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资金-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公共文化资金绩效情况汇报
公共文化资金绩效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我很荣幸向大家汇报公共文化资金的绩效情况。
作为文化事业的支持者和参与者,我们始终秉持着对文化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努力推动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文化服务和资源。
首先,我将从资金使用情况、项目成效和社会影响三个方面对公共文化资金的绩效情况进行汇报。
资金使用情况方面,我们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公共文化资金,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去年,我们共投入资金50万元用于文化活动的组织和举办,其中包括文艺演出、展览、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资金使用过程中,我们坚持公开招标、公开评审,确保每一分资金都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和价值的实现。
在项目成效方面,我们注重项目的实际效果和社会效益。
去年,我们举办了“书香校园”活动,覆盖了10所学校,共有近2000名学生参与其中。
通过举办读书分享会、文学讲座等活动,激发了学生们对文学和阅读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同时,我们还开展了“文化进万家”活动,通过走进社区、农村,为居民提供文化惠民活动,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增强了社区凝聚力。
在社会影响方面,我们不断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范围,努力让更多的人受益于文化事业的发展。
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开展文化惠民项目,我们积极推动了文化资源的下沉,让文化服务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文化产业的扶持和支持,鼓励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地方经济的增长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的来看,公共文化资金的绩效情况良好,资金使用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和规范,项目成效和社会影响也得到了有效的体现和扩大。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资金使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项目成效需要更加精准和深入,社会影响需要不断扩大和巩固。
因此,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和支持,进一步完善资金使用制度,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不断创新文化服务模式,推动文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项目绩效评价报告近年来,**积极响应**号召,启动并实施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在全省共同努力下,**文化事业蓬勃,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日益完善,群众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但制约文化的因素仍存在。
为进一步提高文化资金使用效益,我们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价,以期了解项目建设现状、摸清瓶颈并为今后制定相关文化政策提供依据.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绩效评价结果此次评价工作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从投入、过程、产出、效果四个维度设计指标体系,通过绩效指标打分法、现场调查法、社会调查法收集数据并评分,最终计算出**绩效得分为82.08分,绩效等级为良好(见表1)。
(一)全省整体绩效情况1.项目投入(1)项目立项本项目立项规范,注重专项内容设置、决策过程以及申报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一是项目内容设置与国家及地方政策、规划、社会需求等相关内容相符.本项目立项依据是《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和《**“十三五"时期文化事业规划》的相关要求。
二是对项目资金的安排注意避免与其他项目重复交叉,慎重考量专项资金是否存在可替代性、重复性的问题.三是决策过程规范,注重项目决策的论证过程,认真做好可行性研究、专家论证、风险评估、集体决策等工作.因此,项目立项规范性指标的5分。
本项目绩效目标的设定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十三五”期间,**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设定了明确的绩效目标.《**“十三五”时期文化事业规划》明确规定,“十三五”时期,全省“三馆一站”覆盖率达到1.3个以上,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
这一绩效目标既是严格按照相关文化政策而设定的,更是实事**地结合全省情况和群众文化需求而设定的。
因此,绩效目标合理性指标的5分。
(2)资金落实根据实地调研和、开展的专项资金大检查来看,**层级、**部门普遍制定了专项资金分配使用方案,但由于分配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不足,影响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绩效自评报告》
《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绩效自评报告》第一篇:《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绩效自评报告》《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绩效自评报告》一、专项支出项目概况(一)文管办的主要职责是:1、负责拟定南平市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负责全市文物管理信息、统计工作;2、宣传、贯彻、落实《文物法》等法律、法规;3、负责组织全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负责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维修项目的审批,指导、监督文物保护维修项目、开发利用等业务工作;4、负责监督、指导文物行政执法,协助配合有关部门查处文物犯罪重大案件;协助做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有关工作;做好文物、博物馆安全监管和安全保卫督察工作;5、负责推动完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指导博物馆(纪念馆)的业务工作,协调博物馆间的交流和协作;负责文博行业教育培训有关工作等。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福建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文件精神,保障文物保护工作正常运行及文物保护宣传、培训及专项调查工作。
保障文物保护工作正常运行,安排此项目资金。
二、专项支出项目实施基本情况(—)项目的组织管理情况项目组织管理及执行良好,制度管理规范,人员和设施等均保障到位。
(二)项目的财务管理状况2016年度文物保护专项经费专项资金总投入5万元,资金来源为财政拨款(一般预算),实际支出5万元。
在确保满足项目顺利开展工作所需资金的同时,力求将项目投入控制在成本目标范围内。
(三)主要经济社会效益、环境影响、可持续影响等情况该项目基本完成保障文物保护工作正常运行及文物保护宣传、培训及专项调查工作。
三、专项支出项目绩效分析(一)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文物保护专项经费”专项严格按照年初预算及项目计划建设实施。
目前,完成了《闽北文物之窗》宣传工作,开展朱子文化和万里茶道文物调,摸清文物资源,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二)项目绩效分析通过文物法律法规宣传,指导辖区博物馆业务工作,抓好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基本完成设定的项目绩效目标。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乡村文明行动)绩效评价报告
2016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乡村文明行动)绩效评价报告一、项目概述(一)项目立项为深入推进乡村文明行动,进一步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从2013年起,省文明办和省财政厅联合组织实施了乡村文明行动“百镇千村”建设示范工程,通过项目化运作,在全省集中建设100个文化特色示范镇和1000个“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
三年来,先后制定印发山东省乡村文明行动“百镇千村”建设示范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暂行办法》,建设完成省级文化特色示范镇100个、省级“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居)1885个。
根据前三批项目建设情况,2016年继续实施第四批省级项目建设,拟建设“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居)266个(不含青岛市,青岛市资金自筹)。
根据省文明委工作安排,2016年省文明办和省财政厅组织实施了乡村文明行动“百镇千村”建设示范工程第四批省级项目。
(二)项目预算为进一步深入推进乡村文明行动,省财政继续设立专项资金4050万元,根据省文明委工作安排,确定使用方案如下。
1.“百镇千村”建设示范工程2660万元2.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96万元3.联合部门开展工作经费40万元4.“新农村新生活”培训和移风易俗工作经费1000万元5.委托第三方对乡村文明行动进行暗访认定98.6万6.委托第三方对“百镇千村”建设示范工程进行绩效评价21.3万元7.其他经费134.1万元(三)项目计划实施内容2016年5月9日,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及山东省财政厅发布鲁文明办[2016]13号文,组织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百镇千村”建设示范工程第四批省级项目建设,要求各地根据“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示范村(居)的建设标准和申报条件,本着广泛发动、自愿申报、择优确定的原则,根据省级项目分配名额,按照1:1.5以上的比例组织上报,省里根据申报单位建设情况,筛选确定省级“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示范村(居),进行资金奖补。
2016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打分表
附表:说明:1、2、3、4、5、6、7、请在备注栏填写“预算调整率(%)”的完整计算过程,单位万元,如5%=5/100*100%;“预算调整率(%)=预算调整数/年初预算安排数*100%”分子预算调整数取附表二“2016年度专项资金支出明细表”中“预算调减数”合计额绝对值与“预算调增数”合计额相比的较大者,若两者相等则取“预算调增数”。
请在备注栏填写“预算执行率(%)”的完整计算过程,单位万元,如:若专项年初预算1000万,执行950万,则预算执行率为95%=950/1000*100%;若专项年初预算1000万,后调整为950万,执行950万,则预算执行率为100%=950/950*100%。
“31、专项总目标”、“32、明细项目目标”分别填写单位制定2016年专项资金预算时上报财政的专项资金总体绩效目标和明细项目绩效目标,相应权重在59分内由单位自行分配。
“31、专项总目标”、“32、明细项目目标”对应绩效目标的目标值填写在“年初目标值”一栏中;若2014年、2015年未申报本绩效目标,可不填写这两年的完成值。
“31、专项总目标”、“32、明细项目目标”对应的“指标的解释”可以填写相应绩效目标的涵义说明、目标值来源、计算过程或其他需要解释的内容;“打分标准”按实际值与年初目标值的比率区间评分,100%得满分,95%-100%得90%-满分,85%-95%得80%-90%权重,85%以下得0分。
“年初目标值”填写2016年年初目标值;“2014年完成值”、“2015年完成值”、“2016年完成值”填写本年度相应二级指标的完成值。
“自评分”由单位比较“年初目标值”与“2016年完成值”,对照打分标准进行自评打分。
2016年度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打分表单位名称:(盖章)无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绩效目标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绩效目标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的绩效目标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资金应用于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文化资源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方面,目标是确保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
2. 文化设施建设:资金可用于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改善,目标是提升公众参与度和享受度,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
3. 文化活动和项目支持:资金可以用于支持各类文化活动、展览、演出、艺术创作等项目,目标是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
4. 文化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资金可用于文化人才培训、文化创意人才引进等方面,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文化人才,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5. 文化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资金可以用于文化科技创新、文化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目标是提升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推动文化产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
绩效目标的具体设定需要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进行具体规划和衡量。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绩效自评报告(通用5篇)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绩效自评报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绩效自评报告(通用5篇)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绩效自评报告(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绩效自评报告1为贯彻落实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精神,强化各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责任,根据《龙陵县财政局关于20XX年县级部门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及财政绩效评价有关事项的通知》(龙财预〔20XX〕159号)的文件要求,中心对20XX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项目认真开展绩效自评,现对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如下:一、自评结论(一)自评得分情况经逐一对照各项年度绩效目标,自评得分为99分(按“云南省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验收评分表”考核打分扣除1分,因县级融媒体中心整体搬迁及系统升级建设项目资金缺口仍然较大)。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1.执行率情况。
20XX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项目)50万元,已全部补助到位,全部用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购置通用设备10类,新增固定资产50万元,预算数、执行数完全一致,执行率达100%。
2.完成的绩效目标。
收到财政下拨的资金后,及时把资金用于县级融媒体中心,项目内容:购置通用设备10大类:编码器、卫星接收机、非编系统等3类通用设备,LED聚光灯、LED平板柔光灯、定制铝合金固定轨道、轴承体电缆滑车、杆控杆、主持人有线桌面话筒、数字调音台等7类通用设备,设备安装已于20XX年12月完成。
我单位高度重视绩效目标评价工作,开展了绩效监控工作,促进了评价具体工作的落实。
精心组织密切配合,充分认识和发挥自身预决算绩效管理的作用,理顺工作机制,制定具体措施,形成合力,切实做好本部门的预决算绩效监控工作。
3.未完成的绩效目标。
无。
(三)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补助的50万元资金已全部用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但是县级融媒体中心整体搬迁及系统升级建设项目资金缺口仍然较大,由县级财政保障项目整体投资400.82万元,因县级财政困难,目前项目资金已由20XX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项目)支付40万元,剩余360.82万元未支付,因此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仍然存在较大困难。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使用方案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使用方案摘要:一、引言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背景与意义三、资金使用方案的主要内容四、资金分配与使用原则五、具体措施与实施策略六、预期成效与评估七、结语正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使用方案一、引言在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制定本资金使用方案。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背景与意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繁荣。
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三、资金使用方案的主要内容本资金使用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大对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提升设施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
2.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文化下乡等文化惠民项目,让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更多群众。
3.文化创意与产业培育: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培育新型文化企业,促进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融合发展。
4.文化人才培养: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文化人才,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人才保障。
四、资金分配与使用原则1.公平分配:按照各地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和现有设施状况,合理分配资金,确保各地均衡发展。
2.重点突出: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给予特殊支持,加大对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惠民工程等方面的投入。
3.绩效导向:强化资金使用绩效评估,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4.透明运作:公开资金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资金安全。
五、具体措施与实施策略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2.制定实施方案:根据本资金使用方案,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项目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清单。
公共文化资金绩效情况汇报
公共文化资金绩效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发展迅速,各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也越来越多。
为了更好地评估公共文化资金的绩效情况,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和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未来的资金投入和文化事业发展。
以下是我们对公共文化资金绩效情况的汇报。
首先,我们对各地区公共文化资金的投入情况进行了调研。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各地区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这表明了各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地区在公共文化资金的使用效率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指导。
其次,我们对公共文化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我们发现,公共文化资金的使用主要集中在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活动举办、文化人才培养等方面。
这些资金的使用能够有效地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地区在公共文化资金使用方面存在着滥用、浪费等问题,这需要相关部门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督和管理。
另外,我们还对公共文化资金的绩效进行了评估。
我们发现,通过公共文化资金的投入,各地区的文化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文化设施得到了大幅改善,文化活动的举办频率和规模也有了明显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公共文化资金的投入对于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后,我们对公共文化资金绩效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我们建议各地区在制定文化资金投入计划时,要充分考虑文化事业的需求和发展方向,加强对文化资金的使用监督和管理,提高文化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绩效。
同时,我们也建议各地区要加强文化事业的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推动公共文化资金的更好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公共文化资金的绩效情况对于文化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和分析,为更好地指导公共文化资金的使用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希望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重视本次汇报的内容,共同推动我国公共文化事业迈向更加繁荣和发展的新阶段。
关于2016年(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绩效评估的报告【模板】
关于2016年(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绩效评估的报告一、专项资金绩效情况(一)专项资金设立情况2009年6月15日制定、2015年9月30日修订的《XX市市级及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和抢救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青财教[2015]47号)。
(二)年度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用于市级及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和抢救,包括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72处、XX市文物保护单位75处。
市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规划、保护和突发事件;市级以上古建筑、近现代建筑维修保护;对工程建设、生产生活中发现的重要文化遗址或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的重要文物考古调查、发掘项目及报告出版;市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其他需要补助的项目根据《关于下达2016年市级以上文物抢救和保护专项资金预算的通知》(青财教指【2016】12号)精神,结合全市文物保护现状,经项目实施单位所在区市财政文物部门联合申报、文物职能处初审、专家论证和局办公会研究,共安排王台当铺古建筑维修等项目11个,拨付专项资金180万元,详见《2016年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项目安排情况表》(附件1)。
已完成或基本完成绩效目标8项,未完成1项,2项资金被收回。
资金使用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二、专项资金项目绩效情况(一)2016年专项资金预算批复情况批复文件名称和文号《关于批复2016年市级部门预算的通知》(青财预指【2016】2号),批复金额180万元。
(二)2016年项目安排情况1.崇德宫修缮工程方案设计项目4万元(1)项目实施单位:XX市博物馆(2)专项资金到位情况: 2016 年3 月,XX市财政局下拨专项资金4 万元(青财教指[2016]12号),用于崇德宫维修方案设计(3)绩效目标: 2016年7月,XX市博物馆与济南齐鲁园林古建筑工程公司签订《平度崇德宫维修方案设计合同》。
9月,济南齐鲁园林古建筑工程公司交付设计方案。
10月,XX 市文广新局向XX市文物局上报《关于崇德宫维修方案审批的请示》(平文发[2016]111号)。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关于做好2016—2017年度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关于做好2016—2017年度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公布日期】2018.09.27•【字号】宁文通发〔2018〕67号•【施行日期】2018.09.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关于做好2016—2017年度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宁文通发〔2018〕67号各市、县(区)文化(文物)局,厅直文博单位:为加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按照自治区财政厅2018年度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安排,文化厅决定近期开展2016—2017年度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工作。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绩效评价对象和范围2016—2017年度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项目,包括文物本体保护、安全防护、消防、防雷,文物保护单位环境整治、展示利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考古发掘及考古报告编辑出版,馆藏文物保护修复等(绩效评价项目清单见附件)。
二、绩效评价内容2016—2017年度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的立项决策、组织实施、资金使用、目标完成、效益实现等情况进行总体评价。
根据评价结果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有效推进下一年度工作开展。
三、绩效评价安排此次绩效评价工作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宁夏天翊投资项目分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评价机构”)承担,具体安排如下:2018年9月10日至9月30日,绩效评价前期准备,拟定绩效评价实施方案,印发工作通知,各市、县(区)文化(文物)局和厅直文博按照要求开展项目自评,并配合评价机构填报相关资料。
2018年10月1日至10月10日,评价机构汇总审核各地提交材料,拟定实地绩效评价调研事宜。
2018年10月11日至11月30日,评价机构组织相关人员和专家,赴各地开展现场调研。
2018年11月21日至12月5日,撰写绩效评价报告。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绩效自评报告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绩效自评报告一、背景介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主体、以公共文化设施为依托,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种体系。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更好地了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的使用情况和绩效,我们进行了自评报告。
二、绩效评价方法我们采用了多种绩效评价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数据分析等。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情况、服务质量、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调查;实地考察主要针对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管理、维护等方面进行考察;数据分析则主要针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的使用情况、绩效等方面进行数据分析。
三、绩效评价结果经过绩效评价,我们发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的使用情况和绩效总体较好。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资金使用合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的使用严格按照预算执行,没有出现资金浪费和滥用的情况。
2. 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3. 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服务态度、服务效率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4. 群众满意度较高: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率和群众满意度都较高,说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然而,在评价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不到位,部分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有待提高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四、改进措施和建议针对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和建议:1. 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2. 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能力,加强培训和管理,确保服务质量得到提高。
3.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认知度和满意度。
4. 优化资金使用和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绩效报告模板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绩效报告模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绩效报告,嗯,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严肃?但说白了,它就是在给大家算一笔账,看这笔钱花得值不值,能不能带来一些实际的好处。
咱们也知道,国家的文化建设可不是小事,搞好这些文化服务,能让老百姓的日子更有滋味,生活也更充实。
你想想,一场让人感动的电影,一本让人读到忘我手指头都麻的好书,或者一个能让你三天三夜都聊不完的展览,这些都能从这类资金的支持中受益。
花得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为了给咱们的文化生活添砖加瓦。
你看,过去几年,我们投入的资金不小,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文艺演出、展览展示,从文献资料的整理到文化活动的策划,都是一项项扎实的工作。
那时候大家可能也没怎么留意,但背后可是有一大笔投入的。
你瞧,每年多少预算,分给了多少地方,拿到了多少奖励,都是为了让大家生活得更有文化氛围,让文化的种子在每个人心里生根发芽。
为了这个目标,咱们可是下了不少功夫。
那些灯火通明的剧院,那些五光十色的书展,所有这些,看着热闹,背后是数不清的预算和计划,时刻都得有人紧盯着,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得明明白白,确保文化事业能稳步推进。
咱们说,这笔钱花得值不值,得拿出实际效果来看看。
要是没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花钱再多也没有意义。
你比如说,在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上,咱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文艺小分队进了农村,组织了不少人参与到其中。
这些活动一开始,可能大家都觉得是图个热闹,但慢慢地,大家发现,随着这些活动的深入,不仅增加了农村的文化氛围,还让很多人打破了日常的枯燥,开始享受生活中的文化艺术了。
像咱们家乡的小广场,现在晚上去遛弯都能看到好多老人在跳舞、唱歌、表演相声。
谁能想到,背后是这笔文化资金的支持,才让这些项目得以顺利开展。
再说了,这些文化服务对大家的身心健康也有帮助。
你看,那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让你看到了不同的艺术形式,还能提升你的审美品位。
别小看这些活动,它们不仅让你开阔了眼界,也能让你在繁忙的工作中找到一份宁静。
文物保护资金使用效益报告
文物保护资金使用效益报告一、引言文物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然而,资金的投入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是否实现了效益的最大化,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本报告旨在对文物保护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为今后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文物保护资金的投入情况(一)资金来源文物保护资金的来源主要包括政府财政拨款、社会捐赠、文物保护单位的自筹资金等。
其中,政府财政拨款是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占总资金的X%。
社会捐赠和文物保护单位的自筹资金分别占总资金的X%和X%。
(二)资金投入规模近年来,文物保护资金的投入规模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具体年份的投入资金为X万元,到了具体年份,投入资金增加到了X万元,增长率为X%。
(三)资金投入方向文物保护资金主要投入到文物的修缮、保护、研究、展示、管理等方面。
其中,文物修缮是资金投入的重点,占总资金的X%;其次是文物保护和研究,分别占总资金的X%和X%;文物展示和管理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分别占总资金的X%和X%。
三、文物保护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估指标(一)文物保护状况的改善通过对文物的修缮和保护,文物的保存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例如,具体文物名称在经过修缮后,文物的残损程度降低了X%,文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了提高。
(二)文物研究成果的增加资金的投入促进了文物研究工作的开展,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具体研究项目名称的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为文物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三)文物展示效果的提升通过改善文物展示条件和手段,文物的展示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
具体文物展览名称吸引了大量观众,观众人数较之前增加了X%,提高了公众对文物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四)文物管理水平的提高资金的投入加强了文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和人才培养,文物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
文物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对文物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2016年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资金-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概述文物是传承历史的重要符号,加强文物保护,对于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山东省出台《山东省文物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阐明“十三五”时期山东省文物事业的发展目标、战略布局和工作重点,并统筹安排国家和省级财政资金14000万元,用于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建设。
其中,各市县项目补助资金12040万元,为本次绩效评价范围;另包含省直项目补助资金1960万元,未纳入本次绩效评价范围。
各市县项目共180个子项目,项目内容涉及规划编制、方案编制、古遗址古墓葬保护展示整治工程、古建筑近现代建筑石刻本体保护工程、人防补助、考古勘察、陈列展示、调查科研和乡村记忆工程九个方面。
项目主管单位为山东省文物局,各市县文物主管部门会同本级财政部门配合组织项目的申报、初审、上报以及验收等工作。
本次绩效评价,评价组共抽选其中64个项目进行现场核查,预算安排5938万元,实际到位资金5818万元,到位率97.98%。
64个现场核查项目已支出专项资金2951.54万元,预算执行率为50.73%。
截止2018年5月31日,评价组共收到14个地市104个非现场核查项目资料,其余12个项目未提交相关资料。
104个非现场核查项目预算安排5608万元,实际到位资金5608万元,到位率100%,已支出专项资金2951.46万元,预算执行率为52.63%。
二、项目绩效目标(一)总体目标根据《山东省文物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到“十三五”末,山东文物实现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和传承发展,山东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格局更加优化。
“七区三带”片区保护战略全面实施,齐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基本形成,博物馆体系建设更加优化完善,文物保护科技手段实现突破,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全面实现文物大省向文物强省的转变。
(二)年度目标评价组根据《山东省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试行)》(鲁文发〔2013〕11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项目实施和管理的意见》(鲁文〔2016〕10号)等,梳理出本项目年度绩效目标如下:产出目标:给予全省16个市1144处无专门管理机构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员经费补贴;完成11个规划编制类项目建设,3个方案编制类项目建设,17个古遗址古墓葬保护展示整治工程,84个古建筑近现代建筑石刻本体保护工程,8个考古勘探项目,16个陈列展示项目,1个调查科研项目以及24个乡村记忆工程建设;全省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完成质量达标,并能及时完成;全省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实现成本节约。
2016年免费开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2016年(免费开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一、专项资金和项目基本情况(一)专项资金设立情况1.资金基本情况:根据《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文财务发【2011】5号)和《财政部关于加强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财教【2011】31号)文件精神,设立三馆一站免费开放专项资金。
《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中宣发[2008]2号)文件精神,设立博物馆免费开放专项资金。
(二)年度绩效目标完成情况2016年的绩效目标:以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为契机,通过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不断拓展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使广大城乡居民享受到更加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
1.各项目种类、数量、项目称单位等:2015年免费开放共安排6家单位,包括市图书馆、市康有为故居纪念馆、市博物馆、市美术馆、市文化馆、市民俗博物馆。
2.各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1)市图书馆绩效目标:为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公民鉴赏能力的重要作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将具体目标制定为:资金使用率:100%;年接待读者人次:190万;年流通书刊册次:150万;年新增持证读者人数:5000人;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次数:250次;社会公众满意度:≥80%;相关部门满意度:≥80%。
(2)市康有为故居纪念馆绩效目标: 完成两处展厅展柜的改陈升级,为文物展示和观众参观提供良好的环境。
完成数字网站建设,实现多种宣传手段的应用。
参加中国博协文学专业委员会的5.18主题活动,增加馆际交流。
(3)市博物馆绩效目标: 进一步做好我馆免费开放工作,不断提升博物馆服务水平。
保障开放区域文物安全和免费开放正常运行。
(4) 市美术馆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展览举办39个(包括国际交流展、馆际交流展、学术邀请展、自主策划本土展、专题学术展等)、公共教育举办40余场,现场观摩临摹20余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绩效自评报告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绩效自评报告一、引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国家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全民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的绩效进行自评,从各个维度评估项目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并提出改进措施,力争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背景介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是为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而设立的专门资金,广泛用于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活动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等方面。
通过充分利用资金,国家可以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实现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提升。
三、资金投入情况的评估1. 资金规模评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的规模是评估资金投入情况的重要指标。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近年来的资金投入规模不断增加,从去年的XX亿元增长至今年的XX亿元。
这表明国家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增加相应资金的投入。
2. 资金使用率评估资金使用率是衡量资金运用效果的重要指标。
经过充分调研和分析,我们发现资金使用率整体较高,超过了90%。
这说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得到了有效利用,实现了资金的合理配置和最大化利用。
四、项目执行情况的评估1. 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文化设施建设是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各类文化设施建设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我们发现绝大多数项目按计划进行,时间节点得到严格遵守。
同时,许多项目还超额完成建设任务,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空间。
2. 文化活动扶持项目文化活动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手段。
评估数据显示,在资金投入的支持下,各类文化活动项目得以顺利举行,覆盖范围广,观众参与积极度高。
具体而言,音乐会、展览、戏剧等文化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逐年提升,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效果评估1. 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的评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让更多的人受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项目概述文物是传承历史的重要符号,加强文物保护,对于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山东省出台《山东省文物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阐明“十三五”时期山东省文物事业的发展目标、战略布局和工作重点,并统筹安排国家和省级财政资金14000万元,用于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建设。
其中,各市县项目补助资金12040万元,为本次绩效评价范围;另包含省直项目补助资金1960万元,未纳入本次绩效评价范围。
各市县项目共180个子项目,项目内容涉及规划编制、方案编制、古遗址古墓葬保护展示整治工程、古建筑近现代建筑石刻本体保护工程、人防补助、考古勘察、陈列展示、调查科研和乡村记忆工程九个方面。
项目主管单位为山东省文物局,各市县文物主管部门会同本级财政部门配合组织项目的申报、初审、上报以及验收等工作。
本次绩效评价,评价组共抽选其中64个项目进行现场核查,预算安排5938万元,实际到位资金5818万元,到位率97.98%。
64个现场核查项目已支出专项资金2951.54万元,预算执行率为50.73%。
截止2018年5月31日,评价组共收到14个地市104个非现场核查项目资料,其余12个项目未提交相关资料。
104个非现场核查项目预算安排5608万元,实际到位资金5608万元,到位率100%,已支出专项资金2951.46万元,预算执行率为52.63%。
二、项目绩效目标(一)总体目标根据《山东省文物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到“十三五”末,山东文物实现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和传承发展,山东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格局更加优化。
“七区三带”片区保护战略全面实施,齐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基本形成,博物馆体系建设更加优化完善,文物保护科技手段实现突破,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全面实现文物大省向文物强省的转变。
(二)年度目标评价组根据《山东省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试行)》(鲁文发〔2013〕11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项目实施和管理的意见》(鲁文〔2016〕10号)等,梳理出本项目年度绩效目标如下:产出目标:给予全省16个市1144处无专门管理机构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员经费补贴;完成11个规划编制类项目建设,3个方案编制类项目建设,17个古遗址古墓葬保护展示整治工程,84个古建筑近现代建筑石刻本体保护工程,8个考古勘探项目,16个陈列展示项目,1个调查科研项目以及24个乡村记忆工程建设;全省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完成质量达标,并能及时完成;全省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实现成本节约。
效益目标:通过重点文物保护项目的实施,相关实施单位游客数量有所增长,景区门票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通过重点文物保护项目的实施,文物保存情况得到改善,规划、方案编制成果实现指导作用,提高文物保护员积极性;通过重点文物保护项目的实施,公众对规划编制的认知度、游客对文物重要意义的知晓度,以及社会公众的满意度达到85%以上。
三、评价基本情况本次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包括前期调查,制定工作方案,调查取数,撰写评价报告。
(一)评价方法评价过程中,评价组运用文献法、社会调查法、因素分析法等方法,同时通过文献资料搜索、多因素分析来支撑评价的逻辑紧密性与客观性。
本次评价坚持定量优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始终遵循科学规范、公正公开、分级分类、绩效相关的基本原则。
(二)评价思路及评价指标体系本次重点文物保护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评价指标、指标解释、评价标准、指标权重、数据来源、证据收集方式等。
其中,项目总体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17项三级指标和45项四级指标;由于本次绩效评价涉及项目实施内容不同,且各项目实施期限也不同,故项目评分首先按照具体项目实施内容将规划编制、方案编制等9类项目重新分类为“文保工程类”、“规划编制类”(二)主要绩效2016年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项目的实施,对于山东省文物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和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基础表和现场核查结果,除个别项目截至评价期末仍未开始实施或未全部编制完成外,其余56个项目按计划完成或进行;33个现场核查验收项目中除4个项目方案编制完成后审批未通过仍在修改中,其余29个项目质量达标;16个涉及接待人数的现场核查完工项目中,除个别处于封山期,接待人数减少、景区门票收入受影响外,其余15个项目完工后接待人数较上年同期均有所增长,增长率达33.33%-66.67%,10个项目景区门票收入较上年同期均有所增长,增长率达4.11%-11.54%;20个文保工程类完工项目,文物保存情况均得到有效改善。
此外,根据问卷调研结果,重点文物保护项目相关人员满意度较高。
其中,文物保护单位相关管理人员满意度为87.24%,文物保护员满意度为85.11%,社会公众满意度为89.02%。
上述相关人员对文物保护工作的整体满意度分别为89.65%、85%和91.32%。
1.通过项目实施,改善了文物保存情况通过重点文物保护项目的实施,四门塔环境整治提升工程等20个已完工的文保工程类项目,工程基本按原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完成质量较好,已具备展示利用条件或恢复其应用功能;太河镇传统乡镇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等4个已完工的方案编制类项目,方案批复后对整体项目实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项目实施后,文物保存情况得到有效改善,对山东省整体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此外,2016年山东省文物保护员补助经费的发放,提高了文物保护员文保工作的积极性,对全省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文物保存情况及时得到改善。
2.通过重点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文物保护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文物保护,能使广大群众了解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挥历史文物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民族凝聚力。
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实施,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在重点文物保护工作开展过程中,各文保单位利用传统工艺,坚持“最小干预”的基本原则,尽可能确保文物的完整性,做到“修旧如旧”,以保护历史信息的完整性。
昌邑市绿博园民间收藏博物馆建设等项目完工后,免费对外开放,吸引了公众对文物的兴趣。
通过参观欣赏馆中藏品,提高了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
3.通过重点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加强文物保护,合理利用和管理文物,能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的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扩大就业,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山东省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对于当地文物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门塔环境整治提升等文物保护项目完工后,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赏游览,景区游客和门票收入均有所提高,同时也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对于山东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1.项目绩效目标不够明确,项目计划完成情况难以衡量现场核查中,评价组查阅了64个项目的绩效目标申报表,仅有17个项目在数量、质量、成本、时效、效益等方面设置了细化的绩效指标,其中6个项目的绩效目标在上述几个方面设置了可以量化的绩效指标,其余项目绩效目标不够细化、未设置可量化指标。
绩效目标不明确,导致难以对项目实际完成情况进行衡量,也无法发挥绩效目标对项目实施的指导监控作用。
2.过程管理不规范,项目监管有待加强评价组在现场核查中发现,2016年山东省文物局通过山东省文物保护项目申报管理系统对全省文物保护项目进行监控管理,但仍存在个别项目实施过程不规范、资金使用审批与支出内容不规范等问题,项目监督管理有待加强。
3.项目进度延迟,影响预算执行根据基础表及现场核查结果,现场核查项目实际实施过程中,有个别项目实施期限晚于计划实施期限,目前处于项目前期准备阶段或开工进场阶段,尚无支出或仅有零星小额支出,造成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预算执行率为50.73%。
截至评价期末,仍有个别现场核查项目尚无专项资金支出。
项目进度延迟,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原因:(1)招投标难度大,公开招标不顺利文保项目招标单位资质要求高,本地符合资质的企业数量较少,间接导致有效投标单位少,增大了招投标难度,政府采购较难实现,导致部分项目进度延迟。
评价组在现场核查中发现,部分项目在招标过程中存在多次流标、实际建设单位与中标单位不符等现象,影响项目实际进度。
(2)方案批复时间较长,导致项目开工较晚评价组在现场核查中发现,由于未及时组织专家评审、评审后方案修改时间较长等原因,有些抢修项目从方案完成到方案批复时间长达6个月甚至16个月,导致项目实际开工较晚,影响整体项目进度。
4.项目工程验收不及时,验收流程有待明确项目工程验收不及时,主要是由于项目实施单位提出终验申请后,未及时组织专家进行验收,直接导致无法进行财务验收,财政结余资金无法统筹安排使用,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5.文保单位相关业务及资金管理制度缺失,后续管理能力不足评价组在现场核查中发现,个别文保项目责任单位相关业务管理制度及资金管理制度缺失,实际实施中参照国家及省级文物保护相关制度执行,未针对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相关制度。
制度缺失不易于项目单位进行科学化管理,如项目实施具体审批流程不明确、实施单位内部职责分工不明确等,导致项目实施进度及效益无法保证。
此外,现场核查的64个项目中,仅有25个项目相关单位建立了后期运营维护制度,13个项目相关单位制定了文物保护宣传机制,对文保项目实施后的运营管理,包括人员配置、资金投入及持续维护等有明确规划及相关保障措施,其余39个项目均未制定相关长效机制。
长效机制的缺失,不利于文物保护项目的后续运营管理,不利于文物保护项目的传承与利用。
五、意见建议(一)完善绩效目标,提高绩效目标填报质量绩效目标的设定,利于实际与计划相比较,考察项目绩效实现情况,资金与目标的匹配性,从而促进预算资金合理安排,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因此,评价组建议在将绩效目标纳入项目申报要求的同时,明确绩效目标的填报须细化、可衡量、合理可行等具体要求。
督促相关文保单位设置合理细化的绩效目标,从而指导、监督整个项目的实施,同时为后期项目实施情况评价提供依据。
(二)规范过程管理,充分发挥系统监督管理作用过程管理是项目实施管控最重要的环节,关系到整个项目的实施效果及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效率。
因此,评价组建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级文物管理部门应加强项目监管,充分利用山东省文物保护项目申报管理系统对全省文物保护项目进行监控管理,督促项目实施单位及时将项目实施情况及资金使用情况在系统内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