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第18讲原子结构化学键教案
高三化学原子结构化学键及分子结构晶体结构
证对市爱幕阳光实验学校高三化学原子结构、化学键及分子结构、晶体结构【本讲信息】 一. 教学内容:物质结构⎪⎩⎪⎨⎧晶体结构化学键及分子结构原子结构二. 教学要求:1. 掌握原子构成的初步知识。
2. 掌握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中子数、质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3. 掌握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4. 掌握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涵义。
5. 理解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的关系。
6. 了解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的概念。
7. 掌握几种晶体类型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三. 教学:1.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 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及其形成过程。
3. 三种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四. 知识分析:1. “六种量〞及其涵义〔1〕质子数:即原子核内质子个数,也称为原子序数,它是决元素品种的重要因素。
〔2〕中子数:即原子核内中子个数。
当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时,便提出了同位素的概念。
〔3〕核外电子数:原子中,质子数于电子数,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当质子数>电子数时,该微粒是阳离子,当质子数<电子数时,该微粒为阴离子。
〔4〕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值之和为质量数,用“A 〞表示。
由于电子质量忽略不计,质量数可以近似地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
〔5〕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其意义是某同位素的一个原子质量与C 12原子质量121的相比照值。
初中化学所学的相对原子质量实质上是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例如:O 168的一个原子质量为kg 2610657.2-⨯,一个C 126的质量为kg 2610993.1-⨯ O 168的相对原子质量〔6〕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其意义是各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它的原子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的乘积之总和。
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O Ar759.999949.15⨯=%+037.09991.16⨯%+204.09992.17⨯%注:我们在题中常用质量数代替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以此求得的结果称为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如: 氧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759.9916⨯=%037.017⨯+%204.018⨯+%2. 晶体类型与化学键、分子极性之间的关系:由上可知:① 离子晶体〔或离子化合物〕一含离子键。
原子结构的高一化学教案
原子结构的高一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原子核和电子云。
2.掌握原子核组成、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3.学习原子的电子排布规律,了解能级和轨道的概念。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原子序数与电子排布规律。
2.教学难点:原子轨道的概念,电子排布规律。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原子吗?原子由哪些部分组成?(2)引导学生回顾初中阶段学过的原子结构知识。
2.基本概念(1)讲解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原子核、电子云、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
(2)展示原子结构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原子结构。
3.原子核组成(1)讲解原子核的组成,包括质子和中子。
(2)介绍原子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的关系。
4.电子云与能级(1)讲解电子云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电子在原子核外部的分布。
(2)介绍能级的概念,解释电子在能级上的分布规律。
5.原子轨道(1)讲解原子轨道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电子在轨道上的运动状态。
(2)展示不同能级、不同轨道的电子排布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子排布规律。
6.电子排布规律(1)讲解电子排布规律,包括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
(2)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电子排布规律推断元素的性质。
7.实践与探究(1)让学生分组讨论,根据电子排布规律推断给定元素的原子序数。
8.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解释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2.根据电子排布规律,推断给定元素的原子序数。
3.列出常见元素的原子序数和电子排布。
五、教学反思1.加强与学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3.加强课后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过程3.原子核组成(2)教师:同学们,原子序数其实就等于原子核内质子的数量,它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化学键教案优秀6篇
化学键教案优秀6篇《化学键》教案参考篇一一、教材分析1.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第3节。
初中介绍了离子的概念,学生知道钠离子与氯离子由于静电作用结合成化合物氯化钠,又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的,但并没有涉及到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以及化学键的概念。
本节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对学生的'微粒观和转化观较深层次的学习。
为今后学习有机化合物、化学反应与能量打下基础。
并通过这些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
所以这一课时无论从知识性还是思想性来讲,在教学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3.课标要求化学键的相关内容较多,教材是按照逐渐深入的方式学习,课标也按照不同的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本节的课标要求为:“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第三章《有机物》要求“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选修4《化学反应与能量》中要求“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中要求“能说明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了解晶格能的应用,知道晶格能的大小可以衡量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强弱;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一些性质;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能说明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知道金属键的涵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也就是说,在本节教学中,对化学键的要求并不高,教学中应当根据课标要求,注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和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顺序及认知规律,降低难度,注意梯度。
在电子式的教学中,而其中不必用太多时间将各种物质电子式都要学生练习一遍,取几个典型的投影出来让学生知道书写时的注意事项就行了。
并且交待学生不要花太多时间去钻复杂物质的电子式,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电子式的书写。
原子结构化学键
原子结构化学键原子结构和化学键是理解和研究化学现象的两个基本概念。
原子结构描述了一个原子的内部组织,而化学键则描述了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分别对原子结构和化学键进行详细地讲解。
首先,我们来谈一下原子结构。
根据量子力学理论,原子由一个细小的、高度不确定的粒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粒子核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荷的中子组成。
电子则具有负电荷,并且存在于不同的能级或轨道中。
在原子的内部,质子和中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细小的核心,并且占据几乎全部的质量。
电子则充实地分布在核心周围,因为它们所具有的负电荷与质子的正电荷相互吸引。
电子通过不同的能级或轨道来表示它们的运动状态。
不同能级所对应的轨道在能量和空间上有所区别,能级较低的轨道位于核心附近,而能级较高的轨道则位于核心外部。
原子的内部结构可以通过核外电子的分布情况来描述。
一个原子的元素特征主要来自于其质子数,也就是核中的质子数目。
每个元素都有不同数量的质子,从而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
比如,氢原子只有一个质子,而氧原子有八个质子。
为了更好地理解原子结构,我们还需要讨论电子的排布规律。
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和胡克定律,电子倾向于以最低能量的方式填充轨道,并且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一对电子,其中一个自旋向上,另一个自旋向下。
这个填充顺序被称为“阿波罗尼奥雪松序列”,按照这个序列,轨道的填充顺序为1s、2s、2p、3s、3p等。
原子结构的理解对于解释化学现象非常重要。
例如,化学反应中的物质转化往往涉及到电子的重新排列。
原子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其电子的外层结构,因为这些电子与其他原子的电子之间形成了化学键。
接下来,我们将讨论化学键。
化学键描述了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促使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分子或晶体。
常见的化学键类型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在离子键中,电子从一个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以达到稳定的电子结构。
这种转移导致一个带正电荷的离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离子,它们通过电子的相互吸引而结合在一起。
高中物理原子结构教案
高中物理原子结构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包括原子核、电子云和质子、中子的性质;2. 理解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3. 掌握原子的电子排布规律,包括主量子数、角量子数、磁量子数和自旋量子数;4. 理解原子的稳定性和化学性质。
二、教学内容1. 原子的基本结构:原子核和电子云;2. 原子核的组成:质子和中子;3. 原子的基本参数: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4. 原子的电子排布规律:主量子数、角量子数、磁量子数和自旋量子数;5. 原子的稳定性和化学性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原子的基本结构和组成;2. 原子的电子排布规律。
四、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梳理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2. 实验:进行一些原子结构相关的实验,如原子核实验和电子排布实验;3. 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原子结构的概念。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引起学生对原子结构的兴趣;2. 讲解:讲解原子的基本结构和组成,介绍原子的基本参数和电子排布规律;3. 实验: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原子结构的实验现象;4. 讨论:与学生一起讨论原子的稳定性和化学性质,引导学生探讨原子结构的深层次问题;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对原子结构的理解。
六、作业布置1. 阅读相关教材,巩固对原子结构的概念;2. 完成相关习题,提升对原子结构的运用能力;3. 准备下节课的课前预习。
七、教学反馈1.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分,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2. 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3.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以上为高中物理原子结构教案范本,仅供参考。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的形成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的形成化学键是指原子之间由于电子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结构。
原子结构是决定化学键形成的基础,通过理解原子结构的基本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和性质。
本文将从原子结构的基本组成、元素周期表和价电子的分布、化学键的种类以及化学键的形成机制四个方面来探讨原子结构与化学键的关系。
一、原子结构的基本组成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则绕着原子核运动。
质子的数量决定了原子的元素,而电子的数量则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
原子的质量主要由质子和中子决定,而质子和电子的数量相等,因此原子的整体电荷是中性的。
二、元素周期表和价电子的分布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进行排列。
从左至右,相邻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递增,同时也相应增加了电子的数量。
原子核外层电子的数量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这些电子被称为价电子。
根据元素周期表上的周期和族,我们可以预测一个元素的价电子数。
三、化学键的种类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吸引而形成的,通常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组成。
共价键是由电子的共享形成的,通常由两个非金属元素共享电子形成。
金属键则是由金属元素之间的金属离子形成的。
四、化学键的形成机制离子键的形成机制是由于一个原子失去电子而形成正离子,另一个原子获得这些电子而形成负离子,正负电荷的吸引力使它们结合在一起。
共价键的形成机制是由于原子间的电子云重叠,电子通过共享在两个原子之间形成化学键。
金属键的形成机制是由于金属元素中电子的离域性,即电子几乎可以自由运动,形成金属离子之间的化学键。
总结:原子结构决定了化学键的形成。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元素周期表和价电子的分布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
化学键的种类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其形成机制分别是电荷吸引、电子共享和电子离域。
通过深入理解原子结构与化学键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性质,并应用于化学和材料科学的研究与应用中。
高中化学原子的结构教案
高中化学原子的结构教案教学内容:原子的结构一、教学目标:1. 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包括质子、中子、电子;2. 掌握原子的结构模型,包括量子力学模型和玻尔模型;3. 理解原子的各种性质,如原子序数、原子量等。
二、教学重点:1. 原子的基本结构;2. 原子的结构模型;3. 原子的性质。
三、教学内容:1. 原子的基本结构- 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基本粒子组成;- 质子位于原子核中,带正电荷,质量为1;- 中子位于原子核中,不带电,质量为1;- 电子位于原子核外层轨道上,带负电荷,质量极小,约为质子、中子的1/1836。
2. 原子的结构模型- 玻尔模型:原子核由质子、中子组成,电子围绕核外层轨道运动,各层轨道能量不同,电子在吸收或释放能量的过程中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 量子力学模型:根据波动粒子二象性,用波函数描述电子在原子中的可能分布情况,电子的位置不确定,只有一定的概率存在于某个区域。
3. 原子的性质- 原子序数:原子核中质子的个数,也是元素的序数,不同元素的原子序数不同;- 原子量: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在化学计算中起重要作用。
四、教学方法:1. 通过图示、实验等形式展示原子的结构;2. 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原子的结构模型;3. 提问、讨论的形式激发学生思考,加深理解。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原子的基本结构、结构模型和性质,为后续学习化学提供基础知识。
六、作业布置:1. 阅读相关教材,复习本节课内容;2. 完成相关习题,巩固知识点;3. 独立思考,总结学习体会。
高中优秀教案高三化学教案:《原子结构》教学设计
高三化学教案:《原子结构》教学设计本文题目:高三化学教案:原子结构1、了解元素、核素、同位素含义;知道核素在医疗、新能源开发等方面的应用。
2、了解原子的构成,了解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AZX 的含义。
3、从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角度了解前18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中子N(不带电荷) 同位素 (核素)原子核质量数(A=N+Z) 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质子Z(带正电荷) 核电荷数元素元素符号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打算主族元素的打算原子呈电中性电子数(Z个)化学性质及最高正价和族序数体积小,运动速率高(近光速),无固定轨道核外电子运动特征电子云(比方) 小黑点的意义、小黑点密度的意义。
排布规律电子层数周期序数及原子半径表示方法原子(离子)的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第1课时原子结构1. 三个基本关系(1)数量关系: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原子中)(2)电性关系:①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②阳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或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③阴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或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3)质量关系:质量数 = 质子数 + 中子数2. 对于公式: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无论原子还是离子,该公式均适应。
原子可用表示,质量数A写在原子的右上角,质子数Z写在原子的左下角,上下两数值的差值即为中子数。
原子四周右上角以及右下角或上面均可出现标注,留意不同位置标注的含义,右上角为离子的电性和电荷数,写作n ;右下角为微粒中所含X原子的个数,上面标注的是化合价,写作 n形式,留意与电荷的标注进行正确区分,如由氧的一种同位素形成的过氧根离子,可写作 O(-1) 。
原子结构及离子结构中各种基本微粒间的关系原子种类微粒之间的关系中性原子 AZ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阳离子 A n+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n阴离子 A m-Z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m3.核外电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1.原子结构理论的进展。
化学中的原子结构与化学键
化学中的原子结构与化学键引言: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在化学领域中,原子结构和化学键是两个核心概念。
本教案将深入探讨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概念。
一、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2000字)1. 原子的历史发展- 从古代的原子观念到现代原子理论的形成- 原子理论的重要贡献者2. 原子的组成- 质子、中子和电子的特征和性质- 原子核的结构和作用3. 原子的电子排布- 能级和轨道的概念- 电子排布规则和原子壳层结构4. 原子的量子数- 主量子数、角量子数、磁量子数和自旋量子数的意义和取值范围- 量子数在原子结构中的应用二、化学键的类型与性质(2000字)1. 化学键的概念与分类- 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的特点和区别- 共价键的形成和共用电子对的概念2. 共价键的特性与性质- 共价键的键长、键能和键级的关系- 共价键的极性和电负性的影响3. 离子键的特性与性质- 离子键的形成和离子晶体的特点- 离子键的强度和溶解性的关系4. 金属键的特性与性质- 金属键的形成和金属的导电性和延展性- 金属键的强度和金属的性质的关系三、分子结构与化学反应(2000字)1. 分子的构成和结构- 分子的组成和分子式的表示方法- 分子的空间构型和分子几何结构的关系2.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定义和判断方法 -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性质和溶解性3. 化学反应与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4. 化学键的能量与反应热- 化学键能的概念和测定方法- 化学键能与化学反应热的关系和应用结语: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相关知识。
这些基本概念对于理解和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学生也将进一步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原子结构高中化学教案
原子结构高中化学教案教案标题:原子结构教学内容:1. 原子的发现历程2. 原子结构的组成3. 原子核的组成4. 原子中电子的排布5. 原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教学目标:1. 了解原子结构的基本组成和性质2. 掌握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的概念3. 理解原子中电子的排布规律4. 熟练计算原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教学重点:1. 原子结构的组成2. 原子核的组成和性质3. 原子中电子的排布规律教学难点:1. 原子中电子的排布规律2. 原子质量数和电荷数的计算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实验器材、教学素材等2. 学生准备笔记本、课本等学习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原子结构的重要性,并简要介绍原子结构的基本组成和性质。
二、讲解原子结构的组成(10分钟)1. 介绍原子核的组成和性质2. 讲解质子、中子、电子的概念3. 探讨原子中电子的排布规律三、实验操作(15分钟)让学生进行原子结构实验,观察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的实际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四、讲解原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10分钟)1. 讲解原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的定义2. 讲解如何计算原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五、课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进行相关习题练习,检测他们对原子结构的掌握程度。
六、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整节课的设计和实施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水平,要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
同时,教师需要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引导学生掌握原子结构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原子结构和化学键
①Cl2 ⑤HClO
②N2 ⑥CCl4
③H2O2
④CO2
(3)用结构式表示 ①N2 ②H2O ③CO2
概念
原子之间通过________所形成的相 互作用 共用电子对 ________ 分子中的________ 共用电子对偏向 吸引电子能力强 的原子一方
特点
成键 粒子
键型 成键 条件 存在
离子键 活泼金属和活泼 非金属(大多数) 离子化合物
共价键 非极性键 同种元素的原子 极性键 不同元素的原子 共价化合物,某 些离子化合物
(4)N2 的电子式:N⋮⋮N
(2011· 江苏,2A)
(× )
(5)Cl 的结构示意图为
-
(2010· 课标全国卷,7D) ( ×)
(6)在氮原子中,质子数为 7 而中子数不一定为 7 (2010· 课标全国卷, 7C)( √)
16 (7)D2 O 中,质量数之和是质子数之和的两倍 (2010· 江苏, 2C) (
真题重组·规范集训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14C 可用于文物的年代鉴定,14C 与 12C 互为同素异形体(× ) (2011· 山东理综,9C)
(2)S 的结构示意图:
2-
(2011· 江苏,2B)
( ) ×
(3)质子数为 53、中子数为 78 的碘原子:131 江苏,2C)(√ ) 53I (2011·
①上述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是B、C、D、E、F、G、H , 含有非极性键的是 B、D 、 F 。
② 上述物质中
E、F、G、H
是共价化合物。
(归纳)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的关系:
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的教案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的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2. 掌握原子结构的相关概念和术语
3. 掌握原子结构的实验方法和技术
教学重点:
1. 原子的基本结构
2. 电子分布和能级
3. 原子光谱和原子结构的实验方法
教学难点:
1. 原子结构的实验技术和方法
2. 原子的电子分布和能级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实验仪器和材料
3. 教学课件和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或展示一些原子结构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原子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二、讲解原子结构(15分钟)
1. 原子的基本结构:质子、中子和电子
2. 电子轨道和能级:原子中的电子分布规律
3. 原子的尺寸和质量:不同元素的原子结构差异
三、讲解原子光谱和实验方法(15分钟)
1. 原子发射和吸收光谱:原子内部的电子跃迁现象
2. 原子结构的实验方法:光谱仪和原子吸收光谱仪
四、实验操作(3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原子光谱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仪器,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五、案例分析和讨论(15分钟)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或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原子结构在化学反应和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意义。
六、小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和掌握原子结构的
相关知识和技术。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实验案例和应用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能力。
高中化学原子组成结构教案
高中化学原子组成结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原子的组成结构,掌握原子的基本组成以及电子、质子、中子的特点。
2. 能力目标:能够根据所学知识,描述原子的结构模型,并能进行简单的原子结构分析。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原子的基本组成和结构模型。
2. 难点:电子云的概念及其在原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三、教学内容:1. 原子的基本组成:电子、质子、中子。
2. 原子的结构模型:核式结构模型、量子力学模型。
3. 电子云的概念及其在原子中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元素的原子结构模型,引发学生对原子组成结构的兴趣。
2. 讲解原子的基本组成:电子、质子、中子,以及它们在原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3. 展示不同的原子结构模型,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原子结构理论。
4. 讲解电子云的概念和在原子中的作用。
5. 通过实验或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原子结构的组成和特点。
6.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留下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原子组成结构的理解。
五、教学资源:1. PowerPoint课件:展示不同元素的原子结构模型和相关知识点。
2. 实验器材和材料:用于进行原子结构实验或模拟实验。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讨论以及相关练习题,评价学生对原子组成结构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可以结合作业和考试,检查学生对原子组成结构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 针对学生对原子组成结构概念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2. 及时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为下一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化学键》教案参考内容
《化学键》教案参考内容•相关推荐《化学键》教案参考内容(通用1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化学键》教案参考内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化学键》教案参考内容篇1【基础知识导引】一、学习目标要求1.掌握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
2.学会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用结构式表示简单共价分子。
3.掌握离子键、共价键的本质及其形成。
4.知道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概念,能够判断常见化合物的类别。
5.知道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知道氢键影响物质熔沸点。
二、重点难点1.重点:离子键和共价键,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
2.难点:离子键和共价键本质的理解。
【重点难点解析】(一)离子键1.氯化钠的形成[实验5—4]钠和氯气化合生成氯化钠实验目的:巩固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性质;探究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实验步骤:取一块黄豆大小已切去氧化层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净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预热,待钠熔融成球状时,将盛氯气的集气瓶倒扣在钠的上方,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和白烟。
实验结论:钠与氯气化合生成氯化钠2Na?Cl2点燃2NaCl注意:钠的颗粒不宜太大,当钠粒熔成球状时就迅速将盛氯气的集气瓶倒扣在钠的上方不宜太迟。
讨论: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试用已学过的原子结构知识来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钠、氯的电子层结构为不稳定结构,钠原子易失去电子,氯原子易得到电子,形成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电子的稳定电子层结构的离子。
当钠与氯气相互接触并加热时,钠、氯原子具备了发生电子转移的充要条件,发生电子转移形成了稳定的离子——Na和Cl。
带异性电荷的Na和Cl之间发生静电作用,形成了稳定的离子化合物氯化钠。
想一想:Na与F、K与SO4、Ca与O等阴、阳离子之间能否产生静电作用而形成稳定的化合物?2.离子键的定义与实质(1)定义: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离子键。
化学键教学设计4篇
化学键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化学键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化学键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化学键。
2.使学生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能力目标: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教学,培养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力。
教学重点:离子键、共价键教学难点:化学键的概念,化学反应的本质(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引入]元素的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
但相同原子形成不同分子时,由于分子结构不同,则分子的性质也不同,今天我们学习分子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初步知识。
[板书]第四节化学键[讲解]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而原子又重新结合为分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分子的形成和破坏,因此,研究分子结构,对于了解不知所措垢结构和性能十分重要。
人们已发现了和合成了一千多万种物质,为什么这100多种元素能形成这么多形形色色的物质?原子是怎样结合的?为什么两个氢原子结合为一个氢分子,而两个氦原子不能结合成一个氦分子呢?实验表明:水加热分解需10000C以上,破坏O—H需463KJ/mol。
加热使氢分子分成氢原子,即使20000C以上,分解率也不到1%,破坏H—H需436KJ/mol所以,分子中原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此作用不仅存在于相邻的原子之间,而且也存在于分子内不直接相邻的原子之间。
[板书]一、化学键:相邻人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化学键主要有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我们先学习离子键。
[板书]二、离子键[实验]取一块黄豆大已切去氧化层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净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预热。
待钠熔融成球状时,将盛氯气的集气瓶扣在钠的上方,观察现象。
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了离子化合物氯化钠,试用已经学过的原子结构的知识,来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并将讨论的结果填入下表中。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原子结构是指原子的组成和排列方式。
化学键是指连接化合物中两个或更多原子的强力。
原子结构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希腊古代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的原子理论。
他认为,宇宙是由最小且不可分割的颗粒组成的。
然而,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才真正开始理解原子结构的本质。
这一突破性的发现归功于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和他的原子理论。
根据玻尔的理论,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心,而电子绕原子核以特定的能级运动。
这种运动被称为电子壳。
电子壳是原子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决定了原子的化学行为。
每个电子壳可以容纳一定数目的电子。
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第三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依此类推。
当电子壳填满时,原子将非常稳定,因为填满电子壳的原子具有最低的能量。
化学键是原子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能够将两个或更多的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化合物。
化学键的形成通常涉及原子之间的电子转移或共享。
最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两个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形成的。
在一个离子键中,一个原子会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形成一个正离子,而另一个原子会获得这些电子,形成一个负离子。
这种正负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将它们结合在一起。
共价键是在两个原子之间共享一个或多个电子。
在共价键中,原子通过共享电子来实现稳定。
这种共享电子的过程可以是相对均衡的,也可以是不均衡的,这取决于电子的吸引力。
金属键是由金属元素之间的离域电子在晶体结构中的自由流动而形成的。
金属元素具有很高的电子迁移率,所以它们可以形成大范围的共价键网络。
这种共价键网络赋予金属很高的导电性和热导性。
除了这些主要的化学键,还存在其他类型的键,例如氢键、范德华键等。
这些键在分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总之,原子结构是原子的组成和排列方式,而化学键是将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化合物的力量。
理解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的本质对于探索和理解物质的性质和行为是至关重要的。
高中化学原子构成教案
高中化学原子构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2. 掌握电子排布规律。
3. 理解原子的核结构和元素的原子序数。
4. 掌握原子的质量数、原子量和同位素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原子的基本结构和组成、电子排布规律、原子核结构和元素的原子序数。
难点:原子的质量数、原子量和同位素的概念。
三、教学内容:1. 原子的基本结构和组成2. 电子排布规律3. 原子核结构和元素的原子序数4. 原子的质量数、原子量和同位素的概念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模型,引导学生思考原子的基本构成。
2. 学习原子的基本结构和组成,讲解原子的核、电子云和质子中子等组成。
3. 学习电子排布规律,引导学生掌握电子在原子中的排布规律和能级结构。
4. 学习原子核结构和元素的原子序数,介绍原子核的构成和元素的原子序数概念。
5. 学习原子的质量数、原子量和同位素的概念,讲解原子的质量数和原子量的计算方法,介绍同位素的概念和应用。
6. 梳理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复习,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五、教学方法:1. 讲授相结合2. 实验教学3. 互动探究六、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原子结构模型等2. PPT课件3. 教科书七、教学评估:1. 完成课堂练习2. 参与课堂讨论3. 实验报告八、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原子的基本结构和组成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后续教学可以加强实验教学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高三化学 第18讲 原子结构 化学键 教案
1第18讲 原子结构 化学键(第一课时)考纲要求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结构式的表示方法。
考点一 原子结构、核素1.原子构成(1)构成原子的微粒及作用原子(A ZX)⎩⎪⎨⎪⎧原子核⎩⎪⎨⎪⎧Z ——决定元素的种类中子[A -Z]在质子数确定后决定原子种类同位素Z——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2)微粒之间的关系①原子中:质子数(Z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②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③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④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3)微粒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4)两种相对原子质量①原子(即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一个原子(即核素)的质量与12C质量的112的比值。
一种元素有几种同位素,就有几种不同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该元素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
如:A r(Cl)=A r(35Cl)×a%+A r(37Cl)×b%。
2.元素、核素、同位素(1)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及相互关系(2)同位素的特征①同一元素的各种核素的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物理性质差异较大;②同一元素的各种稳定核素在自然界中所占的原子百分数(丰度)不变。
(3)氢元素的三种核素11H:名称为氕,不含中子;21H:用字母D表示,名称为氘或重氢;31H:用字母T表示,名称为氚或超重氢。
(4)几种重要核素的用途3.核外电子排布(1)核外电子排布规律(2)原子结构示意图(3)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性质的关系①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较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表现出还原性,在化合物中显正化合价。
②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或等于4,较易得到电子,活泼非金属原子易形成阴离子,在化合物中主要显负化合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讲原子结构化学键
(第一课时)
考纲要求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结构式的表示方法。
考点一原子结构、核素
1.原子构成
(1)构成原子的微粒及作用
原子(A Z X)原子核
Z——决定元素的种类
中子[A-Z]
在质子数确定后
决定原子种类
同位素
Z——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2)微粒之间的关系
①原子中:质子数(Z)=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②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③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④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3)微粒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4)两种相对原子质量
①原子(即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一个原子(即核素)的质量与12C质量的
1
12
的比值。
一种
元素有几种同位素,就有几种不同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该元素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
如:A r(Cl)=A r(35Cl)×a%+A r(37Cl)×b%。
2.元素、核素、同位素
(1)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2)同位素的特征
①同一元素的各种核素的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物理性质差异较大;
②同一元素的各种稳定核素在自然界中所占的原子百分数(丰度)不变。
(3)氢元素的三种核素
1
1H:名称为氕,不含中子;
21H:用字母D表示,名称为氘或重氢;
31H:用字母T表示,名称为氚或超重氢。
(4)几种重要核素的用途
核素23592U 146C 21H 31H 188O
用途核燃料用于考古断代制氢弹示踪原子
3.核外电子排布
(1)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2)原子结构示意图
(3)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①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较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表现出还原性,在化合物中显正化合价。
②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或等于4,较易得到电子,活泼非金属原子易形成阴离子,在化合物中主要显负化合价。
③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为8电子(氦为2电子)稳定结构,不易失去或得到电子,通
常表现为0价。
第18讲原子结构化学键
(第二课时)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2.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考点二化学键、物质构成
1.化学键
(1)化学键的定义及分类
(2)化学反应的本质:反应物的旧化学键断裂与生成物的新化学键形成。
2.离子键、共价键的比较
离子键
共价键
非极性键极性键
概念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电子云重叠)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成键粒子阴、阳离子原子
成键实质阴、阳离子的静电作用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方原子
共用电子对偏向
一方原子
形成条件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
经电子得失,形成离子键同种元素原子之间成键
不同种元素原子
之间成键
形成的物质离子化合物
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除外);某些
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或某些离子化合物
3.电子式的书写方法
(1)概念: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
(2)书写方法
(3)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①离子化合物
如NaCl:。
②共价化合物
如HCl:+―→
4.化学键与化合物的关系
(1)化学键是相邻离子或原子间的一种强作用力,既包括静电吸引力,又包括静电排斥力
(√)
(2)所有物质中都存在化学键(×)
(3)由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学键都是离子键(×)
(4)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原子跟卤素原子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一定是离子
键(×)
(5)非金属元素的两个原子之间一定形成共价键,但多个原子间也可能形成离子键(√)
(6)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请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式
(1)原子:Na________________,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单离子:Na+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复杂离子:NH+4______________,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离子化合物:MgCl2___________,Na2O_______________,Na2O2_______________。
(5)非金属单质及共价化合物:N2__________,H2O___________,H2O2_____________。
电子式书写常见的四大误区
题组二化学键类型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5.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A.MgCl2
B.Na2O2
C.Cl2
D.NH3·H2O
6.下列关于NaHSO4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为NaHSO4是离子化合物,所以NaHSO4固体能够导电
B.NaHSO4固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是2∶1
C.NaHSO4固体熔化时破坏的是离子键和共价键
D.NaHSO4固体溶于水时破坏的是离子键和共价键
7.(2018·松江区二模)一定条件下,氨与氟气发生反应:4NH3+3F2===NF3+3NH4F,其中NF3空间结构与NH3相似。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除F2单质外,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B.NF3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C.NF3中只含极性共价键
D.NH4F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判断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三种方法
1.寻找“10电子”微粒和“18电子”微粒的方法
(1)“10电子”微粒
(2)“18电子”微粒
CH3—CH3、H2N—NH2、HO—OH、F—F、F—CH3、CH3—OH……
2.记忆其他等电子微粒
(1)“14电子”微粒:Si、N2、CO、C2H2、C2-
2。
(2)“16电子”微粒:S、O2、C2H4、HCHO。
3.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分别相等的两种微粒关系
(1)可以是两种原子,如同位素原子
(2)可以是两种分子,如CH4、NH3等
(3)可以是两种带电荷数相同的阳离子,如NH+4、H3O+
(4)可以是两种带电荷数相同的阴离子,如OH-、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