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自我意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自我表现
自我表现(self presentation)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 为的显示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的 过程。
自我表现的原因有时是出于策略上的考虑。多数社会心 理学家认为,自我表现无所谓好坏。尽管有时自我表现被 用作哄瞒他人的策略性手段,但它对社会相互作用是重要 的。
第四节 自我的认知表征
反的看法。
自我评价形成的途径:
自我评价通常依赖社会比较和自我估价来实现。
• 1、根据社会上其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自己。 • 2、通过与社会上与自己地位、条件相类似的人
的比较来评价自己。 • 3、通过个人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的分析来评价自
己
社会比较理论
• 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厅格(Festinger,1954)
• 请男女各一名同学与大家 分享对自己的描述。
• 案例:成长的烦恼:到底是谁打碎了我的梦想?
•
我是一个来自于教师家庭的孩子,父母视我为“掌中宝”,在父母关
被看到,在他的理论中强调了潜意识对人发展的重要性。
百度文库
•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Jame)提出凡属于我或与我有关的事物都
是自我的内容如身体、品质、能力、愿望、家庭等,自我从物质自我、精 神自我和社会自我三个层次起作用。
•
社会心理学家库利(C.H.Cooley)指出:自我是一面镜子,它从别
人那里反映自己的行为,自我是经历无数次他人评价而形成的社会产物。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影响自我觉知的因素包括环境 因素和个性因素两方面。
5、自我知觉的途径:我是怎样的人?
• 以人为镜 • 角色扮演 • 社会比较 • 自我分析
• 美国有两位教育专家, Joe与Harry提出了「久 哈里之窗」之说,认为人 的心中有四个区域:
– 公开区:是别人和自 己都看得到的
– 盲点区:是别人看得 见,而自己毫无察觉
社会比较理论
• 社会比较理论认为,当个体发现自己对自己的 评价和类似与自己条件的他人(如性别、年龄 、职业)对自己的评价一致时,就加强了自我 评价的信心,大大提高了安全感;相反发现有 差距,就会使自己的内心受到很大的威胁。为 了增加安全感,在进行社会比较时,要选择对 手,在对能力的自我评价方面更是如此。为了 显示自己的优异有时间要进行向下社会比较。
•
9职业 10配偶 11家庭 12收入
• 13爱好 14住宅面积 15理想抱负
•
…………
• 左侧写满之后,请在白纸的上方从左至右写上:
•
真实的我 理想的我 别人眼中的我
• 好了,现在我们这张表的基本构架就出来了,剩下的事就 是你按照刚才列出的条目填上答案。
•
具体填法,有两种形式:
•
一种是竖填,还有一种是横填。
• 里帕(Lippa,1990)指出自我图式(selfschema)是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基础。
• 马库斯(Markus,1977)的研究做了大量 的有关图式的实验研究,目的是证明自我图 式是自我认知的基础。
第四节 自我的认知表征
二、可能自我
可能自我是对我们认为自己可能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的 认知表象。它们包括我们渴望成为的自我,也包括我们不 希望成为的自我,还包括人们希望将来具有的品质。
有被试对自己的清洁的品质的评价比别人的平均评价提 前5名,聪明、美丽提挈名,势力、自大、粗鲁退后56名 。
• 说明优良品质的自我评价常常比别人的估计高,不良 品质的自我评价往往比别人低。也就是说符合社会要 求的品质会自我夸大,不符合社会要求的品质会自我 忽略。
• 12%的美国人 感觉自己比实际年龄老,但是用6%的 人认为他们比实际年龄年轻。86%的澳大利亚的人将 他们的工作成绩看得高于一般人,而只有1%的人有相
可能自我有两项重要功能,其首要功能是激励未来的行 为,第二个功能就是评价与解释的功能,即为现在的自我 提供了评价和解释的情境。
第四节 自我的认知表征
三、自我不一致
“自我不一致”正是指个体的自我概念与自我导向之 间出现矛盾或不协调,从而产生的内部冲突。理想自我与 应该自我是个体自身评价的两个标准,也是个体完善自己 时所努力的方向。如果实际自我不符合这两个标准,或者 说当自我概念与自我指引之间出现不一致时,可能会引起 心理和躯体的不适。
– 隐藏区:是因为本性 害羞或隐私故意隐藏
– 未知区:神秘莫测,为 潜意识或无意识的
久哈里窗
公开区 盲点区 隐藏区 未知区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一、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生
• 第一,物—我知觉的分化依赖于感知觉和动作的发展以及它们的协调 发展。
• 第二,人—我知觉分化依赖于注意的发生和发展以及视觉表象及其记 忆能力的出现。
自我意识的各种表现
•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中的认知成分,包 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观念、自我 分析和自我评价。
•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包括 自尊、自性、自卑、自我效能感。
• 自我调控——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包括 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完善等。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
提出一个人对自己的价值,“是通过与他人的 能力和条件的比较实现的”,他把这称为社会 比较过程(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es) 。
• 他认为个人为了适应生活必须十分清楚地了解 自己及其周围的环境的情况,如果对自己周围 环境不了解,就会产生不安全的感觉与焦虑, 甚至会发生紧张,不知道应该怎样表现自己, 尤其是当个体处于新的环境,很想了解自己的 能力与观点在群体中有什么地位,发生什么作 用时,“社会比较就显得更为迫切”。
社会自我
• 自三岁到青春期,个体生理自 我仍然继续发展,同期社会化 也开始萌芽。
• 在这个时期,个体与他人有越 来越频繁的互动,开始学习性 别角色、学习社会规范,价值 观与信念也开始形成。
社会自我
• 此时期的价值体系是以社会规范为主 的,称为「社会我」,例如小孩子会 以「爸爸说男孩子要勇敢」、「老师 说说谎的是坏小孩」来表达自己的想 法。
• 学校的团体生活也会教导个体如何与 他人互动、自己的义务与责任为何等 等,个体不断将社会的要求内化。
心理自我
• 随着心智的不断成熟,个体抽象思维能 力越来越发达,逐渐发展出自己的价值 体系,并以之作为评价外界事物的依据 。
• 由依赖转而自我独立,自我认同的形成 与对未来目标的思索都会于此时期出现 。
第三节 自我过程
二、自我增强
自我增强(self enhancement)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 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 通过自我增强,个体的自尊得以建立或受到提升。
自我增强的方式
• 向下的社会比较、 • 选择性遗忘、 • 有选择地接受反馈、 • 缺陷补偿、 • 自我防御性归因、 • 自我设障
• 一个自尊的人,一个自信的人,一个有安全感的 人,他在人际交往中是自然的,开放的,坦诚的 ,透明的。
• 请不要用“理想的我”,来贬损“真实的我”。 真实的我,也许不是十全十美,但却自有强大的 魅力在其中。
课堂活动
• 自我测验:每个同学在一 张白纸上写下关于自我描 述的10个句子:“我是 …..”
表现,对协调社会中的人际关系都受影响的。
许多的研究表明人们对自己的特点的评价要 比对他人的特点的所做的评价更为积极、有益 。
最早进行自我评价研究的是霍林沃斯(Holingworth Leta Steter, 1886-1939)。
霍林沃斯提出9种品质(文雅、幽默、聪明、交际、清洁 、美丽、自大、势力、粗鲁)。
心灵游戏之: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 请拿出一张白纸,把纸纵向均匀地折叠成四部分, 形成比“川”字还多一竖的折痕。
• 在纸最左侧那一列,写下“身高”两个字。
• 你一定大惑不解,说我做的是心灵游戏,和身高 有什么关系?别着急,请把以下各项一一写出。
•
1身高 2体重 3相貌 4出身阶层
• 5文化程度6性别 7性格 8人际关系
一、自我图式
• 认知心理学认为对于信息的选择、组织和加工是由个体内 在的认知结构决定的,这些认知结构可以称为图式。
• 个体通过自我图式将自己加以分类和描述,它是形成自我 认知和自我评价的基础。
• 自我图式一旦建立,就会起到选择机制的作用,从而影响 到与自我有关的信息输入和输出,自我图式的功能还在于 为个体提供一个组织和储存相关信息的框架。
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生理自我
• 婴儿刚出生时多处于自我封闭的 状态,尚无法区辨外界与自己, 认为母亲与自己是一体的。
• 一直到七、八个月大才会逐渐衍 生出「我」的概念,也才逐渐分 得清自己和外在世界是分开的、 自己与他人是不同的。
生理自我
• 不过在三岁以前,其对自己的认识 是以躯体为主。例如在晃动双手与 抚触的过程中会察觉到手是自己的 一部分,看着地上的球被脚踢开也 就了解到了自己的身体对外在环境 的影响力,慢慢地对于别人叫自己 的名字会有反应,看到自己镜中的 长相也会知道那就是自己等,都是 生理我逐渐成熟的证明。
• 第三,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需要复杂的抽象、概括能力,而这又是以 大脑皮质尤其是各语言代表区以及大脑额叶的成熟发展及其机能的更
• 第四,从完全缺损的极端情况分析,无脑畸形儿由于不存在大脑皮质 这一生理学前提,也就根本不可能出现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从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成熟约需20年 • 自我中心期(0-3岁) • 客观化时期(3岁-青春期) • 主观化时期(青春期-成年期)
•
自我是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了“自我的三结构说”即本我(id
)、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从人格的三个维度上研究自我的发展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意识既是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也是
难点。与意识相对应的是“潜意识”,弗洛伊德曾用冰山比喻。意识只是
冰山浮出水面的尖峰,而潜意识则是潜藏于海底的冰体,蕴藏深厚,但不
而米德(G.H.Mead)则认为:自我分为主体我(I)和客体我(Me),
主体我代表每个人的自然特性而客体我代表自我社会的一面;主体我先于
客体我形成,客体我形成需要很长时间,自我意识的发展包含主体我与客
体我不断对话。
•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
三、自我觉知与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一般指对自我存在的意识,既可将其看作活动 过程,又可将其视为活动结果产生的自我意识内容。作为 活动的自我意识的进行,必须依赖一定的条件去发动和维 持,这个条件就是自我觉知。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 二、自我意识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和发展
• 个体自我概念发展的核心机制,是其在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存在 着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儿童的社会自我的发展与他们对别人知觉能力 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由此可见,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还依赖于个 体参与社会生活、与他人相互作用。
• 三、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因素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
• 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 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 • 公我意识与私我意识
经验到的自我意识
• 生理自我——对自己身体、外貌、体能 的意识。(8个月—3岁完成)
• 社会自我——对自己的角色、地位、权 利、人际等社会属性的意识。(3-14岁 )
• 心理自我——对自己的人格特征、心理 状况、心理过程、行为表现的意识。( 青春期-成年)
第五章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涵义
•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是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早在古希腊时期, 哲人苏格拉底就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口号,这标志着人类自我意 识的觉醒,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人生,开始将目光从神的光彩投身人类 自身。人类对自我意识的真正研究始于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者针 对中世纪神学对人性的扼杀、对个性自我的否定进行了尖锐地批判, 并喊出了“我是凡人,我有凡人的要求”的人性解放之声。此后,法 国哲学家笛卡尔最先使用了“自我意识”这一概念,提出了“用心灵 的眼睛去注意自身”的精辟论断,揭示了对自我意识的发现的途径。 笛卡尔之后,有关自我的研究开始得到空前的发展。
•
• (三)家庭
(四)角色扮演
• (五)他人的评价 (六)参照群体
第三节 自我过程
一、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self evaluation)指个体对 自身状况所作的肯定与否定的判断,它常 常发生在我们希望准确地、客观地描述自 我的时候。自我评价最终决定一个人的自 尊以及与此相关的自我表现。
• 自我评价的功能 正确的自我评价对个人的心理生活及其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