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成语故事 教学设计2.doc
《成语故事》阅读指导教学设计教程文件
《成语故事》阅读指导教学设计《成语故事》阅读指导教学案例柏各庄中心小学二年级马瑞霞一.指导要求:1.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成语故事,提高学生学好成语故事的兴趣与信心。
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成语故事,使学生初步掌握成语的特点及成语故事的阅读方法。
3.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通过阅读指导成语故事,让学生在生活和写作中养成积累并应用成语的习惯二.指导重点:调动学生阅读成语故事的兴趣,并形成成语故事的阅读习惯。
三.指导难点: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
四.课前准备1.成语故事书。
五.指导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一定积累了不少成语,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吗?生:亡羊补牢惊弓之鸟一字千金一心一意三心二意。
师: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惯运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语。
我们祖国的语言就像一座富有的精神宝库,成语就就这宝库中璀璨夺目的珍珠。
2、走进“成语王国”师:老师这里也有很多成语要跟大家分享呢!下面跟老师一起去“成语王国”看看吧。
师:首先,介绍给大家的朋友是“数字宝贝”(出示与数字有关的成语)指名读,齐读,学生补充。
师:成语王国里还有一群可爱的动物们呢!让我们去“动物世界”看看吧。
(出示与动物有关的成语)指名读,齐读,学生补充。
3 、走近成语故事师: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
经过时间的打磨,千万人的口口相传,每一句成语都是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
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成语故事,想听吗?4、成语故事一:《狐假虎威》出示故事,师:首先听老师来读一读边听边想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师读故事)师:下面,同学们自己读一下故事,把故事读通,读完后告诉老师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生自读故事谁能说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生:一只老虎抓住一只狐狸想吃掉它狐狸骗老虎说他是天地派来的百兽之王老虎不信和狐狸到森林里走了一趟野兽们看见他们纷纷逃命老虎以为狐狸真的很威风却不知道百兽们害怕的不是狐狸而是自己师:说的真好我们已经把故事读通了,老师请同学们把故事再读一遍,这一次要一边读一边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生再次读故事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生1:这则成语常用来形容借助别人的势力来吓唬别人实际上掩盖不了自己的虚弱本质师:恩你理解的非常正确谁还来说一说生2:别去依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师:恩你说的也不错现在让我们来读一读这则成语让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呢来你来说吧生1:告诉我们不要像狐狸那样狡猾也不要想老虎那样愚蠢师:恩谁还有自己的想法生2:做人不能像老虎那样愚蠢也不能像狐狸那样狡猾生3:做人不能像狐狸那样狡猾借助别人的势力威风来吓唬别人也不能借助别人的势力威风来欺压别人师:恩好大家都是会读书爱读书的好孩子们下面让我们来回忆回忆刚才我们在读书的时候用到了怎样的阅读方法呢生1:老师先读一遍让我们说一说是个怎样的故事师:恩我们在读成语故事时要边读边想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也就是要读通故事然后我们又是怎么读的呢生1:老师又让我们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和明白的道理师:恩我们还要读懂成语的意思并从中明白道理、师:好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阅读成语故事的方法在以后的读书过程中请大家用到这些学习方法将读书的快乐用纸和笔用手和心记录下来让他们成为我们成长道路上美好的回忆好吗生:好师:刚才我们只阅读了一篇成语故事大家想不想阅读更多的成语故事呢生:想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手中的成语故事书,选择自己喜欢的成语故事来阅读吧读成语师:同学们看到大家认真读书的样子我相信你一定有很多阅读收获是不是生:是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在小组之内交流交流吧小组交流师:好同学们看到大家兴趣盎然的交流你一定有很多阅读收获谁愿意把自己的阅读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呢生1:我读了井底之蛙这个成语故事我积累的好词师井底之蛙满不在乎一望无边师:恩你真是一个爱读书又善于积累的好孩子谁还愿意来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生2:我读了杀鸡吓猴的故事知道了可以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师:嗯真好谁还愿意来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生:我读了雪中送炭这个成语故事,知道了雪中送炭是指在寒冷的雪天送炭给需要的人,还指还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师:非常棒,这位同学充分的理解了这个故事的意义。
《成语故事(二)教学设计与反思》
《成语故事(二)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更多成语的来源和含义。
2.学会运用成语进行表达。
3.培养品德修养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2.难点: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成语。
三、教学方法
故事讲述法、讨论交流法、情境模拟法。
四、教学过程
1.讲述成语故事
讲述一个新的成语故事,引出成语。
2.分析成语含义
讲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3.讨论拓展
引导学生讨论成语所传达的价值观。
4.情境模拟
设置情境,让学生运用成语进行表达。
5.总结归纳
总结成语的学习要点。
教学反思:
学生对成语故事很感兴趣,但在情境模拟中有些学生不太会运用成语。
下次教学可以多提供一些实际情境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语的用法。
同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收集更多的成语故事,丰富成语储备。
小学成语故事教案
“张口结舌 ”的意思。你能把横线上的词换成自己的话吗?(哑口无 言、 目瞪口呆、慌慌张张、吞吞吐吐、瞠目结舌,急得满头大汗, 看看自己的矛,又看看自己的盾等) 那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的呢?(那个人说的话前后抵触。)
4、用 “总是 ”造句。
5、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呢?(板书:逃走了) 出示句子: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指导用 “不要??而要??”造句。(对南郭先生来说,齐湣王可比齐宣 王难对付了。他可不是胡子眉目一把抓,而是有所选择了。我这儿 有两双名牌鞋子,一双是冒牌的,一双是正宗的,你们知道了,肯 定不要冒牌的,而要正宗的。现在偏偏有些 不法商贩用些不好的东西冒充好的东西,这也叫滥竽充数。)
小学成语故事教案
篇一:《成语故事》教案】 篇二:成语故事教学设计】
8成语故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画龙点睛》。
2、学会9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 词语。理解
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 “总是”、“不要??而要??”造句。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 发教育。
5、培养学生积累成语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讲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
2、加强朗读和复述训练。 【教学难点】 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
教学过程: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 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8 成语故事自相矛盾课文由三个成语故事组成。
《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三则故事,都是由古籍的故事改变而来,《自相矛盾》一个是为了达到自己的利益而不顾诚信自吹自擂,结果导致失信,让人失笑的结果;《滥竽充数》一个是为了生计或者说也是个人利益,鱼目混珠,最终无法继续伪装而灰溜溜逃走的故事。
《画龙点睛》抓住描写点睛前和点睛后的语句让学生体会“点睛之笔”的神奇。
《成语故事》以短小的篇幅和通俗的语言,给我们讲了三则耐人寻味的故事,并将深刻的道理融入其中,让我们在赏读故事、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画龙点睛》。
2.学会生字,正确识读4个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总是”、“ 不要……而要……”等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4.培养学生学习成语故事、积累成语的兴趣,发展学生想象思维能力及模仿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成语故事的寓意。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成语故事,想象文中所描写的情景,在反复品读、回味、表演中,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从中受到启发,学会做人。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自由读、同位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要抓住诗中的重点词句深入理解,通过教师的层层诱导,学生讨论交流。
采取默读、圈划、讨论、交流、感情朗读、表演课本剧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理解成语所表达的意思。
3.借助拓展小练笔,发挥学生合理想象力,会仿写、续写小故事。
【教师准备】1.搜集到的和本课有关的资料。
2.本课的ppt课件。
【学生准备】1.搜集成语资料。
2.排练课本剧。
3.预习课文。
3课时。
第1课时整体设计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成语故事活动方案
成语故事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成语是中国古代汉语言文字的瑰宝,它凝聚了古人的智慧、哲理和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色。
成语故事活动是一种将成语与故事相结合的活动形式,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来帮助孩子们理解和记忆成语,并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中小学生的成语故事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常用的成语。
2.培养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增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三、活动内容1.成语故事讲解–活动开始前,老师可准备一些常用的成语故事,如《亡羊补牢》、《守株待兔》等。
可以选择一些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适当加入一些情节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活动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理解能力,进行简要的讲解,包括成语的由来、意义和用法。
同时,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让他们参与到故事中来,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学习兴趣。
2.成语故事表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成语故事进行表演。
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加入一些小道具和动作,使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如如何体现成语的意义和故事情节的连贯性,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和合作精神。
3.成语故事创作–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创作属于自己的成语故事。
可以选择一个成语作为主题,发挥想象力,构思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的成语故事可以以文字形式呈现,也可以选择用图片、漫画等形式展示。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创作指导和评价,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四、活动流程1.活动准备:准备成语故事、分组和指导材料。
2.成语故事讲解:老师讲解常用的成语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3.成语故事表演:学生分组进行成语故事表演,展示自己的创意和表演能力。
4.成语故事创作: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进行成语故事创作。
5.成语故事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成语故事作品,交流和分享彼此的创作经验和成果。
6.活动总结:老师进行总结和评价,给予学生鼓励和建议。
小学三年级语文《成语故事》优秀教案模板
小学三年级语文《成语故事》优秀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了解成语的含义和成语故事背后蕴含的道理;2.学会使用成语,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成语故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阅读理解成语故事,分析故事背后的道理;3.语言运用:运用所学成语进行段落写作。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认知成语(1)老师拿出一些成语的图片,让学生认识这些成语,例如:一举两得、金玉满堂、步步高升等;(2)让学生自由联想所学成语的含义,并配以图片,让学生加深对成语的印象。
2.故事阅读与讲解(1)通过朗读故事、现场讲解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及其含义。
(2)针对每一个成语故事,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例如“桃花运”这个成语故事,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时来运转、人事无常”等道理。
3.语言运用(1)引导学生使用所学成语进行段落写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例如:用“一鸣惊人”这个成语,写一篇有关成绩提高的段落。
(2)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由展示段落,并通过互相分享、点评的方式,提高语言运用水平。
四、教学评价1.结合学生的口头表达、段落写作等方面,进行教学评价,从而了解学生在语言运用、阅读理解等方面的掌握情况,进一步优化教学实施方式。
2.快乐学生学语文,进行学情反馈。
通过对学生调查问卷和讨论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学习成效,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教学质量。
五、教学建议1.温馨教学氛围:注重教学氛围的营造,提供富有创意的成语故事,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优秀的成语故事、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吸收所学知识。
3.温馨家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建立温馨的家园,让孩子们得到更多关爱,发挥出个人的优势,在成功的鼓舞下成为更好的人。
六、总结《成语故事》是小学三年级语文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学生语文阅读和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课程。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校本课程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校本课程一、课程背景和目标1.1 课程背景成语是汉语文化的瑰宝,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和文化素养。
然而,目前学校中对成语的教学往往停留在简单的背诵和解释阶段,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较低。
因此,开设一门以成语故事为核心的校本课程,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1.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成语故事的讲解和分析,培养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具体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成语故事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增加学生的成语词汇量,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能力,使他们能正确运用成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
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2.1 课程内容本课程将以成语故事为主要内容,以常见的成语为教学材料。
课程内容包括:•成语的定义和解释;•成语故事的起源和含义;•成语的用法和运用。
2.2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互动和实践等。
具体教学方法包括:•讲授:通过讲解成语的定义、解释和用法,让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成语故事的来源、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运用技巧,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互动:通过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互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成语应用活动,如写作、演讲等,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评价和反馈3.1 教学评价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具体评价方法包括:•日常表现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等。
•成果展示评价:包括口头报告、写作、演讲等成果展示。
•考试评价:通过成绩考核来评价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2 教学反馈教学反馈是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及时反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具体教学反馈方式包括:•批改作业: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成语故事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成语故事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范文一:
老师今天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成语故事的教学设计,十分有趣。
老师让我们先猜测成语的意义,再通过故事中的情节解释成语的含义。
这样我们不仅可以记住成语的意思,还能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
教学设计中,老师重点让我们理解成语的故事背景,并让我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己进行段落式表述,逐步提升我们的语文表达能力。
老师还教我们如何通过成语故事来学会做事要有计划,这不仅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方式,更是生活经验的积累。
老师设计的这种教学方式很好地促进了我们对成语的记忆,加深了我们对成语故事的理解,是很好的一种教学方法,十分值得推广。
重点分析:记忆、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生活经验。
用词分析:生动有趣、提升能力、语文表达、促进记忆、理解成语、推广教学法。
范文二:
今天上课老师给我们讲授了成语故事的教学设计,让我们充分
体验到了学习语文的趣味性。
老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成语故事,通过寓言故事的方式让我们理解了成语的内在含义。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老师引导我们学习,让我们通过成语故事了解了很多经典故事,理解了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人生旅途中的积累,这不仅丰富了我们的人文知识,还增加了我们对语文学习的创新思维。
总之,成语故事教学是很有意义的一种教学方式,可加深了我们对成语的记忆,提高了我们的情感体验,帮助我们形成习惯思维,更好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重点分析:趣味性、内在含义、丰富人文知识、创新思维、情感体验、习惯思维。
用词分析:生动、寓言故事、创新思维、丰富知识、加深记忆、提高情感体验、习惯思维。
成语故事《画龙点睛》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借助字、词典等工具,理解“画龙点睛”、“张牙舞爪”、“赞叹不已”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成语,读懂故事,理解寓意,懂得在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的地方加一两句重要的话,会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3.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故事。
【教学重、难点】理解词语“赞不绝口”“张牙舞爪”;理解“画龙点睛”的成语意义,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在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化宝库中,有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那就是成语。
什么是成语呢?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也有少于四字的成语,如“敲门砖”“莫须有”“想当然”之类,多于四个字的如“桃李满天下”“真金不怕火炼”“心有余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类,但这些在成语中都占绝对少数。
一个成语意蕴深刻的背后往往包含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这节课我们就来一个成语大放彩。
二、学生自由朗读成语故事《画龙点睛》,感知大意。
1、布置学习任务(1)轻读故事,边读边圈出文中生字。
(2)朗读故事,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故事。
(3)画出故事中不理解的词,准备质疑。
2、学生自学故事,教师巡视指导。
3、质疑不理解的词语,小组讨论。
文中的哪些词你不理解?让学生通过学习工具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三、引导学生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自学成语,理解喻义。
四、思考与交流,展示多媒体课件引领学生学习。
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读后发表自己的想法,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说说自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使用。
五、合作读书,感情朗读,复述课文1、小组内轮读,练习读准确、读流利。
2、小组内练习讲这个故事,能够自己讲,能够合作讲。
六、展示多媒体课件小结画龙点睛故事出自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七,后人常以它作比喻,指讲话、写文章或从事文学艺术创作,如果能在关键处用上一二个名言、警句或略加润色,便使整个内容更加生动有力,主题更加鲜明。
成语故事课件教案系列8篇
成语故事课件教案系列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案资料、说课稿、教育笔记、教师寄语、家园共育、儿童歌谣、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活动方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lecture notes, educational notes, teacher messages, home education, children's songs, work summary, work plan, activity plan,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成语故事课件教案系列8篇成语故事课件教案。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成语故事》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语。
3、解课文内容,知道成语《自相矛盾》的意思。
教学重点:1、加强朗读和复述训练。
2、讲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
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准备:投影片、教学挂图一、激趣导入:1、师: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简单的几个字却浓缩了深刻的道理,有些成语还包含着有趣的故事,你能说说几个这样的成语吗?2、学生交流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4、师:我们今天来学习几个新的成语故事,第一个是什么?5、板书:自相矛盾6、提问:什么是矛?什么是盾?7、指名说,看图理解8、提问:“矛盾”放在一起组词是什么意思?9、师:我们中国的汉字很有趣,每个字都有单独的含义,可是把两个字放在一起组词,意义又发生了变化,如:东西,斟酌10、过渡:矛盾这个词的意思就________于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下面就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本,去看看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词语2、生自读,师巡视。
3、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解释(2)重点指导:“戳”(3)指名解释,做动作三、精读《自相矛盾》:1、指名读,思考:这个成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简洁的话概括。
2、指名说3、理清故事线索:师:一个完整的故事由起因、经过、结果构成,请大家找出来4、故事起因:一个楚国人卖矛和盾(1)过渡:卖东西要吆喝,他是如何吆喝的呢?请同学表演,评价(2)注意关键词:夸口,什么叫“夸口”?(3)哪些词表现他在夸口?(4)再来读读,感觉他的夸口5、故事经过:有个围观的人问他(1)过渡:这个人正在自卖自夸时,围观的人听了后,会有什么表现呢?(2)指名读6、故事结果:那个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1)过渡:这个楚国人有何反应?(2)学生齐答(3)“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4)他为什么会“张口结舌”?(5)此时,这个楚国人会想些什么呢?(6)如果你是当时围观的人,想对他说点什么呢?能给他一些善意的忠告吗?四、拓展:1、你从这个成语中学到了什么?2、生活中,你有过自相矛盾的时候吗?五、作业布置:把这个故事说给父母和朋友听六、板书设计:8、成语故事自相矛盾⊕⊕起因→→经过→→结果夸口问张口结舌教学反思:成语是我国的文化精粹,为了使学生喜欢学成语,在导入部分我通过举例“东西”、“斟酌”等词语分开解释的意思和组词后的意思有所不同,引起学生对汉语的兴趣,从而引出“矛盾”这个词,告诉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矛盾”的故事________,引起学生对本堂课的兴趣。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滥竽充数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2、朗读课文,练习复述寓言故事。
3、培养生字质疑能力和创新思维。
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寓意。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师:“滥竽充数”这四个字,“充数”是以前学过的,那么“滥”和“竽”我们该怎样记呢?(生思考,没有举手。
)师:我提示一下“滥”减去三点水,加上——(红笔描“氵”。
)生:“滥”减去三点水,加上草字头,“蓝”,蓝天的“蓝”。
生:“滥”减去三点水,加上竹字头,“篮”,竹篮的“篮”。
师:嗯,真不错,这三个字都是形声字。
谁能说说“竹篮”的“篮”为什么是竹字头呢?生:因为竹篮是用竹子做成的。
生:竹字头表示和竹子有关的意思。
师:哦,是这么回事,既然这样,那么“竽”为什么也是竹子头呢?(生疑惑,想说竽可能是竹子做的,又不知竽是什么,不敢确认。
)师:我们来看课文中有一幅图,认真看看有许多人在干什么?你就会明白为什么“竽”字也带竹字头。
生:图上有许多人在吹竽。
生:竽就是一种用竹子做的乐器,所以带竹字头。
师:你们观察得真细致,那么“滥”和“竽”这两个字大家记住了吗?生:(齐声)记住了!师:好,接下来,我们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谁愿意读?其他同学倾听,想想: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第一、二自然段中有哪些主要人物?(抽生读课文,同学倾听,评价,正音。
)生:故事发生在战国时候。
生:一、二自然段中的主要人物是南郭先生、齐宣王。
师:战国时候是什么时候呢?生:就是古时候。
生:就是很久很久以前了。
生:老师刚才说了,是两千二百多年以前了。
师:哦,是的,韩非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离现在有两千二百多年了。
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想: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用笔作上小问号。
(生按要求默读课文。
)生:“讲排场”是什么意思?师:什么叫“讲排场”呢?我们在课文中找一找吧?有没有哪个词、句子解释了“讲排场”呢?画上线,标出来。
生:“他手下吹竽的乐队就有三百人”,这“三百人”就是“讲排场”。
四(2)班课外阅读《成语故事》教学设计(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课外阅读《成语故事》教学设计沙子完小四(2)班课外阅读研究教学目的:1.对《成语故事》作初步的了解,推荐作品《成语故事》。
2.激发学生对《成语故事》的阅读兴趣,指导大家用浏览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封面、内容提要和作者简介。
3.指导学生欣赏《成语故事》精彩片段。
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渗透多种读书方法,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准备:1、人手一本《成语故事》。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入研究课题。
1、在我国语言的宝库中,成语是一朵鲜艳的奇葩。
有好多成语中包含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了解这些成语故事,既能增长知识,又能积累语言。
这节课咱们来召开一次成语故事会。
说到成语,你的脑海中会涌出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成语故事,……把你想到的成语写在练习纸上吧。
生写成语5个。
这些成语你是从哪里知道的,还有其他的成语吗?(师:是呀,生活中到处是学习语文的场所。
)2、说说自己通过读书知道的成语故事。
小组交流,班级交流。
讲故事的要领提示:(出示)讲故事,要有一定的情节,即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及结局。
要求内容要具体,有条理,使人能听明白。
二、讲故事,选学法:1、师:出示自相矛盾、刻舟求剑、画龙点睛这三个成语故事,你能选一个简单的故事讲一讲吗?请三个同学讲故事,老师认真听,并简要点评。
2、师: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这三个成语故事,我们已经有所了解了,现在该怎么学呢?(互相讨论一下)生:我们可以再提出问题,去寻找答案;可以抓住重点词语来品一品人物的言行;可以研究一下成语的用法。
板书:品人物言行三、读故事,品言行师: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就是品人物言行(板书品人物言行)。
师:我们中国的文学就像一枚橄榄,越嚼越有味道,再来读读课文,对人物有什么理解,拿出笔来划一划,注一注。
2 学完了,挑一个成语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一)自相矛盾楚国人是怎么夸自己的矛和盾的?生一读句子,说理解。
《成语故事二则》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下册)
鼓励学生将学习成果以手抄报、思维导图、PPT等形式进 行展示,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可以让其他学生 更加直观地了解学习成果。
05
教师指导策略
启发引导,激发兴趣
1 2
创设情境
通过讲述与成语相关的故事或情境,将学生带入 到成语所表达的世界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引导
针对故事情节或成语含义,提出具有引导性的问 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
展示表演
每个小组轮流上台表演,其他小组观看并评价。通过角色扮演的方 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成语故事的内涵和寓意。
分享交流学习成果
分享感受
让学生分享在学习成语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可以是对某 个成语的深入理解,也可以是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反思和总 结。
交流方法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成语的方法和技巧,如如何记忆成 语、如何运用成语等,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进步。
《成语故事二则》教学设计(三年 级语文下册)
汇报人:
2024-01-03
• 课程背景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过程设计 • 学生活动设计 • 教师指导策略 • 教学评价与反思
01
课程背景与目标
三年级语文教学要求
01
02
03
04
识字与写字
学生需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汉 字,能够正确书写并理解其含
反思教学过程,总结经验教训
0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
回顾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
特点,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02
教学方法的运用与改进
反思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是否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
探究,以及如何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成语故事》读书指导课教案
《成语故事》读书指导课教案【设计意图】成语故事短小、生动,富有教育意义,因而适合儿童阅读。
在教学的时候,通过加强朗读训练,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成语故事中的形象,理解故事所包含的意思,让学生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学生在读中悟,读中积累,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提高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读成语故事,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2、学会阅读成语故事的方法,并能运用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
3、通过交流阅读成果,激发学生积累成语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成语的意思。
2、凭借故事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难点】激发积累成语的兴趣,掌握阅读成语故事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导入在这寒风袭人的早晨,六年级二班同学却个个精神抖擞,希望课堂上的你们专心致志听讲,不会的问题不耻下问,学习课文字斟句酌,这样学过的内容才能融会贯通,学习成绩才能节节攀升。
我说话中运用了很多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四字成语,如果说我们祖国的语言是一座富有的精神宝库,成语就是这宝库中璀璨夺目的珍珠。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成语故事。
(板书)2、学生说成语同学们,我们头脑里已记下不少成语,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吗?3、什么样的成语称为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也有少于四字的成语,如“敲门砖”“莫须有”“想当然”之类,多于四个字的如“桃李满天下”“真金不怕火炼”“心有余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类,但这些在成语中都占绝对少数。
【设计意图】导入既复习学过的成语,又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使求知的欲望愈发强烈,使学生带着饱满的热情进入课堂。
二、整体感知《程门立雪》1、提出课内预习要求。
(1)、轻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生字,借助字典解决。
(2)、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8 成语故事——五语补充阅读材料_教案教学设计
8 成语故事——五语补充阅读材料《自相矛盾》见于《韩非子•难一》,也见《韩非子•难势》。
写的是古代一个人卖盾和矛,先夸盾好,什么矛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盾都能戳破。
旁边的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这个比喻一个人的语言、行动前后抵触。
《滥竽充数》见于《韩非子•内储说上》。
写的是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许多人一齐吹竽,南郭先生不会吹,也混在其中充数。
后来,齐泯王继位,喜欢一个一个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这个成语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却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画龙点睛》见于唐朝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
传说梁代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上画了四条龙,不点眼睛,说点了就会飞掉。
听到的人不相信,偏叫他点上。
刚点了两条,这两条龙便乘风飞去,只剩下没点眼睛的两条龙。
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健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自相矛盾客有鬻矛与盾者,誉其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他两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
"人应之曰:"以予之矛,陷予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注释]鬻(y):卖。
矛:古代一种长柄的装有金属枪头的武器,用以刺杀敌人。
盾:古代用来保护自己、抵档敌人刺杀的武器。
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
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王立。
好一一听之。
处士逃。
[注释]竽:一种乐器的名称,很像现在的笙。
处士:没有官职的普通知识分子。
廪(lǐn):粮食仓库。
画龙点睛武帝崇饰佛寺,多命僧繇画之……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
每云:"点睛即飞去。
"人以为荒诞,固请点之。
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两龙未点眼这见在。
[注释]武帝:梁武帝萧衍(yǎn)僧繇:即张僧繇,精肖像,善画龙。
【成语故事欣赏】读了三则成语故事,是不是觉得成语故事特别有意思,肯定还想读是吧。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教案
10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一)内容分析:课文由两个成语故事组成。
《自相矛盾》主要写的是古代有一个人卖矛和盾,他先夸盾好,什么矛也戳不破;然后又夸矛好,什么样的盾都能戳破。
当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人哑口无言,说不出话来。
"什么矛也戳不破"和"什么样的盾都能戳破"是不能同时存在,是相互矛盾的。
这个成语比喻语言、行动前后相抵触;《滥竽充数》主要讲的是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许多人一齐吹竽,南郭先生不会吹,也混在中间充数。
后来齐泯王继位,喜欢一个一个地吹竽给他听,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这个成语故事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却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成语故事短小、生动,富有教育意义,适合儿童阅读。
让学生明白成语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是教学的重难点。
(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从一到二年级已经学过不少成语故事,所以对成语故事不陌生。
孩子们大都非常喜欢这些短小精悍的故事。
教学时注意:要加强朗读训练;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感受成语故事中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义。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学会本课生字词,在阅读中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中词语的意思。
学会用关联词语“总是”、“不要……而要……”造句。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故事,复述故事。
(二)过程和方法2.朗读课文,知道两则成语故事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两则成语故事所包含的意思。
3.了解成语故事的特点,学习作者采用对比的表现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并根据《滥竽充数》的内容进行创编故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理解故事的内容,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知道这二个成语的意思。
(二)教学难点: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成语故事鱼目混珠教学设计
鱼目混珠1.能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
2.识读不熟悉字,理解词语意思,会用“老是”、“不要……而要……”等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进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4.能创造性地复述课文,合理想象南郭先生逃跑后的情景。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课文。
2. 理解成语故事包括的意思。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没有真才实学蒙混凑数是不行的”的道理。
1 新课导入方式一一、播放动画,激趣引入,揭露课题。
1.同窗们,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请大家来欣赏一段动画片,看完后,看谁能把这个动画片的内容讲一讲。
教师播放动画片《鱼目混珠》。
同桌一人讲动画片的主要情节,一人倾听,随机进行补充。
2.这就是咱们今天要学习的成语故事《鱼目混珠》。
生齐读课题。
(板书:鱼目混珠)启发学生质疑:看到题目你有什么疑问?指名说。
(质疑的问题:“鱼目混珠”是什么意思?课文围绕着“鱼目混珠”主要写了什么故事?谁鱼目混珠?他为何能鱼目混珠?他是怎么鱼目混珠的?结果如何?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或取得了什么启发?)3. 结合搜集到资料,分组交流:什么是“竽”?选派代表汇报,教师随机出示课件,补充介绍竽的形状、特点等。
明确: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
滥,原意指江河水满溢,泛滥,此处引申为“不好、不合格的”。
“滥竽”意思是吹不成调的“竽”。
[设计用意:咱们知道,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最喜欢看动画片,所以教师精心挑选出动画片,引导学生观看,那精美的画面、耐人寻味的语言、丰硕的人物神情营造出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气氛,使学生静下心来,认真观看动画片,而且很快地入情入境,同时取得情感的陶冶。
]方式二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窗们,伴随悠扬的古乐,呼唤咱们步入中国文学───成语的殿堂,静静地欣赏,你的脑海中会涌现出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成语故事,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听吗?今天老师要和同窗们一路在来学习以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小学二年级教案
《成语故事》小学二年级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其中会写“题、前、昨、数、算、志、棋、弓”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知道修改文章的重要性和学习态度截然不同,结果是不一样的。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8个生字的音、形、义,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成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理解题意。
1.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请学生说一说对“一字之师”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老师讲故事“一字之师”,说说你听懂了什么2.看课文,给生字新词作上记号。
三、学习生字识记生字。
1.卡片展示,逐一板书。
题目前面作天数学算术2.师范读,生跟读。
3.议一议,哪些读音需要注意。
4.卡片随机抽读。
5.出示认读字。
则梅致四、试读课文,熟悉课文。
五、分析课文,理解内容。
1.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2.“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是什么意思3.“昨夜一枝开”又是什么意思4.为什么“昨夜一枝开”比“昨夜数枝开”好六、自读自悟,感悟升华。
1.你对齐几有什么看法对郑谷又有什么看法2.从齐几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七、指导书写,巩固生字。
1.观察生字在天田字格中的位置。
2.重点指导易混字的书写。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说说“一字之师”是什么意思。
2.“一字之师”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二、初读课文,熟悉新课。
1.学习<<专心致志>>,借助拼音读课文。
2.画出课文中生字、新词。
3.小声跟录音磁带读课文。
三、板书生字,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逐一板书。
2.教师领读,学生跟学。
3.学生互相交流掌握读音。
4.学生交流三个生字的自形。
5.指导田字格书写。
6.继续学习认读字。
(1)卡片展出4个认读字。
(2)学生根据拼音试读。
(3)交流较难掌握的生字读音。
(4)老师指导认读。
四、试读课文,整体感知。
五、分析课文,体会情感。
1.“秋”的第一个学生是怎样学棋的2.第二个学生又是怎样学棋的3.他们的结果怎样你喜欢哪个学生,为什么第三课时一、给下面的词语选择合适的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2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相关的意思.2.
学习第一篇成语《自相矛盾》,理解成语的表面意思,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1.学习第一篇成语《自相矛盾》,理解成语的表面意思,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教师板书:“成语”。
问学生:同学们,什么样的词称为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你们知道哪些成语呢?师生交流。
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学习三篇成语故事。
教师继续板书“故事知道哪个字的意思是篇的意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三篇成语故事分别是:《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教师板书)(二)学习生字新词这三则故事大家多多少少都知道,我们先来学习一下其中的生字新词。
1.出示生字新词,自己小声地读一读矛盾楚国锐利墙壁逼神韵佩服戳穿
腮帮僧人唬人2.哪些字在读音或者字形上要提醒同学们注意(1)字形上重点应该强调的是“矛”、“壁”、“韵”、(2)字音中重点强调的是“戳”、“壁”、“韵”、“腮”、“僧”(3)通过预习,大家知道了哪些词语的意思?3.再读生字新词,如果能把这些词语的意思读出来,就更好了学生读生字新词4.下面请大家再读一读第一篇成语故事《自相矛盾》,争取把这个故事读得正确、流利。
5.学生练读(三)学习第一篇1.同学们,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篇《自相矛盾》,谁能给我说说这个故事。
(1)指名说,教师鼓励:看来你在课前做了充分的预习。
(2)再请一位平时表
现一般的学生说,教师鼓励(3)同学们,见过人做买卖吗?哪些买卖人会在集市上吆喝些什么呢?(4)师生交流(5)请大家来看看这样一个句子;出示:他拿起自己的盾夸口说:“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谁来模仿买盾人吆喝一下。
学生自由练习――指名――点评――指名――一起吆喝(不需要很整齐,但是吆喝的味道要出来)同时,要让学生体会“夸口”这个词语的意思,再朗读,效果会更好一些再出示:又举起自己的矛夸口说:“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同样请同学朗读――指名――评价――再指名――奖励学生两句连在一
起读。
齐读之。
同学们这个生意人矛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矛戳得穿这个生意人的盾的特点又是什么呢?教师板书:卖盾戳不穿有问题吗?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多问,用不同的方式来问。
2.请一位同学读这样的一段话出示:有个围观的人问他:“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个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
同学们,什么叫“张口结舌”?这个楚国人为什么会张口结舌?师生交流3.现在你们知道
“自相矛盾”的意思了吗?请大家用自己的语言来说一说。
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