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文学》必修课电子教材第六章
第六章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
19世纪的欧洲文学分为两个阶段,即前期的流漫主义文学阶段和中后期的现实主义文学阶段。
第一节时代大事与风貌
一、历史背景
19世纪的欧洲是资产阶级与封建政权的斗争趋于白热化的时期,是一个历史上和文学上的双重转变的时期。
英国工业革命后欧洲资本主义生产迅速发展,机器生产污染了环境,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人们在诗歌中寻找失去的自然乐园。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将民主精神带到欧洲各地,
1789年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影响深远。拿破仑入侵西班牙、德国、俄国等封建专制国家及其附属国,在打击君主制度的同时,唤起了被欧洲大君主国奴役的各附属国的民族觉醒,要求民族、民主解放的浪潮,许多先进志士激情澎湃,浪漫主义是最能表达这样的时代激情的艺术形式。
二、时代风貌
大革命后的动荡与混乱局面宣告了启蒙理想的破灭,使人们感到失望;
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潮风靡欧美,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与内容。
人们渴望抒发内心的激情或对大革命的失望情绪,渴望有一种更自由的文学理念支撑新的文学形式使强烈的情感得以表达。200年来占统治地位的古典主义文学和启蒙文学的主流肯定理性,忽视情感的倾向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表达强烈感情的需要,浪漫主义文学正是对它们的反拨和突破;另一方面,后期启蒙文学中卢梭“返回自然”和歌颂情感等文学主张也为浪漫主义文学做好了文学方面的准备,浪漫主义文学应运而生。
第二节浪漫主义文学
一、特点
1、强烈的主观性。注重抒发自我的情怀,表达个人内心感受。前期作家多描绘内心的感伤
情怀,后期作家多高歌民主与社会改革的斗争带给他们的振奋情绪。
2、浓烈的感情。崇尚感情的张扬,把抒发感情、歌颂感情作为文学的重要内容,感情的表
达更强烈、直接,具有更强的感染力。但是,直接的抒情也使许多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表达较为直白,缺少含蓄的艺术力量。
3、崇尚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厌恶丑陋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以大自然之美反衬社会之丑。
4、与民间文学有血缘关系。浪漫主义文学最早始于搜集民间故事、民谣和传说,许多著名
的浪漫主义诗歌也是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改编而成。
5、自由的表现方式。艺术表现上追求个性解放和绝对的创作自由,主张艺术创作不受任何
规则的束缚。喜爱非凡的、有神秘色彩的事物,采用异域风光或民间传说题材,充分发挥想象的力量,用华丽的词藻,夸张、对比的手法,使作品带有浓烈的感染力,并因此带有神秘倾向。
浪漫主义文学在诗歌、小说和搜集民间文学方面成就斐然。同时,在绘画界也出现了在批浪漫主义流派,与浪漫主义文学相辅相成。
第三节代表作家作品
英国
早期有“湖畔派”三诗人,后期有雪莱、拜伦和济慈。
德国
早期有“耶拿派”,中期有“海德尔堡派”,后期有民主诗人海涅。
法国
早期有夏多而里昂和史达尔夫人。
后期有雨果。
雨果(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领袖,伟大的人道主义者,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政论家。一生著有诗集25部;戏剧9部,长篇小说7部;以及政论若干。1827年发表的《〈克伦威尔〉序言》提出:每个时代都应该有自己时代的艺术,浪漫主义就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和美丑对照原则等新的文学观念,在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829年2月雨果的剧作《欧那尼》上演时爆发了一场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决战,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从此登上历史舞台。
雨果的小说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主要有《巴黎圣母院》(1831)《悲惨世界》(1861)《海上劳工》(1866)《笑面人》(1869)《九三年》(1874)
《巴黎圣母院》
雨果早期浪漫主义小说代表作。贫穷的少女艾斯美拉达自幼被吉普赛人用一个丑陋的畸型男孩从母亲家里偷换走,在流浪中长大后,在巴黎圣母院前的广场上,带着一只小羊舞蹈卖艺为生。那个畸型男孩被鍪圣母院的副主教孚罗洛抚养长大,成为圣母院的敲钟人,取名卡西莫多。孚罗洛、卡西莫多都爱上了美丽的艾斯美拉达。但是艾斯美拉达不肯屈服于副主教的淫威,被后者借宗教权威迫害而死。她所在的“乞丐王国”发起斗争,攻打圣母院,
营救艾斯美拉达未果,卡西莫多将孚罗洛抛下高墙摔死后殉情。
《巴黎圣母院》分析
1、小说的思想内容:体现了雨果人道主义的初期倾向
1)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遭遇,穷人过着赤贫的生活,“乞丐王国”是下层人民生活的写照。2)赞美下层劳动人民心灵的美好与善良。小说中的下层受压迫者被写成善良、美好、正直、富有人性美的人们。艾斯美拉达是外表内心都美好的主人公。卡西莫多虽丑陋却心地纯洁善良。
3)以极大的热情描写了人民的武装斗争。乞丐王朝攻打圣母院的场面,充分表现了七月革命时期雨果的革命激情和对人民反抗斗争的歌颂。
4)鞭挞宗教和封建势力对下层人民的压迫与残害,小说中的孚罗洛副主教充分表现了宗教的欺骗性、非人道的压抑、和对善良人们的迫害。通过法比及其未婚妻一家的形象揭露了上层阶级的内心的丑陋和无耻,以及他们的冷酷无情。
5)谴责、批判了宗教压抑人性的非人道本质。指出宗教的丑恶欺骗造成人性的扭曲,禁欲主义造成无数人间惨剧。
2、小说的艺术特征
1)集中表现了雨果浪漫主义“美丑对照原则”。小说人物之间、人物内心与外表特质等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描写更为夸张,收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艾——孚、艾——卡、艾——法、卡——法、卡内——卡外、法内——法外,等等均形成对照。
2)具有史诗般的规模和气魄。小说以15世纪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笔融涉及宫廷、乞丐王朝、城市风貌,写了下层人民的生活和反抗斗争、上层阶级和宗教人士的伪善、宗教审判所的荒诞与残酷、中世纪黑暗的、非理性的封建统治。
3)小说具有一种热烈而激昂的文体特征。雨果小说的“狂热文体”特征在这部小说中得到最明显的体现。行文充满激情,议论多而激昂,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罪恶的痛恨,和对人民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3、小说的人性探讨
孚罗洛形象中的双重性:既是宗教势力的受害者,又是宗教压迫者。
美国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霍桑、惠特曼、麦尔维尔等著名作家。
俄罗斯
普希金
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时期产生了文学大师普希金。
亚历山大·塞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是19世纪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和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