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篇一」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遍及各行各业的电子信息化建设浪潮为中国电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机,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电子产品的生产和使用、服务等行业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涌现;计算机、通信与消费电子的融合预示着一个新的更为广阔的市场的来临;在消费层面,IT产品与数码、家电、手机等终端设备的互联互通,与移动通讯环境的平滑对接,引导着电子产品由模拟到数字的生活变革,数字电视、3G融合的数字产品、移动通讯等新应用不断涌现,孕育着巨大的市场,这些都对从事电子技术行业的技术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更好的进行专业建设,更准确的进行专业定位,电子信息学院电子教研室老师在企业实践期间对电子专业就业岗位、用人需求进行了市场调研,在调研过程中侧重了解用人单位的相关岗位能力、素质要求,主要地点是中维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部分调研目的与对象(一)调研目的经过对企业调研,经济发达地区对电子技术专业的高职毕业生需求是巨大的,每年都需要一大批技能操作工人来充实生产第一线,前提是毕业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现在的企业面临着日趋白热化的残酷竞争,为了减员增效,提高人才的利用率,不愿意承担培训人才的任务,即企业不养“闲人”,因此企业就千方百计地寻找能够直接上岗的人才,为了提高企业的资质等级,各企业都需要具有一定动手能力的大中专毕业生。

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创立职业教育的特色和品牌,深化电子专业“校企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适合本专业本层次培养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提升人才培养品质。

(二)调研时间、地点、对象时间:20xx-1-19至20xx-1-19地点:中维世纪科技有限公司对象:本次调研的对象是校企合作单位——中维世纪科技有限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和实习学生。

第二部分调研方法1、企业专家座谈会调研中,我们在中维世纪科技有限公司分别请到了软件工程师王经理、硬件工程师李经理参与了座谈。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完整资料).doc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报告九江职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二零一六年四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项目负责人:金春花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项目成员:李美长舒展熊凡陶炎芬一、调研简介 (1)(一)调研的对象与范围 (1)(二)调研的专题内容 (1)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分析 (2)(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总量需求分析 (2)(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及能力需求分析 (4)(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与信息产业发展适应性调查分析 (7)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和不足 (10)(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六大优势 (10)(二)我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 (11)(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3)四、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 (14)(一)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对产业和行业的依存度 (14)(二)进一步加强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 (15)(三)积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吃苦耐劳精神,切实开展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6)五、调研总结 (10)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教学管理的新体制、新机制,体现“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自主学习、开拓创新和积极实践精神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较高质量的制定出具有九江职业大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好的进行专业建设和更准确的进行专业定位,以满足用人单位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和学生健康成长及终身发展的需要,根据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及“九江职业大学学分制管理实施办法”等有关文件精神,我院特组织专门的调研小组对电子信息专业的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调研简介(一)调研的对象与范围调研的对象主要以发达地区电子企业、九江地区电子企业、九江职业大学历届优秀毕业生代表、省内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电子教研室、省内国家级骨干高职院校电子教研室等为主体。

信息化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信息化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信息化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信息化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第一章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必然趋势。

信息化的推进离不开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而对于如何培养高质量的信息化人才,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报告旨在研究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

第二章信息化人才培养现状分析2.1 信息化人才培养的背景和意义介绍信息化人才培养的背景和重要性,阐述信息化人才对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作用。

2.2 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现状概述通过对当前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情况进行概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2.3 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需求与趋势探讨未来信息化人才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对未来信息化人才培养提出展望。

第三章信息化人才培养问题分析3.1 教育体制与课程设置问题分析当前教育体制和课程设置对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限制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3.2 师资队伍和教学方法问题探讨信息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师资队伍和教学方法问题,探索如何提升教师的能力和水平。

3.3 与企业需求不匹配问题分析信息化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不匹配问题,探讨如何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高培养质量。

第四章信息化人才培养的解决方案4.1 教育体制与课程设置改革提出改革教育体制和课程设置的方案,以适应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需要。

4.2 师资队伍和教学方法改进探讨改进师资队伍和教学方法的策略,提高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效果。

4.3 加强与企业合作提出加强与企业合作的措施,使信息化人才培养更加与企业需求相结合。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5.1 研究总结对本调研报告进行总结,概括研究结果和提出的解决方案。

5.2 研究展望展望未来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通过对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报告旨在促进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

希望本报告能够对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推动信息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信息技术专业群建设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信息技术专业群建设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信息技术专业群建设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一、人才需求调研基本思路与方法高等职业教育是建立在现代产业条件和科技进步基础上,它直接面向社会产业。

高等职业教育应首先立足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符合生产、服务一线使用要求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因此要信息技术专业建设,人才需求调研非常重要。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基本理念为支撑,充分尊重行业(企业)对生产与服务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客观要求,研究信息技术类人才面对社会、面对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把握行业(企业)对专业的要求,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二)基本思路行业企业调研→明确职业岗位要求→归纳典型工作任务→形成行动领域任务→整理学习领域任务→构建课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三)调研方法1.调研方式:主要有问卷调查、现场调研、邀请企业人员来校参观座谈等;同时还辅以校企合作委员会专题讨论、商谈项目合作时现场交流等方式。

2.调研范围:主要限定在本省地区,对象包括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同类学校、人才市场、职业资格鉴定部门、优秀毕业生等。

企业调研:旨在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及IT业和现代服务业目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学校调研:旨在了解一流职业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现状。

人才市场:旨在了解用人单位对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及能力要求。

职业资格鉴定部门调研:旨在了解与信息技术专业相关的职业证书及鉴定情况。

优秀毕业生:旨在了解其就业单位、岗位工作情况、职业能力要求、就业压力、升职空间等。

二、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一)行业发展社会背景与政策《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提出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吸纳、带动就业能力显著提高,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2018年1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分为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电子核心产业、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服务、人工智能等5个大类,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成为我国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引擎。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报告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报告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报告一、前言人才是一个国家和企业的核心资源,培养优秀的人才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次调研着重探讨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问题。

二、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人才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各行各业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需要不断更新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市场需求。

三、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企业对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态度和实践情况,并探讨如何更好地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

四、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针对企业内部员工进行,共收到有效回收问卷200份;深度访谈则选择了5家企业进行。

五、调研结果1. 企业对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持积极态度问卷结果显示,超过90%的受访者认为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不断修订以适应市场需求。

在深度访谈中,企业负责人也表示他们会定期评估人才培养方案的效果,并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整。

2. 企业普遍存在人才培养方案实施难度问卷结果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认为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存在一定难度。

在深度访谈中,企业负责人也表示,制定好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不一定能够顺利地实施,需要考虑到员工的接受程度和实际操作情况等因素。

3. 企业需要更加注重员工个性化需求问卷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员工个性化需求对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至关重要。

在深度访谈中,企业负责人也表示,他们会根据员工的特点和职业发展规划来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

4. 企业需要加强对于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学习问卷结果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认为学习新技术和新知识对于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在深度访谈中,企业负责人也表示,他们会不断引入新技术和新知识,并定期组织培训来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

六、结论本次调研结果显示,企业对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持积极态度,但实施难度较大,需要更加注重员工个性化需求和学习新技术和新知识。

因此,在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注重以下几点:1. 考虑到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需求进行定期修订;2. 根据员工特点和职业规划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3. 引入新技术和新知识,并定期组织培训来提高员工专业素养。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一、前言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专业发展创造了机遇和发展空间。

电子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电子产业大国,其中包括电子设备的制造、电子元器件的制造、IC设计与制造、封装测试、消费类电子的生产等。

近几年中国电子设备制造业每年以20-30%的速度增长,生产规模已经据世界第三位。

电子设备制造企业对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2011年的人才需求调查显示,电子类的专业是十大热门专业之首,大量的人才需求为电子专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国家商务部将确定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和省委、省政府实施“敞开南大门,对接粤港澳,加快开放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科学谋划产业承接,扎实推进开放开发。

市工业贸易中等专业学校所在地——位于南部,毗邻两广,是市南六县的中心,区位优势明显,对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008年9月,“加工贸易走廊”被省人民政府认定为全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重点园区;2011年10月6日,国务院发改委正式批复省发改委,同意设立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成为中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

建设中的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20平方公里,成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平台。

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3.87亿元,现已有53家企业落户,投资总额38.6亿元。

园区初步建成了制鞋、铝材铝制品、五金电子、化工能源、制衣服饰、模具机械、纸品包装等七大产业基地。

其中五金电子产业基地发展迅速。

现已有包括公司在内的30多家大、中型电子企业落户,年产值可达20亿元。

2010年工业城电子产业园又被省确定为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园,电子行业已成为主导我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实用电子技术已全面渗透到现代工业、农业、服务业的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电子技术在走融合的道路,电子信息产品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快,技术更新日新月异。

电子技术专业调研报告

电子技术专业调研报告

电子技术专业调研报告标题:电子技术专业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技术在我国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深入了解电子技术行业的发展现状、行业需求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本报告对电子技术专业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目的1.了解电子技术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

2.分析行业中的主要就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以及对人才核心技能的具体要求。

3.探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完善。

三、调研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报告、论文和统计数据,了解电子技术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访谈法:与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毕业生等进行访谈,了解行业需求、人才培养和企业用人标准。

3.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收集企业岗位设置、岗位职责、薪资待遇等信息。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1.电子技术行业发展现状近年来,电子技术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新技术不断涌现,产业链逐渐完善。

同时,我国政府对科技创新的大力支持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行业需求与人才供给电子技术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电子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等岗位。

毕业生需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3.人才培养与就业当前,高校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如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等。

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面临找工作的压力,部分学生需通过进修、实习等途径提高自身能力。

五、建议与展望1.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应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优化课程设置,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高校应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3.加强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高校应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提供求职技巧培训、心理辅导等服务,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

总之,电子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

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优化课程设置和提高就业指导等措施,有望提高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调研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调研报告

附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调研报告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

根据信息产业部分析,电子信息产业具有集聚创新资源与要素的特征,仍是当前全球创新最活跃、带动性最强、渗透性最广的领域。

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步入加速成长期,带动产业格局深刻变革。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预计电子信息产业仍将以高于经济增速两倍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产业前景十分广阔。

其相关专业包括: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对抗技术、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等。

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及前景分析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报告称,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回升调整的重要一年,软件产业和对外贸易出现新突破。

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规模7.8万亿元,同比增长29.5%,其中软件产业收入 1.3万亿元,增长31.3%;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额达10128亿美元,同比增长31.2%,占全国外贸总额34.1%。

2011年,虽然受到国际市场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电子信息产业仍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实现销售收入9.3万亿元,增幅超过20%。

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一五”规模指标增长情况表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02月24日发布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围绕规划确定的重点领域,制定电子信息制造业人才队伍中长期建设方案,加强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建设和发展职业培训机构,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行业信息技术应用人才,重点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

并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速保持在10%左右,软件业收入增长约20%。

2015年超过10万亿元;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超过12%;电子信息制造业中的战略性新兴领域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5%。

2008年至2010年,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加快,增速连续三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

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

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

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人才培养方案愈发成为各个领域关注的焦点。

人才的培养方案是一个国家、一个行业发展的基石,对于提高国家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研并撰写报告,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当前的人才培养情况和问题,并提出改进和创新的建议。

二、宏观层面分析1. 教育体制变革:人才培养开始从重视知识传授向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转变,为适应社会需求和人才市场的发展,教育体制需要不断创新,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 产学研结合:加强企业和高等院校的合作,鼓励产业界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通过实践教学和实习经验的积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人才培养规划:制定全面的人才培养规划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手段,要充分考虑国家发展的需求和未来人才市场的需求,根据不同行业和专业的需求,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

三、微观层面分析1. 学科专业设置:当前,一些学科专业的设置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产业的需求,需要对学科专业进行调整和创新,重视新兴科技领域的培养和发展,提高高端人才的培养质量。

2. 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人才培养中至关重要的因素,需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教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

3. 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培养人才的关键环节,需要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问题与挑战1. 教育资源不均衡:当前,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仍然存在,导致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不均衡。

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为农村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2. 就业竞争压力:随着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就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前与企业对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培训机会,提高就业竞争力。

2024年人才培养方案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汇总(五篇)

2024年人才培养方案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汇总(五篇)
(2)主动与企业、政府等部门联系,开展技能鉴定、在岗培训等以非学历教育为主的培训业务,充分利用学校的师资、教学条件等为企业培训在职人员,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技能和管理能力。
1.总体设计原则: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模式,体现以技术应用为主体的教学特色,形成教学、生产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以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为体制基础,以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平台,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改革为关键。本着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和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体现一个公共技术平台(即公共学习领域、素质拓展领域)与多个专业方向(即专业一般学习领域课程、专业综合学习领域课程和专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本着能反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反映专业特色建设要求和反映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模块化课程;本着课程教学、实验教学合一,产学结合落实校内实训和校企合作落实校外顶岗实习,构建相对独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本着必修选修课相结合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方案制订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以有利于教学管理,构建基于弹性学制的学分制模式下的培养计划。
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修满规定的最低总学分166学分,取得毕业资格。
八、授予学位
取得毕业资格的学生,经本人申请,并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经学位委员会审查通过,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九、专业教学计划安排表
xx
人才培养方案及计划 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篇二
深入研究中职学校测绘工程人才的培养,对我国当代测绘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中等职业学校以培养高素质的测绘人才为目标,因此在测绘工程专业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教学导向,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教学内容,不断调整教学方案,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障教学效果,全面促进中职学生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电子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电子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红安县职教中心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企业调研报告红安县职教中心韩用春依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和《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的有关要求,全面落实示范校建设有关决定,在示范校建设管理委员会的统一协调下,由示范校建设办公室牵头,报县委县政府批准,从2012年11月份中旬开始,历时15天,对我县及周边的16家企业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取得了第一手资料,为我校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及课程标准制定打下了基础。

一、调研目的此次调研主要对我县经济开发区、永河、太平及县城等和学校联系紧密的制造业企业进行调研,聘请企业负责人担任本专业办学顾问,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通过对企业的用人标准、用人层次、招人的途径、内部人才培养途径以及与学校合作培养人才等各个方面的调研,分析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认识、人才需求情况、人才的岗位分布、人才岗位能力需求,找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和教学体系设计的思路,确立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方向,使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成为全省有影响力的专业。

同时通过调研,确定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合作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与有需求、效益好的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合同,共同办班。

物色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为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聘请技术人员、聘请兼职教师积累第一手材料。

二、调研组织与实施调研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到现场访谈和调查问卷法1、调研对象与分类:Ⅰ类对象为国有企业,Ⅱ类对象为外资,合资企业,Ⅲ类对象为中小型私营企业。

2、本次调研主要以觅儿工业园的工业企业为主。

觅儿工业园是我县乃至整个鄂东地区规模较大的新型产业工业园,占地面积20多平方公里,吸引了许多知名企业落户。

我们对其中已经投产且初成规模的16家企业进行了调研,其中包括机械制造企业9家、印刷业1家、电工产品生产1家、空调压缩机生产企业1家、变压器生产1家、家用电器技术服务企业1家、空冰洗技术维修与售后服务1家。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调研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调研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调研报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调研报告一、引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应用科学的一个重要学科方向,与现代科技发展紧密相关。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发展趋势、学科设置、就业前景及学生培养方案等方面的情况。

二、发展概况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密切相关。

目前,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需求不断增长。

在各个行业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应用地位日益重要。

三、学科设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由通信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组成。

学生在学习期间,需要学习通信原理、电路原理、数字电路、模拟电路、计算机网络等相关课程,掌握电子设备的制作与维修技术,以及信息系统的搭建与管理等技能。

四、学生培养方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因此,在培养方案中,学生需要进行实验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的教学。

此外,还包含课程综合设计和开放实验等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五、就业前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

毕业生可以在电子制造业、通信技术、互联网企业等行业就业。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关岗位的需求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

就业薪资也相对较高,为学子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机会。

六、问题与建议1. 学科设置方面,可以加强与现实应用的关联性,增加现代信息技术领域的课程设置。

2. 在学生培养方案中,可以加大实践环节的比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加强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增加设备的开放使用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增加与企业合作的机会,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七、总结本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调研报告主要涵盖了专业的发展概况、学科设置、学生培养方案以及就业前景等方面的内容。

可以看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和较高的发展潜力。

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以促进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 行业企业调研报告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 行业企业调研报告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行业企业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1.调研意义(1)通过企业调研对“学校所培养的毕业生要更加贴近企业的岗位需求”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要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完备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专业技能,更加注重人才的综合职业素质、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通过广泛充分的企业调研,与企业专家研讨岗位需求状况,确定培养目标,即:面向天津和滨海新区的发展建设,把握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沿,通过与企业的深层次合作,培养具备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良好思想品质、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创新意识,适应电子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专门人才。

2.调研目的(1)通过深入调研企业并与企业专家进行分析论证,分析职业岗位具体能力,按照对学生通用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拓展能力的培养目标,在教育教学上进行创新,确立以能力为主导,基于工作过程来开发课程的建设思路,重新构建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归纳本专业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课程标准,并形成完善的开发、建设、考评、反馈、调整的课程体系建设模式;(2)通过企业调研,转化岗位能力和学习领域的对接,为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依据(3)通过企业调研,对学生评价模式的改革起到指导作用3. 调研前期准备工作(人员、分工、时间协调等)调研人员:王美蕾、刘魁兰、李爱丽、陈映开、赵景惠、王殿臣分工:第一组、刘魁兰、赵景惠第二组、李爱丽、王殿臣第三组、王美蕾、陈映开时间:每一组负责调研两个企业,用三个月时间完成。

二.调研基本信息1. 对行业发展现状的调研天津是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作为天津工业的第一支柱产业,产业总体水平处于国内前列。

经过多年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形成了通信设备制造、新型元器件、数字视听等优势领域和手机、片式元器件、显示器、数码照相机等重点产品,建设了一批独具特色的产业聚集区,对拉动天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调研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调研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调研报告摘要:本调研报告旨在深入了解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对其就业前景、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

通过对该专业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对就读该专业学生的采访以及对相关专业教师的访谈,旨在为选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份权威的导论调研报告。

第一部分: 介绍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主要涉及电子技术和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

本专业在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部分将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学科特点进行详细介绍。

第二部分: 就业前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本部分将分析该专业在各个领域的就业形势,重点关注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人才需求和薪资水平等因素,并提供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案,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第三部分: 课程设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在不同学校和院校可能存在差异,但基本结构相似。

本部分将逐一介绍该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电路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电子技术、通信原理等方面,以帮助学生们对所学知识有更清晰的认识。

第四部分: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作用。

本部分将深入调研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方面,以了解其目标、实施情况和学生评价等面貌。

第五部分: 学生体验通过对就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采访,本部分将展示学生们的真实经历和心声,分享他们在学习、实践和就业方面的感受和体验,以帮助其他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个专业以及在该专业中所面临的挑战。

第六部分: 专业教师访谈本部分将采访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师,了解他们对该专业的看法,以及对学生的指导和培养方面的经验和建议。

通过专业教师的访谈,有助于提供更准确和权威的信息,供学生们作为选专业时的参考。

结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今天的信息时代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就业前景。

学生们在选择该专业时需要深入了解其特点、就业前景、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情况。

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

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

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为了更好地发展本公司的人力资源和培训体系,我们进行了一项人才培养方案调研。

以下是本次调研的主要结果和建议。

调研对象:本次调研对象包括公司内部员工和外部专家。

调研内容:本次调研主要关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情况,以及培养方案对员工绩效、决策能力和职业发展的影响。

调研结果和建议:1.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公司采用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包括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和专业认证。

然而,这些培养方案缺乏个性化和针对性。

建议在制定培养方案时,根据员工的需求和职业发展规划,设计具体可操作性的培养内容。

2. 培训师资力量:调研发现,许多公司在培训师资力量方面存在不足。

建议公司加强对内部员工培训师资的培养,通过内部专家和外部专业培训师的结合,提高培训质量和水平。

3. 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评估:调研发现,很少有公司对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建议公司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通过员工绩效考核、职业发展轨迹和工作表现等来评估培养方案的有效性,及时调整和优化培养方案。

4. 跨部门培养计划:调研结果显示,多数公司在培养方案中缺乏跨部门和跨业务领域的培训计划。

建议公司制定跨部门培养计划,通过跨部门轮岗、交流和项目合作等方式,提高员工的资源共享和综合能力。

5. 培养方案的动态调整:调研发现,许多公司的培养方案存在滞后和僵化的问题。

建议公司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员工需求和市场环境变化,及时对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

根据以上调研结果和建议,我们推荐公司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进行以下改进:1. 针对员工个性化需求和职业发展规划,设计具体可操作的培养内容;2. 加强对内部员工培训师资的培养,提高培训质量和水平;3. 建立科学的培养方案评估机制,及时调整和优化培养方案;4. 制定跨部门培养计划,提高员工的资源共享和综合能力;5.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对培养方案进行及时调整和优化。

以上是本次人才培养方案调研的主要结果和建议。

专业培养目标调研报告

专业培养目标调研报告

专业培养目标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与背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对于专业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行业需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我们进行了此次专业培养目标调研。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明确目标岗位的能力需求,为优化专业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二、调研方法与过程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文献资料等多种方法。

首先,我们设计了针对行业专家、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优秀校友等不同群体的问卷,了解他们对专业培养目标的看法和建议。

其次,我们对部分企业进行了实地走访,与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和招聘标准。

同时,我们还查阅了大量的行业报告和学术文献,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三、调研结果概述通过本次调研,我们获得了以下主要发现:1. 行业发展趋势表明,对于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需求越来越高;2. 目标岗位的能力需求主要包括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等;3. 当前课程与培养方案在实践经验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和实践教学;4. 行业内人才供需状况基本平衡,但优秀人才仍供不应求;5. 随着行业技术的不断更新,未来对于人才的需求将更加多元化。

四、目标岗位与能力需求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目标岗位主要集中于专业相关的技术、研发、管理等岗位。

这些岗位对于人才的能力需求主要包括:1. 专业技能: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2. 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够与团队成员和客户进行有效沟通;3. 团队协作: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团队成员协作完成项目;4. 创新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为团队和企业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五、当前课程与培养方案分析目前的培养方案在理论教学方面较为完善,但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不足。

部分课程设置与行业实际需求有所脱节,需要进一步优化。

为了加强实践教学,我们建议增加实践课程比例,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六、培养目标与行业标准的对比通过对比发现,当前的培养目标与行业标准基本一致,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差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报告九江职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二零一六年四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项目负责人:金春花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项目成员:李美长舒展熊凡陶炎芬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教学管理的新体制、新机制,体现“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自主学习、开拓创新和积极实践精神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较高质量的制定出具有九江职业大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好的进行专业建设和更准确的进行专业定位,以满足用人单位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和学生健康成长及终身发展的需要,根据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及“九江职业大学学分制管理实施办法”等有关文件精神,我院特组织专门的调研小组对电子信息专业的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调研简介(一)调研的对象与范围调研的对象主要以发达地区电子企业、九江地区电子企业、九江职业大学历届优秀毕业生代表、省内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电子教研室、省内国家级骨干高职院校电子教研室等为主体。

调研的对象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行业的人才需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职业岗位及能力需求、当前高职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人才需求存在的差距和办学优势、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等。

(二)调研的专题内容1.企业专业调研内容本次专题调研选择了广州世沃电子有限公司、九江旭阳雷迪高科技有限公司、海麟拓邦乐群(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对毕业生基本素质的要求;企业对电子信息类毕业生的专业能力要求;企业对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需求等内容展开调查。

2.高职院校专业调研内容本次高职院校专业调研选择了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两所省内的国家级示范级性高职院校和国家级骨干高职院校的电子教研室作为学习对象,就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如何构建、校外实习实训如何安排、生源的复杂化专业教学如何展开、基于市场需求的专业技能如何培养等问题进行专题调研。

3.调研方法与时间根据校字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日常工作安排调研方案的实际,本次调研时间集中在4月上旬,调研的方法上采取定性调研和定量调研相结合,座谈、QQ 聊天、电话访谈、资料数据查询,全面调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等方法进行。

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分析(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总量需求分析“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区域格局由以沿海地区为主向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集群转变。

产业结构由制造业为主向制造业、软件业与信息服务业协调发展转变;电子信息技术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高技术、高品质、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同时,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自主研发能力的行业效益增势突出,如通信终端设备、广播电视接收设备、光电子器件、导航仪器等行业的收入增长速度较快。

电子信息产品向生产规模化、品种多样化方向发展。

随着国家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加大,具有自主开发能力的新兴企业,如物联网企业、集成电路、高端数字产品生产企业、智能控制技术企业等都表现了较高的成长性。

产业的发展带来人才需求的增长和生产岗位的增加及变化。

同时对从业人员素质和能力有了新的要求,许多企业一方面为了提高人员效率而精简缺乏专业技能的冗余人员;另一方面又大量引入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

从近几年人才需求情况看,电子信息行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处在前列,电子信息产业是一个高技术产业,它对人才的需求具有明显的两方面特点:一是具有高学历的开发、研究、创造性人才;二是具有较熟练操作技能的应用型技术人员,这些人员主要从事装配、调试、维修及生产一线的管理工作。

在发达地区,我们以江苏的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做了调研,整个园区内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业人员约占17%,这些人员主要是从事电子产品的开发、研究以及高层次的生产管理,而70%以上员工是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这些人员主要从事装配、调试、维修及生产一线的管理工作。

而在内地,就以我们九江市为例,现作为本地经济发展支柱的电子企业多达160家,企业员工总数万人,按每年5%正常减员计算,三年内需补充员工5340人。

根据九江市“十二五”发展规划,随着行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组合,特别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各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到2020年九江市电子企业将新增136家,需新招收员工5万人,因此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增,尤其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技术人才需求量更大。

而且九江地处“七省通衢”的战略要地,外省、市及周边区、县的私有企业、乡镇企业也急需大量青年技工。

以上调查结果表明,企业对从事一线生产、产品测试、售后技术支持工作的高职毕业生的需求比例很高,培养电子应用技术专业人才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市场前景的。

企业对高职毕业生期望是: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包括工作态度、纪律性、忠诚度、责任心和职业发展能力;有较强的专业职业技能,包括:设备和仪器仪表的操作、维护、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一定的生产管理和研发能力。

(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及能力需求分析在专业职业岗位能力方面,以占电子信息产业比重最大的电子信息制造企业为例,吸纳较多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类型主要有:电子产品安装调试、产品销售/技术支持服务、工艺管理等。

这几类岗位占高职毕业生就业岗位的 %。

这表明企业与用人单位在这方面有很大需求。

毕业生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和工作技能的提高,电子产品操作技工等技术含量低的岗位比例迅速下降。

电子产品生产管理员、电子产品设计员等技术含量高的岗位比例明显上升。

有的甚至成为班组长,岗位层次明显提升。

根据生产企业对毕业生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可以大致了解电子信息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岗位能力的基本要求,即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基本条件: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2.掌握电子元件的规格、标准检测方法;3.掌握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4.有一定的电子电路图阅读能力;5.掌握电子技术应用的专业理论和技能,了解其发展动态、相关的产业政策和知识产权等法律法规;6.取得中级维修电工、中级电子产品装配工、中级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等职业资格证书;7.掌握电子产品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

8.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具体的岗位能力要求如表1所示:表1 电子生产企事业典型工作任务及岗位能力要求(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与信息产业发展适应性调查分析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高职院校未能清晰地界定出所培养的人才将来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岗位。

因而提出的培养目标相对宽泛,造成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了迷茫和疑惑,无法给自己定位,职业取向模糊,在就业时也很难满足企业的要求,而企业电子产品的多样化,要求毕业生不仅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还要求他们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特别是对新技术的了解和学习能力,能够适应多元化的就业岗位的需求。

1.企业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的需求调查此次调查表明,在电子信息企业的操作岗位中,企业对基本的专业应用能力和职业态度更为看重,同时也要求有较强的新技术学习能力,使之能适应各种高科技电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所需的能力要求按重要程度依次为整机组装与调试能力、电子线路的应用能力、测量仪器使用能力、电子设计自动化应用能力等;对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则更看重职业态度,如忠诚度、吃苦耐劳,以及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等能力。

企业对高职毕业生所需的专业能力要求、素质要求排序情况见表2。

表2企业对高职毕业生所需的专业能力要求、素质要求排序2.企业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的需求调查由于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出现,对毕业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在课程设置和内容设计上充分考虑企业需求,为学生定制个性化的“学习套餐”。

使学生毕业到企业后马上就能学以致用。

以发展迅速的智能控制和物联网企业(电子信息工程改革的新方向)为例,他们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日益增长的需求,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创造了很好的就业机会,但他们也要求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拥有与企业的产品和设备相适应的知识和能力,如相应的集成电路、传感器、单片机、PLC等方面的知识和应用能力(详见表3)。

表3高职毕业生所需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拓展知识及对应课程三、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和不足(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六大优势优势一:加强产学结合,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优势二:坚持选用既有教学经验,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为学生授课,把专业最前沿的发展动向和信息带到课堂,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不过时。

优势三:不断完善现代化教学手段,配置适合高职教育的先进教学设施。

很多高职学院拥有国家级或市级实验室,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供了保障。

优势四:坚持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高度重视并不断完善和强化毕业生就业工作。

高职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得到社会好评,就业率较为理想。

优势五:与用人单位联系紧密,可及时了解到当前和一段时期内用人单位的人才状况和人才需求。

各院校围绕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专业设置、教学安排、毕业实践,培养出的毕业生更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优势六:为了增加学生就业时的岗位竞争优势,各校除了要求学生完成规定的教学计划外,还要组织他们考取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二)我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1.地域优势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九江是东部沿海开发向中西部推进的过渡地带,是京九、长江两大经济开发带的交叉点,处于极为重要的位置。

从长江流域的格局看,九江是沪、汉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又是长江段赣、鄂、湘、皖四省结合部;从京九沿线看,九江是唯一的水陆交通枢纽,沟通东西南北;从江西省的发展看,九江是唯一通江达海的外贸港口城市,是联结全省与长江开发带和沿海开放带的“北大门”。

中部地区崛起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实施以来,瀚森科技、赛龙通信、旭阳雷迪、三诺电子为龙头的高科技电子信息企业纷纷落户九江,标志着企业对电子信息技术人才需求不仅数量在增加,而且素质也在不断提升。

2.校企合作优势职业教育必须与企业紧密合作,以企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才能培养和造就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办好高职教育,必须依托行业,面向企业,与企业保持良好关系,形成促使学院发展和建设的合力。

只有面向市场、突出特色、灵活设置专业,才能主动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

加强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从教学工厂的生产流程、设备购置到制作工艺过程管理及质量控制,努力提高学生实际技能和劳动动手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