面展开图是多边形。
④ n棱锥的侧面展开图是n个形,n棱锥有个底面,是n 边形,n棱锥的平面展开图是多边形。
⑤正方体的展开图共分四类。
①掌握在正方体展开图中找相对面的方法。
②会根据展开图中的图案判断是哪个图形的展开图。
5.点、线、面、体几何图形的组成:由点、线、面、体组成。
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6.直线①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第一种关系:点在直线上,或者说直线经过点;第二种关系:点在直线外,或者说直线不经过点。
②直线公理: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简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7.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①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分为平行和相交。
②当两条不同的直线相交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点叫做它们的交点。
8.射线①表示方法:端点字母必须写在前。
②判断两条射线是同一条射线的方法:它们有一个公共端点,并且在这个公共端点的一侧的点相同。
9.线段①基本性质:线段是有限长的直线段,有两个端点。
②两点之间的距离是线段的长度。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全章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全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38640159eef8c75fbfb37c.png)
探究常见的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将正方体的表面沿棱适当剪开,观察它的展开图是 怎样的.(沿着不同的棱剪开,会得到不同的展开图)
正方体的展开图
正方体的多种展开图
演示
3.展开与折叠 2、如图不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是( A )
A
B
C
D
总结:
1、一般地有田字格的不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 2、正方体展开图,外周长必须是小正方形边长的14 倍,简称14个单位,因为正方体剪开必须剪7刀,1 刀两边,由此得出14。
2.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
俯视图
左视图
主视图
2.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
俯视图 左视图
主视图
2.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
俯视图
左视图
主视图
2.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2.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
考考你
主视图( 左视图 ( 俯视图 (
A) A
B
)
)
A
B
C
2.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
主视图 (
B
B C
)
左视图 (
B
A
C
D
首页
5.直线、射线、线段
①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法
大写英文字母 表示 点通常用_____________
(1)过一点A可以画几条直线?
(2)过两点A、B可以画几条直线?
· A
· A
一句话概括: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简述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 B
5.直线、射线、线段
①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法
3.展开与折叠
下面的图形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如果把 它们叠成正方体,哪个字母与哪个字母对应(即 哪个面与哪个面是对面的) A B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4.2直线、射线、线段 第1课时(图文详解)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4.2直线、射线、线段 第1课时(图文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d07c0943cc7931b765ce1552.png)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按下列语句画出图形. (1)直线EF经过点C
E
C
F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2)经过点O的三条线段a,b,c
c
a
o b
a c
b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3)看图说话 点A在直线 l 外
A
l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如图所示, (1)过点A可以画几条直线? (2)过点A、B可以画几条直线? (3)过点A、B、C可以画几条直线?
答案:(1)无数条 (2)一条
B A
(3)0条
C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直线OM与直线MN是同一直线 (B)射线MO与射线MN是同一射线 (C)射线OM与射线MN是同一射线 (D)射线NO与射线MO是同一射线
a
O
A
射线0A 或射线 a
射线0A和射线AO是 同一射线吗?
A
O
射线AO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CAB D
射线AC与射线AB 是同一射线吗? 射线AB与射线AD 呢?
怎样判断两条射线是同一射线呢?
必须具备的条件
端点相同 延伸方向相同
画一画:画一条射线BE
B
E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OA,OB,OC,OD,OE,OF,从射线OA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在射
线上写出数字1,2,3,4,5,6,7,….则“17”在射线
上;“2007”在射线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知识讲解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3c9fbd46ccbff121dd36839e.png)
《几何图形初步》全章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认识一些简单的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及三视图,初步培养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2.掌握直线、射线、线段、角这些基本图形的概念、性质、表示方法和画法; 3.初步学会应用图形与几何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多姿多彩的图形 1. 几何图形的分类要点诠释:在给几何体分类时,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2.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 (1)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把立体图形按一定的方式展开就会得到平面图形,把平面图形按一定的途径进行折叠就会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几何图形⎧⎨⎩得到相应的立体图形,通过展开与折叠能把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有机地结合起来. 要点诠释:①对一些常见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要非常熟悉,例如正方体的 11种展开图,三棱柱,圆柱等的展开图;②不同的几何体展成不同的平面图形,同一几何体沿不同的棱剪开,可得到不同的平面图形,那么排除障碍的方法就是:联系实物,展开想象,建立“模型”,整体构想,动手实践. (2)从不同方向看:主(正)视图---------从正面看 几何体的三视图 (左、右)视图-----从左(右)边看 俯视图---------------从上面看要点诠释:①会判断简单物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②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3)几何体的构成元素及关系几何体是由点、线 、面构成的.点动成线,线与线相交成点;线动成面,面与面相交成线;面动成体,体是由面组成.要点二、直线、射线、线段1. 直线,射线与线段的区别与联系2. 基本性质(1)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要点诠释:①本知识点可用来解释很多生活中的现象. 如:要在墙上固定一个木条,只要两个钉子就可以了,因为如果把木条看作一条直线,那么两点可确定一条直线. ②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1)度量法:可用直尺先量出线段的长度,再画一条等于这个长度的线段. (2)用尺规作图法:用圆规在射线AC 上截取AB=a,如下图:4.线段的比较与运算 (1)线段的比较: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常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度量法;一种是叠合法.(2)线段的和与差:如下图,有AB+BC=AC ,或AC=a+b ;AD=AB-BD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PPT精品教学课件全套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PPT精品教学课件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7d5e614addccda38376bafa2.png)
下面各图中包含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请再举出一些平面图形的例子.
1.图中的各立体图形的表面包含哪些平面图形? 试指出这些平面图形在立体图形中的位置.
虽然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是两类不同的几何图形, 但它们是互相联系的。立体图形中某些部分是平面 图形。
2.如图,你能看到哪些立体图形?
(第2题)
3.如图,你能看到哪些平面图形?
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是几何研究的内容.
分组探究
小组寻找常见几何图形的实物! 你能从实物抽象出你熟悉的几何图形吗? 它有哪些特点? 将它做出来展示给大家!!!
小组汇报
长方体
特点
小组汇报
正方体
特点
小组汇报
圆柱体
特点
小组汇报
圆锥体
特点
小组汇报
球体
特点
小组汇报
棱柱体
特点
小组汇报
棱锥体
特点
为什么?
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 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 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你能再举出一些棱柱、棱锥的实例吗?
六棱柱
四棱锥
三棱柱
1.图中实物的形状对应哪些立体图形?把相应的实物与图形用线 连接起来.
正方体 球 六棱柱 圆锥 长方体 四棱锥
2.如图,说出下图中的一些物体的形状所对 应的立体图形.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四棱锥
主视图
四棱锥的三视图下图
左视图
俯视图
说出圆锥、球的三视图各是什么图形.
一个长方体的立体图如图所 示,请画它的三视图.
解: 所求三视图如图
主注视意方向:要写上 各视图的名称
主视图 俯视图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504fd8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b.png)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能够运用所学几何知识进行严密的论证和解决问题。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平面图形的密铺等实际应用,激发学生将几何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的兴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线段、射线、直线等基本概念。线段是有两个端点的有限长度的部分,射线是一个端点出发无限延伸的部分,直线则是无端点无限延伸的部分。它们是构成各种几何图形的基础,也是我们研究几何学的重要起点。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我们教室的黑板边缘可以看作是一条直线,而黑板擦则可以看作是一个线段。这些实际例子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几何图形的概念。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定理:理解并掌握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于实际计算。
-举例: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外角和为360度;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度,外角和为360度。
2.教学难点
-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分与应用:学生容易混淆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需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加强理解。
-举例:线段AB与射线AB的区别在于射线无限延伸,而线段有限定长度。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和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计算。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几何图形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性质和应用。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或用几何图形拼图来理解平面图形的密铺。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全章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全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cfc93aa8114431b90dd8e1.png)
4.1 几何图形
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第1课时 认识几何图形
新课导入
从古老简朴的青砖黛瓦到恢弘大气的 现代建筑。
从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到街头巷尾的交 通标志。
从传统的艺术剪纸到异域的城市建筑, 今天我们就来探索几何图形的奥秘.
(1)能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并用几何 图形描述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物体. (2)能分清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并了解它们之 间的联系.
四棱锥
观察 下面这些几何图形又有什么共同特点?
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 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 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思考 下面各图中包含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 请再举出一些平面图形的例子.
长方形、圆、三角形、正方形……
思考 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是同一类图形吗? 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是两类不同的几何
图形,但它们是互相联系的.
2 立体图形中某些部分是平面图形,如正方
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强化练习
1.如图,说出下图中 的一些物体的形状所 对应的立体图形. 正方体、长方体、球、圆柱体.
强化练习
2.你能给右图中的两个 图形起个名吗?并说明 它们由哪些平面图形构 成? 雪人.由三角形、圆和线段组成;三毛.由线 段、圆、三角形、正方形组成.
正面
左面
上面
强化练习
1.如图,右面三幅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 到这个棱柱的? 上面 正面 左面
知识点2
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思考 要设计、制作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盒,除 了美术设计以外,还需要知道些什么?
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探究
a.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是如何构成的?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优质PPT公开课件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优质PPT公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fadba3866fb84ae55c8d41.png)
2、建筑工人在砌墙时,这样拉出的参照线就是直 的(如图所示);木工师傅用墨盒弹出的墨线也是 直的,你能用刚才学过的几何知识解释来他们这样 做的道理吗?
首页
3、射击的时候,你知道是如何瞄准目标的吗?
首页
探究点二 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
你发现直线、射线、线段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A
B
A
B
A
B
首页
首页
绷紧的琴弦、人行横道都可以近 似地看做线段。
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 成了射线。
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 成了直线。
首页
生活中有哪些事物可以作为直线、射线、 线段的原型?试举例说明.
线段:灯管、桌子的边沿……. 射线:把灯泡看成一点,光线射向远方…….. 直线:笔直的公路、数轴…….
b
AD B
b
a
ι AD=a-b
如图(1),点C 落在线段AB的延长线(即以A为端点,方向为A 到B的射线)上,设AB=a ,BC=b, 则线段AC就是线段a与线 段b的和,记做AC = a + c ;
如图(2)线段AD就是线段a与线段b的差,记做AD =a- b.
注意! 画出正确的展开图是关键.
首页
典例精析
例1.把相应的立体图形与它的平面展开图用线连起来.
首页
例2.(1)如图,右面哪一个图形是左面正方体的展开图?
答:选择—D——AD—
B
C
(2)如图,右面哪一个图形是左面正方体的展开图?
A
B
答:选择——C——
C
D
首页
例3 .小壁虎的选择:
如图:一只圆桶的下方有一只壁虎,上方有一只蚊 子,壁虎要想尽快吃到蚊子,应该走哪条路?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4.1.2 点、线、面、体(图文详解)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4.1.2 点、线、面、体(图文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2de7148ff00bed5b9f31d52.png)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点 ——线与线相交而成
平 三角形
几
面 长方形
几
何 线 —— 面与面相交而成 何 正方形
图
图
形
圆 •••
面 —— 包围着体的部分
形
立
体
圆柱 圆锥
体 —— 物体的图形
圆台
图
长(正)
形
方体•••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你 能 找 出 常 见 的 几 何 体 吗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常见的立体图形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圆锥
球
棱柱
棱锥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1.包围着体的是面. 2.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两种. 3.立体图形又叫做几何体,简称为体.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1.把下面第一行的平面图形绕线旋转一周,便能形成第二 行的某个几何体,请用虚线连一连:
1
2
3
4
5
A
B
C
D
E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2.下图是一个长方体的模型,它有几个面,面和面相交的
地方形成了几条线?线和线相交成几个点?
·· ··
·· ·· 6个面
12条线
8个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七年级上册数学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4.1.2 点、线、面、体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 知识总结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 知识总结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https://img.taocdn.com/s3/m/a360cba1dd3383c4bb4cd214.png)
P ②点不在线上 点 P 不在直线 ������ 上
直线 ������ 不过点 P
P
������
������
O 反向延长射线 AB
������
O
注:延长线具有方向性
(5)等分点:将线段平均分成几份的点 ①两等分点(中点):点 B 将线段 AC 平均分成两 份(点 B 正好在线段 AC 的中间)。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4.1 几何图形 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4.1.2 点、线、面、体
4.2 直线、射线、线段 4.3.1 角
4.3 角 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 4.3.3 余角和补角
4.1 几何图形
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1)定义 平面图形: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 立体图形:各部分不 都在同一平面内
������
������
������
O
第二步:用圆规量取������的长度,以 O 为圆心,������为半径画
弧,与直线������相交于点 A。则 OA=������.
������
O
A
第三步:以 A 为圆心,������为半径画弧,与直线������相交于点 B。则 OB=2������.
������
线
线与线相交
点
―9―
4.2 直线、射线、线段
(1)复习旧知: 直线:向两端无限延伸(无长度)。 射线:向一端无限延伸(无长度)。 线段:有两个端点(有长度)。
(4)延长线: ①延长线段
A
B
(2)记法:大写字母表示点,小写字母表示线;
①直线:取线上任意两个字母(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
A
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 几何图形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2)能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球、圆锥、棱锥、棱柱等立体图形;能举出类似长方体、正方体、球、圆锥、棱锥、棱柱的物体实体.2、过程与方法(1)过程:在探索实物与立体图形关系的活动过程中,对具体图形进行概括,发展几何直觉.(2)方法:能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并用几何图形描述一些现实中的物体.3、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主动探究的意识,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常见几何体的识别教学难点:从实物中抽象几何图形.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直观感知,识别图形(1)对于各种各样的物体,数学中关注是它们的形状、大小和位置.(2)展示一个长方体教具,让学生分别从整体和局部抽象出几何图形.观察长方体教具的外形,从整体上看,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看不同的侧面,得到的是正方形或长方形,只看棱、顶点等局部,得到的是线段、点.(3)观察其他的实物教具(或图片)让学生从中抽象出圆柱,球,圆等图形.(4)引导学生得出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的概念.我们把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比如长方体,长方形,圆柱,线段,点,三角形,四边形等.几何图形是数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有些几何体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如长方体,立方体等.有些几何图形和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如线段,角,长方形,圆等.3. 实践探究.(1) 引导学生观察帐篷,,金字塔的图片,从面抽象出棱柱,棱锥.(2)你能说说圆柱与棱柱,圆锥与棱锥的区别吗?(3)你能再举一些圆柱、棱柱、圆锥、棱锥的实例吗?4.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5.作业设计课本第121页习题4.1第1、2题;4.1.1 几何图形(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识别简单几何体的三种视图.2.会画简单立体图形及其它们的简单组合的三种视图.3.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4.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过程与方法在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的活动过程中,体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从而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活动,形成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的成功经验,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好奇心和对学习的自信心.2).从实物出发,让学生感受到图形世界的无处不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二、重点与难点重点:1.在观察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结果.2.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简单立体图形及其它们组合的三种视图.难点:1.在面和体的转换中丰富几何直觉和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2.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简单立体图形及其它们组合的三种视图.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宋代诗人苏轼的著名诗句(《题西林壁》).你能说出“横看成岭侧成峰”中蕴含的数学道理吗?2.新课学习(1)不同角度看直棱柱、圆柱、圆锥、球让学生分别从正面、左面、右面,上面等各个角度观察:正方体木块,长方体木块,三棱镜,六角扳手,易拉罐,排球,圆锥,由浅入深,体会从不同方向看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等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难点是在体会曲面的透视图,让学生交流、体验,集体作出小结.(可以给出三个视图的名称)(2)猜一猜,看一看Ⅰ.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一个物体都是圆?(猜一物体)Ⅱ.什么物体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是正方形?若是长方形呢?(各猜一物体)Ⅲ.桌上放着一个圆锥和圆柱,请说出下面三幅图是分别从哪个方向看到的.(3) 分别从不同方向观察以下实物(茶叶盒、魔方、书、乒乓球等),你看到了什么图形?你能一一画下来吗7(画出示意图即可)(4)(从不同角度看简单的组合图形,由少数组合逐步加多)如下图,画出下列几何体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最后从模型上得到验证)3.实践与探究(1)上图是一个由9个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这个图形,各能得到什么图形?(2)再试一试,画出它的三视图.4.小结(1)你对本节内容有哪些认识?(2)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想?有什么困惑?● 蚊子 壁虎 ●蚊子●● 壁虎 4.1.1 几何图形(三)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⒈了解直棱柱、圆锥等简单立体图形的侧面展开图。
⒉能根据展开图初步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⒊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⒋通过描述展开图,发展学生运用几何语言表述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⒈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互相转化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⒉通过动手观察、操作、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形象思维。
⒊通过展开与折叠的活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情感、态度、价值观⒈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⒉通过探讨现实生活中的实物制作,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直棱柱的展开图。
难点: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小壁虎的难题:如图:一只圆桶的下方有一只壁虎,上方有一只蚊子,壁虎要想尽快吃到蚊子,应该走哪条路径? 学生各抒己见,提出路线方案。
教师总结: 若在平面上,壁虎只要沿直线爬过去就可以了。
而在圆桶上,直线不太好找,那么把圆柱侧面展开,就可找出答案。
如图所示:圆柱侧面展开后是矩形,壁虎只要沿图中直线爬向蚊子即可。
若蚊子和壁虎在其他几何体上,如棱锥,正方体…… 它们展开后是什么图形呢?今天我们就来讨论它们的展开图。
2、新课探究:(1)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教师先演示正方体的展开过程,提醒沿着棱展开,且展开图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图形。
然后让学生拿出学具正方体纸盒(或是课前准备好的正方体纸盒,或现成的正方体包装盒)进行动手操作,得到正方体展开图。
.教师再拿出如下图所示的两个纸片,提问:能否经过折叠围成一个正方体?若不能,如何改变其形状就能围成一个正方体?(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思考,讨论,并动手操作验证猜想)(2)其他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学生从其他直棱柱中任选一种,得到它的展开图,相互交流。
教师指导总结。
(特别是圆柱体展开时,体会怎样展开会得到侧面是一个长方形)(3)让学生分组研究观察三棱锥的展开图。
归纳:从刚才的实践过程中,大家可能已经感受到,同一个几何体,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展开图也不同。
(4)你能想象出下面的平面图形可以折叠成什么多面体?动手做做看。
提问:通过实践,说说以上平面图形叠成什么多面体?上面的图〈1〉及图〈3〉可以折叠成正三棱锥,所以它们都是正三棱锥的表面展开图。
图〈2〉不可以折叠成正三棱锥,所以它不是正三棱锥的表面展开图。
归纳:一些平面图形也可以围成立体图形。
(5)提问:是所有的立体图形都能展开成平面图形吗?老师引导得出: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的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3.小结(1)一些立体图形是由平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沿着它们的一些棱将它剪开,可以把多面体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体现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联系。
(2)对于一些立体图形的问题,常把它们转化为平面图形来研究和处理。
4.作业设计4.1.2 点、线、面、体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的概念.2、理解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形象思维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联系现实世界中各种常见的几何体及情景,让学生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难点:体会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三、教学过程:1.问题情境[问题1](1)举出一些你所熟悉的立体图形.(2)①你知道这些体是由什么围成的吗?它们有什么不同吗?②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呢?③线与线相交之处又得到了什么?(3)举出生活实际中分别给体、面、线、点的形象的例子学生先独立观察、思考,然后再讨论、交流得出以下结论:(1)体是由面围成的.面有两种,平面和曲面.(2)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线,线有直的也有曲的.(3)线与线相交的地方是点.教师对以上结论加以总结、完善.得出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即“体由面组成,面与面相交成线,线与线相交成点”.教师鼓励学生联想身边熟悉的情景,尽可能多的举出例子,并把课前准备的挂图和物品等展示出来和学生交流.[问题2](学生动手操作、思考并回答问题)(1)①笔尖可以看作是一个点,这个点在纸上运动时,形成了什么?②通过上述运动你得出了什么结论?③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进一步说明这一结论吗?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总结得到“点动成线”的结论.学生在组内讨论、交流的基础上,举出更多实例.如:蚂蚁搬家;在一望无际的沙滩上;一个孤独的旅行者留下的一排长长的足迹……(2)①汽车雨刷可以看作是一条线,它在档风玻璃上运动时有什么现象?②通过对上面现象的分析你得出了什么结论?③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进一步说明这一结论吗?①教师让学生拿笔或直尺当雨刷在纸上演示,启发学生类比上一个问题.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发现的结论.②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图片,动手实践,回答问题.得出“线动成面”的结论.③学生经讨论、交流后举例.如:夜晚街头闪烁的霓虹灯、利用竹条编织的凉席,用扫帚扫地、用刷子刷油、钟表盘上分针时针的运动……(3)①长方形纸片绕它的一边旋转,形成了什么图形?②通过对上面现象的分析你得出了什么结论?③你能再举出一些例子进一步说明这一结论吗?④你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吗?教师演示旋转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大胆猜测,想象.学生在观察、猜测、想象之后独立思考得出结论,再通过动手实践加以验证;最后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回答问题.得出“面动成体”的结论.学生经小组交流,举出例子.如把三角尺绕其一边旋转形成几何体、一摞壹元硬币……[问题3](1)为什么在中国地图上,北京只是一个点,而在北京市地图上北京几乎占了整个版面?学生先独立思考后讨论、交流.回答问题,同学们之间可以相互补充、纠正.(2)观察下面的图片,你有什么发现?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是什么?学生观察图片.表述观点.教师参与学生的交流活动,总结出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2.小结.本节是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平面图形,又进一步抽象出体、面、线、点等基本元素,研究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之后,又由这些基本元素得到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3.布置作业.课后收集能反映点、线、面、体之间关系的资料、图片及实物模型.4.2 直线、射线、线段(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线段、直线、射线等简单的平面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