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二学案:2.2.3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二2.2.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doc
高中数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2.2.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目标要求】(1)掌握由一点和斜率导出直线方程的方法,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和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的方程.(2)理解直线方程几种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在整体上把握直线的方程. (3)掌握直线方程各种形式之间的互化.(4)通过直线方程一般式的教学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周密地分析讨论问题的能力.(5)通过直线方程特殊式与一般式转化的教学,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6)进一步理解直线方程的概念,理解直线斜率的意义和解析几何的思想方法. 【巩固教材——稳扎马步】1.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是( )A.经过定点 ()00,P x y 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 ()00y y k x x -=-表示B.经过两个不同的点 ()111,P x y , ()222,P x y 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121121y y x x x x y y --=--来表示C.与两条坐标轴都相交的直线一定可以用1x ya b+=表示 D.经过点()0,Q b 的直线方程都可以表示为y kx b =+2.已知 ()2,3A -,()3,2B --,直线l 过点()1,1P ,且与线段AB 相交,则直线l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是( )A.344k k ≤-≥或 B.344k -≤≤ C.1344k k ≤-≥或 D.344k -≤≤ 3.直线221x y a b -=在 y 轴上的截距是( ) A.b B.2b - C.2b D.b ±4.若直线0ax by c ++=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则有( )A.ab >0 bc >0B.ab <0 bc <0C.ab >0 bc <0D.ab <0 bc >0 【重难突破——重拳出击】5.已知点()3,P m 在过点()2,1M -和()3,4N -的直线上,则m 的值是( ) A. 5 B. 2 C. -2 D. -66.过点()2,P m -的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等腰直角三角形,则m 的值 ( )A.3-62或 B. 3-62或 C. 2-63或 D. 263或- 7.经过点P (3,4)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的绝对值相等的直线有(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 8.方程()10y kx k k=+≠的图形不可能是( )9.直线31y kx k =-+,当k 变动时,所有直线都通过定点( )A. ()0,0B. ()0,1C. ()3,1D. ()2,110.在y 轴上截距2为且垂直于直线3y π=-的直线方程是( )A .32y x =- B. 32y x =+ C.123y x =-- D. 123y x =-+11.若直线0Ax By c ++=与两坐标轴都相交,则有( )A. 0A B =B. 00A B ≠≠或C. 0C ≠D. 0C = 12.已知直线()()2222440m mx m y m+---+-=,其斜率不存在,则m 的值为( )A. 1B.34 C. 2- D. 314不等于或 【巩固提高——登峰揽月】x y x OxyxOxy x OxyxOA. B. C. D.13.直线的方程 0=++c by ax是一次方程.它的左边c by ax ++是x .y 的一次式.为方便起见,常数c 也看作是一次式.显然,如果x 的一次式c ax +在1x x =与2x x =()21x x ≠时取相同的值,那么c ax +必定是常数c (即a 必定为零).这一个简单的事实有许多应用.1、 求证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一点到两边距离之和为定值.2 . ABC ∆中有两个内接矩形1111G F E D ,2222G F E D ,都有一条边在BC 上,另两个顶点分别在AB 、AC 上(图2.2.2-1).如果两个矩形的周长都是20,14(1)求证任意一个一边在BC 上,另两个顶点分别在AB .AC 上的矩形DEFG 的周长是20.(2)求ABC ∆的面积.【课外拓展——超越自我】15.将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ABC 的各边都n 等分,过各分点作平行于其它两边的直线,将这个三角形等分成小三角形.各小三角形的顶点称为结点.在每个结点放置了一个实数.已知(1)A .B .C 三点上放置的数分别是a .b .c .(2)在每个由有公共边的两个小三角形组成的菱形之中,两组相对顶点上放置的数的和相等.试求:(1)放置最大数的点与放置最小数的点之间的最短距离r . (2)所有结点上的数的总和S .D 2G 2F 2E 2D 1G1F 1E 1D A 图2.2.2-1B AC E G F2.2.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巩固教材——稳扎马步】 1.B. 2.A 3.B. 4.B 【重难突破——重拳出击】5.C6.D7.C. 8.A. 9.C. 10.B. 11.A 12. C. 【巩固提高——登峰揽月】13.解 设底边BC 为x 轴,腰AB .AC 的法线式为0111=++c y b x a及0222=++c y b x a并且ABC ∆的内部在这两条直线的正侧.点P 在线段BC 上,它的坐标为(x ,0).因此,P 到两腰的距离之和为221121c x a c x a d d +++=+ (★)是x 的一次式.由于当P 与B 或C 重合时,(★)的值均为腰上的高h ,所以(★)式是常数h . 注意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有正负的.当P 沿x 轴移动到线段BC 外时,1d .2d 中有一个由正变负,所以上面的论证表明:等腰三角形底边延长线上一点到两腰的距离的差为定值,即一腰上的高. 14.解 以AB 为x 轴,D 点坐标为(x ,0),由于DG 与D 到AC 的距离只差一个常数因子C sin ,所以DG DE +是x 的一次式.这个一次式的D 与1D 或2D 重合时,它的值都是10,因此这一次式是常数10.即矩形DEFG 的周长是20.当D 与A 重合时,矩形退化为BC 上的高的两倍,所以这高为10.当D 与B 重合时,矩形退化为BC 的两倍,所以BC 为10.从而ABC ∆的面积为50.【课外拓展——超越自我】15. 条件(2)可叙述成:在所述菱形中,两相邻顶点上放置的数的差与另两个相邻顶点上放置的数的差相等.图2.2.2-2由此可知,下图中同一条线上的三个连续的结点上放置的数成等差数列(因为有两个结点既与这三个连续结点的前两个构成菱形,也与后两个构成菱形).由于等差数列的每一项都是首项与另一项的一次式,所以各结点上放置的数都有是a .b .c 的一次式.如果c b a ==,那么所放置的数均相等,0=r .如果a .b .c 不等,设a 最大,c 最小.由于等差数列中,最大(最小)的项是首项或最末一项,所以在所放置的数中也是a 最大,c 最小.1=r .现在考虑总和S .它也是a .b .c 的一次式.而且,当a .b .c 中任意两个字母互换时,相当于改变三角形的位置,所以总和S 保持不变,即S 是a .b .c 的对称式(对称函数).因此a .b .c 的系数相等,即()h c b a k S +++=其中k .h 为待定系数.令0===c b a ,这时所有结点上的数为0,0=S .从而0=h . 令1===c b a ,这时所有结点上的数为1,S 等于结点的个数()()()221121++=++++n n n从而()()621++=n n k因此()()()c b a n n S ++++=621图2.2.2-3。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二2.2.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doc
2.2.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目标要求】(1)熟练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能够根据两条直线的方程求出它们的交点坐标.(3)进一步掌握求直线方程的方法.(4)进一步理解直线方程的概念,理解运用直线的方程讨论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思想方法. 合的思想方法.【巩固教材——稳扎马步】1.下列两条直线12:2560:40l x y l x y +-=-+=与的交点是( )A . (2,2)-B . (2,2)-C . (2,4)-D .(4,2)-2.直线21x ay -=和221x ay -=平行,则实数a 为( )A . 0B . -1C . 1D .23.已知1:210l x my +-=与2:320l x y n +-=重合则, m n 应当满足( )A .33,24m n ==B . 24,33m n ==C .34,23m n ==D .43,32m n == 4.若直线()()2243660a a x a a y ++++--=与y 轴垂直,则a 等于 ( )A .3或 1B .2或 3C . 1D .2【重难突破——重拳出击】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直线1l 与2 l 的斜率相等,则1l ∥2 l .B.若直线1l 与2 l 互相平行,则它们的斜率相等.C.直线1l 与2 l 中,若一条直线的斜率存在,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则1l 与2 l 一定相交.D.若直线1l 与2 l 的斜率都不存在,则1l ∥2 l6.过点A(1.2)和点B(-3,2)的直线于直线0y =的位置关系是( )A . 相交B .平行C .重合D .以上都不对7.如果直线212:260:(1)(1)0l ax y l x a y a ++=+-+-=与直线平行但不重合,则a 的值等于( )A . -1或2B .-1C .2D .238.如果直线l 沿x 轴负方向平移3个单位,再沿y 轴正方向平移1个单位后,又回到原来的位置,那么直线l 的斜率是( )A .13- B . -3 C . 13D .3 9.已知定点()()2,3,3,2,A B ---直线l 过点()1,1P 且与线段AB 相交,则直线l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是( )A .344k k ≥≤-或B .344k -≤≤C . 3144k k ≥≤-或D .344k -≤≤ 10.直线320x y m ++=和直线()213230m x y m +-+-=的位置关系是( )A .平行B .相交C .重合 D .视m 的取值而定11.已知直线420mx y +-=与250x y n -+=垂直,垂足为()1,p ,则m n p -+的值为 ( )A .24B .20C .0D .-112.设a b 、、c 分别是△ABC 中,∠A 、∠B 、∠C 所对应边的边长,则直线sin 0x A ay C ⋅++=与sin sin 0by y B C -⋅+=的位置关系是( )A . 相交B .平行C .重合D .垂直【巩固提高——登峰揽月】13.已知直线l 的方程为3x+4y-12=0,求直线'l 的方程,使得:(1)'l 与l 平行,且过点(-1,3);(2)'l 与l 垂直,且'l 与两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4.14.求经过两条直线0132=++y x 和043=+-y x 的交点,并且垂直于直线0743=-+y x 的直线的方程:【课外拓展——超越自我】15.对于直线l 上任一点(y x ,),点(y x y x 3,24++)仅在l 上,求直线l 的方程16. 已知两定点A (2,5),B (-2,1),M 和N 是过原点的直线l 上两个动点,且,,如果直线和的交点在轴上,求,及点的MN l AB AM BN C y M N C =22//坐标。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B版必修2--《2.2.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课件2
H
E
2 2 3D
A
23
G
F C
B
(2) ∵BF∥AE
∴∠FBG(或其补角)为所求,
Rt△BFG中,求得∠FBG = 60 o
巩固提例高:1.空间四边形 ABCD 中, AD BC 2 , E, F 分别是 AB,CD 的中点, EF 3 , 求异面直线 AD, BC 所成的角。
2
2
在 EGF 中,cos EGF EG2 FG2 EF 2 1 ,∴ EGF 120 ,
2EG FG
2
∵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是:00,900
∴异面直线 AD, BC 所成的角为60
作角
证角
算角
答角
小结:
1. 异面直线的定义 不同在 任何 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异面直线.
相交直线
2. 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平行直线 异面直线
3. 异面直线的画法 辅助平面衬托法
4.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平移,转化为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5. 公理4: 在空间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6. 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
等或互补.
7. 计算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补充练习
450 。
D
(3)
直线
AB, BC,CD, DA, AB,
BC,CD, DA 与直线AAA
都垂直.
C' B'
C B
课堂反馈
1.如图,已知长方体ABCD-EFGH中, AB =2 3 , AD = 2 3 , AE = 2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必修二B版教案高中数学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人教版必修2B教案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一、复习目标:1.掌握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直线的夹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2.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二、知识要点:1.已知两条直线1l 与2l :(1)12//l l ⇔ . (2)12l l ⊥⇔ ; (3)1l 与2l 重合⇔ .2.直线1l 到2l 的角公式: ;直线1l 与2l 的夹角公式: . 3.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 . 三、课前预习:1.ABC ∆中,,,a b c 是内角,,A B C 的对边,且lgsin ,lgsin ,lgsin A B C 成等差数列,则直线21:(sin )(sin )0l A x A y a +-=与22:(sin )(sin )0l B x C y c +-=的位置关系( A )()A 重合 ()B 相交不垂直 ()C 垂直 ()D 平行2.点(1,1)到直线cos sin 1x y θθ+=的距离为()f θ的最大值是( D )()A 2 ()B 3()C 1()D 13.设直线1l :(1)(2)30m x m y ++--=与直线2l :(2)(51)20m x m y -+-+=.①若互相垂直,则m 的值为 0或2 ;②若没有公共点,则m 的值为12或52-.4.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为(3,3)A 、(2,2)B -、(7,1)C -.(1)A ∠=12arctan5;(2)A ∠的平分线AD 所在的直线方程为0x y -=.5.点(7,1)P -关于直线:250l x y --=的对称点Q 的坐标为(9,7)-.四、例题分析:例1.光线从点(2,4)A -射出,经直线l :270x y --=反射,反射光线过点(5,8)B . (1)求入射光线所在直线方程; (2)求光线从A 到B 经过的路程S .解:设点B 关于直线270x y --=的对称点是'00(,)B x y .∴000058270228152x y y x ++⎧⋅--=⎪⎪⎨-⎪=-⎪⎩,解之得009,6x y ==,∴'(9,6)B .(1)∴入射光线所在直线方程即'AB 直线方程:211480x y -+=.(2)设入射光线与直线l 交于点N ,则',,A N B 共线.∴''||||||||||S AN BN AN B N AB =+=+== 小结:例2.已知ABC ∆的顶点(31)A -,过点B 的内角平分线的方程是4100x y -+=,过点C 的中线方程为610590x y +-=,求顶点B 的坐标和直线BC 的方程.解:设点(,)B m n ,由过点B 的内角平分线方程得4100m n -+=①,又∵AB 的中点31(,)22m n +-在过C 的中线上,∴316()10()5922m n +-⋅+⋅=②,联立①、②解得10,5m n ==,∴点(10,5)B .6AB k =1k =∴1l 、2l 之间的距离|BD|=35|87|=--.由已知|BC|=32,∴∠BCD=45°,即所求直线与1l (或2l )的夹角为45°,设所求直线的斜率为k ,则有:tan45°=)43(1)43(-⋅+--k k ,解之得,k1=-7或k2=-71.∴所求直线的方程为y=-7(x-2)或y-3=71(x-2),即,7x+y -17=0或x-7y+19=0.小结:1.过点(1,2)P 引直线,使它与两点(2,3)A 、(4,5)B -距离相等,则此直线方程为( C ) ()A 2370x y +-=或460x y +-= ()B 460x y +-=()C 3270x y +-=或460x y +-= ()D 46x y +=2.把直线3y x =绕原点逆时针方向转动,使它与圆22230x y y ++-+=相切,则直线转动的最小正角是 ( B )()A 3π ()B 2π ()C 23π ()D 56π3.等腰三角形底边所在的直线1l 的方程为10x y +-=,一腰所在的直线2l 的方程为220x y --=,点(2,0)-在另一腰上,则此腰所在的直线3l 的方程为240x y -+=.4.已知O 为坐标原点,点A 的坐标为(4,2),P 为线段OA 垂直平分线上的一点,若OPA ∠为锐角,则点P 的横坐标x 的取值范围是3x >或1x <.5.△ABC 中,顶点(9,1)A 、(3,4)B 、内心(4,1)I ,则顶点C 的坐标为(1,4)--. 6.已知直线1l :10x y +-=,2l :230x y -+=,求直线2l 关于直线1l 对称的直线l 的方程.x+y-1=0, x=32-解法1 由 得2x-y+3=0, y=35∴l 过点P (32-,35).又,显然Q (-1,1)是直线2l 上一点,设Q 关于直线1l 的对称点为'Q (0x ,0y ),则有1)1(1100-=-⋅+-x y 0x =0 解之,得1212100=+++-y x 0y =2即'Q (0,2).直线l 经过点P 、'Q ,由两点式得它的方程为x-2y +4=0.解法2 由解法1知,1l 与2l 的交点为P (32-,35).设直线l 的斜率为k ,且1l 与2l 的斜率分别为-1和2. ∵ 2l 到1l 的角等于1l 到l 的角,∴ 2)1(121⨯-+--=)1(1)1(-⋅+--k k , ∴21=k . ∴直线l 的方程为y-35=21(x+32),即x-2y+4=0.解法3 设M (x ,y )是直线l 上的任意一点,点M 关于直线1l 的对称点为'M ,坐标为(0x ,0y ),则1)1(00-=-⋅--x x y y 0x =1-y 解得12200=-+++y y x x 0y =1-x即点'M (1-y ,1-x ),因为点'M 在直线2l 上,将它的坐标代入直线2l 的方程得,x-2y+4=0,即为直线l 的方程.7.已知三条直线1l :0mx y m -+=,2l :(1)0x my m m +-+=,3l :(1)(1)0m x y m +-++=,它们围成ABC ∆.(1)求证:不论m 取何值时,ABC ∆中总有一个顶点为定点;(2)当m 取何值时,ABC ∆的面积取最大值、最小值?并求出最大值、最小值. 证明⑴ 将直线1l :mx-y+m=0化为m (x +1)-y=0, x+1=0,由 得x=-1,y=0,即直线1l 经过定点(-1,0). -y=0,同理,将3l :(m+1)x-y+(m+1)=0化为m (x+1)+(x-y+1)=0, x+1=0由 得x=-1,y=0,即直线3l 经过定点(-1,0). x-y+1=0从而,直线1l 、3l 都过同一个定点(-1,0),由于1l 、3l 的交点是△ABC 的一个顶点,故△ABC 中总有一个顶点为定点.⑵ 设1l 、3l 的交点为A (-1,0),1l 、2l 的交点为B ,2l 、3l 的交点为C (如图),mx-y+m=0, x=由 解得x+my-m (m+1)=0, y=122+m m +m 即B (12+m m ,112+-m +m+1).x+my-m (m+1)=0, x=0 由 解得(m+1)x-y+(m+1)=0 y=m+1 即C (0,m+1).所以,11)11()1(2222+=+-++=m m m m BC .于是,△ABC 的面积S =h BC ⋅21=112122+++⋅m m m =)11(212++m m ∵ 12+m ≥2|m|, ∴ 12+m m≤21, ∴ ]21,21[12-∈+m m ,从而S ∈[41,43]. 令S=41,则m=-1;令S=43,则m=1.所以,当m=1时,△ABC 有最大面积43;当m=-1时,△ABC 有最小面积41.8.已知正方形的中心为直线220x y --=和10x y ++=的交点,正方形一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350x y +-=,求其它三边所在的直线方程.解:∵直线220x y --=和10x y ++=的交点为14(,)33O -,且设与350x y +-=平行的边所在的直线方程为30(5)x y c c ++=≠-,则11|45||4|c ---+=,∴373c =,故此直线方程为37303x y ++=.又设与350x y +-=垂直的边所在的直线方程为''30()x y c c R -+=∈,则'114|45||3()|c --⋅--+=,∴'11c =-或'193c =. 所以其它三边所在的直线方程为37303x y ++=,19303x y -+=,3110x y --=.。
内蒙古准格尔旗世纪中学高中数学必修二人教B版:2-2-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教案 精品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教案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通过研究两直线垂直的条件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3、通过对两直线垂直的位置关系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两条直线平行、垂直的条件难点:理解平行和垂直条件的思路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问题:已知两条直线的方程l 1:A 1x +B 1y +C 1=0,l 2:A 2x +B 2y +C 2=0,则这两条直线相交、平行、重合的条件是怎样的?二、交流展示1、在直角坐标系中,怎样根据直线方程的特征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三、合作探究探究一:两条直线相交和平行与重合条件教师:给出两条直线的方程为l 1:A 1x +B 1y +C 1=0与l 2:A 2x +B 2y +C 2=0,让同学们用已有的知识自主探究,相互讨论相交的条件是A 1B 2-A 2B 1≠0;或A 1A 2 B 1B 2学生:解两条直线所在方程构成的方程组可得:(A 1B 2-A 2B 1)x +B 2C 1-B 1C 2=0因此可得x=B 1C 2-C 1B 2 A 1B 2-A 2B 1 ,y=A 2C 1-A 1C 2 A 1B 2-A 2B 1 ,当A 1B 2-A 2B 1≠0时,方程有唯一解.让学生自主探究,互相讨论,探究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对学生在知识上进行适当的补遗,思维上的启迪,方法上点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讨论结果:l 1,l 2相交的条件是A 1B 2-A 2B 1≠0;或A 1A 2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 1B 2l 1,l 2平行的条件是A 1B 2-A 2B 1=0且B 2C 1-B 1C 2=0;或A 1A 2 =B 1B 2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 1C 2l 1,l 2重合的条件是A 1=λA 2,B 1=λB 2,C 1=λC 2,或A 1A 2 =B 1B 2 =C 1C 2探究二: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教师:根据两条直线方程的系数,我们能判断出两直线是否相交、平行、重合,那么能否利用两直线方程的系数来判断两直线是否垂直呢?学生:已知两条直线的方程为l 1:A 1x +B 1y +C 1=0,l 2:A 2x +B 2y +C 2=0,l 1、l 2垂直的条件是A 1A 2+B 1B 2=0;若l 1的斜率是k 1=-A 1B 1 ,l 2的斜率为k 2=-A 2B 2,即当l 1、l 2的斜率都存在时,直线l 1与l 2垂直的条件是k 1·k 2=-1即A 1A 2+B 1B 2=0时,当两条直线垂直时,这两条直线的倾斜角的差为90°.例1:已知直线l 1:3x +6y +10=0,l 2:x =-2y +5,求证:l 1//l 2.解:把l 2的方程写成一般式x +2y -5=0,因为A 1B 2-A 2B 1=0,B 1C 2-B 2C 1≠0,所以l 1//l 2.四、课堂小结两直线相交的条件是A 1B 2-A 2B 1≠0;或A 1A 2 B 1B 2两直线平行的条件是A 1B 2-A 2B 1=0且B 2C 1-B 1C 2=0;或A 1A 2 =B 1B 2C 1C 2 两直线重合的条件是A 1=λA 2,B 1=λB 2,C 1=λC 2,或A 1A 2 =B 1B 2 =C 1C 2两直线垂直的条件是A 1A 2+B 1B 2=0或k 1·k 2=-1五、巩固练习已知直线l 1:3x +6y +10=0,l 2:x =-2y +5,求证:l 1//l 2.六、布置作业课后练习84页 练习A 第二题87页 练习A 第二题 练习B 第一题。
高中数学人教B必修二学案:第二单元 2.2.3 第1课时 两条直线相交、平行与重合的条件含答案
2.2.3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 两条直线相交、平行与重合的条件学习目标 1.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2.能根据斜截式方程和一般式方程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或重合.3.能应用两直线平行与重合求参数或直线方程.知识点 两条直线相交、平行与重合的条件思考1 直线l 1:2x +3y -6=0与直线l 2:3x +2y +6=0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思考2 直线l 3:2x +3y -2=0与直线l 4:4x +6y +3=0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梳理 两条直线相交、平行与重合的判定方法 (1)代数法两条直线l 1:A 1x +B 1y +C 1=0,l 2:A 2x +B 2y +C 2=0的位置关系,可以用方程组⎩⎪⎨⎪⎧A 1x +B 1y +C 1=0,A 2x +B 2y +C 2=0的解进行判断(如表所示):(2)几何法设直线l 1:y =k 1x +b 1;l 2:y =k 2x +b 2,则: ①l 1与l 2相交⇔____________; ②l 1∥l 2⇔________________; ③l 1与l 2重合⇔____________.类型一 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判定例1 判断下列各组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l 1:y =3x +4,l 2:2x -6y +1=0; (2)l 1:2x -6y +4=0,l 2:y =x 3+23;(3)l 1:(2-1)x +y =3,l 2:x +(2+1)y =2; (4)l 1:x =5,l 2:x =6.反思与感悟 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 设两条直线的方程分别为l 1:A 1x +B 1y +C 1=0, l 2:A 2x +B 2y +C 2=0.(1)若A 1B 2-A 2B 1≠0或A 1A 2≠B 1B 2(A 2、B 2≠0),则两直线相交.(2)若A 1A 2+B 1B 2=0,则两直线相互垂直.(3)若A 1B 2-A 2B 1=0且A 1C 2-A 2C 1≠0或(B 1C 2-B 2C 1≠0)或A 1A 2=B 1B 2≠C 1C 2(A 2B 2C 2≠0),则两直线平行.跟踪训练1 已知两直线l 1:x +my +6=0,l 2:(m -2)x +3y +2m =0,当m 为何值时,直线l 1与l 2:(1)相交?(2)平行?(3)重合?类型二 两条直线平行的应用例2 (1)求过点A (1,-4)且与直线2x +3y +5=0平行的直线方程; (2)求过点P (3,2)且与经过点A (0,1),B (-2,-1)的直线平行的直线方程.反思与感悟 (1)求与直线y =kx +b 平行的直线的方程时,根据两直线平行的条件可巧设为y =kx +m (m ≠b ),然后通过待定系数法,求参数m 的值.(2)求与直线Ax +By +C =0平行的直线方程时,可设方程为Ax +By +m =0(m ≠C ),代入已知条件求出m 即可.其中对于斜率为零及不存在的情形要单独讨论.跟踪训练2 若直线l 与直线2x +3y +5=0平行,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56,求直线l的方程.类型三 两条直线的交点问题例3 求经过原点,且经过直线2x +3y +8=0和x -y -1=0的交点的直线l 的方程.反思与感悟 利用过交点的直线系方程避免了解方程组的过程,减少了运算量,因此我们必须熟练掌握这一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它解决求过两直线交点的直线方程的问题.跟踪训练3 三条直线x +y +1=0,2x -y +8=0,ax +3y -5=0只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a =________.1.直线Ax +4y -1=0与直线3x -y -C =0重合的条件是( ) A .A =12,C ≠0 B .A =-12,C =14C .A =-12,C ≠-14D .A =-12,C =-142.直线2x -y +k =0和直线4x -2y +1=0的位置关系是( ) A .平行 B .不平行C .平行或重合D .既不平行也不重合3.已知过点A (-2,m )和B (m,4)的直线与直线2x +y -1=0平行,则m 的值为( ) A .-8 B .0 C .2D .104.过点(-1,-3)且与直线2x +y -1=0平行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ABCD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 (0,1),B (1,0),C (4,3),求顶点D 的坐标.两条直线相交、平行与重合的条件(1)两条直线l 1:A 1x +B 1y +C 1=0,l 2:A 2x +B 2y +C 2=0的位置关系,可以用方程组⎩⎪⎨⎪⎧A 1x +B 1y +C 1=0,A 2x +B 2y +C 2=0的解的个数进行判断,也可用直线方程的系数进行判断,方法如下:答案精析问题导学 知识点思考1 由⎩⎪⎨⎪⎧ 2x +3y -6=0,3x +2y +6=0,得⎩⎪⎨⎪⎧x =-6,y =6.∴l 1与l 2相交.思考2 24=36≠-23,∴l 3∥l 4.梳理 (1)平行 A 1A 2=B 1B 2≠C 1C 2(A 2B 2C 2≠0) 相交 A 1A 2≠B 1B 2 重合 A 1A 2=B 1B 2=C 1C 2(2)①k 1≠k 2 ②k 1=k 2且b 1≠b 2 ③k 1=k 2且b 1=b 2 题型探究例1 解 (1)A 1=3,B 1=-1,C 1=4; A 2=2,B 2=-6,C 2=1. 因为A 1A 2≠B 1B 2,所以l 1与l 2相交.(2)A 1=2,B 1=-6,C 1=4; 把l 2化为x -3y +2=0, 所以A 2=1,B 2=-3,C 2=2. 因为A 1A 2=B 1B 2=C 1C 2,所以l 1与l 2重合.(3)A 1=2-1,B 1=1,C 1=-3; A 2=1,B 2=2+1,C 2=-2. 因为A 1A 2=B 1B 2≠C 1C 2,所以l 1与l 2平行.(4)A 1=1,B 1=0,C 1=-5; A 2=1,B 2=0,C 2=-6, 因为A 1B 2-A 2B 1=0,而A 2C 1-A 1C 2≠0,所以l 1与l 2平行. 跟踪训练1 解 因为直线l 1:x +my +6=0, 直线l 2:(m -2)x +3y +2m =0, 所以A 1=1,B 1=m ,C 1=6, A 2=m -2,B 2=3,C 2=2m .(1)若l 1与 l 2相交,则A 1B 2-A 2B 1≠0, 即1×3-m (m -2)≠0, 即m 2-2m -3≠0, 所以(m -3)(m +1)≠0, 解得m ≠3且m ≠-1.故当m ≠3且m ≠-1时,直线l 1与l 2相交.(2)若l 1∥l 2,则有⎩⎪⎨⎪⎧A 1B 2-A 2B 1=0,B 1C 2-B 2C 1≠0,即⎩⎪⎨⎪⎧3-m (m -2)=0,2m 2-18≠0,即⎩⎪⎨⎪⎧ m 2-2m -3=0,m 2≠9,解得⎩⎪⎨⎪⎧m =3或m =-1,m ≠3且m ≠-3,所以m =-1.故当m =-1时,直线l 1与l 2平行.(3)若l 1与l 2重合,则有⎩⎪⎨⎪⎧A 1B 2-A 2B 1=0,B 1C 2-B 2C 1=0,即⎩⎪⎨⎪⎧3-m (m -2)=0,2m 2-18=0,解得⎩⎪⎨⎪⎧m =3或m =-1,m =3或m =-3.所以m =3.故当m =3时,直线l 1与l 2重合.例2 解 (1)方法一 已知直线的斜率为-23,∵所求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所求直线方程的斜率为-23.由点斜式,得所求直线的方程为y +4=-23(x -1),即2x +3y +10=0.方法二 设与直线2x +3y +5=0平行的直线l 的方程为2x +3y +λ=0(λ≠5). ∵l 经过点A (1,-4),∴2×1+3×(-4)+λ=0,解得λ=10, ∴所求直线方程为2x +3y +10=0.(2)经过点A (0,1),B (-2,-1)的直线的斜率为k =1-(-1)0-(-2)=1.∵所求直线经过点P (3,2), ∴所求直线方程为y -2=x -3 即x -y -1=0.跟踪训练2 解 设直线l 的方程为 2x +3y +C =0, 令x =0,得y =-C3,令y =0,得x =-C2.由题意,得-C 3-C 2=56,解得C =-1.所以直线的方程为2x +3y -1=0.例3 解 方法一 解方程组⎩⎪⎨⎪⎧2x +3y +8=0,x -y -1=0,得⎩⎪⎨⎪⎧x =-1,y =-2,∴直线2x +3y +8=0和x -y -1=0的交点坐标为(-1,-2). 又直线l 经过原点, ∴直线l 的方程为y -0-2-0=x -0-1-0,即2x -y =0. 方法二 设所求直线方程为2x +3y +8+λ(x -y -1)=0, ∵直线过原点(0,0), ∴8-λ=0,∴λ=8,∴直线方程为2x +3y +8+8x -8y -8=0, 即2x -y =0. 跟踪训练3 3或-6解析 当直线ax +3y -5=0与x +y +1=0平行时,a =3. 当直线ax +3y -5=0与2x -y +8=0平行时, a 2=3-1≠-58,得a =-6, ∴a =3或a =-6. 当堂训练 1.D 2.C 3.A 4.2x +y +5=0解析 设所求直线方程为2x +y +C =0, 将点(-1,-3)代入方程, 2×(-1)-3+C =0,得C =5. ∴直线方程为2x +y +5=0.5.解 设D (m ,n ),由题意,得AB ∥DC ,AD ∥BC , 则有k AB =k DC ,k AD =k BC .所以⎩⎪⎨⎪⎧0-11-0=3-n4-m,n -1m -0=3-04-1,解得⎩⎪⎨⎪⎧m =3,n =4.所以点D 的坐标为(3,4).。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二2.2.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doc
2.2.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目标要求】(1)掌握由一点和斜率导出直线方程的方法,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和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的方程.(2)理解直线方程几种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在整体上把握直线的方程.(3)掌握直线方程各种形式之间的互化.(4)通过直线方程一般式的教学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周密地分析讨论问题的能力.(5)通过直线方程特殊式与一般式转化的教学,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6)进一步理解直线方程的概念,理解直线斜率的意义和解析几何的思想方法.【巩固教材——稳扎马步】1.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是( )A.经过定点 ()00,P x y 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 ()00y y k x x -=-表示B.经过两个不同的点 ()111,P x y , ()222,P x y 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121121y y x x x x y y --=--来表示C.与两条坐标轴都相交的直线一定可以用1x y a b+=表示 D.经过点()0,Q b 的直线方程都可以表示为y kx b =+2.已知 ()2,3A -,()3,2B --,直线l 过点()1,1P ,且与线段AB 相交,则直线l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是( ) A.344k k ≤-≥或 B.344k -≤≤ C.1344k k ≤-≥或 D.344k -≤≤ 3.直线221x y a b -=在 y 轴上的截距是( ) A.b B.2b - C.2bD.b ±4.若直线0ax by c ++=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则有( )A.ab >0 bc >0B.ab <0 bc <0C.ab >0 bc <0D.ab <0 bc >0【重难突破——重拳出击】5.已知点()3,P m 在过点()2,1M -和()3,4N -的直线上,则m 的值是( )A. 5B. 2C. -2D. -66.过点()2,P m -的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等腰直角三角形,则m 的值 ( )A. 3-62或B. 3-62或C. 2-63或D. 263或-7.经过点P (3,4)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的绝对值相等的直线有( )A. 1条B. 2条C. 3条 D. 4条8.方程()10y kx k k =+≠的图形不可能是( )9.直线31y kx k =-+,当k 变动时,所有直线都通过定点( )A. ()0,0B. ()0,1C. ()3,1D. ()2,110.在y 轴上截距2为且垂直于直线3y π=-的直线方程是( )A .32y x =- B. 32y x =+ C.123y x =-- D. 123y x =-+ 11.若直线0Ax By c ++=与两坐标轴都相交,则有( )A. 0A B =gB. 00A B ≠≠或C. 0C ≠D. 0C =12.已知直线()()2222440m m x m y m +---+-=,其斜率不存在,则m 的值为( )A. 1B. 34C. 2-D. 314不等于或 【巩固提高——登峰揽月】13.直线的方程 0=++c by ax是一次方程.它的左边c by ax ++是x .y 的一次式.为方便起见,常数c 也看作是一次式.显然,如果x 的一次式c ax +在1x x =与2x x =()21x x ≠时取相同的值,那么c ax +必定是常数c (即a 必定为零).这一个简单的事实有许多应用.1、 求证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一点到两边距离之和为定值.2 . ABC ∆中有两个内接矩形1111G F E D ,2222G F E D ,都有一条边在BC 上,另两个顶点分别在AB 、AC 上(图2.2.2-1).如果两个矩形的周长都是20,14(1)求证任意一个一边在BC 上,另两个顶点分别在AB .AC 上的矩形DEFG 的周长是20. (2)求ABC ∆的面积. 【课外拓展——超越自我】 15.将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ABC 的各边都n 等分,过各分点作平行于其它两边的直线,将这个三角形等分成小三角形.各小三角形的顶点称为结点.在每个结点放置了一个实数.已知 D 2G2F 2E 2D 1G1F 1E 1D A 图2.2.2-1B AC E G F(1)A .B .C 三点上放置的数分别是a .b .c .(2)在每个由有公共边的两个小三角形组成的菱形之中,两组相对顶点上放置的数的和相等.试求:(1)放置最大数的点与放置最小数的点之间的最短距离r .(2)所有结点上的数的总和S .2.2.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巩固教材——稳扎马步】1.B.2.A3.B.4.B【重难突破——重拳出击】5.C6.D7.C. 8.A. 9.C. 10.B. 11.A 12. C.【巩固提高——登峰揽月】13.解 设底边BC 为x 轴,腰AB .AC 的法线式为0111=++c y b x a及0222=++c y b x a并且ABC ∆的内部在这两条直线的正侧.点P 在线段BC 上,它的坐标为(x ,0).因此,P 到两腰的距离之和为221121c x a c x a d d +++=+ (★)是x 的一次式.由于当P 与B 或C 重合时,(★)的值均为腰上的高h ,所以(★)式是常数h .注意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有正负的.当P 沿x 轴移动到线段BC 外时,1d .2d 中有一个由正变负,所以上面的论证表明:等腰三角形底边延长线上一点到两腰的距离的差为定值,即一腰上的高.14.解 以AB 为x 轴,D 点坐标为(x ,0),由于DG 与D 到AC 的距离只差一个常数因子C sin ,所以DG DE +是x 的一次式.这个一次式的D 与1D 或2D 重合时,它的值都是10,因此这一次式是常数10.即矩形DEFG 的周长是20.当D 与A 重合时,矩形退化为BC 上的高的两倍,所以这高为10.当D 与B 重合时,矩形退化为BC 的两倍,所以BC 为10.从而ABC ∆的面积为50.【课外拓展——超越自我】15. 条件(2)可叙述成:在所述菱形中,两相邻顶点上放置的数的差与另两个相邻顶点上放置的数的差相等.由此可知,下图中同一条线上的三个连续的结点上放置的数成等差数列(因为有两个结点既与这三个连续结点的前两个构成菱形,也与后两个构成菱形).由于等差数列的每一项都是首项与另一项的一次式,所以各结点上放置的数都有是a .b .c 的一次式.如果c b a ==,那么所放置的数均相等,0=r .如果a .b .c 不等,设a 最大,c 最小.由于等差数列中,最大(最小)的项是首项或最末一项,所以在所放置的数中也是a 最大,c 最小.1=r .现在考虑总和S .它也是a .b .c 的一次式.而且,当a .b .c 中任意两个字母互换时,相当于改变三角形的位置,所以总和S 保持不变,即S 是a .b .c 的对称式(对称函数).因此a .b .c 的系数相等,即()h c b a k S +++=其中k .h 为待定系数.令0===c b a ,这时所有结点上的数为0,0=S .从而0=h .令1===c b a ,这时所有结点上的数为1,S 等于结点的个数()()()221121++=++++n n n Λ 从而 ()()621++=n n k 因此 ()()()c b a n n S ++++=621 图2.2.2-3。
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2课件:2.2.3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题型五
【变式训练 1】 给出以下四条直线:①l1:2x-3y+1=0;② l2:6x+4y-1=0;③l3:6x-9y+2=0;④l4: 2 ������ + 3 ������ = 0. 其中互相平行的直线是 ,互相垂直的直线 是 . 解析:4 条直线的方程可分别化为:
l1:y= ������ + ; ������2: ������ = − ������ + ; ������3: ������ = ������ + ; ������4: ������ = − ������. 显然 l1∥l3,l2∥l4,l1⊥l2,l1⊥l4,l3⊥l2,l3⊥l4.
1
2
证明:设直线 l1,l2 的一般式分别为 A1x+B1y+C1=0,A2x+B2y+C2=0,则 k1=− ������1 , ������1 = − ������1 , ������2 = − ������2 , ������2 = − ������2 . 而当A1B2-A2B1=0,且 B1C2-C1B2≠0 时,l1∥l2,所以当
【例3】 已知点A(2,2)和直线l:3x+4y-20=0.求: (1)过点A和直线l平行的直线方程; (2)过点A和直线l垂直的直线方程. 分析:本题可根据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时斜率间的关系,求出所 求直线的斜率后用点斜式求解,也可利用直线系方程来求解.
解:(1)(方法一)由 l:3x+4y-20=0,得 kl=− 4. 所以 l1 的方程为 y-2=− 4 (������ − 2), 即 3x+4y-14=0.
3 3 直线 l2 化为斜截式为 y=− 5 ������ − 10, 3 由此可知 l1 的斜率为 k1=− 5 , 在y 轴上的截距为 6 3 3 , ������2 的斜率为k2=− , 在y 轴上的截距为 B2=− . 5 5 10 3 6 3 因为k1=k2=− 5 , ������1 = 5 ≠ − 10 = ������2,所以 l1∥l2. 5 5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二《 2.2.3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_3
双基达标 (限时20分钟)1.直线3x +2y +6=0和2x +5y -7=0的交点坐标为 ( ).A .(-4,-3)B .(4,3)C .(-4,3)D .(3,4)解析 由方程组⎩⎨⎧ 3x +2y +6=0,2x +5y -7=0,得⎩⎨⎧x =-4,y =3故选C.答案 C2.已知过A (-2,m )和B (m,4)的直线与斜率为-2的直线平行,则m 的值是( ).A .-8B .0C .2D .10解析 由题意可知,k AB =4-mm +2=-2,所以m =-8. 答案 A3.若直线l 经过点(a -2,-1)和(-a -2,1),且与经过点(-2,1),斜率为-23的直线垂直,则实数a 的值是( ).A .-23B .-32 C.23D.32解析 由于直线l 与经过点(-2,1)且斜率为-23的直线垂直,可知a -2≠-a -2.∵k l =1-(-1)-a -2-(a -2)=-1a ,∴-1a ·⎝ ⎛⎭⎪⎫-23=-1,∴a =-23. 答案 A4.直线l 1的倾斜角为45°,直线l 2过A (-2,-1),B (3,4),则l 1与l 2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解析 ∵直线l 1的倾斜角为45°, ∴k 1=1.又∵直线l 2过A (-2,-1),B (3,4), ∴k 2=4-(-1)3-(-2)=1.∴k 1=k 2,∴l 1与l 2平行或重合. 答案 平行或重合5.直线l 1,l 2的斜率是方程x 2-3x -1=0的两根,则l 1与l 2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解析 ∵l 1,l 2的斜率是方程x 2-3x -1=0的两根,不妨设斜率分别为k 1,k 2,则k 1·k 2=-1,∴l 1⊥l 2.答案 垂直6.已知A (1,0),B (3,2),C (0,4),点D 满足AB ⊥CD ,且AD ∥BC ,过求点D 的坐标.解 设D (x ,y ),则k AB =23-1=1,k BC =4-20-3=-23,k CD =y -4x ,k AD =yx -1.因为AB ⊥CD ,AD ∥BC ,所以k AB ·k CD =-1,k AD =k BC ,所以⎩⎪⎨⎪⎧1×y -4x =-1y x -1=-23,解得⎩⎨⎧x =10y =-6,即D (10,-6).综合提高 (限时25分钟)7.点P (2,5)关于直线x +y =0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 ).A .(5,2)B .(2,-5)C .(-5,-2)D .(-2,-5)解析 设P (2,5)关于直线x +y =0的对称点为P 1,则PP 1的中点应在x +y =0上,可排除A ,B 而(-2,-5)与P (2,5)显然关于原点对称,但不关于直线x +y =0对称.故选C.答案 C8.无论k 为何值,直线(k +2)x +(1-k )y -4k -5=0都过一个定点,则定点坐标为( ).A .(1,3)B .(-1,3)C .(3,1)D .(3,-1)解析 直线方程可化为(2x +y -5)+k (x -y -4)=0,由直线系方程知,此直线系过两直线的交点.由⎩⎨⎧ x -y -4=0,2x +y -5=0,解得⎩⎨⎧x =3,y =-1,,交点为(3,-1).故选D.答案 D9.经过直线3x +2y +6=0和2x +5y -7=0的交点,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解析 设直线方程为3x +2y +6+λ(2x +5y -7)=0, 即(3+2λ)x +(2+5λ)y +6-7λ=0. 令x =0,得y =7λ-62+5λ; 令y =0,得x =7λ-63+2λ. 由7λ-62+5λ=7λ-63+2λ,得λ=13或λ=67. 直线方程为x +y +1=0或3x +4y =0. 答案 x +y +1=0或3x +4y =010.已知直线l 1经过点A (0,-1)和点B ⎝ ⎛⎭⎪⎫-4a ,1,直线l 2经过点M (1,1)和点N (0,-2),若l 1与l 2没有公共点,则实数a 的值为________.解析 由题意得,l 1∥l 2,∴k 1=k 2, ∵k 1=-a2,k 2=3, ∴-a2=3,∴a =-6. 答案 -611.已知直线l 1经过点A (3,a ),B (a -2,-3),直线l 2经过点C (2,3),D (-1,a -2),如果l 1⊥l 2,求a 的值.解 设直线l 1,l 2的斜率分别为k 1,k 2.∵直线l 2经过点C (2,3),D (-1,a -2),且2≠-1, ∴l 2的斜率存在.当k 2=0时,k 1不存在,a -2=3,则a =5; 当k 2≠0时,即a ≠5,此时k 1≠0, 由k 1·k 2=-1,得-3-a a -2-3·a -2-3-1-2=-1,解得a =-6.综上可知,a 的值为5或-6.12.(创新拓展)已知在▱ABCD 中,A (1,2),B (5,0),C (3,4). (1)求点D 的坐标;(2)试判定▱ABCD 是否为菱形?解 (1)设D (a ,b ),由▱ABCD ,得k AB =k CD ,k AD =k BC , 即⎩⎪⎨⎪⎧0-25-1=b -4a -3,b -2a -1=4-03-5.解得⎩⎨⎧a =-1,b =6,∴D (-1,6). (2)∵k AC =4-23-1=1,k BD =6-0-1-5=-1, ∴k AC ·k BD =-1,∴AC ⊥BD .∴▱ABCD 为菱形.。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二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教案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教学目标:掌握两条异面直线的概念以及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概念,使学生明白数学概念的来龙去脉,加深对人类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的理解和认识,体会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
教学重点:1、异面直线和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概念的理解。
2、两条直线互为异面直线的依据的证明。
教学难点:1、异面直线和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概念的理解。
2、异面直线的判定;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判断与求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回忆上节课我们研究了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分类依据。
2、对于两条相交直线我们只要研究他们夹角的大小来刻画,对于空间两条平行线,我们在上节课已经作了研究,并得到两个成果,就是公理4和等角定理。
3、请同学们观察如图所示正方体中AB和B1C1,AB和A1C1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它们在空间的具体位置关系有什么不同吗?如何比较简单地判定空间的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如何能找到一个几何量来刻画两条异面直线的具体的位置关系?二、讲解新课:(一)异面直线的判定方法1、探究判断空间两条直线异面的方法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你能找到互为异面的两条直线吗?图形语言:符号语言:探究合作证明:总结:证明两条直线为异面直线的方法有:(1)通常借助于:(2)用定理证明:通常称为两在两不在定理,一个平面,两条直线(平面内一条,平面外一条),两个点(平面内一个,平面外一个)(3)当一个问题正面叙说不容易说清楚时,我们通常采用反证法,步骤是:反设(设出所证问题的反面),归谬(推出与公理、定理、定义矛盾或已知条件的矛盾或自相矛盾)、下结论。
(二)探究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1、我们可以用角来刻画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步骤为:从这个概念中,我们能够得到一些什么信息?(1)角的范围(2)求解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步骤。
[问题1]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大小是否因为点O 的不同而改变吗?[问题2]若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900,又如何定义他们之间的关系?[问题3]在求解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过程中,体现了什么样的数学思想呢?(三)例题讲解:例1:(1)空间两条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2)垂直于两条异面直线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3)垂直于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4)直线a 与b 平行,直线b 与c 平行,则a 与c 平行;(5)直线a 与b 相交,直线b 与c 相交,则a 与c 相交;(6)直线a 与b 异面,直线b 与c 异面,则a 与c 异面;(7)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必和另一条也垂直。
数学人教B2学案:课堂探究2.2.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含解析
课堂探究探究一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1)判断两条直线平行,需要判断其斜率相等(斜率存在时),即k1=k2。
两条直线斜率相等,则两条直线可能平行也可能重合,还需要再进一步判断截距不相等,即b1≠b2。
如果两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两条直线的方程为x=a1,x=a2,只需a1≠a2即可;(2)判断两条直线平行,也可用系数比.2.判断两条直线垂直:(1)如果斜率都存在,只判断k1k2=-1,如果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则另一条直线的斜率必等于零,从斜率的角度判断,应注意上面的两种情况;(2)利用A1A2+B1B2=0判断.【典型例题1】判断下列各组直线的位置关系,若相交,求出交点的坐标.(1)l1:4x+3y-2=0与l2:x+2y+2=0;=0与l2:2x+4y-1=0;(2)l1:x+2y-12x+1。
(3)l1:x-3y=0与l2:y=13思路分析:判断两直线位置关系的解法有三种:一是根据方程组的解的个数判定;二是根据方程的系数间的关系判定;三是化成斜截式方程判定.解法一:(1)解方程组4320,220,x y x y +-=⎧⎨++=⎩ ① ②①×2-②×3得5x -10=0,所以x =2。
将x =2代入①得y =-2,所以两直线相交,交点坐标为(2,-2).(2)解方程组120,22410,x y x y ⎧+-=⎪⎨⎪+-=⎩ ① ②①×2-②得0=0,即此方程组有无数多个解,所以两直线重合.(3)解方程组30,110,3x y x -=⎧⎪⎨+=⎪⎩ ① ② 由①得x =3y ,代入②得y =y +1,即0=1不成立,所以方程组无解,所以两直线平行.解法二:(1)由于A 1=4,B 1=3,C 1=-2,A 2=1,B 2=2,C 2=2,所以D 1=A 1B 2-A 2B 1=4×2-1×3=5≠0,所以两直线相交.解方程组4320,220x y x y +-=⎧⎨++=⎩得2,2,x y =⎧⎨=-⎩所以两直线的交点为(2,-2).(2)由于A 1=1,B 1=2,C 1=-12,A 2=2,B 2=4,C 2=-1, 所以D 1=A 1B 2-A 2B 1=1×4-2×2=0,D 2=A 1C 2-A 2C 1=1×(-1)-2×12⎛⎫- ⎪⎝⎭=-1+1=0,所以两直线重合.(3)由于A 1=1,B 1=-3,C 1=0,A 2=13,B 2=-1,C 2=1, 所以D 1=A 1B 2-A 2B 1=1×(-1)-13×(-3)=-1+1=0,D 2=A 1C 2-A 2C 1=1×1-13×0=1-0=1≠0,所以两直线平行. 解法三:(1)l 1:y =-43x +23,l 2:y =-12x -1。
高中数学人教B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册第二章2.2.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教学设计
教学难点:斜率公式的推导与应用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新课讲解
在初中我们学习平面几何时已经知道,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1与l2:如果它们没有公共点,那么l1和l2平行;如果它们有唯一的公共点,则l1和l2相交。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可以用直线的方程来表示,那么如何依据两条直线的方程来判定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呢?
(2) 与 平行或重合的充要条件是 与 共线,即 .
那么又是如何区分两条直线的平行和重合呢?
在 与 共线时,存在实常数 ,使得 ,因为 与 都不是零向量,所以 0,且
此时 的方程可以写成 ,即 .可以看出,方程组 要么有无穷多组解,要么没有解,而且有无穷多组解的充要条件是 因此
与 重合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 ,使得
那么如果直线我们不知道斜率是否存在,比如直线是以一般式方程给出的,我们又如何判断呢?
设直线 .当然我们可以继续利用方程组解的个数来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但这里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角度,利用直线的法向量来处理。
由于 是直线 的一个法向量, 是直线l2的一个法向量,我们可以知道
(1) 与 相交的充要条件是 与 不共线,即 ;
若直线 ,则可得方程组
消去未知数y并整理,可得
(1)当且仅当 ,即 时, 式有唯一解
,因此可知方程组有唯一解,且 .此时,直线 与 有唯一的交点(称为相交),且交点坐标( ).
(2)当且仅当 且 ,即 且 时, 式无解,因此方程组也无解.此时直线l1与l2没有交点,因此它们相互平行.
(3)当且仅当 且 ,即 且 时,任意实数都是 式的解,方程组有无数组解.此时,直线l1与l2的方程完全一样,它们重合。
学案3:2.2.3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2.3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学习目标1.掌握两条直线相交的判定方法,会求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重点)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方法,注意利用直线方程的系数和利用斜率判定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差别.(重点)3.灵活选取恰当的方法判定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难点) 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 两条直线相交、平行与重合的条件 1.代数方法判断两条直线l 1:A 1x +B 1y +C 1=0,l 2:A 2x +B 2y +C 2=0的位置关系,可以用方程组⎩⎪⎨⎪⎧A 1x +B 1y +C 1=0A 2x +B 2y +C 2=0的解进行判断(如下表所示)2.若两直线的斜率均存在,我们可以利用斜率和在y 轴上的截距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其方法如下:设l 1:y =k 1x +b 1,l 2:y =k 2x +b 2, ①l 1与l 2相交⇔ ; ②l 1∥l 2⇔ ; ③l 1与l 2重合⇔ . 预习自测1.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若两条直线斜率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 (2)若l 1∥l 2,则k 1=k 2.( )(3)若两直线中有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另一条直线的斜率存在,则两直线相交.( ) (4)若两直线斜率都不存在,则两直线平行.( )教材整理2 两条直线垂直两条直线垂直与斜率的关系2直线l1,l2的斜率是方程x2-3x-1=0的两根,则l1与l2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重合C.相交但不垂直D.垂直合作学习类型1 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例1根据下列给定的条件,判断直线l1与直线l2是否平行.(1)l1经过点A(2,1),B(-3,5),l2经过点C(3,-3),D(8,-7);(2)l1经过点E(0,1),F(-2,-1),l2经过点G(3,4),H(2,3);(3)l1的倾斜角为60°,l2经过点M(1,3),N(-2,-23);(4)l1平行于y轴,l2经过点P(0,-2),Q(0,5).名师指津1.判断两条直线平行,应首先看两条直线的斜率是否存在,即先看两点的横坐标是否相等,对于横坐标相等是特殊情况,应特殊判断.在证明两条直线平行时,要区分平行与重合,必须强调不重合才能确定平行.因为斜率相等也可以推出两条直线重合.2.应用两条直线平行求参数值时,应分斜率存在与不存在两种情况求解.跟踪训练1.已知P(-2,m),Q(m,4),M(m+2,3),N(1,1),若直线PQ∥直线MN,求m的值.类型2 两条直线垂直的判定例2(1)l1经过点A(3,2),B(3,-1),l2经过点M(1,1),N(2,1),判断l1与l2是否垂直;(2)已知直线l1经过点A(3,a),B(a-2,3),直线l2经过点C(2,3),D(-1,a-2),若l1⊥l2,求a的值.名师指津利用斜率公式来判定两直线垂直的方法1.一看:就是看所给两点的横坐标是否相等,若相等,则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再看另一条直线的两点的纵坐标是否相等,若相等,则垂直,若不相等,则进行第二步.2.二代:就是将点的坐标代入斜率公式.3.求值:计算斜率的值,进行判断.尤其是点的坐标中含有参数时,应用斜率公式要对参数进行讨论.跟踪训练2.(1)l1经过点A(3,4)和B(3,6),l2经过点P(-5,20)和Q(5,20),判断l1与l2是否垂直;(2)直线l1过点(2m,1),(-3,m),直线l2过点(m,m),(1,-2),若l1与l2垂直,求实数m 的值.探究共研型探究点直线平行与垂直的综合应用探究1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坐标A(5,-1),B(1,1),C(2,3),你能判断△ABC的形状吗?探究2 若已知直角三角形ABC 的顶点A (5,-1),B (1,1),C (2,m ),你能求出m 的值吗?例3 已知四点A (-4,3),B (2,5),C (6,3),D (-3,0),若顺次连接A ,B ,C ,D 四点,试判定四边形ABCD 的形状. 名师指津1.利用直线的斜率判定平面图形的形状一般要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先由图形作出猜测,然后利用直线的斜率关系进行判定.2.由几何图形的形状求参数(一般是点的坐标)时,要根据图形的特征确定斜率之间的关系,既要考虑斜率是否存在,又要考虑到图形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形. 跟踪训练3.已知A (1,0),B (3,2),C (0,4),点D 满足AB ⊥CD ,且AD ∥BC ,试求点D 的坐标. 课堂检测1.已知A (2,0),B (3,3),直线l ∥AB ,则直线l 的斜率k 等于( ) A.-3 B.3 C.-13D.132.过点(3,6),(0,3)的直线与过点(6,2),(2,0)的直线的位置关系为()A.垂直B.平行C.重合D.以上都不正确3.已知直线l1的倾斜角为60°,直线l2的斜率k2=m2+3-4,若l1∥l2,则m的值为________.4.直线l1的斜率为2,直线l2上有三点M(3,5),N(x,7),P(-1,y),若l1⊥l2,则x=________,y=________.5.已知四点A(2,2+22),B(-2,2),C(0,2-22),D(4,2),顺次连接这四点,试判断四边形ABCD的形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两条直线相交、平行与重合的条件1.平行无交点A1A2=B1B2≠C1C2(A2B2C2≠0)相交有一个交点A1A2≠B1B2(A2B2≠0)无数个交点 A 1A 2=B 1B 2=C 1C 2(A 2B 2C 2≠0) 2. ①k 1≠k 2②k 1=k 2且b 1≠b 2 ③k 1=k 2且b 1=b 2 预习自测1. 【答案】 (1)× (2)× (3)√ (4)×【解析】 (1)、(4)中两直线有可能重合,故(1)(4)错误;(2)可能出现两直线斜率不存在情况,故(2)错误;(3)正确. 教材整理2 两条直线垂直 k 1·k 2=-1 l 1⊥l 2 预习自测 2. 【答案】 D【解析】 设两直线的斜率分别为k 1,k 2,则k 1·k 2=-1,故l 1与l 2垂直. 合作学习类型1 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例1 【解析】 先确定各题中直线的斜率是否存在,斜率存在的直线利用斜率公式求出斜率,再利用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判断它们是否平行.解:(1)由题意知,k 1=5-1-3-2=-45,k 2=-7+38-3=-45,所以直线l 1与直线l 2平行或重合,又k BC =5-(-3)-3-3=-43≠-45,故l 1∥l 2.(2)由题意知,k 1=-1-1-2-0=1,k 2=3-42-3=1,所以直线l 1与直线l 2平行或重合,k FG =4-(-1)3-(-2)=1,故直线l 1与直线l 2重合.(3)由题意知,k 1=tan 60°=3,k 2=-23-3-2-1=3,k 1=k 2,所以直线l 1与直线l 2平行或重合.(4)由题意知l 1的斜率不存在,且不是y 轴,l 2的斜率也不存在,恰好是y 轴,所以l 1∥l 2. 跟踪训练1.解:当m =-2时,直线PQ 的斜率不存在,而直线MN 的斜率存在,MN 与PQ 不平行,不合题意;当m =-1时,直线MN 的斜率不存在,而直线PQ 的斜率存在,MN 与PQ 不平行, 不合题意;当m ≠-2且m ≠-1时,k PQ =4-m m -(-2)=4-mm +2,k MN =3-1m +2-1=2m +1.因为直线PQ ∥直线MN ,所以k PQ =k MN , 即4-m m +2=2m +1,解得m =0或m =1. 当m =0或1时,由图形知,两直线不重合. 综上,m 的值为0或1. 类型2 两条直线垂直的判定例2 【解析】 (1)若斜率存在,求出斜率,利用垂直的条件判断;若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再看另一条的斜率是否为0,若为0,则垂直;(2)当两直线的斜率都存在时,由斜率之积等于-1求解;若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由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求解.解:(1)直线l 1的斜率不存在,直线l 2的斜率为0,所以l 1⊥l 2. (2)由题意,知l 2的斜率k 2一定存在,l 1的斜率可能不存在. 当l 1的斜率不存在时,3=a -2,即a =5,此时k 2=0, 则l 1⊥l 2,满足题意.当l 1的斜率k 1存在时,a ≠5, 由斜率公式,得k 1=3-a a -2-3=3-a a -5,k 2=a -2-3-1-2=a -5-3.由l 1⊥l 2,知k 1k 2=-1, 即3-a a -5×⎝ ⎛⎭⎪⎫a -5-3=-1,解得a =0. 综上所述,a 的值为0或5. 跟踪训练2.解:(1)直线l 1的斜率不存在,直线l 2的斜率为0, ∴l 1⊥l 2.(2)①当两直线斜率都存在,即m ≠-32且m ≠1时,有k 1=1-m 2m +3,k 2=m +2m -1.∵两直线互相垂直,∴1-m 2m +3×m +2m -1=-1.∴m =-1.②当m =1时,k 1=0,k 2不存在,此时亦有两直线垂直.当2m =-3,m =-32时,k 1不存在,k 2=m +2m -1=-32+2-32-1=-15,l 1与l 2不垂直.综上可知,实数m =±1.探究共研型探究点 直线平行与垂直的综合应用探究1 【答案】 如图,AB 边所在的直线的斜率k AB =-12,BC 边所在直线的斜率k BC =2.由k AB ·k BC =-1,得AB ⊥BC ,即∠ABC =90°.∴△ABC 是以点B 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 探究2 【答案】 若∠A 为直角,则AC ⊥AB , 所以k AC ·k AB =-1,即m +12-5·1+11-5=-1,得m =-7;若∠B 为直角,则AB ⊥BC ,所以k AB ·k BC =-1, 即1+11-5·m -12-1=-1,得m =3; 若∠C 为直角,则AC ⊥BC ,所以k AC ·k BC =-1, 即m +12-5·m -12-1=-1,得m =±2. 综上可知,m =-7或m =3或m =±2.例3 【解析】 画出图形,由图形判断四边形各边的关系,猜测四边形的形状,再由斜率之间的关系完成证明.解:A ,B ,C ,D 四点在坐标平面内的位置如图.由斜率公式可得k AB =5-32-(-4)=13,k CD =0-3-3-6=13,k AD =0-3-3-(-4)=-3,k BC =3-56-2=-12,k AB =k CD ,由图可知AB 与CD 不重合,∴AB ∥CD . 由k AD ≠k BC , ∴AD 与BC 不平行.又∵k AB ·k AD =13×(-3)=-1,∴AB ⊥AD .故四边形ABCD 为直角梯形. 跟踪训练3.解:设D (x ,y ),则k AB =23-1=1,k BC =4-20-3=-23,k CD =y -4x ,k DA =yx -1.因为AB ⊥CD ,AD ∥BC ,所以k AB ·k CD =-1,k DA =k BC,所以⎩⎨⎧1×y -4x=-1,y x -1=-23.解得⎩⎪⎨⎪⎧x =10,y =-6,即D (10,-6).课堂检测 1. 【答案】 B【解析】 因为直线l ∥AB ,所以k =k AB =3-03-1=3. 2. 【答案】 A【解析】 过点(3,6),(0,3)的直线的斜率k 1=6-33-0=2-3;过点(6,2),(2,0)的直线的斜率k 2=2-06-2=3+ 2.因为k 1·k 2=-1,所以两条直线垂直. 3. 【答案】 ±2【解析】 由题意得m 2+3-4=tan 60°,解得m =±2. 4. 【答案】 -1 7【解析】 ∵l 1⊥l 2,且l 1的斜率为2,则l 2的斜率为-12,∴7-5x -3=y -5-1-3=-12,∴x =-1,y =7.5.解:∵k AB =2-(2+22)-2-2=22,k BC =2-22-20-(-2)=-2,k AD =2-(2+22)4-2=-2,k CD =2-(2-22)4-0=22,∴k AB =k CD ,k BC =k AD . ∴AB ∥CD 且BC ∥AD ,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又∵k AB ·k BC =-1, ∴AB ⊥BC ,∴四边形ABCD 是矩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学习目标] 1.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能根据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判定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能根据斜率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2.进一步体会几何问题代数化的基本思想.[知识链接]1.直线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0°≤α<180°.2.经过两点P1(x1,y1),P2(x2,y2)(x1≠x2)的直线的斜率k=y2-y1x2-x1.3.直线方程的形式有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和一般式. [预习导引]1.两条直线相交、平行与重合的条件(1)两条直线l1:A1x+B1y+C1=0,l2:A2x+B2y+C2=0的位置关系,可以用方程组⎩⎪⎨⎪⎧A1x+B1y+C1=0A2x+B2y+C2=0的解的个数进行判断,也可用直线方程的系数进行判断,方法如下:方程组的解位置关系交点个数代数条件无解平行无交点A1B2-A2B1=0且B1C2-B2C1≠0(A2C1-A1C2≠0)或A1A2=B1B2≠C1C2(A2B2C2≠0)有唯一解 相交有一个交点A 1B 2-A 2B 1≠0 或A 1A 2≠B 1B 2(A 2B 2≠0)有无数个解 重合无数个 交点A 1=λA 2,B 1=λB 2,C 1=λC 2(λ≠0)或A 1A2=B 1B 2=C 1C 2(A 2B 2C 2≠0)(2)两条直线l 1:y =k 1x +b 1,l 2:y =k 2x +b 2的位置关系,也可用两直线的斜率和在y 轴上的截距来进行判断.具体判断方法如表所示. 位置关系 平行重合相交一般相交垂直图示k ,b 满足 条件k 1=k 2且b 1≠b 2k 1=k 2且b 1=b 2k 1≠k 2k 1·k 2=-1对坐标平面内的任意两条直线l 1:A 1x +B 1y +C 1=0和l 2:A 2x +B 2y +C 2=0,有l 1⊥l 2⇔A 1A 2+B 1B 2=0.如果B 1B 2≠0,则l 1的斜率k 1=-A 1B 1,l 2的斜率k 2=-A 2B 2.又可以得出:l 1⊥l 2⇔k 1k 2=-1.要点一 直线的交点问题例1 求经过原点,且经过直线2x +3y +8=0和x -y -1=0的交点的直线l 的方程.解 方法一 解方程组⎩⎪⎨⎪⎧2x +3y +8=0,x -y -1=0,得⎩⎪⎨⎪⎧x =-1,y =-2, 所以直线2x +3y +8=0和x -y -1=0的交点坐标为(-1,-2). 又直线l 经过原点,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 y -0-2-0=x -0-1-0,即2x -y =0. 方法二 设所求直线方程为2x +3y +8+λ(x -y -1)=0, ∵直线过原点(0,0), ∴8-λ=0,λ=8,∴直线方程为2x +3y +8+8x -8y -8=0,10x -5y =0, 即2x -y =0.规律方法 本题中的方法一是通法通解.方法二利用过交点的直线系方程避免了解方程组的过程,减少了运算量,因此我们必须熟练掌握这一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它解决求过两直线交点的直线方程的问题. 跟踪演练1 求经过两直线l 1:x -2y +4=0和l 2:x +y -2=0的交点P ,且与直线l 3:3x -4y +5=0垂直的直线l 的方程.解 方法一 解方程组⎩⎪⎨⎪⎧x -2y +4=0,x +y -2=0得 P (0,2).因为l 3的斜率为34,且l ⊥l 3, 所以直线l 的斜率为-43,由斜截式可知l 的方程为y =-43x +2,即4x +3y -6=0.方法二 设直线l 的方程为x -2y +4+λ(x +y -2)=0, 即(1+λ)x +(λ-2)y +4-2λ=0, 又∵l ⊥l 3,∴3×(1+λ)+(-4)(λ-2)=0, 解得λ=11,∴直线l 的方程为4x +3y -6=0. 要点二 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例2 判断下列各小题中的直线l 1与l 2是否平行: (1)l 1经过点A (-1,-2),B (2,1),l 2经过点M (3,4),N (-1,-1); (2)l 1的斜率为1,l 2经过点A (1,1),B (2,2);(3)l 1经过点A (0,1),B (1,0),l 2经过点M (-1,3),N (2,0); (4)l 1经过点A (-3,2),B (-3,10),l 2经过点M (5,-2),N (5,5). 解 (1)k 1=1-(-2)2-(-1)=1,k 2=-1-4-1-3=54,k 1≠k 2,l 1与l 2不平行;(2)k 1=1,k 2=2-12-1=1,k 1=k 2,∴l 1∥l 2或l 1与l 2重合.(3)k 1=0-11-0=-1,k 2=0-32-(-1)=-1,k 1=k 2,数形结合知,l 1∥l 2.(4)l 1与l 2都与x 轴垂直,∴l 1∥l 2.规律方法 判断两条直线平行,应首先看两条直线的斜率是否存在,即先看两点的横坐标是否相等,对于横坐标相等是特殊情况,应特殊判断.在证明两条直线平行时,要区分平行与重合,必需强调不共线才能确定平行.因为斜率相等也可以推出两条直线重合.跟踪演练2 已知直线l 1经过点A (3,a ),B (a -1,2),直线l 2经过点C (1,2),D (-2,a +2).若l 1∥l 2,求a 的值. 解 设直线l 2的斜率为k 2,由斜率公式得k 2=2-(a +2)1-(-2)=-a 3.若l 1∥l 2,则l 1的斜率k 1=-a3, 由斜率公式k 1=2-a a -4,则2-a a -4=-a3,∴a =1或a =6.经检验,当a =1或a =6时,l 1∥l 2. 要点三 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例3 判断下列各题中的直线l 1,l 2是否垂直:(1)l 1经过点A (-1,-2),B (1,2),l 2经过点P (-2,-1),Q (2,1); (2)l 1经过点A (3,4),B (3,6),l 2经过点P (-5,20),Q (5,20).解 (1)直线l 1的斜率k 1=2-(-2)1-(-1)=2,直线l 2的斜率k 2=1-(-1)2-(-2)=12,因为k 1·k 2=1≠-1,所以l 1与l 2不垂直.(2)直线l 1的斜率不存在,直线l 2的斜率k 2=20-205-(-5)=0,所以l 1⊥l 2.规律方法 两条直线垂直需判定k 1k 2=-1,使用它的前提条件是两条直线斜率都存在,若其中一条斜率不存在,另一条斜率为零,此时两直线也垂直,注意讨论的全面性.跟踪演练3 已知△ABC 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 (-2,-4),B (6,6),C (0,6),求此三角形三边的高所在直线的斜率. 解 由斜率公式可得 k AB =6-(-4)6-(-2)=54,k BC =6-66-0=0,k AC =6-(-4)0-(-2)=5.由k BC =0知,直线BC ∥x 轴,∴BC 边上的高线与x 轴垂直,其斜率不存在.设AB 、AC 边上高线的斜率分别为k 1、k 2, 由k 1k AB =-1,k 2k AC =-1, 即k 1×54=-1,k 2×5=-1, 解得k 1=-45,k 2=-15.综上可知BC 边上的高所在直线的斜率不存在; AB 边上的高所在直线的斜率为-45; AC 边上的高所在直线的斜率为-15.1.直线l 1:2x +3y -2=0;l 2:2x +3y +2=0的位置关系是( ) A.垂直 B.平行 C.相交 D.重合答案 B解析 ∵A 1B 2-A 2B 1=0且A 1C 2≠A 2C 1,∴l 1∥l 2.2.已知直线l 1的斜率k 1=-85,直线l 2的斜率k 2=58,则l 1与l 2的位置关系为()A.平行B.重合C.垂直D.无法确定答案 C解析∵k1·k2=-1,∴l1⊥l2.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若两直线斜率相等,则两直线平行;②若l1∥l2,则k1=k2;③若两直线中有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另一条直线的斜率存在,则两直线相交;④若两直线斜率都不存在,则两直线平行.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 A解析当k1=k2时,l1与l2平行或重合,①不成立;②中斜率不存在时,不正确;④同①,也不正确.只有③正确.故选A.4.直线l过点(-1,2)且与直线2x-3y+4=0垂直,则l的方程是()A.3x+2y-1=0B.3x+2y+7=0C.2x-3y+5=0D.2x-3y+8=0答案 A解析与2x-3y+4=0垂直的直线方程为3x+2y+m=0,把(-1,2)代入直线方程得m=-1.5.一条光线从A(3,2)发出,到x轴上的M点后,经x轴反射通过点B(-1,6),则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斜率为__________.答案-2解析 如图所示,作A 点关于x 轴的对称点A ′,所以点A ′在直线MB 上. 由对称性可知A ′(3,-2),所以光线MB 所在直线的斜率为k A ′B =6-(-2)-1-3=-2.故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斜率为-2.1.两直线平行或垂直的判定方法斜率 直线 斜率均不存在平行或重合 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垂直 斜率均存在相等 平行或重合 积为-1垂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