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二轮专题训练二:鉴赏诗歌的形象学案(教师版)

合集下载

2020届高考语文第二轮考点鉴赏诗歌语言专项归纳复习教案

2020届高考语文第二轮考点鉴赏诗歌语言专项归纳复习教案

2020届高考语文第二轮考点鉴赏诗歌语言专项归纳复习教案诗歌鉴赏学案5鉴赏诗歌语言系列(二)炼句型复习目标:1、掌握诗歌炼句型题目要求的特点2、掌握诗歌炼句型题目的答题方法和答题步骤课前预习案一、诗句积累1、身无彩凤双飞翼,。

2、,蜡炬成灰泪始干。

3、晓镜但愁云鬓改,。

4、蓬山此去无多路,。

5、漠漠帆来重,。

6、云横秦岭家何在,。

7,、天街小雨润如酥,。

8、,乌衣巷口夕阳斜。

9、,飞入寻常百姓家。

10、,病树前头万木春。

二、知识储备:诗歌句意题型的考察,选的句子多是有代表性的句子。

这类句子或者是含蓄地交代诗歌主旨,或者是描写生动形象有趣,或者是揭示作者情感,或者是含义深刻的句子。

一句诗可能是写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写人的。

写人的方法包括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

理解一句诗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并结合全诗进行。

同时赏析古代诗歌,也离不开对遣词炼句的揣摩,离不开对诗眼的分析,。

所以这个考察点是建立在上一个考点的基础上的。

三、考题热身:1、(XX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江阴浮远堂戴复古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的最为强烈和集中。

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地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心理。

共2页,当前第1页122、(XX全国卷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答案】“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

2020年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诗歌人物形象鉴赏复习教案

2020年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诗歌人物形象鉴赏复习教案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复习教学目标:1、掌握人物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2、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人物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教学过程:一、考点分析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

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独钓寒江”的渔翁就是一个清高孤傲者的形象。

这两种形象有时又是同一的,即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也是诗人自己,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者。

《江雪》中的渔翁,其实就是柳宗元在政治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的精神面貌的反映。

二.例题分析1、鹧鸪天辛弃疾(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革录,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答案】本词塑造了一个昔日纵横战场而今闲居田园的人物形象。

诗人主要采用今昔对比的手法。

上片通过对早年战事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英勇善战,豪情满怀的英雄形象;下片通过对自己年华已逝、闲置田园的悲凉处境的描写,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报国无门的人物形象。

通过鲜明的对比,寄寓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深沉感慨。

2、分析下列诗中塑造的陆鸿渐的形象。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答案】(步骤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步骤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

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步骤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复习 古典诗歌鉴赏 教案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复习 古典诗歌鉴赏 教案

“情”“法”合一,品玩佳句,赏析艺术美必修教材古诗主要艺术特色一览表课题主要艺术特色课题主要艺术特色念奴娇·赤壁怀古虚实结合,对比烘托,借典抒情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典,借古讽今氓赋比兴,对比离骚(节选) 比兴,象征蜀道难想象,夸张,反复登高情景交融,对仗琵琶行并序通感,比喻,对比,侧面烘托,双线结构锦瑟起兴,用典,直抒胸臆虞美人乐景哀情,虚实结合,比喻蝶恋花烘托,反衬(乐景写哀情)雨霖铃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点染声声慢叠字,烘托,情景交融任务情境赏析诗句是近几年高考古诗考查的热点题型,它综合性强,自由度大,既考查对诗句含意、情感的理解,又考查艺术技巧及其表达效果;可以从内容、形式、语言、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

因此,考生答起来难度较大。

不过,任何题型都有其规律特点及答题方法,了解了这一点,可以说该题型也没什么难度,关键在于我们在二轮复习中如何驾轻就熟。

自主检测,自我诊断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宿左省①杜甫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②。

明朝有封事③,数问夜如何?注①本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

757年,唐军收复被安史叛军控制的长安,肃宗自凤翔还京。

杜甫从鄜州到京,仍任左拾遗。

左省,即左拾遗所属的门下省。

②金钥,即金锁。

玉珂,即马铃。

③封事,密封的奏疏。

鉴赏“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起首两句描绘开始值夜时左省的景色。

看起来好似信手拈来,即景而写,实则章法谨严,很有讲究。

首先它写了眼前景:在傍晚越来越暗下来的光线中,左省里开放的花朵隐约可见,天空中投林栖息的鸟儿飞鸣而过,描写自然真切,历历如绘。

其次它还衬了诗中题:写花、写鸟是点“春”;“花隐”的状态和“栖鸟”的鸣声是傍晚时的景致,是诗人值宿开始时的所见所闻,和“宿”相关联;两句字字点题,一丝不漏,很能见出诗人的匠心。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此联由暮至夜,写夜中之景。

【高考】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案教师

【高考】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案教师

高考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案教师第一课时诗歌鉴赏之形象教案一、考纲解读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着眼点,也是高考试题中一种最为常见的题型。

诗歌鉴赏考查的形式主要是主观题。

从命题内容上看,主要包括人物形象的概括与赏析、意象的赏析以及诗歌所描绘的景象图画赏析等。

从命题形式上看,考查的试题多种多样,主要有:概括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概括景物特征、赏析景物描写的作用以及比较两首诗中描写的景物形象或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异同。

二、知识归纳古代诗歌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融合了诗人思想情感的景或物。

人物形象分析1、概括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征2、赏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3、分析人物形象在诗歌中的作用4、赏析诗歌中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描写等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景物形象分析1、概括景物特征2、赏析景物形象3、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三、例题剖析及方法指导例: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11分)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 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

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5分)(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6分)(1)、答案:①艳丽②清幽①“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

②“乔木峥蝾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分析景物形象方法指导1、概括景物特征2、分析意象,感知意境。

3、注重想象,补充空白4、分析手法,概括形象(2)、①行为洒脱②情趣高雅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依”,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亭角寻诗满抽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词鉴赏教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词鉴赏教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词鉴赏教案篇一: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题---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一、考点剖析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就是把握诗歌中所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

艺术形象不仅指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还包括诗歌中的意象。

鉴赏这些艺术形象的内涵,就是要分析、判断诗歌中包含的的思想感情和诗歌所蕴涵的社会意义。

高考中鉴赏诗歌的形象类题目多要求考生概括诗歌中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的特征,揭示所刻画的某一形象的意义。

其中对景物形象的鉴赏,常常要求考生概括诗歌中所描述的画面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的题目则要求考生概括诗歌中所营造的意境。

二、考题试做(2013·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山寺夜起江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三、实战演练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出塞马戴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请结合诗歌的内容,简要赏析本诗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途中赵汝雨中奔走十来程,风卷云开陡顿晴。

双燕引雏花下教,一鸠唤妇树梢鸣。

烟江远认帆樯影,山舍微闻机杼声。

最爱水边数株柳,翠条浓处两三莺。

这首诗把诗人丰富的情感寄托在具体的景物描写中。

2020年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案教师

2020年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案教师

高考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案教师第一课时诗歌鉴赏之形象教案一、考纲解读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着眼点,也是高考试题中一种最为常见的题型。

诗歌鉴赏考查的形式主要是主观题。

从命题内容上看,主要包括人物形象的概括与赏析、意象的赏析以及诗歌所描绘的景象图画赏析等。

从命题形式上看,考查的试题多种多样,主要有:概括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概括景物特征、赏析景物描写的作用以及比较两首诗中描写的景物形象或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异同。

二、知识归纳古代诗歌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融合了诗人思想情感的景或物。

人物形象分析1、概括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征2、赏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3、分析人物形象在诗歌中的作用4、赏析诗歌中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描写等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景物形象分析1、概括景物特征2、赏析景物形象3、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三、例题剖析及方法指导例: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11分)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 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

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5分)(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6分)(1)、答案:①艳丽②清幽①“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

②“乔木峥蝾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分析景物形象方法指导1、概括景物特征2、分析意象,感知意境。

3、注重想象,补充空白4、分析手法,概括形象(2)、①行为洒脱②情趣高雅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依”,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亭角寻诗满抽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古诗鉴赏训练专题教案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古诗鉴赏训练专题教案

训练一梳理概括内容练前提醒“读不懂”是古典诗词鉴赏的一大障碍,因此,江苏卷一般会在第一题或第二题设考查考生能否读懂诗歌的题目,即围绕诗的基本内容梳理与概括的题目。

答题的关键在于先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句,仔细品读,再借助标题、注释等内容,就可以分解出答案。

如根据“客路”“天涯”可以分析出“羁旅漂泊”等,根据“典衣”“酒债”“寒衣”“单衣”可以概括出“生活贫穷、处境艰难”等,需要提醒的有两点:一是诗歌语言“言少意丰”,需要细品细抠;二是它与概括思想感情题不完全相同,一定要紧扣题干指令回答。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阅读文签:五律+兄弟情深送柳秀才往连州[注]看弟马戴离人非逆旅,有弟谪连州。

楚雨沾猿暮,湘云拂雁秋。

蒹葭行广泽,星月棹寒流。

何处江关锁,风涛阻客愁。

注连州:位于广东清远。

鉴赏这是一首送别诗。

此诗意在表达送别友人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友人的担忧之情。

首联中的“离人”与题目呼应,点出送别之意,同时点明离别不是因为自己的人生处境艰难,而是要去连州看望被贬谪的弟弟。

开篇为全诗奠定了悲伤凄婉的感情基调。

颔联、颈联中,诗人运用虚笔,想象友人此行的路途遥远和行路的艰难。

诗人选取了“楚雨”“湘云”“猿”“雁”“蒹葭”“星月”等江南典型意象,调用了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营造了凄清的氛围,将自己的愁苦之情寓于萧瑟清冷的景物之中,不言情,而情溢于篇。

尾联中的“愁”是诗歌的诗眼,总括全诗。

1.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选取典型景物(意象),选取了“楚雨”“湘云”“猿”“雁”“蒹葭”“星月”等景物(意象)。

②视听结合,“雨”“云”“蒹葭”“星月”是视觉形象,“猿”指猿啼,是听觉形象。

③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将愁苦之情寓于萧瑟清冷的景物之中。

④想象(虚写)别后情景。

高考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案教师

高考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案教师

高考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案教师第一课时诗歌鉴赏之形象教案一、考纲解读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着眼点,也是高考试题中一种最为常见的题型。

诗歌鉴赏考查的形式主要是主观题。

从命题内容上看,主要包括人物形象的概括与赏析、意象的赏析以及诗歌所描绘的景象图画赏析等。

从命题形式上看,考查的试题多种多样,主要有:概括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概括景物特征、赏析景物描写的作用以及比较两首诗中描写的景物形象或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异同。

二、知识归纳古代诗歌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融合了诗人思想情感的景或物。

人物形象分析1、概括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征2、赏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3、分析人物形象在诗歌中的作用4、赏析诗歌中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描写等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景物形象分析1、概括景物特征2、赏析景物形象3、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三、例题剖析及方法指导例: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11分)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 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

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5分)(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6分)(1)、答案:①艳丽②清幽①“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

②“乔木峥蝾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分析景物形象方法指导1、概括景物特征2、分析意象,感知意境。

3、注重想象,补充空白4、分析手法,概括形象(2)、①行为洒脱②情趣高雅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依”,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亭角寻诗满抽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2020届高考语文第二轮考点鉴赏诗歌语言专项归纳复习教案

2020届高考语文第二轮考点鉴赏诗歌语言专项归纳复习教案

2020届高考语文第二轮考点鉴赏诗歌语言专项归纳复习教案课前预习案一、诗句积累1、身无彩凤双飞翼,。

2、,蜡炬成灰泪始干。

3、晓镜但愁云鬓改,。

4、蓬山此去无多路,。

5、漠漠帆来重,。

6、云横秦岭家何在,。

7,、天街小雨润如酥,。

8、,乌衣巷口夕阳斜。

9、,飞入寻常百姓家。

10、,病树前头万木春。

二、知识储备:诗歌句意题型的考察,选的句子多是有代表性的句子。

这类句子或者是含蓄地交代诗歌主旨,或者是描写生动形象有趣,或者是揭示作者情感,或者是含义深刻的句子。

一句诗可能是写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写人的。

写人的方法包括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

理解一句诗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并结合全诗进行。

同时赏析古代诗歌,也离不开对遣词炼句的揣摩,离不开对诗眼的分析,。

所以这个考察点是建立在上一个考点的基础上的。

三、考题热身:1、(XX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江阴浮远堂戴复古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的最为强烈和集中。

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地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心理。

共2页,当前第1页12。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学案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学案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13)评论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看法态度【切脉高考】诗歌,不论是写景仍是叙事,不论是咏物仍是怀古,都会寄寓着诗人必定的思想感情,对诗歌内容感情的感悟是诗歌鉴赏的重点。

评论诗歌思想内容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应联系诗人的平生事迹、创作风格。

如辛弃疾以前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南征北战,南归之后又受到投诚派的排斥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想过去热火朝天的战斗生活,或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

②应联系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比方,唐朝国力富强,弃文就武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高昂,感情豪放,反应在边塞诗的创作中,虽有对塞外恶劣环境的描绘,也有对故土亲人的深切想念,但更多的是同仇家忾的激情,保家卫国的信心,因此风格高亢,情绪激荡。

而宋朝则大不同样,积贫积弱、国力弱微的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放之气少了,凄凉之气多了,宏伟气势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③防止先入为主,详细诗歌详细剖析。

很多大诗人常常是多面手,其诗歌的风格也是丰富多彩的,比方杜甫的诗歌诚然沉郁为多,经常抒写伤时感事的感叹,但也有象“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样轻盈明媚的诗句;李清照的词风诚然多为婉约凄凉之作,但也有“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样豪放的诗句。

所以在赏析的时候应详细作品详细剖析,切忌生搬硬套。

④细读前言和说明。

很多古代诗词的前方都有一个不长的“序” ,或在诗后附有说明,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月,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故,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确立了感情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不可以忽略。

此考点一般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对内容主题的评论;二是对思想感情的评论;三是对作者看法态度的评论。

2、主观表述题常有的发问方式:( 1)、评论诗眼:①你以为这句诗或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或哪句?②你以为这句诗哪个字或哪句最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③你哪个字或哪句写得最妙?(2)、价关句:① 句有何特别含或深刻含?② 句最有表力的是哪句,作要剖析。

2020年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案教师

2020年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案教师

高考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案教师第一课时诗歌鉴赏之形象教案一、考纲解读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着眼点,也是高考试题中一种最为常见的题型。

诗歌鉴赏考查的形式主要是主观题。

从命题内容上看,主要包括人物形象的概括与赏析、意象的赏析以及诗歌所描绘的景象图画赏析等。

从命题形式上看,考查的试题多种多样,主要有:概括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概括景物特征、赏析景物描写的作用以及比较两首诗中描写的景物形象或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异同。

二、知识归纳古代诗歌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融合了诗人思想情感的景或物。

人物形象分析1、概括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征2、赏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3、分析人物形象在诗歌中的作用4、赏析诗歌中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描写等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景物形象分析1、概括景物特征2、赏析景物形象3、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三、例题剖析及方法指导例: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11分)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 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

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5分)(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6分)(1)、答案:①艳丽②清幽①“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

②“乔木峥蝾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分析景物形象方法指导1、概括景物特征2、分析意象,感知意境。

3、注重想象,补充空白4、分析手法,概括形象(2)、①行为洒脱②情趣高雅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依”,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亭角寻诗满抽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高考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案教师

高考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案教师

高考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案教师第一课时诗歌鉴赏之形象教案一、考纲解读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着眼点,也是高考试题中一种最为常见的题型。

诗歌鉴赏考查的形式主要是主观题。

从命题内容上看,主要包括人物形象的概括与赏析、意象的赏析以及诗歌所描绘的景象图画赏析等。

从命题形式上看,考查的试题多种多样,主要有:概括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概括景物特征、赏析景物描写的作用以及比较两首诗中描写的景物形象或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异同。

二、知识归纳古代诗歌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融合了诗人思想情感的景或物。

人物形象分析1、概括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征2、赏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3、分析人物形象在诗歌中的作用4、赏析诗歌中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描写等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景物形象分析1、概括景物特征2、赏析景物形象3、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三、例题剖析及方法指导例: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11分)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 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

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5分)(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6分)(1)、答案:①艳丽②清幽①“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

②“乔木峥蝾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分析景物形象方法指导1、概括景物特征2、分析意象,感知意境。

3、注重想象,补充空白4、分析手法,概括形象(2)、①行为洒脱②情趣高雅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依”,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亭角寻诗满抽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2023古代诗歌鉴赏二轮微训练-二、鉴赏语言(四)分析语言风格(讲师版)(5)

2023古代诗歌鉴赏二轮微训练-二、鉴赏语言(四)分析语言风格(讲师版)(5)

2023古代诗歌鉴赏二轮微训练目录一、鉴赏形象(一)鉴赏人物形象一、鉴赏形象(二)鉴赏景物形象一、鉴赏形象(三)鉴赏事物形象二、鉴赏语言(一)“炼字”艺术二、鉴赏语言(二)“炼句”艺术二、鉴赏语言(三)分析诗眼二、鉴赏语言(四)分析语言风格三、鉴赏手法(一)修辞手法三、鉴赏手法(二)表现手法三、鉴赏手法(三)表达方式三、鉴赏手法(四)结构技巧四、分析诗歌内容要点五、鉴赏情感、观点(一)情感态度五、鉴赏情感、观点(二)思想观点六、诗歌比较阅读(一)常规比较类六、诗歌比较阅读(二)教考结合类七、综合性选择题二、鉴赏语言(四)分析语言风格知识精炼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独特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

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或同一诗人在不同时期的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在此有必要提醒考生,我们往往给某位词人冠以“婉约派”或“豪放派”的头衔,这只是说明这位词人的作品整体上呈现某种风格,并非说这位词人的全部作品都是这种风格。

在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时,还是应当就诗论诗。

语言风格术语积累:1.雄浑壮阔雄浑壮阔指诗歌骨力雄健,气势浩瀚,境界辽阔。

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雄浑壮阔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它反映了盛唐朝气蓬勃的活力和欣欣向荣的气象。

2.豪放旷达豪放即豪迈奔放,狂放不羁;旷达即通脱豁达,潇洒飘逸。

这类诗(词)的共同特点是想象奇特,气象恢宏,语词宏博。

如李白的诗作,“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气势浩荡,一泻千里;“燕山雪花大如席”(《北风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想象奇特,用语夸张。

3.沉郁顿挫沉郁顿挫,就是指情感浑厚,语带浓郁,语带忧愤,蕴藉深厚,读起来有一种厚重感和沉重感。

沉郁顿挫是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8诗歌鉴赏形象教案 打印带解析版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8诗歌鉴赏形象教案 打印带解析版

8诗歌鉴赏形象教学目标1﹒明确诗歌的形象的内涵和种类。

2﹒归纳诗歌形象鉴赏的规律。

3﹒掌握诗歌形象鉴赏的答题方法。

教学重难点1﹒归纳诗歌形象鉴赏的规律。

2﹒通过解题和拟题训练,掌握该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考情探究诗歌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要善于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018年高考,诗歌鉴赏仍是阅读考查的重点。

二、考纲要求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E级,即鉴赏评价。

三、考点透视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诗歌作品中的人物、事件、自然景物和具体生活环境都是形象。

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事”是形象;对于写景诗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就是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既指人物形象(包括诗人“我”的形象),更多的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形象。

1.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形象。

《静女》: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热烈痴情、淳朴憨厚,女青年漂亮活泼、伶俐俏皮;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氓》刻画了勤劳善良而又清醒刚烈的女主人公形象;《孔雀东南飞》:刻画了同封建家长制作斗争的刘兰芝、焦仲卿的形象;王昌龄的《出塞》塑造了戍边战士忠心报国,献身边塞的形象。

2.诗人形象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在古代诗歌中,一般有下面几种形象类型。

(1)傲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李白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塑造了一个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新高考模式下的古诗文阅读专题2考题研析第2讲鉴赏古代诗歌形象教案

新高考模式下的古诗文阅读专题2考题研析第2讲鉴赏古代诗歌形象教案

第2讲鉴赏古代诗歌形象诗歌的形象是指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寄寓了作者思想情感的艺术形象,可分为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人物形象三类,它既是鉴赏诗歌的基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要完成鉴赏形象任务,就要把握古诗中艺术形象的特征,品味其深刻的内涵,进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概括出该形象的象征意义或社会意义。

考法1 鉴赏景物形象(含意象和意境)一、掌握必备知识1.知识填空。

在古代诗歌中,意象和意境是密不可分的:________或________构成了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和途径。

一般说来,意象构成意境主要有两种情况:________构成一个意境,咏物诗大多如此,如王冕的《白梅》只描写了白梅一种景物;________(列锦、交叉)形成意境,即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生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的意境,从而表达一种基调或某种氛围,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更是采用多个意象来描绘图景的典范之作。

[答案]意象意象组合一个意象意象组合2.请指出杜甫《登高》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所用的意象。

[答案]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回之鸟。

3.试比较“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意境上的不同。

[答案]前句意境属豪放类,雄浑开阔。

借助“平野”“大江”等阔大意象,营造出一种雄浑开阔的意境,借以表达诗人的渺小与孤独。

后句意境属婉约类,凄清冷寂。

早上醒来,不见情人,但见杨柳稀疏,晓风习习,残月斜照,整个画面显得孤独冷清,表达了词人与情人分别后的凄凉伤感之情。

【知识积累】(1)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内涵。

松梅菊竹寓高洁,借月把雁寄乡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落叶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

乌鸦燕子寓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2)古代诗歌常见六类意境。

①豪放类: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浩瀚辽阔、广袤高远、旷达洒脱。

②清幽类:清新明丽、宁静恬淡、淡雅闲适、和谐静谧、恬静优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二轮专题训练二:鉴赏诗歌的形象学案(教师版)【学习目标】一、了解考情,明确提高学习训练方向和针对性;二、明确鉴赏诗歌的形象类型和知识,提高阅读鉴赏和答题能力。

【导入学习】近两年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题型是一道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分值为9分。

考查内容基本涵盖了古代诗歌阅读的主要考点:诗歌的形象为其一。

【自主学习】[知能精要]理解三类诗歌形象题人物形象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如王昌龄的《出塞》塑造了戍边战士忠心报国、献身边塞的形象。

诗人形象。

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事物形象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所谓物象,即被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

这些物象大多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

景物形象(意境、画面型)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意境。

“意境”,就是作者的“真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感人的艺术境界。

【合作学习】[解题策略]常见设问方式1.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抒情主人公)形象?试加以分析。

2.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试加以概括(分析)。

3.请简要概括(分析)诗(词)中诗人(作者)的形象特点。

审题要点定向题干中有“形象”字样,其包含诗人形象或抒情主人公形象,概括或分析的是形象特点或性格特点。

答题步骤图解答题模板样式这首诗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一个(群)……的形象。

(步骤1)诗歌中……句写了……,表现了……;……句写了……,表现了……。

(步骤2)诗人通过塑造……,抒发(表现)了诗人(主人公)……的情感(态度、情操等)。

(步骤3)[典例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古剑篇郭震君不见昆吾①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

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

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②。

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注】①昆吾:传说中的山名。

相传山有积石,冶炼成铁,铸出宝剑光如水精,削玉如泥。

②“零落”句:《晋书·张华传》载,华见天上有紫气,使雷焕察释。

焕曰“宝剑之精上彻于天”。

华使焕寻剑,焕掘丰城县狱屋基,得一石函,中有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前六句化用典故写龙泉剑的来历,据传是良匠用昆吾所产的精矿,锻炼多年精工铸造而成。

它锃亮如雪寒光凛然,连剑工自己也得意地惊叹奇绝。

B.本诗赞美古剑器形优雅质地精良:古剑像琉璃玉匣里的白莲,剑柄上失误雕镂的金环却也辉映明月;剑芒耀眼像青蛇游动,鞘上花纹如绿色龟鳞。

C.本诗通过写古剑幸运的际遇,侧面凸显其卓越风采:正逢天下太平无战争,庆幸被君子佩带以防身;不只游侠们十分珍爱,英雄豪杰亦格外钟情。

D.本诗托物言志,诗人借歌咏龙泉宝剑抒发人生怀才不遇的感慨,吐露愤懑不平之气,表达渴望能有所用的理想和抱负,暗含讽劝当权者惜才用才之意。

解析B项,“失误雕镂的金环却也辉映明月”错,“错彩镂金”是一种工艺。

答案B★(2)全诗句句写剑,实则以剑喻人,请赏析诗中所表现的人物形象。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人物形象的题目,首先概括特征,然后用诗歌中的人物的言行等作解释,注意根据宝剑的“出自名山、良工铸造”“优雅的形质”“君子所佩、助英雄行侠”“遭弃、尘埋”“虽被尘埋、依然剑气冲天”的特点概括其经历、风采、遭遇和品格。

答案①经受磨砺,素质优异:以出自名山、良工铸造比喻自己历经磨砺,具备优良素质。

②风采卓越,品格优良:以优雅的形质比喻自己风华正茂,以为君子所佩、助英雄行侠显示自己侠义的品格。

③遭逢不幸,怀才不遇:以宝剑遭弃、尘埋比喻自己不为所用的不幸遭遇。

④怀抱理想,自信坚定:以宝剑虽被尘埋、依然剑气冲天比喻自己的坚定和自信。

答题步骤图解答题模板样式这首诗(词)生动地塑造了……的形象。

(步骤1)诗歌中的……句写了……,表现了……;……句写了……,表现了……。

(步骤2)诗(词)人通过……物象,托物言志,抒发了诗(词)人……的情感。

(步骤3)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解析D项,理解错误。

陆游诗中的“烛光相射飞纵横”指的是烛光与墨色相互映射,诗人下笔纵横飞舞,气势磅礴,并非墨汁“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答案 D★(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①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②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

常见设问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审题要点定向1.题干中有“意境”字样。

2.题干有两问时,第一个问题是关于“画面”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情感”的。

相关答题术语类型术语动活泼、热烈、喧闹静恬静、幽静、宁静、静谧、恬淡、幽远悲悲凉、孤寂、清冷、凄凉、萧瑟壮壮阔、壮丽、高远、清远、雄浑美优美、明丽、清新、自然答题步骤图解答题模板样式这首诗(词)借……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的图画,(步骤1)营造了一种……的氛围,(步骤2)从而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

(步骤3)鹊踏枝冯延巳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

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

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昨夜笙歌”两句,正面叙写人事,与前三句景象所表现的意境呼应:笙歌之易散正如繁花之易落。

B.“楼上”是宴会之所,因人去楼空,则有高寒之意;“过尽征鸿”写人如征鸿离散。

在春山四面之凄寒与暮烟冥漠中,足见词人内心的孤寂悲苦。

C.“鲛绡掩泪”句,用“鲛人泣珠”的典故,一写拭泪巾帕之珍美,二则用泣泪之人所织之绡巾来拭泪,愈见泣泪之悲苦。

D.这首《鹊踏枝》深美闳约,看似在写闺阁之情,伤春怨别,实则满含寂寞的悲凉。

解析B项,“楼上”是词人凭栏之所,未必是宴会之所;“楼上”本就有高寒之意,说“因人去楼空,则有高寒之意”不妥;“过尽征鸿”暗示词人凝望之久、怅惘之深,非喻人之离散。

答案 B★(2)词的前三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解析这首词的开头三句,似乎是在写景。

千万片梅花似雪一般,随风飘飞,这景象是很美的。

但是“犹自多情”一句,使这种景象生出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使梅花这一形象变得“多情缱绻”。

和后文所抒发的闺怨之情相联系,飞落的梅花与空候的女子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十分哀怨,美好与欢愉转瞬即逝。

回答用意时,要深入思考“多情”的含义,由梅及人,综合全词进行分析。

答案景象:词的前三句写千万片梅花凋谢时流连、“多情”、随风飘飞的景象。

用意:①作者移情于梅,赋予梅花多情缱绻的性格;②描绘了缤纷而悲凉的意象,营造了凄美深情的氛围;③为后文抒发怨情张本(做铺垫)。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应用学习】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题桐庐李明府官舍崔峒讼堂寂寂对烟霞,五柳门前聚晓鸦。

流水声中视公事①,寒山影里见人家。

观风竞美新为政,计日②还知旧触邪③。

可惜陶潜无限酒,不逢篱菊正开花。

【注】①此句暗用宓子贱“弹鸣琴,不下堂而单父(地名)治”的典故。

②计日:典出《后汉书·羊陟传》,意为计日受俸,指为官清廉。

③触邪:弹击奸邪。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三句中“流水声”语意丰富,既指水声,也指鸣琴声。

B.第四句“见”字显示悠然的心境,“影”字尤具缥缈的韵致。

C.颈联对仗工整,语言质朴,内涵丰富,情感表达含蓄而委婉。

D.在李明府治下,桐庐境内政清讼简,安宁和谐,众人竞相赞美。

解析C项,“情感表达含蓄而委婉”错,“竞美”“触邪”直白地表达对李明府的称颂。

答案 C★(2)首联是怎样刻画李明府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案①侧面烘托,“讼堂寂寂”“门前晓鸦”,写出讼堂空闲寂静的环境,侧面烘托出李明府是位治理有方的县令。

②用典,“五柳”即五柳先生,诗人以陶潜比李明府,表现李明府不慕荣利、忘怀得失的高洁品行。

(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杜鹃花得红字①真山民②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

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

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旧东风。

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行人望眼中。

【注】①得红字:指诗人和朋友分韵赋诗,分到的是“红”字,“红”属“东”韵,这首诗亦即需押此韵。

②真山民:宋朝遗民,真名不详。

宋亡后隐姓埋名,好题咏,自称山民。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描写了愁云密锁、凄凉黯然的环境,为全诗定调。

往事成空,无法挽回,诗人无奈之余,只好对亡国之恨释怀。

B.颔联用典,杜鹃鸟声声悲啼,啼血染红了万山开放的杜鹃花,表明诗人眷恋故国的心不改,怨深恨长。

C.颈联描写夜中之花极为传神,因是写夜,诗人便不再写花而写枝叶,既避免了重复,又与夜的朦胧融成一体,升腾起一片悲凉之气。

D.尾联直抒胸臆,满山的杜鹃花,是杜鹃鸟精魂的化身,充满思乡怨恨,行人见了凄然泪下,将行人的恨与杜鹃的恨统一在了一起。

解析A项,“只好对亡国之恨释怀”错,应是“只好将亡国之恨寄托给杜鹃花丛”。

答案 A★(2)这首咏物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杜鹃花的?请做简要分析。

解析题干要求回答表现杜鹃花的手法,纵观全诗,而非着眼于某一句或某一联,自然得出“虚实结合”这一手法。

虚实处曲尽其妙,不滞于物,情感丰富。

答案虚实结合。

首联从虚处着笔,哀怨动人的杜鹃鸟的传说给杜鹃花抹上了一层神秘色彩;颔联承上联,杜鹃鸟啼血染红千山万里,开出满山的红杜鹃,景象悲壮,遗恨尤为沉重。

颈联前一句写实,月下青翠的烟雾笼罩杜鹃花的枝条;后一句虚写,杜鹃精魂早已乘昔日和暖的东风飞回朝思暮想的锦水之滨,意象凄美动人。

(如答拟人、用典、烘托,可酌情给分)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