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规范学习
建筑节能的规范

建筑节能的规范篇一: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Energy cOnserva“On design standard fOrnew heating residential buildingsJG9 26—95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 9 9 6年7月1日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采暖居住建筑部分)》的通知建标[1995]708号根据建设部C1991)建标字第718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JGJ26—95,自1996年7月1日起施行。
原部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86)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归口管理并负责其具体解释。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5年12月7日1 总则1.0.1 为了贯彻国家节约能源的政策,扭转我国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采暖能耗大、热环境质量差的状况,通过在建筑设计和采暖设计中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将采暖能耗控制在规定水平,制订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严寒和寒冷地区设置集中采暖的新建和扩建居住建筑建筑热工与采暖节能设计。
暂无条件设置集中采暖的居住建筑,其围护结构宜按本标准执行。
1.0.3 按本标准进行居住建筑建筑热工与采暖节能设计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2 术语、符号2.0.1 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t)outdoormean air temperatureduring heating period在采暖期起止日期内,室外逐日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2.0.2 采暖期度日数(Ddi degreedaysofheatingperiod室内基准温度18℃与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之间的温差,乘以采暖期天数的数值,单位℃.d。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以详尽且严谨的方式阐述了建筑节能与可再 生能源利用的重要性。书中引用了大量的数据和案例,证明了当前建筑行业对 能源的巨大需求,以及这种需求对环境产生的压力。同时,它也指出了建筑行 业在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的巨大潜力。这种清晰且有力的阐述方式, 使得我们对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这本书还给我带来了许多新的启示。比如在建筑运行阶段,如何实现高效的能 源管理,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减少能源消耗,如何在保证建筑功能的最大程度地 实现能源的可再生利用。这些问题的探讨,不仅让我对建筑节能有了更深的理 解,也让我对可再生能源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是一本极具价值的书籍。它不仅对建 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也为我们展示了未来的 建筑能源之路。作为读者,我深受其启发,也深感我们在推动建筑节能和可再 生能源利用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构建一个更加绿色、 更加可持续的未来而努力。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作为一本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具有 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通过对其目录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该规范在建 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的全面规定和特点。这为建筑行业提供了明确的 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要求,有助于推动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该规范的 实施也将对提高能效、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绿色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业务学习考试题及答案

节能考试题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业务学习考试题一,单项选择(共20题每题2分)1,按国家标准,下列选择中不属于墙体节能工程采用地保温材料需进行进场复验地性能指标是(D)A导热系数B密度C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D燃烧性能2,建筑节能工程地检验批质量验收合格,其中对主控项目要求应全部合格,一般项目采用计数检验时,至少应有(D)以上地检查点合格,且其余检查点不得有严重缺陷。
A 70%B 80%C 85%D 90%3,建筑幕墙地面积达到(D)时,应现场抽取材料与配件进行气密性检测。
A大于2000平米或建筑外墙面积50%B大于3000平方或建筑外墙面积40%C大于2000平米或建筑外墙40%D大于3000平方或建筑外墙面积50%4,采用相同材料,工艺与施工做法地墙面,每(C)m2面积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0m2也为一个检验批。
A.500B.1000C.500-1000D.15005,保温砌块砌筑地墙体,应采用具有保温功能地砂浆砌筑,砌体地水平灰缝饱满度不应低于(D)。
A.70%B.80%C.85%D.90%6,同一厂家地同一品种,类型,规格地门窗和门窗玻璃,每(C )樘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A.50B.80C.100D.1207,采暖管道卷材防潮层采用螺旋形缠绕地方式施工时,卷材地搭接宽度宜为B mm。
A.20-30B.30-50C.40-60D.508,屋面节能工程使用地保温隔热材料,其导热系数,密度,(C )或压缩强度,燃烧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A,厚度B,抗拉强度C,抗压强度D,抗冲击性能9,某建筑面积为30000㎡地单体工程,墙体节能工程采用地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地产品保温材料,进场复验次数为(D)次A,2次B,4次C,3次D,6次10,采暖系统节能工程采用地保温材料进场后应进行复验,同一厂家同材质地保温材料见证取样送检地次数不得少于(B)A,1次B,2次C,3次D,6次11,严寒与寒冷地区外保温使用地粘接材料,其(C)结果应符合当地最低气温环境地使用要求。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节能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节能规范要求在当今能源紧缺的时代,建筑节能已经成为了设计师们和建筑师们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降低建筑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建筑节能规范。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节能规范要求,以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规范。
一、建筑外墙保温规范要求建筑外墙保温是一项常见的节能措施。
根据建筑节能规范,建筑外墙保温要求如下:1. 外墙保温材料的选择应符合相关标准,如耐火性、隔热性、防潮性等。
2. 外墙保温层的厚度应根据建筑的功能和地理位置确定,以确保达到预期的节能效果。
3. 外墙保温系统的施工应符合国家标准,并结合建筑特点进行合理设计。
二、建筑采暖与通风规范要求建筑采暖与通风是建筑节能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以下是建筑节能规范对采暖与通风的要求:1. 建筑采暖系统应采用高效率的供暖设备,并配备智能控制系统以实现节能控制。
2. 通风系统应设计合理,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度和良好的气流循环。
3. 利用自然通风和日光利用,减少人工照明和机械通风的使用。
三、建筑照明设计规范要求建筑照明设计也是一个重要的节能领域。
建筑节能规范对建筑照明设计有以下要求:1. 采用高效率的照明设备,如LED灯等,以降低能耗。
2. 合理布置照明设备,避免冗余和低效的照明。
3. 结合自然光线利用,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时间。
四、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要求建筑结构设计也对建筑节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建筑节能规范对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1. 采用高强度、轻质的建筑材料,减少结构负荷和能源消耗。
2. 优化建筑形态和结构,以提高建筑的隔热性能和抵抗风雨等外力的能力。
3. 使用可再生或回收的建筑材料,降低环境污染。
五、建筑设备设计规范要求建筑设备设计也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方面。
建筑节能规范对建筑设备设计有以下要求:1. 选择高效率的供热、供冷、通风等设备,减少能源消耗。
2. 设备的安装位置和管道布置应合理,以减少能源损失。
建筑节能设计的规范要求

建筑节能设计的规范要求建筑节能是当前建筑设计与施工中的重要课题,旨在减少能源消耗、减轻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和可持续性。
为了实现有效的节能设计,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节能设计的规范要求。
一、国际建筑节能规范要求国际上,许多组织和机构制定并发布了建筑节能的规范要求,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国际能源署(IEA)合作编制的《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该规范要求建筑在设计和施工中应充分考虑能源效率,包括建筑外墙隔热、采光设计、高效暖通系统等方面,以减少能源消耗。
二、国内建筑节能规范要求中国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建筑节能规范要求,以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以及《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技术支撑文件》(GB 50192)。
这些标准要求建筑设计中应注重建筑物的隔热、保温、采光与通风等方面,以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
三、建筑外墙隔热要求外墙隔热是建筑节能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其设计要求主要体现在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选用与施工工艺。
根据国内外的相关规范要求,建筑外墙应采用隔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如挤塑聚苯乙烯板(XPS)、聚氨酯泡沫板等,并在施工中保证隔热材料的连续性和紧密性,以减少能量的传递损失。
四、采光设计的规范要求采光设计是为了提高建筑内部的自然光照程度,减少照明设备的使用,从而节约能源。
在建筑节能设计中,采光设计主要包括天窗、窗户位置和大小、遮阳设施等方面。
根据国内外的规范要求,建筑的采光面积应满足一定的比例,同时要考虑日照时间、照度、遮阳等因素,以实现舒适的自然光照环境。
五、高效暖通系统的要求暖通系统是建筑节能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供热、供冷、通风和空调等系统。
为了提高暖通系统的效率,各国规范要求使用高效设备和技术,如地源热泵、太阳能集热器、余热回收等。
此外,还要求合理布局暖通设备、考虑建筑的综合热工能耗等因素,以实现节能效果。
建筑节能设计学习心得

建筑节能设计学习心得通过建筑节能设计学习,搞好节能建筑设计和施工,促进建筑节能和利用自然能的进一步发展和建筑热功能的进一步改善,是我国建筑工作者进人21世纪的重要任务。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建筑节能设计学习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建筑节能设计学习心得篇1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问题的日益严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国内的推广,建筑节能设计越来越引起我国广大建筑工作者的重视。
许多发达国家先进的建筑节能理念、技术、材料,以及应用成果被介绍到国内,向人们展示了通过优秀设计和高新科技相结合所创造的优雅、舒适且节能环保的新型建筑发展前景。
但是,这些大量应用高科技的节能措施往往成本很高,一次性投入比较大,连发达国家目前也难以大规模推广。
我们还应当注意到,目前发达国家的建筑节能技术主要是针对当地的气候特点开发的,而这些技术本身也不是十分完善,在其他地区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没有十足的把握。
一、节能住宅的概念随着能源危机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开始重视节能住宅。
节能住宅需要通过对建筑的合理设计、合理选材,最大限度的把室内自然温度控制在人体舒适温度范围内,从而为居住者提供健康、舒适、环保的居住空间,降低建筑物的运行能耗。
北京锋尚在国内率先整合了欧洲先进的技术系统为一体,建造的高舒适度、低能耗住宅,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居住标准。
其核心技术概括为八大子系统:第一,混凝土采暖制冷系统。
该系统是将聚丁烯(PB)盘管预埋在钢筋混凝土中,夏季管中送20℃、冬季送28℃的水,能使室内温度保持在20℃-26℃的合适范围内。
第二,健康新风系统。
通过统一空气净化和冷热处理后新风经“下送上回”进入室内,无须开窗即可保持新鲜空气不断更换。
第三,外墙系统。
外墙采用欧洲标准加厚外保温方式,能有效阻挡冷热辐射和雨雪侵蚀。
外饰面采用干挂砖墙面,干挂砖幕墙与保温板之间有一个流动空气层,可以保持保温板的干燥。
第四,外窗系统。
窗采用德国SCHUCO断热铝合金窗和LOW-E低辐射中空玻璃。
建筑节能方面技术规范

建筑节能《民用建筑太阳能空调工程技术规范》GB50787-20121.0.4 在既有建筑上增设或改造太阳能空调系统,必须经过建筑结构安全复核,满足建筑结构及其他相应的安全性要求,并通过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后,方可实施。
3.0.6 太阳能集热系统应根据不同地区和使用条件采取防过热、防冻、防结垢、防雷、防雹、抗风、抗震和保证电气安全等技术措施。
5.3.3 安装太阳能集热器的建筑部位,应设置防止太阳能集热器损坏后部件坠落伤人的安全防护设施。
5.4.2 结构设计应为太阳能空调系统安装埋设预埋件或其他连接件。
连接件与主体结构的锚固承载力设计值应大于连接件本身的承载力设计值。
5.6.2 太阳能空调系统中所使用的电气设备应设置剩余电流保护、接地和断电等安全措施。
6.1.1 太阳能空调系统的施工安装不得破坏建筑物的结构、屋面防水层和附属设施,不得削弱建筑物在寿命期内承受荷载的能力。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 50797-20123.0.6 建筑物上安装的光伏发电系统,不得降低相邻建筑物的日照标准。
3.0.7 在既有建筑上增设光伏发电系统,必须进行建筑物结构和电气的安全复核,并应满足建筑结构及电气的安全性要求。
14.1.6 设置带油电气设备的建(构)筑物与贴邻或靠近该建(构)筑物的其他建(构)筑物之间必须设置防火墙。
14.2.4 35kW以上屋内配电装置必须安装在有不燃烧实体墙的间隔内,不燃烧实体墙的高度严禁低于配电装置中带油设备的高度。
总油量超过100kg的屋内油浸变压器必须设置单独的变压器室,并设置灭火设施。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124.0.4 各朝向的单一朝向窗墙面积比,南、北向不应大于0.4;东、西向不应大于0.30。
当设计建筑的外窗不符合上述规定时,其空调采暖年耗电指数(或耗电量)不应超过参照建筑的空调采暖年耗电指数(或耗电量)。
4.0.5 建筑的卧室、书房、起居室等主要房间的房间窗地面积比不应小于1/7。
建筑法规—节能规范

气密性级别
5.4.2、应采用气密性级别较高的外窗 (包括阳台门),其气密性等级应按 照国家标准《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 及检测方法》(GB7107—2002)选用, 其等级不应低于4级水平。
缝隙处理
(2)窗口外侧四周墙面,应进行保温处 理。
断桥措施
5.3.2、外墙如必须采用内保温构造时, 应充分考虑结构性热桥的影响,热桥 部位应采取可靠保温或(断桥)措施, 并应按照《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93)的规定进行内部冷 凝受潮验算和采取可靠的防潮措施。
5.4、外窗和外门
5.4.1、外窗面积不宜过大,在满足 功能要求条件下,不同朝向的窗墙 面积比,不宜超过表5.4.1的规定的 数值。
住宅层数规定
2.0.11高层住宅、中高层住宅、多层住宅和低 层住宅(High-rise residence, semi highrise residence, multistoried residence and low-rise residence)
十层及以上的住宅为高层住宅;中高层住 宅为七层至九层的住宅;多层住宅为四层 至六层的住宅;低层住宅为一层至三层的 住宅。
中庭通风降温
4.2.7、建筑中庭夏季应利用通风降 温,必要时设置机械排风装置。
外窗的可开启面积规定
4.2.8、外窗的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 窗面积的30%;透明幕墙应具有可 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
严寒地区外门门斗规定
4.2.9、严寒地区建筑的外门应设门 斗,寒冷地区建筑的外门宜设门斗 或应采取其他减少冷风渗透的措施。 其他地区建筑外门也应采取保温隔 热节能措施。
建筑工程中的节能规范要求

建筑工程中的节能规范要求随着全球能源消耗的不断增长,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环境影响已成为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要任务。
为了在建筑工程中有效地节约能源,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节能规范要求。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节能规范要求及其实施情况。
一、建筑设计阶段的节能规范要求在建筑设计阶段,节能规范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能源利用系数要求:建筑能源利用系数是指建筑单位使用的总能源量与建筑单位面积的比值。
许多国家规定了建筑能源利用系数的要求,以限制建筑能源消耗量。
2. 建筑保温隔热要求: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是节能的关键。
建筑设计要求采用优良的隔热材料和结构,以减少能源在建筑外壳中的损耗。
3. 外墙及窗户的热传导系数要求:外墙和窗户的热传导系数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对流热通过外墙和窗户传导到外部的能量。
建筑设计要求采用低热传导系数的材料和结构,降低能量的散失。
4. 照明系统的能效要求:照明系统是建筑消耗能量的重要部分。
建筑设计要求采用节能型照明设备和策略,减少能源的使用。
二、建筑施工阶段的节能规范要求在建筑施工阶段,节能规范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施工材料的节能性能要求:建筑施工材料的节能性能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能源消耗。
施工过程中要求使用符合节能标准的材料,如能耗低、热传导系数小等。
2. 施工工艺的节能要求:施工工艺中的能源消耗也需要得到合理控制。
施工单位要遵守相关规定,采用能耗低、节能高效的施工工艺。
3. 设备的节能要求:建筑施工中需使用各种设备,如起重机械、混凝土搅拌机等。
要求这些设备具备节能功能,以减少能源浪费。
三、建筑使用阶段的节能规范要求在建筑使用阶段,节能规范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能效评估和认证要求:许多国家要求建筑在使用前进行能效评估和认证。
只有符合一定节能要求的建筑才能获得能效认证,以鼓励建筑业实施节能措施。
2. 动力设备和供暖系统的能效要求:建筑使用阶段的动力设备和供暖系统要符合一定的能效要求,如高效燃气锅炉、节能型空调系统等。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培训

4. 墙体节能工程: 1) 检验批检查数量除本章另有要求外,作了 统一规定;(即每个检验批每100m2应至少抽查 1处,每处不应小于10m2,每个检验批抽查不得 少于3处。) 2)外墙外保温工程材料进场复验抽样数量可 按建筑面积或保温面积计。将保温面积作了相应 提高;
6
3) 基层的处理除钢丝网架聚苯板(EPS)整浇外墙 外保温系统外,规定外墙基层应做水泥砂浆找平层,找平 层厚度不应小于12mm,且应符合《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 量验收规范》(GB50210)中普通抹灰工程质量要求;
4) 保温浆料(砂浆)系统外墙基层找平层与保温砂 浆间应设置界面砂浆,涂刷界面砂浆厚度应符合相关标准 要求;
5) 外墙外保温系统粘贴面砖高度应为40m及40m以 下建筑;
7
6) 门窗洞口周边墙面进行保温处理,其厚度不应 小于20mm;
7) 外墙出挑构件及附墙部件,如:凸窗、装饰线、 底部勒脚、女儿墙和靠外墙阳台分户隔墙等,均应按设 计要求采取隔断热桥和保温措施。对空调版、雨篷及敞 开阳台,可不采取隔断热桥和保温措施;
16
3.1.3 建筑节能工程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 新工艺,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评审、鉴定及备案。施工前 应对新的或首次采用的施工工艺进行评价,并制定专项的 施工方案。
3.1.4 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建筑节能工程 施工内容。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建筑节 能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审查批准。施 工单位应对从事建筑节能工程施工作业的人员进行技术交 底和必要的实际操作培训。
4
二、各章节主要修改内容 1. 总则: 明确工业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 在技术条件相同时也可按本规程执行。 2. 术语: 增加围护结构术语解释15条,考虑到本规 程涉及11个系统,故未对保温系统作术语解释。 3. 基本规定: 对建筑节能分项工程进行重新划分,将 墙体节能工程作为子分部工程,系统作为分项工程。
建筑节能技术--节能规范解读 PPT课件

济南地区采暖度日数(HDD18)为2211ºC.d。空 调度日数(CDD26)为160ºC.d 属于寒冷B区。济南 空调度日数为全省最高,这与济南北靠黄河南依泰 山,处于凹处,城市热岛效应显著。
济南市卫星地图
4
建筑与围护结构热工设计:
4.1.1 建筑群的总体布置,单体建筑的平面、 立面设计和门窗的设置,应考虑冬季利用 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18
4.2.2寒冷(B)区外窗综合遮阳系数: 考虑 窗本身和窗口的建筑外遮阳装置综合遮阳效 果的一个系数,其值为 窗本身的遮阳系数与 窗口的建筑外遮阳系数 的乘积。
19
居住建筑的南向的房间大都是起居室、主卧室, 常常开设比较大的窗户,夏季透过窗户进入室内的太 阳辐射热构成了空调负荷的主要部分。在南窗的上部 设置水平外遮阳夏季可减少太阳辐射热进入室内,冬 季由于太阳高度角比较低,对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影 响不大。有条件最好在南窗设置卷帘式或百叶窗式的 外遮阳。
25
4.2.6 外窗及敞开式阳台门应具有良好的密 闭性能。
解读: 一般而言,窗户越大,可开启的窗缝越长。窗缝通常都
是容易热散失的部位,而且窗户的使用时间越长,缝隙的 渗漏也越厉害。为了保证建筑节能,要求外窗具有良好的 气密性能,以避免冬季室外空气过多地向室内渗漏。
26
4.3 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
外墙面越多则热量损失越大,内部越容易产生 结露、发霉等现象。如果一个房间有三面外墙, 其散热面过多,能耗过大,对建筑节能极为不利。 当一个房间有两面外墙时,例如靠山墙拐角的房 间,不宜在两面外墙上均开设外窗,以避免增强 冷空气的渗透,增大采暖耗热量。
9
济南某建筑墙体发霉
济南某建筑内部结露
10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建筑节能是当今的一个重要议题,它不仅与石油、煤炭等日益贫乏的传统能源资源有关,而且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也息息相关。
开发、设计和建造能够节能、节约能源及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建筑,需要实施到位的节能标准,为此,提出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通用规范)。
通用规范规定了建筑节能技术和节能设计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屋面的热质效应、空间布局的机械温度控制、热源、能源利用效率等,其中特别强调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这些节能技术以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规程要求可以帮助减少建筑造成的环境污染,并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节能设计是实施通用规范的关键,它既考虑了结构性能,又重视到空间布局、环境对比和照明设计,以节约能源和创造一个舒适、节能、绿色的空间,其中设计的可能性涵盖从空气质量的改善到照明的降低,从能源消耗的降低到雨水收集、太阳能收集等。
通用规范面向建筑节能设计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即在新建筑设计中应考虑太阳能、热能储存和利用、风能利用、地热能利用、节水绿化等技术装备,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尤其是建筑外墙,要求构成的整体外墙性能满足节能设计的要求,节能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外墙反射率调节技术、绝热技术、外墙内外气层采光结构技术、蓄热技术等,外墙表面要求遮阳、保温、耐冻,也应兼顾外观要求,以此满足建筑的节能性能。
通用规范要求新建筑的屋面、玻璃幕墙、建筑物内部空间以及建筑外部空间,在节能设计中都应该考虑到,包括但不限于:太阳下垂、阴影安排、外墙体的空气密封性、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和运行效果、通风系统的熄灭率以及照明系统的节能效果等,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技术,如:太阳能热水设备、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等。
通用规范要求对建筑物的各个系统进行集成设计,以确保节能减排的目标可以实现,这类设计要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结构设计、建筑外墙设计、空调系统设计、热源设计、照明设计、通风设计、可再生能源设施设计等,以使建筑物功能统一、简洁高效,在上述领域中,建筑节能技术各个领域之间应高度协调。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培训讲义 课件

节能建筑的节水施工
01
02
03
节水设备的选用
选择节水型卫生器具、管 材和配件,如节水马桶、 节水淋浴器等。
雨水收集系统
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将雨 水收集起来用于绿化灌溉 、景观用水等,减少用水 量。
水资源综合利用
将生活废水、冷却水等经 过适当处理后用于冲厕、 洗车等,提高水资源的利 用效率。
节能建筑的采光与通风施工
定义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运行等过程中,采用节能 型材料、产品和设备,提高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空 调系统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活动 。
重要性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建筑节能已成为 各国政府和建筑行业关注的焦点。通过建筑节能,可以降低 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能源供应压力,促进可 持续发展。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培训讲义
目录
• 建筑节能工程概述 •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解读 •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要点 •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的实践应用
目录
•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流程与标 准
•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
01
建筑节能工程概述
建筑节能的定义与重要性
性能测试
对建筑节能工程的性能进行测 试,如保温性能、隔热性能、 能耗等。
准备阶段
确定验收人员、制定验收计划 、准备相关资料和工具。
资料审查
核对施工记录、检验报告、合 格证明等相关资料,确保施工 过程符合规范要求。
验收结论
根据检查结果和性能测试数据 ,给出验收结论,分为合格、 不合格或其他意见。
验收标准及注意事项
系统调试
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建筑节能设计规范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逐渐加深,建筑节能成为了现代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方向。
建筑节能设计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主要讨论建筑节能设计规范的内容和执行。
一、建筑节能设计的原则1.1 合理的建筑朝向建筑的朝向决定了建筑能否获得最佳的自然光照和热量利用。
在北半球,建筑主要以南北朝向为宜,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减少人工照明和采暖的能耗。
1.2 优化的外墙和屋顶设计在建筑外墙和屋顶的材料和结构设计上,应当注重隔热和保温效果,减少能量的传导。
使用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材料,并采用合理的隔热结构,如外墙保温层和屋顶保温材料,可有效减少建筑的能耗。
1.3 高效的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建筑节能设计规范要求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的设备必须符合能耗标准,并采用合理的系统布局和控制策略。
同时,推广使用高效的供热和供冷设备,如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器等,以减少能源消耗。
1.4 合理的室内照明设计室内照明设计对于建筑节能非常重要。
规范需要要求使用高效的照明设备,如LED灯具,并采用合理的照明布局和亮度调节策略,以减少能耗。
二、建筑节能设计规范的执行2.1 国家标准的制定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必须依据国家标准的制定和修订。
国家标准应当明确建筑节能的基本原则、能耗指标、设计要求等。
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建筑类型制定相应的细化要求。
2.2 建筑设计的评估和审查建筑节能设计规范的执行需要进行评估和审查。
建筑设计单位应当按照规范要求提交节能设计方案,并经相关部门审核和认可。
一旦设计方案获得通过,施工单位则需要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建筑节能的实施。
2.3 建筑节能设备的监管建筑节能规范的执行还需要对建筑节能设备进行监管。
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建筑节能设备的质量检测和能效评估,确保设备的性能符合要求。
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维护和管理机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建筑节能规范

屋面1 一般规定本章适用于建筑屋面的节能工程,包括采用松散、现浇保温材料、板材、块材等保温隔热材料的屋面节能工程的质量验收。
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建筑屋面节能工程验收适用范围,包括采用松散、现浇板材及块材等保温隔热材料施工的平屋面、坡屋面、倒置式屋面、架空屋面、种植屋面、蓄水屋面等。
屋面保温隔热工程的施工,应在基层质量验收合格后进行。
条文说明本条对屋面保温隔热工程施工条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敷设保温隔热层的基层质量必须达到合格,基层的质量不仅影响屋面工程质量,而且对保温隔热的质量也有直接的影响,保温隔热敷设后已无法对基层再处理。
屋面保温隔热工程采用的保温材料,进场时应对其下列性能进行复验:1板材、块材及现浇等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压缩(10%)强度、阻燃性;2 松散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干密度和阻燃性;条文说明在屋面保温工程中,保温材料的性能对于屋面保温隔热的效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为了保证用于屋面保温隔热材料的质量,避免不合格材料用于屋面保温隔热工程,参照常规建筑工程材料进场验收办法,对进场的屋面保温隔热材料也由监理人员现场见证随机抽样送有资质的试验室,对有关性能参数进行复验,复验结果作为屋面保温隔热工程质量验收的一个依据。
屋面保温隔热工程应对下列部位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应有详细的文字和图片资料:1 基层;2 保温层的敷设方式、厚度和缝隙填充质量;3 屋面热桥部位。
4 隔气层。
条文说明本条对将影响屋面保温隔热效果的隐蔽部位提出隐蔽验收要求。
主要包括:①基层;②保温层的敷设方式、厚度及缝隙填充质量;③屋面热桥部位;4、隔汽层。
因为这些部位被后道工序隐蔽覆盖后无法检查和处理,因此在被隐蔽覆盖前必须进行验收,只有合格后才能进行后序施工。
屋面保温隔热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找平层和防水层的施工,避免保温层受潮、浸泡或受损。
条文说明屋面保温隔热层施工完成后的防潮处理非常重要,特别是易吸潮的保温隔热材料。
学习建筑节能规范心得

学习建筑节能规范心得建筑节能是全球范围内非常重要的议题,通过有效的节能措施,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学习建筑节能规范的过程中,我思考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并从中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了解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在全球能源消耗中,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占据了很大比例。
建筑节能不仅可以降低能源利用成本,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学习建筑节能规范,我明白了节能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当前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节能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了解建筑节能的原理和方法。
建筑节能规范中包含了很多节能原理和方法,例如合理的建筑布局、选用高效的建筑材料、科学的建筑隔热设计等等。
通过学习这些原理和方法,我明白了节能的核心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消耗。
为了达到节能的目标,我们需要在建筑的各个方面都进行细致入微的设计和施工,从而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再次,了解建筑节能的实践案例。
学习建筑节能规范不仅需要理论知识,还需要了解实际的应用情况。
通过学习节能的实践案例,我了解到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建筑节能的成功案例,这些案例可以给我提供很多启发和借鉴。
通过学习这些实践经验,我也明白了很多节能规范中的具体要求是如何在实际工程中得以实施的。
最后,了解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筑节能的规范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学习建筑节能规范的过程中,我不断关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了解建筑节能的最新趋势。
例如,近年来太阳能、地源热泵等新能源技术的广泛应用,再生能源建筑的兴起等等。
通过了解这些新的技术和趋势,我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建筑节能挑战。
学习建筑节能规范让我深刻认识到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并且从中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心得体会。
在未来的实践中,我将努力将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为推动建筑节能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时,我也会继续学习和关注建筑节能领域的最新进展,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多的努力。
建筑物节能设计规范

建筑物节能设计规范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建筑物节能设计成为了现代建筑行业的重要方面。
尽管各国在建筑节能方面存在不同的规范和标准,但总的来说,建筑物节能设计规范旨在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减少能源消耗,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建筑物节能设计规范和措施。
一、建筑外部设计规范1. 外墙保温:建筑物外墙的保温设计可以减少能量的损耗。
采用保温材料,如保温板、玻璃纤维等,有效减少热量传递。
2. 采光设计:合理的采光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线,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
采用大面积窗户和天窗,增加自然光的进入。
3. 建筑朝向:建筑物朝向的设计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太阳能和自然通风。
合理选择建筑物的朝向,以便在冬季获得太阳能的最大吸收,夏季避免阳光直射。
4. 遮阳设计:采用适当的遮阳装置,如百叶窗、遮阳帘等,减少夏季的热量进入,提高建筑物的热舒适性。
二、建筑内部设计规范1. 空调系统设计:合理的空调系统设计可以降低能源消耗。
采用高效节能的空调设备,如变频空调系统,设置合理的温度控制和定时开关。
2. 照明设计:采用节能的照明设备,如LED灯具,设置自动感应开关和调光设备,合理利用自然光和人工照明相结合,减少能源消耗。
3. 用电设备选择:选用能效等级高的电器设备,如节能电冰箱、空调等,减少能源浪费和能源成本。
4. 水暖系统设计:合理设计水暖系统,包括水管绝缘、热水供应等,减少能源损耗和水资源浪费。
三、建筑外围环境设计规范1. 绿化设计:合理布置建筑周围的绿化植物,如树木、草坪等,可以降低建筑物周围的气温,减少空调负荷。
2. 雨水收集系统: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植物浇灌和冲厕,减少自来水的使用。
3. 太阳能利用:建筑物屋顶设置太阳能光伏板,利用太阳能发电,供给建筑物的部分电力需求。
四、建筑材料选择规范1. 选用绿色建筑材料: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建筑材料,如可循环再生材料、低VOC材料等,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住宅建筑规范》10-节能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重点学习 2006.05
10. 性能化设计应以采暖、 10.3.1 性能化设计应以采暖 、 空调能耗指 标作为节能控制目标。 标作为节能控制目标。
进行住宅节能设计可以采取第10.1.2条的性能 条的性能 进行住宅节能设计可以采取第 化方法。 化方法。所谓性能化方法就是直接对住宅在某 种标准条件下的理论采暖、 种标准条件下的理论采暖、空气调节能耗规定 一个限制值。 一个限制值。 各地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都依据此原则制定 节能设计的性能化方法。 节能设计的性能化方法。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重点学习 2006.05
2004年8月《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 年 月 级》GB 19577-2004,《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限 , 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 19576-2004等强制性国 等强制性国 家能效标准发布。 家能效标准发布。 产品根据能源效率划分为5个等级:1等级是企 产品根据能源效率划分为 个等级: 等级是企 个等级 ! 业努力的目标; 等级代表节能型产品的门槛 等级代表节能型产品的门槛( 业努力的目标;2等级代表节能型产品的门槛(按 最小寿命周期成本确定); );3、 等级代表我国的 最小寿命周期成本确定); 、4等级代表我国的 平均水平; 等级产品是未来淘汰的产品 等级产品是未来淘汰的产品。 平均水平;5等级产品是未来淘汰的产品。 本条文的规定与国家标准《 本条文的规定与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 标准》 标准》GB 50189-2005中5.4.5和5.4.8条强制性条文 中 和 条强制性条文 一致。 一致。
10. 节能设计应采用规定性指标, 10.1.2 节能设计应采用规定性指标 , 或采 用直接计算采暖、 用直接计算采暖 、 空气调节能耗的性能化 方法。 方法。
建筑工程中的建筑节能规范要求

建筑工程中的建筑节能规范要求在建筑工程中,建筑节能规范要求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建筑节能规范针对建筑设计、施工和使用阶段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措施。
本文将重点介绍建筑节能规范的要求以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首先,在建筑设计阶段,建筑节能规范要求对建筑的朝向、采光、保温、通风等方面进行规定。
建筑的朝向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合理选择,使得建筑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太阳能和自然通风。
同时,建筑节能规范要求在建筑外墙、屋顶、地板等部位采用保温材料,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
此外,建筑节能规范还对建筑的门窗设计提出要求,要求使用低辐射、高隔热的材料,减少能量传输损失。
其次,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节能规范要求对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进行规范。
建筑节能规范要求选择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求对建筑材料的储存、运输和使用进行管理,避免浪费和损坏。
此外,建筑节能规范还对施工现场的能源消耗进行控制,要求合理使用能源设备,减少能源消耗。
最后,在建筑使用阶段,建筑节能规范要求对建筑的能源管理和节能技术的应用进行规范。
建筑节能规范要求建筑物应配备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对建筑内部的温度、湿度、照明等进行监控和调控,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
同时,建筑节能规范还要求建筑的照明系统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如LED灯具,减少能源的消耗。
此外,建筑节能规范还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中的建筑节能规范要求对建筑的设计、施工和使用阶段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措施。
它不仅能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还能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和健康的室内环境。
因此,在建筑工程中,我们应当严格遵守建筑节能规范的要求,不断推动建筑节能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为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节能规范学习一、《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建筑气候区划标准《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 50178—9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上海气候特征在我国建筑气候区域中,上海处于第Ⅲ建筑气候区,气候特点是夏季闷热,冬季湿冷;气温日差小,年降水量大,日照偏小(44%)。
室内热环境热舒适度<住宅建筑室内热环境,影响住宅室内人体热感受的环境因素总称,由干球温度、空气湿度、风速和平均辐射温度综合表征。
居住建筑采暖、空调室内设计温度及换气次数标准及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室内热环境标准区别。
节能设计指标50%含义居住建筑通过采用增强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和提高采暖、空调设备能耗比的节能措施,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热环境指标的前提下,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采暖、空调能耗应节约50%。
1)与基础全年能耗比较:传统建筑围护结构(参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条文说明1.0.3),保证舒适度,采暖、空调能耗比分别为1、(实际计算采暖、空调能效比取、),并补充室内照明及其他得热。
2)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能耗范围区别:全年采暖、通风、空调和照明。
3)向外散失的总热量中,居住建筑约70~80%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向外散失;约20~30%通过门窗缝隙的空气渗透向外散失。
单层住宅建筑各部分的能耗比例:屋面30%、外墙16%、地板16%、门窗及空气流通20%、内墙及其他消耗18%。
多层住宅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中,外墙约占23~27%,窗户23~25%,楼梯间隔墙6%~11%,屋顶7%~8%,阳台门下部2%~3%,户门2%~3%,地面2%。
4)建筑物能耗大类排序:空调——热源——照明——插座——电梯——停车场——厨房——…?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1)与气候适应性原则:充分利用良好的气候条件(如自然通风利用,建筑朝向选择等),消除、消弱恶劣气候影响(如上海地区重视隔热,提高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提高采暖、空调能耗比ERR等)。
2)整体性原则:从建设的全过程考虑,以酝酿出整体性的解决方案,满足用户需求、合适利用资源并符合管理要求,从项目规划、立项阶段就入手。
3)综合性原则:通过对建筑物能耗和用能特点的综合性分析,采用多种手段进行节能设计,而非实施单项节能措施或技术。
4)性能性原则:节能设计是提高建筑物使用性能的必要组成部分,而非为节能牺牲其它性能的要求。
建筑节能设计的方法规定性设计(第4.0.3、、、条强制性条文)与性能化设计(第条强制性条文)。
规定性设计指标经调整仍有任何一条不满足,则必须满足性能化设计指标。
上海地区HDD18、CDD26分别为1691°C·d、164°C·d。
对应E h、E c分别为31kWh/m2、24 kWh/m2,总和约为55 kWh/m2,设计控制总和。
!规定性设计简单易行,易于对典型地域、平面、技术、材料建立数据库,较适合方案阶段。
但不利于优化设计,不利于运用新技术和发挥建筑师创造性。
性能化设计可以直接关注设计的根本目标,可以综合工程各方面具体条件优化设计,有利于新技术运用和提高设计质量。
需模拟运算(如运用CHEC软件)。
通风换气与建筑朝向4.0.1 建筑群的规划布置、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应有利于自然通风。
建筑物的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
冬季和夏季白天,新风量对建筑节能有负面影响;过渡季节和夏季夜晚,有效地利用室外新风,会对建筑节能有明显的正面效应。
有效利用通风远比单纯地限制新风换气次数更有意义。
可通过以下措施组织风压通风来改善室内环境。
1)建筑朝向的选择为了组织好自然通风,应使房屋朝向尽量靠近夏季主导风向,即偏东南或南。
其实从夏季减少接受太阳辐射这个角度来说,南北向也是最合理的。
2)建筑群布局在建筑物背风面和高层建筑下部迎风面都会形成涡流区,若另一幢房处在这个区域,则很难形成有效自然通风。
因此首先要控制房屋间距,可采用错列式和自由式布局做到有较好日照和通风。
3).4)房间开口和平面布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才能组织穿堂风。
进风口与出风口错开一些,对流面积大些;开口大小宜为地板面积的l5~25%,进风口宜比出风口大。
主要用房安排在迎风面,尽量利用楼梯间等辅助空间增加开口面积。
5)利用环境组织通风利用绿化、坡地、水景等可显著降低房屋周围空气温度、减少太阳辐射,对周围风场也可起到导流和阻挡作用。
上海标准《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T08-205-2000第5.1.1条规定:“建筑的朝向宜朝南或南偏东35°~南偏西35°”。
体型系数(强制性条文)4.0.3 条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不应超过,点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不应超过。
体型系数与建筑节能关系:体型系数每增大,耗热量指标约增加%。
降低体型系数方法:1)减少建筑面宽,加大建筑进深;2)增加建筑物层数;3))4)加大建筑物长度或增加组合体;5)建筑体型不宜变化过多。
节能计算中涉及的面积和体积含义见JGJ134附录B。
窗墙面积比(强制性条文)4.0.4 外窗(包括阳台门的透明部分)的面积不应过大。
不同朝向、不同窗墙面积比的外窗,其传热系数应符合表的规定。
对比上海标准《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T08-205-2000第5.2.7条“不同朝向的窗墙面积比”。
JGJ134对窗墙面积比未提出各朝向对应限制,通过改善外窗传热系数及遮阳措施等综合达标。
可控制西(东)向、放宽南(北)向窗墙面积比要求,提高外窗热工性能。
外窗及阳台门气密性指标(强制性条文)¥4.0.7 建筑物1~6层的外窗及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 7107 规定的Ⅲ级;7层及7层以上的围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强制性条文)4.0.8 围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应符合表的规定。
其中外墙的传热系数应考虑结构性冷桥的影响,取平均传热系数,其计算方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
围护结构(《住宅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应用技术规程》DG/TJ08-206-2002)外墙1)当K值满足要求,但D值不满足要求时,验算隔热设计要求(在房间自然通风情况和夏季室外计算条件下,东、西向外墙的内表面最高温度θi·max不应大于36.1℃。
)2)。
3)当热桥部位尺寸与规程附录B图有较大差异时(如短肢剪力墙结构、异形柱框架结构等),或设计建筑物各朝向窗墙面积比的平均值大于时,应按设计建筑物一个有代表性楼层外墙各部位的实际构造尺寸计算外墙的Km值。
4)本市几种单一材料外墙在符合当建筑物各朝向窗墙面积比的平均值不大于时的情况,其主墙体部位传热系数Kp、热惰性指标D以及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Km)可按规程附录C 取值。
5)外墙节能可采用复合保温墙体、墙体自保温。
复合保温方式应以外保温和内保温为主,在可能条件下宜采用外保温。
外墙外保温外墙外保温适用于以混凝土空心砌块、混凝土多孔砖、钢筋混凝土或粘土多孔砖等材料为基层的外墙。
当基层墙体为灰砂砖、粉煤灰砖、硅酸盐砌块或基层表面附着力有疑问时,应按有关外墙外保温现行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粘结胶浆的基层附着力检验,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外墙外保温构造层次及组成材料及最小应用厚度见表4.2.3及表。
详细可参照JGJ144-2004《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外墙内保温可采用硬质建筑保温制品内贴以及保温层挂装等做法。
外墙内保温浆体材料不得用于大城市民用建筑外墙内保温工程。
@可用于外墙内贴的硬质建筑保温制品有硬质矿棉板、石膏玻璃棉板、水泥聚苯板、砂加气块、泡沫玻璃保温板以及有硬质面板复面的水泥聚苯板等,材料的基本性能应符合表4.3.6。
不同基层外墙对硬质建筑保温制品的选用与厚度应符合本规程附录E表E。
外墙内贴硬质建筑保温制品的构造层次为粘贴层、保温层和护面层(图)。
护面层材料应与保温制品配套。
外墙内侧面保温层挂装由龙骨、保温层和硬质面板组成,其构造如图4.3.8。
保温层可采用硬质矿(岩)棉板、矿(岩)棉毡或其它性能良好的适用材料。
保温层挂装做法的保温层热阻(R)和热惰性指标(D)值可按表取值。
不同基层外墙保温层挂装做法的保温层用料与厚度应符合本规程附录E表E。
外墙自保温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砌块和外墙板)以及其它能满足K m、D要求的轻质混凝土制品或复合制品。
用于单一材料外墙(低层建筑或填充墙)的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应采用B05级或B06级,其导热系数和蓄热系数计算值可按表4.4.1取值,墙体的平均传热系数(K m)和热惰性指标(D)可按本规程附录C表C采用。
分户墙分户墙采用下列墙体材料,可不采取保温措施:1)砌体厚度不小于190mm的双排孔或三排孔混凝土小砌块以及双排孔或多排孔混凝土多孔砖;KP1型粘土多孔砖;2)厚度不小于100mm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或墙板;3)热阻值不小于0.28 m²·K/W的其它材料墙体。
#屋面1)当K值满足要求,但D值不满足要求时,验算隔热设计要求(在房间自然通风情况和夏季室外计算条件下,屋面的内表面最高温度θi·max不应大于36.1℃。
)2)坡屋面分为瓦材钉挂型和瓦材粘铺型以及有无细石混凝土整浇层等四种构造类型,四种类型坡屋面本身的热阻(R)、传热阻(R0)和D值以及为满足节能要求应由保温层补充的热阻(R b)和热惰性指标值(D b),可按表4.7.2采用。
提供了坡屋面保温构造参照图集、保温材料的主要技术性能及对应四种类型的最小应用厚度。
3)平屋面的建筑找坡可采用轻集料混凝土(如陶粒混凝土等)、水泥加气混凝土碎料(1:8)或憎水膨胀珍珠岩制品等材料实铺。
三种材料找坡层的热阻(R)和热惰性指标(D)值可按表4.8.1取值。
平屋面正置式保温可选用的保温材料有膨胀聚苯板、高密度膨胀聚苯板、挤塑聚苯板、聚氨酯泡沫塑料、石膏玻璃棉板、胶粉聚苯颗粒屋面保温浆料、水泥聚苯板、泡沫玻璃保温板等,其最小应用厚度应满足表要求。
倒置式保温平屋面的保温层材料应采用挤塑聚苯板,有关应用性能(如吸水率、压缩强度等)与挤塑聚苯板接近的材料(如泡沫玻璃保温板、硬质聚氨酯保温板等)经工程试用检验认可也可应用。
其保温层的最小应用厚度同正置式保温平屋面。
在可能条件下平屋面应优先采用倒置式保温。
倒置式保温平屋面应在保温层上面设置保护层和隔离层。
楼板楼板保温层可设置在楼板上表面(正置法)或楼板底面(反置法),对楼层间楼板、底部自然通风(地下室外墙有窗或通风口)的架空楼板及底部不通风(地下室外墙无窗)架空楼板三种不同楼板保温做法选用按表4.9.4取值。
对铺设有木搁栅和木地板的全装修住房,楼层间楼板(包括底部不通风架空楼板)可不设置保温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