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原电池知识点与经典练习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原电池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原电池](https://img.taocdn.com/s3/m/0badb27c5901020207409cc8.png)
Z实n验后,在读书卡片上记C录u 如负下极,其:中(正氧确的化是反( 应B)) ①③电Zen- 子为是正由极Z,nC经u外为电负路极流;锌向片Cu:②;ZHn+-向④2负Ceu-极=极移Z上n动2+;
有的HHe-22产为生0.5;m⑤o若l;有1mo正l电极子:流(过还导原线反,则应产)生
⑥A.正①极②的③电极B反H.+③应④式⑤为Zn铜C−. 2片④e:⑤−═2⑥ZHn+2++D2. .e-②=③H2④↑
Zn2+
总反应:
H+
Zn+2H+=Zn2++H2↑
8
四、原电池的应用
1、设计原电池 2、判断金属的活泼性 3、加快反应速率 4、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课堂练习:
3.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 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 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 到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 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 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为:
还原反应
Cu 溶液中阳离子
3. 失去电子
得到电子
Zn-2e=Zn2+
+
2H++2e-=H2↑
4。电极变细
Zn2+
H+ H+ SO42-
产生气泡 或电极 变粗
5.三个流向:负极
阴离子 阳离子 正极
电子流向: 负极
正极 电流流向:正极 负极
- 课堂练习:
+ Cu-Zn原电池:
2. 如图是Zn和Cu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
高一化学必修2
第二章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必修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练习解析(1)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必修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练习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9beb22cd5901020206409c12.png)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练习解析(1)1.铝对大脑发育有不良影响,厨具中铝制品已逐步被不锈钢代替,不锈钢的组成为( ) A.含镍、铬的合金 B.含硅、锰的合金 C.含铬、钨的合金 D.普通钢表面镀镍 【答案】A2.在允许加热的条件下,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硫酸铵、氯化钾、氯化镁、硫酸铁和硫酸铝溶液,这种试剂是( )A.NaOHB.NH 3·H 2OC.AgNO 3D.BaCl 2【解析】上述向种物质的溶液分别加入NaOH 后其现象为:有气体放出;无变化;生成红褐色沉淀;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溶解。
【答案】A3.把铁片投入下列某溶液中,铁片溶解且质量减轻,也无气体产生,该溶液是( ) A.CuSO 4 B.H 2SO 4C.Fe 2(SO 4)3D.Al 2(SO 4)3 【答案】C4.某溶液中含有大量Fe 2+、Fe 3+、Mg 2+和NH 4+,其c (H +)=10-2mol ·L -1,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 )A.SO 42-B.NO 3-C.SCN -D.CO 32-【解析】Fe 2+、H +、NO3-三者不能大量共存;SCN -与Fe 3+不能大量共存;CO 32-与H +、Fe 2+、Fe 3+不能大量共存。
【答案】A5.把表面有氧化物的相同大小的铜片和铁片一起放入盐酸中充分反应,所得溶液中的金属离子( )A.是Fe 3+和Cu 2+B.是Fe 2+和Cu 2+C.是Fe 2+和 Fe 3+D.只有Fe 2+【解析】由于表面的氧化物较少,故溶于盐酸后形成的Cu 2+、Fe 3+较少,二者被Fe 还原为Cu 和Fe 2+,Cu 不与HCl 反应,Fe 与HCl 生成FeCl 2和H 2。
【答案】D6.向下列溶液中滴加稀H 2SO 4,生成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稀H 2SO 4,沉淀又溶解的是( ) A.MgCl 2溶液 B.Na 2SiO 3溶液 C.Cu (NO 3)2溶液 D.NaAlO 2溶液【解析】考虑Al (OH )3的两性。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能与电能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能与电能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479455a680203d8cf2f2477.png)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一、化学电源1.原电池: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原电池。
2.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①电极为导体且活性不同②两电极通过导线连接③两个相互连接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
4.电极及反应负极:较活泼金属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
负极溶解,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金属或石墨做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
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例如:负极:(氧化反应)正极:(还原反应)5.正负极判断(负)①较活泼的为负极②电子流出的极为负极③电流流入的极为负极④失电子的极为负极⑤化合价升高的极为负极⑥发生氧化反应的极为负极⑦溶液中阴离子移向的极为负极⑧电流表指针偏向的极为负极⑨质量减少的极为负极6.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1)写出总反应方程式(2)把总反应根据电子得失情况,分为氧化反应、还原反应(3)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
7.原电池的应用(1)加快反应速率(2)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3)设计原电池(4)金属的腐蚀【习题一】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B.原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电流的流向从原电池负极到原电池正极C.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D.只要是放热反应就可以将其设计成原电池【分析】A、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可能是两种不同的金属;B、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端电极为负极,电流方向和电子流向相反;C、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D、只有能自发进行的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解答】A、电极材料可由金属构成,也可由能导电的非金属和金属材料构成,故A错误;B、原电池放电,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故B错误;C、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C正确;D、只有能自发进行的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并不是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选:C。
高二化学下册《原电池》知识点整理
![高二化学下册《原电池》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142074eaf1ffc4ffe47ac9a.png)
高二化学下册《原电池》知识点整理、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有:电极材料。
两种金属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和其它导电性;两电极必须浸没在电解质溶液中;两电极之间要用导线连接,形成闭合回路。
说明:①一般来说,能与电解质溶液中的某种成分发生氧化反应的是原电池的负极。
②很活泼的金属单质一般不作做原电池的负极,如k、Na、ca等。
二、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判断:一般来说,较活泼的或能和电解质溶液反应的金属为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
但具体情况还要看电解质溶液,如镁、铝电极在稀硫酸在中构成原电池,镁为负极,铝为正极;但镁、铝电极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形成原电池时,由于是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失去电子,因此铝为负极,镁为正极。
根据外电路电流的方向或电子的流向判断:在原电池的外电路,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根据内电路离子的移动方向判断:在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化学反应判断:原电池中,负极总是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总是发生还原反应。
因此可以根据总化学方程式中化合价的升降来判断。
根据电极质量的变化判断:原电池工作后,若某一极质量增加,说明溶液中的阳离子在该电极得电子,该电极为正极,活泼性较弱;如果某一电极质量减轻,说明该电极溶解,电极为负极,活泼性较强。
根据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判断:原电池工作后,如果一电极上产生气体,通常是因为该电极发生了析出氢的反应,说明该电极为正极,活动性较弱。
根据某电极附近pH的变化判断析氢或吸氧的电极反应发生后,均能使该电极附近电解质溶液的pH增大,因而原电池工作后,该电极附近的pH增大了,说明该电极为正极,金属活动性较弱。
三、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准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是书写电极反应的关键如果原电池的正负极判断失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一定错误。
上述判断正负极的方法是一般方法,但不是绝对的,例如铜片和铝片同时插入浓硝酸溶液中,要考虑电子的转移数目在同一个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数必然等于正极得到的电子数,所以在书写电极反应时,一定要考虑电荷守恒。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_原电池_提高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_原电池_提高](https://img.taocdn.com/s3/m/d933cd76c850ad02de8041ca.png)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原电池【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化学能与电能转化方式及应用;2、掌握原电池的组成及反应原理;3、认识常见的几种化学电源和开发利用新型电池的意义。
【要点梳理】要点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原电池的定义燃煤发电的能量转换过程是,该过程虽然实现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但是过程繁琐、复杂且能耗较大。
在此过程中,燃烧(氧化还原反应)是使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关键。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装置使氧化还原反应释放的能量直接转变为电能,原电池就是这样的装置。
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化学能与电能(一)—初探原电池ID:370200#原电池原理】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实验1、如下图,把一锌片和一铜片插入稀H2SO4中。
现象:Zn片上有气泡出现。
反应:Zn+H2SO4=ZnSO4+H2↑。
Zn失电子生成Zn2+,H+得电子生成H2。
实验2、把上图中的Zn、Cu用一导线连接起来,中间接一电流计G。
现象:Zn片逐渐溶解,Cu片上有气泡出现,电流计G指针发生偏转。
结论:Zn反应生成Zn2+而溶解,Cu片上有H2产生,有电流产生。
该实验中,产生了电流,就构成了原电池。
要点诠释:原电池工作原理相当于将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通过用电器转移,产生电能,因此原电池的作用为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化学能与电能(一)—初探原电池ID:370200#原电池构成条件】要点二、原电池的组成条件组成原电池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提供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分别作负极和正极。
要点诠释:a、负极:活泼性强的金属,该金属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b、正极:活泼性弱的金属或非金属(常用碳棒、石墨),该电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c、得失电子的反应为电极反应,上述原电池中的电极反应为:负极:Zn-2e-=Zn2+正极:2H++2e-=H2↑,总反应:Zn+H2SO4=ZnSO4+H2↑(2)两个电极必须直接和电解质溶液接触,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负极方向移动,阳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阴阳离子定向移动成内电路。
人教版必修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构成条件(29页)
![人教版必修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构成条件(29页)](https://img.taocdn.com/s3/m/3ab61c3fbe23482fb4da4cd1.png)
人教版必修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 构成条 件(29 页)
实践活动:自制电池——水果电池。如下图:
人教版必修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 构成条 件(29 页)
人教版必修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 构成条 件(29 页)
【实验探究一】
把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到稀H2SO4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锌片上有气泡,铜片上无明显现象。 思考与交流一:
例4. [2019·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一检测]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反应装 置及部分反应现象如下:
实验 装置
部分 实验 现象
a极质量减小 b极质量增加
b极有气体产生 c极无变化
d极溶解 c极有气体产生
电流计指示在 导线中电流从 a极流向d极
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
A. d > a > c > b B. b > c > d > a
第2节 化学能与电能
第1课时 原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学习目标 1.熟悉能源的分类和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 2. 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及工作原理。 3. 理解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一.能源分类
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二次能源, 又称电力。例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提电脑、手机、相机、摄像 机……这一切都依赖于电池的应用。那么,电池的电能是如何产生的呢? 这就让我们用化学知识揭开电池这个谜。
排出大量的温室效应气体. 能量转换环节多、效率低,造成资源浪费
火力发电利用煤的燃烧这一氧化还原反应,在燃烧时,还 原剂失的电子直接由氧化剂得到,不存在电子的定向移动,需 要经过一系列能量转换才能将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能转换为电 能;那么能否发明一种装置将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转化 为电子的定向移动,从而使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呢?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重点题型巩固练习]_原电池_基础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重点题型巩固练习]_原电池_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0f517bffd5bbfd0a795673d1.png)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巩固练习】一、选择题(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1. 如下图所示,把锌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后插入稀硫酸溶液构成原电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Zn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电流从锌片流向铜片C.一段时间后,铜片质量减轻D.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2.如图所示,烧杯中盛的是水,铁圈和银圈直接相连,在接头处用一根绝缘细丝吊住,并使之平衡,小心地从烧杯中央滴入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A.两圈仍保持平衡B.有气泡产生,两圈摇摆不定C.铁圈向下倾斜D.银圈向下倾斜3.人造地球卫星用到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其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
据此判断氧化银是()A.负极,并被氧化B.正极,并被还原C.负极,并被还原D.正极,并被氧化4.(2015 北京东城)下图中能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是( )5.在盛有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极附近的SO42-离子浓度逐渐增大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C.正极有O2逸出D.铜片上有H2逸出6.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腐蚀,发生的原电池反应为:2Fe+2H2O+O2===2Fe2++4OH-。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负极发生的反应为Fe-2e-===Fe2+B.正极发生的反应为2H2O+O2+2e-===4OH-C.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D.钢柱在水下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容易腐蚀7.(2015 深圳中学)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D.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慢8.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铝板为负极,铂网为正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空气中的氧气与铝反应产生电流,电池总反应:4Al+3O2+6H2O===4Al(OH)3。
新教材高二化学原电池知识点
![新教材高二化学原电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b68f35c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5.png)
新教材高二化学原电池知识点原电池是一种能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在新教材的高二化学教学中,原电池知识点是学生们需要深入了解和掌握的内容之一。
本文将就新教材高二化学原电池知识点进行详细阐述。
一、原电池的概念与基本构成1.1 定义:原电池是一种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1.2 基本构成:原电池由两种电极和电解质溶液组成,电解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产生电子,在电极之间形成电流。
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2.1 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的工作过程基于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中,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
2.2 电子转移: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接受电子,而还原剂失去电子,产生电子转移。
2.3 能量转化:电子转移引发了电位差,从而使电子在电路中流动,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
三、原电池的分类3.1 原电池按电极材料分类:常见的原电池包括铅酸电池、锌银电池和铜锌电池等。
3.2 原电池按工作方式分类:常见的原电池包括一次性电池和可充电电池。
四、原电池的应用领域4.1 电子设备:原电池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设备,如手机、手提电脑等。
4.2 交通工具:原电池还被用于动力系统,如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车。
4.3 军事领域:原电池在军事设备中起关键作用,如导航系统和通信设备。
4.4 新能源储存:原电池的可再充电性质使其成为新能源储存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原电池的优缺点及未来展望5.1 优点:(1)操作简便:原电池使用方便,无需复杂的接线和维护;(2)高能量密度:相比其他电池,原电池的能量密度较高;(3)环保节能:原电池使用化学反应转化能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2 缺点:(1)有限寿命:原电池的使用寿命有限,无法满足长期高能耗需求;(2)储能容量限制:原电池的储能容量较小,无法满足大功率设备的需求;(3)废旧处理:废旧原电池的处理和回收存在一定难度。
5.3 未来展望:针对原电池的缺点,科学家和工程师正不断努力改进其性能,例如提高储能容量、延长使用寿命和改善废旧处理等方面。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原电池知识点考点复习资料-经典版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原电池知识点考点复习资料-经典版](https://img.taocdn.com/s3/m/bbc63c08ccbff121dd368388.png)
原电池复习一、原电池基本知识:必须掌握(两套装置、一个原理、四种化学电源)单液原电池双液原电池基本装置构成条件两极一液一连接、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两极两液双连接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优点电流强度大(1)能量转化率高(氧化剂和还原剂不接触)(2)电流持续、稳定缺点(1)能量转化率低(氧化剂和还原剂直接接触)(2)电流不稳定。
电流强度小工作原理电极名称判断1、由电极材料判断(通常活泼金属做负极)2、由电极反应判断(通常由电极现象判断电极反应。
如:通常质量减小的电极为负极,质量增加或有气体产生的电极为正极)3、由工作原理判断(电子、电流、离子的移动方向)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负极:氧化反应+后续反应正极:还原反应+后续反应总反应式书写应用设计化学电源:(必须掌握四种化学电源电极反应式的书写)(1)锌锰碱性干电池(2)银锌纽扣电池(3)氢氧燃料电池(酸性和碱性)(4)铅蓄电池加快反应速率金属的腐蚀和保护常见的电池一一次电池1.锌锰干电池电解液?MnO2、NH4Cl?以及ZnCl2和淀粉负极:Zn - 2e == Zn2+正极:2NH4+ + 2MnO2 + 2e == 2NH3 + Mn2O3 + H2O总反应:2NH4+ + 2MnO2 + Zn == Mn2O3 + Zn2+ + 2NH3 + H2O2.碱性锌锰电池(简称碱锰电池)用KOH电解质溶液代替上述NH4Cl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电池的能量和放电电流都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负极:Zn + 2OH- - 2e == Zn(OH)2正极:2MnO2 + 2H2O + 2e - == 2MnO(OH) + 2OH-3.Ag-Zn原电池(电池)负极:Zn + 2OH- - 2e== ZnO + H2O正极:Ag2O + H2O + 2 e== 2Ag + 2OH-总反应:Zn + Ag2O == ZnO + 2Ag4.Zn-空气电池电解质:KOH溶液:2Zn + 4OH- -4e= 2ZnO + 2H2O正极:O2 + 2H2O + 4e = 4OH-二1.铅蓄电池负极:Pb + SO42- - 2e == PbSO4正极:PbO2 + 4H+ + SO42- + 2e == PbSO4 + 2H2O总反应:Pb + PbO2 + 4H+ +2SO42- == 2PbSO4 + 2H2O2.碱性镍镉电池负极材料:Cd;正极材料:NiO(OH);电解质溶液:KOH溶液负极:Cd + 2OH- - 2e - == Cd(OH)2正极:2NiO(OH) + 2H2O + 2e - == 2Ni (OH)2 + 2OH-总反应:Cd +2NiO(OH) + 2H2O == Cd(OH)2 + 2Ni (OH)23.氢镍课充电电池+ 2OH- - 2e - == 2H2O正极:2NiO(OH) + 2H2O + 2e - == 2Ni (OH)2 + 2OH-总反应:H2 +2NiO(OH) == 2Ni (OH)24.锂电池Li;正极材料:石墨电解质LiAlCl4、SOCl2负极:Li - 2e== Li+正极:SOCl2 + 4e - == 4Cl- + S + SO2总反应:4Li + 2SOCl2 == 4LiCl + S + SO2三燃料电池(连续电池)1.氢氧燃料电池2H2 + O2 == 2H2O酸式负极:2H2 - 4e== 4H+正极:O2 + 4H+ + 4e == 2H2O中性:负极:2H2 - 4e== 4H+正极:O2 + H2O + 4e - == 4OH-碱式负极:2H2 +OH- - 4e -== 4H2O正极:O2 + H2O + 4e - == 4OH-2.熔融盐燃料电池电解质Li2CO3,NiCO3混合物CO为极燃气,空气和CO2为极助燃气负极:2CO + 2CO32- - 4e == 4CO2正极:O2 + 2CO2 + 4e == 2CO32-总反应:2CO + O2 == 2CO23.甲醇-氧燃料电池电解质负极:CH3OH + H2O - 6e== CO2 + 6H+正极:1.5O2 + 6H+ + 6e== 3H2O总反应:CH3OH + 1.5O2 == CO2 + 2H2O四Al-空气-海水电池Al;正极材料:Pt、Fe网负极:4Al - 12e == 4Al3+?正极:3O2 + 6H2O + 12e == 12OH-总反应:4Al +3O2 + 6H2O == 4Al(OH)3五、电极反应书写方法1.根据电池的装置书写负极:(1)若负极材料本身被氧化,其电极反应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负极金属失电子后生成的金属阳离子不与电解质溶液的成分反应,此时的电极反应可表示为M-ne -==Mn+;另一种是负极金属失去电子后生成的金属阳离子与电解质溶液的成分反应,此时的电极反应要将金属失电子的反应、金属阳离子与电解质溶液的反应叠加在一起,如:铅蓄电池的负极反应:Pb + SO42- - 2e - == PbSO4。
高一必修二化学电池知识点
![高一必修二化学电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beb2758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6c.png)
高一必修二化学电池知识点电池是一种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在现代社会中,电池广泛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交通工具等领域。
而作为高中学习的一部分,高一必修二化学课程中也包含有关电池的知识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一必修二化学电池的基本知识。
一、电池的定义和组成电池是指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化学反应组成。
通常电池由电解质、阳极和阴极三个部分组成。
二、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池的工作原理基于电化学反应。
在电池中,化学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通过控制反应过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具体而言,该反应发生在阴、阳极之间的电化学溶液中。
三、电池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原理和用途,电池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电池分为原电池和蓄电池两大类。
1. 原电池原电池是一种不可充电的电池,也被称为干电池。
它是一次性使用的,一旦电池中的化学物质被消耗完,电池就无法再使用了。
原电池的常见类型有碱性电池、锌碳电池等。
2. 蓄电池蓄电池是可充电的电池,也被称为湿电池。
它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并在电能消耗完之后,通过外部电源重新充电。
蓄电池的常见类型包括铅酸蓄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
四、电池的电动势和标准电极电位电动势是指电池向外界提供单位正电荷所做的功。
它可以表示电池的电能转化效果,也是电池性能的指标之一。
电动势的单位为伏特(V)。
标准电极电位是指在标准状态下,电极与溶液中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之间电位差的大小。
它可以用来描述电极上发生的半电池反应的强弱。
标准电极电位的单位为伏(V)。
五、电池的放电和充电过程在电池工作时,会出现放电和充电两个过程。
1. 放电过程放电是指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在放电中,电池内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电荷通过外部电路流入负极,从而产生电流。
2. 充电过程充电是指电池通过外部电源提供能量,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在充电过程中,电池的反应方向会逆转,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高二化学第二册第四章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知识点
![高二化学第二册第四章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0115bf53186bceb19e8bbfd.png)
高二化学第二册第四章原电池原理及其应
用知识点
1、金属的防护方法:改变金属的内部组织结构;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电化学保护法(牺牲阳极保护法);外加电源法(将被保护的金属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接,由于电源的负极向该金属提供电子,该金属就不失电子而得以保护)。
2、原电池原理的应用:制造各类电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判断金属的活泼性;加快反应速率。
3、原电池工作原理相当于将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产生电能,因此原电池的作用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4、原电池中两极活泼性相差越大,电池产生的电流强度越大。
5、金属腐蚀快慢的判断方法: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gt;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gt;有防腐措施的腐蚀;同一种金属的腐蚀:强电解质gt;弱电解质gt;非电解质。
第四章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2017-2018学年度高二化学《原电池》知识点规律总结以及典例导析
![2017-2018学年度高二化学《原电池》知识点规律总结以及典例导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935755a26925c52cc5bf50.png)
原电池【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2、能够写出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原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
【要点梳理】要点一、原电池1、概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原电池。
2、原电池的构成条件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材料可以是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
负极:活泼性强,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活泼性弱,溶液中阳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②电解质溶液,电解质中阴离子向负极方向移动,阳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阴阳离子定向移动形成内电路。
③导线将两电极连接,形成闭合回路。
④有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要点诠释:a.原电池中,电极材料可能与电解质反应,也可能与电解质不反应。
如图:b.形成闭合回路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是用导线连接两个电极,也可以是两电极直接接触。
如图:要点二、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实验探究1、实验设计①按照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观察两个金属片插入溶液后电流表指针位置的变化、金属电极表面的变化以及溶液温度的变化,分析是否有电流产生。
②按照下图组装实验装置,注意最后将盐桥插入两种电解质溶液中。
请观察反应过程中电流表指针位置的变化,判断是否有电流产生,并观察电极表面以及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
要点诠释:盐桥的作用及优点a.组成:将热的饱和KCl或NH4NO3琼胶溶液倒入U形管中(不能产生裂隙),即可得到盐桥。
将冷却后的U形管浸泡在KCl饱和溶液或NH4NO3饱和溶液中备用。
b.作用:使两个半电池中的溶液连成一个通路。
c.优点:使原电池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近乎完全隔离,并在不同区域之间实现了电子的定向移动,使原电池能持续、稳定地产生电流。
2、实验记录电流产生情电极表面变化情况温度变化情况能量变化情况况(Ⅰ) 有电流产生锌片质量减小,同时铜片上有红溶液温度升高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热能色物质析出,铜片质量增加(Ⅱ) 有电流产生锌片质量减小,铜片上有红色物溶液温度不变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质析出,铜片质量增加3、实验分析①对于图甲装置Zn片:Zn-2e-=Zn2+Cu片:Cu2++2e-=Cu同时在Zn片上,Zn可直接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Cu与ZnSO4,因此该装置中既有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同时也有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知识清单 必修二 原电池
![知识清单 必修二 原电池](https://img.taocdn.com/s3/m/9be36b5e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6.png)
高中化学知识清单原电池知识点一、原电池工作原理1.概念:把能转化为能的装置。
2.本质:。
3.工作原理以锌铜原电池为例,总反应:。
电极名称负极正极电极材料电极反应反应类型电子流向盐桥中离子移向4.原电池的构成条件(1)一看反应:看是否有能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一般是活泼性强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反应)。
(2)二看两电极:一般是的两电极。
(3)三看是否形成闭合回路,形成闭合回路需三个条件:①溶液;②两电极直接或间接接触;③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
5.盐桥的组成和作用(1)盐桥中装有饱和的KCl、KNO3等溶液和琼胶制成的胶冻。
(2)盐桥的作用:①连接内电路,形成闭合回路;②平衡电荷,使原电池不断产生电流。
6.单池原电池和盐桥原电池的对比图2中Zn和CuSO4溶液在两个池子中,Zn与Cu2+不直接接触,不存在Zn与Cu2+直接反应的过程,所以仅是化学能转化成了电能,电流稳定,且持续时间长。
关键点:盐桥原电池中,还原剂在负极区,而氧化剂在正极区。
知识点二、原电池的应用1.用于金属的防护使被保护的金属制品作原电池极而得到保护。
例如,要保护一个铁质的输水管道或钢铁桥梁等,可用导线将其与一块锌块相连,使锌作原电池的负极。
2.设计制作化学电源(1)首先将氧化还原反应分成两个半反应。
(2)根据原电池的反应特点,结合两个半反应找出正、负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
3.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两种金属分别作原电池的两极时,一般作极的金属比作极的金属活泼。
(特殊情况)4.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一个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时反应速率。
例如,在Zn与稀H2SO4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使产生H2的反应速率加快。
5.相对于火力发电的优点:能力转化率高;污染小。
知识点三、电极方程式的书写(1);(2);(3);(4);例1.含氯苯的废水可通过加入适量乙酸钠,设计成微生物电池将氯苯转化为苯而除去,其原理如图所示。
正极电极方程式:;正极pH变。
高二化学原电池知识点 [高二化学下册《原电池》化学反应知识点总结汇总]
![高二化学原电池知识点 [高二化学下册《原电池》化学反应知识点总结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8e2c8e2aaea998fcc220efb.png)
高二化学原电池知识点[高二化学下册《原电池》化学反应知识点总结汇总]原电池基本知识点总结1、原电池的基本情况(1)构成:两极、一液(电解质溶液)、一回路(闭合回路)、一反应(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2)能量转化形式: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电极与电极反应:较活泼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较不活泼的一极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4)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5)电子流向:负极(通过导线)→正极;在电解质溶液中,靠阴、阳离子发生定向移动而导电。
2、原电池电极反应规律(1)负极反应(与电极材料有关)①若为活泼电极:金属失去电子生成金属离子(注意:Fe→Fe2+);②若为惰性电极(石墨、铂):通到正极上的H2、CH4等燃料发生氧化反应;②正极反应(与电极材料无关):阳离子放电(常见阳离子的放电顺序为:H+< Cu2+< Fe3+< Ag +)或通到正极上的O2、Cl2等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
3、重要原电池的的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式(1)铜—锌—稀硫酸电池负极:Zn - 2e- == Zn2+ 正极:2H+ +2e- == H2↑总反应式:Zn+ 2H+ == Zn2+ + H2↑ Zn+ H2SO4 == ZnSO4+ H2↑(2)铜—锌—硫酸铜溶液电池负极:Zn - 2e- == Zn2+ 正极:Cu2+ + 2e- == Cu总反应式:Zn+ Cu2+ == Zn2+ + Cu Zn+ CuSO4 == ZnSO4+ Cu(3) 铜—石墨—FeCl3溶液电池负极:Cu - 2e- == Cu2+ 正极:2Fe3++ 2e- == 2Fe2+总反应式:2Fe3+ + Cu == 2Fe2+ + Cu2+ 2FeCl3 + Cu == 2FeCl2 + CuCl2*(4)铅蓄电池负极:Pb+SO42--2e- == PbSO4 正极:PbO2+4H++SO42- +2e- == PbSO4+2H2O电池总反应:Pb+PbO2+2H2SO4=2PbSO4+2H2O(5)氢氧燃料电池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负极:2H2+4OH--4e- =4H2O 正极:O2+2H2O+4e-=4OH-②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负极:2H2-4e- =4H+ 正极:O2+4H++4e-=2H2O电池总反应:2H2+ O2=2H2O(6)钢铁的电化学腐蚀①吸氧腐蚀负极:2Fe - 4e- == 2Fe2+ 正极:O2+2H2O+4e-=4OH-总反应式:2Fe + O2+2H2O=2Fe(OH)2②析氢腐蚀负极:Fe - 2e- == Fe2+ 正极:2H+ +2e- == H2↑总反应式:Fe+ 2H+ == Fe2+ + H2↑4、金属腐蚀(1)金属腐蚀的类型: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化学原电池知识点总结高二
![化学原电池知识点总结高二](https://img.taocdn.com/s3/m/5a0687f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3a.png)
化学原电池知识点总结高二化学原电池作为一种常见的电化学装置,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在高二的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关于化学原电池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下面是对化学原电池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一、化学原电池的概念化学原电池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由两个半电池组成,每个半电池都包含一个电解质溶液和一个电极。
其中,负极反应产生电子,正极反应接受电子,两个半电池通过外部电路连接,使电子在外部电路中流动,从而产生电流。
二、化学原电池的原理1. 电极反应在化学原电池中,负极受到氧化反应,正极受到还原反应。
负极被称为阳极,正极被称为阴极。
氧化反应发生在阳极,负极物质被氧化为离子和电子;还原反应发生在阴极,正极物质接受电子并发生还原反应。
2. 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在化学原电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提供了溶解的离子,在反应中扮演着载流子的角色,维持了电池中的电中性。
广义上,电解质溶液可分为酸性电解质溶液和碱性电解质溶液。
常见的酸性电解质溶液有硫酸、盐酸等,碱性电解质溶液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三、化学原电池的应用1. 储能装置化学原电池是重要的储能装置,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设备、无线麦克风等。
通过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原电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
2. 电化学实验通过化学原电池可以进行一系列重要的电化学实验,如电解水制氢、电镀、化学感应等。
这些实验不仅有助于我们的学习,还拓宽了我们的科学视野。
3. 工业应用化学原电池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比如,电镀行业使用化学原电池进行金属表面的镀铬、镀镍等加工,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外观。
四、化学原电池的举例1. 锌铜电池锌铜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原电池,也是高中化学实验中常用的电池之一。
其中,锌作为负极,在硫酸溶液中氧化形成离子和电子;铜作为正极,接受电子并发生还原反应。
2. 锂电池锂电池是一种高效的化学原电池,常用于电子设备和电动车中。
锂离子在锂电池中沿着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通道来回移动,在负极经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高二化学原电池知识点
![高二化学原电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1745a0c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fe.png)
高二化学原电池知识点原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由于其简单、方便和高效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高二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关于原电池的基本知识点。
本文将为你介绍原电池的构成、原理、分类和应用。
一、原电池的构成原电池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电极以及它们之间的电解质构成的。
电极分为阳极和阴极,电解质是连接电极的导电溶液或者固体。
阳极是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阴极是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
电解质则是使阳极和阴极之间可以传递离子或电子的介质。
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可简单归纳为“氧化-还原”反应。
在原电池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产生的电子沿外电路流动,从而产生电流。
三、原电池的分类原电池可以根据电解质的形式、电极的材料以及反应方式进行分类。
根据电解质的形式,原电池可分为液体电池和固体电池。
液体电池中的电解质为溶液,而固体电池则使用固体电解质。
根据电极的材料,原电池可分为单金属电池、双金属电池和燃料电池。
根据反应方式,原电池可分为非可逆电池和可逆电池。
四、原电池的应用原电池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最常见的原电池就是干电池,它广泛应用于遥控器、手电筒等小型电子设备中。
其他的应用包括锂电池、镉镍电池、氢燃料电池等。
锂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长寿命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和移动设备。
氢燃料电池则是一种清洁能源,在交通和能源供应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五、原电池的优缺点原电池作为一种便携式和经济实惠的能源装置,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原电池的使用寿命相对较长,可以在不同环境下使用。
其次,原电池的启动和关闭非常方便,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控制。
但是,原电池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能量储存密度低,所储存的电能有限。
此外,废旧电池处理也成为一个环境问题,需要加强回收和处理工作。
总结:高二化学学习中,了解原电池的构成、原理、分类和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原电池作为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许多便利。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必修+选修)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1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必修+选修)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1](https://img.taocdn.com/s3/m/7f4ecf64b307e87101f69695.png)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考点透视】一、考纲指要1.理解原电池原理、构成条件2.掌握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及电极方程式的书写3.了解化学电源4.了解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及一般防腐蚀的方法二、命题落点本节的命题落点:原电池工作原理及构成条件。
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常见化学电源。
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及一般防腐蚀方法。
电化学是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应用,围绕新型电池的命题是高考化学的命题方向。
【典例精析】例1:航天技术上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具有高能、轻便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
氢-氧燃料电池有酸式和碱式两种,它们放电时的电池总反应方程式均可表示为:2H2+O2=2H2O 。
酸式氢-氧燃料电池中的电解质是酸,其负极反应为:2H2-4e -=4H +,则其正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碱式氢-氧燃料电池中的电解质是碱,其正极反应为:O2+2H2O +4e -=4OH -,则其负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原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O2+2H2O +4e -=4OH -,在酸性溶液中:4OH -+4H +=4H2O ,故正极反应为:O2+4H ++4e -=2H2O ;在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2H2-4e -=4H +,在碱性溶液中:4H ++4OH -=4H2O ,故负极反应为:2H2+4OH -―4e -=4H2O 。
由此可知,在书写电极反应时要注意电解质参与电极反应。
答案:O2+4H ++4e -=2H2O ;2H2+4OH -―4e -=4H2O 。
例2:为了探究金属腐蚀的条件和速率,某课外小组学生用不同金属丝将三根大小相同的铁钉分别固定在图示的三个装置内,并将这些装置在相同的环境中放置相同的一段时间,下列对实验结束时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结束时,装置Ⅰ左侧的液面一定会下降B .实验结束时,装置Ⅰ一定比装置Ⅱ左侧液面低C .实验结束时,装置Ⅱ中的铁钉腐蚀最严重D .实验结束时,装置Ⅲ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解析:这是一道原电池原理应用于金属腐蚀的选择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分析铁钉所处的环境,对铁钉的腐蚀起到促进还是保护作用,同时考查了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等知识点。
2018年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原电池知识点与经典练习
![2018年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原电池知识点与经典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533fccac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5d.png)
④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响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响,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发生复原反响,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电池电极反响的书写方法:
( )原电池反响所依托的化学反响原理是氧化复原反响,负极反响是氧化反响,正极反响是复原反响。因此书写电极反响的方法归纳如下:
B.H2O2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响
C.石墨电极旁边溶液的pH增大
D.溶液中Cl-向正极挪动
例4、某原电池总反响离子方程式为2Fe3++ Fe = 3Fe2+能实现该反响的原电池是( )
A.正极为碳,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FeSO4溶液
B.正极为铜,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Fe(NO3)2溶液
C.正极为铁,负极为锌,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
A.①②③ B.③⑤⑦ C.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⑦
14.某原电池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用HNO3作电解质溶液 B.用锌作原电池正极C.用铁作负极,铁的质量不变 D.用铜作原电池正极
15. 下列关于原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
A.由Al、Mg、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其负极反响式为Al-3e-===Al3+
(2)正极的电极反响式为。
(3)上述过程中共转移电子mol。
(4)锌片的质量(填“增加”或“削减”)g。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C
4.A
5.C
6.A
7.B
8.D
9.C
10.D
11.D
人教高一化学必修2-全面认识原电池
![人教高一化学必修2-全面认识原电池](https://img.taocdn.com/s3/m/8ee1eaa6f705cc175527098c.png)
全面认识原电池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这种装置可以将氧化还原反应体系的能量储存起来,在这一装置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区域发生。
现结合氧化还原反应对教材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例——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进行解读。
一、实验现象分析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导线中间接入电流表),平行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可以观察到:锌片逐渐溶解,铜片上有气泡冒出,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二、实验现象解释锌片逐渐溶解,说明锌片失去电子;铜片上有气泡冒出,说明H+在铜片上得到电子生成氢气;电流表指针偏转,说明有电流产生。
三、工作原理解读对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可以结合电极上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以及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迁移情况三个方面进行归纳。
1. 氧化还原反应情况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锌排在氢之前,铜排在H以后,故金属活动性:锌大于铜,且锌可与酸反应置换出氢气,而铜不能。
铜锌原电池中(稀硫酸做电解质溶液),锌和铜用导线连接,锌与稀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Zn+H2SO4==ZnSO4+H2↑。
锌片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Zn-2e-==Zn2+,Zn被氧化为Zn2+进入溶液中,电子经导线流入铜片,溶液中H+在铜片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2H++2e-==H2↑,H+被还原为H2。
综上分析,铜锌原电池利用的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Zn+H2SO4==ZnSO4+H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在两个不同的区域发生,其中氧化反应在锌片上发生,还原反应在铜片上发生。
2. 电子和电流情况物理上规定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因此电流的方向与电子流动方向相反。
电流输出的一极是电源的正极,而电流流入的一极是电源的负极。
铜锌原电池中电子从锌片流出经导线流入铜片,因此电流是从铜片流出经导线流入锌片,因此锌片作为负极,铜片作为正极。
需要注意的是电池内部电流从锌片(负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入铜片(正极)。
3. 离子迁移情况根据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铜锌原电池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入正极,因此铜锌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迁移方向为:H+和Zn2+向正极(铜片)迁移,SO42-向负极(锌片)迁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原电池专题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电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2)两个电极接触(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3)两个相互连接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
【例题分析】例1、在如图所示的8个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A.①④ B.③④⑤C.④⑧D.②④⑥⑦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③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④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
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①写出总反应方程式。
②把总反应根据电子得失情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③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
(ii)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
例2、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其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H2O=ZnO+2MnO (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的负极为锌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剂作用C.当65 g Zn完全溶解时,流经电极的电子1.204×1023个D.电池正极发生MnO2得电子氧化反应例3、Mg-H2O2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航器。
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如下。
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g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B.H2O2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石墨电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D.溶液中Cl-向正极移动例4、某原电池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 Fe = 3Fe2+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A.正极为碳,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FeSO4溶液B.正极为铜,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Fe(NO3)2溶液C.正极为铁,负极为锌,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D.正极为银,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CuSO4例5、如图,有关零排放车载燃料电池叙述正确的是()A.正极通入H2,发生还原反应B.负极通入H2,发生还原反应C.导电离子为质子,且在电池内部由正极定向移向负极D.总反应式为2H2+O2= 2H2O7、原电池的应用:①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如粗锌制氢气速率比纯锌制氢气快。
②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③设计原电池。
④金属的腐蚀。
例6、根据下列事实,①②③④由Y、W电极组成的原电池、电极反应为:可知X、Y、Z、W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 B、C、D、例7、根据下列事实:①A+B2+=A2++B;②D+2H2O=D(OH)2+H2↑;③以B、E为电极与E的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极反应为E2++2e-=E,B-2e-=B2+。
由此可知A2+、B2+、D2+、E2+的氧化性强弱关系是( )。
A.D2+>A2+>B2+>E2+B.A2+>B2+>D2+>E2+C.D2+>E2+>A2+>B2+D.E2+>B2+>A2+>D2+△例8、下图实验为研究金属腐蚀的实验,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食盐水中有气泡逸出B.铁表面的反应为Fe-3e=Fe3+C.红色首先在食盐水滴的中心出现D.该实验研究的是金属的吸氧腐蚀8、化学电源基本类型:(课本内反应必须能自己分析彻底)①干电池:活泼金属作负极,被腐蚀或消耗。
如:Cu-Zn原电池、锌锰电池。
②充电电池:两极都参加反应的原电池,可充电循环使用。
如铅蓄电池、锂电池和银锌电池等。
③燃料电池:两电极材料均为惰性电极,电极本身不发生反应,而是由引入到两极上的物质发生反应,如H2、CH4燃料电池,其电解质溶液常为碱性试剂(KOH等)。
***原电池电极反应书写练习***(1)C2H5OH燃料电池(电解质:NaOH溶液)负极:正极:总反应:pH:正极负极总体系(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C2H5OH燃料电池(电解质:稀硫酸)正极:负极:总反应:(3)甲烷燃料电池(电解质:熔融碳酸盐)正极反应:负极反应:总电池反应:(4)甲烷燃料电池(电解质:固体电解质:高温下能传导O2-)负极反应:正极反应:总电池反应:(5)Mg-Al-NaOH溶液负极反应:正极反应:总离子反应:(6)Fe-Cu- NaOH溶液负极反应:正极反应:总化学反应方程式:经典例题:一、选择题1.在铜—锌—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当导线中有1 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的两极变化是①锌片溶解32.5 g ②锌片增重32.5 g ③铜片上析出1 g H2④铜片上析出1 mol H2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中的SO42-浓度逐渐增大 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C.正极有O2逸出 D.铜片上有H2逸出3.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X、Y为两电极,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外电路中的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对此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X→外电路→YB.若两电极分别为Zn和石墨棒,则X为石墨棒,Y为ZnC.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为X>YD.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4.某同学制作一个原电池,电池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Zn+Cu2+ Zn2++Cu,它的组成是( )A.Cu为正极,Zn为负极,CuCl2为电解质溶液B.Cu为正极,Zn为负极,ZnCl2为电解质溶液C.Zn为正极,Cu为负极,CuCl2为电解质溶液D.Zn为正极,Cu为负极,CuSO4为电解质溶液5.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B.用锌片作负极,铜片作正极,在CuSO4溶液中,铜片质量增加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的速率加快6.下列烧杯中盛放的都是稀硫酸,在铜电极上能产生气泡的是( )7.理论上不能设计为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A.CH4(g)+2O2(g)CO2(g)+2H2O(l) ΔH<0B.HNO3(aq)+NaOH(aq)NaNO3(aq)+H2O(l) ΔH<0C.2H2(g)+O2(g)2H2O(l) ΔH<0D.2FeCl3(aq)+Fe(s)3FeCl2(aq) ΔH<0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电池的负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B.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正极C.原电池中的电极一定要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组成D.原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是负极9.下列装置可以构成原电池的是( )10.下列有关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风能是人类通过风车等工具获取的能源,但属于一次能源B.在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时代,核能、太阳能、氢能将成为主要能源C.月球土壤中含有丰富的质量数为3的氦,它可作为未来核能的重要原料D.原电池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所以由原电池提供的电能是一次能源11.X、Y两根金属棒插入Z溶液中构成下图的装置,实验中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同时X 棒变粗,Y棒变细,则X、Y、Z可能是下列中的( )编号X Y ZA Zn Cu 稀硫酸B Cu Zn 稀硫酸C Cu Ag 硫酸铜溶液D Ag Zn 硝酸银溶液12.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结起来浸入某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
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
将Cu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
如果把Cu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c的单质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d、a、b、c B.b、a、d、c C.d、b、a、c D.d、c、a、b 13.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①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②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③两烧杯中溶液的c(H+)均减小④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慢4向Zn片移动,H+向Cu片移动⑥乙中电流从Cu片流向Zn片⑦甲乙两烧杯⑤甲中SO2-中Cu片的质量均不变A.①②③ B.③⑤⑦ C.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⑦14.某原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HNO3作电解质溶液 B.用锌作原电池正极C.用铁作负极,铁的质量不变 D.用铜作原电池正极15.下列关于原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A.由Al、Mg、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Al3+B.由Al、Mg、NaOH组成的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3OH-===Al(OH)3↓C.由Al、Cu、浓硝酸组成的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D.由Fe、Cu、FeCl3组成的原电池,其正极反应式为Cu-2e-===Cu2+二、非选择题16.a. 原电池是直接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1)如图1所示:①在Cu-Zn原电池中,Zn极发生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写出电极反应式______.Cu极为_____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②外电路中,电子流向______极;内电路溶液中,SO42-移向______极.(2)请根据化学反应:Cu+2FeCl3=CuCl2+2FeCl2设计原电池,在图2方框内画出实验装置图,并写出电极反应.负极反应式为:;正极反应式为:.b.请写出甲醇(CH3OH)和空气组成的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1)当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时,其正电极反应式为,负极反应式为。
(2)当电解质溶液为KOH时,其正电极反应式为,负极反应式为。
17.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一段时间后某极析出1.28 g的固体。
回答下列问题:(1)正极是(填“锌”或“银”),发生反应。
(2)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上述过程中共转移电子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