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yq)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453189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71.png)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一、引言随着现代社会工作习惯的改变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一大难题。
由于这种疾病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了医学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颈椎病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本文将就该手术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治疗中的疗效进行深入分析。
二、方法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一种以解除脊髓压迫、恢复颈椎稳定性为目的的手术方法。
本文通过对一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治疗,观察并分析其治疗效果。
治疗方法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术前、术后分别进行相应的检查与评估,并持续进行康复期随访。
三、疗效分析1. 手术效果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地解除脊髓压迫,扩大椎管容积,恢复颈椎的稳定性。
手术过程中,医生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精确地定位手术部位,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术后,患者的主观症状如颈部疼痛、上肢麻木等均有明显改善。
2. 神经功能恢复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通过手术,脊髓的压迫得以解除,使得脊髓神经得到了充足的营养供应,有助于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术后随访发现,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如肌力、感觉等均有显著提高。
3. 并发症与安全性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过程中,虽然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但只要严格按照手术规范操作,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见明显并发症。
因此,该手术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四、讨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该手术能够有效地解除脊髓压迫,扩大椎管容积,恢复颈椎的稳定性,同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https://img.taocdn.com/s3/m/1b62833daeaad1f347933f80.png)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发表时间:2012-08-08T10:31:50.1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8期供稿作者:黄判田[导读] 探讨应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手术方法与效果。
黄判田(南宁市良庆区大塘中心卫生院广西南宁 530232)【中图分类号】R6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8-0159-02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手术方法与效果。
方法对本院收治的50例运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观察,总结手术后的疗效。
结论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运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患者恢复快、适用范围广、副损伤小,值得在基层医院进行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单开门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颈椎病在医学的临床上可以分为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型和其它型,其中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Open-door cervicallaminoplasty)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SCS)的常用术式,用去除脊髓后方压迫,增加脊髓血供,使脊髓向后方避让,减轻脊髓前方的压迫,从而获得治疗效果;已经被广泛应用,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有50病例,男 31例,女 19例;年龄 38~70 岁,平均 58 岁;致伤的因素有因骑电动自行车致摔伤10例,受伤后在十小时内住院。
X线显示:没有发生骨折脱位,其余的40例患者术前有脊髓病程为半年至一年半时间,呈现为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退行性改变如颈椎间隙狭窄、OPLL、椎体不稳、黄韧带肥厚、颈椎曲度直、钩椎关节增生等症状。
主要临床表现:胸腹束带和踩棉花样感,四肢麻木、无力、行走不稳,大小便功能障碍,四肢肌张力增高,生理反射活跃等现象。
1.2影像学检查就诊的病人在手术前都要进行X线和MRI或者CT的检查。
学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相关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学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相关并发症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2708ff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a.png)
学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相关并发症的研究进展作者: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骨科福嘉欣近年来,颈椎病发生率逐年升高,且逐渐呈低龄化趋势。
在各类型颈椎病中尤以脊髓型危害最大,一经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一种常用手术方式,它通过扩大颈椎管,借助“弓弦效应”使脊髓向后漂移,使颈脊髓腹侧得到间接减压,该术式对于>3个节段的颈椎病变有独特优势。
对于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方法目前有较多争议,多年研究表明,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钢板螺钉内固定有相同的治疗效果,但对于预防融合术后相邻节段的退变、长节段颈前路固定后吞咽困难、颈椎整体活动度下降及椎间融合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颈后路手术有明显的优势。
单纯椎板切除减压在多节段颈椎病治疗中也较常用,但术后轴性疼痛、颈椎后凸畸形的发生率显著升高。
颈椎后路手术的并发症包括与术式无关及与术式相关2类,本文就与术式相关的术后并发症作一综述。
术后轴性症状1999年Kawaguchi等将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后出现的颈肩背部的慢性痛、僵硬、沉重及颈椎活动受限的现象定义为颈椎轴性症状。
发生率为45%~80%。
常可在体格检查中发现颈后有明显的压痛点和肌肉痉挛现象。
术后出现轴性症状的机制尚不清楚,余进伟等认为轴性疼痛与神经功能改善率无明显关系。
目前认为术后出现轴性症状主要与多个因素有关。
在术中暴露椎板过程中颈后韧带复合体遭到破坏是造成轴性疼痛的主要原因,椎体后方韧带复合体由棘突、棘间韧带与棘上韧带组成,它们及其上附着的肌肉是维持颈椎静态稳定的关键因素。
椎体后方的肌肉,特别是C2和C7上肌肉的剥离也被认为是导致轴性症状的主要因素。
Kato等发现保留C2上的肌肉附着能有效地减少轴性症状的发生。
Sakaura等发现保留C2和C7棘突的肌肉后是否剥离深部伸肌群对患者术后轴性症状发生无明显影响,充分说明了保留C2和C7棘突软组织对预防患者颈后路术后发生轴性症状的重要性。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b891b0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9e.png)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一、引言随着现代社会工作习惯的改变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已成为常见的颈椎疾病之一。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四肢无力、感觉异常、甚至出现行走不稳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本文旨在分析此术式的疗效及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二、方法1. 病例选择:本研究选择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多个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2. 手术方法:详细描述了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手术步骤和注意事项。
3. 评价指标: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采用影像学检查和患者自我评价等方式,评价手术疗效。
三、疗效分析1. 影像学评价: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患者的颈椎管腔明显扩大,颈椎间盘的压迫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2. 症状改善情况:多数患者在术后颈部疼痛、四肢无力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感觉异常和行走不稳等症状也有所缓解。
3. 手术并发症:部分患者术后出现了一些并发症,如感染、脑脊液漏等,但经过及时处理后均得到控制。
四、讨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首先,此术式可有效扩大颈椎管腔,减轻对脊髓的压迫,从而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其次,该手术操作简便,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此外,通过单开门的设计,可保持颈椎的稳定性,减少术后颈椎不稳的发生。
然而,该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如手术操作不当可能导致颈椎管内组织损伤、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严格掌握手术技巧,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五、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通过扩大颈椎管腔、减轻对脊髓的压迫,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
同时,该手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然而,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严格掌握手术技巧,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过伸性损伤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过伸性损伤](https://img.taocdn.com/s3/m/f535cc67561252d380eb6eec.png)
4 Pompeo E ,Tacconi F,M ineo D ,et a1. The role of awake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in spontaneous pneu—· mothorax.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07 ;133:786
例 ,椎 管 内血肿 1例 。
第 205医院骨科 121001
《沈 阳部队医药》
· 65 ·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讨 论
颈椎 过伸 性损 伤患 者绝 大 多数 既往有 发 育性 椎 管 狭窄 或退 变 性椎 管狭 窄 ,大 部 分是 三节 段 以 上 狭 窄 ,且 伴有 黄韧 带 肥 厚 ,如 无 颈椎 反 曲 ,是 后 路 单 开 门椎 管 扩 大 成 形 术 的 指 征 _l J。少 数 病 例 是 2节 段 以下 的间盘 突 出或椎 体 后缘 或钩 椎关 节 骨 质增 生直 接压 迫 脊 髓 或 神 经 根 ,而 不 伴 椎 管 后 壁黄韧带肥厚的脊髓受压 ,是颈椎前路手术的指 征 。本组 病 例均 为 多 节 段 的椎 管 狭 窄 ,且 不伴 有 颈椎 反 曲 。
前 JOA评 分 平 均 为 7±0.6。X线 侧位 显示 无 颈 2 结 果
椎反 曲 。
1.2术前处理 入院后 ,常规给予枕颌牵引 ,静滴 脱水药 和激 素 治 疗 ,行 术前 检 查 。如 无 手 术禁 忌 证 ,人院后第三天行手术。如心血管及其它器官 暂不适合手术 ,经治疗调整后允许手术时 ,再行手 术 治疗 。 1。3手术方法 气管插管全麻或局麻下手术。患 者俯卧位 ,头位于头部托架上 ,避免颈部过伸 ,头
侧为 开 门侧 ,另 一侧 为 门轴侧 。于椎 板 与 侧块 交 界处 ,在 开 门侧 用 咬 骨钳 或 结 合磨 钻 打 开 椎板 的 内外 板 ,门轴 侧 打 开外 板 。于 开 门 上下 端 的椎 间 隙切 断 黄韧带 ,于棘 突基 底部 打孔 内穿入 10号 丝 线 ,并悬 吊于 门轴 侧 相对 应 的关 节囊 上 或 椎 旁 肌 上 。然 后小心 缓 慢地 从 开 门侧将 椎 板 撬 起 ,同 时 用神 经剥离 子剥 离 椎 板 与脊 髓 之 间 的粘 连 带 ,将 悬 吊的 1O号 线 拉 紧 ,打 结 ,使 椎 板 抬 高 约 60— 80。,开 门约 1~1.5cm;裸露 的脊 髓用 明胶 海绵 或 蛋 白胶覆 盖 ,关 闭切 口。切 口内放置 负压 引流管 。
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TM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TM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https://img.taocdn.com/s3/m/65334378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11.png)
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TM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TM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常表现为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骨质增生等,严重时可导致脊髓受压,出现脊髓型颈椎病。
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前路和后路手术,但均存在一定的缺陷。
近年来,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TM钛板内固定术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其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探讨与推广。
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TM钛板内固定术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手术技术,其操作步骤相对简单,对患者创伤小,恢复快。
该手术通过切开颈部皮肤、肌肉,保护神经根和颈动脉,骨下缝切开(C3/4-C7/T1),扩大椎管内径,解除脊髓受压。
随后,将CenterpieceTM钛板植入,用螺钉固定各椎骨,促进骨结合,增加颈椎的稳定性。
该手术操作简便,能有效减小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恢复较快。
这种新型手术的主要特点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相比传统的后路手术,能够更好的暴露颈椎骨突和椎间盘,缩小手术切口,降低手术风险。
同时,CenterpieceTM钛板还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强度,能够提供良好的固定效果,减少术后椎体移位和钛板断裂的风险。
此外,较小的手术创伤也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如感染和出血等。
这种手术方法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首先,手术过程中能够有效缓解脊髓受压,改善患者的症状。
其次,手术后颈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此外,该手术还能够减少术后颈椎的移位,预防脊髓型颈椎病的复发。
长期随访结果显示,该手术的疗效与传统的前路手术无显著差异。
尽管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TM钛板内固定术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健康宣教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健康宣教](https://img.taocdn.com/s3/m/b59bbfdafe4733687f21aa1c.png)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健康宣教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治疗颈椎疾病常用到的手术方法。
本文将为您介绍这种手术的大致操作过程,回答一些常见问题。
一、什么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颈椎病及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之所以会出现头晕、颈肩痛、四肢麻木等不适症状,是因为颈椎间盘突出、骨赘形成、韧带钙化等病变,对颈椎周围的脊髓、神经根等结构造成了严重压迫,影响了脊髓、神经的正常功能。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就是在颈部后面切开,通过手术操作,扩大椎管空间,解除脊髓压迫,保护和改善神经功能,来缓解病人的不适症状。
我们先通过图片来了解一下颈椎的结构,以便更好地理解手术过程:二、医生是如何给颈椎单开门的?手术时,病人俯卧在手术台上,医生在病人颈后部做一个竖行切口。
然后通过这切口,把一侧颈椎的椎板完全切断打开作为开门侧,另外一侧的椎板打开一半作为门轴,将颈椎椎板沿门轴向后掀起。
掀开的椎板看起来就像一扇半开着的门,“门”内的空间增大了,所以“门”内脊髓的压迫就解除了。
有时根据病情需要,医生可能还会在开门的部位植入骨头或放入金属板,并加以固定,以避免“门”再关闭。
相当于我们平时开门,不想让风把门关上,就用个木棍撑在门和门框之间。
下面,我们以颈椎间盘突出导致脊髓受压为例,通过图片来更清楚的了解这项手术是如何解除脊髓压迫的。
三、颈椎单开门一般要做几个节段?节段是一个医学术语,其实在这里就是指颈椎椎骨。
具体的手术范围要根据术前的X线、CT和MRI等检查进行评估,哪里的脊髓压迫重,就解除哪里的压迫。
因为颈椎疾病通常会有多个椎骨的病变,所以单开门不是只给哪一个椎骨开门。
临床上比较标准的做法一般要做5个节段,至少也会包括病变最严重节段的上下各一个节段。
四、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安全吗?颈椎手术本身就是高风险手术,没有哪个医生可以保证手术绝对安全。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目前较为成熟的颈椎手术,手术风险相对较小,并发症也相对少。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铆钉内固定治疗15例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铆钉内固定治疗15例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428f6b23ba0d4a7303763a31.png)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铆钉内固定治疗15例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发表时间:2017-11-03T15:35:23.7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1期作者:祁全[导读] 颈椎管狭窄症是由于颈椎节段椎管狭窄,压迫脊椎神经根,阻碍血液循环的脊髓、神经根症状[1]。
(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中医医院广西宜州 546300)【摘要】目的:探讨在椎管狭窄症中应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铆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
方法:以2016年04月-2017年04月来我院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15例。
观察组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照组采用高架桥式推管扩大成形术。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融合率(242.8±28.4mL、78.1±15.2min、16.5±3.5d、93.3%)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489.3±54.7mL、131.7±26.5min、21.9±6.9d、73.3%),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椎管塌陷率、颈椎后弓畸形发生率(13.3%、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0.0%、33.3%),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治疗颈椎管狭窄症患者时,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能够发挥出极佳的治疗效果,因而值得在临床方面大力推广。
【关键词】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术;铆钉内固定;颈椎管狭窄症【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1-0138-02颈椎管狭窄症是由于颈椎节段椎管狭窄,压迫脊椎神经根,阻碍血液循环的脊髓、神经根症状[1]。
导致颈椎管狭窄症的原因并不单一,颈椎盘突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等都可以导致该病发生[2]。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轴性症状的研究进展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轴性症状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59cc3e0eff9aef8951e0694.png)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轴性症状的研究进展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发育性/退变性颈椎管狭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经典术式,手术近远期疗效好。
但是有些患者在手术后可以出现轴性症状,并且发病率高,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主要和颈椎后伸机制的破坏及颈椎活动度的减少有关。
目前对轴性症状的治疗尚无特效方法,大部分学者通过对传统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进行改良来减少轴性症状的发生。
[Abstract] Laminoplasty is a classic surgical procedure which has achieved good efficiency in both short-term and 1ong-term fellow-up result in the treatment of multi-segment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developmental cervical spinal canal,degenerative cervical spinal canal stenosis and 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However,many patients who were procedured cervical spine surgery emerge the complication of axial symptom and the rate of this complication is very high.The serious axial symptom will affect the patient’s life and work.Although the precise pathological mechanism of axial symptoms is unclear yet,most of surgeons consider that it is related to the damage of cervical extension mechanism and the decrease of range of motion of cervical spine.There is no efficient treatment for axial symptom nowadays,so most of researchers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this complication by improving the traditional laminoplasty.[Key words] Axial symptom;Laminoplasty;Cervical spondylotie myelopathy;Research progress颈椎病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并呈低龄化趋势。
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Arch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7例
![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Arch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7例](https://img.taocdn.com/s3/m/222a66ca89eb172ded63b70b.png)
0 . 0 1 ; J O A评 分 由术 前 ( 8 . 8 2±1 . 2 4) 分, 增 加 至
( 1 3 . 0 0±1 . 3 2 ) 分, P< 0 . 0 1 ; 脊髓 功 能得 到 明显 改
善, 改 善率 5 2 . 6 7 % ± 9 . 7 2 % 。术 后 6个 月 摄 x线 片复查 所有 患者 门轴 侧 植 骨 已骨性 愈合 , 未 发 生 断
龄5 0~ 6 8岁 , 平均 5 8 . 7 5岁 ; 病程 1 ~2 4个 月 , 平 均 6个月 。所 有 患者 伴 有不 同程 度 的 四肢 麻 木 、 无 力
个月 , 平均 1 0 . 2个 月 。术 后 1 周 l 7例 患 者 四肢麻 木 较术前 均 明显缓 解 , 其 中 4例术 后 第 2天 四肢麻 木 及无 力 较术 前 明显 缓解 , 3例 患 者 术后 第 6天 出 现 切 口渗液 , 经保 守治疗 定期 换药 3~ 4 d伤 口渗 液 明显减 少 , 5~6 d渗液 消 失 , 伤口1 4 d一期 愈 合 给 予 拆 除缝线 。术 后 3个 月 , C T椎 管 矢 状 径 由 术 前
血 清点器械 、 纱 布无 误后 逐层 缝 合至 皮 肤 , 无 菌纱 布
覆盖。也可视 自身经济状况选择性于 c , 、 c 、 c 处固 定A r c h板 。术后 于 4 8 h拔 除 引流管 , 在颈 托保 护下
于术后 1 0 d左右下地 活动。 脊髓 功能 评价 : 采用 J O A( 1 7分 ) 评 分 方 法评 价
颈椎后 路单 开 门椎管扩 大成 形术是 一 种治疗 脊 髓 型 颈椎病 的 常用术 式 , 其 以术 后症状 改善 明显 、 长 短 期疗 效好 被广 泛 应用 ¨ 。 目前 , 临 床 上普 遍 采 用 的术式 是 c 节段 扩大 成 形术 , 但 是 传 统 的颈 椎 后 路单 开 f q - y - 术 多存在 术后椎 管再 狭窄 及顽 固轴性 症 状、 神经 根 麻 痹 等 缺 点 j 。为 降低 术 后 轴 性 症 状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3ad3caf0029bd64783e2c89.png)
角时神经根及黄韧带 的相对 固定作用 , 脊
髓 向两 侧 拉 长 、 变 细 并 紧贴 于 椎 管 前 壁 , 使 其 内后 侧 间 隙增 大 , 可 减 少 后 路 手 术 脊
椎 后 路 单 开 门扩 大 成 形 术 能 有 效 地 解 除
脊 髓的压迫 , 改善神 经功 能 , 对 脊 髓 型 颈
膜 搏 动 良好 。 疗 效 评 定 标 准 : ①优: 无 颈 椎 病 相 颈椎后路单 开 门椎管Fra bibliotek扩 大成形 术体
位为前屈 2 0 。 ~3 0 。 角, 由于颈椎 前屈 3 O 。
效优 良率 8 1 %, 其 中 术 后 3 天 内 自觉 症
状 不同程度 改 善 达 9 0 % 以上 。结论 : 颈
髓变性改变 。
2 7例 患 者 随 访 时 问 6~3 6个 月 , 平 均2 2个 月 。结 果 : 优 7例 , 良1 5例 , 可 3 例, 差 2例 。优 良率 8 1 %。
讨 论
代前后开展的一项技术 , 既可扩大椎 管矢
状 径 达 到 减 压 目的 。又 不 过 多 破 坏 颈 椎 稳定性 , 手术操作简单 、 减压彻底 、 视 野 开 阔、 获 得 较 好 疗 效 。是 一 种 治 疗 脊 髓 型 颈 椎 病 理 想 的治 疗 方 法 … 。2 0 0 8年 5月 ~ 2 0 1 1 年 9月 收 治 脊 髓 型 颈 椎 病 患 者 2 7 例, 应 用 颈 椎 后 路 单 开 门椎 管 扩 大 成 形 术 治疗 的 手 术 经 过 及 疗 效 , 现 报 告 如下 。
变 明显 , 突 伴 椎 管 狭 窄 , 病 变 范 围 ≥3
屈2 0 。~3 0 。 角, 常规消毒, 取 后 正 中切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压迫性颈脊髓病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压迫性颈脊髓病](https://img.taocdn.com/s3/m/95af16a308a1284ac85043d8.png)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压迫性颈脊髓病李文庆,李志伟,曹海云,李登宇,王坤,闫维罡【摘要】目的评估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压迫性颈脊髓病的临床效果,探讨手术相关问题及处理方法。
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44例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多节段压迫性颈脊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患者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OA )颈髓功能评分,记录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手术开门角度13°~51°,平均开门角度(25±4)°;开门距离9~27mm ,平均开门距离(13±4)mm 。
随访5~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
术后椎管有效面积扩大,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减轻。
术前、术后末次随访JOA 评分分别为(8.1±3.7)和(12.0±2.9)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脊髓功能平均改善率(43±18)%。
2例患者术中出现脑脊液漏,3例有轴性症状,1例开门侧C 5神经根麻痹,1例术后10d 颈椎MRI 提示两节段门轴侧内层皮质断裂、门轴塌陷;后期恢复均良好。
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硬膜外血肿、瘢痕组织粘连或再关门并发症。
结论对于多节段压迫性颈脊髓病患者,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可取得显著疗效,但需注意手术减压范围、开门角度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等问题。
【关键词】颈椎病;脊髓疾病;椎管扩大成形术;减压术,外科;手术后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681.531.1,R68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66X(2018)01-005-06Treatment of multi-level cervical compressive myelopathy by posterior cervical expansive singleopen-door laminoplastyLI Wenqing.LI Zhiwei,CAO Haiyun,LI Dengyu,WANG Kun,YAN Weigang.Spinal Surgery Center,Luoyang Orthopedic-Traumatological Hospital of Henan Province,Orthopedic Hospital of Henan ProvinceLuoyang,Henan 471002,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osterior cervical expansive single open-doorlaminoplasty in the treatment of multi-level cervical compressive myelopathy (CCM),and to explore the relatedissues and their treatment methods.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for the clinical data of 44patients with multi-level CCM who were treated by posterior cervical expansive single open-door laminoplastyDOI :10.3969/j.issn.1674-666X.2018.01.001作者单位:471002河南,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脊柱外科研究中心E-mail :liwenqing704@临床研究from March2014to March2016in Luoyang Orthopedic-Traumatological Hospital of Henan Province.Pre-and post-operative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scores were observed to evaluate the changes of cervical spinal cord function of the patients,and the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recorded.Results Open angle was 13to51degree,with an average of(25±4)degree;Open distance was9to27mm,with(13±4)mm on average.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5to24months,with an average of13months.Postoperative imaging data showed that the effective area of spinal canal was expanded and the symptoms were all alleviated in different degrees.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JOA score was(8.1±3.7)and(12.0±2.9)respectively,which had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P<0.05).The average improvement rate of spinal cord function of JOA was(43±18)%.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 occurred in2patients during the operation,axial symptoms appeared in3 cases,1case of C5nerve root paralysis by the opening-side was found,and in1patient,MRI findings performed 10d postoperatively indicated internal cortical fracture and the collapse of the portal shaft in two segments;All these cases had good recovery later.There were no complications of surgical site infection,epidural hematoma, scar tissue adhesion or close-door again.Conclusions Posterior cervical single expansive open-door laminoplasty could obtain remarkably therapeutic effects for multi-level CCM.But the questions including decompression range,open-door angle and some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need to be paid attention.【Key Words】Cervical spondylosis;Spinal cord diseases;Expansive laminoplasty;Decompression,surgical;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最早由Hirabayashi等[1]于1981年首次报道,目前已成为治疗多节段压迫性颈脊髓病的常用术式[2-3]。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003637d4b52acfc788ebc9c3.png)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目的探讨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
方法对62例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临床及护理分析总结。
结果经过围手术期康复护理患者均在术后顺利康复安全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5年,患者的病情均有不同程度好转。
结论颈椎后路手术后的围手术期护理对颈椎手术的成功及患者术后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有效的促进患者的康复。
标签:颈椎后路手术;护理;围手术期颈椎后路手术为颈椎疾病治疗的传统手术方法,适用于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后纵韧带骨化、颈脊髓损伤、颈椎管内肿瘤及已行前路手术而减压不理想者[1]。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由于后路手术解剖结构复杂,手术相对风险较大、操作较困难,稍有不慎则引起脊髓、神经、血管损伤导致手术失败,术后可能出现刀口出血、脑脊液漏、刀口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围手术期的护理非常重要,同手术同样重要是保证手术成功、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
我科从2008年6月~2013年6月对62例颈椎病患者实施颈椎后路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2例,其中男37例,女25例;年龄31~68岁,平均49.3岁;颈椎病36例,颈脊髓损伤19例,后纵韧带骨化4例,椎管内肿瘤2例,黄韧带骨化1例。
1.2方法本组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俯卧位,胸部稍垫高,头部置于头架上,头颈部略屈曲,保护双眼,颈后正中入路,显露C3-7棘突及椎板,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62例中有15例行螺钉及钛棒内固定术。
2 结果本组随访6个月~5年,平均随访26个月,颈椎病患者术后感觉神经症状均有明显好转,四肢麻木无力、胸部束带感等症状均有改善,脊髓损伤患者大部分在术后病情有改善,四肢肌力增强、四肢麻木疼痛症状减轻,脊髓损伤较重、甚至完全瘫痪患者治疗效果较差,恢复较慢,所有患者出院前症状缓解或消失。
3 护理讨论3.1术前护理3.1.1心理护理多数患者术前有恐惧、焦虑、害怕心理,如果术前不做好心理工作会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因此在术前就应该向患者及家属讲明应用全身麻醉患者在手术中无痛,手术后有止痛方法可以使患者无痛,消除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积极配合手术,保证手术顺利成功。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范围延至上颈椎的手术指证探讨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范围延至上颈椎的手术指证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d7bf695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9.png)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范围延至上颈椎的手术指证探讨孔清泉1,张立2,陈仲强2,宋跃明1,刘浩1,李涛1,龚全1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2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研究背景:经典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手术范围是C3-7,但有些病例,因为术后效果不佳,需要再次手术将上颈椎(C2,甚或C1)纳入到减压节段范围。
现尚无关于椎管扩大成形术减压延至上颈椎的统一手术指证。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范围延至上颈椎的手术指证。
方法:筛选C3-7再手术病例,排除因手术本身原因所致的再手术。
纳入原则:头端减压不足的病例,需要再次手术,将上颈椎(C2甚或C1)节段进行减压,并且要求这些入选的病例影像学(尤其是MRI)资料齐全,包括术前、术后以及随访时的X线、CT和MRI。
筛选对照组,要求为C3-7椎管扩大成形术术后随访2年以上,无需再手术的病例,同时要求影像学资料齐全,总计35例。
测量椎管的实际前后径、颈椎脊髓实际可移动空间大小比值、C2水平脊髓前后直径、椎管前后径、C2水平椎管前方致压物直径;并且术前术后对患者进行改良的JOA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对上述指标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14例患者中,3例是因为术后出现后凸畸形导致C2节段椎管前后径变窄,C2水平脊髓后方受压所致,这3个病例初次手术效果改善明显,但术后一段时间后脊髓损害症状再次出现而需要再次手术,再次手术前测量的影像学指标是:颈椎脊髓实际可移动空间大小比值均小于1.3;椎管实际前后径均<8.0mm,椎管前后径均<10.0mm。
8例为术前即存在上颈椎狭窄,这些病人术后症状改善不明显,再次手术将减压扩大致C2(甚或C1)后,神经功能改善率良好,这些病人初次手术前测量的影像学指标如下:颈椎脊髓实际可移动空间大小比值均小于1.3;椎管实际前后径均<8.0mm,椎管前后径均<10.0mm。
另外3例是因为C2下缘至C4椎体中部以上范围内存在较大的致压物,致压物的前后径均大于6.0mm,椎管前后经≤10.0mm(颈椎脊髓可移动空间大小比值≤2),初次手术后神经症状改善不理想,再次手术行上颈椎扩大减压术后,JOA评分改善良好。
颈椎后路单开门成形扩大椎管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颈椎后路单开门成形扩大椎管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https://img.taocdn.com/s3/m/d73a690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36.png)
颈椎后路单开门成形扩大椎管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陈剑锋;陈安民;郭风劲;王江;任晔;王茂朋;张帆【摘要】目的总结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例OPLL患者施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150(120~18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500(300~800)ml.随访3~18个月,术后15月JOA平均改善率53.35%(18.3%~85.7%),临床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本组2例术后有节段性神经根麻痹,无一例出现脑脊液漏、感染等其它并发症.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OPLL效果确切,并发症少.%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osterior open-door laminoplasty for 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s (OPLL). Method 13 OPLL cases were performed extensive open-door laminoplasty. Results The average operation duration was 150 minutes and the average blood loss was 500 ml. All cases were followed up 3 to 18 months. The improvement rate of JOA score was achieved 53.35% averagely 15 months after the operations, and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Segmental root palsy was found in 2 cases, and no 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 infection or other complication occurred.Conclusion Posterior open-door laminoplasty is a good method for OPLL with satisfied effects and low complication rates.【期刊名称】《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年(卷),期】2011(015)003【总页数】3页(P209-211)【关键词】颈椎;骨化,后纵韧带【作者】陈剑锋;陈安民;郭风劲;王江;任晔;王茂朋;张帆【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武汉,4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5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OPLL)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进展性疾病,表现为颈椎后纵韧带内异位骨形成,造成颈椎管矢状径减少,压迫脊髓神经、引起神经感觉和运动障碍[1,2]。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35例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35例](https://img.taocdn.com/s3/m/e1055d6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6e.png)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35例莫建文;姬广林【摘要】目的:观察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6年10月医院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5例并进行随访,术中采用“Z”微型钢板分别固定在抬起的椎板及侧块上.比较患者术前术后JOA评分结果,分析手术疗效.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神经症状加重、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5个月,影像学检查显示内固定牢靠,未见再关门现象.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疗效满意.【期刊名称】《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理工卷》【年(卷),期】2018(015)004【总页数】4页(P28-31)【关键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微型钢板【作者】莫建文;姬广林【作者单位】赣南医学院第—附属医院,江西赣州341000;赣南医学院第—附属医院,江西赣州3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3脊髓型颈椎病(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MCSM)发病的根本原因在于颈椎退变导致颈髓受压,包括颈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后纵韧带骨化、椎体后缘骨赘增生等,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1,2]。
患者可逐渐出现四肢麻木乏力、行走困难甚至瘫痪等症状,一经确诊,多趋向于手术治疗[3,4]。
我院2011年10月至2017年3月对收治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35例患者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1年10月至2016年10月,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手术治疗多节段MCSM患者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56.3±7.1)岁。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系统悬吊并保留后方复合体治疗颈椎椎管狭窄的疗效分析徐叶青田红军张忠财刘宇春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系统悬吊并保留后方复合体治疗颈椎椎管狭窄的疗效分析徐叶青田红军张忠财刘宇春](https://img.taocdn.com/s3/m/d90f454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6a.png)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系统悬吊并保留后方复合体治疗颈椎椎管狭窄的疗效分析徐叶青田红军张忠财刘宇春张云龙王玲高波皮艳敏发布时间:2021-08-15T23:33:02.63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1年6月6期作者:徐叶青田红军张忠财刘宇春张云龙王玲高波皮艳敏[导读] 目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系统悬吊并保留后方复合体治疗颈椎椎管狭窄的疗效分析。
双鸭山市人民医院 155100【摘要】目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系统悬吊并保留后方复合体治疗颈椎椎管狭窄的疗效分析。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椎椎管狭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实验组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系统悬吊并保留后方复合体治疗,患者年龄在30-69岁之间,平均年龄(46.39±3.52岁),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对照组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系统悬吊治疗,患者年龄在31-71岁之间,平均年龄(47.02±1.98岁),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
结果:对照组治疗前颈椎功能症候积分与实验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明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
对照组患者治病后颈椎功能症候积分与实验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
对照组患者轻度(21例,70.00%)、中度(4例,13.33%)、重度(5例,16.67%)与实验组(27例,90.00%)、中度(2例,6.67%)、重度(1例,3.33%)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
结论:颈椎椎管狭窄患者采取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系统悬吊并保留后方复合体治疗,能够促进患者颈椎功能恢复和减少患者疼痛。
【关键词】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系统悬吊并保留后方复合体;颈椎椎管狭窄;疗效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osterior single door laminoplasty system suspension and retaining posterior complex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inal stenosis.Methods:60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inal stenos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April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Methods: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ervical posterior single door laminoplasty system suspension and retaining the posterior complex.The patients were aged between 30-69 years old,with an average age of(46.39 1 ± There were 17 male patients and 13 female patients;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osterior single door laminoplasty system suspension.The patients were aged from 31 to 71 years old,with an average age of(47.02 2 ± There were 16 males and 14 females.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before treatment(P > 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P > 0.05),bu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P < 0.05).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P < 0.05).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ild(21 cases,70.00%),moderate(4 cases,13.33%)and severe(5 cases,16.67%)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27 cases,90.00%),moderate(2 cases,6.67%)and severe(1 case,3.33%)(P < 0.05).Conclusion: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inal stenosis treated by posterior single door laminoplasty system suspension and retaining the posterior complex can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cervical function and reduce pain. Key words:posterior single door laminoplasty system suspension and preservation of posterior complex;Cervical spinal stenosis;curative effect椎管狭窄是指构成椎管的脊椎、软骨和软组织异常,引起椎管有效容积减少【1】。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2例疗效观察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2例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5e1c104f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4a.png)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2例疗效观察赵丛然;周继辉;周兵;韩秀英;何晓峰;刘志强;邵林【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医药》【年(卷),期】2011(18)16【摘要】目的:观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疗效.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2010年8月收治的3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应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观察比较手术的疗效.结果:优9例,良12例,可4例,差7例,优良率为78.2%(25/32).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且术后椎管矢状径也较术前明显扩大(P<0.05).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确切,操作简便,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恢复,值得临床推广.【总页数】2页(P162-163)【作者】赵丛然;周继辉;周兵;韩秀英;何晓峰;刘志强;邵林【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龙南医院骨科,黑龙江大庆,163453;黑龙江省大庆龙南医院骨科,黑龙江大庆,163453;黑龙江省大庆龙南医院骨科,黑龙江大庆,163453;黑龙江省大庆龙南医院骨科,黑龙江大庆,163453;黑龙江省大庆龙南医院骨科,黑龙江大庆,163453;黑龙江省大庆龙南医院骨科,黑龙江大庆,163453;黑龙江省大庆龙南医院骨科,黑龙江大庆,1634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3【相关文献】1.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单侧侧块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10例疗效观察 [J], 苏洪民;房清敏;孙兆忠;耿晓鹏;王大巍;邢建强;孙金川2.不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J], 余德涛;邢祯全;王雷;陈善堂;李文3.颈椎后路单开门4枚钛板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高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其对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 [J], 王宗刚;王召兴;刘冬冬;赵俊涛4.保留棘突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J], 赵国权;陆廷盛;姚书眈;蒲兴魏;罗春山5.颈椎后路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合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合并颈椎不稳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J], 钱晶晶;徐浩;王路;赵嘉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铰链钢板用于铰链塌陷或位置错误,可能损伤神经根或硬 脑膜的情况。用合适的夹钳抓住并稳定松弛的椎板,在椎板上 钻孔,钻孔的时候必需牢靠的固定住椎板。然后用两枚螺钉把 铰链钢板固定在椎板上,再打开椎板。最后钻侧块上两螺孔, 植入螺钉固定铰链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Affil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C3-7单开门
CODeAp2a0rtm08en,t o苏f 州Orthopedics The Affil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3M4edic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Affil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扩大椎管周长以增加直径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Affil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PLL)等类 似疾病导致的多节段的脊髓受压,颈椎椎 板成形术能成功的完成减压
神经根受压!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Affil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侧块的上的螺孔用1.9×5.5mm的固定深度钻。钻头可 以使用通用手柄手动钻,也可以使用动力手柄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Affil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用固定深度钻在椎板上钻孔,并用自攻 螺钉固定。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打入第二枚螺 钉。在植入螺钉的时候,助手用钳子固定住椎 板,以防铰链处损坏 椎板开门不可过大或过小。太小起不到减压作 用,太大则容易造成铰链侧椎板完全性骨折, 使开门和开门后固定困难,甚至造成医源性脊 髓压迫。
在应该减压至C2节段的,保留C2后弓的完整和其 上面的大部分肌肉附着点同样可以完成减压。用枪 钳或磨钻去除颈2椎板下缘、中间的松质骨以及腹侧 皮质骨,使椎板成穹顶样成形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Affil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Affil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植骨钢板
这种钢板使用可以在开门侧植骨。 钢板中央螺孔呈椭圆形,这允许 钢板与骨块做细微的调节。然后 把钢板/植骨块复合体植入切开 的椎板和侧块之间
颈椎椎板成形术有以下的优势
•并发症少 •颈椎运动功能保留 •可以早期活动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Affil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Affil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Hirabayashi,Spine(Phila Pa 1976),1983.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Affil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Affil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在侧块表面头尾径上本身较小,或因椎间孔 切开术所致侧块表面较小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使 用侧孔钢板。在侧孔钢板,除了侧块上的两枚固 定螺钉是与钢板长轴相平行之外,尺寸的测量和 植入方法与开门和植骨钢板相同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Affil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早先各种椎管扩大成形术式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Affil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最理想的是有一种能固定椎板的方法,技术上直观 且固定牢靠,同时尽可能减少医缘性损伤、失血和手术 时间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Affil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Affil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开门侧骨槽准备
用球磨钻在开门侧块联合 处制作纵型骨槽,依次去 除外层皮质骨,部分松质 骨和内层皮质骨(骨面上的 出血可使用骨蜡止血)。然 后咬除残余内板骨质完成 开门。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Affil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 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其减压原理 为尽可能在不破坏颈椎后方结构的前提 下,通过扩大椎管以解除脊髓后方的压 迫,同时脊髓后移躲开其前方压迫,从 而达到间接减压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Affil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取后路正中切口,暴露第 C2下缘至T1上缘,做侧面 骨膜下剥离至椎体侧块中部。 在各节段做减压时候的时候 确认椎板外侧和侧块内侧的 结合部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Affil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选择椎管切开减压的病因很多,如果患者的脊髓压 迫呈不对称性,一些医生选择减压受累较多的一侧。当 然,有时候也受医生的有利手影响。如右利手的医生更 愿意站在患者左侧,行左侧切开减压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Affil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 管扩大成形术
袁泉 徐医附院骨科 2017-8-26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Affil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Affil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广口钢板适用于椎板偏厚的情况。对于椎 板较厚,需要折弯标准开门钢板椎板架的情况, 可以直接选择适用于厚椎板的广口钢板。尺寸的 选择和植入的方法和标准开门钢板相同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Affil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颈椎后路开门手术并发症
•椎板塌陷 •轴性疼痛颈后部疼痛、僵硬、沉重、无力、酸胀、紧缩
等主观感受
•再灌注损伤 •术后神经根麻痹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Affil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术后处理:
1.术后以颈托固定,24后拔除引流条,术后 10-14d拆线,并以颈托固定,持续2~3个月。 术后定期X线片或CT复查。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Affil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
1981年Hirabayashi[2]首次 报道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 成形术(Expansive open-door laminoplasty,EOLP) 以来,广泛应用于CSM的 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Affil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可以在每个开门节段使用植骨钢板,或结合使用 植骨钢板和开门钢板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Affil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颈椎管测量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Affil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用球形磨钻在开门侧椎板与侧块联合处磨出纵形骨槽。 最后用1.0的枪钳咬除残余的内板骨质完成开门。这一步的目 的就是保证骨槽的形成,评估铰链的坚硬程度
பைடு நூலகம்
术前需要完善的检查
•颈椎动力位平片 •颈椎MRI •骨质、骨密度检查 •CT三维扫描了解侧块体积、椎动脉走行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Affil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Affil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铰链侧开槽准备好后,切断开门区上下两端的黄韧带,分 离囊壁组织和静脉。可用不同的方法分离囊壁组织和下面的硬 膜外静脉。手术的设计者们使用双极电凝和剪刀或1.0的枪钳。 也可以在轻轻打开椎板的同时,用神经拉钩分离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