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抗干扰信道编码

合集下载

通信原理精品课-第七章m序列(伪随机序列)

通信原理精品课-第七章m序列(伪随机序列)

04
m序列在扩频通信中的应用
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
扩频通信是一种利用信息信号对一个很宽频带的载波进行调制,以扩展信号频谱 的技术。通过扩频,信号的频谱被扩展,从而提高了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和隐蔽性 。
扩频通信的特点
扩频通信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抗多径干扰能力强、抗截获能力强、可实现码分多 址等优点。同时,扩频通信也存在一些缺点,如信号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可能受到 影响,信号的带宽较宽,对信道的要求较高。
在无线通信中,由于信号传播路径的不同,接收端可能接收到多个不同路径的信号,形成多径干 扰。
抗多径干扰
m序列具有良好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可以用于抗多径干扰。通过在发射端加入m序列,可以 在接收端利用相关器检测出原始信号,抑制多径干扰的影响。
扩频通信
m序列可以用于扩频通信中,将信息信号扩展到更宽的频带中,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和隐蔽性 。
离散性
m序列是一种周期性信号,其 功率谱具有离散性,即只在某 些特定的频率分量上有能量分 布。
带宽有限
m序列的功率谱具有有限的带 宽,其带宽与序列的长度和多 项式的系数有关。
旁瓣抑制
m序列的功率谱具有较好的旁 瓣抑制特性,即除了主瓣外的 其他频率分量的能量较小。
m序列在多径干扰抑制中的应用
多径干扰
抗截获能力
m序列扩频通信系统具有较强 的抗截获能力。由于信号的频 谱被扩展,敌方难以检测和识 别信号,从而提高了通信的保 密性。
码分多址能力
m序列扩频通信系统具有较强 的码分多址能力。不同的用户 可以使用不同的扩频码进行通 信,从而实现多用户共享同一 通信信道。
05
m序列的未来发展与研究方向
m序列与其他通信技术的融合应用

第7章信道编码概述

第7章信道编码概述
监督码元:附加的 (n-k) 个码元称为该码组的监督码 元或监督元。
可靠性与带宽、速度的关系
从信息传输的角度,监督元不载有任何信息,所以是多余 的。这种多余度使码字具有一定的纠错和检错能力,提高 了传输的可靠性,降低了误码率;
如果信息传输速度不变,在附加了监督元后必须减小码组 中每个码元符号的持续时间,对二进制码,就是要减小脉 冲宽;若编码前每个码脉冲的归一化宽度为1,则编码后 的归一化宽度为 k/n (k<n,k/n<1),因此信道带宽必须展宽 n/k 倍;以带宽的多余度换取了信道传输的可靠性;
级联码
两个以上的编码器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编码器
2023/12/21
22/40
检错与纠错原理
检错与纠错的目的
目的:检测从信道的输出信号序列 R 是否是可能发送的 C, 或纠正导致 R 不等于 C 的错误。
纠错编码是一种冗余编码。例如BSC信道,消息m和码字 C都是二进制序列/向量。
纠错编码
m=(m0,m1,…,mk-1)
优于明线线路,光缆优于电缆;②改进传输线路的传输特性或增加 发送信号功率:如进行相位和幅度均衡以改进线路的群延时和幅频 特性,增加中继放大器。在无线信道中,可以增加发射机功率、利 用高增益天线、低噪声放大器等方法改善信道;③选用潜在抗干扰 性较强的调制解调方案。 2. 采用信道编码,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增加差错控制设备。
根据监督元与信息元之间关系可分为:线性码 和非线性码
根据码的功能可分为:检错码和纠错码
2023/12/21
11/40
检 纠 错 码
信 道 编 码
正 交 编 码
2023/12/21
分组码
卷积码 m序列 L序列
非线性码

通信系统中的信道编码与解码原理

通信系统中的信道编码与解码原理

通信系统中的信道编码与解码原理一、引言信道编码与解码是现代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够提高信道传输效率、增强信道抗干扰能力以及改进误码率性能。

本文将介绍信道编码与解码的原理及步骤,并详细阐述其中的关键概念和技术方法。

二、信道编码的原理与步骤1. 信道编码的原理- 信道编码是指在发送端将原始数据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编码,产生一组编码数据,并通过信道传输到接收端,以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 信道编码的原理是基于冗余编码,即在原始数据中添加冗余信息,使接收端能够通过冗余信息检测和纠正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2. 信道编码的步骤- 步骤1:选择适当的编码方案。

常见的编码方案有哈夫曼编码、海明编码等,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编码方案。

- 步骤2:将原始数据转换为编码数据。

根据选择的编码方案,将原始数据按照相应规则进行编码,生成编码数据。

- 步骤3:添加纠错冗余信息。

在编码数据中添加冗余信息,以提供纠错能力,常见的纠错码有奇偶校验、海明码等。

- 步骤4:将编码数据传输到接收端。

通过信道传输,将编码数据发送到接收端。

三、信道解码的原理与步骤1. 信道解码的原理- 信道解码是指在接收端对传输过程中的编码数据进行解码,还原出原始数据。

- 信道解码的原理是通过对接收到的编码数据进行检测和纠正,恢复出原始数据。

2. 信道解码的步骤- 步骤1:接收编码数据。

接收端接收到经过信道传输的编码数据。

- 步骤2:检测传输错误。

通过纠错冗余信息对接收到的编码数据进行检测,发现并定位传输错误。

- 步骤3:纠正传输错误。

根据检测到的传输错误,使用纠错码等技术对错误进行纠正,还原出正确的编码数据。

- 步骤4:解码编码数据。

根据选择的编码方案,将还原的编码数据进行解码,得到原始数据。

四、关键概念和技术方法1. 纠错码:通过添加冗余信息,使接收端能够检测和纠正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常见的纠错码有奇偶校验码、海明码等。

2. 编码方案: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编码方案,常见的编码方案有哈夫曼编码、海明编码等。

信道编码原理

信道编码原理

某一种符号。
p(b1
a) 1
p(0 0)
1
p
p
【例5-1】 二元对称信道简记为
BSC(BinarySpy(mb2mae2t)ricCph(1a1n)nel1), 其p 输p入/输出符号均取
值于{0,1},若r=sp=(2b1,a且2 )a1=pb(10=10),ap2=b2=1,有转移概率
p(b2
(4)选择合适的译码规则可降低平均错误译码的概率 。
5.2.3 费诺不等式
描述了平均错误译码概率Pe与信道疑义度H(X|Y) 的内在联系,即
H(X︱Y) ≤ H(Pe)十Pe1oga(r-1)
注:
(1)不论采用什么准则选择译码规则,费诺不等式都是普 遍成立的。
(2)费诺不等式表明,在收到信道输出随机变量后,对输 入随机变量仍然存在的平均不确定性H(X|Y)由两部分 组成:第一部分是收到输出随机变量后,按选择的译 码规则译码时,是否产生错误译码的平均不确定性 H(Pe);第二部分是当平均错误译码概率为Pe时,到底 是哪一个信源符号被错误译码的最大平均不确定性 Pe1oga(r-1)。
prj p X F(bj ) ai Y bj
3. 错误译码概率Pej
当信道的输入符号是ai,在信道输出端接收到某符号 bj(j=1,2,…,s)后,错误译码的概率pej为信道输出端出现 bj(j=1,2,…,s)的前提下,推测信道输入的符号是除了ai以外 的其他任何可能的输入符号的后验概率,即
(1)从整个传递作用的效果来看,信道的输入是 X=X1X2…XN,输出是Y=Y1Y2…YN。 (2)与基本离散信道相比,N次扩展信道的输入符号数由r 种扩展为rN种,输出符号数由s种扩展为sN种。
N次扩展信道的传递矩阵

无线通信中的信道编码技术研究与优化

无线通信中的信道编码技术研究与优化

无线通信中的信道编码技术研究与优化信道编码是无线通信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通过在传输过程中引入冗余信息,提高数据信号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本文将重点研究和优化无线通信中的信道编码技术,包括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常用的编码方案以及最新的优化方法。

一、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在无线通信中,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干扰和噪声的影响,从而导致传输错误的概率增加。

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编码过程中引入冗余信息,以提高信号的可靠性。

常用的信道编码方式包括前向纠错编码和自适应编码。

1. 前向纠错编码(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FEC)是一种通过在编码过程中引入冗余信息,并在接收端进行纠错的编码方式。

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在发送端对数据进行冗余编码,在接收端使用纠错算法进行解码和恢复原始数据。

前向纠错编码可以有效提高信道传输的可靠性,常用的编码方案包括卷积码和布洛赫码。

2. 自适应编码是一种根据通信信道状态自动选择和调整编码方案的方法。

根据信道质量的不同,自适应编码可以动态地选择合适的编码方案以提高传输效果。

常用的自适应编码方案包括自适应调制和自适应分组选择。

二、常用的信道编码方案1. 卷积码是一种常用的前向纠错编码方案,它通过线性移位寄存器和异或门的组合实现编码。

卷积码具有较好的纠错性能,但编码和解码的复杂度较高。

为了优化卷积码的性能,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迭代或串联的方式,如迭代解码卷积码(Iterative Decoding Convolutional Code, IDCC)和串联卷积码(Concatenated Convolutional Code, CCC)。

2. 布洛赫码是一种分组判决编码方案,它通过将数据分组并进行判决编码,从而提高信号的可靠性。

布洛赫码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能,但编码和解码的复杂度较高。

为了优化布洛赫码的性能,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迭代或结合其他编码方案的方式进行优化。

三、信道编码的优化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无线通信中的信道编码性能,研究者们不断提出了各种优化方法。

数字通信中的抗干扰编码技术

数字通信中的抗干扰编码技术

2020/4/4
13
数字通信中的抗干扰编码
水平垂直奇偶校验码
▪ 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奇偶校验码,也称纵横奇偶校验码
▪ 构成如图所示
mk-1 mk-2

mk-j r1(j+1)
▪ 具有较强的 检错能力
mk-(j+1) mk-(j+2) … ………
mk-2j …
r2(j+1) …
mj-1 mj-2

m0
2020/4/4
18
数字通信中的抗干扰编码
线性分组码
▪ 当分组码满足每个码字中的每一位校验码元, 都是本码字中信息码元的线性模2和时,称为 线性分组码。
▪ 例如,对于(6,3)分组码,若每个码字的校 验码与信息码有下列关系:
r2 = m2 + m0 r1 = m2 + m1 r0 = m1 + m0
▪ 非系统循环码的计算:
• 根据循环码的码长n和信息位k选定生成多项式 g(x),完成m(x)g(x)的乘法运算,得到信息多项 式m(x)对应的码多项式c(x)。
2020/4/4
25
数字通信中的抗干扰编码
由g(x) = x3+x+1生成的(7,4)非系统循环码
信息序列 m3 m2 m1 m0 0 0 00 0 0 01 0 0 10 0 0 11 0 1 00 0 1 01 0 1 10
ri(j+1)
r(i+1)1 r(i+1)2

r(i+1)j r(i+1)(j+1)
2020/4/4
14
数字通信中的抗干扰编码
校验和CS(Check Sum)

信道编码

信道编码


24
假设三位S1、S2、S3校正子码组与误码位置的对应关系 如下表1所示。 表1
25

由表1可知,当误码位置在a2、a4、a5、a6时,校正子S1
=1;否则S1=0。因此定义: S1=a6⊕a5⊕a4⊕a2, 同理定义 S2=a6⊕a5⊕a3⊕a1 S3=a6⊕a4⊕a3⊕a0。 在编码时a6、a5、a4、a3为信息码元,a2、a1、a0为监督码 元。 则监督码元可由以下监督方程唯一确定


混合方式(HEC) 结合前向纠错和ARQ的系统,在纠错能力范围内, 自动纠正错误,超出纠错范围则要求发送端重新发 送。它是一种折衷的方案。
8
差错控制方式分类






根据差错控制编码的功能不同分为: 检错码、纠错码、纠删码(兼检错、纠错)。 根据信息位和校验位的关系分为: 线性码和非线性 码。 根据信息位和校验位之间的约束关系分为:分组码 和卷积码。 根据信息位在编码后是否保持原来的形式分为:系统 码、非系统码。 按照纠正错误的类型不同分为:纠正随机错误的码、 纠正突发错误的码 按照构造差错控制编码的数学方法来分:代数码、几 何码、算术码。 按照每个码元取值的不同:二进制码和非二进制码 9

分组码、卷积码 分组码的监督码元只与本码组的信息码 元有关。 卷积码的监督码元不仅与本码组的信息 码元有关,还与前面几个码组有关。
13
纠错编码的有关概念

线性码、非线性码 信息码元与监督码元之间的关系呈线性 关系,即,满足一组线性方程式,称为 线性码。否则,两者关系不能用线性方 程式来描述,称为,非线性码。
3混合错误:既有突发错误又有随机差错的情况。这 6 种信道称之为混合信道

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

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

信源编码:主要是利用信源的统计特性,解决信源的相关性,去掉信源冗余信息,从而达到压缩信源输出的信息率,提高系统有效性的目的。

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信源编码包括语音压缩编码、各类图像压缩编码及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

信道编码:为了保证通信系统的传输可靠性,克服信道中的噪声和干扰的。

它根据一定的(监督)规律在待发送的信息码元中(人为的)加入一些必要的(监督)码元,在接受端利用这些监督码元与信息码元之间的监督规律,发现和纠正差错,以提高信息码元传输的可靠性。

信道编码的目的是试图以最少的监督码元为代价,以换取最大程度的可靠性的提高。

信道编码从功能上可分为3类:仅具有发现差错功能的检错码,如循环冗余校验码、自动请求重传ARQ等具有自动纠正差错功能的纠错码,如循环码中的BCH码、RS码及卷积码、级联码、Turbo 码等既能检错又能纠错功能的信道编码,最典型的是混合ARQ信道编码从结构和规律上分两大类线性码:监督关系方程是线性方程的信道编码非线性码:监督关系方程是非线性的FEC是前向就错码,在不同系统中,不同信道采用的FEC都不一样,有卷积码,Turbo码等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区别(通院的必杀技):官方课本如是介绍:信源编码:表示信源和降低信源的信息速率。

信道编码:消除或减轻信道错误的影响。

通过适当的调制方式来运载信息,以适应信道特征。

本人总结:一.信源编码信源编码的作用之一是设法减少码元数目和降低码元速率,即通常所说的数据压缩。

码元速率将直接影响传输所占的带宽,而传输带宽又直接反映了通信的有效性。

作用之二是,当信息源给出的是模拟语音信号时,信源编码器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以实现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

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的两种方式:脉冲编码调制(PCM)和增量调制(ΔM)。

信源译码是信源编码的逆过程。

1.脉冲编码调制(PCM)简称脉码调制:一种用一组二进制数字代码来代替连续信号的抽样值,从而实现通信的方式。

由于这种通信方式抗干扰能力强,它在光纤通信、数字微波通信、卫星通信中均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无线通信工程—无线通信的信道编码总结

无线通信工程—无线通信的信道编码总结
则I(V)是同余类环Fq[x]/(xn 1) 的一个理想。 – I(V)的生成多项式g(x)称为循环码V的生成多项式。 – 若V是GF(q)上的( n , k )循环码,则g(x)是xn-1的因式,
且 (g(x)) r n k – h(x) (xn 1) / g(x) 称为以g(x)为生成多项式的( n , k )
奇偶校验码 汉明码 BCH码

卷积码
非系统卷积码
道 编
正交码

系统卷积码
W-A码

m序列
交 编
岩垂码

L序列
扩散码
RS码
线性分组码
概述
– 基本概念 – 基本性质 – 伴随式译码 – 纠错能力和码限
举例
– 循环码 – BCH码和RS码
线性分组码----概述
基本概念
– 生成矩阵和校验矩阵
满足 v mG 的G矩阵称为生成矩阵;
求接收多项式的伴随式,只需求接收多项式除以生成多项 式的余式即可。 设伴随多项式 s(x) sr1xr1 s1x s对0 应的错误图样为
量或全部为偶数,或奇数重量码字的个数与偶数重 量码字的个数相等 – 一个( n , k )线性分组码的最小距离为d的充分必要条 件是它的校验矩阵H的任意d-1列线性无关,而有d 列线性相关
线性分组码----概述
伴随式译码
定义 S vH T (m e)H T eH T为伴随式
则S仅由差错向量决定,而与发送码字无关。由此,当码字的第i
满足 dmin 2t 1
– 辛格尔顿(Singleton)限:任一个( n , k )线性码的最小距离 dmin
– 满汉足明(dHmaimn minng)k 限1:任何能纠t个错误的( n , k )码满足 t qnk (q 1)i Cni

第七章抗干扰信道编码

第七章抗干扰信道编码

第七章抗干扰信道编码7.4设有一离散信道,其信道矩阵为:⎥⎥⎥⎥⎥⎥⎦⎤⎢⎢⎢⎢⎢⎢⎣⎡=214141412141414121][P (1) 当信源X 的概率分布为р(α1)=2/3,р(α2)=р(α3)=1/6时,按最大后验概率准则选择译码函数,并计算其平均错误译码概率P emin .(2) 当信源是等概信源时,按最大似然译码准则选择译码函数,并计算其平均错误译码概率P emin . 解:21)()()()(1)(F )(F )(F )2(31)()(1)(F )(F )(F .72)()()()( ,71)()()()( ,74)()()()(;71)()()()( ,72)()()()( ,74)()()()(;101)()()()( ,101)()()()( ,54)()()()(;247)()()( ,247)()()( ,125)()()()1(31**31****min 33221131*min 131211333333323232313131232323222222212121131313121212111111313331223111==-==∴====-====∴==================∴======∑∑∑∑∑∑∑=≠=====j i i j i j j e e j j j e i i i i i i i i i a b p a p a b p a p p p a b a b a b b a p b p P a b a b a b b p a b P a P b a P b p a b P a P b a P b p a b P a P b a P b p a b P a P b a P b p a b P a P b a P b p a b P a P b a P b p a b P a P b a P b p a b P a P b a P b p a b P a P b a P a b P a P b p a b P a P b p a b P a P b p 由于信源等概分布则为:由信道矩阵,取译码规取解码规则为:计算后验概率,有:7.5某信道的输入符号集X :{0,1/2,1},输出符号集Y :{0,1},信道矩阵为:⎥⎥⎥⎦⎤⎢⎢⎢⎣⎡=102121011210][P 现有四个消息的信源通过这信道,设信息等概出现。

信息论基础 第七章 信道编码

信息论基础 第七章  信道编码

2020/3/23
P.20
线性分组码(续)
C3 u0 u2 C0 C2 C4 u0 u1 u2 C0 C1 C2 C5 u0 u1 C0 C1 C6 u1 u2 C1 C2

C0 C2 C3 0
CC00
C1 C1
C2 C5
C3 0
0
C1 C2 C6 0
也可看作是由 GF(2) 扩展成的n维的矢量空间。这类引用有限域有限扩
域(矢量空间)的方法,在信道编码的理论研究中非常有用,即可引用 有限域理论分析研究信道编码的性质,寻找性能好的信道编码等等。
2020/3/23
P.15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 (续)
在信道编码的工程构造上往往引用另一种等效的概念,即模多项式 分析方法更为方便。
n7
这时输入编码器的信息分成三个一组,即 u (u0u1u2 ) ,
它可按下列线性方程组编码:
2020/3/23
P.19
写成矩阵形式
线性分组码(续)
u (I MQ)
称G为生成矩阵,若G (I MQ)即能分解出单位方阵为子阵,且I的位 置可任意,则称 C 为系统码(或组织码) 若将上述监督线性方程组改写为:
亦趋于0,仅有少数比如turbo码,两者性能都比较好。
2020/3/23
P.12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 (续)
目前大多数信道编码性能却不很理想,因此目前信道编码的主要 目标是以可靠性为主,即在寻求抗干扰强的码的基础上,寻求适当的有 效性,寻求和构造最小距离 dmin 比较大的码。
有关线性分组码的n种等效研究方法
2020/3/23
P.7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 (续)
奇偶检验码
其编码规则为:C

第七章 编码与调制

第七章 编码与调制
密勒解码方法:以2倍时钟频率读入位值后再判决解码。首先,读出 0→1的跳变后,表示获得了起始位,然后每两位进行一次转换:01和10都 译为1,00和11都译为0。密勒码停止位的电位随前一位的不同而变化,即 可能为00,也可能为11,因此,为保证起始位的一致,停止位后必须规定 位数的间歇。此外,在判别时若结束位为00,后面再读入也为00,则可判 知前面一个00为停止位。但若停止位为11,则再读入4位才为0000,而实际 上,停止位为11,而不是第一个00。解决此问题的办法就是预知传输的位 数或以字节为单位传输,这两种方法在RFID系统中均可实现。
7.3 差错控制编码(信道编码)
2.许用码组与禁用码组
若码组中的码元数位为n,在二元码的情况下,总码组数位2n个。 其中被传输的信息码组为2k个,称为许用码组,其余的2n−2k个码组 不予传输,称为禁用码组。寻求某种规则从总码组中选出许用码组 是发送端编码的主要任务,而接收端解码的任务是利用相应的规则 来判断及校正收到的码字符合许用码组。
7.2 RFID信源编码方法
2.曼彻斯特编码
曼彻斯特编码也称为分相编码,某位的值由半个位周期(50%) 的电平变化(上升/下降)来表示。在半个位周期时的负跳变(即电 平由1变为0)表示二进制“1”,正跳变表示二进制“0”。 在采用副载波的副载调制或者反向散射调制时,曼彻斯特编码 通常用于从电子标签到读写器方向的数据传输,这有利于发现数据 传输的错误。比如,当多个电子标签同时发送的数据位有不同值时, 接收的上升边和下降边互相抵消,导致在整个位长度副载波信号是 不跳变的,但由于该状态是不允许的,所以读写器利用该错误就可 以判定碰撞发生的具体位臵。 曼彻斯特编码是一种自同步的编码方式,其时钟同步信号隐藏 在数据波形中。在曼彻斯特编码中,每一位的中间跳变既可作为时 钟信号,又可作为数据信号,因此具有自同步能力和良好的抗干扰 性能。

数字通信第七章差错控制

数字通信第七章差错控制
记作
dmin =1;如果只选用最小码距
dmin =2的码组,则只有 4
=3的码组,则只有 dmin
种码组为许用码组;若选用最小码距
两种码组为许用码组。由上面的图可以看到,码距就是从一 个顶点沿立方体各边移动到另一个顶点所经过的最少边数。 下面我们将具体讨论一种编码的最小码距与这种编码的 检错和纠错能力的数量关系。
Hale Waihona Puke 纠正编码,简称纠错编码。差错控制的基本思路是:发送端
在被传输的信息序列上附加一些码元(称为监督码元),这 些附加码元与信息(指数据)码元之间存在某种确定的约束 关系;接收端根据既定的约束规则检验信息码元与监督码元 之间的这种关系是否被破坏,如传输过程中发生差错,则信 息码元与监督码元之间的这一关系受到破坏,从而使接收端 可以发现传输中的错误,乃至纠正错误。可以看出,由于增 加了不携带信息的附加码元,从而增加了传输的任务,使得
误的功能,经编码后发出能够发现错误的码,接收端收到
后经检验如果发现传输中有错误,则通过反向信道把这一
判断结果反馈给发送端,然后,发送端把前面发出的信息
重新传送一次, 直到接收端认为已正确地收到信息为止。
常用的检错重发系统有三种,即停发等候重发、返回重发
和选择重发。图7-2画出了这三种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随机差错又称独立差错,是指那些独立地、稀疏地和互
不相关地发生的差错。存在这种差错的信道称为无记忆信道 或随机信道。 突发差错是指一串串,甚至是成片出现的差错,差错之 间有相关性,差错出现是密集的。这种突发的噪声主要是由
雷电、开关引起的瞬态电信号变化等。
第7章 差错控制
例如传输的数据序列为000000000000……,由于噪声干
扰,收端收到的数据序列为01101100……,其中11011为一串 互相关联的错误,即一个突发错误。突发长度B即为相对错 误较多区域中第一个错误与最后一个错码之间的长度(中间 可能有不错的码),本例中突发长度等于5,而11001称为错

信息论-第7章抗干扰信道编码

信息论-第7章抗干扰信道编码

)|y j ] p( y j )

) p[ F ( y j )|y j ] p( y j )
1 p[ F ( y j ), y j ]
p( xy ) p[ F(y),y ] p( xy ) p( x*y )
XY Y,X x* XY Y
p(xy) p(y|x)p(x)
19
7.2 译码规则的选择准则
4、费诺不等式
译码时发生错误是由信道中噪声引起的,因此平均 错误概率pE与信道疑义度H(X|Y)有关。表述这种关系有 下述引理:费诺不等式 引理7.2.1 错误概率pE与信道疑义度H(X|Y)之间的关系
H(X|Y)<H(pE)十pElog(r—1)
这个不等式称为费诺不等式。 虽然PE与译码规则有关,但不管采用什么译码规则 该不等式均成立。对于给定的信源、信道及编码、译码 规则,信道疑义度H(X|Y)=H(X)-I(X;Y)就可以被确定, 它是信源熵超过I(X;Y)的部分。这个值给定了译码错误的 下限。 20
(2) 定义7.2.2 极大似然译码规则 选择译码函数F(yj)=x*,使之满足条件
p( y j | x* ) p( x* ) p( y j | xi ) p( xi ) 对i
当信道输入符号为等概分布时,可以写成
p( y j | x* ) p( y j | xi )
对i
当信道输入符号为等概分布时,应用极大似然译码规则 是最方便的。所用的条件概率为信道矩阵中的元素。
5
第7章
抗干扰信道编码
• 通过信道编码实现信源与信道相匹配。
• 信道编码的编码对象是信源编码器输出的数字序 列M,又称为信息序列。通常是由二元符号0,1构 成的序列,而且0和1是独立等概的。 • 信道编码是按一定的规则给数字序列M增加一些 多余的码元,使不具有规律性的信息序列M变换 为具有某种规律性的数字序列C,又称为码序列。 • 码序列中信息序列的诸码元与多余码元之间是相 关的。

移动通信抗干扰与抗衰落技术

移动通信抗干扰与抗衰落技术
• P7(1)≈7P=7·10-3 • P7(2)≈21P2=2.1·10-5 • P7(3)≈35P3=3.5·10-9
• 由上可知,采用了差错控制编码, 即使仅能纠正(或检 测)码组中1~2 个错误,也可以使误码率P下降几个数量级。 这就表明,只能纠(检) 1~2个的简单编码也有很大实用价值。 事实上,常用的差错控制编码大多也是只能纠正(检测)码组 中 1~2 个错误的。
PPT文档演模板
移动通信抗干扰与抗衰落技术
• (2) 为纠正t个错码, 要求最小码距

d0≥2t+1
(4 - 53)
•此式可用图 4-15(b)加以说明。 图中画出码组A和B的距离
为 5。若码组A或B发生不多于两位错码, 则其位置不会超
出半径为 2、以原位置为圆心的圆。这两个圆是不相交的。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判决:若接收码组落于以A为圆心的
为线性码的监督矩阵,只要监督矩阵给 定,编码时监督位和信息位的关系就完全确 定了。
PPT文档演模板
移动通信抗干扰与抗衰落技术
典型生成矩阵 信息位和典型生成矩阵相乘得到整个码组
PPT文档演模板
移动通信抗干扰与抗衰落技术
3.校正子 若在接收端,接收码组为 则发送码组和接收码组之差为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移动通信抗干扰与抗衰落技术
•离散卷积法
PPT文档演模板
移动通信抗干扰与抗衰落技术
PPT文档演模板
移动通信抗干扰与抗衰落技术
•码多项式法
PPT文档演模板
移动通信抗干扰与抗衰落技术
PPT文档演模板
移动通信抗干扰与抗衰落技术
PPT文档演模板
移动通信抗干扰与抗衰落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抗干扰信道编码
7.4设有一离散信道,其信道矩阵为:
⎥⎥⎥⎥⎥⎥⎦
⎤⎢⎢⎢⎢
⎢⎢⎣⎡=214
14
14121414141
21][P (1) 当信源X 的概率分布为р(α1)=2/3,р(α2)=р(α3)=1/6时,按最大后验概率准则选择译
码函数,并计算其平均错误译码概率P emin .
(2) 当信源是等概信源时,按最大似然译码准则选择译码函数,并计算其平均错误译码概率
P emin . 解:
2
1
)()()()(1)(F )(F )(F )2(3
1)()(1)(F )(F )(F .7
2)()()()( ,71)()()()( ,74
)
()
()()(;71)()()()( ,72)()()()( ,74
)
()()()(;10
1)()()()( ,101)()()()( ,54
)()
()()(;
247
)()()( ,247)()()( ,125)()()()1(3
1*
*3
1
*
**
*min 3
322113
1
*min 1312113333333232323131312323232222222121211313131212121111113
1
3331223
111=
=-==∴====
-====∴======
============∴======∑∑∑∑∑∑∑=≠=====j i i j i j j e e j j j e i i i i i i i i i a b p a p a b p a p p p a b a b a b b a p b p P a b a b a b b p a b P a P b a P b p a b P a P b a P b p a b P a P b a P b p a b P a P b a P b p a b P a P b a P b p a b P a P b a P b p a b P a P b a P b p a b P a P b a P b p a b P a P b a P a b P a P b p a b P a P b p a b P a P b p 由于信源等概分布则为:由信道矩阵,取译码规取解码规则为:计算后验概率,有:
7.5某信道的输入符号集X :{0,1/2,1},输出符号集Y :{0,1},信道矩阵为:
⎥⎥⎥⎦

⎢⎢
⎢⎣⎡=102121011210][P 现有四个消息的信源通过这信道,设信息等概出现。

若对信源进行编码,我们选这样一种码:
C:{(x 1,x 2,1/2,1/2)},x i =0,1(i=1,2)
其码长n=4,并选取这样的译码原则:ƒ(y 1,y 2,y 3,y 4)=(y 1,y 2,1/2,1/2) (1) 这样的编码后信息传输效率等于多少?
(2) 证明在选用的编码规则下,对所有码字有P e =0。

解:。

=对所以的码字在这样的译码原则下,证明:
信道输入等概出现00
)11)(1()11)(0( )2(bit/symble 5.04
4
log log )1(e j i 2
1
j j j 2
1
j R j j 21
j e j j e P })/b a )F(b P{X -)(1P(b )P -)(1P(b )P P(b P ∴=-+-=========∑∑∑===P P N M R
7.6考虑一个码长为4的二进制码,其码字为w 1=0000;w 2=0011;w 3=1100;w 4=1111。

若码
字送入一个二进制对称信道(其单符号的误传概率为p ,p<0.01),而码字的输入是不等概率的,其概率为:p(w 1)=1/2,p(w 2)=1/8,p(w 3)=1/8,p(w 4)=1/4 试找出一种译码规则使平均错误概率P emin =P e 。

解:由于信道为二进制对称信道,所以先验概率等于后验概率,且p<0.01,故可以根据信
4
2
23443343222233222234334P P P P P P 4
1
P P 41P P 41P 81P P 41P P 21P P 21P P 21
P P 41P P 21P P 21P P 21P 81P P 21P P 21P 21231 )
(1 )
()(1*16
1
min ---=+++++++++++++++-=-==∴∑=j j j e e b a P b P P P
7.7设一离散无记忆信道,其信道矩阵为:
⎥⎥⎥⎥⎥⎥⎥⎥⎥⎥⎦
⎤⎢⎢⎢⎢⎢⎢⎢⎢⎢⎢⎣⎡210
2
12121000021210000212100002121
(1) 计算信道容量C ;
(2) 找出一个长度为二的码,其信息传输率为0.5log5(即五个字符),如果按最大似然译码
准则设计译码器,求译码器输出端平均错误译码的概率P e (输入字符等概);
(3) 有无可能存在一个长度为2的码而使每个码字的平均误译概率P e (i)=0(i=1,2,3,4,5),也
即使平均错译概率P e =0?如存在的话请找出来。

解:
symble
bit C i a b p a b p a b p s r j j i j i j j j i j j
/322.125log 2log 11
1112
2222)5,4,3,2,1()/(log )/()/(]P [5)1(5
154
321515
44332215
1
5
1
===⇒⎪⎪⎪⎩⎪⎪⎪⎨⎧-=-=-=-=-=⇒⎪⎪⎪⎩⎪⎪⎪⎨⎧-=+-=+-=+-=+-=+==∴==∑∑∑===βββββββββββββββββ得
由为非奇异矩阵
,且
)
3()2( 7.8设有二个等概信息A 和B ,对它们进行信道编码,分别以w 1=000,w 2=111表示。

若二进制对称信道的正确传递概率p`>>错误传递概率p 。

试选择译码函数,并使平均错误概率P e =P emin ,写出P emin 的表达式。

解:
000 001 010 100 011 101 110 111
[]⎥⎦

⎢⎣⎡=32222223
32222223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111000P 因为正确传递概率p`>>错误传递概率p ,所以选择译码函数如下:
F(000)=F(010)=F(100) =F(001)=000
F(111)=F(011)=F(101) =F(110)=F(111)=111
3232P P P P P P +=+===∑∑=≠3)26(21
)()(8
1*
min j i i j i e e w b P w P P P
7.9设离散无记忆信道的输入符号集X :{0,1},输出符号集Y :{0,1,2},信道矩阵为:
[]⎥⎥⎥⎦
⎤⎢⎢⎢⎣⎡=412
14
14141
21
10 2 1 0 P 若某信源输出两个等概消息s 1和s 2,现在用信道输入符号集中的符号对s 1和s 2进行信道编码,以w 1=00代表s 1,w 2=11代表s 2。

试写出能使平均错误译码概率P e =P emin 的译码规则,并计算P emin 。

解:
32
11
)()( 11)22()21()12()11( 00)20()10()02()01()00(161811618141811618116116116181161161818181411100][ 22 21 20 12 11 10 02 01 00 9
1**min =
==∴=========∴⎥⎥

⎥⎦⎤
⎢⎢⎢⎢⎣
⎡=∑∑=≠j r i j i e e w b P w P P P F F F F F F F F F P 又输入等概取译码规则由题意可得转移矩阵:
7.10设某信道的信道矩阵为:
⎥⎥⎥⎦
⎤⎢⎢⎢⎣⎡=4.03.03.05.03.02.02.03.05.0][P
其输入符号等概分布,在最大似然译码准则下,有三种不同的译码规则,试求之,并计算出
它们对应的平均错误概率。

解:输入符号等概分布,在最大似然译码准则下,有三种不同的译码规则: (1) F(b 1)=α1,F(b 2)=α1,F(b 3)=α2 (2) F(b 1)=α1,F(b 2)=α2,F(b 3)=α2
(3) F(b 1)=α1,F(b 2)=α3,F(b 3)=α2
5667
.0)()()
()()(3
1**3min 2min 1min min 322212======∴==∑∑=≠j i i j i e e e e e a b P a P P P P P P a b P a b P a b 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