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知识
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必背
![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必背](https://img.taocdn.com/s3/m/00efce3d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71.png)
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必背
四年级下册的古诗词是学生学习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一些必背的古诗词,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1.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5.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8.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9.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0.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些古诗词不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情感,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教材。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背诵,体会诗词的韵味,感悟古人的智慧。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必考古诗词及课文积累运用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必考古诗词及课文积累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21eddf81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a.png)
期末冲刺:古诗词+课文积累运用1、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2、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3、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4、默写《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5、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艾青6、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
——朱光潜7、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英国]华兹华斯8、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蜂》)9、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期末冲刺:古诗词+课文积累运用10、默写《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1、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12、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1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14、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15、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16、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孟子》)17、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18、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口空。
19、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2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1、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生字
![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生字](https://img.taocdn.com/s3/m/617afe3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cf.png)
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生字
1. 螺(luó):指一种软体动物,壳为螺旋形,有褐色、白色等多种颜色。
在诗中,它用来形容山峰的形状。
2. 谙(ān):熟悉、了解。
在这首诗中,表示诗人对江南风景的熟悉和了解。
3. 炉(lú):用来烧火或取暖的设备,多为圆形或方形。
4. 岭(lǐng):连绵的山脉。
在这首诗中,用来形容山的形状和气势。
5. 峰(fēng):山的尖端或高处。
在这首诗中,用来形容山的形状和高大。
6. 缘(yuán):因为、由于,或者表示沿着、顺着。
在这首诗中,用来描述诗人顺着江水向上游走的情景。
7. 降(jiàng):下落、下降。
在这首诗中,用来描述云彩低垂,仿佛要降下雨来的情景。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期末复习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期末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ab6981c0740be1e650e9ad3.png)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期末复习知识点
1、《独坐敬亭山》(唐李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诗句中,尽、孤、独、闲几个字表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
②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是一个拟人句,“只有”一词表现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之情。
2、《望洞庭》(唐刘禹锡)——表达了诗人热爱和赞美洞庭美景之情。
①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是一个比喻句,白银盘指洞庭湖,青螺指君山
3、《忆江南》(唐白居易)————表达了诗人赞美和怀念江南美景之情。
这是一首词,“忆江南”是词牌名。
①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谙”是熟悉的意思,“胜”是超过的意思,“如”是像的意思。
“能不忆江南?”采用反问的修辞,很好地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怀念之情。
4、《乡村四月》(宋翁卷)——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
喜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5、《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诗人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大人样子劳动的情景,赞颂了农村劳动人民的勤劳,表达作者对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喜爱。
6、《渔歌子》(唐张志和)————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
这也是这是一首词,“渔歌子”是词牌名。
在这些田园诗中,表现乡村美景的诗句是: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表现乡村农忙的诗句是: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表现农村儿童天真、勤劳的诗句是:童孙未解供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精选】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第一课《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四时田园、村居)》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第一课《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四时田园、村居)》基础知识+课文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de991a6889eb172dec63b766.png)
五、古诗、释义、译文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主要作品:《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舟过安仁》等。
四、课后习题答案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场景。
1、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
诗意:儿童们奔跑着,追寻翩翩飞舞的黄色蝴蝶。可是黄色蝴蝶飞入一片金灿灿的黄色菜花中,再也找不到了。
“急”“追”这两个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无处寻”三个字让我们仿佛看见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形象。
主要作品:《青玉案·元夕》《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主题:
《清平乐·村居》这首小令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生活画面,词人把这家老小的不同的面貌和情态描写的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表达出作者对农村宁静安逸生活的喜爱之情。
译文: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主题:
《宿新市徐公店》描写了清新美丽田园春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黄蝶的生动画面。诗篇洋溢着浓烈的乡村生活情趣,表达了诗人对美丽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以脏话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https://img.taocdn.com/s3/m/36e37c7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12.png)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
四年级下册语文主要研究中国古代诗词,其中包括了许多脍炙
人口的名篇。
以下是学生们需要掌握的几首古诗。
登鹳雀楼
白居易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的诗作在唐代以及后世都
有着重要的地位。
《登鹳雀楼》作为他的代表作,被视为千古绝唱。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静夜思
李白
李白被誉为“诗仙”,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以豪放、奔放著称。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望庐山瀑布
杜甫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以豪放、秀丽著称,是唐代诗歌的重要代表。
-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春夜喜雨
杜甫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以上是四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的主要内容。
学生们需要通过阅读、背诵和理解这些经典诗作,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和文学鉴赏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知识点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fafce30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83.png)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知识点一、我会写、我会认杂(zá):杂色杂事杂技人多手杂篱(lí):篱笆竹篱茅舍寄人篱下徐(xú):徐徐徐缓清风徐来不疾不徐疏(shū):稀疏疏忽疏远志大才疏锄(chú):锄草锄田锄头锄奸剥(bō):剥削剥夺盘剥生吞活剥杂(zá):杂色杂事杂技人多手杂稀(xī):稀疏稀客稀少稀粥稀饭篱(lí):篱笆竹篱茅舍寄人篱下蜻(qīng):蜻蜓蜻蜓点水蜓(tíng):蜻蜓蜻蜓点水蝶(dié):蝴蝶宿(sù):住宿寄宿宿舍风餐露宿徐(xú):徐徐徐缓清风徐来不疾不徐疏(shū):稀疏疏忽疏远志大才疏茅(máo):茅草茅屋茅庐茅棚檐(yán):屋檐房檐帽檐飞檐走璧翁(wēng):老翁渔翁翁婿塞翁失马笼(lóng):竹笼、鸟笼赖(lài):依赖抵赖赖账百无聊赖剥(bō):剥削剥夺盘剥生吞活剥二、多音字宿:sù宿舍xiǔ一宿xiù星宿剥:bō剥削bāo剥皮三、形近字徐(徐缓)途(路途)篱(篱笆)离(离开)疏(疏远)蔬(蔬菜)蜻(蜻蜓)晴(晴朗)茅(茅屋)矛(矛盾)赖(依赖)懒(懒散)四、古诗赏析(一)宿新市徐公店[宋] 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
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
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主要作品:《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舟过安仁》等。
2、主题《宿新市徐公店》描写了清新美丽田园春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黄蝶的生动画面。
诗篇洋溢着浓烈的乡村生活情趣,表达了诗人对美丽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以脏话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四年级下册必背古诗
![四年级下册必背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8ec27289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b9.png)
四年级下册必背古诗
篇1:四年级小学生必背古诗
四年级小学生必背古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篇2:四年级小学生必背古诗
王维
风劲角弓鸣,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篇3:必背古诗
必背古诗三首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南
汉乐府民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课本下册所有古诗词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课本下册所有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a57a6491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c5.png)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课本下册所有古诗词一、《小学诗词选读》1.《剑南诗》-王之涣巨阙抽峰势若镜,参差势与天齐高。
临风舞衣欲长留,瞬间吹散恨如烟。
2.《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3.《登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4.《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枝瘦,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客中行》-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清眼望仙不可忘。
狂胜山前旧帝都,高楼醉听弹箜篌。
遥看水曲柳千条,洞庭群鸥漫自游。
苏小小姐新来宜,饮绿肥红说少愁。
6.《望远行》-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7.《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8.《将进酒续集》-李白君不见,玉门关外多秋色,千里黄沙百战场。
君不见,高遵裘老尸祝,辞世不忘人间事。
君不见,楼上月如钩,一片影向西悬。
人如风中花,死去只领残香在。
9.《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0.《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二、《千年之谜》11.《琵琶行》-白居易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江流宛如箭,草木深更邃。
今夜闲乘剑,来照古垣窟。
历览所有人,眼波江海阔。
12.《静夜思》-唐代: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3.《登高》-唐代: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4.《悯农》-唐代: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5.《寒食》-唐代:韩愈称觞寒食后,寂寞江山如画。
羌管弄晴,菜花拂槛,杜宇声嘶,啼哀一夜江烟远,故人在青天。
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村居生字词三
![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村居生字词三](https://img.taocdn.com/s3/m/4308d564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c.png)
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
村居生字词三
7、四下第一课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上课重难点复习笔记
1.诗题的意思是什么?
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2.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说明理由。
从落花未成阴推断应该是暮春季节。
3.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在描写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
8、四下第一课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课堂笔记
①主要内容:
这首诗描写了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表现了农村夏忙时节路上宁静的场景。
②简介:
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吴郡(今江苏苏州)人。
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
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他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
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9、四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词三首生字注音组词四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词三首生字注音组词暮:暮色朝暮暮春暮年晨钟暮鼓
吟:吟诗吟诵吟咏呻吟吟风弄月
题:题字题目题材问题文不对题
侧:侧面侧重一侧侧身旁敲侧击
峰:山峰峰顶高峰洪峰峰回路转
庐:茅庐庐舍草庐庐山
缘:缘由边缘缘分有缘无缘无故
降:投降降伏降服宁死不降降龙伏虎
阁:阁楼阁下出阁闺阁亭台楼阁
费:花费消费费力收费煞费苦心
须:必须无须胡须触须花须根须
逊:逊色谦逊稍逊一筹出言不逊
输:输赢认输输血输送满盘皆输。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主要内容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611021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d3.png)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古诗词三首》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第一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三首优美的古诗词,并掌握其中的词语和句子,以及诗句的韵律和意境,让学生在享受美感的同时,提高语文水平和文化素质。
本文将以这三首诗词为主线,详细阐述其内容和知识点。
(一)《登鹳雀楼》《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篇,全诗咏叹了凭高而望所见景色的壮美,同时也借此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本诗的知识点主要包括:1、了解词语:鹳雀、望、船、江流、山色、茫茫、江山、云。
2、感受诗歌的韵律:本诗属于七绝,每句四个字,韵脚为“流、色、东、洲、故、侯、神”。
3、理解诗歌的意境:诗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表达了王之涣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则表达了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
(二)《清明》《清明》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名篇,描绘了清明节时的寂静与悲凉,以及对亲人逝世的思念之情,展现了作者的感人才情。
本诗的知识点主要包括:1、了解词语:江畔、踏青、无限、惆怅、哀时、苦、暗香、天半、流光。
2、感受诗歌的韵律:本诗属于五言绝句,每句五个字,韵脚为“鸟、声、人、生、擣、衣、空、悲”。
3、理解诗歌的意境:诗中“绿肥红瘦”,表现了春景,而“惆怅”、“哀时”则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暗香”、“天半”的描写则更加突出了诗歌的唯美情调。
(三)《江南春》《江南春》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名篇,诗中以细致而富有生气的笔触,描写了江南春天的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展示出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丰富艺术创作才能。
本诗的知识点主要包括:1、了解词语:春、江、岸、雨、烟、柳、花、风、篱、浦、行舟、渔舟。
2、感受诗歌的韵律:本诗属于七绝,每句四个字,韵脚为“春、草、鱼、乡、柳、头、岸”。
3、理解诗歌的意境:诗中“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烟花三月下扬州”,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而“行舟绿水中,看取晴空白鹭洲”则表达了诗人在江南春天的游览心情。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17b08daa00b52acec7ca27.png)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导读: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
学习古诗文,可以帮助小学生认识与理解我国优秀文化,下面为同学们整理了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帮助同学们进行古诗词的学习。
独坐敬亭山(唐代:李白)【原文】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译文】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
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注释】⑴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
《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十里。
山有万松亭、虎窥泉。
”《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
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⑵尽:没有了。
⑶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
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
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独去闲:独去,独自去。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⑷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
厌:满足。
【赏析】此诗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伤心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尽既有消失的意思,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际的感觉。
闲,主要是为了表达闲适的感情,是以孤云的闲适衬托作者心境的闲适。
这两个词对“独”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
主要是为了写作者此刻独坐但情意悠然,很符合李白本人的仙道思想。
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
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课堂笔记知识点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课堂笔记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f5531dc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b4.png)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课堂笔记知识点第一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课堂笔记知识点一、课题详解《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四时”指一年四季。
“田园”指农家的田园生活“杂兴”即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四时田园杂兴》是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代表作品,共六十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各十二首,总题《四时田园杂兴》本课选取了其中描写初夏农村自然景色的一首二、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
南宋诗人与陆游、杨万里和尤袤合称“中兴四大家”。
著有《石湖词》《吴船录》《四时田园杂兴》等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疾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
其中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
诗歌语言清新自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三、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四、词语解释♢四时:指春、夏、秋、冬四个时节♢杂兴:随兴而写的诗♢梅子:梅树的果实♢肥:果实大而饱满♢麦花:荞麦花。
荞麦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供食用♢稀:事物中间距离远、空隙大♢篱落:篱笆♢惟有:只有♢蛱蝶:蝴蝶的一种五、诗意△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译文:梅子已经变黄,杏子的果实肥美,雪白的荞麦花铺满大地,显得油菜花稀稀落落的△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译文:夏日白天越来越长,篱笆的影子也随着太阳的升高而变得越来越短,但是路上却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六、难点1.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一诗提到哪些植物,分别有什么特点?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2. “日长篱落无人过”的原因是?农民早出晚归去农忙3.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一诗中使用侧面烘托手法的诗句是?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4.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一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这首诗描绘了初夏农村的自然景色。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古诗词三首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古诗词三首](https://img.taocdn.com/s3/m/6f1499f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f.png)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古诗词三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课《古诗词三首》分别是《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店铺为四年级师生整理了第1课《古诗词三首》课文资料,希望大家有所收获!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课《古诗词三首》原文1 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①[唐]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②。
相看两不厌③,只有敬亭山。
注释①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
②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③厌:满足。
望洞庭①[唐]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②,潭面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④。
注释①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北部。
②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③潭面:指湖面。
④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忆江南①[唐]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②。
是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③。
能不忆江南?注释①忆江南:词牌名。
原题下有词三首,这里是其中第一首。
②谙:熟悉。
③蓝:一种植物,叶蓝绿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课《古诗词三首》教材解读独坐敬亭山1.课文简说。
这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 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
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
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诗人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以山为伴,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
全诗的大意是: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
我静静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
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2.词句解析。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既写眼前之景,又抒发了孤独之感: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云,却也不肯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厌弃诗人远离而去。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寂”的境界;在飘忽的白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
2023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知识点整理
![2023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77f7525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1a.png)
2023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知
识点整理
知识点整理:
1. 古诗词:古代文人创作的诗歌形式,包括五言古诗、七言古诗、词等。
2. 《长歌行》:作者王之涣,是中国古代长篇叙事诗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辽阔的北
方草原景色,表达了远方的思念和壮志豪情。
3. 《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是中国古代七言律诗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壮丽的山
水景色和雄伟的建筑,表达了对过去荣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4. 《静夜思》:作者李白,是中国古代五言绝句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作者在寂静的
夜晚思念远方的亲人和朋友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5. 五言绝句: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每句五个字,共四句,通常用来表达感情或描写
景物。
6. 七言律诗: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每句七个字,通常用来写景写情。
7. 描写景色:古诗词中常常描写自然景色,包括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动物等,通过
描绘细节、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营造出美丽壮观的景色。
8. 表达情感:古诗词常常通过对外界景物的描绘,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如思乡之情、离别之忧、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等。
9. 运用修辞手法:古诗词中常常运用比喻、夸张、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增强诗
歌的艺术效果和表达力。
10. 韵律和节奏感:古诗词有音调上的要求,如平仄、押韵等,同时也有一定的节奏感,通过对字句的安排和配搭,形成流畅优美的音韵效果。
以上是《古诗词三首》这一课的主要知识点整理,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的
艺术魅力。
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最新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全部必背古诗词(共9首)带拼音注释译文
![最新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全部必背古诗词(共9首)带拼音注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5021f14167ec102de2bd89f7.png)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l í落lu ò疏sh ū疏sh ū一y ì径j ìn ɡ深sh ēn,树sh ù头t óu花hu ā落lu ò未w èi成ch én ɡ阴y īn。
儿ér童t ón ɡ急j í走z ǒu追zhu ī黄hu án ɡ蝶di é,飞f ēi入r ù菜c ài花hu ā无w ú处ch ù寻x ún。
注释:①新市:地名,在今河南攸y ōu县北。
②疏疏:稀疏。
③荫:树荫。
译文: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
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范大成梅m éi子z ǐ金j īn 黄hu án ɡ杏x ìn ɡ子z ǐ肥f éi,麦m ài花hu ā雪xu ě白b ái菜c ài花hu ā稀x ī。
日r ì长zh ǎn ɡ篱l í落lu ò无w ú人r én 过ɡu ò,惟w éi 有y ǒu 蜻q īn ɡ蜓t ín ɡ蛱ji á蝶di é飞f ēi。
注释:①杂兴:随兴而写的诗。
②蛱蝶:蝴蝶的一种。
译文: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
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
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m áo檐y án低d ī小xi ǎo,溪x ī上sh àn ɡ青q īn ɡ青q īn ɡ草c ǎo。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da23cd3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66.png)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古诗两首1. 《春》•作者:朱熹•朝代:宋代•诗歌内容:描写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重点词语:o拂:轻轻地擦过。
* 嫩绿:颜色鲜艳而略带青色。
o润物:使万物滋润。
o静好:安静美好。
o细雨:细密的雨丝。
o滋润:使干燥的东西变得湿润。
o芳草:香草,指各种草。
o萋萋:草茂盛的样子。
o莺飞:黄莺飞翔。
o拂堤:轻轻地掠过堤岸。
o迟日:春光明媚的日子。
o江山:指国家。
o锦绣:精美华贵的丝织品,比喻景色美丽。
•写作手法:o运用拟人手法,将春风、细雨、小草、黄莺等都赋予了人的情感,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o运用比喻手法,将春光比作锦绣,将江山比作画卷,使诗歌更加优美。
•学习目标:o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o积累描写春景的词语,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o学习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2. 《赠汪伦》•作者:李白•朝代:唐代•诗歌内容:表达了李白与汪伦之间深厚的友谊。
•重点词语: *赠:送。
o汪伦:诗歌中的人物,李白的友人。
o青山:青色的山。
o碧水:碧绿的水。
o不及:比不上。
o赠君:送给您。
*桃花:桃树的花。
o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o友人:朋友。
•写作手法:o运用对比手法,将青山碧水与桃花的美丽景色与朋友情谊的深厚程度进行对比,突出了朋友情谊的珍贵。
o运用夸张手法,将桃花比作“千树桃花”,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学习目标:o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李白与汪伦之间深厚的友谊。
*积累描写友谊的词语,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o学习运用对比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第二单元:寓言两则1. 《亡羊补牢》•故事内容:讲述了一个人丢失了羊之后才去修补羊圈的故事,告诉人们要及时改正错误,不要等到事情发生之后才后悔。
•重点词语:o亡羊:丢失了羊。
o补牢:修补羊圈。
o悔之晚矣:后悔已经太晚了。
•启示:o要及时改正错误,不要等到事情发生之后才后悔。
o要吸取教训,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60c2901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6a.png)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1.宿新市徐公店[宋] 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1)新市:地名。
今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一说在今湖北省京山县东北。
(2)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3)篱落:篱笆。
(4)疏疏:稀疏,稀稀落落的样子。
(5)一径深:一条小路很远很远。
深,深远。
(6)头:树枝头。
(7)未成阴:新叶还没有长得茂盛浓密,未形成树阴。
阴:树叶茂盛浓密。
(8)急走:奔跑着、快追。
走,是跑的意思。
(9)黄蝶:黄颜色的蝴蝶。
(10)无处:没有地方。
(11)寻:寻找。
译文: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
小路旁边的树上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
儿童们奔跑着,追捕那翩翩飞舞的黄色蝴蝶。
可是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后,孩子们就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
2.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 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1)兴,读xìng 杂兴,随兴写的诗,(2)蛱蝶,蝴蝶的一种。
译文: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3.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1)清平乐(yuè):词牌名。
(2)村居:题目。
(3)茅檐:茅屋的屋檐。
(4)吴音:吴地的方言。
作者当时住在信州(今上饶),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
(5)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
(6)翁媪(ǎo):老翁、老妇。
(7)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8)织:编织,指编织鸡笼。
(9)亡(wú)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
亡,通“无”。
(10)卧: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知识
第1课的古诗分析总汇
1、古诗——《独坐敬亭山》(唐李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①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诗意:许多鸟都高飞远去,看不见了,一片白云悠闲的独自飘远。
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凝望,彼此都看不够。
2、古诗——《望洞庭》(唐刘禹锡)————表达了诗人热爱和赞美洞庭美景之情。
①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②诗意: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3、词——《忆江南》(唐白居易)————表达了诗人赞美和怀念江南美景之情。
①诗句: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②词意: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
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4、古诗名句总汇
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5、古诗修辞手法
①拟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对比: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③比喻:
潭面无风镜未磨——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6、古诗异同
同:
1、作者朝代同(都是唐朝诗人写的)
2、景物地点同(都属于江南)
3、诗词内容同(都写景,都是写景抒情的)
异:
1、体裁形式不同(前两首是诗,后一首是词)
2、诗人情感不同(前一首冷调写景言意,后两首热情颂景抒情。
)
3、表现手法不同(第一首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第二首的比喻很巧妙,第三首对比非常强烈。
)
7、古诗想象
我独自坐在敬亭山山中,这里的环境一片幽静,突然,吱吱喳喳的几只鸟儿在天空中飞过,越飞越远,直至无影无踪。
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
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
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秀丽的敬亭山了。
秋天的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边,遥望洞庭湖,银色的月光洒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个湖面像笼罩着一层薄纱。
朦胧中那君山就像一个放在白银盘里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我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
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啊,如画的风景我久已熟悉。
每当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碧绿的江水清净明澈碧如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第23课的古诗分析总汇
1、古诗——《乡村四月》(宋翁卷)————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①诗句: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②诗意: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
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2.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诗人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大人样子劳动的情景,赞颂了农村劳动人民
的勤劳,表达作者对天真、可爱的劳动人民的喜爱。
①诗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②诗意: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
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3.词——《渔歌子》(唐张志和)————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
①诗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②诗意::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
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不想回家。
文学常识、要点
1、独坐敬亭山──唐李白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2、望洞庭──唐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3、忆江南──唐白居易是一首词,“忆江南”是词牌名。
4、乡村四月——宋翁卷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5、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赞颂了农村劳动人民的勤劳,表达作者对天真、可爱的儿童的喜爱。
6、渔歌子——唐张志和意境优美,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