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人教新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ppt课件
的敬仰。在清代的时候,被 布业的始祖。
(3)制瓷业: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
瓷器
观音坐像
缠枝牡丹纹梅瓶
宋孩儿瓷枕
宋代是中国的瓷器艺术臻于成熟的时代 。宋代是中国陶瓷发展的辉煌时期,不管是 在种类、样式还是烧造工艺等方面,均位于 巅峰地位。
宋瓷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 ,以单色釉的高 度发展著称,其色调之优雅,无与伦比。
(4)造船业:①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 领先地位。②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③南宋沿 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了先进的指南针。
福建泉州 出土的宋 代海船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货郎图》(局部)
1.南方商业繁荣的条件。
自唐朝晚期开始,南方的农业、手 工业生产取得重大发展,为商业的 繁荣奠定了基础;自北宋开始,南 方无战乱,相对安定,为商业的发 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南宋时 期,南宋政权重视商业特别是对外 贸易的发展以增加财政收入,促进 了商业的繁荣。
2019/7/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收获
插秧
学习目标
1.掌握五代、辽、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具 情况; 2.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 3.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
新课探究
一、农业的发展
1.由表格可以看出,北宋时期,人口分布发生了什么变化?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南方人口超过北方。南方战乱少,北方人大量南迁。
2.分组讨论: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1)根据材料和所学师生共同探讨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1.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安定。2.政府重视、扶持。3.北民南迁 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4.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主要讲述了宋代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等方面的发展。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图表等形式,生动地展示了宋代经济的繁荣景象。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的内容后,对宋代经济的深入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五代十国时期的经济发展有所了解,对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也有一定的掌握。

然而,对于宋代经济的具体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学生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总结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掌握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资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宋代经济发展的历史意义,增强对我国历史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及其特点。

2.教学难点:分析宋代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宋代经济发展在我国历史中的地位和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讲授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字资料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宋代经济发展的场景,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宋代经济发展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宋代经济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3.合作探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新人教版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及技能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表现,分析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掌握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史实,思考宋代经济发展及经济重心南移之间的关系。

2.过程及方法通过提炼自然环境开发、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技术提高及区域扩展、商业及市场等关键词,理解这些因素在宋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感知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及现实价值,体会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是人类及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途径。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

难点:商业贸易的繁荣。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和商业贸易的繁荣。

三部分内容之间联系密切,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商业繁荣局面的出现,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全面发展直接导致了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所以,本课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两宋时期经济的发展和变化,最终促成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2.学情分析(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讲述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3.商业贸易的繁荣动脑筋:展示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北宋开封城平面图,提出问题:《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和《北宋开封城平面图》的比较,你发现它们有哪些不同之处?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北宋开封城平面图宋朝时,商业活动不再限制在“市”,而广布于街衢大道和宅巷之中。

材料研读:材料一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

——长安中鬼材料二……高头街北去,从纱行至东华门街、晨晖门、宝箓宫,直至旧酸枣门,最是铺席要闹……南通一巷……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

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东角楼街巷》材料三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

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

——《新唐书·百官志》材料四二纪以来,不闻钟鼓之声。

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共25张PPT)

商业贸易的 繁荣
海外贸易的发展:广州、泉州; 市舶司
纸币的出现:北宋的“交子”、 南宋的“会子”
返回
说一说:宋代都城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都市商业 与唐代都城有哪些 不同?
夜市
西 市
东 市
夜市
早市
1.城市布局打破“坊”“市”界限,商业活动 不再受区域限制; 2. 3.商业活动时间延长,有夜市和早市。 乡镇形成新的商业区,即草市
二、手工业的兴盛 纺织业:
丝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 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来自江浙。 棉织业:南宋时,棉纺织业发展到了东南沿海
“号为冠天下”的蜀地丝织品
南宋棉毯
二、手工业的兴盛
纺织业
宋·《纺车图》局部
蜀地丝织品
南宋的棉毯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 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 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出现经济重心南移倾向
南方经济水平 超过北方,经 济重心南移完 成
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 唐中后期至五代十国时期
人口南迁
北宋至南宋时期
要重视 科技进 步
国泰民安
采取鼓励 发展经济 的政策
宋 代 经 济 给 我
要保持 生态环 境、爱 护自然
经济繁荣
要保持 社会的 安定团 结
小试牛刀
1
有学者认为:“北宋时期,中国仿佛进入现代, 物质文化蓬勃发展。”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 历史史实是( )
A.交子的出现 B.热闹的瓦子 D.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后完成
C.景德镇的兴起
2 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
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世界上 最早的纸币出现在(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共20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共20张PPT)
成著名的瓷都。
3、南宋时,江南地区已 成为我国制瓷业的中心。
手工业
三、造船业
手工业
1、广州、泉州、明州的 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 居于领先地位;
2、北宋:东京郊外建有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
3、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规模宏大,配备了先进 的指南针。
概况:
宋代商业的繁荣 超过了前代。商业城 市兴起,货币发展, 海外贸易繁荣。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朝代
项目
北宋1045年 赋税
南方诸路 35811000
南宋1196年 赋税 60000000
北方诸路 45095000 14319000
南北比例 44:56 81:19
农业的发展
粮食 1、越南引进占城稻;

2、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 仓(苏湖熟天下足);
发展: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三、海外贸易
商港: 广州、泉州是
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贸易范围: 近到朝鲜、日
本,远达阿拉伯半 岛和非洲东海岸。
商业
作用: 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
中占有重要地位。
政策支持: 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重要港口设市舶司加以管理。
朝代
北宋
1045年
南宋
1196年
项目 赋税
课堂小结:
原因


农业:粮食作物、经济作物

济 的
表现 手工业: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
发 展
商业:都市贸易、纸币出现、海外贸易
经济重心的南移
谢谢
商业
一、都市贸易
商业
1、城市
区域: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共26张PPT)

3.政治因素:自唐末以来,北方战乱频繁,而南 方相对安定;同时,统治者重视经 济的发展。
1.《同步精炼》; 2.预习第10课。
1.正确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重 难点; 2.精心构思问题,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3.对学情没有充分认识,学生的回答 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
秧马
(3)棉花和茶叶在许多地方栽培起来,成为重要 的经济作物
经济作物也有很 大发展,棉花种植 从广东、福建扩展 到江淮一带。此外, 还出现了一些种茶、 种药、养花等的专 业户。
2、想想南方农业的这种发展,对人们的生活 有什么影响?
两宋时期,南方的农 业有很大发展。水利大 量兴修,耕地广为开辟, 精耕细作技术走向全面 成熟。水稻成为最重要 的粮食作物,原产北方 的小麦、粟和豆类在南 方扩大种植。棉花和茶 叶在许多地方栽培起来, 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
学习与 探究
• 都市多——最大的开封和杭州 • 人口多 • 时间长——早市夜市的出现 • 有走街串巷的 • 商品多 • 客商多
这两幅图能反映出宋代什么景象?
商业贸易的繁荣 请大家对照地 图,叙述一下 宋代对外贸易 概况。
市舶司
“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 百万计 。"
---宋高宗
宋高宗说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界上最早的船坞。
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 船,不仅规模大,设计 科学,还配备了先进的 指南针。 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农业、手工业的迅速发 展导致剩余产品增多,进入 流通领域,一部分投入国内 市场,一部分拓展海外市场 获取利润,从而促进了商品 经济的活跃和城市的繁荣。
商业贸易的繁荣(五组展示)
商业都市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手工业的兴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共24张PPT)

手工业 的兴盛
制瓷业
造船业
商业篇——都市繁荣贸易旺
商业都市的发展
都市繁荣贸易旺——商业篇
商业都市:
开封和杭州 宋代最大的商业城市是_________
经商时间不再 受限 早市 制,出现_________ 夜市 和_________ 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 射到乡镇,形成新的 商业区叫作__ 草市
探 唐都长安与南宋临安相比有什么不同? 究 南宋临安则是人口达百万, 唐都长安住宅区(坊) 一 和商业区(市)严格分开, 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 店铺营业时间有统一限制, 夜市 “买卖昼夜不绝” 日出后击鼓三百下才能开 市场上来自全国各地以及 门营业,日落前击钲三百 国外的商品琳琅满目,呈 现一派繁忙景象。 下统一关门歇业。 唐都长安住宅区(坊)、商业区(市)是分开的 ,店铺营业时间有限制。南宋临安大街小巷店 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
商朝的贝币
秦朝半两钱
古 代 银 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第 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农业篇——千里沃野宜耕作
仔细观 察右图, 看看图中 的农民都 在从事哪 些劳动?
入仓
牛耕 灌溉 收获
扬场
插秧
《耕获图》
千里沃野宜耕作——农业篇
类 别 表 现
占城稻 粮食 ①越南引进________ 苏州和湖州 作物 ②______ 成为粮仓(苏湖 熟,天下足); 农 业 水稻 产量居粮食首位 ③___ 的发展 经济 ①_____ 棉花 的种植,由两广、福 作物 建推广到长江流域 茶树 ②_______ 的栽培也有很大发 展,江南丘陵新辟了许多茶 园
对外 ①港口多:广州、泉州是大商港; 商 业 贸易 ②范围广:近至朝鲜、日本,远至阿拉 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的繁荣 ③政府重视:鼓励海外贸易,设市舶司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人教五四学制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二册教案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人教五四学制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二册教案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人教五四学制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二册教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宋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2.了解宋代城市和市场的繁荣状况;3.理解宋代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技术的革新。

二、学习重点1.经济形态的变化;2.农业生产力的提高;3.城市和市场的繁荣。

三、学习内容宋代(960年-1279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也是中国经济高度繁荣、技术水平高度提高的一个时期。

宋代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经济形态的变化宋代初期,由于前期战争频繁,大量人口死亡,土地荒芜。

为了恢复经济,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例如加强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经济的管理,缩小私人土地占有面积,优化生产组织方式等。

这些措施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宋代后期,经济主要以手工、农业、商业为主。

其中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商业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手工是一种新型工业生产方式,使得工业生产大大提高了效率。

2. 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宋代农业生产力得到了快速提高。

宋代实行了许多农业改革,比如减轻农民赋税的负担,推行佃租制,实施水利工程建设等。

这些改革使得宋代农业生产大幅度提高,增加了农业收益。

此外,宋代还大力发展农业技术,比如推广田间栽种的杂粮作物,提高园艺地区的水稻产量等。

这些改进使得农民更加高效地利用土地,提高了农业产量,并且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

3. 城市和市场的繁荣宋代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时期,城市和市场的发展得到了迅速的推动。

宋代时期的城市主要发展在钱塘江下游和京杭大运河两侧。

在这些城市中,商业繁荣,市场昌盛。

市场的繁荣增加了商品的交换机会。

人们可以更加自由地买卖商品和服务。

四、学习方式本课程的学习方式包括课堂教学和自学。

在课堂上,老师会给出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想象宋代的城市和市场是如何运行的。

在自学时,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更进一步地了解宋代经济的发展。

五、学习评价通过该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宋代经济的发展,如何在不同阶段内实现经济增长。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的经济发展》课件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的经济发展》课件

【合作探究】你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 建设有何启示?
(1)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2)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3)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4)要重视引进劳动力、先进工具和技术。 (5)坚持对外开放,重视对外贸易。
东汉末年—东晋初年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经济重心”概念
是指经济,技术最发达,对国家 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
农业的发展 手工业的兴盛 商业贸易的繁荣
的 南 移
经 济 重 心
终南 完宋 成最
有哪些证据表明经济重心在南方?
宋初南方人 口是北方人 口的两倍。
太湖流域已 成为全国重 要的粮仓。 所谓“苏湖 熟,天下 足”。
经济重心在 唐朝开始南移最终在 南宋完成,中央财政收入主要来自 南方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宋代的经济发展
教学课件
一、农业的发展
• 1、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 ①自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 • ②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
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 方。(主要原因) • 2、宋代经济区域的开拓: • 自宋代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拓展,同时, 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也得到很大开发。
相同之处 : 人口达百万;商业繁荣。 不同之处 :长安规划整齐,城内分为坊、市。临安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有早市、夜市。
《清明上河图》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2.纸币的出现
(1)原因 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
的增长, 属货币携带不方便
(2)时间、地点、地位
北宋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主要介绍了北宋时期我国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情况。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对宋代社会生活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宋代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一些历史概念和现象产生困惑,如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坊市制度的变化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历史现象,理解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宋时期我国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状况,认识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状况及其特点。

2.教学难点: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坊市制度的变化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再现宋代经济发展的生动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好教学环节和问题。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宋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

3.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宋代经济发展的图片,如农田、手工作坊、市场等,引导学生关注宋代经济的发展。

同时,提出问题:“同学们认为,宋代经济有哪些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北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状况。

重点介绍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坊市制度的变化等。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共26张PPT)

史料研读
材料一:《梦梁录》卷十三记载南宋首都临安“万物所聚, 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 即无虚空之屋”。 材料二:潘楼东区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 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为五更点灯,博易、买 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 子”。 ——《东京梦华录》
• 烦恼四:我们怎样帮助钱多多解决金属货币携 带不方便的烦恼呢? • 使用纸币 北宋前 期,四 川地区 出现的 “交子” 是世界 上最早 的纸币
北 宋 · 交 子
南 宋 · 会 子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知识梳理
(1)都市贸易 ①开封和杭州市成为商业大都市; ②出现了街市、早市、夜市、草市和市镇。 (2)海外贸易 ①广州、泉州成为大商港; ②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 洲东海岸; ③朝廷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3)货币 北宋时,四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南方
北方
南宋 赋税 6000万 1431万
南北 比例 81:19
宋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 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 ①南方战乱少,社会相对安定 战乱不休。 材料二:从西汉到北宋时期的人口变化图
②北方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主要原因)
A.定窑
B.钧窑
C

C.景德镇
D.哥窑
当堂达标
【3】北宋时,为了适应大宗买卖的需要,方 便商人交易,四川地区使用了纸币( ) A、圆形方孔钱 B、五铢钱 C、开元通宝 D、交子
D
退 出
当堂达标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共19张PPT)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共19张PPT)
4.自然因素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南方雨量充沛,较适合 农作物生长。
2、宋代农业发展的表现:
粮食作物: 1、由越南传入占城稻推广到东南地区。 2、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 位。 3、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 的粮仓,“苏湖熟,天下足”。
4、复种技术得到推广
经济作物:
1、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2、棉花种植由南向北推进
二、手工业兴盛
1、纺织业
Hale Waihona Puke 1、北宋时,四川、江浙地区丝 织生产发达;
2、南宋后棉纺织兴起,海南岛 已有先进棉纺织工具,品种较多。

宋代棉织机
2、制瓷业
1、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众多名窑。 2、江西景德镇,著名的瓷都。 3、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的 制瓷业中心
东晋叫新平镇 因镇里烧制的瓷器 光致茂美,名扬海内, 真宗皇帝派官员到镇里 督造瓷器,贡奉朝廷, 并命陶工在瓷器底部写 上“景德年制”四字。 景德是真宗年号,从 此,这个地方改名为景 “白如玉、薄如纸、德明镇如,镜沿、用声到如现磬在”。

国 家 根 本 仰 给 东 南
经济重心的南移:唐朝中期开始, 南宋时完成。

当堂诊学
当堂诊学
(1) 合理利用资源,有利于可持 续发展。
(2) 保护生态环境
2018年4月13日
3、造船业
1、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 上居领先地位。
2、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3、南宋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科学, 还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
结合图片说一说手工业发展集中地点
宋代南方手 工业超过了 北方
三、商业的繁荣
1、都市商业的繁荣
西市
东市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表现,分析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掌握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史实,思考宋代经济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提炼自然环境开发、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技术提高与区域扩展、商业与市场等关键词,理解这些因素在宋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与现实价值,体会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途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两宋经济繁荣的表现,经济重心南移。

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示:南方人口超过北方。

2.学生分组讨论:南方农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提示:(1)经济因素: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劳动人手;(2)自然因素:南方雨量充沛,更适宜农作物生长,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3)政治因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4)政策倾向: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如推广农业技术。

3.抢答: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类别发展成就农业粮食作物1.引进和推广原产越南的占城稻2.苏州和湖州成为著名的粮仓经济作物1.棉花由两广、福建推广到长江流域2.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4.古诗欣赏,感悟江南美景。

乡村四月范成大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小河流淌在碧绿的山间,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细雨在微风中如烟似雾,杜鹃在声声啼叫。

乡村四月里人们是多么忙碌,才侍弄完蚕桑又开始了插田。

目标导学二:手工业的兴盛1.图片展示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2.根据图片和课本知识,概括宋代手工业的发展概况。

人教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共23张PPT)

纺织业
(1)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2)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 有较先进的工具。
南宋棉毯
宋朝织机
制瓷业




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
名的瓷都。南宋时宋,代江瓷南地器区已成为我国
制瓷业的中心。




哥窑
造船业 (1)造船业中心:广州、泉州、明州 (2)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3)南宋的海船,配备了指南针。
2.出现了早市、夜市和草市。 经商不受时间限制 乡镇
市镇也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3. 广州、 泉州是大商港 4.朝廷鼓励 海外贸易 ,设立 市舶司 。
广州 泉州
市舶 司
材料一:“市舶之利甚厚,若措置得宜, 所得动以百万计。”
--宋高宗
宋高宗说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 重要地位。
南移
唐朝中期 南宋
开始 结束
制瓷中心
观察图标:
苏湖粮仓 这时期的
经济发展 南方兴盛 商业城市 还是北方 兴盛呢?
世界商港
5.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和最后完成 分别是在什么时期?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南 宋 时
开始:唐朝中期; 完成:南宋


方因Leabharlann 经济发展
农业发展
商业贸易繁荣 南宋:经济重心南移成为定局
手工业兴盛
纸币? 5.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和最后完成分别
是在什么时期?
一、农业的发展 1.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材长①材料期南料处一方三于:的战北战宋乱宋乱代状时较时态,少南。北北南方气宋抗温时击普辽,遍、宋变西金冷夏达,等成南协, 议②方严,北相重南人对破方南适坏社迁宜,会,农而相带作 南对去物方安了生受定先长到,进。的少的北破战生方坏乱产环较。技境小术遭,到南 方农业发展较快。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共36张PPT)

课堂小结
东汉末年—东晋初年 南移的三个时期 北 方 战 乱 唐代中叶—五代时期 北宋末年—南宋初期
初步开发 加速南方经济开发 南方经济渐超北方
人口南迁
南 方 经 济 发 展
农业发展
商业繁荣
南宋:经济重心 南移成为定局
国家经济,仰给东南
手工业进步
1.宋代南方农业超过北方农业的原因是( ) ①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环境安定 ②中原人口南迁,带 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 ③引进了日本的优良稻种,提 高了粮食产量 ④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宋朝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当时全国 最重要的粮仓在( ) A.洞庭湖流域 B.太湖流域 C.鄱阳湖流域 D.洪湖流域
材料一:宋高宗说:“市舶之利甚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 百万计。” 材料二:上谕大臣……又曰:“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 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 思考:宋高宗对海外贸易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支持、重视海外贸易的发展获得丰厚的利润
相关史事
宋朝朝廷采取鼓励通商的政策,给 予外国商人优惠待遇。当时的泉州、广 州等地都设有“蕃坊”,专供外国商人 居住。蕃坊的管理者由外商中最有德望 的人充任,由朝廷任命。外国商人聚居 的地方,还设立外商子弟学校,称作 “蕃学”。泉州的外商,有不少是信仰 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朝廷允许他们在 那里修建清真寺和公共墓地。
北方 南方
魏晋南北朝 奠定南移基础
唐中期 开始南移
南宋 南移完成
南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商业 (1) 城 市 : 黄 河 、 长 江 及 运 河 沿 岸 出 现 很 多 商 业 城 市 , 最 大 的 城 市 是 开封 和________ 杭州 ,人口多达百万。出现了早市和________ 夜市 。 ________ 草市 ;城乡之间的________ 市镇 发展成 (2)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________ 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交子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3)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________ 南宋 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________ 2.海外贸易 泉州 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1)港口:广州、________ 朝鲜 、日本 , 远达阿拉伯半岛和 (2) 范围:中国商船的踪迹 , 近至 ________ 非洲东岸 ________________ 。 市舶司 加以管理。 (3)管理: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__ 3.经济重心南移 南宋 时最后完成。 (1)时间: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________ (2)表现: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________ 东南 地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
2.制瓷业:宋朝 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 定窑 、汝窑 。北宋兴起的江西 景德镇 如: ,后来发展成为 江南 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著名的瓷都。南宋时, 3.造船业: 广州 、泉州 、 明州 的造船业,都有很
高的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南宋沿海地区
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先进 的 指南针 。
早市、夜市、草市
(1)城市布局:打破了“坊”与 “市”的界限。 (2) 营业时间:延长了营业的时间
商业中心:商都(开封、临安)
《清明上河图》
北宋
张择端
体现了商业繁荣的景象
对外贸易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期——秦汉(汉武帝)
海上丝绸之路鼎盛时期——宋元 西汉时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印度洋沿岸 ,而到了南宋时候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 是什么因素促使远航距离加大? 造船技术先进;指南针应用于航 海 阿拉称是?最早出 现在哪一时期和地区?
2、图中所示纸币有什么历史地位? 3、纸币出现的原因和作用?
原因: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交子;北宋前期;四川地区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作用:促进商业的发展
货郎图
广告商标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为经 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类别 朝代 发展成就 商业 商都(中心):开封、杭州; 商 都市 时空:早市和夜市;草市(不限地) 业 对外 宋代 地位:当时世界上从事贸易重要国家 贸易 路线:海上丝绸之路 商港:广州、泉州 机构:市舶司;藩坊 货币 北宋:“交子”(最早纸币) 南宋:纸币与铜钱并行
商业时空:早市、夜市、草市
唐都长安住宅区(坊)和商业 区(市)严格分开,店铺营业 时间有统一限制,日出后击鼓 三百下才能开门营业,日落前 击钲三百下统一关门歇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有财到四川经营丝绸生 意,每天需要带着大量的金 属货币穿行在大街小巷,既 不安全,也不方便。
他的烦恼怎样解决呢?
使用纸币
1、纸币的名称?产生的时间?
地点?
北宋前期
四川地区出现
2、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 些优点? 方便携带,成本低
3、今天的商品交易除人民币 外还有哪些新的支付方式?
交子
【讨论】动脑筋: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纸币?纸币 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今天的货 币又有了什么新发展?
• 【归纳】随着宋代商业活动发展,金属货币因 沉重不便携带,因此人们发明了便于携带的纸 币。纸币比金属货币携带方便,可以在较大范 围内使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今天的纸币由 国家统一发行,具有更高的信用度,使用区域 更为广泛,印刷更为精美,有防伪技术,
• 不易仿造;同时纸币的发行、管理也更加科学。
观察图标:这时期 的经济发展南方 兴盛还是北方兴 盛呢?
南移的过程
北 方 战 乱
人口南迁
唐代中后期
南 农业发展 方 经 济 商业繁荣 发 展
手工业进步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南宋: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国家根本, 仰给东南。
4.你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 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①经济发展要有安定的社会环境; ②经济发展要重视人才交流; ③经济发展要重视引进先进科技; ④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利用资源
纺织中心
制瓷中心
苏 湖 粮 仓
商 业 中 心
世 界 商“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朝代 项目 南方诸路 北方诸路 南北比例
北宋 赋税
1045年
南宋 赋税
1196年
35811000 60000000
45095000 14319000
44:56 81:19
魏晋南北朝
江南的开发为经济重 心的南移奠定基础
【讨论】通过对《宋代经济的发展》这节 课的学习,对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
何借鉴意义?
• 【归纳】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 础。2、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 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3、统治者 对经济发展的重视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4 、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经济发展 首先要保护环境。
课题导入
宋朝的广告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清明上河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 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 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 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 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福建泉 州出土 的宋代 海船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货郎图》(局部)
模拟情境
姓名 祖籍
宋有财 北方
身份
现代商人穿越 到宋代
居住地 临安 技能 经商管理
宋有财穿越后想去南宋最繁华的大都市旅 游,他可以到哪旅游呢?在那他可能会看到怎 样的景象呢? (可以从城市及其布局、货币的变化等方面考 虑)
商业都市:与前代相比有了哪些发展?
1.苏州的“苏”,过去往往写成“稣”,这是因为苏州自古就有“鱼
米之乡”的美誉。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开始成为全国粮仓,并且民间
入仓 扬场
牛耕 收获
灌溉
插秧
《耕获图》
3.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1)农业作物:
①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
②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③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 现了“苏湖熟,天下足”。
(2)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南宋 后期,棉花种植向北推进。
丰收
“苏湖熟,天下足”
一、农业的发展
1.由表格可以看出,北宋时期,人口分布发生 了什么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南方人口超过北方。
南方战乱少,北方人大量南迁。
合作探究 2、南方农业发展原因
材料一: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
到严重破①坏。南其方后战,乱北少方历,经社靖会康相之对难安、定宋金对峙、蒙古灭金,
南宋棉毯
黄道婆,又 名黄婆或黄 母,宋末元 初知名棉纺 织家。由于 传授先进的 纺织技术以 及推广先进 的纺织工具, 而受到百姓
的敬仰。在清代的时候, 被尊为布业的始祖。
(3)制瓷业: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 成著名的瓷都。
瓷器
观音坐像 缠枝牡丹纹梅瓶 宋孩儿瓷枕
(4)造船业:①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 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②北宋东京郊外建有 世界上最早的船坞。③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 不仅规模宏大,设计了先进的指南针。
苏州
湖州
富足
重要粮仓
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
棉花种植的推广
南宋: 江淮和川蜀一带
北宋: 广东 福建
二、手工业的发展
1.分组讨论两宋时期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1)丝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号为冠天下”的 蜀地丝织品
宋朝织机
蜀锦
(2)棉纺织业: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 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较多。
战乱不休。 材料二:
②北方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材料三: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
北方环境③遭到南严方重自破然坏条,而件南优方越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
展较快。
材料四:南宋政府帮助解决耕牛、种子、农具等,将生产发展
作为考核官④吏南的方重政要府依据重。视生产
看图识农事。
西市
东市
夜市 夜市
晓市
唐城都长市安布与局南宋:临安的对比材料: 唐都长安打住破宅了区(“坊)坊和”商与业区“(市市”)严的格界分限开,,店铺营业时间有 统 统一一限关制门出,歇现日业了出。后早击市鼓和三百夜下市才。能开门营业,日落前击钲三百下
营业时间:延长了营业的时间
南宋临安则是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宋有财发现可以通过海外贸易可以赚取更多 的财富。请问他可能会装载什么样的货物?商船 可能到达哪些地方?进行对外贸易港口有?商船 进出港口,会接受哪个机构的检查?
宋有财发现可以通过海外贸易可以赚取更多 的财富。请问他可能会装载茶叶什,么瓷器样,丝的织货品…物… ?商船 可朝鲜能、到日本达、哪阿拉些伯半地岛方,非?洲进东海行岸 对外贸易港口有广州?、商泉州船…… 进出港口,会接受哪个市机舶构司 的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