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的产量形成与品质详解

合集下载

18327336_北方春播甘蓝型油菜生育期产量及品质的初步研究

18327336_北方春播甘蓝型油菜生育期产量及品质的初步研究

油菜是我国具有传统优势的重要油料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是继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之后的第五大农作物,在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占居重要地位,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

根据地理位置和生长习性的不同,可将我国油菜产区划分为春播区和冬播区2个生态区[2]。

春摘要:春播油菜生育期短,除了籽粒用于榨油外,植株还可以作为早春蔬菜或青饲料,能够缓解北方早春蔬菜和青饲料的紧缺状况。

以来源于国内外不同区域的48份甘蓝型油菜为试材,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进行春播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各材料生育期、产量和品质的变化。

结果表明:石家庄地区的气候环境适合春播甘蓝型油菜的生长,参试的48份甘蓝型油菜在3月播种后均可正常出苗,6月成熟,生育期68~96d 。

不同的油菜品种,籽粒产量存在较大差异,且对种植密度的响应也不相同,表明参试材料遗传变异丰富且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差异较大。

种植密度对春播油菜的千粒重和含油量无明显影响,对蛋白质含量影响显著。

春播油菜在石家庄地区引种成功,对于油菜北移及示范推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春播;生育期;产量;品质中图分类号:S56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631(2018)06-0041-06收稿日期:2018-11-0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0134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100200);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油料创新团队项目(HBC2018090204)作者简介:高桂珍(1977-),女,湖北鄂州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油菜种质资源研究。

Tel :************;E-mail :*****************。

通讯作者:付雅丽(1975-),女,河北唐山人,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十字花科作物育种与栽培研究。

Tel :0311-********;E-mail :******************。

杂交油菜主要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研究

杂交油菜主要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研究

Su iso e t nb t enManY edT at a dQu lyT at o b i a eed tde nR l i ew e i i r i n ai r i f ao l s t s Hy r R p se d
Z HAN Ja G i n—mo 0U Xio—y n,S ,Z a u ONG L i in , 0U Xio—fn,XI a —q a g Z a e ONG R n—x a g e in
w r i icnypsiea 1 l e, hl tecr ltn e enN .f o s e l t n rwhd r i , oo 0s e at e s n at oiv t % e l w i o e i sbt e oo d r a dgo uao N .f d r l e gf l i t v eh ao w p p p na t tn p p pn
( 江西省农业科学 院 早作物研究所, 江西 南 昌 300 ) 320
摘 要: 20 20 对 04- 06年度江西省油菜区试参试杂交组合的主要产量性状进行 了分析 , 究了主要产量性状 间 研
及与品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 参试杂种各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 , 在所考查的 1 0个主要产量性状中以单
l gt tn r s g oo , e l tsh a praht i raig aeedy l.( )T e ay s fh or ao e en i a i e i .f a pr a em napoc ce n pse id C h l i o ecr l i bt e n h c an N t s p nit i o on s r e n a s t e tn w tem nye a s n eqa t t t so e a t o eaos e entey l pr l t n lcs oa otn, h id h a l t i dt u i a s hw d hth cr l i t e ide a dguoi l ecnet tey l i i drta h l yr i t e tn b w h e pna n t e prp n a deui ai ees n cnl psi t % l e. h et o ea o tent e r l t n icnet a e l t n rc c w r i i at iv a l e 1 w i ecr t nb w e ey l p a d0 otn w 8 a c d g f i yo te v l h l i e h i de p n a l s n cnl ngt ea 1 l e.hs ni t a eh nig edpt t a i ot dco i poig uly y i i at eav t % e 1 tiid a dt t nac l o ni w s tlna n a t nwt i rv at o h - gf i y i v ce h ny i e a l sli c ri i hm n q i f

油菜素内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研究进展

油菜素内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研究进展

油菜素内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研究进展摘要: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 BR)是一类新型植物生长素,通过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本文综述了油菜素内酯的生物合成途径、信号转导途径,以及油菜素内酯参与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品质调控的研究进展。

研究发现,油菜素内酯通过诱导表达生长调节基因(Growth-regulating factors, GRFs)、增强省慧芝蛋白(proline-rich EXT-like receptor kinase, PERK)的活性等途径,促进茎秆和叶片的早期生长、侧枝分生、花荚的发育和产量的提高。

同时,油菜素内酯还能够提高品质指标(如粗草酸含量、芥酸含量等)和抗逆性,通过调节植物雄性生殖器官发育,可以改善花粉活力和花粉管长度,从而提高花粉对不利环境的适应能力。

Abstract:Brassinosteroids (BRs) are a novel type of plant growth hormone,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biological role in regulating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improving yield and quality.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BR biosynthesis pathway,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and the involvement of BR in regulating plant growth, yield and quality. It was found that BR could promote the early growth of stems and leaves, lateral branch generation, pod development and yield improvement by inducing gene expression of growth regulating factors (GRFs), and enhancing the activity of proline-rich EXT-like receptor kinases (PERKs). At the same time, BR could improve quality indexes (such as crude oil acid content, erucic acid content, etc.) and stress resistance. Through regul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ale reproductive organs, it could improve the vitality of pollen and the length of pollen tubes, and thus enhance the adaptability of pollen to adverse environments.Key words: brassinosteroid; growth and development; yield and quality; regulation; pathway1. 引言油菜素内酯是植物体内一类新型的甾体激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及提高产量品质,同时还具有提高植物抗逆性等生理效应(Wang et al., 2016)。

油菜

油菜

(3)发展特点
• 生产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 1990年以后,我国油菜生产快速发展, 面积超过花生成为第一大油料作物。 2001年与1990年相比,面积扩大2387 万亩,年均增加217万亩;单产提高 22.2公斤,增幅达26%;产量增加了 437万吨,增幅为63%,年均增产近40 万吨。
三、器官形态及建成
1.根系
类型与组成:直根系。一条主根+多条侧根+大量支根和 细根。 分布:直播油菜主根深一般40-50cm。支根和细根大多 集中在土表下20-30cm的耕作层内,根系横向分布直 径一般为40-50cm。育苗移栽油菜的主根拉断而变粗 短,但支根和细根发达。 生长过程:苗期根系生长快于地上部;春季根系向水平方 向发展;盛花期根量达最大。
黄、黄褐、黑、红 红、褐、黄黑, 黑色, 色,千粒重 3g 千粒重 1~2g 千粒重 3~4g
150~200d
200~250d
210~230d
油菜三大类型主要形态性状比较
第三节 油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一、油菜的生育阶段
苗期: 从种子发芽、出苗到现蕾称为苗期。约占全生育期长的60%, 是生长根、叶等营养器官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植株形成叶簇。浙江 省在12月中、下旬主茎顶部开始花芽分化。 蕾薹期:当主茎顶端出现绿色花蕾时,称为现蕾期。主茎伸长达到10cm 高时称为抽薹。蕾薹期茎叶和花芽增长很快,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 长两旺时期,也是争取薹壮、枝多、蕾多的时期。 开花结果期:从始花到终花为开花结果期,是以生殖生长为主的时期, 也是争取果多、粒多的时期。 角果成熟期:从终花到成熟。营养生长逐渐停止。角果和种子迅速发 育,种子的干物质和油分很快增加,是争取籽粒饱满和提高含油量 的时期。
(5)市场前景预测

油菜生产的经济效率分析

油菜生产的经济效率分析
租赁成本
如果种植油菜的土地是租赁的,还需要考虑土地租赁的成本,包括长期租赁和短期租赁的成本。
油菜生产的收益分析
03
总结词
油菜籽的产量和品质是影响油菜生产收益的重要因素。
详细描述
油菜籽的产量越高,生产效益就越大。同时,高品质的油菜籽能够以更高的价格出售,从而提高整体收益。
总结词
油菜籽的市场价格和销售收入直接关系到生产者的经济收益。
04
请输入您的内容
提高油菜生产经济效率的措施
05
03
规模化种植
鼓励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种植,提高油菜生产的组织化和专业化水平。
01
选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油菜品种
通过遗传改良和良种选育,培育适合不同生态区种植的油菜品种,提高单产和品质。
02
调整种植结构
根据市场需求和地区优势,合理安排油菜与其他作物的种植比例,实现种植结构优化。
总结词:该企业通过对油菜籽进行深加工,开发出多种产品,如菜籽油、菜籽粕等,提高了油菜籽的附加值。同时,该企业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总结词:某科研项目针对油菜生产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技术措施和解决方案,有效提高了油菜生产的产量和品质,为提高经济效率做出了贡献。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S
油菜生产的成本分析
02
油菜种植的种子成本包括购买种子的费用和种子处理、储存的费用。
种子成本
种苗成本包括育苗、移栽的费用,以及为提高种苗成活率而采取的特殊措施的费用。
种苗成本
油菜生长过程中需要施用适量的肥料,以满足其对养分的需求。肥料成本包括购买肥料的费用和施肥的人工费用。
为了防治油菜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病虫害,需要使用农药。农药成本包括购买农药的费用和喷洒农药的人工费用。

氮和钾肥施用方式对油菜籽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氮和钾肥施用方式对油菜籽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氮和钾肥施用方式对油菜籽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氮和钾肥是油菜生长过程中必需的营养元素,对油菜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重点研究氮和钾肥的施用方式对油菜籽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一、氮肥对油菜籽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油菜相对于氮肥的需求量较大,合理施用氮肥可以促进植株生长、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叶片面积、促进花芽分化和开花,从而增加油菜籽的产量和品质。

1. 施氮量的选择油菜的氮肥需求量与生长阶段有关。

在生长初期,油菜对氮肥的需求较小,因此可以适当减少氮肥的施用量;而在生长中后期,油菜的生长速度加快,氮肥的需求量增加。

一般来说,油菜产量和品质较好的施氮量为每公顷施用氮肥80~150千克。

过量施氮会增加植株体积,但降低产量和品质。

2. 施氮时间的选择油菜对氮肥的吸收集中在幼苗期和苗期后期,因此在这两个时期施氮肥效果较好。

在幼苗期,油菜的根系较小,通过叶片吸收氮肥的能力较强,可以通过喷施叶面肥的方式补充氮肥。

在苗期后期,油菜的根系已经发育完善,通过土壤吸收氮肥的能力增强,因此可以通过根部追肥的方式提供氮肥。

常用的施氮方式有基础追肥、追肥和分膜施肥等。

基础追肥是在播种或移栽时一同施入培土中,以满足早期生长所需要的氮肥;追肥是在油菜生长期间,根据生长状况合理增加氮肥的施用量;分膜施肥是将氮肥分为多次施用,根据油菜的生长需求进行分期施肥。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氮方式,能够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和油菜的产量和品质。

二、钾肥对油菜籽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钾肥对油菜的生长发育、光合作用和抗逆性具有重要作用。

适当施用钾肥可以促进植株叶片的绿色度和光合作用效率,增加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积累,提高油菜籽的产量和品质。

1. 施钾量的选择油菜对钾肥的需求量较大,合理施用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一般来说,每公顷施用钾肥50~100千克效果较好。

过量施用钾肥会降低油菜对氮肥的吸收和利用,从而影响油菜的营养平衡,降低产量和品质。

2. 施钾时间的选择油菜对钾肥的吸收主要集中在生长中后期。

油菜

油菜

(3)发展特点
• 产业化经营起步。1990年我国油菜籽开始了 种子和商品菜籽产业化经营的尝试,并取得 初步成效。湖北、四川、江苏、湖南、安徽、 江西、贵州等主产区先后成立了由科研、推 广、销售、加工等部门相互组成的联合开发 体,创建了一批油菜品种及其加工产品品牌。 一些加工企业采取“公司+科技+基地+农户” 的模式,由公司对农户提供“统一供种、统 一技术、统一生产资料、统一收购”的四统 一服务,油菜产业化经营开始起步。
油菜栽培
第一节 概 述
• 一、油菜生产意义 • 1、四大食用油料作物(油菜、大豆、花 生、芝麻 )之一,全球第2,中国第1 (占40%); • 2、用途广:油,菜籽饼 • 3、蜜源作物 • 4、冬季油料作物
二、油菜品质改良
• 1、脂肪酸组成 • 提高亚酸和亚油酸含量,降低芥酸含量 • 芥酸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心血管),低芥酸 品种(5%);工业用油,高芥酸含量 • 2、硫代葡萄糖甙(glucosinolate) • 主要存在于饼粕中,在芥子酶的作用下水解 形成异硫氰酸盐、硫氰酸盐、恶唑烷硫酮和 腈等有毒物质,培育低硫甙(45μmol/g) • 单低油菜与双低油菜
(4)存在的主要问题
• 加工企业带动力弱。我国油菜籽初加工能力 接近3000万吨(含小型榨机),以国有企业 和农村小油房为主,大多数国有企业年加工 能力在10万吨以下。由于加工能力过剩、规 模小、设备陈旧、能耗高、加工工艺与技术 落后、产成品等级低,难以有效带动“双低” 油菜的开发。特别是长江上中游地区菜籽榨 油多采用蒸炒预榨浸出法,油脚中部分营养 物质被破坏,菜饼饲用价值降低。日本油厂 采取冷榨工艺将油脚中营养物质回收利用, 附加值显著提高。
(3)发展特点
• 生产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 1990年以后,我国油菜生产快速发展, 面积超过花生成为第一大油料作物。 2001年与1990年相比,面积扩大2387 万亩,年均增加217万亩;单产提高 22.2公斤,增幅达26%;产量增加了 437万吨,增幅为63%,年均增产近40 万吨。

第七章 油菜品质及检验

第七章  油菜品质及检验
菜籽中的主要有害成分是硫代葡萄糖甙(硫甙),硫甙是一类葡萄糖衍生物的总称,其分子由硫苷键联结非糖部分(苷元)和葡萄糖部分组成,以钾盐或钠盐的颗粒存在于胚的细胞质中。目前发现油菜籽中有90多种硫甙。硫甙本身并无毒,但榨过油的菜籽饼粕吸水后,可在菜籽所含芥子酶的作用下水解产生异硫氰酸盐、硫氰酸盐、恶唑烷硫酮、腈等有害产物。用这种粕饼做饲料会引起牲畜甲状腺肿大和代谢紊乱,严重时会导致家畜死亡。加热可使饼粕中芥子酶失去活性,但禽畜肠道细菌的葡萄糖硫甙水解酶仍可将硫甙水解成有害物质。此外菜籽中的有害成分还有植酸、酚酸芥子碱)和单宁。
第二节油菜品质的形成与调控
油菜以农艺性状为基础,可分为白菜型、芥菜型和甘蓝型三大类。向菜型油菜俗称小油菜,染色体数20,包括芸薹(北方型小油菜)、南方油白菜和北方油白菜。芥菜型油菜俗称大油菜、高油菜、苦油菜、辣油菜等,是芥菜的油用变种。染色体数有36、34和16之分。甘蓝型油菜又称洋油菜、番油菜等。染色体数38 (aacc),包括欧洲油菜B.napus L、日本油菜B.napella Chaix和B.Nupus var.napella (Chaix)Olsson。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甘蓝型油菜的三大产区之一。甘蓝型黄籽油菜含油量35%~45%,而且黄籽还有种皮薄、‘皮壳率低、纤维素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榨出的油清澈透明等特点。因此甘蓝型黄籽油菜备受油菜育种家、油脂加工业、食品工业、饲料业、养殖业的关注。
油菜种子含油量占自身干重的35%~50%,菜油含有十多种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E的含量较高,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长期食用菜油。普通菜油结过脱色、脱臭、脱脂或氢化等精炼加工可用于制造色拉油、人造奶油、酥油等产品。普通菜油芥酸含量在45%以上,可直接用于加工高温绝缘油和选矿工业的矿物浮选剂等。低芥酸菜油则是良好的食用油,色泽清淡,味香无臭,不浑浊。高芥酸菜油(芥酸含量55%以上)是理想的冷轧钢脱模剂及喷气发动机的润滑剂,还是金属I业的高级淬火油。菜油还可以将其硫化、氢化及硫酸化的产物用于橡胶、油漆、皮革生产。

适时播种是获得油菜稳定高产的前提

适时播种是获得油菜稳定高产的前提

产的前提2023-11-04CATALOGUE目录•油菜的生长特性和适宜播种期•播种前的准备工作•播种技术要点•播种后的管理措施•适时收获和储藏•适时播种对油菜产量的影响01油菜的生长特性和适宜播种期油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生或越年生作物,具有生长期短、耐寒性强、耐肥能力强等生长特性。

油菜对光照、温度、水分、肥料等环境条件要求较高,适宜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土壤肥沃的环境下生长。

油菜的生长特性适宜播种期的确定油菜的适宜播种期取决于气候条件、品种特性、土壤肥力等多种因素。

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适宜的播种期为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而在长江以北地区则以10月上中旬至11月上旬为宜。

播种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油菜的生长和产量,因此要选择适宜的播种期以确保油菜的生长和发育。

播种期的确定对油菜生长的影响播种期的确定对油菜的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而晚播油菜由于冬前营养体较小,容易受到冻害,同时也会影响油菜的产量。

早播油菜在冬前能够形成较大的营养体,有利于安全越冬和形成高产。

因此,在选择播种期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来确定适宜的播种期,以确保油菜的生长和产量。

02播种前的准备工作在播种前,需要对土地进行翻耕,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能力。

翻耕土地清除杂草精细整地翻耕土地后,需要清除土地上的杂草,以避免它们与油菜苗竞争养分和水分。

在播种前,需要进行精细整地,将土地整平,以便于播种和出苗。

03土地整理0201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和市场的优良品种,以保证油菜的产量和品质。

选择优良品种去除种子中的杂质和劣质种子,以保证种子的纯度和质量。

种子筛选为了预防病虫害,需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如使用药剂浸泡或晾晒等方法。

种子消毒种子选择和处理播种机械的准备和调试调试播种深度和行距根据土壤条件和品种特性,调试播种深度和行距,以保证出苗率和产量。

准备播种工具准备好播种所需的工具,如种子箱、肥料箱、农药箱等。

油菜

油菜

肾脏形
甘蓝型
心脏形
白菜型
杈形
芥菜型
油莱各类型子叶的形状
油菜真叶的三类形态
长柄叶
短柄叶
无柄叶
5.花芽分化
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 一般单株分化花芽可达1500个以上。但结角 数不及分化数的一半。 花器退化、脱落、部分成为阴角(mal-pod)。 阴角(mal-pod):
只有角果皮而无种子或只极少的不饱满种子的角果。
2.根颈
★ 概念
? 根与茎联系的通道
★ 根颈的重要性
3.主茎和分枝
3.1 主茎
3. 薹茎段
油菜主茎一般约1~1.5m。 开花前主茎柔嫩多汁,开花 后由下而上逐渐木质化。 以甘蓝型油菜为例, 主茎由下而上可分三段
2. 伸长茎段
1. 缩茎段
3.2 分枝 油菜分枝性强。 主茎腋芽形成一次分枝, 一次分枝上的腋芽形成二次分枝, 二次分枝上的腋芽形成三次分枝, 依次类推。
抗裂角)的油菜品种
◆在“双低+杂优”的基础上,提高含油量和抗性。 ◆食用油菜品质育种的主要目标:
高油份、高油酸、高蛋白含量;低芥酸、低亚麻 酸、低饱和脂肪酸、低硫苷和低纤维含量。
第二节 油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一、油菜的器官建成
1.根
主根 侧根 细根 胚根 支根 垂直向下生长,纵深30~50cm,至 1m以上 出苗后开始发生,密集在20~30cm土层(耕 作层),水平扩展约45cm
在低芥酸的基础上,降低亚麻酸含量(由10% 降至3%~4%),提高油酸含量(由60%升至75%~80 %)。这种低芥酸、低亚麻酸、高油酸菜油 (HOLL),其脂肪酸组成与橄榄油相当。
菜籽油的消化吸收率可高达99%
低硫甙品种的菜饼可饲喂猪、鸡

优质油菜良种繁育技术

优质油菜良种繁育技术

案例二:某品种油菜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结词
该案例通过选用适宜的油菜品种,并采取 一系列栽培技术措施,实现了油菜的优质 高产。
详细描述
该品种的油菜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品 质好的特点。为了充分发挥该品种的潜力 ,该案例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选地整地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灌溉 排水、病虫害防治等。通过这些技术措施 的实施,该品种的油菜产量和品质得到了 显著提升。
生态环境。
优质油菜繁育的策略
选育优良品种
优化栽培技术
通过杂交育种、分子育种等技术手段,选育 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油菜品种。
制定科学的栽培技术方案,优化施肥、灌溉 、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提高油菜的产量和品 质。
建立良种繁育基地
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
建立稳定的良种繁育基地,确保优良品种的 繁殖和推广,提高良种覆盖率。
多倍体育种
通过诱导多倍体油菜的产生,筛选 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多倍体品种。
分子育种技术
基因克隆
克隆与油菜性状相关的基因,用于改良油菜品种的性状。
分子标记
利用DNA标记技术,确定不同品种油菜的遗传变异,为育种提 供依据。
转基因技术
将外源基因导入油菜细胞中,以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生物技术应用
01
02
在必要时,使用合适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需注意使用量和药 剂的选择,避免对油菜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04
优质油菜良种繁育的收获与加 工
收获时期与方式
适时收获
油菜的适宜收获期是在油菜籽成熟度达到90%以上时,此时收获的油菜籽含 油量高、品质好。过早或过晚收获都会影响油菜籽的产量和品质。
机械收获
采用联合收割机等机械设备进行收获,能够提高收获效率,减少损失。同时 ,机械收获时需要注意调整收割机参数,确保油菜籽的收获质量。

第五章 油菜生产技术

第五章  油菜生产技术

特点
晚熟和中晚 熟 中熟、早中 熟和部分中 晚熟 极早熟、早 熟和部分早 中熟
冬春之间
春性
5-15
约10
第二节 油菜的播种与育苗
一、油菜产量的形成: 1、油菜产量的构成因素: 单位面积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 (1)单位面积角果数变化最大,是增产的关 键。 (2)壮苗早栽、土壤肥沃、施肥水平高或中 迟熟应稀植,反之密植;一般每公顷9 万-27万株。
四、油菜的机械直播技术:
1、直条播标准: 畦宽2.4m,每畦6行,行距40cm,播 深1-2cm。 2、准备田块: 手抓泥土不结团为宜。 3、选用优良品种: 4、适期播种: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5、合理密植: 每亩2万-3万株。 6、增加薹肥用量:
第三节 油菜冬前管理
一、油菜苗期的特点: 1、基本要求: 多长叶、多发根,根颈粗壮,多分化 花芽和分枝,为春发打好基础。 2、主攻目标: 苗齐、苗匀、苗壮。 3、油菜越冬期的长势长相: 叶色浓绿,叶片厚实,根系发达,根 颈粗壮,叶片开展而不下垂,蕾孕而不露。
四、油菜的形态特征:
1、营养器官: (1)根: 直根系,分主根和侧 根。直播油菜主根较发达, 移栽油菜则侧根较发达, 抗旱、抗倒能力较弱。
(2)茎和叶:
缩茎
下部基节处,着生长柄叶
主茎
胚芽发 育而来
伸长茎 主茎中部,着生短柄叶,叶
面积较大

薹茎
主茎上部,着生无柄叶,叶 面积较小 型为主
下生分枝型 下部分枝较多,白菜
第五节 油菜的收获与贮藏
一、油菜的成熟过程: 1、成熟特点: (1)角果成熟 参差不齐 (2)先主序再 分枝,先 下部再中 上部
(2)成熟过程: ①绿熟期: 主茎花序基部的角果由绿变黄绿,种 子从灰白变淡绿,含油量约为成熟种子的 70%。 ②黄熟期: 植株大部分叶片脱落,全田70%角果达 到淡绿色(即米青米黄),为收获期。 ③完熟期: 部分角果由黄绿变为黄白,此期角果 易开裂。

油菜栽培讲稿(农学2011级使用)资料

油菜栽培讲稿(农学2011级使用)资料

第八章油菜(P191~219)第一节概述一、发展油菜的意义1、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油菜种子含油量为其自身干重的35%~50%;是世界上四大油料作物之一(大豆、油菜、花生、葵花籽),也是我国四大油料作物之一(大豆、油菜、花生、芝麻)。

菜油是良好的食用油,含有10多种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

发展油菜生产是增加植物油脂的重要途径。

菜油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冶金、机械、橡胶、化工、油漆、纺织、塑料、制皂和医药上都有广泛用途。

(见教材p193)。

油菜籽榨油后得到约60%的饼粕,是良好的有机肥料和良好的饲料。

(见教材p193)。

过去,普通油菜品种菜籽油芥酸含量高达45%以上,菜籽饼的硫代葡萄糖苷含量100~180μmol/g。

高芥酸菜籽油作食用油时有一种特殊的“呛味”,食用价值较低;菜籽饼中的硫代葡萄糖苷经水解后产生几种有毒物质,能使动物甲腺肿大和出现多种中毒症状,因此,高硫代葡萄糖苷菜籽饼只能作为肥料使用。

20世纪末育成的“双低油菜”(菜油中芥酸含量低至3%以下,菜籽饼中硫代葡萄糖苷含量低于30μmol/g),大大提高了菜籽油的食用价值和菜籽饼的利用价值。

2、油菜在复种轮作中的重要作用油菜在冬季栽培,不与其他作物争地;在我国南方地区是良好的冬种作物之一;油菜根系能分泌大量有机酸,能溶解土壤中的难溶性磷,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油菜生长期间有大量的落叶落花,收获后留在地里的残根和秸秆还田,能显著提高土壤肥力。

3、发展油菜生产对促进农村副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油菜花期长,花器官的数目多,每朵花有多个蜜腺,对发展养蜂业有促进作用。

二、油菜生产概况与前景(一)、油菜的分布与生产概况1、油菜的起源中心①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起源中心在中国和印度;②甘蓝型油菜:起源中心在欧洲。

2、世界油菜的分布和生产概况世界上油菜的分布:从40°S~60°N的广大地区都有栽培;但主要集中在亚、欧、美和大洋洲。

全世界油菜种植面积,亚洲约占55%,北美洲约占20%,欧洲约占20%,大洋洲约占4%,其他大洲总计不到1%。

油菜的产量形成与品质详解PPT63页

油菜的产量形成与品质详解PPT63页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主要产油Â µ ¢ Ó Ã Ä
ð ± ó ´ ä µ ú ¹ ú ¹
Ö × Ó Á ò Ü Õ º ¬ Á ¿ ý ±Æ É Ð Ö Á ò Õ Ü º ¬ Á ¿ (Î ¢ Ä ¦ ¶ û £ ¯ ¿ Ë ) (¢ Î Ä ¦ û ¶ £ ¯ Ë ¿ ) 12 12 18 25 20.4 ¡ « 20.4 ¡ « 30.6 ¡ « 42.5 ¡ « 2 1.6 2 1.6 3 2.4 4 5.0
(二)单产形成过程
1.单位面积角果数的形成 (1)提高种植密度,适当增加株数。 (2)增加单株角果数。 2.每角粒数的形成 角果胚珠数×胚珠受精率×结合子发育率 整株花的胚珠数的决定期期在现蕾期至盛花期。 3.粒重的形成 主要靠开花后光合作用积累
油菜产量的形成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时期:
(1)花芽开始分化至开花前为角果数、粒数奠定期; (2)始花和终花后15天左右为角果数、粒数定型期;
(2)种子处理与苗床播种 千粒重3.2—3.6 g种于每公顷苗床用7.5 kg左右 。 (3)苗床管理 间苗定苗: l、2片真叶间苗,3片真叶时定苗 施肥浇水:幼苗期需肥虽不多,但不能缺少水肥。 防治病虫:虫害有蚜虫、菜青虫、黄条跳甲、菜 螟等。病害有病毒病、白锈病和霜霉 病,要及时防治。
3、移栽


优质油菜主要指单低(低芥酸)和双低 (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甙)油菜。 据国内外规定,低芥酸油菜新品种油中 的芥酸含量应小于1%,低硫甙新品种 菜子饼中的硫代葡萄糖甙含量应低于 30umol/g。而普通油菜品种油中的芥 酸含量一般为40~50%,饼粕中硫代葡 萄糖甙含量为80~180umol/g。
2.“冬春双发”型


越冬期,单株有绿叶10-12张,单株叶 面积约1000cm2,时面积指数1.0一 1.5。这种大壮苗耐寒力较强,根颈粗 1.0- l.5 cm,根系发达。 春后再加强肥水等措施,促使油菜春发, 就能花多、角多、粒多、粒重,从而取 得高产。
3.“冬养春发”型


冬季苗较小,花芽分化较迟而少,苗期 基础相对较差,适当增加密度,主要靠 春季旺发。 加强早春培育,促春发,也能获得较好 的产量。
(3)始花25天至成熟为粒重的决定期。
(三)大田油菜的长势长相
1.“冬壮春发”型 冬壮苗,苗势健壮。冬壮苗的根系发达,根 颈粗壮,有7-8片大时,叶簇直径22—27 cm,塌棵,时色深绿,无病虫害,越冬后期 主茎花芽开始分化。 开春后及早进行施肥、中耕、防治病虫害等 措施,促进“春发”,从而获得高产。


注意大小分级,分批拔分批栽,以保证 同一块田内苗株整齐一致。 种时要求分苗不伤叶,栽种不伤茎。 高产单位移栽时施用塞根肥 。
四、合理密植
1.密植的增产作用及适宜范围 目前育成的单、双低油菜品种,生长势一般较弱,故应 适当增加密度。移栽以8000~12000株较为适宜,最 好不少于8000株,也不宜多于15000株。直播的油菜 则可适当增加密度。 2.几种种植方式 (1)宽窄行种植:宽窄行密株(33+20)厘米×16厘米 (2)宽行窄株种植 : 40--50厘米×13厘米 (3)穴植。即开穴点播。穴留苗2~3株 。
第三节 油菜的产量形成与品质
一、油菜的产量构成与形成
(一)油菜的产量构成因素 角果总数、每果粒数和粒重3个因素构成的。 在这3因素中每果粒数和粒重变化较小,而每亩 角果总数的变异很大,与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 不同的产量水平角果数相差 1—5 倍,角果粒变 化范围在10%,千粒重的变化在5%以内。 因此,提高油菜单产的主要途径是争取单位面积 上有较多的角果数,而不使每角果粒数、粒重 下降较多。
二、油菜的品质
(一)菜子油和菜子饼的问题 芥酸是一种二十二碳的长链脂肪酸,具有耐 高温,不易挥发又易于凝聚的特性。 亚麻酸是高度不饱和脂肪酸,不稳定,易氧 化,使菜籽油产生异味氧化物,油脂变质败 味,不耐贮藏,是加工的特殊问题。 油菜子脱脂后,菜子饼中含有硫代葡萄糖甙、 植酸、单宁等有毒物质和抗营养的成份。
棕榈酸 (16:0)
硬脂酸 (18:0) 油酸 (18:1) 亚油酸 (18:2) 花生稀酸 (20:1) 芥酸 (22:1)
亚麻酸 (18:3)
脂肪酸碳链的加长与减饱和作用
(二)优质油菜


低芥酸油菜的品种则芥酸含量在3%以下, 油酸和亚油酸合计在85%以上,亚麻酸 在6%左右,是理想的优质油。 低硫甙品种的菜饼的硫甙含量在低硫甙 品种的菜饼的硫甙含量在40umol/g以下, 使菜饼的利用价值大大提高。使菜饼的 利用价值大大提高。
Ö × Ó Ë ® · Ö (£ ¥ ) 8.5 9 9 9
第四节 油菜的栽培技术
第四节 油菜的栽培技术
一、耕作制度与轮作 二、整地 三、直播与育苗移栽 四、合理密植 五、科学施肥 六、合理灌排 七、其它田间管技术 八、收获 九、贮藏
一、油菜的耕作制度与轮作
冬油菜的主要栽培制度: 油菜与秋作物一年两熟。冬油菜—夏玉米 (大豆、芝麻、花生、烟叶、甘薯)--冬 小麦等。

(二)壮苗的形态特征
(1)株型矮壮 柄长小于叶长1/2,根颈粗短,缩茎未伸长 (2)根系发达
主根粗壮,侧根多,分布范围广
(3)苗龄适中 叶龄7~8叶,6~7张绿叶 (4)老嫩适度 叶厚、色深 (5)无病虫害
1、壮苗 4、曲颈苗
2、旺长苗 5、瘦弱苗
3、高脚苗 6、瘦小苗
2.壮苗的培育技术
(1)苗床的准备 苗床与大田的比例为1:5,畦宽一般 133.3厘米。 。 整地精细,施足底肥 :亩施猪粪或 大粪1000千克左右,使其与表土层拌和 , 每亩苗床施过磷酸钙15~25千克。
二、油菜的整地
(1)深耕 深耕时间越早越好。 (2)耙耱 (3)作畦
三、适时早播
直播油菜的特点是:根系发达,抗逆力强,并且省 工省时。 播种期 适时播种是夺取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华 北、关中亚区直播油菜9月下旬至10上旬播种,育苗 移栽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移栽期在10月上旬。 注意: (1)适当推迟播期。由于没有移栽苗的缓苗期,因而 可比育苗移栽的播期晚10—15天。 (2)增大种植密度。因为播期推迟,生长期缩短,苗 期管理也不易精细,应加大密度来弥补个体发育不 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