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操作规范

合集下载

中医护理技术拔罐法的操作规程

中医护理技术拔罐法的操作规程

中医护理技术拔罐法的操作规程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现象,达到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为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

一、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2、患者体质及实施拔罐处的皮肤情况.3、心理状况。

二、目标1、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喘等症状。

2、用于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三、禁忌证1、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

2、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

3、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四、告知1、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疱。

2、由于罐内空气负压收引的作用,局部皮肤会出现与罐口相当大小的紫红色瘀斑,数日后自然消失。

3、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烫伤。

五、物品准备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棉球、火柴、小口瓶等.六、操作程序1、备齐物品,携至床边,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3、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

4、点燃的火焰在火罐内转动,使其罐内形成负压后并迅速叩至已经选择的拔罐部位上,待火罐稳定后方可离开,防止火罐脱落,适时留罐。

5、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6、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安排舒适体位。

7、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七、护理及注意事项1、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

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3、防止烫伤。

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4、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

5、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疱,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6、如水疱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

拔罐疗法的操作规范

拔罐疗法的操作规范

拔罐疗法的操作规范(以火罐为例)一、拔罐疗法的概念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法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体表的一定部位,以产生良性刺激,达到调节机体功能。

防治疾病目的的外治方法。

二、拔罐疗法的适应范围拔罐法具有通经活络,吸拔经络中的风寒湿气外出,还具有引出排脓等作用,适用于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风湿痛、感冒、咳嗽、腰背痛、月经痛、胃痛、疡初期未溃时,以及局部皮肤麻木或机能减退的等病症。

三、拔罐疗法的吸拔方法闪火法:用止血钳夹住95%酒精棉球,在罐内闪火排去空气,迅速将罐罩在应拔部位。

四、常用的拔罐法及操作①坐罐:要求主试者用闪火法拔罐,用止血钳夹住一个经95%乙醇浸泡过的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绕1圈迅速退出,并立即将罐口扣在放术部位,使罐吸附在皮肤上。

注意棉球沾乙醇不可过多,亦勿在罐口停留,以免罐口烧烫灼伤皮肤。

②闪罐:用闪法火将罐拔上后,立即取下,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住取下,取下拔上,直至皮肤潮红充血为度。

③走罐:选用口径较大、罐口平滑的玻璃罐,先在罐口和施术部位涂一层凡士林等润滑油,再用闪火法将罐吸拔住,然后以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向左、右施术部位往返推动,至较大面积的皮肤出现潮红为度。

④针罐:先将针刺入穴位,待得气后将留置穴位,然后用闪火法,以针刺部位为中心,将罐拔住,约10~15min,至皮肤潮红充血起罐。

⑤刺络拔罐:在施术部位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地叩刺出血,再拔上火罐,留置10~15min后。

起罐后擦净血迹。

五、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①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选择合适的火罐。

②拔罐时应选肌肉丰厚的部位,而在肌肉浅薄、骨骼突出、皮肉松弛、毛发较多的部位不易吸拔,罐易脱落。

③体位要适当,拔罐过程中不要移动体位,以免火罐脱落。

④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不宜拔罐。

孕妇腹部、腰骶部须慎用。

⑤拔罐时注意棉球沾乙醇不可过多,亦勿在罐口停留,以免罐口烧烫灼伤皮肤。

⑥拔罐一般可出现局部红晕或紫绀色,一般不须处理,会自行消退。

走罐技术操作规范

走罐技术操作规范

走罐技术操作规范1、定义:走罐,亦称推罐,即在拔罐前,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上一层凡士林、板油等润滑油做为介质,再以闪火法或滴酒法将罐吸拔于所选部位的皮肤上,然后,医者以右手握住罐子,以左手扶住并拉紧皮肤,在向上、下或左。

在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至瘀血时,将罐起下。

2、操作方法:2.1掌握拔罐吸力。

轻吸:拔罐后,罐内皮肤被负压吸收突起约3毫米左右,或采用“中、小号(面积)”火罐吸拔;重吸:罐内皮肤约吸收突起4毫米左右,或采用“大号(面积)”火罐吸拔,或者用好轻松真空罐具。

2.2启动走罐术。

术者一手(左)按住罐旁近端皮肤,另一手(右)握住罐具,用力向远端推移,并折返重复移动数次。

2.3控制走罐频率。

缓走:约每秒钟将火罐来回推移1次;快走:约每秒钟将火罐来回推移2次。

2.4吸力与频度组合。

按临床需要,选择轻吸缓走、轻吸快走、重吸缓走、重吸快走等方法。

2.5掌握走罐时间。

每一组穴位一般按需分别走罐约5~10秒钟。

2.6密切观察罐痕。

按需走罐至局部皮肤出现淡红色、红色、深红、微紫。

2.7治则治法。

一般以重吸、快走、较长时间、肤色出现深红或微紫程度为强刺激,适用于实证病例,或背腰、四肢部位的走罐;以轻吸、缓走、较短时间、肤色出现淡红或红色为轻刺激,可用于虚证病例,或胸、腹部位的走罐。

2.8治程安排。

急性病症,第一次走罐后,视病情和局部罐痕吸收情况,必要时,可隔12~24小时,或异位另选穴位再行走罐;慢性病症、康复病例,一般间隔3天左右施走罐术一次,3~5天为一疗程,休息两周后可继续施行走罐术。

3、主治病症: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哮喘、支气管炎、百日咳、冠心病、心律不齐、中暑、肺水肿、急性胃肠炎、胃痛、小儿消化不良、高血压、中风后遗症、糖尿病、头痛、胁痛、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腰背痛、痛经、月经不调、乳腺炎、术后肠粘连、荨麻疹、带状疱疹、牙痛、扁桃体炎等。

4、注意事项:4.1本疗法应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之部位,走罐前,在罐口或皮肤上涂上凡士林之类的润滑油,现时便于推动,减少疼痛;二则避免皮肤损伤。

拔罐疗法指南操作规程

拔罐疗法指南操作规程

拔罐疗法指南操作规程
背景
拔罐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皮肤表面产生负压,
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增强免疫力
等功效。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拔罐疗法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确
保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操作流程
1. 首先准备好所需的拔火罐、酒精、棉花、火机等材料。

2. 为患者选择拔火罐的穴位,一般可选择在大椎、肺俞、肝俞、肾俞等穴位。

3. 在选定的穴位上用棉球蘸上酒精,擦拭皮肤,避免皮肤表面
有污物和汗液。

4. 将火机点燃,调整火焰大小,将拔火罐的口对准穴位,迅速放上皮肤表面,使其与皮肤充分吸附,然后将火机熄灭。

5. 在拔火罐上制造负压,使皮肤产生一定的凹陷,也可以选择使用吸气球进行吸气操作。

6. 待拔火罐与皮肤充分吸附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移动,来回擦拭,拔火罐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根据皮肤的反应而定。

7. 拔火罐后,用棉球擦干净皮肤表面,然后给患者饮用适量的温开水或盐水。

注意事项
1. 拔罐疗法不宜过于频繁,通常一周只能进行一次,并避免在月经期间操作。

2. 患者在拔罐前应禁止饮酒、过度疲劳、空腹或者食用过多刺激性食物。

3. 拔罐时应注意消毒和操作技巧,避免引起过度疼痛、皮肤烧伤等不适。

4. 若患者出现头晕、胸闷、恶心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拔罐操作,并给予适当处理。

结论
拔罐疗法是一种有效的中医疗法,但在操作前需要注意患者的身体状况、消毒和操作技巧等方面,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此规程可供医护人员在拔罐操作中参考,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火罐操作规范

火罐操作规范

拔罐疗法操作规范
拔罐疗法是指拔火罐、水罐、药罐的治疗方法。

临床最常用的是拔火罐法,即运用特殊的玻璃罐或陶罐、竹罐,借助热力,排除罐内空气,以使罐内形成负压,吸附在皮肤或穴位上,引起皮肤充血或瘀血的治疗方法。

具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止痛消肿、拔毒排脓等功效。

1、物品准备
治疗盘、火罐数个、95%酒精棉球、血管钳1把、打火机、凡士林油膏。

2、操作方法
(1)暴露须拔罐部位(选择肌肉较为丰满、平整处),薄薄涂上凡士林油膏。

(2)用血管钳夹取95%酒精棉球,点燃。

(3)左手持罐,罐口向下,右手持燃有酒精棉球之血管钳,迅速伸入罐内绕一圈,立即抽出,同时将罐轻轻叩按在所选部位上。

拔火罐技术操作规范

拔火罐技术操作规范
5.凡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清洁消毒,擦干后备用。
学习人员
二、【用物准备】
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火柴、小口瓶、必要时备毛毯、屏风、垫枕。根据拔罐方法及局部情况备纸片、凡士林、棉签、0.5%碘伏或75%酒精、镊子、干棉球、三棱针或梅花针、纱布、胶布等。
三、【操作方法】
1.点火
选用下列方法之一,将火罐吸附于所选部位上。
1.1闪火法:是用长纸条或用镊子夹95%酒精棉球一个,用火将纸条或酒精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中段绕一周(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迅速将火退出,立即将罐按扣在所选部位或穴位上。
8.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五、【注意事项】
1.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病人;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2.拔罐时应采取适当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3.拔罐过程中随时观察检查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
4.防止烫伤和灼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如拔罐局部出现较大水泡,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外涂龙胆紫,保持干燥,必要时用无菌纱布覆盖固定。
1.2贴棉法:是用大小适宜的95%酒精棉一块,贴在罐内壁中段(不要过湿),点燃后迅速按扣在应拔的部位。
1.3投火法:是用易燃烧纸片或95%酒精棉球(拧干)一个,点燃后投入罐内,迅速将罐按扣在应拔的部位,此法适用于侧位横拔。
2.拔罐
根据病情需要,可分为下列几种拔罐方法。
2.1坐罐法:又名定罐法,将罐吸附在皮肤上不动,直至皮肤呈现瘀血现象为止,一般留置10分钟左右,此法适用于镇痛治疗。
2.4刺血拔罐法:在患部常规消毒后,先用梅花针叩打,或用三棱针浅刺出血后,再行拔罐,留置5~10分钟,起罐后消毒局部皮肤。多用于治疗丹毒、扭伤、乳痈等。

中医拔罐疗法规范

中医拔罐疗法规范

中医拔罐疗法规范1. 概述拔罐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方法,通过在体表局部或穴位上吸附罐具,造成局部负压,以达到通经活络、散寒除湿、活血化瘀等治疗作用。

本规范旨在提供拔罐疗法的操作指南,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拔罐前的准备- 环境准备:确保治疗室宽敞、干净、温暖、光线适宜,保持空气流通。

- 器具准备:选用适合的拔罐器具,如玻璃罐、塑料罐、竹罐等,并准备火柴、酒精灯、毛巾、润滑剂等。

- 患者准备:向患者解释拔罐疗法的原理和过程,取得其合作;询问患者近期身体状况,如有特殊病史需评估是否适合拔罐。

- 消毒:所有拔罐器具在使用前需进行消毒,可采用高温蒸汽消毒或酒精擦拭。

3. 拔罐操作步骤1. 选择部位: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穴位或局部部位。

2. 润滑皮肤:在选定拔罐部位涂抹适量的润滑剂,如凡士林或专用拔罐油。

3. 拔罐:- 火罐法:用酒精灯火焰将罐内空气加热后,迅速将罐扣在皮肤上,待罐内空气冷却后形成负压。

- 气罐法:使用专用气罐,通过按压气罐壁使内部空气排出,形成负压。

4. 留罐时间: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一般留罐时间为10-15分钟,但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5. 起罐:使用毛巾或空气压缩起罐,避免直接用力拉扯,以免损伤皮肤。

4. 拔罐后的处理- 观察:观察拔罐部位的皮肤变化,如出现紫红色瘀血,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有严重紫斑或局部皮肤破损,应给予适当处理。

- 护理:指导患者在拔罐后避免立即洗澡或受凉,保持皮肤干燥,避免搓揉拔罐部位。

- 休息:鼓励患者在拔罐后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5. 注意事项- 适应症与禁忌症:拔罐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但孕妇、皮肤感染、严重心脏病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 局部反应:患者在拔罐后可能出现局部疼痛、不适或瘀血,大多数情况下在短时间内可自行缓解。

- 操作技巧:操作者需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拔罐器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确保治疗安全。

- 异常处理:如在拔罐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恶心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拔罐,并及时处理。

拔罐疗法的操作规范(5篇)

拔罐疗法的操作规范(5篇)

拔罐疗法的操作规范(5篇)第一篇:拔罐疗法的操作规范拔罐疗法的操作规范(以火罐为例)一、拔罐疗法的概念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法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体表的一定部位,以产生良性刺激,达到调节机体功能。

防治疾病目的的外治方法。

二、拔罐疗法的适应范围拔罐法具有通经活络,吸拔经络中的风寒湿气外出,还具有引出排脓等作用,适用于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风湿痛、感冒、咳嗽、腰背痛、月经痛、胃痛、疡初期未溃时,以及局部皮肤麻木或机能减退的等病症。

三、拔罐疗法的吸拔方法闪火法:用止血钳夹住95%酒精棉球,在罐内闪火排去空气,迅速将罐罩在应拔部位。

四、常用的拔罐法及操作①坐罐:要求主试者用闪火法拔罐,用止血钳夹住一个经95%乙醇浸泡过的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绕1圈迅速退出,并立即将罐口扣在放术部位,使罐吸附在皮肤上。

注意棉球沾乙醇不可过多,亦勿在罐口停留,以免罐口烧烫灼伤皮肤。

②闪罐:用闪法火将罐拔上后,立即取下,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住取下,取下拔上,直至皮肤潮红充血为度。

③走罐:选用口径较大、罐口平滑的玻璃罐,先在罐口和施术部位涂一层凡士林等润滑油,再用闪火法将罐吸拔住,然后以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向左、右施术部位往返推动,至较大面积的皮肤出现潮红为度。

④针罐:先将针刺入穴位,待得气后将留置穴位,然后用闪火法,以针刺部位为中心,将罐拔住,约10~15min,至皮肤潮红充血起罐。

⑤刺络拔罐:在施术部位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地叩刺出血,再拔上火罐,留置10~15min后。

起罐后擦净血迹。

五、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①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选择合适的火罐。

②拔罐时应选肌肉丰厚的部位,而在肌肉浅薄、骨骼突出、皮肉松弛、毛发较多的部位不易吸拔,罐易脱落。

③体位要适当,拔罐过程中不要移动体位,以免火罐脱落。

④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不宜拔罐。

孕妇腹部、腰骶部须慎用。

⑤拔罐时注意棉球沾乙醇不可过多,亦勿在罐口停留,以免罐口烧烫灼伤皮肤。

中医医院拔火罐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中医医院拔火罐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中医医院拔火罐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得分
项目
内容
分值
扣分标准
扣分
目的
温通经络、祛湿逐寒、行气活血、止痛消肿、拔毒去腐。
5
少一点
-1
用物
准备
治疗盘、95%酒精棉球、直血管钳、火罐、火柴、弯盘、小药杯、纱布。必要时备毛毯、屏风、垫枕、纸片、凡士林、棉签、三棱针、梅花针、皮肤消毒液、无菌镊、干棉球、纱布、胶布等。
10
5
20
10
10
10
5
少一步
未核对
未检查
吸附力不强
未灭火
留罐时间不符
未观察
未询问
方法不正确
少一步
未记录
-2
-5
-5
-5
-5
-5
-5
-5
-10
-2
-5




1、注意解释到位。
2、注意患者体位舒适。
3、罐具必须无缺损、裂缝。
4、拔罐部位、留罐时间要正确。
5、注意防止烧伤皮肤。
6、留罐期间注意观察和询问患者感受。
10
少一点
-2
考核时间:考核者:
4、随时检查罐口吸附情况,局部皮肤以红紫色为度,其疗效最佳。询问病人有无不适感。如疼痛、过紧,应及时起罐。
5、一手挟持罐体,另一手拇指按压罐口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即可顺利起罐。
6、协助病人穿衣,合理安置体位,整理床单位,使用过的物品及器具进行消毒,归还原处,洗手。
7、记录拔罐部位、留罐时间、效果。
10
少一件
-1
素质
要求
仪表大方,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拔火罐推拿技术操作规程幻灯片

拔火罐推拿技术操作规程幻灯片

• 4.7 抹法:用单手或双手指指腹紧贴皮肤,做上下或左右往返移动。 操作时用力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滯。本法适用于头面及颈项部。具有 开窍镇静、醒脑明目等作用。 • 4.8 振法: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体表,前臂和手部肌肉静止性强力地 用力,产生振颤动作,操作时力量要集中在指端或手掌上,振动的频 率较高,着力较重。此法多用单手操作,也可双手同时进行。适用于 全身各部位和穴位。具有祛瘀消积、和气理气作用。 • 4.9 按法:用拇指端、指腹、单掌或双掌(双掌重叠)按压体表,并 稍留片刻。操作时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用力要由轻而重, 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指按法适用于全身各部穴位;掌按法适用于腰 背及腹部。具有放松肌肉、活血止痛的作用。 • 4.10 捏法:用拇指与食、中两指或拇指与其余四指将患处皮肤、肌 肉、肌腱捏起,相对用力挤压。操作时要连续向前提捏推行,均匀而 有节律。此法适用于头部、颈项部、肩背及四肢。具有舒筋活络、行 气活血作用。
拔火罐技术操作规程
• 【目的】 • 拔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 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现象的一种 疗法。此法具有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 脓等作用。适用于风湿痹证,如肩背痛、腰腿痛;肺部疾 病,如咳嗽、哮喘;胃肠疾病,如脘腹胀痛、胃痛、呕吐 及腹泻等。
• • • • •

2. 拔罐 根据病情需要,可分为下列几种拔罐方法。 2.1 坐罐法:又名定罐法,将罐吸附在皮肤上不动,直至皮肤呈现瘀血现象 为止,一般留置10分钟左右,此法适用于镇痛治疗。 2.2 闪罐法:即将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住起下,起下拔 住,至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多用于局部肌肤麻木、疼痛等症。 2.3 走罐法:又称推罐法,即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及罐口上,涂一层 凡士林等润滑油,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 右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或瘀血时, 将罐取下。此法宜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 的酸痛、麻木、风湿痹痛等症。 2.4 刺血拔罐法:在患部常规消毒后,先用梅花针叩打,或用三棱针浅刺出 血后,再行拔罐,留置5~10分钟,起罐后消毒局部皮肤。多用于治疗丹毒、 扭伤、乳痈等。

拔火罐操作规范

拔火罐操作规范

拔火罐操作规范一、引言拔火罐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患者的皮肤表面创建负压,以排出体内的湿热,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等。

然而,由于拔火罐操作不当可能会带来一些风险,因此有必要制定拔火罐操作规范,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二、操作前准备在进行拔火罐操作之前,操作人员应该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设备准备•检查拔火罐器材的完整性和使用状态,确保吸力正常。

•确保拔火罐器材的卫生,定期进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2. 环境准备•确保操作室内通风良好,避免二氧化碳积聚。

•保持操作室温度适宜,避免操作时患者出现过度寒冷或过度炽热的情况。

3. 患者准备•对患者进行详细询问,了解其病史、症状和禁忌症等信息。

•在患者的背部或其他适合的部位进行皮肤清洁,确保操作区域干净。

三、操作步骤拔火罐操作的具体步骤如下:1. 选择穴位•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拔火罐操作。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穴位知识,避免误伤或无效操作。

2. 准备拔罐器材•将拔火罐器材中的火罐放入器具中,并确保其密封良好。

3. 拔罐操作•在选择的穴位上涂抹足够的油脂或其他润滑剂,以减少皮肤的摩擦。

•将拔罐器材的吸管快速套在火罐上,并通过吸管产生负压。

•操作人员应掌握拔罐力度,避免造成过大的吸引力,引发皮肤破损等问题。

•在火罐上建立负压后,可以将拔火罐器材固定在穴位上,以保持吸引力的稳定性。

•按需进行多次拔火罐操作,具体次数根据患者的需要和反应情况而定。

4. 拔火罐结束•拔火罐操作结束后,应停止吸引力并小心地将火罐从皮肤上取下,避免对皮肤造成损伤。

•对拔火罐部位进行消毒,以预防感染。

四、操作注意事项在进行拔火罐操作时,操作人员应注意以下事项:1.避免在重要器官和敏感区域进行拔火罐操作,如心脏区域、主要血管附近等。

2.尽量避免在出血、溃疡、瘢痕等情况下进行拔火罐操作,以免引发并发症。

3.拔火罐器材使用完毕后要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以确保下一次操作的安全性。

拔罐技术操作规范

拔罐技术操作规范

拔罐技术操作规范拔罐法是借助热力或其他方法,排除罐中的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具吸着在皮肤上,引起瘀血现象的一种治疗方法。

拔罐法又叫吸筒法,古代称为角法,在我国晋代已开始应用拔罐要用罐具,罐具的种类很多,如竹罐、陶瓷罐、金属罐(铜罐、铁罐)、玻璃罐、抽吸罐等。

现代,以玻璃罐和抽吸罐使用最广。

一、拔罐的治疗作用1、平衡阴阳,扶正祛邪, 调节阴阳功能。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保持着有机的协调,即阴阳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拔罐疗法则能调整脏器功能,促使阴阳转化、消长,从而达到阴阳平衡,扶正祛邪的目的。

2、调整气血,疏通经络。

经络是营卫气血运行机体的通路,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则邪正相搏,运行不畅。

拔罐疗法则从其穴前导之,或在对应之穴启之,从而营卫调和,经络疏通,增强体质。

3、开达抑遏,活血化淤,托毒排脓。

拔罐疗法通过对经络、穴位局部产生负压吸引作用,使体表组织产生充血、淤血等变化,改善血液循环,使经络气血畅通。

对于疥疮脓疡之类未成脓者则可在负压吸引力作用下,使毒血吸出,气血疏通,淤阻消散,已成脓者则托毒排脓,症状迅速减轻。

4、消肿止痛,除湿逐寒。

通利关节所谓“不通则痛” 风、湿、寒等邪侵袭人体,痹阻于经脉,致使关节发生红、肿、热、痛等病理变化,进而致肌体活动障碍。

5、反映病侯,协助诊断。

外邪侵袭人体,气血失调,病邪可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转变。

内脏出现病变时,邪气即可通过经络的流注,气血的盛衰而由里及表,在相关经络、局部及内脏相联系部位出现不同的症状或体征。

因此通过拔罐部位皮肤变化可以推断疾病的性质,部位及与内脏的关系。

二、拔罐方法1.火罐法:属于传统方法,它利用燃烧时的热力,排去空气,使罐内形成负压,将罐具吸着于皮肤上。

分为投火法、闪火法、贴棉法及架火法四种。

投火法:用蘸有95%浓度乙醇的棉球(注意,不可蘸得太多,以避兔火随乙醇滴燃,烧伤皮肤)或纸片,点燃后投入罐内,迅速扣在所选的区域。

闪火法:用镊子夹住乙醇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统一圈,立即抽出,将罐扣在施术部位上。

拔火罐操作规范

拔火罐操作规范

大余县中医院针灸康复科技术操作规范拔火罐技术[诊疗技术名称]拔火罐[简介]拔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 造成局部瘀血现象的一种疗法[适应症]适用于风湿痹证 如肩背痛、腰腿痛 肺部疾病 如咳嗽、哮喘 胃肠疾病 如脘腹胀痛、胃痛、呕吐及腹泻等。

[禁忌症]1.体质过于虚弱者不宜拔罐2.孕妇及年纪大且患有心脏病者拔罐应慎重。

3、一些特殊部位不宜拔罐,如:骨骼凹凸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肚脐正中(即神阙穴)也不宜拔罐。

4、局部有皮肤破溃或有皮肤病的患者,不宜拔罐。

5.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病人;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操作规范]该诊疗技术的操作规范[注意事项]1.拔罐时不易留罐时间过长(一般拔罐时间应掌握在8分钟以内),以免造成起泡(尤其是患有糖尿病者,应尽量避免起泡所带来的感染几率)。

2.若在拔罐后不慎起泡,一般直径在1毫米内散发的(每个罐内少于3个),可不用处理,自行吸收。

但直径超过1毫米,每个罐内多于3个或伴有糖尿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及时到医院处理。

3.注意罐子的清洁。

如1人应专用1套罐具,一般每使用5次后应对罐具进行1次清洗。

以防止感染。

管理制度1、医师应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向病员详细了解病情,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2、防止烫伤和灼伤。

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如拔罐局部出现较大水泡,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外涂龙胆紫,保持干燥,必要时用无菌纱布覆盖固定。

3、患者如需配合其他治疗(如理疗等),通知相关项目主管,合理安排顺序。

4、凡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清洁消毒,擦干后备用。

5、医师需严格按照拔火罐操作规范及管理制度进行治疗,如有违规操作,视情节严重程度做出相应处罚,轻者口头警告,重者处以罚款,如因违规操作造成医疗事故者,按照医院相关文件规定惩处。

拔罐操作

拔罐操作

拔罐操作准备1、材料:95%酒精,卵圆钳或摄子,棉球,火柴或打火机,玻璃罐(大、中、小)、凡士林油膏2、体位选择:(1)坐位:如上肢(2)俯卧位:项部、背腰部、上肢后面(3)俯伏坐位:项部选择肌肉较为丰满、平整处,薄薄涂上凡士林油膏。

一、一般留罐法吸拔火法(闪火法)1、用卵圆钳夹住棉球,沾95%的酒精。

初学者易患错误:(1)棉球大小不适,太大火力过猛,太小火力不够。

适中(2)棉球酒精太多,自上滑落,点火后烧伤皮肤或衣服。

沾酒精后要稍挤2、左手持卵圆钳或摄子,棉球向上,右手点火。

初学者易患错误:(1)同学之间距离过近,出现烧伤。

(2)摄子夹持不稳,棉球掉上。

3、右手拿罐,以火球以玻璃罐内闪一圈,然后快速轻按于需拔罐处。

初学者易犯错误:(1)罐口平放,以致罐口太烫,灼伤皮肤。

(2)火球不敢放入玻璃罐内。

(3)火球在玻璃罐内时间过长或过短。

(4)玻璃罐与吸拔部位距离过远。

(5)火球燃烧时间过长(6)吹灭火球:向下或水平方向吹,应当向上吹。

4、留罐:10分钟左右注意观察罐内气压及皮肤颜色的变化5、取罐:先按压一侧皮肤,让玻璃罐松后取下。

不能硬拔二、闪罐1. 同留罐之第1、2、3步。

2. 火罐吸着后,立即拔下,再闪火再吸、再拔,反复多次。

要注意玻璃罐内温度三、走罐1. 同留罐之第1、2、3步。

2. 待火罐吸着后,一手扶住罐体,用力上下左右慢慢来回推动,用于面积较大的部位。

拔罐注意事项1、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2、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3、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4、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和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拔火罐操作规范
黄南州藏医院火罐消毒、消毒剂浓度检测登记表
科室:
黄南州藏医院拔火罐技术操作规范
[ 诊疗技术名称]
拔火罐
[ 简介]
拔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现象的一种疗法
[ 适应症]
适用于风湿痹证如肩背痛、腰腿痛肺部疾病如咳嗽、哮喘胃肠疾病如脘腹胀痛、胃痛、呕吐及腹泻等。

[ 禁忌症]
1.体质过于虚弱者不宜拔罐
2.孕妇及年纪大且患有心脏病者拔罐应慎重。

3、一些特殊部位不宜拔罐,如:骨骼凹凸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肚脐正中(即神阙穴)也不宜拔罐。

4、局部有皮肤破溃或有皮肤病的患者,不宜拔罐。

5.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病人;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 操作规范]
该诊疗技术的操作规范
黄南州藏医院拔火罐技术操作规范[ 注意事项]
1.拔罐时不易留罐时间过长(一般拔罐时间应掌握在8分钟以内),以免造成起泡(尤其是患有糖尿病者,应尽量避免起泡所带来的感染几率)。

2.若在拔罐后不慎起泡,一般直径在1毫米内散发的(每个罐内少于3个),可不用处理,自行吸收。

但直径超过1毫米,每个罐内多于3 个或伴有糖尿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及时到医院处理。

3.注意罐子的清洁。

如1人应专用1套罐具,一般每使用5 次后应对罐具进行1 次清洗。

以防止感染。

管理制度
1、医师应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向病员详细了解病情,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2、防止烫伤和灼伤。

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如拔罐局部出现较大水泡,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外涂龙胆紫,保持干燥,必要时用无菌纱布覆盖固定。

3.患者如需配合其他治疗(如理疗等),通知相关项目主管,合理安排顺序。

4.凡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清洁消毒,擦干后备用。

5、医师需严格按照拔火罐操作规范及管理制度进行治疗,如有违规操作,视情节严重程度做出相应处罚,轻者口头警告,重者处以罚款,如因违规操作造成医疗事故者,按照医院相关文件规定惩处。

黄南州藏医院火罐清洗、消毒流程图
清洗
无菌柜内按材质不同分类放置备用
黄南州藏医院针灸理疗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诊室要保持清洁,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地面湿式清扫。

二、每日紫外线消毒一小时并有累计记录;紫外线灯管每周擦拭一
次;紫外线灯管使用至1000 小时时必须更换新的。

三、床单要保持清洁,每周更换床单,有污物时及时更换;使用
一次性床单要做到一人一单。

四、医务人员进行针灸穿刺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正确进
行穿刺部位的消毒,针灸针具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用一灭
菌” 、火罐“一人一用一消毒” ,使用过的针具、火罐等应浸泡消毒、清洗干燥、后高压灭菌。

五、进行拔罐、刮痧、中药足浴等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规程,
必要时进行操作部位的皮肤消毒;相关器具和物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六、一次性针灸针具,中药足浴一次性塑料袋连同足浴液严禁重复
使用,一次性针灸针具用后按损伤性医疗废物处理;可重复使用的针灸针具及拔罐、刮痧、中药足疗器具、物品使用后按相关规定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黄南州藏医院针灸理疗室消毒隔离制度
七、酒精棉球应密闭存放于灭菌容器内,每日更换;无菌槽开启后
使用时间不超过24 小时;干燥镊子罐每四小时更换一次。

八、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黄南州藏医院针灸理疗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医护人员工作期间戴帽子、口罩,接触血液、体液操作时
戴手套,诊疗病人前、后应洗手或手消毒。

二、治疗室每日定时开窗通风或空气消毒,每日地面湿式清
扫,保持环境清洁。

病人使用的床单等物品定期更换、清洗消
毒,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及时更换。

三、棉签棉球、皮肤消毒用碘制剂或酒精在有效期内规范使用,
并注明开封日期。

四、加强理疗设施清洁消毒,接触皮肤、粘膜的诊疗器械一人
一用一消毒。

如火罐一人一用一罐,用后清洁消毒干燥保存。

熏蒸、药浴等洗浴用品一人一用,重复使用的容器、器具必
须每次清洗消毒。

五、进入体内无菌组织的器械一用一灭菌,针灸针具必须做到
一人一用一灭菌或使用一次性针具。

六、一次性针灸针必须三证齐全,并在有效期内使用,用后及
时放入锐器盒内,送往医疗废物暂存点。

七、医务人员如发生职业暴露时应立即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标准操作规程》及时进行局部处理并上报院感科,进行预防
阻断治疗、定期随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