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 第三版
合集下载
机械制图三习题集答案
![机械制图三习题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47bc394a7302768e9939e1.png)
d'
c'
X
O
d b c
平行
b'
c'( ) X
d' O
b(d)
c
交叉
(c') Xc
b'(d')
O d b
相交
d'
c'
c' X
d
d'
b'
O
X
O c
1 b
d
c
b
交叉
交叉
c'(d')
b'
X
O
d
b
c
相交
(2)过点A作一正平线AB使与直线CD相交。
c'
b'
d'
X
o
c
b d
(3)已知直线CD∥AB,完成直线CD的正面投影。
c' =≈
=
b' X
d'
o c
≈
d
(4)作一直线平行于直线AB,并与直线CD和EF相交。
b' c'
e'
f' n'
m' 1' d'
X
Δ
b
d
m1
Δ
c
o f
n e
(5)作一直线平行于投影轴,并与直线AB和CD相交。
f'
e'
b' X
f (b)
d' o
d
e c
3-4 平面的投影 (1) 判断下列各图中的平面是什么位置平面。
"
35
C'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第三版第5章PPT学习教案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第三版第5章PPT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c1bd3376a20029bc642d24.png)
第36页/共48页
5-38 求圆球被截切后的俯视图和左视图。
第37页/共48页
5-39 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选择正确的左视图。
⑴
⑵
⑶
⑷
正确的左视图是 ⑶
第38页/共48页
5-40 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选择正确的左视图。
⑴
⑵
⑶
⑷
正确的左视图是 ⑷
第39页/共48页
*5-41 求作俯视图。
第40页/共48页
第17页/共48页
*5-19 补全主视图和左视图上所缺的线并标 出P、Q面的投影。
第18页/共48页
*5-20 求作左视图。
第19页/共48页
*5-21 求作俯视图。
第20页/共48页
*5-22 求作俯视图。
第21页/共48页
*5-23 求作俯视图。
第22页/共48页
5-24 求作俯视图。
5-7 补全四棱锥被截切后的俯视图并求左视图。
第6页/共48页
5-8 补全三棱锥被截切后的俯视图并求左视图。
第7页/共48页
5-9 补全四棱台被截切后的俯视图并求主视图。
第8页/共48页
5-10 求作俯视图。
第9页/共48页
5-11 求作左视图。
第10页/共48页
*5-12 求作俯视图。
第11页/共48页
*5-13 求作俯视图。
第12页/共48页
*5-14 求作左视图。
第13页/共48页
*5-15 求作左视图。
第14页/共48页
*5-16 补全俯视图和左视图上所缺的线。
第15页/共48页
*5-17 补全主视图和俯视图上所缺的线。
第16页/共48页
5-38 求圆球被截切后的俯视图和左视图。
第37页/共48页
5-39 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选择正确的左视图。
⑴
⑵
⑶
⑷
正确的左视图是 ⑶
第38页/共48页
5-40 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选择正确的左视图。
⑴
⑵
⑶
⑷
正确的左视图是 ⑷
第39页/共48页
*5-41 求作俯视图。
第40页/共48页
第17页/共48页
*5-19 补全主视图和左视图上所缺的线并标 出P、Q面的投影。
第18页/共48页
*5-20 求作左视图。
第19页/共48页
*5-21 求作俯视图。
第20页/共48页
*5-22 求作俯视图。
第21页/共48页
*5-23 求作俯视图。
第22页/共48页
5-24 求作俯视图。
5-7 补全四棱锥被截切后的俯视图并求左视图。
第6页/共48页
5-8 补全三棱锥被截切后的俯视图并求左视图。
第7页/共48页
5-9 补全四棱台被截切后的俯视图并求主视图。
第8页/共48页
5-10 求作俯视图。
第9页/共48页
5-11 求作左视图。
第10页/共48页
*5-12 求作俯视图。
第11页/共48页
*5-13 求作俯视图。
第12页/共48页
*5-14 求作左视图。
第13页/共48页
*5-15 求作左视图。
第14页/共48页
*5-16 补全俯视图和左视图上所缺的线。
第15页/共48页
*5-17 补全主视图和俯视图上所缺的线。
第16页/共48页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第三版)第6章PPT课件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第三版)第6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36f5a0f78a6529657d537d.png)
29
谢谢聆听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演讲者:XX 时间:202X.XX.XX
30
7
6-7 求作俯视图。
8
6-8 求作主视图。
9
6-9 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选择正确的左视图。
⑴
⑵
⑶
⑷
正确的左视图是 ⑷ 。
10
6-10 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选择正确的左视图。
⑴
⑵
⑶
⑷
正确的左视图是 ⑷ 。
11
6-11 补全主视图上的相贯线。
12
6-12 补全主视图上的相贯线。
13
6-13 补全主视图和俯视图上所缺的线。
6-1 求作主视图。
1
整体 概述
一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二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 叙述内容
三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2
6-2 求作俯视图。
3
6-3 圆锥上打一三棱柱形孔,完成俯视图,并求左视图。
4
6-4 四棱柱与半圆球相交,补全主视图,并求左视图。
5
6-5 求作左视图。
6
6-6 求作主视图。
14
6-14 补全主视图和俯视图上所缺的线。
15
6-15 求作主视图。
16
6-16 求作主视图。
பைடு நூலகம்17
6-17 求作左视图。
18
6-18 求作俯视图。
19
*6-19求作主视图。
20
*6-20 求作主视图。
21
*6-21 求作俯视图。
22
*6-22 求作主视图。
23
*6-23 求作主视图。
24
谢谢聆听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演讲者:XX 时间:202X.XX.XX
30
7
6-7 求作俯视图。
8
6-8 求作主视图。
9
6-9 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选择正确的左视图。
⑴
⑵
⑶
⑷
正确的左视图是 ⑷ 。
10
6-10 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选择正确的左视图。
⑴
⑵
⑶
⑷
正确的左视图是 ⑷ 。
11
6-11 补全主视图上的相贯线。
12
6-12 补全主视图上的相贯线。
13
6-13 补全主视图和俯视图上所缺的线。
6-1 求作主视图。
1
整体 概述
一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二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 叙述内容
三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2
6-2 求作俯视图。
3
6-3 圆锥上打一三棱柱形孔,完成俯视图,并求左视图。
4
6-4 四棱柱与半圆球相交,补全主视图,并求左视图。
5
6-5 求作左视图。
6
6-6 求作主视图。
14
6-14 补全主视图和俯视图上所缺的线。
15
6-15 求作主视图。
16
6-16 求作主视图。
பைடு நூலகம்17
6-17 求作左视图。
18
6-18 求作俯视图。
19
*6-19求作主视图。
20
*6-20 求作主视图。
21
*6-21 求作俯视图。
22
*6-22 求作主视图。
23
*6-23 求作主视图。
24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第三版)-文档资料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第三版)-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21ee356524de518974b7d7c.png)
20
*2-21 作任一直线MN分别与已知直线AB、CD、EF 相交于M、K、N点,且使MK=KN。
21
*2-22 作直线EF与直线AB、CD相交并与OX轴平行。
22
2-23 求平面的侧面投影并判断平面的空间位置 该平面是 铅垂 面
23
2-24 求平面的侧面投影并判断平面的空间位置
△ABC是 侧平 面
47
2-48 过直线AB作平面与△DEF垂直。
48
24
2-25 求平面上点K与点N的另一投影。
25
2-26 已知直线AB在两平行直线CD、EF所确定的 平面上,求作AB的水平投影。
26
2-27 完成平面图形ABCDE的水平投影。
27
2-28 已知CD为水平线,完成平面ABCD的正面投影。
28
2-29 完成平面图形ABCDEFGH的三投影并回答 下面的问题。
41
2-42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42
*2-43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43
*2-44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44
2-45 过点M作△ABC的垂线,并求垂足K。
45
2-46 过点A作平面BCED的垂线AF,求其垂足K, 并判别可见性。
46
2-47 过直线AB作平面与△DEF垂直。
32
2-33 判断下列各图中的两平面是否平行。
⑴
⑵
( 是)
⑶
( 否)
⑷
( 否)
( 否)
33
2-34 已知两平面相互平行,完成平面ABC的水平投影。
34
2-35 已知直线AB和CD(AB∥CD)所确定的平面 平行于△EFG,完成该平面的水平投影。
*2-21 作任一直线MN分别与已知直线AB、CD、EF 相交于M、K、N点,且使MK=KN。
21
*2-22 作直线EF与直线AB、CD相交并与OX轴平行。
22
2-23 求平面的侧面投影并判断平面的空间位置 该平面是 铅垂 面
23
2-24 求平面的侧面投影并判断平面的空间位置
△ABC是 侧平 面
47
2-48 过直线AB作平面与△DEF垂直。
48
24
2-25 求平面上点K与点N的另一投影。
25
2-26 已知直线AB在两平行直线CD、EF所确定的 平面上,求作AB的水平投影。
26
2-27 完成平面图形ABCDE的水平投影。
27
2-28 已知CD为水平线,完成平面ABCD的正面投影。
28
2-29 完成平面图形ABCDEFGH的三投影并回答 下面的问题。
41
2-42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42
*2-43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43
*2-44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44
2-45 过点M作△ABC的垂线,并求垂足K。
45
2-46 过点A作平面BCED的垂线AF,求其垂足K, 并判别可见性。
46
2-47 过直线AB作平面与△DEF垂直。
32
2-33 判断下列各图中的两平面是否平行。
⑴
⑵
( 是)
⑶
( 否)
⑷
( 否)
( 否)
33
2-34 已知两平面相互平行,完成平面ABC的水平投影。
34
2-35 已知直线AB和CD(AB∥CD)所确定的平面 平行于△EFG,完成该平面的水平投影。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第三版PPT教案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第三版PPT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d9201e770bf78a642954e7.png)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第三版
会计学
第1页/共57页
1
8-2 改正剖视图中的错误(将缺的线补上,多余的线上打“×”)。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⑻
第2页/共57页
8-3 求作主视图(取全剖视)。
第3页/共57页
8-4 求作左视图(取半剖视)。
第4页/共57页
8-5 完成主视图(取半剖视),并求左视图(取全剖视)。
第11页/共57页
8-12 求作左视图(取半剖视)。
第12页/共57页
8-13 求作主视图(取全剖视)。
第13页/共57页
8-14 求作主视图(取全剖视)。
A-A
A
A
第14页/共57页
8-15 求作主视图(取全剖视)。
第15页/共57页
8-16 求作左视图(取半剖视)。
第16页/共57页
*8-17 求作左视图(取半剖视)。
*8-23 求作左视图(取全剖视)。
第23页/共57页
*8-24 求作左视图(取全剖视)。
第24页/共57页
*8-25 求作主视图(取半剖视)。
第25页/共57页
*8-26 求作主视图(取全剖视)。
第26页/共57页
8-27 判断下列剖视图的画法是否正确,将"是"或"否"填在括弧内。
⑴
⑵
⑶
第46页/共57页
8-47 根据所给视图,看懂物体的形状,并在右 下角画出主视方向的外形图。
第47页/共57页
8-48 根据所给视图,看懂物体的形状,并在右 下角画出主视方向的外形图。
第48页/共57页
8-49 根据所给视图,看懂物体的形状,重新选择表达 方案将物体的内、外形表达清楚(画在空白处) 。
会计学
第1页/共57页
1
8-2 改正剖视图中的错误(将缺的线补上,多余的线上打“×”)。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⑻
第2页/共57页
8-3 求作主视图(取全剖视)。
第3页/共57页
8-4 求作左视图(取半剖视)。
第4页/共57页
8-5 完成主视图(取半剖视),并求左视图(取全剖视)。
第11页/共57页
8-12 求作左视图(取半剖视)。
第12页/共57页
8-13 求作主视图(取全剖视)。
第13页/共57页
8-14 求作主视图(取全剖视)。
A-A
A
A
第14页/共57页
8-15 求作主视图(取全剖视)。
第15页/共57页
8-16 求作左视图(取半剖视)。
第16页/共57页
*8-17 求作左视图(取半剖视)。
*8-23 求作左视图(取全剖视)。
第23页/共57页
*8-24 求作左视图(取全剖视)。
第24页/共57页
*8-25 求作主视图(取半剖视)。
第25页/共57页
*8-26 求作主视图(取全剖视)。
第26页/共57页
8-27 判断下列剖视图的画法是否正确,将"是"或"否"填在括弧内。
⑴
⑵
⑶
第46页/共57页
8-47 根据所给视图,看懂物体的形状,并在右 下角画出主视方向的外形图。
第47页/共57页
8-48 根据所给视图,看懂物体的形状,并在右 下角画出主视方向的外形图。
第48页/共57页
8-49 根据所给视图,看懂物体的形状,重新选择表达 方案将物体的内、外形表达清楚(画在空白处) 。
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三版)最全整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三版)最全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81394b8284ac850ad0242e8.png)
*7-28 求作俯视图。
*7-29 求作左视图。
*7-30 求作左视图。
*7-31 求作俯视图。
*7-32 求作俯视图。
*7-33 求作俯视图。
*7-34 求作俯视图。
*7-35 求作俯视图。
*7-36 求作俯视图。
8-1 已知物体的主、俯、左视图,画出物体的 其它三个基本视图。
5-28 求作俯视图。
5-29 求作俯视图。
5-30 求作俯视图。
5-31 求作左视图。
5-32 求作左视图。
5-33 求作左视图。
5-34 补全左视图并求俯视图。
5-35 圆锥台切一方槽,补全俯视图并求左视图。
5-36 补全俯视图并求左视图。
5-37 求圆球被截切后的俯视图和左视图。
平面ABCD是什么位置的一平般面位? 置
4-11 求作左视图。
4-12 求作左视图。
4-13 求作俯视图。
4-14 求作俯视图。
4-15 求作左视图。
4-16 求作左视图。
4-17 求作主视图。
4-18 求作俯视图。
4-19 看懂所给视图,分别找出它们的立体图,将对应 序号填写在方格内。
3-10 已知△ABC和△DEF相互垂直,补全△ABC 的正面投影。
3-11 过点A作直线BC的垂线并求点A到直线BC 的距离。
3-12 过点K作直线与AB、CD相交。
3-13 已知两交叉直线AB,CD之间的最短距离为 8,补全AB的正面投影。
3-14 作直线MN与直线AB、CD相交并与直线EF 平行。
2-36 求直线EF与△ABC的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
2-37 求直线EF与△ABC的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
2-38 过点A作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并与△EFG 相交,求出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
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三版)最全整理_图文
![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三版)最全整理_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4496cc1e2af90242a895e5c9.png)
7-5 求作左视图,并比较它们的形状有何不同。
7-6 求作主视图。
7-7 求作俯视图。
7-8 求作左视图。
7-9 分析形状的变化,补齐主视图上所缺的线。
⑴
⑵
⑶
⑷
7-10 求作左视图。
7-11 求作左视图。
7-12 求作俯视图。
7-13 求作左视图。
7-14 求作俯视图。
7-15 求作主视图。
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第 三版)最全整理_图文.ppt
2-2 已知点B距点A15;点C与点A是对V面的重影点;点D
在点A的正下方15。求各点的三面投影。
2-3 已知点A(25,15,20);点B距W、V、H面分别为20、10、15; 点C在点A之左10、之前15、之上12;点D在点A之上5、与H、
*6-26 求作俯视图。
*6-27 求作主视图。
*6-28 求作左视图。
7-1 参照立体图画出三视图(未定尺寸从立体 图上量取)。
7-2 参照立体图画出三视图(未定尺寸从立 体图上量取)。
7-3 参照立体图画出三视图(未定尺寸从立 体图上量取)。
7-4 参照立体图画出三视图(未定尺寸从立 体图上量取)。
3-15 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实形。
3-16 求作∠ABC的角平分线。
3-17 求两相交直线AB、CD之间夹角的实际大小。
3-18 过点A作直线AD与直线BC相交于D并使 ∠ADC=60°。
4-1 求作体的第三视图并补全体表面上点的其 余两投影。
4-2 求作体的第三视图,标出棱线AB的投影并 求体表面上点C的未知投影。
4-8 求作左视图,在主视图和左视图上标出平面 ABCD的投影并回答问题。
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三版)最全整理-机械制图清华大学答案
![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三版)最全整理-机械制图清华大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f6905d0912a216147929f3.png)
2020/12/9
2-18 作一直线MN,使其与已知直线CD、EF相交,同时 与已知直线AB平行(点M、N分别在直线CD、EF上)。
2020/12/9
*2-19 作正平线MN与直线AB、CD、EF都相交。
2020/12/9
*2-20 作直线MN与已知直线AB、CD、EF均相交, 其中与直线AB的交点距H面15。
2-14 过点C作直线CD与直线AB垂直相交。
2020/12/9
2-15 作正平线EF距V面15,并与直线AB、CD相交 (点E、F分别在直线AB、CD上)。
2020/12/9
2-16 作直线EF平行于OX轴,并与直线AB、CD相交 (点E、F分别在直线AB、CD上)。
2020/12/9
2-17 过点C作一直线与直线AB和OX轴都相交。
2020/12/9
4-5 求作体的第三视图,标出轮廓线AB的投影 并求体表面上点C的未知投影。
2020/12/9
4-6 求作体的第三视图并补全体表面上点的其 余两投影。
2020/12/9
4-7 求作左视图并补全体表面上点的其余投影。
2020/12/9
4-9 求作主视图,在主视图和左视图上标出平 面ABCD的投影并回答问题。
2020/12/9
2-40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2020/12/9
2-41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2020/12/9
2-42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2020/12/9
*2-43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2020/12/9
*2-44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2020/12/9
2-11 过点C作直线CD与已知直线AB平行。
2-18 作一直线MN,使其与已知直线CD、EF相交,同时 与已知直线AB平行(点M、N分别在直线CD、EF上)。
2020/12/9
*2-19 作正平线MN与直线AB、CD、EF都相交。
2020/12/9
*2-20 作直线MN与已知直线AB、CD、EF均相交, 其中与直线AB的交点距H面15。
2-14 过点C作直线CD与直线AB垂直相交。
2020/12/9
2-15 作正平线EF距V面15,并与直线AB、CD相交 (点E、F分别在直线AB、CD上)。
2020/12/9
2-16 作直线EF平行于OX轴,并与直线AB、CD相交 (点E、F分别在直线AB、CD上)。
2020/12/9
2-17 过点C作一直线与直线AB和OX轴都相交。
2020/12/9
4-5 求作体的第三视图,标出轮廓线AB的投影 并求体表面上点C的未知投影。
2020/12/9
4-6 求作体的第三视图并补全体表面上点的其 余两投影。
2020/12/9
4-7 求作左视图并补全体表面上点的其余投影。
2020/12/9
4-9 求作主视图,在主视图和左视图上标出平 面ABCD的投影并回答问题。
2020/12/9
2-40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2020/12/9
2-41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2020/12/9
2-42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2020/12/9
*2-43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2020/12/9
*2-44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2020/12/9
2-11 过点C作直线CD与已知直线AB平行。
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 第三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 第三版](https://img.taocdn.com/s3/m/949b266d647d27284b735150.png)
2-18 作一直线MN,使其与已知直线CD、EF相交,同时 与已知直线AB平行(点M、N分别在直线CD、EF上)。
*2-19 作正平线MN与直线AB、CD、EF都相交。
*2-20 作直线MN与已知直线AB、CD、EF均相交, 其中与直线AB的交点距H面15。
*2-21 作任一直线MN分别与已知直线AB、CD、EF 相交于M、K、N点,且使MK=KN。
7-5 求作左视图,并比较它们的形状有何不同。
7-6 求作主视图。
7-7 求作俯视图。
7-8 求作左视图。
7-9 分析形状的变化,补齐主视图上所缺的线。
⑴
⑵
⑶
⑷
7-10 求作左视图。
7-11 求作左视图。
7-12 求作俯视图。
7-13 求作左视图。
7-14 求作俯视图。
7-15 求作主视图。
5-8 补全三棱锥被截切后的俯视图并求左视图。
5-9 补全四棱台被截切后的俯视图并求主视图。
5-10 求作俯视图。
5-11 求作左视图。
*5-12 求作俯视图。
*5-13 求作俯视图。
*5-14 求作左视图。
*5-15 求作左视图。
*5-16 补全俯视图和左视图上所缺的线。
*5-17 补全主视图和俯视图上所缺的线。
6-7 求作俯视图。
6-8 求作主视图。
6-9 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选择正确的左视图。
⑴
⑵
⑶
⑷
正确的左视图是 ⑷ 。
6-10 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选择正确的左视图。
⑴
⑵
⑶
⑷
正确的左视图是 ⑷ 。
6-11 补全主视图上的相贯线。
6-12 补全主视图上的相贯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⑴
⑵
( 是)
⑶
( 是)
⑷
( 是)
( 否)
2-31 过点D作正平线DE平行于△ABC。
2-32 △ABC平行于直线DE和FG,补全△ABC的水平投影。
2-33 判断下列各图中的两平面是否平行。
⑴
⑵
( 是)
⑶
( 否)
⑷
( 否)
( 否)
2-34 已知两平面相互平行,完成平面ABC的水平投影。
2-35 已知直线AB和CD(AB∥CD)所确定的平面 平行于△EFG,完成该平面的水平投影。
5-28 求作俯视图。
5-29 求作俯视图。
5-30 求作俯视图。
5-31 求作左视图。
5-32 求作左视图。
5-33 求作左视图。
5-34 补全左视图并求俯视图。
5-35 圆锥台切一方槽,补全俯视图并求左视图。
5-36 补全俯视图并求左视图。
5-37 求圆球被截切后的俯视图和左视图。
4-8 求作左视图,在主视图和左视图上标出平面 ABCD的投影并回答问题。
C B
D A
平面ABCD是什么位置的平正面垂?面
4-9 求作主视图,在主视图和左视图上标出平 面ABCD的投影并回答问题。
平面ABCD是什么位置的侧平垂面面?
4-10 求作左视图,在主视图和左视图上标出 平面ABCD的投影并回答问题。
2-18 作一直线MN,使其与已知直线CD、EF相交,同时 与已知直线AB平行(点M、N分别在直线CD、EF上)。
*2-19 作正平线MN与直线AB、CD、EF都相交。
*2-20 作直线MN与已知直线AB、CD、EF均相交, 其中与直线AB的交点距H面15。
*2-21 作任一直线MN分别与已知直线AB、CD、EF 相交于M、K、N点,且使MK=KN。
2-47 过直线AB作平面与△DEF垂直。
2-48 过直线AB作平面与△DEF垂直。
3-1 已知直线AB的实长为30,求作直线AB 的水平投影。
3-2 已知直线AB与H面的夹角为30°,求作直线 AB的正面投影。
3-3 已知直线AB与V面的夹角为45°,点C位于 AB上,求作AB的水平投影。
2-8 判断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垂直相交、 垂直交叉)并将答案填写在下面的括号内。
2-9 由点A作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并使交点 距H面12。
2-10 求直线AB、CD的交点K。
2-11 过点C作直线CD与已知直线AB平行。
2-12 作与已知直线AB、CD平行且相距为15的直线MN,并使MN的 实长为20,点M距W面30,点N在点M之右(任求一解)。
2-1 求各点的未知投影。
2-2 已知点B距点A15;点C与点A是对V面的重影点;点D
在点A的正下方15。求各点的三面投影。
2-3 已知点A(25,15,20);点B距W、V、H面分别为20、10、15; 点C在点A之左10、之前15、之上12;点D在点A之上5、与H、
V面等距、距W面12。求作各点的三面投影并填写下表。
6-7 求作俯视图。
6-8 求作主视图。
6-9 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选择正确的左视图。
⑴
⑵
⑶
⑷
正确的左视图是 ⑷ 。
6-10 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选择正确的左视图。
⑴
⑵
⑶
⑷
正确的左视图是 ⑷ 。
6-11 补全主视图上的相贯线。
6-12 补全主视图上的相贯线。
6-13 补全主视图和俯视图上所缺的线。
圆球
圆柱孔
圆柱
*5-45 求作左视图。
*5-46 求作左视图。
*5-47 求作俯视图。
*5-48 求作俯视图。
6-1 求作主视图。
6-2 求作俯视图。
6-3 圆锥上打一三棱柱形孔,完成俯视图,并求左视图。
6-4 四棱柱与半圆球相交,补全主视图,并求左视图。
6-5 求作左视图。
6-6 求作主视图。
3-15 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实形。
3-16 求作∠ABC的角平分线。
3-17 求两相交直线AB、CD之间夹角的实际大小。
3-18 过点A作直线AD与直线BC相交于D并使 ∠ADC=60°。
4-1 求作体的第三视图并补全体表面上点的其 余两投影。
4-2 求作体的第三视图,标出棱线AB的投影并 求体表面上点C的未知投影。
5-8 补全三棱锥俯视图并求主视图。
5-10 求作俯视图。
5-11 求作左视图。
*5-12 求作俯视图。
*5-13 求作俯视图。
*5-14 求作左视图。
*5-15 求作左视图。
*5-16 补全俯视图和左视图上所缺的线。
*5-17 补全主视图和俯视图上所缺的线。
2-27 完成平面图形ABCDE的水平投影。
2-28 已知CD为水平线,完成平面ABCD的正面投影。
2-29 完成平面图形ABCDEFGH的三投影并回答 下面的问题。
平面ABCDEFGH是 一般位置 面。 直线EF是 水平 线。 直线FG是 侧平 线。
2-30 判断下列各图中的直线与平面是否平行(将“是” 或"否"填于括弧中)。
5-38 求圆球被截切后的俯视图和左视图。
5-39 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选择正确的左视图。
⑴
⑵
⑶
⑷
正确的左视图是 ⑶
5-40 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选择正确的左视图。
⑴
⑵
⑶
⑷
正确的左视图是 ⑷
*5-41 求作俯视图。
*5-42 补全主视图和俯视图中所缺的线。
*5-43 求作俯视图。
*5-44 求作俯视图。
2-13 过点C作直线CD与直线AB垂直相交。
2-14 过点C作直线CD与直线AB垂直相交。
2-15 作正平线EF距V面15,并与直线AB、CD相交 (点E、F分别在直线AB、CD上)。
2-16 作直线EF平行于OX轴,并与直线AB、CD相交 (点E、F分别在直线AB、CD上)。
2-17 过点C作一直线与直线AB和OX轴都相交。
8-2 改正剖视图中的错误(将缺的线补上,多余的
⑴ 线上打“×”)⑵ 。
⑶
⑷
⑸
⑹
⑺
⑻
8-3 求作主视图(取全剖视)。
8-4 求作左视图(取半剖视)。
8-5 完成主视图(取半剖视),并求左视图(取全剖视)。
8-6 完成主视图(取半剖视),并求左视图(取全剖视)。
*2-22 作直线EF与直线AB、CD相交并与OX轴平行。
2-23 求平面的侧面投影并判断平面的空间位置 该平面是 铅垂 面
2-24 求平面的侧面投影并判断平面的空间位置 △ABC是 侧平 面
2-25 求平面上点K与点N的另一投影。
2-26 已知直线AB在两平行直线CD、EF所确定的 平面上,求作AB的水平投影。
*6-26 求作俯视图。
*6-27 求作主视图。
*6-28 求作左视图。
7-1 参照立体图画出三视图(未定尺寸从立体 图上量取)。
7-2 参照立体图画出三视图(未定尺寸从立 体图上量取)。
7-3 参照立体图画出三视图(未定尺寸从立 体图上量取)。
7-4 参照立体图画出三视图(未定尺寸从立 体图上量取)。
7-16 求作俯视图。
7-17 求作俯视图。
7-18 求作左视图。
7-19 求作左视图。
7-20 求作左视图。
7-21 求作左视图。
*7-22 补全视图中所缺的线
*7-23 求作俯视图。
*7-24 求作俯视图。
*7-25 求作左视图。
*7-26 求作左视图。
*7-27 求作俯视图。
*4-20 在三视图上标出平面ABCD的投影。
C D
B A
*4-21 在三视图上标出平面ABC的投影。
B A
C
*4-22 在三视图上标出平面ABCD的投影。
A
B
D
C
*4-23 在三视图上标出平面ABCDEF的投影。
AB
F
E
C
D
*4-24 求作主视图。
*4-25 求作左视图。
*4-26 求作左视图。
6-14 补全主视图和俯视图上所缺的线。
6-15 求作主视图。
6-16 求作主视图。
6-17 求作左视图。
6-18 求作俯视图。
*6-19求作主视图。
*6-20 求作主视图。
*6-21 求作俯视图。
*6-22 求作主视图。
*6-23 求作主视图。
*6-24 求作左视图。
*6-25 求作主视图。
*5-18 补全主视图和俯视图上所缺的线。
*5-19 补全主视图和左视图上所缺的线并标 出P、Q面的投影。
*5-20 求作左视图。
*5-21 求作俯视图。
*5-22 求作俯视图。
*5-23 求作俯视图。
5-24 求作俯视图。
5-25 求作俯视图。
5-26 作左视图。
5-27 求作左视图。
*7-28 求作俯视图。
*7-29 求作左视图。
*7-30 求作左视图。
*7-31 求作俯视图。
*7-32 求作俯视图。
*7-33 求作俯视图。
*7-34 求作俯视图。
*7-35 求作俯视图。
*7-36 求作俯视图。
8-1 已知物体的主、俯、左视图,画出物体的 其它三个基本视图。
2-41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2-42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2-43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2-44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2-45 过点M作△ABC的垂线,并求垂足K。