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试题
初三历史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历史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试题答案及解析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推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是()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C.美国资金的援助D.海外市场的扩展【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二战后中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原因的准确理解与认识。
回顾已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推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B的表述符合题意,故答案是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发展的原因2.下面是1950~1991年,美、日、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
图中反映的信息不包括A.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B.美、日、西欧呈现三足鼎立局面C.日本经济高速发展D.西欧所占比重在不断增大【答案】A【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读图和识图能力。
通过观察三图可知,日本的比例由1.6增长到9.5再到18.2,短短的50年间,涨幅之大可说明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发展;西欧的比重由20.8至28.8再到37.0,说明比重不断增大,这一点可直接看出;而美日欧除外的其他的比重则由29降到23.87再到11.5,说明美日欧比重增大,在资本主义世界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而A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的时间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一点无法的图中反映出来,故选择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美国经济的发展;【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3.材料一:二战后美国经济增长表13分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材料三:二战后日本经济增长示意图(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的知识,请你谈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阶段的特点。
(2)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了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1993年,正如雨果预言的“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的局面已经形成,这个组织的名称是什么?它的成立有什么作用?它的地位如何?(4)图三你认为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主要原因是什么?(两点即可)(5)美国、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启示?(两点即可)【答案】(1)战后繁荣-危机和调整-持续稳定发展(2)信息化,全球化(3)欧洲联盟;欧盟的成立使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发展(4)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美国扶植日本;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50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Word版,含解析)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50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Word版,含解析)1.与下列宣传画报相关的主题分别是A.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集团化B.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C.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集团化D.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2.下面为1965~1995年世界出口方向(占世界总出口的百分比)示意图,它反映出A.贸易往来对国家间关系起决定性作用B.贸易不平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C.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D.二战后发达国家一直主宰世界贸易3.“关贸总协定前七轮谈判,大大降低了各缔约方的关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以政府补贴、双边数量限制、市场瓜分和各种非关税壁垒为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
”这表明。
A.关贸总协定未能推动贸易自由化进展B.法制化、规范化的贸易体制急需建立C.关贸总协定纵容了贸易保护主义D.世界各国普遍阻挠贸易自由化进程4.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五十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只有到八九十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
这一看法实际上强调了A.经济区域化加快了经济全球化B.经济全球化中以发达国家为主导C.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D.两极对峙格局的瓦解促进了经济全球化5.2011年,德国和法国共同编撰的“讲述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历时五年终于完成。
创造了编撰共同历史教科书的德法模式,即“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撰写教科书”。
这种模式的出现A.重新建构了欧洲的历史B.有效推动了欧盟的建立C.有助于实现世界的和平D.体现了史学的现实功能6.本世纪初,美国高盛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奥尼尔首次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并称为“金砖四国”。
2005年,高盛集团又提出“新钻十一国”,包括埃及、韩国、墨西哥、尼日利亚等11国。
2007年,日本学者门仓贵史提出“展望五国”概念,即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
【历史】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专项试题(含解析)
【历史】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专项试题(含解析)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年,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里,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同时大肆渲染希腊、土耳其受到共产主义的严重威胁,要求国会拨款4亿美元,给予所谓“援助”。
材料二美国应该尽量协助世界恢复至积极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材料三各缔约国同意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1)材料一的国情咨文中提出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什么?(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的目的。
(3)材料三中公约组织的名称是什么?(4)上述三则材料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推行哪一政策的表现?这一政策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1)杜鲁门主义。
(2)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3)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冷战政策。
美苏双方互相敌对,逐步形成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1947年,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里,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2)根据材料二“美国应该尽量协助世界恢复至积极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的目的是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3)根据材料三“各缔约国同意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出自《北大西洋公约》,该条约是由欧洲和北美国家共同签订;在军事上实行集体防御原则。
高考历史10单元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21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第10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框图概览·线索归纳]——————————【认读导引】一个核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两大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与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
三大线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世界金融、贸易体系的形成,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演变,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第21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美元帝国”——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系。
(2)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企图建立以美元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3)防止战争悲剧重演,规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的需要。
2.标志: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召开。
3.特征(1)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或代表。
(2)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
4.两大机构⎩⎪⎨⎪⎧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稳定国际汇率,提供短期贷款。
②世界银行: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5.影响(1)对世界: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2)对美国: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30年中,这个世界一直是事实上的美元本位制。
美元是核心的货币,大多数国际贸易和金融都以美元结算和支付,汇率的标定也是以美元为基准。
在这一阶段,世界经济出现繁荣,工业国开始减少贸易壁垒,它们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
欧洲和亚洲的经济从废墟中恢复,并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
——洪千帆、林忠凡《外汇知识与交易技巧》二、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1.原因(1)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习题答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思考题:一、战后世界经济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抢进推动2各国对经济体制的调整与改革3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4国际经济协调对世界经济作用。
二、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由于各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着不同的境遇。
在发达国家占尽经济全球化发展先机的同时,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却是利弊共存,机遇与挑战并存。
由于发达国家在国际投资贸易和技术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经济全球化总体上有利于发达国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导致南北经济技术差距不断扩大,总体上消弱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地位。
此外发达国家利用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加紧推行政治文化霸权和经济上的新殖民主义,导致南北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更加不平等,势必引发一系列新的矛盾,导致国际经济社会的动荡,因此说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三、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面临怎样的世界经济环境?我们应当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面临的世界经济环境主要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具体说,首先,由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面临的世界经济环境机遇与挑战并存。
其次,大量外资经济进入我国,各国垄断组织也纷纷进军中国市场。
再次,每年我国的经济人才流失也比较严重,最后,当前经济全球危机尚未消退,贸易壁垒高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面对上述各种因素,我们应努力做到一,加强自己的技术和人才创新,利用好经济全球化的有利条件发展潜力产业。
二是加强与各类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联系和交流。
三做好人才创新的举措,能够很好的留住人才,防止人才流失。
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第二章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思考题:一、什么是雅尔塔体制?它对战后世界产生了那些影响?主要指美国苏联赢过三国领导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就如何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维护战后和平等问题,在雅尔塔会议为主的一系列国际会议上秘密达成的,主要维护美苏两大国利益的谅解和协议所规定的原则与机制的总称。
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附答案)
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附答案)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欧共体拟议创建过程中,曾积极邀请英国参加,但英国从自身利益出发,组织了一个“小自由贸易区”(也称七国自由贸易区)……在两大经济集团的抗衡发展中,七国集团显然不敌欧共体。
到60年代,英国对欧共体的出口贸易增加幅度较大,加强了英国对欧共体的依赖。
面对严峻的现实,英国政府于1961年8月要求加入欧共体。
但法国总统戴高乐运用否决权拒绝了英国的申请。
1969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考虑到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遂重新考虑英国的申请。
对此,英国表示调整外交政策,放弃英美特殊关系。
1973年1月,欧共体接纳了英国。
材料二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
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的不断发酵,是去是留,再次在英国人中引起热议。
2016年6月英国退出欧盟。
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明显的阻滞。
材料三如果说二战后的世界经济格局是一个“QQ群”,美国是群主。
随着美国特朋普总统上台、英国脱欧,西方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目前这个“QQ群”有散群的危险。
——以上材料均据新华网、央广新闻等网站资料整理请回答(1)据材料一,英国对加入欧共体持何种态度?概括英国最终被欧共体接纳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脱欧”的原因及其影响。
(3)据材料三,该“QQ群”是否有“散群”的危险?请结合相关史实,说明理由。
【答案】(1)从拒绝加入到积极加入。
英国对欧共体的经济依赖加大,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英国放弃英美特殊关系。
(2)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
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明显的阻滞。
(3)有;西方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各自国家利益的考虑。
【解析】【分析】【详解】(1)依据题干“20世纪六十年代之前英国拒绝加入欧共体,而自1961年开始英国开始积极参与欧洲一体化进程,并于1973年加入欧共体。
2019-2020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讲义:专题1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和答案
1.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1)建立:1944年,44个国家召开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2)组成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945年成立,宗旨是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
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平衡等。
②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WB):1945年成立,成立初期宗旨是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后来则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3)内容: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保持固定的汇率和比价。
(4)作用①积极作用:有利于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促进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消极作用:它确立了美国在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成为美国经济扩张的工具。
2.关贸总协定(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1)背景:贸易保护主义阻碍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美国积极的倡导。
(2)成立:1947年,英、法、美、中等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3)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4)实质:它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也不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实际上起到了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
(5)影响: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标志: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标志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影响①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为美国的对外扩张和确立霸主地位提供了条件。
②在客观上,也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相对良好的国际环境。
[学考真题对练]1.(2018·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倡导“削减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的国际组织是()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贸易组织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联合国B[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
2021新高考历史课后限时集训2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建立初期,其资金主要在美国筹措,且该银行贷款必须由贷款国政府担保,贷款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
由此可知,该机构( )A.标志着美国经济霸权的建立B.推动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复兴C.使贷款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D.是美国资本扩张的重要工具D[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不仅仅是材料中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故A项错误;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后来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与“世界各国”不符,故B项错误;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但不一定会推动各国工业化进程,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中“资金主要在美国筹措”“贷款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相符,故正确。
]2.(2019·广元一模)下图是关于2015年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SDR(即特别提款权)的漫画,该漫画反映了( )A.美国经济衰落,美元不断贬值B.贸易壁垒打破,促进自由贸易C.国际货币体系逐渐趋向合理D.世界货币格局发生重大变化C[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将使“货币篮子”多元化,改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基金份额和投票权由美国占主导的不合理状况,使国际货币体系逐渐趋向合理,故选C项;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美国经济衰落无关,故排除A项;世贸组织的成立使贸易壁垒被打破,促进了自由贸易,故排除B项;虽然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使SDR货币相应扩大至美元、欧元、人民币等货币,但并不能说明世界货币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故排除D项。
]3.(2019·柳州模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于1945年底向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提议召开国际贸易与就业会议,以讨论在联合国组织之下成立一个协调国际贸易的专门机构。
1947年联合国贸易与就业会议正式审议和通过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但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没有批准该宪章,拟建的国际贸易组织最后流产了。
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主要趋势趋势
欧元的问世,淡化欧洲地区的疆域和国别 概念,促进欧洲国家走向联合,有利于加 深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
二、发展的亚太
经济区域集团: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 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 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 5.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 6.2002年1月1日,欧元开始进入流通领域。
欧
1932年出生于加拿大;
元
1997年获美国杰出人士奖;
之
1998年被选为美国艺术和科
父 蒙 代
学院院士; 1999年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授
尔
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早在1961年,蒙代尔就在他的文章里提出这样一个问 题:“一些国家什么时候会愿意放弃货币主权而去使 用一个共同货币呢?”当时蒙代尔还不到三十岁。在 他的设想中,西欧各国经济水平相近,相互之间流动 性较高,可以组成一个货币区。区域内各成员的货币 相互之间实行固定汇率,甚至使用同一货币。
欧元之父蒙代尔正式成为北京市民
欧元符号是由英文第三个字母C(也是希腊文的第五个字母ε )中间 加两横组成的。这一符号的外形以希腊字母ε 为蓝本,而希腊是欧 洲文化的发祥地,因此它象征着欧洲文化的摇篮和欧洲文字的第一 批字母,平行的双横线代表欧元的稳定。艾森门格尔1974年设 计。
欧元诞生的意义
消极方面(弊) :
工业:由于各种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逐步消失,墨西 哥国内市场门户大开,进口产品蜂拥而入,民族工业不得不 面对更激烈的竞争,挣加工费的加工贸易企业发展却很迅猛。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14: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发展的趋势(附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14: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发展的趋势(附解析)考纲指导: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知识梳理本专题分为三条主线:主线一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格局是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总趋势(1)二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欧共体、中国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世界形势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主线二区域集团化趋势:从“欧共体”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扩大的东盟、非洲联盟的成立等都是当今世界区域集团化趋势的主要表现。
主线三经济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一方面确立起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全球性资本市场的形成、生产的国际化程度提高、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体、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市场经济体制等,都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同时也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深更广的层面发展。
常规考点一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原因(1)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冲突。
(2)西欧普遍衰落,美苏实力增强,争夺世界霸权。
2.表现3.影响:一方面加剧世界紧张局势,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
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欧洲走向联合(1)过程:法德和解,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2)影响:促进欧洲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2.日本崛起: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专项试题(含答案)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专项试题(含答案)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中关国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显著下降,而西欧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
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20世纪50年代欧洲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欧盟的成立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二(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 1972年,日本外相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同时,日本在日美同盟的前提下展开了所谓的“多边自主外交”。
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3)材料三中,此时的日本在资本主义世界具有怎样的经济地位?材料三表明日本、欧共体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怎样的局面?(4)结合材料三,请你谈谈日本、西欧的经济崛起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案】(1)原因:原有的工业基础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目的:提高国际地位。
影响: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2)特点: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原因: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推动日本政府颁布“和平宪法”;美国对日本的扶持,提供大量军需订单;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等。
(3)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美国、欧共体、日本在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4)西欧、日本的崛起,促进了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解析】【分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的“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
【历史】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 复习试题(附解析)
【历史】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复习试题(附解析)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德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登纳的主张及其目的。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等国先后签订了条约,建立“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其同体”。
1965年,法国、联邦德国等西欧六国决定上述三个共同体合并,组成欧共体……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建立。
——摘编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联合从哪一领域开始?欧洲联合有什么意义?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初,美苏两极格局终结。
欧盟却日益扩大,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多极化发展趋势中重要的一极。
——摘自岳麓版《世界历史教学参考书》(九年级下册)(3)根据材料三,概括欧盟扩大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4)综上所述,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崛起历程中,最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是什么?【答案】(1)主张:欧洲各国进行联合;目的:避免欧洲走下坡路,提高欧洲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地位,避免欧洲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2)经济;方便了人们生活,提高欧洲国际地位,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等等。
(3)欧盟成为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4)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联合与合作。
【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可知阿登纳主张欧洲各国进行联合。
其目的是避免欧洲走下坡路,提高欧洲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地位,避免欧洲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2)根据材料二“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其同体”等相关经济组织的建立,可知欧洲联合从经济领域开始的。
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练习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
人民版必修2高中历史专题练习含解析:一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记一记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知识结构填一填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
2.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
3.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世界银行构成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在此基础上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
辨一辨1.关贸总协定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它的成立有利于世界贸易自由化,但其通过的规定对所有成员并没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因此它不能真正克服贸易保护主义问题,也没有真正实现贸易自由化的目标。
2.“布雷顿森林体系”与两大机构的不同是什么?“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阶段性的国际货币体系,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是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
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崩溃了,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仍然存在,并且世界银行的宗旨已经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的区别是什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是对在国际收支中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属于“救急”性质的机构;世界银行主要是提供长期贷款,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社会经济,属于“救贫”性质的机构。
辨析体会研一研史料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或代表,官方价格为1盎司黄金=35美元。
各成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保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
——《布雷顿森林协定》结合史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征。
[提示] 两挂钩一固定;奠定了美国的金融霸权地位;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具有统一性、严密性和约束性。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史料“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意味着国际货币金融关系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动荡不安的局面的终结和新的国际货币金融格局的形成,是美国和英国逐鹿国际经济舞台的结果。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能力提升卷:二战后的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能力检测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一轮复习能力提升卷(含解析):二战后的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能力检测一、选择题1.2012年2月初,世界银行任命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为常务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下列关于世界银行的解释正确的是A.主要负责协调区域集团化发展 B.是世界贸易组织的组成机构C.一直致力于帮助发展中国家D.曾经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部分2.阅读战后世界关税与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世界关税平均水平在不断下降②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③各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④经济全球化在逐步形成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3.(2011年10月陕师大附中月考29题)面对2009年金融危机,德国前外长费舍尔曾说:“在这场全球危机结束时,欧洲只会变得更加无足轻重,……欧洲不是在寻求更紧密的团结,而是正在这场危机中重新国家化,让自己回到过去。
”这表明()A.欧洲一体化进程受挫 B.欧盟将失去世界一极的地位C.欧洲联盟正走向解体 D.金融危机促使欧洲更加团结4.有位同学搜集到一枚徽章,图形如下,其他同学看后,给出下列解释,其中正确的是①这是两个国际金融组织的标志②该组织今天已经不存在了③该组织的控制权长期由美国人掌握④美国人利用它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5.(2012年9月江西九江市六校联考25题)2008年,我国起初是南方遭遇严重雪灾.之后又有汶川大地震.使人民遭遇严重损失,灾后中国如需要向国际社会寻求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应向下列哪一国际机构提出申请?6.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2007年中国将向外国银行开放银行市场。
对此看法错误的是A.世贸组织是致力贸易自由化的国际组织B.这意味着中国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最终完成C.这将给中国银行业带来压力和严峻挑战D.这有利于提高中国银行业自身的竞争能力7.(2011年4月天津五校联考8题)与近代相比, 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呈现的新特征是( )A. 通讯技术的进步促进世界贸易的增长B. 贸易自由化开始从欧洲向世界普及C. 建立起协调世界经济贸易的有效机制D. 通商、投资的经济需求与武力威胁结合8.(2011年11月辽南协作体期中14题)2012年11—12月,第1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墨西哥坎昆拉召开,各国政要在此讨论拯救地球、遏制全球变暖的整体行动方案,最终通过了两项决议。
专题十二二战后世界政治格的演变及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政策。
(5)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中国 积极融入世界;外交上坚持开放,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表现 (1)原因:经济决定政治,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
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2)表现:美苏的衰落;日本经济的崛起;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 展;中国的崛起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等。
考点二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核心词:欧共体、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 1.欧共体 背景:二战后,西欧逐渐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 美苏的控制和威胁;西欧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过程:签订《巴黎条约》 ,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签订《罗 马条约》 ,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 共同体(1967 年)。 影响: 促进欧洲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 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
经济多极化是政治多极化的基础,政治多极化是世界经济区 域集团化趋势在世界政治发展中的体现。世界政治多极化是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世界各国经济实力的较量,必 然导致世界政治的多极化格局。
4.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原因 ①美国之外的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 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 ②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2)表现 ①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单极世界。②欧盟在 一体化进程中取得重大进展。 ③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的步伐。④俄罗斯开展东西方兼顾的外交,致力于振兴经济 和恢复大国地位。⑤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日益提高,在国 际舞台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两极格局的演变及其特点 1.演变
两极格局形成 两极格局瓦解 演变趋势
二战改变了国际 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原因 力量对比;美苏 欧共体、日本、中国和 对抗 “冷战 政 ” 治 杜鲁门主义—— 第三世界国家崛起 社会主义阵营瓦解、东 欧剧变、苏联解体 世界格局 多极化
人教版中考历史 世界历史-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专项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中考历史世界历史-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专项练习一、单选题(共14题;共28分)1.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洪流势不可当。
下列哪些组织的出现顺应了这趋势的发展()①世界贸易组织②亚太经合组织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④欧洲联盟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2.漫画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 “马歇尔计划”的推行C. 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D. 古巴导弹危机的发生3.二战后,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的主要原因是()A. 社会制度的不同B. 苏联的强大威胁到美国的安全C.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妨碍其称霸D. 美国想遏制共产主义4.“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糕分给了富人,其他的人只得到面包屑。
”材料反映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是()A. 贫富差距拉大B. 恐怖主义猖獗C. 能源消耗严重D. 毒品走私泛滥5.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下列是世界格局演变过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6.与二战中相比,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下图)其开始标志是()A. 杜鲁门主义出台B. 华约组织成立C. 北约组织建立D. 马歇尔计划实施7.下面关于当前世界格局的新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 美苏争霸局面已经形成B. 世界格局在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C. 东西方两大集团的对峙局面已经形成D. 冷战局面依旧8.下列有关冷战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发出冷战的信号②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③敌对双方是根据国家社会性质来划分的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冷战结束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9.十月革命后,丘吉尔曾组织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苏俄;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他主张“给俄国和俄国人以一切可能的援助”;1946年他又发表“铁幕演说”。
这些表明()①丘吉尔是资本主义国家利益的忠实卫士②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可以结盟③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④英国政府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立场不断变化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10.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A. 德国突袭波兰B. 丘吉尔富尔顿演说C. “杜鲁门主义”出台D. 萨拉热窝事件11.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家关系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八单元一、选择题1. 2011年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会议提出了“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概念,是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面的一个有益尝试。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对美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的统治地位B.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控制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C.有利于美国进行资本输出D.有利于美国进行商品输出2.“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包括恢复受战争破坏的经济,使生产设施回复到和平时期的需要,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与资源的开发。
”上述材料应出自( )A.《欧洲联盟条约》B.《世界银行》C.《罗马条约》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3.针对目前的美债危机,有评论称:“美元用不断借钱维持的信用也是信用,如果它突然垮掉了,就好比一颗小行星撞击了从美洲到欧洲再到亚洲的金融世界。
”下列不正确的是( )A.投资美国国债仍是较为可靠的投资选择B.美国经济形势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巨大C.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不可或缺D.金融安全成为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4.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关贸总协定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它们的相同作用不包括( )A.消除了世界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B.一定时期内维护了美国霸主地位C.稳定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秩序D.促进世界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5.联邦德国成立后,法国政治家戴高乐在演讲中说:“将来会不会有一个欧洲,就要看在日耳曼人和高卢人之间会不会直接达成协议。
”他认为法德合作( )A.推动了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B.消除了西欧国家间的矛盾C.标志着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D.奠定了西欧联合的基础6.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编》中写道:1987年《欧洲一体化文件》正式生效后,美国明确表示这对美国构成了威胁,认为这将“是一座拒美国商品于国门之外的欧洲堡垒”。
这表明( )A.欧共体各国认识到政治联合才是出路B.欧共体成为可以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实体C.这可能加剧美欧之间的贸易摩擦D.欧美从此走上了贸易竞争的道路7.有墨西哥国内人士说;“虽然自由贸易区没有解决一切问题,但如果没有北美自由贸易区,墨西哥现在的情况可能更糟糕。
”下列表述符合这种观点的是( )A.取消关税及贸易壁垒是墨西哥经济发展的基础B.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对墨西哥经济有利C.美国和加拿大帮助墨西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D.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解决了墨西哥的社会问题8.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组委会主席曾表示:“APEC的21个成员占了全球贸易的54%,还包括美国、日本和中国这三个全世界最大经济体。
APEC可以发出一致和统一的声音来推动WTO 的谈判。
”这可以说明( )A.APEC和WTO相互依存,相互促进B.APEC经济一体化必将实现政治一体化C.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D.APEC是当今世界合作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联盟9.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在《枪炮、病菌和钢铁》中说:“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人口减少了95%。
……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
印第安人对它们没有免疫能力。
”从世界发展趋势角度看,它给我们天最大的启示是A.病菌是印第安人大量死亡的第一“杀手” B.高度重视“全球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C.西方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落后国家脱贫D.全世界都要加强对“流行疾病”的防控10.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其主要表现是( )A.美苏两极格局瓦解B.不同国家贫富差距加大C.欧洲共同体的出现D.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11. 分封制也叫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
下列选项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A.“裂都会而为之郡邑”B.“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C.“周公……立七十一国”、D.山东素有“齐鲁大地”之称12.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有“宝玉抢读贾环四不象灯谜”的场景。
贾宝玉和贾环(宝玉之弟,为贾政的妾室所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在剧中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
从传统观念上看,导致两人地位悬殊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影响B.个人素质的差异C.宗法制的影响D.封建家长的喜好13. 朝廷收到某地发生洪灾,皇帝诏书直接发到工部、户部,命令赈灾。
这一时期可能是A.汉代B.唐代C.宋代D.明代14.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恒久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
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A.秦统一六国B.西周的分封制C.西周的宗法制D.王位世袭制15. 秦朝的郡县制比西周的分封制更适应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最主要的原因在于()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D.郡县官吏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16. 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
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A.皇帝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17. 史学界普遍认为,“宋承唐制”是宋代制度的主要特点。
唐宋时期为维护统一局面所采取的重大措施的共同点是()A.在边疆设立军镇B.分化事权使各部门之间相互牵制C.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D.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18. 关于明清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强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皇帝一人说了才算②君臣关系如主奴关系③法律严酷,视臣民如草芥④用察举制选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9. 下列有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皇权和相权的消长图,正确的一幅是()A B C D20.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
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 )A.专制皇权B.中央集权C.监察权力D.对农民的控制二、判断题21.北京又称为燕京,与其命名直接相关的古代政治制度是宗法制╳√22.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
这句话表明,秦始皇统一全国使人民有了安定的社会环境√23.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24.有人统计,朱元璋平均每天要处理207件文书。
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朱元璋勤政爱民╳25.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26.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货币的霸主地位√27.世界银行各成员国的投票权是平等的。
╳28.《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宗旨是促进世界自由贸易。
√29.欧盟的前身是欧洲共同体。
√30.由于不是独立的国家,中国台北和香港没有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三、简答题31.二战后成立的国际性经济组织及其宗旨世界银行宗旨:担保或提供成员国长期贷款,以促进成员国资源的开发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国际贸易长期均衡的增长以及国际收支平衡的维持。
国际货币组织宗旨:稳定国际汇兑,建立多边支付制度,加强国际货币合作。
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宗旨:削减关税和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自由贸易。
32.简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及其表现。
特征: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表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与亚太经合组织、世贸组织的成立。
33.例举中国古代扼制相权的主要措施唐朝,三省六部制,相权被一分为三宋代设置副宰相、枢密使、三司分割相权明朝,废除宰相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相权被废除34.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创立皇帝制度,确立皇权至高无上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皇帝掌握军政大权。
废分封行郡县,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完成了中央集权。
35,唐代三省的主要职责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的诏令。
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掌执行,负责落实政令。
四、论述题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分材料一早在1713年,法国人圣·皮埃尔在《争取欧洲永远和平方案》中就提出了建立欧洲联盟的设想,主张所有欧洲国家缔结一个永久的盟约,制定并服从共同的法律,组建武装部队来保证盟约及法律的贯彻执行。
……但欧洲统一的理想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才得以基本实现。
——《欧洲统一历程》材料二长期以来,战争一直是对民族国家局限的冲击的主要形式。
而人类社会的进步则使一体化这种新形式得以产生。
克服民族国家的局限性和由这一局限性导致的对抗和冲突,就成为欧洲一体化的深刻动力之一。
——《欧洲统一从客观到主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材料三 2009年11月19日首位“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诞生,欧洲一体化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实现了欧洲历史乃至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飞跃。
(1)据材料一回答建立欧洲联盟的设想最早是基于什么目的而提出来的?标志着欧洲联合迈出第一步的历史事件是什么?(5分)(2)材料二认为促进欧洲一体化的深刻动力是什么?除此以外你认为促进欧洲一体化的原因还有哪些?(10分)答案:(1)目的:争取欧洲永远和平。
历史事件: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2)深刻动力:欧洲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发展;克服国家之间的对抗和冲突,避免战争的共识。
其他因素:共同的文化基础和心理认同感;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社会制度相同;冷战时期受到来自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控制和威胁;欧洲联合的思想有源远流长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