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原理与方法一

合集下载

德育原理有哪些

德育原理有哪些

德育原理有哪些
德育原理是指教育和培养人的思想品德、道德行为以及价值观念的基本原则。

以下是一些德育原理,尽量不使用相同的标题:
1. 完善的价值观培养: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如自律、诚实、尊重和责任感等。

2. 全面的人格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智力、情感、身体和道德等各个方面。

3. 个体差异的尊重: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注重个体差异,以个别化的方式开展德育教育。

4. 以身作则: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引导学生,使德育教育更加有效。

5. 积极的引导与激励:注重通过积极的引导和激励方式,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6. 合理的奖惩机制: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以激励学生的优秀行为,同时引导学生纠正错误。

7. 社会环境的营造: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为学生成长提供有利条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

这些原则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品德,并能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展现出良好的道德行为。

德育原理

德育原理

德育原理第一章一、德育原理研究的对象(一)、德育原理研究的对象从德育现象和德育本质、德育规律的关系来看,只有德育问题才是德育科学的研究对象。

(二)、德育原理的研究任务。

1、德育原理的研究任务:整个德育原理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德育规律。

2、德育原理与德育一般规律:①德育规律的涵义和特性:德育规律是德育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

具有客观性、内在性、必然性、稳定性。

②德育科学规律与德育客观规律:前者是后者的反映,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内容和根据;前者的形式是主观的后者的形式是客观的,主观应该符合客观,这是绝对的要求。

③德育原理与德育一般规律:德育规律有德育一般规律的德育特殊规律之分。

④德育科学规律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三)、德育原理与德育实践经验及德育方针政策的关系1、德育原理与德育实践经验的关系:德育实践产生德育经验。

德育原理应该回到德育实践中去,接受德育实践的检验。

2、德育原理与德育方针政策的关系:德育原理与德育方针政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二、德育原理的历史发展(一)、德育原理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1、萌芽阶段2、独立科学阶段3、真正科学阶段(二)、前苏联的德育理论和实践:1、马卡连柯的德育思想:①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儿童相结合的德育原则②集体教育的思想③劳动教育的思想④纪律教育的思想。

2、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思想:①关于德育的地位和任务②关于道德信念的形成于培养③关于德育的原则和方法④关于自我道德教育(三)、20世纪西方的道德思想:1、杜德海姆的道德教育思想:①个体品德社会化和道德内化过程②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1)要根据儿童习惯性和暗示接受的心理特征进行教育(2)启发自觉,要求适当,切忌苛求和压制(3)奖惩结合,切忌体罚(4)学校教育力量要协调统一。

2、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①道德价值论②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③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

3、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思想:①关于模仿学习②关于抗拒诱惑③关于言行一致。

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

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

一、说服教育法说服教育法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定义中所强调的摆事实就对应了说服教育法中的事实说服法,组织学生接触社会实际以获取直接经验,包括参观、访问、调查。

而讲道理就对应着语言说服法,通过口头或书面语言向学生讲道理,包括讲解、报告、谈话、讨论、指导阅读等。

说服教育法主要是针对学生的道德认识方面,当学生道德认识出现问题时,教师可以利用说服教育法去纠正学生的错误。

二、榜样示范法榜样示范法是指利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的方法。

此方法突出对学生的示范作用,重视道德行为,强调利用榜样人物对学生进行公开号召,是在学生有意识的前提下,有目的地影响学生。

考试中常常结合一些俗语考查我们,例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重于言教。

三、陶冶教育法陶冶教育法又称情感陶冶法,是指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此方法突出强调教师创设情境,重视道德情感,是在学生无意识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也是陶冶教育法与榜样示范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陶冶教育法也常常结合俗语考查,例如: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无言之教;春风化雨等等。

四、实践锻炼法实践锻炼法是指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炼和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

例如:清明节扫墓,植树节种树等等。

五、道德修养法道德修养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的方法。

此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相互配合,启发学生自我教育,例如自我反思、设置座右铭、箴言激励自己进步等等。

六、品德评价法品德评价法又叫奖惩法,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方法。

《德育原理(第一版)》德育方法

《德育原理(第一版)》德育方法

一、说服
• ( 三 ) 结果论与非结果论
• 按照这种思维方式说理,经常会用到孔子提倡的 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或者,用到西方一条金科玉律——“你们愿意人 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圣经》)。 你要是把某种规则运用于别人,你愿意该规则以 同样的方式运用于自己吗?
一、说服
一、说服
• (一)说服与压服
• 对强势者,以理服人,自不待言;难的是,对于 弱小,也以理服人。在师生互动中,教师一般居 于强势地位,情急之下,往往凭借自己的强势迫 使学生听从教导。教师需要自觉地克服强势心态, 说服学生,而不压服学生。只有把学生当作有理 性的人加以教导,才能把他们培养成为真正富有 理性的人。
德育原理
德育方法
教师如何运用语言、榜样、情境、环境、体验等 手段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这是方法问题。一种 手段往往有多种用法,一种方法也可能运用多种 手段。我国学校德育常用的方法有说服教育、情 感陶冶、实际锻炼、榜样示范、修养指导等,西 方学校则推崇道德讨论、案例研究、角色扮演等 。
德育方法
一、说服 二、示范 三、讨论 四、角色扮演
• 类比推理像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结论不一定可靠, 却是教师说服学生常用的方法。特别在和学生面 对面交锋时,教师无暇作细致深入的分析,类比 就成了说服学生最方便有效的武器(见教例 73 )。
一、说服
• ( 三 ) 结果论与非结果论
• 说理除了涉及推理的一般逻辑规则之外,还涉及 道德推理特有的一些思维方式。
一、说服
• ( 二 ) 说理的逻辑
• 这种归纳推理只考察一类事物部分对象的情况, 推出的结论会超出前提陈述的范围,所以结论具 有或然性,不完全可靠。尽管从逻辑上说简单枚 举归纳推理得出的结论未必有效,但在教育上简 单枚举法(例证法)是一种常用的说理方法。对 于中小学生来说,生动的事例往往比严密的演绎 推理更具说服力。

【教资】小学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教资】小学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小学德育的方法
运用说服教育法的基本要求如下: ①明确目的性。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个别特点,针对要解决的问题, 有的放矢,符合学生的需要,切中要害。 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教师要注意给学生以知识、理论和观点,使他们受到 启发、获得提高;所选的内容、表述的方式要力求生动有趣,喜闻乐见。 ③注意时机。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时机,拨动学生心弦,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④以诚待人。教师的态度要诚恳,情感要真挚,语重心长,与人为善。
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 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①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②根据 学生的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③根据 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小学德育的原则
6.知行统一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教师在德育过程中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
小学德育的方法
1.说服教育法 说服教育法又称说理教育法,是教师通过语言说理传道,使学生明理晓道、分辨
是非,提高品德认识的方法。简言之,说服教育法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 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法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
说服教育法的方式主要有语言说服和事实说服。语言说服法主要包括讲解、报告、 谈话、讨论、指导阅读等方式。事实说服法主要有参观、访问、调查等形式。
小学德育的方法
2.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教师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的
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例如: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身教胜于言教” 等都体现了榜样示范法。
小学德育的方法
运用榜样示范法的基本要求如下: ①选好示范的榜样。榜样应具有先进性、时代性、典型性。 ②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榜样精神的实质,不要停留在表面模仿的层次上。 ③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④激励学生自觉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境界。

德育原理,讲义第七章 德育过程与方法

德育原理,讲义第七章 德育过程与方法

第七章德育过程与方法第一节德育过程与德育过程模式一、德育过程的内涵及特点(一)德育过程的内涵一般而言,关于对德育过程内涵的理解,可以从“德”和“育”两个方面加以把握。

从“德”的角度来看,德育过程主要指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不断提高和完善的过程。

这实际上指的是品德的形成过程。

我国古代不少思想家和教育家大多从这个角度来定义德育过程。

如孔丘把学、思、习、行看作是道德修养过程的四个重要方面。

从“育”的角度来看,德育过程主要指的是,德育活动的客观顺序或工作流程,强调的是从学校教育和德育工作的角度,来探讨德育工作者如何组织和安排德育活动。

本书主要是从“育”的角度来定义德育过程。

(二)德育过程的特点(1)德育过程组织的计划性总体来说,社会环境对个体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自发的、无序的;而学校德育作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其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是自觉、有序和可控的,因而学校德育相比于一般社会影响对学生品德发展的作用,其针对性、效率性更高。

(2)德育过程的引导具有正面性一般社会环境对学生的道德成长的影响还存在一个明显弊端就在于其影响内容良莠不齐。

学校德育在价值选择上会考虑选择积极地价值内容和最有利于学生品德发展的教育方式。

(3)德育过程的实施具有复杂性德育过程不仅需要处理个体与外在世界的多重关系,而且也需要处理个体与不同层面自我的复杂关系。

德育过程的复杂性还在于它所面对的是成长中的活生生的学生个体,学生品德形成的复杂性主要体现这几个方面:1、学生的品德成长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就需要德育过程的实施要综合考虑学校、家庭、社会等影响因素的作用。

2、学生的品德成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反复性,需要教育者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3、不同学生的品德成长具有鲜明的个体性特征。

(4)德育过程的引人具有多端性道德教育的过程可以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中的任何一个心理要素开始。

①学生的品德是一个完整的心理结构,其各个要素虽然相对独立,但是它们之间实际上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德育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德育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德育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德育的定义和意义1. 德育的概念德育是指通过对个体进行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和培养,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品德教育或道德教育。

2. 德育的意义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德育对于塑造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德育原理的基本内容1. 德育的整体性原理德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整体人格为目标,从心智、情感、意志、道德、品德等方面全面培养学生,形成优秀的人格品质和行为习惯。

2. 德育的因材施教原理德育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兴趣、特长等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因材施教,使教育更加有效。

3. 德育的示范引领原理教师和家长应该发挥良好的行为榜样作用,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4. 德育的全面指导原理德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品德教育,还应该对学生的思想觉悟、审美情趣、文化素养等进行全面指导,促进学生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文化的人。

5. 德育的阶段性原理德育应该根据学生的成长发展阶段和认知水平,采取适宜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使教育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6. 德育的健康原理德育应该注重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生活态度。

7. 德育的社会性原理德育应该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主动关爱他人、遵守社会规范的能力和意识。

8. 德育的系统性原理德育应该系统地进行规划和设计,统筹教育资源,各个环节相互配合,形成有机整体,提高德育的综合效果。

三、德育原理的实施策略1. 培养教师的德育水平教师是德育的主要实施者,应该具备较高的德育水平,不仅要注重个人品德修养,还应该不断学习德育理论和方法,提高德育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构建德育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的德育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通过奖励和表彰等激励手段,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第一节 小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节 小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榜样示 是教育者以他人的高 范法 尚思想、模范行为和 卓越成就影响学生, 促使其形成优良品德 的方法。
类别
陶冶 教育 法
含义
是教育者有目的地利 用环境或者创设一定 的情境,对受教育者进 行积极影响使其耳濡 目染,心灵受到感化的 一种方法。 是教育者有目的、有 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 各种实践活动,在活 动中形成良好的思想 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 法。
有一天,你心中有个他,你会了解我的感 觉,爱要真诚,不能分享,哦,对你说声 抱歉。
我心裡埋藏著小祕密 我想要告訴你 那不是一般的情和意 那是我內心衷曲 我心裡埋藏著小祕密 從沒有再提起 這祕密寫在我心底 永遠變成回憶
英国教育家洛克 说:没有什么事情 能像榜样这样能够 温和地而又深刻地 打进人们的心里。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如果教
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 效一切好的行为,那么,儿童身 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 伤地、不觉得难受地消失。
自我修养的方式
“自知”与“自反”,能唤起学生自我修养 意识的觉醒,是学生自我修养过程的自动 力和催化剂。 “内省”是学生自反自省。 “躬行”则要求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品质。 “慎独”即加强道德自律,培养自我监控 的能力。
(1)表扬 与奖励 (2)批评 与惩罚 (3)操行 评定
种类
说服方式有输和疏导两种。
灌输是指教师通过讲解、报告等形式, 系统地讲授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的原 理原则和行为规范。 这种方法多用于政治课与思想品德课的 讲授和德育方面的专题讲座,主要解决 学生“懂不懂”的问题。
疏导指教师通过讨论、对 话形式,引导学生辨别真 假、善恶和美丑,培养学 生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能 力,旨在解决“信不信” 的问题。 说服教育的关键是说服。

德育原理有哪些

德育原理有哪些

德育原理有哪些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格素养的重要途径。

德育原理是指在德育实践中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规律。

那么,德育原理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将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德育原理要以学生为本。

学生是德育的主体,德育工作应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其次,德育原理要注重榜样力量。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极大。

因此,教师要注重自身修养和职业操守,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

另外,德育原理要强调情感教育。

情感是人的基本属性,情感因素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德育工作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认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此外,德育原理要强调规范引导。

德育工作要有一定的规范性和针对性,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发展阶段,科学制定德育目标和德育计划,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

最后,德育原理要注重家校合作。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德育工作需要学校和家庭通力合作,形成合力。

学校要积极与家长沟通,加强对家庭的教育指导,让家庭成为学生德育的坚强后盾。

总之,德育原理是德育工作的指导原则,它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

只有在德育原理的指引下,德育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希望教育工作者能够深入理解德育原理,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水平,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的贡献。

网大本科之小学德育原理与方法

网大本科之小学德育原理与方法

网大本科之小学德育原理与方法-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小学德育原理与方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简言之,德育即促进(C)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A. 政治思想B.心理素质C.个体道德D.法律意识2、有关道德外延的界定应遵循“守一而望多”的原则。

其中,“守一”是指(D))A.大德育B.品德教育C.政治教育D.道德教育3、“大德育”的核心或基础是(C)A. 政治教育B.心理教育C.道德教育D.法律教育4、有关德育外延的界定应遵循(D)的原则)A.政治优先B.品德第一C.“守一望多”D.不断丰富5、现当代学校德育是指(A)A.20世纪初以来B.19-20世纪C.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D.文艺复兴运动以来6、在基督教世界里,教育的目的是皈依( B )和人性的救赎。

A. 科学B.上帝C.人文D.社会7、在印度、伊斯兰世界,学校德育的基本情况相似,只有(A)是一个例外。

)A.中国B.日本C.朝鲜D.苏联8、(C)说:“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

A. 尼采B.福柯C. 康德D.列宁C. D. 分级9、狭义的德育专指( D ),亦即西方教育理论的“moral education”。

A.政治教育B.思想教育C.法律教育D. 道德教育10、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是一种整体思维,“德”、“道德”都是(A)的“大德”。

A.政治化B.法律化C.思想化D. 礼仪化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对政治教育的强调,使( C )是道德教育的命题难以被广泛接受。

A.智育B.体育C.德育D.美育12、前苏联凯洛夫( B )中提到的“德育与我国文革时期的德育概念相似。

A. 《大教学论》B. 《教育学》C.《教育漫话》D.《普通教育学》13、1986年(A)主编的《教育学》中,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教育重新分离。

德育原理

德育原理

1.学校生活中的道德领域和非道德领域的区分。

道德领域规范与其他的规范的区别在于它包含着善恶评价的标准,道德事件可以而且必须根据善恶标准进行评价,在学校生活中,能够以道德上进行善恶评价的领域属于道德领域,不能从道德上进行评价的领域叫非道德领域。

在学校发生思想问题或行为或失范时,在认识和处理思想问题或失范行为中,需要把学校生活的道德领域和非道德领域作出严格的区分,违背学校生活要求的思想和言行,如属道德错误,那就是道德领域中的事件,否则就是非道德领域中的事件2.试论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道德教育指的是形成人们一定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教育,包括社会公德,国民公德,职业公德等,而通常所谓的政治教育指的是有关政治的思想意识层面的教育,包括政治理论教育和时事教育,一方面,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是对青少年进行必要的,并行不悖额两种教育,另一方面,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又是对青少年进行相对独立的两种教育,他们在内容,存在方式,与社会经济基础联系,对社会存在的作用,历史发展的过程和前途等方面是不完全相同的3,道德教育与心理咨询的关系道德教育与心理咨询在对象和目的,内容,方式,方法运作机制及理论基础上,多有不同,对象:道德教育是品得德,心理咨询是人格。

目的:道德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而心理咨询是为了帮助学生消除心理症状,促进人格健康,协调发展。

内容:道德教育包括私德,公德,职业道德,道德理想,原则,规则。

心理咨询包括心理卫生,学习生活,智力发展,恋爱婚姻,人际关系,职业选择,等方式:道德教育是个别谈话,集体座谈,大会报告,后者是个体咨询,集体咨询。

方法:道德教育是说服,示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环境陶冶,实践锻炼,具有公开性和群体性,后者是宣泄,暗示,自由联想。

等。

理论基础:前者是伦理学。

道德心理学,德育理论。

后者是心理咨询理论,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

运作机制:前者是规范评价后者是移情接纳。

心理咨询在观念,方法,内容上对学校德育具有补偿功能,在心理咨询的辅助下,学生克服意识障碍,建立起良好心境,或是心理疾病得到医治,学校德育因此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总之,心理咨询本身虽不是德育,却是学校德育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

德育原理的德育方法

德育原理的德育方法

德育原理的德育方法
德育原理的德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说服教育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学生对于道德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2. 榜样示范法:通过高尚的思想、模范的行为和优异的成就来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学习。

3. 实际锻炼法:通过实际的活动和实践,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培养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4. 情感陶冶法: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

5. 个人修养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反省,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和修养水平。

6. 品德评价法:通过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方式,对学生的品德进行评价和引导。

7. 角色扮演法: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培养其换位思考和道德判断能力。

以上方法各有特色,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差异和德育需求进行选择和应用。

同时,德育方法的实施还需要遵循一定的德育原则,如导向性原
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长善救失原则等,以保证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德育原理课程的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德育原理课程的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德育原理课程的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德育原理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导语德育原理课程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为了提高德育原理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需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德育原理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授法是德育原理课程教学中最基本的方法。

教师通过系统地讲解道德理论、伦理规范等内容,使学生掌握德育知识。

在讲授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提高课堂互动。

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分析具体的道德案例,让学生了解道德规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可以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行为。

3.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通过创设道德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道德情感,培养道德行为。

这种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4.讨论法讨论法是让学生在课堂上针对某一道德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相互启发。

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观念。

5.实践法实践法是将德育原理课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道德规范。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共建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道德素养。

二、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手段,如PPT、视频、音频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教学趣味性。

多媒体教学可以直观地展示道德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德育教学的空间。

教师可以推荐学生浏览德育网站、论坛等,了解社会道德动态,提高道德素养。

3.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德育经典著作、道德故事等,丰富学生的道德知识,提高道德修养。

4.德育实践活动组织各类德育实践活动,如道德讲座、道德沙龙、道德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道德素养。

5.德育评价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道德行为、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等方面的发展。

德育原理总结

德育原理总结

德育原理总结
德育是指对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使其逐渐成长为具有健全人格、良好习惯、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的人。

德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发展完全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了做好德育工作,我们需要遵循一些德育原理。

一、全面性原则。

德育工作应当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要注意思想、品德、智力、体力、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统一,注重多方面的发展。

二、科学性原则。

德育工作必须以科学的原则和方法为基础,注重利用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使德育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因材施教原则。

每个学生在道德品质上具有差异,因此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及其不同的道德需要有针对性的实施德育工作,包括道德方针不同、对于德育形式、意志品质、社交能力等需要有个性化的指导。

四、实践性原则。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德育知识和修养道德品质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加强全面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德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五、时代性原则。

德育工作必须紧密联系时代的发展、社会进步和自然环境的变化,使之与时俱进,力求取得更加显著的教育效果。

六、综合性原则。

德育工作必须与其他教育工作有机结合,如要与课堂教育、学生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一起开展,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综合性和深度性。

德育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在校长、班主任、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和深化学生道德修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培育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良好品德的高素质人才。

明清时期小学德育原则与方法

明清时期小学德育原则与方法

(高谦民南京师范大学)明清时期许多教育家在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基础上,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不少富有启发性的主张。

这些主张和当时人们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与内容的观点相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因此,在我国传统的小学道德教育思想体系中,这部分内容也就具有更大的价值。

(一)以爱养之,宽严相济启蒙教育应以爱护儿童为出发点。

所谓“爱养”,就是以慈爱的精神关心、爱护儿童,用说理的方法教育、感化儿童。

孩子六七岁时入蒙学读书,刚开始不大适应。

此时教师应“不问知愚,皆当用好言劝谕,使知读书之高”;同时“勤于教导,使不惮读书之苦”。

切不可一味训斥甚至“扑责”,因为这样做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到八九岁时,儿童渐渐懂事,此时可适当采用责罚手段,但只能偶尔为之,才有效用。

若经常使用,“则彼习以为常,必致耻心丧尽,顽钝不悛矣。

”十四五岁时是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关键期,此时须“循循诱掖”,使之“专心读书”。

应根据儿童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

对聪颖者,应“单用善言警悟”,使其不责自成;对愚顽者,可适当予以责罚,但责罚后仍然要用“好言劝谕”、使其“知悔而能新”。

否则,虽然采取了处罚措施,但却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同时,处罚学生还应当掌握时机,做到“四毋责”,即“空心毋责,方饭毋责,毋乱责,毋出不意从背后掩责”。

因为这些都有害儿童的健康,故须绝对禁止[1]。

以爱养之,就要对学生负责。

而要对学生负责,就必须严格要求,所谓“教则必严,严则必勤,勤则必成。

”[2]然而仅仅严格还不行,还须济之以宽。

只有宽严相济,才能取得教育的成功。

所谓宽严相济,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年幼以宽,年长以严。

儿童幼小时,“筋骨未坚,血气未满,心知未定”,因而胆子较小,见生人或异物,“不免心悸而神怖”。

在其刚离父母而入学之时,若老师要求过严,则必然“恐惧而畏缩”。

他们表面上虽不敢违背,但实际上内心却受到伤害,畏学、避学之心便由此而生。

小学德育的方法范文

小学德育的方法范文

小学德育的方法范文小学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建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环节。

在小学德育中,可以采用综合性、积极性、启发性以及参与性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品质。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小学德育方法。

一、故事讲述法故事是小学生学习道德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有关道德的故事,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来理解和吸纳道德观念。

故事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的情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道德感知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

二、身体力行法身体力行法是指教师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实际行动去引导学生。

教师通过自己言行的力量来教育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努力发展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潜力,用赞美和鼓励来激励他们,同时也要在他们犯错误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批评。

三、情感教育法情感教育是小学德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情感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智力和情感管理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情感体验活动、情感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会情感表达和情感理解。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文学作品、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让学生通过美的鉴赏和表达来培养自己的情感。

四、游戏体验法游戏是小学生成长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互助与分享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

在游戏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道德难题和冲突,让学生通过游戏来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他们的道德思维和行为习惯。

五、社区教育法社区教育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活动,如义务劳动、环境保护等,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行为。

同时,教师还可以邀请社区的老师、社工等专业人士到学校开展讲座、讲解等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和自己的责任。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重要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讲述、身体力行、情感教育、游戏体验、社区教育等方法来进行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能力。

小学德育原理与方法

小学德育原理与方法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考试大作业大作业题目(内容):一、简答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确立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何实践意义首先,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德育目标的确定,它有助于我们合理地确定具体德育实践的任务和目标体系;其次,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适度、适当的德育评价形成。

最后,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适当适度的德育实践2.赫尔巴特和杜威的过程模式一般认为,以赫尔巴特和杜威代表了传统和现代两种基本的过程模式。

这就是赫尔巴特的“四段说”和杜威的“五阶段说”。

赫尔巴特从“兴趣”角度谈教学,他认为兴趣可以分为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四个阶段,因此教学过程也可以分为相应的四步: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

后来其追随者将这四个教学法改造为“五步教学法”,即预备、提示、联想、概括和应用。

杜威是从思维发展谈教育过程的,他认为,思维一般包括五个阶段:疑难情境;疑难的确定;解决疑难的假设;推断每个假设可能导致的结果;验证或证伪原来的假设。

依据思维的发展历程,教育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情境、疑问、假设、推断、验证。

杜威认为,这不仅是教学和学习方法,也是改造经验和改造社会的基本方法3、“公民责任”目标分解答:“公民责任”目标是美国1838年年全国教育协会教育政策委员会对教育目标进行四个分类之一,这四个教育目标具体为:“自我实现”、“人际关系”、“经济效率”和“公民责任”。

其中,“公民责任”又进一步分解为社会正义、社会活动、社会了解、审慎的判断、容忍、维护公共资源、科学的社会应用、世界公民、遵守法律、经济知识、政治责任、笃信民主等12项具体目标。

4、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的关系答:本我、自我、超我是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的三个基本要素。

其关系可以描述如下。

本我主要由无意识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组成。

本我按照快乐原则行事,其核心是即时个人满足,新生儿只有本我,在生命的头两年中,本我逐渐分离出自我,自我努力满足本我的需要,但同时自我会考虑现实的条件和得失,即按现实原则行事。

中小学德育的方法

中小学德育的方法

中小学德育的方法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

我国中小学德育方法主要有:中小学德育的方法
(一)说服法
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二)榜样法
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等。

(三)锻炼法
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锻炼包括:练习、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

(四)陶冶法
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五)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表扬奖励是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作出的肯定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的方法。

批评处分是对学生的不良思想、行为作出的否定评价,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与错误的方法。

德育方法出题比较灵活,既可以出客观题(单选或者填空题),又可以在案例分析中出现。

其实,德育方法比较好区分,
每种方法抓住关键词就显得简单多了。

说服法-摆事实、讲道理;榜样法-他人高尚思想行为感染熏陶;锻炼法--实际活动;陶冶法--设置环境,潜移默化;表扬奖励与批评处罚又称评价法。

[中小学德育的方法]。

德育原理重点整理

德育原理重点整理

第一章1、德育范围: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亦指西方教育理论所讲的“moral education”。

广义的德育界定,认为德育除思想、政治、道德方面以外,还应当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甚至还包括环境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等。

2、德育概念: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即: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3、古代德育主要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德育.特点:等级性、神秘性、经验性等级性:在古代社会,道德教育从教育者、受教育者到整个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都是受制于上流社会或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的;神秘性:指在学校德育或多或少的宗教或类宗教特性(包括德育在内的全部学校教育在世界的许多地区完全从属于宗教组织);经验性:第一,这一时期的道德教育基本上是采取不成规模的师徒授受方式,道德教育的内容也是宗教或圣贤经典思想的解释、理解与实践;第二,道德教育思想不分化、非专门化,缺乏“科学"的证明。

4、德育的现代化指18世纪西方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以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学校德育所基本完成的任务。

特点:民主化、世俗化、科学化。

民主化:与整个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教育体制的民主化是联系在一起的,教与学方面都已经民主化;世俗化:就是宗教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分离;科学化:一是由于学校德育的世俗化,德育的合理性、德育理论的依据避免了神学化的命运;二是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近代科学的发展为学校德育问题德育解释与解决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与可能;三是德育的科学化还包括学校德育的组织化,主要是指班级授课制为近代教育体制的出现.第二章1、苏霍姆林斯基的三点教育探索表现:首先,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并努力建设学校教育环境的工作,认为有一条重要的教育准则,那就是使每个人从童年起就在到的财富里生活;其次,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德育环境建设时充分考虑到了与社会教育资源的连接及学生的主动参与两个因素;最后,他更重视通过环境进行渗透性质的隐性的德育,或者说在他的教育艺术中显示德育更多地隐性化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名称:第一阶段-小学德育原理与方法出卷人:SA作业总分:100 通过分数:60起止时间:2016-6-8 21:51:56 至2016-6-8 23:47:36学员姓名:915330066 学员成绩:75标准题总分:100 标准题得分:74.83详细信息: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内容:自由、平等、博爱等反对等级制度要求的道德观念进入学校德育内容是()A、原始社会B、古代社会C、现代社会D、当代社会学员答案:C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内容:有关德育外延的界定应当遵循()的原则A、守多而望多B、守一而望一C、守多而望一D、守一而望多学员答案:D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内容:在西方,在巨变之后的俄罗斯、东欧诸国,()都有同道德教育携手的取向存在A、思想教育B、法律教育C、宗教教育D、政治教育学员答案:C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内容:10、()中含有价值真理、道德原则、行为规范等。

A、品德能力B、品德内容C、品德形式D、品德方法学员答案:B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 内容:关于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及其实现的思考,还有相关的()功能问题A、批判性B、滞后性C、适应性D、反思性学员答案:B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 内容:道德可教吗?是古希腊时期曼诺对()提出的问题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斯多德D、普罗塔哥拉学员答案:A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 内容:功能有正有负,近年来中国理论界也探讨到了德育的()A、弱功能B、负功能C、正功能D、强功能学员答案:B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 内容:现当代学校德育是指()A、20世纪初以来B、19-20世纪C、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D、文艺复兴运动以来学员答案:A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 内容:说德性是神性、兽性的综合,德性生活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综合,意味着人格和人的生活二重性和()与统一A、一元存在B、二元存在C、三元存在D、四元存在学员答案:B题号:10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内容:()中含有价值真理、道德原则、行为规范等A、品德能力B、品德内容C、品德形式D、品德方法学员答案:B题号:1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内容: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活动A、价值引导B、实践引导C、理论引导D、政治引导学员答案:A题号:1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内容:在印度、伊斯兰世界,学校德育的基本情况相似,只有()是一个例外A、中国B、日本C、朝鲜D、苏联学员答案:A题号:1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内容:()就是在人的生物性存在中实存的精神性A、兽性B、自然性C、德性D、社会性学员答案:C题号:1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 内容:有关德育外延的界定应遵循()的原则A、政治优先B、品德第一C、“守一望多”D、不断丰富学员答案:D题号:1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 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并不等同于道德教育A、学校机制B、家庭机制C、心理机制D、社会机制学员答案:C题号:1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 内容:本书所论德育是()A、大德育B、泛化的德育C、广义的德育D、狭义的德育学员答案:D题号:1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 内容:“泛德育”是一种()A、“大德育”B、“非德育”C、“反教育”D、“非教育”学员答案:A题号:1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内容:古代中国教育中,()一直是统治者“齐风俗,一民心”、“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工具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学员答案:A题号:1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内容:皮亚杰认为,促进儿童由自我中心向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发展的转变转变的关键是儿童的()A、电子游戏B、网络文化C、课堂教学D、社会交往学员答案:D题号:20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内容:( )说: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A、尼采B、福柯C、康德D、列宁学员答案:C题号:2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内容:将儒学变成儒教,有()的一面A、类政教B、类道教C、类宗教D、类佛教学员答案:C题号:2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内容:约翰.布鲁柏克说过:希腊时期的宗教在人们心目中留下的()要多于敬畏A、耻感B、美感C、敬感D、恶感学员答案:B题号:2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 内容:所谓道德发展的()阶段实际上是道德人生的最高境界A、无律B、他律C、自律D、自由学员答案:B题号:2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 内容:前苏联凯洛夫()中提到的“德育与我国文革时期的德育概念相似A、《大教学论》B、《教育学》C、《教育漫话》D、《普通教育学》学员答案:B题号:2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 内容:()中开宗明义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A、《中庸》B、《大学》C、《论语》D、《孟子》学员答案:B题号:2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 内容:人们最终认识到,民主政治应当比任何一种社会更热衷于()A、法律教育B、政治教育C、思想教育D、道德教育学员答案:D题号:2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内容:1986年()主编的《教育学》中,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教育重新分离A、巴班斯基B、巴甫洛夫C、乌申斯基D、维果茨基学员答案:A题号:2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内容:道德在生活中存在两种状态。

一是它表现为道德主体的品质,可以称之为()二是表现为道德主体的行为,可称之为道德生活、道德实践或“德性生活”A、“德性”B、“人格”C、“仁慈”D、“善良意志”学员答案:A题号:2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内容:人性中的()不足于使人区别于一般动物而表现为“类特性”或“类本质”,而神性或精神性则使人从动物中超越出来,成为“万物之灵”A、复杂性B、社会性C、历史性D、生物性(兽性)学员答案:B题号:30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内容:中国古代文献《乐记》中有“乐所以修内,()所以修外”A、礼B、易C、诗D、书学员答案:A题号:3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内容:20世纪90年代初,在中国德育理论界曾展开过关于道德教育之()与“适应性”之争A、“长期性”B、“复杂性”C、“艰巨性”D、“超越性”学员答案:D题号:3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内容:无所不包的()无法与人对话,也不方便研究A、智育B、德育C、教育D、美育学员答案:B题号:3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内容:所谓()道德阶段是指儿童(青少年)能够借助于自身的道德判断、情感等因素自觉体认道德价值与规范,进行道德行为的发展阶段。

A、他律B、自律C、无律D、自由学员答案:B题号:3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对政治教育的强调,使()是道德教育的命题难以被广泛A、智育B、体育C、德育D、美育学员答案:C题号:3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 内容:学校德育的()与整个政治的民主化、教育体制的民主化是联系在一起的A、个体化B、社会化C、政治化D、民主化学员答案:C题号:3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 内容:在德育过程的理解上,中国德育理论较长时间认可一种()理论A、内化B、外化C、转化D、变化学员答案:C题号:3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 内容:“全球伦理”是指()A、对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一些不可取消的标准和人格态度的一种基本共识B、社会主义道德和资本主义道德的融合C、对“美德即知识”观念达成的共识D、国际主义精神学员答案:B题号:3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 内容: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理论中的“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属于()A、阶段5B、阶段4C、阶段3D、阶段2学员答案:A题号:3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 内容:简言之,德育即促进()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A、政治思想B、心理素质C、个体道德D、法律意识学员答案:C题号:40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 内容:道德教育只是作为个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惟一的一个维度A、政治化B、社会化C、经济化D、生活化学员答案:B题号:4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 内容:习俗性德育的有其突出的特点,这就是它的()A、生活化B、社会化C、个体化D、宗教化学员答案:A题号:4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 内容:狭义的德育专指(),亦即西方教育理论的“moral education”A、政治教育B、思想教育C、法律教育D、道德教育学员答案:D题号:4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 内容:()之个体发展功能主要指的是对个体品德结构的发展所起作用的功能A、德育B、智育C、美育D、体育学员答案:A题号:4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8 内容:中国古代()曾言:“天无所不继,故善不穷;人有所不继,则恶兴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