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自然地理学》教案2解析

合集下载

综合自然地理教案

综合自然地理教案
《地球表层的整体性》案
教学题目
第二节地球表层的整体性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从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出发,在掌握部门自然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对部门自然地理知识的融合能力,使学生初步初步建立起地球表层整体观,了解地球表层的基本特性及其机理,树立整体性的思想、正确的人与自然观,同时掌握基本的地理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
如图“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图”,首先要弄清各种符号的含义。陆地表层为土壤层,蓝色和红色矢线均代表物质流,橙色矢线代表能量流。各符号的长短、粗细不一,是形象地表示了能量流、物质流在量上的差异。其次要根据各矢线的指向及土壤层所处的部位,进一步搞清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整个插图是以太空某一高度垂直向地心切割的一个想象断面。可明显看出,土壤层正处在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紧密接触地带,为各圈层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转换的枢纽,它还是无机质和有机质相互转换的天然场所。同时也说明土壤的形成和能量与物质来源同上述各圈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教学方法
1、推理式:根据已掌握的理论和知识推导出新的理论结论;
或根据典型案例教学推导出理论结论。
2、实证式:通过观察图片,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况挂钩。
3、探究式:提出研究题目,查阅相关资料,撰写论文,实现以研究
带动学习的目的。
教学重点
统一性表现
教学难点
整体性功能,特别是平衡功能
教学内容
1、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0分钟)
《地球表层的组成》教案
教学题目
第一章地球表层的特征第一节地球表层的组成
教学目标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从系统整体出发来研究地球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及系统与外部世界的相互关系;使学生掌握地球表层各个组成成分的基本特征。

综合自然地理学教案

综合自然地理学教案

《综合自然地理学》教案目录绪论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理科学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一章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第一节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根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第二节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萌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第三节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第四节新中国的综合自然地理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第五节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第四节地理环境的能量基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第五节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第一节地域分异及其基本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第二节地域分异的尺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第三节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方向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节律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第四节自然地理环境时间演化的基本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第五章自然区划理论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第一节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第二节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第三节景观(自然地理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第四节山地自然区划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第五节自然区别单位的类型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第六节自然区划调查和报告编写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第六章土地的分级、分类和土地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第一节土地问题和土地科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第二节土地分级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第三节土地分类系统——土地类型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 第四节土地类型调查和制图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 第五节土地分等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 第六节土地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 第七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 第一节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基础与发展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 第二节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深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 第三节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绪论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理科学中的位置一、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征1.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理学就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

大学综合自然地理学教案

大学综合自然地理学教案

大学综合自然地理学教案【大学综合自然地理学教案】1.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介绍地球自然环境的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

它包含大地构造、地球物理学、气象学、海洋学、生态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成和演化,认识地球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自然现象和生态系统,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并探讨如何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2. 课程目标2.1知识目标1) 了解地球的物理特性和大地构造;2) 了解地球的大气环境和气象现象;3) 了解海洋的基本特性和海洋生态系统;4) 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自然保育意义。

2.2能力目标1) 掌握相关的地球科学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2) 能够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3) 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和他人进行讨论交流。

3. 课程大纲本课程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3.1 大地构造学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球科学研究进展;板块构造理论和板块活动对地球表面现象的影响;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

3.2 地球物理学地球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地震波及其在地球结构研究中的应用;地球引力场、地球磁场和地球电场。

3.3 气象学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气象现象的形成和演化;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趋势。

3.4 海洋学海洋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基本特性;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的开发;海洋污染和海洋保护。

3.5 生态学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生态系统的组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4.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

其中包括:4.1 授课采用教师讲授的方式,讲解地球科学原理,介绍地球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和结构。

4.2 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地球环境问题,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师可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最后在全体课堂上分享总结。

4.3 案例分析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实际问题,并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案例分析的内容可以是环保、气候变化、海洋生态系统、污染等。

综合自然地理学2

综合自然地理学2

第一章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什么是自然环境?自然地理环境(自然综合体、景观)是地球表层的大气、水、岩石、生物以及其他派生的自然物质共同组成的整体。

2、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区别:天然环境是指那些只受人类间接的或轻微影响的、而原有自然面貌基本上未发生明显变化的原生自然环境,如极地、高山、大荒漠、大沼泽、热带雨林、某些自然保护区以及人类活动较少的海域等。

人为环境是指那些自然条件经受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之后,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次生自然环境,如放牧的草场,经过采伐的森林、农田、鱼塘、水库、运河等。

联系:人为环境的成因及其形式,主要取决于人类干预的方式和强度。

但它自身的演变和作用过程,则受自然规律制约。

如水库、运河的水量和流速等水情要素,与天然湖泊、河流一样,仍受气候、地貌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人为环境和天然环境一样,同属于自然环境。

3、试述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分支和它们的研究对象及其相互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具有相对独立性、整体性和区域性的特点。

相应于这三个方面,自然地理学可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和区域自然地理学。

部门自然地理学研究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一要素,即研究这个要素的组成、结构、时空动态和分布等特征和规律,如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地貌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即把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着重研究其整体的各组成要素及各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区域自然地理学研究一定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个组成要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即对区域的部门情况和区域的综合情况进行研究,故可分为区域部门自然地理和区域综合自然地理。

前者如区域气候、区域水文、区域地貌、区域植被、区域动物等,后者对某一具体区域进行综合自然区划和土地类型的研究。

4、试述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理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综合自然地理学以部门自然地理学为基础,综合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阐明这个环境整体的组成与结构特点、功能效应、发展动态、地域差异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等基础问题。

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设计

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设计

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对自然地理现象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掌握地球表面的主要自然地理现象,如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

2.理解自然地理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

3.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4.能够运用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自然地理问题。

5.能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

6.能够撰写科学论文和报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3.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现象及其相互作用。

具体的教学内容如下:1.地球表面的主要自然地理现象,包括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

2.自然地理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如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

3.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如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的教学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自然地理现象案例,使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应用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具体的教学资源如下:1.教材:选用权威的地理学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知识学习。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自然地理现象。

自然地理学教案

自然地理学教案

自然地理学教案一、内容概览自然地理学导论:介绍自然地理学的定义、发展历史、学科范围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为学生建立对自然地理学的整体认知。

地球环境与生态系统:探讨地球的物理环境(如大气、水圈、岩石圈等)和生物环境(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地貌与地质:分析地球的地貌特征和地质构造过程,包括地质循环、地貌发育等基本原理和实例研究。

这一部分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地貌形态和地球内部结构之间的关系。

水系统与自然资源:关注地球上水资源(包括海洋和内陆水体)的分布、循环和利用,探讨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差异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还将介绍其他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可持续利用的策略。

生物地理学与生态地理学:阐述生物多样性与地理分布的关系,探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及生态过程。

关注生态系统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发展趋势及其应对策略。

气候变化与全球环境变化:分析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和预测,探讨全球环境变化对自然地理系统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通过这一部分的课程,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 介绍自然地理学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地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地表形态、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等方面的研究,探讨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地理学不仅关注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也关注这些现象背后的成因、演变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性。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基础分支之一,对于理解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地理学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地球表面的基本信息,帮助我们理解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通过对自然地理现象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预测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比如气候变化对农业、水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影响。

自然地理学对于城市规划、区域可持续发展、自然灾害防治等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综合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地理专业)讲课讲稿

综合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地理专业)讲课讲稿

楚地理科学与旅游管理系(院、部)地理科学专业综合自然地理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22105104课程中文名称: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英文名称: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使用专业:地理科学开课学期:第三学期总学时:5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6,实验学时:4)总学分:2.5学分预修课程: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部门自然地理学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地理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

课程系统讲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和分析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区划的理论与方法,土地分类与结构、土地评价与土地变化、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

教材建议:伍光和,蔡运龙编著,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参考书:[1]刘南威、郭有立编著,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景贵和主编,综合自然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3] 陈传康,伍光各,李昌文编,综合自然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33。

[4] 赵松乔等编著,现代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5] 刘南威主编,自然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6] 黄秉维,郑度,赵名茶等著,现代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7] 王建主编,现代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 蒙吉军编著,综合自然地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二、课程性质、目的及总体教学要求课程的基本特性:综合自然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主干基础理论课程。

它是在各部门自然地理学基础上研究地球表层整体性特征及其结构、功能和演变规律的科学。

特别着重研究地球表层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机制、地球表层区域分异规律和地域分异规律。

综合自然地理学教学设计

综合自然地理学教学设计

综合自然地理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基本的自然地理概念和理论知识;2.掌握自然地理相关数据的获取与分析方法;3.培养学生分析自然地理现象和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对环境和自然资源问题的认识和重视。

二、教学内容1. 自然地理概念和理论1.地球的构造和运动;2.大气、水文、生态等自然系统结构与功能;3.生态环境与自然灾害。

2. 数据获取与分析方法1.实地调查方法;2.统计分析方法;3.空间分析方法。

3. 自然地理问题分析与解决1.大气污染;2.水资源问题;3.生态破坏。

三、教学方法1.讲授;2.实地调查;3.分组讨论;4.汇报展示。

四、教学过程1. 自然地理概念和理论1.讲授地球的构造和运动,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态、大小、自转、公转及地球上各层的特点和功能;2.讲授大气、水文、生态等自然系统结构与功能,介绍地球上大气、水文、生态等系统联系和作用;3.讲授生态环境与自然灾害,提高学生对环境和自然资源问题的认识和重视,了解自然灾害的类型、原因及可能带来的后果。

2. 数据获取与分析方法1.对学生进行实地调查,让学生掌握实地调查方法,获取真实数据;2.通过讲解统计分析方法、空间分析方法等方法,让学生掌握数据的分析能力。

3. 自然地理问题分析与解决1.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析大气污染、水资源问题、生态破坏等自然地理问题;2.让学生针对不同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在课上进行汇报展示,让其他同学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教学评价1.在课堂上对学生实地调查、分组讨论、汇报展示等进行评价;2.通过期末考试、作业评分等方式对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进行评价。

六、教学资源1.教材:《自然地理学》;2.资源:地图、卫星影像、气象数据、水资源数据、生态数据等。

自然地理学教案

自然地理学教案

自然地理学教案【篇一:自然地理学教案(7)】授课题目第二章系统科学与自然地理系统第一节系统科学概述授课类型理论课首次授课时间2009年09月12日学时2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使学生:了解系统的定义、组成部分;掌握系统和基本性质;了解系统科学的基本内容。

重点与难点1系统的基本概念;2系统科学的基本内容。

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媒体教学过程:(包括授课思路、过程设计、讲解要点及各部分具体内容、时间分配等)第二章系统科学与自然地理系统第一节系统科学概述系统科学可以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就之一。

自40年代起,从系统论的诞生到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再到系统工程的出现,直至系统科学体系的初步形成,历时近半个世纪,如今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

为应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充实并改进地理科学,应对它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一、系统的定义(10分钟)系统论建立之初,其创始人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von bertallanffy)认为,“系统是相互作用亦即相互联系的诸要素的复合体”。

后来,他对该定义又作了补充,认为“系统是处于相互联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级组成要素的总体。

”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和系统工程学家钱学森在其《论系统工程》(1982)一书中,将“系统”一词定义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从以上两个定义中可以看出对系统的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前者表达了“系统与环境发生联系”;后者则表明系统应“具有特定功能”。

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将这两种对系统的表述综合起来更为全面。

即系统是由处于相互联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可见“系统”的定义体现系统的整体性、组成的多元性、系统内外的关联性,以及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性质。

二、关于系统的几个基本概念(20分钟)刚才我们对系统下了定义,为了正确理解系统的概念,必须对要素、环境、相互联系、结构与功能这5个方面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综合自然地理学教案

综合自然地理学教案

综合自然地理学教案绪论: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科学中的地位学时:2学时重点: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难点: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一、综合自然地理研究对象1。

地理学研究对象: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注意差异: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

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是经济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环境是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一门整体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科学。

其研究对象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

二、从系统论看地理学的分科1,系统论: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用系统论看地理学的分科a,三分法:三个组织水平综合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经济地理学、综合人文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部门人文地理学。

b、西方二分法: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c、苏联的二分法:1950年后对中国的影响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内容附属其中)d、作为一个科学体系,地理学可以分为四个方面:1)三分法: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狭义、社会和文化地理)2)三层次:系地理、小学综合地理和中学综合地理三)三重性:理论、应用理论和区域实践研究。

4)三时段:古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和时间地理学(现代过程的地理学研究)(二)、从地理学发展史来看地理学分科1.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地理学在分析思维的影响下处于危机之中,应对这种差异的努力并没有削弱分析思维的影响。

(1)区域学派:区域地理被看作地理学的主体。

哈特,海特纳。

(2)人地关系学派:强调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拉泽(决定论),维达尔·勃兰特,布鲁纳(可能性理论)。

(3)景观学派:地表可以按发生上的相对一致和形态结构上的同一性来划分成一个个地理区域和地段,这就是景观。

赫伯森,帕萨格,伯格,格里戈里耶夫,伊萨琴科。

2,大量综合问题的存在,促使综合思潮获得重视(1)跨学科边缘领域的研究;(2)控制论思潮对系统论的影响;(3)科学和普通科学的兴起。

第8章综合自然地理2

第8章综合自然地理2

第8章⾃然地理综合研究第2节地域分异第3节⾃然地理区划重点内容•地域分异规律•⾃然区划原则•中国三⼤⾃然区的主要特征第⼆节⾃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地域分异:地理环境整体及各组成部分的特征,按照确定的⽅向发⽣分化,以致形成多级⾃然区域的现象。

橘⼦vs 苹果⻨⼦ vs ⽔稻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也称空间地理规律,是指⾃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致性,⽽在另⼀确定⽅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发⽣更替的规律。

⼀般公认的地理分异规律包括(纬度)地带性和⾮(纬度)地带性两类。

一、地带性分异规律(一)地带性规律学说的形成背景地理学对地域分异规律的研究是由地带性开始的。

古希腊罗马:热带、温带和寒带;《禹贡》:描绘华北平原暖温带到长江下游亚热带自然景观的地带性变化;希帕库(前194-前120年)、斯特拉波(前64-前23年)、玄奘(600-664年)、沈括(1031-1095年)、A.F.布申(1724-1793年)、A.洪堡(1769-1859年)、F.李希霍芬(1833-1905年)…(二)地带性规律学说的本质含义B.B.道库恰耶夫是地带学说的创立者,其地带学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要点:1.太阳辐射能是自然带和自然地带形成的能量基础;2.由宇宙-行星因素如日地距离、地球形状和黄赤交角等引起的太阳辐射能在地表不同纬度区域的不均匀分布,是形成自然带和地带的动力学原因。

3.带和地带只在理想状况下呈东西方向延伸,并具有环球分布特点,同时沿南北方向发生更替;4.地带性规律并非唯一的空间地理规律,客观上应存在另一种规律。

由此可以看出,道库恰耶夫的地带和带,实质上是纬度地带或纬度带。

(三)地带性规律研究的近期发展1. 查明不仅地理要素、地理环境整体也具有地带性,形成了一系列大致呈东西方向延伸的自然区域;2. 对地带性规律的研究由陆地扩展到海洋;3. 突破了单纯考虑热量的局限性,发现了水分尤其是水热组合关系在地域分异中的重要作用;4. 揭示了沿岸和内陆腹地纬度地带普全然不同的事实;5. 确认了非地带性区域内地带性分异的存在;6. 地带性规律的量化模型。

《综合自然地理学》讲授提纲

《综合自然地理学》讲授提纲

《综合自然地理学》讲授提纲《综合自然地理学》讲授提纲教材:《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二版)刘南威郭有立编著(科学出版社,2004.6)第一章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理环境a.环境b.作为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环境c.地理环境的构成(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环境a.自然环境的构成次生的自然环境人为环境经济环境b.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具有耗散结构的开放系统——自然地理系统c.自然地理环境的其它术语3.综合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即的把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定义:A.综合自然地理学(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一般指狭义的自然地理学,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系统研究,着重探讨自然地理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物质能量的关系,阐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历史形成、现代过程、类型特征、地域分异和发展演变。

(地理学)B.课本P4二、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1.从地理学的科学体系来看(白光润)2.从地理学的三维立体分类系统中来看3.综合自然地理与部门自然地理、区域自然地理的关系三、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任务(P4)四、本课程的学习要求1.做好笔记,以备复习考试。

2.建议阅读《重新发现地理学》,在此基础上完成一篇学期论文“我所认识的地理学”2000字以上,按正式论文格式编写,为日后写毕业论文作点准备。

可以围绕自己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来写,不必面面俱到。

3.按时完成作业,平时成绩与点评30%,其中主要看论文成绩。

4.开展1-2次课堂讨论(包括论文报告)5.未安排野外实习,但将结合科研成果作适当的讲解。

第二章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综合自然地理的根基——古代地理学一、从远古至18世纪中叶,地理学处于搜集和积累资料的时期a.奴隶社会的地志学(方志学)成为古代地理学的主流b.封建社会的地理学有所倒退,但并不完全是固步不前c.地理大发现(15世纪后半叶至18世纪)刺激了地理学的发展二、古代地理学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三、古代地理学以纯粹描写地理现象为特点博杂派→地方志四、~的两大基本学派宇宙派→地理学第二节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萌芽——近代地理学一、18世纪末——19世纪中叶;地理学转折,自然地理学诞生A.洪堡《宇宙》——自然地理学B.李特?《地学通论》——人文地理学二、19世纪后半期:地理学分化,综合自然地理学萌芽A.李希:用综合的观点研究自然界B.道库恰耶夫:土壤作为历史综合体的发现以及由此转入的研究工作,进一步促进自然地理学的萌芽第三节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一、两大学派的出现1.景观学派:侧重研究地表局部(地域)的地方性特征(购格)2.普通自然地理学派:侧重研究地表的整体结构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地理规律(希3.罗?诺夫)二、理论体系(本世纪40年代以后)的形成a.并列斯尼克《普通地理学原理》b.伊萨钦科《自然地理学原理》第四节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一、悠久的历史1.奴隶社会后期:众多有价值的地理著作a.商贡b.管子、地员篇2.封建社会时期:成果累累、成就辉煌a.地理志b.地图c.地理专著二、新中国的综合自然地理学1.1959年以前:伊萨钦科.罗开富.黄秉维2.1959-8. 1966:任美锷、.杨纫章、侯学煜3.1977的以后:深入开展土地类型研究第五节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一、现代观测和分析手段的应用二、加强基本理论的研究三、开展宣际应用的研究1.区域的研究2.环境问题的研究3.地理预测的研究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和结构第一节范围和边界一、范围:上至大气圈的下部水圈、生物圈的全部下至岩石圈的上部二、边界:a.伊萨钦科:上至对流层顶(10-12KM),下至沉积圈底层(-5~6 KM)b.牛文元:上限在50~100 M;下限在-20~-30、-100Mc.陈传康:视研究问题大小而定第二节组成和特征一、组成1.物质组成:固态的岩石,液态的水、气态的空气、活动的有机体2.能量组成:太阳辐射、地球内能、潮汐能3.要求组成: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植物和动物)二、基本特征1.地球的外能和内能作用明显2.气、固、液三相物质并存3.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转化4.人类聚居的场所第三节结构一、结构的一般特性1.分层性——地球圈层构造决定2.交织性——四种物质相互重迭、渗透3.集中性——海陆表面的自然地理过程和现象最为集中4.综合性——自然综合体的表现5.差异性——地域分异显著6.多级性——从最高级的地理圈到最低级的相二、空间结构1.组成结构(垂直结构)——整体性的反映2.地域结构(水平结构)——差异性的反映三、时间结构第四节自然地理环境的系统框架一、系统的基本概念二、系统的基本分类1.功能类型:孤立类型、封闭类型、开放类型2.结构类型:形态类型、解联类型、过程响应类型、控制类型3.其他分类三、系统研究的基本原则1. 整体性:系统是由各组成部分构成的整体2. 综合性:基于系统的观点3. 层次性:基于系统等级性4. 功能结构性:系统一定的结构相应于一定的功能5. 动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都会发生变化第四章外部因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一节宇宙因素一、太阳辐射1. 几乎所有的自然地理过程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2. 辐射平衡是比太阳总辐射更为直接的动力基础3. 辐射平衡的地理分布具有随纬度增加面减小的变化趋势→差异性4. 辐射平衡随时间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节律周期→节律性5.太阳辐射进入自然地理环境以后,发生了复杂的能量交换和转化,从而把四大圈层联结成一个整体→整体性二、球和太阳引力→潮汐(略)三、陨石的影响1.增加地球质量2.造成硕石境和环形山3.陨震4.形成新矿床5.沧海桑田巨变的外因之一四、其他宇宙因素1.臭氧层——保护地表生物2.电离层——干扰无线电波、两极极光3.太阳风——危及地球生物第二节行星因素一、地球形状和大小1.“球状”造成地球上的热量带状分布和所有有关现象具有纬向地带性分布特征2.巨大质量使地球保持着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使生命和人类的诞生成为可能3.昼夜现象(地球的不透明性)二、地球自转P64三、地球的公转1.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更替2.构成划分自然带的特殊纬线3.影响太阳辐射量沿纬度的分布4.天文四季不等长5.地球轨道偏心率的变化使得地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随之改变第三节地球因素一、地球内部物质状态1.岩石圈的下层构成大小不同的板块支承着整个自然地理环境2.软流圈的对流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二、地球内能1.地热活动的地表显示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2.是改变地壳状态的重要因素(构造运动)3.重力使地球物质是同心圆状排列4.重力(位能)也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能量第四节自然地理环境外部联系的本质1.支配~中各种基本过程的能量,几乎全部都从外部进来(太阳辐射、地球内能),由此推动整个自然地理过程的发展,决定了演化的强度和方向。

综合自然地理学教案——第六章综合自然区划

综合自然地理学教案——第六章综合自然区划

综合自然地理学教案——第六章综合自然区划第六章综合自然区划重点:讲授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方法和等级系统。

难点:具体单位的划分。

第一节综合自然区划概述一、区划、自然区划、综合自然区划区划:区域的划分,泛指各种区域的划分,通常所说的区划可分为自然区划、经济区划和行政区划。

自然区划:地域分异规律作用的结果,使地表自然界存在明显差异,可以说,地球上没有自然条件绝对相同的两个地方。

但是,自然条件空间地理分布,具有逐渐过渡的性质,在差异中存在着过渡性,在过渡性中仍可以找到一些自然条件差异性较小,相似性较大的区域,把相似的划分为一区,把差异的划分为另一区。

人们就是按照自然地理区域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区域划分异的,并按区域等级的从属关系,得出一定的区域等级系统,这种方法叫自然区划。

自然区划的对象和侧重点不同,可分为部门自然区划和综合自然区划。

部门自然区划是以地理某一个组成成分为对象进行划分,如地貌区划、水文区划、土壤区划、植被区划。

综合自然区划的对象是自然地理综合体,根据自然地理综合体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逐级进行区域划分,并根据其相似性程度和差异性程度排列成一定的区域等级系统。

所以说,综合自然区划是对自然地理综合体的地域划分。

它们之间存在差别:综合自然区划是从自然现象的综合特征进行区划,部门自然区划是从某一个要素特征进行划分。

它们之间的关系:部门自然区划应以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为背景,而综合自然区划以部门自然区划为依据。

按区划目的不同,自然区划中有特种目的的自然区划,即针对某一特殊目的,而进行的地域划分,如农业自然区划、公路自然区划、建筑自然区划。

二、区划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综合自然区划的理论和方法是综合自然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综合自然地理的理论联系实际,为生产实践服务的一个领域。

意义:①揭示了自然综合体的地域分异规律性;②掌握一定地域的自然地理综合特征;③为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有效的改造自然条件,拟定改造自然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自然地理解析教案模板范文

自然地理解析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要素。

2. 使学生掌握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人地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

2. 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人地关系及可持续发展。

教学难点:1. 自然地理环境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2. 人地关系及可持续发展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相关图片和视频。

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要素。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自然地理环境?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新课讲解1.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a. 大气圈:气候、气象等。

b. 水圈:海洋、河流、湖泊等。

c. 岩石圈:地形、地貌等。

d. 生物圈:植被、动物等。

2.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a. 大气圈对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影响。

b. 水圈对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影响。

c. 岩石圈对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影响。

d. 生物圈对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影响。

3. 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a. 气候对农业、工业和旅游业的影响。

b. 水资源对人类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c. 地形地貌对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等的影响。

d.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三、案例分析1. 介绍一个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相关的案例,如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2. 分析案例中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课后进一步探究。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2. 提问: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有哪些影响?二、新课讲解1. 人地关系a. 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

b. 人地关系的主要类型。

2. 可持续发展a.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b.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综合自然地理学》教案2解析

《综合自然地理学》教案2解析

《综合自然地理学》教案2解析一、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理环境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球表层1、广义的地球表层上自大气圈对流层顶部,下至岩石圈沉积层底部(陆地部分在地下5~6km,海洋部分平均在海面以下4km处),2、狭义的地球表层指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的交接面,上限离地面不超过100m,相当于对流层近地面摩擦层下部—地面边界层,下限为太阳辐射能可到达的深度。

第二节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地位1、从研究对象看,地理学可以分为:①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自然地理学;②研究经济地理环境的经济地理学;③研究社会文化地理环境的人文地理学。

三者的研究对象组合起来便是地理环境,这是地理学研究的整体的对象。

2、从研究层次看,地理学可分为:①研究整个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综合地理学;②分别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地理环境的整体特征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经济地理学和综合人文地理学;③分别研究上述三种环境中各组成要素的部门地理学,如部门自然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和部门人文地理学。

3、从研究领域看,地理学可分为:①理论性的理论地理学研究,即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阐述;②应用性的应用地理学研究,即应用理论和具体方法的阐述;③区域性的区域地理学研究,即运用上述两种理论和方法对特定区域进行具体的研究。

上述三方面可依次概括为:三分支、三层次和三重性。

综合自然地理学从“三分支”来看,它属于自然地理学范畴;从“三层次”来看,它又属于部门综合的层次;从“三重性”来看,它包括综合理论研究(如整体性规律、时间演替规律、地域分异规律等)、综合应用研究(如农业土地类型、农业自然区划等)和综合区域研究(如中国土地类型、中国自然区划等)。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与结构二、自然环境的组成(l)对流圈。

大气圈底部对流运动最显著的大气圈层,主要由气态物质组成。

这里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 和几乎全部水汽。

它的下界是海陆表面,上界随纬度、季节及其他条件不同而不同。

综合自然地理学教案——第二章 自然地理系统的整体特征

综合自然地理学教案——第二章      自然地理系统的整体特征

第二章自然地理系统的整体特征重点:讲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阐述各组成成分间的相互关系及自然地理系统的基本特征。

难点:在于整体性的认识过程第一节系统概述一、系统概念与分类系统、按系统的尺度规模和范围分类、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划分、按人与自然的关系划分二、系统的主要特征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稳定性与变易性1.传统观点的整体性整体性:自然地理综合体各组成要素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具体地讲地球表层是由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动物等成分组成,这些无机自然界与有机自然界各组成成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通过自然历史过程,形成自然地理综合体,这个综合体中任何一个成分或环节的变化都会影响其它成分或环节的变化甚至整体的变化。

比如:我们所处的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作物为一年两熟,如果气候寒冷则是寒温带气候,无霜期短,作物只能一年一熟,种植耐寒、生长期短的作物。

同样,地貌因素发生变化,也会引起一系列变化,再如华北平原如发生地壳运动,抬升1000米以上,气温降低,降水发生相应的变化,土壤、植被也随之改变。

传统观点:是以自然综合体学说为基础,用因果法则,揭示自然地理环境动态特征,一个因素变化会影响另外的因素,体现在自然综合体内各要素的内在联系性,传统观点的整体性是内在联系的整体性。

但是传统的观点是定性的描述,不能定量地表达整体性原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新学科领域特别是系统论的出现,对整体性又有了新的认识。

2.系统思想的整体性,结构和功能1)功能整体性是系统对外结合内部所表现的效应(包括物质和能量、信息等的传输和转换)。

系统论中有一个重要原理——功能超越性原理,整体系统会出现子系统没有的功能——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三种情况:①系统的整体等于部分之和这是严格的和精确的数学多次证明的命题,几何和代数从来就把这种关系当作绝对的正确的真理,但这一命题只是对那些联系不紧密的松散系统才成立,只适应于由各要素机械组成的系统,如一筐苹果。

综合自然地理学教案——自然地理系统的地域分异规律

综合自然地理学教案——自然地理系统的地域分异规律

第五章 自然地理系统的地域分异规律重点:讲明基本概念,自然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地域分异在不同尺度的表现形式, 形成原因及相互关系,为综合自然区划和土地分级与分类奠定理论基础。

难点:本章似乎是纯理论内容,但也是从实际的自然现象中抽象出来的理论,很多规律 均有实际内容,因此学习本章时要注意从事实上去理解各种规律,不必离开客观实际去背诵 这些理论。

前面讲到地球表层的整体性,地球表层不断从外界输入能量(负熵流)才能维持一定的 有序性,使地球表层具有整体特征。

从整体上看,地球表层具有整体性,那么内部有无差异 呢?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由于输入地球表层的能量(太阳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差异:a.时间上,公转产生四季,自转产生昼夜,一天中接受的太阳能不同。

b.空间上,赤道、中纬、高纬不同的纬度获得的能量不同。

由于内力作用结果,使地球表层不均匀,产生了海陆分布、地势起伏、构造活动等。

所以内部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

自然综合体在不同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差异:分纬向、经向、垂直和局部。

热热带亚热带 (土壤、植被相应的 1 .从赤道-- -极地J 温带 表现出不同的类型) (纬四化) 亚寒带I 寒带(湿润森林 2.从沿海-- -内陆 半湿润 J 森林草原 (经向变化) j 干早 草原 |半干旱 小漠3.从山下一- -山顶,自然带垂直变化。

4.局部小到一个山地的阴坡、阳坡都不相同。

前述现象都是地球表层各组成成分分异的结果。

第一节地域分异的基本概念1.地域分异: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按一定方向发生水平分化的现象叫地域分异。

2.地域分异规律:指自然地理现象各组成部分及整个的综合体分异的客观规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是指陆地表面和海洋表面的各级自然综合体及其组成要素按一定的方向发生水平分化的现象。

狭义的是指陆地表面自然综合体及其组成要素的分异。

3.地域分异因素(导致各种分异的原因):导致地域分异差异的各种原因及因素,称为地域分异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理环境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球表层1、广义的地球表层上自大气圈对流层顶部,下至岩石圈沉积层底部(陆地部分在地下5~6km,海洋部分平均在海面以下4km处),2、狭义的地球表层指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的交接面,上限离地面不超过100m,相当于对流层近地面摩擦层下部—地面边界层,下限为太阳辐射能可到达的深度。

第二节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地位1、从研究对象看,地理学可以分为:①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自然地理学;②研究经济地理环境的经济地理学;③研究社会文化地理环境的人文地理学。

三者的研究对象组合起来便是地理环境,这是地理学研究的整体的对象。

2、从研究层次看,地理学可分为:①研究整个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综合地理学;②分别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地理环境的整体特征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经济地理学和综合人文地理学;③分别研究上述三种环境中各组成要素的部门地理学,如部门自然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和部门人文地理学。

3、从研究领域看,地理学可分为:①理论性的理论地理学研究,即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阐述;②应用性的应用地理学研究,即应用理论和具体方法的阐述;③区域性的区域地理学研究,即运用上述两种理论和方法对特定区域进行具体的研究。

上述三方面可依次概括为:三分支、三层次和三重性。

综合自然地理学从“三分支”来看,它属于自然地理学范畴;从“三层次”来看,它又属于部门综合的层次;从“三重性”来看,它包括综合理论研究(如整体性规律、时间演替规律、地域分异规律等)、综合应用研究(如农业土地类型、农业自然区划等)和综合区域研究(如中国土地类型、中国自然区划等)。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与结构二、自然环境的组成(l)对流圈。

大气圈底部对流运动最显著的大气圈层,主要由气态物质组成。

这里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 和几乎全部水汽。

它的下界是海陆表面,上界随纬度、季节及其他条件不同而不同。

根据观测,对流层的平均厚度在低纬度为17—18 公里,在中纬度为10—12 公里,在高纬度为8—9 公里。

一般夏季厚而冬季薄。

(2)水圈。

地球表层水体的总称,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

其中海洋面积最为宽广,占地球表面积的70.8%,平均深度3.8公里。

水圈总体积约13.7 亿立方公里(其中陆地水仅占2.8%)。

(3)沉积岩石圈。

亦称成层岩石圈,地壳(及岩石圈)的上层,主要由沉积岩构成,包括火成岩和变质岩等岩类。

(4)生物圈。

地表生命有机体及其生活领域的总称,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三大类。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l)地球的外能和内能作用显著。

(2)气体、固体和液体三相物质并存。

(3)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转化。

(4)人类聚居的场所。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一)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一般特性1、分层性地球的圈层构造特性规定了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分层性。

2、交织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四个基本组成成分相互重叠、相互渗透,彼此交织为一整体。

3、集中性海陆表面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直接接触的部分。

4、综合性:综合性是自然地理环境空间结构的基本特性,其最鲜明的体现是自然综合体的形成。

5、差异性自然地理环境各个部分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6、多级性整个自然地理环境实际上是不同层次的自然综合体的有机组合。

一、整体性的概念整体性,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

二、自然地理系统1、概念:是指自然地理要素通过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作用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可完成移动功能的整体。

3、系统研究的基本原则①整体性原则整体性是系统论的基本观点,它是指系统是由各个组成部分构成的整体②综合性原则综合性原则要求对任一系统的研究,必须从它的成分、结构、功能、相互联系方式、历史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的系统的考察。

③层次性原则系统论把整个客观世界看作一个结构有序的、多层次等级结构的统一体,认为客观世界的多样性、统一性正是通过层次性表现出来的。

④功能结构性原则系统的结构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空间和时间相互联系的方式和秩序,是系统保持整体性、具有一定功能的内在根据,是一个系统区别于另一系统的根本标志。

⑤动态性原则任何系统都是一个动态系统,处于运动和变化发展之中。

3、耗散结构: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与能量而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

一、大气循环大气循环是以大气环流的形式进行的,它包括了行星风系(环流)、季风环流和局地环流三种不同尺度的模式。

其中行星风系支配着全球性的大气循环,大气循环的原动力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也就作为地貌形成的外力条件之一。

二、水分循环水分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循环有两种主要的方式:一是通过水本身的相变,即从液态或固态转换成气态,随着空气的运动输送到远方,在适当的条件下,再由气态转换成液态或固态返回地表;一是液态水在热力梯度或势能三、地质循环地质循环由四个基本过程所构成。

第一是风化过程:裸露地表的岩石在各种破环营力的作用下,其内部性质发生机械的和化学的改造和变化。

第二是输运过程:风化作用的产物,在太阳能和重力能提供动力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渠道,输运到远离产生这些物质的地方,实现了地表物质的重新分配。

第三是沉积过程:被输运并聚集在海洋底部和陆地下陷部位的松散沉积物,在改变深度、温度和压力等条件下逐渐密实,改变了原来的结构和成分,并通过岩化作用形成岩石。

最后为构造过程:由于地球内能的作用,产生地壳的抬升、下陷、断裂、褶曲、火山、地震等现象,同时也发生大规模的水平运动。

四、生物循环生物循环即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生物循环包含着两个基本的意义:一是生物作为土壤—植物—大气之间的一个联系环节,从而使它成为整个自然地理环境中物质能量交换的一个基本通道;二是实现了有机界与无机界之间的互相转化,这是生物循环的最本质的体现。

(1)生物有机体可以把太阳辐射能转化为化学潜能。

(2)生物循环引起化学元素的迁移,使得这些元素在自然地理环境中重新分配。

(3)生物循环可以改变大气的组成成分,并保持大气圈中气体的相对平衡。

(4)生物循环影响并改造水圈中的化学成分。

地面水和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很大程度上受生物循环的制约。

(5)生物循环还把太阳能引进成土过程,使分散在岩石风化壳、水圈和大气中的营养元素在地表积聚,有机体本身则是土壤中有机成分的来源,从而使土层产生肥力,促进土壤的形成和发展。

(6)生物循环参与了某些岩石和矿物的形成。

(一)岩石圈发展的方向性(1)地球的发展和它的起源有直接关系。

(2)地壳的演化具有明显的方向性。

(3)与大地构造的发展相联系,随着地槽向地台的演化,大陆的面积也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尽管海侵和海退是交替地出现,但发展的总方向是海洋面积不断缩小,而大陆面积日益增长。

(4)风化壳的发育以及土壤的形成过程也都具有方向性。

(三)水圈发展的方向性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地球上的水绝大部分以结晶水的形式贮存于地球内部。

后来地内温度逐渐升高,结晶水转化为水汽,这些水汽通过火山活动等方式逸出地表。

但由于当时逸出地表的水汽不多,而地表温度又很高,所以这些水汽不能以液体形式降至地面,地表没有形成任何水体。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气中水汽增多而地表温度降低。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节律性自然地理过程(及其现象)随时间重复出现的变化规律称为自然地理环境的节律性,简称节律性或节奏性、韵律性(一)周期性节律周期性节律是自然地理过程按严格的时间间隔重复的变化规律。

(二)旋回性节律旋回性节律是以不等长的时间间隔为重复周期的自然演化规律。

(三)阶段性节律生物自身特性所形成的节律具有阶段性的特点。

一、概念所谓地域分异,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或自然综合体沿地表按确定方向有规律地发生分化所引起的差异。

支配这种分化现象的客观规律也就称为地域分异规律。

二、地域分异因素地域分异的基本形成因素是:一是太阳能沿纬度方向分布不均及与此相应的许多自然现象沿纬度方向有规律的更替。

这种地域分异因素称为纬度地带性因素;二是海路分布、大地构造和地貌差异等导致偏离纬度方向的地域分异,其形成的大地构造、地貌分区和干湿度分区不沿纬线方向延伸,而是或呈南东-北西向,或呈南西-北东向,甚至南北向,称为非纬度地带性。

地带性因素是指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非地带性因素是指由地球内能所形成的海陆分布对比关系、地势起伏、岩浆活动和构造作用等。

地带性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组成成分的特质在地带性因素作用下随纬度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规律。

非地带性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组成成分的特征在非地带性因素制约下发生变化的规律。

非地带性的典型表现是地表的构造区域性。

第二节纬度地带性分异与自然地带学说1、纬度地带性规律(1)含义:指自然地理各组成成分及其景观大致按纬线方向延伸并按纬度方向有规律变化的现象。

(2)基本因素:是太阳能按纬度呈带状分布所引起的温度、降水、蒸发、气候、风化等呈带状分布的结果。

四、自然地带学说1、自然地带学说的本质:太阳辐射能是自然带和地带形成的能量基础;太阳辐射纬度分布不均是形成自然带的动力;带和地带在理想情况下呈东西延伸并具有环球分布的特点,同时沿南北方向发生更替;地带性规律并非唯一的空间地理规律。

2、自然地带学说的发展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纯经验阶段,以野外考察和探索为特点;半理论阶段;纯理论阶段。

四、陆地赶湿度分带性(1)含义:是指景观各组成成分和景观从沿海向内陆按经度方向发生有规律更替的现象。

3水平地带性(1)含义:是指陆地景观及其组成成分的纬度地带性、干湿地带性和它们的复合地带性规律。

事实上,水平地带性的这三种表现形式既是纬度地带性的又是干湿度地带性的,只不过这两种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而已。

A、某些大平原或低山丘陵分布区,特别是大陆内部的大平原,呈现纬度地带性分异。

B、干湿度分布占优势的地方,呈现“经度地带性”分异。

C、当海陆分布线与纬线斜交,纬度地带性和干湿地带性同时起作用时,水平地带的分布也常与纬线、经线斜交。

(二)省性分异1、概念:指在地带性分异基础上的非地带性分异。

(三)带段性分异1、概念:是指非地带性分异基础上的地带性分异。

第四节垂直地带性分异垂直带的划分标志:植被和土壤。

二、垂直地带性的概念垂直地带性是指自然地理要素及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延伸,随地势高度发生垂直更替的规律。

三、垂直带谱的特征(一)带谱的性质决定于基带性质,除极地和高纬度区山地外,均有海洋性和大陆性带谱之分(二)垂直带谱中不出现比基带偏低的带(三)垂直带谱上部是否出现高山冰雪带是衡量垂直带发育完备的标志,而这取决于山顶是否突破地球冰冻圈下限(四)山地垂直带在数千米高度内完成了纬度地带需要数千千米才能完成的地带更替1、带幅窄,递变急剧2、带间联系密切3、水热对比特殊4、节律变化同步5、微域差异显著(五)同一山系中的不山脉,同一山脉的不同地段和不同破向,垂直带谱结构都有很大的差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